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

2024-05-17

如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精选14篇)

如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 第1篇

如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

摘 要:化学这一学科对初中的学生来说,名称变而形式未变,因为化学是小学阶段科学课的后续延伸,当“化学”二字新颖地摆在学生的课桌上时,出于人类求知和探索欲望,学生肯定都非常想去一探究竟。化学究竟是学什么,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化学中有些什么神奇有趣的事物?此刻如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让学生一接触就喜欢上化学,就成为初中化学教师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新课改理念环境下的初中化学教师,应以新课改理念作为指导思想,遵从新课标的要求,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力求让初中化学教学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二字,保证每堂化学课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基于此笔者认为初中化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现初中化学的“有效”。

一、“有效”源自新的教学理念

1.教师教学理念要新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课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更大的空间留给学生。教师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在做实验时,教师先不告知实验现象的结果,而是让学生明白实验步骤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后,自己动手做实验,并找到实验的结果,进行汇报,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对找不到正确实验结果的学生作一定的指点,看看问题出在什么环节,并以这样实验失败的例子告知学生,在做这样的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避免失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只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即可,因为化学是一门关于自然科学的学科,贮藏有许许多多科学的奥秘,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问题的答案,学生才能领悟科学的真谛,进而明白学习化学的非凡意义。

2.教师教学方法要新

众所周知,一个苹果的落地成就了一代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苹果可能砸中这个地球上无数颗头颅,只有砸在牛顿头上才砸出了万有引力的原因就在于只有牛顿去发问、去思考,并不断地实践和研究。这个例子给我们的启发是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要善于思考,要勤于实践。而对化学这样同属自然科学领域的科目的学习,思考和实践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是否能思考和得到实践机会的多少是由教师这位课堂的主导决定的,这就要要求教师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对学生提出问题,对即将学习的章节和将要做的实验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钻研和思考,下一节课,教师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再进行当天的学习,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比如人教版中有个钠溶于水的实验,教师可以在做实验的前天,带一小块钠到课堂上,然后问学生,把这种白色的物质放入水中会有什么情况发生,让学生猜想。然后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既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有效”源自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眼中全新的科目――化学,是让学生乐起来还是眉头皱起来,关键是看兴趣能否提得起来,所以兴趣对初中化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用实验激趣,比如在新学期开学时,教师可以从化学课本中选一个比较有趣的化学实验,开学的第一堂课就用来演示这个有趣的实验,再把化学这个科目的总体情况向学生讲解清楚,这样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胃口吊足之后,学生肯定会非常想一探究竟,迫切想要学习化学。(2)形象的讲解激趣。在讲到化学元素表时,教师如果死记硬背,学生往往很难将整个化学元素表记住,而教师将每种化学元素表作为一家家的人,谁是谁的邻居,形象比喻地去讲解,学生就容易明白,再编上一些顺口溜,学生就会容易记住。

三、“有效”源自良好的课后巩固

化学注重学生各种能力提高的同时,它还作为一门考试的科目存在,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掌握情况也是通过考试反映出来。所以教师在研究和思考怎样上好课的同时,还应该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长留于学生的脑海。这就势必要求教师做好对旧知的巩固。比如在当天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昨天所学习过的内容,可以是化学的公式、可以是做过的实验、可以是学过的化学元素等。在每学完一个章节,教师可以抽点时间来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对该记住的内容加强记忆。良好的教学还应该辅之有效的复习和巩固,温故才能知新,因为再好的教学,学生也不可能将所学永远保留在脑海中。只有通过不断巩固和复习,才能让学生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化学课堂教学才能“有效”进行。

综上所述,多少初中化学教师辛勤研究和实践都是为了初中化学教学早日实现“有效”,只要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好课后的巩固和复习,初中化学教学实现“有效”的梦想将为期不远。

参考文献:

[1]施莉平.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2009(10).[2]姚利民.有效教学论:理论与策略[M].1版.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3]武有伦.我对初中化学的认识[J].中学化学参考,2007(4).编辑 段丽君

如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 第2篇

【摘 要】概念是指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的基础,也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点、难点。搞好生物学概念教学是中学生物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针对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生物学概念的原因;提高生物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高效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的具体做法及思考。

【关键词】初中生物 概念教学 有效性 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4.004

生物学概念是组成生物学知识和思维的基本单位,更是对生物学中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现象的归纳和概括,他反映了生命现象的本质特征。对初中学生而言,掌握生物概念往往是他们成功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具体来说初中生物学概念从性质上多为具体概念。为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通过具体生物学事实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辨别、比较,对事实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共同属性进行归纳概括,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形成正确概念。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实现。让学生具体来说应该怎样有效地实施生物概念教学,提高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呢?现在我就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概念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实施概念教学的常用方法,通常是教师告诉学生某个概念,学生就认真的把概念背下来。这种方式下,学生无论接受知识,还是吸收知识都是相对被动地,而且,知识的传授也是由抽象到抽象的。缺少形象的展现和学生的理解。这种方式显然是不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即使学生背到了需要掌握的概念,他们也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根据心理学的研究,这种依靠背诵而记得的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的印象是不会深刻的,学生很快就会将其遗忘,同时还会逐渐对这个学科失去信心和兴趣。事实证明,采用学生熟知的现象,引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概念教学,既可以起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又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能为概念教学获得成功打下基础。因为在教学中引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完成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加工、转化为自己的新知这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例如让学生观察他们生活中经常熟见的生物现象,如生物的结构、形态、遗传、生理以及进化等方面的直观现象,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把这些直观现象形象的用语言进行描述,进而形成初步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在堆积进行归纳、深化,进而引导学生建立更完善的科学概念。这样不仅学生的主体性的到了发挥,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都会大幅度的提高,概念教学的效率也就明显增长了。

