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介绍范文

2024-09-02

西安碑林介绍范文(精选7篇)

西安碑林介绍 第1篇

西汉时期,厚葬风气极盛,在贵族阶层中“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很强。他们生前的生活场景和宠幸爱慕的东西雕刻于墓室以尽人间之乐。汉代画像石便是在这种厚葬风气中逐渐产生的。石刻艺术室陈列的汉画像石大多出土于陕北。内容除少数神话故事外,其余的大量取材于现实生活,如牛耕、狩猎、乐舞,贵族生活等。汉画像石记载了大量的历史史实。因此,它们既是艺术创作又是历史记录,为研究东汉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牛耕图》是汉代画像石的代表作,画面上有一人双手扶犁,前面有两头牛拉着,两头牛的牛颈上有一横杠,这就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汉朝时农业的耕作水平已经是很高的了.在陕北地区共出土汉代画像石500件,西安卑林博物馆收藏有133件。隋唐时期的陵墓石刻在这里陈列的有献陵石犀和昭陵六骏。我们现在所看到地这尊石雕是献陵石犀,它原来位于唐高祖李渊的献陵前,刻于公元635年,重10吨,是用整块巨石圆雕而成。这种犀牛的品种非常奇特。大家来看,它头上没有角,鼻子上方有一圆包,因此叫做“圆帽犀”。这种犀牛原产于东南亚一带,现已灭绝。据史料记载,唐初,林邑国,也就是今天越南顺化一带,以这种犀牛向唐王朝进贡,李渊非常喜欢。建造献陵时,唐太宗李世民就特意把石犀置于陵前。这一石雕注重写实,结构匀称,比例准确,显然是以活犀牛为“模特儿”,使人感到它温顺驯服,憨态可掬。

接下来各位看到的这一组石雕为“昭陵六骏”。它是原先置于唐太宗昭陵北麓祭坛两侧庑廊的六幅浮雕石刻。六骏,指唐太宗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曾经骑乘作战的六匹骏马。相传六骏图形出自于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之手。原先画面上角刻有唐太宗题铭的四言赞诗,是由欧阳询书写的,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了。唐太宗营建昭陵时,诏令立昭陵六骏的用意,除为了炫耀一生的战功外,也是对这些曾经相依为命的战马的纪念,并告戒后世子孙创业的艰难。六骏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简洁的线条,准确的造型,生动传神地表现出战马的体态、性格和战争中身冒箭矢、驰聘疆场的情景。每幅画面都告诉人们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由于六骏雕刻精美,引起了外国人的注意。19,美国人毕士博勾结陕西军阀陈树藩将六骏中的两骏盗运美国,现存于美国费城宾夕尼亚大学博物馆内。这两骏便是拳毛弧与飒露紫。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两幅完整的浮雕作品,便是拳毛弧与飒露紫的复制品。19,他们又再次来到中国,企图将剩余的四幅砸成数块再次装箱运走,被人们发现拦存了下来。所以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四幅残损的浮雕。它们虽然是残缺的,但却是真品。

 

西安碑林介绍 第2篇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庄严的石像是老君像,是道教的石刻。老子像是道教的教主李耳的雕像。因为它是唯一反映道教的石刻,所以就非常珍贵。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老子像的眉目不像我们中原人。据说这是因为这个作品的雕塑者是西域的一个著名雕塑家,名叫元伽儿。他从小就生活在少数民族的圈子当中,作画、写生都是以本民族的人为摹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他这种独特的风格。老子的形象庄严肃穆,耐人寻味。台座的变形牡丹花图案疏密有致,匀称饱满。它原先位于骊山的华清宫朝元阁内,当年接受过唐玄宗的膜拜。后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朝元阁倒塌了,使老子像的外面裹了一层泥塑,所以至今保存完整。于1963年移存到这里,是唐代石雕中的珍品。

好了各位,今天我们的碑林博物馆之行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感谢各位的参观,谢谢!

西安碑林介绍 第3篇

1. 研究背景

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远快速的发展。尤其是新世纪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 更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西安作为中国的六朝古都, 文物古迹资源丰富, 一直以来是中国的旅游大市, 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西安碑林博物馆坐落于西安市三学街, 是陕西省的八大景点之一。它于北宋二年 (公元1078年) 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 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雕作品为主的艺术博物馆, 被誉为“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西安碑林博物馆1962年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18个国家级特殊旅游参观点及AAAA级旅游点之一, 近年来又被列入中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预备清单”。

有了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依托, 借助碑林博物馆的知名度优势、历史地位优势、游客吸引力优势, 碑林博物馆周边的商业区也日益发展起来, 游客、市民在游览博物馆的同时, 还可以就近在商业街吃饭、住宿、购物、娱乐, 给碑林博物馆周边商业地段带来了发展商机。

但是, 碑林博物馆的商业区在规划、开发、利用上还没有尽善尽美, 这一片商业地段的价值优势还没有凸现出来, 在充分利用碑林博物馆的优势上还不够充分。如何打造知名的碑林博物馆商业区, 如何提高这一商业地段的发展潜力, 成为西安旅游行业专家日益关注的问题。可以说, 要打造成功的碑林博物馆旅游商业地段, 首先要做的就是在营销上下功夫。只有营销搞好了, 碑林博物馆周边商业地段的知名度、美誉度提升了, 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人来这一商业地段消费, 实现这一商业区的价值。

2. 研究目的

西安近年来, 致力于旅游商业区的开发, 之所以选择碑林博物馆周边进行旅游商业区的开发, 主要由于碑林博物馆得天独厚的人文历史气息, 以及优越的城市地理位置, 目前在碑林博物馆周围已经建造了书院门步行街和顺城巷商业旅游街等。

笔者想通过了解西安碑林博物馆旅游商业区, 分析这一商业地段的市场定位等内容, 对碑林博物馆周边商业区的营销进行研究, 提出建议以更好地进行营销策划。其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市民前来旅游、购物、娱乐, 带动博物馆周边地段的商业发展, 提升碑林博物馆商业区的经济价值、形象价值、主题价值、汇聚价值、整合价值、文化价值, 提高碑林旅游区的整体经济效益, 促进碑林旅游业的发展。

二、西安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营销问题分析

1. 西安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现状

(1) 西安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环境现状

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包括碑林博物馆区域内的一些旅游商品销售区、书院门步行街、顺城巷步行街、一些商务大酒店、高级居民区, 以及正在建设中的超级市场等等。

