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2024-06-25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精选14篇)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第1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研究

作者:黄晓丽 陶启萍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2期

[摘 要]随着IT技术,特别是以Intemet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技术变革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同时也给内部机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文章针对在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内部控制出现的新情况,阐述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系统

[中图分类]F23

[文献标识码]A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第2篇

摘 要 文章阐述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信息化 问题 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的简称,是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报帐、记帐、算帐、查帐以及部分需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它的使用,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算化会计”是为了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应用现代科技与方法对传统会计进行改造和整合后产生的能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新型应用型学科。

一、电算化会计系统

1.电算化会计系统是指对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与报告使用会计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结构,分别为不同管理层服务。通常分为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管理电算化、会计决策电算化。同时,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又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2.数据集中存放和管理的特征。“电算化会计”改变传统会计数据重复记录分散存放而带来的弊端,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数据分类集中存放,既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又可从此完全取消各种会计明细分类账和对账操作,实现数据共享。

二、对会计信息的电算化控制

确定会计信息电算化会计控制的关键在于:

(一)研究会计控制的要求,即确定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点

1.要求业务人员必须经过一定的岗位培训才能胜任交付的工作,同时上机时必须依规程进行操作。操作不正确会造成系统内数据的破坏或丢失,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要求业务人员必须有高度自觉的安全防范观念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未经有效的业务训练和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本身,对系统的安全是一种威胁。无论系统有多完备的防护措施,也难以抵御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2.应制定严密的计算机操作管理制度,包括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操作密码的严格管理,预防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入机内账簿,保存上机操作记录,与此同时加强日常使用管理,防止各种非法人员上机操作,为计算机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保护机内程序和数据的安全。

3.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必须经常进行备份工作,以避免意外和人为错误造成数据的丢失,每日必须对计算机内的会计资料在计算机硬盘中进行备份。对磁性介质存放的数据要保存双备份。记账之前,必须对账务数据做备份;记录过程中,一但出现错误,要及时识别和更正,恢复正确数据;

(二)确定计算机硬件设备、开发工具及应用程序是否能达到会计控制的要求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越发展,会计控制自动化的程度就越高。

1.可靠硬件资源配备。由于财务管理关系到整个单位的经济命脉,财务数据就显得极为重要,在硬件端首先就要把好关。可靠硬件资源配备,其重点在于配备。由于财务内部网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应配臵专门交换机和服务器,把硬件的挑选当作重点,选择质量信誉好、售后服务好的国际或国内的名牌产品。硬件要针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性来配备,会计信息系统有以下几种特性:保密性、连续性、历史性。从保密性的角度看:在网络上应配臵具有较强功能的防火墙设备。从连续性及历史性的角度来看,应有足够的保证系统数据安全存储的配臵,在硬盘出故障时保证系统能充分的备份。当系统数据一旦丢失时,便可即将其现行的及历史的数据进行恢复处理,恢复至遭破坏前的状态。

2.为确保整个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做到专机专用,对硬件和软件都采取充分的安全措拖。

3.具有后继支持的软件。企业经营活动变化及经营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使用中的软件进行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经过一段时期的使用也会发现一些需要进行修改的地方,因此,软件的修改是难以避免的。对会计软财务软件的发展和成熟,为财务信息化提供了技术基础,从财务软件公司购买软件时,要注重会计软件的后继支持,主要是具有升级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这些能力应由软件制作者或软件代理商负责实现。因此,当选择某些产品时,一定得向供应商索取后续支持的承诺。大多购买财务软件的用户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售后服务跟不上了。常常有软件公司、代理公司总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推脱服务责任,或者干脆指责用户操作有问题,应该自负其责。

参考文献:

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研究 第3篇

关键词:电算化,内部控制,措施

随着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运用, 会计工作经历了从手工会计到电算化会计的发展过程。会计数据处理的工具也从算盘等发展到计算机单机和计算机网络。作为会计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 其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它的控制手段呈多元化趋势, 对控制本身的要求更加严格,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 这些改变既给企业带来效益, 同时也带来了内部控制上的问题和挑战。

1 电算化会计系统与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性

1.1 计算机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

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 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 如销售预测、人力资源规划等。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 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 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 原先应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 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原先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 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因此,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更为重要。

1.2 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 会计和财务的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各类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储存媒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无纸化交易等的推行, 每一项交易发生时, 有关该项交易的有关信息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计算机, 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 原先使用的每项交易必备的各种凭证、单据被部分地取消了, 原来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因此,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的重点为对人、机控制为主。

1.3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

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扩大, 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 由于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 有时甚至能不留痕迹地篡改, 数据库技术的提高使数据高度集中, 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 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 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可能更大。

2 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2.1 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为了及时、准确地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以及买方市场的迅速形成, 近几年来, 不少企业相继建立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 一是直接外购商品化通用会计软件;二是自己开发或委托开发会计软件。这两者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困难, 自己开发或委托开发会计软件, 优点在于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会计工作需要, 但存在较大缺点:不仅开发成本往往较高, 开发出来的会计软件较难通过财政部门的认可, 而且数据的安全与维护存有隐患。因此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直接购买商品化通用会计软件, 选用这种方式, 投入少、见效快, 使用维护容易到位, 不过也有其致命弱点。更为可怕的是, 无论是自己开发或委托开发会计软件, 还是购买通用商品化会计软件, 大多数工商企业在对会计信息系统电算化的好处予以认可的同时, 往往忽视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在内部控制方面所存在的巨大风险。

