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少先队工作初探

2024-05-29

新形势下少先队工作初探(精选8篇)

新形势下少先队工作初探 第1篇

新形势下农村少先队工作之浅见 宝应县射阳湖镇射阳湖镇中心小学 周学艳

内容提要:

少先队工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对配合学校实施德育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作为农村小学少先队辅导员首先要认识到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把学校少先队工作做好。面对新时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做好少先队工作,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的正常功能,现结合多年来的农村工作实践,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

二、注重培养队干部的能力,充分发挥队干部的作用。

三、结合新时期农村实际,积极开展特色教育活动。

要使新形势下农村少先队开展的活动达到有效,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既需要大、中队辅导员专业的知识水平,也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更需要辅导员在开展的活动中积极去探索,通过探索创新出新的活动方案。让每一个孩子在少先队活动中充分享受童年多姿多彩!

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也是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少先队工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对配合学校实施德育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作为农村小学少先队辅导员首先要认识到少先队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把学校少先队工作做好。面对新时期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做好少先队工作,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的正常功能,现结合多年来的农村工作实践,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切实提高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工作中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开展各项活动,确保队员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是加速实现少先队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当前农村学校大都没有专职的少先队辅导员,基本上都由班主任兼任,且都担任着重要学科的教学工作。他们不但要抓好班级管理,还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再加上对少先队专业知识不熟悉、不了解,仅是个有名无实的少先队辅导员。因为工作任务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少先队工作,大部分少先队辅导员对少先队工作仅是敷衍了事,甚至有些中、小队辅导员工作由大队辅导员牵着鼻子走,缺乏主动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对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带有消极观望的态度。因此,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少先队辅导员队伍,是加强少先队工作,提升少先队教育水平的关键。

大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两点:一是认真做好少先队辅导员的选拔聘任工作。在选拔过程中,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的规定,力求将热爱少年儿童,熟悉少年儿童工作,知识丰富,朝气蓬勃,具有较强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优秀教师选拔到辅导员岗位上来。二是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只有高素质的队伍,才会有高质量的工作。因此学校领导要把辅导员的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辅导员们进行培训。从而优化少先队辅导员的专业道德修养、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水平。当辅导员工作理念确立了,工作思路拓展了,工作内容理解了,工作方法选择了,专业素养建立了,就能正确理解少先队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二、注重培养队干部的能力,充分发挥队干部的作用。

辅导员是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在工作中,要善于把辅导员的指导作用与发挥少年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相结合,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作用。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少先队工作水平。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充分发挥队干部的作用。

充分发挥队干部的作用,我认为可从以下三点入手:一要坚持民主选举,完善队干部任职制度。每学年初,大队辅导员要全面了解队里的情况,召开中队辅导员会议,商讨少先队工作计划,采用民主选举的形式完善大队委委员。二要培养队干部。少先队干部是少先队的核心与骨干。它具有凝聚力、带动、表率和协助作用。辅导员要利用这优势因素来开展队的工作,帮助队干树立光荣感和责任感,加强工作上的指导。采用多样形式培养队干。三要信任和尊重队干。在工作中,以扶放方式指导队干部们各尽其责开展工作。让队干们学做队的主人,在学习和生活中自主、合作、探研,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和管理,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工作的乐趣。辅导员每周五对队干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表扬和肯定他们的成绩,同时也要指出不足之处。这是对队干的信任的表现,也是少先队协助学校开展工作的体现。

三、结合新时期农村实际,积极开展特色教育活动。新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能让少先队员参与,在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到实践活动的方方面面,既丰富了队员的生活,开拓了队员的视野,又培养了队员的能力。我们应倡导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坚持贴近农村少年儿童的实际,坚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体验教育活动,让少年儿童在参与中接受教育,体验快乐。

(一)从“儿童画”入手,以画传情。

农村少先队特色活动要从“小”入手,以小见大。我校就选择“儿童画”为突破口,引导队员以画传情。作为辅导员应从日常生活中筛选出精华来作为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反复锤炼主题,使之切合现实。对队员进行深入教育,必须把握活动的地方性,立意要高,角度要小,要细推敲,深挖掘。我利用好各种节日和特殊事件对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 “母亲节”快到了,我就开展以“妈妈的爱”为主题的班会,有意识培养学生从小学会感恩。让队员亲自动脑构思生活中的精美场景,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再现精彩画面,以画传情。清明节到了,我们到爱国教育基地朗诵爱国诗歌,祭奠革命先烈,再次用手中的画笔描摹这一幅幅感人的画面。让学生忆苦思甜,学会珍惜。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亲身实践中受到教育,班级成员思想快速统一,形成了一支正直,团结,向上,明理的班级队伍。

(二)以“书法”为抓手,借字明志。

一个学校的好坏,取决于队员综合素质(能力)的高低。“在质量中求生存”,这是很敏感、很现实的问题。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根据叶老先生的教诲,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往提高队员素质方面所想,往提高队员素质方面所急,扎扎实实地为推进素质教育,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做一些我们少先队应该做的事。我校就选择“书法”为抓手,借字明志。作为辅导员应从日常生活中筛选出精华来作为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反复锤炼主题,使之切合现实。对队员进行深入教育,必须把握活动的地方性,立意要高,角度要小,要细推敲,深挖掘。我利用好各种契机对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为了追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艰苦卓绝的抵抗,以及中国军民付出的巨大牺牲,铭记中国军民前赴后继的抗战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展由共青团宝应县委员会、县教育局、县关工委、县少工委、县邮政公司联合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金源杯”宝应县青少年书信画大赛这次活动中,我校让广大队员挥动手中的笔,通过书法、书信的形式重塑历史,表现和宣扬中华儿女在抗战时期展现出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展示中国人民在革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描绘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愿望。引导广大队员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让队员借字明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我们在充分利用农村优势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一个问题:同样是农村,也存在着地区差异。所以辅导员应当结合当地实际,精心选择少先队活动内容,因地制宜。

我们天平是玻璃业的发源地,虽然地处小镇,但个私经济非常发达。自从并入射阳湖镇后,在镇政府的关心和扶持下,个私企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规模企业日益增多,工业积聚区日益规范。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因地制宜,组织了参观工业积聚区的活动:少先队员们可以自发地组成小队去参观工业积聚区,深入厂区、车间,与工人叔叔、阿姨面对面。通过活动,学生切实体会到了家乡的巨变,爱乡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总之,要使新形势下农村少先队开展的活动达到有效,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既需要大、中队辅导员专业的知识水平,也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更需要辅导员在开展的活动中积极去探索,通过探索创新出新的活动方案。让每一个孩子在少先队活动中充分享受童年多姿多彩!

