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为明高一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2024-09-20

武汉为明高一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精选3篇)

武汉为明高一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第1篇

武汉为明高一(长沙)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社会实践是指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它和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同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高中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三个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时间,要完成6个学分。学生通过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增强社会责任感。家长应该负责任地支持孩子积极认真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一、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点:长沙、韶山;参加人员:高一全体学生;时间:3天;食宿车费门票:750元;参加湖南电视台“天天向上”节目互动费用,由学校支付。

二、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

体验人文增强责任

三、主要活动内容

参观岳麓书院、橘子洲头,体验电视台节目互动,参观韶山伟人故里。

四、活动任务

了解岳麓书院厚重的历史文化,了解韶山的人文景观,了解伟人(青少年时代的)成长历程,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每天晚上写好活动日志,返校后写一篇合格的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五、组织管理

1、领导小组组长 刘中文 娄想林 杨维诗

组员 江德元 王定授 田文涛 刘文杰 宋国斌

后勤保障组长 宋国斌

组员 王立新 韩玉萍 梁开丹 赵丙举欧广玮

2、分组以班为单位分成4个大组,每个班分成3个小组

3、学生领队一班江德元乐欢王元琼

二班王定授张洁余程鹏

三班田文涛廖桂平谢杰

四班刘文杰刘思佳严萌春

六、总结交流

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之后,在语文教师指导下,借助活动日志把自己或小组在活动中的经验、收获和心得体会整理成书面材料,向全班同学汇报并展开相互评议与反思,增强对社会的认识与体验,增强社会责任感。最后定稿。

武汉为明高一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第2篇

一、“武汉爱乐者”概述

“武汉爱乐者”是由小学音乐教师周健发起, 由音乐爱好者自愿组成, 从事音乐知识普及与高雅音乐推广的民间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 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 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 包括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等。“武汉爱乐者”通过在公共空间里免费举办音乐会、讲座、儿童音乐故事会等活动, 为普通群众提供一个培养音乐兴趣、了解音乐知识、进行音乐欣赏的平台。

(一) “武汉爱乐者”基本情况介绍

“武汉爱乐者”成立于2012年末, 以2013年3月16日举办的音乐会为标志开始了音乐普及活动。其宗旨是:“这个城市需要音乐”, “一人只做一点点、人人都是爱乐者”。其成立之初是希望为武汉的学生、市民搭建一个音乐分享的平台。此前, 创建人周健在去北京参加国家大剧院的音乐活动时, 被那里的音乐氛围所感染, 由此希望在武汉地区也能创建一个人们想听音乐、想听讲座就能随时去的地方——这便是该组织成立的“诱因”。之后, 周健便开始与武汉的汉街文华书城合作开展公益音乐活动。在武汉地区, 这样一个致力于公益性音乐推广的组织可以说是一个新颖的文化现象。周健表示“我们的愿望就是无私地与广大市民……分享音乐知识, 享受音乐的美好。我们的观众当中有些人无法得到专业的音乐教育和启蒙, 甚至音乐会的门票也买不起, 但他们也有享受音乐的需求, 我们就是要让最广泛的人群享受到免费的、最好的音乐教育, 这对于提高整个城市文化水平也很有帮助”。 (1)

起初, 周健还在北京时便将自己的想法通过微博“私信”给文华书城, 接待她的是书城宣传部负责人温周毅, 两人很快达成共识。在周健回到武汉的第二天, 他们便在文华书城开始了策划。温周毅将做这件事的这一批人称为“本土践行者”, 又因为大家是身在武汉而喜欢音乐的人, 而将整个群体称为“武汉爱乐者”。于是, 周健开始从身边的学生家长、朋友与音乐学院的老师入手, 与他们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了大力支持。第一次筹备会在2013年初召开, 而2013年3月16日晚在文华书城四楼中庭举办的由武汉音乐学院余翌子老师主创的《心中的梦幻舞台——音乐剧》, 则成了“武汉爱乐者”音乐活动的开端。

