河南小城镇发展思路的思考

2024-05-15

河南小城镇发展思路的思考(精选10篇)

河南小城镇发展思路的思考 第1篇

关于河南小城镇发展思路的思考

确立和选择我省建设小城镇发展的思路,应充分研究省情特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在适度扩大小城镇数量和规模的基础上,把建设重点放在提高城镇化的`水平上,把发展方向放在解决小城镇数量偏少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上,着重把握优化小城镇结构和布局这一关键,提高小城镇的城市化层次、功能和水平.

作 者:丁素  作者单位: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刊 名:学习论坛 英文刊名:TRIBUNE OF STUDY 年,卷(期): “”(5) 分类号:F291.1 关键词:小城镇   发展思路   城镇规模   不断创新  

河南小城镇发展思路的思考 第2篇

浦东新区泥城镇城镇化浅谈

泥城镇规划为临港新城四大分城区之一,全镇总面积为61.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88万人,自从2004年开始服从服务临港开发建设以来,累计腾地33.23平方公里,占全镇区域面积的54%,动迁企业124家,直接影响了全镇6000余个就业岗位。动迁了农民3.4万人,占全镇人口的57.6%.土地的征用,使3万多农民失去了土地,涉及劳动力1.54万人。

同时,由于农民土地的大量开发和拆迁,失地农民亟需解决居住环境,在此大开发、大发展的前提下,临港泥城新镇的建设由此而生。作为临港新城的一个分城区:临港泥城新镇规划居住人口10万。距浦东机场18公里,距芦潮港码头4公里,距海港新城主城区约10公里,南邻浦东铁路和重装备产业区,东邻国际物流园区,北部与规划中的新城主产业区相对,同时距离建设中的迪斯尼乐园20公里,西接郊区环线、沪芦高速公路(A2)、上海低速磁悬浮贯穿镇区,交通便捷,四通八达。临港泥城是临港新城城市建设区的组成部分,是重装备产业区和临港物流园区生活服务配套的重要补充。

一、而作为在大开发、大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泥城新镇建设,也有其面临的不少困境。

1、产业发展不平衡

小城镇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城镇经济的发展,吸纳失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社会经济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就是说,小城镇的建设离不开产业发展,但是由于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差异,不同地区的小城镇产业发展不平衡,就连同一地区的小城镇产业发展也不平衡,而目前发展较好、建设比较顺利的小城镇都是在建设之前都已经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而泥城新镇完全是在拆迁的基础上建设而成,产业基础可以说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2、建设道路难以选择

小城镇建设通常存在两种思路;一种先发展产业,借助产业聚集人口来发展。二是先发展城镇,再聚集人口后再发展产业,产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容易满足。由于产业发展需要时间,所以第一种思路决定了城镇建设会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而且一旦规划管理跟不上就会造成建设的无序状态。而后一种思路则相反,最初的规划建设管理可以促进城镇建设有序发展,不受产业发展状况的约束,能够缩短城镇建设进程。针对目前拆迁后还存在的大量失地、失业人员的现状,缓慢的城镇建设不利于解决日期严重的就业问题,而快速的城镇建设目前又没有比较成功的实践,所以,小城镇建设的道路选择陷于两难。

3、配套设施难以完善

小城镇规划常具备完善的配套设施,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配套设施建设往往滞后,而滞后不可避免地对人口的集聚产生负面的影响,有限的人口又使得配套设施的市场需求有限,影响了投资者对配套实施开发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小城镇无法达到吸引人口集聚的目的,对城镇的产业发展也有不利影响。

二、针对以上在泥城新镇在建设中的困境和难题,我认为城镇建设是不能一蹴而就,就泥城新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

1、坚持速度和质量并重,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首先是着力提升城镇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要转变城镇规划的编制思路,抓紧对现有城镇规划开展评估,加强城镇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规划的衔接,推动城镇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最后是着力推进城镇开发建设。要妥善处理新镇区开发与旧镇区改建的关系,合理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配套设施,按照引领发展、宜居宜业的要求,精心谋划和组织功能性开发建设,确保开发建设一片、成熟完善一片,实现可持续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品质

纵观小城镇发展的历史,我们总是在不断追求改善城市生活品质。逐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创造宜居的城市人居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是健康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3、坚持因地制宜,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

我国区域差异较大,不同区域城镇化条件、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要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和环境基础,合理确定小城镇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战略和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相协调。

4、坚持加大投入,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 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需较长时间和巨额投资。对新建、扩建项目,特别是远离城市的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更需优先发展基础设施,以便项目建成后尽快发挥效益。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所谓“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是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我们应按照“区域规划最佳、设施配置最优、服务效率最高、资源效益最大”的要求,从满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生活需求出发,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力度,合理配置我区公共服务资源,努力加快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各类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项目进度,逐步形成“分布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管理良好”的现代化公共服务网络,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河南小城镇发展思路的思考 第3篇

1河南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资源优势及存在不足

河南的休闲观光农业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 近年来发展比较快, 这是因为河南省的观光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南省地处中原, 古称“豫州”。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保存着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等令世人惊叹的史前文化。大别山、伏牛山、太行山盘卧在境内, 京广、陇海铁路贯穿南北、东西, 交通动脉通向四面八方, 灵宝苹果、新郑大枣、信阳毛尖、息县香米、中牟大蒜等特产盛名于世, 为观光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河南省各地十分注重利用自己独特的农业自然资源优势, 发展观光农业。洛阳牡丹花会、信阳茶叶节、中牟西瓜节、荥阳石榴节、南阳白河生态农业观光带、漯河郾城桃花节、郑州丰乐葵园度假村等, 都是利用地方农业特色, 开展名优特土产果品现场采集、现场品尝、现场加工, 满足了游客的参与心理。河南是我国农业大省, 被誉为“中国粮仓”,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风光无限。

地处郑州南郊的二七区侯寨乡, 率先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举办樱桃节, 建立樱桃采摘园, 每年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这直接带动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在这种背景下, 全省各地更多具备发展乡村旅游潜质的市县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开发形成了诸如植物生态园、农家休闲娱乐园、休闲垂钓园、特种养殖观赏园等休闲观光景点或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 2009年度全省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已发展到612个, 休闲观光农业效益收入已达32亿元。

当然, 河南休闲观光农业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规模较小、项目雷同、服务设施不完善、工作人素质低下、营销宣传不力等。这些势必会给蓬勃发展的休闲观光农业带来困扰, 应下大气力予以解决。