这些地方, 在旅游商业区的开发过程中, 以考虑旅游消费者和城市居民为第一, 开发的项目包括了消费者和城市居民在旅游和居住中所需要的一切设施。能够让人们找到自己需要的商品, 增加旅游者的逗留时间, 吸引城市居民选择在此地定居。

(2) 西安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经营现状

目前西安碑林博物馆旅游商业区以商业步行街为主, 商业步行街给城市带来了新变化、新气象, 以及其良好的发展势头, 那么商业步行街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学院的徐教授认为:步行街之所以成为目前商业地产中发展最迅速、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形式, 与其本身所具有的种种特点是分不开的。

首先, 步行街无论是从面貌上还是购物氛围上都能给人以亲切和平民化的感觉, 在这里购物能让消费者的心情比较轻松愉快, 这一点就能吸引很多顾客, 也会受到房地产开发商的青睐。其次, 比起商场铺位, 商业步行街有着经营自主、环境宽松的特点。如果一个商场经营的是医药, 那么经营者得服从这个大环境, 不能擅自经营服装或其他商品。但商业步行街就没有这种限制, 只要守法经营, 做什么店面完全由店主决定, 可以开小吃店、办诊所, 而且营业时间也是自己决定, 生意好时24小时营业, 生意不好也能关门休息。这么大的自由度能让经营者感觉到自由自主的优越性, 是步行街最大的优势所在。但在具有很大自由度的同时, 也是要相应的符合商业区主题特色的, 有区域性的开发商业区才是最适应发展需求的。

在分析了步行街发展的种种优势之后, 其发展前景并不能简单的概而论之, 要考虑到目标路段周围的商业大环境及人口聚居情况等种种条件, 要对开发后的商业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目前, 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的开发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在着重开发步行街的同时, 也在加大开发其他商业地产的力度。商业地产的范畴是广大的, 而商业步行街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商业地产目前在国际上是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其开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同时还能带动区域性的经济发展。

结合当前西安的实际条件, 应该与西安的地方特色相结合, 发挥国际旅游城市的长处, 关注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商业地产项目, 以达到带动经济发展的目的, 形成良性循环, 当前长安区的迅速发展可以说为商业地产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 西安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存在的问题

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目前以步行街的形式为主, 在开发的过程中, 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商业步行街要有独特的定位和特色, 就必须形成自己独特的客源群, 增强市场竞争力, 而特色是通过商业街的内容和形式来传达的,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内容包括店铺的经营业态、经营商品的种类、服务水平的高低等;形式主要指商业街的空间布局、空间设计, 对商业街空间尺度的把握、商业街空间的界定和商业街空间个性的体现等。而碑林博物馆旅游商业区不管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缺少自己的特色, 有较大的改进和完善余地。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西安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的空间布局不合理

商业步行街通常是具备商品零售、餐饮服务和文化旅游等功能, 集中一定数量的中小商业店铺, 以汇集更旺的人气、商气、名气和财气, 形成一个室外购物、休闲和餐饮的商业带。因此, 商业街与其他商业网点特别是市级商业中心在空间布局上应相互协调, 而不宜过度集中。

然而在顺城巷和书院门步行街里共同存在着商铺的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商铺主要以出售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小工艺品为主, 但与此同时, 存在着很多布局问题, 使得整条步行街给人很杂乱的感觉, 并且很单调, 看久了就让人产生厌烦感。

(2) 西安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规模较小

商业街的理想气氛应该是能充分满足现代人的安全、舒适、便捷、多样化、参与式的购物环境要求。顺城巷和书院门步行街在发展中基本维持着原始商业街较凌乱的原貌, 难以体现地方特色。碑林博物馆周边商业街虽然经过规划、设计发展而成, 但在空间设计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完善。这包括街道的长度、宽度和建筑高度, 以及建筑风格等体现个性的各种相关因素。根据专家建议, 步行街的合理长度一般在800米~1000米, 而西安的步行街全长仅416米, 人气受到一定影响。

(3) 商业街店铺千篇一律, 经营品种与经营方式单一, 特色不突出

不容忽视的是, 目前我国城市商业街的同质化经营倾向十分严重。无论从产品的品质、种类还是店铺的形式看, 给人的感觉都是千店一面, 这是全国许多城市商业街普遍存在的问题。时尚、风情巴黎等词汇已经成为商业街出现最多的命名词。西安碑林博物馆周边商业街经营业态单一, 商品缺乏个性。伴随着商店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 缺乏特色的同质化经营, 将成为制约西安碑林博物馆周边商业街发展的重要因素。

(4) 商业街的社会服务水平低

商业街是集购物、餐饮美食、休闲娱乐、旅游观光, 文化性消费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大众消费区域, 是城市的社会活动中心。但是, 碑林博物馆周边商业街的“购物功能”相当充足, 但休闲等文化性消费服务严重欠缺。而商业区寸土寸金让商业地产开发商很难放弃部分商业利益, 碑林博物馆周边商业街作为社会活动中心的功能还远未实现。小贩云集、乱摆乱卖现象突出, 也给商业街带来了治安隐患。同时, 缓解交通拥挤的目的尚未达到。建设商业街的目的之一是缓解交通, 但由于商业街规划不当, 使商业街周围的街道超负荷运转, 造成了更大的交通混乱。停车场、人行大桥设施还不够完备, 商业街没有与其他业态形成有机组合。

三、西安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营销对策

1. 对于旅游商业区产品的建议

西安碑林博物馆旅游商业区内的产品, 应该以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为主, 与其文化气氛相吻合。但光出售这些商品, 不免显得很单调, 但又不能破坏其特有的书卷气息。要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在旅游商业区边重新划分一部分地区, 专门用来开发餐饮、住宿、娱乐等, 让游客在感受完文化气氛后, 还能够很好的进行游玩活动。

旅游商业区内的产品, 可以被定义为旅游产品, 而旅游产品又包括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在商业区内销售的产品要以特色旅游纪念品和餐饮娱乐消费品为主, 这些都是旅游商业区的核心产品。为了增加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必须围绕核心产品, 推出相应的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如增加商业区的民族特色风格, 提高服务质量, 免费帮游客进行包装, 提供大件物品的运输服务等, 让游客觉得花同样的钱, 可以获得更多的服务和方便, 这样便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2. 从特色市场向特色产业商务中心转型

