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古风陆游,古风的意思,古风赏析

2024-07-20

古风,古风陆游,古风的意思,古风赏析(精选6篇)

古风,古风陆游,古风的意思,古风赏析 第1篇

古风,古风陆游,古风的意思,古风赏析 -诗词大全

古风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贺监未尝死,江天醉初醒;逸少亦度世,弭节过兰亭。

吾本淡荡人,转徙如蓬萍。

聊凭一杯绿,驻此双鬓青。

邂逅两仙翁,笙鹤游青冥。

还家不能食,浊世纷膻腥。

古风,古风陆游,古风的意思,古风赏析 第2篇

古风其一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废兴虽万变, 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F。

古风,古风陆游,古风的意思,古风赏析 第3篇

( 一) 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能力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诗词中有很多是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的联想, 让人神思飞扬, 浮想联翩。阅读赏析古诗词, 可以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的思维能力, 进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 二)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词是以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内心情感的文学艺术。古诗词语言凝炼, 在浓缩的语言里饱含丰富的情感。中学阶段, 对古代诗词的赏析, 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 注重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 探究诗词的主题。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和赏析古诗词凝练、韵律化的语言, 能够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词汇积累,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 三)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诗言志”“诗缘情”, 诗词, 以抒情达意为主。在古代诗词中, 蕴含执着而深沉的家国情怀, 热烈而真挚的亲情主题, 社会人生的理性思索, 乐观豁达的处事心态等积极、蓬勃、昂扬的感情基调, 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精髓。可以激励学生追求真、善、美, 培养高尚的人格。因此, 赏析古诗词中的美的情感, 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对诗词意境的品味中, 升华自己的情感。

( 四)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古代文人将自己的亲情、友情、爱情、爱国情以精炼的语言文字寄托在诗词当中, 体现以天下为己任的忧患意识, 抒发百折不挠的民族气概,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赏析, 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处事态度, 对人生的理性思索和爱国情怀。

二、古诗词赏析方法

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经典的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情感价值观等因素的局限, 注重引导学生从教材中积累诗词赏析技巧, 循序渐进, 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审美能力, 学会触类旁通, 自觉地运用到同类作品的赏析之中。

( 一) 感悟主旨

诗人写诗, 往往是有感而发, 是真实情感的强烈流露。赏析诗词, 首先要通过诵读, 让学生了解诗的内容, 初步感知诗词中蕴含的感情基调。一般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步骤来确定:

1. 诗风、词风。通过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风土人情、人生际遇、性情特点等, 把握分析作者的诗风、词风特点。如李白的傲视权贵, 壮志难酬; 杜甫的穷困, 乱世流离的不幸及忧国忧民的情杯; 杜牧、苏轼屡遭贬谪的坎坷仕途; 岑参、范仲淹的边塞军旅生涯; 李商隐、陆游报国无门的无奈; 李清照命运流离的凄愁苦闷; 李煜国破家亡的小家愁, 等等。

2. 标题。有些诗的标题就表明了的主题 ( 词牌名与内容无关, 另当别论) , 如标题中出现“送”, 表明是送别诗, 往往是表达真挚友情的; 出现“塞上塞下”, 表明是边塞诗, 往往表现的是戍边将士们的爱国思乡之情; 出现“秋”“月”, 则往往是悲秋之作, 抒发的常常是思乡怀人之情, 等等。

3. 意象。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 如“胡马”“单于”“楼兰”象征入侵的敌人; “柳”“长亭”与送别有关, 古人有折柳送别, 长亭相送的习俗; “雁”“月亮”借以抒发思乡怀人之情; “落花”“落木”“残红”伤感时节; “杜鹃”“子规”, 叫声哀婉, 令人凄凉哀伤; “梅花”“荷花”“青松”象征坚强、高洁、正直, 等等。

( 二) 分析表达技巧

1. 抒情方式。抒情是诗词的灵魂, 诗人就是藉此来抒怀言志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明确诗人常用的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叙事、写景、议论等, 有助于学生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具体为: ①直抒式, 直抒胸臆。如《关睢》《蒹葭》, 爱慕之情流露大胆、直接、强烈而真挚。“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等都直接抒发了思乡之情。②叙事式, 即通过叙事来抒情, 如《木兰诗》《石壕吏》等。③写景式, 这是最主要的抒情之式。情景相生, 写景就是为抒情服务的。如《西江月》《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等。④议论式, 即通过评论来抒情。如“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等。