二、找出关键词,剖析概念

一个完整的概念,往往是由几个要素构成,引导学生把它的几个要素找出来,解剖要素并把各要素关键词串联起来,就会形成一个简化的概念。如,光合作用概念中关键词为“绿色植物”、“叶绿体”、“光能”、“二氧化碳和水”、“有机物、氧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关键词分别代表的内容。“绿色植物”是光合作用的适用范围;“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能”是光合作用的条件;“二氧化碳和水”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机物、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三、抓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概念

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以体现概念的本质属性和所指的对象范围。教师只有引导学生透彻地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使学生全面理解并正确地运用概念。例如,对“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概念经过分析可以得出: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的变化是它的内涵。它的外延则是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对无性生殖、克隆均不适用;只讨论配子的形成规律,不讨论配子的结合规律;只讨论细胞核中基因的前后代传递规律,不讨论细胞质中的基因传递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四、充分利用感性材料,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概念是抽象的,是用语言文字叙述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概念的获得有赖于感性材料和经验,如果学习缺乏一定的感性材料或经验的支持,容易使学生死背定义而未能理解和掌握其真正涵义。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任何思维,不论它是多么抽象多么理论的,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而不可能是从任何其他东西开始的。”这里所说的经验材料,主要是感性材料。总之感性材料越丰富、越全面,概念掌握越准确。例如“应激性”的教学,先演示盆栽植物含羞草,让同学亲自触摸,观察含羞草叶的反应状况;让学生自己观察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滴加NaC1溶液后它的运动方向;通过学生做实验亲自体验了这两个现象后,再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并对概念下定义,这样能让学生从不懂到懂,深刻理解概念。

要提高探究学习的有效性,要备好课,合理安排探究实验的时间,及时、科学地启发指导学生,经常体会和反思探究教学。同时幽默、趣味性的语言,能够使单调沉闷的课堂教学活跃起来,成为教学的助推剂,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油,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

总的来说,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效率,需要各位生物教师不断的探索,研究,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改进。但是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多方面的实际,如何在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通过学习,无论是对知识,还是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所形成的能力,都能够对学生将来的实际生活起到积极作用,是每一位教师所应该关注,并将其作为自己教育的最终目的的。相信通过每一位初中生物教师的不断努力,无论是在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上,还是提高学生的能力上,我们都会起得诸多成绩的。

参考文献

实现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 第3篇

一、营造乐学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一种非常活跃、积极的非智力因素, 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激起学生对化学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才能展开主动的思考与积极的探究, 从而为有效教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枯燥讲述, 要为学生营造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 以激起学生内心求知的火焰, 促进学生展开主动而快乐的学习。

1. 将微笑带给学生。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权威, 占有绝对的地位, 往往不苟言笑, 整节课都板着脸, 认为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权威, 才能体现教师的威严, 学生才能乖乖地听教师的话, 将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全部记住。这样的教学枯燥无味, 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并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与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学是一个知识互动、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的过程。如果毫无感情地进行知识的传授, 只会加重学生的情感负担, 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枯燥与繁重, 而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我们要将微笑带给学生, 用微笑来拉近师生距离, 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用微笑来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促进学生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化学学科学习上来。

2. 注入现代时尚元素。

初中生所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而多元的科技时代, 我们的化学教学也不能只是局限于黑板、粉笔与教材, 而是要将教学与生活、与社会结合起来, 引入现代时尚元素, 体现出教学的趣味性与时代性, 这样才能切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 使得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

例如,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进行教学, 电子白板以图文声像来传递信息, 具有强大的综合分析功能、展现能力, 将枯燥抽象的化学知识寓于各种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中, 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兴趣, 激活学生思维。

又如, 建立虚拟实验室, 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实验来做各种实验, 尤其是那些实验室所不能完成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加富有吸引力, 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让学生学有方法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 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也。光有学习的激情, 那只是向有效教学迈出了第一步, 而要取得真正的有效教学, 就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 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好奇心, 诱发学生探究动机, 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探究,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 增强学生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让学生由被动接收到主动构建, 由会学到学会, 这样才能成为有效教学。

1. 创设生活情境。

化学学科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切化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 同时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化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元素, 从生活中收集化学素材, 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呈现问题, 更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 这样更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所学来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 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关系, 这正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增强学生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的重要契机。

