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良好家风家教方案

2024-06-27

培育良好家风家教方案(精选7篇)

培育良好家风家教方案 第1篇

为大力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刻领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实质内涵,和谐小学开展了“好家风、好家训”的活动,使全体教师再次潜移默化地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品质的熏陶。教师们从各自家中挖掘、总结优秀家风、家训,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校全体教师在校委会的领导下,收集家教故事,学习优秀家风、家训,弘扬中华美德领导小组,深入贯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加强友善、孝敬、诚信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学校深入开展家风家训伴我成长系列活动。

通过广大教师的演讲分别讲述了有关“好家风、好家训”的故事,让广大教师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传承优良家风的重要性,更加明确我们需要的家风是: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谦虚礼让、设身处地、善解人意、甘愿吃亏等。注重道德自律的家庭成员,才能够在家庭中享有威信,才有资格成为家庭的中流砥柱。有了良好的家风,整个社会也会更加和谐。

一条条家训,一片片家教故事,无不承载着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思想延续、文明教育,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化,使官大教师们再次潜移默化地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品质的熏陶。“好家风、家训”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家长的一致好评。

培育良好家风家教方案 第2篇

建立良好的家风,重视家庭教育,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从《孔子家语》到《颜氏家训》,再到《朱子家训》无不体现家风的重要。优良的家风家教,可以使个人获得进入社会的基本品质,在道德观念上进行自我约束,尤其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树立道德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独特作用。

家和万事兴人人都知道,家和必须家风要正,良好的家风就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关键是父母,父母的行为和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影响极大。“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虽然没有绝对性,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说,父母素质高,家庭环境好,家风正,培养出来的优秀孩子的概率就越高。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多年构成的为人处世的风尚,或叫家规、家风、精神、品格等,包括家庭成员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动准则。构建良好的家风最重要的是家长或家庭的主要成员的思想、观念、态度、行动的认识和体现;

当今社会,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大家族,但重提家风,践行家风,能够净化社会风气和净化人心。我们身上流淌着祖先的血脉,承载着祖先的的基因,就必须传承着祖先的德行,脚踏实地、诚实做人。传承家风,努力营造家庭和谐氛围,不仅是道德教化,而且是家庭精神的体现。我国成年人教育传统的缺失以及电子产品对家庭日常交流时间的挤压等挑战。因此,倡导和培育优良的家风,让千家万户的日子越过越好,是最深层次的民生工程。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道德的力量和规则的信念。在实际家庭教育中,务必重视建立良好的家风和环境的熏陶。请记住,家庭教育诚可贵,家风价更高。

一个家庭或家族,可以没有显赫的家世,殷厚的财富,但不能没有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也不是一人一时一事就能建立,必须依靠家庭家族全体成员共同努力,人人建设,世代弘扬。其中,起举足轻重作用的,是家庭中的父母,家族中的长辈。中国许多古人为了让后代品行端正,防止儿孙误入歧途,走上邪路,为家庭成员制定了系列 道德准绳和行为规范,成为家中一道道不可逾越的红线,这就是家规。不少家庭家族的家规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谆谆叮嘱,阐理透彻,不仅有神圣的权威性,而且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虽历经沧桑,依然能让人启悟,让人警策。

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养。良好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家庭的德行素养。在今天很多人都忙于工作、事业而无暇顾及孩子,这样的教育方式理当值得我们深思,这不是因为时间与距离的阻隔,更多的乃是我们忽视了家风的力量。良好的家风,能成就孩子一生;而这种熏陶,最好从孩提时代就应开始,你从小给他灌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观念,他就可能养成“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思维,做父母的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如何才能做到让良好的家风伴随孩子一生成长。

今天,如何更好地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应该特别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重视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的发掘和转化。应把家风家教看成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发掘,在全国逐步建立起家风家教的文化研究体系;发挥各类先进家庭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开展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学习型家庭等创建活动,结合城乡文明建设带动家风培育;抓好培育公民德行和成人、家长教育。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要放在培育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公民道德上;建立家风家教宣传的长效、联动机制。要运用各种方式,多方配合,建立相应的切实有效制度。

