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学习seo

2024-06-08

怎么学习seo(精选6篇)

怎么学习seo 第1篇

弹指一瞬,自己搞SEO已经有一年多了。在此之前和许多的刚毕业的学生一样对未来很迷茫,接触SEO也不过是因为一份工作,为了生活。那时候初出茅庐的我什么都不知道,那么新人怎么学习SEO才有效果?虽然称不上是我的师傅,但是确实是第一个教我如何发外链的人,发外链看似简单,却也有很多操作经验,尤其是如何养博客等等。石头碰到了一个做事情比较细心的人,在他身上的确学到了不少东西。或许你现在正和石头当初一样进入一家网络公司做推广人员,面对SEO应该都是从零开始的。那么肯定要有人教你如何做SEO,最基础的一般都是从建设外链开始。

SEO职场有很多“潜规则”,作为初出茅庐的你不仅要学习SEO知识,更要懂的这些“潜规则”,怎样与同事相处融洽?怎样才能从你的“师傅”那里学到更多的东西?这里石头要说一句:对于有一些经验的老手们来说,你们愿意分享你们的经验和心得吗?这点很重要,不愿意分享的SEOer我想不会有多大进步的,因为你分享的同时也是在总结经验。那么对于刚毕业的学生如何才能更好更快的学到东西呢?石头的SEO职场经验有限,帮你们总结了以下几点。但愿对你们有所帮助。

第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论学什么东西都一样,不懂就要问。但是这也要看清对象,首先肯定要和你的“师傅”搞好关系,然后才能多问。不然很容易让人感觉厌烦,不过也不能什么都去问,一些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的知识,我建议你还是去问百度。直到现在还有很多搞SEO的朋友不会使用搜索引擎,或者说是不习惯利用互联网学习东西。其实在一个好的学习网站上能学到很多知识,SEOWHY就比较适合新手们学习SEO知识,A5和Chinaz也不错。

第二:三人行必有我师

没事的时候多和同行的朋友交流,可惜的是目前这样的机会不多,但可以先从现实工作中的同事们开始,搞SEO人脉是不可忽视的资源。SEO=技能+心态+人脉,而人脉必须要在平时多积累、维护,刚接触SEO的你更要虚心求教。

第三:SEO职场的“潜规则”

潜规则的寓意大家都懂的,当你的师傅把自己了解的SEO知识或者积累的经验都与你分享后,你会怎么样?有的人肯定就不会把你的师傅放在眼里了,石头很鄙视这种人。没有一颗感恩的心,认为别人对他做什么都是理所应当的一样。所有就有一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其实这是一种很愚昧的做法,也是很不道德的。上面已经说过了“人脉”,SEO行业很多需要依靠人脉,包括网络上的人脉。现在感觉到用的时候,方恨少啊。

第四:实践出真理

SEO靠实践这点谁都知道,所以不管是你的师傅,还是你的主管。他们说的话可以参考,可以借鉴,但不能只负责+粘贴就完事了。优化还是需要更多的尝试和创新,前期是比较累。不过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学到东西,到时候方能形成自己的SEO观点。2012年4月25日晚,今天石头就写到这,以后将会继续写SEO职场经验第二季,各位晚安。皮鞋,休闲鞋,男鞋

怎么学习seo 第2篇

网站SEO站内优化八大要素[1]

一,登陆页内容为解决问题而不只是描述问题

举个例子,有人搜“结婚穿什么衣服”时,最好的页面内容要有几个方面的引向:【20个让男宾客帅爆的婚礼搭配推荐】以及【精选搭配的购买信息】。因为这个搜索词背后的用户猜到他将要参加一场婚礼,所以终极要解决他的问题是哪里能买到衣服,而不是让他学习怎么搭配衣服。因此,优化这个关键词时,我们的内容应该要解决他的最终需求,这样的引流和转化的效果才会更好。

二,重要事情说三遍“加载速度、速度、速度”

信息碎片时代没人愿意给你机会去等待,所以网站打开加载速度比任何优化点更加重要。打开时间越短,用户满意度越高。对于搜索引擎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优化一上来先考虑提速有哪些点可以做,如CDN,无用代码移除,服务器宽带升级,缓存,页面瘦身,纯静态页面等优化动作。

三,为信赖感,参与感去提升UI,UX及品牌

很多用户打开网站后会产生一个第一印象,好山寨,好土鳖,好不专业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页面设计需要有UI & UX的投入以及品牌自有的口碑来背书,否则用户较难产生对网站的信赖感及参与度。最实际落地的做法就是参考行业里较好的站点进行模仿、购买付费版本的网站模板或让用户参与到每个设计环节里。

四,避免驱使用户离开页面的各类元素

很多一些弹窗、固定飘窗、广告位会让用户反感,从而放弃整个浏览进程。这是优化过程中要去避免和移除的部分,考虑更加原生的方式植入这些元素或是奖励用户完成进程。同时,在代码使用上避免蜘蛛被禁抓或是被难抓的可能性从而被搜索引擎降权。

五,关键词植入

常规的关键词植入(爆老师称其为填词)也要继续做,比如Title,H1,文章内关键词,外链锚文字,内链锚文字,图片ALT,URL,图片命名等。这个不做多赘述,大家都明白的。

六,主题模型的灌入

光有#5填词是不够的,因为那个太机械化会丧失文本用户体验。所以我们要做主题模型,比如关键词【婚礼服装搭配】我们可以扩展到燕尾服、结婚礼服、婚礼马甲、婚礼套装、婚博会等等一些相关词上。形成一个大主题,这样的页面内容会让关键词排名更全面而且对更多用户有帮助。同时,搜索引擎可以解读到你要推的主题内容是婚礼服装相关的内容。

七,展现文字的深度优化

排名所展示出来的信息对点击率很重要,所以我们竟可能要去影响这些展示信息(主要是title,desc,url)。这些元素需要在内容上进行优化:title的创意、desc的飘红、url的规范、文章日期、使用结构数据、在线对话等。下面的效果如何?