2. 创设实验情境。

实验在化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既是人类研究化学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 同时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法。我们要重视实验教学, 将实验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要充分运用演示实验来呈现问题, 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使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热情与动力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 让学生结合所学来自主设计实验方案, 准备实验器材, 进行实验操作, 记录实验数据, 分析实验现象, 在探究中开发智力, 挖掘潜能, 使学生在用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实验中不断提高实验技能, 学会实验探究,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真正地掌握学习方法。

如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 第4篇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作为一名新课改理念环境下的初中化学教师,应以新课改理念作为指导思想,遵从新课标的要求,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力求让初中化学教学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二字,保证每堂化学课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基于此笔者认为初中化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实现初中化学的“有效”。

一、“有效”源自新的教学理念

1.教师教学理念要新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课标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要把更大的空间留给学生。教师可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比如在做实验时,教师先不告知实验现象的结果,而是让学生明白实验步骤和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后,自己动手做实验,并找到实验的结果,进行汇报,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对找不到正确实验结果的学生作一定的指点,看看问题出在什么环节,并以这样实验失败的例子告知学生,在做这样的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避免失误。初中化学教学要求教师只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即可,因为化学是一门关于自然科学的学科,贮藏有许许多多科学的奥秘,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问题的答案,学生才能领悟科学的真谛,进而明白学习化学的非凡意义。

2.教师教学方法要新

众所周知,一个苹果的落地成就了一代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苹果可能砸中这个地球上无数颗头颅,只有砸在牛顿头上才砸出了万有引力的原因就在于只有牛顿去发问、去思考,并不断地实践和研究。这个例子给我们的启发是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要善于思考,要勤于实践。而对化学这样同属自然科学领域的科目的学习,思考和实践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是否能思考和得到实践机会的多少是由教师这位课堂的主导决定的,这就要要求教师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教师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对学生提出问题,对即将学习的章节和将要做的实验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钻研和思考,下一节课,教师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再进行当天的学习,给学生思考的机会。比如人教版中有个钠溶于水的实验,教师可以在做实验的前天,带一小块钠到课堂上,然后问学生,把这种白色的物质放入水中会有什么情况发生,让学生猜想。然后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方式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既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有效”源自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眼中全新的科目——化学,是让学生乐起来还是眉头皱起来,关键是看兴趣能否提得起来,所以兴趣对初中化学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用实验激趣,比如在新学期开学时,教师可以从化学课本中选一个比较有趣的化学实验,开学的第一堂课就用来演示这个有趣的实验,再把化学这个科目的总体情况向学生讲解清楚,这样往往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胃口吊足之后,学生肯定会非常想一探究竟,迫切想要学习化学。(2)形象的讲解激趣。在讲到化学元素表时,教师如果死记硬背,学生往往很难将整个化学元素表记住,而教师将每种化学元素表作为一家家的人,谁是谁的邻居,形象比喻地去讲解,学生就容易明白,再编上一些顺口溜,学生就会容易记住。

三、“有效”源自良好的课后巩固

化学注重学生各种能力提高的同时,它还作为一门考试的科目存在,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掌握情况也是通过考试反映出来。所以教师在研究和思考怎样上好课的同时,还应该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长留于学生的脑海。这就势必要求教师做好对旧知的巩固。比如在当天上课时,教師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昨天所学习过的内容,可以是化学的公式、可以是做过的实验、可以是学过的化学元素等。在每学完一个章节,教师可以抽点时间来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对该记住的内容加强记忆。良好的教学还应该辅之有效的复习和巩固,温故才能知新,因为再好的教学,学生也不可能将所学永远保留在脑海中。只有通过不断巩固和复习,才能让学生达到长期记忆的目的,化学课堂教学才能“有效”进行。

综上所述,多少初中化学教师辛勤研究和实践都是为了初中化学教学早日实现“有效”,只要教师以新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导,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好课后的巩固和复习,初中化学教学实现“有效”的梦想将为期不远。

参考文献:

[1]施莉平.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2009(10).

[2]姚利民.有效教学论:理论与策略[M].1版.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武有伦.我对初中化学的认识[J].中学化学参考,2007(4).

如何进行初中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 第5篇

宿迁市泗洪县归仁中学 石芳 223953

摘要: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课程,对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影响非常之大。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建构实验教学新模式,优化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不断诱导学生建立新的目标,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并采取一定的辅助教学途径,实现初中化学实验的有效教学。关键词: 化学实验 建构主义 有效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课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和分析实验过程与结果。也就是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构建关于学习内容的知识框架和体系是具体实施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和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是一致的。

