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建设论文

2024-06-06

专业化建设论文(精选11篇)

专业化建设论文 第1篇

论文

石家庄铁道大学

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师资培训作业

中职电气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培训专业电气技术应用完成时间2013年8月9日

石家庄铁道大学培训基地

中职电气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考

唐山市玉田县职教中心

【摘要】本文以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出发,从教学大纲,教材构建,师资队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等问题跟大家探讨一下

【关键词】专业建设改革实践师资队伍实训基地

随着国家制造业信息化改造的推进,现代工业控制技术在企业里逐渐普及,电气专业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一个事实。中职学校作为技能培养基地,应该把电气专业作为一个品牌专业来建设

一、电气技术专业建设必要性和迫切性

1、必要性

随着电气技术的应用,河北省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制造业都需要先进的生产设备,在这些设备中大量运用了可编程控制器(PLC)、变频器、传感器等电气技术。同时各种大型装备和系统在运行中的监测、监视、调节与控制也无不与电气技术息息相关。电气技术已经成为决定装备质量、性能、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2、迫切性

技术密集型生产要求在这些岗位上的人员不仅知识面广,而且技能高,因此提高电气技术专业建设水平,提升电气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扩大本专业在保定市乃至河北省的影响和辐射作用,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提升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教学方法改革

1、从生产、建设实际出发,确立电气专业的培养目标

电气专业建设应以提高电气专业技能人才质量为建设目的,以实用知识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为专业建设特色。在专业的建设中,要构建适应企业对电气专业技能人才要求的、完善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和实习教学体系。

通过校企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造锻炼一支适应电气专业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保证电气专业教学的持续发展。使培养的学生能够胜任电气专业的发展需要,具有独立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电气专业的建设中必须解放思想,改革传统的职业技能教育观念,打破旧的办学模式,创造出新型实用的电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走校企联合、厂校结合的办学模式。

2、创新电气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中职学校电气专业的建设,必须制定适应现代企业要求的,利于学生发展的电气专业教学计划与大纲。基础理论课程设置鼻血坚持“必须、够用”的原则,同时培养学生自身发展的优良素质。专业课与实习课有机融合,教学环节中坚持课题化的设立思想,教学中的课题设计要适应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特点,在此

基础上创出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一体化教学的模式。经够对教学实践和教学大纲的研究,结合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的特点,制定以专业培养目标、学制、专业素质培养要求、技能训练要求、开设课程、技能训练环节、取得资格证书和就业岗位为主线的电气专业教学大纲。

3、创新教材的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我认为教学改革应该从教学计划,课堂教学,成绩考核与教材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计划改革要实现德育教育优先,突出技能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时间训练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成绩考核改革实现教考分离;教材改革实现统编教材向学校教材的过渡。文化课应该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原则进行改革。专业课则应该以“学练结合、学用结合、工学结合”为主,根据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增加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的基本要领,编写适用学生需要的教材和讲义,加大技能课考试的力度,以考促学,以考促教。在工学结合的新模式下,实训教学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生产强化训练四个环节,各个环节均应以实习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全面实现产训结合,以便让学生熟悉生产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三、加强专业师资建设

专业师资建设重点要抓好对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首先对教师进行观念转变的教育,其次抓好师资的业务培养。

一是建立教师终身教育和到企业培训的制度,专业教师每年需到企业实习两个月。

二是培养好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施开展课题项目与实践相结合,学习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与实际训练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

三是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采取校内校外培训和定期到企业轮训,以及加强产学结合,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创新实验室

1、加快实验室建设

学校每年应该拿出固定的财政支出建设实验室,并且根据当前的情况逐年增加对创新实验室的建设。中职学校的目的就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所以实践技能建设应该放在学校建设的最前面,以便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实验室是学生技能学习的主要阵地,只有实验室建设走在前面才能使学校不断的走在中职教育的最前列。因此,加快学校实验室建设即必须而且必须要加快建设的进程。

2、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室的管理和评价机制

首先,建立决策与管理机制,把握实验室的建设方向,明确各自的职责,使各项工作落实到位,避免缺位造成工作失误,同时也早避免合作双方的错位与越位,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第二,建立保障机制,建设相应的合作制度,保障合作工作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实现资源共享;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发挥校企合作双方的积极性,调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第四,建立调节与制约机制,调节在合作中的矛盾与偏差,向共同的目标靠近;第五,建立发展机制,随着形势的发展调整合作内容,随着合作的深入是合作走向更高层次。

3、教学考核多元化

在以往的教学考核中都是以闭卷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这种考核方法对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的全面度方面有着较高的参考价值。但是,其弊端就是忽略了学生平时的动手能力,这也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改变教学考核方法势在必行。可对本门课程的专项实习、小组作业、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量化,列入考核内容,并对权重适当调整,重视学习的过程。

