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书香感悟成长

2024-07-15

品悟书香感悟成长(精选4篇)

品悟书香感悟成长 第1篇

品悟书香感悟成长

书籍是人类发展的营养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当我看到电视上战火纷飞的时候,不禁想起了保尔。柯察金的`故事。保尔因为淘气,被神父赶出了学校。母亲在税务官的家里当厨娘,从早到晚忙个不停。12岁保尔不得不去打工。他在车站食堂里洗碗。由于保尔小,而且是新来的,大家都欺负他。他一会儿提脏水桶,飞快地跑到外面倒进坑里,一会儿把湿毛巾搭在茶炉上烘干。他拼命地干活,直到深夜。可是,保尔才12岁,就干这么多活,如果换成我,我还不得累得趴下呀!

有一天,保尔当了兵,在他离开家快一年时,经历了许多可怕的事,第一次是大腿负伤,第二次是19,患了风寒,高烧不退,被折腾地死去活来。像保尔这样小的孩子,首先是大腿中了子弹,这得多疼啊!他竟然忍了下来,他可真勇敢呀!但是,一次受伤让保尔离开了第一线,和东尼亚一起参加公益事业。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保尔被派去修铁路,有一天,保尔连续发烧5天,最后昏了过去。大家都以为他死了。终于,保尔战胜了病魔,又活了过来·····

当我看我这本书时,深有感触:我应该学习保尔那种不服输、敢做的精神。是啊,失败一次次的打击着他,但是,他并不像困难低头,这一点,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就比如说我那一次吧。老师让办一幅手抄报,我原本以为非常简单,谁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画了一张又一张,撕了一张又一张,不知道浪费了多少纸,满屋的废纸堆成了一座座“高山”!我又急又气,急在浪费了许多纸,气在画不出来!那时的我,要崩溃了,大脑一片空白,大概连自己叫什么都不知道了。我放弃了,就打开了电脑,随便挑了一幅简单的抄上了。虽然我明白,我不应该抄······

但是,自从看完这本书,一想到我那件事,心里有翻江倒海的感觉,很不是滋味。如果,将我和保尔。柯察金相比的话,我恨不得找一条地缝钻进去,一点艺术细胞都没有,大脑里一点创造能力都没有。我不得不说保尔。柯察金能称得上我的偶像。他把自己不服输的精神传播给了世人,让大家向他学习!

想知道我再一次的进步吗,让我再一次告诉你吧!这又是一次画画的机会,而且名额有限,班里只挑选5位同学,这5位同学里,我千没想到,万没想到,里面竟然有我。哦,对了,这次我们办黑板报,“面值”可比手抄报大多了!

是保尔。柯察金的精神感染了我,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大家: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我们把每一件事都认为它很简单,那你就战胜了自己心里的恶魔,只有这样,你才会非常容易的解决这件事。其实,难与不难,都由你自己 的心态来决定。

所以,即使你失败了,也有没关系,你可以成是一次警戒,一次经验,这也要看你的心态,还是那句话:“一切,心态最重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如何,不要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失败了,才有机会胜利!

所以,遇到困难,不要退缩,要大胆的去迎接困难,不退缩!

 

品悟书香感悟成长 第2篇

我不是一位多情的诗人,不能用漂亮的诗句去讴歌我的事业,我不是一位睿智的哲人,不能用深遂的哲理去体现我的人生价值。然而,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

从小到大,从工作到生活我一直以书为伴,以书为挚友!读书不是因为我要做个有知识的人我才读书,也不是为了让人觉得我很有修养我读书;更不是说在一定场合我可以卖弄,我读书。在我看来,读书应该是生命的一种需要,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就有这个需要。

世界上有18岁的老人,也有80岁的青年,年龄这个东西是相对而言的。我非常欣赏麦克阿瑟的一句话,他说,“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境界。”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的个体虽然渺小,但生命可以再造。书本就是再造我们的上帝。所以说,大家快来读书吧。好好的读,把书当作心爱的东西,就和守财奴爱自己的钱一样。好好的读吧!我们的生命能在书中得到升华。在读书的过程中,你的思想、你的才华,也会凝聚成文字,成为精神生命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也许还会成为精神天空中一颗永恒的星座。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自古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而读书作为其中一种既普通又直接但却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就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话又说回来,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一切都没有像我当初想象的那样简单。作为班主任,我不知道该怎么管理学生,怎么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怎么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我更不知道该怎么从事教学,不知道在课堂中我该注意些什么,那些日子,我被困在原地,找不到一丝头绪。以前所设想的一切,都被真实的现实替代,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面前,我迷失了方向,后来我仔细地比较了一下与老教师的差异:老教师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学起来轻松。而我总是顾及不到新旧知识的衔接;课堂上我虽然也想讲出点新意,可就是不知道有什么新方法。

