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

2024-09-05

数学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精选18篇)

数学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1篇

B.35+25=60 60+3=63

第9种方法

师:真了不起,你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这些内容在书上也有,把书翻到P41,书上有3种方法,你们想出的方法比它还要多。仔细看看,看得懂吗?像这样在位置表上圈圈,画画有什么好处?

(本着“留足够得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对协作能力,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练习

1、师:其实,挑两样东西的方法很多,你看

38+29 挑的是什么?

34+28 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该付多少钱?你能很快口算吗?

拿出练习纸,想想,把答案写下来,如果有的同学有困难,也可以在下面的位置表上先圈后写。

2个同学 详 略

2.学生任意选两样玩具,口算价格 ,在小组内交流

师:现在如果给你两样玩具,你会怎么选,要付多少钱?请你们说给小组同学听听!

(学生自由说,教师巡视去听,请两个学生说。)

(通过这一层次的练习,学生在这一节课里将不在是习得简单的数学知识,而是学会了终生受用的学习方法。)

四、总结

师:刚才我们学了些什么新本领?你们想知道自己的本领有多大,我们去玩个游戏。(略)

数学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2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积极思考的习惯、与同学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口算。

教具准备:

课前在黑板上贴一张课外读物目录、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激趣,复习导入

1、同学们,春天来了,小树林里到处显现春意盎然的景色,今天就让我们的绿色行动走进小树林。(课件出现小树林)

2、啊,这里的空气真清新,这里的树木真繁茂。唉,随风飘来的塑料袋却破坏了这的美景,让我们把它们收集起来,还大自然一份和谐,好吗?(课件出现练习题) 只要你答对上面的问题,这个愿望就会立刻实现,快快行动吧。

3、咱们请这一组的同学来完成这项任务好吗? 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前两道)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一)25+7

1、这么快大家就捡了4个塑料袋,让我们去看看其他小伙伴有什么收获。(看图)

2、从图中你获取了那些数学信息?(出示收集塑料袋的信息)

3、根据这一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你真会提问,把这个问题一起说说,我写下来好吗?)

4、怎样求“他俩一攻捡了多少个塑料袋?”

5、怎样列式?

6、25+7怎样算?先请同学们自己动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请小棒来帮忙。比比那组同学想得最快,开始。

7、这么多同学想好办法了,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8、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想法?

(1)这位同学用的是书的方法,可以,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2)你沿用了我们上节课的方法,先将个位相加,5+7=12,再用12+20=32。可以吗?谁还有不同的想法?

(3)你是先将25个位上的5凑成十,5+5=10,在与20相加,10+20=30,最后再用30+2=32。这个方法行吗?谁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的想法给了我们启发,所以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你是先将一位数7凑成十,7+3=10,10+22=32,这样行吗?

9、同学们用了这么多方法都得出了25+7=32,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说给同位听一听。

10、今后做题时,你们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二)16+9和22+8

1、除了塑料袋,同学们还见了那些垃圾?(出示剩下的信息图)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板书)

3、这两个问题有同桌分工合作完成。一人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解答。完成后与你的同位交流一下你写得算式及你的算法。

4、选择“一共捡了多少节电池”这个问题的同学,能把你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你能告诉我要求“一共捡了多少节电池”需要用到哪一组相关联的信息吗? (解决“一共捡了多少节电池”这个问题,必须选择与电池有关的信息) 那你得算式是?怎样算的? 有不同的算法吗?

5、选择“一共捡了多少个易拉罐”的同学,谁代表说说你的想法? 你是根据那组信息来求得?算式是?怎样算的呢?

(三)揭示课题

1、刚才我们计算了三道加法算式,在计算的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他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有什么不同?

2、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三、巩固练习

1、连线

今天我们的环保行动可这有成效,瞧,这就是我们的战利品,可这么多垃圾,我们该将它们装到那辆回收车上呢?我想着一定难不住你,赶快用直尺连一连将垃圾送到回收车上吧。 看你连得对不对。集体订正。

2、直接写得数

哎,垃圾都装上车了,汽车怎么还不开动啊。原来熄火了,不过司机师傅说了,如果你们算对书上的问题,就可以帮汽车重新发动起来,同学们,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3、看图列式

(1) 你们的表现真令人刮目相看,大家可真称得上是环保小能手,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动物界中也有很多环保标兵,让我们们去认识一下他们吧。

(2)你能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提出什么问题?

(3) 指名提问,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江算是写到横线上。

(4) 还有不同的问题吗?(指名说)将算式写下来。

4、小结布置作业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设计 第3篇

教学目的:

1.明确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 掌握计算方法, 能正确口算。

2.了解竖式计算的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算法多样化

教学难点:体会相同数位对齐

教具:计数器

学具:计数器、小棒

教学时数:1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

孩子们, 春天美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春天吧。 (欣赏图片) 勤劳的小蜜蜂正在采蜜呢?让咱们去帮帮它, 愿意吗?

二、创设情境, 自主探究

(一) 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小蜜蜂很感谢咱们班的孩子, 想和大家做好朋友, 高兴吗? (高兴) 现在就让这个新朋友带着我们去感受春天。出发之前, 小蜜蜂准备提前购买车票, 想知道:咱们班男孩子有多少人?女孩子有多少人? (生回答, 师板书)

师:全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 该怎样列式呢?

出示: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列算式, 师板书。) 22+25。孩子们观察一下, 22、25是几位数?

师揭示题目: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一个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

首先, 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 请孩子们利用计数器、小棒来拨一拨, 摆一摆22+25, 看看他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操作) 然后全班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怎么摆的?

教师指导, 学生表演:

1.先拨出 () , 再拨出 () , 刚才这位小朋友在拨的时候, 我们可以发现十位与与十位和起来, 个位与个位和起来。) (答得真流利, 奖励你)

2.先摆出22根小棒, 再摆25跟小棒, 你怎样看出它的结果。整捆和整捆的和起来, 单根和单根的和起来。也就是十位和十位和起来, 个位和个位和起来。 (你真能干) 好, 现在请孩子们把小棒和计数器放进抽屉里, 看看谁的动作最快。

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师:孩子们, 你能不拨计数器, 不摆小棒, 直接计算22+25吗? (能) 请前后4个小朋友一组, 把你的计算方法告诉小伙伴, 看看谁的方法最多。

最后进行全班交流:

等全班同学交流后,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解决办法。

1.师:这个孩子, 请你来说。 (太棒了) 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还有和他不同的方法吗?