2.2 来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随着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进一步国际化, 国外会计软件对我国会计制度的适应性明显增强, 无形中削弱了国产软件遵循现有会计制度、符合财务会计人员操作习惯的优势。可以想见, 国外软件企业会抢占中国市场, 包括国外风险投资基金在内的外资也会在中国软件行业中大量投资, 国外软件企业与我国企业的兼并与合作机会大大增加、国内企业之间的联合和重组也是在所难免。另外,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在会计实践中产生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会计主体, 从而形成对编制合并会计报告和分部报告的需求。跨国经营的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将更加需要有关外币业务会计和外币报表折算的功能。还有, 在成本核算体系、税务会计处理、基金会计、非盈利组织会计等方面, 我国都需要进一步完善现存的会计体系, 修订和补充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变化, 将对会计电算化以及其内部控制提出新的要求。

2.3 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

互联网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 使得财务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都可以适时进行, 不仅迅捷、而且可以双向交流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得到极大的提高。甚至报表阅读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 以财务会计的原始数据为基础。进行再加工, 获得更深入的信息。另一方面, 互联网是高科技的产物, 并将日益成为人类经济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在以知识尤其是高科技为基础的知识经济社会, 财务报告中包含的人力资源、环境保护等信息重要性迅速提高, 以附表、附注形式披露的信息不再知识会计报表的补充, 以前并不重要的信息或受成本效益原则约束无法披露的信息, 都必须进行充分、及时的披露。由此, 传统财务会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都需要进行较大的变革。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一切信息在理论上都是可以被访问到的, 除非它们在物理上断开连接。因此, 网络下的会计信息系统很有可能遭受非法访问甚至黑客或病毒的侵扰。这种攻击可能来自于系统外部, 也可能来自系统内部, 而且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的损失, 所以, 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3 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主要措施

3.1 加强系统内部制度建设

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 计算机数据处理易于篡改而不易留下痕迹。健全的管理制度、授权的控制制度等都是保证财务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对数据及时备份、防止病毒的侵害, 都可以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内部审计人员应给予处理数据的系统和数据本身更多的关注。

职责明确。会计人员应该检查组织结构、职权和责任的分配与分工情况、其目的在于确定职责分工是否能够提供有力的内部控制, 例如, 程序与系统开发、计算机操作、输入数据的控制、在可行的情况下应予以分离。

提高内部会计人员的素质。建立以提高网络安全及高级程序语言方面的培训, 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培训。培养一批既懂财会、审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有经验的复合型专业内部会计人员。

3.2 加强人员的职能控制。

加强组织控制。就是将系统中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离, 并以相应的管理规章与之配套。其目的在于通过设立一种相互稽核、相互监督和相互制约的机制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减少发生错误和舞弊的可能性。

将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相分离。用户部门指产生原始数据的部门或人员。在这两者之间进行职责分工的目的, 是尽可能保持不相容职能的分离, 以及在电算化部门内部的职责分离。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第4篇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经济大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电子商务的新型商务模式。在这一背景下,会计电算化应运而生。会计电算化迅速被广大企业所认可,并带来了企业会计管理的改革。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但是,从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加强企业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先从概述企业会计电算化入手,分析了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目前的现状,阐明了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会计信息系统 内部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迅速被广大企业所认可,并带来了企业会计管理的改革。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但是,从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依托的现代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简称。其功能主要是:用电子计算机完成会计报账、记账、核算,对有关财务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高层的决策提供正确、科学、真实的第一资料,提高企业财会管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让企业会计工作步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实践证明:企业会计电算化能够更好的满足现代企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它是对传统会计工作管理模式上的继承、改革和发展。与传统的会计工作模式相比,会计电算化系统具有的明显优势是:准确、方便、快捷、高效。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分析

在现代企业财会管理中,会计电算化已被广泛应用,但从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些制约会计电算化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与现代企业电算化要求不适应

在企业电算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些企业的电算化制度却没有及时跟进,很难与企业电算化要求相适应。有部分企业的领导认为,企业电算化无非就是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只是把计算机作为计算的工具,所以相应制度没有更新,无法很好地管理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更有甚者,采用的手工会计的分工和考评模式,根本无法实现企业电算化的高效运行,更不用说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更高的效益。究其原因就是一些企业的领导认识不足,没有正确领会国家全面实现企业电算化的精神实质。

(二)企业会计电算化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从现行的企业会计电算化队伍建设来看,普遍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企业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培训的长效机制

企业电算化的培训现状是:一是注重岗前一次性培训,忽视上岗后培训。很多企业认为上岗前培训是必须的,而上岗后则不需要再培训了。正因为培训合格上岗后缺乏长效机制,也导致了部分会计人员上岗后不再注重业务素质的学习和提高。二是喜欢搞突击培训,缺乏培训的长效机制。我们都知道,现在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突飞猛进,相应的财务应用软件、技术的换代升级是日新月异,企业的发展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都需要企业重视会计人员的专业发展,必须建立健全会计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

2.企业会计电算化人员待遇普遍不高,缺乏激励的长效机制

因为一些企业还是沿用的老办法来考核评价电算化会计人员,所以导致了考评准确性、权威性、科学性等的不足,造成了工作业绩与待遇不成正比,庸者不能下,能者不能上的奇怪现状,大大挫伤了电算化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少数会计人员滋生了“当日和尚撞日钟”得过且过的消极心理,严重影响了企业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

