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毕业考试阅读试题复习

2024-08-20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阅读试题复习(精选6篇)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阅读试题复习 第1篇

2011届高考语文复习月考试题诗词阅读分类汇编

(一)(安徽淮南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8.诗歌意境上有何突出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9.这首诗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阐明。(4分)参考答案:

8.意境上突出了静的特点。(2分)表现了作者对优美大自然的热爱。(2分)9.表达技巧:(1)第二句运用了“弄”字,具有拟人化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雨云漂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2)末句写耳中所闻,描写了绿阴深处乳鸽细语的景象。以有声衬无声,表现了庭院寂寂之境。(3)景中寓情,通过描写“春雨”“娇云”“花竹”“乳鸽”等景物,表现诗人游沧浪亭时闲适、愉悦的心情。(答对两条得4分)

(安徽铜陵二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陈维崧①

晴髻离离②,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③,一寸霜皮厚。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注】①陈维崧(1625-1682),清代文学家,其性豪迈,尤擅填词。初家道兴旺,少年得意。后家门中落,又值明清之交,颠沛流离,生活坎坷。②离离,排列密集貌。③稗,杂草。

8.这首词的开头在描写山峦时比喻奇特,试加以简要分析。(4分)9.结合词的下阕,说说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

8、答案: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2分)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夜晚时月光下太行山静矗和起伏的独特景象。(2分)

9、答案:“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表达了俯仰今古,世事沧桑,感慨万端;(2分)“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阔大苍凉中,寄寓诗人飘泊不定、感时怀古的悲怆心绪,既有故国之痛又有身世之悲。(2分)

(安徽皖南八校2011届高三摸底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不见

(唐)杜甫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8.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了一种并作赏析。(4分)参考答案:

8.要点:①对好友的挂念,以及对李白怀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2分)②同时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2分)(意思对即可)9.示例①对比手法。(1分)颔联通过“世人”与“我”,“皆欲杀”和“独怜才”的对比,突出表现了杜甫与“世人”态度的对立。突出了对李白的理解和同情。(3分)(意思对即可)

示例②直抒胸臆。(2分)这首诗采用倾诉心曲的写法,不装点景物,直接表白情感,情真意切,质朴自然。(2分)(意思对即可)

(安徽合肥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①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注:①红蓼,指生在水边的红色蓼草。

8.这首词的上阙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4分)9.词的下阙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举出两例作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

8.答案:上阙写了辽阔的楚天、青色的山峰、平静的湖面、停泊的晚舟等景物;描绘了一幅境界开阔而又幽静的山水画面。

9.答案:①动静结合,“明”是跃出水面之鱼,在这样的安静的环境中,静中见动。②比喻、对比,将双尾白鱼比作“玉刀”,既写出鱼的特征,也和“红蓼”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强烈的色彩感。③想象。停船之时是傍晚,而“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直接转入夜景,在想象中展现出水中船影遮盖着星空倒影的优美境界。(只要任意举出两种手法即可)

(北京密云二中2011届高三9月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②后,酒醒却咨嗟③。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③咨嗟:叹息。①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尽。

B.“试上”三句,是说登临超然台远眺,春风中的春水、春花、烟雨„„令诗人心旷神怡。

C.下片紧承上片所写之景,以“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

D.“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诗人欲忘却尘世间一切,借诗酒以自娱。

② 从词中的“咨嗟”、“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分别表现了怎样的心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

①B(春水、春花、蒙蒙烟雨触动了作者的乡思,引出了下片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作者的心情应当是黯然的苦闷的)

②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烟雨暗千家”隐含了淡淡的郁郁之情;蒙蒙烟雨又触动了作者的思乡之情;“酒醒却咨嗟”,这里的叹息正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处于极度的矛盾之中,思归却又不能满足,因此他只好“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来自我安慰和解脱,于是用“诗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一切,珍惜年华,借诗酒来自娱,以摆脱苦闷的心情。

(北京清华附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王冕的两首咏梅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墨 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白 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注:王冕(1287~1359),元末著名诗人、画家。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

①从整体上看,两首诗都使用了 的手法,借咏梅赞美了的品质。(3分)

②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不同点。(4分)参考答案:

①托物言志 不媚流俗、秉持高洁的美好品质和操守。(3分)②略(4分)

(福建福州三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①觉:醒。6.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

7.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3分)参考答案:

6.B(颔联告诉我们的是“那在台阶上贪睡的小狗儿也摆摆尾巴,懒洋洋地爬起来;而一向活泼的小鸟更不会放过这可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

7.“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抒发了诗人切身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福建四校2011届高三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秋 蕊 香

张耒

帘暮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妆。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如旧。⑴ 请简要说说词的上片写景的层次。(2分)

⑵ 结合全词,简要赏析“此情不及东墙柳,春色年年如旧”一句。(4分)参考答案: 6.(6分)

(1)空间上由房内写到房外。(1分)时间上由白天写到晚上。(1分)先写风动门帘,再写燃香香兽,这是房内之景;然后写黄昏的朱栏和月下的长廊,这是房外之景。也体现了时间的变化。(共2分)

(2)第一,词中主人公以“东墙柳”自喻,“东墙柳”年年春色依旧,而主人公容颜却一年一年老去(2分);第二,借用柳的离别之意。但层次更深。虽然同为离别,“东墙柳”每年至少能被人见一次,而抒情主人公连这一面都不曾见过,意指已经离别至少超过一年时间了。

(福建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蝶恋花 暮春

苏 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有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注释]①凭杖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你认为“山青一点横云破”一句中最具表现力的词语是什么?为什么?(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 参考答案:

8.(1)“点”或“破”(1分);突出了青山的高峻

(2)虚写(或“想象”)朋友路途遥远,孤独寂寞(2分);化用典故(前人诗句)表达与朋友早日重逢的愿望(2分)。

(福建龙海浮宫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南宋]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1)这首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出自________(作者)的________(作品名),由此可知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____(事物)。(2分)(2)请感受词中所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4分)参考答案:

6、(1)这首词“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描写的是桃花。

(2)这首宋词表达了词人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喻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喻。这首词还运用了映衬对比的手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具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4分)

(甘肃天水三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小题。

浣溪沙

秦 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4分)(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芬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参考答案: .(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2分)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来的。(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1分)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

(甘肃天水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1)结合全词,说说“此心到处悠然”中“悠然”二字所蕴含的情感。

(2)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参考答案:

(1)(4分)①看惯世事后的无奈、淡漠。②在美好的春光中感到愉悦怡然。(2)(4分)天水相连辽阔深远,沙鸥飞翔其间。(1分)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的手法,(1分)使画面生动、意境悠远(1分)与作者“悠然”的情感自然相融。

(广东常平中学2011届高三语文月考试题)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1)第二联中,哪两个字最能反映出雨势之大?请简要分析。(3分)(2)通观全诗,这场雨为何令诗人欣喜?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4分)参考答案:

(1)“湿”(或“漏”)与“深”。每张床都被漏下的雨水打湿了,河流上涨使所有的河流(“岸岸”指“条条河流”)变得更深,这些都反映出雨势之大。(关键字答对2分,分析合理1分)

(2)因为雨下得又大又及时,有利于禾苗的生长。反映诗人与民同乐(关心百姓、体察民情也可)的思想。(每问2分,意思相近即可)

(广东潮州金山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摸底)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寄公度舒宣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1)这首词上下阙写景的角度或手法有何不同?词的上阙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3分)(2)这首词中“涵”、“贴”、“寒”、“满”等字用得很好,请选择其中两个联系全诗分析其运用特点或表达效果。(3分)参考答案:

(1)(3分)上阙写的实景(眼前之景),下阙写的是虚景(想象之景),手法是虚实结合;答深秋之景和冬景亦可。写出了深秋苍茫萧条寒意侵人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孤独悲凉的心境。(每问1分))(2)(3分)“涵”字写写出了深秋时节天空的苍茫开阔和水天一色的特点,意境阔远;“贴”字极言燕飞之高犹如云去,极目难及;“寒”字以感觉写视觉,以景写心,使人联想到“高处不胜寒”; “满”写出了雪之大,暗寓见友之难,行路之难,突出了思友之情。

(广东番禺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段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虞美人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1)词的上片描写了哪些景物?景象有什么特点?(4分)(2)结合下片描写的景物,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3分)参考答案:

(1)(4分)写如丝杨柳、绵绵细雨(1分)、小楼、云朵(1分),一派迷蒙景象(2分)。

(2)(3分)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的艳丽之景(1分)衬托诗人凄凉的乡愁,突出乡愁的浓重(2分)。

(广东罗定中学2011届高三8月月考)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①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3分)

②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4分)参考答案:

①“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画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每点1分)

②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才能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或:生活中的风雨、磨难,看似来势汹汹,不可战胜,但是,只要能坦然面对,不用惧怕,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

(广东培英中学2011届高三第一次综合测试)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完成问题昭君怨•咏荷上雨(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1)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3分)(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

10.(1)“跳”字写出了雨之急、雨之大(1分);“跳”这个动词绘声绘色地把雨打荷叶的情景极为传神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2分)。

(2)上阙诗人梦中泛舟西湖花底,看到的是满湖烟水,闻到的是阵阵幽香,因而沉醉其中,忽然一阵急雨袭来,敲打船篷,致命名诗人午梦初惊,对急雨惊梦不无遗憾抱怨之情;然而醒来一看,眼前出现的却是更加美妙的境界,感情由急雨惊梦之遗憾变为咏荷上雨之欣喜,变化自然,水到渠成。(每种感情1分)

(广东汕头英华外国语学校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

答问题。(6分)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2分)(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

(1)答①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②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

(2)答①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②诗人于此不直接写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虽简实丰,含蓄蕴籍,余味无穷。(答“手先知”为拟人也可适当得分)。

(广东珠海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考试)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如梦令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 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玉堂,翰林院。此词作于被贬黄州后又到京城做翰林学士时。

(1)“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苏轼“别”什么地方,别后有没有人来?词人对自己的提问所作回答有怎样的妙处?(3分)

(2)“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词人为什么不用“一蓑烟雨”,而用“一犁春雨”?(4分)参考答案:

(1)辞别黄州东坡,之后苏轼想没有人再去东坡。词人采用设问句的形式,用“雪压小桥无路”这句景语作答。这个回答富于形象性,委婉曲折,避免了平铺直叙,表现了词人对黄州东坡的无限思念之情。(3分)(2)用“一蓑烟雨”既可表现渔人,也可表现农人;既可表现劳动,也可表现行路:仍不具体。只有“一犁春雨”才是表示春雨过后的耕作,与前“东坡”相应,而且饱含词人归耕农亩(或:黄州东坡)的轻松愉悦的情感。(4分)

(广西桂林十八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御街行 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敧,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1)有人认为“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句写得极妙,请简要分析它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分)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4分)参考答案:

(1)此句描写寒秋时节夜晚,秋叶纷纷坠地的景象,营造了寂寥悲凉的意境,体现了作者孤寒处境的感受。

(2)这首词上片从夜静叶落写起,极写远空皓月澄澈之境,描绘秋夜寒寂的景象;下片抒写孤眠愁思的情怀;由景入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写出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愁情。

(广西桂林中学2011届高三8月月考)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两小题。

浣溪沙

秦 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通过哪些表现出来的?(4分)(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参考答案:

(1)第一问:淡淡的忧愁。(2分)第二问:是通过“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这些词语表现出来的。(1分);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表现出来的。(1分)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似,无从类比。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2分)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但词人在这里却用倒喻反其道而行之。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2分)

(广西玉林高中南宁二中2011届高三9月联考)阅读下面一首古诗词,然后回答问题。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呜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①。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雄共午瓯茶?