建构主义是以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为核心人物的教学思想流派。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科学学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建构。其次,对于知识的形成,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是原有经验的转变,而不是新的信息接收。念的作用发挥出来。利用导入的方法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可以进行相应的变革。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前概念进行独立的探索和发现活动进行家庭实验。就需要从实验的前期准备入手,向同学介绍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过程,并要求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总结归纳现象背后的原理和规律。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自行发现问题,动手做实验。例如初三化学教材中,没有“CO2溶于水”的实验。那么CO2是否溶于水,而且如果可以溶入的话,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教师首先可以进行相应的引导,通过举例的形式,向同学介绍日常生活中,CO2溶于水的具体实例。比如可口可乐汽水中含有大量的CO2,那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完成的呢?同学们可能会有所疑惑,这时教师通过简单提示,就可以把问题解释的非常清楚。教师把汽水封盖打开,大量的CO2会迅速逸出,请同学们进行观察和思考。同学们就会得出答案,是利用气压的方法把CO2溶于液体之中的。教师可以把剩下的实验探索工作交给同学们,请他们自己思考如何进行“CO2溶于水”的实验呢。有的同学提出可以利用一次性注射器来进行模拟实验。将收集到的CO2存入到一次性注射器中,然后注入到盛有水的封闭容器中,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

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获得的知识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与已有的前概念进融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优化认知结构。促进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

二、不断诱导学生建立新的目标,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所谓认知冲突,就是原有认知结构与新接受的知识内容之间的无法包容的矛盾。认知冲突会导致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变化,打破原来的动态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就是引发学习兴趣的动机和推动力。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的冲突可以通过同化和顺应两种形式进行。

建构主义认为认知冲突是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的重要因素和条件。也是教学中教师的主要工作和要求。引导学习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建立新的学习目标,引发新的思考,主动积极的学习是有效的途径,可以促进实验教学的进行。引导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熟练实验的操作步骤,尝试进行结果分析。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开展经验交流会。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经验分享,也可以对于某一问题进行讨论甚至争论。这样可以引发认知冲突,实现认知结构的重组和优化,使得知识体系更为有条理也更完善。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是建立新的学习目标,引发认知冲突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利用这个规律设置适宜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然后通过思考和分析,引发认知结构的变化,最后实现认知结构的优化。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关键在于学习者认识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存在不足或者错误,然后在外界和内部的推动下形成完善和优化认知结构的意识,形成预期的认知目标,才能实现认知结构的转变。教

师作为重要的外界因素,其引导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当在化学实验课堂上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帮助。通过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进行指引。首先,问题导入——设置问题情境;其次,建构概念——创设判断条件;再次,问题解决——形成最近发展区,获得独立概念和结果;最后,归纳总结,通过获得的新概念和原有认知结构进行融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许多实例进行有意识的应用和尝试。例如在进行下面的实验时,就可以进行尝试。

在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进行改进,用球胆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入氧气,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演示结束后,引导学生思考3个问题:(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3)红磷能不能燃烧?

在介绍上面的问题后,继续向同学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先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然后使用酒精灯进行加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思考现象背后原因和规律。借助于这种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另外,在讲述氢氧化纳化学性质时,可以通过介绍氢氧化钠与CO2、SO2反应的两个演示实验,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为什么烧瓶中的小气球会自动胀大?

(2)大试管中红色的喷泉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

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变化,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四、建构性探究实验教学的辅助教学途径

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之一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实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信息获取、筛选、接收、应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如何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第6篇

1.转变教学理念,端正教学目标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教学目标要定位于“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领域的发展,还要关注学生情感领域的进步。为此,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具体做到: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变“注重知识接受”为“注重知识发现”。只有注重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参与性,课堂教学效率才会有稳步提升。比如,在教学“一次函数的概念”时,先在黑板上列出两道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应用题,然后让学生将式子列出来,再仔细比较两个式子之间的异同点,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次函数的定义”。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可以让学生经历“一般——特殊——一般”的过程,有效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概念。

2.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习兴趣

初中英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范文 第7篇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的进程,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英语的教学也更加应该被重视起来。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英语的教学一直是我们在初中阶段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会听到英语难学,英语学不好的抱怨,所以英语教师应该在初中的阶段重视初中英语的教学的工作,采取一些相关的积极措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的兴趣,争取能够更好地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结合自身相关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想要更加直观有效地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我们应该从下面几点入手,希望能够对于初中英语的教学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一、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于初中英语的教学而言,我们应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在对学生进行了兴趣的激发之后,我们的教学过程才可以变得更加顺畅。因为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集中在十五六岁的阶段,这个阶段正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关键阶段。同时,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往往很容易产生兴趣和好奇心。这样,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之后,能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英语,同时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听课效果也会提升。所以作为初中的英语教师,我们应该重视对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实际的课堂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也是比较多的,英语作为一门新的语言,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保持良好的课堂的氛围,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可以得到更好的提升。这是我们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追求的。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作为从事教学多年的教师,我们都知道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的影响是直观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在课堂能够采取了比较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那么课堂的效率就会比较高;如果在教学的方法上选择不当,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是大打折扣的。所以这一点在实际的课堂中尤为重要的。在进行英语教学之前,我们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进行相关的预习的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预习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在课堂中教学的效率更快,教学的任务也就更加容易完成。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这样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角度来更好地把握要学习的内容的难点,对于实际的学习来说有着比较大的帮助。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多媒体与传统的教学辅助的手段相比,有着相当的优势,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运用多媒体的这些特点来提升教学的质量。当然,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应该适度,不可盲目。采取了良好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教师教授起来也更加便捷,长期坚持下来,我们的教学质量定能得到相当大的提高。

