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物流业调研

2024-06-29

商贸物流业调研(精选6篇)

商贸物流业调研 第1篇

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促进商贸物流业繁荣

为贯彻县**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一核两带、三城四县”发展战略主题,按照县委书记关于实践“三思三创”活动的要求,为促进商贸物流业繁荣,针对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我们政协财贸组进行专题调研,提出建议,供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我县现代服

务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现代服务业发展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专业化的本质要求,相对传统服务业而言,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是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新兴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年我县实现服务业增值*亿元,增长12.8%,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年,全县各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保险业完成保费收入2.5亿元,年增32%,房地产建筑额29.70亿元,年增长21%,金融保险、房地产良好的发展势头,体现了新兴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对全县经济贡献不断提高。

二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处在起步,结构逐渐优化。

我县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主要以物流业的发展为代表性,且又分为生活性和生产性物流。物流业在我县现处于起步阶段,结构正在逐渐优化。目前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有邮政物流、烟草物流、食盐物流,这些主要是生活性物流,生产性物流主要表现在企业产成品自运,没有将物流管理从企业的核心业中剥离出来交给独立的物流企业运作,生产服务性物流成本较高,随着弘洲物流港作为第三方物流的界入,使我县生产性物流进入了发展时期。

三是传统的服务业不断提升,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传统的商贸流通业稳步提升,**年全县社会消费品总额33亿元,年增17.2%,城镇消费品总额**亿元,年增17.48%,农村消费品总额10亿元,年增17%,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亿元,年增16.25%,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86亿元,年增27.86%。

服务业成为拉动内需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2010年,我县从事服务业单位工作的人数12.31万余人,占我县全社会从业人数的30.9%,服务业就业门路广,吸纳劳动力强的特点,成为解决就业和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四是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有力,服务业投资不断增大。服务业招商引资效果明显,天集商业广场、弘洲物流、皇庭大酒店、新区农贸市场、胜利南路农贸市场等一大批三产项目入驻我县,投入使用和抓紧时间建设。

政策逐步完善,对服务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我县相继出台了《**县商业网点规划》、《**县低炭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规划概要》、《**县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文件,有力推进了服务业发展。

二、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从现实情况看,我县的服务业比重仍然低,发展速度慢,产业档次不高,已严重制约我县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格局。

六大问题,显现我县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一是规模总量不大,比重仍然偏低。近年来,我县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GDP保持较高增长,但服务业经济总量还是偏小,现代服务业占三产服务业比重在全省排位较后,与经济发展要求相差较大。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层次不够高。我县经济结构中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不高。从现状看,服务业还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新兴行业较少,现代服务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当前,一些大中城市服务业正在向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为主的产业转移,而我县仍然以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创意产业、服务外包和会展会务等新兴服务业还处在萌芽状态,发展不快,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服务业发展结构的优化和层次的提升。

三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快,满足不了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我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偏低,目前有代表性的物流只能承担小量的全国各地整本、零担、专线直达、往返运输、中转运输等第三方物流,增值物流延伸服务,已接近竣工的弘洲农副产品物流港作为三方物流企业的界入,弥补了我县储存、分销、配送、信息服务等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功能,但我县物流行业发展水平偏低,是产业结构中的一条短腿,与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目前我县制造业还习惯于自营物流,传统物流未剥离,即增加了企业产品成本,又严重影响了物流外包的发展。

四是服务业投入不足,招商引资仍待加强。在招商引资中,我县利用外资的项目仍然以一二产为主,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项目

较少,相对于工业性投入,服务业投入明显不足,虽然我县服务业投入有所增长,但生产性的服务业投资及税收占比较低,房地产非生产性服务投资和税收占比较高。

五是人才匮乏问题比较突出。我县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从事服务业特别是从事现代服务业的人才缺乏,缺乏高档次人才引进中介机构,缺乏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国有商贸

企业改制后名存实亡,商务主管部门门庭冷落,年龄老化,专业性人才少,动作水平不高,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服务业发展。

六是发展认识不到位,体制仍需理顺。县委、县政府已认识到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但基层部门及少数领导在认识上不到位,没有把发展服务业放到重要位置,在服务业发展问题上抓什么、发展什么不明确,有争议或顺其自然,对发展服务业没有对其他行业考核显得重要,缺少考核职能部门。虽然有商贸局,政策配套不够,职能不能完全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当今社会服务业发展特点和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一是制造业呈现服务化的趋势逐步扩大;二是服务业结构内部的升级趋势日益彰显;三是人力资本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四是服务业发展的创新能力日俱增加。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定位分析

我县系**市的市辖县,自古以来被誉为“东南之藩蔽,闽浙之门户”,是长珠闽三个经济三角洲的共同腹地,拥有良好的开放型经济基础,丰富的综合资源,以及高密度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我们要充分发挥地处长珠闽三个经济三角洲的共同腹地的特定区位优势,发展繁荣传统的商贸流通业,大力推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军山湖休闲旅游目的地,使服务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要把握发展思路。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县**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以实践“三思三创”为动力,以“一核两带,三城四县”发展战略为主题,以加快先进制造业建设为目标,以加快生产性服务建设为突破点,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充分拓展发展空间,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繁荣商贸物流业,努力增强我县“三产”的核心竞争力和聚集吸引力,使“三产”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大幅提高。

二要坚持发展原则。(1)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努力使商贸流通业、物流服务业在全县GDP的比重大幅提高;(2)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巩固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以新兴产业和市场化体系建设及发展为主线,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3)坚持产业联动的原则。要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一二产业,拉动商贸流通业、物流服务业发展;(4)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要做到商业布局合理,业态结构完整,经营行为规范,服务功能齐全,构建充满活力、竞争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全县商贸流通、物流服务发展格局。

三要明确发展目标。要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一核两带,三城四县”发展总体目标,通过“提速、提质、提能级”,到十二五末,把进贤建设成全市乃至全省,辐射周边的商贸流通、物流服务强县,所谓“提速”就是提升物流服务业发展速度,服务业每年投资增长18%以上,力争商贸流通业、物流服务业占GDP总量的40%;所谓“提质”就是提升商贸流通发展质量,要打造商业品牌,要大力引进像华润苏果、国美电器、肯德基等大批世界500强和国内200家企业入驻我县,要培育发展本地老字号企业。所谓“提能级”就是提升商贸、物流服务来发展能级,大商贸、大物流、金融、保险、休闲旅游要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对区域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要明显提升。

