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作文

2024-06-24

月是故乡明作文(精选12篇)

月是故乡明作文 第1篇

很喜欢季老先生那篇《月是故乡明》,读着读着,季老先生“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就像在我眼前似的,晃啊晃的,心中便不免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淡淡惆怅了。

想起三年前的寒假去韩国参加住家活动的那段日子。到韩国已有四天,晚饭后心绪突然有些不宁,便一个人出来。无意中抬头,只见月亮弯弯地挂在空中,感觉很近,都快碰到远处的树梢了,还泛着淡紫色的清冷的光,是我特别喜欢的那种。可是不知怎的,心思却一下飘飞到家乡了。此时此刻,故乡的月,也是如此淡紫色的吗?依稀便忆起童年时,爸爸牵着我的左手,妈妈牵着我的右手,指着树梢间的弯月,教我背诵“月上柳梢头”,妈妈温柔的诵读声仿佛又在耳边响起。那样的日子,去哪里了呢?

去年暑假去游长江三峡。到了晚上,游轮还蜿蜒在西陵峡中,站在船头的观光甲板上,凉风习习,皓月当空。月光在浩荡的江上闪耀着、跃动着。两旁秀美的山峰披上了一层淡淡的却又十分圣洁的光辉。中国古代诗文中,月总有山水陪伴。一时间,孟浩然的“江清月近人”,李白的“峨眉山月半轮秋”,苏轼的“月出于东山之上”等等,纷至沓来。可是,心念一动,我却又思绪翻飞,想起故乡的那个月亮了。

确切地说,那个月亮,也不是现在躲藏于城市的高楼之间、徘徊于璀璨的霓虹灯之上的那个月亮了。

那时候还在乡下,晚饭后总爱去海边兜风。不懂得“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情趣,只看着浑浊的浪潮在暮色中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我追着父母玩乐,一直到月色渐浓,星光依稀,才踩着一地星辉回家,浑然不知忧愁为何物。

或者是被奶奶从房里拉出来,大躺椅、小板凳,一家子坐在庭院里。夏天还往往有一个西瓜或甜瓜――那是奶奶每晚必定会给我准备好的――漫无目的地在院里乘凉。七八月份,院子里总是飘飞着橘子的清香和知了的歌声,爸爸借着月色打着棋谱,妈妈边和爸爸随意聊着什么,边温柔地为我打着扇子。我有时也会学张衡数星星,然后把自己弄得头晕眼花。但更多的时候,是看着挂在橘子树上的柔柔的月亮,听着奶奶讲各种各样的神话,唱软软的越剧,一时不知身在云里还是月中。月光洒下,能把整个庭院照得透亮,奶奶看上去就像坐在月亮里,整个人也是亮亮的,柔柔的。

坐着坐着,月亮圆了又弯了;听着听着,奶奶的故事来了又去了;看着看着,柚子的清香不知不觉消失了……

只有那个金黄色的月亮还是高高地挂在天空,亮闪闪的,好像妈妈的温柔,好像奶奶的笑脸,在梦中。

是的。而今,我的家,在高楼大厦里。我常常只是一个人,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无聊时隔着防盗窗往外望,有时也可以在遥远的天边看到那小小的一个圆,有时竟会什么也看不见。每当这时候,那个橘子树上的月亮总会不经意地跳出来,伴着童年的单纯和欢乐,撩逗着我的心弦。闻不到海风的气息,听不到轻柔的笑语,尝不到沙地里的西瓜,但依然牢牢地拴着我的心,像永恒的梦。

我怅望南天,什么时候能再看到那记忆中的月亮,那个闪耀在童年中如此明净温柔的月亮啊!

月是故乡明作文 第2篇

母亲,我渴望,我渴望回到您那宽大的双翼中,扑入您的怀抱,再次感觉您身体的温度,感受您那散发着幽香的气息;我渴望,我渴望回到您那日益走向强大、处处和谐繁荣、温暖与鲜花共存、关爱与芬芳同在的大家庭中;我渴望,我渴望在我眼前的是一条宽阔平坦、无羁无绊的坦荡大道。母亲,您的儿子台湾想念您!

母亲,巍巍珠穆朗玛峰是您挺拔的脊梁,浩浩黄河是您跃动的血脉,肥沃的黄土是您健硕的肌肤,金黄的稻米是您灿烂的笑脸。我爱您,爱您强健的体魄,爱您青春勃发的容颜。母亲,还记得您在沧桑中走过,啃着红薯,喝着黄瓜粥,穿着破棉袄,吃着百家饭,您瘦弱的您身躯披荆斩棘,嘉兴南湖上的船只上有您坚定的信念,风暴洗礼中有您卓越的战绩,世界羡慕的目光中有了您钢铁的意志、拼搏的勇气。

母亲,香港澳门兄弟重回您温暖的臂湾;谈判桌上有了您关于和谈解决纺织品问题的谈判;西部大开发还在进行,您又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理念;“神五”刚飞天不满一年,您又将“神六”再次送上宇宙蓝天,中国的光环还在星空闪烁,您又将独一无二的绿色人文奥运的圣火点燃;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马不停蹄,您又举起构建和谐的大旗;南亚地震的土地上还有您踏过的印迹,美国卡特里娜海岸又有了您雄健的身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在倡导,世界的各个角落又有了您构建和谐世界的声音和举动。