2013年8月9日

专业化建设论文 第2篇

现今我国高校的管理制度大致可以分为教学和行政事务两个方面,高校本来是为教育学生所设立的,应该以学生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心,所以教学本应当在高校管理中占据第一的位置,而行政方面的事务应当居于次要的地方。但随着我国高校的逐渐发展,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高校的行政事务反而在高校的体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高校的各个管理部门之间形成了行政管理高于教学任务的模式。更重要的是,有些行政管理人员在这种历史条件的熏陶之下,形成了官本位的不良意识,不但不重视提高自身管理活动的专业性,反而阻碍了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如果任由这些缺乏服务意识、缺乏专业化水平的高校管理制度继续实施,那么高校的未来发展前景是堪忧的。无论何时,高校要促进自身的未来发展,就需要提升自己的管理效率,努力提升自己管理服务的专业性,将行政事务看做服务于高校教学工作的工具,树立更科学的高校管理服务意识。

专业化建设论文 第3篇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 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因此, 各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面对日趋增多的毕业生, 学校的毕业设计管理和毕业论文的管理任务非常繁重。由于以往的单机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无法良好地解决导师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个问题, 导师无法掌握到毕业生做毕业设计的过程, 学生呈现给导师的只有最后的结果。学生也无法及时针对自己需要和导师沟通的方面及时地请教老师, 因此基于Internet网络开发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应运而生。然而, 大部分学校的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 还在进行毕业实习阶段, 导师和学生往往在时间和空间上无法同步, 从而也大大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指导和文章质量。为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调动积极性, 最终让学生在毕业论文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己。

这样一个基于Internet网络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 可以大大地提高整个管理效率, 异地实习的毕业生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了解导师和论文题目, 也可以自主选题;而指导老师也可以清楚并快捷地得知学生信息和选题进行的情况, 更方便快捷地实现了双向选题过程,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省了时间, 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在整个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 学生明确自己在各个阶段的目标和进展, 并能够及时准确获得导师的指导信息, 从而更好地把握了论文的查找和写作方向。导师也能准确及时了解学生的论文进展情况, 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指导。这项研究还顺应了“以学生的学为主, 以教师的教为辅”的教学改革理念, 有效推进了高校的教学改革步伐。

二、系统设计

我们将该系统的执行状态大致分为五个阶段: (1) 自主课题的申报环节; (2) 选题前期的准备工作; (3) 正式选题, 确定老师和学生; (4) 学生毕业设计的完成和各阶段目标的评价; (5) 论文完成以及后续的评分和成绩录入工作。其中第四个阶段是本系统需要着重研究的阶段。在第四个阶段中可增加阶段性测评 (包括学生自评和老师的评价) , 通过综合的测评结果 (学生自评和老师的评价部分比重不同, 可以得到相对合理的评价) , 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在完成过程中及时了解自己完成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并做出相应的调节, 也可以让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 提出意见。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也让老师了解到了学生完成的状态。也可以提醒学生及时跟进进度, 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本系统是基于ASP.NET框架, 用C#语言编写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采用B/S架构便于教师及学生远程操作, 实现教师论文题目申报、学生网上选题、学生阶段性目标和计划设定、对毕业设计过程跟踪观察与测量并记录、在线留言辅导和反馈、阶段性成绩评定等在线支持功能, 为快速响应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提供一个高效、便捷、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做到有效性、高效性和实时性。在系统功能结构上则围绕三大角色进行, 即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三大模块。

三、功能模块划分

1. 教师模块

教师用户是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执行者, 同时又兼有指导、监督、管理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工作。

(1) 新闻公告:查看毕业设计任务、毕业设计各环节时间以及答辩安排, 查看各消息

(2) 工作规定:下载关于毕业设计的规章制度等资料

(3) 历届课题:查看以往几届的课题信息, 作为申请课题的参考

(4) 课题申请:确定毕业设计题目, 填写各毕业设计题目的要求, 提交等待审核。

(5) 确定毕业设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各课题学生申请情况选择指导学生名单

(6) 论文下载及评价:根据毕业设计时间安排要求, 完成学生提交的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毕业论文等资料的查阅、批改工作并给予评价及修改建议。

(7) 成绩评定:将学生的成绩登记入数据库方便学生查询

2. 学生模块

学生用户是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执行者, 按照教务管理人员与指导教师规定的毕业设计标准与要求完成毕业设计各环节的工作。

(1) 修改密码:修改原始密码为自己认为熟悉安全的密码。

(2) 课题选择:在规定选题时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有能力完成的课题分别定为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

