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2024-07-16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学的启示(精选8篇)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第1篇

语文教学一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写作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最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两大性质,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较为综合性、全面性的教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学生掌握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尺。况且,教师作文教学水平的高低会对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以及写作水平的高低产生重要影响,也会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起到了非常特殊的作用。在新课改之后,写作教学中仍旧出现了一些弊病,比如:课堂教学模式没能从本质上进行改变,教师的教比学生的学更为主动;课本材料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实践的重要程度,课本与教师在学生知识来源途径中占着重要比重;语文写作教学并不能很好地融于生活,学生的潜力不能得到很好的诱导激发等等。所以,现代语文写作教学应当把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作为语文写作教育的指导理论。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特征

1.全面性

首先,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涉及到了学校,也联系了社会生活――认为学校的教育一定要与社会相互联系,学校不能关起校门来搞教育,这样学生的知识不适用于社会,将来出到社会还得重头再学。此外,如果教学内容、教学工具脱离了生活,那学生就是在学书,教师只是在教书。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下,书是有地位的,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其次,生活不仅强调了教学,更强调了做。不仅学生要“做”,教师也要“做”。在做上教是教师,在做上学是学生。再者,在角色上,教师和学生没有严格的区别,老翁可以做学生,幼童也可以做教师。最后,在教学对象上,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2.现实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经过多年时间的出来的理论,并且是根据中国的教育状况,不断进行完善提出来的。他与杜威的教育理论是不同的。杜威的教育理论到后期仍然会有变化,原因在于他提出理论是并不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把理论根植于现实。生活教育理论在今天仍旧在教育领域中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适用于中国的教育状况。

3.延展性

从横向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蕴含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性。从纵向看,它促进了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全程教育,它“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而不是只在某一个年龄段接受教育”,同时也诠释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长远发展的过程。生活教育理论是立足于时代,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着眼于现代化二提出的全程教育理论。现在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时代,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信息量爆炸式地增加,时代的需要要求国民必须贯彻终身教育理论,并且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进行全面教育。

4.中国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针对中国的国情制定的教育理论,是在中国土地上经过实践取得的果实。首先,他坚决反对脱离民众生活的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从中国的教育实际出发,走带着中国性质的办学道路。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了与大众生活联系紧密、具有乡土气息的材料,同时也重视生活教育历史上的联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最后,在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上,针对本国国情进行改革。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育的启示

1.写作的综合性

语文的性质有两个: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这就要求在写作教学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全面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方法与过程;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达到这三方面的统一,才能让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创造力。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决定了更加综合的写作教学内容、写作教学程序进入到课堂中去。“教学做合一”更是全方位地给学生、教师乃至学校、社会做了要求:学校不能关门教学,学校教育的大门要对社会开放;社会也不能脱离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写作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强调实践,由此,语文重视实践,语文写作更重视实践。尝过糖才能写出甜蜜蜜的滋味;烫了手才能在写作中表达出热乎乎的感受;吃过黄连才能用文字说出“苦不堪言”。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写,在实践后写,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真实的自然与真实的我。生活教育理论的三个方面都阐释了社会生活实践对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写作源于生活,生活指导写作。

3.写作的拓展性

(1)写作主题要与时俱进

写作的主体不能再局限于小部分,在现代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内容,要想学生的思想紧跟时代,要培养学生在新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写作的主题必须紧跟时代。“社会即学校”表达出了什么样的社会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

(2)写作内容要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将语文写作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观察到什么样的生活,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都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3)写作教学方法遵循科学发展观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要坚持为学生谋求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统筹兼顾整个课堂及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4.写作的民族性

写作要学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总书记曾说道:“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字是具有记录功能的,学生在学习写作时,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添加到文字中去,不仅为文章增添色彩,还能是文化得到传播,同时也能提升自我的内在道德修养。

三、写作教育的实施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是与实际相结合的,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这一理论在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新教学原理中逐步形成的,是紧密结合我国社会实际而创立的新教学论。语文写作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社会文化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想做到这些,应当从以下几个进行思考:

1.教师与学生

首先,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自身的威严,有让学生信服的特长。写作课程本是相对枯燥乏味一些的,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信服自己,在自己的写作教学课堂上认真学习,首先要对自身的写作能力进行加强。教师让学生信服的方面可以有很多,比如说自己在词赋方面非常厉害,在写作教学课堂上讲解作文时加上古诗词的引用,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运用诗词,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位教师在写作方面也有一处厉害的地方,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学习。其次,在课堂里,最忌刻意模仿别人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活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不管使用何种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在授课时不要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混淆。在大部分课堂上,由于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占小部分,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依赖教师,在课堂上也不愿意过多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的教学应当是启发式的授课。比如在评讲作文时,教师要带头发表言论,但与学生不同的是,教师应该是总结这次的写作情况,整理出一些好的段落或句子进行表扬,然后随机抽取一些文章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阅读后进行点评。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学生点评应当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每次回答的同学不能相同。有些学生不愿意讲或者不懂表达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哪些方面进行回答。写作不仅仅注重书面形式,也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引导主要和自己总结时相关,比如说,我给一群刚接触议论文的学生上课,我的作文讲评课的主要目的是归纳议论文的写作格式,那么,在学生评论时,我会将引导的方向导向作文应如何突出中心论点,如何将议论文三要素都在文章中完整表达等等。最后,在学生写作上,不能依赖教材和参考作文,要倡导学生逐渐脱离教材,脱离参考作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认为,初写作文的学生,可以仿写、改写,可以给他们一些框架,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把这个框架充实。但是不管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最终都需要融入作者的情感才能写好。填鸭式的教育经历的几十年,要想一步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是不可能的,教师只能一步一步地放手,每走一步都要多思考,多总结,这不仅是学生要教学做合一,教师也要做到教学做合一。

2.教育与实践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很多人都提到要实践,就要带领学生到户外去进行实践。写作是长期的事情,而学生并不可能长期在户外实践。实践应当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包括学生的平时生活、心理活动等方面,二是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外面世界的状态,比如学生阅读的环球时报、半月谈等等。这些都是活的东西,要“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通过这两方面的实践,学生可以进行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学生要进行真正的实践应当放在假期,可以就近组织一些活动,如参加户外运动,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些实践类型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摆脱教材,摆脱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禁锢,丰富了课外知识,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材料。通过实践,教师应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情,再组织学生在教师进行交流、互评,此时教师就起到了激发学生潜力、鼓励学生的作用,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每个学生的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想,整个班级几十位学生,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就有了几十种不同的思想与感受。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用一些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思想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教学。

3.教学与文化

语文教学实际上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写作不仅能记录文化,而且以文字表达的传播更为持久。对于学校,不仅需要完善图书馆,更要利用好图书馆。如今许多学校都在校园里建了图书馆,但这些图书馆的藏书量都是较为缺乏,学生平时也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到图书馆借书看,所以图书馆也是一个摆设。学校应该开设语文阅读写作课。所谓阅读写作课,就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读,并摘录好词好句加进自己的文章中,或者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这些事情并不能强迫学生去做,要引导他们在阅读的同时养成提笔写字的习惯。这也是一个限时训练,不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琢磨写什么,怎么写,写完之后,集体坐在一起相互点评相互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语文的性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语文写作的学习离不开书本、著作、同时也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和文化生活,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训练,“它关系到整个人的塑造,包括思维、想象、情感、人格、个性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也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对待教育,要有“双创”精神,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之既能劳力又能劳心,是我们所要求的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今天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第2篇

新课程改革需要新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改革离不开生活教育理论。今天,重温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倍感亲切,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指导语文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他创立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中国教育史上实占了光辉的一页。这不仅是对摧毁中国传统教育起了很大的革命作用,同时也是对中国新教育树起了一块基石。今天,我们对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它仍然切合当今时宜,仍具有极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深化所亟需。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给我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以极大的启迪。

随着课改的深入,体验教育思想之风的吹拂,让我们农村的语文老师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首先,我们平时都在教室这一狭窄的学习空间进行教学,平时的教学内容也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却不知家乡的巨变,农村的富裕!其次,平时即使有那么一点点联系,活动中也缺乏深刻地积极的体验,“爱家乡”仅停留于道德认知的层面,不可能内化为稳定意识,更不可能外化为相应的行为!因此,我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阳光中;走出校门,走进大自然中,去找回真实之所在。