西安碑林博物馆旅游商业区, 最初以市场形式出现是因为当年特色产业起步时规模小、交易主体实力弱。随着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西安碑林博物馆旅游商业区必须将特色市场向特色产业商务中心转型。所谓特色产业商务中心是指, 商业区内的产品能够做到自产自销, 每件产品只有在这里才能买到, 并且和商业区的主题特色十分契合。简而言之, 就是从旅游商品销售商向制造、批发、零售商转换, 形成一个产业链。如果固守着小市场的圈子不动, 虽然近期能有很大的回报,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将逐渐被社会淘汰, 所以必须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产业中心。

3. 明确的文化定位———古都历史文化向“三民”发展

西安碑林博物馆旅游商业区一直以来都以古都历史文化为载体,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不免单调, 所以必须向其它方向发展。只有民族的、民间的、民俗的, 才是世界的, 小到鼻烟壶, 大到过人高的雕塑;小到地摊, 大到装修考究的收藏俱乐部, 都要体现西安碑林博物馆旅游商业区的民族性, 要凝聚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 使其成为民族的代言人, 其发展目标应该是做国内一流的民间古典文化品牌, 然后走向世界。

4. 多方面产业发展

古典文化产业目前是西安碑林博物馆旅游商业区惟一的“名片”, 在以古典为核心产业的带动下, 必须使周边地区各种业态综合发展。

目前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的发展较为单一, 在商业步行街上也大多是出售旅游商品, 其他项目的开发都很浅显。因此, 针对这一问题, 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般的商业步行街至少都在800米~1000米左右, 而书院门步行街仅仅只有416米, 如此短的距离, 限制了商业步行街的多样化发展。街道规模的狭小, 也影响了步行街的人气。因此应该将步行街进行合理的规划, 将每一寸土地, 都充分利用。

根据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的实际范围情况, 可将步行街由原来的长条型改造为十字路口型。这样给人的感觉不再是单调, 而是丰富。十字路口型的优点就在于, 4条不同的路, 可以有4种不同的风格, 可以满足不同的游客需求, 这4条路线可以分别被改造为以下形式:

(1) 客栈型商业酒店

步行街的第一条路, 可以被开发为以清代客栈为原型的客栈形式。路边的各种设施和房屋也要具有清代建筑风格。在酒店内部, 将现代化的设施和电子产品与古代建筑进行完美的组合, 让客人有穿梭于古代和现在的感觉。

(2) 全国特色小吃街

客栈街的尽头便是十字路口, 向右走便进入了另一个吃的世界。在这里, 可以向游客出售各种各样来自全国的最具有特色的小吃。每一位游客在这里既能吃到自己家乡的小吃, 产生回家的感觉, 又能尝遍各地小吃, 让味觉游览于全国。

小吃街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穿着统一、干净的服装, 以现场制作小吃的形式吸引游客, 让游客在吃的同时还能欣赏到表演。

(3) 民族特色购物店铺

在小吃街的尽头有一条弯道, 与另一条街相连, 那便是民族特色购物店铺。这里的店铺按照目前书院门步行街的特色进行开发, 出售具有民间、民族特色的旅游纪念品。

(4) 主题演艺区

在最后一条街道上, 可以组织的一些书法大师、民间书法爱好者进行现场书法、作画表演, 同时销售文房四宝、临摹拓片、古玩等, 以此更加贴切碑林文化旅游的主题, 吸引旅游者。

5. 旅游商业街促销建议

在促销方面, 西安碑林博物馆旅游商业区可以定时的举办一些主题活动, 吸引游客的注意, 增加人流量。为了达到最大的促销效果, 也可以适当的进行价格优惠活动。

当今社会, 名人效应非常的显著。在此基础上, 可以通过对电视剧场地的赞助, 来提高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的知名度, 或者找与商业区特色相符的名人做代言, 进一步提高商业区的地位。

6. 把旅游文化服务做到位, 规范收费

旅游文化服务体现在多方面, 近年来西安碑林博物馆旅游商业区在这方面改进很多, 市场环境有很大改善。在整个旅游商业区内, 要让游客随时感受到服务, 比如在路两边树立宣传牌子, 内容可以是商业区内详细的地图, 可以是西安具有特色的风土人情介绍, 也可以是各种关切旅游者、欢迎旅游者的语言, 总之要让客人感受到旅游商业区热情的服务。

为了杜绝商贩乱收费的行为发生, 在商业步行街内可一律使用磁卡消费。在步行街入口处设立磁卡办理和充值的服务中心, 游客只要在此办理一卡通, 在整个步行街内就能不用现金消费。游客消费时只需在商铺里的刷卡器上刷卡, 便可以进行消费, 并且在最后退卡时, 还会列出一份游客的消费清单。随后旅游者可以和旅游商业区内的物价表进行对照, 这样便杜绝了商贩乱收费的现象。

7. 提升旅游商业区内从业人员的服务素质

在旅游商业区内, 即使硬件设施再让人满意, 从业人员恶劣的服务态度也将为旅游者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

在从业人员的管理上, 也要让他们懂得游客的重要性, 服务好每一位游客是他们的义务也是工作职责所在。顾客就是上帝, 要尽量满足游客的合理要求, 如果发现有影响商业区形象的事故发生, 将给予重罚。

8. 与旅行社合作, 增加客源量

与旅行社的合作, 可以带来稳定的客流量。在进行商业区宣传活动的同时, 也要注意和旅行社等旅游组织进行密切合作, 将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作为碑林博物馆的附属景点加入到游客的旅游行程中, 这样不仅增加了客流量, 更提升了商业街的整体知名度。

四、结语

本文以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为研究对象, 着重介绍了商业区内商业步行街的开发和策划, 就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

碑林博物馆周边旅游商业区的开发, 对整个西安的旅游业也有重大的影响, 比如能充分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塑造鲜明的城市形象, 能够提升城市游憩功能, 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观, 对都市中心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有调整和促进作用, 能够改善城市中心区的外观, 促进景观生态建设, 能改善古都城市中心区的人居环境保持老城活力。

参考文献

[1]吴志强, 吴承照.城市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2]鄢慧丽, 邓宏兵.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环境和功能[J].城市问题, 2004 (1) .

[3]卞显红, 张树夫.我国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开发与发展[J].经济地理, 2004 (24) .

[4]胡庸.论城市旅游中央游憩区 (旅游商业区) 的开发[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22) .

[5]李娜.构建城市游憩商业区[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6 (2) .

[6]卞显红.城市旅游空间分析及其发展透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5.

