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操作范文

2024-05-14

物理实验操作范文(精选9篇)

物理实验操作 第1篇

避雷针安装是安全防雷的有效方法。

在烟囱顶部竖一金属棒,棒下端连一条足够粗的导线,导线下端连一块金属板埋入地下深处潮湿处。烟囱顶部金属棒的上端须是一个尖头或分叉为几个尖头。有了这样的装置,当空中有带电的云时。避雷针的尖端因静电感应就集中了异种电荷,发生尖端放电,与云内的电相中和,避免发生激烈的雷电、这就是避雷针能避雷的一方面。但这种作用颇慢,如果云中积电很快,或一块带有大量电荷的云突然飞来,有时来不及按上述方式中和,于是有强烈的放电,加雷电仍会发生。但这时由于避雷针高过周围物体,它的尖端又集中了与云中电异号的电荷,如果雷电是在云和地面物之间发生,放电电流主要通过避雷针流入大地,因此,不会打在烟囱或构筑物上,只会打在避雷针上了。由此可见,烟囱避雷针的尖端放电作用会减少构筑物遭遇雷击的可能性;到了不可避免时,它自己就负担了雷电的打击,烟囱与构筑物受到了最大的保护。

避雷针效应: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线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等避免雷击。寓意是:善疏则通,能导必安。

物体尖锐处曲率大,电力线密集,因而电势梯度大,致使其附近部分气体被击穿而发生放电。如果物体尖端在暗处或放电特别强烈,这时往往可以看到它周围有浅蓝色的光晕。

小实验:观察光的全反射现象 实验步骤

(1)用金属丝悬挂一个金属球,如图1 所示。(2)用蜡烛火焰将金属球熏黑,如图2 所示。

(3)将熏黑的的金属球放入烧杯中的水中,如图3 所示。(4)观察金属球颜色的变化。实验现象

当将熏黑的金属球放入盛水的烧杯中时,在阳光的照射下黑色的金属球变成明亮的银白色。若改用单色光照射,则金属球将呈现出与单色光相同的颜色。3 现象解释

金属球被熏黑是因为金属球上附着了一层黑色油烟。黑色的金属球改变颜色的原因是:水对油烟是不浸润的, 当金属球放入水中时, 在金属球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层,当光从水(光密介质)进入空气层(光疏介质)时发生了全反射现象,这样金属球就呈现出明亮的与照射光颜色相同的颜色。原理如图4 所示。

万能表工作原理及使用((2009-12-09 23:04:50)转载 标签: 分类: 汽车改装

汽车 杂谈

万用表”是万用电表的简称,它是我们电子制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万用表能测量电流、电压、电阻、有的还可以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频率、电容值、逻辑电位、分贝值等。万用表有很多种,现在最流行的有机械指针式的和数字式的万用表(见图)。它们各有优点。对于电子初学者,建议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因为它对我们熟悉一些电子知识原理很有帮助。下面我们介绍一些机械指针式万用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万用表的基本原理

万用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只灵敏的磁电式直流电流表(微安表)做表头。当微小电流通过表头,就会有电流指示。但表头不能通过大电流,所以,必须在表头上并联与串联一些电阻进行分流或降压,从而测出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下面分别介绍。·测直流电流原理。

如图1a所示,在表头上并联一个适当的电阻(叫分流电阻)进行分流,就可以扩展电流量程。改变分流电阻的阻值,就能改变电流测量范围。·测直流电压原理。

如图1b所示,在表头上串联一个适当的电阻(叫倍增电阻)进行降压,就可以扩展电压量程。改变倍增电阻的阻值,就能改变电压的测量范围。

·测交流电压原理。

如图1c所示,因为表头是直流表,所以测量交流时,需加装一个并、串式半波整流电路,将交流进行整流变成直流后再通过表头,这样就可以根据直流电的大小来测量交流电压。扩展交流电压量程的方法与直流电压量程相似。·测电阻原理。

如图1d所示,在表头上并联和串联适当的电阻,同时串接一节电池,使电流通过被测电阻,根据电流的大小,就可测量出电阻值。改变分流电阻的阻值,就能改变电阻的量程。万用表的使用

万用表(以105型为例)的表盘如右图所示。通过转换开关的旋钮来改变测量项目和测量量程。机械调零旋钮用来保持指针在静止处在左零位。“Ω”调零旋钮是用来测量电阻时使指针对准右零位,以保证测量数值准确。万用表的测量范围如下:

·直流电压:分5档—0-6V;0-30V;0-150V;0-300V;0-600V。·交流电压:分5档—0-6V;0-30V;0-150V;0-300V;0-600V ·直流电流:分3档—0-3mA;0-30mA;0-300mA。·电阻:分5档—R*1;R*10;R*100;R*1K;R*10K