(3) 文档提交:上传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以及毕业论文等资料, 经指导教师批阅后再按要求修改。

(4) 成绩查询:查看指导教师评定的毕业设计各环节的成绩 (5) 查看留言:可以根据不同需要, 与指导教师交流。

3. 管理员模块

管理与控制毕业设计各环节工作的时间、任务、指标。

(1) 发布公告:及时更新毕业设计的动态, 发布新闻, 方便师生查阅。

(2) 上传工作规定:上传关于毕业设计的规章制度等资料。

(3) 学生名单导入:将应届毕业生的名单信息批量导入至数据库。 (4) 课题审批:审核教师申报的课题和学生申报毕业设计题目。 (5) 添加老师及课题:将学生申请的由校外导师指导的课题添加入库, 并将校外导师信息添加至导师表中。

(6) 历届课题导入:将以往几届的课题分组批量导入数据库。

(7) 时间设置:设定申报毕业设计题目时间、审核选题时间、师生双向选题时间

(8) 选题结果, 学生成绩:检查学生选题结果和学生的成绩, 在适当的时候将其结果到出至excel表格, 供师生查看。

摘要:文章简要阐述了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开发基于因特网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开发背景, 及其目的和意义;介绍了系统结构的设计和各大角色模块的功能。最终实现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无纸化和网络化, 提高了毕业论文管理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电子商务专业,网络化

参考文献

[1]郭秀娟, 王春光.基于B/S模式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开发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 (03) :1[1]郭秀娟, 王春光.基于B/S模式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开发与实现[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 (03) :1

[2]随裕欢.基于B/S模式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安大学.2009:9-63[2]随裕欢.基于B/S模式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安大学.2009:9-63

专业化建设论文 第4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 课程设置

一、前言

在我国的教育史上,英语专业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进入21世纪后,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等方方面面的讨论。在众多话题中,毕业论文逐渐成为关注重点。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2000年所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中,明确要求“各校要加强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评审,使之对学生真正有所裨益,防止流于形式。” 在对英语专业的教学评估中,毕业论文是直接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现实中和毕业论文的重要作用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毕业论文的质量和管理现状令人担忧。戴炜栋,张雪梅(2010)准确的总结了这一现象:毕业论文成为各高校的头痛事——指导教师找不到学生,学生论文抄袭严重。而且,由于毕业论文写作时间正好是就业的重要时期,来自就业的压力使得毕业论文质量进一步下滑。来自校园内外的不利局面,加之“法不责众”的心理,导致毕业论文逐渐陷入一个恶心循环的怪圈。

所以,毕业论文质量饱受诟病也不足为怪。当前,很少有毕业论文能够真正达到《大纲》的要求:能够写出一篇合理的综述已属不易,要找到能够清晰陈述“一定的独到见解”的文章则是凤毛麟角。张冲(2003)明确指出,当前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的英语专业正面临大学英语的剧烈冲击。黄源深(1998,2010)更是多次指出当前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不足,而毕业论文中这种表现更为严重。

综上所述,毕业论文工作内有质量问题,外有管理难度,需要通盘考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否则,毕业论文必将渐渐丧失在校园内外各界的认可,从而彻底被抛弃。正是由于种种问题的存在,关于毕业论文的存废也成为一些研究者讨论的话题。笔者认为,就我国外语教学《大纲》的构成和我国英语专业的规划来说,毕业论文仍然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可偏废。只要能够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改革,毕业论文必然能够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二、解读《大纲》

我们认为,毕业论文之所以得不到重视,在于其定位不明。学生不明白毕业论文的作用及其在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因而,认为毕业论文独立于其他教学环节而存在。加之,毕业论文的创作时间适逢就业的紧张时期。最后导致无法重视,也不知为何应该重视这一环节。

要找到毕业论文的定位,我们仍需仔细解读《大纲》。在《大纲》中,毕业论文先后有两次提及,一次是在写作教学要求中提到:“能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的毕业论文,要求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通顺”;另外一次是在测试与评估环节提到:“毕业论文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毕业论文一般应用英文撰写。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评分时除了要考虑语言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各校要加强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评审,使之对学生真正有所裨益,防止流于形式。”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启示:首先,毕业论文是评估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杆;其次,毕业论文可以综合体现我国外语教学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各种能力要求。也就是说,毕业论文是整个《大纲》的集中体现,也可以说是英语专业四年培养所有成果的最佳体现。