困惑的我一直在寻找答案,最终我把目光投向了书籍,我看李镇西,于漪,魏书生,我读叶圣陶,朱永新,苏霍姆林斯基……我看大家们的教学快乐,我品味大师们的教育幸福。就这样,我和书籍跳起了舞,我看文学、哲学,我读教育学、心理学。我不断地读,不断地思考,从书籍中寻找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慢慢的,我发觉自己工作起来顺多了,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多了,生活变得快乐了。而且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育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不是什么已经完成的和完善的东西”,所有的教育其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一种动态,一种求索。在这个过程,有得有失、有甜蜜与忧伤、有幸福与难过。我终于明白,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教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需要的是长期的学习与积累。不学习,心灵之泉就会枯竭,工作也就无“心”可用。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干涸的水源。这个水源就是学习和实践。所以在数十年的工作岗位上我始终与书为伴。

在众多的教育专著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窦桂梅老师的《玫瑰与教育》。窦老师是一名语文教师,书中写的都是她教学生活中的随笔和感想,从书中我看到了她那淳朴、自然的人格魅力,以及心中盛满阳光,怀着一颗感恩心为人处事的窦老师。这本书中,窦老师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让读者自己去悟规律。在《心中盛满阳光》一文中,她提到了“境由心生”。确实,面对每日繁杂的事务,面对孩子不经意间制造的麻烦,面对自己专业 成长的困惑与压力,我们能做什么呢?我们不能改变这一切,我们只能换个角度想问题。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窦老师道出了颇含人生哲理的四条建议:改变态度、享受过程、活在当下、学会感恩。在阅读她的《生命因感恩而美丽》时,让我陷入了深思。当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发现某个学生反复捣乱时,作为老师都会很生气,严厉地批评他,教育他。但我们从来都不曾想过这些学生为什么会捣乱?其实他就是想吸引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和重视。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在学习中,对这些学生多一些鼓励和表扬,少一些批评和挖苦,我相信这些学生一定会改掉自己的不好习惯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和他们相比,这些学生的心胸比我们宽广多了,尽管我们批评了他们,可是在课下,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的,这些学生居多。一句简单的“老师好”、“老师我帮你拿东西吧!”让你从心里对他们充满愧疚。

今天,在我校大力提倡读书的活动中,我有幸拜读了《翻转课堂模式与教学转型》这本书,这是一本相当有感染力、说服力的有价值的书,《翻转课堂模式与教学转型》一书则介绍了一种颠覆传统教学的新型课堂模式,通过对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学生可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来获取基础知识,课堂作为师生面对面交流和解决疑难、完成作业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中教学模式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让我们能更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中国已经有学校在进行“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了,如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西峡一中“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潍坊市“自主互助学习型”的教学模式等,发现几种模式都有个共同的理念就是倡导将课堂还给学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发现,通过自主和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人的单口相声,不再是向学生展示前人知识的成果,我们的教育是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通过课堂中进行对话和交流来获取发展的过程。引用《翻转课堂模式与教学转型》中叶澜教授说过的一句话:“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

上学期学期末,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领导们特意带领我们老师到珲春一小去学习。学习后设计了具有我们学校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我们的教学流程是我能学会、我能合作、我能展示、我能质疑、我能达标五个环节。我们也开始实施了,但对比翻转课堂,似乎有同工异曲,但还是有不足之处。学生在课前根据教师提供的导学案先进行自主预习,虽然我们有预习,但真正学生课前的学习我们不会过多去了解,课堂上设计的自学指导的问题还是基于老师自身对教材的理解而设计的,对学生的认知基础关注较少,而很少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总是按照老师预设的教学意图前进。我想今后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尝试使用翻转课堂,改进目前进行的课堂实践,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十年来,杜郎口中学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用模式构建为载体,一步步将新的教育理念变成全体师生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上,师教生,师帮生,师生互动;生教生,生帮生,生生互动,使得教师的教学形式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了从被动、低效向主动、高效的转变,实现了师生共同成长。通过这一学习,我们班也采用了师教生,师帮生,师生互动;生教生,生帮生,生生互动的这种模式,虽然时间短,但也初见成效。我们班的几个差生在小组的带领下,不光学习成绩已经有所提高,就连上课的积极性和口语表达能力也提高了,看到了他们积极主动的一面,作为老师我感到很高兴。我认为,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模式真值得我们学习。

