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散文范文

2024-07-11

阿房宫散文范文(精选6篇)

阿房宫散文 第1篇

阿房宫散文

阿房宫的消息随着历史一直在流转,有时候它还很是鼓噪,甚至其名也受反复的揣度和猜测。

xxxx年,我初觅阿房宫,当时是深冬,旷野没有一个人,只有冷风吹着遗址上坚硬的瓦片。久久徬徨,直到暮霭沉降,我才离去。

xxxx年仲夏,我再赴阿房宫,其遗址上以农民承包,已经植木为林,蓊然蔽日。柳树,女贞树,石榴树,松,柏,循规而种,蔚然一片。植树造林,当是善举,然而大陆之广,何处不可以种之,为什么偏偏在阿房宫遗址上种之?

应该把遗址亮出来,给四边筑以路,给路边立以碑,或铭秦事,或刻千家咏秦之诗,遗址便成了一个让人震撼的地方,审美的地方,沉思的地方,从而给游者以识,观者以智,起一点鉴往知今之作用。

建遗址公园也可以,不过公园的元素不能多于遗址的元素,所用材料不能太时尚,太花哨,其设计不能让西方形式挤压中国风格,更不能忽略本土色彩。

自秦孝公至秦始皇,君臣奋其六世,141年,终于鲸吞周室,掌控天下,并图谋江山于万世,传之无穷,是何等抱负!不料秦统治以后便宗庙倾圮,鼎移他手。原因是什么?贾谊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问题是怎么保证仁义?没有先进的.制度怎么才能保证仁义呢?面对阿房宫遗址,显然会有封建王朝盛衰周期率之问,水以载舟与覆舟之问,昔年当世之问。可惜树木遮挡,遂使狐鼠作乐。

公元前2,秦始皇认为咸阳人多,先王所造朝宫小,决定在渭河以南建其朝宫,就是所谓的阿房宫。当时秦统一中国已经十年,由于徙二十万富豪到咸阳来,又在咸阳北坂仿照诸侯宫室大兴土木,咸阳也真是拥挤了。渭河以南是秦的上林苑,不过沣滈之间,尝为周王之旧都,所以秦始皇于斯经营阿房宫。

秦是牧马出身,素不习水,也许还惧水。以其几度迁都观察,秦的东进是迂回的,雍城,栎阳,咸阳,尽沿渭河北岸一线,并选择高亢之境,是因为这些地方坚实,安全。渭河以南又辽阔又膏腴,秦并非没有向往,然而水大浪汹,不好一苇杭之。实际上在秦惠文王执政之际,秦便于渭河以南作其宫室,只是未成他就死了。秦昭襄王没有继承先王遗志,放弃了渭河以南的宫室,然而他在龙首原北坡造了兴乐宫。汉之长乐宫便是对秦之兴乐宫的翻修,刘邦以长安为国都,初遂居于此。

秦始皇是在秦惠文王未成宫室基础之上造其阿房宫的。按照施工方案,先造前殿,其东西要长,五百步,南北会短,五十丈。司马迁记其之广,可以上坐万人,下扬大旗,也许是一种夸张,杜牧之赋更是一种想象了。不过阿房宫确实有其雄壮的规划:这个建筑群将星列方圆三百余里山川之间,浩浩荡荡,满是秦的正庭别馆,阁楼台榭。它将筑阁道,以通骊山,筑复道渡渭河,以连咸阳宫,以终南之巅为阙,以樊川之波为池,以渭河为天汉。

不知道秦始皇当年是否参加了阿房宫的奠基典礼,事实是,经营两年,他就驾崩了,宏伟的工程只是开了一个头。秦二世胡亥接着干,可惜这个王朝的暴虐使民不堪命,起义风起,夺权云涌,天下迅速大乱,有文武大臣便向胡亥建议:“请止阿房宫作者。”阿房宫遂惟有前殿。不过项羽来了,既烧咸阳宫,又烧阿房宫,其前殿便为废墟。渭河有神,秦欲在其南发展,造其朝宫,竟几世未成。秦始皇甚至动员了七十万刑徒以筑阿房宫,也终于未成。

十世纪学者宋敏求考察阿房宫,记其东西北三面有墙,周长五里,高为八尺,上宽四尺五寸,下宽一丈五尺。接着他喟叹了一声:“今悉为民田。”1991年我见阿房宫遗址也还是民田,瓦片都在麦茬之中。然而,这里竟被树木覆盖了。

从南向北,穿过其林,走其小径,我从前殿的台基上跳下去,得以清晰地审视这个古老建筑的立面。夕阳渲红,夯土发白,其层层叠加,如饼干相累,缓缓为高,仍有一种吞山吐谷的霸气。当然,我也能感到刑徒的艰苦劳作。这种夯土一般都是锅炒了的,以防生草,不过从阿房宫前殿夯土的缝隙还是长出了一些荆棘。其立面东西长1119米,沿着这一带,踞有巨家庄,赵家堡,古城村,乡聚生活似乎很是朴静。有八九个小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所立碑上兴奋地玩其拍泥,有三五成群的老者蹲在自家门口,一个壮年问我:“阿房宫什么时候开发呢?”

