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精彩导入语

2024-09-18

小学数学精彩导入语(精选9篇)

小学数学精彩导入语 第1篇

小学数学精彩的引入语

85、同学们,昨天晚上老师到数学王国去了一趟,学到了许多新鲜而有趣的知识,现在你任意说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不能被2或5整除,不信你们可以当场试验一下„..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小秘密吗?好,那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四个小组的同学一起寻找,看哪组最先找到。

42、《能被三整除的数》:我们学过能被2整除的数以及能被5整除的数,你还记得这些数的特征吗?这一节让我们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现在,你随便说一个数,不管这个数有多大,我都能很快说出它是否能被3整除。不信试试看!``````你想知道这些数的奥秘吗?

67、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三月一日开始,小明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等爸爸妈妈全休息时,全家一起去公园玩。那么,最早要到几日小明全家才能一起去玩?这个问题的解决,与今天所学的知识有关——最小公倍数。

28、有一天,天气炎热,孙悟空叫猪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久,猪八戒浑身汗淋淋地抱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为了公平一些,每人吃它的四分之一吧。”八戒一听瞪大眼睛,满脸不高兴地说:“西瓜是我找来的,应多分一些给我,我要六分之一。”孙悟空听了直笑,马上切了六分之一给他。同学们,八戒的多了还是少了?

6、同学们,有一道题,贺老师苦思冥想了好长时间,还是没想明白,老师想请教一下同学们,愿意帮老师吗?

23、我们都学过《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乌鸦是怎样喝着水的?石头放入水中后出现什么现象?(做演示)你们看,我将大小不同的两块石头放在水中出现的结果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体积与体积单位》。

5、例一的内容同学们掌握的很好,老师相信,仿照刚才的学习方法,你一定会很快学会例216、今天,老师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只要你随便说出一个分数来,老师就能知道它能否化成小数,你想不想把老师的这项本领学到手呀?

4、大家都知道,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咱们就来看看,谁善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5、如果老师不直接告诉你年龄,你能提供几条信息,使同学们从中推算出老师的年龄。

小学数学精彩导入语 第2篇

一、动画导入

在教学三年级《重叠问题》时,播放《喜羊羊与灰太郎》动画片和《熊出没》主题歌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师问: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郎》的请举手。那剩下的就是喜欢《熊出没》的了,下面我想来统计一下,请同学们分别将自己的学号贴在黑板上的对应位置。贴好后,学生汇报人数。老师还在本班中选取了一些同学调查,喜欢《喜洋洋与灰太郎》的7人,喜欢《熊出没》的8人,老师调查了多少人?生:15人。师:恭喜你答错了!想知道原因吗?引出课题。

二、游戏导入

在教学《推理问题》时,进行课前小游戏,跟着指示做动作:举左手,举右手,拍拍肩,拍不是左肩,哪个肩?右肩。师:为什么是右肩?生:不是左肩肯定是右肩。师:粉笔不在我的左手,在哪?生:不在左手肯定在右手。刚才我们通过已知条件找到答案就是推理,板书课题

三、谈话导入

进行谈话,师:周末大家都喜欢去哪儿玩?生:植物园。师:我也喜欢去,上周我和我家宝贝也去了,我为宝贝选了几件衣服,出示图片。教师要求学生帮助她进行搭配,小组合作完成。

四、设疑导入

在教学三年级《年月日》时,设置疑问: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你已经过了多少个生日?小华今年13岁,可它才过了三个生日,同学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习了这一课后,你就会明白的。

五、问题导入

小学数学精彩导入语 第3篇

一、导入的原则

1. 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小学生无意注意时间多于有意注意时间, 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事物越新颖有趣, 他们越喜爱, 参与的动机越强。因此在设计导入时,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 要设计出富有趣味性的导入, 以幽默的语言、多样的形式来增强数学导入的趣味性与形象性, 赢得学生的喜爱,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参与动机。

2. 探索性。

小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 会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导入平铺直叙, 没有丝毫的悬念, 没有思考的价值, 就无法引发学生的关注。因此导入要有探索性、启发性, 要“导而弗牵, 开而弗达”, 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活学生的思维。

3. 目的性。

导入是一种教学手段, 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要明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会有怎样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时不能盲目追求形式的多样化, 而要注重导入的目的性, 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 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通过导入, 教师要让学生明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等, 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4. 全体性。

学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这是不争的事实。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教学目标也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导入的设计, 要面向全体学生, 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导入, 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导入的类型

