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指南

2024-05-16

2024年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指南(精选12篇)

2024年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指南 第1篇

2016年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指南

一、旅游统计、数据建设与信息化 ★

1、新时期旅游统计理论建设 ★

2、国家和地方旅游数据中心建设 ★

3、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度测算

4、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完善

5、旅游统计组织与分析方法创新研究

6、大数据与旅游统计

7、国家和地方旅游经济实验室建设

8、“旅游+互联网”战略目标、任务与路径

9、旅游信息化的基本方针和重点任务

10、旅游信息化理论与发展战略

二、旅游基础理论与旅游教育

1、旅游基础理论和当代旅游发展思想研究

2、多学科旅游学理论的融合与发展演进研究

3、旅游业与社区发展研究

4、基于社会学视角的旅游本质研究

5、旅游的功能与作用再认识研究

6、全球旅游伦理与未来旅游教育

7、旅游职业教育的专业化研究(人才需求、培养模式、职业标准化、国际比较、发展战略等)

8、旅游强国与人才建设

三、旅游市场、旅游外交与港澳台地区合作 ★

1、中国旅游竞争力研究

2、我国与周边国家跨境旅游市场现状与开发研究

3、中国对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巴西等新兴市场的开发策略

4、新形势下两岸旅游交流的变化、挑战与应对

5、内地游客对香港、澳门经济社会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6、新的国际安全形势下的中国出境旅游管理和危机管控

7、出境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惩戒机制研究

8、消费转型对居民出境购物旅游的影响研究

9、中国旅游企业境外投资与运营策略

10、国际旅游目的地安全评价体系

四、旅游经济运行、旅游政策研究与515发展战略 ★

1、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与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

2、我国旅游“515”发展战略影响研究

3、厕所革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与体系完善研究

5、红色旅游、旅游扶贫与区域发展研究

6、旅游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

7、旅游协会改革研究

8、旅游智库形态演化与提升研究

9、“旅游+”推进策略研究

10、旅游非正规就业的形成机制与管控策略研究

11、旅游市场秩序治理评价与今后的工作思路

12、旅游投资理论与实践

13、旅游供给侧改革

14、红色旅游教育功能提升对策

15、红色旅游研学旅行体系建设

五、国民旅游休闲与区域旅游发展战略 ★

1、全域旅游规划研究

2、国民休闲市场与旅游新业态研究

3、旅游消费新需求(自驾车、邮轮游艇、房车等)研究

4、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旅游规划创新模式研究

5、区域旅游发展的均衡性研究

6、旅游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研究

7、城乡旅游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8、研学旅游市场培育与政策促进

六、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与旅游企业管理 ★

1、旅游业优化升级和提质增效研究

2、旅游领域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实践与政府引导研究

3、国家旅游度假区创新机制与发展实践研究

4、主题公园的产业升级与理性发展研究

5、旅游投资与大集团成长研究

6、旅游产业集中研究

7、旅行服务业发展创新研究

备注:加“★”课题为重点项目,其余课题为面上项目。

2024年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指南 第2篇

*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 2.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研究 * 3.坚持新发展理念研究 * 4.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 * 5.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研究 * 6.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

* 7.总书记关于反贫困与共同富裕的思想研究 * 8.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 * 9.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指标体系研究

* 10.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借鉴西方经济学有益成果研究

* 11.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济理论和历史经验研究

* 12.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研究

* 13.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研究 * 14.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研究 * 15.我国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研究 * 1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理论研究 * 17.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可行路径研究

* 18.全面小康社会到现代化强国的发展路径研究 * 19.全面深化改革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 20.全面深化改革与培养经济增长新动能研究 * 21.全面开放新格局研究

* 22.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研究 * 23.政府和市场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关系研究 * 24.重构新型政商关系研究

* 25.我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的综合协调机制研究

* 26.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管理政策的协调配合研究 * 27.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机制研究 * 28.新技术革命与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 * 29.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研究 * 30.供给体系质量提升途径研究

* 31.我国经济长期增长趋势和国际赶超前景研究 * 32.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投资-储蓄-增长机制研究 * 33.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国际耦合机制研究 * 34.我国大规模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的构建和运用研究 * 35.我国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机制和周期预算平衡制度研究 * 36.建立全面规范、公开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研究

* 37.我国金融风险、金融波动和金融周期研究 * 38.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 39.经济发展中储蓄率演变规律研究 * 40.双支柱调控框架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协调机制研究 * 41.国际贸易新模式与贸易强国战略研究 * 42.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研究

* 43.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关键性作用研究 * 44.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研究 * 45.我国家庭消费行为研究 * 46.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研究

* 4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业政策对产业升级的有效性研究 * 48.产业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研究 * 49.经济发展中产融结合问题研究

* 50.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与国有企业布局优化研究 * 51.国有资本经营体制与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研究 * 52.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研究 * 53.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理论和案例研究 * 54.企业制度的历史演化研究

* 55.工业企业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问题研究 * 56.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研究

* 57.研发投入、教育制度、社会环境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影响研究

* 58.网络化社会中的创新激励研究 * 59.转型社会中的声誉问题研究

* 60.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与经济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研究 * 61.中国经济空间格局演化研究 * 62.中国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 63.城市群结构与演变趋势研究

* 64.新时代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城镇体系研究 * 65.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 66.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 67.土地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 68.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 69.城乡经济不平衡的内在逻辑与对策研究 * 70.隐性贫困测度与精准扶贫政策研究 * 71.我国脱贫和减贫政策的设计与评估研究 * 72.反贫困政策中的行为干预研究

* 73.我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研究 * 74.“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问题研究

* 75.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研究 * 76.后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结构演化研究 * 77.后危机时期的国际资本流动管制政策研究 * 78.反危机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退出的国际影响研究 * 79.美国资本主义经济重大结构变迁研究 * 80.美国特朗普政府减税政策的国际影响研究 81.82.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说史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研究 83.84.85.86.87.88.89.9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史意义研究 深化改革开放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研究