①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见之物。(1)诗人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

(1)①通过描写“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_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2分)②以动衬“幽”(:下鹭”);以声衬“幽”(“鸣蛙”)(2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

(2)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2分)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一酌情扣分)

(贵州遵义四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1)(4分)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2)(5分)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局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阅读试题复习 第2篇

一、汉 语 拼 音

1、正确认读声母、韵母,记住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记住26个大、小写字母的写法。

3、熟练、准确地拼读音节,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和学习普通话。

4、掌握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5、读准声调,按汉语拼写规则给音节标声调。

二、汉 字

1、认识常用的汉字3000个左右,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能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了解字义。2辨析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和多义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知道一些汉字的基本知识。

4、掌握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三种查字典的方法。

5、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行列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三、词语

1、反义词、近义词

2、褒义词和贬义词3词语的仿写。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 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4、会使用恰当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助词(的、地、得)

5、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四、句子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扩句和缩句

3、修辞方法。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4、了解病句的病因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11种标点符号:句号、逗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能正确填出句子中所缺少的标点符号,并能够说出省略号、破折号在句中的作用))

7复句(1)并列关系:……也……,……又……,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不是……而是…

(2)递进关系:不但……而且……,……还……,……甚至……,……也……

(3)选择关系:……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4)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可是……,……然而……,尽管……还是,……却……

(5)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才……

(6)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都……,任凭……

(7)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

五、积累与运用

1、古诗、词的默写与理解(必背古诗52首)

2、名言警句、对联、歇后语、谚语

3、历史典故、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中外名著、历史名人

六、阅读

1.朗读、默读和背诵。2.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3.能理解文中意思深刻的语句;能找到中心句、过渡句。

4.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5.体会文章详略的方法及作用。6.体会文章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7、按要求找出文中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神态、正面、侧面、插叙、倒叙、对比、反衬、细节等语句。8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总分总、总分、分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并列顺序等

七、写作(一)应用文: 请假条、日记、留言条、通知、启事、信件(书信、感谢信)、写板报稿、(二)作文。类型1.侧重叙事的记叙文①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②记叙的顺叙:顺叙、倒叙、插叙、补叙、记叙五种。顺叙: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转换。

2.侧重记人的记叙文。①选择自己最熟悉、最了解、最有感情的人来写。

②抓住最能反映他(她)的好思想好品德的典型事例来写。

3.写景、状物的记叙文

①抓住特征,准确描述。②空间顺序:从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大到小,从里到外,从外到里等

4.提供材料的作文(材料作文:扩写、续写、改写、缩写、看图作文等。)

要求:

1、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标点正确

2、选材新颖、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

3、字数在500字左右。

(备注:在小升初考试中还会涉及到课外知识的考查,在这一方面主要靠学生平时的积累。)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阅读试题复习 第3篇

1. 结构合理, 题型丰富。

试卷考查内容比较全面, 试卷结构较为合理。对某一能力的考查也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形式, 较好地考查了考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对语言的反应和理解能力。采用了听音选图、听音信息匹配、听音选择、听音做记录、单项选择、完形填空、情景交际、信息匹配、判断正误、选择答案、短文填词、回答问题等形式。考查形式丰富, 新旧题型结合,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手段较好地体现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的方向。

2. 选材新颖, 时代感强。

本次试卷话题丰富, 关注热点, 所用语言材料涉及职业、旅游、复活节、自信、广告、A/H1N1流感、神七、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世界洗手日、儿童视力下降和取消食品免检等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热点话题, 有的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 选材新颖, 时代感强。现以阅读理解题为例, 对本次试卷试题设置及学生答题情况做具体分析。

二、试题评析

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对书面语言的理解能力, 特别是获取信息的能力 (包括图文转换能力, 特别是获取信息的能力) 。具体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对事实细节的理解;2.对主旨大意的理解和概括;3.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4.理解作者的意图与态度;5.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进行上下文推测;6.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等。

【点评】今年牡丹江市的阅读理解题分值没变, 仍是35分, 但题型稍有变化。A题由2008年的选择标题与所给短文匹配, 变为阅读短文然后匹配相关信息, 其他题型与2008年相同。本次试题选材新颖、形式多样、思想性强;设题从易到难, 有层次, 分布较为合理。具体情况如下:

A.Shenzhou VII, carrying astronauts Zhai Zhigang, Liu Boming and Jing Haipeng, took off from…

B.A new robot named Mahru is coming to people’s life in Korea.It can move its body freely while walking with its legs…

Match the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what you read.

() 61.Li Yang is only 9 years old.But he began to wear glasses last year.He has too much homework to do every day.He has no time to relax his eyes more often.