2. 修辞方法。修辞的运用, 可以丰富诗词表达的情感, 分析修辞方法有助于理解诗词的内容。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如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充分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增强了诗的气势, 衬托了意境, 使感情更加丰富。

3. 表现手法。诗词中常用比兴、衬托、用典、借古讽今、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来增强诗词的表现力, 以利于情感的表达。如“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使得委婉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 再如, 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诗人移情于物, 更形象贴切地表达自己愿意献身祖国的壮志情怀。

( 三) 词语赏析

学会赏析精词妙语, 是赏析古诗词的较高境界, 也是具备审美能力的体现。词语的理解赏析, 主要是分析其在诗词中的含义和运用之妙处。如“蝉噪林逾静, 鸟鸣山更幽”, 王籍以“蝉噪”衬托“林静”, 用“鸟鸣”显现“山幽”, 动中写静, 充满生气,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在幽深的山林之中, “蝉噪”“鸟鸣”, 情景相生, 动静结合, 意境深远而韵味无穷。

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通过诗词品读、赏析, 提高学生的想象、思维、表达、审美等语文综合能力,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从而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华历史文化, 树立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陶甜.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诗词赏析[J].都市家教.

欧阳修古风《庐山高》赏析 第4篇

钱钟书先生说:“欧公古诗不尽学昌黎,亦显仿太白。”(《谈艺录》214页中华书局1984年补订本)在这首欧阳修颇“自以为得意”(《王直方诗话》)的古风里,我们的确看到了韩昌黎的奇险求工,又读出了李太白的雄奇瑰丽,当然,也能品味出欧公一贯的平易晓畅。

诗题赠刘中允。考刘中允名涣,字凝之,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刘恕之兄。“中允”全称“太子中允”,是其寄禄官阶。刘涣与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同中进士,故称同年。《宋史·刘恕传》附有刘涣的小介:“(刘涣)为颖上令,亦刚直不能事上官,弃去。家于庐山之阳,时年五十。欧阳修与涣,同年进士也,高其节,作《庐山高》诗以美之。涣居庐山三十年,环堵萧然,饘粥以为食,而游心尘垢之外,超然无戚戚意。”刘涣弃官归隐,有陶潜隐逸之风。欧阳修赠诗以“庐山高”为题,语带双关,既是对庐山雄伟姿态的写照,又是对刘涣古君子之风的赞美。

此诗作于皇佑三年(1051年),其时,欧阳修尚在第二次贬谪之中,内心早已萌生退隐之意。刘涣的弃职触发了欧阳修内心蕴积已久的情愫,加之当年贬谪夷陵时,曾舟行庐山,庐山的雄奇美景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吟诗赠别,舍此何求?于是如泉诗思,涌流笔底,写物状人,乃为佳造。

全诗大体可分为两部分。首句至“时有白鹤飞来双”为第一部分,是作者对庐山雄奇瑰丽景象的描绘。诗人的笔触十分清晰,一如他的散文,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前十句写庐山全景,诗人之笔仿佛广角镜头,将庐山巍峨挺拔之姿尽揽眼底。从远处看,庐山给人的第一印象自然是雄伟壮观,所以诗人一开头就惊叹:庐山高哉!这样的开头很容易让人想到李白的《蜀道难》,一个用“难”字,一个用“高”字,开宗揭义,直接了当,率意而深刻,可谓异曲而同工。接着,欧公用“几千仞”和“几百里”两个悬想的数字来表现庐山的截然高大,似乎也吸收了李白以数字入诗、化枯燥为神奇的笔法。以数字入诗,肇自《诗经》,经两汉乐府,遂为历代诗人墨客所惯用。我以为到李白手里,这一诗法才臻绝境。随意翻检诗仙的作品,貌似平凡但读之入味的数字比比皆是。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又比如在同为描写名山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里,我们开头就读到这样的句子:“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欧公对数字的化用也深得其中真味,以其自身论之,词作胜过诗篇。此处数字的安排,虽不及李白的玄妙,但意到笔到,气脉通畅,有了它,诗人的惊叹便落到实处,显得充实而饱满!