然而,在当前的课程设置中,毕业论文的概念往往到了大四才刚刚提及,学生在大学的前三年并不了解毕业论文的概念。尤其是在学习高年级的专业课时,也往往把它当做知识来学习,而没有意识到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见,导致毕业论文现状的根源在于培养过程和测试手段的脱节,即,毕业论文和整个教学计划的培养重点失去联系。

三、以毕业论文为指导的课程设置调整

综上所述,要从根本上解决毕业设计的问题,我们必须从毕业论文和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入手。只有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真正解决培养过程和测试手段之间的冲突,才能够从真正意义上改善毕业论文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从《大纲》的规定来看,毕业论文是英语专业本科培养的测试和评估手段,因而代表了培养方向,是培养目标的最佳体现。所以,毕业论文不仅不应该取消,反而应该将之提升到一个更为重要的地位,即,将毕业论文作为目标指导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使毕业论文的写作和本科生课程设置两者之间成为一体,相互依托,相互弥补,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首先、在教学规划上来说,应该在本科生入学伊始便树立以毕业论文为主要指导目标的意识。当前教学规划中,本科生一、二年级的多数课程为训练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课程,这样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仍然沿袭了教学大纲一分为二的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毕业论文的安排便显得“格格不入”。

因而,有必要在学生一、二年级的基础阶段便将毕业论文作为专业学习的重要目标。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重视毕业论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以写作技能为例,目前,专业四级和专业八级的对写作的考察无法真正考核学生的文体知识以及思想深度等内容;而且,由于学生多以这两种考试为学习目标,从而导致众多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长度多以400字为上限。这个数量和《大纲》所要求的3000-5000字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差距极大。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将毕业论文作为最终目标;而且,一定要在一、二年级便树立起这一观念。

其次,以毕业论文为目标,积极推进课程资源整合。

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所涉及主要有五方面内容:语言学、文化、文学、翻译、教学;其中教学类论文数量较少,我们可以概括以二语习得,并归于语言学范畴。以毕业论文为导向,重新整合后的课程设置应该以学科为线索,形成新的教学脉络:

图1

以毕业论文为指导的课程设置整合,并不是简单地把现有课程进行分类,而是要根据毕业论文这种测试手段的要求,深入挖掘现有课程的潜力,提升教学效率。我们完全可以依据毕业论文的要求,打破“专业知识课”和“专业技能课”之间的界限,从更深的层次实现课程设置的改革。以基础英语为例,该课程不能仅停留在技能训练的水平上,而应该将技能训练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完成,使二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要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而且,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广泛涉及和专业课程相关的内容。其课程模式如下:

图2

教学内容的变化首先对教材的审编提出了新的要求。教材中应加入更多的经典选读,内容应该有步骤的涵盖语言学、文学、翻译以及文化等多方面的专业内容。选材来源应该同时考虑经典性和现实性。充分发挥“基础英语”“阅读”等课程的灵活性,让四年的培养过程成为学生逐渐成长的一个有机的整体过程。

教学内容的变化必然带来教学方法的变化。教材内容中所增加的专业经典的选读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能够指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技能训练,而且要求教师对专业知识脉络有着更为清楚的了解和把握。

结语

毕业论文是英语专业本科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培养的成功与否。当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毕业论文正面临种种微妙的变化,对于这些变化的处理和分析将深刻影响英语专业未来的发展。因而,重视毕业论文的指导地位、理顺毕业论文和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有效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深入挖掘毕业论文的测评作用。这必将为英语专业的进一步建设和改革铺垫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张雪梅. 对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 外语界,2007(4).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2000.

[3]黄源深. 思辨缺席.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4]黄源深. 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 外语界,2010.(1).

[5]张冲. 关于英语专业定位的思考. 外语界,2003 (4).

谈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论文 第5篇

4.1管理高层需提升决策的科学水平

管理高层作为高校教学工作提供政策保障的一方,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决策科学水平。高校管理人员要具备专业化的知识,首先是要在晋升体制、待遇和专业化培训方面有所依仗,比如给高校管理人员分配更多在具体实施的计划和实践中具有更多自由度的工作,或者建立让高校管理人员在高校内各个环节和组织部门进行轮换交流的机制,给予个人更多的发挥空间和施展自己抱负才华的场所。其中各个手段的实施都需要管理高层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对各个层级和不同职能的高校管理者进行科学系统的规划,其决策具有可施行性、创新性和激励性,唯有高层管理者从自身的科学水平进行提高,才能使得高校管理人员有宏观的政策鼓励,对各个专业化道路的实现有明确的指标和提升自我的动力。