阿房宫究竟是什么意思?它一直以来都是悬案。司马迁说:“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是也。”颜师古说:“阿房者,言殿之四阿皆房也;一说大陵曰阿,言其殿高,若以阿上为房也;房或作旁,始皇作此殿,未有名,以其去咸阳近,且号阿房,阿,近也。”司马贞说:“此以其形名宫也,言其宫四阿旁广也,故云下可建五丈之旗也。阿房,后为宫名。”朱骏声说:“阿房假借为傍。秦阿房宫在阿基之傍,宫未成而秦亡,未命名,故人称为阿房宫。”马非百说:“阿房乃一地名,故天下咸以此称之。”集其数解,还是不定。以关中土语,那个之意为阿,也许阿房宫就是那个宫之意吧,它原本是简单的。秦始皇卒为非凡之人,兵马俑是谜,阿房宫之意也是谜了。

正要离开废墟,蓦地有一只阿房宫的蚊子落在我额头,朋友想帮我赶走,吾以目光阻之。也许这是一只秦始皇喂养的蚊子,曾经歌唱过秦始皇,能随便放了它吗?即使我打破自己的脑壳,也当打死它。我便强忍着,让它吸吮,等它陶醉了,猛击一掌。还好,脑壳完整,只是亮响一声,展手一看,掌中有血,蚊子已经碎为稀泥。

阿房宫散文 第2篇

-杜牧

[教学目的]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2、了解体会作者对秦亡的原因的看法,以及文章的写作目的。

3、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4、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贾谊写了《过秦论》,其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针对汉初的情况,主张施行仁政。同样是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

二、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文人耿介,不屑逢迎。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年

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杜”(李白和杜甫称“老李杜”)。同学们知道杜牧的多少作品呢?可以让学生自由发言,或教师点拔(选其中的几首):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赠别〃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知。

《赠别〃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山行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背景介绍与解题:

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至秦灭时仍未完工。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杜牧此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自称有讽喻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之意。“赋”是古文中介于韵文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多用铺陈夸张手法,极尽渲染之能事,语言讲究对偶,注重声律,辞藻华丽,富有文采,称为骈赋。唐宋时,它已经趋向散文化,句式参差,长短不齐,多以散代骈,押韵也比较自由,人称“文赋”。

四、讲解第一段:(一)补充解释

1、六王毕,四海一

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

而:表顺接的连词。北、西:名词作状语。走:达。

3、各抱地势

抱:适合,随着。4、盘盘焉

焉:……的样子。

5、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落:量词,座,所。

6、复道行空

行空:横跨半空。

7、不知西东

西东:互文见义,指各个方向。

8、歌台暖响

响:声响,指歌声和乐声。

9、而气候不齐

而:然而。气候:天气(风雨晴雪),指情况。齐:相同。

(二)分析内容。

1、前四个3字句:写出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

2、第二句:从全景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3、第三四句:写阿房宫依山水而建,突出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

4、第五句:由实写楼阁、廊檐到虚写长桥复道。

5、第六句:用夸张、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来陪衬它的宏大宽广。

五、作业:课后自译并背诵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段:检查翻译、背诵及活用词掌握理解情况。

二、分析第二段。

(一)补充解释:

1、辞楼下殿

辞:离开。下:走下,名词作动词。

2、辇来于秦

辇:名词作状语,坐着辇车。

3、朝歌夜弦

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夜晚。弦:名词作动词,弹弦,奏乐。

4、为秦宫人 为:成为。

5、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绿云:黑发。

6、雷霆乍惊 乍:突然。

7、杳不知其所之也 之:动词,往,到。

8、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9、齐楚之精英

精英:出类拔萃的人。

10、金块珠砾

块、砾:名词作动词,当土块、当石子。(二)分析内容:

1、第一句:照应“六王毕,四海一”。

2、第三句:写宫人梳妆打扮,着力表现其明艳动人。

3、第四五句:写宫人的凄惨生活,揭示秦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

4、第六七句:由写人的被欺辱转而写物

被践踏。

5、小结: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靡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做准备。

三、分析第三段。(一)补充注释:

1、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心:心意,意愿。

2、秦爱纷奢 纷:多,繁华。

3、人亦念其家 念:顾念。

4、奈何取之尽锱铢 奈何:怎么,为什么。

5、多于南亩之农夫 于:比。南亩:田间。

6、多于周身之帛缕

周:全。帛缕:借代衣物。

7、戍卒叫,函谷举 举:被攻占。(二)分析课文:

1、前四句:对比人心事理,质问秦统治者的贪婪与残暴。

2、第五句:比喻、排比,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3、第六七句:写“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

4、小结:由描写转入本段的议论抒情,逐渐显示文章旨意。

四、分析第四段。(一)补充注释: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族:名词作动词,族灭。

2、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使:如果。爱:爱护。

3、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递:传递。为:做。

4、谁得而族灭也 得:能够。

5、秦人不暇自哀 哀:哀叹。

6、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二)分析内容:

1、第二句: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

2、第四句: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第五句:用“后人”委婉地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意味深长。

4、小结: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五、总结全文

1、揭示主题:不爱人民的统治者必将导致灭亡。、简要比较《阿房宫赋》与《六国论》、《过秦论》在写法上与本文的异同。

分析:

(1)共同特点是:都以秦与六国的兴亡为论题,都针对当时朝政有为而发,规劝当政者要引以为鉴。

(2)各篇的独创性是:

①贾谊论秦亡,在历史上首先揭示了秦亡的根本原因是“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的道理。

②苏洵论六国之亡,第一次从“六国破灭”的内部因素的角度来立论,对这些内部因素的分析又是全方位的,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方面,而且处处显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③《阿房宫赋》,可以说是用赋的形式来写议论文,这写法本身就具有独创性;其次,作者选择了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作为立论的角度,把阿房宫作为秦始皇骄奢淫逸的象征,作为秦始皇压榨人民的见证,作为秦王朝覆灭的标志,这种立论的方式更具有特色。

3、名家评析。

这篇文章的一开头就很不平几,请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真是突兀有力,如泰山压顶。读了这四句,使人想起李白的《蜀道难》的开端。想一想,如呆取消了这四个句子,直接以描绘开始,那不但使人觉得平板无力,对于这篇赋的意义也会有所损减。作者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费过何等的