1. 游戏导入。

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 更符合小学生好动、爱玩的天性。教师将趣味游戏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设计趣味游戏导入, 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与心理特点, 同时寓抽象的数学知识于好玩的游戏中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游戏式的导入更能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这一内容时, 上课伊始, 我首先提出, 我要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游戏, 看看谁的本领大。我先让学生来出题, 让学生任意给出一个数, 我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答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一听说要和教师比本领,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给出了许多数, 我都很快给出了正确答案。接下来由我来考学生, 学生发现自己给出答案的时间比我的速度要慢许多, 而且我的准确率也非常高。这样学生自然就很想和我来学学这个本领, 这样在愉悦的游戏中便顺其自然地导入了新知的学习。

2. 故事导入。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我积极收集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小故事, 并进行自主创编, 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动听的故事中, 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轻松状态下进入新知的学习, 实现学生注意力与思维的顺利转接, 这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在学习“分数大小”这一内容时, 我创编了悟空分西瓜的故事, 孙悟空是小学生喜爱的经典人物, 与它相关的故事都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以此来导入避免直接讲述的枯燥性与数学的抽象性, 可以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对分数如何比较大小这一知识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进而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意识与高涨的学习热情主动地投入教学中来。

3. 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 与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相比实现了根本性变革。多媒体有着优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鲜艳的色彩、斑斓的文字、动态的效果、精彩的画面, 将单调的黑板变成了多彩的屏幕, 把枯燥的语言讲述变成了以图文声像来传递, 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优美情境表现出来。融入多媒体的导入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选择与运用多媒体, 让多媒体辅助教学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具趣味性、形象性与艺术性。如在学习“认识基本图形”时, 我将教材上的静止的图形在多媒体课件中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 以这样的方式来导入新知的学习, 既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的特点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以强烈的视听效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 又可以将知识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出来,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4. 问题导入。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问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 使学生在好奇心与求知的驱动下, 进行积极的探究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富有探索性与艺术性的问题, 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关注, 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来进行新知的学习。教师在精心设计问题的基础上还要善于为学生的主动发问创造条件, 要让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这样由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5. 操作导入。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 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让学生在一堂课上老实地坐在座位上认真听讲, 这很难办到, 但是让学生亲自动手, 甚至可以让学生走出座位, 这样更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 而且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等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做中学习数学,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 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 为学生提供操作的机会, 以实际的操作来导入新知的学习, 让学生在充分动手的过程中得到大量感性材料, 从而加深对概念、公式、法则的理解与运用。

精彩导入, 打造趣味数学课堂 第4篇

一、把知识与生活结合,打造趣味数学课堂

传统数学课堂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往往觉得很乏味枯燥,教师只是单纯传授教材上的数学知识。但是数学知识也是可以“生动形象”的,数学是前人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总结而来的,也被人们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因此,数学知识是离不开日常生活实际的,教师应该把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相结合,打造出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教师可以建立起一个具体的数学模型,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与之匹配的生活模型,从而让数学模型与生活模型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难懂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让数学课堂更具有趣味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分数的意义》部分,教师讲到这一重要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把关于分数的知识和日常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准备一个梨,然后在学生面前把梨切成两半,每一半的大小都不一样。学生不明白教师想要干什么的时候会充满好奇心,所以注意力就会集中在教师身上。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两块大小不一的梨创设日常生活中的情境:老师家里有两个小孩,老师想把梨分给他们吃,但是切成这样之后已经不能平均分配了,老师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学生的学习动机一下子就被激发起来,学生就会努力思考这个问题,想办法为老师解决问题。在学生讨论到一半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对两块大小不一的梨进行再次分配,最后讨论得出结论。最后,教师再将提前准备好的各种图形的纸片,如三角形、长方形、多边形、圆形和菱形等,分别给予学生,让学生把它们平均分成两个或者多个部分,学生经过多次实践后可以很好地理解“平均分”的知识点。这种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在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的过程中,让原本单调的数学课堂更具有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打造趣味数学课堂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环境中尤为重要,需要教师精心准备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过程,这样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准备《立体图形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个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教师上课前准备一大把细牙签,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发6根细牙签。学生收到细牙签的时候会很好奇,注意力都集中在课堂上。这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用手上的细牙签试一试,看看同学们最多能摆出几个三角形?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发起来,因此学生就会努力地思考、尝试。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教师再给予学生指导:用细牙签摆三角形的时候不仅可以在一个平面里,还可以用多个平面摆三角形。当学生恍然大悟开始摆出4个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入今天教学的内容:立体图形的学习。通过自己思考、尝试后,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时候就会充满活力,并且愿意主动学习立体图形的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恰当运用动画,打造趣味数学课堂