五、进一步加快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商贸物流业繁荣的对策思考和建议

我县工业化、农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给全县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的繁荣带来了新的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突出发展重点,打造发展优势,全面提升进贤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以规划引导发展,以招商推进发展,以政策支持发展,以人才推动发展,以联动促进发展,以责任落实保障发展。下面调研组就加快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县商贸物流业繁荣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是要更新发展观念。我们国家已经将加快服务业发展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以经济和社会两个面层清晰地指出了在新的发展时期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意义。因此要充分认识加快现代服务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实践“三思三创”的具体表现。要充分发挥商贸,服务职能部门管理作用,承担现代商贸发展调查研究、重大项目组织实施、综合协调职能,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形成现代服务业发展合力,为繁荣我县商贸物流服务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要建立良好的商贸运行机制。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商贸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建立以政府为引导,规范管理,营造环境,搭建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依照市场经济原则规范运作,积极扩大商贸企业经营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以社会投资为主渠道的商贸发展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城内大商贸、城外大物流”的发展格局,促进我县商贸物流服务业大发展。

三是要重点发展以现代物流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我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重要“抓手”,启动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拓展信息发布、查询、对接等服务功能,利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资源信息、物流状态查询、物流过程跟踪、物流要素信息记录、物流客户管理及公共信息服务支撑体系,为全县各类企业提供运力资源。要培育现代物流企业,整合现有物流企业和个低运输户,积极引导全县现有个体物流服务通过转组成为规范性物流服务企业,扩大物流企业实力和规模,提高竞争意识,要鼓励企业物流外包,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模式,实行企业物流业务剥离,将采购、仓储、包装、运输和产成品,整理配送等物流服务业务外包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企业物流社会化,要综合考虑我县城乡布局,物流量分布和县城总体规划因素,以**及三大工业集聚点为载体,重点培育发展制造服务业物流服务中心,以衙前、下埠、三阳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为载体,重点培育发展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以**湖河蟹水产业为载体,重点培育发展水产品物流服务业,以前坊茶叶果业为载体,重点培育茶叶果业物流中心,以县城新城老区商贸经济为载体,重点培育发展商贸物流服务。

四是大力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充分利用我县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更多资金、商品、人才,形成工贸一体,优势互补的县域商贸大格局,大力培育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发挥重点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培育和提高商贸发展主体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整体宣传、整体促销,塑造独特的商贸文化和统一识别系统,打造商贸街区的整体品牌,提升商贸街区的知名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助,形成一批历史悠久、文化独特、模式先进、影响广泛的老字号品牌群体,促进知名商贸街、知名商品、知名老字号相互依存联动发展。

五是加快发展重点休闲旅游业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要充分利用我县自然资源优势,要推进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我县宾馆、酒店的服务档次,打造好服务平台,要创意设计军山湖河蟹品牌文化内涵,千年李渡酒品牌文化内涵,华厦笔都品牌文化内涵,前坊西湖李家新农村建设品牌文化内涵,白圩牛节品牌文化内涵,农民艺术节文化内涵等品牌文化,以节庆为依托,举办各类庆典节庆、会展活动,推介**,唱响**,促使其成为我县经济新的增长点。

六是要加强服务业的对外招商。要以拓商推进商贸物流业发展,瞄准国内外500强和国内200家企业,大力引进像华润苏果、国美电器、肯德基等重点企业入驻我县。发展商贸流通业,大力引进像弘洲物流港等重点企业入驻我县,发展物流服务业,在商贸、物流业发展领域里,着重引进一批基础好、规模大,竞争力强的龙头骨干企业。

七是优化政策环境,增强发展后劲。要加强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研究,吸取先进经验,整合完善政策资源,建议县政府尽快出台“关于扶持现代服务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根据需求安排专项发展资金和引导资金,增加对现代商贸流通业发展资金财政预算支出数额,用于扶持商贸业发展,以政策支持发展,进一步完善配套,推进服务业又快又好发展,要打造发展优势,加强服务业发展人才引进力度,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促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投资金融机构等社会力量在我县建立现代服务业联盟和产业促进机构,共同参与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和科技创新。

商贸物流业调研 第2篇

一、物流业发展现状

2008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商贸物流业取得较快发展。三年安排商贸物流项目建设34个(专业物流项目6个),其中竣工开业14个,在建20个,完成投资21亿元。2011年,全区安排商贸物流项目22个,计划完成投资23.48亿元,截至6月底,已完成投资4.6亿元,预计下半年将完成全部投资任务;合同引资30.6亿元,到位资金14.5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76.6%。总的来说,鹤城区的商

贸物流业发展呈现加快发展势头,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招商引资成果显著。近年来,我区立足区位优势,继续以承接产业转移为重点,实施专题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节会招商,招商引资总体呈较快增长态势。世界商业500强大润发、亚洲服装龙头ITAT、中国家电航母苏宁和通程电器、全国连锁经营百强步步高、全球饭店业300强华天大酒店等国际国内商业巨头相继落户鹤城。扶持了佳惠百货、怀仁药业、飞达商贸等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其中佳惠百货、怀仁药业均进入各自行业的全国“百强”行列。近期小商品物流等一批项目将签定入驻阳塘物流园协议。

2.物流项目建设进展较快。在三个物流园中已实施的华桥钢材市场、佳惠配送中心、西部汽车综合服务中心,农机物流城、农资物流中心、工矿机械市场等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42亿元,已完成投资7亿元,2011年上半年完成投资1.4亿元,其中佳惠配送中心一期工程已营业,华桥钢材市场、农机物流城、工矿机械市场即将全面开工建设,西部汽车综合服务中心即将完成用地出让,启动三通一平施工;农资物流中心已

完成前期工作,即将实施征地工作;阳塘物流园规划编制工作正在进行。

3.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目前,区管各类市场达到65家,其中商贸市场44家,农贸市场21家,营业面积共60万平方米。各类商业网点13000多个,营业面积90余万平方米,其中大中型购物广场、连锁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特许加盟店等新型经营业态场所230余家,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有25家,城区人均商业零售面积1.8平方米。已形成百货、家电、成衣、鞋类、副食、医药、娱乐、通讯器材、图书音像、汽摩销售维护等经营服务门类,辐射周边7个市州44个县1500万人,成为湖南西部最具影响力和发展潜

力的商业中心。

4.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一方面,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已经成为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省委明确要求怀化建设“面向西南的商贸物流中心”,并确定怀化作为湖南省八大重点物流园区,市委确定了“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战略,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商贸立区、强区、富区”,《怀化市商贸物流业发展规划》、《怀化城区农贸市场网点规划》、《怀化市工业物流园发展规划》、《怀化市狮子岩物流园规划》、《怀化市鸭嘴岩物流园规划》、《怀化市商贸物流业三年行动计划》已颁布实施,《怀化市阳塘物流园规划》正在编制,全区上下发展商贸物流业的氛围很浓。另一方面,随着一批重大交通和城建工程的实施,我区周边交通条件得到了大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大变化,天星路、湖天路等工程相继竣工,城市扩容提质大大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增强,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52平方公里,道路骨架拉开到52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50多万人,为建设商贸物流中心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平台。