匠心,才锤炼出这十二个字。

这四句话,头两句写出了秦帝国统一天下的气概,接下的两句写的是阿房宫的宏伟规模和建造它的辛苦,上下意义衔接,但两句又各自独立。气魄多么雄伟,意义多么重大!时代的形势,帝王的奢侈和野心,一齐跃然而出。这里面隐含着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讽刺。

这四句是帽子,扣得紧紧的,然而卷轴展开了宏伟壮丽的画图。规模这么大的一座宫殿,怎样去写它,这确实是一个难题。如果只表面上用一些类似“宏伟”、“壮丽”、“巍峨”、“高耸”等等字眼去形容,就容易空洞,不能给人一个具体的印象。相反地,如果仔细描绘,又难免繁琐,失之于罗列现象。《阿房宫赋》作者的艺术概括力就从这里表现出来。他既不作自然主义的铺陈,又不流于空疏,笔墨不多,却把阿房宫的形象、规模、气魄通过具体描写表现了出来,给读者一个鲜明突出的印象。请看他的描写是如何的壮丽:“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这是概括全貌的写法,读者会从这六句中,想象到这座宫殿的高度和它幅员之广大。先给人一个雄伟的感觉,然后作者就展开具体的描写,参差错落,用十个句子写出了阿房宫里楼阁之胜:“五步一楼……矗不知其几千万落。”接下去,作者凭他的如椽大笔,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文字,极尽描绘之

能事,用短小的四字句,两句连接,一连写了六句。……六句排列巧妙,比喻新颖,音调铿锵,就像流着的泉水一样淙淙作响。在这里,作者分别用两句话状写一个景,而写法又都是第一句写实,但其中也有比喻,第二句就光用比喻来写,以加强第一句的印象。最后两句还以感叹抒情的意味对前四句作了一个小结。再往下当我们读到“歌台暖响……而气侯不齐”这样的一些句予的时候,诗情画意,音乐之美,一齐涌来,令人心胸开阔,榆神爽快,忍不住耍为它拍手叫好。

—臧克家《诗人之赋—读杜牧的〈阿房宫赋〉》

[译文]

六国覆灭,天下统一,蜀郡的山林伐光了,于是造起了阿房宫。(它)占地三百余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阿房宫)从骊山北麓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渭水、樊川)两条河流,滔滔地流入宫墙。五步一座高楼,+步一座亭阁;走廊曲折如宽带回环,屋檐翘起似高鸟啄食;(这些楼阁)各随地势而建,座座通连、檐角交错。盘扭回旋的,屈曲勾折的,像蜂房,像水涡,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水面上,(就如同游龙一般,可是,)没有云彩,怎(会有)蚊龙(腾空)?复道横空而跨,(就好像天上的彩虹,)(可是)不是雨过天晴,怎(会有)虹霓(凌空)?(楼阁)高低错落,令人迷蒙,不辨南北西东。台上歌声温润,洋溢着春天般 的欢乐;殿中舞袖飘拂,充满着风雨交加般的凄冷。(歌舞纷繁不断,欢乐悲戚丛生)一天之内,同一座宫殿之中,(让人感到)寒暖不均,气候不同。

六国的妃嫔宫女,诸侯们的公主、孙女,辞别了(自己国家的)搂阁宫殿,被辇车送到西秦。(她们)日夜弹唱,成了秦皇的后宫之人。(光如)明星闪亮,原来是(宫人们)打开了梳妆镜;(色似)乌云纷扰,原来是(宫人们)一早梳理发鬓;渭水涨起了一层油腻,原来是(宫人们)泼掉的漂满粉脂的洗脸水;烟雾弥漫,原来是(宫人们)点燃椒兰香料在香鼎。疾雷忽然震响,原来是(皇上的)宫车驰过;辗辗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声,不知它驶向什么地方。(宫人们)任何一处肌肤,任何一种姿态,都极尽娇艳美丽,(她们)久久地伫立等待,盼望着(皇上)幸临,得到(皇上)的宠爱;(可是,)有的宫人三十六年从未见到过(皇上)的身影。燕国赵国收藏的珠玉,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齐国楚国的瑰宝奇珍,多少代,多少年,从(本国)百姓那里劫掠而来,堆积如山;一旦(国家灭亡)不能再占有,统统运进了阿房宫中,于是,把宝鼎视为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视同土块,把珍珠看成石子,随地丢弃,秦人看着这些宝物并不怎么爱惜。

唉!一个人的心思,也是千万人的心思(人同此心)呀!奏统治者嗜好繁华奢侈,人

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百姓的财物)一点都不放过,挥霍起来却像泥沙一样随便呢?(甚至)让支承屋梁的柱子,比农田里的农夫还多;让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布机上的织女还多;让(建筑物上)颗颗突出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让参差不齐的瓦缝,比全身丝绸衣服的纱线还多;直的横的栏杆,比全国城郭的围墙还多;嘈杂的笛声琴声,比闹市里的人声还多。(终于)致使天下人心里憋满了愤怒,却不敢说话。暴君秦始皇的心,一天比一天骄横顽固。(待到)戍边的士兵们一声呐喊,函谷关的天险就被攻破,(入关的)楚人一把大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成了一片焦土!