您,是促进发展的永动机,是和平的使者,经济之翼在您的参与下腾飞,和平之鸽在您的手中放飞。您是我不变的信念,您是我光辉的尊严。母亲,您又怎么会不知道儿子所经历的沧桑,跌跌撞撞一路走来,有风有雨,有惊也有险,有苦也有难。经历过强大地震对我躯体的残害,经历过经济的一蹶不振、持续低迷,也经历过曾经沦为殖民地任人蹂躏的痛苦,经历过差点成为别人嘴里肥肉的危险,也经历过坏人对我的虎视眈眈。有过徘徊,有过惶恐,有过悲伤,有过失意,漂泊海外,所有这些让我真正感受到故乡的天、故乡的地、故乡的一草一木的可贵和美好。

月是故乡明作文 第3篇

当古人在遗体旁撒下矿物质的红色粉末时,懵懂的装饰观念就拉大了人的意识与动物知觉的区别,“吉祥”,这一绵延了千万年的永恒主题便也出现了。吉祥,表现了世世代代中国人对事物的美好祝愿和追求,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整个民族也从中焕发出惊人的力量。

一、吉祥观念、符号的产生

吉祥观念最初源于祭祀和卜巫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先民们用具体的行为表现对生活和生存的热望。在远古时代,他们对生活常有不安定感,对人类自身的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了迷惑和畏惧,需要借助于某一物或神的帮助向妖魔发起进攻,消灭灾害和恐惧,祈求平安[1]。

于是,图腾出现了。图腾的出现,源于吉祥意识的产生。东方集团的图腾是以龙蛇和凤鸟作为符号的。它们都是幻想的对象,观念的产物[1]。从母系社会到父系家长制,乃至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图腾的作用在中国人的心中亘古绵延。这些产生在远古时期的、具有理想色彩的思维和形象,延续保存到现代文明年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长久地吸引着人们去崇拜。它是远古祖先的艺术代表,吉祥图案和符号也大致产生于此时。

二、吉祥图案的发展和体现

从最初的表达形式来说,吉祥图案起源于原始人最直接的观察方式,与卜巫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在夏、商、周的青铜器图案中,吉祥主题使礼器的装饰图形逐渐走向世俗化,无论是形象的狞厉还是舒缓,都蕴含着吉祥的意味。秦时宗教神学是哲学的主流,装饰图形也体现出了同样的生命和生活内容,一切都希求祥瑞。装饰纹样以吉祥为主题是在汉代兴盛起来的。汉代是吉祥图案发展的集中时期,也是装饰在整体上脱离夏、商、周三代天命神学的规范,转入世俗化的分水岭。唐代盛行的鸟、兽图案纹样,便明显蕴含有和美、完美之意。到明清时,这种情况更加广泛,各式图案中体现的思想必有吉祥之意,吉祥成为装饰的唯一内容;宗教和祭祀的神秘性被逐渐淡化,承载理想和祝愿的形式变得世俗化、表象化,并演变成为一般意义上的具体化的图案。

从吉祥图案的使用范围看,最大的市场存在于民间美术中。长期以来,人们始终追求吉祥美满的生活方式,并把这种思想寓意于周围的事物之中。某些动物、植物以及图样,被约定俗成地作为美好意义的象征或符号,于是这些纹样便包含了相应的吉祥观念。这些观念主要包括:纳福迎祥,驱邪避恶,多子长寿,升官发财和喜庆如意等。中国传统的吉祥物繁多,除十二生肖外,还有凤、龟、鹤、鹿、大象等动物,松、竹、梅、桂、石榴、合欢、茱萸等植物,以及如意、银锭、寿石、礼器之类的器物。表现形式最多的是以纹样形式出现的吉祥图案,纹样和图式表达了人们追求的各种美好的愿望,可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3]。

吉祥图案的作者总是能在民间生活中最常见的普通的东西上找到的吉祥主题。那些自然界里最常见的,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被他们美化、神化,并融入自己的感情与寄托,设计成各种各样富有寓意,充满情趣的图案,在似像非像中演绎有意味的符号。这些图案大致有几种类别:1.表现幸福,如五福。2.表现美好,如凤穿牡丹。3.表现吉庆,如喜相逢,喜上眉梢。4.表现丰足,如年年有余。5.表现平安,如一帆风顺。6.表示长寿,如寿仙,桃子,猫蝶。7.表现多子,如榴开百子。8,表现“学而优则士”,如鲤鱼跳龙门。9.表现升官发财,如连升三级。10.表现发财,如连钱[3]。

吉祥图案的表现手法多样,其中有许多的表现手法值得借鉴:1.象征。以事物的形态或习性,取其相似之处,如莲花表示纯洁,鸳鸯表示爱情,牡丹显示华贵。2.寓意。借物表意,如蜘蛛表示喜庆,松鹤表示长寿。3.谐音。借字的发音相同或近似,如“喜上梅(眉)梢”,喜与喜鹊之喜同音,以眉与梅同音。4.表号。用象征性符号表意,如鸟表示日,兔表示月,鱼表示有余,钱表示富有等。5.文字。直接用文字表示吉祥,如喜,寿,福等。

三、吉祥观念的实质内容

中国的哲学和文化离不开儒、道、释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也丝毫没有例外。“吉祥”的观念是一个“求生美满”的观念,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的整体[5]。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在创作的主题、题材和构成形式上,都体现了善始善终的处世哲学。传统装饰艺术不重“再现”而重“表现”,是特有的人文意识形态和哲学观念的体现。装饰图案不仅表明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和理想,也以寓意的方式表征着人们改变生存环境的努力和征服困难的意志和力量,它既是理性的,又是现实的。即使吉祥图案的装饰在传统观念中有神性的一面,它还是具有现实的意义的,如火红的对联门笺、鲜艳明亮的五彩丝缕等等,其深层的装饰动机都是期望创造一个吉祥的世界。吉祥装饰寓意的世俗化,即吉祥主题所表现出的普遍适应性、生活性,包含着科学合理的部分,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吉祥装饰的想象性和创造性,则体现了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