测量电阻:--先将表棒搭在一起短路,使指针向右偏转转,随即调整“Ω”调零旋钮,使指针恰好指到0。然后将两根表棒分别接触被测电阻(或电路)两端,读出指针在欧姆刻度线(第一条线)上的读数,再乘以该档标的数字,就是所测电阻的阻值。例如用R*100挡测量电阻,指针指在80,则所测得的电阻值为80*100=8K。由于“Ω”刻度线左部读数较密,难于看准,所以测量时应选择适当的欧姆档。使指针在刻度线的中部或右部,这样读数比较清楚准确。每次换档,都应重新将两根表棒短接,重新调整指针到零位,才能测准。

测量直流电压:--首先估计一下被测电压的大小,然后将转换开关拨至适当的V量程,将正表棒接被测电压“+”端,负表棒接被测量电压“-”端。然后根据该挡量程数字与标直流符号“DC-”刻度线(第二条线)上的指针所指数字,来读出被测电压的大小。如用V300伏档测量,可以直接读0-300的指示数值。如用V30伏档测量,只须将刻度线上300这个数字去掉一个“0”,看成是30,再依次把200、100等数字看成是20、10既可直接读出指针指示数值。例如用V6伏档测量直流电压,指针指在15,则所测得电压为1.5伏。

测量直流电流:--先估计一下被测电流的大小,然后将转换开关拨至合适的mA量程,再把万用表串接在电路中,如图所示。同时观察标有直流符号“DC”的刻度线,如电流量程选在3mA档,这时,应把表面刻度线上300的数字,去掉两个“0”,看成3,又依次把200、100看成是2、1,这样就可以读出被测电流数值。例如用直流3mA档测量直流电流,指针在100,则电流为1mA。

测量交流电压:--测交流电压的方法与测量直流电压相似,所不同的是因交流电没有正、负之分,所以测量交流时,表棒也就不需分正、负。读数方法与上述的测量直流电压的读法一样,只是数字应看标有交流符号“AC”的刻度线上的指针位置。

使用万用表的注意事项

万用表是比较精密的仪器,如果使用不当,不仅造成测量不准确且极易损坏。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谨慎从事,那么万用表就能经久耐用。使用万用表是应注意如下事项:

·测量电流与电压不能旋错档位。如果误将电阻档或电流档去测电压,就极易烧坏电表。万用表不用时,最好将档位旋至交流电压最高档,避免因使用不当而损坏。

·测量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时,注意“+”“-”极性,不要接错。如发现指针开反转,既应立即调换表棒,以免损坏指针及表头。·如果不知道被测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应先用最高档,而后再选用合适的档位来测试,以免表针偏转过度而损坏表头。所选用的档位愈靠近被测值,测量的数值就愈准确。

·测量电阻时,不要用手触及元件的裸体的两端(或两支表棒的金属部分),以免人体电阻与被测电阻并联,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测量电阻时,如将两支表棒短接,调“零欧姆”旋钮至最大,指针仍然达不到0点,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表内电池电压不足造成的,应换上新电池方能准确测量。

·万用表不用时,不要旋在电阻档,因为内有电池,如不小心易使两根表棒相碰短路,不仅耗费电池,严重时甚至会损坏表头。

光的全反射:硬币的隐身术

当同学们到你家里来玩的时候,你可以表演一个小魔术,并且请大家来解释一下这个魔术中的秘密。

在桌子上放着一枚硬币,取一个玻璃杯,把里面盛满水,然后把玻璃杯压在硬币上,这时候,请同学们从杯子的侧面看去,大家会发现,硬币不见了。谁也没有把它拿走,但是从杯口向下望的时侯,硬币还好好的放在那里。

然后,你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给玻璃杯底沾上一些水。再请别的同学来重做这个实验。这一回,大家一定会惊奇地发现:这个魔术不灵了,透过玻璃杯的侧壁,同学们总能看到一个闪亮的硬币。假如你不说出这个秘密,恐怕谁也没有办法再使硬币消失。

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可以解释这个有趣的实验。右图画出了光线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光从空气经玻璃杯底进入水里的时候发生了折射,因为是从光疏媒质进入光密媒质,所以折射光线全都向法线方向靠拢。这使得大部分光线以很大的入射角射向杯子的侧壁,因而发生了全反射。反射的光线又折回水中,从杯口射出,因此从杯子的侧面看不到硬币,而由杯口向下望去,硬币还好好地放在那里。