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前沿进展研究 凯恩斯主义复兴研究

国外产业政策理论和实践比较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经济学的争论和发展研究

中国经济发展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特殊性、经济基础和理论依据研究 91.92.93.94.95.96.97.重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研究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机制和体制问题研究 收入分配制度与居民消费增长机制研究 中国产权制度、政府行为与企业创新行为研究 现代金融体系的组织和结构研究 我国生产率影响因素和增长趋势研究 鼓励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024年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指南 第3篇

本刊通讯员:2013年1月10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原则编制了《钢铁企业能源审计指南》和《建材企业能源审计指南》。日前, “工业能效指南”课题研究启动会在京召开, 来自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等多行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工业能效指南是我国工业产业能效的实际反映, 是指导地方和行业能效提升工作的有力抓手, 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工业能效提升。会上, 课题组介绍了能效指南编制框架及行业能效指标, 各协会代表结合本行业实际情况, 对指南编制工作和指标体系框架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意见。编制工作预计在2013年6月完成。

2024年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指南 第4篇

2024年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指南 第5篇

回复 |白建波 bai_jianbo@163.com 发送至 章国芳, 我显示详细信息 9:12(1 小时前)

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1年开放基金课题申请指南

来源: 高新处

日期:2011-09-21

浏览次数:118

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设立,主要围绕高性价比电池、高性价比电池材料、高效高可靠组件、智能和建筑一体化系统、光伏测试分析和新技术研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展开研究。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根据《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试验开放基金管理办法》设置开放基金课题。重点实验室诚挚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踊跃申请开放基金课题。

一、资助课题指南如下:

(一)重大课题

1、单位功率光伏组件实际系统发电量理论与实验研究

2、纳米材料层对晶体硅电池表面修饰技术开发

(二)一般课题

1、低缺陷密度铸造硅晶体制备和表征分析技术

2、中国光伏电站项目后综合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三)青年基金课题

1、可重复利用的铸造硅晶体用陶瓷坩埚研制开发

2、晶体硅表面电镀金属技术与电性能评估,激光技术在晶体硅电池制备上的应用

3、组件极化机理与对策研究或组件结构力学与热学有限元分析,组件微聚光(小于1.2X)

4、提高组件低辐照发电性能理论与实验研究

5、新技术方向研究,如柔性电池、薄膜硅的应用研究

二、资助额度

2011年开放课题设重大课题2项、一般课题2项和青年基金课题10项。重大课题资助金额50万元,一般课题资助金额25万元,青年基金课题资助金额10万元。

三、申请条件

1、重大课题和一般课题面向国内外从事光伏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开放。申请人须符合以下条件:

(1)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已获得博士学位,或具有很强的独立科研工作能力的优秀在读博士生;

(2)申请者必须是课题的实际负责人,正式受聘于申请课题的主要承担单位,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所申请的课题研究;

(3)同一申请时间内,每人只能担任一项开放基金课题的负责人。

2、青年基金主要面向年龄不大于35周岁的高校青年教师和在读博士生。

3、申请课题应具有创新的学术思想,拟解决的科学问题明确,研究路线或技术方案可行,研究重点突出,考核目标明确。

4、一般课题和青年基金课题的执行时间不超过2年,重大课题执行时间不超过3年。

四、申请程序和说明

1、申请人在“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站下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并按规定格式,认真、如实填写《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注册申请用户,登录“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大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报系统”,按照系统要求进行申请书填报。

2、《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打印版本经申请人所在单位审核、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方可报送。

3、所有书面申请材料采用A4纸打印或复印,用普通纸质材料做封面,不采用胶圈、文件夹等带有突出棱边的装订方式。

4、提交的材料包括纸质申请书原件一式两份,电子文档1份。电子文档和纸质申请书的内容必须一致,难以电子化的附件材料随纸质申请书一并报送。

5、不管申请课题评审通过与否,所有材料均不予以退还,请申请者自己保管好申请原件。

6、开放课题的评审与管理按照《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执行。7、2011的开放基金课题受理时间2011年9月20日~2011年10月30日。(邮寄申请以邮戳为准)。

五、材料报送地址与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天合光伏产业园天合路2号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

213031 联系电话:

0519-68879714 传真:

0519-85486560 联系人:

韩亚西

E-mail地址:

2024年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指南 第6篇

1.体育强国的指标体系研究

2.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实现途径研究 3.体育文化传承体系研究

4.提升体育软实力与体育强国建设研究 5.中外体育发展方式的比较研究 6.我国体育发展方式的演进研究 7.体育事业发展的社会效益研究 8.社会体育需求与需求结构研究 9.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

10.政府职能转变与体育社团建设研究 11.我国体育事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研究 12.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体制机制研究 13.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14.国外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15.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关系研究 16.体育休闲方式研究

17.学生体质健康与教育制度改革研究 18.职业体育政策制度研究 19.中国体育思想史研究

20.中外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展研究 21.体育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 22.我国“三大球”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23.我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改革研究 24.体育法制建设与行业作风建设研究 25.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研究 26.老年人体育研究 27.残疾人体育研究

2024年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指南 第7篇

说 明

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3课题立项的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功能,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全面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二、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要着眼于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问题的研究,鼓励大胆探索,基础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创性或开拓性,应用研究要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力避低水平重复研究。要立足当代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深入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同时注重学科建设,推动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推动各门学科的理论、体系、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发展。

三、本《课题指南》条目分为重点项目(《课题指南》中带* 号的课题)和项目两大类。申报者可根据《课题指南》条目设计具体题目。有较丰富前期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又不在《课题指南》条目范围之内的,可以申报自选项目。

四、本《课题指南》涵盖22个学科,申报者(包括自选项目申报者)应选择适合的学科专业进行申报。跨学科的课题,要以为主的学科进行申报。“公共管理学科”在“政治学其他学科(ZZE)”中申报,管理学的其他学科可选择相关学科进行申报。