下面谈谈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中的几点做法:

一、“生活即教育”,从德育灌输转变为自我体验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倡导的是教育要渗透在生活的每一地方,生活处处是教育。平时在学校里,我们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只局限在课堂上,我们每天都说要尊敬师长、热爱家乡等,其实对学生来说都是属于一种灌输式的,学生在学校会说:“老师好。”一旦到校外呢,见到你才不理你呢。什么原因,那就是缺少自我体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也是一门课程,当然缺少不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1、体验先辈精神,叙崇敬之情。

金塘先辈们的事迹与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精神是我们语文教育的一笔宝贵的资源。首先,从柳行小学开办的第一批老师到九十年代刚刚退休的教师,我安排学生分组分头走访,了解他们当年如何在这块教育的土地上艰难地走过来的;其次,金塘螺杆及针织机的制造在全国已打出了品牌,涌现出一批立足家乡,建设家乡的“土企业家”。他们展示出一幅幅昂扬奋发、坚贞不屈的精神画卷。这些都是爱家乡教育活动的好教材。我让他们去采访建设家乡的“土企业家”;了解他们为金塘的经济腾飞所作出的贡献。一年一度的清明扫墓活动,让学生参观烈士陵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种种感人的精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建设家乡的理想萌芽就会破土而出!继而产生了强烈的倾吐欲。这里的每一项活动结束时,也是学生非常想倾诉的时候,我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这样进行习作练习,学生语言慷慨激昂,字里行间充满了出激情,发出了立志建设家乡的呐喊!这与以前空洞的口号式习作截然两样!——习作的过程再次升华了同学们的感情,净化了同学的心灵。

2、体验家乡巨变,抒振奋之情。

自从邓小平主席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我们金塘也不例外,令我们每个生活在农村的人不断地惊喜,更无比的振奋!我组织学生进行采访,一部分学生采访镇政府,了解家乡的过去;另一部分学生采访个个村委会,全面了解家乡的现在,并分别写成调查报告。同时还一边了解自己家的变化。然后召开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上,从自己家里的生活变化谈起,两个采访组的组长交流他们的调查报告,让学生在过去与现在的巨大落差中感受今天的飞速发展。让队员充分的感受到了农村早已不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而是现代都市人所追求 “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同学们还情不自禁地张开了想象的翅膀,带着一颗颗童心飞向家乡的未来。在这个体验家乡的巨变中,学生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语文综合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且,也使队员更加热爱家乡,促使他们从小树立起把农村建设得更繁荣的理想。

有了这样的亲身体验,学生热爱长辈、热爱家乡的情感就油然而生。反之,如果我把以上的内容放进课堂,他们就会觉得我的语言很无味,我的教育很抽象,不会激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二、“社会即学校”,从封闭性教学转变到实施开放性教学。陶行知指出“社会即学校”就是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陶行知强调活动的多样性,活动不仅课内有,校外也要有。

1、体验家乡富饶,倾自豪之情。

对于一般动植物的认识,城市里的学生大多数是通过图片资料获得相关的知识,缺乏感性的认识,而农村的学生却恰恰相反:我可以带他们去闻稻花的幽幽清香,去看稻谷丰收的迷人景象。让他们亲自种豆,去观察豆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春天到了,我还让他们养蚕,目睹蚕儿入眠、蜕皮、吐丝结茧;周末还让孩子在大人的陪同下,到河里捉活蹦乱跳的鱼儿,到沟沟里捉调皮而光滑的泥鳅或去钓又红又大的龙虾。家住小李岙、长沙、南山这些临海的孩子还可以去海边捡贝壳,品尝文蛤之类鲜美无比的海鲜。使同学们深深觉得:生在鱼米之乡的幸福,长在沿海地区的优越。

每次活动结束回到教室,他们各自交谈着他们的喜悦,从而激发了为家乡自豪的情感,口语表达能力及交际能力在不经意间得到了提高。

2、体验乡情亲情,赞纯朴民风。

我们金塘人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亲眷盘对盘,邻所碗对碗。”可见农村人特别重视邻里之间、乡亲之间的感情联系,其间蕴含着纯朴的民风。和睦相处之情,尊老爱幼之德,勤俭节约之风等等,这些方面生动的事例层出不穷,活生生地就发生在同学们的身边。农村那一年一度的春节、一家团圆的中秋节、飘着粽子香的端午节„„男婚女嫁,移风易俗等等,无不带给同学们许多欢乐。如上半年的端午节,我让学生和妈妈一起包粽子,然后要把热气腾腾的粽子送给邻里一起分享;你也可以品尝邻居给你送来的粽子或其他食品的味道,最后把这种体会写在日记里。

这些同学们喜闻乐道的事,抓住节日的契机,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他们会把这些情怀时不时地流露在日记中、习作里。

这些都是同学们喜闻乐道的,抓住节日的契机,或借助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其中浓浓的乡情亲情和劳动人民的朴实情怀,他们会把这些情怀时不时地流露在日记中、习作里。

三、“教学做合一”,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

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实践和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它是一个“可做的”课程,在“做”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指导、组织、管理与评价。因此,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个“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在活动中,必须以“做”为中心,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因此,我们在设计每次活动方案时,突出以“做”为核心,围绕“做”设计活动的步骤和操作要领,以及在这些步骤和操作要领中学生需要“学”和教师需要“教”的内容。从而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体现以“做”为中心,教师拿做来教,学生拿做来学,使活动过程成为教师真教,学生真学。

1、在做中学,体验成功

一年四季的色彩在农村分得最清晰。抓住农村时令特征明显的资源优势开展野外实践活动,带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有利于激发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上星期,我就带学生出去搞野炊。我把消息告诉学生后,首先让学生六人一组分成五组,组内自己确定小组长,然后让学生讨论野炊方案,学生从菜单的设计、人员分工、餐具携带等及方面进行设计。然后我给每组进行审核,并作相应指导。在活动过程中,从搭灶、找柴、生火、洗菜、切菜到烧菜,我都每组进行指导,学生边学边做,每组总算能各自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回校后班级进行了交流,这交流再不会是空空而谈,而是在叙述野炊的享美之乐,学生思维特别活跃,有感而发。从设计方案开始到整个活动结束的交流,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口语表达,这比教室里上口语交际课效果要好得多。

2、在做中学,体验艰辛。

“农活”是我们农村特有的教育资源。我要求学生在家多学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向长辈学一些基本的干活本领,于是在学校 “班级责任田”里都可以大显身手:什么时候可以种土豆,什么季节种玉米等等。每一次种植,我都亲自带学生下地,如每学年九月份一开学,我从除草、翻土、播种等环节在学生已有知识上再进行一定的指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艰辛劳动。

每一个时令性的时间段中,经常能看到学生会在他们的日记中写到:“星期天,我跟奶奶(爷爷)去种豌豆,奶奶(爷爷)挖空,我放豆种„„”秋季稻谷成熟了,他们会在日记中写到:“爷爷种的稻谷可以丰收了,今天,我跟着爸爸他们一起去收稻谷,虽然是用收割机,但一袋袋稻谷还是需要自己处理,我也学着爸爸的样想把稻谷从稻田里背到田埂上,可是,不用说背,它简直是大石头一块,我没背动它,它倒我压倒在地了,哎„„”学生体会到劳动的苦与甜,劳动的体验是刻骨铭心地,有了这刻骨铭心的体验,他们的作文不再是枯燥的或者是空洞的,他们一定能写出有价值的作文。

勇于实践,善于实践,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就能在实践中获得新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既不是课外活动,也并非语文活动课,而是以语文学习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形式,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重视的是学生的体验与感受,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亲自去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和培养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品质,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从中得到的收获在语文课堂上是学不到的。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第3篇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2014年6月国家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做了重要指示, 自此, 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陶行知不仅是我国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更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揭示了现代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征, 一直指引着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陶行知多次在演讲和发表的文章中提到生活教育, 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一)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思想的宗旨是:生活就是教育, 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什么样的教育与之相适应。比如, 是健康的生活, 就是健康的教育;有关于职业的生活, 就有关于职业的教育。[1]他指出一切脱离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 脱离生活的学校是死学校, 脱离生活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 书本、学校只是生活的工具, 不是生活本身, 如果我们死抓住书本、学校不放, 让教育脱离了生活, 教育就变成了死教育。