西安碑林介绍 第4篇

6月10日,陕西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安东赴西安市调研“两新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工作。安东同志考察了碑林区社会组织发展培育中心,并与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代表进行座谈。安东强调,要广泛动员组织“两新组织”、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安定和谐有序发展,让人民群众在三秦大地生活得更加幸福。

安东指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两新组织”对社会治理的重大意义。新社会组织所从事的扶残助困、应急救援等工作,让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新经济组织在促进就业再就业、繁荣市场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社會治理中,各级党委、政府要积极动员“两新组织”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其影响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安东要求,要建立健全促进“两新组织”和社会各界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措施,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努力做到社会的事社会管,群众的事群众办。相关职能部门既要搞好服务保障,也要加强管理引导,促进“两新组织”依法、健康、有序发展。

西安碑林游记作文 第5篇

我们一走进去,就发现了六座亭子,我们再往里走就发现了座大的亭子,我们看到了上面的碑林两个字,我立刻发现碑林的“碑”字少了一撇,难道林则徐写错字了吗?根据讲解员的介绍,我才知道了:原来书写这两个大字的林则徐是有意将字少写一笔,因为古代在书法界,讲究对称,少写一笔会更有美感。

我们往第一展厅走,那里面有很多的碑,碑上的字体有草书、行书、楷书、隶书,还有小篆,每种字体都各具特色,有的字体娟秀,有的行云流水,还有的豪放大气。里面珍藏了很多书法大家的作品,有柳公权、颜真卿、王羲之、唐太宗等等。

展室里的石碑不仅造型百出,碑上记录的事也是五花八门,还有文字游戏《画里藏字》碑,乍一看,是一幅漂亮的竹子,可走近仔细看,却是一个个字,还是一首诗呢!画即是字,字即是画,字画合一。更有的碑刻的是地图,图上“每六寸折地一里”标注得清清楚楚。当时没有测量仪器,地图还能画的如此精准,真是不可思议。

在西安碑林散文 第6篇

去年八月流火,我来到西安碑林,苍天古柏下避些暑气,有些许清凉。浓荫里的青砖建筑非常平常,但这一间间房屋里却是文字和书法的神圣殿堂。

碑全部装在玻璃框子里面,刚劲的横竖撇捺入石三分,我似乎听到了雕刻匠人凿石的叮当锤声,仿佛听到一通碑石完工后众人的赞叹声。这些都已经远去了,如今只有这一通通文字碑静静地耸立着,任凭到访者静静地走过,轻轻地诵念。这些碑石是见证了历史的,从碑文中我轻轻触摸着一段历史经历,对它们肃然起敬。

在院子一隅,我进入到石器馆。几尊西汉的`石兽雕刻大件,最让人震撼。它们历经风雨剥驳,大气与灵动依然可辨。粗线条的大致勾勒,好似不经意的雕凿,甚至感到好像还未完工,却已经完全彰显出了那个时代的厚重与大气,不求形似而求神似,寥寥几笔就活脱出狮子的威武和犀牛的霸气。它们表现出的是浑然天成的味道。走在它们的身边,真担心不小心的响动,都会惊醒它们回首嚎叫或者嘶鸣。

西安碑林导游词 第7篇

1、碑林历史沿革

2、孔庙建筑(塞门--礼门--义路--太和元气坊--泮池--棂星门)

3、景云钟、大夏石马、碑林题字、石台孝经

4、第一陈列室(开成石经)

5、第二陈列室(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千金帖--严氏家庙碑)

6、第三陈列室(千字文--断千字文)

7、第四陈列室(魁星点斗图--官帝诗竹图)

8、时刻艺术陈列室(昭陵六骏)

大家眼前看到的这两个半圆形的水池,它是孔庙特有的建筑。按照古代制度,国家级孔庙内的水池为圆形,叫“辟雍”;地方级孔庙内的水池为半圆形,叫做“泮池”。“泮”是三滴水加个一半的半。汉字讲究象形,“泮”就是半个水池。孔子提倡学无止境,学问永远没有满的时候,就像这水池,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满圆形的。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可以走上泮池中间的小桥,当一回秀才。

在泮池北边的这个石牌坊也是孔庙特有的建筑,称为“棂星门”。传说“棂星”是二十八星宿中主管取土的神。当年,进出棂星门有严格规定:祭孔大典时,只有主祭的最高官员才能由中门出入;一般官员由西门出入;其他人员由东门出入。所以

就有了成语“旁门左道”。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棂星门内。中国古代的建筑都是讲究中轴对称的。那么,碑林也不例外。碑林的各个陈列室以棂星门的中门为中轴线,自南向北对称排列。两边的房间为临时陈列室。大家请注意看,中央道路两旁有许多的石柱,它是我国古代民间石刻的瑰宝—渭北栓马桩。这些栓马桩高2米左右,上面刻有各种纹饰,造型丰富。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和作战工具。在一望无垠的渭北高原上,出于交通与军事的需要,在驿站旁边设立了大批的栓马桩。它除了可以栓系、震慑牲畜这个目的外,还具有震邪、吉祥和装饰的意义。在解放前,渭北地区的官宦或富豪人家的院门外两侧大都栽有成排的栓马桩。

现在请大家看远出处的这个巨大的匾额,上面书写着“碑林”二字。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碑”字少了一撇。那么为什么会少一撇呢?难道这是一个错别字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这两个字出自清代著名的爱国将领林则徐之手。鸦片战争之后,他革职戍守新疆伊犁。当时路经西安,写下了这两个字。有人说“碑”字少了一撇,正好象征他当时丢了乌纱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你待会儿就会发现,碑林中的所有“碑”字都少了一撇。这是因为古代的汉字讲究对称,“碑”字少了一撇,只是为了看起来对称美观罢了。现在请大家看这通高大威严的石碑,这便是久负盛名的《石台孝经》。它是碑林中最大的石碑。《孝经》是儒家经典之一,是由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纂的。全书共分18章,主要讲述封建社会基本伦理道德之一的孝道。并且把孝敬父母和忠于君王联系起来,提倡“事君如事父”,以宗法血缘关系维护封建统治,因而得到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殊重视。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把“以孝治天下”视为基本统治策略。《石台孝经》的前半部分是唐玄宗李隆基用隶书为孝经作的序,目的是为了表示自己要以孝来治理天下。后半部分是孝经的原文。那些小字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注释。在当时,此碑立在国子监太学内,因此被称为“御碑”。又因为此碑建在三层石台之上,所以叫做《石台孝经》。这块碑石高近6米,碑座、碑身、碑首由35块巨石组成。碑顶雕有卷云蜷龙,似乎就要凌空而去。碑身由四块巨石组成,是整个碑林中碑身最大的一块石碑。碑座底下有三层石台,形制特殊。“风流天子”唐玄宗也擅长书法,这块碑刻书法工整,字迹清晰,华美飘逸,在唐代隶书中堪称佼佼者。这块碑林中的超级巨碑因为太大,只好向下延伸,在碑亭中形成一个方坑,向上则快到亭顶,显得顶天立地,气度不凡,因此被称为“迎客第一碑”。