小学生由于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且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对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比较难掌握,很难提起学习兴趣。但是,小学生往往喜欢观看动画,很容易被动画吸引。因此,教师可以恰当地运用动画,把教学内容趣味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主动学习难懂的数学知识,把学习数学变成一种乐趣。

例如,教师在讲到《排列和组合》的时候,因为这个知识点有一定难度,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注意力无法集中。这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动画《西游记》。当学生的注意力都在课堂上时,教师再提出问题:如果唐僧给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照相,他们有几种站法?学生投入到动画后,脑子里会不自觉地浮现出他们的模样,并且开始思考,给他们排列照相位置的顺序。最后,教师顺利地把学生引入今天的教学内容,即排列和组合的学习。这样,学生就会充满热情地学习今天的数学内容,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小学课堂导入语 第5篇

教 研 文 章

小学课堂导入语的功能和使用策略

学生姓名:

姜代超 学 号: 0706010113 班 级: 07级现代教育技术班 专 业:

现代教育技术 系 别:

信息科学系 指导教师: 邹春杰

日 期:2010年3月31日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正文„„„„„„„„„„„„„„„„„„„„„„„„„„„„„„„„3 参考文献„„„„„„„„„„„„„„„„„„„„„„„„„„„„„„7 致谢„„„„„„„„„„„„„„„„„„„„„„„„„„„„„„„„8

小学课堂导入语的功能和使用策略

摘要: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行为方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先导,做好新课程的导入工作,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这能够为整个课堂的进行打好基础,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一环。本文从小学教学中导入语的功能谈起,并进一步介绍了几种课堂导入的策略,为导入语的正确使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小学课堂 导入语 策略

课堂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转入本堂课学习的准备阶段,是为了引导、启发、激励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所运用的语言。导入语是教师教学能力和教育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好的导入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入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教学中导入语的功能

(一)引起关注,集中注意

注意是一种心理特性,任何心理过程的发生和进行都离不开注意的伴随。上课开始时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并指向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中,为完成新的教学任务作好心理上的准备,使学生的兴奋中心转移到课堂上来。

(二)激发兴趣,引起关注

兴趣是感情的体现,也是学习的向导,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行动。在导课的过程中,教师风趣幽默的讲解、富有感情的朗诵、漂亮美观的板书、潇洒动人的风姿或一幅美丽的绘画都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总之,精彩的导入,能使学生如沐春雨、如饮甘露,进入一段美妙的境界。

(三)沟通情感,活跃气氛

导课既是传授知识的开始,同时又是沟通师生情感的过程,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抹笑容、一句话都会影响学生的情感,牵动学生的心弦。高明的教师总是善于运用独特的开场白来活跃气氛以达到师生心灵相容的目的。这种良好的教 2

学氛围,既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

(四)承上启下,联结知识

导入语是沟通“旧知”与“新知”的媒介。因此,新课的导入总是建立在联系旧知识的基础上,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使学生了解自己要做什么,从而把他的内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

总之,导入语有重要的教学功能,它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完成好教学目的,完成好教学任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教学中导入语的使用策略

小学教学中所使用的导入语应和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及接受能力等相适应,教师应很好的去了解学生心理,研究教材,从而设计出新颖恰当的导入语。一般情况下导入语的使用有以下几种策略:

(一)通过复习来导入

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主要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以旧引新或温故知新。应用时要注意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搭桥铺路,巧设契机,多用复习,练习,提问等手段,还应因课施教,采用多种方式等。

如学习一篇关于描写秋景的古诗时,我们可以对前一学期所学的古诗进行复习,从而导入新的古诗中,可这样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共同学习了关于描写春天的诗,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背一下呢?从而引出了以前学的诗,通过复习引入关于描写秋天的诗。这种导入不仅能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还能更好的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

复习导入的方法更多的应用于一篇文章中后部分课时上,如在第二课时开始时应先对第一课时的内容进行回顾,从而很好的过渡到新知识。

(二)通过课题来导入

利用课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或根据课文题目提出一个问题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策略的特点是可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把握住立意的中心。运用此法的关键在于针对教材,围绕课题提出一系列问题。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认 3

真组织。

如在教学《将相和》这篇课文时可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将相和》这一课。[板书课题]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主要是抓住题目,直接根据题目引申的意思来导入课文。