2发展河南省休闲观光农业的营销思考

营销是21世纪的终极杠杆, 说到底, 营销就是销售一种利益。不管是“4P”、“6P”或是“11P”, 重要的是产品对路、定位准确、促销得力。河南省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也不例外。

产品策略:一要产品对路。特色, 是旅游产品的灵魂;精品, 是旅游特色的升华, 休闲观光园的经营项目, 在保持朴素、自然、协调的基础上, 养殖和种植品种力求做到新、奇、特。在养殖品种中, 可引入市场销售情况较好、人人爱吃的野生动物及特色品种。种植项目应引进速生、抗病丰产、好看、好吃, 或外观奇特的产品等。这样在观光农业园内游客不但可吃到各种山珍野味, 品尝到珍奇水果、蔬菜, 还能看到各种动物表演, 如野猪赛跑、斗野猪、斗野鸡等惊心动魄的比赛, 同时还能狩猎、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山鸡、孔雀等标本, 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利润和效益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二要构建充满生机、原汁原味、符合自然的农业景观。开发过程中要融合农民、农业、农家、农村、农俗“五农”为一体的观念, 切忌人工化、城市化的倾向, 搞成“中国不像中国, 农村不像农村”的怪物。要依据民风、民俗、地域特色和农业优势, 按照不同季节、不同区域, 推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活动。保持景区青山绿水、空气清新, 村前清溪潺潺, 枝头鸟语花香才是真正充满生机的“活”的田园风光。三要提高组织化程度, 注意规划, 组团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要加强协作、紧密团结, 防止恶性化竞争, 形成规模性效益。要在吸引游客、留住游客上大做文章。在闲趣、野趣、乐趣上入手, 充分挖掘田园乐趣、民俗乐趣以及农村生产、生活乐趣, 充分赋予农业以观赏、休闲、消费、贸易和文化等新的功能, 做大做强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旅游新品牌。比如, 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的郑州市, 着力打造“一带三区”四大组团, 即:沿黄观光农业示范带、花乡农家风情游示范区、果乡体验风情游示范区、东南部农业生态旅游示范区, 效果十分突出。

价格策略:休闲观光农业建设涉及许多行业和部门, 要加大对观光休闲农业建设的扶持力度, 在财政、资金、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贴息补助和直接投资, 吸引外来资本、民间资本和工商资本投资。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 鼓励土地向规模种植大户和观光休闲农业项目集中;同时, 在经营管理方式上, 实行统一定价、品牌经营、挂牌服务。

促销策略:一要做好宣传营销, 提升河南休闲观光品牌。要科学划定河南休闲观光农业目标市场。可分为三个层级:一级客源市场为河南省城乡特别是城市居民;二级客源市场是周边省市;三级客源市场为国内其它省市及境外市场来豫的游客。要区别对象, 加强宣传, 推销产品。要广泛通过各种媒体把景区、景点介绍出去, 扩大知名度, 广泛吸引游人和保持与各旅行社密切的接触, 进一步提高河南特色产品的影响力, 把河南特色品牌推向国内外大中城市, 提升河南生态观光农业的知名度。通过强势的产品和准确的营销策略, 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二要牢固树立“民俗文化就是资源, 特色品牌就是资源”的理念。以创新的理念、求新的思维, 挖掘特色、突出特色、打造特色品牌。推出风情四季丰富多彩的农业观光旅游活动。结合河南民风、民俗、地域特色和农业优势, 按照不同季节、不同区域, 推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活动。如以清明采青为特色的春季绿色之旅;以体验生活, 吃农家饭, 干农活、葡萄园观光摘葡萄、吃葡萄、万家大枣扑打为特色的金色之旅;以及农业高新技术考察游、农业技术信息咨询游、农副产品展览购物游等……三是搭建交流平台, 促进产业自我发展。可以借鉴台湾的做法。其相关的民间机构有休闲农业学会、休闲农业研究会、休闲农业发展协会。成立河南省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会, 为相关的企业、农场、农庄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

另外, 要加快相关人才的培养, 适应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 要建立农业旅游信息网络, 实现与外部的对接。

分销策略:建立营销网络, 拓宽销售渠道。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拓宽旅游项目, 增加相关产业的附加值。因此, 在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下实现丰产的农产品和相应旅游产品的销售就成为重要的问题。所以, 要建立一套系统的营销网络, 拓宽销售渠道。

总之, 河南省休闲观光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是“六个发展”:两栖化发展——以农为本、以旅促农;规模化发展——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条;本土化发展——体现乡土特色;规范化发展——制定规章、合理引导;精品化发展——提升品质、塑造品牌;可持续发展——加强环保、长远打算。

摘要:河南具有发展休闲观光的农业景观和自然景观, 同时还有反映河南省农村特色的民族风情、乡村风貌、农耕文化、农果品厂、田园生活、文化娱乐等人文景观, 这为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提供了优越条件。它融合农业、农村、农俗、农家、农民“五农”为一体, 配合一镇、一村、一特产, 可以满足客户观赏、品尝、习作、休闲、度假、受教育为主的需求, 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河南,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营销

参考文献

[1]王晓丹.观光农业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农业科技.2007, (7) .

[2]梁震君.浅谈观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J].山西农业 (致富科技版) , 2007, (10) .

[3]休闲观光农业高速口旁引客[EB/OL].新民网, 2009-12-14.

河南小城镇发展思路的思考 第4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流转;现状;思路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而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从根源上改变土地权属性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扩大建设用地供给,才能破解“土地”城镇化而非“人口”城镇化难题,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迸发出更大的活力。而近年来, 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已在河南省郊区、农村悄然兴起,河南省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步伐也在加快。

1.河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处在无法、无序、无市场的状态

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兼并或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该法对于集体建设用地的用途,要求不得转让用于非农建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绝不能直接用于商业开发。但是,实践已经走到了法律的前面,比如建设商品房、商业地产等,这都是直接触犯土地管理法的行为,集体建设用地早已突破了原有的使用范围,通过出租、转让、合作、入股等方式流转到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另外,交易缺乏市场政策,各地普遍发生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自发进入市场现象,但政府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交易没有统一、规范的政策法规。这种做法与新型城镇化的趋势相符,却与现行的法律法规发生明显的冲突,适时修改法律法规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1.2土地流转制度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成为障碍

现行的土地制度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大障碍,城市土地比农村土地享有更完整的权能,二者的法律地位不平等。同时,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的法律规制和管理体制是分割的,农村用地跟城市用地没有做到同地、同权、同价是矛盾的根源,农民土地被征收之后,价格上涨10倍,但补偿可能只有十分之一,这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集体建设用地虽名为建设用地,但用途极为有限,仅可用于农民自住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和农村公共设施用地等方面,且使用权不能像国有建设用地那样自由上市交易。