四、传统吉祥图案在中国的现代设计的运用

设计的真正意义在于生活。无论是西方和东方、古代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最终体现于生活,所有的图案纹样的设计都是为了生活的更加美好。中国古代先民用丰富的暗示力和想象力代替对形象的实际摹写,把似真似梦的境界与无形无际却又无往不在的虚空融为一体。从远古的图腾到明清的吉祥符号,都体现了这种独特的宇宙观与生命情调,在现代设计的美学领域中具有极高的借鉴、赏析价值。

在现代设计中所出现的一些吉祥图案不乏佳作。例如,中国联通的标志,采用的是“中国结”的形象。据说这种图形源于佛教,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其迂回往复的线条寓意信息畅通,联通公司的事业井然有序,同时也象征联通公司事业无以穷尽,地久天长。在一些农村墙体的最高处,有时也会有这种图案出现,人们以此祈祷幸福和吉祥的降临。吉祥寓意的沿用,使现代设计少了商业感,多了文化气息的亲和力。香港平面设计师靳棣强设计的中国银行的标志,以古钱币与“中”字结合,以常见的图形传达出深刻的寓意。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标志,用中国独有的大红印章来体现中国人对奥运的特殊情结,其形与色彩的结合代表中国人对奥运的热切渴望。它是一个很“中国”的设计,准确地体现了设计的本土语言,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又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借用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凤鸟图形,显示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凤鸟两两相对旋转的图案极富动感,又体现出现代媒体的特色。

设计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会不断地受到新技术与新意识的冲击,从而得到更新和扩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要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中国的现代设计是在西方设计的影响下发展而来的,西方设计的影子在中国的现代设计中随处可见。但完全背离中国的传统是不可取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简单的摹仿和挪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的个性。在现代设计中,打着“前卫”的旗号,从西方拾来的视觉污染不在少数。中国的吉祥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个独特的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世界上独具魅力,我们应当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当然,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单纯的“拿来主义”,将会导致民族艺术的发展停滞,最终也会使我们的设计成为没有时代精神的古董的拷贝。

如何运用中国的宝贵文化遗产为现代设计服务是值得探讨的。就吉祥图案来说,把吉祥的符号和精神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去,使设计更好地为生活服务,这种理念是每个中国的设计者都不能丧失的。

参考文献

[1][2]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4]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 985

月是故乡明 第4篇

请看下面这些话会引起什么反响:

一般人只晓得美国是培养台湾留学生的温室,却没有注意到美国也是埋葬合湾人才的坟墓。(91页)

笔者不才,在美国教过多年的现代诗,敢说仅有极少的英美诗我不了解,但台湾现代诗却有不少是我看不懂的。(208页)

今天整个社会都是一个大教室,所有的会场都是讲坛。校外的知名度远比课堂里的名声要紧。第一等的名教授是不教书的;第二等的名教授呢?是在课堂中能唬住学生的,佳评自然潮涌而来。(105页)

读书据说和智慧有莫大关系,但若智慧不能蜕化为权力(试看社会上这许多可怜的教授们)的话,又有何用?(63页)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可怜的教授”不是中国的教授,而是美国的。傅教授长期在美国任教,他这话是意味深长的。

教不严,师之情

在《文集》中,傅先生以三重身分说话:他是英语教师,是文学研究者,又是社会评论家。

一个在中国出生并且在中国长大的人,在美国大学教英语应该不是轻松的工作。可是使得傅先生感到关切的,并不是那里的学生要求太高,而是其中有不少人英语水平太低。

对于美国多数大学生的英文程度,傅先生的评语十分干脆(并且有充分根据):“学生语文水平下降,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177页)造成这个可悲现象的罪魁祸首是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电视的长处是速度高,覆盖面宽,可是有展示而少评介,观众得到的启迪不多,也来不及自己思索。电视看得多,书报就读得少,写作工夫更下得少。结果是“芸芸学生无不视写情书为畏途;假如非写不可的话,每写十个字就有一个拼错。”(179页)

除电视占时间太多外,对于美国的英语教学,傅先生也大摇其头。“美国一般高中不逼学生念名著及写读书报告,一般大学又没有入学考试,象这样的制度怎能维持固有的英文水准?”(180页)他主张反其道而行之:要“逼”,要严格要求。这一“逼”逼得好,可以从他在广州中山大学的教学效果看出。一九八九年下半年,傅先生趁休假之便,来中山大学讲授“现代与当代英美文学”。一九九○年四月举行民主评分,他自评93分,中国同行给他96.5分,学生给他96.77分。在六位来自国外的英语教师中,他得分最高。

人所难言,我易言之

作为老师,傅先生是严格的;作为文评家,他更一丝不苟。(当然,他的评论是个人意见,有人可能只是部分地同意。)

与一般“新派”学者不同,他在《文集》中没有鼓吹什么现代主义、结构主义;与一般“旧派”学者不同,他没有提倡什么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人们觉得,他的议论平实而合理。例如关于新诗问题,他这样说:“故作晦涩是不可原谅的,但要求新诗极端大众化也不是真知灼见。”(208页)“无论诗人如何‘高贵’,他也没有权命令读者努力爬向他所傲然挺立的千仞孤峰——至少他自己应作某种程度的努力去迎接读者。”(209页)