2.师: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先写22, 在对着22的下面写25, 25的左边写上+, 在25的下面划一条短线, 表示等于。为什么“5”要写在个位“2”的下面呢?“2”要写在十位“2”的下面? (个位和个位对齐, 十位和十位对齐) 怎么算了?

师:通常情况下, 我们一般先算个位的2加5等于7, 7写在个位上, 再算十位上的2加2等于4, 4写在十位上, 所以22加25等于47。

板书:口算:

师:现在你告诉小蜜蜂我们班有多少人? (47人) 那好, 让我们准备出发吧。

(二) 两位数减两位数

1.创设情境

师:从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一辆车坐26人) 我们47人坐一辆车够吗? (不够)

还差多少个座位?怎样列算式?

生:47-26=

师:好, 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另一个内容, 两位数减两位数。 (板书)

2.出示数位图:

师:我们看小蜜蜂是怎样算的? (出示数位图)

师:这表示多少了? (47) , 要减去26应怎样表示?请你来说。 (学生说) 十位上去掉几个, 个位上去掉几个?你听明白了吗?通过数位图, 我们知道十位与十位相减, 个位与个位相减。)

3.学生交流算法

师:如果不用数位图, 我们还可以怎样算47-26, 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你来说。还可以……大家能用竖式计算吗, 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师:我们也可以用竖式计算减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先写47, 在对着47的下面写26, 26的左边写上-, 在26的下面划一条短线, 表示等于。先算个位的7减6等于1, 1写在个位上, 再算十位上的4减2等于2, 2写在十位上, 所以47减26等于21。

师小结:我们在进行减法的计算时, 也要注意十位和十位相减, 个位和个位相减。

师:请同桌的孩子说说你喜欢的方法。 (××××)

师:一辆车不够, 现在又来一辆车, 让我们一起坐上车快乐出发吧。

三、练习巩固

1.小蜜蜂想在草地的左边和右边各种上一些小树, 让春天变得更美。他用小棒摆了摆, 请帮它算一算, 左边种多少棵, 右边种多少棵?请大家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的上面部分。 (师评讲订正, 全对的举手, 太棒了)

2.小蜜蜂采了些花, 他摆出了两个数位图, 请你算一算?

3.孩子们真能干, 小蜜蜂又要带着我们到动物村庄走一走, 但要经过一条弯曲的石子路, 有信心吗?

轻松一刻:我真佩服大家。就要到动物村庄了, 高兴吗?让我们一起跳起来吧! (学生跳舞) 在玩的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动物村庄的小动物找不到家了。 (学生说) 那怎么办? (学生想办法) 好, 我们送小动物回家吧。你们真是一群助人为乐的孩子。小动物请大家参观一下动物村庄, 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

孩子们, 你们真是太能干了, 能告诉我, 在这次交游中, 你学会了什么?

五、拓展

小蜜蜂要回家了, 他给你们留了一些题, 自己试一试。出示:

12+ () =34

() -32=15

数学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4篇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5~8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探索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过程,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初步理解笔算加法的顺序和进位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两道题,谁愿意来算一算?(指名板演)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口算。(指名口答)

1.口算。

8+6 45+7 1+5+1

3+8 69+4 2+6+1

5+7 47+8 3+4+1

2.用竖式计算。

53+21 6+22

师:(指学生板演的竖式)他们算得对吗?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

師:是的,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探索算法

师:我们先来看一幅图(出示教科书第85页例题的情境图,标明小华和小明)。瞧,小华和小明正在欣赏邮票呢。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小华有34张邮票,小明有16张邮票。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师:很好。你能把这道题的意思完整地说一遍吗?(学生口述)求一共有多少张邮票,该怎样列式呢?

生:34+16。(板书:34+16)

师:34+16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先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1:(边说边演示)我是用小棒摆的。先摆3捆和4根小棒,再摆1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是50根。

师: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0根小棒的?

生1:3捆和1捆合起来是4捆,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4捆和10根合起来是50根。

师:你算的是对的。能把你摆出的小棒整理一下,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这里有50根小棒吗?

生1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为什么可以把它们捆成一捆呢?原来的4根小棒是——4个一,6根小棒是——6个一,4个一和6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

生2:(边在计数器上拨珠边说)我是用计数器算的。先在计数器上拨出34,再在十位上拨1颗珠,个位上拨6颗珠。现在个位上有10颗珠,10个一是1个十,把个位上的10颗珠去掉,在十位上添上1颗珠。算出来也是50。

用竖式计算,先算什么?

师:个位上4加6得10,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表示1个十,所以要写在十位上。为了和原来的加数区别开来,进上来的1,要写得小一些。再算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是几加几?

生:十位上是3加1,再加进上来的1得5。

师:所以34加16等于50。(指个位上进上来的1)谁来说一说,这个1表示什么意思?

生: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上进上来的1。

师:这个1在用小棒算时是什么?在用计数器算时是什么?

生1:用小棒算时是捆起来的那一捆小棒。

生2:用计数器算时是进到十位上的一颗珠。

师:很好。请小朋友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把这道题用竖式再算一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

师:用竖式计算加法,从个位算起。如果从十位算起,方便吗?为什么?

师:会用竖式计算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了吗?(会)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请小朋友独立地用竖式计算。(出示“试一试”)

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师:(请板演的小朋友)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先算个位上5加8得13,在个位上写3,向十位进1;十位上6加2再加1,得9,就在十位上写9。65加28得93。

师:他算得对吗?十位上是6加2得8,为什么还要再加1呢?

