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根留住作文

2024-05-30

先把根留住作文(精选8篇)

先把根留住作文 第1篇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童年时去追求外面的世界,成年时去追求理想,老年时去追求光阴。

一位病人,他只能躺在床上,但他却在努力的追求。这使我迷惑,接着就问他:“你每天在追求什么呢?”他微笑着说:“对于一个快见上帝的人,还有什么大理想呢?我每天都在追求心跳。而且我在努力的把心跳拖延再拖延。”我楞住了,我知道有一天,他会停心跳,但我也知道他比我早预料到这一点,但他追求的恒心扎根在他的灵魂里,直到他离开人间。他先把根留住,再去一步一步的去追求他的生命。

我们要珍惜心跳,在人生的大路上,有许许多多的荆路,有时侯有些事是不能一时完成,那么先把根留住,为你的理想而努力;有时侯有些事物不可能永远陪伴着你,那么,先把根留住,留住在你的回忆里。每种事物都有他的根,当你去追求时失败的时候,先把根留住。能够先把根留住,你的人生将会在历史大路上开满鲜花!

先把根留住作文 第2篇

――把爱留住

?? 国有根,国的根是人民;家有根,家的根是亲情;事业有根,事业的根是诚信;成功有根,成功的根是努力;可人的根是什么呢?我想说:人的根是爱。

??,在抗洪战争中,将士们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被洪水冲走家园的难民的生命;,在非点战争中,无数天使们不顾个人安危细心的呵护患者自己却献出了生命,在希望工程中,又有多少人无私捐助,这些都是因为什么?因为有爱在我们心中。如果没有了爱,世界将会变成一个怎样的局面?有多少人无家可归,流落街头?有多少人将会被病魔夺走生命?又有多少人无学可上?……。因为有爱,世界才变的如此美好!

??爱分许多种,有亲人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朋友的爱、……。亲人的爱:当我们遇到挫折却害怕的`退缩时,亲人可以鼓励我们坚持下去,努力奋斗;当我们经历成功却洋洋得意不再前进时,亲人可以告诫我们要继续努力,获得更大的成功;当我们渴时,亲人会为我们买来饮料;当我们饿时,亲人会为我们端来香喷喷的饭菜;当我们冷时,亲人会嘱咐我们多穿点衣服;当我们热时,亲人会叮咛我们少穿点;老师的爱:当我们遇到难题时,老师会耐心的给我们讲解;当我们遇到生字时,老师会细心的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生词时,老师会认真的给我们翻译。同学的爱:当我们生病时,同学会关心我们;当我们受伤时,同学会问候我们;朋友的爱:当我们犯错时,朋友会及时指出;当我们马虎时,朋友会监督我们;这些都是爱!

??爱如空气,无处不在;爱如阳光,灿烂明媚;爱如清茶,沁人心脾;爱如咖啡,香醇浪漫,爱如图画,五彩缤纷;爱如音乐,优美婉转;爱如甘霖,滋润心田

??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把爱留住,把握主永远的根。

主题图教学要“把根留住” 第3篇

一、善用主题图, 挖掘有效内涵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 要教得好, 使学生受益, 还要老师善于运用。”主题图作为数学知识或内容的呈现方式出现在教材中, 等待着教师去理解、去研究、去挖掘。

【案例】“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主题图教学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画和文字, 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三年级有117人, 每人一瓶牛奶, 搬下10箱, 每箱12瓶。

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问十箱牛奶够不够117人喝?

师:要想知道10箱牛奶够不够, 要先算出什么?

生:先算出10箱牛奶有多少瓶。

师:算出10箱牛奶有多少瓶之后怎么想?

生:再和117人比, 看够不够。

师:说得很好, 那10箱牛奶有多少瓶怎样列式?

生:12×10。

师:12×10是两位数乘两位数, 你会算吗?

生:0先不看, 先算12×1=12, 再在12后面添一个0, 等于120。

师:他的想法听清楚了吗?谁再说说这种算法的过程?那么, 你们知道为什么算出12×1=12后, 再添1个0呢?

生:这个1是表示1个十, 得到的应该是12个十, 所以要添1个0, 是120。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如果没有, 就引导学生:我们看看图中的10箱牛奶是怎样摆放的, 想想还可以怎样算呢?)