(二) 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说“到处是生活, 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 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 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2]可见, 陶行知主张教育不应拘泥于书本、课堂和学校, 而应把整个社会大环境当作教育的场所和资源, 使学校教育与改造自然、建设社会、创造经济的一切社会活动联系起来, 让教育发挥社会化的作用, 让社会担当教育的主体。

(三) 教学做合一

为了批判当时单一传统的教授法,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论。他反对教师“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和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传统教学模式。[3]陶行知先生说:只教不做不算教, 只学不做不算学, 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离开做的先生是假先生, 离开做的学生是假学生。只有“教学做合一”才能形成真正的教育, 也才能达到教学相长。“教学做”不是生活的三个方面, 三个过程, 而是同一个方面, 同一个过程。要把“教学做”融合起来, “事情怎样做的便怎样学, 怎样学的便怎样教“。[4]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一) 把生活引进课堂, 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认为, 教育与生活是同一个东西, 就好像人的小名与学名, 教育含于生活之中, 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5]教育也要以生活为前提, 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现代职业教育主要是教会学生生存发展的技能和本领。因此, 必须与市场经济、生产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境引入课堂, 让学生去模拟训练。同时还要树立课程资源意识, 将课堂延伸到实际生活中, 把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当作我们的教育资源。让教育发挥生活化、社会化的作用, 并且随着生产生活的变化适时改变教学内容。

(二) 突破围墙, 与社会力量合作办学

陶行知不主张关起门来办教育, 尤其是现代职业教育必须打破围墙之隔, 把学校办到社会大环境中, 让每一个工厂, 每一个企业, 每一个职场都发挥学校的功能, 承担职业教育的主体。只有让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才是适应职场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

这就要求在现代职业教育中还要打破“学生止于校园, 教师止于课堂”的传统模式。要让我们的学生走出校园, 走到社会、企业的大学校中, 同时教师也要走出传统的课堂, 走进工厂、企业、园区的大课堂中参与锻炼学习。通过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的育人宗旨最终才能得到彰显。目前职业院校形成了校企合作的新型办学模式, 在经济新常态下, 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合作的外延和深度。除了合作招生、合作就业, 还需要在合作办学、合作教学环节下工夫, 让企业的专家能手充分参与课堂教学, 让学生与社会无缝对接, 零距离接触。使我们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适合社会所需, 能为社会所用。

(三) 改革教学方法, 以学生“做”为中心

陶行知回国后对当时中国学校教员的教学方法作过深入调查, 认为有相当多的教员只会教授, 单纯的传授书本知识, 把原本活泼的学生变成了“书架子, 字纸篓”。[6]因此, 他反对以“教”为中心的教授法, 主张“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目前职业教育也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为中心的现象,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学生学到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但到了实际工作岗位完全无法应用, 没有将“教学做”统一起来。这就要求现代职业教育要从教学方法上彻底改变教、学、做分离的状态, 要边教边学, 边学边做, 以“做”为中心, 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 学成一事再学一事, 循序渐进。教师教的是什么, 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学的是什么, 要学会适应新环境, 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教学做合一”才能使学生“离开了先生也能单独做事”, 真正成为社会有用之人才。

参考文献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第4篇

一、生活教育理论的特征

1.全面性

首先,生活教育理论不仅涉及到了学校,也联系了社会生活——认为学校的教育一定要与社会相互联系,学校不能关起校门来搞教育,这样学生的知识不适用于社会,将来出到社会还得重头再学。此外,如果教学内容、教学工具脱离了生活,那学生就是在学书,教师只是在教书。在“生活即教育”的原则下,书是有地位的,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其次,生活不仅强调了教学,更强调了做。不仅学生要“做”,教师也要“做”。在做上教是教师,在做上学是学生。再者,在角色上,教师和学生没有严格的区别,老翁可以做学生,幼童也可以做教师。最后,在教学对象上,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

2.现实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经过多年时间的出来的理论,并且是根据中国的教育状况,不断进行完善提出来的。他与杜威的教育理论是不同的。杜威的教育理论到后期仍然会有变化,原因在于他提出理论是并不像陶行知先生一样把理论根植于现实。生活教育理论在今天仍旧在教育领域中长盛不衰,就是因为它适用于中国的教育状况。

3.延展性

从横向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蕴含了各个方面的内容,即全面性。从纵向看,它促进了国家现代化、民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全程教育,它“贯穿于人的生命的全过程,而不是只在某一个年龄段接受教育”,同时也诠释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长远发展的过程。生活教育理论是立足于时代,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着眼于现代化二提出的全程教育理论。现在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时代,中国社会高速发展,信息量爆炸式地增加,时代的需要要求国民必须贯彻终身教育理论,并且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进行全面教育。

4.中国性

生活教育理论是针对中国的国情制定的教育理论,是在中国土地上经过实践取得的果实。首先,他坚决反对脱离民众生活的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从中国的教育实际出发,走带着中国性质的办学道路。其次,在教学内容上,选择了与大众生活联系紧密、具有乡土气息的材料,同时也重视生活教育历史上的联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最后,在教学体制和教学方法上,针对本国国情进行改革。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育的启示

1.写作的综合性

语文的性质有两个:一是工具性,二是人文性。这就要求在写作教学中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技巧,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意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全面性,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与能力;二是方法与过程;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达到这三方面的统一,才能让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创造力。生活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决定了更加综合的写作教学内容、写作教学程序进入到课堂中去。“教学做合一”更是全方位地给学生、教师乃至学校、社会做了要求:学校不能关门教学,学校教育的大门要对社会开放;社会也不能脱离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写作的实践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语文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强调实践,由此,语文重视实践,语文写作更重视实践。尝过糖才能写出甜蜜蜜的滋味;烫了手才能在写作中表达出热乎乎的感受;吃过黄连才能用文字说出“苦不堪言”。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写,在实践后写,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感受、真实的自然与真实的我。生活教育理论的三个方面都阐释了社会生活实践对写作教学的重要作用,写作源于生活,生活指导写作。

3.写作的拓展性

(1)写作主题要与时俱进

写作的主体不能再局限于小部分,在现代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新的内容,要想学生的思想紧跟时代,要培养学生在新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写作的主题必须紧跟时代。“社会即学校”表达出了什么样的社会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学校教育。

(2)写作内容要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将语文写作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观察到什么样的生活,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都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3)写作教学方法遵循科学发展观

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要坚持为学生谋求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统筹兼顾整个课堂及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4.写作的民族性

写作要学会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道:“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字是具有记录功能的,学生在学习写作时,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添加到文字中去,不仅为文章增添色彩,还能是文化得到传播,同时也能提升自我的内在道德修养。

三、写作教育的实施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是与实际相结合的,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这一理论在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新教学原理中逐步形成的,是紧密结合我国社会实际而创立的新教学论。语文写作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社会文化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想做到这些,应当从以下几个进行思考:

1.教师与学生

首先,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自身的威严,有让学生信服的特长。写作课程本是相对枯燥乏味一些的,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信服自己,在自己的写作教学课堂上认真学习,首先要对自身的写作能力进行加强。教师让学生信服的方面可以有很多,比如说自己在词赋方面非常厉害,在写作教学课堂上讲解作文时加上古诗词的引用,不仅能让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运用诗词,也可以让学生知道这位教师在写作方面也有一处厉害的地方,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学习。其次,在课堂里,最忌刻意模仿别人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活动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不管使用何种方法,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在授课时不要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混淆。在大部分课堂上,由于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占小部分,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依赖教师,在课堂上也不愿意过多的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教师的教学应当是启发式的授课。比如在评讲作文时,教师要带头发表言论,但与学生不同的是,教师应该是总结这次的写作情况,整理出一些好的段落或句子进行表扬,然后随机抽取一些文章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阅读后进行点评。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学生点评应当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每次回答的同学不能相同。有些学生不愿意讲或者不懂表达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哪些方面进行回答。写作不仅仅注重书面形式,也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的引导主要和自己总结时相关,比如说,我给一群刚接触议论文的学生上课,我的作文讲评课的主要目的是归纳议论文的写作格式,那么,在学生评论时,我会将引导的方向导向作文应如何突出中心论点,如何将议论文三要素都在文章中完整表达等等。最后,在学生写作上,不能依赖教材和参考作文,要倡导学生逐渐脱离教材,脱离参考作文,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认为,初写作文的学生,可以仿写、改写,可以给他们一些框架,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把这个框架充实。但是不管是记叙文和议论文,最终都需要融入作者的情感才能写好。填鸭式的教育经历的几十年,要想一步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是不可能的,教师只能一步一步地放手,每走一步都要多思考,多总结,这不仅是学生要教学做合一,教师也要做到教学做合一。