4.2管理中层需加强沟通能力

管理中层作为高层和基层之间政策和实践结果的传递者,更需要加强沟通方面的专业技能。在高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有些管理者奉行经验型和事务型的管理模式,对专业知识不求甚解,只顾着提升自己的经验和实践经历,这就需要管理中层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及时地反应上层的政策,对于高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予以汇报和建立改进方案。管理中层要发挥自己的沟通作用,同时也要强化自身沟通的专业水平,为高校管理人员搭建好经验交流的平台,促使高校管理人员对自身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创造良好的沟通条件。此外,管理中层还需要对高校日常的管理过程进行监控,促进高校管理活动的自主性反思。

4.3管理基层应提高专业水平

在高校管理基层人员的日常工作之中,要时常进行自主性的反思,促使日常的管理工作由经验化的管理活动向专家型和服务型的管理活动进行转变,在日常的工作中学会及时发现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案,对有价值和有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将经验与专业的知识相结合,将学习成果和日常的工作经验相结合,不断要求自己提升专业化的水平、专业化的知识、专业化的技能和专业化的意识,在实现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同时,将专业化的意识向整个高校的管理过程中传递。

5总结

目前我国高校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大发展的势头之下,高校管理工作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以学为先的思想,为高校管理系统树立专业化的意识,提升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追求高校管理专业化的氛围。建立以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率来严格要求自己的专业化团队,建立能够有效地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和追求专业化热情的管理机制,激发管理人员的潜力、提升高校管理人员的创造性,从思想层面、经验层面提升高校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建设,构建能够在高校教育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杨春.我国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

教师专业师德建设论文 第6篇

教师专业师德建设论文:《小学德育教育探析》

摘要:“教育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育人要先从德育开始,教师是落实育人目标的关键。培养学生成人,思想道德素养尤为重要。“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不好是危险品,思想不好是危害品”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育人工作中都应铭记的治教指南。本文就自己在小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三点做法与感悟“不言放弃、及时鼓励、真情奉献”和大家交流。

关键词:不言放弃 及时鼓励 真情奉献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热门话题。在我身边的许多教师常常感慨:当教师越来越难当了!大家心里都明白:当前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家庭对孩子的溺爱,父母对孩子缺乏正确的引导,影视音像制品及网络文化的影响等,造成学生不爱学习、不想学习。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他们中不少人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对学习失去信心,对未来感到渺茫,常常沉浸于虚拟世界中,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周末泡在网吧、游戏机室、台球室等营业性场所,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有学生逃课、旷课现象,日常行为极不规范。面对这种种情况,学校德育教育面临许多的困难,但作为“教育发展的关键”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举措一:不言放弃

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就是放弃。如果老师们不能深切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重任,而只是今天看看这个孩子太调皮了,父母都不在乎,我何须在乎,放弃算了;明天看看那一个不顺眼,再管也无用,放弃算了。今天放弃一个,明天放弃一个,这个老师放弃一个,那个老师放弃一个。那么,学校教育又还有什么意义呢?多年的班主任经历告诉我:面对“差生”,绝不言放弃。多年的育人工作,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要我们教师用爱心、耐心感化学生,关注学生。加强对学生自信心培养,对学生道德心灵呵护。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同学习同生活,谈心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例如:我班张华同学,原在楚雄就读,因为父母离异,父亲没有时间管他,该生渐渐地变得羁骜不驯,出口成脏,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由原来一、二年级的好学生变成了班上的品学皆差的学困生。无奈,父亲只好将他送回老家由奶奶照管,并转到我们五年级班就读。刚来时,由于自己从条件较好的子弟小学转到乡镇小学,一切他都表现得不习惯。当我了解了他的情况后,觉得他并非无可救药。于是,课间经常找他谈心,了解他的思想动态;课上经常用眼神提醒他专心听讲,鼓励他大胆发言,并时常与他奶奶沟通;还让同学多关心他,共同帮助他进步。慢慢地,他对自己有了信心,行为习惯改变了许多,成绩也稳步提高,对我越来越敬重。小学毕业时,他以成绩和品德双优升入中学。

举措二:及时鼓励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还有这么一句话:“说你好,真的好,不好也好。说你不好,真的不好,好也不好。

”作为教师,留心观察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我班的李丽同学,刚从山区转来时,语数两科成绩都比较差,还经常不完成作业,同学们都看不起她,她更加自卑。于是,我平时留心观察她的举动,发现她很关心班集体,还乐于助人。如有时放学后她会主动留下来把全班同学的课桌椅摆整齐;看到桌椅脏了,即使是冬天,她也会去提冷水来把它们擦干净;不管谁有困难,只要她能帮的都热心去帮助等。每次发现她做的好事,我都及时在班上表扬,还时常在学习上鼓励她,帮助她克服不完成作业的坏习惯并激励她:只要她学年末把语数成绩提高到80分,学校评优秀少先队员我们班一定推荐她。在去年的镇小学青年教师课堂讲赛活动中,有一位老师借我班学生上了一节看图作文。听完老师的要求后,全班学生开始习作。最后评比,全班只有她能用小诗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意。听完她不太压韵的诗文,授课教师没做什么评价。看着她顿时垂头丧气的神情,我心里也十分难受。回到班上,我及时鼓励她有独创精神,敢于创新作文表达方法,要同学们向她学习,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鼓励她。渐渐地,她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成绩比预定目标还高。学年末,她如愿以偿当上优秀少先队员。