三、进行科学有效的复习

英语的学习毕竟是一门新的语言的学习,会存在着一定难度。要想学好初中英语,相应的复习与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英语的复习这一环节。在完成了一定阶段的学习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学习效果,来进行一个系统的复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小组之间的比赛来进行复习的过程,这样复习的效率往往更好,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对于英语的学习来说有着积极的作用。

四、让学生展开亲身实践

在我们实际的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学生在学习了英语之后,运用的能力比较差,尤其是在英语的“说”的方面,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使用英语来交流,这样英语的使用机会比较少,造成了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相对比较低的问题。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多在英语课上构建说英语的环境,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学生敢于说英语,可以将自己所学习到的英语说出来,这样的环境的构建对于学生来说是相当必要的。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英语来对学生进行提问,结合我们实际的教学的内容,比如在学习“favourite”时,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What is your favourate season?”等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学习了“favourite”这个单词,同时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水平。在进行合适的内容的学习时,适当的提问是有着积极的作用的,给学生提供了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条件,来邀请一些外国友人来参与到我们的课堂,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使用英语的环境,真正实现英语的使用过程。

我认为要想更好地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从上面所提到的这几个方面来开始入手,长期坚持下去,初中英语的教学的质量一定能够得到极大的提升。作为初中英语教师,我们应该为提升英语的教学质量而努力。

如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 第8篇

一、落实学生主体观, 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因此, 有效课堂教学必须落实学生主体观,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切实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多给学生时间思考, 让学生主动探索, 发现问题, 互相讨论, 最终解决问题, 提高课堂效率。

二、提供探究机会, 让学生积极参与

要把有效教学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不能只有教师的活动, 学生必须积极参与, 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和谐、活跃。新教材比较重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较多的章节都有交流与讨论。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这些设计, 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要把有效教学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学生必须积极参与, 要给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

三、转变教师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传统教学中,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造成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比较弱, 学生的才华和智慧得不到应有的展示。因此, 课改专家特别强调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要有利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要以学法的改革带动教法的改革, 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四、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复杂、微妙的双边活动。教师和学生各自都带着自身的主体性, 在教育活动中互相补充和发展, 才能最后达到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所以, 它要求师生必须采取密切合作态度, 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在实施情感交流的过程中, 不单单来自于教学内容本身, 即使是教学内容不包含情感因素, 也可以对其进行情感化处理, 从而更好地达到情感教学的效果。

总之, 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化学教学的生命,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质上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只有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把握、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开发、聪明的生成、人格的完善, 同时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让老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

实现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51-01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种检验教师能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将教学的效果最大化的一种方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高,教师花费的时间和物力就越少,达到的教学效果就越好。新课改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它要求老师在教授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这对教学的质量与效率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只有对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教学资源的运用等进行深入的思考、总结和改进,才能真正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化学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初中化学教学实践进行几点思考。

一、组织课堂要有明确教学目的

如果每位教师在备课和授课时,能明确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的程度、技能和需求,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的目的性和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定能得到保证。组织一堂课, 首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考虑通过教学期待学生学到什么,从而确立教学目标和任务: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应该掌握; 在能力和思想方面明确哪些内容活动及练习,会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和思想。一节课,要有主要的一两项目的。如通过演示实验能力,不仅要求教师做好实验,而且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观察实验过程、现象及结果。

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之后,学生就会有着强烈的欲望去学习化学,就会想方设法的去把化学学好,对化学的探索欲望也会非常的强烈,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也会更快,学习成果会更显著,同时他们还会把学到的化学知识与具体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时候学生本身就会有意无意的产生出一定的创新欲望。在化学的教学当中,如果一味的去教授课本上的知识是非常枯燥的,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着重对过程的讲解,让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独立的研究从而把问题解决,这样学生不仅仅是对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同时还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时间长了以后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自然而然的提高了,因为他们平时在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去探索每一个问题,在探索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能够解决其中的一部分问题,这时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说是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了,因为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创新的一部。

三、强化化学用语知识的学习

初中化学作为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离不开化学语用基础的学习。化学用语主要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等。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要进行分散记忆,二要不间断地进行强化练习。如元素符号的记忆可在一开始学习化学时,每天规定自己记两到三个元素符号,当掌握到一定数量时,再进行归纳分类,如按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进行分类,强化记忆,这样就可以分散在学到元素符号时记忆的难度。同时,在记忆过程中不断的加以练习。而对于化学式、分子、原子以及元素化合价等等,在记忆的过程中辅之以一定量的训练,以及时反馈自己对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和矫正。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应该说是贯穿于初中化学学习的始终。它直接影响着我们后续学习的很多内容。