二、总体工作构想

(一)明确商贸物流发展定位。按照亿龙书记在我区调研的指示精神,要进一步强化“三产立区”的理念,坚决落实“移二进三”的指示要求,科学确定商贸物流发展定位,形成以专业批发为主、特色零售为辅,辐射功能强、交易流通量大,旗舰林立、网路健全、布局合理、业态完整、商务配套、活跃繁荣的商贸流通格局。具体来说,一是要通过建设有特色的零售业旗舰打造周边地区高端零售中心,充分吸纳周边购买力;二是要通过建设门类齐全的专业批发市场,一方面巩固和提长对周边地区的商品辐射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全国各级各类批发市场充分对接,将本地优势产品纳入全国市场;三是建设周边地区物流中心,通过

培育物流主体,完善物流设施,降低物流成本,力争形成大进大出大流通大物流局面。

(二)明确发展目标。到2010年,鹤城作为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构架基本形成;到2012年,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地位基本确定。力争今后3年内商务经济各项指标均以每年25%以上的速度增长,引进市外境内到位资金增长20%以上;至2012年完成商贸物流业投资60.934亿元;至2012年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达到52.4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大型商贸物流企业达到5家以上。鹤

城成为全国二级物流节点城市、湖南省一级物流城市。

(三)明确工作重点

1.优化产业布局。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必须放弃过来粗放随意的产业布局方式,要按照市场规律合理布局,形成区域商圈,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我区区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建设主要以“一区”(中央商务区)、“三园”(狮子岩物流园、鸭嘴岩物流园、阳塘物流园)、“一场”(城区农贸市场)为平台组织实施。2010-2012年三年计划续建和新建30个重点商贸物流项目,总投资111.822亿元,三年计划完成投

资60.934亿元。

中央商务区:中央商务区由东西两个组团组成,西组团是以火车站广场为中心,由迎丰路、人民路、鹤洲路组成的“三角街”;东组团是以湖天大道与迎丰路交叉口为中心,由沿迎丰路西至红星路、东至顺天路、沿湖天大道南至天星路组成的“丁字路”及相对延伸区。中央商务区将以商业零售板块、商务办公板块、生活休闲板块、商业住宅板块四大业态设置项目开发

狮子岩物流园:狮子岩物流园北接怀化火电厂煤渣堆场,南临盈口乡狮子岩村,东起太平溪编组站东侧,西至沿河路,规划用地2平方公里。狮子岩物流园是以南站铁路运输枢纽为依托,为城区居民、商贸流通业、部分流通加工业等多元对象提供集专业物流、物流配套产业、生活配套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综合物流

园区。

鸭嘴岩物流园:鸭嘴岩物流园区布局于舞水河东西两侧,东侧规划区北起舞水五桥,南至舞水六桥,西临舞水河畔,东靠怀黔路,规划用地面积1.6平方公里。主要以公路运输枢纽为依托,主要服务汽车产业、机电产品、工程机械等产品物流以及怀化城市配送和区域运输。

阳塘物流园:阳塘物流园在石门乡阳塘村以东3平方公里范围内实施。依托怀化东站铁路枢纽,发挥高速公路及绕城线运输优势,着力发展集装箱物流、制造业物流两大产业,突出布局仓储设施,适当设置流通

加工业。

城区农贸市场:立足怀化城区现有农贸市场的实际,通过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农改超,布设便民生鲜网点、生鲜超市(超市生鲜区)、新建综合农贸市场,建立起符合城市居民需求的农贸市场体系。

2.培育优势物流产业。

突出发展冷链物流。以西南物流配送中心为龙头,整合中转库冻库等资源,形成冻库物流配送基地。实现

对蔬菜、水果、速冻食品、医药冷藏品等物质向五省周边地区配送。

突出发展建材物流。以华桥钢材市场、怀南仓储物流城等批发市场为核心,以四大商业中转库建材物流配送中心为依托,建材生产企业、批发商、零售商、加工企业等相关利益主体形成物流网络,实现钢材、建

筑模板、陶瓷、木地板、墙体材料、石材等物资向周边省市配送。

突出发展汽车物流。以西部汽车物流产业城、怀化工矿机械市场为基地,形成西南五省周边区域最大规模的汽车、工矿机械、汽摩及配件的物流基地或配送中心。

突出发展日用商品物流。依托高速公路建立鸭嘴岩日用商品仓储(集装箱堆场),依托铁路运输建立仙人桥、阳塘日用商品仓储(集装箱堆场)。建立日用商品物流配送基地,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入驻,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

突出发展粮食物流。以中转库国家储备库、省级粮食储备库为基础,以粮食物流园为核心,形成五省周边地区的散粮物流节点。加快推广散粮运输方式,建立周边地区主要散粮物流通道和物流体系,实现粮食的散储、散运、散装、散卸的变革,提高粮食流通系统化和设施现代化水平。

突出发展制造业物流。充分对接工业园及周边地区的制造企业,利用高速公路、铁路运输的便捷优势,大

力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制造业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提供全方位的外包物流服务。

3.建设十大专业批发市场

目前我区商贸零售业与批发业发展不平衡,城区商贸零售业渐趋饱和,而批发业仅占商贸物流业GDP的7%,与构建商贸物流中心的目标严重不协调,因此需加大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力度,巩固和提升我区在周边区域的中转辐射力。具体建设以下十大专业批发市场:

①怀化华桥钢材市场

项目位于鹤城区盈口乡狮子岩村区域,占地721亩,总投资12亿元,总建筑面积65万㎡,建成集大型仓

储、钢材贸易、物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钢材市场。

②怀化工矿机械市场

项目位于鹤城区城南池回村地段,占地300亩,总投资2亿元,总建筑面积20万㎡,建成集工矿机械贸易、工矿机械零配件供应及维修为一体的专业性工矿机械专业市场。

③西南物流配送中心

项目位于鹤城区盈口乡井坪村区域,占地417亩,总投资5.5亿元,建成常温配送中心、蔬菜配送中心、冷库、信息交易平台,同时配套延伸建设标准化农家店1500家,建设辐射本市各县市和西部周边地区五省

区域,规模最大、功能齐全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④西部汽车物流产业城

项目位于鹤城区杨村乡禾塘村区域,占地2000亩,总投资20亿元,建成20家以上汽车4S店、汽车贸易、配送、零配件供应于一体,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专业汽车市场。