举措三:真情奉献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应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轮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心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因此,对差生的教育必须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精神。差生犯错误是难免的,老师给予矫正是必需的。但是,如果不注意方式,任性解气的狠训一通,往往会事得其反,甚至会激起他们的逆反情绪。因此,我们在矫正时要在尊重他们的基础上,真心实意地选择角度和时机,耐心地诱导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实践证明,只有尊重学生,消除了他们的逆反情绪,学生才能口服心服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这就是“亲其师而信其道”。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女生,她从一出生就被亲生父母遗弃,被人捡来抚养到四岁半后又送给他人抚养,现在已有13岁的她,与养父母生活在一间不到9平方米的烤烟房内,通过观察我发现该生自卑感强,对自己缺乏信心,而且还爱撒谎,我就在下课时同他聊天,让她感到老师并没有瞧不起她,下课总是让他帮我拿教具,抱作业,借机问他上课所学的内容是否已掌握,给予她充分的关爱和信任,并送给她一些自己孩子的零食和衣服,按时提醒她洗头、换衣服,对她的点滴进步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通过一学期的努力,期末统考中这个孩子的数学成绩由原来的20多分上升到64分,本学期的课堂上又多了一只充满自信的小手高高的举起来,还多了一双充满求知欲的小眼睛。可见,真诚和蔼地对待学困生,并且给予他们一定的尊重和信任,就能让这样的“差生”重拾信心。经验告诉我:一些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只要我们用爱心、真心和耐心去关注他,帮助他,引导他,你的苦心不会白费。

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论文 第7篇

摘要:最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专业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防止发生表象化与泛企业化、趋同化现象,为了有效推进专业文化建设,应该着力做好转变理念、完善制度与明确主体等方面工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内涵发展

我国高职教育历经十年的发展,但没有意识到文化培育与建设的重要性。随着高职教育向内涵发展,要求不断加强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

一、专业文化的概念辨析

在研究专业文化过程中,首先要认识专业文化的概念,所谓“文化”其实就是“人化”与“化人”,“人化”就是依据人的需要对世界进行的改造,将人文性质赋予一切事物;“化人”与之相反,就是将这些改造世界的成果传授给人,使人得到教育与发展。在掌握“文化”的内涵以后,我们就能够意识到:

一专业成员创造了专业文化,主要由教师依据学生的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教育,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创造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但自本质上讲,创造专业文化者还主要是其成员。

二专业文化主要归专业成员使用。专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一旦形成固定模式,则要求全体成员必须遵守与认同,同时促进专业成员的发展。

二、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专业文化建设是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需要

我国当前的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发展起来的,更多关注本身的硬件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如何招生等问题,而没有顾及办学理念、文化选择、责任使命等问题的重要性,形成了办学相仿的局面。

最近几年,我国各地高职院校都出现了招生难与以评促建促改等问题,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想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则必须要提高内涵质量,实现向“后示范时代”的转型。在此值得提出的是,高职院校要想提高内涵质量必然会涉及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但必须肯定的是其核心工作就是提高专业内涵质量。而专业文化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在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详细来说,具备高质量的专业文化不但有利于使内部成员更加认同自己的学校,而且可以使高职院校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二)加强专业文化建设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教育人,而不是制造人,高职院校不能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职场技能,而应该是结合培养、塑造与发展人的实践区域。所以,在这个意义可以说,高职院校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时,不但要重视提高人的专业技能,更应该重视培养人的`专业品格、人文精神与健全人格。但要想达到上述目的,保证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只传授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是不够的,还需重视专业文化在教育人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应避免的误区

(一)专业文化建设的表象化

我国高职院校出现的时间较短,很多高职院校还没有认识到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而且理论界也没有对此进行过多的研究,因此,自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都不能全面理解专业文化建设。在实践过程当中,有的高职院校认为在教学场所张贴一些职业操作规程与名人名言就是专业文化建设,这是一种不能全面认识专业文化建设的现象,过于简单化与表面化,表明很多高职院校还不能正确认识专业文化的内容,这种认识不具备精神支撑与理念引导,因此在专业文化建设中要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二)专业文化建设的泛企业化