生:这个1是从个位进上来的,所以要加上。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有什么不同?(完成课题的板书:进位)

师: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注意些什么?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师生共同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四、课堂总结(略)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第5篇

课本第15—17页例1、练习四

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育学生要保护野生动物。

三、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课本15页的情景图,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33+5811+57+35+2815+45

23+7517+4027+6838+15

(二)探究新知

1、新授: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

师出示15页的动物图片。

2、学习例1

(1)师出示中国特有动物的种数统计表。

(2)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

(3)师投影出示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4)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98+25)

(5)学生尝试进行计算

(6)找学生说说在计算中遇到的新问题,并解决的方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

98从个位加起:8+5=13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3。

+25十位9+1=11再加上进位1是12,满十向百位进1。

123十位写2,百位写1,98+25=123。

课堂小结:我们学会了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计算认真,不算错数,不抄错数。

3、做一做(课本16页)

找学生上黑板演算,其他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停止。

(三)课堂作业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第6篇

1.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全过程,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独立性。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突出算法多样性。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进行一组口算训练,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口算练习题)

12+7= 5+46= 43+9= 78+4= 45+9= 20+50= 30+40= 51+10= 36+10= 10+14=(学生开火车回答,集体订正)

师:大家表现得非常好,老师相信,这节课的知识你们也能全掌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

二、观察情景图,引出课题

师:六一儿童节到了,黄山路小学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要到鸟岛上参观,他们来到了码头正等着坐船呢!(课件出示教材91页的情境图)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学生回答,老师及时进行评价,问学生“限乘68人”表示什么?)

师:看,同学们在上船,快要出发了。(课件出示教材92页的情境图)1.教学不进位的两位数加法

师:船上坐的是哪些班级的人?他们一共有多少人?能坐下吗?引出学生的算式23+31(板书)

师:那怎么进行计算呢?(问学生:你是怎么算的?怎么想的?)23+31: 20+30=50 3+1=4 50+4=54 20+31=51 51+3=54 23+30=53 53+1=54(能坐下吗?)

(老师提醒学生注意选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口算练习,看谁抢得快,答得快?(出示课件)

52+12= 63+15= 12+13= 31+52= 43+24= 14+5= 45+52= 在口算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想的过程,及时评价。2.教学进位的两位数加法

师:1班和2班搭配在一起在上船,还剩下3班和4班,如果他们两个班搭配在一起该怎样列算式?谁来说说?

学生列算式,教师板书:32+39 师:这个算式与前面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对,有进位,那应该如何解决呢?(学生先试做,后交流)

教师板书过程,并及时对学生的做法进行评价。32+39: 30+30=60 2+9=11 60+11=71 30+39=69 69+2=71 32+30=62 62+9=71(能坐下吗?)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口算题,你们还敢不敢来挑战?(出示课件)14+16= 23+56= 15+26= 36+47= 48+25= 31+49= 57+16= 49+28=(注意多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3.总结提升: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学习的两种加法的练习,我们是怎样进行计算的?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师(小结提升,突出转化思想):同学们真是太棒了!能够想出这么多种算法!老师发现,你们的这几种算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把它转化成以前的方法来口算!你们的这种做法很好,在生活和学习中,如果你遇到困难就可以把它转化成你知道的知识来解决。

4.课中休息

师:同学刚才的表现都非常棒,下面咱们一起跟上黄山路小学的同学们去看看鸟岛上的美丽风景吧!(出示课件,同学们休息一下)

5.问题扩展

(课件再次出示情境图)师:看着情境图,你们还能提出其他的加法问题吗?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

师:怎样分配班级,使大家都能坐下? 结果:一班和四班合乘 23+39=62 二班和三班合乘 31+32=63

三、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的加法,包含两种情况:进位的和不进位的,都是将它们转化为我们以前学习的口算加法的方法来做。

2.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第7篇

一、复习

35+20 34+5 26+30 54+2

学生口算后交流算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新授

1、出示情景图:

(1)学生观察,交流图意

(2)师:要求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的?

(3)学生列出算式

(4)算法交流(可以让孩子依据前面的经验进行)

A、先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究算法(先把几个十合起来,再把几个一合起来,最后再将两个结果加起来)同时用算式表示(先算:40+30=70,再算:3+1=4,最后算70+4=74)

B、通过计数器再验证。

(5)及时巩固

计算:43+32= 25+41= 主要让孩子进行算法交流(有困难可以利用小棒或计数器)

(6)小结算法并介绍竖式

出示竖式让学生观察:

师:两个加数一上一下,是怎样对齐的?

两个加数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那应该怎样加呢?(学生观察交流,自己总结出计算方法。)

(7)巩固

用竖式计算: 34+24= 45+34= 23+72= 55+23=

(交流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2、减法竖式的探究:

(1)师:刚才我们用竖式计算了加法,那么竖式能计算减法吗?

师出示:43-31=

让孩子根据刚才的经验先自主试一下,再进行交流。

师总结:在利用竖式计算减法的时候,一样要数位对齐,一样从个位减起。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2)练习

利用竖式计算:56-34= 76-32= 66-22= 98-78=

学生自主计算后板演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板演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先观察,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原因,进一步巩固笔算方法。)

3、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让学生通过观察,体会两个数量之间的多少,多几个,少几个,为下节课作铺垫。)

数学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8篇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4~85页例3, “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

2.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小棒、计数器。

一、激趣导入

师:请看,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鸡) 其实它是我们寄信用的一张邮票, 鸡只是它上面的一种图案。它上面的图案还可以是其他的东西, 例如, 兔、人物或者花朵。 (投影出示)

师:它们漂亮吗? (漂亮) 就因为它们的图案各种各样, 非常漂亮, 有很多小朋友喜欢收集这些邮票。

二、主动探究

1. 教学例3

(1) 出示例3, 列出算式。

师:看, 这两个小朋友正在收集邮票呢。请你仔细观察,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出示)

根据问题, 怎样列式? (板书:34+16=)

师:34+16的结果等于多少呢?

请你们先用手里的小棒摆一摆, 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

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 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师:谁愿意上来用小棒摆一摆?

先摆多少?再摆多少?下面怎样办?

