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体质与健康学论文

2024-07-19

人体体质与健康学论文(精选8篇)

人体体质与健康学论文 第1篇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了解某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2.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

1、人体内的元素 【阅读】课本P92内容,1、人体内元素有50多种,按含量多少分为 元素和 元素。水、糖类、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提供的主要为 等几种元素,其它元素则由 提供。知识点

2、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阅读】课本P93-P95实验,了解一些元素对健康的影响,并填写以下内容:

2、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缺钙容易导致、甚至骨折,所以要多吃 等食物,以摄取足够量的钙。

3、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缺铁会引起 ;缺碘或碘过量会引起 ;缺氟易产生,过量会引起。

4、人体可以通过 食物补充铁元素,食物补充碘元素。

5、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元素为、、、等。【思考与交流】

6、人体内铅含量过高危害很大,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更大。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是铅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请举例说明哪些活动容易引起儿童铅中毒。

7、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有人认为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你认为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反思与小结】

三、自我测评:

8、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超纯水”“超纯蒸馏水”绝对卫生,对人体有益

B.本饮料由纯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 C.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说明氟对人有利无害。D.含碘食盐可防治甲状腺肿大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二单元

9、有关人体的组成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50多种

B.人体内的碳、氢、氧、氮四种元素主要以水、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形式存在 C.人体内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

D.由于微量元素的含量非常少,因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很小 10、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对在食品中的应用加以限制。按照这一要求铝在下列应用中应加以控制的是()

①铝合金 ②制电线 ③制炊具 ④银色漆颜料 ⑤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⑥明矾与小苏打制食品膨松剂 ⑦饮料易拉罐 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 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①③⑤⑧⑨

C.①②③⑤⑦

B.②④⑤⑧⑨ D.③⑤⑥⑦⑧⑨

11、人们每天通过摄取食物不断补充所需要的各种元素,但有时也会摄入某些有害的元素,对下列矿物元素进行分类。

①镉 ②钾 ③铁 ④钙 ⑤汞 ⑥碘 ⑦铅 ⑧镁 ⑨硒 ⑩锌(1)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 ;(2)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

12、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若人体血液缺铁,就会“贫血”;人体缺钙,会患佝偻病;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缺氟易产生龋齿;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等。

(1)市场有“朴雪(补血)口服液”、“高钙牛奶”、“加碘食盐”、“加氟牙膏”、“葡萄糖酸锌”等商品,这些铁、钙、碘、氟、锌应理解为(填写编号)。①元素 ②原子 ③分子 ④氧化物

(2)市售麦片中含有微量极细的还原铁粉,饮用这种麦片后,铁在胃液中变为亚铁盐的化学方程式为。

(3)市售AD营养布丁的配料为:①蔗糖、②奶粉、③乳酸钙、④柠檬酸、⑤维生素A、⑥维生素D、⑦食用色素、⑧食用香料、⑨防腐剂。其中属于营养素的有(填写编号)。

13、可溶性钡盐、汞盐、铅盐等重金属盐均能使蛋白质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从而使人中毒。

(1)在硫酸铜、硝酸银、硝酸钡、氯化银4种物质中,无毒的是。

(2)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剂,俗称“钡餐”。能否用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为什么?

(3)若误食可溶性钡盐,应如何解毒?

人体体质与健康学论文 第2篇

环境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深而形成与发展的。本文以人类需要为科学的源动力和出发点论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从人类对自身健康的需要角度来说明环境科学的重要性。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基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在人类对其不断的探索中得到发展、完善。正如早期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记数的需要而产生了数学,由于天空中的星斗与农作物的收获及河水的泛滥之间的规律而产生了天文学一样,环境科学便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在其带给人类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负作用,这种负作用甚至危害到人类生存的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环境科学与人类息息相关,其任务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制定各项环境标准,为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提供依据。环境如果受到了污染,就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这里的环境是指自然环境。分为两类,即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土壤等。次生环境是指由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群聚居等对自然所施加的额外影响,引起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变。[1]其中次生环境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也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客体。环境污染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原生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这种危害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声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来说明环境科学的意义。

一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大气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氧、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微粒组成的混合物。就干净清洁的空气而言,按其体积计算,在标准状态下,氮气占 78.08%,氧气占20.94%,氩气占0.93%,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体积微乎其微。各种自然的变化会引起大气成分的变化,例如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会产生有害气体及其他微尘颗粒,但这种变化是局部的、短暂的。而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向大气中排放的`物质的量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变化。当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物质达到对人类的健康及动植物的生长以及气象气候产生危害时,我们就说大气受到了污染。

(一)污染源。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交通运输。

(二)污染物。颗粒物,SO、SO2、CO、NO、NO2、氟气体、含氯气体等。

(三)危害,谈到大气污染的危害,先举两个具体的例子:1952年12月伦敦发生的光化学烟雾,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多4000多人,其中45岁以上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为平时2倍。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和“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之一的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5、1970 年,前者使400多人呼吸衰竭而死,后者致全市3/4的人患病。下面是大气中污染物对人体的具体危害:

颗粒物:直径小于0.015μm最容易进入人体肺部组织,称为“可吸入因子”,在肺部沉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病变,导致肺心病、心血管疾病。另外微粒物多是污染物的载体和催化剂,可吸附多种污染物如硝酸盐、硫酸盐、金属等,引起肺癌等多种疾病。

SO2:SO2易形成酸雾、酸雨。当空气中的SO2浓度达到15mg/m3时,呼吸道受到刺激,达到20mg/m3时,使人眼睛流泪,咳嗽;当达到100 mg/m3时,可致人死亡。

CO:阻碍氧气的传输,使人体缺氧。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记忆等机能障碍,严重者会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

N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后生成亚硝酸血红蛋白和亚硝酸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

NO2: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当空气中N02的浓度达100 mg/m3时可致人死亡。

二、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水是人体的基本成分,占人体比重的70%,人体的水5—13天更新一次,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外界许多物质被混入水源,降低了水质,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了使用价值,称之为水污染。[3]世界卫生组织报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不洁饮水为人类健康十大威胁之一。据统计。淡水占全球水总储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淡水仅占淡水总量的0.34%。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将水危机列为未来十年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危机之

(一)污染源。污水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污染主要是有机物,一般为蛋白质、糖类等杂质,微生物如沙门氏菌、肠道病毒、志赫氏菌等以及水厂净水工业中加入消毒剂而生成毒副产品DPs如氯仿、四氯化碳等。工业废水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铅、砷、氟、氰化物、氯仿等。

(二)危害

铅:损害神经系统,妨碍儿童发育,引起胎儿畸形。人的耐受量每周为3mg。

砷:饮水中砷含量过高,长期饮用引起皮肤癌发病率增高。

汞:有剧毒,长期作用可形成慢性中毒,损害神经系统。

氟:引起骨骼变形、发脆,损害肾脏肌能,引起关节疼痛,出现氟骨症。

氰化物:导致脑组织受损,呼吸中枢麻痹,严重者中毒致死。

四氯化碳:致癌性、损害肝和肾。

氯仿:具有潜在致癌的危险性。急性毒性为肝和肾的损伤和破坏,包括坏死与硬化。

总大肠菌群:包括沙门氏菌、志赞氏菌、肠道病毒等均可以水为媒介引起肠道传染病。

三、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污染是发声体作不规则的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从生理学角度讲,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即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一)污染源

交通噪声:机动车辆、船舶、飞机所发出的噪声;工业噪声:工厂生产机器运转所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建筑机械工作时发出的噪声;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社会活动、家用电器、音响设各所发声音。

(二)危害

损伤听力:根据损伤程度分为,听觉疲劳,是暂时性、可恢复的,短时间处于强噪声环境中会感到双耳难受、头痛,但回到安静环境后很快就能恢复:噪声性耳聋,长期处于强噪声环境下听觉疲劳得不到及时恢复,耳内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爆震性耳聋,突然暴露于及其强烈的噪声中,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螺旋器从基底急性剥离,使人永久丧失听力。

损害视力:噪声作用于听觉器官,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波及视觉器官,造成视力减弱,使视觉、视野发生异常。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长期处于高噪声的人比正常环境下的人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发病率高2—3倍。地区噪声每上升1分贝,高血压发病率上升3%。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婴幼儿来说,噪音危害尤其明显。经常处在嘈杂环境中的婴儿不仅听力受到损伤,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人体体质与健康学论文 第3篇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 直接影响到中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 超重与肥胖的比例迅速上升, 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着令人担忧的严重问题。中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二十年来持续下降的严峻现实, 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普遍关注和深切忧虑。关心学生体质健康,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墨江县第一中学虽不是名校, 但有着优良的体育传统, 该校倡导培养全面高素养人才的教育理念, 重视学生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笔者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切入点和主要工作方面。本文根据《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2013年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并就如何建立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长效机制提出对策。以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普洱市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体质健康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墨江县第一中学高中学生200人 (男100人、女100人) 作为调查对象。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分类, 做好本研究的文献综述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180份, 有效问卷176份, 回收率90%, 有效率98%。 (3) 数据统计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数据的统计。 (4) 归纳推理法。运用逻辑分析在整体和宏观上对研究指标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论证有关结论, 为墨江县一中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提出相应建议。

二、分析与讨论

1. 学生体质调查情况。

(1) 墨江县一中平均身高现状与普洱市中学生平均身高状况分析。根据统计表可以看出, 在身高方面墨江县男、女生在15岁之前身高要高于普洱市, 但从15岁以后普洱市的男、女生平均身高开始迅速增长, 最后墨江县中学生平均身高都要低于整个普洱市中学生平均身高。 (2) 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平均体重与普洱市中学生平均体重状况分析。从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体重除14岁时段男生的体重要高于普洱市0.32个百分点外, 其他年龄段始终要低于普洱市中学生的平均体重。