三、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相关策略

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电算化的优势,企业必须对相应的制度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相关管理制度

企业应深入分析自身发展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出相应的措施,进一步完善企业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在进行管理改革时必须立足于企业现状,根据电算化的要求完善相关管理模式。在岗位职责上必须细化,做到责、权、利捆绑。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规范操作应用、维护的流程,确保会计电算化准确、高效的开展,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队伍建设,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其关键是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待遇。

一方面,企业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电算化人员长效培训机制,促进其专业快速健康的发展。把岗前培训和上岗后培训、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应完善会计电算化人员的激励考评机制,不断提高其待遇。企业应想方设法将会计电算化人员的待遇与责任和工作绩效相挂钩,构建科学合理的新管理格局。

总之,做好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是事关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我们应不断探究,创新工作思路,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參考文献:

[1]薛辉.关于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思考.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2]丁世贵,王清书.浅析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及其内部控制.经营管理者.2011.

[3]王瑞娟.浅析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第5篇

需要明确的是,批准以及授权是非常普遍的内部控制,对于手工会计系统而言,不管是何种经济业务,其所有环节均需要通过某个具备对应权限的人员签字或者盖章。不过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安全工作必须是会计电算化实施的前提条件,作为业务人员对会计相关信息系统实施有效的口令传输以及发送可以有效的改变会计中的某些问题。实际上在此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失控的局面,最终给单位带来损失。另外,传统的手工会计其制度就可以有效的对程序实施控制。在某种程度上说,会计点算的内部程序化会直接使得内部控制存在不定期的依赖性,这样就直接增加了财产风险。

(2)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改变,控制的范围扩大

浅析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 第6篇

关键词:电算化系统 内部控制 管理控制企业在建立了电算化会计系统后,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加快,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提高,减少了因疏忽大意及计算失误造成的差错。但是,也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许多新问题,由于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特殊性,建立一套适合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电算化会计系统对内部控制的特殊要求

(一)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企业使用计算机后,企业的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变化,如财务部门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

(二)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原先反映会计和财务处理过程的各种原始凭证、汇总表、分配表、工作底稿等作为基本会计资料的书面形式的资料减少了。甚至交易的有关信息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原来书面形式的各类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

(三)计算机的使用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由于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有时甚至能不留痕迹地篡改,数据库技术的提高使数据高度集中,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可能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大。

二、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日常控制

1、业务发生控制。是采用相应的控制程序,甄别、拒纳各种无效的、不合理的及不完整的经济业务。在经济业务发生是,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对业务发生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进行检查和控制。

2、数据输入控制。企业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便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数据输入控制首先要求输入的数据应经过必要的授权,并经有关的内部控制部门检查;其次,应采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输入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校验。

3、数据通讯控制。数据通讯控制是企业为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企业应该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安全、可靠。

4、数据处理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是指对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的控制。

5、数据输出控制。数据输出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输出信息的准确、可靠而采取的各种控制措施。输出数据控制一般应检查输出数据是否与输入数据相一致,输出数据是否完整,输出数据是否能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数据的发送对象、份数应有明确的规定。

6、数据存储和检索控制。为了确保计算机会计系统产生的数据和信息被适当地储存,便于调用、更新和检索,企业应当对储存数据的各种磁盘或光盘作好必要的标号,以便业务人员或审计人员查询或跟踪检查。

(二)管理控制

1、组织机构设置。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后,应对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要求。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适合企业的实际规模,符合企业总体经营目标,并且,应按精简、合理的原则对组织机构的设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2、职责划分。内部控制的关键之点就在于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对每一项可能引起舞弊或欺诈的经济业务,都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经手到底,必须分别由几个人或几个部门承担。

3、档案管理。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及时存档,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管理。

(三)系统开发、发展控制

1、授权和领导认可。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和发展必需经过有关领导的认可和授权。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发展和更新是对原有计算机会计系统进行重大改进,同样对会对企业管理体制造成较大的影响,同时对现有计算机会计系统的任何改动都可能危及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因此也必需得到授权和领导认可。

2、符合标准和规范。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和发展项目,不论是自行组织开发还是购买商品化软件,都必需遵循国家有关机关和部门制订的标准和规范。其中包括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开发和审批过程、合格的开发人员或软件制造商、系统的文件资料和流程图、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等等。

3、系统转换。企业应在系统转换之际,采取有效的控制手段,作好各项转换的准备工作,如旧系统的结算、汇总,人员的重新配置、新系统需要的初始数据的安全导入等。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是否优于旧系统,还需要进一步接受实践的检验。因此企业在系统转换之际,采用新旧系统并行运行一段时间,以便检验新的计算机会计系统。

4、程序修改控制。企业经营活动变化及经营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使用中的软件进行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经过一段时期的使用也会发现一些需要进行修改的地方。对会计软件进行修改必须经过周密计划和严格记录,修改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设置必要的控制,修改的原因和性质应有书面形式的报告,经批准后才能实施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操作人员不能参与软件的修改,所有与软件修改有关的记录都应该打印后存档。

参考文献:

[1]孔祥东; 孙蕊。试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J],职业,,(09)

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第7篇

【摘 要】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实行电算化成为必然趋势。但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原有的内部控制已无法适应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要求,迫切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综上所述,加强和完善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逐步建立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质量和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信息系统