2016年1月

新形势下少先队工作初探 第2篇

内容摘要:从优待警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其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政治上的关心,精神上的鼓励,工作上的爱护,业务上的培训,后勤上的保障以及生活上的体恤等等。只有坚持从优待警,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才能不断提升队伍水平,不断提高队伍的凝聚力,从而在公安队伍中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观念。

关键词:从优待警;内涵;以人为本

在当今这个非常重视人权的社会,警察作为社会主体的一部分,也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虽然在各级政府、各级公安机关已把从优待警提到了工作的要求之中,但是这仍然是一个在认识上尚未清晰,在工作上远未到位的现实问题。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是国家机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维护国家稳定的一线战斗力,因此,全面提高警察的社会待遇,全方位从优待警迫在眉睫。

一、从优待警推行的迫切性

一个口号的提出,其意义和生命力并不取决于它的权威性和时髦,而在于现实的迫切需要和时间的长期检验。从优待警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项立足现实、着眼未来、面向世界的战略性建警举措。

(一)从优待警是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

公安机关是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它是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之一,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的具有刑事执法和行政执法双重职能的政府部门。要完成上述繁重的任务,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创造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就必须壮大人民警察队伍和加强公安工作;就必须在公安机关的管理训练、机构设置、指挥监督、工作方式、装备保障、民警待遇等方面建立和健全与其性质、任务相适应的体制和制度;就必须把从优待警贯穿在公安工作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领域和每一个环节中去。从这个意义上讲,从优待警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讲政治、讲大局的具体体现。

(二)从优待警是保障民警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

当前,公安民警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工作报酬权和休假权都受到了侵犯。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以人为本的高度,转变观念,把维护公安民警正当权益摆到重要位置上。各级公安机关的领导班子,应该认真考虑民警的切身利益,理解民警在生与死、血与火考验中承受的心理和工作压力,关心解决民警权益被

侵犯的事件,否则就难以凝聚警心。因此,要强调从严治警的同时,也要重视从优待警,提倡多做奉献并不等于不兑现民警的合理需求,既要对个别民警违纪违规的问题严格查办,决不姑息养奸,又要对蓄意报复、诬告陷害民警的事件据理力争,积极查办,还民警一个清白。只有在政治上关心、人格上尊重,精神上鼓励、工作上爱护、业务上培训、生活上体恤每个民警,才能真正让民警流血不流泪,从而凝聚警心,激励斗志。作为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必须常怀爱警之心,恪守为警之责,践行育警之举,善谋强警之策。

(三)从优待警是凝聚警心的根本保证

人民警察是一个光荣的、神圣的职业,也是在和平年代中最危险、最辛苦、最重要的职业之一。对于这一门职业,从外界讲,需要形成一个全社会支持和尊重的环境,从内部讲,需要营造一个人心凝聚、士气高涨的氛围。唯有如此,公安队伍才能始终保持顽强的战斗力和旺盛的生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从优待警的战略方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带来我国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的急剧变化,许多公安机关都存在“招不进人,留不住人”的窘迫。有一位中央领导同志针对这种情况,提出要做到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这是很有见地的。因此,从优待警对凝聚警心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在现阶段尤为突出和鲜明。

二、全面诠释从优待警的内涵

从优待警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包括政治上关心民警、精神上鼓励民警、工作上爱护民警、业务上培训民警、后勤上保障民警的利益、生活上体恤民警等等。

(一)政治上的关心

政治性强是人民公安的显著特征。政治素质是民警必须具备的首要素质,政治上关心民警是从优待警的应有之义。政治关心首先体现在对民警的政治教育和政治培养上,我们大队是一个新警居多的大队,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刚毕业的新警,即使受过专业训练但是在某些方面政治性仍然不是很强,这就需要大队领导对新警进行专业的政治教育及培养,做到三多,“多关心,多提点,多教育”;其次体现在对民警的政治信任和政治待遇上;第三,体现在对民警的政治荣誉和政治鼓励上,采用正面激励的方法,提高民警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民警的政治素养。

(二)精神上的鼓励

精神上的鼓励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人格上要尊重民警,其次就是伤亡时的抚恤。

1、人格上尊重民警。毛泽东同志早在延安时期就要求“一切革命队伍的人

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人民警察互爱互助精神最能体现从优待警的本质特征。警察队伍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志同道合的同志关系,一种肝胆相照的战友关系,一种血肉相连的兄弟关系。职位高低只是岗位分工的不同,而不是人格的高低贵贱。广大民警不是单纯的被管理对象、行政命令的执行者、完成领导意图的工具,而是公安机关事业的根基、力量的源泉、真正的英雄。因此,应当尊重民警,依靠民警,信任民警。

2、伤亡时抚恤民警。警察是与犯罪并存的,有犯罪的发生就会有警察的出现。“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人民警察在与邪恶势力斗争的过程中负伤牺牲是难以避免的。建国60年来,以身殉职的民警不计其数,光荣负伤的更是有10万余名。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我们应当关心和厚待他们,使英雄流血不流泪,伤身不伤心,使英烈的遗属不致因亲人去世而陷入孤独无援的境地。

