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事迹材料范文

2024-07-28

帮扶事迹材料范文(精选7篇)

帮扶事迹材料 第1篇

**镇驻村帮扶工作事迹材料

根据上级要求,为切实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镇党委高度重视,认真筛选,成立了**村帮扶工作队,积极帮助该村制定发展规划,筹措引进资金,实施扶贫项目,开展技术培训,极大的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驻村帮扶队入驻**村后,立即组织调研。在入户调查摸底中做到“四深入四了解四明白”。一是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村经济发展状况,村民增收渠道,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等,明白该村今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二是深入党员、村干部家中,了解村“两委”班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白搞好村级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三是深入科技示范户、文明户家中,了解文明村、文明户的创建情况,了解农村学习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科学知识,试用技术,法规法纪教育等情况,明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重点;四是深入上访户、有矛盾纠纷的农户家中,了解影响农村稳定的主要因素,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明白如何搞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影响和制约**村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急需解决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结构调整

滞后,村民纯收入趋缓,集体经济薄弱。大多沿袭传统的一季小麦,一季玉米的单一种植模式,粮食作物所占比重大,经济作物少。由于结构单一,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先进收入增加更少。村集体无经济来源,更谈不上办福利公益事业。二是精神文明建设有待加强。村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年轻人中多数是初中或者小学毕业,并有少数文盲,高中毕业生很少。村民安于现状,进取精神不够。加上**镇钢制家具产业较为发达,初中毕业后,都能在附近企业找份工作,养家糊口。没有文化活动中心,村民文化生活贫乏,单调。

针对调研情况,驻村帮扶队立即向镇党委作了专题汇报,研究制定了《**村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我们按照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工作,努力实现“让班子强起来,使队伍聚起来,把新村建起来,帮群众富起来”的工作目标。具体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帮助村两委干部在议事中的规范程序,在办事中健全制度;重点细化落实村情民意恳谈两会制度,村两委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党员发展制度等。组织党员深入开展以提高素质,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党员的热情,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动力;切实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为党组织输入新血液,解决老远老龄化和青黄不接的问题,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执政

基础,增强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围绕本地实际,采取走出去学与请进采教相结合的办法,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使每个党员掌握1-2门试用技术,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积极帮助村支部加强兵青妇等群众性组织建设,建立机构,完善组织,创新载体,开展活动,营造氛围,增强活力。二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史一项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帮扶工作队积极向镇党委定期不定期的汇报**村的情况,得到了镇主要领导的大力关怀和支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村两委提供必要的帮助,有效缓解了办公经费难的问题。三是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帮扶工作队全年共协调修路项目资金40余万元,完成主干道修建1300余米,目前仍有2条水泥路正在规划建设,建成通车后,即可实现村内道路的全覆盖

在**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的领导下,**镇的驻村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工作方法缺乏创新意识、工作安排不够细化等,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努力解决改进,务求驻村帮扶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教育引导群众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更新观念,转变旧的生产生活方式,用于接收新思想,新事物,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改善生活质量。

二是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确保村内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完

成。采取向上级部门争取、号召社会捐助、群众自筹等办法,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确保涉及全村群众利益的项目顺利落实。

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团员、青年、妇女等组织的作用,在全村开展帮扶、帮带活动,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实际困难结合起来。用科学发展观统一广大党员的思想,充分发挥党团员在发展生产,脱贫致富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四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村”和“十星级”文明户的评选活动,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民思想文化阵地。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教育和政策教育,增强农民群众的法制意识。

五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驻村帮扶工作对和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勇于创新,扎实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实实在在的为群众生产生活办几件事。

中共**镇委员会

2011年6月3日

帮扶事迹材料 第2篇

自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带着感情进农户用心服务群众,心系贫困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王xx同志帮扶信念坚定,在xx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xx区卫计局区妇计中心倾情支持下,他立足村情、户情、人情,身体力行团结带领本单位干部职工奋力推进精准脱贫、发展特色富硒产业、踏踏实实为民办事服务,积极投身到帮扶工作中,扎实工作克难奋进,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

一、带着感情走访、带着深情问需于民

王xx常说自己是幸运的人,出生后赶上了改革开放、赶上了国家大发展、教育大改革,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支持下自己通过受教育走向了社会,他感恩党和国家对他的培养,感恩社会主义制度、感恩领导干部对他的关怀支持。如今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能积极为脱贫攻坚做微薄工作,他自知既是荣耀与信任又是期盼和重托,他深感责任重大而使命光荣。交友帮扶工作实施以来,王xx同志认真组织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到xx村扎扎实实开展帮扶,他坚持同xx村四支力量同吃住,坚持走访群众,踏遍了的乡间道路。他始终把访民情、问民需、解民忧、暖民心活动作为交友帮扶的出发点。多次组织召开群众院落会听取群众呼声和诉求;他把密切联系群众,统一发展思想,强化“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聚力脱贫致富作为群众的目的,他坚持传达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诚孝俭勤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为教育内容,开展走访教育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舆论保障、社会环境保障,把党的宣传思想挺在了脱贫攻坚的前沿。

