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初中音乐课堂有效学习的研究

2024-06-21

有关初中音乐课堂有效学习的研究(精选10篇)

有关初中音乐课堂有效学习的研究 第1篇

有关初中音乐课堂有效学习的研究

摘 要:人们通过音乐表达感情,欣赏音乐不仅可以抒发感情,更能体会精神文明生活。音乐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教学核心,科学地安排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材料,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中音乐课堂还要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要求。将针对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展开研究,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育;有效学习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及其理念

有效教学的核心自然是要突出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运用一种先进的指导方法,在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能够获得较大的进步。有效教学的主要途径还是课堂教学,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音乐学习,采取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更多的知识和技巧,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符合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要求,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时间中高于平均教学效果。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按照教学规律,尽可能地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有效学习下发展创新思维,从被动的学习状态变成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来提高学习效率。

有效教学是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人才培养需要等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不仅是有规律的教学,更是有效率的教学,教与学并重,平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忽略学生的自主探究优势,在有效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

关系。

有效教学的理念实际上是一套根据教学目标制订的教学策略,将工作重点放在效率上,通过学生的掌握情况来量化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理念需要科学的测定与量化,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从实践中反思教学,总结经验来提高教学水平。有效教学是一种平衡的教学理念,取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而不是教师教授了多少,所以,在教学理念上要以提高学生的掌握水平为主,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

二、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的基本特征是:

1.明确的教学任务

音乐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就是教学任务,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才有了根本的灵魂,才能有效指导课堂教学的进行。

2.学生的主动参与

有效教学取决于学生掌握的情况,所以,学生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有所提高。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讲授知识,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优势,与教师配合掌握更多的知识。有效教学强调和谐的师生教学关系,只有教师的高效讲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真正地参与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合适的教学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最终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要想实现高效的教学,教师除了要精心准备课程内容外,还要提高教学技巧,组织教学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内容的活动性,要能够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学生的疑问,按照既定的计划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关注学生的发展

课堂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标准的,所以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掌握了多少,而不是教师教授了多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避免盲目增加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总的来说,音乐课堂有效教学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习特点,符合新课程标准对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准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还要根据教学目标制订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等。音乐教学在教学准备方面还比较薄弱,内容相对较少,为了优化音乐教学准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教师应当提高音乐专业素养

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有了明显的改变,从“统治”课堂变成主导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所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直接的参考者,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是课堂教学好坏的重要元素,教师的基本功底和讲课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师除了要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外,还要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比如,在七年级教材“歌颂祖国”一章中,我们会学习到一首捷克交响诗《伏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代表作《我的祖国》中第二首交响诗,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情。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目内涵,教师首先要对背景进行了解。《伏尔塔瓦河》的作者斯美塔那是著名的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在曲目中表达了远离故乡的痛楚,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也传递出浓浓的爱国之情,其中最出名的《伏尔塔瓦河》描绘了波西米亚民族的母亲河,作者通过细腻的音符向听众传达了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

初中音乐阶段的学习,除了最基本的识谱演唱等基本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专业角度的分析。教师在备课阶段,要将音乐作品的背景资料整理起来,作为课堂教学的引述和基础,让学生对作品背景有所了解,这样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才能更好地与音乐产生共鸣,更好地感悟其中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减少课堂教学中不必要的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重编和优化,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获得最多、最有效的知识。

比如,在神州大地――辽阔的草原中,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画面感,单纯的欣赏音乐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力来构建画面,一开始学生肯定很难掌握,那么在教学目标的前段,可以借助MV和音乐视频,通过音乐和画面的结合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独立的音乐想象。除了课本给出的音乐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自己查找相关音乐作品来欣赏,摆脱统一的音乐限制,让学生有更多样化的音乐体验。

3.音乐课堂活动安排策略

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除了单纯的欣赏外,学生也应当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身的感情。初中音乐课堂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音乐能力,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时掌握知识和技能。

比如,在金色的秋天一章中,音乐可以表达秋天收获的喜悦,也可以像诗作一样“伤春悲秋”,每个人对秋天有不一样的理解,而音乐的表达形式也是多样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活动,选择一些音乐形式,唱歌、乐器演奏、配乐诗朗诵等等,表达自己眼中的秋天,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还能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音乐才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总而言之,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改革过程中的重要要求,教师要对传统课堂进行重新认识,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不断实践,总结经验,实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转型。

参考文献:

[1]刘秀翠.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J].现代装饰:理论,2013(08).[2]马丽瑾.试论课堂的有效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0).[3]高龙娟.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音乐有效教学方式探究[J].现代教育,2012(09).[4]高红.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民族音乐,2012(04).[5]周晓芬.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07).编辑 张珍珍

有关初中音乐课堂有效学习的研究 第2篇

江苏省沭阳县怀文中学程玉环

【摘要】

政治学科是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思想、素质等方面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探索政治课堂有效学习就非常有必要。当前,很多学生认为政治学科枯燥、沉闷,且在生活中没有明显的作用,学习政治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因此学习兴趣低,效率也不高。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自己教学经验出发,探讨了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

