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常见问题

2024-08-24

考场作文常见问题(精选8篇)

考场作文常见问题 第1篇

考场作文常见问题及策略

问题聚焦:作文是考试中的半壁江山,不可忽视。不少考生因缺乏整体意识,考虑不周,出现一些常见的失误。

重点难点:审题不准,跑题偏题;入题太慢,结尾不响;宿构套作,情感失真;材料无序,思路不明等问题是些常见的失误。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解决这些失误,并且让文章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

解决途径:

一、审题不准,跑题偏题

有些考生因读题不细,忽视作文提示语,导致审题失误,偏离题意。“文章成败由立意”,跑题偏题是考场作文最要命的“硬伤”。

【应对策略】审题要把握三点。

1.要看懂字面义:准确地理解题目的字面义(尤其是关键词语)是领悟题旨的第一步。比如作文题《这也是美丽的》、《门其实开着》中的“也”、“其实”,都是关键性的题眼。只有抓住这些题眼即关键信息,我们才能明确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思路。

2.要吃透引申义:引申义是蕴涵在题目里面的,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才能感知;题目的引申义,还包括它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如作文题《雨露》、《升起心中的太阳》、《打开一扇门》。

3.要领会提示义:有些题目附有提示语,提示语是命题人对考生的一种暗示,是为考生审题立意、打开思路铺设的台阶;提示语不论长短,考生都要高度重视,仔细阅读,认真揣摩,积极地从中获得写作的启示。

二、入题太慢,结尾不响

在考场作文中,考生在处理开篇上经常犯的毛病是:

1.开篇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2.开篇大段的排比句,落入俗套,毫无新意。在处理结尾上的常犯的毛病是:一是草草收场,平淡无味;

3.结尾拖沓冗长,无病呻吟。

【应对策略】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都应该简洁,符合“凤头豹尾”的基本要求。一般说来,每部分不得超过文章总字数的十分之一,通俗地说就是三行搞定,只有才能充分保障“猪肚”的丰富性。因此我们建议文章开头开门见山,不蔓不枝,用刘勰的话说是“首唱荣华”,借用俗语就是“一句请出佛祖来”。结尾,或画龙点睛,收束全文;或照应开头,结构严谨;或引用诗文,点染升华;或抒情写意,余味无穷;或设问反问,启人心智。

三、宿构套作,情感失真

由于近年来对抄袭之风的挞伐,考生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抄袭了。但由于少数考生生活积累贫乏、思想苍白,有些老师也热衷于为考生总结一些作文“秘诀”,所以作文宿构套作之风并没有完全杜绝,主要表现在:考生或者把自己以前写过的作文改头换面,硬套进去;或者穿靴戴帽地生搬别人的作品;或是胡编乱造,情感失真。各地区阅卷专家组对此都深恶痛绝,如果原封不动地说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最高不超过四类卷;如果作文主体套用一个故事,然后用主题词穿靴戴帽的,最高不得突破三类卷。

【应对策略】“文贵自然情贵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文要想写出真情实感,关键在于选材真实。打动读者心灵的东西往往是最熟悉的东西,往往是那些写自己亲身经历、亲身体验、个性感悟的文章。生活是创作的不竭源泉。即使是生活的平凡之事,老师的讲课,父母的叮嘱,上学路上的风筝,一次体验,一阵风雨,一张照片,一次电话„„只要留心观察,精心选择,认真细致地写道文章里去,它们也会像金子一样发光,正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

四、材料无序,思路不明

中考作文中,有一部分作文就是因为结构安排的失误而导致作文得分不高。其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

1.撇开中心,横生枝节; 2.恣意妄为,想到哪写到哪; 3.材料无序和空泛的罗列; 4.层次不清,分段失当;

【应对策略】我们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解决上述问题:

1.养成在作文之前先列提纲的习惯。当你有了提纲,你起码就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了。这样你就不会在写手中的句子时又一边在慌神下面该怎么办,对于一开始的进入状态无异于定心之剂。列出了提纲,无论怎么样,都会让文章看起来有个系统,有个层次,有个逻辑顺序。所谓的四两拔千金,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个原理。

2.采用一些固定的结构模式,比如一线穿珠式、总分相映式、小段连缀式等。现在很多考生都有写作散文化的倾向,最常用的就是类似朱自清《春》中“几幅画”式的构思,有的老师撰文称其为“板块组合式”结构。这种结构有很多好处,比如说条理清晰、方便阅读。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就字数而言,并列的篇章要控制在3-4段,太短言犹未尽,太长过于冗繁;二要有共同指向,不能多主题,而且要注重“小标题”或支撑句的锤炼;三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组接,或时间顺序、或事理因果、或层层递进、或由小及大、或由浅入深„„只有这样,阅卷老师才能透过文字发现作者的“匠心”。

考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缺乏文采,语言不美;思想肤浅,立意不深;字迹不整,文面欠美;缺少细节,字数不足等等。但上述五点属于这些问题中重中之重。对这些“硬伤”的根治,一方面是考生在考场上要注意避免,更重要的是平时要在各方面都养成好的习惯。只要认真地作文训练当作中考作文看待,高度重视,严格要求,那么写作水平就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考场作文常见问题 第2篇

见解独到、主旨积极的文章无疑是任何人都梦寐以求的,可惜的是,有的考生为了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甚至写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文章。如一考生在《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中这样写:“我要把爱因斯坦的大脑移植过来,为自己发财致富……”由于思想格调不高,不符合高考作文“思想健康”的要求,降低了作文品位。