20个让男宾客秒杀女士的婚礼搭配: weddingcloths.com

5月31日 – 提供最新20个男士参加婚礼的搭配建议,再低的预算也能搭配出瞬间秒杀周边的女宾客们,全配图+视频。

八,独有价值内容的创造

说到底,营销是逃不出内容质量的。好内容包含:

1)提供唯一性特别强的视觉体验,前端界面,适宜的字体与功能按钮

2)内容必须有用高价值,高可信度,很有趣,值得收藏的点在里面

3)与其他内容相比没有重复性,在深度上更加强劲

4)打开速度快(无广告),并且可以在不同终端阅读

5)能产生情绪化的思绪如赞许,惊讶,快乐,思考等

6)可以达到一定的转发和传播力量

7)能用完整,准确独有的信息解决问题或是回答问题

网站SEO优化关键点总结[2]

1.服务器速度和空间稳定性

服务器是基础,网站做的再好,SEO技术再牛,服务器速度和稳定性没有保障,一切都是0,网站的速度和空间的稳定性是做好SEO的前提。

2.品牌的知名度

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尤其重要,如果你品牌出现在各种权威网站上,比如百科,新浪,腾讯,人民网,新华网等,线下也能看到你公司的广告。品牌知名度高了,就会有很多人通过搜索你的品牌词来到你的网站。搜索引擎就会认为你的网站比较权威,自然也会给予更高的权重。

3.网站结构

逻辑型、扁平和树型等,不管采用什么类型的网站结构,只要结构合理、有逻辑性、能让搜索引擎理解网站的内容,对百度搜索引擎来说都是友好的。

在做网站结构相关SEO工作时,应该考虑以下四个问题:

①蜘蛛能不能找到所有网页

②蜘蛛是否知道哪个网页是重要的

③蜘蛛能否顺利提取网页内容

④蜘蛛能否在网页中提炼有用信息

4.网站内链

内链是整个网站的脉络,内链的布局直接影响到网站的收录、关键词排名以及网站跳出率等等。首页内链布局好能带动内页长尾词排名,而内页的内链布局好能传递权 重给首页或者你需要做排名的页面,使所想要排名的页面表现更好。

例如,你的网站有1000个权重比较高的页面,现在想给一些重要的营销页面做排名,就可以 利用这1000个页面,给你想要做排名的营销页面布置内链,这样营销页面的排名很快就会上来。

5.网站的收录量

网站并是不收录越多越好,但收录率太低也不行的,想要更多的流量就需要更多的页面被收录。但也不是什么页面都要收录,质量度低的页面,不做排名的页面尽量nofollow掉,提升要做排名页面的收录量,从而提升网站的整体质量,使网站的排名更好更稳定。

6.网站的内容

内容为王的道理大家都懂,一般权重高的网站或者新站,都会有展示在首页的机会,但是能不能稳定在首页,关键在于你网站的页面质量,能解决用户需求,用户喜欢的页面排名就会稳定,相反内容质量差,跳出率高的页面,排名很快就会掉下去。想要网站排名好,做好内容是关键。

7.网站的外链

大站如何做外链?

大站其实不需要去刻意的做外链,页面尽可能的满足用户需求,数据结构化,稳定持续的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提升用户体验,做好网站内链就可以。大站最重要的是做好品牌,品牌影响力越大,搜索引擎自然会给予你网站更高的权重。

怎么学习seo 第3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 让学生怎么“主”?很多人认为这不可思议。然而, 《语文课程标准》作了明确解释:“改变过于接受学习, 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状况。”并规定:“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 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 学习探究的方法, 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因此, 语文课改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这就需要教师切切实实给学生留出足够自思自学的时空。

一、教师在处理和使用教材上, 注重给学生留出自思自学的时空

语文教材篇目繁多, 现在高中实施《必修》和《选修》两套教材, 《必修》教材规定精讲篇目和自读篇目, 但在考试的指挥棒下, 往往是“精讲不精, 自读不读, 《选修》难修”。所谓“精讲不精”是说对精讲篇目讲得过细, 面面俱到不分知识能力的主次先后、轻重难易, 胡子眉毛一把抓, 唯恐有所疏漏, 好端端的一篇文章经过分解、切碎、研磨一股脑地灌给学生, 有些内容还要反复练几遍, 这种“多喂、细嚼、再反刍”的方法, 让学生兴致索然, 甚至反胃。最后只剩下厌倦和抵触了。有的以时间不够为由, 自读和《选修》教材束之高阁, 形同虚设。学生即使想学也没有自学的时间。久而久之, 知识学死了, 思维变木了, 人也变懒了。

因此, 如何处理教材和使用教材是教改的首要问题, 正所谓:“教什么远比怎么教重要。”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给什么”“要什么”的问题, 其次才是“怎么给”“怎么要”的问题。

“给什么”就是要确定教给学生什么新知识, 培养什么新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知识体系、阶段性目标 (可惜, 新《课标》在这方面欠明确) , 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确定取舍详略, 在此基础上, 确定每篇课文、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然后有主次、有先后、有侧重地实施教学, 甚至可以只抓一点不计其余。这是做到“精讲”的第一步, 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其次才是课堂上“举例精典、语言精炼、精讲少讲、举一反三”之类的方式、方法, 这属于“怎么给”的范畴。这一环节切忌片面追求知识的“高密度” (追求“高密度”曾一度很“热”, 作为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 , 因为新知太多, 学生没有自己思考内化的时间和空间, 很容易产生心理学上的“眩惑”现象。

“给”也要立足于“要”。对旧知是找学生“要”解, 这点不容置疑;新知找学生“要”疑。有疑, 才有需求, 有需求才知有用, 有用才学得主动, 主动才学得扎实。古人讲:“于无疑处而有疑, 方是进矣,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引导学生质疑, 能提出问题是比会解答问题具有更高层次的思维, 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给学生留出思考、自学的时间和空间, 试想, 教师把话都说尽了, 学生还思什么呢?