树立良好家风要与妇女素质提升相结合。良好家风是人成长进步的起点。树立良好家风要与家庭教育工作相结合。优良的家庭教育孕育着优秀的子子孙孙。回顾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家庭,他们的家风各有千秋: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忠”为岳家之家风;林则徐勤俭持家,“俭”为林家之家风;曾国藩以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勤”为曾家之家风。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 经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只有把的良好风气融入到每个家庭的血脉中,不断地规范做人做事的思维和方法,良好家风才能坚实并历经风雨传承下来。只有让良好风气与千家万户共同价值追求相互融合、互为依托、共生共长,才能在全社会激发出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最近,电视上举办的一个节目搞得不错,值得称赞。节目内容即“家风”教育在社会发展上的作用。这个内容在当今社会的确很重要,宣传中华精神文明,弘扬“尊老爱幼”光荣传统。我们要从家庭内部做起,从社会基层实际生活出发,开启心灵窗户,传承伟大的民族精神,对社会未来发展十分必要的。

家庭是社会最小组合单位,也是最基础的社会分子。没有小家庭就没有社会大家庭。和睦、和谐的家庭关系,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几千年的光荣历史。在传统思想教育史册上有着璀璨奇葩——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还有家风教育汇聚成中华精神文明的核心。在这百花盛开的园地里有许许多多代表人物,人们把关公、岳飞等人物塑造成“仁、义、礼、孝„„”的化身,以忠孝为人生必须遵循准则,光荣的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家教在传统教育中起到积极的不可低估的作用。迄今社会上大多数的家庭,继续秉承祖先的教诲,弘扬光荣传统,勤俭持家过日子,以尊老爱幼为出发点建设和睦和谐的家庭关系。这样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值得称赞,值得渲染,促进社会稳定,快速向前发展进步。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由于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人人向“钱”看齐,社会上滋生了一种畸形的思想观念:金钱至上。在这种极其不健康的思想影响下,对中华传统的精神文明冲击很大,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起到负而作用,而且影响极坏。一些人在社会公共活动场合上公开宣称:良心值几个钱?可以断言,“良心”无价之宝藏。“良心”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基础。

钱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维持人的生存必备基础。但是,良心是衡量做人是准则,是纯洁心灵中的核心,参与社会活动应遵循的公德规则。失去了良心的人,其行为规则将是杂乱无章的,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家庭关系和睦、和谐,融洽,这与良好的“家风”,传承文明思想教育有直接关系。对孩子的家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家庭教育,灌输文明的思想,启蒙教育影响人的一生。在经济发展大浪潮下,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精神文化生活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向前迈进。传统的文明不能遗弃,中华文明精华不能丢掉,要坚持弘扬传承下去,东方古国文明风采不能没有。伟大的中华民族行进在世界舞台上,要有风度,有神韵,展示中华民族的文明思想精华,优良的“家风”教育在此会发挥出积极作用的。

培育良好家风家教方案 第3篇

正确阐释和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以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前提, 毕竟“科学揭示、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社会主义实践运动中的一个重大价值难题。”[1]2

社会主义价值观指“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主体对社会主义的性质、特征、目标等, 以及在此基础上对行为和事物的是非善恶荣辱的判断”[2]15, 而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要素、性质、价值标准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则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内涵。

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必须以时代特征为基石

第一, 民族性与普遍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承接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而确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 它适应于社会方方面面, 体现时代要求并能有效满足人民大众的现实需要。

第二, 崇高性与共识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在其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 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共识价值, “内化为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3]6

(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培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 必要性。首先, 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对传统价值形态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构成消解。必须坚定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 发挥教育体系在价值传播和影响中的作用。其次, 现代化引发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扬弃甚至抛弃问题。必须以教育手段团结广大市民做好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后, 信息化改变了人们, 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必须以教育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 重要性。首先, 深化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可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深化与改善。其次,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与传播。只有通过构建教育体系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被确立与传播。最后, 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这表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经引起了受众积极变化。”[4]27