有关初中音乐课堂有效学习的研究 第3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强调, “教师应当在尊重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灵活开展教学内容的讲解, 并通过活泼、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 促使他们在昂扬的精神状态下更好地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吸收与掌握。”通过对新课标的研究与学习, 我将这一精神积极地融入自身的教学实践当中。例如, 学习“锦绣江南”这章音乐内容之前, 我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江南的人文风情进行了大概的了解。通过多媒体, 江南的独特美景就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在了学生眼前:碧水曲折窈窕, 如飘如拂, 时放时收, 宛若缎带点缀在江南的大地上;各色建筑依水而建、错落有致, 配上碧水青山以及悠长的青石板路, 真真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浪漫风光;至于江南水乡的美人们更是或温婉或朴素或精致……目之所及, 处处都是旖旎而秀美的江南水乡风光。

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就不时发出赞叹, 眼睛里闪烁的也都是充满兴趣以及探究欲望的光芒, 这样一来既充分激发了他们对于这部分音乐知识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性, 二来更是通过多媒体让他们对锦绣江南的人文、自然风光有了更好的认识, 这就为他们进一步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风格以及特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大提高了本章音乐内容的教学效率。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是构建高效音乐课堂的关键所在

《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课堂音乐学习活动中的主体, 教师应当明确自身的指引职责, 而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感受代替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主观认识, 这不但制约了学生音乐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而且对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这就要求我们初中音乐教师在日常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逐渐抛弃以往“灌输式”、“填鸭式”等传统而落后的课堂教学模式, 转而牢牢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 施以正确的教育方法。

例如, 在学习《爱心满天》这首音乐曲目时, 我没有像以往那样一上课就对学生长篇大论地灌输“爱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社会需要爱”等观念, 而是要求学生自由结合成小组, 与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一起分享自身感受到的各种感情与爱。

学生甲:父母给予我悉心的关注与呵护, 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爱。

学生乙:在学校, 老师除了帮助我们丰富知识认知, 还帮助我们更好地完善自身的人格及道德修养, 这也是爱的一个表现。

学生丙:我跟班上的同学相处得都很融洽, 当我遇到困难时, 大家也都很乐意帮助我解决问题, 我认为这就很好地体现了爱的另一个方面———同学之间的友爱。

学生丁:我认为爱的定义很广泛, 除了你们说的这些, 还应包括社会上的大爱。像汶川地震、玉树泥石流时, 全国人民团结一致, 有钱的捐钱, 有力的奔赴灾区进行支援, 这就很好地体现了社会大爱啊。

……

学生讨论纷纷, 既很好地总结了有关“爱”的定义, 同时在自主总结的过程中还进一步感受到了“爱”的无所不在, 认识到了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 是我们人类社会永远会大力歌颂的主题。这样一来, 既将新课标关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真正落到了实处, 同时又为《爱心满天》这个音乐曲目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有利于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掌握该曲的主旨思想内涵,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有关初中音乐课堂有效学习的研究 第4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育;有效学习

一、有效教学的概念及其理念

有效教学的核心自然是要突出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运用一种先进的指导方法,在学生与教师共同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学生能够获得较大的进步。有效教学的主要途径还是课堂教学,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进行音乐学习,采取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更多的知识和技巧,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符合新时期教学改革的要求,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时间中高于平均教学效果。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按照教学规律,尽可能地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有效学习下发展创新思维,从被动的学习状态变成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来提高学习效率。

有效教学是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人才培养需要等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不仅是有规律的教学,更是有效率的教学,教与学并重,平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忽略学生的自主探究优势,在有效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

关系。

有效教学的理念实际上是一套根据教学目标制订的教学策略,将工作重点放在效率上,通过学生的掌握情况来量化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教学理念需要科学的测定与量化,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从实践中反思教学,总结经验来提高教学水平。有效教学是一种平衡的教学理念,取决于学生掌握了多少,而不是教师教授了多少,所以,在教学理念上要以提高学生的掌握水平为主,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

二、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的基本特征是:

1.明确的教学任务

音乐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就是教学任务,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才有了根本的灵魂,才能有效指导课堂教学的进行。

2.学生的主动参与

有效教学取决于学生掌握的情况,所以,学生要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有所提高。有效的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讲授知识,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优势,与教师配合掌握更多的知识。有效教学强调和谐的师生教学关系,只有教师的高效讲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真正地参与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合适的教学策略

有效课堂教学最终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要想实现高效的教学,教师除了要精心准备课程内容外,还要提高教学技巧,组织教学的同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内容的活动性,要能够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学生的疑问,按照既定的计划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关注学生的发展

课堂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作为标准的,所以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掌握了多少,而不是教师教授了多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度,避免盲目增加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总的来说,音乐课堂有效教学需要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制定科學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习特点,符合新课程标准对音乐教学的基本要求。