(三)通过设定情境来导入

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音乐、绘画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教和学需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发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学习状态的策略。情境导入法得当,会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意识不到是在课上,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这种导入策略在现代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中应用最广泛。运用此法应注意善于创设情境,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要加强诱导,巧妙构思,激发思维。

如在上《蜜蜂》这一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看看老师为你们带来了怎样的一群小客人[课件:在音乐中,一群可爱的小蜜蜂来到花丛中采蜜]。蜜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小昆虫,你对它们了解多少呢?然后学生自由发言,接着老师总结引出新课,有一个法国人叫亨利.法布尔,他听说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他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结论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小蜜蜂》。这样可以很直观的让我们看到课件上的蜜蜂,将同学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蜜蜂上,从而很好的进入课文。

(四)通过游戏来导入

教师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来导入新课。小学生非常好动,喜欢做游戏,可以利用这种特点来导入新课。主要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应用较多,要使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进入学习情境,教师的言语要准确、简洁、条理清晰,使学生有序地进行游戏。

为了能让学生牢记某种音乐符号,教师可以采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教学。教师问:“弟兄两个一样长,一个瘦来一个胖,站在队伍最后面,曲终歌尾它站 4

岗。”学生猜谜回答:“ 它是终止线‖”.教师问:“弟兄两个一样长,两双小眼来对望,他们俩个告诉你,回头再来唱一唱。”学生猜谜回答:“它是反复记号:‖”。类似游戏活动妙趣横生,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五)通过讲故事来导入

利用一个故事来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低年级的教师教学。通过故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他们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学习。运用时应注意语言要生动、形象,否则无法吸引学生们。

如在讲《花喜鹊和小乌鸦》一课时,这是一首轻快而诙谐的儿童寓言歌曲。歌词是一个寓言,用拟人化的对比手段评价花喜鹊与小乌鸦的品格,前者不讲真话“报喜不报忧”却“还真有人夸”,后者说真话“不掺半点假可却有人讨厌他”。所以在上课前先讲一个寓言故事《蜗牛的故事》:据说蜗牛原来是动物世界中的长短跑双料冠军。可是千篇一律、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使蜗牛同志深感不耐。于是他给自己放个长假好好睡上几觉,过了几个月,一头豹子来和蜗牛比赛,结果豹子赢了,蜗牛说:“没什么,狗还比我差得远呢!”说完就呼呼大睡了。

又过了几个月,一条狗来和蜗牛比赛,结果狗赢了。蜗牛说:“没什么,猪还比我差得远呢!”说完又呼呼大睡了。

又过了几个月,一头猪来和蜗牛比赛,怎么敲门蜗牛都没有应答,原来蜗牛犯了嗜睡病,已经很难叫得醒了。

现在蜗牛爬得这么慢,那是因为它是在边走半睡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专找比你差的人作参照物,这就是自己越来越差的原因。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叙述,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角色,为新课的导入作了很好的铺垫。

(六)通过教具导入

教具导入就是教师在开始教学时,通过使用课堂内容中涉及到的教具,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目的的策略。这里的教具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亲手制作的。这种导入语从直观教学引入,用形象、逼真的教学挂图或亲手 5

做的教具吸引住学生,同时要注意教师提出问题要紧扣教具。

如在学习《小小的船》这篇课文时可这样导入:上课之前老师先教学生叠东西,叠好后问学生是什么?学生回答,老师引出课题《小小的船》,那现在就一起来学习小小的船。这样一个游戏既可以导入课文,也可以让学生学到一种方法。

(七)通过看图片导入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中都附有插图,有的很形象的表现出了文中的内容,特别是低年级的语文更明显。

如在学习《一分钟》这篇课文中可以直接通过文中的图来导入新课。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图中的图画,然后老师提问。图中的小朋友为什么追着公共汽车跑,为什么站在教室门口?为什么又说一分钟,这到底和一分钟有什么关系?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文中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吧?这样就能很自然的导入新课了。

(八)通过设置悬念来导入

悬念导入就是设置一个悬念,让学生有想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悬念导入应注意难度适中,要恰当适度,要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自始至终扣人心弦,受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学习司马光砸缸时可先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几个小朋友到花园里玩,忽然有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其它小朋友都急哭了,只有一个小朋友没有哭,他用了一个什么办法救出了水缸里的小朋友呢?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就知道了。这种方法可以和故事导入法相联系,通过故事来设置悬念。

总而言之,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语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开端,就应该先声夺人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应了解并熟练地掌握教学中课堂导入语的运用,使之成为一堂完美的课。