巩固新知, 要利用自读篇目, 《选修》教材, 让学生自学, 这样不但扩大了阅读, 解决了进度问题, 而且以新课文验证旧知识, 学生有新鲜感, 有成就感, 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就落到了实处, 多快好省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总之, 教师在教授内容时, 要适当留下空白, 也就是学生自思自学的空间, 然后给时间让学生填充这些空白。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给学生留出自思自学的时空

怎样抓住45分钟的有效时间, 有识之士曾进行许多探索, 有不少成功经验。在这里我只想说, 虽然45分钟很有限, 但一定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思自学的时间和空间, 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 但实际教学中往往被忽略。

有的老师怕学生想不到, 说不出, 或者说错了还得纠正, 更加添乱, 耽误时间, 影响进度, “先灌”“后练”, 少找麻烦。有的老师追求课堂活跃 (尤其做课时) , 误以为课堂活跃就是气氛活跃, 于是问一些简单问题, 浅显甚至幼稚的问题。接着一石激起千层浪, 应声成群, 举手如林。而深层的、繁难一些的问题, 则采取“能回避的, 绕过去;回避不了的, ‘灌’下去”的做法, “活跃”成了点缀, 探究精神没有了, 又回到老路上去。有的老师能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但过于急躁, 不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 在老师急促追问下, 学生难于组织思路, 再加上老师不善于启发引导, 学生会惶惶然, 接着茫茫然, 教师只得自问自答了。一个上佳的探究内容归于流产。有时教师问完问题, 一个学生作了回答, 教师马上进入下一个环节, 而忽略了学生思维的不均衡性, 把更多的同学撂在云里雾里, 如果此时教师再追问:“大家看他回答得对吗?”“谁能重复一下他的观点?”“你能同意他的看法吗?”让学生能顺着这个思路思考, 给他们多一点思考时间, 效果会更好。

课堂活跃, 决不仅仅是“气氛活跃”, 重要的是, 思维活跃。巧设论题, 进行争辩, 这种探究式的教学, 训练能力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听”的能力, 然后把“听”到的经过分析、推理、归纳判断等思维过程, 再建立自己的观点, 找论据支持, 再斟酌语句表述, 这一系列的活动, 没有充足的时间是不行的。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从表面上看思考的时间是相对长一些, 但它已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 理解深、记得牢。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语文水平、应变能力以及调控能力:捕捉学生发言亮点, 听出不足, 还要起到激情燃烧、话题纠偏等作用, 以及调控情绪起伏、进程节奏等作用。

三、给学生留出课外自思自学的时空

教学的另外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一般作业只注重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反馈, 这只是强化理解、记忆的过程, 这是必要的, 但决非全部。利用这个环节让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 不但可以弥补课堂的不足, 而且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充分利用课前预习, 让学生自思自学。

课前预习有短限与长限之分。短限预习是时间限制较短, 对明天要讲的内容进行预习, 包括查字典、词典读课文、提问题等。长限预习是时间限制较长, 提前一周甚至两周, 比如要讲《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一节, 让学生读有关林黛玉身世的章节, 教学时让学生讲故事。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 让学生阅读林冲被陷害的情节, 知道来龙去脉, 课上进行评点。讲《背影》让学生查找作者介绍, 课上朗读自己喜欢的朱自清的诗文作品。这都能有效地扩大语文教学张力, 同时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师指导下创造性学习, 自主学习, 达到课内外互补, 课堂上,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构建一个协作学习、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 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 在班内校内建立学习园地、建立自学互动的学习空间。

这一点是传统的做法, 是构建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利用好这个阵地, 让学生广开“学”路, 推荐书目, 谈感想, 品评作品:写书评、剧评、影评。可以图文并茂, 给学生留出汇报自主学习成果的空间和互学互动的空间。这需要学校的引导, 教师的帮助。

怎么学习seo 第4篇

赵道新在《关于两大武术体系的对话》(第三天)里有一句话:“最终的决战怎么用,学习的开始就怎么练。”这句话对于武林,堪称是扔了颗原子弹。

说它是原子弹,是因为在流行的传统武术中,流行着一种“练法与用法分家”的训练法,譬如流行的八极拳,你随便让一个爱好者练两下,你看吧,他不管是打个撑捶还是练个劈山、掼耳什么的,准跟用法不一样,不是有多余的动作,就是做动作的时间太长,或者动作幅度过大、动作节奏不对,反正总有一些地方,跟实战用法两拿着,合不成一个模样。

练法与用法分家的现象不仅局限于八极拳,它是普遍的。见于绝大多数流行的传统武术中,否则,赵道新的这句话也谈不上令人震惊了——其实,假若大家普遍练用合一,赵道新也就不会讲这句话了。他如果执意要讲,非但不是原子弹,还会让人乐喷了,笑他神经病,尽说废话。

但在目前,赵道新的这句话却具有原子弹的威力。把大家的耳朵炸得嗡嗡的,让人什么时候见到这句话就什么时候脑袋发蒙。

“练法与用法分两步走”的技术训练法,只见低能、不见高明

不过,并非所有令人惊愕的话都具有深刻的道理,赵道新的这句话就是如此,它远谈不上深刻。因为当我们从如厕所般大的武林圈子跳出来,放眼全球所有的运动项目时,我们立马就会发现,从篮球、拳击、散打到摔跤、足球、泰拳、跆拳道等等运动项目,其技术动作的训练都是“比赛中怎么使,入门的开始就怎么练”,无一例外(即便把复杂的动作分解成几部分练习,也不会与比赛中的这几个部分有偏差)。