点拨:个位怎样加, 你们用小棒是怎样做的?为什么把它们捆成一捆呢? (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 是1个十)

师:这1个十放在哪里? (放在整捆下面) 结果是几个十, 是怎样算出来的?

说明:把4根和6根合起来是1个十, 放在整十的下面;再把3个十加1个十等于4个十, 再加1个十, 得5个十是50。

师:计数器又是怎样拨珠得出得数的呢?谁愿意上来拨一拨?

点拨:计数器上拨出加数34, 要加16, 就先在十位上拨1颗, 到个位上拨出6颗时, 你是怎么做的?

师:为什么要拨去个位上的珠, 向十位上进1颗? (个位上满10, 要向十位进1个十)

现在计数器上的结果是几个十, 是几十?

看投影展示。

(3) 尝试笔算, 学会方法。

师:刚刚我们用小棒、拨计数器的方法算出了得数, 那你能按刚才算的过程, 想想用竖式可以算吗?

让学生说, 老师板书。

提示:个位上4加6得10, 向十位进1, 个位写0。进的这个1表示1个十, 所以要写在十位上。为了和原来的加数区别开来, 进上来的1要写得小一些。

师:十位上是怎样算出“5”的?

归纳:谁来说说, 笔算34+16用竖式怎样算? (指名让学生说)

填算式的得数和单位名称。

2. 教学“试一试”

师:刚刚是我们共同完成的一题, 下面请你们自己独立完成一题。 (出示65+28=)

指名板演, 其余学生在数学本上试着算一算。

师:谁来说说竖式个位上怎样算?怎样写?算十位上时要注意什么? (要加进上来的1)

3. 归纳算法

师:请观察黑板上的这两道题, 你们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出示:个位相加满10了, 要向十位进1)

揭题:对, 这就是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 ﹞

下面请小朋友说一说,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注意些什么? (出示:个位和个位对齐, 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三、巩固练习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师:下面我就按照你们的说的注意点来做几道习题。

学生在书上练习, 指名4人板演。

交流:选两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 做“想想做做”第2题

分组做题, 重点让学生说最后两题。 (注意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竖式格式)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指导学生读题。

师:你是怎样理解“两边各栽25棵树”的?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教学反思】

数学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9篇

[教学目标]

1.体会加法的意义,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经历探索和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工整的习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小棒、直尺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一)复习

(1)开火车口算

30+40= 40+50= 83+5= 33+6=

20+60= 10+25= 21+30= 45+30=

(2)指名说说以下几个数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73、63、40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观察情景图,获得信息

师: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看,他们来到了博物馆门前,小精灵明明正热烈地欢迎他们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图)

出示P11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全班汇报发现。(二(1)有35人,二(2)有32人,二(3)37 人,二(4)34人,每班由2名带队老师)

2.看图提问

师:你能根据图来提出数学问题吗?(生自由回答。)

师:有这么多的问题,关于二(一)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如何解答呢?二(一)班和二(二)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学生独立思考。)

二、探究建模

1.出示:二(1)班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1)用口算35+2=37。(2)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合起来是3捆零7根,也就是37。(3)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3+0=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师生共同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数位要对齐,分开点写,用尺子)。

2.出示例2,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第二个问题。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4.出示课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P12和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共同订正。

四、回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第10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孩子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基本的数感,引发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算法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2+8=

36+=

63+7=

3—8=

8—9=

40÷=

6×7=

6÷4=

7×6=

8÷6=

二、探究新知

师:XX年世博会在上海市举行,上海的一所小学组织同学们去参观世博会了,我们去看看他们出发的场景吧。(出示)

师:在这个场景中,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呢?

预设——生1:有六个年级去参加,每个年级都有两个班;

生2:一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分别是:1班3人,2班34人。

生2:二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分别是:1班39人,2班44人。

生3:三年级每个班的人数分别是:1班33人,2班36人。

……

师:那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提出问题

预设——生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生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生3: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提醒学生注意叙述的完整性。同时教师利用显示出学生提出的不同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那我们就先来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吧

2动手操作,分享展示

(1)呈现问题:教科书P11例1的第(1)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①分析解答:我们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预设——生1:我们已知一年级1班:3人,2班有34人。

生2:题目要求我们求出一年级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就是买多少张票。

生3:列式是3+34

②独立计算:你能想出多少种不同方法?想一想。

学生尝试独立口算,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③小组内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探索的成果(计算方法)。

④展示汇报:指名小组代表回答,引导学生完整表述出算法,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计算:

方法一,先算3+30=6,再算6+4=69;

方法二,先算3+4=39,再算39+30=69;

方法三:先算30+30=60,再算+4=9,最后算60+9=69;

学生在汇报方法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简单加以概括或提炼。如:方法一,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方法二,先加一位数,再加整十数;方法三,整十数加整十数,一位数加一位数,再把结果想加。可能有些同学还会说出其他的算法,只要是合理、正确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3比较反思:

(1)师:同学们真厉害,想出来这么多的口算方法。那么,这么多口算方法之中,每种方法都各有特点,你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你自己呢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呢?

(2)如果再让你口算一题,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口算?

4.重点呈现:

(1)我们来看看书上向我们介绍了哪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

(2)教师引领板演前第一种口算方法计算过程的思路图,再利用展示第二种和第二种计算方法计算过程的思路图。

(3)探究:为什么要把3分成30和两个数来分别加呢?(降低口算难度,同时利用转化和迁移的数学思想,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总结题:

师:像34+3这样的题目有这么多的口算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板书题:两位数加两位数

6再度探究,建构方法

解决问题2: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自主探究:学生独立解答,并用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出结果,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交流汇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展示汇报:指名小组代表回答,引导学生完整表述出算法,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计算:

方法一,先算39+40=79,再算79+4=83;

方法二,先算39+4=43,再算43+40=83;

方法三:先算30+40=70,再算9+4=13,最后算70+13=83;

(学生汇报方法的同时,教师选择先加整十数,再加一位数的方法板书,并画出计算过程的思路图。)

.反思小结:同桌议一议:经过这两次尝试,你最喜欢哪种口算方法呢?你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你自己?哪种方法更合理?