二、只管书写,没有意旨

有些考生只求把心中想到的东西都写出来,却不知道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要告诉别人一点什么。盲目写作,信马由缰,全篇也没有一个主题来统帅。如一位考生写话题作文“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写了自己家的一件事:叔叔与父亲分产业,争得不可开交,兄弟反目,妯娌对骂,兄弟打架。写得非常详细,但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却使人坠入“五里雾中”。

三、牵强附会,胡乱上纲

有些考生也知道写文章应该有一个“意旨”,但却不知道该怎样提炼主题。不管写什么文章,到最后都是几句口号性语言,如“古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呢!我们要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做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四、颠三倒四,忽东忽西

一篇文章应该围绕一个中心去写作,而有的考生在一篇文章中却有多个中心,这一段说的是这个理,下一段却又跑到另一个理上了。如一位考生的作文,题目是“放手”,第一段写面对现实要坦然对待,第二段写不要伪装,第三段写居里夫人有成果与人分享,第四段写外国一个孩子凭毅力学会了用筷子,第五段写虚心使人进步,最后一段总结——要放松自已。

五、文意脱节,毫不粘连

考场作文常见“硬伤”及对策 第3篇

硬伤一:审题不清, 偏离题意

审清题意, 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前提,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些考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往往看到题目, 还没读懂吃透题目和要求, 就下笔写, 往往偏题跑题。比如“_______也美丽”,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有些学生读题后不假思索就补出了诸如“花儿”、“蓝天”、“彩虹”、“大海”等词语, 紧接着洋洋洒洒写起来。他们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关键词“也”字, 这个“也”字暗示了横线上所填的事物或现象一般看来不美丽, 但换个角度去认识才能发现其美丽。“花儿”、“蓝天”、“彩虹”等原本就美丽, 何谈“也”美丽?

对策:拿到一个题目, 要认真读题。首先弄清楚它属于什么类型。是全命题还是半命题, 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 是规定文体还是自选文体。其二找出题眼, 仔细推敲。比如《有趣的课堂》, 题眼就是“有趣”, 文章表现的内容一定得“有趣”。又如《我登上了长城》, 其题眼是“登上了”, 它告诉我们, 文章应当以“怎样登上”和“登上时怎样”这些内容为写作重点。其三要注意提示语中的立意信息。例如材料作文“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所给材料说的是犹太人很会做生意, 总能想方设法把豆子卖出去。提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世上只有卖不出豆子的头脑, 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这句提示语启示我们文题可以立意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只要有创新, 就会有成功”、“人可以有很多精彩的选择”等等。

硬伤二:结构不合理, 层次不分明

考场作文的常见结构硬伤有三种: (1) 开头部分或平淡无味, 不能吸引阅者;或漫无边际, 不知所云; (2) 中间部分或言之无序, 层次不清;或详略不当, 突不出重点; (3) 结尾部分或画蛇添足, 拖泥带水, 或牵强附会, 草草收笔。

对策:下笔前先要打草稿, 拟一个相对详细的提纲:打算如何开头, 如何结尾;中间写什么, 详写什么, 略写什么。列好提纲后再写, 这样就思路清晰, 目标明确。好的开头有两类:一类是开门见山的写法, 或概括文章的内容, 或揭示文章的主旨, 或以事情的结果造成悬念;另一类是生动形象的写法, 或描写环境, 或抒发情感, 或引用诗句、名言, 或借助传说引出下文。结尾的方法有很多, 或总结全文, 揭示主题;或抒发情感, 增强感染力;或隽永含蓄, 让人回味。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开头和结尾。为了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要掌握几种常见的安排层次的方法:以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以时间顺序安排、以空间顺序安排、以材料的性质、类别来安排。

硬伤三:猎奇求新, 弄巧成拙

我们提倡作文创新, 但创新不等于猎奇, 不能“新”得违反科学, 不合常理。一位考生在《家乡的小河》中写到了董永和七仙女在此嬉戏, 牛郎和织女在此约会。还有一位考生写自己置身于原始社会的想象作文, 这样写道:“我看见一群原始人身穿三点式, 手拿MP3, 口叼香烟, 哼着‘对面的女孩看过来’, 跟我说了声‘Hello’, 我快步走上去和他们一一握手。”让人大跌眼镜, 哭笑不得。

对策:文贵创新, 独特新颖、不落俗套, 是好文章应具有的可贵特性。我们提倡创新, 但不赞同盲目求新。因为作文的创新要有丰富的知识基础, 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 既因文而异, 也因人而异, 因此一定要量力而行。对于写作水平一般的同学来说, 选择自己有把握的立意和熟悉的文体来写是明智的, 把作文写得中规中矩照样能获得高分。如果想写出有新意的文章, 就必须在平时多读、多写、多积累。只有把辛勤的汗水洒在平时的训练上, 丰硕的果实才会呈现在考卷上。

硬伤四:文体杂糅, 不伦不类

现在作文命题一般淡化文体要求, 考生可以自由选择, 但因为没有限制, 有的作文写成了“四不像”。一会儿是记叙文, 一会儿又是议论文, 这儿采用日记体, 那儿又采用书信体, 在同一篇文章中杂糅多种文体, 结果文章不伦不类。这种考卷的下场是可想而知的。