⑤怀化农机物流中心

项目位于鸭嘴岩工业园,占地183亩,总投资3.2亿元,总建筑面积23.8万㎡,建成农机贸易、检测、配

送、组装、维修、科研推广为一体的专业农机市场。

⑥怀化农资物流城

项目位于城南池回村地段,占地200亩,总投资2亿元,总建筑面积17.5万㎡,建成农资贸易、仓储、配

送、农技推广于一体的专业农资市场。

⑦怀化小商品市场

项目位于城区芷江路7号,占地20亩,总投资4亿元,总建筑面积20万㎡,建成小商品批发、配送为特

色的专业小商品市场。

⑧怀化花卉苗木批发市场

项目占地200亩,整合城区内花卉苗木经营网点和杨村花卉苗木基地资源,建成集花卉销售、租赁、配送

于一体的专业花卉市场。

⑨怀化牲畜批发市场

项目占地400亩,总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30万㎡,建成牲畜批发、加工、配送于一体的专业牲畜产品

批发市场。

⑩阳塘物流配送中心

项目位于鹤城区阳塘物流园,占地2000亩,总投资30亿元,总建筑面积130万㎡,建成家电、装饰材料、百货等物品的仓储和集装箱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配送中心。

(四)强化工作措施

1.修订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为对接我市经济发展新形势,充分发挥政策效用,激发投资热情,市本级及其他部分县市都相继修订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土地优惠、税费减免、引资鼓励、服务措施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均有较大突破。而目前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仍沿用四年前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的决定》,已

明显不适应招商引资形势发展的需要,需尽快予以研究修订。

2.编制物流业发展子规划。要在对我区物流业优势产业、传统产业、战略产业等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对重点产业制定专门的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细化产业发展方向,突出产业发展重点,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的平台建设、项目设置和扶持政策。通过每一个物流产业行动计划的实施,实现政府引导与民间资本投资的良好对接。为此,须抓紧完成编制冷链物流、汽车物流、日用商品物流、粮食物流、建材物流、制造业

物流等物流产业子规划。

3.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要实现招商引资新的突破,必须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工业招商。尤其是加强阳塘科技物流产业园招商。目前需加大节能灯饰加工、万吨塑料加工等十余个项目的沟通、洽谈力度,力争项目早日落地。二是突出标准化厂房招商。目前在老城区的中小企业有近400余家都需要搬迁。其他发

展地区都将标准厂房建设作为政府扶持工业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为此,要对标准化厂房招商进行全面摸底调研和项目包装,力争标准化厂房招商工作取得实效。三是突出物流产业招商,在出台物流产业子规划的基础上,加强项目可研与包装工作,充分对接外地物流战略投资者,力争一批物流项目能够落地实施。

4.强化项目服务措施。对22个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实行全方位的调度服务,有针对性地帮助项目投资商解决手续办理、征地拆迁、投资环境、筹资融资等方面的问题,促使已开工的项目加快进度,尽快建成投入运营;手续办理完毕的早日开工,按进度要求完成投资;正筹备前期工作的抓紧洽谈和办理相关手续,早日

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构建商贸物流中心”的理论研究工作还不够深入。

近年来,市、区政府对发展商贸物流业的决心十分坚定,但相关部门理论研究工作不够深入,工作中盲目性、随意性突出,影响了工作主动权的把握,突出表现在:①对怀化打造商贸物流中心的理论研究较少,定位不够清晰,优势梳理不到位,产业发展重点不够突出,目标不够明确;②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发展政策

和支持措施;③没有形成规范产业发展的决策和议事制度。

2.政府对商贸物流企业发展缺乏激励机制。近年来,政府对在建项目十分重视,服务机制健全,效果较好。但运营企业较少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对相关行业的发展缺乏规划与政策扶持,目前还没有出台针对某

个商贸物流具体行业的规划与行动计划。

3.部分职能部门职责尚未明确。目前商务、国土、规划、建设、环保、发改等部门对商贸物流业发展履行职能较多。但部分职能部门职责尚未明确,比如工业局对制造业物流、供销社对农资物流、涉农部门对粮

食物流和牲畜批发等行业的职责缺乏具体要求。

商贸物流业调研 第3篇

《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首次对商贸物流的概念作了明确定义。商贸物流是指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服务活动。商贸物流属产业物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制定的意义在于:构建高效、安全、通畅的商贸物流服务体系,有利于降低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和效益;有利于促进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与繁荣;有利于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好地为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关键问题

《规划》指出,未来五年将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新型工业化和新一轮技术革命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深化,给商贸物流发展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一系列新的要求。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认为,商贸物流涉及的行业众多,面广量大,其运作的规范和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要推动商贸物流的发展,必须找到并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

丁俊发指出,目前,我国物流管理费用与GDP的比例仍高达2.5%,而美国只有0.4%左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实现物流一体化。具体表现在: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国内与国际之间等的物流组织管理水平较低,导致物流总费用中的仓储保管费及管理费用明显偏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商贸服务业与物流业对接,发展专业化、网络化、全流程的物流服务,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

同时,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始终没有改变。目前各行业龙头企业的物流基本上都是自建物流配送中心甚至物流配送车队,尽管有些企业已经开始把一些非核心的物流业务(比如运输)外包,但这个比例还非常小。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现阶段物流企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有限,无法达到或满足商贸企业的需求;二是作为流通领域的传统业态,商贸批发环节缺乏相应的货物集散、配送能力,以及必要的冷链物流设施等。

此外,商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严重,其中以农产品为突出代表。据统计,由于农产品不易储存和国内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我国每年生产的水果蔬菜从田间到餐桌,损失率高达25%~30%。仅果蔬一类,每年损耗金额就在1000亿元以上。为此,2010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不仅是农产品,冷链物流还将进一步覆盖药品、食品、乳制品,甚至电子产品等更广阔的领域。”丁俊发说。

聚焦重点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是一个引导性、方向性的规划,涵盖的内容很多,共提出网络布局、基础设施、服务主体、模式创新、科技应用、典型示范、绿色物流、应急物流和国际物流等九项重点工作任务,并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包括:规模以上连锁超市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70%;农村“万村千乡”农家店商品统一配送率达到60%,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商品配送率达到80%以上;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运输率分别提高到20%、30%、36%;立体仓库的总面积占仓库总面积的40%;物流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商品库存周转速度明显加快,流通环节物流费用占商品流通费用的比率显著下降。

丁俊发认为,在商贸物流体系建设中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城乡物流一体化。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城乡商贸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随着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工作的推进,城市商贸物流专业化、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为城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中涉及农村日用工业品、农资和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批发市场的功能再造和制度创新等,都是目前商贸物流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为此,《规划》在“重点工作”中提出,要在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农产品“农超对接”的基础上,推进农村日用消费品和农资配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城乡一体化物流服务体系。