二、率先垂范为民办事服务,争做优秀共产党员

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圣神使命,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让群众得实惠。带领党员干部踏实为民办实事、出台了周代办、月代办、等可操作性措施务求实效。今年3月至10月先后为群众办理新生儿上户口、核销户口5件,联系农商行协助为谢胜勇等7户农户办理小额贷款35万余元,办理慢病手册、补办合疗证、代办外出住院报销数10人次、办理健康证、卫生许可证等1人次,办理群众入出院手续、协助胡义奎等群众看病就医20多人次;协助完成了全村居民的免费健康检查和责任医师团队签约服务,协助完成了贫困人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款大病保险参保和养老保险参保工作。走访群众排查矛盾到户解决信访事宜3起,调解许志平等5起群众纠纷,有效的阻止了矛盾的扩大减少了信访的发生。他积极组织参与开展平安xx创建、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组织开展桔柑禁焚、防汛防滑、秦岭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专项行动,倡导开展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村清洁工程投入、实施农户门前后院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宣传“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三、推动三变改革、普惠改革红利

他自身认真学习研讨农村三变改革政策,通过联乡情、建友情、结亲情的方式,鼓励农民将闲置资源资产盘活流转给安康建醇农民专业合作。利用春耕植树造林,带领发动群众新种植油茶400亩,加强原有4000亩富硒油茶管护,套种大豆600亩,让群众年人均持续稳定增收380余元。他鼓励研发富硒食品,加大富硒豆腐乳、富硒豆瓣酱、以及配套的食品研发推广,他积极推进对富硒食品进行地理标志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名优产品认定,通过安康大运富硒食品公司成功解决转移劳动力30余人实现稳定就业增收,带动27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他引导农户种植富硒甜杆、联系xx小烧康曲酒坊将富硒甜杆进行订单收购、组织引导将土地流转给xx种养殖农民合作社,带领群众新种植拐枣x亩,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x余人,带动稳定增收x余万元,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他鼓励农民继续种植富硒苦荞,今年收获富硒苦荞x万斤,实现农民稳定增收x万元,他积极寻求莲花餐饮集团研发探索富硒苦荞产业链延伸建设,提高富硒苦荞市场竞争实力让富硒苦荞不断增值,努力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

他带领村四支队伍外出学习考察产业发展经验做法,引进陕茶1号育苗基地落户xx、流转土地x亩,发展高标准陕茶1号育苗基地,实现育苗x余亩,带动园区务工30余人,实现人均增收200余元。

他引进安康汉水中药材公司落户xx,引导3组4组58户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订单农业产业,鼓励群众种植吴茱萸x余亩,通过党支部+公司+园区+贫困户的模式将有望实现农户稳定增收。

他协助规划建设xx镇xx村黑山寨、关门石、令牌石、鹞子捱旅游景点及相关配套设施,通过发展产业盘活农村资源资产,让农民增收、农业增产、资源增效、集体增值,坚持走山水园林硒产旅融合发展道路,聚力打造富硒田园综合体,为全区“三变改革”探索符合三农发展的乡村振兴道路。

四、真情帮扶、倾情奉献

他协助建立规范化档案资料,参与对2018年拟脱贫户进行研判制定帮扶措施,紧紧围绕“八个一批”制定帮扶计划,分类因贫进行帮扶,将帮扶责任落实到人、到事。他通过微信朋友圈、电商平台组织开展农产品爱心义卖活动,今年帮助张井成、汪全真、倪瑞群等30户群众销售富硒梅x斤、销售富硒土豆x余斤、销售富硒蔬菜、土猪肉等农副产品折合人民币2万元,他持续开展xx村农副产品网上销售活动,使贫困农户农副产品销售不再难,实现了农副产品的增值农户的稳定增收。他帮助突发意外事故王能霞家庭处理善后事宜,组织单位职工爱心帮扶捐款x元,发动社会对其子女教育进行爱心资助,联系人保财险公司兑付汪义仲意外事故赔付x元,为其申请民政临时救助和单位救助x元。他联系中国农业银行安康xx支行筹措资金3.8万元开展庆祝建党97周年系列活动,表彰“自强标兵、致富能手、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20名,开展新民风主题教育、道德评议活动4场次、完善村规民约,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聚力为建设富硒xx田园综合体献策出力。

帮扶事迹材料 第3篇

1 协助编制产业规划, 确定产业发展方向

刘进远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 协助编制了畜牧业、农业、旅游业方面的规划, 确定了产业发展方向。