对策:不限文体不等于不要文体。“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某一种文体, 让考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选定了一种文体后, 就要严格按照这种文体的要求来写作。写记叙文就得是记叙文, 写议论文就得是议论文。考生在选用文体前要注意下面几点: (1) 看清要求允许选择哪些文体; (2) 根据文题的特点, 思考适宜采用什么文体; (3) 想想自己擅长哪种文体; (4) 估量自己用哪种文体来写, 拥有的材料更多些。最后综合以上几点确定选用哪种文体, 这样才不至于在文体上栽跟头。

以上四个方面是考场作文常见的“硬伤”, 一旦出现, 就会使文章折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应对, 争取写出高分作文。

摘要:考场作文要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与平时作文有本质区别, 是考生在特殊情境下进行的习作检测。而只有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 认真学习, 审题, 选择文体, 安排结构, 多写、多积累, 才能避免写作硬伤, 写出高分考场作文。

考场作文常见问题及补救措施 第4篇

问题一:审题不清

相应对策:透过表面现象抓住事物本质,可列图表帮助整体把握材料

有些同学因没有整体把握文题,只抓其中一句话一个词,或者理解出现偏差,导致审题失误,偏离题意。急于出发,却错了方向。怎么办?如果是文章刚开头便发现了问题,就停下来好好琢磨这一部分和题意有没有关联。如果有关联,就要尽力建立关联并加以明确;如果和主题没有关系,就一定要放弃,回到原点重新开始。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审清题目再动笔。

以下为2013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 的作文材料: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这则关于钻石切割的材料,立意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钻石和老雕刻家。从钻石的角度立意,可以从“瑕疵不足畏,改变成就美”“要勇于改变自我”“与过去决裂,勇于做最新的自己”等角度切入;从老雕刻家的角度立意,可以围绕“经验、技术、勇气”几个关键词切入,如“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成功来自于勇气”“做事须心无旁骛,无所畏惧”等。当然,“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是中心立意,也很容易写作。

有同学虽然抓住了“经验、技术、勇气”几个关键词,却把重心放在了“经验”上,立意“我们应该注意吸取经验,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成功”;还有的同学立意“我们要及时抓住机会”,这都属于偏题了,没有抓住要害,“勇气”才是我们最应该咬定不松口的重中之重。而立意“钻石人生”或者“成功需要机遇”之类则属于完全跑题了。

那么,怎样避免审题失误呢?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只看表面。表面上看,切割师抓住机遇,钻石切割成功了,于是立意“机遇”“成功”“成就”;表面上看,老切割师的话里也有“经验技术”这两个词,于是立意“经验”“技术”。这样审题是很危险的。题目之所以需要我们细审,就是因为需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知道有什么,做了什么,而要看成功背后最重要的原因。如果感觉到审题有困难,我们可以在分析材料时列一个图表,分别写上“起因、经过、结果”——起因是“大钻石有裂纹,切割困难”;经过是“众多切割师害怕失败不愿动手”;结果是“老切割师指导徒弟取得成功”。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就不难发现钻钻石切割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心无旁骛,有勇气。

问题二:主旨不明

相应对策:多个分论点的要突出中心论点;半路跑偏的要及时回归正题

有一些作文审题没偏差,可是写的时候思路不够清晰,写着写着,文章主题模糊了,或扣题不紧,或中心不明,或有偏题倾向。这样的文章往往有几个和主题相关的分论点,问题是总论点不够突出。

比如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的作文题目给的材料是当代风采人物评选,三个人物,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可以谈创新、爱岗敬业、兴趣坚持等。但无论写哪个人物,都要选择一个中心。有考生喜欢在作文中分析材料,从小李的创新精神,到老王的爱岗敬业,到小刘追求极致、成就完美,面面俱到。可是这样一来,中心在哪里,就模糊了。怎么挽救呢?

先看看这三个论点,能支撑一个中心论点吗?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三个人物的成功,都和做事专心专注、努力钻研自身专业有关,所以我们可以写一段总结,把文章的中心转移到这个总论点上。也可以说,这三个人在不同的行业获得了同样的成功,是因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所以立志也需量力而行。

所以,如果可以,就总结出一个总的中心论点来,让之前的都成为分论点。如果这三个论点实在没有内在联系,无法共同支撑一个总论点,那只有强化其中一个论点,淡化其他论点。在之后的段落的开头中,尽可能使用反复或者排比等修辞手法围绕中心论点来遣词造句。比如这篇文章里,如果只能选择“追求极致”来写,那就可以用“追求极致,让我们……”放在开头,作为每段的中心句,阅卷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到。虽然之前的小失误他也知道,但是相信他看到你之后所做的努力和改变也会理解你的心情。

还有一种情况,本来审题无误,扣题也紧,可是为了论证这个观点行文时却跑到某一边去了。在这种情况下也不用慌张,既然可以从这边跑偏到那边,那中间一定有联系,我们依然可以从那边回到这边。如果出现了这种失误,要做的就是冷静下来,认真思考怎样不失时机地回归正题。

问题三:缺少议论

相应对策:利用过渡句随时随地巧加议论,先举例再阐发观点也未尝不可

一旦发现自己把作文写成观点加论据了,就应该马上思考:已写的论据能不能变成议论的引子?可以在后面加上什么议论?之前的文章中哪里还能加一句议论吗?后面的文章,我应该怎样加一些议论?传统议论文写作都是先议论后举例,我们可以变成先举例再总结议论,虽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总比没有议论来得强些。另外,要想一些巧妙的衔接句,做好过渡,掩饰自己的补救工作,不要让加上去的议论部分太明显,使文章显得生硬别扭。

如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的作文材料,女儿举报父亲驾驶时打电话,自选角度写一封信。有同学从敬畏生命的角度给材料中的父亲写信,开头就列了一个论据:

魏霞于2005年被查出患有恶性脊髓瘤,丈夫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带着女儿离她而去。70岁的妈妈照顾着她,坚强的她,用微笑回报关心她的人。今年8月4日,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下,魏霞被送到武汉长航总医院治疗。期间,她签订了人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主动将心脏、眼角膜、皮肤等器官连同遗体一起捐献。

到这里,作者意识到还没有议论说理,也没有提出观点。其实这两个例子是可以很好地佐证敬畏生命这个论点的,怎样才能巧妙地加上過渡句,把它们和议论部分衔接起来,一起论证自己的观点呢?