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和发展,预示着会计技术手段必将由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会计信息化,并进一步跨越到会计信息处理智能化阶段。由此,会计的内部控制系统也应该随着电算化的发展而相应地完善起来,特别在整个网络技术强大的整体下,我们必须紧跟其后,完善我们日趋壮大的会计领域。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背景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我国的电算化事业起步比较晚,人们的思维观念还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多数单位电算化都是应用于代替手工核算,仅仅是从减轻会计人员负担、提高核算效率方面入手,根本未认识到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的重要性,使现有会计提供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决策及管理服务。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状况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是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会计发展的结果,它对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大大影响,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会计信息系统并没有改变审计的目标和基本原则,但是改变了目标所应用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关键在,审计套计管理系统信息化计算机应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全球进人了信息社会时代。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IT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我国非常重视审计工作应用高新技术,开展网上远程审计和经营风险预警建设。会计信息系统对审计部门的审计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电子数据处理的审计方法的应用自然就成了一门集会计、审计和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综合一体的边缘学科——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学是一个特殊的领域,由有着不同背景和训练水平的个体组成。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会计行为及其结果,加速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控制,是保证内部会计控制作用成否的关键。我国的会计信息化正经历着人才和技术的挑战,如何培养一批既懂会计又懂管理、既有会计信息化知识又能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加强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因素

随着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普及与发展,内部控制中的新问题和新课题将不断出现。对电算化会计风险的深入研究,必将使在会计电算化下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也使得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地调整、改善,真正做到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给企业创造良好的会计效益。如何管理、完善、正确规范电算化会计内部控制体系是我们当前需要面对的,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在电算化系统运行过程中,制定及规范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法规、准则是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也因此,在加强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的具体方案中,制定、管理及监督都起着极其重要的全面控制作用。随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壮大,我们也必须着重从几个方面来加强对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一)系统的开发控制系统的开发是一种预防性控制,目的是防止电算化系统开发阶段的错误和偏差,确保系统开发过程及内容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和有关标准。开发系统前,要进行有效的可行性研究,使系统的每项设计都等满足单位的会计工作要求,并能适当满足单位发展前景的要求;系统开发过程中还要留下审计线索,以保证日后审计工作的需要。会计信息系统技术的先进性往往是扩展性的保证。核算中心的软硬件系统应能保证两年后系统不落伍,且能适应核算中心未来发展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因此在期初规划时,网络设备接口、服务器负荷、工作站点数等方面都留有余地,以免将来业务扩大,系统无法扩展。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应用控制是指影响系统特定用途的控制,即为适应会计处理的特殊要求而建立及实施的控制。应用控制是一般控制的深化,可以在一般控制的基础上,直接深入到具体的业务数据处理,为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提供最后的保证。

(三)系统数据差错的安全重要性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会计数据无论是形态还是结构发生了变化,这对会计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都造成了威胁,一旦出现舞弊行为,后果将是严重的和难以发现的。目前,在会计工作实践中,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数据的安全性差

手工会计系统中数据的处理和储存都分散于各个不同的部门和人员,而电算化系统的突出特点是会计数据处理的自动化、集中化,因此给数据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在电算化实践中,一部分单位虽然设置有不同的财务分工,却往往是一个操作员身兼数职,可以以不同的身份进入系统进行不同的操作,这样,财务分工的控制就名存实亡。未经授权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轻易地浏览各种数据文件,造成会计机密数据被泄漏。会计数据文件大量地保存在磁性材料中,一旦发生火灾、水灾、盗窃之类的事件,就可能使全部数据丢失和毁损;同时磁性材料对外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要防火、防水、防磁和防尘,对环境温度也有一定要求,因此增加了数据的脆弱性。

2.差错的反复性和严重性

手工会计系统中数据处理环节分散于多个部门、多个员工,一个部门或人员的差错往往可以在下个环节发现和纠正。所以,一般情况下一定时间内差错重复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发生重大差错的可能性也不大。电算化系统数据处理自动化、集中化,再加上计算机运行的高速性、程序运行的重复性,使得处理结果一旦发生错误,往往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造成多种数据文件、账簿及整个系统的会计数据失真,并且可能使系统出现反复性差错。因此,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各环节和系统硬件设施等方面都需要加强控制。

3.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性差

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电算化管理制度,有些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管理制度,但职权不明显的原则严重影响到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及监督,我们应该利用系统特有的加密功能防患于网络将带给会计信息系统的隐患。

参考文献: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第8篇

关键词:内部控制,系统管理控制,会计电算化

一、强化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势在必行

计算机的使用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 企业的会计核算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会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从原来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组成, 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会计部门不仅利用计算机完成基本的会计业务, 还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

电算化会计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 原先的书面形式的资料减少了, 有些甚至消失了。由于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无纸化交易等的推行, 每一项交易发生时, 有关该项交易的有关信息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计算机, 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 原先使用的每项交易必备的各种凭证、单据被部分地取消了, 原来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因此, 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不仅难度大、复杂, 而且还要有各种控制的计算机技术手段。

二、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要体现在工作的全过程

(1) 授权和领导认可。认可和授权, 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项目一般投资金额都比较大, 对企业整体管理目标的影响也比较大, 往往需要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较大的改革, 是牵一发动全身的重大举措, 因此必需得到授权和领导认可。

(2) 符合标准和规范。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开发和发展项目, 不论是自行组织开发还是购买商品化软件, 都必需遵循国家有关机关和部门制订的标准和规范。其中包括符合标准和规范的开发和审批过程、合格的开发人员或软件制造商、系统的文件资料和流程图、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等等。