1.1 牦牛产业规划

通过咨询、实地调查和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了解藏猪、川藏黑猪、大恒肉鸡、藏鸡、草科鸡、鸽子、蜀宣花牛、牦牛、奶牛等畜牧产业是否适合冻坡甲村发展, 帮助该村选择畜牧产业发展方向。现已确定通过发展牦牛产业作为该村的主导产业, 正积极协助建设牦牛产业基地和制定2017年牦牛产业发展规划。

1.2 油菜产业规划

油菜是道孚县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是冻坡甲村农牧民一直从事的传统产业。为更好地发展传统油菜产业, 提高油菜产量, 协助编制了2016年和2017年油菜产业发展规划。

1.3 旅游产业规划

联系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专家协助指导冻坡甲村旅游产业规划, 并邀请农科院鲜小林副研究员赴冻坡甲村现场指导适合该村的花种移栽、花卉品种配制、果树种植技术以及该村花卉果树的布局等。

2 积极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助推产业发展

2.1 推广主导品种

积极推广全省牛主推品种“蜀宣花牛”新品种, 用配套技术改良道孚县本地牦牛和黄牛, 现在“蜀宣花牛”在康巴渠德合作社发展良好, 已适应藏区发展, 并繁育出40余头“蜀宣花牛”, 通过检测, “蜀宣花牛”牛奶乳脂高于本地牦牛乳脂。积极向道孚县森工局养殖场和道孚县安珠农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推广新品种“川藏黑猪”, 安珠种养专业合作社已多次联系购买, 但因“川藏黑猪”供不应求, 只能推迟至明年。为推广全省主推油菜新品种“川油36”, 刘进远积极联系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油菜专家, 得知该品种产量较该村种植品种的产量高, 已在高原藏区理塘县成功种植, 并且该品种还适合做青贮饲料和蔬菜, 最终在成都大美种业公司的帮助下, 引进油菜新品种“川油36”10千克在该村试种并取得成功, 得到了村民的肯定。为美化冻坡甲村的村容村貌以吸引游客, 刘进远还为该村引进波斯菊种子20千克进行试种, 从目前来看, 波斯菊长势良好, 适合该地区种植。

2.2 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为提升冻坡甲村牦牛和本地黄牛传统放牧技术, 提高其生产性能, 刘进远多次深入牦牛放牧区查看牦牛养殖现状, 并入户为农户指导牦牛养殖和驱虫技术。为助推牦牛和油菜等主导产业的发展, 他多次联系省农科院、省畜科院等单位, 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和现场指导。

2015年10月, 邀请四川省畜科院陈天宝研究员开展了卧圈种草和牧草种植技术培训;2015年12月, 开展了本地饲料资源青稞秸秆、油菜秸秆和野草的收获与处理, 及牦牛饲料配制和补饲技术培训, 并在村民邓珠泽絨家就牦牛去角、梳毛、体况检测等进行了示范;2016年5月, 邀请省畜科院易军副研究员和季杨博士开展了牧草种植技术、牛放牧养殖技术、牛补饲技术与驱虫药使用的培训, 赠送牧草种子200千克和驱虫药160瓶, 发放资料100余份;2016年4月, 为提高油菜的种植技术, 邀请道孚县农牧局魏碧华高级农艺师到田间示范讲解油菜点播技术和油菜日常管理技术, 受到村民的欢迎, 提高了村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此外, 为提高引进波斯菊种植技术, 邀请了省农科院鲜小林副研究员示范了波斯菊撒播种植, 将河沙和种子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撒播, 提高了播种的均匀度并节约了种子使用量。

2.3 推广现代化设施设备, 建立产业发展新模式

为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村民提供方便, 缓解本片区收割机不足的矛盾, 刘进远积极协助冻坡甲村购买收割机, 多次联系县农牧科技局争取购买指标和购买事宜, 在公安厅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 村民购买收割机1台, 获得国家补助4.5万元。

为改善贫困户养牛基础设施, 刘进远积极从省农业厅争取暖棚建设项目, 现已基本确定为6户贫困户建设暖棚, 以减少冬季牛掉膘、死亡的现象, 提高牛生产性能和贫困户养牛效益。

刘进远还在冻坡甲村建立了“专业合作社+农户养殖”、“企业+农户”、“农牧科技宣传队”、“以收割机为载体”和“村草场入股分红”等新模式, 探索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

3 发展主导产业, 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在帮扶的过程中, 刘进远按照帮助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 指导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助推发展一个主导产业, 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扶贫思路, 积极助推冻坡甲村发展牦牛、油菜等主导产业。牦牛是高原藏区的特色畜牧品种, 牦牛肉和牦牛奶营养丰富, 深受欢迎。刘进远为冻坡甲村制定了2017年牦牛发展规划, 并且正在协助为该村筹建牦牛养殖基地。已初步筹建了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构建了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以邓珠泽絨、尼玛翁姆和扎西卓玛等为主的牦牛养殖科技示范户加强培养, 为牦牛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驻村书记帮扶典型事迹材料 第4篇