五、最终成果为论文、研究报告的,一般要在一年内完成;除特殊情况外,专著要在二至三年内完成。除重要的基础研究外,鼓励以论文和研究报告作为最终研究成果进行申报。最终研究成果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引用材料务必注明出处,并附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六、教育学、艺术学、军事学三个单列学科的课题申报,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军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受理。

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

※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

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4.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5.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和客观规律研究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研究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研究

※9.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10.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研究

※11.当代中国社会思潮研究

12.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研究

13.党的历史方位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4.新世纪的三大历史任务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研究 15.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研究

16.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18.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19.20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1.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研究

2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文化思想研究

23.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文化思想研究

24.文化建设战略问题研究

25.文化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研究

26.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旋律研究

27.反腐败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研究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

2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经典著作研究 30.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研究 31.国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 32.国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新进展

党史·党建

※1.党的十六大的主题和历史意义研究 ※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建设研究

※ 3.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研究

※ 4.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坚持党的先进性

和增强创造力研究

※ 5.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

制度研究

※ 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

华民族先锋队研究

※ 7.坚持“三个代表”要求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 ※ 8.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

险能力研究

※ 9.坚持执政为民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研

10.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1.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与20世纪的中国 12.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的中国

13.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研究 14.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新情况新问题与对策研究 15.发展党内民主与健全民主集中制研究 16.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研究 17.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研究 18.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理论 与实践研究

19.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理论及现代化战略的历史考察 20.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工作的历史经验研究 21.加强政权机关党的建设问题研究

2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

研究

23.新形势下腐败现象的特点及其有效预防与惩治研究 24.城市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研究 哲学

※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哲学基础 ※2.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 4.创新性思维的哲学研究

※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中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 6.政治文明和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历史唯物主义 ※ 7.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当代走向 ※ 8.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规律研究

9.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及其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关系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哲学思想中的地位及其价值,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问题、认识论问题、历史决定论问题,数字化时代的哲学问题,虚拟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研究等。1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

马克思和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哲学文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经验及其发展规律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国别史、断代史研究,以及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研究等。

12.文化问题研究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创新问题,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和抵制腐朽文化问题,文化体制改革问题,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全球化中的价值冲突与我国文化战略问题等。13.中国哲学研究

中国哲学的经典、人物、流派及近年来出土的哲学文献研究,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论问题、认识论问题、历史观问题研究,现当代新儒学研究,当代道学研究等。14.中国传统哲学与民族精神研究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中国哲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究、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发展规律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当代价值研究等。15.近现代西方哲学研究

近现代西方哲学流派、人物和重要著作的研究和译述,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物、著作与理论专题研究,西方的新左派哲学观点研究等。16.东方哲学研究

朝鲜、越南、日本等近现代哲学代表人物、流派及其现状研究,重要著作的翻译等。

17.伦理学的基本原理和道德建设问题研究 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研究,商业伦理研究,社会信用问题研究,公民道德建设与公民道德教育问题研究,全球化与国际政治道德问题研究,社会公共伦理和制度伦理研究,行政伦理问题研究,生命科学中的伦理问题研究,中外伦理史研究,现当代西方伦理学研究等。18.科技哲学研究

全球化与我国科技发展问题研究、科技创新问题研究、当代科技发展前沿问题的哲学研究、科学技术发展与中国现代化关系研究、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研究等。19.美学研究

美学基本原理、范畴与当代中国的审美教育研究,中外美学史的专题研究,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研究,当代中国审美观念变化研究等。20.逻辑学研究

现当代西方逻辑哲学的最新成就研究,模态逻辑的基本理论与历史发展研究,逻辑、语言与人工智能研究等。经济理论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3.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 4.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问题研究 ※5.新世纪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研究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业问题研究 ※ 7.深化我国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 8.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9.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研究 10.扩大内需问题研究 1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1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13.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研究 14.资金密集产业与劳动密集产业研究

1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与手段研究 16.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问题研究 17.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关系问题研究 18.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问题研究 19.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经济环境问题研究 20.现代流通方式研究 21.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22.扭转工农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差别扩大趋势问题研究

23.“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关系研究

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弱势群体的形成及对策研究 25.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26.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创业机制研究 28.“走出去”战略研究 29.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30.海洋经济问题研究

31.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 32.现代经济中的诚信机制研究 33.垄断和反垄断问题研究 34.虚拟经济问题研究

35.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演变的关系问题研究 36.新中国经济史研究

37.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发展研究 38.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研究 应用经济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研究 ※2.我国国有经济的地位、布局和结构研究 ※3.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研究 ※ 4.扩大就业对策研究

※ 5.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6.西部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经济机制与经济政策研究 ※ 7.中国制造业发展与世界制造业中心问题研究 ※ 8.中国高科技企业成长问题研究 9.西部大开发资金渠道问题研究

1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逐步发展规模经营问题研究 11.WTO农产品贸易规则与中外农业政策的发展趋势研究 12.农产品流通及其市场体系问题研究 13.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研究 14.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研究 15.反倾销问题研究

16.拓宽消费领域和优化消费结构研究 17.县域经济研究

18.产业集群与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 19.企业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模式研究 20.跨国公司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21.中国企业的多样化经营战略研究 22.集团公司、上市公司问题研究 23.入世后我国零售业竞争对策研究 24.垄断行业引入市场机制问题研究

25.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核算与评估体系研究 26.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 27.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研究 28.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研究 29.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问题研究

30.今后五年我国城乡居民需求取向与对策研究 31.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问题研究 32.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33.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34.中国电子政务的需求与效益问题研究 35.安全生产问题研究

36.入世后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研究

37.入世后我国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38.中外审计市场管理机制比较研究政治学

※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研究 ※ 2.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研究