生1:先算5箱有多少瓶, 再算10箱共多少瓶。12×5=60 (瓶) 60×2=120 (瓶)

生2:先算2箱有多少瓶, 再算10箱共多少瓶。12×2=24 (瓶) 24×5=120 (瓶)

生3:先算9箱有多少瓶, 再加1箱的瓶数。12×9=108 (瓶) 108+12=120 (瓶)

生4:先算10个10瓶有100瓶, 再算10个2瓶有20瓶, 一共有120瓶。10×10=100 (瓶) 10×2=20 (瓶) 100+20=120 (瓶)

【反思】

教材呈现的主题图中10箱牛奶分两堆堆放, 每堆5箱, 其中9箱已放好, 还有1箱正在放。这一主题情境的设计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情境中已摆好的9箱和1箱牛奶, 利用已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先计算9箱牛奶有多少瓶, 再加上1箱的12瓶;也可以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算出5箱有多少瓶, 再算10箱有多少瓶。教师在教学中由于充分理解了教材中主题图对算法的提示, 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 自主探索计算12×10的方法。

二、活用主题图, 改变呈现形式

从某一个角度讲, 教材中的主题图是半成品, 多数是结论式的呈现而少了过程, 有的内容学生所看到的可能只有部分思维的结果。这种呈现形式不利于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思考和探究问题, 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我们老师应该具有“活资源”的意识, 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 可以改变教材中主题图的呈现形式, 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案例】“认识11~20各数”的主题图教学

(教师将12根小棒一根一根整齐地摆在投影仪上, 打开投影, 两三秒的时间呈现投影, 随即关闭。)

师:看到投影的小棒了吗?你知道一共多少根吗?

(生都说看到了, 但是问到有多少根时都摇头了。)

师:为什么大家都看到小棒了, 但是不知道总共有多少根呢?

生:你给我们看的时间太短了。

师:那么你能把这些小棒重新整理一下, 用同样短暂的时间观察, 也能让大家清楚地知道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几名学生上台尝试摆, 有2根2根地摆;有3根3根地摆;有4根4根地摆;有6根6根地摆;也有5根5根地摆, 摆了2堆还多了2根。

(因为每次投影的时间都很短暂, 学生有时很难确定摆了几堆, 有时很难确定每堆几根, 因此上面这些摆法都不能快速准确地确定总共多少根小棒。学生陷入了沉思, 即而有学生举手了。)

生:

师:这样摆能一下看出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生:不能。左边多的那部分来不及数, 右边倒是能看出有2根小棒。

师:那你能不能再想办法把左边的小棒也整理一下?

生:

生齐声叫道:一共有12根小棒。

师:同样很短的时间, 这回你怎么知道一共有12根小棒了?

生:因为我看到左边有一捆小棒, 以前认识“10”的时候, 老师告诉过我们, 一捆就是10根, 右边有两根, 合起来一共有12根小棒。

【反思】

“把根留住” 第4篇

把根留住——坚定群众路线 第5篇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四川调研时指出,基层干部要认真学习运用群众路线工作法,要求干部到群众中去,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利用党组织建设年契机,建设一个高效、人民群众满意的党组织。

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最大智慧的拥有者。坚定群众路线,就是坚定一切从实际出发,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立足点。目前我们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群众的积极拥护,为实现建设一个纪律有效、制度有用、覆盖有面、服务有方、动员有力、凝聚有核的基层党组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是要树立群众观点。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通过设置群众工作站,制定服务承诺制度、首问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度、责任追究制度、投诉受理制度、信访接待制度、干部值班制度等制度,理顺工作思路,细化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将任务安排到岗、责任落实到人,保证政府各部门随时为群众提供便捷、满意、有效的服务。

二是要依靠群众力量,在目前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组织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时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问政于

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用人民群众的力量解决人民群众内部的矛盾与纠纷,可以通过成立群众工作站,邀请群众中威信高、党性高的党员群众,发挥他们在群众中的纽带作用,设立群众工作站,一来工作站直接设在群众当中,更易得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同时也可以随时方便群众解决问题,提高办事效率;二来可以随时了解群众需求,实现工作贴近现实;三来还能集思广益、广纳贤士,为今后各项工作目标的制定和开展提供优质的智力保障。

培训学习心得把根留住 第6篇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怀仁中心小学

王晓燕

10月12日,在商河一中的多媒体教室,我和其他20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一起聆听了山东省济南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林志芳老师的精彩讲座,听着林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看着幻灯片上一张张清新的江南山水图片,再加上适时响起的音乐渲染,我们仿佛走进了语文教学的真谛世界。