“武汉爱乐者”自成立以来, 已推出的音乐活动有“书城里的音乐会”、“电波里的音乐会”、“琴行里的音乐会”、“养老院里的音乐会”、“儿童音乐故事汇”、“音乐百家讲堂”等众多项目, 总计一百多场活动。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微信号与官方微博, 定期发布活动信息和推荐好的音乐会及相关演出。经过不断完善与调整, 参与奉献的表演艺术家、音乐学专家、志愿者有近两百人, 有数万人次受益。这些活动让普通大众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和分享的可贵。

(二) “武汉爱乐者”的组织构成

“武汉爱乐者”整个组织可以用“形散神不散”来形容:“形散”是因为, 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市民, 不管是专业音乐学习者还是音乐爱好者, 不管是台上音乐的普及者还是台下聆听的观众, 只要参与其中, 便都是“武汉爱乐者”, 其人数无法统计也无法估量;“神不散”是因为大家都热爱音乐, 有共同的兴趣与目标, 为了音乐而团聚在一起。他们响应着“这个城市需要音乐”的核心思想, 在武汉为普及高雅音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有了这样共同的精神追求与需求, 这个团体便有了不散的动力。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级各类职务职位的权责范围、联系方式和分工协作关系的整体框架, 是组织得以持续运转、完成经营管理任务的体制基础。在“武汉爱乐者”团体的内部结构中, 发起人与负责人周健负责活动统筹, 起着凝聚与组织的作用。场地的落实、嘉宾的协调、活动的策划等她都会亲力亲为。“作为组织的领袖, 只有改变或建立组织的文化才能对整个组织产生最深远的影响。” (2) 周健建立起了爱乐者“爱乐、爱分享”的公益价值观与信念。组织内成员的分工并没有固定下来, 而是根据活动需要和个人的能力与兴趣来进行, 如, 学美术的爱乐者做宣传, 专业音乐家及学者做普及, 懂音乐的年轻妈妈则为儿童讲故事等等。团体的成员有从世界各地归来的音乐留学生、音乐院校师生、乐团成员、中小学教师等, 还有一些音乐志愿者也为团体做着大大小小的事情, 各负其责, 各尽其力。

团体成员间也有着频繁的互动。在网络发达的今日, 周健在微信上建立起了百人大群, 增加了大家的熟悉度也拉拢了其彼此间的距离。大家在群里共同讨论着关于音乐的问题, 推荐优质音乐会, 统一订票, 分享看音乐会后的感想;他们还邀请专家为爱乐者们做线下导赏或音乐专题知识讲解, 根据大家的需求策划新的线上活动。在这样没有任何收入、没有任何利益的情况下, 每个人的所为都是出于公益, 在协作中彼此相互信任, 凭借着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去认真地在武汉进行音乐推广。

二、“武汉爱乐者”的音乐活动现状

“武汉爱乐者”的音乐活动一直在持续策划与运作中, 不断探索适合不同受众的活动方式, 笔者经调查归纳, 其主要活动类别有:书城里的音乐活动、广播音乐活动、琴行里的音乐活动、养老院里的音乐活动等等。另, 他们每月初都会通过“武汉爱乐者”微信平台与官方微博发布整月活动时间表, 供爱乐者们了解活动主题以提前计划安排出时间来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而且, 活动的运作力求与企业赞助的合理结合, 保证活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 书城里的音乐活动

该类音乐活动是指由“武汉爱乐者”主办, 汉街文华书城协办的公共空间中的音乐分享与知识普及活动。之所以选择文华书城为音乐活动的主要场地, 是因为它坐落于武昌寸土寸金的汉街中央文化区, 人流密集。这个文化氛围浓郁并有着“小情调”的书香之城与其他书店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 它“服务高端商务人士、家庭、青年, 是融合生活、艺术、时尚的新型文化体验卖场。书城内包含书刊、影音、家居饰品、收藏以及教育培训等多业态文化主题, 集文化产品销售、文化体验、体验式阅读、文化传播、学习教育5大功能为一体” (1) 。文华书城给爱乐者的音乐活动不仅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与空间, 也给予了物质上的赞助与支持。而音乐活动可以为书城吸引更多人流, 从而一定程度上拉动其经济效益。因此两者的合作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满足了双方的不同需求。