四、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予渔,我们必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要善于改变传统的学生单一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动学习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如“将上瓶盛有氨气和下瓶盛有浓盐酸口对口靠近,出现“瓶中生烟”的奇景,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观察这一实验现象的同时,思考“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景象”等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在探究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开展探究学习不仅是训练过程方法或培养探究能力所需要的,更是发展学生对化学科学的真正理解力,建构化学核心观点的有效途径,特别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取代的。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如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等),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逐步学会探究。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探究方案,学生通过讨论筛选出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归纳出结论,在实施探究学习过程中,我们应注重探究活动的整合性和深入性。要强调质量,不能盲目追求数量。

五、重视学生化学学习的生活经验

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生活中的化学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如学习煤和石油时,介绍洁净能源的开发、目前各国开发新能源的举措等;学习酸的通性、pH时,让学生完成家庭小实验: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食醋、矿泉水、洗发剂等液体的pH值,判断各种液体的酸碱性。再如,根据生活中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化学知识进行非法活动,教给学生打假识假的经验和常识,使学生亲身体验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源于生活。

总之,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化学教师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践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才能打破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的壁垒,让学生喜欢化学,爱上化学,且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不但能学到化学知识,也能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这样才是成功的化学课堂教学,成功的初中化学教育。

参考文献:

[1] 沈峰.初中化学入门初探[J].新课程学习(下).2010(09).

如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 第10篇

摘要:初中化学课是在整个初中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学好化学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技巧,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但是,初中化学中的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有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效率低下,为此,作为化学老师,我们有责任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以此让学生学好化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G633.8

随着新课程的引入与素质教育的广泛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化学在初中阶段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也是学生们普遍认为较难掌握的一门学科,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要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化学科目与其他的学科是有所不同的,它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目前在化学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为此,本文就怎样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相关分析

1.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的是老师在讲解知识之后,学生与之前比较取得的进步的程度。课堂教学高效能够使学生自身取得巨大的进步,要想衡量教学是否有效,主要看学生在教学前后的表现。

2.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

要看一堂课是否具备有效性,与教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程度主要是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能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兴趣,能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思考能力与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自身不懂得努力,那么即便老师再认真,这也不能算是有效的课堂教学。

二、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初中化学课堂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性,而老师没有注意这一方面的情况,对待全部的学生所用的教学方法是一样的,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低下,也有一种老师不尊重自己的感觉[1]。

(2)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仍然沿用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机械的接受知识。因为老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就很少,造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缺乏。

(3)老师对教学进度把握的不恰当,在课堂教学中内容安排的不合理。

2.初中化学课堂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候的问题。有些学校根本就不开设实验课程,觉得那是没有什么用的,还有的学校在实验课中只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学生只是通过记忆来熟悉实验的过程与结论[2],根本就不是通过动手操作得到的,例如:制取氢气、测定氧气等实验。还有就是在化学实验的创新环节处理的也不是很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2)学生实验的问题。由于学校的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化学实验也不重视。有些学生本身对化学实验就不感兴趣,认为化学实验非常危险,不愿意亲自做化学实验。有一些学生不能够准确的对化学实验的结论进行阐述。

三、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对这件事有兴趣。同样的,要提高化学课程的有效性,首先要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化学实验,让学生感受实验的奇妙。例如:初中学生的好奇心是比较强的,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白纸显字、玻璃棒点灯等神奇的实验,这样,学生的兴趣大增,较好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3,4]。

2.合理的组织教学

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合理的对教学过程进行组织,老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要把学生的特点与实际的需要作为重要依据。在确保教学任务顺利达成的同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并且,化学教师在平时要对学生提出的建议合理的进行吸取,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授课方法;在讲课的时候要创设恰当的情景,让学生顺理成章的接受知识。

3.探究教学

当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了课堂教学中,探究教学是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教学中,老师不再是应用传统的、枯燥的方法来讲解知识点与例题,而是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引导学生之后让学生自发主动地了解与掌握科学知识。老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探究教学氛围,使学生都能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愉快轻松的课堂氛??,鼓励引导的授课方式,学生的自觉主动精神与勇于探索精神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而提升了化学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4.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化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之后进行较好的反思,才能够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与问题。这是对教学质量进行评判与剖析的较好的方法。我们通过对教学课堂的问题进行归纳与总结,制定出解决改进的方法,这样,就大大的促进了教学环节的完善,使得老师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创新是事物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化学教师要养成课后反思的良好习惯,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以确保教学有效性的达到。

综上所述,化学课程是在初中阶段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化学课堂教学高效能够明显的提高初中生的学习质量,判断教学是不是高效的主要标准就是看初中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效果如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要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现实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了提升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我们要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的组织教学,将探究的方法引入教学中,并在课后老师要正确的进行反思,这样,我们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6]。

参考文献:

如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 第11篇

吕桂贞

邮编256220 对于学生来说,为什么不愿意学习语文,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阅读的无所适从,没有具体的阅读方法和模式可循,教师的方法指导支离破碎,所谓的阅读课只是让学生随意的读自己喜欢读的书籍,至于读书的效果如何无人问津;对于写作更是随心所欲,教师想起什么题目就让学生写什么题目,没有具体的分年级训练计划和要求,什么样的作文是满分,什么样的作文是优秀,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毫不相干,甚至有的学生出口成章,滔滔不绝,而写作却无从下手,还有的学生阅读面极广,却不会写作;更为遗憾的是我的一个学生一直上着古典诗文辅导班,从小学坚持到七年级,而阅读和写作能力却永远卡在瓶颈上。