参考文献

[1]程培元,《教师口语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2]胡淑珍,《教学技能》 [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3]远辉,张平海,闫祯。《教育学新编》 [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4]冯国瑞,《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5]熊梅,《启发式教学原理研究》

北京 :高等学历教育出版社,1998.11 7

[m]

致谢

本论文是在邹春杰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邹老师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了重要影响,她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

同时也万分感谢学校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是学校传授给我知识,教会我做人。仍旧要感谢我生命中出现的那些十分重要的师姐师兄、师弟师妹们,以及我结识的朋友们。你们不仅在学习上给予我指点,同时也是我生活中一起同行的人,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建立友谊、彼此鼓励、互相支持与帮助。

当然,在我求学期间,还要感谢我深爱的父母亲一直以来对我无怨无悔的付出、支持、关爱和信任,在我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时,是您们帮我抵御风霜,谢谢您们。我是幸运而幸福的,我知足并且义无反顾的在大家的关爱下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一路前行。

用精彩导入引领小学语文课堂 第6篇

【摘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只要能针对单元的话题的不同,选择运用不同形式的导入方法,便 引领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导入活动

小学数学精彩导入语 第7篇

轵城三中

李雪琴

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在课堂上是一名出色的引导者,一堂好质量的数学课,首先要看教师是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巧妙的导入和恰当的提问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只有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才能诱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之一半。一个好的导入语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整节课的成功将起事半功倍的作用。“导”就是引导,“入”就是进入学习.导入技能就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目标,在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通过巧妙的方法和语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到课堂的学习上来的教学活动方式。初中的孩子年龄还小,好奇心比较重,玩心也比较重,有些孩子还不能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所以我在数学教学中,总是精心组织导入语,把他们的注意力迅速的集中到课堂上来,并且产生探索新知的兴趣。在导入新课时,问题的设计很重要。作为教师一定要灵活的使用教材,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孩子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引入情境,设计巧妙的导入语来引起他们的共鸣。那么如何优化课堂的导入与设问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疑问加悬念

教师的导入语里要加入适当的疑问和悬念,刺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教师的指挥棒下,演绎一堂堂精彩又生动的课。

例如:在学习乘方的时候,可利用学生已有的对珠穆朗玛峰高度的认识,引导学生从“折纸”这种常见的活动出发,让学生体会一张薄薄的纸片只需对折不多的次数,其厚度就会大幅增长。那么教师可以这样设问“有一种纸板的厚度是1 mm,对折两次高度是两毫米,对折四次是16毫米,那么大概要对折多少次就可以达到珠穆朗玛峰高度呢?”学生会猜测一个很大的数,然后教师告诉他们只需将其对折23次其厚度就可超过珠穆朗玛峰高度的论断,使学生心理形成强烈的反差,形成悬念,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学习“解直角三角形”时,可以这样导入:

“金字塔那么高,我们该如何测量它的高度呢?”或者问“怎样不过河能测量一条河的宽度呢?”这时孩子们在下边小声议论,于是教师可以说“我们现在也许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学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可以轻松的解决它了.那么过一会请你们给我答案好吗?”学生听了这些话,知道解直角三角形的现实意义,可以引发他们的兴趣,能专注于本课的内容。

(二)趣味加陷阱

在学习认识三角形时,我对前排一个男生出了这样的问题:“你和XX同学一起去寻宝,挖到了80个金元宝,你们每人几个?”这个学生听到这样幼稚的问题感觉好笑,“每人40个啊。”我接着问:这个问题是很好解决,可是你和你的同学还发现了一块肥沃的土地,是个三角形的,你们要将它平分,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才会使两人分得的一样多呢?”这个同学回答不出来了,这时把问题抛给大家,“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呢?要用我们学过的三角形知识来回答。”有的孩子说作“三角形的高”,有的说作“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有的说只要作“三角形的中线”就可以了,很快学生就讨论出三角形中线可以平分三角形的面积的结论了。再例如:

在教“圆”这个概念时,教师就先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的?” 同学们觉得问题太简单了,便笑着回答:“圆形。”

师又问:“为什么要造成圆形呢?难道不能造成别的形状?比方说,造成三角形,四边形„„。”

同学们的兴致立刻就高涨了,纷纷回答:“不能!”,“它们无法滚动”。

师再问:“那就造成这样的形状吧(老师信手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椭圆和椭圆的中心),行吗?”