() 62.Xu Hui is a fan of Jay Chou.She is glad that she can go to Jay’s hometown, Taiwan.She will travel to Mount A Li…

A题是信息匹配。

主要考查考生处理信息和匹配信息的能力。考生要读懂六段热点话题, 如“神州”飞天、前沿科技、取消食品免检、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世界洗手日和儿童视力下降等, 从中获取信息, 然后结合五个人的信息进行配对。这种试题有利于考查考生对真实应用文的综合理解能力。设置此类试题可以丰富日常教学中的阅读形式, 并引导教师加强对篇章分析、理解、运用等方面的教学。

B题是判断正误。

考查考生在阅读中检索信息, 并根据所给信息进行推测、判断的能力。此题是介绍复活节的说明文, 介绍了典型代表、“彩蛋树”和三个红鸡蛋表示爱情的习俗, 目的是考查考生对西方节日和传统习俗的了解程度, 进而提高考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C题是应用文。

有广告、海报等形式, 内容有英语学习、运动比赛、预订宾馆、看电影等, 贴近考生的日常生活, 具有时代感强、实用性强、可读性强的特点。在设题上, 主要考查考生对事实细节的理解能力, 让他们用所熟悉的具体实例分析、归纳、解决问题, 充分体现了设题的新颖性、独创性和实用性。

第74题, 考点设计不科学。此小题通过率只有60.3%, 大部分考生在这里失分。答题时, 考生需要记住7月份是31天才能选对C项, 若是按30天计算, 就会选择A项。在这里, 命题者不应把英语知识以外的内容作为考查重点。

D题是一篇关于感恩的记叙文。

本文用苹果树比喻人, 暗示了现代学生一直从父母身上索取, 而没有真正去关心过他们, 父母为孩子献出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而孩子却只在自己有困难时才想起他们。通过阅读文章让考生体会父母对子女的无私奉献和关爱, 并使他们学会感恩。此题是短文改写, 属于创新题型, 由原文的237词到改写后的118词, 命题者从时态、同义词转换、词组搭配和逻辑推断等多角度设题, 主要考查了考生的语篇归纳、概括能力, 同时考查了拼写能力。

此题设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有3道题只看语篇的局部, 就可获取答案。

第76题:题干为“____play with the tree any longer”, 看到原文有no longer且为过去时的短文, 就知道此空填didn’t;

第78题:题干为“…a few years___”, 看到原文的After twenty years…就可写出答案later;

第80题, 题干为“…everything they have___we want”, 通过原文的No matter what we need…就知道用whatever。这几道题均不用阅读整个语篇, 通过局部词语就可推出答案, 不能真正起到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作用。因此, 从此题的考查目的来看, 这些题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E题是一篇新闻报道。

是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短文, 本文首先从整个世界的甲型H1N1流感说起, 然后通过对中国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所携带病毒的检验, 分析它与美国及加拿大病毒的异同, 最后健康专家提出建议。此题主要考查了考生提炼信息、对主旨大意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此题设题也有一些问题:

一是选用了考生不熟悉的题材, 不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

二是语言对考生来说过于生涩, 难以读懂;

三是文章有点长, 共计267个词, 文章长度以200~230词为宜;

四是单词量过大, 出现了许多非课标词汇, 不符合命题生词量不超过3%的要求。除了文中有7处标出汉语意思, 还有十几个生词, 如warnings、alert、regions、take measures、prevent、test、outbreak、overnight、spreading、avoid、mainland等, 这些词会给考生的阅读带来诸多障碍, 所以本题难度有点偏大, 考生丢分较多, 抽样的难度系数为0.54;

五是有的答案不完整, 如第85小题问的是“What should you do if you have a bad cold according to health experts’suggestions”, 根据原文应为:“go to a hospital/see the doctor and stay away from crowds”, 但命题者只给了部分答案, 即“go to a hospital”, 这说明答案不完整、不严密, 对考生不能起到客观评价的作用。

【命题建议】

1. 考查的内容要丰富和全面, 要多层次、多角度地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策略, 要突出考查考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包括理解、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演绎等能力。

2. 注意选材的有效性。一要注意不同体裁的搭配和排列。体裁宜多样, 排列应由易到难。二要注意考生对题材的熟悉程度。避免选用太抽象的题材或考生太不熟悉的题材, 两者都不能有效地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把握好文章的难易度。文章不能太长或太短, 一般以200~230词为宜。并且要把阅读材料的生词量控制在3%以内, 汉语注释太多会降低阅读的难度。

4. 要重视考点或选项的科学性和技巧性。应注意不要把英语知识以外的内容作为考点, 还要注意设题的科学性和技巧性, 考点不要脱离语篇, 避免从局部即可获取答案。

5. 所给答案要完整、严密。答案是衡量考生英语学习状况的一把标尺, 若答案不完整、不严密, 就会影响对考生英语学习的准确评价, 也会降低试题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三、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A、B、C篇每小题1分, 主要考查考生基本的阅读、分析推理、逻辑判断等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考生得分率较高;第61~65小题通过率在76%~81.3%之间。第66~75小题 (除第69和74小题外) 通过率在81.7%~93%之间。

D和E语篇难度较大, 设题灵活, 需要考生反复阅读、推敲, 综合运用语法、词汇、构词法、篇章结构和上下文等, 才能做答。这不仅考查考生的缜密思维能力, 还考查了他们的归纳概括能力, 因此失分率较高。第76~79题的抽样平均难度系数为0.49, 而第80题难度偏大, 抽样难度系数为0.08。出现的问题有:

1. 考生思维不严密。

第69题, 通过率是61.6%, 考生丢分多。根据原文所给信息On the night before Easter, children often make the eggs colorful判断此题是错误的, 应填写“F”, 这是由于考生对文章细节把握不好, 思维不缜密造成的。第83题, 应回答No, they aren’t, 但考生做答不够细致, 有的出现人称错误, 有的名词没有转换为代词, 也有只回答No。

2. 考生缺乏归纳概括能力。

第79题, 多数考生理解原文不够充分, 不会归纳概括, 不知该用什么词汇;第80题, 绝大分学生没有很好地结合原文, 原文中的No matter what应该直接转换为whatever。第84题, 考查考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应回答Headaches, coughing and fever。但大部分考生既不会组织语言, 又不会从原文中提炼关键信息, 抄原文的比较多, 导致句子结构不完整或回答不符合问句本身的要求。例如, Health experts say that the symptoms of the A/H1N1 flu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regular flu, including headaches, coughing and fever./including headaches, coughing and fever./The A/H1N1 includes headaches, coughing and fever.

3. 单词、语法掌握不扎实。

第76题, 大部分考生能够找到符合句意的词汇, 但是忽略了时态及根据句子结构所要使用的具体助动词形式。第77题, 一部分考生能够找到符合句意的词汇, 但是对词汇的变形掌握得不好, 尤其对不规则动词的变形。第78题, 应是later, 个别考生的拼写有错误, 如写成latter或late。第81题, 一部分考生做简略回答时缺少关键词flu或者多出virus, 还有考生把关键的A/H1N1中的A丢掉了;有的句子结构不完整, 缺少谓语动词等或者直接抄原文的某个句子, 极个别考生把A/H1N1拼写错误, 导致直接失分。第82题, 考生回答时, Sichuan拼写错误较多。

四、有待完善的问题

1. 命题理念方面的缺失。

命题人员对“课程标准”的研究还不够, 对初中毕业生的五级要求把握不到位, 不应出现大量的生词和考生不熟悉的话题。另外对中考引导初中教学具体“教什么”的问题重视不够, 其结果可能会给初中英语的正常教学造成负面影响。

2. 命题技术的匮乏。

命题出现一些技术性问题, 如考点设计不科学、非英语知识作为考点、脱离语境考词汇或语法知识、选材偏离考生所熟悉的话题、侧重词语释义而忽视语篇、语境人为定格化等, 试题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都会对今后的英语教学产生消极的影响。

3. 答案的设定缺乏预见性和科学性。

命题人员没有很好地阅读、理解和分析语言材料, 有几处答案不完整的现象或对一题多解缺乏预见性。答案是阅卷教师评分的重要依据, 是客观、公正、公平评定考生的关键所在, 答案不完整就会使试题缺乏科学性。

五、教学建议

1. 整合课程资源, 拓宽知识面。

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多向学生推荐好的阅读材料或文章, 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进行阅读, 扩大词汇量, 拓宽知识面, 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加强语境教学, 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

近年来中考试卷调整和改革的趋势表明, 试卷越来越侧重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特别是听力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考查, 而语言知识的考查已从单纯的语法知识的设计转到突出语境化的设计。因此, 在日常教学和复习中不能在单纯的语法知识题上兜圈子, 更不能在偏、难、怪题上耗费过多的精力和时间, 要突出语篇, 并以阅读为纲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设法创设有效的交际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研读课标、教材、考试说明, 提高中考复习的有效性。

认真研读课标、教材、中考考试说明, 把握考试改革的方向、动态和发展趋势;善于分析学生, 找出学生的薄弱环节, 加强复习的计划性和针对性, 合理安排好对教材知识的梳理与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 包括速度训练和规范训练, 综合模拟和应试技巧、应试心理指导, 提高中考复习的有效性。

4. 指导答题技巧, 避免答题的随意性。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为学生做具体的示范和技术指导, 如讲解审题方法、读懂试题指令, 认真抓好平时的规范训练, 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好习惯, 尽可能减少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规范等方面的失误。

附表1:

抽样试卷份数:300

说明:优秀率≥96分, 及格率≥72分, 劣差率<36分。

小学语文毕业考试阅读试题复习 第4篇

军礼

离军区司令部门岗只有几步远了,她仍骑在车上,旁若无人地朝门岗驶去。

“喂,同志,请下车。”

下车?她不屑地瞥了哨兵一眼,脚一蹬……

站住随着喊声车后架被人拉住了她急忙用脚撑在地上扭头一看不由气恼地问你干什么

“请你下车!”哨兵不动声色地回答。

“真新鲜,我在司令部进进出出快一年了,第一次听说‘下车’二字。”

“第一次听说,就请你第一次执行吧。”

“得了吧,你看你的门,我走我的路,何必这么啰嗦。”说着,脚一蹬,又要上车。不料哨兵抢前一步,迅速地将车锁住,拔出钥匙。

“你!”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亭,拿起话筒,拨了个号码:“喂,爸爸!爸爸!我进大门没下车,被岗哨拦住,他还锁了我的车,你快来,我等你。”

不一会儿,朝门岗走来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军人,他,魁梧的身材,背略有点驼,脚步分外沉重。

“爸爸!”她迎上前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陈司令员并不理睬她,径直向哨兵走来。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涨红的脸上,然后,他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霎时,热血在战士的心中沸腾了,他强忍着就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敬了一个军礼。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庄严的军礼中紧紧地贴在一起了。

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

① 给短文的第四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分)

② 路过门岗下车,这是纪律。“她”不愿下车,心里是怎么想的?这种想法对吗?(5分)

③陈司令员为什么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4分)