在我能展示的这一环节,刚刚步入正轨,学生从开始的不会说、不知从哪说起,说的内容前后不连贯,到现在的有话可说,并且说的头头是道。学生在这个环节得到了锻炼。我想听——写,说——写,这两个思维过程是不一样的。自己讲过一遍,与听过一遍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以前一堂课最多有七八人回答问题的机会,现在能达到20个同学。学生以前是被动地听老师讲,现在是主动地学,还可以在课堂上当“老师”,给其他同学“讲课”,学习变得非常有趣了,不要家长和老师督促,同学们都相互比着学,争着学,就怕落了后。

我想我们一线的教师要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意识,在学习《翻转课堂模式与教学转型》中能有悟出一点道理来,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加以实践,就已经是一个质的飞跃。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翻转的课堂也会走上小学教学的殿堂。

体验阅读快乐,感悟书香魅力 第3篇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在农村, 要形成课外阅读氛围十分困难, 一是在家中, 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 工作或劳动之余, 家长很少有阅读书籍习惯, 更少有人督促子女博览群书。二是学校条件的限制, 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三是随着媒体、网络的不断发展, 学生更不愿用大量的时间, 面对枯燥乏味的文字。

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一) 树立正确的阅读目的

教师应帮助学生更新科学知识结构, 通过阅读显现出其某个方面的兴趣和天赋, 在出现“偏读”“滥读”“厌读”时教会他们正确鉴赏, 明辨是非, 掌握综合阅读与检查文献资料的方法技巧, 最终达到利用文献资料辅助学习和研究的目的。

(二) 创造阅读条件

1. 阅读阵地建设

各班成立图书角, 实行资源共享;任命图书管理员, 规范图书管理。

2. 安排阅读时间

(1) 保证每位学生每星期至少有一次借阅机会。

(2) 每天在校安排一定量的阅读时间, 并布置回家阅读任务。

(三) 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课外读物

指导学生正确地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每个月初我都会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张贴推荐书目, 供学生选择阅读, 还运用了其他推荐方式。

1. 结合课堂教学推荐

(1) 结合课内阅读教学, 一篇带多篇。阅读时间既可在课前又可在课后。主要范围是课文作者有关的其他作品, 关于课文中人物的其他书籍、文章或课文内容所属知识体系中的其他方面。如学了《冬阳·童年·骆驼队》后, 要求学生读林海音的一些作品。

(2) 配合课内作文教学, 多篇导一篇。第一步, 阅读多篇同类范文, 在阅读的过程中, 写下范文中作者观察、构思、造词、造句的方法。第二步, 安排写作练习, 以范文为榜样, 以模仿为手段, 以生活经验为内容, 落实阅读效果。

2. 结合兴趣爱好推荐

向图书室借阅音、体、美等方面的杂志、书籍, 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学习技能, 陶冶情操。

3. 自主阅读推荐

(1) 内容梗概介绍法。在学习《鲁滨孙漂流记》时, 教会学生抓住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将长篇大论进行缩减, 学会抓故事的梗概, 之后把《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中的主要人物、事件, 精彩的段落或生动的描写, 向学生进行介绍, 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

(2) 情节介绍法。在简要介绍全书内容基础上突出某些情节作重点介绍。例如在推荐少儿读物《小兵张嘎》时, 可重点介绍对嘎子一些细节部分的描写, 以激发学生读这本书的欲望。

(3) 悬念介绍法。老师绘声绘色地描述一个精彩的片断, 当学生饶有兴趣时戛然而止, 这样更能激起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

(4) 主题串联法。围绕一个主题介绍几本有关读物, 如在学习《草船借箭》、《猴王出世》、《景阳冈》、《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等课文时, 推荐学生读四大名著。教师利用这些方法帮助学生独立选择读物, 使他们能真正体会自由阅读的乐趣。

(四)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要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读者, 就要让他们边阅读边学会思考。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

1. 指导低年级阅读图画书

(1) 了解图画书 (封面、封底、扉页等) 。

(2) 阅读图画书。边读图, 边读文;先读图, 再读文;先读文, 再读图。边猜边读, 思考讨论, 再读欣赏。

(3) 拓展延伸。增添情节, 扩编故事, 绘画, 角色表演, 游戏, 讨论, 等等。

2. 指导中高年级阅读文学作品

(1) 初步阅读。“书的作者是谁?哪国人?”引导学生关注作者, 懂得读书其实是和作者交流。“书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说出你的理由。”通过学生汇报, 梳理出文章中的主要人物。