做这个实验,应该用口比底大的玻璃杯,而不要用上下一般大的玻璃杯。为什么要这样做,你可以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想一想。

杯底和硬币之间沾有水以后,情况就变了:硬币射出的光线从水中穿过杯底再进入杯子里的水中。这种情况下,杯底可以看成是一块平板玻璃,它的上下都是水,光线通过它的时候方向不变。这样,硬币射出的光线到达杯子的侧壁上的时候,一部分光线入射角并不很大,当然不满足全反射条件,这些光线从侧壁上透射出来使你看到杯底下的硬币。有趣的是,如果硬币只有一部分沾上水,而另一部分没有沾上水,那么你就只能看到沾水的一部分。

还可以用许多其它的方法观察到全反射现象,下面再介绍两个。

找一个又大又深的脸盆,盛满清水。把一个硬币扔在盆底,然后用一个较重的玻璃杯倒扣住硬币(注意,在向下按玻璃杯的时候,不要让杯中的空气漏出来)。这时候,你再从玻璃杯的侧面望去,就会发现玻璃杯变得不透明了,它的侧面象镜子一样闪着银光,并且映出盆底的印花,而硬币却无影无踪了。

还可以用另一种方法来做这个实验:把玻璃杯正立在脸盆里,用杯底紧紧压住硬币。你从杯子的侧面望去,也会发现玻璃杯不透明了(注意,不要让水进入杯内,如果杯子里进了水,就变得透明了)。

1.别看这些实验做起来很简单,要说清它的道理还要费一番脑筋,你自己想想看。利用光在玻璃的内表面上会发生全反射的原理,可以制成光学仪器——全反射棱镜。正如图中所画出的那样:光线垂直射入棱镜的一个侧面,然后以45°的入射角投射在棱镜的内表面上。由于玻璃的临界角是42°,所以这束光线发生了全反射,反射光从另一个侧面射出来。

全反射棱镜能让光线转一个90°角,也可以让光线转一个180°角,很象一面镜子一样,可是这是一面没有镀银面的镜子,所以它不怕潮湿。另外,它在反射光的时候光的损失也很少,更没有平面镜多次反射形成很多个像的毛病。因为有这些优点,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它代替平面镜来改变光的方向。

钻石之所以光彩夺目,也是由于光的全反射。钻石是非常珍贵的宝石,它又叫金刚石。天然金刚石并不都是非常美丽的,必须经过人的加工,才能光彩

夺目。

右图中画出了金刚石的一种式样。它有五十多个棱边。假如有一条光线从金刚石的上面射入,由于金刚石折射率很大,临界角很小,所以绝大部分光线会在它众多的内表面上发生全反射(见下图),于是,各个方向上,都有它反射的光线,所以看起来总是晶莹透亮,闪闪发光,十分迷人。

用其它宝石或玻璃按同样形状制成的仿制品,都赶不上金刚石光彩夺目,其原因是其它宝石的折射率都比金刚石小,因而临界角大,光线在宝石内没有在金刚石里那么容易发生全反射。

学了上面的知识,你来解释一下:把透明的玻璃打碎成粉末后,为什么会变成雪白的?

物理实验操作 第2篇

1、三个“零”

1.1 天平调零前,游码应放在横梁的零刻度处。

1.2 使用弹簧秤、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时要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

1.3 一切非零数字和非零数字后的零都是有效数字。

2、四个“不估读”

2.1 秒表在读数时无须估读。

2.2 欧姆表读数时无须估读。

2.3 电阻箱读数时无须估读。

2.4 游标卡尺读数时无须估读。

3、五个“位置”

3.1 测单摆周期时,应从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开始计时。

3.2 选择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时,要估读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1/2到2/3为宜。

3.3 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电阻时,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尽可能使指针处在中央附近。

3.4 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入射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3.5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入射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

4、五个“标志”

4.1 天平平稳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或指针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

4.2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摩擦力平衡的标志是: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3 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气体不漏气的标志是:用像皮帽堵住小孔,将活塞拉至某一刻度后再放开,能恢复到原刻度处。

4.4 在“用描点法画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中,待测等势点与基准点等势的标志是:电流表的指针不偏转。

4.5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选择“分压电路”的标志是:“零电压”标志(如果题目明确要求待测电路电压变化范围较大,如电压从零开始连续调节,则必须使用分压式电路,因为限流式电路不可能使待测电路的电压为零。)、“大电阻”标志(如果滑线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远小于待测电阻的阻值,若使用限流式电路,则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范围很小,不利于多次测量,测量偶然误差较大,因此,必须采用分压式电路)。

5、五个“应大”