阿房宫何以悄然消失 第3篇

师:不是杜牧明明白白地说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吗?火烧阿房宫必然会留下大量明显的痕迹,但是,经过两年多考古人员大面积的发掘,并未发现被大火烧过的痕迹。大家想想看,猜猜看,这是怎么一回事?(此时,学生陷入了困顿,开始自发地议论和猜测。教师尽量倾听并不断追问。)

师:研究历史需要大胆猜测,但是必须遵循历史研究的特殊规律,从客观真实的历史记载或发掘中去寻找证据。下面我们来查查当年历史学家的记载,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有利于破案的证据。(展示司马迁《史记》有关记载。)

学生在教师导读下,通过仔细研究司马迁的记载后,发现了几个重要的结论:历史上是有阿房宫的。从司马迁的记载来看,项羽确实有火烧秦宫的罪行,而且说是非常之大。同时,也有学生提出了质疑:既然如此,可能是司马迁记载有误,可能项羽没烧阿房宫,因为考古发掘不能证明阿房宫是被大火所烧。

师:看来,我们暂时还不能对这个疑案做出结论。为了将问题继续深入下去,下面我们再来把有关材料放在一起,仔细斟酌一下,从各种材料的综合比较中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线索。(展示三则材料,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提出新的看法。)

学生们通过比较后,展开了热烈讨论并且争先恐后地发表了自己的探究成果。(略)

师:大家的探究已经基本上解决了问题,而且不自觉地注意到了材料的比较甄别,也知道了什么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材料,什么是信史,文学与史学的联系和区别等。下面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帮助大家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大家知道秦朝的首都在哪里吗?(咸阳)你们知道“咸”和“阳”在古代汉语中的意思吗?今天陕西关中地区的方言中,把“那边”读作“阿房”,而据我所知,史学家司马迁就是今天的陕西韩城人。请大家根据我的这个提示,再回过头来仔仔细细地读一读司马迁的《史记》关于秦始皇修筑“阿房宫”的记载和“阿房宫”名字的由来,看看谁能发现其中的新线索?

此时,学生们好像有了新的阅读欲望和阅读方向。在短暂的寂静之后,学生们似乎恍然大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下面是学生的几个推断。

甲:“司马迁说秦始皇嫌咸阳的宫殿太小,所以就令人在城外的渭河南面重新修建宫殿,因为当时的人们大部分都居住在咸阳城里,所以就把正在修建的宫殿叫做阿房宫,这并不是宫殿的正式名字,而是那边的宫的意思。所以,司马迁说项羽火烧秦宫应该是渭河南面的秦宫,而不是正在修建的阿房宫。”

乙:“根据我的判断,阿房宫可能根本就没有建成,因为时间太短。不然项羽也不会放过它的。所以,考古队员才没有发现许多阿房宫的建筑物,更不可能发现大量被火烧过的痕迹了。”

丙:“要是阿房宫真的建成,项羽要是真的烧了这个宫殿,司马迁肯定会有历史记录的,不可能只提到建设这个宫殿,而不提被项羽烧掉了。”

师:我非常钦佩大家的推断。你们的推断实际上有许多与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推断相同,而且后来的大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曾经做出过明确的记载。从班固的记载和考古发掘来看,你们的判断是符合逻辑的。假如你们今后遇到历史疑问的时候,应当如何去分析破解呢?

生:要找史学家的记载;要好好读懂历史原文;要看看史学家是什么地方的人,讲什么土话;要进行考古发现等。

寻找阿房宫 第4篇

前殿为何无宫殿?

2002年10月,考古专家李毓芳带领阿房宫考古队,在距古城西安不远处一个巨大的土台子上,开始了阿房宫遗址的考古发掘。这是一片高大的黄土台地,当地人叫它“邬岭”。根据文献记载,秦始皇的新朝宫就修建在这片黄土台地上面。当年在秦始皇的心目中,要把阿房宫打造成一座比咸阳宫大得多的的宫殿,依照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的气魄,阿房宫始终被人们认为应该是一座始无前例的巨型宫殿。如今在阿房宫遗址上布满了村庄、果园和农田,它的东南部还有一处深深的凹陷。

阿房宫考古队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在前殿遗址已勘探面积35万平方米,试掘和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基本搞清了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范围及其所属遗迹的分布, 但他们逐渐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前殿遗址台基顶部的秦代遗存仅仅限于前殿北墙遗迹及其顶部建筑倒塌的堆积物,也就是说,阿房宫前殿可以说只完成了夯土台基的建筑,没有宫殿建筑。

是楚人一炬吗?

至今,人们仍无法忘记项羽点燃的那场大火,无法忘记司马迁的痛惜:“项羽引兵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从那时起,我们便失去了阿房宫。但是,考古学家在遗址没有发现被大火焚烧的痕迹。公元前207年,项羽入关后,不仅秦宫室烧毁,更企图将秦始皇陵、兵马俑等一切留有大秦印记的东西全部毁掉。近年来的考古发现多次证实史书中的记录是正确的。但为何偏偏在阿房宫的遗址中,却找不到证据来印证这段史料?李毓芳查遍各家史籍,其中最早记载那场大火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记载:“项遂屠咸阳烧秦宫室,掠其子女,收其珍宝浮财,诸侯共分之。”这就是说,项羽对咸阳实行了三光政策,但没有提阿房宫。在《项羽本纪》里的记载是:“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在这里司马迁还是没有提烧阿房宫。如果项羽也将阿房宫一同毁掉,司马迁在记录这段历史时不会只字不提阿房宫的。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距离秦始皇修阿房宫只有100年,所以他完全可以到这儿来看一看,有没有被火烧过的痕迹。

究竟是谁让人们深信阿房宫毁于大火?仔细翻阅历史,只有在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有“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时,项羽、大火和阿房宫才被紧紧捆在一起。但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当时距离秦朝灭亡已经整整过去了1000多年,他不可能见到阿房宫被大火焚烧的真实场面。而司马迁在《史记》中只提项羽烧秦咸阳宫,却对阿房宫是否被烧只字未提,其中定有缘由。李毓芳认为从考古发现的事实来看,这个缘由或许就是项羽当年根本没有点燃阿房宫,这也是阿房宫遗址没有发现火烧痕迹的唯一解释。究竟是何种原因唯独让阿房宫在那场大火中幸免,这个巨大的疑问又促使着李毓芳的考古勘探向更深一步推进。

新的难题:阿房宫为何会人间蒸发?