二、家族史视阈下的家教、家风教育机制

( 一) 家教、家风的重大作用

第一, 家教家风传承着中国传统道德理念。以家教家风的方式对家庭传统美德进行传承, 会在不经意间将传统道德灌输于家庭成员内部。第二, 家教家风增强家庭凝聚力和认同感。加强对家庭成员的家教家风教育, 可使后代对家庭或家族所传承下来的行为倍加赞赏。第三, 家教家风守护着中国传统文化。家教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

( 二) 中国优秀家族史影响下的家教、家风案例分析

曾氏家族家教家风教育体系———重品性、轻名利、勤俭持家。首先, 注重内在品德修养和品性提升。曾国藩以“早、扫、考、宝、书、蔬、鱼、猪”的家训规则来要求子女日常生活, 反对好逸恶劳、不思进取。其次, 正确看待名与利的纷争。“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 余不愿意为大官, 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5]43最后, 养成勤俭持家的家庭作风。曾国藩虽贵为朝中大臣, 但家庭生活却是十分清简, 为的就是要让子女养成勤俭持家的优秀品德。

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 基于家族史、家教、家风研究视阈下的教育机制创新

第一, 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必须将其融于家教家风教育全过程。一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 而是在耳濡目染的生活、学习、工作中逐渐积淀和成熟下来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融入家教家风的教育过程中, 通过长辈的言传身教, 让家庭成员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学会思考, 进而形成符合个人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的价值目标。

第二, 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必须与家庭生活实际相接轨。“知”“行”合一的教育方式远比空洞说教丰富生动的多, 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家庭生活实践, 不仅能增强家庭成员对社会的了解, 还能促使家庭成员学习家族遗留下来的优秀的礼节和规范, 锻炼自身优秀品格和意志。

第三, 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必须增强家庭情感教育的熏陶。一种价值观念的形成往往取决于主体对价值内容的情感体验以及由此产生的需要, 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和构建同样适用。所以, 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完善不单要从理性层面进行提升, 更要注重情感层面的认同, 呼唤情感需要。

第四, 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必须引导家庭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素养。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 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充分借助家庭价值观念与文化素养的熏陶作用, 不断更新自身落后的、狭隘的思想, 将价值判断变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标杆, 已成为感召先进文化, 弘扬社会正气, 推进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本文以家教、家风的研究视阈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培育路径, 在肯定和推行核心价值观的同时, 实现对中国古代家教、家风教育的重塑, 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弘扬传统美德, 沟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桥梁和枢纽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家教家风,教育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3]戴木才.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之一[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3 (2)

[2]钟明华, 黄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析[J].山东社会科学, 2009, 12.

[4]邱国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 2013.

培育良好家风家教方案 第4篇

摘 要: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古人云:“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家风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习总书记也在多个场合不值一次的强调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就在今年一月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他又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那么,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如何做好“良好家风”的培育与塑造,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家风”的内涵、“家风”提出的背景、党员领导干部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的重要性和途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党员领导干部培育和塑造优良的“家风”提供参考。

关键词:党员干部;家风;培育塑造;途径

一、“家风”的内涵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许多优良的传统、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二、“家风”提出的背景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优良家风。自从2014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栏目以来,“家风”这一话题,已经成为目前大家普遍关注和热议的一个重要话题。

其实,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就重视“家风”的培育、塑造、传承,存有周公的《诫伯禽书》、 司马谈的《命子迁》、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李毓秀的《弟子规》,以及当代著名文艺评论家和美术评论家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等优秀的家风、家规典籍,更有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口碑相传的“家风故事”。然而,当前部分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都与家风的重视不够有很直接的关系。重提家风的培育与塑造,既抓住了公众的社会关注焦点,也抓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必要性。

三、党员领导干部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的重要性

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家风起自家庭,立足于家庭,其作用可以对社会的进步、人性的升华、民族的凝聚、文明的拓展,都产生巨大而深刻影响的。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由此可见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一)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是党员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途径

党员干部因地位特殊,其家风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治家不严,极有可能走向以权谋私的邪路,最终误党、伤国、损民、害己、害家。很多干部之所以违纪违法,脱离了群众,正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家风。结果既毁了自己,害了家人,也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更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风。

(二)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升工作作风的重要举措

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党员领导干部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是提升自身工作作风的重要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家风是构成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其实就是其工作作风的缩影,一个家风不正的领导干部,在作风上不可能是严谨的。