5.1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小车包括砝码的质量应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5.2 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入射球的质量应大于被碰球的质量。

5.3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为减小误差,玻璃砖每一侧的两个大头针距离应大些,入射角也应大些。

5.4 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封入气体的体积应尽可能大些,每次体积的变化也应尽可能大些。

5.5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使用弹簧秤测拉力时,拉力应适当大一些,但不要超出量程。

6、六个“平行”

6.1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拉弹簧时一定要使弹簧与木板平面平行。

6.2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细绳应与木板平行。

6.3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方木板应竖直且与小球下落的平面平行。

6.4 用游标卡尺观察光的衍射现象时,应使狭缝与线光源的灯丝(或灯管)平行。

6.5 用公式法或共轭法测凸透镜的焦距时,应调整物体、透镜、光屏的位置,使三者中心在同一平行于光具座的直线上。

6.6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和“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要保证斜槽口必须与水平面平行。

7、七个“不变”

7.1 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要保证气温度不变。

7.2 在“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中,白纸铺好后位置不能改变。

7.3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玻璃砖与白纸的相对位置不能改变。

7.4 在“共轭法测凸透镜焦距”的实验中,物和屏的距离是不变的,且物和屏的距离大于4倍焦距。

7.5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中,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结点位置应不变。

7.6 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要保证气质量不变。

7.7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倾角不变。

8、八个“数据”

8.1 10分度游标卡尺的精确度是0.1mm, 20分度和50分度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分别为0.05mm和0.02mm.8.2 螺旋测微器读数要准确到0.01mm,估读到0.001mm。

8.3 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8.4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测量下落高度时要从第一个点的位置算起,纸带第一、第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8.5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摆球的摆角应小于50。

8.6 打点计时器使用4---6V的交流电,如果电源的频率是50Hz,则每隔0.02s打一次点。

8.7 用卡尺观察光的衍射宽度一般小于0.5mm.8.8 10分度游标卡尺上刻度总长为9mm, 20分度游标卡尺上刻度总长为19mm,50分度游标卡尺上刻度总长为49mm。

9、九个“不宜”或“不能”

9.1 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实验中,移动活塞不宜迅速,不能用手握注射器。

9.2 电流不宜长期接在电路中。

9.3 手拿玻璃砖时,不能触摸光洁的光学面。

9.4 打点计时器不能接直流电。

9.5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时,不宜将电流调得过大。

9.6 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电阻时,待测电阻不能与别的元件和电源相连;两手不能接触表笔的金属部分。

9.7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测电阻时,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

9.8 使用温度计时,测量时间还过短,应有足够的时间让其达到热平衡。温度计不能做搅棒。

9.9 在“用描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中,探测等势点不宜靠近导电纸的边缘。

10、十个“顺序”

10.1 用游标卡尺测工件时,应先用制动螺丝把游标尺固定后再读数。

10.2 使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接通电源,再让纸带运动。

10.3 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先加大砝码,后加小砝码;取下时应先取小砝码,后取大砝码。

10.4 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安装完实验器材后,首先应平衡摩擦力。

10.5 在“用描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的实验中,在木板上铺纸的先后顺序是白纸、复写纸、导电纸。

10.6 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中,应先查明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再连接电路。

10.7 连接电路实物图时,应先画电路图,再连接实物;先连接干路,再连接支路;电键先断开,最后再合上。

10.8 换用欧姆档的另一量程时,先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再测量。

物理实验操作 第3篇

杨冬冬, 女, 14岁, 性格比较内向, 很少与同学交流, 学习成绩中下, 父母务农, 家庭经济比较困难。

二、存在的问题

1.通过观察发现杨冬冬同学在分组实验时, 总是坐在一边, 很少进行实验操作, 最多是帮同学记一下。

2.在与她交谈中知道, 她不亲自动手实验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点:一是因为分组实验时每组的人数过多, 而仪器太少, 每个人都想独自进行实验操作, 而她不想与同学们争抢。刚开始时, 她是让其他同学先做, 自己后面再做, 可每次还没轮到她就下课了, 久而久之, 她连动手实验的念头都要没了。二是她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差错, 而被同学取笑。三是怕在实验操作过程把实验仪器弄坏了, 要赔偿。

三、问题分析

杨冬冬同学不动手进行实验的原因, 第一点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她自身的性格原因;二是学校方面的原因, 因为我校 是一所比 较大的农 村学校, 在校生2000人左右, 教室只有30间, 每班学生人数高达六七十人, 实验室只有一间, 实验器材比较紧缺, 三、四个人共用一套实验仪器, 每个学生都想自己独自一人来完成, 没有合作, 这样一节课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保证让每个学生都能做一遍实验。