(3) 人员培训。计算机会计系统应在开发阶段就要对使用该系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这些人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外购的商品化软件应要求软件制作公司提供足够的培训机会和时间, 在系统运行前对有关人员进行的培训, 不仅应包括系统的操作培训, 还应包括对运行流程, 内部控制等多方面的培训。

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企业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 以加强和完善对计算机会计系统涉及的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管理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责任划分、上机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等等。

(1) 组织机构设置。企业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后, 应对原有的组织机构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适应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要求。企业可以按会计数据的不同形态划分, 也可以按会计岗位和工作职责划分岗位。组织机构的设置必须适合企业的实际规模和企业总体经营目标, 并且应按精简、合理的原则对组织机构的设置进行成本效益分配。

(2) 职责划分。内部控制的关键之点就在于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计算机会计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一样, 对每一项可能引起舞弊或欺诈的经济业务, 都不能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经手到底, 必须分别由几个人或几个部门承担。企业为防止舞弊或欺诈。应建立一整套符合职责划分原则的内部控制制度, 同时, 还应建立起职务轮换制度。

(3) 上机管理。企业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计算机应尽可能是专用的, 企业应对计算机的使用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 以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和每一台计算机都只做其应该做的事情。

(4) 档案管理。计算机会计系统有关的资料应及时存档, 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 加强档案管理。

日常控制。日常控制是指企业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经常性控制。日常控制包括经济业务发生控制、数据输入控制、数据通讯控制、数据处理控制、数据输出控制和数据储存控制等。

(1) 业务发生控制。业务发生控制又称“程序检查”, 主要目的是采用相应的控制程序, 甄别、拒纳各种无效的、不合理的及不完整的经济业务。

(2) 数据输入控制。由于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很强, 处理速度非常快, 如果输入的数据不准确, 处理结果就会出现差错, 在数据输入时如果存在哪怕是很小的错误数据, 一旦输入计算机就可能导致错误的扩大化, 影响整个计算机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 企业应该建立起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以便对输入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 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

(3) 数据通讯控制。数据通讯控制是企业为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丢失、泄密等事故的发生而采取的内部控制措施。企业应该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以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安全, 可靠。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第9篇

摘 要 文章阐述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分析了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信息化 问题 对策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的简称,是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报帐、记帐、算帐、查帐以及部分需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它的使用,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实现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算化会计”是为了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应用现代科技与方法对传统会计进行改造和整合后产生的能适应信息化社会要求的新型应用型学科。

一、电算化会计系统

1.电算化会计系统是指对会计数据的收集、存储、处理与报告使用会计信息的管理信息系统。该信息系统可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结构,分别为不同管理层服务。通常分为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管理电算化、会计决策电算化。同时,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又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2.数据集中存放和管理的特征。“电算化会计”改变传统会计数据重复记录分散存放而带来的弊端,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实现了数据分类集中存放,既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又可从此完全取消各种会计明细分类账和对账操作,实现数据共享。

二、对会计信息的电算化控制

确定会计信息电算化会计控制的关键在于:

(一)研究会计控制的要求,即确定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点

1.要求业务人员必须经过一定的岗位培训才能胜任交付的工作,同时上机时必须依规程进行操作。操作不正确会造成系统内数据的破坏或丢失,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要求业务人员必须有高度自觉的安全防范观念和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未经有效的业务训练和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本身,对系统的安全是一种威胁。无论系统有多完备的防护措施,也难以抵御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2.应制定严密的计算机操作管理制度,包括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操作密码的严格管理,预防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入机内账簿,保存上机操作记录,与此同时加强日常使用管理,防止各种非法人员上机操作,为计算机设备创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保护机内程序和数据的安全。

3.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必须经常进行备份工作,以避免意外和人为错误造成数据的丢失,每日必须对计算机内的会计资料在计算机硬盘中进行备份。对磁性介质存放的数据要保存双备份。记账之前,必须对账务数据做备份;记录过程中,一但出现错误,要及时识别和更正,恢复正确数据;

(二)确定计算机硬件设备、开发工具及应用程序是否能达到会计控制的要求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越发展,会计控制自动化的程度就越高。

1.可靠硬件资源配备。由于财务管理关系到整个单位的经济命脉,财务数据就显得极为重要,在硬件端首先就要把好关。可靠硬件资源配备,其重点在于配备。由于财务内部网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应配置专门交换机和服务器,把硬件的挑选当作重点,选择质量信誉好、售后服务好的国际或国内的名牌产品。硬件要针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特性来配备,会计信息系统有以下几种特性:保密性、连续性、历史性。从保密性的角度看:在网络上应配置具有较强功能的防火墙设备。从连续性及历史性的角度来看,应有足够的保证系统数据安全存储的配置,在硬盘出故障时保证系统能充分的备份。当系统数据一旦丢失时,便可即将其现行的及历史的数据进行恢复处理,恢复至遭破坏前的状态。

2.为确保整个计算机系统安全运行,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做到专机专用,对硬件和软件都采取充分的安全措拖。

3.具有后继支持的软件。企业经营活动变化及经营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使用中的软件进行修改,计算机会计系统经过一段时期的使用也会发现一些需要进行修改的地方,因此,软件的修改是难以避免的。对会计软财务软件的发展和成熟,为财务信息化提供了技术基础,从财务软件公司购买软件时,要注重会计软件的后继支持,主要是具有升级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这些能力应由软件制作者或软件代理商负责实现。因此,当选择某些产品时,一定得向供应商索取后续支持的承诺。大多购买财务软件的用户都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售后服务跟不上了。常常有软件公司、代理公司总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推脱服务责任,或者干脆指责用户操作有问题,应该自负其责。

参考文献:

[1]吴艳飞.浅谈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新趋势——网络会计.企业经济.2006(02).