三、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教学准备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不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还要根据教学目标制订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等。音乐教学在教学准备方面还比较薄弱,内容相对较少,为了优化音乐教学准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教师应当提高音乐专业素养

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有了明显的改变,从“统治”课堂变成主导课堂,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所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直接的参考者,教师的专业素养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是课堂教学好坏的重要元素,教师的基本功底和讲课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教师除了要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外,还要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带动下有效地进行学习。

比如,在七年级教材“歌颂祖国”一章中,我们会学习到一首捷克交响诗《伏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代表作《我的祖国》中第二首交响诗,具有浓郁的异国风情。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目内涵,教师首先要对背景进行了解。《伏尔塔瓦河》的作者斯美塔那是著名的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在曲目中表达了远离故乡的痛楚,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也传递出浓浓的爱国之情,其中最出名的《伏尔塔瓦河》描绘了波西米亚民族的母亲河,作者通过细腻的音符向听众传达了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

初中音乐阶段的学习,除了最基本的识谱演唱等基本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专业角度的分析。教师在备课阶段,要将音乐作品的背景资料整理起来,作为课堂教学的引述和基础,让学生对作品背景有所了解,这样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才能更好地与音乐产生共鸣,更好地感悟其中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2.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

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减少课堂教学中不必要的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些重编和优化,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获得最多、最有效的知识。

比如,在神州大地——辽阔的草原中,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画面感,单纯的欣赏音乐需要学生通过自身的想象力来构建画面,一开始学生肯定很难掌握,那么在教学目标的前段,可以借助MV和音乐视频,通过音乐和画面的结合来刺激学生的感官,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独立的音乐想象。除了课本给出的音乐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自己查找相关音乐作品来欣赏,摆脱统一的音乐限制,让学生有更多样化的音乐体验。

3.音乐课堂活动安排策略

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除了单纯的欣赏外,学生也应当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身的感情。初中音乐课堂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音乐能力,使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时掌握知识和技能。

比如,在金色的秋天一章中,音乐可以表达秋天收获的喜悦,也可以像诗作一样“伤春悲秋”,每个人对秋天有不一样的理解,而音乐的表达形式也是多样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活动,选择一些音乐形式,唱歌、乐器演奏、配乐诗朗诵等等,表达自己眼中的秋天,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于音乐内涵的理解,还能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音乐才能,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总而言之,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是新课程标准改革过程中的重要要求,教师要对传统课堂进行重新认识,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不断实践,总结经验,实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转型。

参考文献:

[1]刘秀翠.音乐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J].现代装饰:理论,2013(08).

[2]马丽瑾.试论课堂的有效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0).

[3]高龙娟.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音乐有效教学方式探究[J].现代教育,2012(09).

[4]高红.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J].民族音乐,2012(04).

[5]周晓芬.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07).

有关初中音乐课堂有效学习的研究 第5篇

一、问题提出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我校教师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索、实践和研究,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然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小组合作学习实践认识还欠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虽有各自的小组,但小组编排不科学,小组合作没有形成有效的整体,合作时没有明确的任务,问题缺乏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课堂教学的无序状态,使学生间缺乏高效的合作,教学效果极不理想。

二、研究目标

为了改变化学学科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我通过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让学生的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得到培养,从而使“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真正的教学效果。三.研究的过程

1.通过调查了解,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情况,分析造成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华而不实”的原因。2.深入课堂,研究小组合作学习中组内的有效合作、组间的有效合作与交流;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提高小组活动的实效性,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

3.研究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强化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合作精神。4.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参与课堂合作学习的研究。四.达到的目标

通过一个学期的跟踪调查,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立了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提高小组活动的实效性,2.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力。3.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4.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虽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有待完善和改进,我将进一步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不断探索初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有关初中音乐课堂有效学习的研究 第6篇

研究成员:冯敏、周琼、王黎清、龚红梅、周雪梅

一、课题提出

1、研究背景(1)地理因素

本课题组所在学校——乐善学校是武胜县最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虽然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但地处乡镇,属农村学校,在农村学校系列中,教学质量位居全县前列,但与县城学校相比,教学质量仍有一定差距。因身处农村,见闻、资讯相对闭塞,学生的学习方法单

一、学习效率低下,老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慢,课堂教学仍属“教师中心式”模式,学生参与度低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未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差。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教学因素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城市数学课堂教学中,已被广泛采用,师生由此而受益的报道、案例层出不穷。但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这种“学生中心式”的教学模式,少之又少,课堂沉闷,缺乏生机与活力,效率低下。对于农村的数学教师,应尽快更新相对滞后的教育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让数学课堂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3)科研因素

长期以来,我们农村的老师习惯于教学,习惯于教书育人,却很少思考,很少研究,只满足于学习现有的理论,很少理论联系实际,很少进行理性思考,更不要说进行教学研究,这种状况长此已往,我们农村学校的数学教学不落后才怪。提高教学质量,就得在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上下手,还课堂于学生,学生活动、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做主人,对于数学,让他们携手合作,去观察、去发现、去归纳、去探究、去应用,从而认识数学、感悟数学、学习数学,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数学。