一、 深入村屯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体察民情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后,首先通过村干了解油隘村的基本情况和村中比较贫困的农户情况。在村干的带领下,用了3个星期的时间对村中12个屯的贫困户、五保户、困难党员户、村干部、致富能手户和本村学习、驻军、派出所等单位进行走访,并到叫册互市点了解了互市点的一些基本情况,熟悉了本村各个屯的具体位置和本村的具体民俗习惯及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第一书记除回崇左或凭祥向领导汇报工作外,坚持每日必到村屯开展工作,双休日经常都在村里开展工作,把上级组织部门对第一书记驻村的6个100%要求做到位。

二、 倾听群众心声,为群众排忧解难

1、到村委工作的第一天,村团支部书记就反映油隘村那浦屯的水利渠道因大量降雨已被洪水冲垮,致使那浦屯下游的村民农田不能灌溉,无法进行春耕,如果不及时把水利渠道维修好,过了春耕的最佳时期,秧苗很难成活。因事情比较紧急,向相关部门汇报情况后,第二天第一书记自己出资到凭祥市购买了16条内孔20cm的水管,还请了凭祥市交警大队的车辆把水管运送到田头,并安排该屯村民小组长组织群众立即对被毁坏的水利渠道进行临时的维修。因维修及时,水利渠道水路恢复畅通,保证了村民的灌溉用水供应,顺利进行春耕生产,此举得到了群众的赞誉。

2、第一书记在到礼那屯进行走访调研时,礼那屯的村民反映屯内的道路现状很差,特别是下雨天的时候,车辆根本无法进入,村民行走也比较困难,黎源书记得知这个信息后,立即组织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召开了屯内的小型会议,决定通过一事一议的方法由村民集资投工投劳对屯内的道路进行硬化,并拟定在施工时联系后盾单位进行资金或原材料的投入,得到了村民们的拥护。目前该项目已在村民中进行筹集资金。

3、叫册屯是油隘村离越南边境最近的一个屯,只有几百米的距离,村民饮用的水源都来自越南境内上游的一条小河,第一书记通过走访村民了解到村民们都很希望能够饮用上安全、卫生的水源。为此,第一书记协同镇党委书记和市扶贫办的领导深入叫册屯实地进行了多次的调研,并召开了屯内的过半村民的会议,镇领导和市扶贫办的领导当场拟定联系油隘村的各挂点单位投入资金在叫册屯修建一座可供全村饮水的水井,并把屯内的道路进行硬化,美化叫册屯的屯容屯貌,此举也得到了村民们的高度赞誉。

三、 走访农户,解决矛盾纠纷,排除不安定隐患

1、在油隘村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时,在公告贫困人口名单后,因谣言的原因(民间谣传列入贫困人口后每月每人可领很多现金补贴),未列入贫困人口的群众就到村委、镇政府、市信访办反映情况。期间,每日到村委和镇政府反映问题的群众过百人,最多时达到200多人,造成了不安定的隐患。问题发生后,第一书记每日坚持在村委、镇政府或凭祥市信访办对反映情况的群众做思想工作,给群众答疑解惑,并在镇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不分双休日,冒着酷暑连续几个星期下到村屯逐户进行入户调查、宣传,期间第一书记走访了油隘村12个屯所有的农户,并进行了登记造册。经过走访和宣传,现在村民们情绪比较稳定,已经没有到村委或镇政府反映情况的现象,排除了不安定的隐患,为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礼那屯有位村民把自己家的山头承包给外地老板进行药材的种植,应老板的要求,修建一条可供车辆行走的道路,该村民在修建道路时,因未和本屯的村民协调好,就把路修过其他村民的山地,毁坏50多株树木,并在修路开挖土方时有大量的山石滑落山脚村民的农田,影响了其他村民的耕种,此事引起了村民们的不满,经自行协商无果后,村民们就到村委找到了第一书记解决这个难题,并表示如果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就准备用暴力进行解决。第一书记在听了村民们的讲述后,次日顶着烈日就召集了村干和当事人各方到现场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发现村民们所说的情况基本属实,当即对把山地承包给外地老板的村民做了细致的思想工作和法律宣讲,该村民经第一书记动员后,当即表示愿意进行赔偿和恢复被损坏的农田,之后第一书记又和村民们说明了修建道路对村民们今后进山进行耕种和运输农作物时的便利之处,村民们听了第一书记的劝说后也当即表示接受这次调解,只要能恢复农田的耕作,只需要适当的赔偿即可。得到各方当事人的认可后,第一书记就组织各方到村委签订了调解协议,并握手言和,使得此次村民纠纷得到了妥善的处理,避免了更加恶性事件的发生。