现在请各位随我进入碑林的第一陈列室。这里展出由艾由晦、陈《》等楷书的《开成石经》。“开成”是因为它刻于唐文宗开成二年,也就是公元837年。“经”,是指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开成石经》包括12部著作,除《孝经》外,《周易》通过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是先秦思想史的重要资料;《诗经》是编成于春秋时代的中国最早诗歌总集;《周礼》、《仪礼》和《礼记》是先秦典章制度与社会礼俗的汇集;《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从史料和儒家义理角度阐释我国最早的编年史《春秋》;《论语》是技记述孔子言行的专集;《尔雅》是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这些都是封建社会文人学士的必读之书。因为当时雕版印刷还不普遍,为避免传抄错误,唐文宗下令把它们刻在石碑上,立于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太学内,供人们校对。《开成石经》由114块碑石双面组成,共计228面,650152字。清代又补刻了《孟子》一书9石,合称十三经。中国历史上曾经组织过7次经籍石刻,只有这一部保存得最完整。加上时代又早,史料价值极高,人们赞叹它是“世界上最厚最重的书籍“。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碑林的第二展室。这里主要陈列唐代著名书法家书写的碑石,历来都是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其中有唐初著名书法家欧阳询书写的《皇甫诞碑》,以及他的儿子,也就是欧阳通书写的《道因法师碑》。有颜真卿书写的《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还有晚唐柳公权书写的《玄秘塔碑。和怀仁

和尚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又被称为“千金贴”。这里还有中外驰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代书法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高峰时代。长期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自唐太宗以来历任皇帝的酷爱和提倡,造就了全社会对书法的普遍重视。一大批书法家涌现出来,如同百花齐放。

各位游客请看这块碑石。在中国古代石碑上出现外国文字的碑石在碑林中有好几块。而《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概就是碑林里国际知名度最高的碑石了。它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也就是公元的781年,由波斯人景净述事,吕秀严书写。原立于唐长安城的大秦寺内,后来埋没土中。明天启三年,也就是公元1623年被重新发现,清末移入碑林。“大秦”是中国古代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景教,属基督教的一个分支,称聂斯脱利派,公元431年由叙利亚人聂斯脱利派创立于费城,也就是今天土耳其的塞克城以北。据碑文记载:“由波斯人阿罗本率领的传教代表团欲公元635年到达长安,受到隆重接待,并准许其传教。从此,景教在中国大范围流传开来。“景”是光明、美好的意思。碑首刻有基督教标志十字架。这块碑石记载了基督教早期传入中国的情况以及教规、教义,还有古叙利亚和汉文对照刻了72个景教僧侣的名字。为研究中国古代和欧洲、中亚的友好往来提供了宝贵资料。《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近代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此碑拓片曾经传到了国外,并译成了拉丁文稿,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注意。一些外国人认为,欧洲多基督徒,那么像这样记载景教的碑石应该运到欧洲供人瞻仰。1907年,丹麦人荷尔漠受英国政府指使,企图以3000两白银复制的假碑换取此碑,受到舆论反对,只得将复制的碑石运往伦敦。现在世界上好几个国家有这块碑石的复制品。

在《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对面,我们看到的这几通碑石是唐代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的。分别是《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以及《争座位稿贴》。颜真卿不仅书法潇洒,而且在历史上也以忠贞有节、刚正不屈著称。在发生“安史之乱”时,他作为平原太守,也就是今天的山东太守,联络他的兄弟颜篙卿起兵抵抗,被推为盟主。合兵20万,有力地牵制了叛军,成为平息叛乱的中坚人物,被封为鲁郡公。后来,李希烈叛乱,他前往劝降,被杀害。颜真卿的书法字如其人。他初学褚遂良,后来跟随张旭学习草书,在正楷中参用篆书。颜真卿的书法可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圆、大、厚、方”。他的行书气势开张,挥洒自如,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多宝塔碑》为颜真卿44岁时所写,是留存下来的颜书中的最早作品,代表了他的早期风格,常被人们作为学习颜体的入门范本。《颜氏家庙碑》是他73岁时所写,笔力雄健,气韵醇厚,书法造诣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争座位稿》是他55岁时所写,是写给当时另一位官员郭英义的书信手稿,指责郭在公众场合把宦官鱼吵恩的座位安排在许多大臣之上。行笔苍劲有力,一气呵成,是颜体行草书中的精品。

现在我们来到了碑林的第三陈列室。通过这里陈列的碑石,我们可以对中国古代书体的演变做一个大致的了解。据《史记》记载,文字是由黄帝时代的一个史官仓颉造的,所以人们称仓颉为“造字圣人”。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仓颉庙碑》。其实文字的发明不应该归功于某一个人,它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出来的。篆书是流行至今最古老的字体,在碑林的这个陈列室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代梦英和尚刻立的《篆书目录偏旁部首碑》。他把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540个偏旁部首分别篆出,并用楷书注释,自作序文说明。这对研究汉字的渊源、演讲以及篆体书法都大有益处。篆书在秦代时达到了高峰。但由于它字体繁难不便于书写,秦代的狱吏程邈把篆书的笔画和结构作了简化,把圆转为方折,形成了使用较为方便的隶书。由篆到隶是我国书体的一大变革。隶书到了汉代成为通用文字,逐渐趋于成熟美观。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汉隶的一个代表作《汉曹全碑》,它是东汉时为陕西合阳县令曹全所立。从这块碑石上我们可以看到隶书的特点:

蚕头燕尾,外柔内刚。楷书出现于三国时期,隋唐时楷书成为通用的字体。历代统治者都把楷书规定为书写官府文书和科举文章的正式字体。楷书和行草书在这里都有代表的作品。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一一概述了。