第二,建立配送体系。

《规划》在“发展目标”中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一套与商贸服务业发展相适应的高效通畅、协调配套、绿色环保的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形成城市配送、城际配送、农村配送有效衔接,国内外市场相互贯通的商贸物流网络,引导和培育一批能够适应商贸服务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商贸物流服务主体,较好地满足城市供应、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进出口贸易等物流需求。

在丁俊发看来,配送体系的提出是十分有必要的。原因在于 “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业内专家预测,到“十二五”末,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超过50%,到那时,城市化发展的路线将会发生改变,不仅是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的空间布局也发生会变化,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的城市群,并进一步构成经济圈。而城市配送、城际配送、农村配送正好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一旦把配送搞活了,商贸物流的点、线、面就全都有了。”丁俊发说。

第三,倡导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涉及的环节和内容很多,比如冷链、集装单元化运输、网络覆盖、逆向物流等,需要制造业、物流企业、物流技术与设备厂商等各方企业的推动与创新。

此外,信息化建设、应急物流运行机制的完善也都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这些工作的推动可能更多需要依靠政府的投入和政策方面的支持。”丁俊发说。他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很多企业就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然而目前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问题的关键是地区间、企业间的信息化建设往往是各自为政,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不足。

各方寻找发展空间

对于政策发布后产生的影响,丁俊发认为,《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给企业带来太大变化,只是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据了解,2010年2月,商务部发出通知,批准北京、上海、天津、延吉、图们等46个城市为全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示范内容包括:城市统一配送、农产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医药物流、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绿色物流、化学危险品物流、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等。对列入示范工作的项目,商务部提出将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相应的政策支持,并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积极协调地方有关部门,从税收、融资、土地等各方面给予扶持。

2009年,商务部、财政部、农业部共安排4亿元专项资金,在全国选择了15个条件相对成熟的省份开展“农超对接”试点。2010年12月,商务部又推出扩大“农超对接”范围、开展“农超对接”活动、建设“农超对接”信息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四项措施加大对“农超对接”的支持力度。据悉,全国已有20多个省的1000多家超市企业和1万多家专业合作社开展了 “农超对接” 业务。2010年12月29日,商务部和农业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农超对接现场会,通报了2009年以来农超对接工作在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明显进展。初步统计结果显示,农超对接推动农产品流通成本平均降低10%~15%,北京物美集团、山东家家悦集团、武汉中百集团等2000多家零售企业不同程度开展了农超对接,有的蔬菜农超对接比例超过50%。此外,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09年17个省市试点企业建设了205个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和冷库,新增库容30万吨。

构建怀化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第4篇

商贸物流业调研 第5篇

陈世平,李晨赵,夏位前,李斌

(四川省商贸学校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灾区农村商贸物流体系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经过两年多的灾后重建,农村商贸物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在调研成都市、绵竹市、中江县等灾区农村商贸物流业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四川地震灾区农村商贸物流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发展农村商贸物流的成熟经验,对灾区农村如何发展商贸物流产业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商贸物流;现状;问题;建议

商贸物流是连接商品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在发展地方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农村商贸物流是相对于城市商贸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仓储、运输、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相关物流活动的总称。在“5.12”汶川大地震中,本就基础薄弱的四川农村商贸物流体系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经过两年多的灾后重建,农村商贸物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并即时在农村灾后重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四川地震灾区农村商贸物流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提出一定的发展建议。

一 四川地震灾区农村商贸物流发展的现状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农村商贸物流体系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作为目前承担着农村农资供应主渠道的农村供销社,在极重灾区绵竹市,全市农村供销系统房屋损毁3600余间,直接经济损失30506万元。其中,70余个镇乡级农资经营服务网点中,倒塌612间,危房1592间;158个行政村组销售网点中,倒塌150间,危房330间。汉旺、九龙、遵道、武都、土门、广济六个重灾镇,所有供销网点全部损毁。据统计,成都、德阳、绵阳、都江堰等地共有2769个营业网点不同程度受损,其中778个网点完全无法营业,被埋现金1854.7万元。全省供销系统资金、财产累计损失31.8亿元。

经过两年多的灾后重建,目前四川地震灾区农村商贸物流体系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为推进当地农村灾后重建、促进农村商品流通、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提高,农村物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在农村灾后重建过程中,各地均把乡村道路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许多地区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工程,初步形成了与主要干道、高速公路相连接的四通八达的农村交通网络;通过“汽车下乡”工程等政策扶持和灾后重建运力需求的拉动,农村运输车辆明显增多,农产品运载能力明显增强。在极重灾区绵竹市,目前拥有公路1946公里,3418辆劳动车辆,2781户运输运营户,客运量达473万人次,客货运周转量28649万吨公里,并通过中央产业资金投入4000多万元,江苏援建资金投入8000多万元,民间资金投入12.6亿元,全面改造提升了城乡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完善了城乡群众生活和生产资料供应保障体系,打造了融融百货配送中心和元丰农资配送中心等物流

市场;成都在周边农村地区建成了6个再生资源市场和60个农村社区回收网点,已建成的“废弃物及污水处理中心”、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的“冷链系统”和“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被商务部列为全国“双百市场工程”承办企业,2、物流市场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农村物流市场日趋繁荣

各地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农资配送的主渠道作用,采取“龙头企业+配送中心+经营网点(连锁店、加盟店、农家店、专业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社)”的建设模式,培育区域性农资经营龙头企业,建设配送中心,兴办农资专业合作社,发展连锁店、加盟店、社区综合服务社等农资经营服务网点;各地大力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德阳市旌阳区建成标准化农家店338家,绵竹市建成标准化农家店256家。都江堰建成 放心店217家。其中,绵竹市的农家店实现镇乡覆盖率100%、行政村覆盖率达83.6%,所建农家店全部实现连锁经营、电子商务服务,农家店综合配送率80%,其中食品、化肥、农药配送率达100%,基本形成了连锁化、规范化、网络化的农村商品流通网络,3、物流市场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新型零售业势头强劲

农村商贸物流业市场主体趋于多元化,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龙头的集体经济垄断格局已经打破,物流产业所有制结构、组织结构得到优化,个体、私营、外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所有制充分竞争、共同发展的流通格局初步形成,逐步呈现多层次、开放式、竞争型的新特征。在绵竹市,以美好家园、家得利、融融百货为代表的一批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代理配送、物流配送等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商贸物流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起步,适用于流通领域的条形码技术、银行卡互联技术得到初步应用,财务电算化、POS销售管理系统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在部分企业逐步实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