可以说,在人类所有的运动项目中,唯一例外的只有流行的传统武术(切记,是流行的传统武术,而非传统武术)。它采用了一种“练法与用法分两步走”的技术训练法。

这是不是说,流行的传统武术在技术训练上有“独立于人类运动之外”的独特性?实话说,我倒希望有,假如“练法与用法分两步走的技术训练法”比练用一体的训练法先进,更省时省力效果好,我不但不会反对,还要跳着脚地欢呼,因为我们给人类运动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性的变化,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等“涉及运动技能训练的内容”也将因我们的武术而重写。多么了不起的贡献。

恐怕没有人不愿意看到如此辉煌的前景。但这个前景的实现有一个基本的前提,我们得拿出事实来——对于已故的大师,拿出他们身具超强武功的可靠证据;对于在世的传统武术家,拿出他们的实战表现(比如参加“散打王”争霸赛、终极格斗、K-1等形式的比赛);对于多数的武术爱好者,拿出他们的实战对抗的具体表现。只要拿出事实证据,质疑流行的传统武术的声音自然垭口。

我们却拿不出事实证据。相反,我们所看到的,尽是与所谓“高明、先进、深奥”相反的事实:比如爱好者在实战对抗中普遍的无技术可言;比如“武林大会”在所谓的传统拳法之外的自行其是;比如某些在世的传统武术家虽不能说一点能力没有,但没有一个人曾到“散打王”争霸赛、终极格斗、K-1等大赛里证明自己——年岁大的不论,30岁上下的年轻武术家,也一个没有。至于已故的大师,因缺乏可信的证据资料,不论。

就是说,流行的传统武术,其“练法与用法分两步走”的技术训练法,截至目前,只有低能、无效的事实,不见先进和高明的事实。

构成武术技术动作的七大要素

说武术在技术训练上并无“独立于人类运动技术训练”的独特性,是因为,头一宗,武术在技术的构成要素上,并没有和足球、拳击、摔跤、散打等运动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运动训练学认为,合理有效的技术动作需要多种要素的相互配合,这些要素主要有“身体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率、动作速度、动作力量、动作节奏”。几乎所有的运动技术(固定靶的射击、射箭技术可以不考虑动作速率),都是由这七大要素构成的。

譬如说“身体姿势”。身体姿势指“身体和身体各部分在练习过程中的状态”,具体到武术的身体姿势,就是指你在做攻击、防御练习时身体的状态。对身体姿势,运动训练学又细分为:开始的姿势、练习过程中的姿势、结束姿势。武术,不管你是练撑捶、崩拳、扫趟腿,还是什么动作,能不采用某种姿势吗?能不分出开始、过程、结束的姿势吗?显然不可能。

再说“动作轨迹”。动作轨迹指“在做练习中身体和身体的某些部分的路线”。又可分为形式、方向、幅度。我们大家常谈的拳走直线、拳走曲线,说的即是动作的形式。至于动作的方向和幅度,我看不解释大家也都清楚,你打出一拳踢出一腿,拳脚能没有个方向和幅度吗?没有是不可想象的。

“动作时间”呢?我不用书面语来解释了,动作时间就是打一拳踢一腿(或一组拳脚组合)需要的时间。不用说,没有一个拳术动作可以脱离时间要素。

“动作速度”,即动作快慢,具体到武术,就是指完成拳腿动作在技术上所要求的速度(非指你踢打的速度)。拳脚要想打着人,对速度能没有个最低限度的要求吗?

“动作力量”,指完成拳腿动作在技术上所要求的力量(非指你能踢打出的力量)。你要想在技击中发出一记又快又猛的侧踹、扫踢,那是需要些最基本的启动力量的。

“动作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动作重复的次数。武术的动作速率问题,如同散打、拳击,是时而单击、时而连击、时而做攻防技术的快速转换的。单发一拳或一腿即结束战斗的情形极少,因此不具有普遍意义。所以说,动作速率也为武术技术的构成要素之一。

“动作节奏”,动作节奏对武术界可能是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所以,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准确含义,动作节奏指“完成动作时,动作各部分所表现的时间间隔和强弱关系”,单看这句话,它兴许不太好懂,所以我们再来看构成动作节奏的几个基本条件——“动作的快慢、用力的强弱、时间的长短、肌肉的紧张与放松等的时间间隔交替。”(见马冬梅编著《运动训练学基础》)

从这些基本条件看武术技术,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一个武术动作,不管它的动作节奏是符合实战需要的还是不符合实战需要的,但这个动作节奏少不了,比如侧踹这个动作,不管你是单发一个侧踹,还是做多个侧踹连击,你的动作难道会没有快慢交替、用力的强弱交替、所用时间的长短间隔、肌肉紧张与放松的间隔交替?不会没有的,哪怕你的拳术动作采用了错误的动作节奏,但这个动作节奏是肯定有的。

由上述的简单解释,我想大家已能看出一个问题,就是,被某些人标榜为可以独立于人类所有运动之外的“传武”技术,最起码的,它在技术动作构成的要素上,并无与其它运动不同的地方,“传武”的技术动作再独特,也仍未跳出上述七大要素的圈。“动作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力量、动作速率、动作节奏”这七大要素,“传武”

技术一个都不少。

构成“拳术技术的七大要素”必须全部符合实战要求

不过,对于拳术动作来说,仅是七大要素俱全了,仍远远不够。它还有一个各要素是否合理、符合实战要求的问题,比如说“动作姿势”要素,拳术技术不是仅具有了“动作姿势”就完事大吉,你还要考虑该姿势是否合理、是否适应实战,把一个漏洞百出的动作姿势弄到拳法里,它就是一个无用的姿势——譬如篮球,把花式篮球的动作姿势挪到篮球技术里,它就是无用且添乱的姿势。