原因二和三说明她怕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出差错和怕把实验仪器弄坏了, 归根结底就是她在实验课前没有做好准备, 没有预习实验, 不明白实验目的、原理, 对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不熟悉。

四、采取的措施

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要想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那么就应做好物理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 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激发学生探究物理奥秘的兴趣。因此, 教师应提高自己的实验教学水平,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可从五个方面进行。

(一) 指导学生预习实验

实验预习, 实际上就是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 学生在实验课前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预习, 也可以自己预习。学生通过预习, 他们对实验目的、原理的理解, 对实验器材的认识和使用方法的掌握, 对实验操作步骤、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实验预习不但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还能有效地辅助教学。

(二) 仪器的正确使用

由于我校学生都是来自农村, 平时几乎没见过实验仪器, 更不用说在课前会正确使用它。要想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好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 就要让学生多接触、反复练习, 学生才能真正了解和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三) 实验现象的观察

观察实验现象是进行实验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它是完成实验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实验, 其目的也不一样, 观察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 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如在音调与频率关系的探究实验中, 学生只注意到钢尺音调的变化, 却没注意到钢尺振动的快慢。教师在实验时要引导学生观察, 才能达到实验目的。

(四) 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只有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处理———才会获得一个可靠的实验结论。只有在实验前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时认真、及时、准确地记录有关的实验数据, 实验结束后, 及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这样才能获得一个可靠的、合理的实验结论。比如在探究物体熔化和凝固的实验中, 可利用实验记录表格记录数据, 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实验结论: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 温度保持不变, 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同种物体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是不断的变化, 它没有稳定熔点和凝固点。另外, 在实验过程中, 为了减小误差通常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比如在测量长度时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方法的。

(五) 自主合作探究

实验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合作, 合作有益于实验的改进, 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 既有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 又能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学生从合作中学到的知识, 会根植于他们的心中。不同的实验方法是培养学生求异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增设开放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学生分组实验,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就能充分激励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意识。在长度的测量中, 有一些物体的长度是无法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 如一张纸的厚度,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以少积多”的方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

五、实施的结果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教学反思 第4篇

一、客观原因

1、基础建设落后,教学仪器严重不足、实验设施极度缺乏。大部分学校的实验仪器还是几年前配发的,近几年来没有添置过一件教学仪器;现有的教学仪器陈旧,设备落后,仪器残缺不全;实验仪器和教材内容相比严重滞后,大部分学校不能完全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要求开齐开全学生的分组实验。虽然部分学校对物理仪器进行了配备,但易损易耗仪器得不到及时修理或补充,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或很少开展。

2、实验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初中物理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实验技巧和设计实验能力不够。物理专业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中学任教,致使初中物理教师缺乏。为使课程的正常开展,只能以专业教师多代课,其它专业教师为补充的教师结构层次。在农村中学由于教师编制紧张,学校没有专职实验教师,大部分学校的实验室由本学科老师兼管,还有的学校的实验课老师仅仅是拿着钥匙的“实验仪器保管员”。

二、主观原因

1、受“应试教育”影响,重分数轻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虽然国家一度提倡素质教育,各省县积极推广新课程改革,然而考试及评价制度这根无形“指挥棒”却指引着教学内容与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认为做实验很费时间,影响教学进度,而考试时又不考实验操作,因而也逐渐形成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思想,习惯于“老师嘴里讲实验、黑板上画实验”,“实验教学习题化”的模式。成绩的高低影响着教师考核和评优,形成了“一俊遮百丑”的歪曲认识。面对着一张试卷,不培养答题能力和应试技巧能行吗?

2、学生实验习惯差、实验技能弱。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在实验中不遵守规则,不按操作要求做实验,造成仪器损坏,从而影响实验正常开展。另有部分学生错误地认为“实验费时,考试不考动手操作”,没有必要花费这些时间,缺乏主观能动性;个别学生对实验存在畏惧心理,怕实验失败,操作时思想紧张;对一些难度较大的实验,学生不易做成功,不能获得成功的快感,慢慢就会对实验失去兴趣和信心。对探究验证实验的猜想总是离题太远,而过程的设计上又是缺乏科学性。

三、对新课程思想与教学内容的困惑

1、来自我们教师本身的困惑。新课程实施已几年了,我们感到仍不适应,受其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几十年一贯制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式教学方式,现在突然改变了,又没有现成的、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在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是新课程老教法,为了考试,只有回归各种教辅书之中,探究被大量的重复的练习所替代,学生活动被超时超量的课时和讲解所取代,使我们的教学感到很茫然和被动。