四、传递政府关怀,警民结对全力帮扶贫困户

第一书记本人认为,此次组织干部驻村扶贫攻坚的初衷,既是体察民情、帮扶贫困人口脱贫的一项措施,又是传递政府温暖和关怀、密切干群关系的一种方式。干部不能脱离群众,干部要帮助群众,干部要把自己的关怀传递给群众,让群众体会到温暖,感觉到希望。在深刻理解此次驻村活动意义的基础上,第一书记基本天天下村走家串户,特困户则询问疾苦,致富户则倾听经验,有脱贫意愿的农户则帮忙筹划,让村中的农户都感觉到政府对他们的关心,使他们形成“政府并没有忘记我们”的认知,这种认知就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让群众觉得,政府尊重他们的愿望,政府会全力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从而增加了他们对自己脱贫计划的信心。

帮扶工作先进事迹材料” 第5篇

近年来,我们XX工会按照集团公司工会的部署和要求,把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作为工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职工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创新维权帮扶机制、拓展帮扶服务领域、丰富维权帮扶内涵,为困难职工提供快捷完善、行之有效的帮扶服务,使帮扶中心真正成为工会履行社会职能的前沿阵地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工会帮扶维权社会化的工作平台和充满爱心充满阳光的困难职工之家。

在帮扶救助上,主要做到了“三个三”即,坚持了“三个到位”,建立完善了“三项帮扶制度”,打造了“三个帮扶品牌”。

一、坚持“三个到位”,为困难帮扶工作铺路搭桥 一是领导重视到位。公司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和关心帮扶中心的建设,公司党委书记XX、工会主席XX等公司领导曾多次了解情况和现场办公,X书记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他要求对职工群众的困难,要帮得准、扶得到位,公司党政一直支持这样的民心工程。专门了成立了帮扶救助中心,“煤海阳光”帮扶理事会和煤海希望助学理事会,下发了《关于开展2012年“没还希望”助学活动的通知文件》,并成立了

由董事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的帮扶救助中心领导组,明确了帮扶救助职能、工作宗旨、帮扶程序、帮扶经费来源、帮扶救助对象、帮扶救助条件等,形成了由党政工团参与,有效运行的“大帮扶”格局。同时,建立了基层帮扶小组,全公司的困难帮扶网络已经全面形成并正常运行。

二是软硬件设施到位。公司工会为帮扶中心配备了电脑、文印设备;对全公司所有困难职工的基本情况全部输入电脑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更新、随时查阅;电视、广播站、《XX》、《XX人》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帮扶中心的运作机制,扩大帮扶中心在社会的影响力,营造了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扶中心的良好氛围。

三是人员、资金到位。在专门设立帮扶工作专人专管的同时,公司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将帮扶资金纳入了预算,规定公司拨付专款,每年注入帮扶资金10万元。公司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的帮扶资金筹款活动,发动广大员工群众个人自愿捐款,从而保障了帮扶中心稳定的资金来源。

二、建立“三项制度”,确保困难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针对困难帮扶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实际,帮扶中心健全和完善了相关运行机制,实现解困帮扶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正常化。

一是建立帮扶中心日常工作制度。制定了《XX公司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方案》、《特困职工救助管理办法》、《XX公司帮扶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等5项制度并全部上墙,同时还设立“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专用帐户”,实行阳光操作与管理,真正使帮扶工作做到了正常化。

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由公司党政主持召开一至二次联席会议,研究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问题,使特别困难的职工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帮扶。近两年来,帮扶资金已达42万余元,2011年对45名大病、家庭困难、受助学生共救助39900元,2012年大病救助7万余元,并会同集团公司救助中心救助大病和病亡无收入户、特困难户与病亡遗属共898人,救助金额达到4166600余元,真正把党组织和企业的温暖送到了困难职工心中,把党的关怀之情传到了千家万户。

三是建立困难帮扶公示和监督制度。我们在严格申请填报申报程序的基础上,对帮扶的对象名单、帮扶金额,一律进行公示7天,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同时设立由帮扶中心资金使用监管小组和职工代表巡查组,对每年的帮扶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和巡视,确保每笔帮扶资金做到帮得准、扶得到位,使帮扶工作做到规范化。

三、创新工作思路、打造“四个品牌”、贴心服务办实事

帮扶中心在开展困难帮扶、“送温暖”、“金秋助学”等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创新工作思路。在全公司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爱在XX,我们都是一家人”帮扶活动,在活动中,实行了帮扶“双结合”,即大走访与结对互相结合;输血式与造血式相结合。注重打造应急帮扶、结对帮扶、助学帮扶和造血帮扶四个品牌,为困难职工贴心服务,最大限度地为职工办实事,解难事。深得职工的信赖和社会的认可。