(三)工作上的爱护

工作上的关心爱护集中体现在知人善任和对民警工作能力的培养上。知人善任是用人之道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民警才能的发挥、内在潜力的开发以及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派出所领导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在此基础上,要大力推行“见习所长制”,即在所长的监督指导下,由见习所长负责部署、检查一周的工作并向所长负责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增强了民警的信任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在各方面得到锻炼。

(四)业务上的培训

随着科技的进步,民警的知识水平也要更新,尤其是业务水平。要把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提高队伍素质的基础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抓培训入手,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不断提高广大民警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实战技能。

首先,完善教育培训规划,抓好业务培训。要抓好在职民警的学历教育,提高民警的文化素质。要坚持“凡晋必训”的培训制度,抓好新民警岗位培训、晋升警衔培训。

其次,开展岗位练兵,提高队伍的整体实战水平。岗位练兵是提高队伍素质,实施规范化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各警种要以本岗位为“主阵地”,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重点抓好业务理论、法制观念、实战技能和队列训练。要继续抓好各警种岗位执业资格考试考核制度,提高从事本警种岗位工作民警的素质和能力。

(五)后勤上的保障

人民警察工作在违法犯罪的第一线,经常面对的是暴力犯罪,经费和装备上的缺陷会给民警的工作直接带来不便,甚至危险,因此,武器装备是人民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执行警务、战胜犯罪、保护人民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警察与罪犯的斗争,既是勇敢和智慧的较量,又是经费和科技的对峙。只有在经费和装备有了保障时,民警才可以更好的开展工作。

对公安民警的后勤保障还包括休假权的保障和工作报酬权的保障。当前,在一些地方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超负荷的工作量与相对低下收入的矛盾,警力不足与发案居高的矛盾,严格的考核要求和办案程序与执法基础相对薄弱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经济落后,装备得不到更新,警力得不到增加,警力与常住人口比例不足万分之十,面对复杂的治安环境和不能中断的日常治安行政管理,长期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对绝大多数民警来说,已是家常便饭。有些民警甚至自从事公安工作以来,从未休过假。特别是基层公安工作,压力尤其大,因此,后勤工作人员要合理安排民警的工作时间,保证民警的正常休息,同时,也要督促有关人员按时发放民警的工作报酬,以保障民警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六)生活上的体恤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每个民警都希望被关心、爱护。领导的关心和爱护会潜移默化地使民警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因此,派出所领导要从政治、工作、生活上关心、爱护民警。要建立家访制度,关心民警的家庭生活,真正了解、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解除民警的后顾之优。要加强基层所队“五小工程”的建设,为民警提供强有力的生活保障。

三、“从优待警”是“以人为本”理念在队伍管理上具体行为的直接体现

从优待警体现了党委以及政府对公安民警的关心和爱护,是提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个战略性举措,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公安队伍管理中的具体体现。但要将其落到实处,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和解决,重点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准确把握从优待警的内涵,不断发展和创新。

工作中,要注意克服重物质轻精神,重生活改善轻心理健康,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等不良倾向,坚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从优待警的出发点是有利于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提高民警素质和调动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公安工作。落脚点要多办实事、办好事上下功夫。坚持二者的结合,才能真正达到目的。从优待警工作是一个不断发展提高的过程,既要坚持和完善再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机制,又要从新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新路子。

(二)优化警力资源开发、管理和使用,发挥现有警力的最大效能。这是从优待警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念上强调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开发方式上完善学习环境,建立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在讲求团队精神的情况下

注重民警个人素质提高和发展空间的拓展,使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相统一。建立围绕个人工作情况的科学绩效考评机制,促进民警行为的矫正,减少不作为,避免乱作为。根据社会治安现状和发案规律,合理配置警力,做到科学用警,把有限的警力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同时,兼顾民警个体的不同特点,合理分配工作岗位,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从基层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基层的承受能力,科学部署工作,掌握工作节奏,避免打“疲劳战”和“消耗战”,做到适度用警。注意依法用警,严格在法定的职责和权限范围内履行职责,严禁指派公安民警从事超越法定职权的活动,并建立警力使用相关法律制度,从法律上明晰警力调配、使用的范围、权限,从根本上防止非警务活动的发生,保证公安机关集中精力干好自己的“分内事”,为保一方平安、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作出更多的贡献。

(三)切实保障民警基本合法权益,不断提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热情关心民警的政治进步,通过发展入党、解决职级、表彰奖励等形式,体现组织上的关怀。要重视民警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队伍管理制度,营造民警成长成材的良好环境,激发民警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要切实保护民警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这是对民警最深切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当前基层民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研究制定维护民警合法权益的措施,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在民警遭遇不法侵害时,为民警声张正义,并给予法律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抚慰。参考文献:

①《论从优待警》王勇平《南粤警坛》2002年1期

②《公安派出所经费保障研究》广州市公安局装备财务处课题组 《南粤警坛》2008年3期③《对保护民警正当权益的几点浅见》李宝对 《南粤警坛》2007年6期

④《积极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努力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李达文 《南粤警坛》2001年2期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工作初探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体系,培养途径

大学校园已经迎来1990年后出生的一代青年。受惠于改革开放的硕果, 他们有着优越的生活环境;经历思想观念的变革, 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成长在互联网信息时代, 他们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 在多种文化的冲击下, 他们逐渐成长起来, 具备时代的特色但同时也存在不足, 被称之为“90后”。当前, “90后”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

高校的学生党员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是党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不远的将来, 他们将是国家的支柱、民族的脊梁, 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 在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学时期是塑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1], 面对“90后”自身的不足, 高校学生党员培养工作尤显重要。使他们树立坚定的立场和信念, 砾炼优秀的精神和品格, 提高他们为党为民的思想和觉悟, 是当前高校党务工作的要务。因此, 我们必须认清当代学生党员存在的问题及高校党员培养体系中的缺陷, 建立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当代学生党员中凸显的一些问题