不难看出,关于英美文学,傅先生是有独特看法的。例如美国诗人LucyLarcum(一八二四——一八九三)的诗作《种树》,傅先生指出它“因袭浪漫主义的滥调”(84页)。他对大名鼎鼎的英国小说家RudyardKipling(一八六五——一九三六)“了无好感”(21页),美国OgdenNash(一九○二——一九七一)的滑稽诗他也认为“不够隽永”(12页)。

关于中国文学,傅先生的言论也往往不同凡响。谈到顾文昱的《白雁》诗,他的意见与沈德潜、朱彝尊相左。关于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陈其年说是“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傅先生却认为纳兰虽有些好句,可是“他的愁多半是些无谓的烦恼……或借来的忧愁……”。(54页)

近来国内有人爱谈比较文学,他们不妨看看傅先生的提示。他告诉我们,“西方诗人处置‘落日’这一意象,极少象中国诗人般流于伤感或滥情。”(23页)他惋惜中国妇女文学太讲究“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因而缺乏惊人的力量(29页)。谈到咏物诗,他注意到一个有趣的区别:中国诗人爱咏白雁,可是对西方诗人认为“代表智慧、孤洁和高贵”的白天鹅(swan)可没有歌颂。(73—79页)

傅先生有一点大胆得可爱:英国诗人叶慈(W.B.Yeats)的十四行诗《丽达与天鹅》(Leda and the Swan)名满天下,可是傅先生直率地说,“作为一个东方读者,我始终不能完全接受它。”(75页)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一个人虽然身居大陆,不出国门一步,可是美国的英语教学情况他仍然可以有所了解,英美文学批评家的意见他更易于知道。他最难找到的,是一个窥见留美华人心态的窗口,尤其是通往那里的文化界的窗口。《傅孝先文集》部分地满足了这个要求。

赴美的中国学生(不论是台湾的还是香港的)并不都是学者,这一点大家都明白。《文集》以嘲弄的笔调指出,这些人有不少本来志不在学,“对念书的兴趣并不比吃药高”(91页),后来自然由学文转工或转商。有的人感到无法改行,又怕回故土后无面目见亲友,这就彷徨终日,甚至发疯、自杀。最惊人的例子是,佛罗里达州大学有个香港学生,因为论文通不过,竟然买一把手枪先把教授打死,再打死自己。(161页)

傅先生已经在美国当上了教授,可是他所走的路是不平坦的。在求学期间,他是个穷学生,感到功课压力大,每天“从教室到图书馆,再到工作的地方。回家后开夜车苦读,到凌晨就寝时往往精疲力竭。”(160页)学业完成了,他到北卡罗莱纳州教书,因为要省钱,自己搬书箱,结果还扭断了一根肋骨。(37页)

但是如此苦学成才、当上了教授的人,他们是否就快活了呢?傅先生对某些人的描绘是叫人心酸的:“不是变得俗不可耐便是怪诞不堪。”前一种人不必说,后一种人包括他的两个朋友:一位把案头的《圣经》拿掉,换上佛经、《老子》、《易经》;一位认为尼采说上帝已死还不够,应该说上帝尚未产生。(149—151页)

但是关于傅先生,我们可不必过分担心。他有苦闷,可是发表了“不合时宜的杂感”;他看见有些留学生心烦意乱,就写文章劝他们“掌握自己”;他相信,“只要工作者把心灵倾注在上面,任何职业都是一件事业。”他还用高亢的音调发出呼吁,说在美国教中国文学的人要用中文写作,因为这是“国家的基本荣誉和个人的职业尊严”所需要的。(116页)

贯穿着整本《文集》的是一根红线——爱国主义。我觉得最值得玩味的是下面这两句话:

(一)除了若干科技问题外,我们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如何恢复民族的自尊和自信。(71页)

(二)凡是对自己的文化缺乏信心和认识的人,常常过分地崇仰外邦的语文风物,结果一定感到无根的悲哀。(111页)

尽管傅先生往往会感到孤独,会感到“人生之途常常是愈走愈窄愈荒芜”(131页),可是上面所说的那种特殊的悲哀他是没有的。原因是:他关心祖国的前途,他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他有根。

月是故乡明作文 第5篇

我像没了脚的飞鸟,依旧四处飘荡,没有归家的旅途。我拼命的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我拼命的成为他们的骄傲。却也一直在漂泊,仿佛是一种宿命。从幼年到少年,这十数载的光阴在指尖流成我每一分每一秒的成长。自己仿佛旱地里树苗深深扎根,更加饶有滋味的品尝水分的甘甜,更加努力的走好每一步。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对家的思念,从未因为漂泊日子的漫长而停止或有分毫减少,想家是这世界上最不能习惯的孤独。

万家灯火,又是中秋月圆,窗外是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窗内是同学笑谈笑靥如花。于心底,在一处柔弱中,思家的心情宛如一股腊月的渐渐流水,初时波澜不惊浅浅徊游,再便是如风云突起般老天转眼就变了脸,在那些无法躲避的风口上,品尝这彻骨的风寒与辛酸。比渺茫的未来更可怕的,比孤独的世界更寂寞的,,比无尽的黑夜更混沌的,比单薄的背上更沉重的,是思念,思念家乡,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思念温暖。