2.教育与实践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很多人都提到要实践,就要带领学生到户外去进行实践。写作是长期的事情,而学生并不可能长期在户外实践。实践应当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包括学生的平时生活、心理活动等方面,二是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更多外面世界的状态,比如学生阅读的环球时报、半月谈等等。这些都是活的东西,要“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通过这两方面的实践,学生可以进行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学生要进行真正的实践应当放在假期,可以就近组织一些活动,如参加户外运动,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些实践类型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摆脱教材,摆脱教师对学生思维的禁锢,丰富了课外知识,同时也为写作积累了材料。通过实践,教师应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情,再组织学生在教师进行交流、互评,此时教师就起到了激发学生潜力、鼓励学生的作用,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中来,每个学生的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想,整个班级几十位学生,大家一起分享讨论,就有了几十种不同的思想与感受。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用一些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思想来指导学生的写作教学。

3.教学与文化

语文教学实际上也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写作不仅能记录文化,而且以文字表达的传播更为持久。对于学校,不仅需要完善图书馆,更要利用好图书馆。如今许多学校都在校园里建了图书馆,但这些图书馆的藏书量都是较为缺乏,学生平时也没有时间、或者不愿意到图书馆借书看,所以图书馆也是一个摆设。学校应该开设语文阅读写作课。所谓阅读写作课,就是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阅读,并摘录好词好句加进自己的文章中,或者让学生写一些读后感,这些事情并不能强迫学生去做,要引导他们在阅读的同时养成提笔写字的习惯。这也是一个限时训练,不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琢磨写什么,怎么写,写完之后,集体坐在一起相互点评相互讨论。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语文的性质就是工具性和人文性,所以语文写作的学习离不开书本、著作、同时也不能脱离社会实践和文化生活,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训练,“它关系到整个人的塑造,包括思维、想象、情感、人格、个性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也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对待教育,要有“双创”精神,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之既能劳力又能劳心,是我们所要求的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今天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所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第5篇

陶行知先生,现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为我国现代学前教育和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他的教育思想宝库中,生活教育理论便是其中璀璨的一颗。它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学理论的努力。生活教育理论虽然对普通学校教育都不适合,但却符合学前教育的一般理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共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次,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再次,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重要主张,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鉴于各方面的原因,本 文将对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作以简单论述,以及所引发的一些小思考。

一“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传统教学的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完全不能把在校外获得的经验我完整地、自由地在校内利用。同时另一方面,他在日常生活中又不能应用在学校学习的东西,那就是学校与生活的隔离。”在杜威看来,教育必须关注现实生活,教育是儿童生长于发展的过程。因此,教育应该使儿童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并在生活中培养民主与生活的能力。所以,杜威主张在学校中引进一些社会活动,使学生在社会活动中通过获得经验来学习掌握书本知识。在理论上,杜威并不反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但他更重视儿童经验与书本知识的整合。

与杜威有别,陶行知则提出“生活即教育”这一命题。在陶行知那里,他把教育看成是生活原本应有的东西,不是外加于生活之上的东西,由此,他强调了教育与生活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他看来,教育若不能通过生活来进行,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如果要体现其对生活的改造作用,也必须通过生活来进行。所以,教育要着眼于儿童的生活,要用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而教育。尽管二者命题不尽相同,但有一点不容置疑,那就是:生活史教育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生活原本就是多彩的,而回归生活的教育也必然应是丰富的。

二 生活即教育

(一)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为什么生活具有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是由于生活中的矛盾使然。他说:“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与没有受过某种教育的生活,摩擦起来便发出生活的火花,即教育的火花,发出生活的变化,即教育的变化。”所以说,“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正因为生活的矛盾无时无处不在,生活就随时随地的在发生教育的作用。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看,过什么生活也便是在受什么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看,生活伴随人生始终:“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陶行知主张人们积极投入到生活中去,在生活的矛盾与斗争中去选择与接受“向前向上”的“好生活”。

(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他强烈批判以书本、以文字为中心的“老八股”和“洋八股”教育,认为书本和文字不过是生活的工具,书本和文字的教育之过在于把书本和文字当成教育的本身,一位读书之外无教育,是大错特错了。因此,要“用生活来教育”,通过生活来教育,教育与生活要有高度的一致。试想,如果“过的是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书籍,不算是受着劳动教育;过的是迷信生活,虽天天听科学的演讲,不算是受着科学教育;过的是随地吐痰的生活,虽天天写卫生的笔记,不算是受着卫生的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的行动,不算是受革命的教育。我们想要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

(三)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先生说:“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决定教育,表现为教育的目的、原 则、内容、方法都为生活所决定,是为了“生活所必需”当我们提倡民主教育时,它“应该是健康、科学、艺术、劳动与民主组成之和谐的生活,即和谐的教育。”;当我们在中国办教育时,这种教育就应当是为了人民大众的生活需要和幸福解放的教育,如果不是这样,教育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另一方面,教育能改造生活,推动生活进步。先生说过:“教育史民主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说明了教育对社会政治改造的作用。而他本人一生从事教育,就是在培养能够承担改造社会重任的人。教育不仅改造着社会的生活,也改造着每个个人的生活,“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因此,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相辅相成。陶行知提示说:“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

综上所述,对于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的理解,引起我的无限思考。对于启示不敢妄谈,只是不成熟的想法及未经深思熟虑、经过调查、检验的想法。

一 过幼儿教师的生活也便是在受幼儿教师教育

我们一直在接受教育,鉴于我所学专业是学前教育专业,所以接受的是学前教育专业所开设的教程理论。志在把我们培养成合格的幼儿园教师人才。例如:“ 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具备较高情智结构、较强实践能力、一定科研能力和初步管理能力的幼儿园教师,以适应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需求。” “本专业培养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能适应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具有宽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过硬的专业技能及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综合素质较高,能在幼教机构从事保教、管理、教育工作的幼儿教师。”„„尽管在表述上有所差异,但其中都有在强调“实践”。先生说,“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过什么生活便是在受什么教育。” 我们是要成为幼儿教师所以在接受学前教育的教育。那么,我们是否更需要幼儿教师的生活?过幼儿教师的生活便是在受幼儿教师的教育。当然,我们不可以否定课本知识的系统性与一定的科学合理性以及学校的正规教学。在教学课程的设计中,应有“过幼儿教师生活”的开设。去世纪的生活中与幼儿进行摩擦,与已成为幼儿教师的工作者进行摩擦,接受幼儿教师的教育。

二 具体的开设

(一)入学前的开设

对于本专业的招收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在未接触之前并不是很了解这个专业。我个人认为:在接受系统的学校课程理论教育之前,应占用相当长的一部分时间去幼儿园,亲身去过幼儿教师的生活。发现所出现的矛盾、问题,进而能够明确我们所应努力的方向,增强我们学习的动力,加强我们对于本专业的理解。当然在此生活过程中,我们就已经接受了大部分的教育。

(二)假期的实践

“过幼儿教师的生活”并不等同于要摒弃我们课程理论的教学。在学校我们也要学习知识理论。理所当然的几乎占用了我们所有的时间,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假期的时间去接受另一种教育,积累该方面的知识。同时,我们还可以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找两者的结合点,甚至说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检验。学校并没有对此做详细的要求,只是一直在提倡,这就只能依靠我们自己的个人意志。我想:学校可以对此作出明文的规定。可以采用强制与鼓励的原则。1,强制原则。每位同学按教学规定须在假期进行实习教育,并纳入教学评定当中,收入档案。2,鼓励原则。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精神的奖励。例如:颁发荣誉证书或者素质拓展方面的奖励。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第6篇