(一) 入党动机存在问题。

部分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 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2]。部分同学面对当前社会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 为了毕业后考公务员、找工作不受限制, 入党成为他们获取自身利益的垫脚石。还有一部分同学则属于被动入党, 或受命于父母, 或跟风于同学, 根本没有达到思想上入党的要求。

(二) 缺乏拼搏奋斗的精神。

“90后”的孩子, 大多都是独生子女, 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成长过程中备受亲人关爱、呵护, 他们犹如温室的花朵没有经过风吹雨打, 一路成长起来往往一帆风顺。因此, 他们承受不起挫折与困难的打击, 缺乏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精神, 缺乏自立自强的能力。

(三) 党员意识淡薄。

受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个别学生党员自我意识比较强, 往往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缺乏党员服务意识, 不愿服务于他人。此外, 少数学生党员安于现状, 自甘落后, 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四) 不良网络信息的冲蚀。

“90后”的学生党员成长于信息时代, 网络已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丰富的网络资源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 但同时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 各种信息良莠不齐, 影响着这一代的青年。例如, 台独分子、藏独分子、邪教组织及西方反动势力常通过互联网散布谣言, 蛊惑人心, 部分学生党员往往会迷失自己, 造成立场和信念的动摇。此外, 网络上一些涉及道德伦理、金钱利益、享乐主义的不良信息, 也在侵蚀着他们, 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现阶段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体系中的问题

(一) 党务干部队伍数量不足, 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高考的扩招, 学生党员的比例增加, 高校中学生党员已经非常多。另外, 不同时期不同阶段, 关于学生党员发展培养的内容、方式, 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就要求党务人员有着过硬的业务素质、与时俱进的开创精神, 这样才能很好解决工作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然而, 目前各高校中从事学生党员发展、培养和管理的相关党务人员数量上彰显不足, 专职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这些工作大都由院系书记、副书记、辅导员兼职, 但他们本身就有繁忙的工作, 所以, 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学生党员相关工作。不仅如此, 大部分年轻的辅导员缺乏从事党务工作的经验, 又没有进行专门的培训, 处理问题常常束手无策, 这就说明党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没有保障。

(二) 党员组织生活单一。

目前, 大多数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形式相对单一, 常以听报告、读文件、照本宣科为主, 对这些朝气蓬勃的学生来说, 尤显枯燥乏味, 完全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 学习效果不明显。同时, 这种一成不变的方式, 使得很多学生党员对组织活动失去兴趣。

(三)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高校学生党员经常呈现“重发展、轻管理”的局面[3], 他们的表现常常处在无人问津的状态。对党员的思想、言行、学习情况、工作状况, 生活中能否起模范带头作用, 是否具有积极主动的为民服务意识, 平时是否严于律己等行为, 没有进行全面的考核, 缺乏系统的评议制度。

三、探讨学生党员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 扩大党务干部队伍, 加强素质的培养。

高校党务人员对学生党员的培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直接影响到学生党员的整体质量, 因此, 务必要打造出一支富有干劲、业务扎实、勇于创新的党务队伍。针对目前的党务人员素质不足, 高校首先应扩充专职化的党务干部队伍, 使他们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负责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和培养工作。同时, 不断提高党务人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通过全方位、多层面、多工作形式的培训, 帮助他们打好理论功底, 拓展知识视野, 增强创新意识, 提高党务本领。

(二) 加强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和思想上的引导教育。

组织学生党员系统地进行政治理论学习, 加强思想上的引导教育, 有助于他们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 激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对学生党员进行党性修养锻炼, 使他们具有纪律性和原则性, 在原则问题上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 自觉抵制和消除一切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 旗帜鲜明地反对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将使党的组织生活充满活力、富含吸引力, 能够最大程度地调动广大党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党支部在开展活动时, 应充分考虑学生党员这一年轻群体的兴趣, 突破传统的、单一枯燥的模式, 转变视角, 使组织活动充满情趣但又具有实效。将理论学习贯穿其中, 寓教于乐, 不仅使他们在欢快的活动中受到教育, 积极主动地接受一些党的理论知识, 学习党的方针和路线, 而且有助于他们锻炼自身的品格和能力。例如, 组织参观革命遗址, 组织观看红色电影, 积极参加暑假、寒假社会实践, 参与科技文化服务, 开展到孤儿院、敬老院献爱心活动, 开展到基层体会生活的活动, 开展社会公益志愿者活动, 开展文体集体竞赛活动等。在进行这些实践活动时, 适时讲授理论知识并进行总结, 加强思想教育。通过这些实践, 加深他们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 同时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的情怀, 增强他们社会责任感和为民服务的意识, 锻炼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四) 健全考核制度。

高校应建立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评价体系[4], 对学生党员的表现进行考核, 以便对党员起到督促和约束作用。评价的内容, 应包括政治思想、业务学习、道德品质、生活表现和工作能力等, 并将之量化以便于操作。通过建立思想汇报制度、党支部讲评制度、年终考核制度等, 较为客观地了解他们。同时, 高校应采取激励措施, 对表现优异的支部、党员个人进行奖励, 而对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支部、党员则提出整改意见, 使学生各党支部、党员之间形成积极进取、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局面。

(五) 推进网络思想教育工作。

在网络信息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今天, 一方面, 教育学生党员自觉抵制网络上不良的信息, 远离网络垃圾文化的侵害, 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实效, 推进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通过建立红色网站、红色论坛等, 推动发展党建的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开展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使学生党建工作的视野变得更宽, 大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变得更强, 信息沟通、思想交流的跨度性变得更广。实时引导网上热点话题讨论, 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水平、思想意识和对世事的分析判断能力。

总之, 面对新的群体和新的形势, 我们要研究现阶段学生党员发展、培养和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 探求行之有效的方法, 努力打造好高校这一平台, 为学生党员全面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王小涛, 张媛, 王震.浅谈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J].科学大众, 2009, (4) :117.