※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 4.权力制约和监督研究

※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 6.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研究 7.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 8.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研究 9.加入WTO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10.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协调与合作 11.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 12.互联网条件下的国家安全问题研究 13.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关系研究 14.社会中介组织的规范化研究 15.中国城市社区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

16.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研究

17.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

18.依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与权限研究 19.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20.政务公开制度研究 21.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研究 22.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研究 23.政府绩效考评体系研究 24.行政成本与行政效率研究 25.公民权利保障机制研究 26.公共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研究 27.公共伦理与公务员职业道德研究 28.政府行为文明研究

29.“东突”恐怖组织与边疆安全问题研究(内部研究报告)30.中国传统政治文明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31.世界政治文明比较研究 32.国外政治学学科发展的新特点 33.国外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新特点 社会学

※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指标体系研究 ※ 2.中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结构研究

※ 3.新形势下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群体

利益关系问题研究

※4.转型期中国社会收入差距问题研究 ※ 5.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 ※6.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7.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治理结构研究 ※ 8.社会工作发展的社会条件与机制研究 9.乡镇财政与基层政权运行研究 10.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问题研究

11.社会转型期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策略研究 1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研究 13.农村医疗保障和救助问题研究

14.社会转型期劳动力市场中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 15.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 16.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择业观念与行为研究 17.信息化与社会交往方式转变研究 18.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学研究

19.西部开发过程中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社会学研究 20.西部地区人才开发战略问题研究 21.中国农业生产新型服务体系的社会学研究 22.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力跨国(境)流动研究 23.中国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 24.教育发展与就业需求的社会学研究 25.西部多民族地区民族关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26.城市贫困家庭的生活形态研究 27.我国现阶段婚姻家庭关系研究 28.我国现阶段医患关系的社会学研究 29.我国居民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演变研究 30.我国现阶段村落社会生活研究 31.社会学定性方法研究

32.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新进展研究

33.国外有关分支社会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34.国外有关分支人类学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法学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依法治国 ※2.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3.政治文明与法治研究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 ※5.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研究 ※6.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法制建设

※7.权力的配置、制约和监督法律制度研究

※8.国家财产所有权行使和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制度研究 9.民主选举法律制度的理论、实践与程序问题研究 10.完善尊重和保障人权法律制度研究 11.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研究 12.提高立法质量问题研究

13.行政体制与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研究 14.当代民商法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15.健全信用制度与立法问题研究

16.中国公司法与证券法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17.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 18.金融衍生工具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19.自然资源权属及其惠益分配的法律问题研究 20.生态保护与利益补偿法律机制问题研究 21.WTO规则实施与中国经济法制建设 22.西部大开发中的法律制度建设研究 23.金融犯罪问题研究 24.犯罪预防控制体系研究 25.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26.集团诉讼制度研究 27.国际人权公约与国内法 28.反对国际恐怖主义与国际法 29.人道主义干涉与国际法问题研究 30.当代国际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31.中国近代法制改革研究 32.法学教育改革问题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 1.新世纪初的时代特征与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美国国家战略的调整对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影响(包括“布什主义”或新帝国主义研究)※3.反对霸权主义与反对恐怖主义的关系

※ 4.国际反恐问题研究(国际上对反恐的不同解释、不同做

法及产生的不同影响)

※ 5.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研究

※ 6.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

同发展研究

※ 7.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 8.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国际政治理论研究 9.中国的国际环境问题研究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台湾问题中的国际因素,周边安全形势问题,加入WTO后的中国对外关系问题等。10.美国问题研究

美国在世界上的实力地位,美国经济发展前景和危机趋势,美国的反恐斗争,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宗教与美国的外交政策等。11.欧盟和俄罗斯问题研究

普京执政下的俄罗斯外交战略和政策;俄罗斯对外关系的新 发展,如中俄关系、俄欧关系、俄美关系等;欧盟对外政治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中国与欧盟的政治经济关系等。12.发展中国家问题研究 13.国际经济问题研究

汇率与经济发展问题,全球化与经济安全问题,新经济的曲折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石油问题,东盟自由贸易区问题,北美、西欧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经济问题及矛盾等。14.地区问题研究

拉美和非洲的经济、金融和发展问题,中亚的战略地位和安全形势问题,巴以冲突对世界的影响,亚太形势,东北亚发展事态,朝鲜半岛的统一进程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等。15.理论问题研究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状况,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有关全球化的各种理论,国际人权对话,多边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国际机制与国际秩序问题,新帝国主义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处理,各国安全决策机制等。16.其它问题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的学科建设与学科交叉研究,教育的国际化问题,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多样性问题等。中国历史

※1.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

※2.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与民本思想的关系研究 ※3.中国古代国家起源研究 ※ 4.18世纪中外综合国力比较研究 5.中国历史与爱国主义

6.中国古代国家分裂割据时期的统一趋势研究 7.中国古代人才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8.从科技史角度看科技发展与制度创新、社会经济文化的互动关系

9.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与功能研究 10.中国历史上秘密结社与民间宗教研究 11.郑和下西洋研究

12.清代中西文化交流问题研究 13.农民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 14.中国近代文化思潮研究 15.中国近代企业制度研究 16.建国初期中美英关系研究

17.中国近代西北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研究 世界历史

※1.俄罗斯和原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重返欧洲”的进程与问题研究

※2.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研究 3.罗马帝国的兴亡

4.基督教与中世纪的西方文明

5.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公民权利观念的发展与社会变革 6.伊斯兰文明与现代化 7.二战以来国家主权问题研究 8.二十世纪民粹主义思潮研究 9.二十世纪北欧发展模式研究 10.联合国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演进

11.前苏联和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关系研究 12.印度独立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特点研究 考古学

※1.中国西部开发历史经验的考古学研究 ※2.中国重大考古发现报告

3.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4.夏商周时代考古学研究 5.中国考古学史研究 6.中国古代城市遗址考古研究