一是打造了“应急帮扶”品牌。在帮扶中心热情受理困难职工的救助申请,派人上门核实困难情况,并将核实情况汇报有关领导,由帮扶中心上会研究确定是否帮扶。,对突发情况,则启动帮扶应急机制解决。如去年7月12日,38岁的警员XXX,上班时面色苍白,并不时地用手捂着胃,所长见她不对劲,让她早点回家休息,可她走上街时,突然大口吐血,单位同事把她送到同煤总医院,经检查被诊断为胃癌晚期,经大同、太原、北京等各大医院几次手术和治疗,前后花费20多万元,高昂的医疗费用使这个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帮扶中心得知情况后,紧急启动应急帮扶机制,为其特批帮扶资金一万元,科内指导员和所长带头先后三次开展募捐活动,共捐款17000元,工会女干部也伸手援助捐款1000余元,从经济上和精神上全力支持她鼓足战胜病魔的信心,使他全家深受感动,其本人因胃部切除五分之四,连化疗都不能,所以她曾一度陷入绝望的境地,死的心都有,在帮扶中心和所里领导及同事的一次次的爱心行动,把其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她自己也下决心,一定战胜病魔,早日康复。她还深有感慨地说“没有公司党组织的关怀,没有帮扶中心的应急帮扶,就没有我的今天,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二是打造“结对帮扶品牌”。近两年来我们以“结对子”的形式,帮扶了许多特困员工家庭,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以“面对面、心贴心、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了“登门大走访,结对子,帮扶工作进万家”的主题活动。为倾听民意,体现人文关怀,我们本着“倾听民意,解决民忧”的原则,走访调查困难群体,帮助他们排难解忧,通过对困难家庭摸底,我们由各级基层单位与耿德贵等40余名特困户结成了40个帮教对子,进行困难帮扶。如今年55岁的高金钟,家住庙沟平房,2000年因患肺结核病归劳保,53岁的妻子尹子兰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时疼得连地都下不了,她和两个女儿高慧敏,高慧玲都没有工作,仅靠丈夫的收入进行维持生计。家庭生活很是困难,工会责成掘进一队党政工干部与其结成对子后,他们多次登门问寒问暖,并经常干一些挑水、送炭、劈材等家务活,公司工会还为其送去千余元的捐款,并帮助其两个女儿联系的工作单位,使全家的经济收入逐渐宽裕起来,生活也逐渐好了起来,高金钟逢人便说“多亏了工会和单位领导的关怀,不是他们的帮扶我家的日子真是没法过。”自结对子帮扶活动开展以来,40个区队先后为40名特困家庭办实事260余件,共发动员工捐款53120元,使这些特困户都不同程度地缓解了各自的后顾之优。

三是打造“造血帮扶品牌”。帮扶中心在检查职工困难申请过程中,了解掌握职工子女的就业情况积极开展”金秋助学“活动,为困难员工的子女圆了上大学之梦。农换工名开山的女儿名晓芳,其父亲于2000年因公负伤,已经失去劳动能力,巨大的变故迫使他离开了工作岗位,其妻也没有工作,2010年,其女儿XXX考取了山西大学计算机专业。这样的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确实是十分困难,就在这种情况下”煤海希望”助学理事会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连续三年每年捐助其4000多元,解除了一个贫困家庭的燃眉之急,也圆了名晓芳的大学梦。她曾为公司工会写来了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并表示“我一定不辜负公司领导的期盼,我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完成学业,以更加认真态度面对所有的困难与挫折,争取早日学有所成,回报企业,回报社会。”还有职工子女XXXX等学子,也都在助学理事会的帮扶救助下分别迈入了大学的校门。

四是打造“造血帮扶品牌”。该公司本着对青年负责的态度,始终把帮扶青年就业、创业工作摆在首要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宣传引导,尽力帮助待业青年走上了就业和

创业之路。

该公司带着感情帮助就业,针对部分青年自理能力差,对家庭、父母依赖性强,学历较低且缺乏一技之长,却有一定要求等特点,先摸底调查,登记造册,后对他们的求职意向作了详细记录。并强化服务意识,强化正面引导,帮助他们转变观念,自力更生,自谋出路等,使众多待业青年走出矿山,改变了命运。2011年以来,向北京、山东、太原以大同周边的一些用工单位输送待业青年300多人。为了打消青年的顾虑,每次都派专车专人带领他们前去面试,签订劳动合同。对他们的工作、生活等情况不定期通过电话和家访进行了解,发现问题和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对工作成绩显著,表现较好的青年还发放慰问品,鼓励他们先做人,后做事,从而,促使这些青年在各自的就业岗位上勇于拼搏,建功立业。

四大品牌的打造,拓宽了帮扶救助渠道,促进了帮扶救助工作,通过多管齐下,真帮实扶,帮在急需时,扶在关键处,使帮扶工作得到了公司党政的支持,也成为群众的满意工程。

王志臣同志帮扶工作事迹材料 第6篇

——大杨树林业局王志臣同志帮扶工作事迹材料

王志臣同志自2009年任大杨树林业局局长、党委副书记以来,把全部的精力和满腔的热忱都投入到这片热土上,紧紧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发展,民生工程、企业管理等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抢抓机遇,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率先垂范,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很大成绩。森林防火实现重大突破,绿色产业稳步发展,改善民生成效显著,企业管理不断提升。尤其是在改善民生、扶贫助困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了帮扶工作的不断深入,维护了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提高认识,完善、健全各项帮扶制度