1.3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不均,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缺乏农民权益保护机制,这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突出问题,也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在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清晰的情况下,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支配权主要集中在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很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去向、用途、收益、年限等事项,未按程序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得不到保障。新型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如果农民失去土地后相应的社会保障没有及时跟进,会导致失地农民既丧失了原来拥有土地所具有的社会保障,又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急需建立一种补偿机制用以解决目前集体土地收益分配不均的问题。

1.4各级政府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利用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管理

目前规划和国土等部门尚未把集体建设用地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随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数量增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规划部门没有对集体建设用地进行有效的规划管理,村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严重滞后。规划、国土、建设等职能部门在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改革工作上,缺乏政策配套和工作协调。如河南省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缺乏衔接,在农村集体建设项目用地审批上,由于各个部门政策不协调,造成审批周期长,项目难以落实,无法对建设用地流转和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规范。

2.对河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思路探索的几点建议

2.1加强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建设,修订和完善土地管理法规

修订和完善城乡二元体制下形成的《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多元统一的农村土地市场,在坚持用途管制的前提下,从法律角度允许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出让、租赁、作价出资、转让、出租等方式依法进行流转,用于工业、商业、旅游、抵押和農民住宅小区建设等,赋予农民更加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利。制定和完善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的有偿出让、交易方式、收益分配方式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将农民手中的土地真正资本化,让农民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分享城市化红利。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将原本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民自发的农村产权流转引入交易所,形成集中的、大规模的、政府规范的产权交易市场。

2.2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加快土地制度创新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首先,建全与农村土地制度要求相适应的土地产权制度。依法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推进集体土地的登记发证,增强农民对土地财产权的控制、流转和收益的行为能力。没有经过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所有权主体不清或使用者不明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不允许有偿使用和流转,不得进入市场交易。

其次,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制度,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存量。通过修改相应的法律、法规,允许农村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及符合城市规划的其它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在保留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以出租、入股、联营、转让等方式进入市场,使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享有与国有土地出让同等的权利。

第三,尽快改革征地制度,保障农民征地谈判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土地改革应该尽快破除政府垄断征地,实行同地、同权、同利,让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能够真正入市。通过改革赋予集体土地所有权与国有土地所有权同等的权利,即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力,实现同权同价,不能因行政隶属关系而有等级差别。

2.3建立合理的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

建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是集体土地健康有序流转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保证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并且将收益分配落实到每个所有者;保证集体土地使用者或承包者的利益;兼顾国家和政府管理者的利益,政府可以适当分享一部分收益,但比例不应过高,不宜超过10%。。农民作为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应该获得集体土地流转的主要收益。要完善财务公开、收支公开制度,强化对集体所得土地流转收益使用情况的监督,要克服乡镇集体土地收益使用的随意性大、内部人控制的情况,保障农民集体获得的土地收益真正为农民服务,为发展农村经济服务。

2.4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价格机制

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决定土地价格,减少政府和其他人为因素的干扰,防止乡村干部以权力扭曲集(下转第257页)(上接第242页)体土地的流转价格,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由土地需求方与农民直接谈判,根据市场自主确定土地价格。

加快建立要建立科学的价格机制。运用科学的方法确定与国有土地使用权价格相协调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的基准地价,委托有资质的土地评估单位评估地价后,经主管单位审定后方可实施,市、县土地管理部门要在土地定级估价的基础上,确定区域土地的最低限价。允许协议出让与招拍挂等多种方式并存,集体建设用地所有者,可以通过协商方式确定土地使用者。对于商业、旅游、娱乐等商服用途的产业用地,可以比照国有土地,实行公开的招拍挂,尽量减少协议出租和人为定价,无论是协议出让还是公开的招拍挂,都要让农民有流转价格的支配权和决定权。

2.5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加强规划指导

规范土地征用行为,严格依照土地总体规划。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土地供应总量控制和土地用途管制,以保证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凡是进行流转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市、村镇规划区内的,应符合城市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以实现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化和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对土地用途、使用条件、利益分配进行具体规定,确定土地流转范围。流转土地必须是已经依法批准作为建设用地或者已经依法批准转为建设用地,由农用地转为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必须按照用途管制的要求,经过申请和严格的审批,不允许擅自将农用地进行流转。 [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唐文金.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為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 社,2008.

[3]董栓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路径优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论养老城镇规划的发展思路修改 第5篇

一、背景概述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亿人,2025年将突破3亿。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常务会议指出:“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角”。当前,国家已经把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提到前所未有的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近年来,我国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老年消费市场初步形成。养老,离不开安居,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相对适宜的地区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重心。发展以养老服务为核心的养老产业,不仅有利于解决养老问题,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就业,更可以养老服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城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但是现今在内各地形形色色的“养老产业”,大多数仅具有概念意义,其政策适用、规划配套、投资运营模式等都没有完全形成,与真正以养老服务为核心的养老产业相去甚远。真正的养老产业项目,有哪些规划配套应为必需,其用地政策是否应和一般商品房开发相区别,建设投资和建成后的经营服务如何有机协调和综合平衡,税收政策和金融支持在政府层面能提供哪些激励等等,都需要一一厘清、明确。这就需要政府发挥政策导向和政策激励的功能,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和扶持养老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养老产业的城建规划

如何以养老为特色,开发养老产业需要规划配套设施硬件和软件。各地住房城乡建设相关主管部门要按照“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要求,结合老年人口规模、养老服务需求,明确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并将有关内容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加强区域养老服务设施统筹协调,推进城乡养老服务一体化。要按照一定规划期城镇老年人口构成、规模等因素,合理确定养老服务设施类型、布局和规模,实现养老服务设施的均衡配置。

在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要按照城市、镇总体规划要求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布局、配套建设要求,因地制宜地确定养老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和规模;编制养老设施规划应与城市人口布局规划、建设用地规划、居住区或社区规划、医疗卫生规划等相关配套设施规划进行协调和衔接,积极推进相关设施的集中布局、功能互补和集约建设,充分发挥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并合理安排建设时序和规模。

三、养老产业的建设

养老产业的规划要体现养老的最大特色,而养老产业的建设则要体现居住房及配套设施两方面,从发挥土地综合利用角度,合理安排建设时序规模。按规划内容建设。养老产业以安居为基础,宜居则体现在养老服务设施上。