多想多想在门口的小路上走走,石子小路,铺到门口,我一路走一路磕绊。路见熟识的老农,每一张亲切的面孔,带着家乡岁月缓缓流淌而过的痕迹。他们不计较金钱,他们不会患得患失,他们站在田梗上眺望远方,有一株水杉的枝桠划开视野。没有物欲的羁绊,生活清贫却觉得快乐,阳光上飘散着闲散与自由的味道,尘埃在其中飞舞,仿佛婆娑起舞的羽毛。

多想多想坐在餐桌前,木质的桌子上铺着大理石,我们在夜晚下一盘不明规则的棋,电视里播着反复播了许多遍的老剧,舅舅的小儿子在那里一边下棋一边换台,下输了便气急败坏。我抛开棋子开始给他削水果,他很有骨气的说不吃,最后还是笑笑不好意思的去抓。梨汁就顺着他的手指流下去。

多想多想在自己的房间里,在深夜不眠的时候,闭上眼睛,任思绪蔓延,融进黑夜里,我变沉沉睡去。夜里梦见喜欢的男孩子,第二天早上醒来天气阴郁,想起昨夜的梦,在那仍旧睡意朦胧的房间里微笑,脑海里记起两句诗“攀条覆花枝,相言气甚欢”。播放器里流出歌手悲伤的音色,我却觉得自在,没有悲伤与难过,走下楼去,即使是阴天也会是一个好天气。

有时在梦里,醒在一个早上,我从楼上下来,到对面的小房间里,拿出一两个喜欢吃的水果,一边看电视一边写杂感,妈妈从对面走来,抱怨我起得太晚,面都凉的不能吃了。在真正醒来的那一瞬,我只觉得隔世般恍惚,什么也不说,又开始一天的洗洗刷刷忙忙碌碌。流离之人不知梦,孤身在外,我有多想在这花好月圆夜,欢聚一堂,共赏一轮明月。梨花院落溶溶月,良辰好景奈何天。举杯相邀,把酒言欢。而不是千里共婵娟,相隔千里,家在云端,山外山,水外水,云一层叠一层,阻断候鸟归程,阻断绵绵思念。在左边胸口第三根肋骨处,真挚的开始想家。

月是故乡明作文 第6篇

刚进家门,外地工作的叔叔就打来了电话,简单几句问候,最后说:“妈,中秋我不回来了,福州这边很忙。”奶奶急急追问,只得到两句潦草的回应,就被撂下电话。沉默。家里的空气冷了,呼吸也变得滞重起来,奶奶低头掰着玉米,突然抬头对我说:“你二奶奶他们搬去常山了。”

叔叔今年春节时正月初三才回家,没赶上年夜饭。我突然发现小村好像一下子安静了太多,从前每次回来,奶奶烧一大桌菜,招呼来左右邻人,月光如水一样流淌在圆桌上,我们谈笑风生,到星星都被蒙上灰雾,月亮熄了,笑语还没熄。从前养狗的人家不少,清早曙光融化在土墙黄瓦上,鸡啼一声,犬吠四起,人间的热闹从此开始。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前后左右熟悉的老屋空了。他们像急流中的鱼群一样,或涌向市区,或涌向更远的远方,村子慢慢静了,人情味和烟火气从门口锈迹斑斑的大锁里流走去。

我怕小村有一天被遗忘,失去所有响动,失去所有热闹。也许不是我一个人害怕,是所有有故乡情结的人的恐慌,因为广袤的村野大地之上,已经不知有了多少这样的小村,他们荒芜,落寞,也许只剩上了岁数的老人仍然念念不忘,还在坚守。端午不见艾蒿,中秋不见月饼,春节听不见震天的鞭炮。仅仅有墙角昨夜已经冷去的蜡烛残灰告诉每个过客,这儿还有人没走。可它们,曾经也是许多游子长梦中的虚影,是回忆里最五光十色的片段,是永远拴在离人脚脖子上一根线,哪怕走得再远,山一程水一程路远迢迢,也要被指引着归去的地方。

世界快马加鞭地前进着,我们不停追赶。或为了学习成才,或为了赚钱养家,或仅仅是少年对大千世界的渴望,总有一万个理由抛下故乡。于是荒村像野草一样遍布各个角落,并且不断蔓延开来。几百年前就有“聒碎乡心梦不成”,就有“日暮乡关何处是”,可今天呢?

我甚至不敢去想象这些村子的未来,风雨剥蚀了墙皮,院门坍圮,桌椅蒙灰,葡萄藤的根在上个雨季就烂在了土里,荒草将台阶淹没,门槛上长满浓绿的青苔。总有一天它会彻底消失在这片土地,那时它的子女早已在某个城市深深扎根。可是,可是借刘亮程一句话来讲:“留下划痕,留下朽在墙中的木头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记归家的路,不要让故乡反倒成为到不了的远方。一个没有乡情的人,他的精神不健全,一个弃故乡而去的人,他的灵魂永无宁日,因为这是,人性中必须要有的一份柔软和安宁。可是又有谁能阻止全世界一起向前的脚步,能劝已经迷醉在繁华梦中的游子踏上归程呢?