包括城市起源和各个时代城市的考古报告和专题研究。民族问题研究

※ 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民族工作研究 ※ 2.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

※ 3.西部大开发中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研究 ※4.少数民族人口的人力资源分析 ※5.西部大开发与东西部优势互补研究

6.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竞争的态势分析 7.少数民族地区村民选举研究

8.东南沿海城市中的西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 9.“东突”势力与国际恐怖主义

10.文化产业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作用研究 11.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研究 12.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工程与经济发展 13.全球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发展趋势 14.“9〃11”事件后国际民族冲突的发展趋势宗教学

※1.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 2.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的性质、作用、特点和发展趋

※ 3.防范和惩治邪教组织犯罪活动研究 ※ 4.宗教思想、宗教教义的历史发展

※ 5.近十年中国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变迁的调查与研究 6.宗教与民族 7.宗教学名著翻译 8.佛教经典原著研究 9.传统佛教与现代社会生活

10.藏传佛教研究(含重要文献翻译)11.明清儒佛道关系研究 12.伊斯兰哲学研究 13.中国伊斯兰教与现代社会 14.蒙藏等民族地区的伊斯兰教 15.基督教哲学的现代进展 16.基督教与中国思想文化 17.中国天主教史中国文学

※ 1.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学事业的发展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文艺思想及其比较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艺运动和文艺实践的历史经验研究;中国共产党关于文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管理体制研究。※2.中国文学与先进文化研究 ※ 3.中国文学与民族精神研究 ※ 4.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理论创新研究 5.中国古代文学的文体研究

6.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中的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研究

7.中国古代文论专题研究 8.域外中国文学研究之研究 9.历代重要作家及作品研究

10.中国重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和文学社团研究 11.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关联研究 12.中国当代重大文学现象研究 13.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14.中国民俗和民间文学研究 15.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16.中国文学与艺术文化的发展研究 外国文学

※ 1.外国古代神话及史诗研究

可作综合研究,也可按地区、语种、国别研究。

※2.外国国别文学中的文化特性 3.外国断代文学研究 4.外国民间文学及其理论研究 5.外国文学与宗教关系研究 如作家和宗教,作品和宗教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国文学状况和发展趋势 可作综合研究,也可按地区、语种、国别研究。7.外国重要作家、文学理论家研究

语言学

※1.汉语方言历史层次研究

梳理汉语方言中语音词汇语法的不同层次,探索方言的历史演变途径或不同方言间的历史关系。※2.汉语语义系统研究

可特别注重形式(逻辑)语义学和认知语义学两个方面。※3.语言类型比较研究

从当代语言类型学的观点,对汉语方言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作专题比较研究,对汉语和外国语作专题比较研究。※4.少数民族语言的共时研究

对中国境内少数民族语言进行系统、深入的共时描写研究,包括单一语言或方言以及单一专题(语音、语法、词汇等)的研究,以及对新发现语言、濒危语言的共时研究。5.汉语方言语法若干范畴的比较研究 6.现代汉语篇章分析研究 7.近代汉语虚词系统研究

8.汉语语音、语义、语法的相互联系与影响 9.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汉语构词研究 10.汉语广义虚词知识库的建设

11.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趋势及教育资源调查研究 12.汉语社会语言学专题研究 13.汉语心理语言学研究

14.新时期少数民族语言使用和语言教育问题研究 15.汉字学与汉字史专题研究 16.外国语研究新闻学与传播学

※ 1.我国传媒集团经营的健康发展与舆论导向的正确把握

研究对象包括报业集团、广播影视集团、出版集团,可作综合研究,也可只研究一种集团。※2.中国特色的民意调查与舆论调查研究

着重“中国特色”,即研究切合中国实际和中国需要的民意调查、舆论调查的理论与方法,可以借鉴但不要照搬西方。※3.新中国的图书出版发行事业研究

可分为前30年、后20年两阶段来研究;研究范围可以是全国,也可以是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当前我国新闻传媒语言的规范性问题研究 5.改进期刊编辑工作与端正学风文风问题研究

针对当前期刊和报纸专版编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制定各类编辑的工作规范和操作制度的建议。6.中外传媒集团的比较研究

7.我国国家、民族形象的海外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 8.新闻图像的传播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9.我国新闻出版业的融资问题研究 10.出版事业和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11.经济类报刊研究 12.新闻传媒宣传技巧研究 13.报刊、图书校对学研究

14.报刊图书的跨地区经营发行问题研究 15.大众传媒的娱乐节目与娱乐版研究 16.纪录片的历史、现状与发展途径研究 17.我国传媒广告的规范问题研究 18.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综合素质研究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1.我国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合理配置和深度开发利用的调查与研究

※ 2.数字图书馆的宏观管理研究 ※3.我国情报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4.复合图书馆的理论与建设框架研究 5.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6.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

7.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研究

8.专题文献数据库的功能设计和建库与服务模式研究 9.网络信息组织模式的优化研究

10.网络环境下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的组织、管理与服务研究 11.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应用方案

12.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相互关系研究

13.用户满意度研究

14.网上科学文献出版与利用测度及预测 15.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档案管理研究 16.新世纪档案管理与利用研究

人口学

※1.低生育水平下的人口变动研究

中国人口发展目标(包括数量、素质、结构),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政策决策选择。※2.中国人口性别比问题研究

出生性别比、婴儿性别比、年龄性别比、总人口性别比中存在的问题、变动趋势及其对策。3.西部地区人口问题研究 4.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研究

5.中国加入WTO对人口就业影响研究 6.人口素质指标体系研究

7.全国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历代人口考证研究 8.地区发展差距拉大的人口学研究 9.经济全球化与人口国际迁移、流动研究 10.爱滋病的人口学研究

统计学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统计监测方法研究 ※2.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 ※ 3.政府统计体制改革与统计能力建设研究 4.统计调查质量的测度与评估方法 5.境外投资统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6.工业或商业或服务贸易或其它领域的统计调查方法研究 7.中国金融与经济周期研究 8.数据挖掘技术研究