(2) 深入阅读。“书中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可以是高兴的、悲伤的、痛快的、遗憾的、好玩的……”通过这样的汇报交流完成对整本书的梳理, 对学生来说就是把散落在心中的信息重新进行了排列组合, 形成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

(3) 撰写读书随笔。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读书随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强调读书随笔内容要开放, 可摘录, 可写读后感, 可写内容梗概……我更强调读书随笔的成果交流, 或展览评比, 或专题交流, 或互动欣赏, 使之转化为学生进一步写好读书随笔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4) 续写作品故事

儿童文学作品本身往往带有很强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学生读完这类作品时, 思维处于一种高度兴奋的状态, 或悲或喜, 或是欣慰, 或是焦虑。这时, 重视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时效性, 趁热打铁, 促使学生由创作灵感到创作文本的及时实现, 满足学生的表达欲望。为了真正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一起确定一本大家共同喜欢的书, 为它编写续集。每周由组内一个同学写一篇, 一个月一次评比, 半学期更换一个读写主题。学生从阅读的成果中, 感受到了阅读的力量和魅力。

(五) 组织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

1.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读有所得, 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我们可开展一些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等活动, 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如果让低年级学生参加高年级的这些读书活动, 那么不仅能使低年级学生在阅读中学到很多知识, 增加生活乐趣, 而且高年级学生能起到“标兵”作用。比如:我给六年级学生举行了一次讲故事比赛, 并且让低年级小朋友来观看比赛, 参赛同学讲得滔滔不绝, 观众听得津津有味, 不但增长了知识, 而且大大激发了阅读兴趣。

2. 定期召开班级读书会。

两周一次的班级读书汇报会中, 每位同学、每个小组都可以用自己的作品展示读书成果, 如童话剧表演、诵读会、读书手抄报、读书卡等。

三、评价形式的多样化

为了鼓励每个学生快乐地阅读, 不断增强他们阅读的自信心, 我设置了不同奖励。

(一) 头衔奖励

头衔是学生们最爱戴的“帽子”。对看完推荐书目和认真完成读书作业的学生授予“读书大王”的称号, 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读书欲望。

(二) “特权”激励

特权是学生们最渴望的待遇。对获得读书奖的学生, 允许他们做“小小图书管理员”管理班级图书角。

(三) 语言激励

激励是学生们最幸福的“推动器”。对那些热爱阅读或阅读进步大的学生, 我常常在他们的书本或阅读本上加以激励的语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当阅读的热情得到了赞扬, 当阅读的进步得到了肯定, 学生的阅读激情也因此得到了唤醒和鼓舞。

在品悟词句中感悟生活的美好 第4篇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的主题。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联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来体会安静这位特殊盲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是本课教学的基本思路。另外,本文情感丰富凝重,所提炼的对生命的感悟对四年级孩子来说会有些难度,除了具体感受安静丰富的内心世界之外,还可适当拓展学生所了解的人物,如千手观音的演员和地震灾区的人民等,使他们对文本的感悟建立在具体语言与具体形象之上,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设计理念]

着力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用心去读书、用情去体验。通过品味词句、激情朗读、激发想象、情境体验、心灵对话,让学生真正读进课文里去,把课文读进自己的心里去,读出韵味,读出思考,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教学目标]

1复习、掌握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选择地背诵课文有关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并能通过朗读、对话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初步学会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生字新词

[模块一]复习字词

1(播放课件:春天美景)沉醉在春天的美景中,你想到了哪些有关春天的词语?

2上节课,我们也学习了许多词语(课件出示下列词语)

①浓郁飞翔弧线流连流畅小径瞬间穿梭

②磕磕绊绊清香袅袅花繁叶茂多姿多彩

评价预设:“花繁叶茂、多姿多彩”这两个词都是形容春天的,你能不能再读一读?你的朗读让我似乎看到了那缤纷多彩的春景。你读“清香袅袅”时,让我感受到那芬香扑鼻的清晨。

[点评]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生机勃勃的春景课件、教师动情的语言,调动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并相机积累巩固了词语。

3过渡:春天是个缤纷的世界,在春天也发生着许多动人的故事。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安静的内心,细细体会那令人怦然心动的画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6自然段。

巡视提示:①画出让你动情、动心的语句,并在旁边写下你的內心感受。②同学们读得多认真呀,我从你们的表情中感受到大家已经走进了春天,走进了安静的內心世界。

二、聚焦“奇迹”,感受春之气息

[模块二]热爱春天

课件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极其准则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对话:“穿梭”是什么意思?文中哪里可以看出安静在“穿梭”?从“穿梭、流畅”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小结:一个盲姑娘能够这样穿梭于花丛中,而且走得那样自如,那样轻盈,那样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这着实让人感动。

3练习:是什么让这个盲姑娘的手极其准确地伸向沾有露珠的月季花?