每逢周五与周六晚, “武汉爱乐者”的音乐活动便在书城四楼中庭的空地展开。观众们摆好凳子集中坐好, 在这里, 没有观众与舞台的距离, 没有大场地的隔阂感, 艺术家就在眼前分享着音乐, 一切都更亲民、更自然。文华书城作为承办方, 提供活动场地及物质赞助, 如展板、投影仪、话筒音响以及给观众的奖品等, 并在“武汉市文华书城汉街店”官方微博中进行宣传, 对每一期活动进行总结、发布活动照片;“武汉爱乐者”作为主办方, 负责活动的策划与制作。活动的嘉宾通常是艺术院校教师、学生和其朋友以及音乐学院校友、留学生等等。他们通过三种方式了解并参与到无私奉献、分享音乐的行列中:一是受到主办方直接邀请, 二是音乐学院老师或爱乐者的推荐与牵线, 三是受到身边朋友的感染自荐来参加活动。每位嘉宾均无出场费、车马费、服装租赁费等任何费用作补贴, 当然, 有时会有热心的爱乐者愿意主动接送他们, 这也让这个大家庭更多了一份人情味儿。在慢慢探索与前行的过程中, 书城里的活动有了“武汉爱乐者沙龙” (城市音乐会、讲座等) 、故事会等多种形式, 笔者也对其2014年3月到2015年2月这一年间的活动做了观察和归纳 (见附表1) 。可以见到, “武汉爱乐者”在一年时间内共举行50多场音乐活动, 非常活跃, 内容也很丰富。每月平均有两场音乐会或讲座, 从7月开始每周五晚都有儿童故事会。

书城里的音乐会、讲座在2014年3月到2015年2月期间, 书城里共举办16场音乐会、5场讲座, 内容涵盖了西方音乐、中国音乐、音乐基础知识的普及, 主题丰富、涉及面广。从体裁上来说, 有声乐专场 (歌剧、音乐剧、艺术歌曲、民歌等) 、器乐专场 (钢琴、小提琴、琵琶、古筝等) , 以及乐团专场。表演形式上有独唱、重唱、合唱、独奏、重奏等。在策划时, 会提前根据爱乐者的需求或知名音乐专家、艺术家来武汉的机会来确定主题。之后, 嘉宾会根据主题并参考以前的活动, 来决定是否补充以前讲过的知识或避免重复去演绎新的曲目和内容。与普通音乐会与讲座不同的是, 书城里的音乐会不单单只有演出或讲解两者中的一方面, 而是将两种形式相结合并各有侧重, 即为一种边讲边演的形式:在演出中加入讲解, 让不了解音乐背景或较缺乏音乐知识的普通观众既能欣赏到音乐的美妙也能积累音乐知识;在讲解中加入一点表演, 让讲座不再那么枯燥, 而变得明了而生动。由此, 观众们越听越起劲, 随着活动的期期推进, 熟悉的脸庞也越来越多, 达到了十分显著的传播效果。

儿童音乐故事汇在2014年7月4日到2015年2月27日的半年时间中, 安排在星期五的故事会共举办了30场, 每周一次, 是最频繁的活动。其中“儿童音乐故事汇”则是音乐故事或童话故事与音乐的结合, 其主讲人通常都是会音乐、会表演的已为人母的年轻教师或“爱心大姐姐”, 充满了亲和力。这种形式将音乐作为引子, 或演奏或教唱歌曲, 吸引小朋友们迅速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 然后以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和语气讲述经典故事, 其中会融入演奏演唱、游戏、问答互动、音乐鉴赏、舞蹈等诸多种元素——例如用乐器演奏出故事人物的个性与特点, 用真人现场演唱来表现角色的情感等等。“音乐故事汇”让儿童在玩耍中学习, 启发他们的思维, 也无形中进行了音乐启蒙教育, 培养他们积极思考、热爱音乐。目前周五亲子故事会也在探究与更多领域进行融合, 不仅与音乐相结合, 也逐渐将美术、英语等知识加入其中, 与小朋友们共同进步。