王志臣同志高度重视民生工作,他经常说,我们所有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老百姓满意了,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为了切实加大对困难职工的扶持力度,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在他的关怀和指导下,林业局成立了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局级帮扶中心管理委员会设立顾问,由局长、书记担任,主任由工会主席担任,委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并建立了“三项机制”,即帮扶中心日常性工作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工作机制,确保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打造了“二

个平台”,即援助平台和就业援助平台,拓宽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覆盖面。一是通过调查摸底,将困难职工分为三类,有针对性地对困难职工提供帮助。二是通过行政注入、工会自筹、职工捐款等方式筹集资金,党员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利用一助

一、多助

一、金秋助学、送温暖、送慰问等方式进行帮扶。2009年至2011年共发放帮扶资金43.6万元,解除了困难职工的困境,激发了他们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二、身体力行,积极投身帮扶工作

在帮扶活动中,王志臣同志作为领导干部,共产党员,时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民生视为头等大事,密切配局工会和帮扶中心,积极与困难职工开展手拉手、结对子、一助

一、多助一等援助行动,千方百计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逐步脱贫解困。

大杨树林业局林情地情社情复杂,而且是管护局,没有采伐任务,靠林管局拨款,再加上历史陈欠较多,企业负担沉重,全局困难职工330多户,帮扶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想干好,就得多想办法,多下功夫。

面对困难,王志臣同志毫不退缩,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解决职工的困难,如何让求助的目光、渴盼的眼神不留遗憾和失望,还有一个领导干部、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

在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他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建立

了林管局帮、林业局筹、单位拿、领导带、自身干的“五级帮扶救助体系”,并迅速付诸实施,把方方面面纳入到帮扶救助体系中来。逐渐建立起了局级领导干部和科级干部帮扶困难职工制度、职工子女升学学费补助制度、困难职工生活救助制度等一系列帮扶制度。全局局级、科级领导干部与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负责向这些困难家庭送资金、送信息、送技术、送项目,直至脱贫,使这些困难户得到了比较稳定的帮助。

言教不如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激励的作用是空前的。林业局机关车班有一名职工叫周志华,单职工,身单力薄,孩子上初中,家庭生活困难,没有像样的房子,住在父母给留下的偏厦子里,媳妇嫌家穷撇下孩子与他离婚。他曾一度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王志臣同志了解情况后主动与他结成对子,不仅在资金上帮助他,还经常鼓励他要好好工作,把孩子培养成人,困难是暂时的,一定要有志气有信心。在他的资助和鼓励下,周志华现在变化很大,在单位是领导信任的职工,在家里是负责称职的父亲,而且乐观向上,积极开朗,家庭条件也好了许多。

在帮扶工作中,他深知,“帮”只能解决暂时的困难,要想彻底脱贫,还要靠实干和技术,通过发展家庭经济、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措施进行帮扶。所以他部署局工会,要充分利用好帮扶资金和家庭经济贷款,发挥这些资金的应有 3

作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是强化资金管理,加大扶持力度。把发展家庭经济做为扶贫解困的主要渠道和职工自我脱贫的主要措施。针对不同的家庭经济户,采取分类扶持政策和措施,从普通家庭经济户到重点家庭经济户分别发放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扶持贷款。三年来,共发放家庭经济贷款 92.9 万元,扶持家庭经济户253 户。二是把扶持创业带头人工作做为帮扶工作的重点,形成了有重点、有针对性、有具体措施的分类扶持措施。如生活服务处职汤继森想要种植葡萄,由于缺少资金,单位从帮扶资金中借给他0.2万元,帮助他购买了葡萄苗,现在他的葡萄园以初见规模,产品在当地供不应求。三是举办再就业培训。学技术,靠实干,加帮扶,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他在帮扶中发现,一些困难职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被纳入“低保”救助,在看病、子女上学等方面得不到照顾,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他积极协调地方政府等部门,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帮助我局困难职工,使他们能够每月领到低保金,解决了生活困难。

因为心系百姓,所以时时处处都能为百姓谋利益。几年来他抢抓机遇,充分利用政策,让百姓得到了实惠。困难职工住上了棚户楼,平房得到了改造;拖欠了十多年的工资、药费得到处理;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善;工资大幅度增

长;社会环境和谐稳定。

帮扶事迹材料 第7篇

在靖安县璪都镇港背村,有这么一个小伙子,被村民津津乐道。他就是江西省社保中心2015年9月下派到靖安县璪都镇港背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付建华同志。