全班交流。

4.减法同上:创设情境;探究算法

6-4=11

6-48=17

(1)再次呈现前面学生提出的其他数学问题,师:你能从刚才我们提出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来解决吗?

(2)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请学生汇报结果与算法,其他学生汇报自己的对错情况。对于出错的学生,师生共同帮助其分析原因。

三知识应用:

做一做。

2先说一说,再计算。

3填一填。

4小马过河。

解决问题。

四布置作业。

作业:(1)、第12页练习二,第2~4题。

(2)、第13页练习二,第6~8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第11篇

1. 理解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

2. 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知识,探究出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出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3. 能用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

4. 估算初步。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2 第12篇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是学生能够根据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旧知识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 的新知识。

技能目标: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在竖式计算中,解决“对位”,“进位”和“计算顺序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观察第8页主题图。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 1)班级人数;2)限乘人数

(二)新授

四个班一起去博物馆参观,二(1)36人,二(2)30人,二(3)35人,二(4)34人,,需搭乘两辆车前往,但车有人员限制,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讨论:要想知道哪两个班可合乘一辆车,就必须算出不同的两个班乘车总人数。)

1、不进位加法

例1: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2)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师: 36+30= 1)可以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

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教师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

2)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 汇报交流: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生:从个位加起

生:个位 6加 0等于6,十位上3加3等于6,得出竖式答案66。生:我想从十位加起,十位相加为6,个位相加为6,也得出答案为66。3)师:小结计算过程:(借助小棒演绎竖式加法)3 6 + 3 0 个位 6加 0满6,说明个位为6.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个位下写个6,十位相加为6,得出答案66.(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做一做)

例2:我们来计算二(3)班和二(4)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

引导学生计算,做法同例1。(做一做)

2、进位加法

例3.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3)班能不能合乘一辆车。师: 36+35= 1)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学生摆好后指名汇报是怎么摆的。教师多媒体演示摆小棒过程。

2)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 汇报交流: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生:从个位加起

生:个位 6加 5等于11,满十了,向十位进一。

生:我想从十位加起。

生:如果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还要再加1,很麻烦。

3)师:小结计算过程:

+ 3 5 个位 6加 5满十,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师:个位上还有1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1.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经过计算36+35=71(人),71人比“准乘70人”多,所以二(1)班和二(3)班的同学不能合乘一辆车。此方案不可以。

检验第三个乘车方案。二(1)班和二(4)班合乘一辆车。36+34=70 可以借助小棒,也可直接用竖式计算。

(做一做)

(三)新课小结。(投影出示三中种乘车方案的算式)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加法的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

(四)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学生汇报后师用多媒体出示)

四、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13篇

一、课件的总体结构

习题课件就像是一本同步练习册, 由封面、简介、目录、习题、参考答案和封底等几部分构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主要包括课件封面、课件简介、课件内容、反馈以及课件封底等几大模块。课件简介模块主要包括课件的名称、制作信息以及使用说明等内容, 课件内容由加法练习和减法练习两部分构成, 是本课件的精华, 学生提交运算结果之后, 系统会自动给予反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二、课件封面的设计

一个多媒体课件即使构思精巧、内容完善、结构合理、素材丰富, 但如果封面设计不当, 课件的使用效果将大打折扣。Flash软件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 具有强大的动画表现能力和交互特性。《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的封面设计充分发挥Flash软件的动画优势, 运用其补间动画以及遮罩等效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课件的使用效率。

三、学习界面的设计

学习界面是课件传递信息的窗口, 也是学生与课件之间交互的媒介, 学生通过学习界面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进行控制、查询和操纵;课件则通过学习界面向学生提供信息以供阅读、分析、判断。充满动画气息、操作灵活的学习界面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有助于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所传递的信息有交互控制类信息和教学内容信息两类。控制类信息的表达方式由按钮、图标等来实现, 学生通过使用按钮、图标等实现对课件的控制操作, 如提交、退出等。教学信息表达方式有文本、图形、图像、动画, 主要用来呈现课件操作说明、提交答案的正误反馈等, 如图2所示。这些构成了课件学习界面的组成要素, 对学习界面的设计就是对这些要素的设计。

1. 按钮的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的交互特性主要体现在按钮元件上, 包括说明、加法、减法、提交、换题、返回等几个按钮。点击“说明”按钮, 将呈现课件的操作说明, 点击加法和减法按钮将进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随机习题, 输入结果后点击“提交”按钮将出现相应的反馈, 点击“换题”按钮将出现新的题目, 点击“返回”按钮将回到课件的主界面。

以加法按钮为例来介绍《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中按钮元件的制作, 在“插入”菜单下选择“新建元件”, 新建一个按钮元件, 命名为“加法按钮”, 进入按钮元件的编辑状态, 选择文件/导入/导入到舞台, 把在Photoshop软件中处理好的背景透明的按钮图片导入到舞台, 使其相对于舞台居中。新建图层2, 命名为“文字”图层, 输入“加法”, 将其颜色设置为黑色, 在“指针经过”帧插入关键帧, 将文字颜色改为红色, 把“按下”帧转换为空白关键帧, “点击”帧的内容与“弹起”帧的内容相同。至此, 一个加法按钮元件就制作完成。其他按钮的制作方法相同, 这里不再赘述。

2. 动画的设计

无论在“加法”还是“减法”习题主界面, 提交计算结果之后, 都会出现相应的提示, 这个提示由一个名为“正误反馈”的影片剪辑来实现。这个影片剪辑一共有四帧内容, 第1帧内容为空, 第2帧是没输入任何内容的提示, 第3帧是输入结果错误的提示, 第4帧是输入结果正确的提示, 图3为该影片剪辑第4帧的内容。2、3、4帧中都分别嵌套着一个影片剪辑元件, 以第4帧为例, 它嵌套一个名为“正确”的影片剪辑元件, 该影片剪辑元件由文字和动画两个图层构成, 动画图层用来实现动态效果,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 文本的设计

Flash中文本工具包括静态文本、动态文本和输入文本三个不同的类型,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充分利用了这三种类型的文本。其中, 横式和竖式的呈现都是由动态文本来实现的, 结果的输入则是由输入文本来实现的, 让在以加法为例阐述文本的设计过程。