2. 身体机能、素质发展状况。

(1) 肺活量。 (2) 男、女生平均肺活量状况分析。反映学生肺功能的指标是肺活量, 调查显示, 14~19岁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肺活量水平整体上要低于普洱市, 特别是女生的肺活量均值各年龄段都要远远低于普洱市。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来看, 学生在身高、体重、三围等形态发育指标呈上升趋势的形势下, 肺活量却呈明显下降趋势。影响肺活量的因素有很多, 长期的伏案作业、缺乏运动会降低肺活量, 而体育锻炼特别是耐力训练可使呼吸系统产生适应性变化, 有助于提升肺活量。 (3) 耐力。 (4) 男、女生平均耐力跑状况分析。耐力素质的测试指标是:14~19岁的中学生, 男生采用的是1 000m跑, 女生采用的是800m跑。从调查数据看出: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的耐力跑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日趋提升, 但有一点可以看到, 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 14岁和17岁的中学生在该阶段处于较低水平, 耐力跑的成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好。与普洱市相比, 墨江第一中学男生的耐力跑水平与普洱市不相上下, 而女生则整体上大大好于普洱市, 但成绩 (时间) 还是高于国家教育部学生体质管理中心设计比例, 所以说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耐力跑水平较低。 (5) 柔韧性。 (6) 男、女生坐位体前屈成绩状况分析。根据国家教育部学生体质管理中心设计成绩评价表为依据, 由调查得知, 男生在14~17岁的年龄段为较好 (9.0~3.0cm为较好) , 17~19岁的年龄段为一般 (7.4~-1.0cm为一般) 。女生在14~17岁的年龄段为好 (14.5cm以上为好) , 15~17岁为较好 (16.0~9.0cm为较好) 。从成绩中可以看出, 可能因为生理特征原因, 女生的柔韧性要优于男生,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男女生柔韧性都呈下降趋势。

3. 学校开展体育的情况。

从调查中看出:在课程安排方面, 有8%的学生对学校的课程安排不满意;在教师教学方面, 只有55%的教师教法丰富多彩, 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尚需加强;在体育场地设施方面, 只有6%的学生觉得非常好, 说明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较差。 (1) 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认识情况。由调查看出, 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对体质健康认识不够清楚, 甚至有7%的同学有不了解体质健康, 只有52%的同学基本了解体质健康的重要性, 所以有必要宣传体质健康对中学生的重要性。 (2) 家庭环境情况。从调查结果看出, 大多数家长对子女参加体育锻炼还是支持的, 只有7%的家长不支持, 可能是因为望子女成龙成凤心切, 害怕耽误子女的学业, 或因为受传统的重文轻武的思想影响严重。

4. 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

(1) 学生自身因素。通过调查问卷及结合学生体质调查情况发现:学生自身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不够、关注程度不高, 平时不注意体育锻炼;沉迷于网络, 经常熬夜睡眠不足, 导致体重下降;学习压力繁重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2) 学校因素。通过调查问卷分析, 学校教育如果一味地追求升学率, 而忽视体育课, 忽视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那么提高学生素质只能是一句空话。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急需完善, 有很多学校连一块运动场也没有, 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的需求,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许多老师依旧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上课内容枯燥, 导致学生运动兴趣下降。 (3) 家庭因素。通过调查问卷情况来看:家庭是青少年学生身体健康的第一保障, 一些家长看重的是分数, 轻视的是德育, 丢掉的是体育。在生活中一些家长给予子女过大的学习压力, 造成学习压力过大, 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成长缺乏正确的认识, 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家长对子女体育锻炼对体质健康的重要性教育不足, 家长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 (4) 社会因素。社会对学生的体质关注度不够, 各类青少年体育项目的运动会慢慢地减少。社会体育公共设施不够完善, 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体育锻炼需求。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 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总体一般, 在身体机能和素质方面, 身高、柔韧、耐力水平相对较高, 但是肺活量相对较差。 (2) 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认识不够清楚, 只有少部分学生了解体质健康的重要性, 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还不了解什么是体质健康。 (3) 在体育课的安排上有少部分同学不满意, 在教师教学方面, 教师教法单一, 学校体育的教师教学能力还需加强;学校场地设施相对较差。 (4) 部分家长对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持反对态度, 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会耽误孩子的学习。 (5) 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体质健康在社会上关注度较低, 目前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不良的饮食习惯、作息时间, 体育锻炼少, 是目前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最重要因素。

2.建议。 (1) 运动不等于劳务, 后者一成不变的重复动作无益身高。造成肺活量检测数值连年下降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没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不管选择那一种方法, 都要持之以恒经常练习才能有效。 (2) 学校针对学生存在的健康问题开展学生健康教育, 大力宣传体质健康对中学生的重要性;班主任要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中学生体质健康知识宣传;体育教师在课余的时间要多给学生讲体质健康的重要性, 让更多的中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体质健康的重要性, 让广大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学校必须合理安排学生作业量, 合理控制学生课后学习压力。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满足学生体育锻炼需求;学校教师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对各年龄段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水平, 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3)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文化体育资源, 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 使学生至少喜爱和学会2项体育技能, 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 (4) 家长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加强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合理掌握学生的学习压力, 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5) 全社会形成合力, 发挥社区和家庭在体育锻炼中的作用, 在保证学校体育课的同时, 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重视校外体育活动对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作用, 尤其是在节假日、寒暑假期间;社会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度, 完善社会体育公共设施, 提倡全民健身如“每天锻炼一小时, 幸福生活一辈子”等。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 通过对2013年普洱市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发现墨江县第一中学生的体质存在不正常体重比列较大、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学生对自身体质健康认识不足;父母对孩子的体质健康关注不够等问题, 以上是影响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 面对中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二十年来持续下降的严峻现实, 对普洱市墨江县第一中学学生的体质健康调查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学生,体质健康,调查分析,影响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杨忠伟.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2-23.