同学们始而茫然,继而大笑起来:“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就会忽高忽低。”

师紧接着进一步追问:“为什么造成圆形就不会忽高忽低呢?” 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最后终于找到了答案:“因为圆形的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是相等的。” 至此,自然就引出了圆的定义。

教师要通过设疑布置“问题陷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知不觉掉进“陷阱”,使他们的解答自相矛盾,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引出新课主题。

例如:在学习方程的应用时,可以选择这样的导入:将来有一天你做生意了,准备处理一批电脑,原来是按成本价上涨百分之二十,现在你打算按进价把它处理掉,所以你决定再下降百分之二十,那么这批电脑的价格有没有回到原来的进价?是亏了还是赚了?学生议论纷纷,有的说:“没亏也没赚,因为„„”;有的说:“不对,是亏了„„”。有的学生就会用具体数字去算,最后会得出了矛盾的结论,在同学们的议论中,这时教师不失时机的提出问题:“那么到底是亏了还是赚呢?告诉你一个好的方法,用方程可以替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导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尽快活跃起来。

(三)生活加思考

教师的导入语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调动他们的情绪和积极性,才能引发他们的思考。例如,在学习方程的应用时,下面的一段导入语:“暑假的时候我一家准备去游玩,想选择比较便宜的旅行社,那么现在有两家旅行社,所标的价格是一样的,可是优惠条件不一样,请你们帮我参谋一下,去哪家更便宜一点呢?可要替我算好了啊,谁帮我省下钱来了,老师奖励棒棒糖”这类的题目都比较长,是许多学生头疼的问题,他们没有耐心去看题目,这样一说呢,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所以说教师导入的语言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

审题导入法也是数学上常用的方法,是指新课开始时,教师先板书课题或标题,然后从探讨题意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课题完成导入的方法。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简洁明了,也有它的好处,有些内容就比较适合用这种方法。例如,在学习整式的运算时,学生会将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混淆,于是,我在教学同底数幂的乘法时,板书课题课题之后问:“同学们,请看黑板,大家都看到了,我们今天将学习什么呀?” 学生会去读课题:“同底数幂的乘法。”

我接着问:用两个字来回答我刚才的问题,我们将学习什么? 学生会答:乘法。

于是我继续问:学习什么的乘法?(请用一个字来回答)学生回答:幂。我接着问:什么样的幂? 学生回答:同底数的幂。

此刻,教师总结,我们将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

“那么谁能写出两个同底数的幂?我们试试它的乘法运算是怎么回事。”通过这样一分析,学生很清楚我们这堂课要进行的运算是什么,而且也大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这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进行“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时,我又采用了类似的导入语,学生把这三种运算分的非常的清楚。运算的时候错误率很低。

(四)鼓励加激将

数学教学中,练习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怎样让学生在练习课上充满激情呢?老师要充当好“主持人”角色,要精心组织自己的“台词”,让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上发挥最大的潜力。因为是练习课,有些孩子会不重视练习,甚至产生懒惰的情绪。于是我就用语言激励他们,例如:“今天我们要做五组练习,我们把它看成游戏里的五关,看看谁能一直通过五关,错一题就少一滴血哦。看哪位同学能杀到最后一关”学生的兴致很高,都很认真的对待每一个习题,带着饱满的情绪做完练习。做完以后我会总结,找到那些过关的“英雄”让他们有成就敢。在做稍微有些难度的题目时有的学生不想动脑筋,这时我会说:“刚才在(2)班上课时有一半的同学做对了这题,我们班可不能输给他们哦。”学生听我这么一说,那种不服输的劲就来了,就会全力以赴的去解决这道习题。

总之,数学课堂上的设问和导入都是一门学问,如果你问题问的好,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求知欲,问的不好,就会让他们觉得问题很难,缺乏解决问题的信心。