音乐百家讲堂“音乐百家讲堂”是“武汉爱乐者”新开辟的沙龙讲座活动形式, 于2015年2月14日开始第一期。以主持人与嘉宾谈话的方式解决爱乐人群听完音乐会后产生的一些热门音乐常识性问题。第一场主题为“交响乐团的那些事儿”, 由湖北经典音乐广播记者刘晓丽与旅德青年音乐家张立搭档。在自由谈话的轻松氛围中, 张立为大家讲解了交响乐团各乐器声部的分布、作用, 乐团编制, 指挥家、指挥棒的作用以及乐团排练的故事等等。在讲解过程中, 周健也配合着放映精心制作的PPT与乐器音例, 让大家看得更直观、听得更明白。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 不时被谈话中幽默的语言逗得哈哈大笑, 并积极参与互动, 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整场活动持续一个半小时, 无人提前离场, 这种新颖而生动有趣的讲座方式得到了众多爱乐者的喜爱。

可以看出, 以上三种形式的活动在设计上有清晰成熟的想法, 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书城里的音乐会与讲座针对广大人群, 拉近了高雅音乐与普通人的距离;“儿童音乐故事汇”针对所有儿童, 旨在用特有的方式启迪他们的智慧, 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百家讲堂”针对所有的音乐爱好者, 不仅让他们会听音乐也让他们了解与音乐相关的知识。三种活动让大家受益匪浅, 均受到了喜爱与赞赏。

(二) 广播音乐活动

广播音乐活动是“武汉爱乐者”让音乐普及走进电台, 借助广播将高雅音乐传播到更广泛的地方, 让更多受众能听到专业音乐会、音乐知识、音乐报道的活动。与“武汉爱乐者”长期合作的电台有两个——楚天交通广播 (FM92.7) 与湖北经典音乐广播 (FM103.8) 。两者有着不同的侧重。

楚天交通广播全力打造直播音乐栏目《潮流新资讯》, 以“电波里的音乐会”为主题, 将音乐会现场直接搬到了电台, 于2014年3月到11月间每周五晚上黄金时段播出。“电波里的音乐会”共做了26期 (见附表2) , 内容涉及音乐剧、爵士乐、探戈、铜管乐、长笛、古筝、钢琴等, 有直播间里的现场演奏演唱, 也有对经典音乐的赏析, 让高雅音乐带上翅膀飞入千家万户。节目的促成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潮流新资讯》栏目的主播章涛也是一位爱乐者, 在书城里的音乐活动进行了一年多时, 他强烈要求让音乐会到电台去做。考虑到电台与书城环境的不同——书城可以是轻松随意的氛围, 而电台访问与讲解必须是严谨的——两者需要进行不同的设计, 周健开始并未同意。但此后章涛一直为两者的磨合不离不弃地做着努力, 在这样的坚持不懈下, 《潮流新资讯》栏目与“武汉爱乐者”终于开始了第一次合作尝试, 联手打造“电波里的音乐会”, 节目在第一期便取得了很大反响。“我们是一群音乐的爱好者, 我们来自这座城市的每个角落, 我们在电波里遇见、我们在音乐中寻找, 音乐有很多种, 热爱只有一种——电波里的音乐会”是每次广播的开场白, 很真诚地反映了爱乐者们的心声。

而湖北经典音乐广播时常对“武汉爱乐者”的音乐活动进行实时转播与新闻报道, 让不能亲临其音乐会现场的听众能通过广播及时收听。湖北经典音乐广播记者刘晓丽是“武汉爱乐者”的一员, 活跃于该团体的音乐活动中。她常在活动结束后把活动情况编辑成新闻报道播出, 让更多人了解到“武汉爱乐者”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为高雅音乐的传播做了哪些公益性的事情。

另外, 还有其他广播节目 (如楚天音乐广播《跟着音乐慢慢快活》栏目等) 邀请“武汉爱乐者”成员做主题访问或音乐分享。可见“武汉爱乐者”作为公益音乐推广者的代表, 已经让媒体开始关注并重视。通过媒体的广泛传播, “武汉爱乐者”吸引了更多受众、吸收了更多音乐爱好者, 他们积极地反馈自己的想法并加入到这个爱音乐的群体中, 使其队伍越来越壮大。