2、教育现状

教育发展到现在,教育专家和教育部门提出了许多课改意见、方案。然而多年的教育传统使学生、教师都习惯于传统教育方式:“老师习惯于教,学生习惯于学”,不断出现“学而不思”、“高分低能”的现象。

国家教育部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

/ 6

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能力。”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是学习方式的三个重要方式之一。《数学课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数学学习只有引导学生开展“做”、“议”、“探”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协调发展。

二、课题的目的意义

1、对于学生

在数学课堂中,广泛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类似,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在小组合作中探究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技能,培养数学能力,提升数学学习的有效性,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良好学习习惯、有科学学习方法、有理性思维、有丰富情感、善于沟通、长于交际的社会人,而不是拥有满脑子数学知识的书呆子。

2、对于老师

理论及理念要求,要加强理论学习,不仅要学习教育理论,更要学习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坚持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实践要求,彻底转变“以教师教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观,为适应“学生中心式”的课堂模式,老师要提升课程开发改编能力、课堂的随机反馈能力、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的能力,形成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理论价值

(1)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课题,有助于我们理解新旧教学观对“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的不同看法,通过比较,便于对两种教育观做出取舍。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是精通数学知识的老师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老师的数学知识、教学技能和学生的数学能力。时至今日,这种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因事物具有普遍联系性,新的教学观主张,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不只是师生的单一联系,更应是师生、生生、小组内、小组间等学习组织链接成的网际关系。即数学课堂学习并不是教师机械地向学生进行“单向的信息传递”,还要受同学、学习小组等的交互影响,受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充分认识数学课堂学习的广泛影响性、充分利用积极影响要素,诸如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群体的积极影响力,克服消极干扰,数学课堂学习必将高效。

/ 6

上述两种教学观,反映了两种教学认识论——“知识传递型”教学认识论与“知识建构型”教学认识论——的区别。“知识建构型”教学认识论基于新的知识观和新的学习观,主张“知识”并不是靠教师传递的,而是学习者自身建构的。因此,新教育观应得到倡导。

(2)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课题,有助于我们放弃传统的“传递中心数学课堂”,建立“对话中心数学课堂”,放弃“教的课堂”,建立“学的课堂”,有利于数学老师角色的转变.数学学习,是由已知通向未知的路,在这求知的路上,我们要与新知相遇、与他人相遇、与自我内心相遇,既然相遇,就要对话、交流、沟通、思考。因此,数学学习的实践就是数学对话的实践。要想数学课堂学习高效进行,就要放弃传统的传授型课堂,建立新型的对话型课堂。

与新课堂相适应,教师角色也得转换。由“传递”向“创造”的转变;由“学科”向“课程”的转变;由“控制”向“引领”的转变。

2、实践价值

(1)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采用“对话中心数学课堂”,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

(2)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让更多的成员成为新型课堂的专家型教师。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

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D.J.Cunnighan,1991)。因此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地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其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提出了新的理解,即知识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课本、文字、图片以及教师的板书和演示等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只是一种理解和假设。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并不存在唯一标准,而是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赋予意义由每个人自己决定。

2、现代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从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中去发现原理,这是构成学生学习

/ 6

的重要条件。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和形成观念的一种学习:即发现学习,发现学习并不只限于那种寻找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行为,还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所以,这种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展学生探索新情况的态度。

其一,布鲁纳强调指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任何一间学科,都有一连串的新知识,每个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这3个认知学习过程。布鲁纳曾经指出:“学习一间学科,看来包含着3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同时他又强调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其二,他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己有经验的作用,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倡知识的发现学习。他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之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或方法。”他认为发现学习具有以下一些优点: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②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③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④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与提取。

3、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实同主义教育理论代表人物杜威,从不同角度,多方面论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提出三个重要论点:“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地继续不断的改造”。他主张教育重心转移到儿童方面来,使儿童成为教育主宰。

杜威在“做中学”理论中特别提出,应该在活动中设计问题,让儿童探究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问题,使儿童的思维达到新的境界,要按照暗示、问题、假设、推理、经验这五步来设计活动课和指导儿童,只有这样,儿童的探究能力才能获得发展。

杜威以其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全面阐述了他的实用主义的教育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关于教育本质。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角度,多方面且反复地论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基本可以用他提出的三个重要论点来加以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②关于教育目的。杜威从多方面论述过教育目的问题,而最重要的是他关于“教育无目的”的论述。

③关于教学的基本原则。杜威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是他的教学理论,而“从做中学”又是他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 6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

1、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课题的研究,加强理论学习,实现观念的更新,初步形成课程开发改编能力,课堂的随机反馈和辅导学生的能力,彻底转变“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育观,形成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

武胜县乐善学校初中部全体学生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1、学生认知起点的分析与定位。