4、农村商贸物流观念初步形成,第三方物流企业起步发展

随着城市商贸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农村商贸物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开始得要一定的重视。在各地制定的物流发展规划中,许多地区已经把农村商贸物流的发展纳入了内容,部分地区第三方农村物流企业也开始起步发展,成都市拥有储运企业300余家,各类仓库423个,规模以上运输企业1000余个,已培育了金桥物流、中兴西南物流公司等一批初具现代物流特征的农村物流企业,并吸引了中铁物流、中邮物流等一批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德阳市旌阳区已建成第三方物流企业21家。

二 目前四川地震灾区农村商贸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来看,四川地震灾区农村商贸物流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缺乏科学认识。“重生产,轻物流;重城市物流,轻农村物流;重自给、轻外协”的现象依然存在。商贸物流业“散、乱、小”的缺点仍然明显,农资市场和餐饮行业没有形成统一、整合的物流配送体系,企业各自为战,采购成本、物流成本高,效益低下。

2、缺乏统筹规划与管理。一是规划缺乏统筹。商务、农业、交通等部门先后制定了物流相关规划,但据调查,三者之间统筹衔接不够,一些地方甚至不知道有商贸物流规划,造成规划上的“盲区”或重复。二是缺乏有力管理。有些地市虽然设立了物流办,但人手严重不够,主要精力以城市物流为主,无力顾及农村商贸物流业发展,一些商家干脆利用人行道或公共场地作停车场和货物临时堆积场,从而导致被相关执法部门处罚。

3、经营主体较弱、功能单一。目前,四川地震灾区绝大多数地区从事农村商贸物流的经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组织化程度较低。在成都市蒲江、青白江等物流相

对发达地区,从事农村商贸物流的80%以上都是个体户,由于没有统一的经营场所,造成管理困难。从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看,全省目前从事农村商贸物流业的企业大多功能单一,主要以提供货物普通运送服务为主。

4、基础设施尚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农村道路交通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虽然许多地区在灾后重建中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但道路狭窄,通行能力较差,通达深度不够。罗江县等地的农产品基地和一些经营大户反映,由于村道过窄,大型卡车无法进入基地,农产品不能及时外运。中江县在《中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全县目前乡村道路832公里,其中硬化道路398.12公里,泥结碎石路占所有交通道的63%。村社之间道路基本相连。但路况极差,大部分路属泥土路,没有铺设块碎石,下雨天整个路面泥泞不堪,无法通行,给农副产品及农用物资的运输造成极大困难”。二是缺乏全市统一的农村商贸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企业无法通过网络及时获取物流信息,网上交易等先进物流方式不能广泛运用。三是冷藏设施、设备严重不足。成都双流县率先提出建设冷链物流,但也仅有冷藏车16辆、冷藏库1.4万立方米,远不能满足当地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需要。

5、农产品物流不畅严重影响农民增收。2010年什邡市因为柴油危机导致货车无法行驶,大量莴笋积压在田里,菜农贱卖至8分钱每斤也卖不出去;蒲江县柑橘等水果80%以上依靠小商小贩外运,压级压价的现象时有发生;彭州市的菜农也反映菜贩子时常压价收购,自己忙活几个月还不如菜贩子收购一天赚的多;中江许多丘陵地区农民种植的蔬菜根本无法车载运出。同时,许多地区在农产品基地建设时没有综合考虑运输、市场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销售。

6、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尚需加强。虽然成都、德阳、绵阳、都江堰等市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均作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工作量大面宽,监管力量难以全覆盖,农产品质量安全仍存在隐患。2007年都江堰市运到台湾市场的猕猴桃被检不合格,就地销毁数以吨计。2008年蒲江县受“大实蝇”事件影响,导致数万公斤柑橘滞销,最低价格不到常年的1/4。

7、专业人才比较缺乏。目前四川地震灾区从事农村商贸物流业务的各类经营人才中,以“半路出家”者居多,真正具有物流专业背景的极少。目前,在全省职业院校中,只有极少数设有物流专业。在极重灾区德阳市,仅有两所学校开有物流专业。许多地级市甚至还没有一所职业院校开设有物流专业。农村商贸物流专业在全省也几乎还是空白。据业内人士估算,仅成都市发展农村商贸物流最少就需要物流专业人才3000人以上。各地农村商贸物流人才缺口相当大。

8、发展氛围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相对第一和第二产业而言,许多地区支持农村商贸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基本没有。由于缺少良好的氛围和政策环境,使现有的农村商贸物流企业资源无法有效整合。成都双流昆山一农村商贸物流企业主反映,他的企业就在昆山农业园区旁边,带动周边几十个农民就业,促进农民亩均增收100元以上,但企业用电却按工业用电标准收取,成本增加20%以上。此外,一些地方对邮政参与农村商贸物流重视不够,对国家六部委颁布的《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了解不够,邮政参与农村商贸物流发展遇到的办证、设点等具体问题也未得到妥善解决。

三、四川地震灾区发展农村商贸物流业值得借鉴的四种模式

1、以上海农工商集团为代表的农业集成商模式。上海农工商集团是一个农业龙头企业,该集团拥有光明乳业、农工商超市、都市农商社、上海鲜花港、海丰米业等5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涵盖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

主要措施有三个方面:一是借助品牌魅力扩大生产基地;二是利用平台优势吸纳资源;三是拓展合作伙伴做大经济增量。

2、以郑州市大厨房农副产品物流港为代表的农产品物流园区模式。郑州大厨房农副产品物流港是政府发展郑州西区的重点工程,包括厨具、酒类、调味品、农副产品、平价中心五大专业市场,是一个集厨房商业文化及相关产业综合运营的品牌,“大厨房”具备了展示交易、国内外贸易、电子商务、品牌宣传、文化传播等多重复合功能,将致力于打造规模空前、全国领先的“食文化”商业基地。

3、以江苏苏果超市为代表的双向流通模式。江苏苏果超市近年来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上山下乡”活动,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双流通”农产品物流模式,并成为全国供销系统的一个典型。主要做法:一是成功运作基层供销社改制,建成农村营销网络;二是突破传统经营理念,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以订单农业的形式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一种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4、以山东省为代表的农村邮政物流模式。山东省充分发挥邮政网络系统的作用,积极探索邮政参与农资配送,探索出“省—市—县—乡—村”五级网络建设模式、“连锁经营+配送到户+科技服务”的经营模式和“六统一”监督监管模式,建成了山东规模最大、运转高效的农资配送体系,成为全国发展农村商贸物流的先进典型。

四、对四川地震灾区发展农村商贸物流业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促进农村商贸物流发展的“四大体系”