9.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的综合评价方法 10.抽样调查方法与制度问题研究 11.指数理论与实践

12.家计(住户)调查理论与实践

体育学

※ 1.中国体育简明通史

※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大众体育发展研究 ※3.2008年奥运会对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声望的研究 4.2008年奥运会组织与管理问题研究 5.人文奥运的内涵与实践问题研究 6.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研究 7.转型时期中国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研究 8.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研究 9.西部地区体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0.我国体育事业标准化建设研究

11.体育法制与体育运动员、教练员道德建设研究 12.反兴奋剂问题研究

2012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 第8篇

一、立项原则

(一) 紧贴需求。

紧密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事业发展重大需求, 提出国家标准项目。加强项目预研, 对立项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 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促进标准立项更贴近需求和实际。

(二) 突出重点。

重点安排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节能减排等领域, 以及基础通用和关键共性技术标准项目。“十二五”技术标准专项、标准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及其他科技计划支持的国家标准研制项目, 采标项目及国内国际协同推进项目, 国家标准复审确认的修订项目及各类标准专项规划提出的项目, 予以优先安排。

(三) 系统规划。

注重项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加强与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的衔接, 强化标准分类管理, 严格强制性标准的制定范围, 加强与法律法规及现行相关标准的协调, 加强与标准有效实施和实施监督的配套, 不断推进标准体系的系统化、综合化。

二、立项重点

(一) 现代农业。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农业投入品安全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良好操作规范、农产品流通、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社会化服务、现代林业等。

(二) 制造业。包括机械装备、船舶、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消费品工业产品和安全、食品、化妆品等。

(三) 服务业。包括物流、金融服务、高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商贸服务、旅游服务、居民服务、文化产业服务、体育产业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

(四)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包括公共教育、公共就业、社会保险、基本社会服务、公共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公共交通、公共安全、社会公益科技服务、语言文字、组织机构代码、物品编码等。

(五) 节能环保。包括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环保产业等。

(六) 新一代信息技术。

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三网融合、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服务器、高端软件、数字虚拟、信息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物联网、云计算、信息安全等。

(七) 生物。包括生物农业、生物制造、海洋生物、生物医学工程等。

(八) 高端装备制造。包括航空装备、空间基础设施、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科学仪器设备、空间及遥感技术等。

(九) 新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储能电池、光伏发电、LED照明等。

(十) 新材料。包括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和功能陶瓷、高品质特殊钢和新型合金、工程塑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纳米和超导材料等。

(十一) 新能源汽车。包括整车、动力电池、电驱动系统、基础设施等。

三、申报要求

(一) 国家标准立项实行常年公开征集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提出国家标准立项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中央企业, 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各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组织项目的征集、遴选和申报。项目申报可以随时提出。

(二) 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报项目,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 经全体委员讨论通过。

直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申报的项目, 应提前征求有关部门、行业的意见。省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申报的项目, 应提前与相关部门、行业和技术委员会沟通协调。

(三) 申报项目以书面和电子格式同时报送。

书面材料一式两份, 包括公文、项目汇总表、《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电子格式材料包括《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和标准草案, 电子格式材料必须通过“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信息系统”提交, 未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管理信息系统”中提交的项目, 不进入立项程序。

(四) 《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模版可以从国家标准委网站上下载。

填写《国家标准项目建议书》时, 项目的预研情况应当在“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栏中详细说明;技术委员会委员表决情况, “十二五”技术标准专项、标准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及其他科技计划支持的国家标准研制项目, 国家标准复审确认的修订项目,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及各类标准专项规划提出的项目, 应当在备注栏中一并予以说明。

(五) 2011年已申报但未立项的项目, 如需在2012年继续申报的, 可以在对相关申报材料补充完善后重新申报。

(六) 书面材料统一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综合业务管理部

2024年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指南 第9篇

5月2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增长”课题组召开《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5-2024):攀登效率高地》研讨会。课题组成员刘培林主持会议,陈昌盛、许伟、王金照、刘涛、吕刚、许召元、何建武等参加了会议研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致辞并介绍了研究的主要观点。本书是课题组系列研究的第三辑,围绕国民经济总体情况、需求面、供给面、产业、区域发展和城市化、资源环境等主题,在分析具有中长期意义的新趋势、新特征的基础上,适当调整了前两辑研究中的未来十年增长前景预测,并对2015年经济形势进行了展望和分析,同时对各相关领域提高要素生产率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课题组的研究认为,近五年来出现的中国经济增长阶段转换是规律使然。今明两年很可能是中高速增长的触底期,需要缓冲性宏观政策与效率导向改革措施的协同配合,加快实现转型再平衡,为全面持续提升要素生产率,扫除体制机制障碍。刘世锦表示,中国经济增速触底的一个关键变量是高投资触底。目前,基础设施投资和出口两只“靴子”已相继落地。如果房地产投资能回落到位,加上新增长点的成长,以及严重过剩行业的退出和重组大体完成,中国经济增速将有望成功触底。

该丛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4年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指南 第10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18课题指南

一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8课题指南》围绕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相关学科中拟定了一批重要选题,申请人可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选择申报。二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要体现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出体现国家水准的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要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前沿和动态,着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力求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三 课题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的,可以申请青年项目,但必须有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青年项目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年龄均不超过35周岁(1983年3月5日后出生)。课题组成员或推荐人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申请人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吸收境外研究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申请。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具备申报条件的在职博士生(博士后)从所在工作单位申请。四课题申请单位须符合以下条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以兼职人员身份从所兼职单位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兼职单位须审核兼职人员正式聘用关系的真实性,承担项目管理职责并承诺信誉保证。五课题申报范围涉及23个学科,须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填写《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跨学科研究课题要以“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教育学、艺术学和军事学等三个单列学科的申报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全军社科规划办另行组织。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18课题指南》条目分为具体条目(带*号)和方向性条目两类。具体条目的申报,可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也可对条目的文字表述做出适当修改。方向性条目只规定研究范围和方向,申请人要据此自行设计具体题目。只要符合《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各学科均鼓励申请人根据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包括重点课题)。自选课题与按《课题指南》申报的选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强度等方面同样对待。无论是按《课题指南》拟定的选题还是自选课题,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七201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继续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指标另行下达。各地社科规划办、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申请单位要着力提高申报质量,适当控制申报数量,特别是要减少同类选题重复申报。八九申报课题的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3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20-22万元。申请人应按照《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办法》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均可从我办网站下载)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九