2、自主学习。

3、小组合作学习。

4、探究性学习。

八、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本课题设定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在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指导下,以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为内容,走理论学习到实践总结再到理论提升最后实践论证的研究路线,认真探索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切实提高有效教学课堂策略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本课题研究,以对比实验为主,通过对比实验研究,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2、文献法: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3、调查法:通过调查目前我校课堂现状,找准实验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

4、检测法: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在实验研究前后的发展状况,从中归纳出通过实验取得的优势,从而扩大实验的力度。

5、实验法:通过实验研究,掌握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以证实实验的效果。

6、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想小结,及时肯定研究成果,休整实验方案,撰写有关论文。

九、研究的过程、步骤

1、准备阶段(2011.11-2012.3)

(1)制定课题研究的规章与课题的研究方案,开题。(2)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为课题研究的展开做准备。

/ 6

(3)调查课堂教学现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初步的评估

2、理论研究阶段(2012.4-2012.5):

进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方面的调查统计分析,进行理论检索整理,对本次研究寻找理论支持,并指导后期的行动研究。

3、行动研究阶段(2012.6-2013.7):(1)召开课堂教学研讨会。

(2)不定期召开教学论坛,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的构建进行专题讨论。(3)收集课堂教学案例,对案例进行剖析,以案例研究促进教师提高,以寻找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案。

(4)召开课题中期评估工作会议。

(5)在研究后期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再次进行评估,以做比较。

4、总结阶段(2013.7-2013.10)

(1)对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撰写研究报告。(2)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汇编,形成系列成果,做好结题工作。(3)申请课题鉴定,召开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会。(4)组织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推广研究成果。

十、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包括基础外部条件、经费设备、资料占有情况、课题组成员状况等。

十一、成果形式及完成时间

整个研究过程大约用2年时间,成果完成时间为2013年10月,成果的最终形式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研究》。

十二、课题研究组织机构人员分工

(一)主研者

冯敏:对课题研究成员作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二)成员及分工

周琼、王黎清、周雪梅、龚红梅主要负责课题的理论性研究,对学生有效性学习作实践上的指导和研究,并写好论文。

十三、经费预算及资料条件

整个研究过程大约需要经费二万元,需配备白板,相关教具,一台电脑、打印机一台。

初中音乐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 第7篇

初中音乐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

在初中音乐课堂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正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但很多教师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合作学习过于形式化、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教师评价不深入、全面等.根据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初中音乐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经初步尝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希望能得以推广,为丰富音乐教学方法做出贡献.

作 者:郑欣 作者单位:广州市江南中学,510000刊 名:金山英文刊名:GOLD MOUNTAIN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音乐 策略

有关初中音乐课堂有效学习的研究 第8篇

关键词:历史,合作探究,小组合作

合作探究学习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 给学生合作的机会, 有助于因材施教, 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师的绝对权威淡化了, 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那么如何运用合作探究, 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焕发活力呢?

一、理论支撑

1.教育社会学认为,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 要使学生小集体成为认识的主体来发挥作用。

2.动机激发理论认为, 激发动机的最有效手段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一种“利益共同体”。小组合作学习法就是创设了这样一种情境, 导致小组各成员通过经历竞争和成功, 极大地调动了成员学习的积极性。

3.心理学理论表明, 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对成员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

二、适用范围

在历史课教学活动中, 有的教师滥用讨论, 且内容不讲层次, 使学生没有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时间, 浪费时间, 收效甚微。我认为小组学习要依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等诸多因素具体分析, 针对不同的课堂采用适宜的课型。如, 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时, 运用“合作学习”;当学生意见不统一时开展合作学习;当问题答案不唯一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针对性地使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才会实现高效学习的效果。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1. 合理分组。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 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深刻的体会: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40 分钟的课堂, 体验课堂上成功的快乐是很困难的。于是, 我采用了六人为一个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形式, 一个原本看起来规模很大的班级就变成了由几个学习小组构成的班级了。合作学习中科学的分组一般采用异质分组, 即小组内各成员间性别、性格、历史知识量、绘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小组内要有明确的分工, 设小组长一人, 记录员一人, 汇报员一人。小组长应选择能力强、态度好、有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主要任务是组织全组人员一起合作学习、动手操作、开展讨论探究学习, 完成小组学习任务。记录员的职责是记录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结论、组织讨论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小组成员中学习困难等。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向全班或老师进行汇报, 所以应选择学习成绩好、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

2.教师组织和指导。教师要转换自己的角色, 从传授者变成指导者、参与者、监控者和帮助者, 在合作学习教学中, 教师首先是作为指导者,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指导:

(1) 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和学习角色;

(2) 如何向同伴提问及如何辅导同伴;

(3) 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学会共同讨论、学会相互交流;