企业文化与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工作。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文化建设中,可以借鉴企业文化当中的精髓部分,以补充自己的不足。但是假如不能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一味应用企业文化的标识,有的院校将企业制度和文化标准全部应用于专业文化当中,使专业文化建设出现了本末倒置现象,有的还会阻碍专业文化建设的发展。所以,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建设中,要认真对待优秀企业文化的引入工作,要控制好引入的“度”,才能使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四、加强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理念先行,提高专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

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文化建设中产生了“文化休克”,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可以发现,主要原因还是不能正确认识专业文化建设与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关系。要求学校领导首先要重视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学校办学的议程当中引入专业文化建设内容,为了提高广大师生的专业文化意识,可以利用学习交流、理念宣传与讨论研究等做法,使专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二)主体明确,确保专业文化建设的落地生根

不可否认,专业文化建设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专业成员获得更好的发展,不仅仅是教师,也包含学生更主要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一种生活样式,文化的建设需要围绕人来开展,否则就成了无根之水而缺乏人气,缺少了激情和活力;只有以人为本才能真正做好好文化建设,这种文化更有生机和活力。”因此,在开展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我们明确建设的方向和目的。具体来说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具备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以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从根本上确保专业文化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德顺.什么是文化[N].光明日报,-03-26(5).

[2]沈楚.文化自觉视野中的高职文化建构[J].江苏高教,,(2):133.

[3]王丹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视角下的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策略研究——以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4).

[4]李坤,丁佟倩.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加强专业文化教育的思考[J].职教通讯,(03).

《新型工业化》杂志研究论文要求 第8篇

稿件写作要求文章题目:应以最简明、准确的语言反映文章的内容和独特之处, 避免使用‘研究、探讨、初探’等词及非公知的缩写、字符、代号。

署名作者:应为对论文主题研究及撰写作出主要贡献的人员, 作者姓名右上角和单位名称前左上角应用数字角码标明相互对应关系, 通讯作者右上角应以“*”标记。作者简介应包括如下完整信息:

姓名 (出生年-) , 性别, 学位, 职称, 任职情况, 研究方向。

摘要:应完整准确概述文章的实质内容, 包括研究材料、方法、结果和主要结论。

英文摘要须包括与中文摘要相同的要素, 但应比中文摘要的内容更详细, 以便国际读者参考。

关键词:应选用能紧扣文章主题的特征内容并较为通用的规范性词汇, 按其重要性排列, 3~5词为宜。

前言:应概述与本研究有关的主要研究进展, 存在的主要问题或薄弱环节,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学术价值或经济意义。

研究内容:描述应论点明确, 重点突出、数据可靠, 论证合理, 层次分明, 文字精炼、引证及数据准确、图表清晰;测试数据要注明测试者、测试方法、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条件、精度及误差范围等。。

结果与分析:应简明扼要, 层次分明, 试验数据须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

讨论:应结合前人的工作着重论述本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著录采用著者-出版年编码制, 按GBT 7714—2005要求列出各项, 文献的作者全部著录, 一律姓在前, 名在后。页码应著录引文所在的起止页码。

注意事项:有省、部级以上基金或项目资助者, 请在论文首页下注明资助来源和项目编号;表格采用三线表形式;线条图文件可在Word中打开并可编辑, 若Excel作图需带数据源, Origin、matlab等软件输出图就提供矢量格式的图形。

专业化建设论文 第9篇

专业化建设论文 第10篇

2.1坚持统筹规划原则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统筹规划,促进辅导员队伍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妥善处理好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相联系的各种问题,并要把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纳入高校整体规划目标体系中。

2.2动态发展原则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问题,以动态的视野寻求专业化发展机制,根据本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的现状和实际需求,进行不同程度的专业化建设。

2.3渐进性原则高校应从当前本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出发,分阶段,分步骤,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进行。

2.4尊重个性差异的原则在进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校、院系、专业的各自特点,尊重辅导员个性差异,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探索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高校应该根据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基本原则,确立外部影响与内部激励相结合的机制,采取内外结合的方式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从而达到辅导员队伍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3.1厚积薄发,夯实基础构建自我反思、同济互助和引领学习三者相结合辅导员专业知识提升体系,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通过“自我反思”、“同济互助”和“引领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的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构建一套结构合理,科学有效地辅导员专业知识提升体系,从而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3.2主动出击,超越自己构建专业教育、专项培训和考察交流三者相结合的辅导员专业能力提升体系,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通过“专业教育”、“专项培训”和“考察交流”三种不同能力培养方式的协同作用,达到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能力的提高的目的,从而促进从而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3.3春雨润物,明德育才构建自我认同与他人认同相结合的辅导员专业品质提升体系,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辅导员在工作中获得了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必然会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从而达到提升辅导员专业品质的目的。