课件出示:因为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

4引读:“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①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以至于“在花香的引导下……”

②安静喜欢这芬芳扑鼻的春天,以至于“在花香的引导下……”

③她呼吸着、享受着这春光给她带来的美好,“在花香的引导下……”

[点评]在品悟“穿梭”“流畅”“极其准确”等词语的基础上,通过说话练习、激情引读,让学生感受盲童安静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模块三]热爱生活

课件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1品悟:悄然、竟然、奇迹

2引读:①这是作者意想不到的。“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

②这也是你我意想不到的。“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

3想象:如果当时你就在那儿,当你看到这一幕,你想说什么?

4体验:闭上眼睛,此时,你就是安静(课件播放音乐)你穿梭在花丛中,你慢慢伸出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你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一只蝴蝶。你感觉到了什么?

5小结:是啊,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安静的手中扑腾着,此时此刻安静也感受到生命在跳动,生命是那么美好。引读:“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

6想象:安静在她第八个人生的春天里,触摸到了一只蝴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她还会触摸到什么?

7小结:与其说她拢住了蝴蝶,不如说她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才有了这般灵性。引读:“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点评]这一情景设计让学生亲身体验安静当时的感受,使学生与安静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了解到正是因为安静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才让她抓住了这一瞬间,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三、聚焦“张望”,感受生命的缤纷

[模块四]生命美好

课件出示: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1对话: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怎样叫“张望”?你能做个张望的动作吗?

2练习:安静看不见,但还在那儿张望,她仿佛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看到了________。

3 此刻安静的心也随着蝴蝶飞翔起来。引读:“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4朗读:是啊,她在张望,张望心里的春天,她的心中一定也有梦想,此时正如蝴蝶般扇动翅膀,在她的缤纷世界中飞翔,让我们在朗读中再次感受。(配乐朗读)

5小结:这让我想起海伦·凯勒说的一句话:世界上除了用眼睛看东西,还有一种内在的视觉,那就是用心看世界。安静,就是用她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触摸到了春天,让自己拥有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点评]抓住“张望”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设身处地地从盲女孩安静的角度去思考:她最想看到什么?巧妙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中的主人公对话,从而使

学生走进安静的內心世界,达到情感的共鸣,并通过说话、朗读把情感体验表达出来。

四、升华情感,领悟生活真谛

[模块五]创造生命

课件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1对话:“谁”可以指什么人?

2练习:________都有生活的权利,只要_____,_____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小结:是呀,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无论是残疾的,还是健康的,只要你能用心去创造,就会有一个缤纷的世界。

4拓展:我们生活中,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虽然他们身患残疾,但是他们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生命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①看,(课件出示:《千手观音》)站在最前面的这位是邰丽华,她被评为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节目精彩,更因为表演这一节目的演员都是聋哑人。她们在无声的境界中,创造出如此精彩的缤纷世界,感动着亿万观众。

②看,这是大家熟悉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

5引读:“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①让我们谨记这句话吧:“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②让我们把这句话送给灾区人民:“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③让我们把这句话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点评]学生在体验、品味“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的时候,让他们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事迹,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上升到一个高度,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五、拓展阅读,加强语文实践

[模块六]积累拓展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背诵下来。

2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并把收集到的资料及阅读后的感受,小组同学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

[点评]“阅读链接”中海伦·凯勒所写的那段话,又一次让学生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在领悟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教材,跳出文本,拓展更多的课外资源,阅读“生活”这本无字书。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而感悟文本的真正内涵。

[教学反思]

《触摸春天》是一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地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本课教学基本贯彻了我的设计理念,使学生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蕴,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评课之后我认真反思,发现有些地方需要改进。

1学生自由读书、思考、品味的时间不够充分。课文虽然语言优美,但由于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对于一些关键语句,体会起来有些困难。加上教师急于完成成教学目标,为了赶快进入下一环节,学生自由读书、品味的时间不够充分,致使对文本的体验不是很到位。如在理解重点句“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时,学生就无法理解和体验到那神奇的灵性:就是源于安静刘春天、刘生活的热爱。

2教师的引导、评价能力有待加强。课堂提问的语言有些单调,如“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一指向不太明确的问题就多次使用,致使学生回答起来有一定难度。对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有时不能迅速作出判断、评价、引导,在“言”“意”相互转换中,无法做到层层推进。

上一篇:陕西机关事务管理办法下一篇: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