摘 要: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命题为内容。它对脱离生活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批判,构建了生活教育理论,提倡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教育改革、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教育理论应该植根于家庭教育当中,这将对改变当今普遍存在的观念陈旧、方法失当、效果欠佳的家庭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活教育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陶行知,是继孔子之后的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伟大人民教育家,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构建了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命题为内容,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学校教育,也很好地指导着家庭教育。如今,陶行知的时代距今已有多半个世纪了,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依然年轻,对现代的家庭教育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一文中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它不是要求教育与生活联络。……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分开来说,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是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是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是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是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的生活便是受社会革命的教育。从此类推,我们可以说:好生活是好教育,坏生活是坏教育,高尚的生活是高尚的教育,下流的生活是下流的教育,合理的生活是合理的教育,不合理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有目的的生活是有目的的教育,无目的的生活是无目的的教育。反过来说,平日过的是少爷小姐的生活,便念尽了汗牛充栋的劳动书,也不算是劳动教育,平日过的是奴隶牛马的生活,便把《民权初步》念得透熟,熟得倒过来背,也算不了民权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在这种理论的指引下,陶行知进一步指出,生活教育的内涵便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其中,生活即教育是教育改革论,而并非某些人曾经怀疑过的教育消亡论。生活即教育这个命题揭示出教育的本质,阐明了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

生活。这一命题告诉我们要树立一种以社会为整体的教育观,以人民为主体的教育观,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观。

社会即学校,不是学校取消论,而是学校改造论。要以社会为学校,学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必须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学校应培养人中人,培养真人,培养真善美的活人。它启示我们要自觉加强学校与社会的沟通,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教学做合一,是教学方法革新论,而不是教学的削弱论。它强调了“行是知之始”,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生活教育的对象,男女老少,工商兵农,无所不包。陶行知的这种关乎民众,关乎民众生活,密切贴近生活的教育是其教育理论的深刻与独特之处。

二、将生活教育植入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是孩子不能随意选择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值得家长学习,将生活教育理论作为家庭教育的新理念来教育孩子,可以在提升教育理念和家教质量的同时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引入现代家庭教育也存在着必要性。

从当前的社会现状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是围绕着应试教育来运转。在学校,教师为学生的升学而教书,学生为了分数而读书;在家庭,父母为学生的升学而不允许学生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就算家务活也不让孩子接触。这样便导致孩子超然于生活之外,必然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的学生在入学军训时,吃饭的时候不吃鸡蛋,原因竟然是不会剥!不吃鱼,是因为怕鱼刺卡住喉咙!(平时都是父母为其挑去鱼刺)。这样的教育,着实让人心痛。可见,当今教育的最大缺失就是生活教育!

有学者认为“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是人的两个生长家园,科学世界是异乡、生活世界是故乡。科学世界的意义基础在生活世界,如果这两个世界的教育发生断裂,或产生鸿沟,就会导致深层的教育危机。”这正揭示了现代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从教师到家长,往往对科学世界的教育格外看重而将生活世界的教育忽视或者遗忘。孩子从小的时候就开始在一个抽象的充满逻辑概念的科学世界中接受训练,直到上了大学,掌握了更多的理论知识,但对于身边的现实世界却很少关注。等到步入社会,要用双手养活自己的时候,也便不得已步入了生活世界,然而在这个生活世界中却做事缺乏能力,做人缺乏情感,是一个脱离

生活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对此,我们不能不反思。于是,整合科学教育和生活教育便是当务之急。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为科学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法便是将科学教育和生活教育整合的最佳方法。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孩子朝夕相处,更容易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因此,生活教育理论可以说是现代家庭教育的法宝,是将孩子培养成“真人”的利器。

三、将生活教育理论植入现代家庭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想要改变学校教育的方式很难,改变家庭的教育方式也很难。生活教育在当代社会不能够很好地发展,很大的原因是当今的教育环境。作为家长,要能够分析教育形势。这是一个高文凭泛化的时代,社会需要的已不再是高文凭的人才,而是高能力的人才。从近几年的中小学教师招聘情况可以看到,一个小学教师的岗位,竟然有几个博士生去应聘,但博士生往往并没有应聘成功,学历再高,并不代表有多么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能力从哪里来?从生活中来,从做中来,从“劳力上劳心”上来。因此,要转变旧的家庭教育理念,让学生解放双手和大脑,去接受生活教育。将生活教育理论植入现代家庭教育,应解决如下问题:

(一)确立牢固的生活教育观

在重大的学业压力下不堪重负的孩子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开学的时候想着放假;放假的时候盼望早点开学。”因为孩子们已经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权利。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太切,不论孩子是否有兴趣,是否愿意,也不论掏多少钞票,都自作主张给孩子报了各种辅导班。假期里孩子参加诸如琴棋书画艺术班,奥数班,强令孩子拖着疲惫的身心去“应酬”。陶行知很早以前就提出了,要解放儿童的双手和大脑,要解放儿童的空间,要解放儿童的时间。爱迪生母亲对爱迪生的宽容,成就了一个科学家,这是最典型的例子。任何伟大的发明都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可见,家庭教育过程中,要牢固确立生活教育观。

(二)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构建“教学做合一”的平台

教育是受环境影响的,学校教育如此,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广义的家庭教育包含着家长对孩子进行的认知和人格教育,也包括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包括家长道德、文化、家庭生活条件与生活方式、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生活中,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持续不断的,对孩子影响极为深刻的,也往往是被家长所忽视的。有些家长身教不严,随地吐痰,满口脏话,心术不正,等等的恶习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用生活教育的理论来说,孩

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受到的教育就是坏的教育。要想孩子受到健康良好的教育,家长就必须去营造一个和谐的健康的家庭环境。

“教学做合一”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实施。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中心是一个“做”字,这个做不等于蛮干,而是要“在劳力上劳心”。家长要指导孩子在做中学,而不是束缚住孩子的双手。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养成了在劳力上劳心的习惯,在做的同时动脑思考,创造性思维养成了,便能成为创造性人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第7篇

浙江乐清中学 张金琪

【摘要】八十多年前,陶行知竭力反对传统教育,倡导“新教育”。他的“新教育”与当今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教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的“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创造教育”“民主教育”等,依然还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因此,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有利于实施新课程教育。

【关键词】考试观、人才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管理观

陶行知是二十世纪“五四”前后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师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家克伯屈交往甚密。回国后,他立足于现实,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努力改变我国落后的教育现状,在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创立了有鲜明特色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当时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目前正在实施的新课程也有深刻的启示。

考试观

一、陶行知竭力反对那种脱离实际生活的的会考,极其深刻地揭露了旧考试制度存在的种种弊端。“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做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好玩吧,中国之传统教育!”(1)这种会考制度造成学校的畸形现象(那时还没有统一的高考制度,大学是自主招生的),跟现在高考制度造成学校的畸形现象,是多么惊人的相似啊!它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拚命的赶啊!熄灯是从十时延到十一时了。你要想看压台戏还必须等到十一时以后。”“赶了一考又一考。毕业考过了,接着是会考;会考过了接着就是升学考。”(2)对于这种畸形现象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他极其尖锐地指出:“一连三个考赶下来,是会把肉儿赶跑了,把血色赶跑了,甚至有些是把性命赶掉了”,它会“把有意义的人生赶跑了”,“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因而,这是一种“杀人的会考”。(3)他强烈要求改变这种考试制度:“这把会考的大刀是不可糊里糊涂地乱舞了”,他强烈呼吁“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4)这些话语是空谷跫音,这些见解是入木三分,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依然振聋发聩,发人深醒。因为,“这把考试的大刀至今还在糊里糊涂地乱舞”,我们现在还是在这样的考试制度下教育,虽然我们也意识到高考制度已严重地惨残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已严重地抑制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虽然国家教育部和已经实施新课程的省份,也都在尝试着去改变这种高考制度,但从他们推出的方案来看,都还是在现有的书面形式上作一些调整,而没有从根本上突破书面考试的局限,因此,也都无法从本质上改变应试教育制度,以尽快地“救救孩子”。