[2]刘华.体育测量与评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88-110.

[3]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体育, 2006, (10) :7-11.

[4]黄国龙.论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J].体育学刊, 2006, (6) :46-52.

[5]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Z].2005.

[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实行方案)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煤尘与人体健康 第4篇

我们华亭境内有华矿、陈家沟、杨矿、马蹄沟、砚峡等二十多个矿井,而每个煤矿又都有露天储煤场;在县城内有一个最大的煤炭专业市场,也是最大的露天储煤场;由于煤炭露天堆放,煤场在装卸煤炭时,扬尘非常严重,遇到有风天气,煤灰四处飘散。县城方圆五公里都有煤矿,昼夜生产,公路四通八达,运煤车辆日夜兼程,烟尘滚滚。

流经煤矿的小河是黑色的;偶尔飞过的小鸟也是黑色的;人们咳出的痰都是黑色的;早晨刚换上千净的白衬衣,在街道上走一圈,不到中年,白衬衣领子已经变成黑色的了。一到冬季,城内大小锅炉点火了,高低不等的烟囱冒出了滚滚浓烟,小城上空乌烟瘴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和严重污染。就这样,我产生了对煤尘进行研究的兴趣。

我和爸爸走访了气象局、医院的专业人士后得知:煤尘主要是在煤的储存、运输、破碎和装卸过程中产生的。空气中煤尘超标会影口向人类的健康,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危害是:煤尘进入人体后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度煤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尘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尘肺病、矽肺病。

我们对煤尘污染源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我县的煤尘污染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在煤炭装卸过程中造成的煤尘污染,其中以北河的煤炭专业市场装卸作业污染最重;二是在储煤过程中,煤炭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煤尘污染;三是煤炭运输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道路遗洒污染。

我们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区域对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进行了测试,发现煤尘污染越来越严重。我和爸爸进行了测算,每年排入空气中的煤尘达三万多吨;大部分地区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的40%以上是煤尘,煤尘污染对我县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整治。

我们通过整理、归纳,总结出了三条治理建议:

1.对露天小煤场加盖顶棚,对露天大煤场加盖棚布进行遮盖,实行封闭储存,减少污染;

2.实施现有堆煤场湿式除尘系统的技术改造,由三季度湿法喷淋改为四季喷淋,实施装卸过程喷淋作业,建议增加大容量流动喷洒水车和吸尘车,重点解决特殊天气和重点部位起尘及城区道路的二次污染问题;

3.严禁运输车辆超载作业,并采用密封措施,以防道路遗洒污染。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的论文 第5篇

摘要: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人体维持生命、生长发育以及进行各种活动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然而,随着近代工农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有毒、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逐步加剧,已经危及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在世界贸易中于其他国家的食品贸易往来日益增加,食品安全已成为影响食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世界上某一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很可能会波及全球,乃至引发双边或多边的国际食品贸易争端。一次,食品的卫生质量和安全问题已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目前大多数学者对食品安全性的解释是食品中不应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因素,从而导致消费者急性或慢性毒害作用以致感染疾病或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具体而言,食品的安全性主要可归纳为营养失控、致病生物、自然毒素、环境污染和有害化学物等。

关键词:原料污染

加工过程污染

包装材料污染

食品添加剂 加强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全球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恶性食品污染事件接二连三,食品生产/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带来新的危害,世界范围内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贸易纠纷不断,并且已经越来越关系到各国的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国家声誉。

一、原料污染 1.致病菌污染

细菌性污染是设计面积最广、影响最大、问题最多的一种污染。(1)大肠杆菌:大肠杆菌随粪便排出后会污染水源和土壤,进而直接或间接污染食品原料。

(2)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水、灰尘以及任何动物的排泄物中都有存在,因此食品受其污染的概率很高。

(3)沙门菌:沙门菌常因污染各种肉类、鱼类、蛋类和乳类食品致使使用者中毒,其中以肉类污染居多。

(4)肉毒杆菌:肉毒杆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海洋、腐败变质的有机物、霉干草、畜禽粪便中,分布于各处的肉毒杆菌可污染各类食品原料。2.真菌毒素污染

真菌毒素污染是由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二级代谢产物,其广泛污染农作物、食品及饲料等植物性食品,因此食品中的真菌污染尤其应当引起重视。3.病毒污染

(1)甲型肝炎病毒:HAV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病毒,它可导致暴发性、流行性病毒肝炎,是罪常见的一种通过食品传播的病毒。患者直接接触食品或其粪便污染食品、水源,可造成更多的健康者感染HAV。

(2)禽流感病毒:活家禽及其尸体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禽的所有组织、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病鸡的肉和蛋液可带毒,常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传染。4.残留农药污染