既然考古发掘已经证明阿房宫前殿没有被大火焚烧,那么2200多年的岁月有可能蚕食掉它地上的部分,但地下依然可以保存着大量的物证。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顺利。除了极少的秦代瓦片,这座巨大的台地竟然只是一个平平整整、干干净净的夯土堆。既然项羽没有烧毁它,还有什么可怕的力量能如此彻底地摧毁这座宫殿?李毓芳开始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因为没有发现足够的建筑物残骸,就无法证明这里曾经有过宫殿建筑,更无法证明阿房宫前殿的存在。

就在此时,考古队发现了一条新的线索:在夯土台的侧壁有一个运土的斜坡。这让李毓芳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如果为了运输黄土,夯筑地基理应修建一条坡道,甚至宫殿在建筑过程中这条坡道都有存在的理由。但是当宫殿建筑完成后,这条坡道就应该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此可以推断:阿房宫并没有建完。

史料中的新线索

为了印证考古发掘得出的结果,李毓芳认为有必要再次翻开久远的历史。当初秦始皇下令修建阿房宫的时间是公元前212年,但在公元前209年,他就突然病死在出巡的途中。在这之前,阿房宫和秦始皇陵是同时并行的两大工程,为了尽快安葬秦始皇,秦二世不得不决定停止阿房宫的工程,抢建秦始皇陵。这一年,距离秦始皇下令修建阿房宫仅仅不到两年。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陵的修建时间长达37年,而阿房宫的工程在进行了两年之后就被终止了。李毓芳找出了那些带有标记的秦代瓦片,这是阿房宫前殿遗址中出土的唯一物证。瓦片上留下的印记证明“大匠乙”曾经在阿房宫前殿的工地上烧制砖瓦。秦始皇陵和阿房宫是同时建的,这两个工程互相之间有冲突,尤其是在秦始皇陵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72万人,这个时期阿房宫同时保持70万人在修建是不可能的。

看来大匠乙没能在阿房宫这里烧制出更多的瓦片,他很可能也被调到了秦始皇陵的工地上。在一块瓦片上印制的是北司两个字,它是秦代制作建筑材料官府的名称,无论是“大匠乙”还是其他的工匠,都由这个机构管理。李毓芳认为,现在我们发现在阿房宫和秦始皇陵的建筑材料上刻着的印记,有相当一部分是同一个官府生产的。至于实际操作的各种类型的技术工人,包括木工、泥瓦工这些人,现在看来,肯定两边是交叉使用的。因为当时文献明确记载,把阿房宫的工程停下来,就是把这批人调去修建秦始皇陵,因为秦始皇在沙丘死了。

秦始皇的死亡足以撼动整个秦帝国,而秦始皇为自己设计的新朝宫阿房宫,这时自然也失去了继续建造的动力。大匠乙在阿房宫前殿的工地上只烧制了不多的瓦片就被调往了秦始皇陵。公元前209年4月,秦二世登上了帝位,《史记》中记载秦二世在抢修完秦始皇陵安葬了父亲后,曾下令旨意:“复作阿房宫。”但此时的秦王朝国运急转直下,恢复修建阿房宫还不到两年的时间,项羽、刘邦带领的起义军就攻进了秦帝国的大门,阿房宫的建造工程不得不再次停止。从此以后,随着秦帝国的消亡,史书上再也不见了阿房宫的踪影。

揭开历史真相

从秦始皇计划修建阿房宫算起,阿房宫前殿的工程总共历时不到4年。由于秦始皇的突然死亡,工程还被暂停了一段时间。这座秦始皇心目中的巨型宫殿,在没有现代化机械设计、完全靠人力施工的年代,短短的4年时间究竟能够完成多少工程量?考古人员测量出了阿房宫前殿遗址的面积为54万平方米,但这是一个高出地面12余米的夯土台,仅仅夯筑这个宫殿的台基,就需要用650万立方米的黄土。靠人工夯制来完成这座夯土台基已经是一项庞大艰难的工程了,但阿房宫是关系着秦帝国千秋大业的重要建筑,对这个工程质量的要求应该是更加苛刻的。如果4年时间才夯筑出一个前殿的地基,整个阿房宫又何以建成?考古发掘的证据已经呈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在阿房宫前殿上,除了三面墙以外没有任何宫殿建筑,阿房宫前殿根本没有建成。

尽管杜牧以诗人的想象借那海市蜃楼般的宫殿警示后人,让人们对它难以忘怀。但这块土地在失去阿房宫后依旧让人肃然起敬,因为这里始终承载着那个伟大的梦想。

阿房宫散文 第5篇

■《阿房宫赋》文章说明

关于阿房宫,《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看来阿房宫确实很豪华壮丽。但作者在这篇赋里,展开了更为丰富的想像,运用赋的传统手法,铺陈夸张,把阿房宫写得更为豪华壮丽。

谈古往往是为了论今。这篇赋也是如此。在这里,作者并非为了把秦阿房宫铺排描绘一番,而是针对当时的现实写的。这篇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年间。这时,唐王朝的统治本来就江河日下,一蹶不振了,而唐敬宗又是一个更为荒淫腐朽的皇帝,他不顾国家**,财源枯竭,民不聊生的形势,自即位以来即沉湎声色,广选美女,大兴土木,修建宫殿,使唐王朝的统治更加岌岌可危。作者在这篇赋里就通过秦阿房宫的建造到毁灭,提出了一个历史教训:统治者穷奢极欲,不爱惜人民,只能导致自己的败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赋中,作者明确指出:统治者的豪华生活是建筑在对人民的残酷掠夺基础上的。这种认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用赋这种文学样式表现出来,是难能可贵的。