[2]徐峰, 李铁生, 吕静.高校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12) :84-86.

[3]黎子炯, 蒲冠州.加强高校学生骨干队伍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育前沿 (理论版) , 2007, (5) :78-79.

新形势下农村少先队工作的发展 第4篇

一、加强城乡联系,有效地促进少先队活动和队员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有机统一

农村少先队工作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农村少先队工作的重要瓶颈。农村大部分学校少先队工作在组织活动、阵地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区学校。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通过城乡“手拉手”活动,引进人才,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引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少先队辅导员队伍为重要保证,推进农村少先队工作共同向前发展。同时,对于农村学校少先队工作,要加大对学生家长进行少先队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力度。通过家访、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让家长理解少先队活动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从而支持少先队工作的大力发展,创建家庭、社会大力支持学校少先队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再次,少先队活动更离不开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如果重视少先队工作,则我们的少先队工作开展起来就会如鱼得水,少先队的工作就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加强基础阵地建设,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全面发展

少先队阵地是少先队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少先队的阵地包括队室、队报、橱窗、广播站等,这些既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又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把少先队的阵地建设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充分结合,在校园里、教室、楼道内悬挂名人图像和警句格言,激励弱者与命运抗争,增强其生活、学习的自信心;利用墙报宣传各班涌现的好人好事,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举办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文艺汇演、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使青少年在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开阔视野,培养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因此,加强少先队的阵地的建设要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这样少先队工作就会事半功倍,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促进校内基础阵地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校外少先队基础阵地的建设。为此,应在校外充分利用一些可利用的资源,建立一批爱国主义基地、德育基地和体验教育基地,并以此为依托,开展“星星火炬代代传”、“新世纪我能行”、“环保小使者”、“心存感恩”等体验教育活动。让队员们服务校外的文明卫生,关注家乡的绿化环境,培养少先队员们的创新精神和高度责任心。

三、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形成统一的辅导员网络

辅导员是学校少先队工作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少先队工作质量的好坏。应把优秀的大队辅导员列入教育系统后备干部培养序列,加强对他们的政治、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同时,应重视建立一支稳定、趋向专业化的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形成一个统一的辅导员网络。重视和支持辅导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兴趣、爱好广泛、富有特长,又能通晓少年儿童心理特点,善于做学生和家长思想工作的辅导员队伍。

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少先队活动对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把辅导员的政治、经济待遇落到实处,切实调动和保护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全体教师参与少先队工作的积极性。要培养、挖掘优秀典型,以先进典型引导和激励广大少先队辅导员进一步增强见贤思齐、赶超先进的精神动力。从实践中学,从书本中学,向经验丰富的辅导员学,学会借领导之势、借同事之力,磨练自我,成熟自我。

四、精心设计少先队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农村学校应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出发,从规范学生行为、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入手,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社会公德,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少先队基础性工作如升旗仪式、国旗下演讲、主题队会,以及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公德教育、环保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活动开展较为经常化、规范化。以重大节日、国家发生的大事、突出事件等为契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如“雷锋日”向雷锋同志学习、“清明节”为烈士扫墓、“八一建军节”、“国庆节”等组织学生观看历史题材的影片等。辅导员在每一项活动前,要注意活动的形式、主题、环境的布置等。对于同一主题的活动,应变换各种活动形式、地点,要别出心裁。根据学生所受的家庭教育、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要以各种形式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加强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处在人生起步阶段的少年儿童,学校就要通过举行各种专题演讲、主题队会、文艺、体育、美术、书法、讲故事等竞赛活动,让队员们在实践中获得情感体验。同时,将少先队活动向校外拓展,充分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举行一些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如参加校外的服务活动、公益劳动、慰问敬老院等,让队员们融合到校外环境这个大舞台,让他们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体验校外生活情境,欣赏大自然的和谐伟大。

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第5篇

1.新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所呈现出的新挑战

1.1企业思政工作的复杂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复杂化。首先,企业的部分职工,尤其是年纪较轻的员工,对政治缺少一定的关注度,没有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中缺少精神支柱,对本职工作没有兴趣;其次,缺少必要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公地位感,消极的认为自身只是一名普通的被雇佣者,没有任何的安全感,因此也就造成了对待自己本职工作的无责任心和上进心。因此,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加的复杂化。

1.2企业思政工作的多样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商品市场的自由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和开拓进取的能力,既促进了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又增强了人们的竞争和创新意识。但市场经济以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为出发点,加之我国的具体国情,必然造成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深入的新形势下,企业的想象政治工作表现出了更加的多样化。

1.3企业思政工作的艰巨。部分企业的领导由于自身觉悟的种种问题,不能认识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在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思想政治培训教育时,往往采取消极的态度,或是走形式草草了事,不仅不能起到带头作用,反而影响了下属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现阶段,企业纷纷面临经济体制改革后的最强大的一波冲击,竞争压力空前巨大,在这样一种新形势下,企业把工作重心投入到市场管理和竞争上,往

往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资金投入,因此,企业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表现出了更加的艰巨化。

2.新形势下,针对改进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可行性建议

2.1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并以之指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众所周知,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思想政治工作的稳定历来都是企业发展稳定和谐的奠基石。因此,新形势下,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建立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型企业。通过思想政治的改进与发展,推动企业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和谐进步,逐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新形势。

2.2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一样,也是一门科学。像其他的科学一样,也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不断的发展进步,完善创新。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传统的经济观念体制不断变革,不断的引进新的思想与技术。为了与之相协调相适应,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随之创新。例如,随着我国网络化的逐渐成熟,对于年轻的员工来说,网络教育已经是其学习新知识,开拓新视野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企业不妨可以在业余时间开展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视频与文章讲话相结合,大大的解决了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乏味的问题,同时时间更加自由,既提高效率,又节省了成本。另外,在思想上也要相应的予以转变,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使员工得到更多的附加价值,既了解了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的方针政策,又加深了对企业的忠诚度与荣誉度,同时加深了企业与个人的互动,做到企业与个人的和谐发展。