农药在防治病虫害、去除杂草、控制人畜传染病、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但随着农药的大量使用和滥用,食品中的残留农药对人类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液日益凸显。农药使用量和品种的不断增加,加之有些残留农药不易降解,如六六

六、滴滴涕等,使农作物、畜禽、水产等动植物体内受到不同程度的残留农药污染,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害人体的生命健康。5.金属污染

人体可以通过饮用水、食物、生活和生产活动等接触和摄入金属元素。进入人体的金属元素有些是人体生长代谢所必需的,但有些金属元素如汞、镉、铅、砷等却对人体有明显的毒害作用,故为有毒金属。另外一部分金属元素如铬、锡、铝等对人体的营养学意义不明确,但通过各种突进进入食品的量不断增加后,也会对机体构成潜在危害。二.加工过程污染

最新研究发现,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加工方式如腌、烤、熏、炸等会产生一些不被人们察觉的强致癌、致畸变的化学物质,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1)丙烯酰胺污染:在一些油炸和烧烤的淀粉类食品如炸薯条、法式油炸土豆片、谷物、面包中存在丙烯酰胺,其生成可能与淀粉类食品的高温加工有关。(2)亚硝胺污染: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环境中,尤其是在食物中。因此,亚硝酸盐每天都会随着粮食、蔬菜、鱼肉、蛋奶进入人体。亚硝酸盐不都是人体“过客”亚硝酸盐是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前体物质。在自然界中,亚硝酸盐极易与胺化合,生成亚硝胺。在人体胃的酸性环境中,亚硝酸盐也可以转化为亚硝胺在人们日常膳食中,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像“过客”一样随尿排出体外,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才转化成亚硝胺。所谓特定条件,包括酸碱度、微生物和温度。所以,通常条件下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包括酸碱度、微生物和温度。所以,通常条件下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不会对人体引起危害。此外,长期食用亚硝酸盐含量高的食品,或直接摄入含有亚硝胺的食品,有可能诱发癌症。

三.包装材料污染

1、塑料制品污染:如聚氯乙烯(PVC)是由氯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氯乙烯是一种致癌物质,在人体内可与脱氧核糖核酸结合产生毒性,其毒性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骨髓和肝脏。

2、橡胶制品污染:在接触酸性、碱性食品,或一些特定环境如高温高压环境下的食品时,橡胶制品中的某些有毒物质就会迁移到食品中去,造成对食品的污染。

4、金属容器污染:如用铝制食具。铝在人体内积累过多,可引起治理下降、记忆力减退等。

四、食品添加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饮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视频色、香、味、形俱佳,营养丰富;另一方面还要求其食用方便、清洁卫生、无毒无害、安全无患。然而,近年来,随着食品添加剂超标使用的情况在各地不断被曝光,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新闻媒体和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从染色水果到有毒火腿,从铅、砷的残留到甲醛、二氧化硫的超标,再到工业色素“苏丹红一号”的大量流入市场,都无不说明社会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恶劣现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人类健康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食品添加剂的滥用无疑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

一连串的食品质量问题的曝光,大大增加了我们对这一国之根本的关注和担忧。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世界各国都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问题。要做到执法不委托,监管不推托,应急不懈怠,监管职责无缺位、监管区域无盲点、监管对象无遗漏、监管环节无断链,依法依规整顿。加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国自身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而且更有利于增加我国食品的科技含量,增强我国食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提高我国食品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进一步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

五、加强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1.建议政府出台国家食品工业发展规划白皮书,从宏观角度对食品工业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分门类分阶段地提出目标与方针。目前,国务院已做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大多数省市政府也已针对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希望国家对食品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有一个整体的长远的导向。

2.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提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根据地方特点确定种植、养殖结构的宏观计划,有机地组织各地区优势农产品生产,并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和舆论导向支持。大力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继续推广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3.大力提高食品工业水平。优化产品结构,鼓励名优产品生产,扶持规模化、集约化的食品企业集团,强化“原料——加工——流通——销售”的全程质量管理。建议在全行业推广ISO、HACCP认证,实行质量体系化的管理,并以此作为市场安全准入的“一票否决制”,取缔不具备食品安全生产条件的加工企业。

4.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和惩治力度。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应由政府统一组织,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并组织好高效低毒的食品添加剂的研制生产,坚决堵塞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漏洞。

5.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既要继续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又要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培养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消除“见怪不怪”现象,努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重视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就像治理交通安全一样,全民努力。

除此之外,我们也要看到,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上,仅仅靠完善食品监管体制是不够的,从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中,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商人的一种道德缺失问题。厂商何以追逐财富,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弃之如敝履?这些事件损坏了市场经济的秩序,挑战了社会文明的底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一个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决不能放任见利忘义的行为,决不允许基本道德的失守。

六、总结

化学与人体健康毕业论文设计 第6篇

(全日制本科生)

毕业设计题目: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专业带头人:

二级学院:

撰写日期:

评阅人:

教务处制

化学与人体的健康毕业论文设计

摘要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民以食为天”这一说法,无论是百姓还是帝王贵族,无论是茹毛饮血的原始人还是丰衣足食的现代人,在人类的进化的各个阶段,食品都是不可缺少的头等重要的生活原料。在维持生命和健康时,人们需要从外界摄取足够的食物以获得营养和能量。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不仅要使自己吃得饱,而且还要让自己吃得好,要从营养角度进食,要从健康角度合理调配食品。而化学不仅能给人类提供增加食物的手段,还能帮助人们了解食品的营养成分等有关知识。

关键词:营养、健康、化学、微元素、食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益重视自身的健康问题,吃什么?怎么吃?色香味如何权衡?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从何处摄入更好?有何作用?等。这一类关乎到身体健康的问题都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以上部分问题进行一些阐述。

人们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必须每天从食物中摄取一定量的营养物质,这些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营养成分被称为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和无机盐,它们被称为六大生命要素,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为人们生命和活动提供热能,又称产热营养素。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不仅常常溶解一些可溶性物质,例如糖类和盐类,形成液体,还与蛋白质、糖类分子的亲水基因结合成不能自由运动的结合水。水作为一种溶剂,有利于消化作用,水可帮助咀嚼,使食物变软,在消化道内顺利移动;另外,水可以将营养素转化为溶液状态,人体吸收后经过肠壁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细胞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水是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同时也是生活物质本身化学反应所必需的物质,水对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水是生物体不能缺少的物质,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日常饮水时,要多喝开水,不要喝生水和未煮开的水;要喝新鲜开水,不要喝放置时间过长的水;要定时饮水,不要只在口渴时才想起喝水。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与生命及与各种形式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物质,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生长、发育、运动、遗传、繁殖等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蛋白质。人体组织蛋白质不断分解为氨基酸,又不断从食物提供的氨基酸和组织蛋白质分解的氨基酸中合成补充,因此,每天必须供给一定量的蛋白质,以保持体内蛋白质的动态平衡。

一个人保持健康所需的蛋白质量依年龄、生理特点和健康状况而定。我国大众膳食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是从禽、蛋、肉类、鱼类、奶类、豆类、蔬菜中获得,谷物类食品蛋白质含量不高,但作为主食也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必须保证每餐都要有一定质和量的蛋白质,且要注意事物的合理搭配,不能偏食和滥食。

脂肪既是机体细胞建成、转化和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又是含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人体脂肪含量随着营养状况和活动量的多少而有所变化。饥饿时,能量消耗,体内脂肪不断减少,人体逐渐消瘦;反之,进食过多,消耗减少,体内脂肪增加,身体逐渐肥胖。脂肪的主要来源是烹调用油脂和食物本身所含的油脂。

油脂在生命运动中十分重要,是人类饮食中发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它具有提供能量、保持体温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同时也能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与吸收。根据我国的经济状况和饮食习惯,建议脂肪的供给量应占总热量的15%~25%,相当于每天每人摄入30~50克脂肪(包括烹调和食物中所含的脂肪)。为了防止必需脂肪酸的不足,膳食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应占总热量的1%~2%,胆固醇的摄入量应在300毫克以下。另外,由于脂肪过高会引起肥胖、高血压及冠心病,因此生活水平较高、活动少的中老年人,其脂肪摄入量应适当减少。

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除纤维素以外,一切的糖类物质都是热能的来源。糖是产生热能的营养素,每克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产生16.7KJ能量。神经系统中所需能量的唯一来源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它使人体保持温暖,人们常说“吃饱了就暖和了”就是这个道理。用糖供给能量,可节省蛋白质,从而使蛋白质主要用于组织的建造和再生。人们膳食中糖类主要来源于植物类:谷物、豆类、薯类、蔬菜、水果等;在动物类食品中各种乳制品和动物肝脏也是糖类的主要来源。糖不但是食物,而且可作为佐料,调节食物风味,增加食欲,故而人们都特别爱吃甜食。

但糖和甜食都不宜吃得太多,尤其是对糖尿病人,有可能会起反效果。平时饮食中糖类摄取过多,容易导致糖尿病、肥胖、心脏病及高血压。所以,为了身体的健康,应合理膳食,适量摄取。

维生素与蛋白质、脂肪和糖不同,它在人体中既不能产生热量,又不参与人体细胞、组织的构成,但是它能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祛除某些疾病,并能提高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人体缺少维生素,新陈代谢就会发生紊乱,就会发生各种维生素缺乏症。比如说,缺乏维生素A,就会导致维生素A缺乏症,其典型缺乏症为干眼病和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会有神经炎、脚气病,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生长迟缓;缺乏维生素B2,会导致口腔溃疡、皮炎、口角炎、舌炎、唇裂症、角膜炎等;缺乏维生素B12,会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还会使抵抗力下降;缺乏维生素D时,儿童会患上佝偻病,成人则会患上骨质疏松症;缺乏维生素E,会导致女性不育、流产,导致肌肉性萎缩等。维生素既是营养品又是药品,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除维生素D外),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各类食物的维生素的种类数量差异很大,而且有的维生素性质很不稳定,容易在食物加工、储存和烹调中受到破坏,因此合理地选择食物、正确的储存、加工和烹调,对人类获得必要的维生素是十分重要的。由于人体对各种维生素需要量不大,只要注意平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一般不会引起维生素缺乏症。