[2]姚秀琦.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下旬刊).2006(03).

[3]张丰君.浅谈高校财务信息化.河南科技.2006(02).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第10篇

2.1.1人员控制

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在开发阶段就要对使用该系统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这些人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本领,以减少系统运行后出错的可能性。外购的商品化软件应要求软件制作公司提供充足的培训机会和时间。在系统运行前对有关人员进行的培训,不但仅是系统的操作培训,还应包罗让这些人员了解系统投入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制度、计算机会计系统运行后的新的凭据流转程序、计算机会计系统提供的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利用和分析的前景等等。

2.1.2档案管理

计算机会计系统中的有关资料应及时存档,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加强档案管理。一个公道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一般有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完善的资料借用和送还手续、完善的标签和索引方法、安全可靠的档案保管设备等。除此之外,还应定期对全部档案进行备份,并保管好这些备份。为防止档案被破坏,企业应订定出一旦档案被破坏的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恢复手段。企业使用的会计软件也应具有强制备份的功能和一旦系统崩溃等及时恢复到近来状态的功能。

2.1.3设备管理

对用于计算机会计系统的各种硬件设备,应当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制度以包管设备的齐备,包管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硬件设备的管理包罗对设备所处环境进行的温度、湿度、防火、防雷击、防静电等的控制,也包罗对人文环境的控制,如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计算机工作区域、防止设备被盗、防止设备用于其他方面等。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第11篇

一、当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现状及问题

1.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作假现象严重。会计电算化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一方面,它能有效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更加不足。一般来说,会计电算化系统下的会计信息失真多半是由于上级领导或者其他领导的授意。这说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部分企业领导人的私利。企业领导人在企业内部有较大的权利,使得会计工作人员无法拒绝其要求,通过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会计信息进行造假来谋取其中的经济利益。由于企业领导人在企业内部的地位,内部控制无法对领导人有过多的限制,给企业领导人可趁之机,这将是影响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最大难题之一。

2.会计电算化系统使得对数据的控制降低。会计电算化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工作人员通过将财务信息数据化、网络化,所有数据的收集、审核、编码等都将工作人员进行,数据的加工、报表制作等也皆是由网络自动化完成,这种数据处理方式使得企业人员对于数据的控制、组织能力降低。此外,数据化会计信息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数据加工,按照已经设定的程序进行再处理,但是也使得企业人员对于会计信息的核对、审核等无从下手,无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把握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计算机的数据可以进行删除和彻底删除,会计电算化系统下可以不留下任何痕迹的对会计信息进行修改或者伪造,而企业其他人员无从察觉,相比传统会计信息的内部监督作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明显更加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技术安全难以保障。会计电算化系统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这种特性使得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性受到严重的威胁。首先,计算机网络对硬件和软件要求较高,硬件和软件必须要互相匹配,否则容易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影响,计算机硬件的保养还需要加强对工作环境的控制,湿气和温度必须要适宜,同时,严禁火源的接触;其次,会计电算化系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的更新、安全维护等有非常高的要求,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影响会计电算化系统,对会计数据信息的加工等造成影响,使数据产生偏差;最后,企业对于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重视不足。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计算机病毒、恶意插件、电源、软硬件存在问题等都会对会计数据造成重大影响,甚至有可能使计算机上所有的会计数据消失或者乱码,对企业而言将会是重大的损失,而目前计算机面临的各种安全性问题也使得这些问题逐渐成为可能。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

1.建立严格的计算机数据控制制度。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需要依靠建立严格的计算机数据控制制度来与预防和保障。首先,在对会计信息进行电脑输入之前,必须将不同科目的会计设计成不同的科目代码,所有的科目代码的设置都需要设置验证程序,保证会计人员输入的是正确的科目代码,在会计来源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制定严格的会计操作程序,会计人员在对会计信息进行输入、加工等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企业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对于违规操作的人员及时制止;最后,在所有的会计操作程序中,每一次操作的时间、操作内容、操作人员等都必须记录在案,方便将来发现会计问题时能够责任到人,有效防止会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造假[6]。对于已经审核完毕的会计信息要进行加密设置或者不可编辑设置,避免数据被再次使用,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2.建立有效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监督机制。计算机网络操作中信息加工都具有一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国家应该建立专门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监督管理部门。电算化监管部门必须独立于其他部门,国家应该明确规定该部门需要负担的责任,安排高素质的会计审计人员,对各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监督,随时掌握企业会计信息更变的情况,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切实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监督机制还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专门的会计信息监督部门,监督部门负责对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的监督,核对会计信息的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核对完成后将会计信息交由审计部门及财务总监处。审计部门及财务部门必须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数据信息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做出决断,并对各会计人员进行综合评分,最后将会计信息通过信息平台发布出去。