2、来自教材和课程的困惑。实施新课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课时不够用,新教材将过去内容多、知识面宽的课程压缩,而课时又少,粗不得又细不得,而且有些知识又介绍得非常粗浅,内容面面俱到,而又面面浮浅,知识很难形成体系,当作科普知识了解还行,但作为一门学科知识,要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别说探究了。

3、来自教学方面的困惑。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实验,而且每节课都设置了活动探究和交流研讨,加大老师的备课和工作量不说,只是有限的课时里探究和教学任务无法兼顾,更令我们发愁的是,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探究活动要照顾各个层面上的同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有所收获,即使老师倾其全部精力和心思,也很难达到探究的目的。

4、来自学生的困惑。新课程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兴趣为目的,可现在学生的负担非但没有减下来,而且比以前更重了,现在有些新课程配套练习和教材内容相差甚远,为了考试只能是拓宽内容强化训练,学生仍埋头于练习题之中。一个学生学习十多门课程,除音、体、美以外,每门课均有大量练习,学生苦不堪言,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探究,去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课堂上学生已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惰性较强,依赖性大,让他们探究的问题,要么不吭声、不动手,要么一时兴起,沉浸在孩童式的游戏中,心思不全放在探究知识的奥妙上,课堂“开放”了,学生“自主”了,时间过去了,效率下降了。

5、来自教学资源的困惑。学校的教学设备和条件明显跟不上课程改革的步伐,课程标准及教材上所强调的教学方式,对实验管理人员及老师的需求量较大,对实验设备需求大,可我们老师大部分超工作量、满负荷,每周疲于奔波作业批改,无暇顾及课堂设计等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演示实验被口头实验代替,记忆实验习题取代了学生实验。

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按新课程要求,物理教师的角色较过去应有转变,过去可以说是“授业者”,而现在应是“研究者、探索者、合作者、服务者”。特别是物理实验教学,应抛弃以往的“口头式”、“黑板式”实验教学,改变以往“教师教的枯燥、学生学的乏味”的现象,真正体现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正确引导学生能动手、思考,提出问题和质疑,并能解决问题,真正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物理教材明确将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作为教师应该不要拘泥于教材的束缚。敢于创设条件(如让学生制作学具、教师制作教具等),将课堂的演示实验敢于搬到学生实验中来。使学生实验的开出率突破大纲的要求,达到100%以上,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真正地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学生物理术语表达能力。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教师应具有科学的实验室管理知识。教师不光要会做实验,更重要的是还要会管理好實验室,这样才能为学生实验提供有力的保障。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学生实验“五会”:会管理;会准备实验;会辅导实验;会维修、保养仪器设备;会自制教具。

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大比拼总结 第5篇

2011.4.24日在我校物理实验室举行了初二物理学科实验操作技能大比拼。本次竞赛以全员参与为大前提,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灵活的应用。

本次比赛采用2人一组操作,另2名学生一组当评委,然后轮流交换操作的形式。实验同学能够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评委学生则都能认真负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针对选手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能认真、酌情的给予适当的分数。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同学们能够严格按照老师课堂上的要求,认真、仔细、严谨的做好实验,这对所学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巩固机会,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很高。另外当评委的同学,在评判实验操作的同时,也把实验的内容巩固一遍,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但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准备的不够充分,没有针对评委同学进行赛前培训,致使评判的过程中对评分标准掌握的不是太好。还有对评委发现的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没有对组员进行及时的纠正,可能会使错误继续下去,没有达到本次实验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本次活动的意义是很大的,既激发了学生对实验操作、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又对于评委同学本身增强了自信心,提供了

学习和提高和锻炼的机会。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使每位同学都有了“主人翁”的意识,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总成绩:八一班 总分948分,名列第一名

八二班 总分781分,名列第二名

八年级物理实验操作考试试卷分析 第6篇

韩村中学物理教师:孟庆丰陈银海实验操作得分方面

可喜之处,由于大多数学校对物理的重视,所以考生实验操作的四个步骤完成的比较顺利,得分一般在7—10分,且满分较多。由于少数学生不重视;其考生得分一般在4分左右。2 实验操作方面

(1)不注意实验操作步骤。试题一有的考生把第二步和第三步搞颠倒了,导致很难得出直尺振动的频率和直尺的长度有关。

(2)在试题二中有的学生把蜡烛B与蜡烛A所成的像没有完全重合,这样就不能得出物到镜的距离等于像到镜的距离,也不能得出物和像相等。

(3)找物像难。有的考生用了好长时间找不到像,急得双手发抖,浑身冒汗,(因为考试只有10分钟时间)。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操作出现失误:①没有透过暗玻璃仔细观察蜡烛A的像。②没有移动仔细蜡烛B与蜡烛A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实验操作易得分的没有抓住