(三) 其他音乐活动

“武汉爱乐者”通过探索与创新, 还举办了琴行里的音乐会、养老院里的音乐会、湖北省图书馆儿童音乐会等活动。

琴行里的音乐会由一家本地大型琴行与“武汉爱乐者”共同举办, 以音乐沙龙的形式为留学归来的青年音乐家们提供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并在音乐会中场休息时间为大家免费提供红酒与现磨咖啡。琴行的音乐厅可容纳近两百人, 台上摆放着状况上佳的斯坦威九尺钢琴, 场地与钢琴都由琴行免费提供给爱乐者们做活动。音乐厅虽小却温馨, 安静时可以听见彼此的呼吸, 只有音乐在空间里荡漾。在此, 嘉宾们会为大家介绍自己留学的经历、追逐音乐梦想的过程。活动有时也会邀请到音乐学院资深教师为大家做综述或讲解, 只为了让爱乐者们能听到高品质、高质量的音乐会。每场音乐会上座率总是不错, 听众们也表示收获良多。

养老院里的音乐会由“武汉爱乐者”和琴行合作, 将音乐带入养老院, 丰富“空巢老人”的生活, 带给他们快乐。音乐会不仅为老人们呈现形式多样的音乐节目, 也向他们进行捐赠, 送上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温暖。“武汉爱乐者”不但联合武汉琴台音乐厅“一起做公益”活动将音乐会门票送入养老院, 还会派车将老人们接到琴台音乐厅、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等观看音乐会。这些行为都赋予了音乐活动“善”的力量。

除此之外, “武汉爱乐者”还有与美术学院师生合作的“视界艺术沙龙”、线下微信百人群里的音乐会导赏等, 力将音乐活动做到形式多样、传播广泛。

从以上活动可以看出, “武汉爱乐者”虽然有些地方并不完善, 但活动策划思路清晰, 安排得井井有条、主次分明, 以书城里的音乐活动为主, 兼顾电台、琴行、养老院里的音乐活动等。“武汉爱乐者”的成员们有着对音乐的满腔热情与奉献精神, 充分体现了活动的公益性, 发挥了民间组织的特点, 也收到了很好的反响与赞誉。如, 银铃安养院的张婆婆说, 他们安养院的老人看了之后都非常兴奋, 表示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高档次的音乐会, 很高兴能够享受到这份文化大餐;人到中年而不舍音乐梦的徐慧珍表示, 这个形式非常好, 很自然, 是一种享受, 而且和老百姓比较接近, 希望像这样的机会今后多一点;热爱音乐的人民警察甘波认为, 这些活动的艺术性比较强, 公益性比较好, 适合草根大众, 他和周围的人很愿意接受这种正能量的团队, 很乐意参加这种正能量的活动;孤儿院的小朋友王娅妮表示:听到了丝丝姐姐的音乐故事会觉得很好, 会让同学一起来听…… (1) 这些真实的评价与反馈让人们看到了音乐活动利民、惠民的可贵。

三、“武汉爱乐者”音乐活动的社会价值

“武汉爱乐者”通过扎实的实践, 让音乐与公益走进喧闹的城市, 给予人们浮躁的精神一个安静放松的空间, 让更多的人懂得用音乐点缀生活, 用艺术交流人生。

(一) 满足不同群体对音乐的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稳定的生活水平让人们更注重提高自己的精神层次和提升文化内涵。