林老师留着一头的披肩长发,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再加上那似乎来自天籁的甜美嗓音,这位来自齐鲁大地的老师倒有一份江南女子的婉约气质。林老师讲座的题目为《漂泊与返乡——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回望与沉思》,单看讲座的题目,就有一种朦胧的诗意美。果不其然,林老师的讲座从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位语文界老前辈关于语文概念的阐述开始谈起,她的讲座中就弥漫着一股优雅的清香,如一首美妙的小诗,如一曲动听的音乐,又如一幅清新的水墨画。林老师通过都德《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一句名言——“一个亡了国,当了奴隶的民族,只要牢牢记住自己祖国的语言,手中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让我们明白,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怀着敬畏的态度学习自己的母语,更应该将自己的母语发扬光大。

接着,林老师针对当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谈了四条建议:

1、语文应该加强文学因素的教学;

2、语文教育实质是一种文化传递的过程;

3、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等同;

4、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我们头顶的光环。

对于当今语文界一直争论不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林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是从语言文字训练出发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再一次回到语言文字训练,这不是又一次回到语文教育的原点,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循环往复。而当今的语文课堂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一点,有时候,我们把语文课上成了班会课、思想品德课、科学课、美术鉴赏课,缺乏了语文课应该有的味道。在讲座的过程中,林老师在不知不觉间向我们展示了她深厚的语文功底,对于一些古典的诗词名句信手拈来,对于余秋雨、海德格尔作品中的经典旁征博引,对于王崧舟、窦桂梅、孙双金、于永正、贾志敏等老师的授课特点如数家珍。听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教育在线论坛上薛瑞萍老师(网名看云)的一句名言——“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此时此刻的林老师就是我们眼前活生生的语文。

先把根留住作文 第7篇

——由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想到的郑珮

一、引子: 乡民进城与市民涌乡

“村里没意思。”

“那想去哪里呢?”

“进城。”

“为什么呢?”

“城里才有前途。”

这是今年暑期社会实践中,我在贵州省毕节地区雨朵镇龙场村这个山区村庄里的采访片段。被采访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妇人,对自己在农村的生活没有一点信心。

然而这绝不是个例。如今在中国农村,“乡民进城”、尤其是年轻劳动力流失的境况越来越常见:在高原、在山地、在苗岭、在边疆,青年男女成批外出, 抛下一个老弱病残的家乡。

乡村不如城、村民低一等。这便是当代中国日益普及的一种社会常识。这常识不仅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 驱赶大量乡民拥挤进城, 而且也促使了乡村结构的日趋瓦解和乡土传统的日渐消亡。

不过值得对照的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源源不断以游客身份涌向乡村。是什么吸引他们呢? 回答是:“乡土魅力”。更值得关注的是, 其中还包括不少身份特殊的专家学者。他们也在“乡土魅力”的吸引下,力图将许多曾被斥为愚昧落后的传统事象, 申报为可为国争光的“世界遗产”。

一面是乡民进城, 一面是市民涌乡。彼此相反,各自矛盾。在我看来,原因很简单也很复杂——那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乡土”。

二、乡土中国的迷茫与困境

我生在城市、长在城市、近亲亦在城市,所以今年暑假的社会实践,算是我第一次扎扎实实地深入基层。流连于那泥土的清新气息,但同时我也深深感慨于“泥土”的局限与束缚——村民们的眼神是迷茫的、处境也多少有些尴尬——他们离中国最传统的土地最近、却与当今世界所默认的“现代生活”最远。

乡土中国,仿佛被时代推到了风口浪尖。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乡

土中国》,其实从晚清起就有诸多名家为之献计献策。

晚清以来, 在主要是与“工业西方”比较中视中国为“农业国家”的人士里, 把“乡土”看作“落后”者居多数。而一旦在此二者间划上等号, 持这种看法的人自然便把中国落后的原因与出路都归在了“乡土”之上: 乡土既是落后的表现又是落后的基础。于是若要根本改变“落后”, 必得先行“改造乡土”。正是在这样的认识推动下, 一场规模浩大的乡村重建运动便在中国各地推行开来。参与运动的突出人物有晏阳初、梁漱溟等。