如此的现状,对于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几年的我来说,深感痛心,不得不深刻反思,如何真正的达到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同步提高,已经是当务之急。于是我进行了这样一些尝试:

一、分文体分阶段具体指导阅读方法。包括三阶段三板块,即阅读方法指导、方法运用和写作三阶段,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板块。初中低年级以记叙文为主,中高年级加入说明文议论文指导,同时结合课本内容穿插其他文体阅读。

以记叙文阅读为例,我上阅读课首先让学生明确具体的阅读要求和达标要求并随时运用于写作。教师指定一篇或学生推荐一篇文体明确的文章大家一起读,第一阶段是教师出示阅读题目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第二阶段是学生根据阅读方法自己设计阅读题目并解答,第三阶段是把学到的方法运用于写作,三个阶段既有重点又互相渗透,互相检验又互相补充。

第一阶段我先以具体一篇文章为例,把记叙文的阅读知识点梳理出来,系统展示给学生,大约需要八周左右的时间,具体内容包括

(一)记叙文的基础知识(1)所读文章内容是什么,概括方法:人物(事物)+事件+结果+作者感情。(2)梳理出记叙文六要素。(3)文章的体裁是什么,此文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或(记事的记叙文)。(4)多个事件的材料组织特点?分出详略。(5)划分文章层次①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②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③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④总分总(掐头去尾)。

(二)记叙文的结构知识,(1)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明线和暗线),分别以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为线索,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2)文章标题的特点。品味题目可以从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味。(3)了解人称的作用。(4)记叙顺序及作用,重点解释顺叙、倒叙、插叙及作用。(5)文章开头结尾的特点及写法,从写法和作用两方面分析。

(三)记叙文的写作知识,包括(1)表达方式及作用.(2)语言特色。(3)记叙顺序及作用。(4)写作手法及作用。

在梳理系统这些阅读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阅读相关文体的文章,根据老师要求侧重不同的重点设计问题并独立解答,目的是检查对知识的掌握理解情况,同时帮助学生真正实现知识和阅读的融合,能够把握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写作特点等等,真正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写作,先是仿写再是独立写作。比如首尾呼应、开门见山、点题等写作技巧梳理之后,我们共同阅读朱自清的《春》,延伸自主阅读他的《荷塘月色》,以此为例文进行景物描写训练。

经过三步训练,我的学生掌握了阅读答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能够把读到的方法运用于写作,并且运用所学方法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升格为发表文章,自然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在充分吸收优秀作品精华的基础上,学生的写作思路就会扩展,创新能力就会提高,也就可以写出富有特色、新颖生动的作文。

语文的阅读环节与写作环节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密切配合的,教师只有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如何实现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 第12篇

在新的课改形势之下,为减轻在校学生的学习负担,缩短学生的在校时间,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许多关注教育事业尤其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们的研究热点,下面就是本人关于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1何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使学生尽可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有的发展不需要通过课堂教学也能获得,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无效的;有的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配合,对教学产生抵触、排斥、厌恶的情绪,干扰自身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教学是负效的。目前我们广大教师追求的当然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

为了使课堂教学具有高效性,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积极去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措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有: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过程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结果的有效性以及注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维护。

3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人是一名初中化学教师,一直在探索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1)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前提。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个人形象能增加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使学生更乐意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思想。“学高为师,得高为范,”师得和学识是树立教师良好个人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精彩的语言及对教育工作的态度和责任心也影响着教师的个人形象。

(2)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主要途径。考察一节课有效性的高低就是看教师完成了多少教学内容和学生掌握了多少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能否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的内容,使知识点间联系紧密,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将《自然界中的水》时,既要讲自然界中水的分布、水的组成、水的利用、水资源的污染,还要讲水资源的保护,在这些内容中水的组成、水的净化和过滤是讲解的重点。这样安排使课堂教学既能面面俱到又能重点突出,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3)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由多个环节组成,如何使它们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流畅,省时高效,这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做到有效布置预习内容、有效导入、有效提问、有效讨论、有效思考、有效实验。例如,如何设计实验使之有效、高效呢?在做蜡烛等物质分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的对比演示实验时,我们可以让两个学生到讲台上同时演示对比实验,这样不但省时而且效果明显。

(4)改进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途径。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和运用对当今的教育教学起到了划时代的意义,它一改过去利用粉笔、黑板、模型的传统教学手段,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教学,它将图、文、声、动画等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不但省时,而且直观、生动、高效。我在教学时尽量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并利用课件上课,尤其是某些实验现象的观察(如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我通过摄像头投射到大屏幕上,不但现象明显且节省了在学生中流动观察的时间,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5)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手段。课堂教学结果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体现。教师课上得再好,如果学生不能认真听讲并转化为自身的发展,那么这节课的结果是低效的无效的,肯定不是高效的。因此,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结果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预习习惯、思考习惯、做笔记的习惯。课堂不一定要“热闹”,但一定要有“收获”!