从参与者身份来说, “武汉爱乐者”的音乐活动建立了音乐从业者与音乐爱好者之间的桥梁。在音乐从业者中, 有艺术家、教师、学生等, 他们能够把自己掌握的音乐技能、所学的知识在不那么拘谨的场所以不同的形式与大家分享。对他们来说, 下了舞台出了校园, 还有一个能走进群众的更广阔的平台, 还能在音乐活动中加入自己的创新想法, 发挥好音乐的育人作用, 在推广自己喜爱的东西的同时也收获了知音。对于音乐学院在校学生来说, 这还是走进社会锻炼自己、展现自身才华的好机会。参与其中的从业者们在充实自我的同时, 也得到了更多音乐爱好者的认可, 在实践中学习也激励自己在音乐的道路上更加努力。这些奉献者们传播的不仅仅是音乐, 更是一种公益态度、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 “武汉爱乐者”的音乐活动适合不同年龄的群体。书城里的音乐会与讲座能让中青年爱乐者们汲取音乐养分, 聆听音乐创作背后的社会背景故事、音乐赏析知识, 获得音乐本身的抑扬顿挫所带来的不同的心灵感悟与震撼等等。在闲暇时间里欣赏音乐会、听讲座, 不仅是一种兴趣爱好, 也是休闲放松的好方式, 在无形之中也逐渐提高了自身的音乐素养与生活质量。“儿童音乐故事汇”对小朋友们来说充满着吸引力, 有趣的经典故事、动听的音乐加上声情并茂的讲法, 每次都让他们聚精会神。这不但启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开辟了他们的想象空间, 也激发了他们从小就去爱音乐、听音乐的兴趣。可以说, 这又是一种音乐启蒙教育, 让儿童在和谐而欢乐的氛围中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魔力。养老院里的音乐会对老人们来说是一份温暖也是一份慰藉, 经典的世界名曲、用心的演出让他们看在眼里、暖在心里。老人们也用自己的行动在努力参与进来, 这既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也帮他们打开了精神寄托的另一扇窗, 使他们在音乐的世界里不再孤独。“武汉爱乐者”的音乐活动成了音乐从业者与音乐爱好者交流的纽带, 拉近了普通大众与音乐的距离, 让高雅音乐不再只是音乐从业者眼中的“孤芳自赏”, 而让许多普通音乐爱好者能切切实实地有所收获, 满足了不同群体对音乐的不同需求。

(二) 培养潜在爱乐受众

“武汉爱乐者”的音乐活动是公共空间中的开放式活动, 与书城、电台、琴行的合作将音乐元素融入了不同的文化环境中。

书城是陶冶情操、补充精神食粮的儒雅之地, 在这里, 有的人品着咖啡慢慢阅读打发悠闲的周末时光, 有的人坐在书城的台阶上翻着一本本自己喜爱的书籍沉浸其中。然而每当“武汉爱乐者”的音乐活动开始, 除了在中庭坐得满满的音乐爱好者外, 许多台阶上看书的人、书城内选书的人都会抬头观望或停留驻足。公共环境中的音乐传播常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即使人们只听到一点点、只记住一点点, 但只要受到了音乐的吸引、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这个音乐活动便有了意义。

而广播电台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之一, 更是能够突破空间上的限制把文化信息快速地传递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楚天交通广播作为在湖北地区收听率最高的广播频道, 其在周五晚上黄金时间播出的“电波里的音乐会”无疑能将高雅音乐的普及达到最广覆盖面, 无形中培养了更多喜爱音乐的人。

同样, 在琴行、养老院这些公共空间里, 音乐也能让人走出相对闭塞的环境, 加入音乐活动的人际网络, 在社会交往中受到良好环境与氛围的影响, 并在了解与交流中逐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热爱。

“武汉爱乐者”于不同的公共空间, 在不同的时间里将音乐活动辐射开来, 让音乐成为大家的而不是小部分人的, 让一些原本对音乐没有兴趣的人开始被音乐所吸引, 让原先还不太了解音乐但有音乐需求的人开始了解和参与, 培养了艺术爱好者、未来音乐家, 把高雅音乐的种子播撒入更多人心中。

(三) 促进城市文化艺术建设与发展

可以说,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文化上的软实力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 二者相互促进, 缺一不可。

当下, “武汉爱乐者”发起、主办的公益性音乐普及活动, 可以说是站在了武汉文化艺术建设的前沿。他们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 率先提出了“这个城市需要音乐”的活动宗旨, 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出了武汉精神。高雅音乐在“市井之地”演绎出别样的精彩, 专业的人才为大家带来高品质的音乐盛宴与细心讲解, 让普通人对音乐的理解不仅停留在“好听”的感觉上, 而能上升到更高层次。在组织音乐活动的过程中, “武汉爱乐者”克服了重重困难, 为广大人群带来美好的音乐体验与音乐享受。“武汉爱乐者”希望自己所做的能够让音乐成为人们的习惯, 并通过这个习惯修身养性, 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最终提升整个城市的音乐素养与文化涵养。