魅力导入让小学数学教学更精彩 第8篇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制造悬念导入,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他们爱问为什么, 爱追根溯源, 这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为学生特意制造一些悬念, 当学生无法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来解决这些问题时, 自然会产生新的问题, 此时引到新知的学习上来, 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将所有的知识点一股脑地全部抛出, 而是要学会设疑, 以疑启思, 以思导行。如在学习“年月日”这一内容时, 我让学生帮助我来计算距离我的生日还有多少天。照着日历一天一天地数, 这太麻烦了, 有没有一种更为简便的算法呢?学生指出可以按月计算, 再相加就可以了。此时就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每个月的天数是否一样, 十二个月里每个月究竟有多少天呢?这样在学生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 一步一步地靠近教学内容, 我自然顺利地导入了年月日的学习。这样的导入比起开刀直入更富有吸引力, 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二、利用学生思维的形象性设计多媒体导入, 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小学生处于认知与思维的初级阶段, 他们获取信息主要来自于感性事物, 所获取信息的种类也是感性认知。而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 对于小学生来说, 数学教材是呆板而枯燥的, 在他们的眼中数学就是字母与数字, 除了公式就是定理, 枯燥无味。这既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的抽象性间的矛盾。如何化解这一矛盾, 增强数学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与趣味性, 是我们重点研究的课题。多媒体具有强大的视听效果, 改变了传统以语言为媒介的单调死板的教学模式, 以小学生所喜欢并感兴趣的图片、图像、音频与视频来传递静止、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 具有化静态为动态, 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为形象, 化枯燥为生动, 化乏味为趣味的特点。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同时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形象事物中, 能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讲解, 更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感性材料, 从而顺利地过渡到理性认知, 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三、利用学生天性好动的特点设计操作导入,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小学生活泼好动, 有意注意时间短, 以无意注意为主, 让学生安静地坐在位置上认真听讲, 大部分学生都很难做到。小学生好动, 这正符合数学学科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 正是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与重要方法。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美国著名的数学家哈尔莫斯也提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就是做数学。”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到导入环节中来。在导入环节变以往教师的讲述为学生的动手操作, 让学生在操作中激发学习兴趣, 激起学习热情, 从而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如在学习“图形的变换”时, 我们可以拿出事先剪好的图形, 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特点, 并让学生亲自动手也来尝试着画一画、剪一剪、切一切, 看能不能剪出一样的图形。这样的导入让学生拥有了更多思考与操作的空间, 学生好动的天性得以充分展现, 他们认真观察、主动思考, 积极动手, 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然可以顺利地过渡到新知的学习上来, 这样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设计游戏导入, 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爱玩是小学生的天性, 我们要顺应学生的天性, 在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机制, 利用爱玩的特点, 引导学生主动而愉悦地参与游戏, 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玩游戏中学到知识、提高技能、培养能力。如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我设计激烈的判断游戏, 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游戏, 各自出数来让对方判断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一听说要与教师一起玩游戏, 热情高涨, 踊跃参与。在开始数比较小时, 学生还可以与教师一较高下, 但是随着数字的增大, 学生判断的时间越来越长, 甚至有时会出错;但是教师却依旧应对自如, 既快又准。学生不甘心落后, 不相信这么多学生究竟还能输给教师, 纷纷表示还要继续进行。但最后的结果依旧是教师获胜。学生对教师为何有如此“神力”产生了兴趣, 此时导入新知, 告诉学生通过今天内容的学习, 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这股神力, 在游戏中获胜。一个小游戏将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求知的欲望带到了极至, 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五、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设计生活导入, 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 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的学科。只有与现实生活密切结合起来, 数学教学才能拥有生存的土壤、发展的基础, 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教学焕发异彩, 才能以生活来拉近学生与数学教学的距离, 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 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动机。如在学习“1~10的数的认识”时, 我让学生一起来帮一位学生的忙。这位学生的家里来了好多客人, 妈妈让他帮忙为客人倒水, 妈妈告诉他为小朋友倒白开水, 给阿姨倒饮料, 给叔叔倒茶水, 这些究竟要准备多少呢?需要准备多少张椅子?摆放多少碗筷呢?这样将数学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 更能增强数学教学的熟悉感, 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参与动机与学习意识, 会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以帮助这位学生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很好地学习了数字。

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 还有谈话导入、新旧联系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等等。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 需要结合具体的教情与学情来巧妙设计、灵活运用, 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处于开放而富有活力之中, 才能激起全体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精彩导入让学生喜欢数学 第9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新课导入 方式

新课导入环节是关乎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环节,新课导入设计巧妙的话,能给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如若新课导入环节设计得不好,或是根本没有进行新课导入环节的设计,那么教师整体课堂教学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注重新课导入环节的教学设计,力争用高效的新课导入方法引领整个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新课导入的概念界定

张艳红(2012)在硕士毕业论文《高中语文新课导入探讨》中提出:新课导入是任课教师在教课之前,依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是教学起始阶段教师及学生一切教学活动的总称。梅亚平(2014)在其硕士毕业论文《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问题及其对策》中认为:新课导入,即在课堂教学进入正题之前,教师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设计多种不同的教学情境,化解知识难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行为方式。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所谓的新课导入就是教师在课堂新授课的开始阶段所实施的一切教学活动的总称。

二、初中数学新课的主要导入方式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初中数学的新课导入:

(一)发现式导入法

发现式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展开相关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和发现的一种新课导入方法。这样的新课导入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探究意识,同时有利于激发他们新课学习的兴趣。

例如,执教《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的时候,我是这样进行新课导入的:“学生们,昨天放学之后老师要求你们今天带来一把小剪刀和一张白纸,你们都带来了吗?”问题提出之后,学生立刻回答说:“带来了!”我接着说道:“很好,现在请你们拿出剪刀并将白纸剪成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听到我的指令之后,学生立刻动手操作起来,不一会儿,三角形就在学生的手中诞生了。接下来,我又要求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减下来,并将这三个角拼凑在一起。然后问道:“学生们,你们发现了什么?”答案当然毫无例外:“三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

在上述教学片断当中,我利用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个定理,这样的新课导入方式是成功的,学生经过动手操作成功实现了探索发现。

(二)直观式导入法

直观式导入法的最大特点即是直观,可以让学生一眼望去就知道本课将要学习什么内容。很多一线教师在新课导入阶段均喜欢采用直观式导入法,我在具体的新课教学当中也经常采用直观式导入法,由于直观式导入法的有效介入,课堂教学质量也得以有效提升。

例如,执教《圆》的时候,我是这样进行新课导入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根小细绳,将小细绳的一端固定在黑板上,另一端系上粉笔,然后拉直细绳,让粉笔的轨迹绕固定点旋转一周,最终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曲线。看到学生惊讶的表情,我说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内容——圆。而圆的定义也与我刚才的操作过程非常相似,当一条线段绕着它的一个端点在平面内旋转一周时,它的另一个端点的轨迹叫作圆。”

直观式导入法是初中数学课堂中常用的新课导入方法,这种新课导入方法操作简单,学生也容易理解,可以说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新课导入方法。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直观式导入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不能过于频繁,应该适时运用。

(三)口诀式导入法

数学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对于相关数学原理,很多学生都难以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数学原理,可以将一些数学原理编成口诀,利用口诀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在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时候也可以适时采用口诀式导入法。

例如,执教《完全平方公式》一课的时候,我是这样进行新课导入的:“首平方,尾平方,两倍首尾放中央,它的符号看前方。”听到我说的话,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心中不免纳闷:老师今天怎么了?竟然说出这样一些莫名其妙的话。看到学生疑惑的表情,我索性将刚才的口诀写在黑板之上,写完之后学生还是看不懂。于是我解释道:“这个口诀与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完全平方公式是密切相关的,你们记住这个口诀之后就可以将完全平方公式有效地记忆下来了。”听到我这样说,学生才恍然大悟。由于受到新课导入阶段口诀的影响,学生在新课学习的过程当中也表现得非常积极,他们很快就当堂记住了完全平方公式。

口诀式导入法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新课导入方法,它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相关的数学原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新课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口诀式导入法,教师必须要事先对相关的口诀进行搜集和整理,或是自己编制口诀,只有做到充分准备方能有效地在新课导入阶段运用口诀导入法。

(四)设疑式导入法

为了有效地进行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教师还可以采用设疑式导入法。设疑式导入法,顾名思义,是指教师设置悬念,让学生的内心产生疑惑,进而激发学生新课学习兴趣的一种新课导入方法。这种新课导入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例如,执教《平方根》一课的时候,在新课导入阶段,我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我现在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9的平方根是多少吗?”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很快就有学生回答说:“9的平方根是3。”听到这样的回答我接着说道:“看来你们真的很棒,下面老师再问你们一个问题,这次你们就未必答得出来了。请问2的平方根是多少呢?”这个问题还真是难住了学生,教室内久久没有回答的声音。看到此种情况,我说道:“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想!”“在这里老师先卖一个关子,事实上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内容当中,学习完新课你们就会知道答案了。”

设疑式导入法对于初中生的新课学习兴趣来说就是一种激发,它让学生疑惑不解,也让学生对新课学习增添了几分兴趣。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新课导入阶段可以多采用设疑式导入法,引导学生怀着“解疑”的心态学习新课,带领他们进入知识的海洋。

三、结语

当然,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方法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几种,由于篇幅有限,就不再一一论述。对于上述几种新课导入方法,在具体的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必须要活学活用。唯有恰当、合适才能称之为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切不能墨守成规,机械运用,否则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张艳红.高中语文新课导入探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梅亚平.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问题及其对策[D].烟台:鲁东大学,2014.

[3]高小丽.说说新课导入的几种方法[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交流版),2010(12).

上一篇:高中学校值周工作总结下一篇:收缴管制刀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