如实验的第一步“检查用品去”和第四步“整理器材”最容易得分,只要你检查、整理放回原处了即可得2分,可惜有部分考生却忘了这简单的两步。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第7篇

基础性

9.(1)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目的】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

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电流表串联起来,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在未知电流大小时,电流表选择 0~3A 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流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流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流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0.5 A。

(2)用电压表测电压

【实验目的】用电压表测电压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小灯泡、电压表、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

1.将电源、电键、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连接过程中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将电压表与小灯泡并联连接,在连接过程中,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在未知电压大小时,电压表选择0~15V 量程。

3.闭合电键,观察电压表的示数,确认是否需要改变电压表的量程,然后记下电压的示数。

【实验结论】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2.5 V。

10. 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开关、电池组、导线若干

【实验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测定性

11.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实验器材】电源、电键、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R=U/I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

2.移动滑片到三个不同位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根据公式计算三次的电阻,最后通过求平均值得到待测电阻的阻值。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12. 测定小灯泡电功率

【实验目的】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电键、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实验原理】P=UI

【实验步骤】

1.记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

2.如图所示连接电路,电键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最大值,电源电压要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3.移动滑片,使得电压表的示数等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记下此时的电流表示数,根据公式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4.改变滑片的位置,使得电压表的示数分别大于或小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记下相应的电流值并计算出相应的电功率,并观察记录小灯的发光情况。

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分担一部分电压,从而改变小灯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的电流。

探究性

13.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若干节干电池、电键、电压表、电流表、两个不同导体、若干导线等。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将导体甲连入 M、N两点,电键处于断开状态。

2.闭合电键,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

3.改变电池的节数,再记下两组不同电压下对应的电流值。

4.用乙导体换甲导体,重复上述实验。

5.本实验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多次试验,得出普遍的物理规律。

【实验结论】

1.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同一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定值。

3.不同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同。

滑动变阻器在实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作用: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初中物理电路及特点记忆顺口溜

摩擦起电本领大,电子转移有变化;吸引排斥验电器,静电放电要注意

毛皮摩擦橡胶棒,棒上负电比较强;丝绸摩擦玻璃棒,丝负玻正等电量

定向移动成电流,电流方向有规定;电源外部正到负;自由电子是倒流。

容易导电是导体,不易导电是绝缘;绝缘自由电荷少,防止漏电和触电;

学电路前画元件,认真规范是关键;整个图形是长框,元件均匀摆四方;

拐角之处留空白,这样标准显出来;通路断路和短路,最后一路烧电源。

基本电路串并联,分清特点是关键;串联就是一条路,正极出发负极回;

一灯烧毁全路断,一个开关管全局;开关位置无影响,局部短路特殊用。

并联电路像河流,分了干路分支流,干路开关全控制,支路电器独立行。

物理实验操作 第8篇

一、更新观念, 增强创新意识

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 由于理论考试仍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主要手段, 物理教学仍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实验理论、轻实践操作”、“重模仿、轻独创”等问题, 有些学生不喜欢上实验课, 认为不做实验同样能拿高分, 即使在实验课上, 学生仍然是被动地模仿实验, 这种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培养出来的学生是“高分低能”。因此, 我们要更新观念, 既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 也要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既重视实验结果, 也要重视实验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由“表演”变为“导演”, “主唱”变为“伴唱”。同时, 教师要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完成实验操作的全过程, 使其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去设计、研究和探索,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通过开展自制教具展评、实验技能竞赛以及小实验、小制作等活动,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把握要领, 规范实验操作

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重在熟练, 贵在规范化。有些学生在做实验时, 出现操作不规范, 读数不正确等问题, 加上有些学生在做实验时“乱接”实验仪器, 观察分析时很粗心, 整堂课在“忙、乱、吵”中度过。针对这一现象, 教师一定要讲清仪器的性能和作用, 实验的装配和要领等, 把握好每一个细节。例如, “用电流表测电流”这一实验, 就是要通过学生的实验预习和教师的讲解,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步骤, 对电流表的零点调整、分度值、量程选择、读数要求以及电路的组合、装配等细节性的问题弄清楚, 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不得违反操作禁令。如, 电源电压不得过高, 连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电路不得短路, 实验结束时应切断电源等。在上实验课时, 教师应指导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 及时发现并处理出现的各种情况, 即便是实验不成功, 也不能草草收场, 应该冷静查找原因, 排除故障, 力求达到熟练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完成。