二、众所周知,了解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如果我们仅从了解世界的角度去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那么,学生必然是“死读书,读死书”,学校也必然会从“会考筹备处”变成了“高考筹备处”;如果我们从改变世界的角度去考核学生的学业水平,那么,学生才可能“活读书,读活书”,学校才可能从“高考筹备处”变成“实践创新的试验场”。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是多方面的,能力也是多种多样的,仅仅考核书面解题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书面解题能力还不等于实践能力,充其量只能是一种潜在的、有待转化的实践能力。现在普遍存在的“高分低能”现象,正是证明“知识无法转化成智慧”、“理论无法转化成能力”的容观事实。因此,改革高考制度,我认为必须要做好两点:第一、我们要依照陶行知说的“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加强考试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诚然,陶行知说的创造的考成还相当笼统(他只举了几个生活问题来加以说明),但是,他认为考试应该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这个方向是非常正确的,它有利于避免那些只在书本上兜圈子,重死记硬背,重机械训练,而不重实际运用的空头的考试。第二、我们要借鉴欧美发达国家成功的考试经验,突破过份注重书面测试的考试形式。因为新课程倡导的先进教育理念是从欧美发达国家引进来的,那么,建立在这些先进理念基础上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如美国高校录取学生不单单看考试成绩,而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面试表现和证明学业能力的材料共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来决定取舍的),如果不一同引进、消化和吸收,那么,新课程教育就必然会“穿新鞋走旧路”,这是毫无疑问的。

人才观

一、在培养人才方面,陶行知非常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全部发育:身体和精神要全体顾到,不可偏于一面。譬如在体育上,耳目口鼻手足统要使他健全;在智育上,既要使他自知,又要使他能够利用天然界的事物;在德育上,公德和私德,都不可欠缺的。”(5)结合他认为教师“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6)和“做”“便是在劳力上劳心”的观点,(7)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现在倡导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跟他的“全部发育”观是完全一致的。但是,陶行知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还特别强调“真”字:“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即寻求、探求、追求真理;“真人”即真实的人,真诚的人,真挚的人,不虚伪,不虚假,不虚夸。从“千”“万”两个字可知,他认为教师和学生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达到这个教育的终极目的。这不禁让人想起苏格拉底用生命来捍卫真理的事迹,也不禁让人想起亚里士多德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经典名言。它不是从学科角度来谈的,而是从内在人格的角度来谈的。在他看来,“真”字是最关键的,是立人之基,是治学之本。这对于现实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毋庸讳言,我们的社会普遍缺乏诚信,一方面固然是制度的缺失、制度的制约不够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应试教育没有做到“教人求真”、“学做真人”造成的。因为我们的学校教育严重地脱离了社会生活实践,促使学生写文章从小学开始就感到没有事情可写,就开始胡编乱造,就学会假冒骗,这样长期的人格扭曲,造成他们习惯于说假话,而且说假话还是“脸不改色心不跳”。“文如其人”,“人也如其文”呀!这种“逼人说谎的教育”造成了现实社会普遍缺乏诚信,而这又严重地制约了高考制度的改革。对于这样恶性循环,很多人竟然还没有意识到。可见,“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深刻性和迫切性了。

二、陶行知的“人才观”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他很早就重视“创造”和“行动”。他说:“我们主张‘行动’ 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8)“我说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9)意思是说,我们先要行动,在行动中获得思想,利用思想去创造事物。他说的“行动”和“教学做”中的“做”的意思一样,即生活实践。可见他认为创造来自实践,脱离实践是无法创造的。这种认识是相当深刻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陶行知就已经把“创造”和“实践”作为教育的核心价值来追求,体现他教育理论的先进性。现在,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了世界各国教育追求的共同目标。我国也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来抓,但是,我们的教育还是在原有的体制上推行新课程,学校和社会的关系依然没有处理好,因此,创新教育的成效不大,致使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第四次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充满忧虑地提出了“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问题。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课程观

一、在对待课程的问题上,陶行知认为编制课程既要合乎社会发展需要,又要合乎个人发展需要:“编制课程的人,必须明了动的社会的种种需要,将他们分析起来,设为目标。再根据儿童个人心理之时期,能力之高下,分别编成最能活用之课程,使社会需要不致偏废,儿童能力不致虚耗。”“社会有新的需要,就当添加新的功课去适合他,指导他„„社会的新需要没一定,增加新功课也随之而异。”与此同时,他还强调课程既要合乎世界潮流,体现普遍的人文价值观,又要合乎不同个体的不同需求,增强课程对于学生的适应性:“从社会这面讲来,要问这课程是否合乎世界潮流,是否合乎共和精神。„„更从个性的一面讲来,谁的事教谁,小孩子的事教小孩子,农人的事去教农人,方才能够适合。”(10)他还主张“课程要有系统,但也要有弹性,要在课程上争取时间的解放。”“课程组织应敷成多轨”,要有“伸缩性和多样性”。1939年陶先生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的课程,除普通功课依照通常进行外,用四分之一的时间让学生各依“性之相近”学习一门特修课。特修课分为下列六组:(a)文学组;(b)音乐组;(c)戏剧组;(d)绘画组;(e)自然组;(f)社会组。(11)特修课的开设,为学生特殊才能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创设了时空。在这样的课程中学习,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绽放,才能得到自由施展。现在,我们实施的新课程,也开始依照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选修课程,这正是往这个方向努力。

二、编写课程教材也要适合学生需要,不能为了少数人的需要而牺牲大数人的利益。他说:“我有一次对学生发问道:‘有几多人应用过代数?’那一百人中只有七八个人举手。又问:‘不曾用过代数的人举手!’就有九十几个。后再查考那七八个人所用的东西,只须一星期,至多不过一月,就可教了。照这样看来,我们应该有变通的办法。是否为了七八个人去牺牲那九十几个人。那七八个人,或为天文学家,或习工业,或学医生,所用代数,不过百分之一罢了。我们不可以为了一个人,去牺牲九十九个人;也不可以为了九十九个人,去牺牲那一个人。总要从社会全体着想,有否其他有用的东西未列在课程里?或是有用不着的东西还列在课程里呢?照这样去取舍才行。”(12)然而,我们现在编写的新课程教材,还没有彻底摆脱“繁、难、偏、旧”,还不适合大多数学生的需要。因为我们的教材还是为将来培养少数专家而编写的,而不是为未来培养大多数合格公民而编写的。因此,同欧美发达国家的教材相比,依然是内容普遍偏多、偏难、偏深。这样的结果是,一方面教师为了完成任务只能传授知识,而没时间让学生探索实践;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学了这些内容(特别是数理化英语的内容),进入社会后,大部分内容派不上用场,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三、教材是一种很重要的课程资源。怎样对待教材这种课程资源呢?陶行知认为,“„„教科书只可作为参考,否则硬依了他,还是没有的好。”“„„不要将活泼泼的人为死书所用。要晓得账簿(指“讲义”,引者注)之外,还有许多文化在那里,要靠教科书是有害的。”(13)这就是说,教师要批判地、灵活地使用教科书,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教科书进行二次开发,或选用、或不用;或赞同、或纠正;或详教、或略教等。他说: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时还要“运用补充材料及临时材料”进行教学。这正如孟子所说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又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还如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为教材要反映生活实践,但不见得都是正确的,同时,现实生活时时刻刻在发展变化,教材一旦编成就有相对稳定性,它未必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变化。

四、陶公还特别重视开发生活实践的课程资源。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教育弄到山穷水尽,没得路走”的原因是,“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陶行知极力反对脱离社会生活的教科书,甚至认为这种教科书“还是没有的好”。“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他说:“教育好比是蔬菜,文字好比是纤维,生活好比是各种维他命。以文字为中心而忽略生活的教科书,好比是有纤维而无维他命之菜蔬,吃了不能滋养体力。”“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体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14)据此,他以培养生活力为指导,举了七十个例子来说明教师如何开发生活资源。新课程观认为,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是教学的研究者,是社区型的老师,这就表明,教师要利用学校所处的社区,开发生活实践资源,配合教材,完成课程任务。因为教材是高度浓缩化、本质性地反映生活实践,而生活实践是生动活泼的,是直观性的、体验性的,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生活实践资源,还原教材所反映的现实生活内容。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读懂教材,还要引导他们读懂生活实践。诚如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认识事物必须加上实践活动。没有这一活动,甚至通晓事物的人,在事物面前也会茫然不知所措,甚至精通某一技艺的人,也会显得无能而不适于日常操作。”(15)