在新建的“加法”图层中, 选择“文本工具”, 在舞台的适当位置创建一个动态文本对象, 在“属性面板”中对其进行字体、颜色、大小的设置, 并将其变量参数设置为“i”, 便于后续的调用。复制该动态文本, 粘贴到合适的位置, 将其变量参数改为“j”。

这两个动态文本框是用来显示习题中加数与被加数的, 它们的值是随机生成的, 并且控制在“10~99”的范围之内, 通过构建和调用plus () 函数, 实现加数和被加数的随机显示。

在竖式下方有个输入结果的区域, 该区域是使用输入文本来实现的。在舞台的合适位置创建一个输入文本框, 在“属性”面板中设置“字体”、“大小”、“颜色”、“对齐方式”等, 变量参数设置为“s”。

四、交互的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遵循友好性、灵活性、明确性、功能性、一致性的人机交互原则。单击学习主界面的各个按钮, 都将有相应的交互响应, 各个按钮的交互设计如下:

1. 加法功能的设计

当点击“加法”按钮的时候, 要跳转到加法习题的主页面, 加法按钮的代码设置如下:

2. 减法功能的设计

当点击“减法”按钮的时候, 要跳转到减法习题的主页面, 减法按钮的代码设置如下:

3. 提交功能的设计

在加法习题的主页面中, 输入结果之后点击提交按钮, 如果输入的结果正确将出现如图1所示的界面。提交按钮所赋予的代码如下:

4. 换题功能的设计

在加法习题的主页面中, 点击换题按钮将出现新的加数和被加数, 并呈现当前的题数、答对的数目以及答错的数目, 实现换题效果的代码如下:

5. 退出功能的设计

点击退出按钮, 将退出整个课件, 实现退出功能的脚本如下:

五、小结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 可以帮助教师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 便于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蔡朝晖.Flash ActionScript互动编程技术与实例,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2]许亚平.图像艺术家Photoshop.中央美术学院电脑美术范例教材系列, 2003.

《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启示 第14篇

不曾忘的公开课

12年前的一堂公开课,我在课堂上先创设购买南康特产“月亮花生巴”的情境(每袋24元,要买12袋),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写出算式后,直接问学生:“怎么计算呢?”学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胆小的学生还低下了头,生怕被我指名回答。我又说:“可以先用哪一位去乘呢?”终于,有个聪明的孩子回答“先用个位”,我马上表扬这个聪明的“合作者”,然后绘声绘色地讲解用个位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的方法。接着又启发学生:“个位乘完后,再用哪位去呢?”这时,发言的学生更多了,我便慢条斯理地给学生演算了第二步和第三步。最后,还展示了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法则,要求学生记下来。

课后,备课组教师评课时,大多数老师认为这节课上得不错,条理很清晰,讲解很清楚,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也很高,而当时年轻的我,心里也充满着喜悦。但是,当我再一次上这个内容时,我认识到了12年前的我是多么的不称职,12年前的课是多么的肤浅,12年前的学生是多么的“可怜”。

今天的同一节课

今天再讲这节课时,我首先出示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课件出示王老师购买课外书的情境图:每套课外书14本,2套一共多少本?10套呢?让学生计算这两个问题,唤醒学生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记忆,为学习24乘12做好铺垫。运用自主建构方法,画一画,算一算。

师:买12套一共多少本呢?请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试着用点子图表示出来,然后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同学交流。

生1:我先算买10套一共多少本,24×10=240(本);再算2套多少本,24×2=48(本);然后合起来:240+48=288(本)。

师:你是把新知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化难为易。真了不起!

生2:既然两位数乘一位数可以用竖式计算,我想两位数乘两位数应该也可以,所以我用竖式计算:,但是我没有想出怎么计算?

师:哪个小组已经探究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生3:我们也是化难为易的,把这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划分为我们学过的三个竖式:

师:真了不起,这三个竖式分别和生1的哪个算式是相同的?

师:看来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可以化难为易,分成三个竖式来计算,可不可以把这三个竖式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简便的竖式呢?请在演算本试试。

(然后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再集体交流。)

生4:

我故意迷糊地追问: 这个算式是点子图的哪部分?又是点子图的哪部分?呢?

让学生在点子图上圈一圈。

课后给学生留一些思考性的作业。比如,这么多方法,你最喜欢哪种?为什么?组合在一起有什么好处?概括一下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两次执教的感悟

启示一:教师要读懂教材 这两次执教《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启示:教材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读懂教材是基本功。要领会编者意图,认真研读教材。我发现,教材的编排是非常合理的,它以简单生动的对话创设了买书这一生活情境,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表明了设计理念和本节课的重点及关键,而2003年,我不重视教材,花了很多的精力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却依然偏离教材编写意图。

启示二:教师要用心读懂学生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具备了解学生的意识和能力。《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003年,我没有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生长点,而直接教学24×12的计算方法。而今,课伊始,我让学生在情境中计算解决24×2和24×10,唤起学生笔算经验,为建构24乘12的计算方法搭建桥梁。在探究完笔算方法后,我让学生做了三个对比:第一,合在一起的竖式和分开的三个竖式有什么联系?第二,你最喜欢哪种计算方法?第三,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有什么异同?三个对比,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学生感悟到原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这么简单!

结束语

2003年,因为笔者的包办代替,学生没有经历自主探究,尽管学生计算正确率高,但它仍然是一节失败的课,因为它缺乏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缺乏学生智慧的火花。“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与“懂”中的学问有多深,不是教师天生就能体悟和参透的,只有读懂教材,用心地读懂学生,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关注每一节课的细节,不断总结和反思,才能再迈上更高的台阶。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第15篇

2.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知识,探究出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出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3.能用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

4.估算初步。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算法思维、对不同算法的分析。

教具准备:

位值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题)

师: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目,看题在答题纸上写答案,开始!

(核对答案)

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一些新的本领。

二、新授

1.口算 38+2

5(出示动感画面)

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

师:今天小胖来玩具店准备买两样玩具,他买了什么呢?看!