1、建立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体系。按照“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原则,建设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议各地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借助灾后重建资金,尽快完成通村道路、村内道路、农业产业基地联结内外道路的通行能力,村与村、镇与镇之间道路的无缝衔接,从根本上提高农村道路通达深度和承载能力。二是建立铁路、公路、航空等运输部门的联运协调机制,构筑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运输平台。三是充分利用“家电下乡”等优惠政策,加大对农民、农村物流企业购买机动运输车辆的扶持力度。四是落实农产品物流车辆的绿色通道通行证待遇,对向超市、销售点配送农产品的车辆放宽进城时间和通行路段限制,实现方便高效的物流配送。

2、建立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在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方面,一是要要尽快制定农村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灾后重建资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建成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鲜活农产品交易市场。二是通过新建、参股、控股、租赁、合作经营等形式,大力培育日用消费品经营龙头企业,建设配送中心。以龙头企业和配送中心为依托,选择辐射力强的中心集镇,以“小超市、大连锁”为主要形式,以点带面,把农村小超市、便利店作为发展日用消费品经营网络的首选业态,以联网的方式,带动、改造周边乡村经营门店入网加盟,连点成线,连线成网,形成城乡结合、上下贯通的连锁经营网络。三是各地应根据本地特色农产品分布和基地建设情况,规划一批专业市场,如蒲江成佳茶叶专业市场、绵竹年画专业市场、中江中药材专业市场等。

3、搭建覆盖城乡的物流信息体系。据资料显示,浙江省萧山市依托物流信息体系,运输车辆货物配载周期为6小时。而在物流业相对发达的成都市,其运输车辆货物配载周期也是72小时,足见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因此,各地一要搭建农村商贸物流综合信息平台,把目前分散在各地物流办、农委、商务局、物流协会等单位有关农村商贸物流的专业信息整合起来,建立自上而下覆盖城乡的“农村商贸物流信息综合网”,内容包括农资和农产品生产信息、供销信息、仓储运输信息等。

二要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商贸物流企业中的应用与推广。三要建立农村商贸物流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引导各地农村物流企业把握市场信息,减少物流支出,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流程保值增值。

4、健全农村商贸物流及农产品标准体系。农产品标准化是物流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基础。各地应建立由农业投入品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安全标准、农业生产经营规范标准,以及配套支撑标准组成的农业标准体系,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协作,采用先进的技术,如条码自动识别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建立农产品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信息管理,对农产品实施 “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促进农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二)加强农村商贸物流的三大薄弱环节

1、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冷链物流以其对农产品损耗低、食品安全有保障、间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农业产值等优势,越来越受到重视。据统计,欧、美、日等国食品冷藏运输率达80%~90%,我国只有10%左右,成都市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四川地震灾区农村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势在必行。一是允许冷链物流企业以农业用电计价,并根据冷库用电特点,按峰谷电价分时段计价等。二是对按规划建设的冷库给予适当补贴。物流企业购置冷藏运输车辆,参照农民购买农用车优惠政策标准给予补贴。三是推行“生产基地+配送中心+超市”和“生产基地+大型批发市场+配送中心+超市”等冷链物流运作模式。

2、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一个国家或地区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代表着本国、本地区物流的发展进程。应把发展第三方物流作为建设“物流商贸中心”的重要内容和推动成都市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一是对重点物流企业(项目)采取特殊税收扶持政策。大型物流业前期投入一般都在亿元以上,3-5年才能见效,建议对省、市重点物流基地和企业缴纳税收地方留成的50%返还给企业,扶持企业发展。二是优先落实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建设用地。建议有关部门对符合规划的重点物流项目、重点物流企业的用地优先落实,同时充分考虑物流用地紧邻农产品种植基地的原则,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三是建立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的专项扶持基金,用于符合现代物流业发展方向、重点培育扶持的企业和项目的贷款贴息等。

3、加快应急农产品系统建设。“5·12”汶川特大地震及抗震救灾中,应急物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按照省、市物流发展规划要求,编制各地农产品物流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统筹交通、仓储等基础,合理布局建设一批农产品应急物流设施;引导企业建设应急物流系统。

(三)加快建设农村商贸物流发展的“两大工程”

1、实施“农村商贸物流主体培育工程”。以供销社、邮政物流、专业协会、经纪人为重点,建设农业生产资料多元化供应链;以“万村千乡工程”和“双百工程”为主导,培育涉农商贸企业集团,以其自营与加盟的网络为核心,建设农村日用品多元化供应链;以粮食、林业、供销社、民营个体户为重点,建设农业回收物资供应链。同时,鼓励各类工商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参股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市场建设和农产品、农资产品经营。

2、实施“农村商贸物流人才建设工程”。物流水平的高低取决于高素质人才的拥有量。一是把农村商贸物流人才培养纳入各地“就业培训工程”,培养农村商贸物流专门人才。二是提倡企业与当地职业院校合作,开设物流专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加强农村物流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三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步实行农村现代物流产业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课题:四川地震灾区农村流通现状及灾后重建措施(课题编号09ZS29)课题组成员:陈世平,李晨赵,夏位前,周惠英,李莲华,李斌

参考文献

[1] 《中华合作时报》 2008年5月21日

[2] 《中部与东西部农村物流业发展不均衡分析》 宋向清

[3] 《中江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中江县农业局2011年3月

[4] 《绵竹市商贸物流业发展现状》绵竹市商务局2010年3月

[5] 《成都市农村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 成都市政策研究室2009年5月

商贸物流业调研 第6篇

文章

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市场调研文章

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把江苏发展成为服务业大省,把徐州规划为江苏三大都市圈之一,以及大力发展东陇海产业带的战略定位,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在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城市的进程中,应该继续在加快建设区域性大市场,着力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方面有更大的作为,以服务和满足我市及区域经济建设、社会消费的需求,引领和支撑全市“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

一、市场基本状况

徐州市的批发市场业蓬勃发展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市委、市政府“建设大市

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和“市场兴城、流通富市”的战略方针指引下,得以较快地发展和壮大。目前已涌现出一批在淮海经济区乃至全国较有影响的综合型和专业型的批发市场。据统计,至底,全市已有470家各类批发市场,总成交额达亿元。其中,超百亿元的2家,即徐州区域生产资料市场和宣武小商品批发市场;超10亿元的5家,如朝阳、升辉等;超亿元的26家。我市批发市场基本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两大类。综合型批发市场中规模较大、专业性较强的主要有徐州区域生产资料市场和宣武小商品批发市场。徐州区域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年已达1亿元,也是我市第一个国家级市场,年被全国市场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全国百强市场,在全国同类市场中列第四位。专业类批发市场有以淮海蔬菜批发市场、黄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代表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以海云电脑城为代表的it行业市场;以红星美凯隆为代表的家居

用品批发市场;以升辉建材大世界为代表的装饰建材批发市场等。各类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较迅速,有较强影响力和辐射力,对服务生产、方便生活、带动就业、繁荣全市经济发挥了极其重要作用。