养老服务设施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发展社区统一的养老模式,建立社区养老概念规划。建立社区信息系统数据库,老人档案。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六个老有”的工作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方面,各地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为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养老服务类型和方式不断出现,养老服务设施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急需提高。各地住房城乡建设、国土资源、民政、老龄办等主管部门应对此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

首先,在住房结构上体现养老产业的优越性。房间格局的设计,功能性的房间设计等为老人提供最大的生活需求。如安装扶手,紧急呼叫装置,无障碍通道等等。

其次,养老产业开发的规划配套以养老为主题,配套设施建设如社区医院、活动场所、健身场所、农贸市场、超市等必要设施。

再次,以养老产业为开发目的完善社区养老性质。在社区建立老年中心,以中心设施给老年人提供服务,形成老年人的服务产业。例如老年用品及产品、养生和疗养、医疗服务等。

四、养老产业服务信息管理的建设

建立老人信息管理系统,对老人的生活、健康、出行实行智能化服务。联合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老人养老、殡葬实现信息化管理。

1、生活服务,社区信息系统数据库为注册老人提供生活各方面的服务系统。如出行、购物、买菜、旅游等。

2、健康服务,在中心开设医院义诊门诊,请知名医师坐诊;身体检查服务的系统化,为家庭成员提供数据查询。

3、娱乐服务,创建老年人的活动中心,提供老人文体、娱乐活动,让老人形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健康生活。

五、总结

河南小城镇发展思路的思考 第6篇

按照省委加快推进全省城乡一体化的部署要求,农垦总局党委确立了坚持“抓城、强工、带农”统筹发展方针,实施农业现代化、农垦工业化、农场城镇化“三化”互动,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发展思路。经过深入调研和思考,结合垦区发展实际,笔者就如何用跨越发展思路“抓城”略陈浅见。

一、立足“五个需要”,深刻认识落实“抓城”方针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为什么要“抓城”,这是因为在总局党委提出的“抓城、强工、带农”三者关系中,“抓城”是纲,“强工、带农”是目,“抓城”上去了,才能纲举目张。

第一,“抓城”是垦区实施跨越工程的需要。针对分局与农场城镇化发展受二元结构影响,发展要素不能合理流动,资源无法实现共享的实际,总局党委提出要用跨越发展引领“抓城”实践创新,在全省建设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战略任务。这是在对过去工作的提炼和升华、对过去发展思路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完整的战略思想体系,是现阶段垦区实施跨越工程的重大任务。就是到2012年把垦区城镇化率从目前的57%提高到67%,完成16万多居住在场部以下的职工进城。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打破常规思路,树立跨越理念,采取更加积极手段,着眼打破城乡壁垒,整合各种资源,才能实现重点突破,加速城镇化进程。

第二,“抓城”是落实国家“一扩两保”政策的需要。在国家“扩内需、保增长、保民生”的大背景下,“抓城”完全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全部在国家政策范围支持之内,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国家层面看,在三年给予垦区危房改造资金24亿元的同时,在廉租房建设、廉租房租赁补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城镇供水项目等方面也把垦区列入专项资金支持范畴,预计将带动相关投资超过100亿元。从省里层面看,省政府将棚户区改造的“以奖代补”政策扩大到农垦,把垦区列入省、市两级示范(试点)镇,加快推进农场城镇化创造了更加宽松的外部环境。从总局层面看,对整体搬迁和住宅建设实行综合补贴政策,力度之大,范围之广,也都是超历史的。

第三,“抓城”是推进垦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城镇不仅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还可以带动垦区的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针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的实际,总局党委提出要通过“抓城”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就业体系,可以较好解决职工群众的就业和生活,促进职工群众增收;着力加大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可使较多的资金投向农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使居民在共享公共服务上更加平等;着力用好场县合作共建平台,可以示范带动农村发展,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形成推动全省城乡一体化的合力。

第四,“抓城”是优化垦区产业结构的需要。在加速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总局党委提出“抓城”,就是要加强城镇基础建设,加快城镇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城镇对人口、产业、资金的吸纳功能,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部分职工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成为城镇居民,进而加速农场城镇化进程。同时,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新的产业、新的财源、新的投资需求逐渐形成,城镇经济将会逐渐壮大并进入良性循环状态,这样就可以大大改变垦区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的现状,从而使垦区的经济结构更加合理,更加有利于垦区的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

第五,“抓城”是发挥垦区示范带动作用的需要。城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的实力象征和外在表现,在未来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将会越来越重大。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要求,垦区要在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必须要充分利用好场县合作共建的平台,不仅要发挥好现代农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更要在发挥垦区小城镇示范带动作用上有更大的作为。这样,一方面能够完善垦区城镇载体功能,加速周边地区人口、资金、产业等要素集聚,进一步扩大垦区城镇规模。另一方面,发挥好城镇布局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进一步巩固垦区地位,扩大垦区影响,有利于垦区在国家战略和全省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把握“三个关键”,努力在用跨越发展思路“抓城”实践上实现新突破

“抓城”要抓什么,就是要以撤队建区为突破口,牢牢把握科学规划、一体化发展和推进城镇化三个关键,在“抓城”实践上寻求重点突破,加速垦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要坚持科学规划。主要是突出四个要件:一是布局要合理。统筹考虑经济布局、就业岗位、人口居住、资源环境特别是水资源,通过规划引导等措施,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要优化整合现有的宝泉岭、红兴隆、建三江、牡丹江、九三等农垦城市布局,明确各城镇的主体功能定位,加强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中心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二是规模要适度。住房建设要遵循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增速平稳的原则。三是标准要提升。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突出特色的要求,扎实推进城镇住房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增强建筑物的安全性;按照传承北大荒文化、彰显农垦特色的要求,搞好建筑风貌设计和控制。四是功能要齐全。对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设施要配套,水、电、路、文、教、卫、体、绿化、防灾、垃圾处理等设施要功能齐全。