3.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力度。由于部分企业领导人会利用私权要求会计人员制作假账,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政府可以将企业会计部门独立于企业,使会计人员脱离与企业领导人的从属关系,免受威胁。通过参考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国家可以为企业安排独立的会计人员,会计人员的薪资由企业上交于国家,国家代为发放会计人员的工资,相当于会计人员独立于企业之外,不受企业领导人的直接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4.建立有效的安全风险防范机制。首先,加强对企业计算机机房环境的控制,保证机房的湿度和温度等,避免水源和火源的接触。对计算机硬件设施要加强管理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质量。加强对计算机软件系统的风险防范,尤其在更新软件时,注意软件与硬件的匹配度,更加保证软件更新后计算机数据、格式等不会受影响。计算机系统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保障制度,建立授权访问系统,对会计信息访问行为进行实时监控,防止不法人员对会计信息进行更改等;其次,加强对计算机病毒、骇客等的安全防范,加强安全系统防御设置,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性[8]。强化计算机数据安全管理意识,对计算机上的会计信息进行备份处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最后,国家有关部门加强对骇客等的监管,加大打击力度,用法律手段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为企业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出现的问题有: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会计信息作假现象严重、会计电算化系统使得对数据的控制降低以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技术安全难以保障,必须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即要做到建立严格的计算机数据控制制度、和有效的会计电算化系统监督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力度,并建立有效的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参考文献:

[1]谢日芳.浅析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J].企业导报,,05:141-142.

[2]何明杰.电算化环境中会计内部控制的风险及对策[J].价值工程,2013,23:136-137.

[3]张瑜东.网络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风险防范与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02:56-58+139.

[4]赵志红.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问题探析[J].中国内部审计,2014,01:29-32.

[5]刘海杰.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05:185.

[6]黄逸聪,周赛.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安全风险及防范[J].品牌(下半月),2015,01:81+83.

[7]庞莉.企业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风险分析――以波司登集团为例[J].中国内部审计,2015,05:22-24.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第12篇

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则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殊形式。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同时也给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由于信息处理工具、操作程序等方面的差异,电算化给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主要带来如下几点影响:内部控制的重点由原来的单纯对人的控制转变为对人、机的共同控制;内部控制的形式已经由原来的`制度控制转变为制度控制和程序软件共同控制,部分交易几乎没有“痕迹”,数据保存介质是磁性介质等等。由此引起失控而造成损失的案例增加,给内部控制带来一定的难度。

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和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⒈维护企业资产安全和完整。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资产,如果没有一定的措施加以保护,则会由于浪费、贪污盗窃等行为,而使资产蒙受损失。建立一定的内部控制制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就是要防止企业资产流失。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研究 第13篇

1 会计电算化系统与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性

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出现, 使得传统的分工控制在会计数据处理系统中基本上失去了原有作用, 对会计处理过程中弊漏的防止和揭发更加困难, 所以会计系统处理结果的正确与否将有赖于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二者的关系表现在:

(1) 计算机改变了企业会计核算的环境。

企业使用计算机处理会计和财务数据后, 会计人员队伍转变为由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的管理人员及计算机专家组成。会计部门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原先没有的或由其他部门完成的更为复杂的业务活动。随着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 会计信息的网上实时处理成为可能, 业务事项可以在远离企业的某个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 原先应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事项, 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一次完成;原先应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 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就可完成。因此, 要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会计电算化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 会计和财务的业务处理方法和处理程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各类会计凭证和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储存方式和储存介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过去反映会计和财务处理过程的各种原始凭证等作为基本会计资料的书面形式的资料减少甚至消失了。由于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无纸化办公等的推行, 每一项交易发生时, 有关该项交易的有关信息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计算机, 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 原先使用的每项交易必备的各种凭证、单据被部分地取消了, 原来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因此,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着很大的不同, 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和对计算机控制为主。

(3)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提高了控制舞弊、犯罪的难度。

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扩大, 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 由于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容易被篡改, 有时甚至能不留痕迹地篡改。数据库技术的提高使数据高度集中, 未经授权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 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 发现计算机舞弊和犯罪的难度较之手工会计系统更大, 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也可能更大。

2 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可以划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大类。它们都是用来预防、发现、纠正系统所发生的错误、舞弊和故障, 使系统能正常运行;是提供可靠和及时的信息保证。与手工会计系统相比, 它们也是计算机应用于会计信息系统所产生的特殊控制。在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引入会计内部控制的意义在于:

2.1 防范企业经营风险

面对市场竞争环境的急速变化, 以及买方市场的迅速形成, 很多企业在经营中遇到了许多困难, 如销售不畅、三角债泛滥、资金匾乏、库存积压等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固然是多方面的, 但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忽视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建设。

为了及时、准确地提供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会计信息, 近几年来, 不少企业相继建立了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就企业选用会计软件的情况来看,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外购商品化通用会计软件;二是自己开发或委托开发会计软件。这两者都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困难, 自己开发或委托开发会计软件, 优点在于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会计工作需要, 但存在较大缺点:不仅开发成本往往较高, 开发出来的会计软件较难通过财政部门的认可, 而且数据的安全与维护存有隐患。因此绝大多数企业都是直接购买商品化通用会计软件, 选用这种方式, 投入少、见效快, 使用维护容易到位, 不过也有其致命弱点。