④选出能准确完整地概括短文主要思想感情的一项,打上“√”。(5分)

A文章批评“她”借父亲是司令员而不遵守军营纪律的做法。( )

B文章赞扬了哨兵严格执行纪律,对工作负责的精神。()

C文章赞扬了哨兵对工作负责任的精神和司令员自觉遵守纪律,坚持原则的好作风。()

小学语文毕业复习阅读理解 第5篇

一、读下面片断,并回答问题。

这时候,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了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米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地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回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进后面去。

1、按要求抄录文中的语句。(1)体现总理的生活简朴的:()

(2)体现总理工作劳苦的:()

(3)体现总理生活作严谨的:()

二、阅读练习题

野鸭

一天,我在小山上散步,忽然看见在一束枯草旁边躺着一只野鸭。起初,我以为这只野鸭是害怕被人发现,故意藏在那儿的,就用树枝轻轻地(拨、拔)了她一下,想叫她站起来,可是她却一动不动。我觉得很奇怪,便弯下身仔细看,才发现她已经死了。她身体的一侧微微向上翘起,脖子向前伸着,嘴张着,里面(赛、塞)满了雪。她的翅膀(稍稍、捎捎)张开,一条腿伸向后面。在她的腿跟前有两只蛋。看见这两只蛋,我就把这只死鸭提起来。果然,在她身子底下有一个巢,里面有十一只蛋,连同外面的两只,一共十三只。

我把她仔细地看了一遍,在她身上没有发现一处伤痕或(遭、糟)受暴力的迹象。从她身上的各种情形来看,她是被冻死的。虽然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现象,但是我还是毫不迟疑地做出这样的结论:她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同那场暴风雪进行一番殊死的斗争以后死去的。

我望着这只野鸭 思绪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 这种深沉的爱 多么感人肺腑啊

太阳已经落山了,我在地上挖了一个小小的坑,把野鸭放进去,用泥土把她埋起来,再用手帕把十三只蛋包好,向回家的路上走去。(1)划去()内不正确的字。(2)给课文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课文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发现死鸭→猜测死因→掩埋死鸭。其中的次要内容是

,主要内容是。

(4)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体现野鸭与暴风雪搏斗的词句,用“

”画下来。(5)任选一题做:①文中的人称本应用“它”来称呼野鸭,却用了“她”,从中你体会到什么?②从“我”掩埋野鸭,包好十三只蛋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6)你认为野鸭这样做值得吗?从野鸭身上你体会到什么?

三、阅读练习题

阅读下列片断,按要求回答问题。

“吹面不寒扬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作者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你对春风有什么感受?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感受写出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征,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能表现这种特征的诗句。

[答]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练习题

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洁白的木槿花

一到夏天,院子里的木槿就开花。母亲一见洁白的木槿花,就会眼含泪水,嘴唇哆嗦着说:“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这里面有个故事。

我五岁那年,右腿忽然青肿了一块,痛得我成天哭喊。母亲见我熬不过,就背着我去廖医生家。廖医生是个老中医,退休后在家里开了个小诊所。他医术好,心也善。

廖医生看了我的腿,责怪我母亲:“再晚来两天,右腿就废了。这是骨髓炎,严重了,就得截肢!”母亲不敢出声,眼眶却红了。其实不能怪母亲,父亲去世后,母亲终日为一日三餐发愁.哪有闲钱给我治腿?母亲担心地问能否治好,得到廖医生的肯定回答后,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廖医生给我敷了草药,又交给母亲两帖中药,说两天后再来换药。母亲颤声问要付多少钱,廖医生说五块钱,母亲的脸红了,局促不安地说:“我,我只有两块多钱,能不能下回补上?”廖医生爽快地说:“行,不急,啥时有钱啥时给。”

母亲借不到钱,但我的腿不能不治。母亲只好揣着八个鸡蛋去廖医生家。那时鸡蛋很便宜,几分钱一个。廖医生不肯收,母亲鼻子一酸,眼泪就掉下来了。廖医生的眼睛也湿了,安慰母亲:“好,我收下。钱的事,不要说起。”看了几次腿,母亲已欠廖医生二十八块钱了,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

再去廖医生家,母亲带上了家里惟一的母鸡。廖医生死活不肯收,母亲哽咽着再三哀求。廖医生拗不过,说:“好,就算我买你的,十块钱,好吗?”说着,硬塞给母亲十块钱。那时一只鸡最多卖四五块钱。母亲说啥也不肯接钱。回到家里,母亲发现中药纸包里有十块钱,当晚就去了廖医生家,把钱从门缝里塞进去了。

两天后,又该去换药,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不料廖医生找上门来了。谈话间,廖医生惊喜地发现了院子里的木槿花,说:“木槿花是上好的中药,一两值两块钱呢!摘了卖给我,好吗?”母亲惊喜万分,连忙摘木槿花。廖医生拿秤一称,竞有一斤。他说:“这下好了,你再也不用欠我钱了。”此后,去廖医生家治腿,母亲就带点木槿花去。母亲不用欠廖医生钱,廖医生反而每次付给母亲一点钱。不久,我的腿治好了。

第二年,廖医生竟去世了。母亲十分伤心,去廖医生家吊唁。母亲从他家属口里知道了一个天大的秘密:木槿花是不能做中药的。母亲哇的一声嚎哭起来:“我的恩人呀„„”