(4) 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

对学生进行合作技巧的指导, 首先应当循序渐进, 专门训练。其次, 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 成为与学生平等的参与者。再次, 要适时监控, 要密切注意各组的讨论情况, 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纠偏。合作学习小组在开展讨论时, 当学生思维的闸门打开后, 有时可能会偏离讨论的主题。教师应把讨论引到讨论的主题上来。二是防止冷场。小组合作初期, 成员之间不能相互配合, 出现冷场的局面。这时, 教师应当分析冷场的具体原因, 或指导合作技巧, 或激活学生的思维, 或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三是防止过度依赖。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或态度等原因, 可能会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 自己不积极主动。教师应明确个人责任, 引导他发挥主观能动性。四是关注消极学生。国外研究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穆里安认为, 合作学习中存在六种类型的消极学生:沮丧的学生, 未被承认的学生, 灰心的学生, 缺乏动机的学生, 厌烦乏味的学生, 炫耀聪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提供情感动力, 使他们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

3.小组自学。要求学生独立整理、归纳已掌握的知识并列出未理解的知识, 或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之后进行资料的收集。

4.组内讨论。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 教师不要急着讲解, 而是由学生在组内相互提高、互相帮助、共同商讨并解决问题。

5. 组间交流。全班各小组轮流发言, 每组派一人主讲, 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发言。一个小组在发言时, 其他小组可以倾听。学生交流时, 教师应密切关注, 及时给予点评、鼓励或表扬。难点、疑点由大家探索, 共同讨论, 最终达到共同掌握的目的。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第9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 课堂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08-02

1.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1.1教学方法陈旧

长期以来,我国初中音乐课堂一直采用的是以老师为主,学生处在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需求了,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得课堂氛围沉闷,影响到了学生主观能够性的发挥,同时也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1.2教学内容单一

音乐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在培养当代初中生各方面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就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来看,老师大都是照本宣科,以本为本,教学内容单一,缺乏互动性,进而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低。另外,当前初中音乐教材偏重于理论知识,对实践方面的知识设计较少,这在很大一方面也影响到了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1.3教师队伍不足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素质的高低都将直接影响到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就目前来看,专业的音乐教师比较匮乏,许多音乐老师在处理教材内容的时候缺乏创新,大都是以本为本,不会变通,进而不利于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措施

2.1转变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育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音乐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要想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积极的转变教学方法十分重要。作为音乐教师,就必须积极应对素质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在课堂教学中将“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1]。例如,在本校初中二年级,老师事先布置任务,由学生自己绘制《红旗颂》的五线谱,老师鼓励学生积极的查找资料,并可通过校园网进行网络搜集,在课堂上,老师将课堂交给学生,由学生讲述自己对《红旗颂》五线谱知识的介绍。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五线谱知识的学习,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在自己不断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2.2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长期以来,音乐教学主要是以老师为主,老师喜欢在课堂上摆出一副严厉的表情,进而使得课堂氛围沉闷,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课堂教学中,需要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要主动与学生打交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师生,更重要是要以朋友的身份,让学生爱上老师,乐于与老师交流。让学生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每天都拥有乐观向上的积极情感,从而让学生热爱生活、学习,每天都能挖掘生活的乐趣[2]。例如,在某初中二年級,老师对学生的个性、爱好等特征,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采取分组竞赛,将一些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参插到活泼的学生当中,每天课前进行10分钟的成语接龙比赛,学生通过彼此间的合作,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友谊,不爱说话的学生逐渐变得活泼,活泼的学生更加懂得帮助别人;同时课后老师积极的与学生打交道,与学生玩游戏,和学生交朋友,营造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这种轻松的课堂氛围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打造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其被重视也是从近几年开始的,就我国当音乐教学来看,音乐教师师资力量显得比较薄弱,专业的音乐教师比较匮乏,为此,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就必须稳定音乐教师队伍,要不断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采用多渠道培养方式,壮大音乐教师队伍,从而为我国初中音乐教育提供优越教师资源队伍,从而为素质教育的渗透工作提供保障[3]。只有专业的教师队伍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校音乐教育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其音乐方面的水平,拓宽其视野,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们健康、全面的发展。

3.结语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关系到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保教学质量,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潘冬梅.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 金田(励志),2012,10:222.

[2]赵志强.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 中学教学参考,2014,33:62.

有关初中音乐课堂有效学习的研究 第10篇

baiduwenku

【内容摘要】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在小学课堂情境下,发生在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对话及与其相关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课堂教学的互动方式很多,较为基本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几种。本文作者通过对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互动概念的理解,剖析了当前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几个误区,客观分析了影响师生有效互动的四个因素,探索提出了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几点策略,这对于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师生互动 音乐教学

一、对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互动概念的理解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一代产物,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地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发展到现在新的课堂理念,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应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的角色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高高在上"者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师生互动能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是促使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良好的师生互动,尤其是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环节出现的几个误区

1、误以为热闹的活动就是互动

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做音乐律动,这时学生们马上会出现异常“热闹”的现象,待音乐声起,一部分学生开始喧闹嬉笑,一部分同学开始默默地发呆,一部分开始相互推辞,觉得不好意思,干脆去做别的事情。我认为这主要是缺乏互动学习的规则,正是通常讲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误以为简单的无价值问答就是互动