月是故乡明作文 第7篇

走在桂林街头,看到路两边郁郁葱葱的桂花树,我不由的想起小学校园里的那几株桂花树:“这些年过去了,那几株桂花树还在吗?”动车飞驰在神州大地,我的思绪一下回到了两千里外的家乡:我小时候学习生活的校园还是老样子吗?那几株桂花树还开着花吗?想起小时候快乐的校园生活,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母校去看一看。走下列车,我顾不上回家,立即打车赶到钢三路小学。

20年过去了,校园的校门还是老样子,灰白色的教学楼显得有些老旧。教学楼前,那几棵桂花树还在,比小时候显得粗壮了许多。眼下,正值桂花盛开。满树白色的小花挂满枝头,浓郁的香味勾起了我的回忆。还记得小学五年级时,萧瑟的秋风把桂花吹落了一地。我们几个爱美的女孩,总是一放学就跑到桂花树下,捡起刚落在地上的新鲜的桂花,用纸包好,带回家做桂花香水。我们先把桂花压成花泥,然后在放进洁净的水中浸泡。等桂花的香味渗入水中,捞出花瓣,一瓶正宗的桂花香水就做好了。看到那落在地上的花瓣,我不由的想起和同学们们一起捡桂花,做香水时的快乐。我们经常会互相比一比,看看谁做的香水最香。

往前走,来到校园东楼的后面。呵!想起来了,这个幽静的角落可是我的秘密基地。我的秘密基地和别人不同,别人的秘密基地是用来藏东西的,而我没什么东西可藏,就常来这里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有时,考了100分,压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便飞快地跑到这里,喊几嗓子,哼上几句,宣泄一下自己心中的兴奋;有时,挨老师吵了,我就悄悄地来到这里,安静的待一会,想想自己为什么错了;有时,自己被欺负了,我就会跑到这里,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场,释放一下自己内心的委屈……这儿,可是我的小天地!空荡荡的乒乓球台旁,我仿佛又看到儿时那个爱哭、爱笑的可爱女孩。

校园南墙边是休闲活动区,那里有鱼池和体育器材。鱼池里有锦鲤,锦鲤活蹦乱跳的,非常可爱。课间,我经常来这里看鱼儿嬉戏,看着它们自由自在的在水中游来游去。活动区经常很热闹,那里有单杠、双杠、攀登架……不过由于我后来上了高年级,上下楼用时太久,所以我上体育课时才去玩会儿。我最喜欢玩双杠,最喜欢在双杠上玩倒挂金钩呢!我把双脚挂在双杠上,头朝下,手按在地上。记得又一次,戚惠同学把我从上面拉下来,让我摔了一跤。我在旁边同学一阵“哈哈”的笑声中,灰溜溜的溜了。也不知道,这“小妮子”现在干什么!

学校西北角有一片小树林,和记忆中的没什么两样。冬日里,这里幽静清冷,异常安静;雪后,我和小伙伴们来这里堆雪人,打雪仗。春天来了,各种树的枝条都吐露出新芽,那新芽嫩绿嫩绿的;没几天,这里便成了绿的海洋,我和小伙伴们经常来这里寻找春天的脚印。夏天到了,这里绿树成荫,葱葱郁郁的树枝把这里搭成了一个巨大的凉棚;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在林间嬉戏,捉小虫,吓唬枝头唱歌的小鸟。秋天来过,小树林树上的树叶一片片变黄了、变红了,五颜六色的,非常漂亮。眼下,还是满眼的绿色;不过,那种绿没精打采的。树下,几片已经变黄的叶子静静地躺在地上。我仿佛又看见那个在小树林间嬉戏的熟悉身影。

月是故乡明作文 第8篇

一、充分立足文本

在与文本进行对话之前, 要求学生完整地品读文本。文本是对话的第一个对象, 与文本的对话是构成其他对话的前提基础。为了让学生深入到文本的内部, 与文本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对话关系, 预习与反复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反复阅读, 才能消除与文本的陌生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 学生实际上也时时在与自我对话, 这些对话都是课堂对话的必要准备。如果由于种种原因, 课前未能充分阅读文本, 那么, 课上必须留出这个时间。如果为完成教学进度就匆匆进入讨论环节, 就会出现貌似热烈, 实质与文本游离、割裂的“似对话”或“伪对话”。这样, 在对话的过程中没有有意义的生成, 对话只能成为空洞无物、毫无意义的语言形式。这样的对话越多, 距离教学目标就越远;对话的氛围越热烈, 学生思想的天空就越模糊。久而久之, 学生会变得心浮气躁, 急功近利, 迷失了精神的家园。

二、创设文本解读的情境

要帮助学生创设文本解读的情境, 因为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的, 有它诞生的特殊的情境, 又有它被解读的现实情境, 它又与其他的文本处在相互关联的情境中。在文本研习时, 既要善于“复活”文本诞生的情境, 以便最大可能地接近文本的本义, 同时又要将文本与现实建立联系, 从而探讨其衍生新意的可能, 还要尽可能建构文本间的联系, 寻找相互阐发、相互说明的丰富语义。这一专题的主题是“月是故乡明”, 由两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由《想北平》、《我心归去》和《乡土情结》组成, 第二板块由《前方》和《今生今世的证据》组成。在本专题中, 只有《前方》这一篇看上去是作的反面文章, 是反弹琵琶, 因为它说的是离家。但是, 要注意, 作者从反面落笔, 但归结的仍然是对家的追寻:“人的悲剧性实质, 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 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 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得家、家园和家乡。就如同一首歌唱到的那样:回家的心思, 总在心头。”只不过这里的家已不是普通的生养之地, 而是精神的栖身之所。《前方》涉及的是人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它本身也是本专题人文内涵的构成部分, 一定要与学生讨论清楚。