(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飞机)

你们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

(学生答,师暂不下结论)

师: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

(出示课题)

2.计算方法探究

师: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来解决。

(师巡视,请2个学生回答)

(1)30+20=50 8+5=13 50+13=6

3(2)38+2=40 40+23=63

师:原来买这两样玩具要63元。

(指着黑板上的位值表)

师:这两种方法很不错。还有其他方法呢?你们可以再圈圈,试试?

(再请两个同学)

(3)38+20=58 58+5=63

(4)35+25=60 60+3=63

师:真了不起,你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这些内容在书上也有,我们看书上有3种方法,你们想出的方法比它还要多。仔细看看,看得懂吗?像这样在位值表上圈圈,画画有什么好处?

(本着“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对协作能力,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练习

1师:我们现在从这个玩具商店挑两件玩具,你看 38+29 挑的是什么? 34+28 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该付多少钱?你能很快口算吗?拿出练习纸,想想,把答案写下来,如果有的同学有困难,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写。

(请2个同学)

2.学生任意选两样玩具,口算价格,在小组内交流

师:现在如果给你两样玩具,你会怎么选,要付多少钱?请你们说给小组同学听听!

(学生自由说,教师巡视去听,请两个学生说。)

(通过这一层次的练习,学生在这一节课里将不再是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而是学会了终生受用的学习方法。)

四、总结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案 第16篇

课本第91~93页。“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九1、2、5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充分利用情景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通过例1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总结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对情景图的观察、分析、思考、交流等过程,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难点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五、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口算: 35+3 24+9 45+30 28+7

87-5 36-8 72-50 93-6

说出怎么计算的。

(二)学习情境创设

1.春天到了,这节数学课老师安排就一次春游特别行动,你想参加吗?

2.播放展示动画。我们将去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一起去看看吧。

3.可是美丽的鸟岛却在海中央,我们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

(三)师生互动活动

1.组织活动1――码头乘船。出示动画: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P91-93例1

(1)认真观看,回答问题。

二年级一班有23人,

二年级二班有31人,

二年级三班有32人,

二年级四班有39人。

一艘船限乘68人。

(2)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我们在乘船时将碰到哪些问题?

学习不断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肯定,引导。鼓励拓展思路,尽可能多提出数学问题。

(3)选择书

上例1、例2的问题,加以解决。

先看第一个问题:四个班能合乘一条船吗?我们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说原因。 23+31=

(4)互相交流算法。

3+1=4 20+30=50 50+4=54

23+30=53 53+1=54

31+20=51 51+3=54

(5)同学们相到了那么多种方法,真能干!算一算:32+39=?怎么算的?说一说!

尝试计算32+39并说说算法。

方法总结:从高位算起,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的整十数;再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

(6)对比两个算式,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提醒:注意进位!

(7)引导完成。

(8)我们知道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合坐需54个位子,现在你能不能独立完成第3个问题还剩下多少人?出示动画: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P91-93例2

(9)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合坐后,还剩14个座位,你想怎么安排?

32-10=22 22-4=18

强调退位在头脑中算。

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步骤:要把加上或减去的两位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四)教学效果测评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评议。

1.P93 做一做。 2.练习十九第1题。

3.练习十九第2题。

拓展性学习

1.练习十九第5题

2.把3、6、9、12、15、18、21、24、27填在方格里,每行相加的和都是45。

(五)课题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3+31=

方法一:3+1=4 20+30=50 50+4=54

方法二:23+30=53 53+1=54

方法三:31+20=51 51+3=54

32-10-4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案 第17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字号。

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无敬畏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

教学具准备: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今天也有两个小朋友要去玩具店买玩具,你们想帮他们参谋参谋吗?现在我们就到玩具店看看吧。

看!玩具店到了,谁在买东西呀?我们给插图中的小朋友起个名字,男孩叫小明,女孩叫小芳。

二、探索新知。

1、同学们,这个玩具店真漂亮,玩具真多,(出示商店图)小明和小芳每人要买两件玩具,你能说出他们购买什么玩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怎样付帐呢,你们能帮他们算算吗?

2、提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打算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

你能帮他们列出算式吗?

3、学生口头列式:教师同时板书算式:

(1)小明应付钱:44+25= ( )

(2)小芳应付钱:44+38= ( )

4、谈话:这两道算式如果用竖式计算,我想每位同学都不成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口算的机会是很多的,小明和小芳到商店来的时候就没有带纸和笔,他们只能口算出应付的钱数。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相互交流。

5、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

第一道算式:44+25= ( )

(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

第二道算式:44+38= ( )

(1)先算44+30=74,再算74+8=82;(2)先算44+8=52,再算52+30=82;(3)先算40+30=70,再算4+8=12,最后算70+12=82;(4)先算4+8=12,再算40+30=70,最后算70+12=82。

6、再次交流,确认和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7、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小组讨论交流)

8、通过讨论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

9、对表现出色的小朋友进行表扬。

三、巩固深化。

1、算一算、比一比。(做想想做做第1、2题。)

(1)电脑出示第1、2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结果直接写在书上。

(2)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3)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第一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第2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想一想、填一填。(做想想做做第3题。)

(1)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填表。

(2)电脑验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

3、比一比、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引导学生先口算每组题的第1小题,再算第2小题。

(2)口算结束后交流算法。

(3)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

(4)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

4、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做想想做做第5题。)(1)选出其中一组题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2)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

(3)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4)讲述: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检验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

5、解决实际问题。(做想想做做第6、7题。)

(1)出示第6题。

提问: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几条路?学生回答后逐一阐述每一条线路。

提问:你打算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先估算,再回答问题。

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解答另外两个问题的想法。

让学生到讲台前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说给大家听,并对讲述有条理的学生进行表扬。

(2)出示第7题。

让学生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列式计算。教师对后进生予以帮助。

集体反馈。让学生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相互补充、相互评价。

四、课后延伸和课堂总结。

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课后同学间可以相互出题考对方,回家后,也可以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教案-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18篇