我们可以这样补写:

2010年魏霞安然离世后,她的器官和眼角膜很快用在了三个重症病人身上,8000平方厘米皮肤被珍存起来,可以挽救3到5名烧伤患者的生命。她的生命和这些生命通过如此特殊的方式紧密相连。而实际上我们每个个体都与其他无数生命紧密相连。

英国玄学诗人约翰·邓恩一段著名的布道辞,“谁都不是一座孤岛,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敲响”。这些与我们相关的生命,都是我们肩上的责任,我们需要对它们心怀敬畏。

您的遭遇,我在网上略有了解。我想说,如果是我,也会如您女儿一般对您进行举报。我这样做,不仅是因为您的所作所为违反了交规,更是因为当您开车载着家人时,那个接通的电话已经将自己、家人和路上的其他人的生命吊在了悬崖之上。

这样写就补上了议论,引出了论点,之后就可以一直围绕敬畏生命这个论点进行说理举例了。

如何规避考场作文常见误区 第5篇

适当地对素材“剪辑扩写”,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化呆板为生动,使文章血肉丰富,引人入胜。但有些考生总是简单地将“情景扩写”误解为“材料扩写”,只是对文题材料简单地拉长,或者天马行空,胡拼乱凑,文章犹如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毫无说服力。

二、滥用经典,味如鸡肋

很多课本素材都堪称经典素材,因为它的广为人知及社会价值得到普遍认同,而成为广大考生的首选,比如李白、屈原、陶渊明、爱迪生、居里夫人、海伦·凯勒、比尔·盖茨……但这些经典素材如果不加修饰地滥用,就会成为阅卷老师避之唯恐不及的“陈词滥调”,其效果也如同食之无味的“鸡肋”。

三、娱乐泛化,恶搞成风

如今,网络文化、快餐文化,就像副食商店成堆的方便面充斥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让不少考生的思维形成一种懒惰的惯性,不愿意去读经典名著,不愿意去接受引发思考的问题,写文章人为地制造笑料、噱头,“恶搞”、“戏说”、“穿越”过滥,试图以“猎奇”、“娱乐”的元素吸引读者眼球,就会陷入“泛娱乐化”的误区,让阅卷老师反感。

四、一材多用,牵强附会

不少考生受到某些报刊文章“一材多用”的误导,于是,他们提前准备所谓的“经典素材”,像“万金油”一样用到多个题目中去,结果生拉硬扯,牵强附会,这样的“万金油式”的素材往往会弄巧成拙,让人哭笑不得。

五、情趣幼稚,气量狭小

有些考生的记叙文编的像小学生的文章,缺少必要的底蕴。过于低幼化的素材必定会让整篇文章带上低幼化的色彩,让阅卷老师大跌眼镜。还有些作文在用语上出现低幼化倾向,像“太阳公公”、“月亮婆婆”、“司马迁爷爷”、“雷锋叔叔”和“张海迪阿姨”这样的字眼儿频频出现。一个高中生,应该对社会、人生有比较深刻的理性思考和独立的见解,如果到了十八九岁还停留在小学生的思想情趣上,总让人觉得气量狭小。

六、思想偏激,消极颓废

如何规避考场作文常见误区 第6篇

一些考生的文体意识较弱,写作不注意突出文体特征,如:写记叙文,缺少矛盾冲突,叙述事情没有跌宕起伏;写议论文,材料不典型,观点与材料“两张皮”;写散文,内容空泛,单纯追求框架式的排比。

二、似是而非,文体模糊

近年来,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越来越少,倒是叙议不分、文体不明或分不清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的文章呈越来越多的趋势。有的考生本想写夹叙夹议的文章,可叙与议不能有机结合;有的写记叙文时处理不好记叙与议论的关系,议论偏多,成了混乱的文体;有的本想写议论性文章,却不能处理好论据与论点的关系,不知道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而在论据上花费大量的笔墨,甚至为了将事实论据写得生动形象,而不惜大段记叙,让人搞不清写的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

三、花样翻新,文体怪异

考场常见作文写作指导与欣赏 第7篇

要求:

1、内容具体,感情真,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

2、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3、字数400字左右。

二、【写作点拨】

1、“尝试”,指试着去做某一件事。“尝试”以后,可能成功了,也可能失败了,这些其实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尝试”的过程,是在“尝试”过程中你所得到的发现和感悟。