同理,其它的六要素,拳法的“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动作速度、动作力量、动作速率、动作节奏”,也必须同时达到实战对它的要求(而非达到“拳论掌故演练说手”的要求)。只要有一个要素达不到,比如动作时间过长,或动作幅度过大,或动作节奏不对,等等,都会影响整个拳法动作的运用,使该拳法沦为低效甚至无效的技术(我以前讲:拳术怎么练,要听实战的,不能听“拳论掌故演练说手”的。此论点的依据之一,即是这个“构成拳术技术的七大要素”)。

当拳术技术的练法与用法不一致时,则等于说,练法有练法的七大要素,用法有用法的七大要素。

但运动生理学关于运动技能掌握的常识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运动技能,不管其动作是否合理(是练法还是用法),经过长期练习后,它都会在大脑皮层形成该动作的动力定型。整个动作定型了,那么构成这个动作的七大要素,也就定下型来了。

具体到拳术技术的练法与用法,则有如下几种结果:

(1)当某种拳术动作“练、用分家”时,如果你只接受了拳术动作的练法,长期练习后,你动作形成的动力定型就只是练法的动力定型,其构成这一动力定型的七大要素,也是练法的定型。

(2)如果你接受的是拳法的用法训练,训练的结果是,你动作的动力定型为用法的动力定型,构成这一动力定型的七大要素,也为用法的定型。

(3)如果你采用“练用一体”的方法,则训练后,你动作的动力定型既是练法的也是用法的,其构成该动作动力定型的七大要素,也既是练法的又是用法的定型。

因为即便是主张“练法与用法分两步走”的人,他们也认为能用于技击的是拳术的用法(不然他们干吗要声称“练法是练法,用法是用法”?),这就是说,不管是赵道新还是主张“练法与用法分两步走”的人,对拳术技术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形成拳术用法的动力定型,即在七大要素上,追求符合用法需求的定型。

既然任何一种拳术的任何一种技术训练法,最终的目的都是追求“用法的动力定型”,那么,在教学生用法之前,干吗让小伙子们三年五载地打磨“练法”呢?轻了说,这是放屁脱裤子多费一道手。重了说,你这是拿小伙子们耍着玩。

解析“构成八极拳‘撑捶’的七大要素”

有很多老师傅是不把拳术的练法当回事的,虽然他们教学生也是先教练法,但他们声称:“练法是练法,用法是用法。”意思是说,练法没用,打人使的是用法,但要想让我传授你用法,你先得在我手下熬着,做够了孙子再说。这种人尽管不值得敬佩,却也坦荡,把话说在明处,是宁当真小人不做伪君子的做派。

另一种人滑头的多,当学生发现练法不能用,去问他,他答曰:“你这个动作还没练出功夫,等练出了功夫就能打人了。”这句话的另一种说法是:“某某动作既是技法也是功法。”已故的李仲轩老人就持此观点,李老说:“形意拳一个五行功架,什么都练到了,桩法、内功从里出,打法、演法从里出。”

流行的八极拳是这类观点的活典型。譬如一些人教学生撑捶、劈山、顶肘……说手时拿它们当技法,一旦学生照搬老师的示范在实战中挨了揍,老师又用“功法”一说来遮羞,以致八极拳流行出“撑捶、顶肘等动作是一身二任,功法技法兼具”的观点。

但是,不管撑捶等动作是否功法技法兼具,只要你认为它能当技法(也即用法)来使,那么,它在构成技法的七大要素上,就必须达到实战对它的要求。

再详细一点的唠叨就是,不管你从撑捶、顶肘里是否能否练出功夫,只要你坚持说它们能用,那么,这些“能用”的技法,从“动作姿势、动作轨迹、动作时间”到“动作速度、动作力量、动作速率、动作节奏”上,都必须做到合理,符合实战对它的要求——在实战面前,毫无商量的余地,你只有向实战妥协,而不可能令实战向你希望的样子进行。

那么,流行的、名日“既能练功夫又能用来打人的”撑捶、撑掌、劈山、顶肘等,在七大要素上,是否真的符合实战的标准?

限于篇幅,我在此只分析撑捶一例,众所周知,流行的撑捶大致是这么练的:两脚往前迈“一步半”(前脚上半步,后脚上一大步)、随后,后手变前手撑顶、前手变后手拽拉,同时身体旋转,在震脚或脚搓捻后完成发力,最后动作定格在低势马步,同时两臂保持姿势不动——只有不多的人,其撑捶弃马步采用四六步。另有少数人弃“一步半”采用滑呲步(前脚滑半步)。

(1)我们先来分析撑捶的动作姿势。这里我只谈“结束姿势”,撑捶的“结束姿势”非常不合理,运动训练学告诉我们,在某些运动技术中,前一动作的结束姿势即是下一动作的开始姿势。拳法技术恰恰属于这类运动技术,前一个动作的结束,即是下一个攻击或防守动作的开始,由此来看撑捶,把结束姿势定格在一个低势马步且两臂固定不动的造型上,它是下一个攻击或防守动作的开始吗?它这种结束造型,是有利于迅速发动二次攻击还是有利于迅速转入防守?它明摆着是一个挨揍的结束姿势。

(2)再来看撑捶的动作轨迹。我也只谈一点,撑捶的动作幅度。前面说,练流行的撑捶,脚要搓捻或者震脚,同时身体旋转。从空发力的角度说,身旋转、脚搓地并不为过。只有当涉及实际应用时,搓捻和旋转的幅度是否合理才会成为一个问题。大家都见过练八极拳的人打撑捶,因此大家也就明戏,很多人搓地和旋转的“动作幅度”都过大了。