石刻艺术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是中国石刻艺术发展较早、遗存较丰富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汉唐盛世石刻以众多的数量和高超的技艺驰名海内外,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集中了散存在陕西各地的从汉到唐的圆雕、浮雕和线刻艺术品共70余件,分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大类。陵墓石刻是用刀砸在石面上的图画,起源于西汉,盛行于东汉,2000多年来以它独有的特色显示着不朽的艺术魅力。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庄严的石像是老君像,是道教的石刻。老子像是道教的教主李耳的雕像。因为它是唯一反映道教的石刻,所以就非常珍贵。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老子像的眉目不像我们中原人。据说这是因为这个作品的雕塑者是西域的一个著名雕塑家,名叫元伽儿。他从小就生活在少数民族的圈子当中,作画、写生都是以本民族的人为摹本,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他这种独特的风格。老子的形象庄严肃穆,耐人寻味。台座的变形牡丹花图案疏密有致,匀称饱满。它原先位于骊山的华清宫朝元阁内,当年接受过唐玄宗的膜拜。后来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

上,朝元阁倒塌了,使老子像的外面裹了一层泥塑,所以至今保存完整。于1963年移存到这里,是唐代石雕中的珍品。

你要的东西还真多篇二:西安碑林导游词

西安碑林导游词

各位游客:

【文庙的历史沿革】

文庙就是孔庙,因唐代封孔子为文宣王而得名,现在仍保持着孔庙建筑的格调。大家还在车上时就能发现这里是一片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式的古建筑群,不亲历这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环境,谁能相信在繁华的闹市区竞有如此幽静的场所?

【三学街—孔庙大门—木牌坊】

横在大家面前的这条路,叫三学街。三学街不长,却能引发怀古之幽思,常令游客流连忘返。在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年间,西安府辖的长安和咸宁二县的学府,相继迁移至文庙两侧,遂有一庙(孔庙)三学(咸宁学、府学、长安学)之称。三学街的称谓也就一直延续下未了。今天,这里已成为西安古文化艺术的集中地之一,文房四宝、文物古玩应有尽有。

孔庙里建有一座奇特的木牌坊,远看就像高高的彩楼。它用12根红木柱支撑,三层棋形斗檐式木质结构,拔地而起,上面彩绘花纹图案和二龙戏珠,是明代建筑,也叫太和元气坊。按当时规格建造法,本来应该把牌坊设在孔庙门外。这座牌坊是由西岳庙迁建过来的,由于门外是城墙,选不出合适的地方,便只好“屈就”在这里了。

【泮池—棂星门—华表—戟门—两庑】

现在大家请注意,我们已经进入到碑林前院了。大家请看中间的那座不大不小的水池,这不是一般的水池,“天下孔庙有泮池”指的就是它。所谓泮池,就是半圆形的池子。古代称学校为泮宫;到清代,中举称人泮,泮池以此而得名。在封建社会,只有考上秀才方可进人孔庙朝拜,并在泮池洗笔。各位游客不妨也以秀才的身份,沿祭孔的路线,感受一下秀才祭拜的仪俗。

好了,现在我们进入棂星门,这也是孔庙的第二道门。棂星门始建于元代。东门额刻有“德配天地”,西门额刻有“道冠古今”。棂与灵通用。灵星为星宿之名,是神话传说中取士之神。清代把棂星门由二门改为三门,中门书“文庙”二字,东西门不变。

过棂星门后,人们便会发现孔庙里也有控马桩,只不过此处的拴马桩比平时见到的要大得多。其实,这是石柱型的华表,起仪卫和祥瑞作用。北京天安门前和山东曲阜庙的盘龙华表,代表了最高等级的华表,而西安碑林里的这对华表均为八棱形石柱,通高445厘米,周长163厘米,也是较引人注目的一景。

戴门位于棂星门以北,属于明代后多次翻建的古建筑物。这是古代孔庙陈列兵器用的,两侧室则为祭孔人员熟悉仪规和整理衣冠而设。

孔庙的两点,也叫东西庑,指正房对面和两侧的小屋子,是孔庙里不可缺少的建筑之一,为祭把孔子七十二弟子而设。

【大成殿的得名来历—建筑历史—魁星楼的兴衰】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大成殿,这说明我们已经游到了孔庙正殿。“大成”取自《孟子·万章章句下》“孔子之谓大成,集大成者也”。其意思是孔子之知无不尽,而德无不全也。“犹作乐者,集众乐之小成,而为一大成也!”其意思为,孔夫子好比乐队指挥,能把演奏的内容融为一体,变成大型演奏,故称大成殿。

据有关史料记载,大成殿始于宋代。这里的大成殿为底式建筑,修建于明代。当时殿前有一大型露台,周围有栏杆,东、南、西面有石级可踏步而上,南下中有云龙纹图案石雕,可和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石雕相媲美。可惜,这样一座宏伟的建筑,在1959年9月13日下午4时,毁于一场无情的雷电之火。

魁星,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二十八宿之一,主宰文章兴衰,俗称魁星。一般应试得第一名者为“魁首”或称“魁甲”,即指状元。旧时孔庙或学府中都要修建魁星楼,以祭扫魁星,祈求功名顺利。

这里的魁星楼,建于明神宗朱栩钓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原楼于清末民初因失修塌毁。公元1986年,党和政府据历史资料,依原楼大小、高度及形体重建了魁星楼。此楼建在城墙上,显得更加高大雄伟。

【景云钟—七座碑亭】

我们穿过戟门,在东侧可以找到被称为天下奇物的景云钟。

景云钟,铸于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故称景云钟,也叫景龙观钟。此钟高2.47米,重约6吨,用铜5000多公斤,是我国古代最大的铜钟之一。它由25块铜模铸成,游客走近仍能看出铜铸弥合的痕迹。钟身分上中下3段,每段分3格,除下段中格为铭文外,其余均饰以各种不同的动物和飞天,造形生动而形象。32枚钟乳像一颗颗明亮的星星,均匀地布于钟身各处。据说它们具有装饰钟表面和调节音韵的作用。

钟上铭文共18行292个字,是唐睿宗李旦所撰写的,主要描述道教的神秘玄妙和对景云钟的赞语,还谈到此钟的铸造经过。

唐睿宗李旦铸钟,是为了纪念他的哥哥中宗李显。李显和李旦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各位游客,我们基本游完了碑林的第一部分即碑林前院孔庙。最后大家数一数,从载门到大成殿的路两侧总共建有七座碑亭,亭亭形状相同。这些碑亭建于清朝历代,因为康熙、乾隆等朝都曾出动大军,与西北地区的分裂割据势力作战,每平定一处,皇帝就亲书庆功碑一座,竖立在这里。由于是皇帝的御碑,所以,按等级规定,每个碑都加盖碑亭。这些亭子在两侧是对称的,惟前院有一单列,原因是建到这里时,清王朝衰败了,再也没有竖碑和建亭的机会了。