2、可以写“尝试做菜”、“尝试采访”、“尝试投稿”、“尝试做一个实验”、“尝试做一件生意”等等。

3、写作时,要先写自己 “尝试”的动机,也就是说“为什么要进行尝试”,接着具体地写“尝试”的经过,最后再简要写一写“尝试”的结果和自己的感受。

4、不管写什么,都要很具体地写出“尝试”的经过。在写“尝试”的经过时,要十分注重描写自己尝试过程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等。比如在写“尝试烧菜”中,要把自己在烧菜前那种“想当然很容易”、烧菜过程中那种“遇到麻烦很沮丧”的情感和心理变化,细腻地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写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同时还要写出自己通过“尝试”获得的发现和感悟,使文章同样能给读者以启迪和思考„„

三、【满分佳作】

一次竖鸡蛋尝试

‚哇——‛真是费夷所思,竟然能把生鸡蛋竖立在另一个鸡蛋上,竖在灯泡上,甚至竖在玻璃杯口的边沿上……这可不是说着玩的,这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节目中播出的一个真实的表演。

我在深深惊叹的同时,忍不住也想亲自来尝试一下……

说干就干,我便拿出了一个鸡蛋。怎么玩呢?先从简单的开始,就先尝试把一个鸡蛋竖立在桌子上——这应该是竖鸡蛋中最简单的一个‚项目‛了。

虽然是‚最简单‛的项目,但毕竟不是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鸡蛋是椭圆形的,而且蛋壳又是那样光滑,想要把它竖立在桌子上,那需要有多大的耐心和掌握平衡的技巧啊!

我先端坐在椅子上,双肘平放在桌子的边沿,然后分别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鸡蛋,竖立起来自鸡蛋的重量也差不多了,便想慢慢地移开四个指头,可四个指头还没有张开,鸡蛋已经顺着左手的食指倒过去了。

唉!失败了!…… 重来!

我舒展了一下身子,稳了稳神,又一次端坐在椅子上,开始了又一轮试验。这一次,我要吸取上一次的教训,动作要再轻一点,再稳一点,再耐心一点……鸡蛋又一次被四个指头夹着立到了桌面上了,我再一次稳了稳神,两眼紧紧盯住鸡蛋,似乎稍不留神,鸡蛋就会飞走似的。四个指头轻轻地端着鸡蛋,不敢动一下,可是你越是不敢动,就好象越是控制不住,手指竟然轻微地抖动起来,真是该死!我拼命地控制手指,可是不行啊,不知怎么回事,手指竟然不听使唤,越抖越厉害了……

唉!又失败……

我站起身,舒展了一下都有点酸痛的双臂,无奈地看着横躺在桌上的鸡蛋,看来,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背后得多少功夫啊!【名师点评】

1、这篇满分佳作的成功之处在于描写的生动细腻、扣人心弦……

2、小作者由一个电视节目,引出一个‚竖鸡蛋‛的尝试,所选取的材料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是这篇作文打动读者的一个原因。

3、小作者在描写尝试‚竖鸡蛋‛的过程中,对两次竖鸡蛋时的动作和心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恰如电视的特写镜头,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这是这篇作文打动读者的又一个原因。

4、整篇文章语言流畅又细腻,描写生动又准确,表现了小作者较强的语言功底,确实是一篇好文章!

【2008模拟文题1】

在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困难会考验我们的决心;当我们遇到挫折时,挫折会考验我们的意志;当我们遇到坏人坏事时,坏人坏事会考验我们是否敢于斗争„„在你的成长经历中,你一定也遇到过什么考验。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考验,以《一次考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内容具体,感情真,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

2、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3、字数400字左右。

【写法点睛】

1、先想一想,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什么考验?哪一次考验给你的印象最深,感受最切?

2、选择对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考验来写,这样才能“有话可说”,并写出真情实感来。

3、作文在写法上可采用“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开头可先总述,例如可这样开头:“在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一次考验就是一个成长的脚印。那次,我就遇到了这样的考验„„”接下来,就要具体生动地写清楚那次受到考验的经过。

叙文。题目自拟,字数400以上。【写法点睛】

1、想一想,自己参加过哪些实践活动?哪次实践活动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收获最大?

2、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一次实践活动来写,具体而又生动地写清实践活动的经过。

3、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是,不能满足于写出实践活动经过,也就是不能满足于“写一件事”。而要写出通过实践活动自己所获得的体验(或感悟),这样才能突出文章的主题。

4、因为是考验,就必然要涉及到自己在受到“考验”过程中的思想、心理变化。所以在叙事过程中,尤其要生动细腻地刻画出自己的心理活动。这是写好这篇作文的难点,更是对同学们写好这篇作文的一个考验。

《我与诚信交朋友 》

‚ 铃-----------‛,上课铃奏响了。一阵熟悉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那是楼老师。只见她手拿一叠试卷笑容满面地走进了教室。她迅速地发下了试卷,然后在黑板上苍劲有力地写上了‚诚信考场‛工工整整四个大字。老师还告诉我们:‚诚就是诚实,信就是守信。人无信不正,业无信不兴。我们小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更要讲诚信。‛这诚信考场还真灵,教室里顿时没有了窃窃语声,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做起了试卷,耳边只传来‚沙沙‛的写字声。没有了被监视的压力,做起题目来自然也轻松多了。做着做着,不知不觉碰到了一道难题,我的脑海里好像是一片空白,怎么办呢?听着别人在试卷上答题‚沙沙------‛作响,争强好胜的我心中不免一阵紧张,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向同桌瞟去。‚冷静!‛我暗暗地提醒自已,黑板上‚诚信‛两字似乎也在悄悄地提醒我。分数诚可贵,‚诚信‛价更高,好学生不能从偷看中成长!慌乱的我匆忙地收回了自己的眼神,立即重新审题,专心思考,终于找出了正确答案。可我握笔的手却一直在颤抖,想起刚才的举动,脸微微发烧。