这篇赋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阿房宫的铺排描写,第二部分是对阿房宫的议论。而铺排描写是议论的基础,为议论服务的;议论又是从铺排描写生发而来,紧紧切合于铺排描写。铺排描写处词采瑰奇,气势劲遒;议论处则警辟犀利,一语破的,戒鉴之义昭昭,绝无汉赋那种劝百讽一之嫌。

对阿房宫的铺排描写部分又可分三段。先写阿房宫的雄伟富丽。赋一开始只用一句话交代了阿房宫的建造:天下统一了,用大量的物质财富建起了阿房宫。这里用一个“毕”字一个“一”字来表现秦统一天下的过程,是秦建造阿房宫的社会历史条件;一个“兀”字一个“出”字表现阿房宫的建造过程,是秦建造阿房宫的物质条件,含蓄地说明了阿房宫的出现,取尽了天下的财物。接着就写阿房宫的形象,先写外观:“三百余里”为其广;“隔离天日”为其高,“西折”“直走”为其气势,几笔粗线条的勾勒就从外观上、从整体上把阿房宫的雄伟写出来了。然后写内部,通过“流入宫墙”的“二川”,把人们的视野引入宫中。写宫中则是细线条的刻画。作者细致地铺排了楼阁、回廊、屋檐、长桥、复道、歌台、舞殿等等,而在铺排中,又通过一系列的比喻突出雄伟的气势,富丽的形象。比喻则是多种多样,不拘

一格。以人腰比喻回廊,以飞鸟啄食比喻檐牙,以“钩心斗角”比喻楼阁建筑的形势,这都是以动比静,化静为动,造成更为生动形象的艺术效果。而以巨龙比喻长桥,以彩虹比喻复道,又是用疑问的语气写出来的,就让人感到比喻与被比喻之间更相似,更逼真,把长桥、复道描绘得更壮丽。至于把歌台的歌声写成“暖”,写成“春光融融”,把舞殿的舞写成“冷”,写成“风雨凄凄”,实际上也是对歌台舞殿气氛的一种比喻,只不过这里是通过人的感觉来比喻的,所以能给人以更深刻的感受,有力地表现了阿房宫中急管繁弦,终日不绝,轻歌曼舞,夜以继日的豪华生活。

第二段则从写建筑转入写宫女。中国古代,皇宫中宫女的多少,往往标志着帝王荒淫奢侈的程度。这里就是用夸张的笔法,写阿房宫中的宫女之多,以突出秦宫的豪华奢侈。开始先交代宫女的来源。如果说阿房宫的建造,是竭天下之物,那么阿房宫中的宫女则是尽六国之人。这些宫女原来都是六国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今天却“朝歌夜弦,为秦宫人”,秦的强与暴于中可见。接着就抓住宫女生活最具有特征性的细节,以一套排比句加以铺排描写。在这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笔法,通过夸张把铺排描写集中到表现宫女之多上:当宫女们打开妆镜,就像天上的无数明星;当宫女们梳理头发,又形成一片片乌云;宫女们泼掉的梳妆用水,使渭水都涨起了一层油腻;宫女们焚烧香料以熏居室,又呈现出烟雾弥漫的景象。这该有多少宫女啊!正因为宫女如此之多,所以当皇帝乘着宫车隆隆而过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去宠幸哪一个宫女,她们只能“缦立远视,而望幸焉”,乃至有的宫女从始至终就没有见过皇帝。作者在这里连用了六个“也”字,既不妨碍句式的整齐,又造成了语气上的一唱三叹;既渗透出对宫女之多的感慨,又表现出对宫女们禁闭深宫的不幸的同情。

到了第三段,又从金玉珍宝之富来写阿房宫的奢华。阿房宫不仅竭天下之物,尽六国之人,而且穷人间之财。六国统治者多少代多少年积累起来的金玉珍宝,都被秦“输来其间”。而这些“倚叠如山”的金玉珍宝正是六国统治者“剽掠其人”而来的。这里,不仅点出六国“不爱其人”,秦也不爱“六国之人”,而且表明,无论是六国还是秦,他们的奢侈豪华都是建筑在对人民的剽掠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在阿房宫里,秦人对这些金玉珍宝“弃掷逦迤”,视若石砾,其奢侈挥霍更在六国之上。这就为后文议论六国的失败,秦的灭亡,设下了铺垫。这段在写法上与第一段的比喻、第二段的夸张不同,主要是直叙其事,既与内容上对阿房宫奢华的揭露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直接相适应,又取得了变化多端,毫不呆板的艺术效果。同时,也为下部分的议论,起了直接引渡的作用。

对阿房宫铺排描写的中心是奢侈豪华。

第四五两段就是这篇赋的议论部分了。汉代大赋结尾处往往有一点议论,但那是点缀,与全赋并不协调,也起不到议论的作用。魏晋南北朝的抒情小赋,一般的就没有了议论。这篇赋则继承了汉赋结尾处议论的特点,但又有明显的变化与发展。这里的议论成分,不仅比汉赋大大加重,几乎占了全篇的一半,而且成为全赋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起着点题的作用。不是用议论为铺排做点缀,而是让铺排为议论服务。这种情况也是唐、宋赋的特点之一。