2.3着重组织培养,建设成一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协调相适应的团队。企业要不断的补充新鲜的血液,不断的选拔优秀的青年员工加入到管理团队中。同时,对于管理团队中的成员,要定期提高自我学习和自我觉悟,给予企业员工很好的导向性和代表性。对于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培训和考核机制。在原有的培训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积极创新考核方式和内容,以更加多样性,有效性,趣味性,效率性作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考核形式,以求充分调动员工的学习兴趣。新形势下,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这些考验除了来自于外部环境外,还有来自自身的政治思想修养,如何在面对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的解决问题,决定着企业今后的发展壮大。因此,建立一支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团队,对于企业至关重要。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老干部工作初探 第6篇

贺国强同志在任中组部部长时曾经说:“老干部工作政治性、政策性、责任性都很强,不是中心却牵动中心”。这句话既概括了老干工作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做好老干工作的高要求。准确掌握老干工作的特点,结合本单位的实际,与时俱进做好老干部工作,是我们必须不断深入研究的工作任务。

一、尊老、爱老、敬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老干部工作影响大局,牵动中心。尊老爱老首先要尊重老干部,做好老干部工作正是体现了对老同志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必须作出榜样,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责任和义务。

老同志具有很好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但毕竟离开工作岗位久了,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相对要慢一点。因此要及时了解老干部的思想状况,了解改革发展中各种利益关系调整给老干部思想带来的冲击,要多做一些宣传教育和解释工作,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释疑解难,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二、坚持“六个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的和谐社会。老干部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下形成的特殊群体,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做好新时期的老干部工作。老干部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事关老干部队伍的和谐与稳定,也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的大局。做不好会关系到人心向背,会影响党的各项事业的发展。

要转变观念,创新思维,营造尊老敬老的浓厚氛围。强化“两个意识”。强化尊老意识:尊老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思想基础,老干部是国家的财富,我们要以敬父母之心、儿女之情来尊敬老干部,维护老干部的权益。强化服务意识,通过服务把党的温暖送到老干部心中,用我们的热情服务赢得老干部的信任。要扎扎实实地为老干部解决实际问题,就要发内心地去理解党对离退休干部的各项政策措施,去推动对老干部各项工作,就必然会使老同志感到温暖,工作有生气,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做好。

三、尽快适应新的生活是老干部的迫切要求。

老同志离退休后,离开了工作岗位,突然待在家里无事可做一下很难适应,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人们通常所说的“三感”,即由于生理的变化而产生的自卑感,由于位置的转换产生的失落感和由于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孤独感。这对老同志的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而组织开展老干部文体活动,活跃老干部文化娱乐生活,是调整老干部心态、远离孤独失落、提高离退休后生活质量、开展多方交流的有效方法,能够避免他们生活上的不适应,思想上的不理解,情绪上的不稳定,心理上的不平衡。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老干部是一个政治素质高、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丰富的群体,应当从尊重他们出发,根据他们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多听取他们对本系统、本单位、本地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老干部在组织部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民主精神,让老干部参与决策,有

计划地邀请他们参加,让他们发表意见和建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可以把老同志组织起来,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广泛开展各种适合老年人特点、为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以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开展老干部活动,要本着就近、分散、小型、多样和节俭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需制宜的活动方式,做到平时有笑声、节日有歌声。活动内容要形式多样,即有琴棋、书画、歌咏、读书等文娱活动,又有老年门球、太极拳剑、体育比赛等健身活动。总之,要通过丰富的娱乐健身活动,使老干部充分体验到尽管已经离退休了,但党和人民以及他们工作过的单位部门并没有忘记和冷落他们,他们仍然受到爱戴和尊重。

四、发挥余热是老干部的最大心愿。

在退休老干部中,不少人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还有的老同志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在生物、医学、电子、机械、财会、经营等方面是专家能手。曾经为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不少同志退休后,一直坚持发挥余热。要时刻关怀着他们,激发他们为党的事业发挥余热的积极性,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平台。鼓励他们投身社会发挥余热,既可当技术顾问、服务企业,做义工;还可以在家做家务、带孙子,支持子女干事业,为儿女做好后勤工作,在“和谐家庭”建设中作出力所能及的工作。

我们积极鼓励这些老同志“老有所为”,经常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上,力所能及地发挥余热。

五、精干的老干部工作队伍是做好老干工作的保证。

老干部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老干部管理工作是国家老龄事业的核心内容,是一项涉及全局的系统工程,是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面对人口老龄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众多社会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做好此项工作。要搞好老干部工作必须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这是搞好老干部工作的基础。管理人员要求政治上要成熟,思想品质要高尚,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为开创老干部工作的新局面做出贡献。

1、要常抱敬老之心,多做敬老之事。要象对待自己的父母那样对待老同志,满腔热情地为老干部排忧解难,尽可能多尽孝心,尽可能把他们服务好,努力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达老干部的手中。建立领导干部与老同志沟通机制,使老同志深深地感到虽然不在岗了,但可组织上都没有忘记他们。

2、“四个办”是做好老干工作的保证

老干部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已进入高龄和多发病期,为老干部服务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只有对他们的事情抓紧办、优先办、用心办,努力办实办好,才能及时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才能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实践证明,把老干部工作做好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领导干部就能集中精力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充分调动各个方面、包括老干部的积极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3、提倡 “用心、用情、用力”。由于不少老干部都已到了古稀之年,身体功能退化,高龄老干部不少都患有慢性病,有的身患重病,医疗费增幅较大。因此要认真研究新情况,积极解决新问题。要未雨绸缪,要认真研究老干部在组织生活、生活服务、娱乐活动,特别是在亲情关怀、精神慰藉、疾病治疗、紧急救助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探索加强管理、优化服务的新对策、新途径,确保每一位老干部都处于组织的关怀和服务之中。