2.2 应对面向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来自国外的挑战

随着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的进一步国际化, 国外会计软件对我国会计制度的适应性明显增强, 无形中削弱了国产软件遵循现有会计制度、符合财务会计人员操作习惯的优势。可以想象, 国外软件企业会抢占中国市场, 包括国外风险投资基金在内的外资也会在中国软件行业中大量投资, 国外软件企业与我国企业的兼并与合作机会大大增加、国内企业之间的联合和重组也是在所难免。国外软件比较注重会计信息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的综合应用, 强调对企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 而且一向注重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符合国际会计惯例, 同国产软件相比, 在电子商务支持技术方面具有优势。能适应多种操作平台, 支持国际上流行的多种大型数据库, 具有灵活的数据接口, 更加符合国际化和网络化的发展潮流。在开放性的市场环境中, 国外财会软件无疑对希望向国际化方向发展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目前, 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如大型数据库技术、操作系统、网络技术等均掌握在国外大公司的手中, 这些巨无霸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一旦这些企业认为某一领域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依托其技术和市场优势会很快成为强大的对手。另外, 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在会计实践中产生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会计主体, 从而形成对编制合并会计报告和分部报告的需求。跨国经营的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将更加需要有关外币业务会计和外币报表折算的功能。还有, 在成本核算体系、税务会计处理、基金会计、非盈利组织会计等方面, 我国都需要进一步完善现存的会计体系, 修订和补充具体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变化, 将对会计电算化以及其内部控制提出新的要求, 也就要求会计软件不停的增加自己的补丁程序, 以适应新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摘要:建立了会计电算化系统后, 企业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也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由于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特殊性, 建立一整套适合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安强, 郭立新.谈企业会计电算化下的内部控制问题[J].财会月刊, 2006, (05) .

[2]王钊, 王洪峰.ERP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 2005, (03) .

[3]韦飞虎.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J].中国编辑联盟, 2003, (06) .

[4]马春红.论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技术开发, 2006, (03) .

[5]树友林.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会计控制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04, (09) .

[6]党百京.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中国报刊学会2006, (03) .

探索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 第14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会计工作中,信息失真的问题也逐渐严重。信息失真问题会干扰到经济发展的秩序,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引起了人们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怀疑,使人们失去对信息技术的信任。因此,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会计工作带来很多方便,但同时也加大了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难度,降低了人们对信息技术的信任,这从另一方面也制约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

会计电算化是指将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运用到会计计算中,用电子计算机计算代替传统的手工计算的一种新型会计计算方式。它与传统的人工计算方式相比,拥有更大的内部控制范围。它在传统的手工计算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增添了系统权限、网络安全以及修改程序控制等。此外,它的内部控制内容比起人工会计也有很多不同。会计电算化不但要像手工会计一样,对原始数据的输入加以控制,还要控制好计算机系统相关的病毒防治、授权、使用,以及磁盘、软盘、软硬件和电算化程序的安全等。

三、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1.现状

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系统快速发展,减少了工作过程中繁复的程序,提高了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会计电算化的运用,给会计领域带来了新的工作与内容。

例如,它不仅要保存好纸质数据,还要保存好计算机程序,以及已经储存在电子介质上的相关会计数据等。总的来说,它在控制范围上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控制程序也更为复杂。正因如此电算化会计的问题也日益突显。

2.问题

(1)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会计信息舞弊现象较为严重

近几年来,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始快速发展,使会计管理的效率有很大提高,但会计的信息质量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会计信息舞弊现象时常发生,引起了人们对电算化会计的质疑。据相关调查,很多企业经营者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制造出很多虚假信息,导致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这种现象虽然也是内部控制的问题,但由于在企业中经营者属于“控制者”,具有较高的权力,不受内部控制的约束作用,因此这种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难以解决。

(2)电算化会计数据控制弱效

在通常情况下,会计的信息系统是按照计算机的数据处理系统来组织的,它的业务记录加工、会计报表生成查询等,都是由计算机完成,这样就使得控制功能变弱。由于电脑无法完全清除留下的痕迹,内部牵制网就无法在电算化的条件下发挥作用,因而使电算化的数据控制出现许多问题。

3.会计电算化出现许多安全隐患

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系统和软件的安装不当,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硬件的选择、搭配不当,使系统的工作不稳定;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对计算机的会计系统构成威胁等。对会计数据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于外来病毒、黑客的侵入,以及系统的故障。它们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会计数据造成破坏。

四、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由于会计电算化由计算机的处理系统来组织的,会计的信息处理与业务核算都是由电算化会计的软件来代替完成。那么电算化软件所导致的风险会成为会计系统的风险,导致内部控制出现问题。此外,会计电算化是用计算机将手工会计在内的所有核算工作集中处理,这就使传统的控制功能减弱,影响内部控制。

五、加强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1.禁止使用电算化舞弊软件,减少舞弊现象

由于很多企业中都会出现电算化舞弊现象,导致内部控制受到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严查违反《会计法》规定的企业,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电算化舞弊软件,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真实、有效、完整。对使用电算化舞弊的企业及个人必须严加惩治,以提高會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的质量。

2.建立数据控制制度

可建立相关的数据控制制度,使会计数据能够及时地得到处理。在会计软件中,设置避免遗漏操作及错误操作的功能;建立日志制度,使计算机对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操作情况等进行记录,以便于查询等。

3 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能

制定相关的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等,对出现故障的软硬件及时处理,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与运行。在进行系统重装、升级时要保存相关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采用相关的软件保护系统安全,防止外来人员及病毒的侵入。

六、结论与建议

目前,电算化会计在会计领域的使用越来越多,对会计工作效率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存在很多问题。内部会计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严格的内部控制是是会计信息真实、企业正常运行的保障。因此,相关部门要建立计算机数据控制制度,建立相关的法律,防止舞弊现象的发生,并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能,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 蔡梦筠,朱蓉.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3-14.

[2] 焦新春.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0):157-158.

[3] 陈瑞生.我国高校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商业会计,2012,(11):109-111.

上一篇:附文本表图A下一篇: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