下课时,老师让我们在得分这一栏里填上自已应得的诚信分,我给自已打了95分,还在一旁写上了自已最想说的一句话:‚讲诚信,贵在自觉。‛

【2008模拟文题2】

同学们都参加过实践活动,或者到过工厂参观,或者去过军营体验,或者下过田野劳动,或者还去过敬老院„„每参加一次实践活动,我们都会从中获得一份体验,懂得一个道理。

请你选取自己参加过的一次实践活动,写一篇记

【2008模拟文题2】 题目:的滋味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2.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400个;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

【写法点睛】

1、这是一道值得玩味的题目,题目留给考生的空间很大,同学们可以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写自己最喜欢写的东西。

2、横线上可以填写的内容很广泛,如:劳动的滋味、读书的滋味、获奖的滋味、成功的滋味、失败的滋味、生病的滋味、说谎的滋味„„

3、值得注意的是,考生千万不可将题目中的“滋味”本真化,就滋味写滋味,如写“咖啡的滋味”等,就必然浅薄和俗气,并且步入审题的误区。

《生活锻炼了我》

1、看着窗外的小鸟自由地飞翔,我想它们肯定是经过无数次的磨炼才可以飞翔的。生活中的锻炼也让我逐渐长大,不仅是身高,更重要的还有思想.2、在那一个农忙节,爸爸见我没事做,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便提议:‚这个农忙节你没事干,不如跟我去割稻谷吧!‛‚好啊!‛我高兴地答应。‚不过,‛爸爸说,‚不能半途而废。‛我随口就答应了。

3、开始,我觉得挺好玩,只当玩游戏。过了半个钟头,就开始觉得累了。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我的皮肤,整个人像是要烧焦似的。‚不干了,不干了,当农民可真辛苦,比读书累多了!‛我喘着粗气嘟嚷着。但因为签了军令状,我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一不留神,手指头被镰刀划了一个口子,‚哎哟,‛我惊叫起来。‚没事,包扎点就行。‛爸爸平淡地说,‚生活就得受点伤,受点折磨才行!‛‚哎,早知道就不干了!‛我夹着眼泪,开始想打退堂鼓了。但想起了爸爸的约定,只好咬紧牙关,继续割稻谷。

4、‚收割稻谷可不是件容易的学问,它还得通过

脱谷机将稻谷与稻草分开,还要晒干,脱皮,最后才可以食用…‛爸爸边收割边跟我讲稻谷的知识。‚原来收稻谷还有这么多学问啊!那农民伯伯不是很辛苦?‛《一个 素味平生 的人》《心灵美的人》 我接触过的人大都像过往云烟,然而,有一个人,虽然只见过一次面,但他却在我的心里扎根发芽。

说话的时候,我觉得我的脸更加火辣了,以前浪费粮食的情景一幕幕出现在眼前„

5、经过这次的磨练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的确,是生活的磨练使我学到了课堂无法学到的东西,使我体验到劳动的艰辛,让我懂得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考场真题】

题目:那一次,我懂得了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理解,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说真话,叙真事,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③文中凡出现与自己身份相关的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XXX”替代。④字数:400字左右。【写作点拨】

1、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中“懂得”一词常见惯用,但纳入文题,在“那一次”这一特定的事件之中,就值得一揣摩了。这里的“懂得”,应该指“深深地知道”的意思,那么经过“那一次”事件,“我”深深地知道了什么呢?是知道一个生活的常识,一个科学的原理,还是一个做人的道理呢?题面中的这一短短的横线,就给我们留下了足够想象的空间„„

2、在横线上可以填—— 生活常识方面:例如,《那一次,我懂得了“送花也要有讲究”》、《那一次,我懂得了“喝牛奶也要讲科学”》„„写一次生活经历。

科学原理方面:例如,《那一次,我懂得了什么是“温室效应”》、《那一次,我懂得了“鬼火之谜”》„„写一次科学实验。

做人的道理方面:《那一次,我懂得了珍惜》、《那一次,我懂得了父爱》、《那一次,我懂得了感恩》、《那一次,我懂得了友情》„„写一件事。

3、因为半命题留给我们相当的自由,所以选材时,一定要精心选择自己生活储存中那些富有新意,又能感己感人的素材。这一点至关重要。

4、不管写哪一方面,都要具体地写出“那一次”事件的经过。在写作文体上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先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写“那一次,懂得了什么”,然后细述“那一次事件”的详细经过。最后还要照应开头,进一步写出所懂得的道理对自己的影响„„

那是青玉米刚刚上市的季节,妈妈叫我去买两斤。我刚出家门不远,就看见一个摊儿,围了不少人。我走近一看,是个玉米摊,卖玉米的是一个年纪与我相仿的少年,矮矮的个子,长得很墩实,皮肤黑里透红。你看他忙而不乱,一面回答顾客们的问题,一面收钱找钱带称玉米,还不时用手擦一下额头上渗出的汗水。我提高了嗓门对他喊着:‚喂,卖玉米的,给我两斤。‛随着一声‚好嘞,‛他麻利地称起玉米,然后堆在一旁。我递给他一张10元,只见他从兜里掏出一大堆毛钱,很快把找给我的钱递给我,又忙着给别的顾客称玉米了,我接过钱数了一下,突然发现他多找给我2元钱。刚要开口叫他,转念一想:这不是天助我也吗,攒了半天钱要买的小赛车,就差这两元钱了,想到这儿,我四下看了一眼,连忙把钱塞进兜,捡起地上的玉米,匆忙走了。