初识付建华,是在夏日的一个傍晚。踏着落日黄昏,我们来到了靖安县璪都镇港背村,见到了正在村里忙碌的付建华同志。港背村属于九岭山脉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总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0亩、山林面积4.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3.5%,生态环境优美,景色怡人,2011年被评为省级生态村。尤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远近闻名的“万元村”,后来为了保护环境、封山育林,港背人作出了巨大牺牲,渐渐地沦为了贫困村。“村里的壮劳力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及儿童,现在的港背村,基本上是一个空心村,有的村小组,只有四个人,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不愿意呆在村里”,付建华向我们苦笑地说。如何带领港背村的村民脱贫致富,是他在村里开展帮扶的工作重点。

制定帮扶方案。常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把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他沉下身子、放下架子,走访村民,真心和村民做朋友。经过走访调研、汇集多方建议、结合港背村的实际,确定了以“兴产业、重基础、强素质、惠民生”和“一次规划、集中投入、三年实施、整体推进”的帮扶工作思路,科学合理制订了《靖安县璪都镇港背村帮村扶贫三年发展规划》。

夯实班子建设。村两委班子,是港背村发展的领头雁,班子综合实力直接关系到港背村未来的发展。他带领村委,建立健全了村级管理制度、促进党员队伍建设、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吸纳后备干部。结合“三严三实”、“两学一做”主题教育,转变班子干部工作作风,提升整体素质,不忘初心牢记党员责任义务,加强班子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以“党建+”为引领,踏实推进扶贫工作。

开展帮扶活动。由于来自省直机关,在帮扶活动中,他利用自己在省直单位的人脉关系,邀请了省、市机关单位,社会爱心人士,在村里开展了爱心助学、敬老爱老、结对帮扶、春节走访、送医送药等各种帮扶服务活动。完成村卫生所建设,解决村民就医难的问题;完成包家组路灯安装,方便村民出行;完成了义坑、港北锻农田水沟工程,排涝抗旱提高农田效益;启动港背村孤寡老人安置房建设,预计9月份投入使用;启动后头岭组自来水项目,解决村民饮水安全问题;启动义坑、港背塅道路硬化新农村建设工程。

做发家致富的引路人。为使村民能早日脱贫致富,他想了不少办法。在他的带领下,完成了港背村生态农庄建设暨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此项目是一个集居家养老、农宿旅游、休闲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中心。他的建成推动了生态旅游休闲业发展,创建了居家养老新模式,完善了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而且可以提供对应的就业岗位,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提高港背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村民的生活条件;带领村民代表们赴鹰潭学习养殖石蛙技术,扶持村民进行棘胸蛙养殖,此项目即将正式投产;为村民提供专业技术指导,邀请省林科院、省农科院、省养蜂研究所到港背村指导农业、林业、养蜂业的发展,为农户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尤其是到养蜂农户蜂场进行现场指导,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并与瑞金养蜂协会结对互助学习,使蜜蜂饲养形成规模,现在整个村每年可产蜂蜜2万余斤。七月底,是收获蜂蜜的季节,也是付建华最忙碌的季节。港背村地处深山,人烟稀少,外面的人对港背村缺少了解,蜂蜜再好,没人宣传,也卖不出好价钱。为使村民的蜂蜜能卖个好价钱,他想尽办法进行宣传,利用周末回南昌的机会,经常在自己车上装满蜂蜜,卖给南昌的亲朋好友和同事。拉回南昌的蜂蜜,由于口碑好,质量优,被大家抢购一空,光蜂蜜这一项收入,就给村民带来效益100多万元。

做贫困群众的贴心人。村民事务无小事,他一直将村民当成自己的家里人,只要来找,就尽力去帮。一年来,村民有什么事也愿意和他说,也愿意征求他的意见,他和村民的心渐渐地也就更近了。村部旁边有一位老人叫包训政,子女在外打工,一年也难得回来一趟,是典型的留守老人。他主动去和老人打招呼,了解老人的需求。开始,老人还有些戒备,次数多了也就渐渐消除了戒备,和他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人也开朗了很多。村里有一个包家祠堂,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他无偿的主动承担起包家祠堂的保护与宣传工作,大力发展当地的旅游业,增加村民收入;村民吴学海患病一直在县城治疗可是不见疗效,家里都很茫然不知所措,老实巴交的农民遇到这种情况其实更多的是无奈,后来他儿子找到付建华,说能不能帮着在省里找个医院彻底检查一下,付建华立即联系了省城的医院,马上安排做了检查,检查结果第二天就出来了,病情结果让人不容乐观,几个月后,老人去世了。这件事对付建华触动很大,他非常自责,如果早点知道这件事,如果早点做了检查,老人也许也不会那么快去世。以后,只要村民来找他帮忙办事,他都来者不拒,并且主动了解村民的需求,尽最大可能帮助村民。渐渐地,付建华的“名气”在当地慢慢地大了,隔壁的村子也知道港背村来了个省里挂点的干部,隔壁的村民遇到了什么困难,也来找他帮忙解决。每当村民夸他的时候,他总是说:其实我就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

上一篇:最新企业安全管理台账下一篇:国企党建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