(四) 营造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

“武汉爱乐者”创造了城市的和谐文化艺术氛围, 营造了一个公共的音乐享受空间。其音乐活动具有公益性、普及性、包容性。公益性体现在它的非营利性, 避免了以经济收益为目的的商业化营销活动。它的宗旨只在于分享音乐、普及音乐, 让更多人加入喜爱高雅音乐的行列, 让人们看到艺术的纯粹、奉献的可贵。普及性体现为它在音乐文化场所的便利性、活动的拓展等方面下功夫, 让广大人群能够很容易地接近音乐与提升欣赏能力。“武汉爱乐者”让音乐走进了书城、电台、琴行、养老院, 让人们有了更多选择、更多机会来接受音乐教育, 来提高自身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同时, 在音乐活动中与音乐专家的互动、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思考, 都培养了人们对音乐的亲切感, 让人们表达了自我。包容性体现在“武汉爱乐者”的音乐活动容纳社会各领域、各年龄段的人广泛参与, 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思想表达与文化交流中碰撞出火花, 从彼此那里收获知识与友爱。“武汉爱乐者”的音乐活动整合了民族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音乐, 一直坚持“接地气”地走大众路线, 尊重每一个有音乐需求的人, 让音乐成为产生社会凝聚力的宝贵源泉, 促进人与人、人与艺术、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结语

“武汉爱乐者”是公益音乐活动的推广者, 是武汉文化艺术建设的民间先行者。它的奉献与坚持让我们看到了, 无论是个人素质的提升还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都需要更多的人勇于迈出第一步, 去踏踏实实地行动。“武汉爱乐者”这样的从事公益的民间组织虽然刚起步不久, 有些地方还并不完善, 但就目前状况而言, 其各种丰富的社会音乐活动让很多人受益良多, 使越来越多人愿意加入爱音乐、赏音乐、推广音乐的行列中, 这进而对武汉文明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 就其长远发展而言, 作为民间非营利组织, 它在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信誉与公信力后, 还可以考虑更广泛地与企业合作, 甚至筹备基金会, 来保证稳定的活动基金, 并以强烈的责任心有效地运用好经费。同时, 它还可以与艺术院校建立长久合作机制, 让更多学生资源能注入其幕后或台前, 使他们在实践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综合能力。

总之, “武汉爱乐者”展现了一种城市文化艺术建设的新发展与新思路, 将高雅音乐艺术引入寻常百姓生活。如果有更多这样的组织和活动出现, 让每个人在艺术和精神文化生活中前进一小步, 那么, 社会也将会迈出一大步。

注释

11 刘晓丽《公益音乐的推广者“武汉爱乐者”》, 湖北经典音乐广播新闻稿, 2015年2月18日。

22 郑新文著《艺术管理概论》,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第97页。

31见《中国夜景最炫的商业步行街》, 载《长江日版》2011年11月3日, 第24版。转自《长江日报》网络版。http://e.cjn.cn/cjrb/html/2011-11/03/content_4914991.htm

武汉为明高一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第3篇

摘 要 羽毛球运动约于1920年传入我国,解放后得到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我国羽毛球队已跻身于世界强队之列。80年代,我国羽毛球运动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羽毛球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共设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及混合打共5项比赛。近些年,羽毛球在优秀运动员的推动下,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热捧。我们关注下羽毛球运动在武汉市全民健身活动中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羽毛球 武汉市 全民健身 社会价值

一、群众基础好,便于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对武汉市多个羽毛球场馆开放调查表明:场馆出租率高,尤其是晚上和双休日,常常是爆满,如果没有事先预定,一般就没场地打球了。把羽毛球运动作为强身健体,作为娱乐性的运动项目,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这与该运动项目的特点有关,它集体育运动和娱乐为一身,羽毛球运动技术千变万化,战术变幻莫测,锻炼者从中可享受到许多乐趣。同时也表明羽毛球在武汉市的群众基础比较好,受大众欢迎,项目发展有很大潜力。

