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2024-07-11

父母应该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精选8篇)

父母应该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第1篇

父母应该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父母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爱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本能,为此,爸妈们倾尽所有、不求回报;然而,在父母所给予的无穷无尽的爱下,却造成不少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他人。要知道,从小学会爱别人,是孩子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必修一课,而“爱”的前提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因此,教会孩子感恩,也是父母“爱”的必经之路。

1.妙用“移情”,让孩子学会感受他人情感

要让孩子学会感恩,首先要让孩子懂得感受他人的情感,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

此时,家长可以采取一些“移情”的方式让孩子拥有一颗柔软的心,懂得体察别人的情绪。比如,当你看到你的孩子因为心情不好而要打她的洋娃娃时,你就可以告诉她:“不能打娃娃哦,娃娃也会疼的。她知道你是一个喜欢打人的孩子,以后就不跟你玩了。”用这样的移情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爱心,也让她能体会到别人的感受。

2.巧用节日,让孩子把握感恩时机

每年的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最好时机。可以事先跟孩子说:“儿童节是宝宝的节日,爸爸妈妈都给了宝宝礼物。马上就要到父亲节了,你是不是也应该送爸爸礼物,让爸爸高兴高兴呢?”接着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动手做一份“专属父亲节礼物”。当收到礼物时,要记得对孩子的努力表示感谢:“谢谢你,你这么爱爸爸,真让爸爸感到高兴!”这能让孩子从被感谢中感到快乐,从而更愿意去帮助别人。

3.角色互换,让孩子学会设身处地

可以在家庭中开展“角色互换”的亲子游戏,让孩子当一天家长。你可以学着孩子平时的样子,比如“快,给我倒杯水,我渴了”,“我身上痒痒,快来给我挠挠”,让孩子体验做父母的辛苦,也让孩子明白,平时自己的这些娇惯行为是不正确的。通过当一天的家长,他日后在发生类似行为时,就会先想一想:“我这样叫爸爸妈妈给我做这做那,他们是不是很辛苦?”

4.做好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家长自己要做好榜样作用。家庭成员之间也要学会感谢,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只有家长孝敬了自己的父母,懂得感谢帮助过他的朋友,孩子才会在这个氛围中受到熏陶。平时可以多跟孩子说说:“那天下雨天,妈妈没有带伞,清妮阿姨大老远地送妈妈回来,这让妈妈很感动。以后别人帮了贝贝,贝贝也要学会跟别人说‘谢谢’,这样才会成为让人喜欢的人。”

5.感谢制度,让孩子在温暖中成长

可以在家里贴一张“谢谢你”的留言版,全家人都把想要感谢的话写在留言版上,家长可以感谢孩子为他扫了一次地,也可以感谢其他人为他所做的一切。也可以在饭前或是饭后定一个“感谢时间”,家庭成员都来讲讲今天有什么开心事,在这些事中,得到了哪些帮助,并表示感谢。

6.借用对比,让孩子关心不幸的人

当孩子沉浸在幸福中时,可以通过巧妙的方式告诉孩子:“有许多和你同龄的孩子,现在连饭也吃不上。这些铅笔、橡皮,他们都没有,更不用说你这漂亮的玩具了。”让孩子知道,世界上不只有幸福和甜蜜,也有痛苦和不幸。并经常和孩子整理一些他的玩具、衣物、用品等,捐赠给需要帮助的人。

当接受别人的帮助时,孩子学会说“谢谢”了吗?当父母、朋友生病时,孩子会比平时更体贴,帮你做些什么吗?当孩子自己吃着零食时,他会想到分一点给你吗?当看电视的时候,他会征求你的意见,问你“妈妈,你想看什么”吗?

当你生日的时候,孩子会为你送上惊喜吗?

如果你的孩子在接受每一份帮助时都懂得说“谢谢”;懂得和家人、伙伴一起分享他的“食物”“玩具”;在做事之前,能想到他人的感受,能想一想:这样,妈妈会不会高兴?那么恭喜你,你的孩子已经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这颗关爱他人的心也会让你的孩子在日后成为受人欢迎的社会人。

孩子学会感恩了吗?