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科学化体系还没有建立,仍然处在探索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不懈的努力,献计献策,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思路论文 第11篇

旅游业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产业,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实现经济腾飞和持续发展的有效切入点和重要突破口[1]。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社会对高等院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能否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将是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

面对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出“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要充分体现时代特征,要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调整,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国际的竞争与变化”、“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用型本科专业”、

“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式体系”等原则性指导意见。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

根据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指示精神,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在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于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方向,同时参照国内已开设旅游管理专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本校的特点制定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与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同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了对比,

认识到该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结合广东的经济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为促进广东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前景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以旅游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专业知识为核心的、多学科共同研究为支撑的旅游活动整体知识体系,能在各级公私旅游相关部门、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

从国内实践来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除了在旅游直接相关部门(如旅游城市、旅游区、旅行代理、接待酒店、旅游电子商务、目的地营销、旅游教育)工作,也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在与旅游活动关系紧密的餐饮、娱乐、航空、交通、会展、房地产、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部门工作,旅游管理专业训练使学生们具备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基本素质。

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开展国内旅游、适度开展处境旅游”的方针政策,广东省旅游业发展迅猛,有近50万人从事旅游业,每年新增2万个岗位缺口,目前,旅游行业缺口达18万左右。

广东省旅游人才流动性强、缺口大,旅游毕业生供不应求,为缓解旅游企业用工压力,旅游局、公务员局等单位多次在省内招开有针对性的招聘会[2]。

因此,该校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极为光明。

三、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特点分析

3.1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龙头。

专业建设涉及到专业布局结构调整、重点专业建设、交叉专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本科教育质量等诸多方面。

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实际情况,调整专业配置,重组专业资源,优化专业结构,加快、加强专业建设,对提升学院办学水平,加快学院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旅游管理专业是在这种新形式下建立起来的。

国内各个院校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特点专业内容和所设专业方向都有所不同。

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所设旅游管理专业方向是以外语教学为主,培养涉外旅游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

云南大学所设旅游管理专业方向是以酒店、旅行社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等等。

与上述比较,该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有以下特点:第一,目的明确,定位准确。

充分利用广东风土人情及特殊的地质地貌自然资源,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

3.2广东拥有独具风格的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有浓郁的客家地方民俗风情,有开发森林旅游、海滨度假旅游的特点和优势。

例如,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被称为汉文化的“活化石”。

广东省梅州地区是客家人长期迁徙的最后一个中转站,是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和扩散地,其语言、居住、饮食、服饰、教育、风俗、宗亲、娱乐等都完整地保持了客家文化的独有特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3]。

因此,该校在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中,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客家民俗旅游方面知识的灌输和培养,适应社会的需求。

第二,培养手段灵活高效,有的放矢。

广东旅游业人才数量上是缺,但质量上更缺,广东目前最缺的就是优质人才,而一些旅游公司对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也不断变高,以导游为例,如果普通导游只需要背背导游词就行了,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更喜欢导游综合水平高。

3.3优秀的导游不仅知识面要广,还要善于沟通、熟练掌握外语,肯吃苦、肯钻研。

为此,我们每年都举办模拟导游大赛等活动,来训练和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三,课程设置与时俱进,突出地方特色。

广东是经济发达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旅游开发有着广阔发展的空间,如节事与会展经济就发展非常迅速。

因此,学校设置了相应的课程,加强对这方面专门的人才的培养。

总之,该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突出了地方特色,为促进广东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当然,该校还存在诸如实践教学不足、学生外语口语水平不高等问题。

四、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思路

4.1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广大旅游者对大众旅游活动意识的逐渐增强,社会对旅游专业的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对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教育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面临飞速发展的旅游产业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高等学校需要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和技能朝着更为宽泛和更为深入的基础知识面和专业技能方向改革,学校要加快培养学生具备更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具有更强的就业能力,以及对多种职业工作的适应和应变能力。

4.2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旅游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技术人才,传统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难以培养出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人才。

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修订教学计划,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富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及创业型人才。

因此,该校旅游管理专业应针对时代的发展需要,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思路,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该校目标是培养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同时确保这些人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同时具有符合广东地方特点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4.3在业务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进一步适应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需要;在基本技能方面,需要接受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训练,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具有获取知识,以及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等做到全面的了解;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相应的专业外文书刊;另外,在文字、语言表达方面,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

上一篇:以要开学了为题的250字作文下一篇:有趣的故事睡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