教师观

一、在对待教师的角色上,陶行知认为,教师必须要好学不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16)“我们深信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17)但是,“现在教育界的通病,就是各人拿从前所学的抄袭过来,传给学生。看他书房里书架上所摆设的,无非是从前读过的几本旧教科书;就是几本书,也还未必去温习的,何况乎研究新的学问,求新的进步呢?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18)“有些人做了几年教师便有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惟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长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19)可见他认为教师好学不倦是解决职业倦怠,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前提。可现实还依然如此。很多老师把教书当作谋生的职业,而不是终生奋斗的事业。因而,只追求一劳永逸、机械重复,缺乏继续学习的动力。这里的原因有多方面,但应试教育难逃其咎。主要有:

1、高考制度既造成学生的倦怠,也造成教师的倦怠,使教师没时间、也没心情读书学习;

2、我国教育不论是中学或是大学,都是应试教育,这种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导致他们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其他岗位也是如此)也不想读书、不会读书;

3、教师不读书、不学习、不研究,竟然还可以教书,这是应试教育造成的奇怪现象,应试教育只需要重复传授和机械训练的教书匠,而不需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有创新开拓能力的教育家。(20)如今,新课程已对教师的角色做了重新定位,认为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是教学的研究者。“开发者”、“研究者”的角色决定了教师必须要好学不倦。

二、在对待教师的行为上,他认为:“新教员不重在教,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21)“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22)他在南京高师任教时,有感于“教”与“学”严重脱节的现象,不顾保守势力的反对,主张将全部课程由“教授法”改为“教学法”,以实践他的“引导观”。这说明他反对教师机械地传授知识,主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怎么引导?首先,“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23)其次,搭建支架,寻找方法:“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24)显而易见,他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传授答案。他还说:“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另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老师交给学生哪几把钥匙呢?他认为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25)最后,启发思维,教师要“注重启发:在学校里并非一面教人,一面受教,就算了事。要使学生的精神意志和能力,渐渐的发育成长。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更要进一步说,使他不得不愤,使他不得不悱。杜威先生也说,教学生的法子,先要使他发生疑问;查出他疑难的地方,使他想种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这些方法中,选出顶有成效的法子,去试看对不对;如其不对,就换个法子,如其对了,再去研究一下。照这方法来解释同类的问题和一切的问题。”(26)

三、在陶公的“教师观”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引导他们懂得怎样去社会生活实践。学校教育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的,陶先生把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倒过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他还把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改成“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把自己的名字也改为“行知”,突出了他的生活教育的实践特性。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我们也可以说:教学做合一便是生活。”(27)“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28)这就把“教”与“学”统一到“做”上,教育应该以做(行)为起点,而不是以此为终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一个“社区型”的教师,必须有很强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指出:“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参与,强调‘活动’,强调‘操作’,强调‘实践’,强调‘考察’,强调‘调查’,强调‘探究’,强调‘经历’。”(29)之所以特别强调学生参与,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严重地脱离了生活实践。陶公还进一步指出,教师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主张‘行动’ 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怎么培养呢?他认为:“培养创造力: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我们就要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之培养。

(一)需要充分的营养。„„

(二)需要建立下层的良好习惯,以解放上层的性能,俾能从事于高级的思虑追求。„„

(三)需要因材施教。„„”等。(30)

学生观

一、陶行知是这样解析“学生”两个字的含义的:“‘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先生说什么,学生也说什么,那便如学戏,又如同留声机器一般了。‘生’字的意义,是生活或是生存。学生所学的是人生之道。”(31)“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这种能力,再概括说起来,就是要养成‘自主’、‘自立’、‘自动’的共和国民。”(32)“鼓励自治:这便是教学生对于学问方面或道德方面,都要使他能够自治自修。”(33)可见,他肯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觉意识,要求学生应该自主学习,不能被动地“听教”,不能机械地“拷贝”。这是正确的。他还进一步指出,经验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文字才是真的文字。凡不是从经验里发生出来的文字都是伪的文字知识。伪的文字知识比没有准备金的钞票还要害人,还要不值钱。”(34)“无论他是一隅三反,或是以一知万,那个‘一’必定是安根在自己的经验里。”(35)他说的自己的经验,就是指学生自己“做”(“行”)的实践经过和体验。即知识来自实践,从实践出发学习知识。“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么学„„。”(36)“从做中学”。他的“做”的含义很广:“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37)这就把学习与实践经验联系起来,从“经验”中学习,没有“经验”,就没有学习”,这虽然是他的老师杜威“从经验中学习”的观点,但他的解释仍不失其独到性、深刻性,与建构主义倡导的“学习并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过程,而是学生基于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经过不断地同化和顺应自主地建构自己的知识,这种建构不可能由教师代替”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在学习的自主、自修、自动、自治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探讨真理的五条路:“

1、体验;

2、看书;

3、求师;

4、访友;

5、思考。这与中庸上所讲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可以比起来看。体验相当于笃行;看书、求师、访友相当于博学;思考相当于审问、慎思、明辨。”(38)可见,陶公主张的学习方式就是“实践体验学习”、“读书访师友学习” 和“探究思考学习”。

二、“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他们一个教室容纳四五十人,试问教师的力量有多么大,能够完全去推动全级学生?所以就发生了教育方法上的错误。”(39)可见,他已经看到学生人数多造成教学上的困难。据了解,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学校普遍实施小班制,学生人数一般不会超过25人,教学上普遍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而我国学校班级学生人数依然多,采用传授法尚且难以对付,更甭提小组合作学习了。但是,大班传授,如同开讲座,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个现状,他发明了“小先生制”:“„„小孩不但教小孩,而且教大孩,教青年,教老人,教一切知识落伍的前辈。教小孩联合大众起来自己干,才是真正的儿童教育。”(40)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在传播知识上的重要作用,对于改变我国落后的教育面貌,确实起着很大的作用。不过,陶公发明“小先生制”的终极点虽然是在改造社会教育上,但出发点还是在学校教育上,在于通过同伴互助,好的学生帮助差的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以此为起点,去教导社会上需要教育的人。尽管这还称不上严格意义上的合作学习,但它已经有合作学习的萌芽。

管理观

一、陶行知强调“民主”在教育中的价值:“我要提醒大家注意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在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有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创造力,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41)这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学生、教师、校长、教育行政领导四者之间是平等的主体,是学术关系,而不应该是管理关系。试想:教师与学生之间如果是封建家长制关系,这教育会有活力吗?会有创造性吗?同理,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教育行政领导与校长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新课程是在欧美民主体制上产生的教育理论。我们把它移植过来而要使它不致于水土不服,就必须要改变教育管理体制,从管理转向服务,否则,就会如陶公所痛恨的:“现在在行政方面之趋势是太一律,太呆板,若不改弦更张,实无创造之可能。”(42)

二、他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43)“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44)“国家把个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个整个的校长。为个人计,要这样才可以发展专业的精神,增进职务的效率。为学校计,与其做大人名流的附属机关,不如做一个学者的专心事业。”(45)很明显,他强调校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校长事关个人学业和国家学术的兴衰,应该是学校学术的带头人;要求校长把这个职务当作专心事业去做(而不是当官员来做),而且要一心一意地去做;不要让学校成为权势人的附属机关,要求校长有学者的专业精神。这些见解都很中肯。

三、我们现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旨在扭转应试教育,但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陶公所认为的管理制度在制约——

第一、行政威权化: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地强化权力,以加强自己的权威力量。他们用公共管理的基础能力,而不是教育专业能力,严格死板地去管理学校,而不是为学校提供服务,以致学校缺乏个性、缺乏活力,出现“千校一面”的局面。

第二、学校衙门化:学校成了政府部门的附庸,没有独立性,缺乏自主权,无法摆脱教育行政部门的严重束缚,无法根据学校的特点进行自由地发展。

第三、校长官员化:校长是行政部门任命的行政官员,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行政部门的意图、决定,惟命是从。等等。