三、精心准备, 耐心指导

1. 仪器准备。

为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 教师在开学初要进行实验计划安排, 跟仪器管理员密切配合, 将实验所需仪器整理归类, 查漏补缺, 随时备用。

2. 演示准备。

教师预先对实验进行多次操作, 总结成败, 丰富经验, 做到规范熟练、严密科学, 张弛有度、心中有数, 以便在课堂演示中起到示范作用。

3. 学生准备。

要求学生对实验进行课前预习, 了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 熟悉实验器材、实验步骤, 设计实验报告, 设想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减小实验误差等, 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4. 课堂组织。

实验操作能力的提高, 关键在于“练”与“做”。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动手操作, 对实验中的关键步骤, 要精心指导, 强化训练;对操作上有困难的学生, 要耐心引导;在分工合作、交流探讨的基础上, 让实验能力强的学生协助教师组织课堂, 带动并指导其他学生动手操作、分析归纳。另外, 要确定实验目标, 建立评价制度, 引入竞争机制, 根据完成情况, 将实验得分按一定比例记入学生的物理成绩中。

四、改善实验条件, 开齐开全实验

随着课程改革和对未来新型人才的需求, 有些实验仪器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有些实验仪器经多年的使用, 已磨损、破旧, 出现了性能差、灵敏度低、测量不准确、现象不明显等问题, 严重影响着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 应采取自制教具、材料替代、仪器互补、简化装置、电化教学等方法, 来改善实验条件, 开齐开全实验, 使实验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第9篇

一、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物理教学模式的构建体现了系统方法、现代教学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组合的思想。例如从教学方式(过程)角度的设计强化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从师生双边活动角度所进行的设计体现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认知结构建构的过程,从教学内容角度进行的设计注重了物理实验教学本身应遵循的规律,从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角度所进行的设计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及教学吸引力所起的针对性作用。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第一阶段以实验技能的培养为主,着重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讲清原理、器材,讲清操作步骤,要示范演示,要在学生操作时进行指导,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二阶段以创造能力的培养为主,着重应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创造性,给学生的探索以一个宽松的环境,但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学生一开始对实验探索有一定的困难,教师的引导往往给他们很大的启发,在把握方向的前提下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以体现。

二、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

物理实验教学的目标是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的关键问题之一是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关键是示范与反馈,这时,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统一的,规范的,学生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训练。但如果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教师又必须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设计,允许学生进行自己独特的,甚至反常的一些操作。关键问题之二是,在实验室,教师必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保证他们有一个较充分的探索性实验空间。

三、物理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途径

1.设法调动学习积极性

物理实验课既不能上成放手让学生自己做的“放羊型”课,又不能上成只让学生进行操作训练的“操作训练型”课。通常,教师将学生实验课的内容制作成一个CAI课件,其中有“教学目标”、“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找错误”、“练习”、“实验拓展”等内容。课件中有动画、照片、录像等等。在实验原理讲解时,教师力求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时,在操作步骤讲解时,由于学生还没有实际看大头针像的经验,教师很难用语言把物像“遮挡”及其本质讲清楚,教师通过制作动画很好地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在实验步骤讲解时,教师十分重视教师的示范,不仅教师通过视频展示台或播放CAI课件中的录像演示每一步操作步骤,还针对学生的典型操作错误,设计“找错误”栏目,经过教师示范、学生找错误以后,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率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的吸引力大大提高。在操作反馈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进行操作,也可以把学生打出的纸带或实验册中的图表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

2.进行发散性的思考

在物理实验中,对实验方法与器材进行发散性思考可大大拓宽学生的思路,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例如在《测玻璃的折射率》这个实验时,教师可以对实验测量工具进行发散性思考,用圆规作单位圆以后,用刻度尺替代量角器;教师可以对实验用的玻璃砖进行发散性思考,用半圆形玻璃砖及其他形状的玻璃砖替代平行玻璃砖,用水(液体)替代固体(玻璃砖)等。

3.对疑难积极探索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对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针对性探索可以加深对所研究的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化解难点。例如在透镜内容学习后,学生对能不能用眼睛直接观察实像、观察范围有多大及挡住透镜的一部分,能否成完整像等问题,仅仅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总觉得理解得不透,这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实验探索,一定会加深他们的印象,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稳固,从而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4.利用实验器材进行探索

学生在实验时,手边有一些实验器材,利用这些实验器材,学生可以进行很多实验探索,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探索的热情。这样的探索实验犹如学习与探索的“助推剂”,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总之,物理实验课既要做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意识。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上一篇:欢喜过大年作文900字下一篇:汇仁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