父母应该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第2篇

感恩是所有动物的一种本能,是人类天生的一种重要情感,

感恩也是古今中外都崇尚的一种人伦。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往往有五、六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容易出现: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

让孩子学会感恩 第3篇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四五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拍掉了”。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了。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重视感恩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恩,社会的关爱之恩,军队的保卫之恩,祖国的呵护之恩……从家庭学校开始,学会尊重他人,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分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经常怀着感恩之心,才会心地坦荡,胸怀宽阔,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

每天的晨间谈话是很好的集中思想教育时间。给他们讲大道理都是纸上谈兵,我利用他们喜欢听故事这个特点,给他们声情并茂地讲《感恩父母》中的故事。讲到感动之处,我与孩子们眼含泪花,说话声音哽咽。慢慢的,孩子明白了父母生养他们并不容易。我坚持开展家庭“感恩”活动,让孩子们经常对父母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经常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交流思想感情;经常为爸爸、妈妈等长辈制作“感恩”卡,如生日卡、节日卡等,写上一句祝福的话;在生活中力求自强自理,在双休日想方设法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扫地、洗完、拖地板、烧饭、做菜等;多为父母做一些侍奉性的事,如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擦擦汗等,尽自己的一份“孝”心。

在游戏中体验并学会感恩是孩子直接体验接受的良好途径。游戏是孩子的伙伴,孩子的一日生活都离不开游戏。在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我来当妈妈”游戏中,我要求孩子们抱着一个小娃娃去走路、吃饭等,孩子们真切地体验到当妈妈的不易;在家中寻找机会和孩子互换角色,如让孩子代替父母考虑一天的油盐柴米问题和家务安排,使孩子真正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使其体会父母持家之不易,真正体会到父母之恩深似海。

我们还要以点带面,开展更扎实有效的感恩活动,并把“感恩”的真情实感由父母推广到邻居、师长、全社会成员,乃至整个世界。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做这些事可能是一时兴起,或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要让感恩成为他们良好的品质,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引导。如背诵感恩的诗歌“感激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是你体验生命;感激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是你不断成长。感激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渡过难关。感激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你力量。感激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教育学生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恩之情。

这样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德育工作始终,能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却不言回报的每一个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才有了今天幸福和喜悦。我们要以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和鼓励为最大的快乐,对有款难的人们爱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报,对别人对环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赏。学生拥有了感恩之心就会更加热爱班级、学校、家乡、祖国、世界,就会对他人充满了爱心,也就拥有了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有一首歌,歌名就叫《感恩的心》,其中有这样的一句歌词让我特别感动:“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让我们在教孩子所有技能的同时,也教会他唱这样一首歌,让他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学会爱与被爱。

参考文献

[1]教孩子学会感恩的36种方法.

[2]学会感恩懂得爱.

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第4篇

有时候,自私像随地生长的杂草,极易生根、繁殖;而感恩则犹如玫瑰,需要精心栽培及爱心滋润。我们平时只知施恩,而不知教育引导子女,他们怎会懂得感恩?

现象一:太过自我

节假日,父母希望孩子到乡下去探望双方老人,孩子偏偏以“功课太多”为由拒绝。晚饭后,你刚想和孩子说会儿话,孩子一句“我回房去了”,把你刚要问的话噎住了。这孩子怎么不如年幼时与你关系那般亲热了呢?他与家人若即若离,不免令人倍感失落。成长中的孩子,难道都是这样的吗?

方法:猜猜我的心

每当你希望孩子做一件事情,但没有十分的把握让孩子答应去做时,不要马上提出要求,先同他玩“猜一猜”游戏。游戏时,给无限次机会,说足够多提示。哪怕最终并未真正猜中,也要选出几个最好的答案,肯定孩子已经懂得关心他人内心世界,学会站在别人立场上想问题,并给孩子一定的奖励。

点评:现在有许多孩子都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特立独行,根本就不会顾及别人的想法。反观家长,倒是处处注意为孩子着想,照顾孩子包括生活、学习、心理在内的多方面需要。如此一面倒的关怀对孩子健康成长非常不利。家长定期有意识地和孩子玩此类游戏,可培养孩子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误区,逐渐成长为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

现象二:予取予求

每个月,或者每周,甚至每天,孩子都要向父母索要钱物。直到有一天,父母发现,纵使自己拼命干活,省吃俭用,也无法满足孩子日益膨胀的物质需求。

方法:当“财政部长”

孩子不知父母为自己提供的一切已占了家庭开支的大半,怎会懂得节俭?利用节假日,把以往家庭的收支情况列出清单后,与“财政大权”一并移交给孩子,让他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开支。也许起先一两周他会把家里的伙食弄得一塌糊涂,还可能会因大手大脚而出现“财政赤字”。但千万记住:只给建议,不给补助。经过几周折腾,孩子会懂得合理消费,计划花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