接下来,诗人荡开一笔,将镜头对准庐山脚下奔腾而过的长江水:洪涛巨浪,日夕相舂撞。这是有些出人意外的一笔,但它的效果却绝好:江水与庐山,一动一静,江水越凶猛不羁,庐山越发显得巍峨雄壮、凛然不可侵犯。第七句似乎与前一句有些龃龉,或许这里的水镜指的是庐山之南的鄱阳湖,抑或作者悬想的一片净水?(有心的读者可能想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里的一片镜湖)不过,诗人由此巧妙地将笔锋转回,继续描摹庐山。诗人在这里穿插了两个对句:上摩青苍以暗蔼,下压后土之鸿厐。对仗严整,炼字精到。在古体诗中穿插律句,是欧公的匠心独运。他曾总结说:“古诗时为一对,则体格峭健。”(吴可《藏海诗话》引,见《历代诗话续编》)读者不妨多作吟哦,便觉音节跌宕而流利,诗思轻捷而隽永。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说:“(欧阳修)对语言的把握、对字句和音节的感性,都在他们(指梅尧臣和苏舜钦)之上。”由此观之,钱先生所言不虚。

如果说开篇前十句是诗人对庐山的大写意、粗笔墨,那么,随着诗人脚步的一步步逼近、深入,往下便是诗人对庐山的工笔细描了。笔者虽未有幸登临过庐山,但仅从诗人笔端,便可领略到庐山奇观,美不胜收,千姿百态,仿佛置于眉睫:千岩万壑,松涛阵阵;崖飞白练,巨响聒聒,荡人心魄。而更为人叹奇的是:飞瀑破空而降,砸在岩石之上,反向四处喷溅开去,如片片飞雪,在空中漫漫飞舞,游人似乎进到梦幻般仙境,顿生季节错乱之感!(有人将此处的“六月飞雪”坐实,甚至多方考证,妄加附会,强作解人,其实最为不通。因为倘真如此,连欧公自己也会讥讪一番的,就像他在《六一诗话》里讥刺唐人名句“姑苏台下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于理不通一样。)庐山的瀑布,天下闻名。有人说抓住了庐山的水,就等于抓住了庐山的魂。诗仙李白为我们提供了范例,欧公也没有示弱。难怪读到此处文字,便恍若身临其境!写景难得切状传神,而欧公此番笔墨的确当得起梅尧臣的美评:“一诵《庐山高》,万景不得藏,设令古画师,极意未能详。”欧公在《六一诗话》里也引梅尧臣的话说,诗人写景“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并视为同调。可见,欧公对写景巧言切状有自觉的追求。

“仙翁释子亦往往而逢兮”至“杳蔼罗幢幢”六句描写的是庐山非自然景观,或谓之人化自然。因为历史和文化的关系,中国的名山与释道早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坐落名山深处的庙宇、道观也渐融入造化,成为山的一部分,甚至化作山的精魂!但欧公原本攘斥佛老,以国运民生为怀,神道玄教置于不屑。但有宋一代,真、仁以后,政弊丛生,积重难返,有志于革新图强者,屡屡受挫。欧公写下此篇之时,尚在第二次放逐之中。人事变换,世道沧桑,一切足以改变人情,一切已在诗人心中刻下了投影。诗中一个“尝”字透漏了多少玄机!以下三句诗人又将目光折向更细腻、更生动、更韵味深长的山野:幽花野草,漫谷飘香,间有高洁的白鹤自在颉颃。这已不是纯粹的自然景象了,它糅合了人文的想象和精魄,是传统社会士大夫心中最后一片精神家园!