三、建立人与文本的交流对话关系

要鼓励学生建立人与文本的交流对话关系。文本既是我们的研读对象, 更是我们交流对话的朋友, 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要提醒、帮助他们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帮助他们将自己的人生经验、知识积累、情感态度引入文本阅读中,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把书读活。在学习《我心归去》时, 作者说:“很想念家里, 很想念家里的小径、月夜、草坡、小羊、犁头。”我引导学生:“这里有大家熟悉的, 有大家不熟悉的, 可以想象一下:故乡的小径正走来了我最亲近的人……月夜下忘了回家的小羊是否找到了回家的路?你有过想家的感觉吗?想家时你最想家里的什么?即使你没有离开过家, 没有离开过父母, 若让你置身于韩少功的境地, 你最想家里的什么?”学生自由发挥:闹钟的声音, 抽油烟机的声音, 爸爸的摩托车的声音, 妈妈的敲门声……在这里, 同学们想象的事物非常的具体, 历历在目, 清晰可见, 想象的东西越具体, 想家的感觉就越强烈, 就越能感受到韩少功在外地想念家乡的心情。

四、建立不同形式与关系的研习方式

要帮助学生建立起不同形式与关系的研习方式, 既要鼓励独立阅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并坚持自己的观点, 同时又要鼓励他们学会合作, 倾听别人对文本的见解, 在讨论交流、相互补充与启发中, 加深对文本的认识。文本研习的手段、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方法比结果更重要。教师不必过早地将结论和自己的判断告诉学生, 也不必让学生一定要认同自己的观点, 而是要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 倡导个性化的阅读, 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一般来说, “文本研习”较多采用加圈点、写批注、作摘录、品效果、谈心得、说体会等从语言入手进行解读的方法。而本专题向同学推荐的研习方法是评点。评点法可以有效地将以上这些方法综合起来:学生可以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圈点、摘录, 在“对话栏”中写批注、品效果;完成自己的评点后, 在课堂上与教师、学生交流, 谈心得, 说体会。自主阅读和评点是与文本的对话, 而课堂上关于评点的交流则是与文本其他读者的对话, 这些对话不是孤立和割裂的, 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 形成“多重对话”, 也体现了合作与探究精神。

月是故乡明 第9篇

写下这个题目,心中便已是一湾清波,清波之上还荡着一轮盈盈的月亮……

几场秋雨,送来一个凉爽的秋。翻看日历,中秋节就在眼前了。

在中国人的眼里,中秋总和团圆美好连在一起,总和诗情感怀连在一起,因而,中秋节也便成为我们的一个传统节日。

往大里说,中秋,是一个盛行千年、天涯同庆的节日;是一个诗酒添香、连通血脉的节日。

一轮月、一块饼、一首诗,承载着多少不老的情;月圆、饼圆、人圆、家圆,寄寓着多少团聚的梦。中秋,以其特有的方式,丰富的内涵,展现了中华民族善良重情的美好心性,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往小里说,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藏有一个自己的中秋节。

儿时的中秋,在我心里就是那一个不能掰开的月饼。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正好遇上“三年自然灾害”。一年中秋来临,商店凭票供应的还是一种用地瓜面做成的月饼。就是这种月饼,那时在孩子们的眼里也是上等的美食。中秋夜,我和大哥一人从母亲手中分得一个月饼。大哥疼我,便偷偷地将他的那个月饼掰开,塞给我一半。母亲看到了,立即阻止道,今天晚上的月饼不能分,一人就是一个,团圆嘛,就是要圆圆满满。当时我心里还有点埋怨母亲,哪里来的那么多讲究,半个月饼没了。因为当时的家境和限量供应,一家人才买得4个月饼,父母加上大哥和我,正好一人一个。

就在一家人吃完团圆饭,我躺倒在自己的小床时,突然发现在我的枕头旁有一个用手绢包着的月饼,我知道那是母亲偷偷地给我放在那里的。心头一热,顿时感到鼻子酸酸的……

青年时的中秋,在我心里就是那一枚圆圆的邮戳。记得那是在我新婚不久,我还在市工人文化宫工作。业务之需,我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在一家报社帮助工作,说是帮助工作,其实也就是学习。两个月后,适逢中秋。那时别说是手机了,家中就连个电话也没有,与父母和妻子的惟一联系方式就是书信。就在中秋节的前一天,我收到了妻子的来信,我一气读了数遍。

中秋夜,当我参加完报社为一些家在外地又是单身的记者们组织的一个联欢活动,回到宿舍时,我又将妻子的来信掏了出来,盯着信封上的那枚圆圆的邮戳,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那一刻,圆圆的邮戳幻化成家乡一轮圆圆的月亮……

人到中年,就不那么容易伤感了。可中秋毕竟是一个特殊的时刻,天南海北的中国人都会在这一时刻盼望着合家团圆。

记得有一年中秋,恰逢我们去广州出差,原定是中秋节要赶回来过的。谁知阴差阳错还是留在了广州。当地的朋友怕我们思乡,特地安排了一次珠江夜游,而且亲自陪同,足见用心良苦。

泛舟江上,两岸灯火熠熠,品着香茶,吃着月饼,听着船上播放的“春江花月夜”乐曲,按说足可以让人沉醉其中,乐不思蜀了。可此时我们还是都在想着家乡的那轮明月,因为那一夜,广州是多云天气,虽说置身一江灯火,可惟独没有见到中秋的明月。只是为了不让广州的朋友失望,我们还是一直做欢愉状,以掩饰各自心中的怅然……

转眼已逾花甲,按说可以颐养天年,好好品味一下真正的天伦之乐。然而,性格使然,爱好使然,我依然在东奔西走,用手中一支并非灵巧的笔,讴歌着这个时代各行各业的精英。

又是一年的中秋,我参加了国家海洋局的一个英模事迹报告团的筹备来到北京。中秋之夜,我们一行数人晚饭后走到天安门广场。广场上游人如织,时近国庆,园林工人正在夜以继日地在此搭建迎接国庆的巨型花坛,游人们纷纷以此为背景照相留念。我们便也加入其中,兴趣盎然地拍了一张又一张。