人体内各种元素中,除碳、氢、氧和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出现,除此之外,其余各种元素都统称为无机盐。体内无机盐仅占人体体重的4%~5%,但却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无机盐的含量随人的年龄的增大而增多,胎儿每千克体重含无机盐21.95g/k,而成人的则为42.67g/k。无机盐分布在各个组织中,以骨骼和牙齿为最多。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钙、镁、钾、钠、磷、硫、氯七种,称为常量元素;其他元素如铁、铜、碘、锌、锰、钴、钼、硒、铬、镍、硅、氟、钒等元素由于存在量极少,故而称为微量元素。

无机盐是人体的重要的营养元素,但无机盐不能在体内合成,只能靠从食物、饮用水和食盐中摄取。由于新陈代谢,机体每天都有一定量的无机盐丢失,所以人类必须从食物和饮料中获取足量的无机盐,才能维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如缺铁,会导致缺铁性贫血、免疫力下降,可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来补充,如:动物的肝脏、肾脏、鱼子酱、瘦肉、马铃薯、麦麸、大枣等。再者,在摄取无机盐时一定要注意量,摄入量不足会引起缺乏症,摄入量过多可能会引起中毒,特别是微量元素。

有人说“健康是吃出来的”,也有人说“病从口入”,这些都可以总结为,我们要多加注意日常饮食习惯。特别是在现在食物品种繁杂、农药和食品添加剂泛滥的市场,对于吃我们更加不能懈怠。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能吃得到和吃得起的东西日渐丰富,但是,会出现经常偏爱于某一种食物,而对于其他有益的食物却碰都不碰的情况;还有一餐吃得多,一餐却又一点都不吃的状况,不注意合理用餐、饮食均衡,从而导致健康指数下降。很多的的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都是“吃”出来的,所以,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必须要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膳食体系。

各种食物都有不同的营养特点,必需合理搭配才能得到全面营养。中国营养学会根据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十分形象地指出了人类的合理膳食结构:底层为植物性食物,包括面包、麦片、米、面等,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第二层为蔬菜和水果,每天分别应吃400~500克;倒数第三层为鱼、肉、禽、蛋类食品,每天应吃125~200克(鱼虾类50克,畜、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就吃奶类及奶制品在100克和豆类及豆制品50克;最顶层为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总而言之,人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与生命活动依赖于化学物质的参与;而这些化学物质又与营养密不可分;营养物质又摄取于五谷杂粮.动物肉类;蔬菜水果。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它们共同的作用下人体才能健康成长,益寿延年。

参考资料:

膳食平衡与人体健康 营养学论文 第7篇

--郭鑫磊

自古以来,“食用、食养,食疗、食忌”为中华民族日常生活中预防疾病、膳食调配遵循的原则。中华民族传统用膳原则提示要想保证健康,首先应该坚持平衡膳食,最好在中年以前就养成注意膳食平衡、合理运动、日常生活有规律和不吸烟等好习惯,以保证有足够的健康储备。

一、膳食酸碱的平衡 鱼、肉、海产品、贝类、蛋类等都是酸性食物。过多食用使血液从弱碱性转为酸性,轻则令人倦怠乏力,重则使人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故要减少筵席上的“山珍海味”而增加蔬菜、瓜果、豆类等碱性食物,菜肴的荤素搭配不能忽视。

二、食物杂与精的平衡 “杂食者,美食也”。偏食易造成微量元素铁、锌、碘、矿物质钙和某些维生素的缺乏,因此在注意食品色、香、味、形以外,更应提倡食品来源的多样化。

三、膳食冷热的平衡 “食宜暖”。胃喜暖恶寒,生冷、冰凉的食物进食过多会损伤脾胃和肺气,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体虚胃寒的人,更应少吃生冷食物,特别在夏季更应注意。做到“饥时勿急,空腹忌冷”。

四、膳食寒、热、温、凉四性的平衡 “药食同源”。食物也有寒、热、温、凉四性之分,如绿豆性寒无毒,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菊花苦平无毒,清热明目;羊肉甘而温热无毒,补虚祛寒;西瓜则有“天生白虎汤”之誉,适用于发热、口渴、尿赤。食物的寒、热、温、凉必须保持平衡组合。中医说的“忌口”,也是根据食物的四性决定的,如体质偏热、发热或伴有急性炎症的患者,应忌吃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体质虚寒,特别是胃寒、哮喘的病人,应忌食鸭肉、绿豆、竹笋等寒凉性食物。

五、饮食五味的平衡 “五味调和,不可偏嗜”。食物有甘、酸、苦、辛、咸五味,五味调和才能相得益彰。甜食具有补气血、解除肌肉紧张和解毒的功能,但吃甜食过多易影响食欲;酸味健脾开胃、可增强肝脏功能,但过食酸味会使消化功能紊乱;苦味可除湿、利尿,对调节肝、肾功能有益,但苦味过重会引起消化不良;辛辣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血液循环,然而过食辛辣对眼疾、口腔炎及痔疮、便秘不利;咸是最常用的但不可过量,《素问 生气通天论》中说:“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意思是说如果咸味吃得太多,会发生骨骼受损、肌肉萎缩、心气抑郁等现象。现代医学证明,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死、肝硬化、中风及肾脏病的增加与过量摄入食盐均有密切关系。