我不否认大幅度的脚搓地和身旋转能猛增力度——因为动作幅度大嘛。但我同样无法否认,大幅度的搓捻、旋转,耗用的时间太长。用时过长,除了影响速度之外,还不利于防守,不利于连发后手拳或后腿,原因很简单,你大幅度的旋转把上半身都扯直了,还怎么发后拳、后腿?想在撑捶之后再发后手拳或踢后腿,你身子得斜向对手,不可扯直。

所以,实战的撑捶,从缩小动作幅度的角度讲,应恢复传统八极拳固有的滑呲步(也有人称之为陆地行舟)。用滑呲步出拳,不但脚搓地的动作幅度小,上身旋转的动作幅度也小,动作幅度小,速度就快。又因为此时身体是斜向与对手对峙,好防守,也容易接着发后手拳、踢后腿。就是说,一个滑呲步,一举纠正了三个错误。

动作幅度是否超过了实战要求,通过对抗训练即可检测。需要注意的是,对手的水平一定要跟你接近。只有这样,技

术的缺陷才会暴露出来。否则,对手水平低,你即使用动作幅度过大的技术,譬如使用“下劈”动作进攻,由于他不能利用下劈的缺陷,即不能在你挥臂劈下来之前迎上去打,则下劈的缺陷仍有可能被掩盖。

武林中常见有人练习大幅度的拳术技术,其师却视而不见,更不知该用对抗训练予以纠正,结果造成学生八九年地练下来,对隐含的技术错误毫无觉察。大家对这个事一定要多加警惕。

因为我刚才提到了“动作时间”,动作幅度这一要素就说这几句,其他的问题请大家自己结合着对抗来琢磨。

(3)撑捶的动作时间。不仅撑捶,任何一个拳术动作都需要时间,这是不用说的。拳术动作对动作时间的要求就是用时少,因为动作时间直接影响到速度。对于拳术来说,你做某个攻击或防守动作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慢。

攻击动作时间长,你打不着人。防守动作时间长,则挨打。若仅防守时间短、但反击时间长,则只能有效地防守,无法有效地反击。

八极撑捶用来进攻,时间就太长了(原因在动作幅度大和求整力上)。用之反击,譬如下潜后发一撑捶,则有可能成功,但脚不能做大幅度的搓捻(或震脚)。即便如此,我仍不得不告诉大家,用撑捶反击非常不容易使,它只适用于个别人,不具有普遍性,而且成功率不高。

(4)撑捶的动作速度。按动作速度的本意讲,撑捶的动作速度,是指完成撑捶在技术上所要求的速度。“技术上的要求”,对于拳术来说,就是实战对它的要求,而实战对拳术动作的要求就一个字“快”。而撑捶因为“动作幅度过大和动作时间过长”,导致其动作速度很慢,远远达不到实战对它在技术上的要求。

撑捶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动作速度,可参照拳击的直拳,因为撑捶与直拳统属于“直击拳”类,因此直拳的动作速度即为撑捶的动作速度,达不到直拳那样的速度,即属于不符合技术要求。

(5)撑捶的动作力量。撑捶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力道很大,超过了拳击直拳的力量(指前手直拳),超出了对“直击拳”在技术上的要求。但这个超出量是以牺牲动作“姿势、幅度、时间、速度”。包括动作节奏为代价的。

拳术动作(不仅仅是撑捶),要想达到整个技术上的合理有效,只在单一要素上具有优势是不行的,因为合理有效的技术需要七个要素一起协同工作。

(6)撑捶的动作速率。拳术的动作速率,大体指一秒钟出多少拳、多少腿或多少个拳腿组合、多少次攻防组合等。流行的八极撑捶没有连续出拳的,都是打一拳一停顿。连续密集发力的撑捶只见于传统的八极拳。

(7)撑捶的动作节奏。撑捶的动作节奏有很多不符合实战之处,譬如拳与下肢在用力的强弱交替、时间间隔上就有问题,这一点,把撑捶与直拳比较最为明显,撑捶为了追求整力,让下肢完全参与到发力当中,下肢用力过强,以致下肢丧失了应有的灵活性,在发力时及发力结束时,下肢无法及时地快速进步或撤步,也由于下肢(包括躯干)用力过强,惯性过大,使撑捶难以进行有效的拳拳组合、拳脚组合、攻防组合。当然,撑捶的动作节奏不合理之处,远不止我举例的这一点,在此就不说了。

合理的动作节奏,能使你的动作协调、省力(见运动训练学),在这一点上,拳击、散打、泰拳中的直拳,给流行的八极撑捶提供了很好的样板。

在简单分析了构成撑捶的七大要素之后,大家也就明白撑捶为何打不了人。因为在构成撑捶的七项要素中,不过关的要素高达六项。一个如此千疮百7L的拳术动作当然打不了人了。莫名其妙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全身遍布癌细胞的撑捶,有人居然对广大的爱好者说什么:“撑捶既能练功夫又能打人。”

“叉能打人”?请问,普天之下的八极拳练习者,可有一个人能用这种流行的撑捶打人?

如果连一个“又能打人”的人都找不到,标榜“又能打人”的人,他不是拿广大的八极拳爱好者当白痴吗?

当然,他本人兴许就是糊涂蛋。

赵道新只是说出一句大实话而已

按照错误的“姿势、轨迹、时间、速度、力量、速率、节奏”训练的撑捶,天长日久,其形成的撑捶动力定型,当然也是错误的。

这就意味着,要想使撑捶形成符合实战的动力定型,必须在练习的开始,便使要练习的撑捶在“姿势、轨迹、时间、速度、力量、速率、节奏”上全部符合实战要求,也即赵道新所主张的“最终的决战怎么用,学习的开始就怎么练”。

至此,大家当可明白,我何以在文章的开始说赵道新的这句话并不深刻。

赵道新的这句话,如同是告诉大家:“人吃饱了不饿”、“糖是甜的,盐是咸的”、“太阳是从东边出来的”,一句大实话而已。

这样的大实话,换到任何一个运动项目上你也听不到,因为,假如赵道新是位教练,受命去带运动队,他把队员召集起来,一本正经、郑重其事地对大家谆谆教诲说:“该项运动的技术动作,应该是比赛中怎么使,平时就怎么练。而且从一开始就这么练。”不难想象,底下的队员会立马爆发出一片哄笑,都乐喷了,觉得赵道新这个教练脑子不正常。因为队员从小就是这么练的,“比赛怎么使,开始和平时就怎么练”,对任何一个运动员都早已是常识。你把常识视做重大发现,不跟宣布“吃饱了不饿”是一样的可笑吗?