二要坚持一体化发展。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农垦小城镇和管理区的一体化的发展,主要是撤队并区,将垦区原有的2 400个生产队撤并为500个管理区,借助危房改造政策,加大建设力度,进一步健全服务功能,体现新区新貌,努力缩小与城镇的差别,实现与中心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另一个层面是推进农垦小城镇和周边农村的一体化发展,在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三要全面推进城镇化。主要做到“四聚”:一是聚人。要按照 “四个五”的城镇发展规划要求,加快人口向中心城市、重点城镇、一般城镇和管理区的集聚。要特别在户籍管理上打破常规,对于外来常住人口只要是遵纪守法、合法经营的,都可以考虑解决户籍问题。二是聚所。就是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大兴土木,多建楼房,抓好安居工程,改善百姓居住条件,未来几年垦区每年新建住房面积都在200万平方米以上。三是聚业。就是要抓好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农垦中心城市、重点城镇、一般城镇至少分别有一个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形成农产品加工大中小企业集群。积极鼓励外来人员到垦区经商办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不断扩大城镇的企业集群。控制管理区人口规模,积极引导撤并居民点的职工到场部居住,不断扩大城镇人口规模。四是聚能,就是抓好城镇功能建设。要完善“三馆两场一园”,下大力气抓好住、路、水、能、气、污、树等城镇建设。中心城市和城镇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三供(供水、供热、供气)两治(污水治理、垃圾无害化治理)一清洁(清洁能源)”工作。管理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三供一清洁”工作,逐步完善管理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基层群众共享垦区改革发展成果。

三、搞好“四个结合”,坚定不移地用跨越发展思路推进“抓城”实践创新

“抓城”该怎么抓,在具体的实践中,就是要切实做到“四个结合”:

一是把撤队并区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我们要坚持“以撤促建、撤建结合、整体推进”的原则,力争今年整体搬迁居民点400个,其中哈拉海、格球山等中小型农场两年内将居民点全部搬迁到场部,打造万人城。各分局、农场要充分利用国家给予资金支持的机遇,加大危旧房改造和廉租房建设力度,确保住宅建设达到200万平方米以上,力争330万平方米,顺利实现9万户居民搬进新居。同时,还要把撤队并区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瞄准既定目标,层层分解指标,落实具体措施,使垦区住宅建设和整体搬迁居民点在数量上、质量上都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二是把落实补贴政策和社会融资结合起来。今后三年,国家、省和总局对城镇建设,特别是住宅建设支持的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都是历史上少有的。各分局、农场在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的同时,要抓紧落实配套资金,进一步加大投融资工作力度,切实破解建设资金瓶颈。要研究制定降低社会资金准入门槛政策,积极吸纳和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城镇公共设施建设领域。要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广泛吸收职工个人、周边农民和社会闲散资金,灵活制定政策,进一步加快住宅建设。要通过强化职工群众投资房产收益的意识,进一步调动职工群众主动参与住宅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把加快建设和有效监管结合起来。垦区城镇化建设项目多、投资大、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从每一个项目抓起,抓好每个项目。凡是列入今年建设计划的项目都要抓紧筹措资金,尽早开工建设。各分局、农场和建设系统由有关负责人牵头,抽调精兵强将,逐项抓好建设项目的落实。同时,要抓紧组织编制落实明后两年的建设项目,各级建设部门要主动同有关部门同心合力抓项目。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生产是抓好工程项目的“重中之重”工作,各级都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安全生产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城镇建设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四是把明确责任和加强领导结合起来。各级各部门要把城镇化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建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城镇化建设领导机构,层层签订责任状,并把城镇化建设情况作为考核各级班子目标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各级各相关部门都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形成总局、分局、农场分级负责,各部门整体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城镇化建设机制,确保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今后一个时期的城镇化建设任务。□

河南小城镇发展思路的思考 第7篇

论文摘要

随着**市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铁山港区作为**市的辅城,发展是政府的头等大事。铁山港区是广西的具有天然优势条件的工业港口城市,有区位、地理和深水良港的优势。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铁山港自然条件、建设现状和经济形势,通过深入调研与思考,就如何加快铁山港区城镇建设与发展,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河南小城镇发展思路的思考 第8篇

关键词:大学带城,城镇化,辐射效应,产业集聚

一、引言

让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但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体制将资源集中在大中城市, 小城镇的发展一直处于受限的状态。久而久之, 城乡二元体制成为一种利益格局, 城市拥有的资源越多, 吸纳资源的能力就越强, 改变资源分布不均衡格局的动力越弱, 形成一种潜在的“马太效应”, 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在现阶段, 高等教育缺乏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的意识, 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过度集中于大城市, 列入“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高校全部设在大中城市, 全国范围内只有寥寥几所大学建在县城, 而且这些县城大学的教育资源与城市中的高校相对匮乏, 资源分配严重不均。要想加快城镇化发展, 只有把大学办到县城去, 均衡分配教育资源, 逐步推进城镇和城市中教育资源的对等, 充分调动教育资源、民间力量、社会力量开发小城镇。推进大学带城才是中国推进城镇化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国外大学带城的发展经验

“大学带城”字面上理解就是大学落户小城镇, 以此带动周边城镇的发展。国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表明, 大学对小城镇发展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

(一) 英国大学带城的情况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推进和实现城镇化的国家, 城市化进程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而兴起, 缔造了世界城镇化史上的四个创举:首次提出“花园城市”的科学理念;首个制定《城市规划法》, 以公共政策干预引导城镇化发展方向;首个成功治理“城市病”, 科学统筹了城乡发展;首个实行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180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还不足26%, 半个世纪后, 城市化水平增长到45%, 2005年, 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达到了90%, 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 英国的城镇化步伐迅猛。

创建于1209年的英国剑桥大学和1168年的牛津大学都是沉潜于乡间市镇上的哲人库、思想库。这两所世界闻名的研究型大学分别位于伦敦市附近的两个小城镇中, 随着其自治性学院数量的增加, 学校规模也不断壮大, 逐渐形成了以大学为主, 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同时, 牛津和剑桥大学以其强大的发展科学和技术创新能力吸引了无数的学者、顶尖的学生和大量的高科技公司, 实现了教育、科技和经济的互动发展, 其所在地在大学带动下, 人口都在10万以上。其中, 被称为“剑桥奇迹”的剑桥大学在计算机技术、电子光学、生命科学及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获得了领先优势, 在英国经济十年衰退的环境中逆流而上, 显示出卓越的产业优势;剑桥科技园也为剑桥内部各系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机会, 成为剑桥城内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二) 美国大学带城的情况

美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建国史同步发展, 在建国200多年的时间里, 美国的城市发展经历了前工业化时代、工业化、后工业化社会及信息化社会。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70年代, 伴随着美国政府对西部地区的大力扶持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 美国的城镇化水平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城镇化水平在1920年突破50%, 1970年更是达到了73.5%。美国在推进城市化、城镇化之初就把城市化、城镇化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紧密结合, 注重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均衡。