二、目前市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各类批发市场中的多数市场虽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但也普遍存在制约其发展的因素。1.市场发展资金短缺,缺乏发展后劲。市场规模的发展壮大需要一定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后续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批发市场的改造、扩容和升级。从而造成市场档次不高、功能不全,难以发展壮大。

2.市场管理部门的服务意识有待增强。虽然目前各项针对市场的政策较以前宽松,“三乱”现象明显减少,但政策上的扶持力度仍然不够,“肠梗阻”现象依然存在。市级领导很重视市场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但具体落实难。

3.市场建设竞争无序,业态雷同,不按市场规律办事,严重影响批发市场做大做强,社会资源浪费严重。如生产资料类的批发市场,过去市区曾有四家同类市场,即:由物资集团主办的区域生资市场、原二轻局主办的庆云物资市场、管道局主办的第二生资市场,还有目前南三环路的东兴物资市场。但由于业态雷同,不按经济规律办事,造成的经济损失是难以估量的。与区域生产市场一路之隔的庆云物资市场有场无市,从兴办之日起,始终未能形成气候;管道局的第二生资市场早就夭折在襁褓之中,东兴物资市场目前也困难很大。但是,目前还有一些开发商和地方政府,仍只顾局部利益,不汲取教训,仍然争相上马三个经营同类商品的市场,动辄投资数亿。又如,民主路不足二公里路段内,三家鞋城在搏杀;北郊一公里范围内有四家家居用品市场为邻,此类例子不胜枚举。由于网点布局不合理,业态雷同,需求不足,导致部分市场有场无市、举

步维艰,难以做强做大,资源浪费严重。4.大部分市场主体规模仍然偏小。全市超亿元市场仅占现有市场总数的13%。5.技术手段落后,功能单一,服务水平不高。目前的批发市场仅以现货交易功能为主,其仓储、加工、运输、质检、配送以及电子结算等功能大都未能配套。

6.批发市场信息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流通效率。

7.相应的市场交易制度还不完善,经营秩序混乱,交易行为得不到有效约束,信用状况较低。

以上问题严重制约了批发市场发展与壮大,影响了物流集散中心的形成。

三、市场的发展思路与建议 目前,徐州批发市场的建设又面临新一轮发展周期。正步入调整、提升、新建阶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现代商品流通规律,分析与研究我市批发市场的现状,积极探索如何加快全市批发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建设一批有影响

力、辐射力的大型批发市场。

1.改造、提升传统的批发市场。我市原有的6家批发市场大部分组织形式、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功能单一,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流通的发展需要。因此,要按照现代物流中心的要求改造、提升现有的批发市场,使之做大做强。

一是要加快综合型市场向物流集散中心转型的步伐,通过引进现代物流,从而实现批发市场的交易、仓储、运输、加工、配送、信息传导等多项物流功能和增值服务,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使之尽快形成商贸物流中心。要按照省委《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实施纲要》中“加快改造提升一批交易额已达百亿元的徐州区域生产资料市场等大型特色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重点提高其专业化、信息化,实现规模持续扩张、功能不断完善”的要求,加快徐州区域生产资料市场改造、扩容、提升的步伐,加快徐州区域金属材料市场迁建进度。率先把这两个区域性市场进一步

做大做强,真正形成区域性生资类商品物流集散中心。

二是农副产品市场要主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农户”、订单农业、基地建设、经纪人队伍、协会组织等多种链接形式,把分散的小规模农家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对接,提高农副产品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此类市场可以淮海蔬菜批发市场、黄淮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实现供销一体化带动我市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三是装饰材料市场要努力做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以销售带动装饰材料加工,以销售带动装饰材料生产。升辉、新世纪、丰县木材市场、邳州板材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在这方面有新的作为。此类市场同时还可以向“家居购物中心”的模式推进,建立装饰工程交易中心,吸引家装公司进驻,形成“房屋装饰”、“家居用品”的市场组合,为创建“第三类市场”的全新模式打基础。四是it行业批发市场也要向南京等先

进地区学习,向一体化发展,要发挥其行业协会的作用,规范化经营,以规范促繁荣,努力打造以海云电脑城为龙头的淮海经济区最大的it市场带。五是整合一批市场,对相邻的同类市场可以采取资产重组或加盟实行集团化运作模式,打造联合舰队,整合做大一部分市场,如以红星美凯隆家俱市场为龙头,以加盟或买断进行资产重组,归集相邻几家家俱市场,对其它经营商品雷同,又难以做大做强的小型市场,也可以引导走宣武与新生市场的路子。

.引进连锁模式,大力发展县区和农村批发市场。由于国家“三农”政策的带动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加工业日渐发达、农民的消费需求日趋旺盛。加快农村批发市场建设十分必要。市区的一些专业批发市场可以在重点乡镇采取直营或加盟方式设立分市场。一方面方便 和满足农民生产与生活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扩大各类批发市场的发展空间。徐州旧机动车已先走一步。批发市

场可以学习借鉴连锁经营模式,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治理和规范现有市场。对管理混乱的市场,要加大整治力度,对自发的马路市场要继续整治和取缔。市场整治要建立长效机制,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推动各类批发市场健康发展。.培育大的批发商。我国已进入21世纪新的经济发展时期,批发市场应从重视市场的场所建设转向现代大批发商、大代理商、大经销商的引进和培育。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批发市场的竞争力与辐射力。要加快转变“担篮小卖”的经营模式。

.积极探索和引进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对传统批发业是一场革命。电子商务的腾飞给我国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商品在内的大宗商品批发交易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空间和模式。凡是适宜进行大批量批发商品,通过电子商务,可以有效延伸交易途径,扩大交易圈,加速交易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因此,引进电子商务进

行批发交易,是各大宗商品流通的发展方向,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应积极因势利导,提升批发市场技术含量和工作效率、效益。

.加大大型加工制造企业与大型批发市场的互惠合作。二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单纯的生产、批发向两头延伸,用供应链原理改造自身,发挥大型企业的组织优势,创新出一条以产品为纽带、以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物流配送到下游产品销售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建立新型的产供销合作关系,为创建现代化的生产、流通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立听证会制度。对申报新建的批发市场一定要组织听证会,组织相关各方进行缜密论证,对业态雷同,布局不合理的项目,要审慎批建,防止地产商圈地行为,避免重复建设,浪费社会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对批发市场建设要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加以引导,防止短期行为,不应单纯追求市场数量,而应着眼于发展前景。还要

协调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推动市场建设有序发展。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协调好工商、税务、交通、城管等部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做到人性化管理,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和繁荣。

上一篇:建筑毕业生自我鉴定下一篇:火车站客货运输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