要用心,真正用儿女之心、负责之心来做工作;

用情,满怀尊重、理解之情,务服务工作之实;

用力,真正以人为本,不怕难、不怕繁、不怕重、不怕怨,做到管理科学,服务优良。

4、发扬无私奉献、求真务实、任劳任怨精神

老干部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服务,老干部工作人员是为老干部服务的“勤务员”。要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做老干部的“勤务员”,没有什么私利可图,往往是艰辛付出与个人所得不能够成正比,需要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甘于奉献,树立可信、可为、可亲、可敬的老干部工作者的形象。

老干部工作的具体内容主要是物资文化生活保障工作,医、食、住、行、学、乐、健、为,每一项工作都很具体、很实际,都需要实打实地做。老干部工作者要本着求真务实精神,深入到老干部中间去,“走百家门、问千家事、解万家难”,带着感情做事,身体力行“四心”、“四个一”的服务承诺。“四心”即:对老干部热心,服务过程细心,解答问题耐心,落实待遇尽心;“四个一”即:送上一个微笑,主动搀扶一把,给一个明确答复,办好每一件事。

新形势下少先队工作初探 第7篇

摘 要:进入新时代,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电大教育的开放性、社会性、网络性、远程性、多层次性等特点,给做好电大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困难和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形势下电大学员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了新的对策和路径。

关键词:电大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网络时代;理想信念;创新思路

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电大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电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职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1]进入新时代,我国在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由于电大教育的开放性、社会性、网络性、远程性、多层次性等特点,又给电大教育工作者做好学员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我们必须正视新问题,迎接新挑战,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政治工作科学化、精细化和精准化水平,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在理论思路、内容形式、手段方法等方面的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感和实效性。

一、电大学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方法陈旧

表现在对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停留在“我打你通”、“我训你服”层面,被动应付多,积极主动少;照本宣科多,生动活泼少;开会发文多,循循善诱少。满足于机械化、程序化甚至是符号化,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

(二)手段落后

不能很好利用网络、微博、微信、QQ群、社交平台等工具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基本还是依靠一张嘴在“说”。即使“说”,也说不到点子上,说不出新花样。“说什么固然重要,怎么说才是举足轻重。”[2]这种落后于时代的手段,根本引发不了年轻人的兴趣,难以产生良好效果。

(三)埋头教书

不少教师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书记、校长的事,是专职教师的事,是政工人员的事,与己无关,只埋头教书,不愿也不会将思想政治工作融会在课程教学之中,不能“触景生情”、不会“见缝插针”,形成了专业课和思想政治工作“两张皮”现象。

(四)队伍缺乏

大部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没有得到及时建设和加强,师生比例不合理,专职师资队伍更是缺乏,培训跟不上,待遇不到位,大家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

(五)社团不力

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各类社团以及志愿者机构等,或者制度不全,或者活动不足,或者内容空洞,既没有有所侧重,又不能形成合力,思想政治工作在最基层失去根基,处于漂浮状态。

(六)素质欠缺。开放式教育学员来自社会各个层面,从七零后到零零后均有,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历”,而不是为了“真才实学”。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等价交换、敷衍应付等思想盛行,考试作弊成为常态。尤其是九零后零零后的学员,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漠视他人,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七)社会影响

社会上形形色色思想、行为、现象和现实,对校园的浸染不容小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娱乐至死等在电大学员中大行其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发扬光大。

(八)自轻自鄙

电大学员或以高考最低分数段录取,或在开放式教育中从低层次学历上提升,他们基本上都属于高考的“失败者”,自以为电大文凭含金量不高,学历不过硬,普遍存在自暴自弃、自轻自鄙的现象。

(九)网络挑战

“现阶段网络信息非常丰富,然而其中也包含许多负面信息,有时甚至会使高校学生无法理性思维,迷失方向。”[3]发达完善的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在给学员带来大量实时资讯和信息外,也带来很多腐朽、堕落、颓废的文化和各种不健康东西,造成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弱化、价值观失衡、社会责任感缺少以及自由意识泛滥。

二、电大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各种思想思潮交融,社会意识呈现多元格局

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和市场经济占据社会发展主导地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不可避免带来深刻变化。各种意识交流、思想碰撞、思潮交锋,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抗拒,有渗透有抵制,有统一有抗争。电大的学员来自社会各个方面,他们受各种思潮的浸染渠道明显增多,程度明显加深,内容明显广泛,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彼此交织,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互相影响,造成电大学员思想政治状况错综复杂,形势异常严峻。

(二)理想信仰的崇高神圣,在现实面前受到空前挑??

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带来人们思想的趋利性、利己性、排他性和一切向“钱”看意识。任何事情都与物质金钱挂起钩来,理想和信仰不再神圣。重物质、重实惠、重利益,成为很大一部分电大学员的价值观主流。理想的淡化,信仰的迷失,必然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讲大道理,做空泛文章,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又缺少物质载体,不能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又加深了学员对思想政治工作“空”的认识。

(三)内容形式的空洞陈旧,使思想政治工作滑入“说教”泥潭

在学习内容方面,资料呆板,理论性太强,辅导性太差,故作高深,晦涩难懂;在思想教育方面,基本还是会议传达、发文要求、课堂教学“老三样”;在典型引路上,习惯性用“高大上”的先进人物为标杆,给人感觉一是“十全十美”难以学,二是“远在天边”不易学,忽略了身边的优秀典型,不善于用身边的人教育身边的人。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空洞,致使思想政治工作走进“说教”的死胡同。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潜移默化规律,抵挡不过弥漫社会的急功近利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它有着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主要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风细雨,潜移默化。这个规律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立竿见影。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间接性、潜在性、积累性等特点。因为如此,有一些电大领导干部就误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来的慢,不如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来的快,因而主观上忽视思想政治工作。