我们说教学的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包括问题的设计也一样,言语的巧妙问答,能够起到“承上启下” 的作用。在课堂中,一些无价值的问答,不但会拖延上课时间,而且对教学没有任何意义。

3、误以为低效的学生参与就是互动

在我们的课堂生活中,教师处于中心位置,分别与每个学生进行交往,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与稳定组织,一切以方便教师教学活动为主要考虑因素,也很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便于掌握课堂的进度和局势,但由于交互的量和面有限,不能充分与学生进行互动,很多学生交流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某些学生可能由于不善于和教师沟通而丧失应有的学习机会。有的教师就会想:学生在课间追逐嬉戏,相互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可是一到上课,教师邀请学生一起游戏时,为什么只有三三俩俩的参与?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唤起情感上的共鸣,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音乐的动人心魄,都能表达出心中的感受。在这样氛围中,教师再适时加以引导,调动起学生情绪,与学生积极地沟通交流,一起分享心中感受,课堂气氛自然就调动起来,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师生之间的互动轻松活跃,学生也能在良好的互动中取得更多的收获,教学效果的显著就是不言而喻。

4、误以为齐全的电教手段就是互动

在电子教育流行的今天,许多教师也“赶时髦”,经常通过电脑等多媒体教学来与学生进行互动。运用人机交互式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解答各种问题,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现状,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和辅导,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交互式学习方式,是以往任何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实现的,它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控制学习进展,而且不会因为某个内容的没听懂就错过了,或不得不放弃,以至于产生自卑感,影响学习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的发展。但是电教设备再齐全,比如在欣赏音乐童话《彼得与狼》前,我把多媒体的图片打开,要求学生用“音乐的耳朵”聆听,“看谁的眼睛会说话,请同学们用眼睛把你想到的,看到的告诉大家……”。这时“愉快”、“危险”、“紧张”、“喜悦”……一切都尽显于孩子们真诚的眼眸之中,那么地投入,那么地逼真,仿佛真地看到了高兴的鸭子、愉快的小鸟、狡猾的大黑猫、凶狠的大灰狼、聪明勇敢的彼得……如果在上课的环节中,不能很好的进行课堂教学环节组织,既是再漂亮的多媒体图片也是多此一举,不能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良好工具。

三、影响师生有效互动的因素分析

有效的合作学习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人与人之间情感碰撞,交融所产生的,音乐课所吸引孩子们的正是一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那么,如何来提高音乐课师生有效互动?我做了以下分析:

1、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喜欢轻松、愉快、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心情舒畅了,思维也活跃起来了,学习的积极性就这样一次次地被调动起来,兴趣浓厚了,学什么都那么有滋有味。“源头活则流泉清,根本固则叶宽松。”课堂教学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只有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学生的生命潜能才能释放出熠熠生辉的火花。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就得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我在教《小蜜蜂》一课时,在穿着上,我把衣服设计成与蜜蜂外形接近的颜色;在角色上,整堂课以蜜蜂为主角,我也就装扮起这个角色,这样让学生们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在之后的教学环节,他们的学习的很开心,我也教得很轻松。

2、巧妙的课堂提问

音乐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问是一门艺术,要运用得好,让它受益于课堂教学,关键就是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灵活运用。我们常说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

在课堂上,可以有多种方式组织与引导学生学习,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用语言引导。那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对问题的目的要明确,意图要清楚。比如在上《野蜂飞舞》一课时,让学生们边听音乐,边积极动脑想想会有哪位小动物到来,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们的思想一下子就打开了,有的说:“是蜜蜂,它们飞得时候会发出嗡嗡的声响”;有的说:“它身体后边有刺”;……于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自己想象的场景,在轻快的歌声中表演起来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又使得对歌曲的深入欣赏、学唱和表演更加顺理成章。

3、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在音乐课堂中,不少教师仍然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一些教师还是未能放下自己的“尊严”,对于一些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并不能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对话。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有些教师表面上是在积极引导学生,但实际是一问一答的牵引式教学,目的是将学生牵引到自己教学预设的答案中。如此的引导决非新课程所倡导的引导,也不可能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也没有在学生真正有疑问的地方进行引导与促进,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语态要和蔼,让学生能亲近,并能大方地倾诉自己的见解。

4、有效的课堂讨论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以小组或全班方式经常开展一些讨论,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讨论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讨论、争辩、思索,掌握的知识会更深刻、更准确,对问题的思考会更全面,对结论的表达会更系统、条理。

四、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交互氛围,促成师生有效互动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心情舒畅的时候学习,工作,思路才会开阔;而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思路就会狭隘。在课堂上,学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会勇于举手发言,发表自己观点,才会勇于表现自我,标新立异。在音乐课上,最明显的就是能大胆自信的唱,表演。通过设计游戏情境,营造活跃的气氛,让学生取长补短,达到优势互补,使学生知道了,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带来的好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自由、愉快的教学氛围是促成交互的动力之一。教师在课堂中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能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满足学生的社会接纳、决策、亲和等各种交往需要,使学生愉悦、积极地参与交互。