美国国会于1862年颁布了《莫雷尔法案》, 允许联邦政府使用赠予的土地来创办新型高等学校, 明确了高等院校的主要职能, 初步发展了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新体制。目前, 美国人口为3亿, 有3500所大学, 即平均不到10万人就有一所大学。在美国, 城市大学数量超过城镇的只有18个州, 而且高出的比例平均不超过2倍;同时, 另外33个州的大学多分布于城镇中, 其中城镇大学数量高于城市2倍以上的占21个州, 有的州高达10倍以上。创办于1868年的美国加州大学考虑到加州地域辽阔, 城市分布在不同的地区, 在此后的若干年间先后在加州不同地区设立了9个分校, 每个分校都带起一座城镇, 每个分校都是所在城镇的核心部分。美国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所在的坎布里奇镇人口也达到10万左右, 同时还在小镇上造就出全球7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中的130多位。这样看来, 美国的高等院校大多继承了牛津和剑桥的传统, 特别是继承了将大学建在位于城市周围的小镇的传统, 成为英、美大学教育区别于其他国家高等教育大都市的特点。

(三) 日本大学带城的情况

日本的城镇化开始于明治维新时期, 直到1945年其城镇化率只有28%。二战以后, 日本的城市化开始迅速发展, 1955年城镇化水平上升到56%, 2011年日本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91.3%, 远高于东亚地区55.6%的平均水平。出于资源匮乏的考虑, 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 日本城镇化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集中的城镇化, 也称为大城市主导型的城市化道路, 以此获得资源配置的集聚效应, 实现跨越式的经济腾飞。

日本每个县都有多所大学, 有的县甚至拥有几十所高校。爱知县人口710万, 有73所大学;埼玉县人口700多万, 拥有61所大学;北海道人口570万, 有62所大学;兵库县人口556万, 拥有大学57所;枥木县人口200多万, 拥有18所大学;小小的冲绳县还有9所大学。日本的筑波大学城更是将一个小城镇发展成为日本一大科技研究中心和产业研究中心。筑波大学的发展没有依托原有的城市, 大学及研究院都是由外地迁入,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筑波大学城的配套设施和生活服务才日渐完善。尽管如此, 筑波大学城仍以其强大的科研能力和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了日本国立科教机构的30%, 其中专业人员占到总数的40%, 年度科研经费占全国总数的50%, 成为整个筑波科学城的心脏腹地。

可以看出, 国外大学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城镇化, 与其所在的城镇之间相互融合, 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发展。大学一般位于居住人数在1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或城镇中, 而且城镇中人口流动性较强, 有的大学的师生人数甚至超过了当地的居民, 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社区”。

三、我国大学带城的现状

在我国, 即便是最发达的城市, 高等院校的数量也不如发达国家。201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019万人, 普通院校只有89所, 大约22.69万人一所, 而且驻京高校几乎都集中在海淀区, 布局极其不合理;就上海而言, 同年常住人口为2347.5万人, 普通高等院校共有62所, 大约37.9万人拥有一所大学;江苏省2011年末常住人口有7898.8万人, 普通高校共有126所, 大约62.69万人一所大学。因此,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各类大学在区位交通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人文底蕴深厚的小城镇创办分校或独立学院。

四、国外大学落户小城镇的启示

从国外大学带城的实践经验来看, 大学落户小城镇不仅能够解决大城市资源过度集中、无限膨胀的问题, 还可以解决大城市教学成本高、资源浪费等问题, 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 更好地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一) 大学落户小城镇可以实现学校与城镇化的协同发展

首先, 可以低成本带动小城镇扩张。大学通过带动周边地区高新技术产业, 可以有力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城镇可为大学提供各种生活服务及公共交通等, 可以带动当地二、三产业快速发展, 进而吸引相关企业入驻投资, 加快产业和人口的集聚, 增强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能力。其次, 能够高档次带动小城镇发展。大学的辐射效应表现在专业化水平、人力资源的市场积聚, 中间投入和公共服务的规模及信息传播和创新产生的经济利益。这些将大大提高人口素质, 能够充分发挥闲置资源的效用, 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也能大幅度、全方位提升小城镇的知名度。小城镇拥有一所大学, 对外招商引资、洽谈项目就有了支撑, 能够吸引各类人才来小城镇创业就业, 从而打造出具有自己产业特色和地域特点的新城镇。

(二) 大学落户小城镇对大学发展也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大学具有知识传播、创新和转化的功能, 可以使知识创新机制效率得到充分发挥, 直接影响城镇经济数量的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政府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也发展了地方经济, 为大学城镇化提供经济基础, 不仅能促进学术的繁荣与发展、信息的交流和传递, 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还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减少了读书成本, 养成了良好的节俭习惯, 而且学生身处乡村社会, 避免了大城市好高骛远的浮躁, 使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难度大大减缓。

(三) 大学落户小城镇, 政府只需极少的投资便可取得显著效果

出于增加城市吸引力的考虑, 政府一般会将大学办在城市城区中, 提高城市地位。小城镇吸引大学前来落户, 政府以大学为依托, 利用大学的文化聚集效应, 积极发动周围群众参与城镇化建设中,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打造文化特色产业, 打造大学高科技园区。这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小城镇的竞争能力和资源集聚能力, 更能从源头上扭转城乡资源配置不公的格局, 是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釜底抽薪之举。大学落户小城镇为乡村社会获取教育资源、提升能力带来了极大方便, 是破除阶层固化、推进社会流动的治本之策。

参考文献

[1]刘奇.大学带小城, 校城共崛起——中国城镇化的新路径[J].中国发展观察, 2013 (10) .

[2]毛岩亮, 刘俊甲.城市边缘区的城市化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05 (12) .

[3]连淑能.牛津、剑桥的传统[J].中国大学教学, 2000 (01) .

[4]钟坚.筑波科学城发展模式分析[J].经济前沿, 2001 (09) .