【碑林的形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众多的志士仁人,为西安碑林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碑林的创始人是北宋龙图阁学士吕大忠,是他亲自主持设计,基本形成了以《石台孝经》、《开成石经》为主的碑林陈列格局。

碑林的奠基人,首先当推唐代的韩建,是他把弃于郊野的唐石经第一次迁移到尚书省之隅(今西安市西大街社会路)。还有五代的尹玉明多次把石经迁入城内。两人为碑林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金元时期的任佐,捐钱筹划碑林整修工程;明代金石学家费甲铸为防止碑林拓印受损,摹刻充实碑林。还有大家熟悉的民国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捐给碑林《汉熹平石经残石》,使碑林第一次有了汉代碑石,而这碑石,是目前发现的最大。字数最多的珍品。土堆成山,水积成川,碑林就是经过历代中国人的辛勤努力,才成为今天的文化艺术宝库,当大家欣赏到这一块块来之不易的碑石,会产生怎样的感想呢?

【碑亭及《石台孝经碑》—第一室《唐开成石经》—第二室《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西安碑林广场。大家已经看到一座红柱绿栏双飞檐的碑亭。亭子上中央“碑林”两字传说是林则徐写的。亭内竖立着唐玄宗的《石台孝经碑》。它是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释并书写,由宰相李林甫、国子祭酒李齐古主持,于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四年(公元745年)镌刻而成的御碑。整座碑是由高590厘米,宽120厘米的4石结体而成。碑冠、碑身、碑座,共用35块巨石组合。碑文用隶书书写,字体雍容爽朗,端庄大方,很值得游客们观赏、临摹和研究。碑冠上雕刻神龙,碑座上线刻双狮和卷草纹饰的三层石台垒起,显得庄重魁伟,气象不凡。据说当年碑刻好后,李齐古把拓本呈给唐玄宗过目,唐玄宗又写上了“孝者,德之本”鞠批文。

当我们来到西安碑林第一室时,会有一种进入巨大的石质书库的感觉,因为这里陈列着中国目前仅存的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经刻石。

在印刷技术还不发达的唐代,为避免士子们在学习时传抄的错误,并能永久保存,特刻石经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务本坊国子监大学内。由于这套石刻经书刻于唐文宗李昂开成二年(公元837年),所以又称《开成石经》其内容包括我国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的《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仪》、《礼记》、《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13部经书。前12经共114石、228面。每石高216厘米,宽83厘米至99厘米不等,共65.0252万字。如215石至222石的《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记载孔子言行的一部专集,共分20篇,包括孔子关于政治、教育、文学等方面的言论,由孔子的再传弟子编辑于战国时期,是研究孔子和初期儒家学说的珍贵资料。说它是世界上最重、最大的一部石书是一点也不过分的。不知道游客们是否赞同这个观点?

参观第二室时,大家一定会奇怪:怎么在这体现中国古文化的西安碑林中也会出现刻有外国文字的碑石?其实在西安碑林中,刻着外国文字的碑石有好几块,最为著名的就是眼前这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它高279厘米,宽99厘米,共32行,每行62字。“大秦”是中国古代对罗马帝国的泛称。景教是基督教中斯脱里派的中国称呼。景教在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传到长安。此碑立于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是由景教僧景净述事,吕秀岩书写。看到这里,大家是否能体会到中外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渊源呢?

【盛唐书法名家颜真卿】 各位游客,不知道在你们之中是否有书法爱好者?大家应该知道,中国初唐有四位大书法家,他们分别是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他们是二王(王台之、王献之)书体的继承人,然而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应该是盛唐时期的颜真卿。

【诸遂良、王羲之与《大唐三藏圣教序碑》】

首先我们要搞清碑文内容。中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里的唐三藏可谓家喻户晓,其实这小说的主人公还真有其人,是隋末唐初的玄奘大法师。玄奘法师曾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一人离开长安去印度,沿丝绸之路长途跋涉,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先后共在外17年。当他满载657部梵文佛经回到长安城时,唐太宗非常激动,为表彰他的印度之行,亲自撰写“三藏圣教”的序文和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的碑文内容。

现在我们先看褚遂良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褚遂良是杭州人,唐太宗时曾任中书令、诗书等职,为官清正,深受皇恩。太宗晚年,托身后大事于他,可见这位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话遂良不同于一般大书法家。只是他后来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被贬为爱州刺史。请遂良写的位唐三藏圣教序碑》共有两处3通,一处是镶在大雁塔台上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另一处就是眼前这通《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了。那么游客看到这里会问:褚遂良为何要写3通圣教序碑呢?传说,唐太宗时期,李世民令褚遂良当场书写《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事后,请遂良自己感到在皇帝面前书写碑文过于拘谨,现场发挥得不够理想,便又重写了一通《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世称《同州三藏圣教序碑》。

王羲之的大名恐怕没有人不知道了。他也是浙江人,居会稽山阴,初任秘书郎,后任征西参军、江州刺史等职,官到有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他的《兰亭集序》是胜炙人口的名篇,千古流传。据说唐太宗酷爱王羲之书法,曾下令由国库出重金购买王羲之真篇三:西安碑林导游词

孔庙(太和元气坊、泮池、棂星门、戟门)→大夏石马和景云钟→碑林广场(《石台孝经》)→第一陈列室(《开成石经》)→第二陈列室(《大唐多宝塔感应碑》、《颜氏家庙碑》)→第三陈列室(《肚痛贴》、《千字文》)→第四陈列室(《魁星点斗图》、《关帝诗竹图》)→石刻艺术室(昭陵六骏)

我们现在的位置就是孔庙。站在孔庙当中,最先吸引我们眼球的,就是这座高大的牌楼了。它叫做“太和元气坊”。在上方还有非常精美的双龙戏珠图。整个太和元气坊,我们可以用,高大而又不失精巧来形容它。

在太和元气坊的底下,我们看到了一个水池,叫做泮池。中间有一座非常窄的小桥称泮桥。在古代只有考中秀才的人,才有资格在泮池里洗笔,并且走过泮桥。

走过泮桥之后,出现在我们眼前非常古朴独特的门就叫做“棂星门”。在门的中间可以看到两个大字“文庙”。左边有“德被天地”,右边有“道贯古今”,这两句话、八个字都是出自于《论语》。