第四段以“嗟乎”二字开始,直接表达了作者无限感慨的心情,引起了议论。接着就紧承上段对秦人尽掠人间的金玉珍宝而又肆意糟蹋挥霍的描写,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有同心,心有同理,“秦爱纷奢”,难道别人就不爱惜自己的财物?为什么把别人的财物搜刮得一干二净,而秦人糟蹋挥霍起来竟视如泥沙?这就把“秦爱纷奢”的违天逆人,极不合理以及这种“纷奢”是建筑在对广大人民的残酷剥削,疯狂掠夺的基础上,一下子提了出来,可以说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秦爱纷奢”是一篇之眼,前三段铺排的是它,后两段议论的也是它;它既总结了前三段的铺排,又领起了后两段的议论。然后通过一个“使”字把问题深入一步,联系阿房宫的豪华,进一步写“秦爱纷奢”的违天逆人,极不合理。这里,在一套排比句中,通过对比的手法,集中地铺排了阿房宫的豪华已经超越了天下可能有的财力物力,人民已经无法负担了。对比时,集中在一个“多”字上,一方面是阿房宫的豪华所需,一方面是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前者远远多于后者。对比之下,不仅说明了阿房宫的豪华程度,更揭示了这种豪华乃是人民的血汗。然后又通过第二个“使”字把这段开始提出的问题再深入一步,指出了“秦爱纷奢”的结果:天下怨怒,暴秦灭亡,阿房宫本身也化为一片焦土。这里写天下人“不敢言而敢怒”,既表现了秦的残暴,又说明了民怨难遏,人民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但是“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秦始皇的统治却越来越“纷奢”,越来越残暴了。一方面是忍无可忍,一方面是更加残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秦王朝的灭亡是必然的了。这里称秦始皇为“独夫”“骄固”,作者对荒淫奢侈,专横残暴的统治者的愤怒心情已溢于言表。这段的最后用一句话16个字,概括了秦王朝终至灭亡,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的历史过程,既简练又形象,看出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

最后一段,则是在议论“秦爱纷奢”的基础上,一语破的,指出秦被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不爱惜人民,为作者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提供了历史教训。议论还是由“呜呼”领起,表现作者对历史教训的沉痛感情,加强感情色彩,起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的作用。前文已写出秦灭了六国,天下人又灭了秦。但这里却突然一转,提出使六国灭亡的不是秦,灭亡秦国的也不是天下人。这就不能不使人们发问: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秦国灭亡了呢?把人们由表面引向深入,不仅使文章波澜突起,走向高潮,也显得议论更加深刻,让人们更加注意。接着就急转直下,说明了六国与秦的灭亡都在于不爱惜人民。但这里是从反面说的,指出假

设六国与秦能够爱惜人民,他们就不会灭亡。本可以不灭亡,但由于不爱惜人民,导致了灭亡,就更让人感到教训的沉痛。这就指出了秦灭亡的根本原因。前边仍由“嗟夫”领起,后边以反问结束,更加深了沉痛的感情。最后用四个“哀”字结束了全文,把这沉痛的教训提交给作者当时的统治者。这里的“哀”并不是指同情秦残暴的统治被灭亡,而是指本可以不灭亡,但由于不爱惜人民而遭到灭亡的历史教训令人沉痛。“秦人无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这“后人”当然包括作者当时的统治者,如果“后人”只哀痛惋惜秦的灭亡,而不以秦灭亡的根本原因为戒鉴,改弦更张,只能重蹈秦灭亡的覆辙,同样会有更后来的人来哀痛惋惜自己的败亡。这四个“哀”字实在发人深省。

(选自《历代赋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秦晖\秦国:国“崛起”民“跪下”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希望国家强大,其中也包括在政治上、军事上强大,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国家的强大可以增进国民的尊严。但是我这里说的是很多情况下,不是一切情况下。在有些情况下,国家的强大不仅不能带来国民的尊严,反而带来的是国民的屈辱。

我要举的一个例子,最近播了很多帝王剧,正在热播的就是《秦始皇》。秦毫无疑问是一个强国,而且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强国,唐人在唐诗中曾经有一句话,“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我们不妨看看秦人是怎么评价自己的,秦国有没有反对派呢?我不知道,但是我这里列举的不是反对派,而是那些强秦的理论家们,完全是官方人士,他们是怎么论证秦国的强大和老百姓的地位。

《大国崛起》播出之后,我看到一些文章,说西方的民主制度其实不是一种好东西,为什么呢?民主制度从希腊罗马开始,就是因为西方人侵略成性,他们为了对外征服,所以他们本族人要团结起来,所以搞了一个民主制度,对本国人很好,但是对外族人很坏。说中国正好相反,我们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不搞对于征服,因此不需要民主制度。我们可以对自己人坏一些,因为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所以我们不太在乎给自己人一些好处,团结起来征服外国,中国人没有这种传统。秦始皇的制度后来被认为比民主更人道,因为民主虽然对国内人不错,但是对国外人很糟糕。而我们国家以前这套制度,好像是对本国人不怎么样,但是在全世界是一个和平的样本。西方人为了征服外部,需要在内部搞民主的说法我觉得其实是不成立的。希腊罗马他们当然也有对外征服,但是对外征服并不一定需要就要搞民主,比如说波斯帝国。搞民主的基本动力还是来自国内,并不是来自国外。

可是你看看《韩非子》和《商君书》就知道,为什么要强调强国呢?就是要穷兵黩武、对外扩张。《商君书》据说是商鞅写的,现在一般认为它有些篇章可能是出自商鞅的手,其

他可能是出自商鞅的后学。《商君书》和《韩非子》,建议大家有兴趣的话读一下,那的确是千古奇书,只读四书五经很难了解中国是怎么一回事,不读《商君书》和《韩非子》不可能知道什么是传统。