但是,当赵道新把“吃饱了不饿”这句话说给武林,引起的却不是哄堂大笑,而是一片惊愕、诧异、疑问,甚至是愤怒。

还有,让赵道新这样的大武术家认为,有必要把“吃饱了不饿”这样的常识摆到桌面上来,岂不也耐人寻味?

一般说来,常识性的东西,譬如“太阳是从东边出来的”、“糖是甜的,盐是咸的”等等,是没有必要格外提请大家注意的。一旦常识的东西被人拿出来强调,引起大家的广泛议论,它往往反映了一种普遍的思维混乱或者黑白颠倒。武林、思想领域皆如此。

我们都了解《皇帝的新衣》这个童话,我们也都知道它的警世意义已超越了童话本身,人们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常会听到赞美“光着屁股的皇帝”衣着华丽的声音,人们习惯了这种赞美。因而当有人突然对大众喊出:“皇帝没穿衣服”,人们反倒不适应,深感震惊。

亲爱的读者,请去重读一遍《皇帝的新衣》,读完可反问自己:假如你处在该童话中,看到皇帝光着身子从眼前走过,耳听人群发出的赞美之声,你是否能像那个小孩一样,发现“皇帝本来没穿衣服”?

我不否认,像“皇帝没穿衣服”这样的事不容易发现,也正因为此,虽然赵道新的很多话不过是告诉我们:“皇帝没穿衣服”,是一些大实话,仍不掩其灼人的睿智。

我们和赵道新是面对着同一个“皇帝”的,当整个武林都在对“光着屁股的皇帝”发出欢呼,赞美皇帝的衣服华丽无比、天下第一时,发现和喊出“皇帝没穿衣服”的赵道新,就非同寻常了。

请大家重新去读赵道新的文章,重新去面对武林,重新对那个“皇帝”审视一番,看他那被万众赞美的衣服,是不是一片虚无,他是不是什么也没穿。

一点补充

有一点应该明确,“最终的决战怎么用,学习的开始就怎么练”这句话,虽然在赵道新的文章中是由“练法与用法的错位”而引出的,但赵道新的本意,却不仅仅在于纠正练法与用法“在姿势上的错位”。

赵道新这句话其实包含两个意思。这一点,我们看一下这句话之前的一些文字即可明了——

“……我只谈几个‘错位’:首先是练法与用法的错位,不管哪门拳法都以不能散打为耻,可哪门拳法把大部分时间花在散打上呢?国术大师们在练功上有两个很可笑的错觉,一是认为真搏实打是拳术的最后一课,只有‘功力’精纯后才能试着临敌;二是认为精熟了推手、对练等近似格斗的技能就等于提高了真正格斗的水平。当然,在低陋的条件和训练术下很难实现肉搏,业余拳迷们也不愿总是肿脸瘸腿去上班。但拳术想上高层次,‘错位’就必须弥补,最终的决战怎么用,学习的开始就怎么练。另一个错位是……”(见《关于两大武术体系的对话》第三天)

很明显,赵道新的本意,是在谈如何纠正“练法与用法的错位”,但是,他在得出“最终的决战怎么用,学习的开始就怎么练”这一结论之前,他插入了大段强调“真搏实打”(即对抗训练)的文字。

由此看,赵道新为弥补“错位”而提出的“最终的决战怎么用,学习的开始就怎么练”实际上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在拳术动作的姿势、轨迹、节奏等等上,要“最终的决战怎么用,学习的开始就怎么练”;二是,要想使拳术技能熟练掌握,在其训练方法上,要“最终的决战怎么用,学习的开始就怎么练”。

怎么学习seo 第5篇

B2B网站中SEO应该以引什么流量为主?

B2B网站是商家与商家的平台,SEO要引的便是买家与卖家的流量网站推广。这其中最难的是买家的流量,如果你研究过B2B发展模式的话就会知道,如果你的平台有足够的买家要发展卖家是非常容易的,反过来说,我手头要有足够的买家我做不起平台我也可以做外贸。

B2B大型网站SEO优化策略

先亮结论:B2B大型网站SEO优化重在策略 --- 坚决走长尾策略

本文将一步一步分析B2B中什么流量最重要,什么页面才是SEO策略的重点页,以及三大B2B网站的SEO策略重心。

没有买家,这是所有B2B网站的世界性难题。

对应的,SEO策略重点就是吸引买家。研究买家会搜索什么词,他们都有什么网络使用习惯……

如果你连B2B网站流量重点都没弄清楚就谈B2B的SEO策略,只能是瞎猫抓死耗子,没有针对性。

通过对B2B行业的接触与数据反馈,买家会搜索这类词:

- 产品词 (比如:led street light)

- 供应商 (比如:led manufacturer、led supplier、led company)

- 求购信息(比如:Buy led street light)

- 展会名(比如:广交会)

分析:

产品词、供应商与求购信息是很容易就能够分析的出来的,但这里要说下求购信息网站推广,据一些经验丰富的外贸人士说,老外实际上是不太喜欢主动发求购信息的,这个里面原因很多,比如:我想找的东西比较急,发了求购信息不一定有人理;你提供的东西不一定满足我的需求;我不喜欢被代理跟中介打扰,怕被从中吃差价。等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以后,买家最喜欢的还是自己去搜索产品,然后通过图片以及说明了解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产品,如果是,他希望直接联系到厂家。