自“幽寻远去不可及”至诗的结尾,是诗的第二部分。诗人感叹庐山胜景超凡脱俗,目不暇接,难以穷极,因而萌生绝世归隐之思。但欧公已处政治漩涡中,身不由己,不能像刘涣一样毅然挂冠而去,所以在诗中对他的退隐之举只能用一“羡”字总揽。诗人想象隐者的生活:住在庐山脚下简陋的农家院落,吃的是自己耕种自己收获的粮食,喝的是自己酿造的米酒,打开窗户,扑面而来的是庐山变幻万状的云雾和满目的苍翠,此时此地,心中纵有万般不平、千种愁思,也早已荡然无存!这与其说是诗人非凡的想象,毋宁说是诗人在倾吐归隐的情怀。当然,这样的想象和这样的情怀放在栩栩如生的庐山风景画卷之后,是显得那样真实和感人。

纵观全篇,前部分写景,笔力雄健,境界瑰丽。后部分抒怀,知人善怀,沉著欲发。欧公古诗风格上的一大特点是平易晓畅,这与诗人语言的散文化、古文化和罕于用事有关。正如李调元说:“欧阳文忠公诗,则全是有韵古文,当与古文合看也。”(《雨村诗话》)此诗句式往往吸纳古文的结构和气势,读之便觉气韵流走,略无窒碍。同时,在这首诗中,我们几乎找不到典故的痕迹,也给阅读带来异常轻松与愉悦。显然,此诗还兼受李白、韩愈的影响,豪放洒脱中不乏峭健工硬。句型既仿用楚辞格,又富有变化,音节铿锵顿挫,笔触深得李白《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等诗的奇谲浪漫之神韵。而词藻高古,全用韵险,则显效韩愈。欧公在《六一诗话》中谈到韩愈时说:“余独爱其工于用韵也。盖其…得韵窄则不复傍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如《病中赠张十八》之类是也。” 韩愈《病中赠张十八》韵脚多达二十二个,却全用三江窄韵,“因难见巧”,故赢得欧公的钦佩,他说:“譬如善驭良马者,通衢广陌,纵横驰逐,惟意所之。至于水曲蚁封,疾徐中节,而不少蹉跌,乃天下之至工也。”欧公此诗韵脚十四,也全用三江窄韵,亦得心应手,堪与个中圣手韩退之争高下。诗人于韵上矜胜,论者见仁见智,莫如钱钟书所言允当:“因窄见工,固小道恐泥,每同字戏;然初意或欲陈样翻新,不肯袭常蹈故,用心自可取也。”(《谈艺录》186—187页)欧公自己亦颇为得意,以致酒后吐露真言,谓其为平生最得意之作,“唯太白能之”,至于“子美亦不能为”,言下之意,韩愈已不在话下了。也许这只是酒后之言,不足为训。但此诗甫出,即赢得交口赞誉却为不假。《苕溪渔隐丛话》引《王直方诗话》载:郭功父(郭正祥)一日来访梅尧臣,为尧臣朗诵《庐山高》。梅听罢击节赞叹,“使吾更作诗三十年,亦不能道其中一句”。二人取酒边饮边诵,凡十数遍,竟不交一言而罢。

古风,古风陆游,古风的意思,古风赏析 第5篇

古风其四

作者:李白朝代:唐体裁:五古 凤飞九千仞。

五章备彩珍。

衔书且虚归。

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

所居未得邻。

吾营紫河车。

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

采铅青溪滨。

时登大楼山。

举首望仙真。

羽驾灭去影。

飚车绝回轮。

尚恐丹液迟。

志愿不及申。

徒霜镜中发。

羞彼鹤上人。

桃李何处开。

此花非我春。

唯应清都境。

古风,古风陆游,古风的意思,古风赏析 第6篇

古风其四十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五古   凤饥不啄粟。

所食唯琅。

焉能与群鸡。

刺蹙争一餐。

朝鸣昆丘树。

夕饮砥柱湍。

归飞海路远。

独宿天霜寒。

幸遇王子晋。

结交青云端。

怀恩未得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古风,古风陆游,古风的意思,古风赏析】相关文章:

细腻的古风句子06-01

诗中的古风句子09-03

描写琴声的古风句子05-29

《古风》的原文及注释05-29

古风祝福生日的句子05-30

关于景色的古风句子06-03

优雅伤感的古风句子06-17

描写友情的古风句子06-25

经典的古风励志句子07-16

唯美古风的经典句子07-21

上一篇:暑假赠言寄语下一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学设计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