(三)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是党员领导干部提升个人修为的重要抓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华民族历来讲究修身养性、家风传承和家国情怀的递进关系。家庭是人生的起点和归宿,良好家风有助于党员领导干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会直接影响到其履行岗位职责。因此,培育与塑造良好的家风,是提升党员领导干部个人修为的重要抓手。

(四)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是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反腐倡廉的重要方式

一个社会的良好民风是以千千万万家庭的良好家风为基础的,一个执政党的良好党风政风也与广大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密切相关。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风与党风政风相互影响、相互渗透。领导干部个人的行为是家风的重要源头,其言行举止会对子女亲属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家风看似无形,但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人心的约束是有形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这为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贪污腐化,与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很大关系。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必须深刻认识到领导干部的家风事关党风政风,正家风是党风建设的延展和深化。因此,党员干部注重家风的培育与塑造,是践行反腐防腐、倡廉促廉的重要途径。

(五)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是党员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有传承中华民族和我党的优良传统、弘扬优秀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明家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也有听党话、跟党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义务。因此,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是党员领导干部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和担当,是听党话、跟党走、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具体表现;是传承、弘扬优秀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抓手和具体行动,是教育培养子孙后代、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举措,更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四、培育与塑造党员领导干部“良好家风”的途径

党员领导干部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展开。

(一)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自觉深化认识

不管做什么工作,先要有所认识。认识到位和准确,行动和实践才能正确。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首先要深入学习党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通过吃透内涵,充分认识到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适时性。从而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自觉当好良好家风塑造的排头兵。

(二)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制定良好家规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家庭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场,家教是人生价值的奠基石。培育与塑造良好的家风,首先要立好家规。正如《钱氏家训》所言:“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训、家规在培养良好的家风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家族人才辈出,都是其家训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非常重视立家规。毛泽东同志要求子女树立平民思想,告诫子女:“靠毛泽东不行,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去努力、去奋斗。不要把我挂在你们的嘴边上去唬人,要做一个普通人。”周恩来同志要求家人和亲戚严格遵守“十条家规”,这些都为我们树立了范例。

(三)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抓好家风教育

党员领导干部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家风教育的重任。在教育形式上可不拘一格,言教、身教,抑或言传身教;假期、节日,抑或家庭聚会;古代、当代,抑或古今结合,均可抓住时机,找好素材,进行教育,从中汲取经验或教训,为良好家风的培育与塑造打下坚实基础。

(四)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严格执行家规

光有好的家规和经常性的家风教育,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抓好执行落实。家规不能总是说在嘴上,或者挂在墙上,抑或写在纸上,当作“稻草人”摆设。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主动践行家规,积极传承家规。要让好的家规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发扬。

(五)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做到以身作则

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风好不好,良好的家风能否培育和塑造起来,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因为,党员领导干部往往既是人民的公仆,又是家庭的核心人物。在家风建设中,既是倡导者、组织者,更是实践者、示范者,负有第一责任,起着关键作用。其一言一行都是家规的模板、家风的旗帜,只有以身作则,恪守家规、传承家风,才能为家人作出榜样,才会有威严、有说服力。要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让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到家里和家外一个样、台下和台上一个样,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

(六)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保持持之以恒

培育与塑造良好的家风,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使家庭成员明白家风建设必须共识共为、协同发力、同频共振、共建共享。要和家人共同做好培育与塑造良好家风的持久准备,始终做到不忘初心、不改初衷,让良好家风成为全家人受益的财富。

(七)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强化监督激励

培育与塑造良好的家风,也需要相应的监督和激励。首先要把家人相互监督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之中,使相互监督成为习惯和常态,从而不断纠正错误、校正言行、提升境界。其次要主动征求邻居和其他群众对自己家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逐步塑造与培育起良好的家风。最后要注重激励。对于严格按家规办事的,要及时表扬鼓励,对于违反家风家规的,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同时,还要定期进行家风建设讲评,总结经验,提出问题,指明方向。通过日常的有效的监督和激励,做到时常弹尘,时常洗心,逐步树立起良好的家风。