运用情感交流,教师应该通过语言、微笑、眼神、手势等媒介与学生产生表情互动,相互感染。如:歌曲《可爱的羊群》是一首描写辽阔、美丽的蒙古大草原的优美、抒情的歌曲。在演唱时,教师眉毛上扬,面带微笑,脸部与眼神流露赞美、向往之情,向学生传递着对歌曲的感受。学生受到感染,有的舒展双臂、有的身体轻轻摇动,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表达内心的体验。

在音乐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在和谐气氛中,相互感染、相互碰撞、相互激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探索的气氛,不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可以帮助一些学习困难的同学,起到互助的作用,通过音乐将彼此间的情感进行了充分而有效的交流,无形中形成了交流合作的良好气氛。

(二)围绕音乐学科审美特征,促成师生有效互动

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具有意象的流动性、感知过程的听觉性、内在情感的直接性、审美创造的再现性,艺术欣赏的理解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感觉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能自如地运用适合的表演手段,通过音乐表演表现内心的情感。在音乐课上,我们不但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而且还要好好的利用这一特征促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学生们往往对本民族、本国家的音乐作品感到亲切,因而感到兴趣。然而,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式样。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正是音乐教学比较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从审美规律来看,人们本来就是有寻求新颖、向多元化发展的审美倾向。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向多元化发展。我们不仅要教好本民族、本国的歌曲、乐曲,还要让孩子们欣赏外国歌曲和乐曲,喜爱外国歌曲和乐曲。我在教唱美国歌曲《祝你生日快乐》时,作了这样的导入尝试:①创设生日情景:在一个生日蛋糕上点燃蜡烛,②教师手持贺卡,声情并茂地表演《祝你生日快乐》,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歌声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跟着我唱起来,同时我也拍着手鼓励学生用情演唱这首歌。在学生充分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和因为成功演唱而获得创造美的喜悦时,我向学生介绍了《祝你生日快乐》是两位美国老师在1893年创作的歌曲,不少学生感到意外,教师抓住时机发问:为什么一首歌曲能超越时空飞过万水千山,飞遍全世界?为什么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男女老少在过生日的时候还会常常唱起它?学生回答:“它有意义”,“它有感情”,“它好听”。教师总结:“对,同学们说得好,一首好的歌曲不受时间的限制,它永远不会老;一首好的歌曲不受国界的限止,可以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让大家都喜爱它!”

这个导入设计非常浅近,非常生动,非常煽情,视觉、听觉获得的美感,情感想象获得的审美喜悦,师生之间默契的互动达到了,学生们也深刻理解了音乐无国界的道理。

(三)进行科学的深入预设,促成师生有效互动

儿童的天性“活泼、好动、天真、好玩”,他们注意力的不稳定不持久和兴趣有密切联系。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学生们就会积极参与,课堂气氛也活跃了。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去思维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使美妙的旋律、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情景、绚丽的画面融为一体,自然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自然地抒发内心的情感,展开想象的空间。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科学的预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欣赏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

如在管弦乐曲《快乐的小熊猫》时,为了达到上述效果,课前教师可以精心布置教室,在墙上,窗上都贴上“小兔”、“小猴”、“小象”等动物的图片,让小朋友一进音乐教室,就感觉好象进入了动物园,其次,精心制作多媒体画面,画面中描绘了勤劳的小熊猫和其他小动物们生活在美丽的大森林,他们快乐而和睦地相处。接着教师在优美的音乐的伴奏下,结合投影片演示,生动而富于情感地导言:一天,太阳仅仅又象往常一样,早早地露出了笑脸,美丽的大森林醒来了,小动物们也都醒来了,这时小鸟揉揉小眼睛,转动着小脑袋,唱着歌,拍打着翅膀飞出了窝,半路上小鸟碰了两只起很早的小熊猫正摇摇晃晃地抬着一桶水并且唱着歌往回走呢,“熊猫姐姐,你们怎么起得这么早呀?”小鸟问。“小鸟妹妹,因为我们打完水还要到百货店做生意呢。”熊猫回答……老师的语言和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同步进行。此时,绘声绘色的讲述,栩栩如生的画面,活泼诙谐的音乐,视听结合,把学生带入起伏跌宕的故事情景之中,流泻出一个个天真稚气的小故事,使学生们完全沉浸在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拓宽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这种教学氛围的创设,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给学生较强、较有吸引力的刺激,抓住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课题,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的振奋状态,全神贯注地等待下一个环节,能改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变空洞

呆板的说教为生动活泼、充满乐趣的知识传授,变抽象的教学内容为鲜明、生动的艺术感染过程,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几种策略的有效实施,真正促成了音乐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当然,促成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还有很多,比如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提供丰富的内容、实在的形式等,都能促成师生有效互动。音乐教师应该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角度去审视师生有效互动的问题,力求在完成中探索、总结出更多促成师生有效互动的实施策略。

五、结论与思考

上一篇:文明家庭事迹材料五下一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撰写要点及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