六、就餐速度快慢的平衡 “食宜细缓,不可粗速”,“食不欲急,急则损脾,法当熟嚼令细”。咀嚼是摄食及消化的重要环节,进食时缓嚼慢咽,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唾液中的淀粉酶可帮助食物消化,溶菌酶和一些分泌性抗体可杀菌解毒,唾液在咀嚼过程中与食物混合,细嚼使食物磨碎,都可促进食物被消化和吸收。而缓食又能使胃、胰、胆等消化腺得到和缓的刺激,令其不断分泌消化液,避免出现因“狼吞虎咽”使消化器官难以适应的状态。

七、就餐时间和饥饱的平衡 “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饥不可太饥,饱不可大饱,这就是饥与饱的平衡原则。同时每日饮食时间要有规律,即“饮食以时”。不吃早餐易患胆石症、胃溃疡。应科学看待三餐: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不要错误地以为早餐要少、午餐要好、晚餐要饱,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全家福。

八、就餐前后动静的平衡 “食前忌动,食后忌静”。《论语 乡党》篇说:“食不语,寝不言。”主张进食前和进食过程中宜静而专致,不可高谈阔论、分心,否则不利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古人言“饮食即卧,不消积聚,乃生百疾”,因此饭后要适当活动,在进食之后缓行散步有利于健康。

九、进食前后情绪的平衡 “胃好恬愉”。是指进食前和进食中保持平静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消化功能正常进行,相反则会危害健康。《素问 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很难设想,人体在气血紊乱的情况下,是否还能保证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怒时勿食,食时无怒”“气恼勿食,忧郁慢用”,进食时一切反常的情绪都应排除。音乐对于消化功能有很大的影响,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有柔和清悦的音乐配合进食最佳。

人体体质与健康学论文 第8篇

我校体育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 是“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措施。我校从2004年9月积极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实施方案) 》, 对2005—2006届八年级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并通过实施总结经验。在2006—2007届进一步实施落实, 2007年7月向国家数据库上报数据, 经过五年的中考体育考试的实施, 把从2011—2012学年的数据对照2007年7月向国家数据库上报数据进行对比综合分析, 及时了解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情况及可能出现的新的健康问题, 有利于对学生体质进行测试和评价;有利于发现问题, 采取对策, 有效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有利于为学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唐山市第四十六中2011—2012学年七、八、九年级共1108名学生 (男575, 女533) 。

2.调查研究方法。

从2012年7月止, 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的记分方法测试成绩, 统计汇总上报国家数据库。本次调查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掷实心球、800 (1000) 米跑、立定跳远等指标, 与2007年7月向国家数据库上报数据进行分别比较分析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生体质健康的有关数据。

三、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一) 学生平均分数统计结果

(二) 从调查可以看出

1. 调查显示: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生2011—2012学年测试平均分数为86.9, 而2006—2007学年平均分数75.8, 高出11.1。总体水平在2006—2007学年平均分数之上, 存在明显差异性, 说明学生素质有明显提高。

2. 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生2011—2012学年测试身高标准体重为15.6, 而2006—2007学年测试身高标准体重为13.4, 高出2.2。差异性不明显, 说明学生营养水平变化不大。

3. 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生2011—2012学年测试肺活量体重指数为13.4, 而2006—2007学年测试肺活量体重指数为10.2, 高出3.2。存在明显差异性, 说明学生心肺功能有明显提高。

4. 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生2011—2012学年测试掷实心球平均分数17.2, 而2006—2007学年测试掷实心球平均分数16.3, 高出0.9。差异性不明显, 说明学生掷实心球能力提高不太明显, 应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锻炼。

5. 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生2011—2012学年测试立定跳远平均分数23.3, 而2006—2007学年测试立定跳远平均分数21.6, 高出1.7。差异性不明显, 说明学生立定跳远能力提高不太明显, 应加强学生在这方面的锻炼。

6. 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生2011—2012学年测试女子800米跑平均分数为17.5, 而2006—2007学年测试女子800米跑平均分数为14.4, 高出3.1。存在明显差异性, 说明女学生有氧耐力水平有明显提高。

7. 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生2011—2012学年测试男子1000米跑平均分数为17.3, 而2006—2007学年测试男子1000米跑平均分数为14.2, 高出3.1。存在明显差异性, 说明男学生有氧耐力水平有明显提高。

四、结论与分析

(一) 结论

从2011—2012学年与2006—2007学年唐山市第四十六中学的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我校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 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呈增长趋势, 学生身体发育的匀称度也有改善。

2. 身体机能生长水平有所提高, 明显好于身体形态生长水平的增长。

3. 耐力素质方面出现了明显的提高, 尤其是九年级的学生。

4. 肺活量体重指数出现了明显的提高, 尤其是九年级的学生。

5. 速度素质、力量素质方面, 我校学生的水平提高幅度不大, 今后要在这两方面多下工夫。

(二) 分析与思考

上一篇:医院急救培训计划下一篇:网络传媒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