刚走几步,突然听到他大声说:‚同学,等一等。‛我的心‚咯噔‛一下,装作没听见,继续往前走,但又不敢跑,一跑好像我真成了窃贼。他赶了上来,一把把我抓住,我心想:这下完了,肯定泡汤了,弄不好,他还以为我是小偷。‚你别走得那么急嘛!‛他气喘吁吁地对我说,‚我看你落下了一个玉米。‛说罢,把一个玉米往我怀里一塞,冲我笑了笑,转身就走了。

望着他的背影,我呆住了,一时理不清自己的思绪,只觉得那个玉米是那样沉重,仿佛要榨出我身上所有的自私来。我在那里呆呆地站了半天,衣兜中的两元钱也像火一样地烧着我,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钱放在兜里有时也会咬人啊!心想:他与我年纪相差无几,却拥有这么美丽的心灵。这年龄也该是上学念书了,也许因家境贫寒被迫辍学,出来卖玉米,也许是为了下学期挣些学费,而我却为一辆小赛车......。我的脸发烧了,我默默地转过身,拿出两元钱,向他走去......《那一次,我懂得了理解》

小学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了,我们即将奔向一个新的起点。此时,我是多么留恋这绚丽多彩的小学生活,多么留恋我们的班集体啊!那一幕幕动人的景象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那是刚开学不久的一次班会上,班主任为了加强班级管理,让我们自己先来讲一讲开学后自己的表现。一开始班级里静悄悄地,都在等着别人的发言,谁是第一个发言者呢?我心里想着。

教室的后排突然发出一阵桌椅的碰撞声——是她,这个班里最沉默寡言的人。她说:‚我学习不好,意志品质方面的:《那一次,我学会了坚强》、《那一次,我学会了忍耐》„„

其它方面的:《那一次,我学会了拒绝》、《那一次,我学会了爱》„„

3、题目虽然很“大众”,但要写出新意并非易事。因而要精心选择题材,力求给阅卷老师有“眼睛为之一亮”的感觉,这一点很重要。

4、不管写什么,都要十分具体地写出“学会”的过程,同时做到情节曲折生动、“故事”感人,努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是给班里拉后腿,平时也总抬不起头来。‛她顿了一下,接着说:‚这次,我经过认真复习,在第一组文考试中取得了一个令自己比较满意的成绩,可是一位同学却说我是‘抄别人的吧’!我很伤心……‛她的声音哽咽起来,我也分明看见她的眼睛里在闪动着泪光。这一番大胆的表白,就像一面镜子,照得我们脸上火辣辣的。是啊!我们何曾想过当最后一名是什么滋味呢!我们又何曾去理解过她的苦衷呢!我们又何曾去帮助过她呢!

一位男生不好意思地站起来,低着头说:‚那个泼冷水的人就是我。我对不起你,真的,遇事我很少设身处地地替别人想想。请原谅我。今后,我一定改正,真的。‛

这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个女同学再一次地站起来说:‚谢谢!‛我们都看见她的头抬起来了……是啊,谁不愿得到别人的理解呢!是理解让我们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是理解让我们得到了一种从来没有得到过的幸福……

那一次,我终于懂得,同学们之间的理解是多么地重要……

【2008模拟文题1】

以《那一次,我学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说真话,叙真事,抒发真实情感。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书写要规范。

4、字数400字左右。【写法点睛】

1、在审题中,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词“学会了”来思考,便可以明确这也是一篇写事的作文。因为是“我学会了”,所以这件事也必须是自己亲身经历的。

2、我们在不断地成长,我们在不断地“学会”。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学会”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生活技能方面的:《那一次,我学会了做菜》、《那一次,我学会了游泳》„„

《感恩》《第一次为妈妈洗脚》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天空,因为天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 我感恩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我生命,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怀着感恩的心,我决定要为爸妈分解劳累。

晚饭过后,当看到妈妈疲惫的样子时,我端来热水,小声对妈妈说:‚妈妈,我给您洗洗脚。‛妈妈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笑着说:‚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连忙解释说:‚您工作这样劳累,女儿帮您洗洗脚也是天经地义的嘛!‛经我再三要求,妈妈终于答应了。

我先让妈妈把脚放在热水里泡了一会儿,然后用手给妈妈搓起脚来。摸着妈妈长满老茧的脚,我不禁思绪万千:妈妈作为一名护士,工作了整整20年,给病人打针、送药,解除病人的痛苦,挽救病人的生命。她的这双脚不知走了多少路,但她从不叫苦叫累。而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妈妈的辛苦,第一次摸到了妈妈长满老茧的脚。想到这里,我有点儿控制不住自己,为了掩饰要流出来的眼泪,我边搓边问妈妈:‚我小时候,您也是这样给我洗脚吗?‛‚是啊,你小时候洗脚可不听话了,小脚丫一放进水里就扑腾,常常会溅妈妈一身水……‛妈妈兴奋地说着我小时候的事,完全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我抬起头,才发现无情的岁月已经在妈妈慈爱的脸庞上刻上了道道皱纹,把妈妈的头发染白了一根又一根,这时,我的喉咙被心中涌起的强烈感情堵住了,两眼迸出了骄傲的幸福的泪花!