三、做好新形势下电大学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对新形势下电大学员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创新思路,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一)把握新思想

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拥护信任,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高度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

(二)占领新阵地

网络和移动终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电大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习近平指出:“互联网是个社会信息大舞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4]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开展活泼生动的网络思想教育活动。对学员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要做好正面引导,释疑解惑,化解情绪。

(三)利用新手段

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通过微信、微博、客户端、QQ群等,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乐,寓“政”于学。引导学生创作小视频、微电影、H5、VR等,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四)构建新机制

鉴于电大学员开放式教育的特点,构建学校教育、学员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结合”互动机制。学校主抓,学员自我锤炼,学校及时将学员思想政治表现通报学员所在单位或社区,共同营造齐抓共管的新局面。

(五)探索新思路

探索在教学班中建立党支部或者党小组,发挥学员党员的带头表率作用。坚持分类施教,有的放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六)形成新合力

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支部书记是具体责任人,校团委组织实施,辅导员、全体教职员工以及各部门负责落实,党团组织通力协作。建设一支由学校党政部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构成的队伍,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同时,注意发挥学生会、各类社团、志愿者组织和各种兴趣小组的作用,在各个基础层面各自做好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新形势下中学德育工作初探 第8篇

一、培养中学生的主体意识, 形成独立鲜明的世界观、人生观。

所谓主体意识就是排除客观环境的干扰, 以自己的立场、观点来衡量事物的是与非。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 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可是, 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相当多的教师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发挥, 而且使学生受到不应有的限制和束缚。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独立人格得不到尊重, 教师常以批评、训斥、禁止、惩罚等作为常用的教育手段, 剥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权利得不到保证, 教师常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的容器, 一味地填鸭灌输、包办代替, 剥夺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主权;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挥, 教师往往过多地强求一律性, 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 阻碍了学生个性与主体性的发展。据调查发现:中学生主动帮助干家务的仅占10%, 自己洗衣服者占15%, 会钉钮扣者占67%, 去商店要由大人陪同者占54%, 乘车主动让座者占23%。学生这种淡漠的主体意识、低差的主体能力, 已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教学的实际效果。

我们要为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必须重视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形成独立的鲜明的世界观、人生观, 并以此正确判断事物的优劣、善恶、美丑。对于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我认识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坚持正面引导教育。学校教育作为影响人发展的独立因素, 是培养中学生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主导力量, 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培养更多的是在学校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下发生作用的。因而教师的职责并不仅在于“授业”、“解惑”, 而且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书方面既要传授知识, 又要培养学生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在育人方面既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又要陶冶学生的情感, 锻炼他们的意志。二是让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和锻炼。客观环境是中学生主体意识形成的外部条件, 而主体意识的最后形成, 主要依靠个人的主观努力。在急速的社会变革中, 中学生要认清社会的主旋律, 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加强自我教育和锻炼, 自觉抵制和批驳种种错误的思想倾向, 并在与不健康的思想行为作斗争的过程中培养自己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 形成“出污泥而不染”、“世人皆浊而我独清”的主体意识。

二、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 使学生领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人们的利益观念出现错位, 不约而同地把“利”作为各自追求的目标。一些人为钱而生、为钱而活、为钱而死。这对中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所以, 教育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德育的重要任务, 也是中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要以典型人物为榜样, 现身说教, 使学生领会到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如果没有个人对社会的奉献, 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 个人也就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个人的人格和才能就不可能得到完善和发展。我们要运用白衣战士钟南山舍生忘死奋战在抗击非典最前线;航天英雄杨利伟面对考验和挑战, 不辱使命出色完成首次载人航天任务;青藏高原圣洁天使丁太环救死扶伤用热血和生命书写壮丽诗篇;驰骋世界体坛的刘翔取得骄人成绩, 为国争光添彩等事例进行教育, 使学生明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讲利益必须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逐“利”必须是取之有道, 而不是不择手段。我们必须像以上的英雄模范人物一样, 为国家为人民而活着, 对社会积极奉献, 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三、增强中学生的竞争意识, 适应时代的挑战。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给教育工作者的政治思想工作增加了难度, 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市场经济是一种充满着竞争的经济,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市场竞争的实质说到底就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谁掌握了知识, 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中学生是21世纪我国四化建设的生力军, 加强对中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一项紧迫任务。学校是中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教师更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对中学生竞争意识和生存能力的培养, 要在思想品德上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学习文化上培养他们的“自我读书”能力;在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自我锻炼”能力;让学生真正懂得“万物霜天竞自由”、“适者生存”的道理。这对于中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大有好处的。

四、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使他们成为遵纪守法的中学生。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中学生主体意识、利益观念、竞争意识的培养要以社会为本位, 以爱国主义为基调, 所以主体还是不能脱离集体, 利益不能盲目地满足, 竞争并非无度, 制约这一切的枢纽即是法律。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保证。

当前, 市场经济的冲击, 强烈震撼着正在苦读的中学生, 在平静的校园里出现了一些不曾有过的现象:有的学生中途辍学经商, 有的筹划毕业后去赚大钱当“小老板”, 拜金主义诱使个别学生走上犯罪道路, 金钱的魔力使个别学生铤而走险……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上述不良道德行为是外在环境的不良因素与内在心理的不健康因素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必然结果。

社会大气候的影响是导致中学生心态失控的客观原因, 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 争取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就主观原因来看,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 心理发展尚未成熟, 社会阅历浅, 对法律知识又缺乏足够的学习了解, 以致严重影响良好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的形成。因此, 我们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武装中学生头脑, 加强法律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不断提高中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教育学生在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的同时, 还要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吻合的法律意识, 自觉遵纪守法, 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上一篇:快速消费品市场营销计划书下一篇:民事撤诉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