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完成时限,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为3—5年,应用对策研究一般为2—3年。十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201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作如下限定:(1)课题负责人同只能申报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最多参与两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在研国家级项目的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2)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18年3月5日之前的可以申请)。(3)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同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也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申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负责人同不能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申请课题,须在《申请书》中详细说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请;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家基金项目结项。(6)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须提交学位论文(出站报告)原件。(7)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凡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不得同时标注多家基金项目资助字样。十一 申报课题须按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以下简称《活页》)要求,如实填写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三年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为保证申报评审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评审会议召开前申报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走访、咨询学科评审组专家或邀请学科评审组专家进行申报辅导。凡行贿评审专家者,一经查实将予通报批评;如获立项即予撤项,五年内不得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凡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和评审中发现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除按规定进行处理外,均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十二 申报课题全部实行同行专家通讯初评,初评采用《活页》匿名方式,《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七千字,要按《活页》中规定的方式列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十三课题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获准立项的《申请书》视为具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最终成果实行匿名通讯鉴定,鉴定等级予以公布。除特殊情况外,最终研究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十四 项目申报材料从我办网站下载,或向受理单位索取。《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报送本省(区、市)社科规划办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十五各地社科规划办、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基层科研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严格审核申报资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等,签署明确意见。十六各省(区、市)社科规划办受理当地的课题申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规划办受理兵团的课题申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受理本院的课题申报,中央党校科研部受理中央国家机关及在京直属单位的课题申报,教育部社科司受理中央各部委所属在京普通高等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军社科规划办受理军队系统(含地方军队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国社科规划办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十七各地社科规划办、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基层科研管理部门要按规定做好申报数据录入、打印报表、纸本《申请书》与《活页》及电子版《申请书》(WORD文件格式)的汇总报送等工作。各地社科规划办、在京委托管理机构要按申报单位和申请人分类汇总后,将电子版《申请书》统一刻录成光盘,随同纸质版申请材料一同报送我办。十八课题申报时间为2017年12月21日至2018年3月5日。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规划办、在京委托管理机构须于2018年3月12日前,将汇总并认真校对后的《申请书》中“数据表”数据发至我办邮箱(npopss@vip.163.com),并确保电子数据和《申请书》中“数据表”一致;3月15日前将纸质版《申请书》和《活页》、电子版《申请书》光盘、统计表报送至我办,逾期不予受理。

2024年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指南 第11篇

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8年度项目指南

一、重大项目

1.新时代语言文字新问题新需求及相关对策研究

2.语言文字事业服务文化强国战略的途径、方式和举措研究 3.“国家语言能力”内涵及提升方略研究

4.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话语转换与智能化传播模式研究

二、重点项目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国家对外话语能力提升战略研究

6.新时代中国国家安全话语体系研究(厘清中国国家安全话语体系,为其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7.中国语言经济战略研究

8.少数民族地区推普的精准扶贫效应及完善路径研究 9.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中国移民语言政策研究 10.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语言需求及对策研究

11.文明美丽城市公共空间语言景观评估与规范化问题研究 12.人工智能背景下语言服务行业发展策略研究(面对诸如神经网络机器翻译对传统人工翻译产生的影响,研究探索有效机制和平台促进先进技术在语言服务行业中的应用)

13.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宣传贯彻机制创新与资源建设研究 14.提升《汉语拼音方案》应用规范研究

15.大中小学语文教材建设统筹规划研究(打通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与中小学语文教育)

16.甲骨文等古文字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与功能开发 17.《汉语方言字字典》编纂

18.基于语言知识资源求解人工智能中的常识推理问题研究(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概念、图形、语音或字符等分类和识别的基础上,调用表示相关概念的词汇的句法语义知识等来帮助进行常识推理)三、一般项目

19.新时期我国大学生语言态度研究 20.古籍文本词频统计及分词研究

21.城镇化进程中少数民族语言公共服务应用研究 22.丝路西端古典语言文字交流与文明互鉴研究(研究起源于丝路西端的古埃及语、古代楔文诸语言、古希腊语、古拉丁语等古典语言文字对古代文明发展及跨文明互动交流的作用,为甲骨文对比研究,东西文明互鉴,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参考)

23.儿童语障成因与教育训练策略研究

四、“一带一路”语言文字研究专项(题目自定)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语言支撑和服务,以语言互通促进“五通”的实现,开展与“一带一路”有关的语言政策、语言规划、语言状况调查、语言保护、语种规划、汉语传播、语言服务、语言产 业等方面的研究。题目自定,在线申报时项目类别选择“‘一带一路’专项”。

2024年国家旅游局科研课题指南 第12篇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2014申报指南(支持方向和重点)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2013年林业厅局长会议精神,加快林业科技创新,支撑林业生态文明六大体系建设,推动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发展,依据《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总体思路(2009-2020年)》,结合当前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编制提出2014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

一、重大项目

瞄准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重大林业科学问题,重点创新林业产业绿色发展关键技术,着力突破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和生态安全构建支撑技术,加快解决森林资源提质增量共性技术,强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引领现代林业科学发展。具体方向如下:

(一)林业产业绿色发展关键技术 1.木(竹)材工业(申报代码:ZA01)