秦国的统治者、秦国当局,怎么总结自己的强大?《商君书》有一章就叫《弱民》,公然宣称“民弱则国强,民强则国弱;有道之国,务在弱民”。国家要强大、要对外征服,首先要把自己的百姓收拾的服服帖帖。商鞅说你连本国的百姓都收拾不住,你还能征服外地吗?《商君书》有一句话,“能治天下者,必先治其民,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百姓就几乎成为他们的敌人。强国就要弱民,为了弱民绝不能让老百姓衣食有余,商鞅说“农有余食,则薄燕于岁”,只要衣食有余,他们就不会努力,所以一定要把他们搜刮得一贫如洗。商鞅还有一句话,“足民何可以为治”,百姓只有穷的一塌糊涂,才会希望国家来救他们,如果他们都富了,还稀罕你吗?他认为,国家要强大,就要使民“家不积粟,上藏也”,百姓家里没有积粮,所有的粮食都存在王那里。同时还要有一套很严酷的户籍制度,“行间无所逃,迁徙无所入,行间之治,连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拙无所处,罢无所处”。最后他自己就死在这套制度上,商鞅逃亡时要住旅店,旅店的老板说必须要有证明,随意接待没有证明的人会受牵连,于是商鞅长叹一口气,说这是作法自毙。

如此“强国”非民所望。

《商君书》说,“任民之所善,故奸多。民贫则力,民富则淫”。说人民必须屈辱,才知道大人的尊贵;必须卑贱,才懂得当官的厉害;必须贫困,才会为赏赐而卖命。就是“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要“富国强兵”,必须让百姓沉沦在辱、弱、贫、愚之中。

这样的强国对百姓有什么好处呢?我们以前的一些历史书,往往有一种一元化的判断,认为一个国家要强,在一切方面都会强。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经济是有所改善,但是一直到秦统一六国的时候,在整个华夏,秦的经济水平仍然是很落后的。以往的历史书对此有一个错误的判断,可能产生于《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一段话:“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而量其富,什居其六。”

但是这几十年来,研究经济史、地理、历史的很多学者指出,司马迁这话是一个文学家的语言,不是当时的历史现实。根据《史记》、《汉书》以及秦汉时代各郡国数据的分析,那个时候司马迁所讲的关中,是包括战国时期全部秦故地的大关中,面积的确约占秦末汉初天下疆域的三分之一左右,但其人口,即使在西汉时期多次移民,人口比重有所提高的情况下,也仅占不到17%,即使如此,其经济仍不能自给。而关东的魏、赵、韩、齐故地面积仅占11.4%,人口却占到60%,而且在粮食自给的情况下,每年至少向关中输出400万石,还有

大量纺织品与其他手工业从关东输入关中。其实秦的经济是很落后的,秦的老百姓是很穷的。当然他穷兵黩武,军队确实很厉害。

秦的经济落后,政治更是苛暴。商鞅、韩非这些人,我看有中国古今历史上很罕见的坦率。商鞅说:“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民强而强之,兵重弱。„„民弱而弱之,兵重强。”越是压迫老百姓,国家越强大,越是顺从老百姓,国家越弱。

我们只需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统治者如果宣称要使老百姓富裕幸福,他实际上能否做到确实很难说。而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公然说,我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把百姓踩在脚下,“令人畏惧强于受人爱戴”!我的统治就是要让百姓辱、弱、贫、愚,就是要做百姓痛恨的事,你奈我何!那么百姓的苦难还用怀疑吗?盛夸“强秦”造福于人民的谬说,实在用不着谁来反驳,商鞅、韩非这些强秦理论家自己就是最有力的反驳者。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最近有一部历史剧,主题歌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我看了之后真是哑然失笑。得人心者得天下,只有在某种制度下才是真理,也就是说在民主制度下那的确是得人心者得天下,民主就是靠选票。我觉得得人心者得天下,这是一种好现象,但是正因为这是一种好现象,民主才是一个好东西。你要看看韩非、商鞅他们说的话,就可以很清楚,这些理论家从来不相信人民会拥护他们,而且从来不指望。韩非甚至将话说到这个地步,统治者你不要想别人喜欢你,也许你的老婆、孩子都会算计你。哪怕别人都不高兴,但是我要让你们不敢反对,或者无法反对。首先是我能够垄断组织资源、摧毁民间认同,利用人性弱点等等,这才是法家崇尚的最高境界。

面对这样的强秦,我们看到《商君书》和《韩非子》,会感到毛骨悚然。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是作为一个弱国就会更好呢?我前面说过关东六国比秦国富,在和平时代关东六国人日子就是比秦国人好。但是赵被秦国打败,几十万战俘被暴秦坑杀,致使举国尽哀。所以暴秦的“强国弱民”之道固然可恶,关东诸国不知自强也堪为殷鉴,而在这种情况下提倡“让本国政府在战争中失败”的列宁式立场,我觉得也是不可取的。元代一首散曲就提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要摆脱这种无奈,我们就应该明白,要追求国家利益,必须是真正国民的利益,而不能仅仅是统治者的利益。

我们讲的大国崛起,就是要摆脱这种状态,前提是什么?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应该没有错,但是前提是,权责是需要对应的,国家兴亡,匹夫首先要有权。所谓匹夫要有权,不是说大家都去当官,人人都有power恐怕不行,但是要有

充分的公民权利,要有right,这大概没有什么问题。国家要崛起,他首先要保障国民的公民权利。统治者的权力要有制约,统治者的责任要有追问。由权利的国民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首先是民强,其次才是国强。匹夫无权,那么结果是兴如秦、亡如赵,就像元曲所说一样,兴百姓苦,亡百姓也苦。但是如果匹夫有权,那么兴就像是英美,衰落就像荷兰和瑞典,百姓都昂然挺立。所以现代意义上的大国,首先是一个国民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的,统治者的权力得到制约的国家,这也就是我们讲的宪政国家,我们要摆脱强国弱民的机制。

阿房宫散文 第6篇

咏史诗・阿房宫

作者:胡曾朝代:唐体裁:七绝 新建阿房壁未干,沛公兵已入长安。

上一篇:清洁公司人资岗位职责下一篇:中路乡佳禾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