现在请大家随我一起穿越棂星门,我们即将跨越的第二道门叫“戟门”。在古代,想要祭拜孔子,文人走到这个地方要下轿,武官走到这个地方要下马,在两边的房子整理衣冠,才可以拜见孔子的。

穿过戟门之后,大家可以看到在我们的左手边有一匹石马,它就是大夏石马了它的雕刻风格属于圆雕形式线条粗旷简洁给人一种古朴与凝重的感觉,大家都知道马的四蹄应该是直接立在地上的,可是大家看这匹马的前面和后面之间都有一定石头的处理,为什么呢?就是为了防止战马倒塌,大家仔细看这匹马的腿部下方刻有“大夏真兴六年”等字样,这匹战马是唯一的有大夏纪年的文物,所以非常珍贵,属于国宝级文物.现在咱们一起去看下对面的另一件国宝级文物--景云钟,我相信大家都有听过这口钟的钟声。在哪听过呢?就是每年除夕之夜12点响起的钟声。景云钟因刻于唐睿宗景云二年而得名景云钟。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有三绝:这第一绝就是它纹饰非常精美.它分为上中下三段,每一段有很多的格子,每个中有不同的图案.第二绝就是它的声音清脆悦耳洪亮.第三绝就在于它的这段文字.它是由唐睿宗李旦亲自撰写的。李旦曾经写过三处的书法,但是流传至今的只有这口钟上的书法了。所以这段文字非常珍贵。它讲了两个内容:一个是宣扬这口钟的钟声。另一个则是道教的奥秘了。景云钟也在1964年的时候获得了世界名钟的美誉,是非常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

请大家继续随我前行,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就碑林广场了。大家看到道路两旁这六座对称的八角亭是清代建筑,里面陈放的碑石,主要记载的是当年康熙、乾隆平定战乱的一些经过,我们称其为御碑亭。现在大家随我来看这个亭子,它就是我们碑林标志性的建筑和象征了。我们可以抬头看到苍劲有力的两个大字“碑林”。他就是由当时著名的大将军林则徐亲自书写的。

在“碑林”两字下方,迎面而来的,就是体积最为庞大、制作最为精美,并且最早迁至西安碑林,被誉为“迎客第一碑”的——《石台孝经》。

它是由唐玄宗李隆基亲自撰写,并且注释,又建立于三层石台之上,所以叫做《石台孝

经》。想必唐玄宗将这样的孝经刻在碑石之上,主要是想告知天下他要以孝来治理天下。

整个《石台孝经》高近6米,碑身,碑座,碑首由35块巨石组成。所以此碑显得是顶天立地气度不凡,因此也有“迎客第一碑”之称。

下面请各位游客随我一同进入碑林的第一陈列室。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开成石经》。因刻于唐文宗开元二年,而得名的《开成石经》,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厚、最重的一本书了。

在我们来到碑林之后,就会看到这样一个明确的记载:他一共有65万252字,主要的内容有我们众所周知的《论语》、《尔雅》、《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等。最初只有12部经书,清代又补刻了《孟子》一书,合称13经。也是当时所有的知识分子,科举考试所必读之书。由于在古代印刷术还不是十分的发达,为了避免手抄的错误,所以讲经文科到石头上作为范本供认们校对。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请大家继续随我前行,我们就步入了碑林的第二陈列室了,这个展室主要向大家展示的是一些唐代名碑,可谓是精华荟萃之地。在众多的碑石当中,我们着重的来看颜真卿的作品。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大唐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在44岁的时候,所著作的。说道颜真卿,相信大家对他的字都不会感到陌生,“颜筋柳骨”,颜体字也是一字值千金的。在这,我们还可以对照着另外一块碑石—《颜氏家庙碑》,来看一下,这是颜真卿在72岁时所写的。

有这样一个说法:多宝塔感应碑是颜真卿的早期作品,而颜氏家庙碑则是他的成名作和成熟作了。所以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多宝塔感应碑的字显得非常的清秀、瘦小,而颜氏家庙碑的字,就显的成熟了许多,肥厚了许多。

说道中国的书法家,都是 “字如其人”。颜真卿可以说是“字如其人”的典范。在他77岁的时候,奉命劝喻参加叛乱的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在以死相胁和高官厚禄的利诱下,当面痛斥李希烈,并给自己写好了墓志铭和祭文,立志以死报国,最终被李希烈缢死。颜真卿向我们展示了一代书法宗师的气节与风范。

好,我们就来到了第三陈列室。在这里,主要欣赏到的是草书的代表。来看一下张旭的《肚痛贴》、和怀素的《千字文》。说道张旭,他被后人称为“张癫”。有一个爱好,就是喝酒,并且是逢酒必醉。酒醉之后,会拿着头发沾上墨汁,挥“发疾书”。

讲到怀素,和张旭是一样的,虽然身为和尚,可是却有着共同的爱好,就是喝酒,并且也是逢酒必醉。两位书法家的字体有着非常多的相似之处。比如说都是非常的洒脱、非常的奔放。两通作品都是草书的代表,同时也是国宝级的文物。

接下来,展现在眼前的就是第四陈列室当中的两幅图画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副《关帝诗竹图》,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它并非一幅简单的竹子图,而是由一首五言绝句所组成的。叫做“不谢东君意,甘心独立明。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是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写照了。整幅图充满了诗情画意,非常有趣,也是非常之精美。

接着我们再看一下旁边的《魁星点斗图》,主人公是以一个小鬼的身份出现的,他脚底下踩着一个鳌,手里点着一个斗,希望自己可以高中的意思。同样是由两句话八个字所组成的,叫做“正心修身,克己复礼”,是说人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认真,都一样会做的到。

在请大家随我这边,我们进入了碑林的最后一个部分——石刻艺术室。

它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陵墓石刻,一部分是宗教石刻。我们先来看陵墓石刻的代表——“昭陵六骏”。

态逼真。是唐代接触的艺术珍品之一。

好,我们进入宗教展区参观。大家看到的这个叫“皇兴造像”。“皇兴”是北魏的年号,它采用浮雕手法来体现犍陀罗雕艺术。犍陀罗是古印度的一个地名,它集中了犍陀罗与古希腊两地雕刻技法的精华,它的特点是姿态生动,线条简洁,衣纹质感强。

上一篇:文化创意产业分析下一篇:遗落在秋风里的记忆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