这严重违背了学校的本质。学校是教育研究单位,是专业性特强的学术机构。它的领导人,不管是部长、厅长、局长,还是校长,都应该是有教育学背景的专家学者,而不仅仅是某个学科的拔尖人才,更不能是一般的教师。因为教育领导的正确理念、思路等,是需要深厚的教育学理论支撑的;教育领导的正确决策,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公共管理的基础能力,而是教育学的专业拔尖能力。教育领导特别是校长,不能是学校的看护人、大管家,而应该是学术的带头人,他靠自身的学术权威来引领全校教师的教育和研究,而不是靠权力来强制。现在,新课程教育实施进展缓慢,根源就在于很多教育行政领导都不知道什么是新课程以及怎样去实施新课程,因此,他们还是用旧的教育意识去管理新课程教育,把新课程纳入到旧的教育制体里,因而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以致国家的宏观决策,在中观领域和微观领域都无法实施。

对于这个现实,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时代都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而且,陶公也已经为我们“揭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但我们的教育还依然如此。这“说明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老教育观念改变之难。”(46)也诚如陶公所忧虑的:“全民族对于中国现代的无能的教育,该有觉悟,对于教学做合一之理论,该使之普遍实现,若再因循苟且,则可以救国之教育,将变成亡国之催命符。到了那时,虽悔也来不及了。”(47)

勿庸置疑,陶行知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教育家,是“新教育”的奠基人。他努力“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创立了“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创造教育”“民主教育”等“新教育”理论,极具时代精神,极富真知灼见,至今依然成为正在实施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这表明他的教育理论“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还有很强的现实意义”。(48)他的“新教育”理论,成为我们不断吸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给予我们很多深刻的启迪。

注释:

(1)(2)(3)(4)《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154页

(5)《新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6)《创造宣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7)《答朱端琰之问》,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8)(9)《创造的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第142页

(10)(12)(13)《新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4页、(11)《育才十字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196页

(14)《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126页

(15)《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任钟印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16)《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给正之先生的信》p56)

(17)《我们的信条》,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18)《教学合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 页(19)《教师自动进修》,见《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654页)

(20)《第一流的教育家》,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1)(23)(26)《新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第9页、第8——9页

(22)(24)《教学合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5)(28)《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27)《答朱端琰之问》,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29)《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p134)

(30)《创造的儿童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208页

(31)(32)(33)《新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9页

(34)《“伪知识”阶级》,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3页

(35)《答朱端琰之问》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36)(37)《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121页》)

(38)《育才十字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页

(39)《创造的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40)《教育的新生》,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页

(41)《创造的儿童教育》,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42)(46)《教学做合一之教科书》,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43)《半周岁的燕子矶国民学校》,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44)(45)《整个的校长》,见《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60页、第35页)(46)(48)《序一》,见《陶行知名篇精选》,方明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 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第8篇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主要包含“生活即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内容。这短短的几个字,不仅是陶行知先生毕生教育实践的积累,同时也蕴藏着深刻的内涵。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是生活教育体系的基础框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1]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致的,教育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教育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与发展、不断变化与创新,这样的教育才能满足社会生产力和人们生活的发展需求。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即教育”实现的前提。陶行知先生主张打破传统的学校观,提倡将学校与社会生活充分接触,学习的场所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校,更应该存在于社会的一切场所,学习的内容不应该仅仅拘泥于书本知识,更应该转向社会。不论时间、地点、形式,只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具有生命力的教育。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方法论,他主张把“教”与“学”相结合,“教学”以“做”为中心,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陶行知先生指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么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2]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紧密联系的,即所谓“教学相长”,而教和学的基础是实践,只有在“做”中探索,才能找到教和学的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检验教和学的效果。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

1.兼容中西方文化精髓,是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陶行知先生于1891年10月在安徽农村出生,自小学习努力。中国传统文化及孔子、墨子、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他也逐渐认识到封建传统文化对于人思想发展的束缚。在陶行知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时,就受到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潮的影响,思想上第一次受到了洗礼。1917年,陈独秀等人领导的新文化运动蓬勃开展,陶行知积极倡导新教育,改革旧教育,成为了新文化教育的大力倡导者之一, 在革新过程中,他没有盲目地把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而是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发展。1914年,陶行知先生以优异的成绩从金陵大学到美国留学。在三年的留学生涯中,陶行知先生对美国教育中存在的优点和长处进行记录和思考,这些都对他后来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启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期间,当时美国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杜威成为了他的老师。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杜威的教育思想对陶行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中国的国情是生活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基础。陶行知生活在政治动荡、民族危急的旧中国,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直接使中华儿女置身于水深火热中。当时的中国教育萧条,书本教育、学校是唯一中心等旧思想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和传统制度使教育停滞不前。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在近100年的屈辱历史中,资产阶级革命派、革新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救亡图存的运动,在文化方面,以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最负盛名。陈独秀、李大钊等代表人物对中国教育进行了不同的理解与探索,作为新文化倡导者之一的陶行知也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和革新,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生活教育思想理论。

3.乡村教育事业是生活教育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吸取精华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实践、不断探索而产生的。他在1927年3月开始了乡村教育实践,晓庄师范学校成为了陶行知先生进行教育改革的实践基地。他在学校中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创新,根据“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设定了教育的目标、方向、方法等。不死读书、与生活亲密接触等这些做法获得了很多国内外教育家的赞赏和肯定,陶行知先生用教育实践检验并不断完善着生活教育思想。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重要特征

1.生活教育理论以“生活”为中心。以往的教育主要以书本为主,教师只负责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学习,教与学的双方都局限在狭小的空间,缺少实践基础,也脱离生活实际,“教”、“学”与“做” 相分离,属于传统灌输式教育。而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特征就在于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束缚,提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社会也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学校。教育不能脱离实际,应该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而不应该只注重分数、成绩,使学生成为“高分低能”的书呆子。因此,教育不能闭关自守,而是要走开放之路,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教育,学生才能学到真本领。

2.生活教育理论蕴含“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都肯定了教育的核心在于人,教育应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发展,随着学生的成长而调整,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以人为本”是指以尊重学生自身的发展,尊重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人格得以健全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学生要平等、友善的与他人相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前提就是和谐相处,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教育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四、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1.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在当代,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只是单纯地依附于书本知识,一味地灌输,忽略了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 , 不懂得学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课堂上知识讲授空洞,因此,学生们们有的呼呼大睡,有的左耳朵听、右耳朵冒,教育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陶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4]。思想政治教育要提供给学生的是德性的养成、人生的指导,要给学生提供人生的方向和动力。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灌输大道理固然重要,但更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充分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要注重学生的需求,抓住他们最关心、最感兴趣的点来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指导学生实践活动,与社会紧密联系。陶行知先生认为,把学生仅仅局限于学校中好比把一只活泼的鸟儿关进笼子,而“社会及学校”则是把这只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放到大自然中,让它们在实际生活中汲取养料来不断历练与成长。因此,高校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充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有很多高校定期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在与社会的接触中加强对社会的了解,开拓个人眼界和阅历,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前提。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5]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爱为基础的,因为教育不仅仅只教道理,更不是以对立者的身份单纯地批评或斥责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校学生作为个体, 是需要受人尊重和信任的,因此教师应该用爱心来感化学生,用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对他们多一点关爱和尊重,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不仅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深入人心,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构建。

4.高校应注重校企合作,把产、学、研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训环境。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得到启发,目前,我国高校应该注重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把生产、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进行校内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有机会在企业或实训环境中进行操作与实践,从而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这种办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也有利于校企间实现资源共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可靠保证。

总之,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特别是对当代我国高校的思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校应该学会用这一理论来指导教育工作,使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摘要:陶行知先生一生中的教育思想建树颇丰,其中最核心的是生活教育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理论思想。本文将对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产生的基础、重要特征及其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进行探究。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启示

参考文献

[1]令狐波涛.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学术交流,2010(11).

[2]课题组.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现代价值[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3(3).

[3]薛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启示[D].成都理工大学,2013.

[4]陶行知全集(第2卷)[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上一篇:初中学生作文批改评语下一篇:两评查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