(八)培育和塑造良好的家风,需要坚持与时俱进

重家教培养良好家风 第5篇

四(3)班 江梓航家长

梁爱雅

每对年轻的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一个优秀的人。好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是孩子理所当然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那么我们在家里应该怎样用正确的方法去把孩子教育好呢?下面跟大家分享自己十年来的一点家教心得。

一、培养孩子一生受用的良好品格。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品格将使孩子受益终生。从小我就教育儿子要做一个善良,礼貌,诚实,守信的人。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教育他要尊重老人,有好吃的要跟大家分享,吃饭时他会帮长辈盛饭,家里有好吃的从来不会藏着,全部分给了小朋友。08年汶川地震时,单位举行募捐,他在电视上看到新闻,也问我要了一些钱,屁颠屁颠地跑去捐款。我跟他说无论做错了什么事都要跟妈妈说,我会站在他的角度上帮他分析问题,只要他认识到错误了,我都会原谅他,所以他极少说谎。而且他也是一个很守用的人,每晚去玩,约好七点半回家一般很少超时的。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不阅读的人是蒙昧的,一个不阅读的家庭是无趣的,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浅薄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课外书越多的孩子,学习能力就越强。当儿子还是婴儿时,每晚睡觉前,我都会用普通话给他读故事。后来,我一边读,一边用手指着书本一句一句给他看,就这样,渐渐地他认识了许多字。到读学前班时,儿子已经能独自看一些拼音读物了。一年级时,儿子开始尝试着看一些没有拼音的读物,考试时,别的孩子都需要老师一道道读题,儿子早已做完试卷了。现在,儿子已经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每晚睡觉前,每次做完作业后,儿子都会捧着书本如饥似渴地看起来,书本涉及了天文,地理,历史,生物,而且阅读量大得惊人。家里的书柜一大半都是他的书本。有些家长担心过多的课外阅读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但事实证明,阅读不但没有影响儿子的学习成绩,而且他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记忆力也越来越好。最重要的是儿子的语言系统和思维发展得很快,作文写得越来越好。有同事常抱怨不知怎样辅导孩子写作文,而我却轻松地过了这一关,这跟儿子的大量阅读是分不开的。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认为小学一到三年级是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所以,儿子刚上一年级时,每次做作业,我都会坐在他旁边学习或看书,并且适时给他一些指导和帮助。一个学期后,为了锻炼他能独立完成作业,我基本上不再管他,但规定他每天去玩之前一定要把作业做完,现在他已经形成这种习惯了。我相信这种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伴随他的一生。

四、尽力扩大孩子的知识面。

教育儿子,我始终相信“百闻不如一见”。除了教给儿子做人的道理和书本的知识,我还会利用一切的机会来丰富孩子的知识面。周末,我经常带孩子去参观科技馆,美术馆,去海边游泳,去露营,去看日出。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带孩子去别的省市旅行,每到一个地方,我总是要求孩子对当地的天气,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在地图上的地理位置作了解。面对孩子源源不断的提问,我也尽我所能给他说明和解释,孩子收获良多。几年来,孩子到过了南京,上海,苏州,杭州,湖南,广西以及广东的很多地方,儿子成了同龄孩子中见识最广的人。这些经历也成了儿子写作的优秀题材。

五、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每个孩子都有想象和创造的潜能,父母在对孩子早期教育时,要重视对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儿子小的时候,我们常鼓励他自由自在地绘画,想到什么就画什么。一有时间我们就跟他玩“猜谜语”、“找不同”、“走迷宫”等游戏。这对发展他的想象力有很大好处。而儿子最喜欢玩积木,刚开始是按照图纸做,渐渐地就不要图纸了,自己凭现象来做。现在家里的积木有差不多一浴盆,他每天做完作业除了看书就是玩积木了,创造出来的潜水艇,飞机坦克还有别墅等简直让人惊讶。儿子的想象和创造潜能已经发展成实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了。

培养良好的家风家教 第6篇

总书记曾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家庭,每个家庭成员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家教是对人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我们人格的塑造与家庭的影响、家风的继承和家教的成果密切相关。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培养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家训文化独树一帜,是古圣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中刘世荣每天早起打扫村街时有一段经典的台词:“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经考证这段台词出自朱柏庐先生的《朱子治家格言》。