考场作文常见问题 第8篇

根据这些作文创作的基本要求, 评分标准将考生的作文分为四类, 依等级赋分。相对来讲, 这样的评分标准较科学, 对学生的作文作综合的考量, 有据可循, 有理可依。可见, 要真正驾驭好考场作文还是不容易的, 学生在每个环节都要注意, 下足功夫, 才能在考场上稳打稳扎, 作文才不失分。在考场上大的方向学生容易掌握, 都不会出错, 但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往往是细节, 否则就会影响作文的整体风格, 也是拉开差距的地方, 作文的分值也就拉开了。根据学生的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 以下三个方面的细节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 我总结为“三忌”。

一忌:娱乐圈明星素材的过度引用

在参与阅卷的过程中, 很多学生喜欢用娱乐圈明星的成长故事来作为自己的作文素材, 比如成龙、周杰伦、周星驰、周迅等, 影星的的故事很精彩、曲折, 也很感人, 但总的来讲, 文章的格调显得不高雅, 甚至有点低俗。毕竟, 娱乐圈是一个复杂的圈子, 学生只看到了其一, 不知其二, 明星的奋斗史固然感人, 但是不能忽略他们的私生活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对青少年理想、目标的树立的误导, 甚至是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 学生难免走向追星的歧途。这点影响了学生作文的深度, 使文章流于轻浮, 上不了档次。

二忌:网络语言与口语的滥用

学生在作文的创作过程中, , 要尽量引导学生使用文学性的语言。由于学生个性、天赋秉性及个人的积累的差异, 考场作文在语言的表达方面也拉开了差距。其中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 学生网络语言和口语的大量使用, 影响了文章的文学性。

网络语言:网络的普及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学生的语言变得戏谑、庸俗。这对传统语言的文学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网络语言不乏经典, 但充斥其中有很多非主流的因子, 一些网络语言明显寄托着现代人扭曲的人格、变态的心理, 有暴力、黄色、拜金主义、人伦的颠覆等不健康的内容和倾向, 作文有了这些因子, 显得痞子化、地毯化了。

口语:一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将平时的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混淆。在作文中, 口语化浓厚, 这固然有酣畅淋漓之感, 生活气息强和浓郁的地域风味, 但这严重影响了文章的文学性。毕竟学生的考场作文不是进行有特色的地域小说创作, 表现某一地域的民风民俗。这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考场作文的文体大多是议论文, 这是一种默认的文体, 因为从所给的材料或者话题来看, 议论文这种文体是最能表现学生对某一问题看法的文体, 更易于体现学生的见解和思想的深度。议论文的语言要简洁有力、严谨、有思辨性和逻辑性。无疑, 浓郁的口语表达会弱化议论文语言的特征。其他文体也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常见的口语表达有:立马、啥、介词“在”的滥用、哈哈、呵呵、哇、帅呆了、酷毙了、就是等等, 真是不一而足。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应将口语转化成相应的书面语, 多积累一些成语, 优美的散文语句, 诗词。学会化用, 这样, 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提高。

三忌:助词“的、地、得”的混淆使用

一篇文章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莫过于助词“的”、“得”、“地”这三个了, 这三个词语的区分很大, 更多是语法上的区分, 在作文中, 学生最容易混淆, 原因就是语言的基本功不扎实, 语法知识不牢固。网络上的文章, 很多都是混用, 学生受这个影响很大, 我们的正规教材对这三个词语的使用是很标准的, 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注意这点, 在考场上就表现了出来, 最常见的现象是“的”字一用到底。

三者的区别:在普通话里都读轻声“de”。“的”, 定语的标记, 一般用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的”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修饰、限制“的”后面的事物, 说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样, 如:我的书。美丽的花;“地”, 状语的标记, 一般用在谓语 (动词、形容词) 前面。“地”前面的词语一般用来形容“地”后面的动作, 说明“地”后面的动作怎么样, 如:飞快地跑。慢慢地落下;“得”, 补语的标记, 一般用在谓语后面, “得”后面的词语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得”前面的动作怎么样, 如:跳得高。黑得发亮。

总之, 这三个助词在语法上的区别是:在定语后面写作“的”, 在状语后面写作“地”, 在补语前写作“得”。这样做的好处, 就是可使书面语言精确化。

这“三忌”是学生最易忽略的地方,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 老师一定要向学生强化这些细节, 从写作的习惯上进行纠正, 再加强基础, 不仅让学生把握作文写作的基本规律, 也要关注细节, 充分掌握考场作文的特征和技巧, 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摘要: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学生的作品精彩纷呈, 惊喜不断, 可以诉说成长的心事, 也可以畅谈国家事, 也会抨击时政, 会与古人对话、交流, 甚至可以八卦一下等等, 题材和内容非常广泛。作文就是学生的精神园地, 是学生思想个性抒发的平台, 是审视自我的私密家园, 是学生成长的舞台。但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可以自由抒发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写作练习, 它在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 要遵循一定的模式和规则, 在考场上, 学生的作文不仅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把握大的框架结构, 还要注意很多细节。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考场作文常见问题】相关文章:

考场作文如何出彩07-07

考场作文如何应对09-11

考场快速构思作文06-07

分享考场作文高分06-27

考场作文指导07-22

二模考场作文07-29

考试,考场的作文08-12

考场作文满分技巧07-21

考场作文高分技巧07-21

考场优秀作文07-21

上一篇:自救安全教育教案下一篇:浅谈对治安案件的督察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