几年后,母亲也去世了。临终拉着我的手说:“儿啊,我死后,在我的坟墓周围栽一圈木槿。”如今,每到夏天,母亲坟墓周围就开满木槿花——圣洁无比的木槿花。

1.第1段中说,母亲一见木槿花,就会含着泪嘴唇哆嗦着责备自己:“我那时好糊涂,好糊涂啊。”母亲为什么要反复责备自己“好糊涂”?根据文意,作简要回答。

2.以下是有关母亲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①脸色晴朗了许多,可片刻后,又一脸的阴云。

②可母亲不敢去,只是默默地流泪。

3.文章结尾说,母亲坟墓周围开满了“圣洁无比的木槿花”。这“圣洁无比的木槿花”有什么象征意义?请作简要回答。

4.母亲和廖医生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请你对其中的一个人物作出评析。注意从文中选择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不超过80个字。

五、阅读训练

什么最广阔

“世界上什么最广阔?”我问老师。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的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于是,我便在生活中观察、探索,于是我发现„„

瞧,雯君的手绢真漂亮,雪白的手绢上叠印着点点红梅。雯君在跑,手绢在飘;秦敏追上去:“给我看看!”“追上就给!”雯君狡黠地说。忽然,“啊”的一声尖叫,秦敏摔倒了,胖乎乎的胳膊上渗出雪来;雯君毫不犹豫地用雪白的手帕帮秦敏包扎,秦敏笑了,雯君笑了,我明白了„„

我又继续发现„„一个严冬的早晨,一个小女孩正跺着脚,眼睛在行人中焦急地搜寻。她的小手、小脸冻得通红,手中拿着钱包。原来她在找失主。时间一秒秒过去了,而他依然等着,当失主拿到钱包,要和她合影时,她却像棵含羞草,把头深深埋在胸前。我明白了„„

啊,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美好心灵。

1、“毫不犹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写一句话用上“毫不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后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___的手法,着重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_

3、“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这话对我们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训练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 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 即使你远在他乡 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 孩子 无论你走到哪里 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 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1、这段话出自课文。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给“疾驰”的“疾”选择正确的解释()A、痛恨 B、病 C、快、迅速的意思

4、埃斯内尔将盛满泥土的银杯送给肖邦的用意是()

5、读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你体会到()

七、阅读训练

旅行鸽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不过,他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所以看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

旅行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一只。

改变旅行鸽命运的,使他的肉食用起来味道鲜美。如果用棍棒向天空挥动几下,就能打下好几只旅行鸽。如果用猎枪,捕杀几百只甚至几千只就更不在话下了。这就是当时的事实。那时候,每天都有几百万只旅行鸽被火车送到城里,变成了餐桌上的佳肴。随着人们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和狩猎活动的普遍进行,旅行鸽的数量逐渐减少。1900年的一天,随着一声枪响,最后一只野生的旅行鸽被击伤了。1909年,曾经有铺天盖地阵容的旅行鸽,只剩下三只了,它们生活在一家动物园里。1919年9月1日,最后一只旅行鸽]在这家动物园中死去,美国所有的报纸和电台都报道了这一消息。

旅行鸽从铺天盖地到物种灭绝,只有短短的五十年时间。而在二十世纪,竟有数以百计的动物,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

1、给文章加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表示“绚丽多彩”意思的句子;用“ ”画出文中表示“铺天盖地”意思的句子。

3、你认为旅行鸽灭绝的原因是:()

4、你从旅行鸽的命运联想到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

八、阅读训练

国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祖国的海关,在人民的法庭上,每当我们看到庄严美丽的国徽,心里便会荡起一种崇高的爱国之情。

国徽呈圆形,圆形的中间上方是璀璨夺目的五颗金星,下方是雄伟端庄的天安门城楼,天安门城楼的正一方部是一个金色的齿轮,齿轮两边的稻穗对称地向上环抱,至居中的顶部相合,齿轮的中心又系着两幅红绸,呈弧形伸向两边,而后向下垂挂,使圆形的国徽有了坚定、稳定之感。国徽的基本色彩是红、黄两色,热烈、美丽、崇高、庄严。

天安门图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具有民族特色的雄伟端庄的天安门城楼的正面图景,横贯国徽的中下方,象征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威武不屈的英姿。

齿轮、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的农民阶级。金色的齿轮,仿佛带动整个国家飞转向前,硕大的稻麦穗,也同样象征着人民的幸福,祖国的繁荣。国徽是的五颗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正上方的一颗大星,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党是灯塔,是太阳,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四颗小星在一部呈半圆形环抱,象征亿万人民,心心向着共产党,坚强团结,众志成城。

我爱你啊,美丽庄严的国徽;我爱你啊,光辉灿烂的祖国!

1、从短文中找出四字词抄写下来。

2、比一比,组词。

微()孤()稳()端()徽()弧()隐()瑞()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第一自然段写了 的象征意义。

(2)第二自然段说明了国徽的整体形状与 图案。整体形状是,图形的中上方是,下方是,正下部是,两边是 和红绸。

(3)第三自然说明 图案的象征意义。(4)第四自然段说明齿轮和 的象征意义。(5)第五自然段说明了 的象征意义。(6)第六自然段抒发了 之情。

4、国徽为什么用红、黄两色?请选择。(1)表示热烈、美丽。()(2)表示庄严、崇高。()

(3)表示热烈、美丽、庄严、崇高。()

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考试试题 第6篇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1.<水浒传>中,林冲的绰号是(),鲁智深的绰号是()。选[] A.豹子头

鲁达

B 及时雨 鲁达 C 及时雨 花和尚

D 豹子头 花和尚 2.“不知天上宫阙,即使是何年?”选自《》

选[] A

青玉案.元夕 B 水调歌头

C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 天净沙.秋思 3.“入木三分”的主人公是

()