(6)合理布置课后作业,维护课堂教学有效性。人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淡忘,因此教师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及时复习,不但能维护课堂教学成果,而且能“温故而知新”,这也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实现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 第13篇

一、转换思想,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应该转换教学观念, 明白对学生的教育不应只关注学生短期内的学习成绩, 还应重视学生的持久发展。所以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为学生提供一个高效的课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将学生当作朋友, 而不是孩子。这样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心理, 让学生更愿意说出心中的想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二、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物理情境, 让问题更加形象具体, 找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或者现象, 让学生产生共鸣, 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 在“热现象”教学中, 可通过生活中一些常用的现象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同学们, 你们仔细观察过水壶、饮水机吗?他们哪一个烧水更快?为什么在烧水的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气泡?在你将开水倒进暖水瓶的时候, 声音会有怎样的变化?……通过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让学生知道物理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学好物理可以很好地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进而让学生重视物理学习。

又如, 在向学生介绍“惯性”的有关知识时, 为了不让学生感到内容乏味, 可设计一个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在一辆匀速向前行驶的公共汽车上, 如果乘客向上跳起, 那么他相对于车体的位置, 会发生变化吗?这个问题的提出, 可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有的学生会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样学生不但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 还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能有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注重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教师在教学中发现:物理规律教学是十分困难的, 对于规律性的事物, 学生一般都不太愿意接受, 觉得没有挑战性, 无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物理规律教学中, 教师可以变换一下教学方法, 不要在一开始就将结论告诉学生, 而是让学生仔细观察物理现象, 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 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 进行总结, 得出相应的结论, 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

例如, 在为学生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 可为学生准备一些实验器材, 让学生通过实验, 观察物体运动的规律, 分析事物发展的过程, 得出相应的结论。

四、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在物理教学中, 实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扩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应该重视实验的有效性, 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 以体现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例如, 在“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以往的示范性实验改成学生实验, 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对实验现象进行思考, 根据自己的假设进行实验, 在假设不断地被推翻与重建的过程中, 学生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一些疑问, 这时教师只要适时地加以引导, 学生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样的实验带给学生的结果才是良好而有效的。

又如, 在电学实验中, 教师要先引导学生阅读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说明书, 让学生明白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特点及“+”、“一”接线柱的接线位置, 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估算量程, 然后让学生自己连接电路, 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启宇.对初中物理有效课堂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 2010 (6) .

[2]赖小琴.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 2009 (2) .

实现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几点策略 第14篇

一、营造乐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兴趣是一种非常活跃、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智力活动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激起学生对化学学科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展开主动的思考与积极的探究,从而为有效教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化学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枯燥讲述,要为学生营造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以激起学生内心求知的火焰,促进学生展开主动而快乐的学习。

1.将微笑带给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权威,占有绝对的地位,往往不苟言笑,整节课都板着脸,认为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教师的权威,才能体现教师的威严,学生才能乖乖地听教师的话,将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全部记住。这样的教学枯燥无味,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并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与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学是一个知识互动、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的过程。如果毫无感情地进行知识的传授,只会加重学生的情感负担,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枯燥与繁重,而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我们要将微笑带给学生,用微笑来拉近师生距离,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用微笑来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将这种积极的情感转移到化学学科学习上来。

2.注入现代时尚元素。初中生所生活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而多元的科技时代,我们的化学教学也不能只是局限于黑板、粉笔与教材,而是要将教学与生活、与社会结合起来,引入现代时尚元素,体现出教学的趣味性与时代性,这样才能切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需求,使得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学习的激情与动力。

例如,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进行教学,电子白板以图文声像来传递信息,具有强大的综合分析功能、展现能力,将枯燥抽象的化学知识寓于各种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中,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又如,建立虚拟实验室,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实验来做各种实验,尤其是那些实验室所不能完成的、存在安全隐患的实验。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更加富有吸引力,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学有方法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也。光有学习的激情,那只是向有效教学迈出了第一步,而要取得真正的有效教学,就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来激发学生好奇心,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探究,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由被动接收到主动构建,由会学到学会,这样才能成为有效教学。

1.创设生活情境。化学学科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切化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化学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元素,从生活中收集化学素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来呈现问题,更能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这样更能够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用所学来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这正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学生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的重要契机。

2.创设实验情境。实验在化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既是人类研究化学学科的重要研究方法,同时也是我们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学习方法。我们要重视实验教学,将实验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充分运用演示实验来呈现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热情与动力参与到新知的探究中来。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让学生结合所学来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在探究中开发智力,挖掘潜能,使学生在用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实验中不断提高实验技能,学会实验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地掌握学习方法。

总之,有效教学是广大化学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从全面着手,用先进的思想来武装我们的头脑,营造愉悦氛围,构建开放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法,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上一篇:“教育局计划”教育工作计划下一篇:语文教学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