关键词:Flash,两位数,习题课件,系统设计,开发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整数加法的基础, 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 富有探究的精神, 学习具有极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考虑二年级小学生的特征, 发挥Flash软件集成性强、交互性好、文件小等优势, 设计和开发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只能维持15~20分钟, 因此, 教师在讲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这个知识点后, 可以运用本课件中的“加法练习”或者“减法练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点, 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同时, 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本课件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便于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 提高教学效果。

一、课件的总体结构

习题课件就像是一本同步练习册, 由封面, 简介, 目录, 习题, 参考答案和封底等几部分构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主要包括课件封面, 课件简介, 课件内容, 反馈以及课件封底等几大模块。课件简介模块主要包括课件的名称, 制作信息以及使用说明等内容, 课件内容由加法练习和减法练习两部分构成, 是本课件的精华, 学生提交运算结果之后, 系统会自动给予反馈。《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二、课件封面的设计

一个多媒体课件即使构思精巧、内容完善、结构合理、素材丰富, 但如果封面设计不当, 课件的使用效果将大打折扣。F l a s h软件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 具有强大的动画表现能力和交互特性。《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的封面设计充分发挥Flash软件的动画优势, 运用其补间动画以及遮罩等效果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课件的使用效率。

三、学习界面的设计

学习界面是课件传递信息的窗口, 也是学生与课件之间交互的媒介, 学生通过学习界面向计算机输入信息进行控制、查询和操纵;课件则通过学习界面向学生提供信息以供阅读、分析、判断。充满动画气息、操作灵活的学习界面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有助于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所传递的信息有交互控制类信息和教学内容信息两类, 控制类信息的表达方式由按钮、图标等来实现, 学生通过使用按钮、图标等实现对课件的控制操作, 如提交、退出等。教学信息表达方式有文本、图形、图像、动画, 主要用来呈现课件操作说明、提交答案的正误反馈等, 如图2所示。这些构成了课件学习界面的组成要素, 对学习界面的设计就是对这些要素的设计。

1. 按钮的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的交互特性主要体现在按钮元件上, 包括说明、加法、减法、提交、换题、返回等几个按钮。点击“说明”按钮, 将呈现课件的操作说明, 点击加法和减法按钮将进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随机习题, 输入结果后, 点击“提交”按钮, 将出现相应的反馈, 点击“换题”按钮, 将出现新的题目, 点击“返回”按钮, 将回到课件的主界面。

以加法按钮为例来介绍《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中按钮元件的制作, 在“插入”菜单下选择“新建元件”, 新建一个按钮元件, 命名为“加法按钮”, 进入按钮元件的编辑状态, 选择文件/导入/导入到舞台, 把在Photoshop软件中处理好的背景透明的按钮图片导入到舞台, 使其相对于舞台居中。新建图层2, 命名为“文字”图层, 输入“加法”, 将其颜色设置为黑色, 在“指针经过”帧插入关键帧, 将文字颜色改为红色, 把“按下”帧转换为空白关键帧, “点击”帧的内容与“弹起”帧的内容相同。至此, 一个加法按钮元件就制作完成。其他按钮的制作方法相同, 这里不再赘述。

2. 动画的设计

无论在“加法”还是“减法”习题主界面, 提交计算结果之后, 都会出现相应的提示, 这个提示由一个名为“正误反馈”的影片剪辑来实现。这个影片剪辑一共有4帧内容, 第1帧内容为空, 第2帧是没输入任何内容的提示, 第3帧是输入结果错误的提示, 第4帧是输入结果正确的提示, 图3为该影片剪辑第4帧的内容。2, 3, 4帧中都分别嵌套着一个影片剪辑元件, 以第4帧为例, 它嵌套一个名为“正确”的影片剪辑元件, 该影片剪辑元件由文字和动画两个图层构成, 动画图层用来实现动态效果,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 文本的设计

Flash中文本工具包括静态文本、动态文本和输入文本三个不同的类型,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充分利用了这三种类型的文本。其中, 横式和竖式的呈现都是由动态文本来实现的, 结果的输入则是由输入文本来实现的, 以加法为例, 阐述文本的设计过程。

在新建的“加法”图层中, 选择“文本工具”, 在舞台的适当位置创建一个动态文本对象, 在“属性面板”中对其进行字体、颜色、大小的设置, 并将其变量参数设置为“i”, 便于后续的调用。复制该动态文本, 粘贴到合适的位置, 将其变量参数改为“j”。

这两个动态文本框是用来显示习题中加数与被加数的, 它们的值是随机生成的, 并且控制在“10~99”的范围之内, 通过构建和调用plus () 函数, 实现加数和被加数的随机显示。

在竖式下方有个输入结果的区域, 该区域是使用输入文本来实现的。在舞台的合适位置创建一个输入文本框, 在“属性”面板中设置“字体”“大小”“颜色”“对齐方式”等, 变量参数设置为“s”。

四、交互的设计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遵循友好性、灵活性、明确性、功能性、一致性的人机交互原则。单击学习主界面的各个按钮, 都将有相应的交互响应, 各个按钮的交互设计如下:

1. 加法功能的设计

当点击“加法”按钮的时候, 要跳转到加法习题的主页面, 加法按钮的代码设置如下:

2. 减法功能的设计

当点击“减法”按钮的时候, 要跳转到减法习题的主页面, 减法按钮的代码设置如下:

3. 提交功能的设计

在加法习题的主页面中, 输入结果之后点击提交按钮, 如果输入的结果正确将出现如图1所示的界面。提交按钮所赋予的代码如下:

4. 换题功能的设计

在加法习题的主页面中, 点击换题按钮, 将出现新的加数和被加数, 并呈现当前的题数、答对的数目以及答错的数目, 实现换题效果的代码如下:

5. 退出功能的设计

点击退出按钮, 将退出整个课件, 实现退出功能的脚本如下:

五、结束语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习题课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 可以帮助教师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 便于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蔡朝晖.Flash ActionScript互动编程技术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2]许亚平.图像艺术家Photoshop.中央美术学院电脑美术范例教材系列, 2003

上一篇:工程项目部工作实习周记下一篇:四年级班主任安全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