选[] A 米芾 B祖 逖

C 王羲之 D 车胤

4.下列写“月”的诗句中,写中秋“月”的一句是()

选[] A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B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D萧萧疏风乱雨荷。微风吹尽散,明月堕平波

二、用查字典的知识填空。(4分)

用音序查字法查“御”字,应先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查“御”字,应先查部首(),再查()画。“御”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有:①驾驶;②称与皇帝有关的;③封建社会指上级对下级的管理,使用:④抵挡。在下列各词中,“御”字应选哪种解释?把解释序号填在括号里。

御下()

御车()

防御()

御用()

三、选词填空(不重复选择)。(4分)

(1)严肃 严厉 严峻 严格 ①为了社会安定,必须()打击刑事犯罪分子。

②两个小红军战士,经受了()的考验,终于走出了草地。(2)不是„„就是„„ 虽然„„但是„„

只有„„才„„ 因为„„所以„„

①()在社会主义新中国,儿童()能过上幸福的生活。②我和小玲是好朋友,每天上学,()我去喊她,()就是她来喊我四、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A、语重深长 专心致志 养尊处优 座无虚席 B、数以千计 功无不克 行善积德 哄堂大笑 C、蜂拥而至 肃然起敬 和睦相处 死的其所 D、轻于鸿毛 五湖四海 精兵简政 千钧一发

五、给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1、易:A、容易,不费力;B、平和;C、改变;D、交易、交换(1)、这种移风易俗的做法,值得推广。()(2)、这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2、举:A、向上抬,向上托;B、发起,兴起;C、提出;D、全(1)、万里长城举世闻名。()(2)、举头望明月。()

六、下列对“孰为汝多知乎?”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为什么说你知道的东西多呢? B、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C、你知道的事情为什么这么多呢?

七、与“没有一个人不关心他”意思不同的是()。(2分)A、每个人都关心他。B、难道有一个人不关心他吗? C、难道人人都关心他吗?

八、根据学过的课文做下面的题。(7分)1.读课文片断,联系课文内容答题。(3分)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伶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1)这两段话选自课文《

》,作者是________。

(2)读了这段话你想到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选一首最喜欢的写下来,并写出你喜欢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原因: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课内阅读。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mú mó)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xī jí)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kū ɡū)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zā zhā)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是树,人()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1. 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2分)

3、“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中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请在文中用“——”画出能具体说明这个“不确定”的句子。(2分)

4、“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这里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请举例说明。(3分)

5.用“ ”画出对你有启发的语句,并谈谈你对句子的体会。(3分)

6、当前,社会上出现这样的一些家长,他们百般宠爱子女,在这种溺爱之下,孩子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读了本文,你想对这些家长和孩子说些什么?(3分)对家长说:

对孩子说:

二、阅读文章,回答问题题。

“现代派”老爸

老爸腰围三尺一,腿长不过三尺。如果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用来形容山的话,那么把他用在老爸身上也不足为过。你瞧:脑袋肩膀间是大岭,腰腿之间是小岭,那收不回去的肚子是山峰!远看老爸还不算胖,近瞅却是满身肉。我真怀疑当初诗人写这首诗时是真的看到了山,还是看到了诸如老爸一样的人。光看老爸身体“结构”已极符合当今发展形态,殊不知,现实生活中的老爸也极现

代型。喏,老爸不是那种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孩子的父亲,为此,我感到满足和骄傲。

受小妹“熏陶”我有时叫他“爸”,有时叫他“老爸”,甚至有时叫他“老头子”。妈妈常说我和小妹“没大没小”。老爸却风趣地说:“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如果父母叫人生畏,儿女‘笔管条直’,家庭气氛就会死气沉沉。长久下去,会使彼此产生隔阂,对生活感到无聊,这样有什么好处?我们不能做个只会板着脸教训人的老夫子—”

瞧,老爸现代派吧!

早晨起床后,老爸会走到阳台上,两手叉腰,两腿分立,然后摇头晃脑,弯腰展胯,扭动他那肥胖的身躯。那滑稽的样子让人看了总会笑得前仰后合。

然后,我和小妹便会止住笑齐声道:“Good morning Sir.”(早上好,先生)每当这时,老爸也会回答一句:“Good morning girls.”(早上好,姑娘们)晚饭后,老爸照例走到阳台上,与早上不同的是,手中多了条板凳。他点着一根香烟,接着美美地坐下来,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老爸,你又在想好事了吧!” “Yes.”(是)

瞧,老爸的英语还挺溜乎的!

老爸爱看新闻,而且颇有学问。无论是“十五大”还是“一国两制”,无论是“科索沃危机”还是“美国总统竞选”,无论是“西部大开发”还是“世贸谈判”„„老爸都说得头头是道,使我这个堂堂的高中生甘拜下风。

此外老爸还喜欢听音乐 古典的 现代的 国内的 国外的 通俗的 美声的 都要耳听为实

好啦!时间不早了,老爸的“演义”也该告一段落了。若想“实地考察”一番,那就请走进老爸的生活吧!

1.给下列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隔阂(hái hé)塑造(sù suò)模式(mó mú)滑稽(jī jì)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诸如——()照例——()隔阂——()塑造——()3.给文章第十三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3分)4.请用“—”画出描写“爸爸”外貌的语句。(2分)5.请你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来描写“现代派”老爸的。(6分)

九、作文:(30分)

上一篇:案件防控工作质量考核办法下一篇:健康活动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