晏阳初出生于四川省中部, 后留学香港、美国。个人的时代经历、尤其是与西洋列强的对比, 使他深切感受到“国弱民贫”的悲哀。晏阳初认为中国的问题在于民族衰老、堕落和涣散,若要治病, 重在乡土。而追其原因,乃在“中西对照”:因为进行中西对比, 中国社会才令人感到“事事不如人”,因此中国人才开始觉醒,这样国家才有可重新强盛。对于中国当下境况, 晏认为中国乡土中几乎找不出什么正面意义, 相反倒存在着明显的四大弊端: 愚、贫、弱、私, 合在一起, 其实是“没有文化”。乡土和农民需要彻底的改造。

对于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的普遍危机, 梁漱溟也同意主要原因在西方, 但却与晏阳初相反。“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1如果真要说“乡土中国”有病的话, 病根乃在国人“跟着近代都市文明的路,学西洋而破坏了乡村。”2我认为,“破坏”一词的含义是深刻的。它表明作为中国根基的乡土, 原本是有其文化原创的;这文化之所以陷入病态, 不在自身内部而乃因为近代以来的外力摧毁。

三、乡土根基与乡土价值

“乡土中国”概念和名称就这样被日益广泛地用来用去。迷茫的不止是乡下人,而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因为在我看来,“乡土中国”指的并不仅是农村而是整个中国社会。

1947 年, 继其关于个案式的调查报告《花篮瑶的社会组织》、《江村经济》和《云南三村》等之后, 费孝通发表了对中国社会进行总体分析的学术论著,取名就叫《乡土中国》。

从贵州社会实践回来,所见所闻萦绕脑中,对农村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固守与变革的抉择,我百思不得其理。它们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而深刻。这时,朋友对我说:“读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吧。”

薄薄一本,不足百页,然言内涵,厚重千金。读完之后第一感受:什么是经典——无数语言被后世诸多著作引用、其观点就算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仍可谓先进与深刻!费先生对“乡土中国”社会特征的评述,不仅回答了中国文化不存在疑问的问题,还在社会层次、结构、1

2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邹平: 邹平出版社, 1937.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邹平:邹平出版社,1937

功能等方面构建了新的体系。

《乡土中国》开篇便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对《乡土中国》一书的英文名称, 他选择译为“From the Soil”,直译是“来自土地”。不错,一个“土”字即已把握到了“乡土中国”的根本要义。土是土地, 土气就是土地之气。中国社会的一切, 皆由这“土气”中产生、延续3。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 费孝通就是从“土”和“乡”两个层面来论说中国社会与文化。

“要认识中国社会, 认识中国人, 不认识农民生活, 不认识农村经济是不行的。”《乡土中国》一书虽然没有直接明说, 但通观其中篇章, 不难发现, 它的主旨之一其实是在对“乡建运动”所蕴含的理论基点进行批评。针对晏阳初等提出的所谓乡村“愚、贫、弱、私”四大痼疾, 费孝通几乎一一驳斥。他说,“愚”不等于不识字,“私”不等于不道德。要想弄清个中缘由,须得从了解乡土中国的底层结构做起, 在认识和比较当中, 还要放下城市人的偏见以及西方标准的误差。4费孝通分析说, 乡人生活在“熟人社会”当中, 可称为“面对面社群”。对他们而言, 文字是多余的。倘若硬要因不识字而说其“愚”, 只能表现出说者的无知和傲慢。如果进行公平的比较, 这道理不难理解,正像乡下孩子在教室认字认不过教授的孩子, 与后者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是一样的——都基于知识和经验, 而与智力无关。由此, 费孝通幽默而又寓意深刻地打了个比方:

“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 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之后他反问道:“‘愚’在什么地方呢?”在是否识字的问题上, 费孝通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 乡土社会的特点在口传, 文字最早不在乡土发生, 文字的本质是庙堂性的。至于所“私”与“公”的对立, 也不过是乡土中国“推己及人”之伦理所派生的“差序格局”, 与西洋社会之“团体格局”的类型区别而已, 各有长短和存在的原因。

从《乡土中国》使用的委婉语气来看, 费孝通并没有与持不同观点的人公开论战, 而还是称他们为“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但因此同时, 费孝通实际上已经看到并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 那就是, 一方面“在现代化的过程中, 我们已开始抛离乡土社会”, 导致以往的传统尚难存留;另一方面“乡村建设者们看问题的起点和解决的方法都未必正确有效, 因此他们倡导的前景并不令人乐观: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 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 3费孝通,乡土中国,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费孝通,乡土中国,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 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5。