河南小城镇发展思路的思考 第9篇

一是坚持政策引领,强化特色小城镇发展制度保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对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节点等专业特色镇。同时指出“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发展成为专业特色镇”。省有关单位和各市县也相继出台了支持特色镇发展的具体举措,形成了上下衔接、共同支持特色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合力。

二是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指导特色小镇建设。按照产业、城镇、土地、生态和公共服务规划五规合一的要求,科学编制特色小城镇发展规划,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宜商则商,以产业所能吸纳的就业人口确定镇区人口规模, 以人口规模确定镇区建设用地规模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努力做到每个镇都有符合自身实际、特色鲜明的功能定位。

三是坚持产业为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坚持“一镇一品”,引导小城镇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对有工业园区(专业园区)的示范镇,推进园区与镇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位于中心城区、重要交通通道节点或临近中心城区的城镇,建立仓储配送、采购销售物流园区,培育成为特色商贸大镇;引导具有资源禀赋的镇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成为工业重镇、农业强镇、文化旅游名镇。如许昌市神垕镇,坚持把钧陶瓷这一历史经典产业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有机结合,围绕“产业+文化+旅游”的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国际陶瓷小镇,聚集186家钧瓷企业,从业人员2.1万人,年产值17.9亿元。同时,围绕“千年古镇”与“钧瓷之都”两大主题,加大保护古镇明清民居风貌,大力挖掘、弘扬、宣传钧瓷文化,进一步提升钧瓷的文化品味和神垕古镇的知名度、影响力。

四是坚持为民惠民,打造优美宜居环境。以开展专项建设为重点,补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小城镇承载能力。实施交通设施建设专项, 加强与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的连接,基本形成覆盖所有乡镇和建制村的农村公路网络;实施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专项, 加强供排水、电力、生活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打造独特文化标识和特色风貌,建设环境优美、文化浓郁、生态宜居的特色小镇。“十二五”期间,特色小镇用水普及率、生活垃圾处理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75.6%、79.1%和24.6%。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小城镇发展动力。在全省选定100个经济发达镇,作为省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重点围绕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投融资机制、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如太极拳发源地温县赵堡镇成立陈家沟文化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与赵堡镇实行套合管理,实施简政放权,积极探索直管镇管理体制,提升管理效率;信阳市明港镇,以建立项目库为重点,在不改变专项资金管理权限和分配权限的前提下,把所有的财政专项资金全部纳入到项目预算中,先后整合农业、水利、交通、教育等部门的专项资金约2.9亿元,用于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思路 第10篇

大家好!非常感谢有机会和大家交流对城镇化问题的一些理解和看法。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意义的一个重大战略。城镇化不仅关系经济增长,也是关系未来结构转型战略性调整的一个重要载体。现在,各方面对城镇化也非常关注,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地方政府都对城镇化寄予厚望。我们长期跟踪研究城镇化的发展问题,“十一五”开始编制城镇化相关规划,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中已经存在一些新变化和新趋势,这将对城市发展和投资建设带来较大影响。由于今年年底中央会召开城市化的工作会议,在此我不介绍具体的城市化规划,而是介绍一些新的理解和认识,希望对下一步大家理解新型城市化的内涵提供一些帮助。目前,这些新变化主要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推进城镇化的宏观经济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金融危机之后,国内经济和世界经济都进入了增速放缓、结构转型的新发展时期。这与近十几年经济高增长的背景下推进城镇化大不一样。在这种背景下,有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如何辩证认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方面要认识到城镇化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未来城镇化也要受到经济增长放缓的约束。全球经济危机之后,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还有长期向好发展的巨大潜力,一个重要动因就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斯蒂格利茨很早就说过,21 世纪影响世界的两大事件,一个是美国高科技,另一个是中国城镇化。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一个共识。虽然中国城镇化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宏观经济放缓背景的约束下,城镇化自身发展也要受到一些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也有一定限度。在总体经济放缓背景下推进城镇化,不仅要解决未来城镇化面临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解决近十几年经济高增长阶段积累的很多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因此,今后推进城镇化面临的难度将更大。比如说就业问题,过去高增长阶段创造就业机会和空间更大。再比如农民工总量问题。在编制“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时,我们认为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强大动力。当时有五六千万农民工跨地区打工,现在达到 1.49 亿,整个农民工两亿多,这是高增长遗留的问题。因此从这种背景来讲,今后城镇化不可能是爆发式的,而是一个积极、稳妥、渐进的过程。

另一方面,城镇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是逐渐释放的过程。2012 年中央工作会提出城镇化战略之后,很多地方调高城镇化的数值和指标,希望通过城镇化建设来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这把长期战略当成短期应急之举,忽视了城镇化的基本背景和内在规律,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就会脱离正常发展的轨道。

二、推动城镇化的动力机制面临新的转换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是推动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参与到整个全球化过程中,与中国作为全球世界工厂的这种分工格局地位密切相关。但是这些年我国没有顺势而为,丧失了推进城镇化的最好时机,造成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脱节,或者说是工业化超前、人口城镇化滞后,形成了现在半城镇化的矛盾。因此,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要四化同步发展。这就是因为在全球化过程中,我国工业化更多是为欧美发达市场的消费群体提供服务,但是和国内城镇化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整个世界经济的分工格局在调整,未来制造业生产能力过剩是一个全局性的问题。在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以往依赖出口、依赖工业和依赖投资带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不可能持续。在工业化超前、人口城镇化滞后的背景下,依靠工业扩张推动城镇化也不可能持续。未来互动模式是要通过城镇化来消化庞大的

过剩产能,才能形成投资与消费的良性循环。有专家提出,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只有人口城镇化才能化解工业化超前、城镇化滞后带来一系列的结构性偏差。所以今后城镇化发展将会从以往工业化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城镇化的模式,转向通过城镇化来消化过剩产能、支撑经济增长。

虽然背景发生了变化,但很多地区发展还是采取原有发展路径和模式,还是通过工业大规模招商引资的模式,这就忽视了整个产能过剩的背景。今后城市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是需要通过服务经济才能形成。

三、城市空间扩展的模式面临新的调整

这与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基本动力相关。我国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兴起是快速支撑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空间扩展的重要载体。尽管这些年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发展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模式的无限扩大也带来很多隐患。比如说,在城市微观层面,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城市经济难以健康发展,这是由于开发区模式和城市难以形成良性互动。整个开发区是工业为主,产业生态比较单一,基本上是生产功能区。这种空间上的隔离造成了开发区的一些死城,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往返运输。上海滨港新城是 200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100平方公里的城市居住用地,这种相互分离模式造成了很多问题。所谓低碳城市、绿色城市的一个关键就在于怎么如何减少运输能源带来的消耗,而这种城市布局模式却是与之相违背的。

在全国层面,开发区也带来许多问题。与国外不一样,我国十几、几十,甚至上百平方公里的开发区非常普遍,这是造成全国土地浪费的重要动因。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工业化占用了更多土地,而城市用地非常小。另外,各地搞开发区都有优惠政策,这就带来了工业盲目扩张和产能盲目建设。第三个方面,开发区用地结构和土地政策不合理。基本上用工业的用地零地价和低地价,低地价的形成是靠城市居住、商业用地的高地价来弥补对工业的补贴。这助推高房价,也抑制城市消费和服务经济的发展。