二、促进国民身体健康,提高国民体质

现代文明社会使人们丰衣足食,应该说每一个现代人都具备了健康长寿的条件。中年脑力工作者一般是社会人中的佼佼者,他们事业有成,家境宽裕,努力追求有品位、高质量的生活,成为人们崇拜、仰慕的群体。但事实是,几近完善的物质条件正在悄悄的使现代人陷入亚健康的困扰之中。所谓亚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功能稳定性失调,但尚未引起器质性改变,医学检查各项指标无明显异常,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量状态。运动不足不仅导致体力下降,还会使代谢紊乱,许多脑力工作者常常感到头昏、乏力、精神紧张、疲惫、情绪急躁、肠胃失调等等。年轻时运动不足同样会影响生命后期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

三、消费低,具有经济性,适于大众

羽毛球活动对设备的基本要求比较简单,只需两个球拍、一个球和一条绳索(球网)即可。正规比赛场地面积仅65-80平方米,长13.40米,宽6米(双打)或5.18米(单打),平时进行羽毛球活动只要有平整的空地就可以了。在风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在户外进行活动,只要把球网架起来,就可以在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空地上画上几条线,双方对练。因此它不仅可以在正规的室内运动场进行,也可以在公园、生活小区等处广泛地开展。武汉市近年来也相继建了很多室内羽毛球馆,包括很多高校,基本上按小时/场地收费,价格都不贵,在2元-40元/小时不等。大部分球馆上午则收费减半或者更低,如果办会员卡的话,更是划算。正是由于武汉市羽毛球馆收费能基本符合大众的消费水平,使得球馆生意也异常火爆,特别是平时晚上和周末,如果不提前预定,去的话肯定没场地。这些都证明了在武汉市羽毛球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潜力。

四、培养国民意志品质

羽毛球运动因其竞争性、对抗性、大强度等诸多因素的要求,以及揣摩对方的战术意图,对各种战机的把握,对自己运用战术的选择等意志及智力因素,经常进行羽毛球运动,可以使人思维敏捷,对培养人的意志品质、坚定信念具有显著作用。羽毛球运动对人的综合素质要求高、全。智力素质在羽毛球运动中显得格外重要。在羽毛球运动的对抗中,每一个瞬间的击球动作,都将引起对方的高度注视,即使一点细微变化,也逃脱不了对手的眼帘。因此,要求参与者具有细微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敏捷的行动能力。如果在每一次练习中,都能注意观察,用脑打球,久而久之,无疑对开发智力非常有益。

五、扩大交际面

羽毛球运动中无论是练习还是比赛,人们都需要与同伴(双打)或与对手进行交流和沟通,它既要发挥个人的技术和积极性,更要发挥同伴协作的力量,默契配合,取长补短。这是一种锻炼手段,对青少年来说,有助于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而对中老年人来说,则是社会交往的有益之举。在现在社会中人们的交往越来越狭小,羽毛球运动让人们认识了许多的朋友,让人们之间有了更多的帮助和交流,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羽毛球运动场所,为羽毛球爱好者提供广阔的交流场所,它既是人们健身的有效锻炼方法,也是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的交流载体。

羽毛球运动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在世界大赛中屡夺冠军,作为集体育运动和娱乐为一身的运动项目,有锻炼效果佳,老少皆宜球龄长、运动时安全有保障等独特的运动优势。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有其固有的社会价值,在预防及防治亚健康、消费水平低,具有经济性、发展身体素质、开发智力、陶冶心理和扩大交际面、释放压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羽毛球运动是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体育价值观变化的产物,是“健全人格”的最佳选择项目之一,对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傅小惠,王佳宾,张林.我国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4):34.

[2] 孙亨玉.羽毛球运动在我省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价值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5(03).

[3] 陈融.21世纪中国体育价值取向变化之前瞻[J].西安体育学院院刊.1999(1).

[4] 刘博.羽毛球运动的健康价值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3):153.

[5] 孟德山.谈德育、智育、技术与体育运动的教育—-羽毛球运动的魅力[J].科技创新导报.2008.O7.01.

[6] 郭秋生.探戈舞与羽毛球运动健身价值的相关性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

[7] 俞继英.奥林匹克羽毛球[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8] 国家体委.全民健身计划纲要[J].体育学刊.1995.1:6-10.

上一篇:暮光之城观后感下一篇:大学生综合测评调查问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