四、尾声:乡土情结

合上轻盈的书本,再次端详封皮上四个火红的大字:乡土中国,心中一阵莫名的激动。其实喜欢也好、厌恶也罢,从我们降生之日起,这种乡土情结就已经深深扎根于我们心中。乡土是我们的标志、是根,对于这种文化和历史我们应该像钱穆先生一样心存“深意和温情”。钱先生曾说过:“即便面对近代工商文明的剧烈挑战, 若能保其农本, 同时与新的科技结合, 建成一个依旧安足的“大型农国”, 那么, 不仅中国不亡, 而领导当前世界之和平者, 亦必此等国家是也。”这个判断并不一定正确,但在西方主导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几乎霸占世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理性的看待而不是一味的拿西方的标尺衡量中国。

就让我以艾青的诗句结尾吧——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的深沉。乡土的根,请把它留住。

参考文献:

1、晏阳初.告语人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梁漱溟.梁漱溟全集(一)[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

把根留住? 第8篇

“梁庄”,是千千万万个北方农村中的一个,“粱庄”的乡亲父老,是亿万内地农民的缩影。这些乡亲、农民,他们的名字叫“沉默”,他们是不可能有机会自己去发言去表达的一个群體。

当然,愿意为他们代言、发言者,并不缺乏。比如鲁迅、沈从文、废名等,比如当代所谓“寻根文学”。可是,这些发言者表现如何呢?我们如果做一个整体把握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农村书写,往往在两个端点摇摆:要么是高高在上的俯瞰与启蒙,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重点还是在“怒其不争”上;要么是展示新式农村的“金光大道”;要么是将农村乡野描写成充斥暴力、阴暗、愚昧、麻木的地方;要么是过滤掉很多真实的状态,将农村书写成一曲世外桃源般的纯美世界。我并不是说他们写得不好,而是这些作家总是从自己出发,而不是从农民出发。就真实地走进农民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隐痛与悲哀的方面,上述作家往往是不屑的,或者未及考虑的。

现代文学史告诉我们,鲁迅是乡土文学的开创者,他对农村的表述是鞭辟入里、刻骨铭心的。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是鲁迅对农村的认知,是从一个知识分子、一个留洋归国的现代城市人的角度去看待的。我始终感觉,鲁迅并不了解农村,并不了解农民。其实,鲁迅不是农村人,他到农村鲁镇的一段生活,也只是客居,到姥姥家做客的。鲁迅笔下的农民,大多是漫画化的,成年闰土、“豆腐西施”,甚至包括阿Q,这些都远不如他笔下的知识分子来得真切、形象、细致、深入。因为,鲁迅始终是一个旁观者、观察者,而不是一个农村的生活者,他始终是外在于农村、农民的,所以冷峻有余、温情不足,冷静有余、同情不足,批判有余、理解不足。当然,鲁迅对此是有自觉的,《故乡》中他深刻地感觉到与闰土之间“隔着厚厚的壁障”,这种“相隔”,我们以往都单面地理解为闰土的“麻木”。事实上,这里也可以流露出一种信息:鲁迅对农民内心世界与情感状态的隔膜。到了十七年文学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对农村真实状态的遮蔽甚至是屏蔽,自不待言。就是到了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写农村文学的也是以那批知青作家为主。因为他们并非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所以隔膜依然存在,缺少必要的“了解之同情”。

农民只能被代言,而这代言者最好是曾经真正的生于斯长于斯的,然后又获得了理性的自觉和发言的权力机会。所以,对农民的展示、记录、书写、表达,需要成为城市人之后的真正的农村人。也就是说,代言者要理性的自觉,又有感情的投入,去反思那些曾经伴随自己成长的乡亲的生存状况与内心世界,并把这些故事讲述出来。

于是,梁鸿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中国在梁庄》里,一个个的故事,都是压抑在每个乡亲内心的痛,不会轻易流露,而梁鸿能够挖出来,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梁鸿走进了乡亲们的内心。这里是心与心的共鸣相通。那些从来未曾被记录下来的乡土中国平凡世界中一个个农民的爱、恨、哀、愁,都在这部书中逐渐呈现出来。