后来,我们又信步走到金水桥上,凭栏俯看桥下,水中一轮银盘似的明月荡漾其上,抬头仰望,正皓月当空,这时才又想起,今晚是中秋节。几个人不约而同地掏出手机,走开去和家人联系起来。我想此时每个人的心中都挂着家乡的那轮明月……

中秋节,是中国最富有人情味的传统节日,也最富有诗情画意,但每个人因经历不同、情趣各异,心中也必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和意境。但是有一点我想肯定是相同的,那就是在中秋之夜这一典型时刻,对自己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才会说:月是故乡明,情是故乡浓。

今年的中秋又到了——

月儿满了,我们的心圆了,

月儿满了,我们的情圆了,

中秋月圆年年相似,

你我有情岁岁相盼。

就让我们用那满天的清辉和遍地的水银,

月是故乡明想象作文 第10篇

时间过得飞快,我已经从牙牙学语的小孩变成了星科团的科学家了。每当我抬头研究星空的时候,总能看到一轮明月嵌在黛色的天幕中,这时我总会深深地思念阔别已久的故乡———铜陵,想起前几次回家时都没能见到家乡月亮的遗憾。

禁不住对家乡的日思夜想,我坐上了心爱的“飞飞快碟”,越过千山万水,回到了我朝思暮想的家乡。

“飞飞快碟”是一种像公交车一样的交通公具,它的发动机是靠吸收日月的光芒来蓄积能源。在平时,它的四个轮子正常打开,像汽车一样在公路上行驶;碰到堵车的.时候,它会把轮子收起来,像飞碟一样从空中越过障碍物;它还可以当船来用,每当遇到水的时候,轮子就会自然收起,变出四个桨划水前进。

驾驶着它,一转眼,就到了铜陵。

月是故乡明高三作文 第11篇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淡淡的月光,浓浓的相思。

记忆里还是夏天和秋天的交界,同一轮圆月,同一曲离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落,一个人怅惘。今夜坐在草坪上看看天还是那么的蓝,月光似乎有些耀眼,眼角瑟瑟的说着今晚的确很美好,开始自导自演类似童话的结局。风一席席、雨一幕幕,辉映心的感触,对着天空遥寄那份多少年都不曾实现的诺言,也只有这样才能荡起心中尘封已久的.答案。

一月一自然,一心一世界,一泪一思念,一笑一蹙颦。多少次我在夜里呼唤明天要更辉煌多少次我在时间里迷茫明天我该怎么样多少次我告诫自己未来不要这样又是多少次我借着月光对你们说着我很好还记得有多少次我不再懦弱而是坚强现在我依然笑着,而且很善良。也希望在家乡的您一样开心,一样快乐,一样幸福,一样如今晚的圆月辉煌。丹秋桂子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碎了一地思念,浮了一世留言。花香如此,人亦初年,还挂念远方迷人的笑靥,只记否曾今如月,还待此时花宵良久,醉卧千舟。

淡黄色的花蕊,纤细的花柱,散发着沁人心脾的香,是桂花如此多情,牵绊远方的心,回首一幕幕,相思故园情;是花香如此醉人,惹异处他乡相思泪,耳畔一席席,遣词故乡明。是花香如此奈何千般思绪。

月是故乡明作文800字 第12篇

乡下的夜空,繁星满缀,星星努力地散发着微弱的光,温柔的月倾洒下一地柔情。朦胧的云雾缠绕着月光,好似一袭飘逸的白纱,让这轮月更是渲染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可爱的夜空,自是令人沉醉。

炎热的夏天,我时常与小伙伴们借着这微弱的清光捕捉萤火虫,将它们装进一个透明的通气小罐里,做一盏明灯,来照亮我的整个童年。婆婆在青石板上搓洗着衣服,我也会淘气地探出手让清凉的水流缓缓流过,沁入心涧。爷爷抬出板凳,在月夜下点上一卷烟叶,闲适地抽起来。那时的我总爱缠着爷爷问:“爷爷,月亮到底是什么呀?”而爷爷总是笑笑,默不作答。

这更加使我疑惑了。然而这样的月空毕竟不是常有的,一年后,我带着对故乡月光的留恋与疑惑,随父母到了城里生活。

城里的夜空,清冷的月光洒向灯火通明的小镇,便也没什么察觉,天边仅孤零零地挂着几颗稀疏的星星,还好似慵懒地打着哈欠。这令我实在有些失落,后来,当我逐渐顺应了城里的生活,也学会了忍受寂寞四处蔓延的黑夜,那曾经令我留恋的温柔的月辉,也渐渐淡漠了。也曾有几次回乡探望爷爷婆婆,只是那时的月,即使再盈满,似乎也没有了昔日的脉脉深情,心中不禁有些忧伤,已逝的月光,还能祈求它重新照亮黯淡的夜吗?

时过境迁,细数着已逝的年华,那些温柔的夜确是令人着迷,追溯,好似《仲夏夜之梦》那般宁静自然的心境,童年也溢满了许多温情。

但现在的感情又有所不同了,月光依旧是凄冷的,渗入多少人儿的心,勾起久久缠绵的情愫,那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那一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那一句“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不正是李后主与张先的凄凉心境吗?

上一篇:以苦难为题的高中议论文下一篇:众兴镇“国家扶贫日”活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