在整个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未来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也面临着转型。今后通过开发区来拉大城市框架的模式不可持续。因此,未来要改变工业优先、招商引资优先、以物为本推进城镇化的倾向,要以人为中心推进城镇化。举个例子,城市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是密切相关的,光靠几个招商引资和工业项目不可能形成城市经济。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是国内工业园区的先河。很多地方学新加坡工业园区都没有学到真谛,都是单一的开发区。新加坡工业园区从规划开始就是城市开发区,不是单一的工业开发区架构。因此,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城市功能愈加完善,形成了产城互动。另外,我国台湾地区很早提出的工业园区再造也是按照“三生一体”的规划理念,生产、生活、生态一体。我国开发区出现这么多问题,在于整个规划理念和对开发区的认识还存在偏差。

四、城市化的空间格局面临重新塑造

城市化的空间格局是各类城市在空间布局组织上的形式,也是经济布局的一种模式。过去一直强调的概念是企业结构、产业结构,但是近年来我们逐渐认识到空间布局、空间结构,对区域、城市、国家都是重要空间布局的载体,这是形成经济运行效率、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空间布局的基础。这么多年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在于,无论是省区、市县、乡镇,无论条件好还是条件差,无论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还是像珠三角、长三角环境好的地区,所有各级行政区都要在本行政区之内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从而导致国土空间盲目无序过渡开发。

从国际经验看,任何国家的人口、经济和城镇在国土都不是均匀分布的,都集中在少数地区。我国的实践经验表明,我国资源环境的区域差异更加显著,各个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巨大,不是所有地区都适合城镇化。前段时间我去东莞调研,东莞市长介绍了空间开发带来后果的经验,概括为三个方面,不仅有实践的意义,理论总结也是相当完备。第一,东莞是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个体招商引资形成分散开发的经典模式,但这使土地主体开发强

度非常高,达到 40%以上。因为土地资源分散浪费形不成规模经济,土地利用效率非常低。第二,分散开发带来的招商引资也是中小企业、低档次、低素质的产业结构,从而造成东莞大量外来流动人口的集聚,大量劳动密集企业集聚了大量低端劳动力。第三,大量分散企业也是造成了污染扩散,对生态的影响更长远,也难治理。未来中国城市化为什么要以人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因为这就解决了过去一直争论大中小城市谁更重要的问题。其实大中小城市谁更重要就跟企业家认识一样,大中小企业在一国经济中同等重要,是互补的状态。大中小城市也是一个概念,要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通过大量大中小城市形成分工与协作。目前规划了 21 个城市化地区,也是未来具有培育城市群潜力的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这是未来要转型升级优化提升的城市群地区。剩下的 18 个重点开发区域也是具有培育城市群潜力的地区,如长江中游、成渝、关中地区。未来要引导形成一种集中均衡的空间布局模式。所谓集中,就是在小区域以城市群为载体,形成规模效应、外部效应。所谓均衡,这些城市群在全国布局上要有相对均衡的分布。通过在中西部重点培育的城市群来带动中西部发展,从而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同时,这种战略布局的构架其实也是要调整过去人口经济布局过于集中在沿海少数地区,向中西部扩展内需空间。

美国单位平方公里的 GDP 产出主要集中在少数的地区,比如东西海岸、五大湖地区,再加上一些新兴城市。而很多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比重比中国还低,有些州还不到 50%。所以美国各个地区同样都是高度发达、现代化,这就是经济的布局。过去日本经济能够长期占据全球第二位,主要是由于产业核心地区集中在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荷兰四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空间,同样也是六个城市网络。

过去我们关心经济在哪些产业产生,今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政府更加要注重空间调控、空间引导,更加关注 GDP 在哪些地区产生。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形成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基础,这也是空间布局的战略支撑,不仅是经济意义,更在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五、制约人口城镇化的主要障碍变为更为复杂

过去推进城镇化面临是二元体制。二元体制的背后实质是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体制背后是经济因素,是有没有能力给城乡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社会保障。传统的体制障碍要逐渐消除。另一方面,人口城镇化面临新的经济门槛,概括为高房价。高房价是阻碍人口城镇化的新障碍,但背后实质又是制度的因素,这涉及到土地财政、城市发展新的投融资机制。高房价带来的问题非常明显,比如说内需潜力为什么不能形成,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只是生产者,不是消费者。高房价之后作为普通的消费者要提高消费转型升级,这是因为十年前分房之后购买家具和新的电器,这是改善性消费升级,但是这些消费升级没有之后,升级的动力会被遏制。另外,我国富豪排行榜很大程度上是地产开发商,这在其他国家是不可思议的。江浙搞实业的企业家都转向房地产,这抑制了实体经济的转型。这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对内需和整个消费升级带来一种新的矛盾。推进城镇化,不是房地产化,但是房地产又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无论扩大内需也好,还是增加投资的潜能也好,现在推进城镇化如果人不进城,投资和消费就不可能形成良性的循环。因此在新形势下,应该对房地产业有新认识,房地产业不是一个暴力的行业,它应该是为人提供一个在城市生存、发展、创业居住的空间和载体。只有以人为中心推进城镇化,才能摆脱过去一直把城市化当成城市建设的误区。这些年,我们一直在纠正几个偏差:一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二是城市化不是简单的城市建设,是城市经济的繁荣过程。只有人在城市经济内部,城市化的内需潜力对投资和消费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形成一个畅通的通道,未来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才能有空间。

事实上,这么多年为什么大家一直说内需不行,或者说服务经济不行?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去番禺调研。番禺利用了广州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对住房的需求,开发了很多房地产大盘,在珠三角非常有影响力。我讨论到番禹这么多房地产大盘,那是不是城市经济?总感觉就是一片一片高楼,人们晚上过来居住一下。城市经济是什么?人们要在这要居住、生活、娱乐、消费,要有一系列关系的交往,这就是简单的房地产开发形不成经济的原因。

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要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化,改变土地财政的约束,要形成新的城市投融资的机制,也包括强调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城市化。因此,我们要进行一些制度和机制上的改革。很多专家认为,城镇化是市场化的一个过程,认为政府在编城市规划、引导城市化进程,干预太多。我认为,我国的体制障碍,比如说二元结构的体制障碍,是因为制度形成的。打破这种制度障碍不可能靠市场机制解决,也必须只有政府自身改革和创新才能打破原有制度的束缚。

上一篇:《西游记》小学五年级400字读后感下一篇:我的洋娃娃四年级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