其实,相比较书中一个个人物、故事和细节本身,任何的评论都是显得无力,因为评论无法绕开一些既定的概念、命题,而这些概念都是空洞的,缺少了生命本身的温度。这也是我犹豫了很久没有动笔的原因。这回又看到了“梁庄在中国”,我往常潜伏在内心的情绪再次被点燃。“梁庄”,这个豫西南的普通乡村,和我的故乡——豫东的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极为相似,两地的环境变迁、邻里关系,现在的状况,相似得很。看梁庄,也似乎看到了我故乡的影子。她写出了千千万万个内地乡村的变化,写出了亿万农民的伤痛。

这个痛,来自于城市对乡村的冲击、吞噬。

尽管说百年来中国的总趋势是乡土与城市的冲突,但是80年代以来的当代城市与乡村关系和民国时期城市与乡村的关系,二者并不相同。民国时期,都市化并不是强行展开的,所以都市与乡村能够并行不悖,各自为政,乡村的生活状态、人际网络是相对自足的,乡村人向都市的靠拢,往往是少数人主动的进入。而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之后的都市化进程,则在强度、烈度上前所未有。面对汹涌澎湃的潮流裹挟,每个农村人,特别是中青年的农村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都得应对这个潮流,不去打工就无法养活家人,去打工又会带来一系列的后遗症,如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夫妻长期分离等。农民工的大潮,造成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迁徙大移民。但是因为体制的原因、城乡二元的结构,农民进城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可是因为长期进城,对乡村也失去了原来的依赖,这种失重感和漂泊感,让他们疼痛又无奈。

正如这本书的标题所暗示的,梁庄只是一个缩影,她投射出来的是整个中国的某些侧面。

在某种程度上,农民是传统中国、乡土中国的体现者、承载者。但是这样一个群体,却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他们往往成为现代化不良后果的受害者,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是建立在这样一批人的付出、牺牲之上的。就是这样一个群体,做出了极大牺牲的群体,却被赋予“农民”、“农民工”的身份概念,这个概念中隐含着一种固定的形象,隐含着一种歧视。

为什么会这样?除了人的冷漠之外,是不是有观念的原因呢?我们知道,在近代以来的百年中国,现代化具有天然的合理性,一旦以现代化为理由,那么将无往不利,因为现代、现代化代表着方向、正确、未来、真理,没有人敢质疑它。但是事实上,我们的“现代化”概念往往被置换成了“城市化”,而城市化又被简单地用某个指标进行量化,这个指标就是经济。于是,城市化程度高的、经济水平高的(地域、地方)人,就会有一种道德优越感。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是现代化的代表。于是,带着这种道德优越感、拥有这种话语权力,他们似乎就可以恣意地排斥、指责任何一个经济水平较低的地方的人。这是一个多么普遍的现象。事实上,在这多重的置换当中,概念的内涵早已变异,现代化已经变成了极端的单向度了。

其实,梁庄之于中国,类似于苏北之于江苏,南京之于苏州,中国其他地方之于上海,中国之于世界。所以,这里面有一个标准,或曰判断的体系,那就是现代化程度、现代,而现代往往又被置换成城市化、都市化,而城市化又是与经济化、商业化紧密相连的。所以,地方之别,其实背后隐含的是传统与现代之争。

近代以来,现代化与进化论的兴起是密切相关的。事实上,道德与经济发展是一致的么?社会经济的推进必然会带来道德的进化么?在经济的推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是不是必然带来对人心、人性的关怀?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中,不变的那些东西,是不是往往被我们忽略了?其实章太炎早在百年前就写过一篇《俱分进化论》,对进化论、现代化提出质疑。而现在我们反而对现代化缺乏必要的警惕。

所以,梁鸿的书写,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种反思和警惕。警惕现代化焦虑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现代化、都市化与乡土中国,一定是格格不入的吗?乡土中国与都市中国,不能够和平相处并行不悖,或者以另外一种方式互相渗透融合?难道非要用一种侵入式的强势去造成农村的彻底的陷落?

记录“梁庄”,就是在记录中国,就是在记录我们的根。

近几十年,无论经济上还是物质上,农村确实有了进步,而且是很大的进步;但是原来的农村的生机、文化,却日渐解体消亡。

根在衰微,腐朽。

梁鸿的著作,提出了一系列问题。然而,解决问题不是作家的任务,让我们和作家一起,期待诸多问题的解决吧。

上一篇:那一块钱小学生作文下一篇:湖南省城乡规划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