《朱子治家格言》仅五百多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齐家之道,教导我们如何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通过学习《朱子治家格言》,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勤劳俭朴对于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形成良好的家风家教至关重要。

文章开篇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文章的开篇一句往往是点题之笔,例如《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开宗明义指出了大学之道的深刻内涵,全文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然而朱夫子谆谆教诲的好像都是一些小事,从表面看是在讲每天黎明就要起床,不可贪睡晚起,醒来后首先要洒扫庭院使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及时休息,不可贪玩熬夜耗费精神,并亲自查看一下门户是否落锁。朱夫子其实是在讲做人做事首先要养成生活规律、起居有常、勤劳卫生的良好习惯,告诫人们要从小事入手、从自身做起进而修身立业,做到身心清净、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使修身齐家有入手处而不是空洞的说教,这正是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引用台词的高明之处,也是《朱子治家格言》成为传世名篇的原因所在。

“黎明即起”在今人看来好像是小事一桩,其实对于我们的健康养生,保持充沛的体力脑力投入一天的工作非常重要。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告诫弟子“要想去掉惰字,以早起床为第一要义。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他甚至认为看一个家族能否兴旺,首先看其子弟能否早起,这也是他深入观察众多家族兴衰的实例而得出的结论,值得我们深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天最宝贵的时间是早晨,早起可以是我们更加健康更有计划,更加从容不迫的整洁家务做好各项工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成大事者必作于细”,只有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人格,否则就是好高骛远、痴人说梦。

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 第7篇

多年未回家,不知老家是否风光依旧。每每夜深睡,都会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清醒时分冥思苦想却记不得个中画面,只是顿感幸福十分。也许离乡的游子大都如此吧。长久以来,会形成一种形似风筝一样,飘荡在空中。

从大的方面来说,乡愁也是一种家风,一种道德品质。念家,自然是思父母恋故土,这是千年来历来提倡的民族感情。家既是避风的温暖的港湾,也是修身乐园所在。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便放在首位。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改革家,大发明家等等都是先从家走出,然后服务于社会,施好处与天下。鄙人不才,不敢谈大道,但自觉凡夫俗子抑或名人轶事国家大事,都需从家伊始。

记得儿时兄弟姐妹多,家里耕地也多,父亲又从事于教师职业,日常唯有母亲多操心,同时兼顾地里庄家的播种收获。生活十分的艰难。好在父母勤劳勇敢又坚强,硬是活生生的把原来家徒四壁的老院升级为混凝土新房。没有机械,那就靠双手;没有电灯,那就使用煤油灯;没有蔬菜,那句自制佐料;没有书籍,那就到处借用。那一辈的劳动人民是多么奋发力争上游的一代,困难并没有吓到全家,反而使不甘平庸的他们更加顽强。自然我们兄妹四人受益匪浅,打心底也形成一种不怕吃苦的精神。慢慢形成了一种团结互助的精神,爱家自然不需要理由,爱国也是义愤填膺。父亲的热衷于国家大事且关切之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随着改革创新的深入,父母又放远于未来,希冀子女都能发挥应有价值,特鼓励都能出门深造,当时大都并未多想。其实谁人不知,孩子出门如同田野放风筝,飘的多远多高既与放风筝的人有关还与风筝本身及环境有关联。然人的思想总是有限。

时光荏苒,岁月不饶人。不知不觉,父母已过花甲,兄弟姐妹也各自为家,地理位置上也相距甚远,然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无一人。每每谈起,父母非但不难受,反而甚是欣慰与自豪。父母平均文化不及小学却为国家输出2名大学生2名高中生且各自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勇于奉献,想想他们这辈子也算是值了。我辈观之,难掩自责之意。风筝飞远了,线马上就要去 断了。有时风筝遍体鳞伤,还会抱怨放风筝的人为何要这样折磨风筝,严重时会自暴自弃欲挣脱绳的束缚,特别期望“海阔任鱼跃天高任我游”的感觉。然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孩子大了,孩子又有了孩子,也成为了父母,方知父母的辛苦与良苦用心。

上一篇:年终总结及次年工作计划大纲下一篇:英华实验小学植树节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