所以又挖掘出一个新的用户行为:

一些老外买家很喜欢看中产品以后不直接询盘而去搜索公司的名,找到他们的独立网站后再直接联系。他们还是想直接联系而不喜欢通过中间方式。

再说展会名。一些潜在的买家也会搜索展会名,这跟外贸的推广渠道是有关系的。外贸推广里除了常见的媒体广告、网络平台宣传外,另外最常见也是比较有效渠道就是展会。并且,这些年国内的厂家对展会推广的接受程度也在提高,很多厂商都愿意跑出国去参加展会,这说明展会仍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推广方式(海外推广常见渠道)。所以,展会里看到阿里巴巴、环球资源、中国制造等B2B网站在里面的时候也就不奇怪了,里面都是B2B网站的买家群与买家群。

OK,就此打住了。

这里分析的目的只是为了说明,因为有了这些买家的搜索行为,所以才会有了对应的网站内容,几大B2B几乎都有展会内容,很多初涉B2B的人可能还不太明白为什么会有展会内容,

但是,本文将不讨论展会与求购信息的部分,因为几大B2B里几乎都是一样的(换句话说抄袭很容易),里面体现不出SEO的策略精髓,本文接下来将继续探讨产品词与供应商这类SEO优化策略的重点页。

B2B网站SEO策略重点页

买家流量作为B2B里最重要的流量网站推广,其最常搜索的产品词与供应商对应的页面是:

产品详细页 ---次要,支撑排名竞争页

产品分类页 ---重要,排名竞争页

公司分类页 ---重要,排名竞争页

产品详细页的弊端:

将产品详细页划分为次要等级,并且不作为排名竞争页,主要是因为其自身的弊端:

1、厂家不会填写标题名,标题名抓不住长尾词,而且标题内容还会出现很多重复的情况,作为平台也不可能帮其编辑,顶多是引导。

2、同上面情况一样,产品内容的描述也是问题百出,内容重复的现象严重。

3、产品详细页的URL相对来说较长,一个合理的网站架构中,产品详细页的URL规划理应比分类页要长,区分出个主次重要之分来。

综合以上几点来说,产品详细页在排名竞争中没有任何的优势。所以,在SEO策略里面充当支撑排名竞争页所用,充分挖掘内链的作用。

分类页的弊端:

产品分类页与公司分类列表页是B2B里SEO策略的重要排名竞争页,理所应当的是关键词部署的重点页面,但问题也很多。

早期的B2B网站对于分类都不太合理,没有考虑到SEO的部分网络营销,网站建设时也没有以SEO为导向,留下的弊端就是分类名要么没有用户搜索,要么被用户搜索的词就是竞争过大。比如,LED分类。除了LED外,几乎任何一个产品分类名都是一个非常热门、竞争强度大的关键词。随便搜索一个分类名,排名前N页的几乎全是独立网站,外链数量都是上万或几十万数量级的。并且,你以一个分类页去竞争一个专注一个关键词的平台竞争,显然是竞争不过的。你的分类很多,你没有精力去对众多的分类进行外链建设,从这一环来说就已经输了(在上篇我建议有心做大厂家出来做自己的平台,提前卡位行业关键词,B2B大站权重是高,但这一环就是超越他的突破口)。

所以。出路,出路在哪里?

出路就在于SEO长尾策略: 将产品分类进行细分,抓产品细分属性的关键词。

比如: led 里面有 12v led、3mm led、5mm led、white led bulbs 等等没有办法独立成分类又常被人搜索的产品细分属性关键词。策略就在于你如何为这类词规划对应的页面与内容,你可以带着这个问题去研究三大B2B的处理方式。

前段时间Bansi对环球资源、阿里巴巴、中国制造三大B2B平台进行了一个分析,他们都应证了这一点:抓产品的细分属性的搜索流量,走SEO的长尾策略。

SEO之网站标题怎么写 第6篇

第一:具有独特性

在你的网站中,也许有成千上万的页面,首页-分类-无数的文章页面,这些都有固定的标题,他们的标题最好不要相同。有的时候也许不是站长们故意的,但是在使用编辑软件的时候,经常 会出现很多“未命名文件”,这些都是需要手动修改的,不然会对你的页面的权重有一定的影响。也对关键词的优化有一定的影响。

第二:准确相关

这个不难理解,你的标题一定要切合你的文章内容,如果是首页的话就要符合你整个网站的内容,如果你不是按照你网站的内容来设定的标题,比如你是卖手机的网站,你非要把标题放上MP3下载,这个对于你的用户和搜索引擎都是不友好的,1.容易误导你的用户。2.对于搜索引擎来说,这样容易判定为作弊。第三:字数不要过多

字数的问题在你设定你的标题的时候,尽量以最简单的词句来描述你的文章内容,最好加进你文章的关键词,现在谷歌和百度都是能显示30几个中文,英文可能是60多个,如果你超过这个数字,那么在搜索引擎的页面就不会完全显示,建议25个中文字是最好的了。

第四:堆彻关键字的“死”

以前也许有好多作弊的行家,喜欢这样堆彻关键字,告诉大家吧,现在不要在这样了,搜索引擎不是傻子,这样的伎俩已经不行了。设计标题的时候,应该准确,自然的把关键字插入到你的标题中,语言简练通顺。

第五:关键词出现的位置

越靠前越好。这个不用多说了吧,搜索引擎会优先把靠前的相关词句认定为这个页面的主要关键词。第六:特殊符号

我自己喜欢加歌“★”,这样的符号,在你的博客名称前,我觉得这样可以吸引你的用户过来点击,就算你排名在下面。

第七:标题关键词的数量

上一篇:最新房屋建筑学试题库下一篇:第1课时数与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