重点支持集成家居木质产品制造、新型重组木(竹)材料制造、人工林低质木(竹)材家具制造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生物基产品(ZA02)

重点支持纤维类原料制备液体燃料、非食用木本油料基新材料、木质纤维生物质炼制乳酸化学品等生物基产品开发。

3.林下经济(ZA03)

重点支持林下经济植物高效栽培与绿色利用、林下养殖和安全加工、林源植物香料生物调控及其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

(二)林业生态建设支撑技术 4.典型区域生态建设(ZB01)重点支持生态脆弱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美丽城乡景观构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5.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研究(ZB02)重点支持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定位观测研究。

(三)森林资源提质增量共性技术 6.长期育种(ZC01)

重点支持北方重要针叶树种骨干亲本群构建、重要油料树种遗传资源创新利用、重要经济林果实形成的分子基础等研究。

7.森林培育(ZC02)

重点支持重要珍贵用材树种体细胞胚胎发生、能源林丰产培育、古树名木保护性培育等关键技术研究。

8.森林保护(ZC03)

重点支持重大森林有害生物分子生态调控、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林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等关键技术研究。

二、面上项目

面向区域性、培育性、实用性、带动性地方林业发展科技需求,重点解决生态建设、森林培育与经营关键技术瓶颈,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着力完善灾害防控和公共支撑技术体系,支撑区域林业持续发展。具体方向如下:

(一)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领域

1.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与保护技术(MA01)

重点围绕水源涵养林区、西南石漠化区、华北土石山区、滨海 盐碱地、库区消落带等典型林业生态工程区,开展高抗逆植物材料选育、植被恢复与重建、林分结构优化、效益监测与评价、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估等关键技术研究。

2.荒漠生态系统治理与恢复技术(MA02)

重点支持防沙治沙工程区、废弃与退化土地、青藏铁路沿线等典型荒漠化区,开展抗逆植物材料选育、植被恢复与重建、经营管护等关键技术研究。

3.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MA03)

重点支持湿地关键物种选育与保护、栖息地保护、退化湿地恢复、景观生态规划、功能湿地构建等关键技术研究。

4.生物多样性保育技术(MA04)

重点支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与繁育、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测评价等技术研究。

(二)森林培育与经营领域 5.林木良种选育技术(MB01)

重点支持区域主要用材林、生态林、经济林、特种原料林等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高效育种和产业化制种等育种关键技术研究。

6.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MB02)

重点支持高世代种子园早实丰产稳产、林木快速无性繁殖、大规格容器苗规模化培育和高抗性苗木培育等关键技术研究。

7.定向培育与经营技术(MB03)

重点支持用材林可持续丰产经营、生态公益林结构优化、人工林地力维持、不同类型森林提质增效、林业专用肥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研究。

(三)林业产业领域

8.木材产业转型升级技术(MC01)

重点支持木制品绿色环保性涂装、木制品整体大幅立体表面装饰、木质传统民居现代化制造、木结构部件模块化制造、模压工程材料制造、防潮与防霉等功能性人造板制造、生物质胶粘剂制备等技术研发。

9.特色林源经济植物资源培育与加工技术(MC02)重点支持重要木本粮油、珍稀野果林、林源蔬菜、食用菌、香料和药用植物等特色经济植物资源开发和质量控制等技术研发。

10.花卉与景观植物培育技术(MC03)

重点支持我国特色花卉、彩色乔灌木、耐盐碱抗污染植物新品种选育和规模化繁殖等技术研发。

11.林产品化学精深加工技术(MC04)

重点支持松脂节能减排加工、活性炭循环利用、生漆资源利用、低质材木浆清洁生产、碳纤维制备、天然色素和香精生产、绿色植物饲料及添加剂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

12.林业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技术(MC05)

重点支持油料、灌木等能源林资源收集和储运关键技术与装备,分布式林木生物质气化发电供热多联产系统生产工艺与装备,生物质预处理与炼制技术,先进裂解液化技术与装备,木本工业油料组分分离与利用技术研究。

13.竹藤资源提质增效技术(MC06)

重点支持特色竹类种质资源挖掘保存与培育、优良竹藤资源规模化繁育、竹林生态经营与修复、竹藤资源高值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14.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技术(MC07)

重点支持重要森林风景资源保护与培育、森林(湿地、沙漠)公园建设、林业游憩资源开发利用、森林旅游质量评价和绿色名录评估等关键技术研究。

(四)生态灾害防控领域 15.森林火灾防控技术(MD01)

重点支持森林可燃物管理、森林火险等级与火行为预报、林火探测与扑救、灾害损失评估、灾后生态系统重建等关键技术研究。

16.有害生物防控技术(MD02)

重点支持林业有害生物诊断、天敌繁育与控制、林用生物药剂开发等技术研究。

(五)林业公共支撑领域

17.标准与质量检测技术(ME01)

重点支持营造林、森林生态效益监测、森林经营、林业碳汇、森林认证、资源获取和林产品加工过程质量标准,林(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和快速检测等技术研发。

18.林业信息化技术(ME02)

重点支持国家重大林业生态工程、森林资源监测、林业灾害监控与应急、森林防火通信与信息指挥系统、林产品质量溯源系统等信息管理技术研发。

19.林业装备研发(ME03)

重点支持节能降耗经济型的林木种子采收、种苗繁育、培育经营、采伐贮运、加工利用、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治等灾害防控装备研发。

20.国际履约及重点双边合作(ME04)重点支持履行涉林公约、跨流域生态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森林文书等世界林业热点问题研究。

三、青年专项

围绕创新型、实用型科技人才培养需求,重点开展林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着力加强林业生产实用技术开发,显著提升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具体方向如下:

(一)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QA01)

重点支持林业种业、林业生态、生物制药、生物质材料、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理论探索、前沿技术创新和储备技术预研。

(二)实用技术集成与开发(QB01)

上一篇:高中教师研修书目介绍下一篇:外包人员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