点评: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物欲,催生了孩子的自私之心。让孩子了解家庭收支状况,参与家庭开支计划及管理,可让孩子产生主人翁精神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懂得维护家庭的利益,行事多为家庭的全局考虑。

现象三:忘恩负义

平时,父母总是对孩子百依百顺。然而父母也有自己的原则,当孩子跨越了原则的底线时,父母终于对孩子做出了相应的惩罚。然而这理所应当的责罚却被孩子牢记在心,记恨许久。

方法:家庭反思会

定期召开“家庭反思会”,每人都总结一下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好,特别是对自己的好处。并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有何不足与缺点,打算今后怎样改正。除此之外,家庭中一定要商量制定出一套合适家庭状况的“守则”及“奖惩细则”,作为对家庭中各成员实施奖惩的依据。

点评:孩子不会记恩,只因家庭各成员之间素来没有养成记恩的习惯。孩子会记仇,是因为父母对自己的态度转变太大,强烈的刺激令他想不牢牢记住都不行。再加上家人对同样犯错的大人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常常令孩子觉得很不公平。定期召开家庭反思会,可让“记恩”“思过”成为孩子处理家庭摩擦、调节自身心理的常用方式。

现象四:恩将仇报

上街帮孩子买了件礼物,本以为会给他带来惊喜,却被孩子不屑地扔到一边;为使孩子英语成绩有所提高,特地为他报个外语补习班,孩子却咬着牙对你说:“妈妈我恨死你了!”若情绪激烈一点,还会用头顶妈妈,用指甲抓妈妈。真是好心没好报!

方法:原则+自主

如果想给孩子礼物,可先定好大致的价钱,再和孩子一起上街,由孩子挑选在这价钱范围内的物品。如果孩子的某门功课成绩确实不理想,可由孩子自主选择提高成绩的办法。如:自己找同学老师补习;每晚抽时间复习;上周末补习班……一旦孩子选择的方法效果不明显,再征求孩子的意见,及时改变方法。这样,既坚持了原则,又让孩子自己做了主。

点评:一些孩子的自主意识特别强烈,家长事事包办会令他们十分反感。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予孩子一定的自主性,会令他们心理满足。既然我们的目的并非操纵孩子的思想、指挥孩子的行动,那么这“双赢”的措施是最令彼此满意的,孩子定会因为你给予他足够多的自主而倍感幸福。

现象五:不做家务

当工作了一天、面带倦容的母亲正忙忙碌碌地为家人准备晚餐时,家人却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惬意地喝茶、看报、听音乐,没有一人前去帮忙。

方法:全家总动员

此时父亲应积极行动,号召孩子和自己一同上前分担家务。父亲不要小看如此普通的事情,它会使孩子懂得一家人应彼此关心体贴,互相帮助合作。以后若有一方家长因出差、加班等因素不能参与家务劳动时,要把任务移交给孩子:“爸爸(妈妈)不在家,你是家里最年轻的,可要替我照顾好妈妈(爸爸)哦!”如果孩子尚未养成主动帮忙的习惯,可详细嘱咐,再时常打电话敦促一下。

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作文 第5篇

让孩子学会感恩的故事分享,看看这位家长是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的?

感恩是所有动物的一种本能,是人类天生的一种重要情感。

感恩也是古今中外都崇尚的一种人伦。中国的“孝”道,核心内容是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为主的愿望和行动。西方的基督文化中,“感恩”是基督教的信条之一,对上帝感恩成为基督徒的基本情感之一。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往往有五、六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了。”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容易出现: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幸福快乐来源于别人的辛勤付出,认识到要尊重、感谢、报答给予自己付出的人,并且逐渐学会给予周围的人以爱和帮助。同时还要告诉孩子,只有感恩的人,才会在生活中和社会上获得更多的爱和帮助。

我们在女儿的感恩教育上做过一些努力。我们经常在女儿面前讲述我们父母带养培育我们的艰辛,并且告诉她没有父母的付出我们肯定比现在差。生活中我们也尽我们的能力在孝顺父母。如:每周到父母家和他们聊聊天,吃个团圆饭,领着他们洗洗澡。随着年龄增长,女儿的.感恩意识和情感明显增强。她常为妈妈洗脚,帮忙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还给爸爸捶背等,这都使我们既感动,又欣慰。

我们还收集报纸网络上有关感恩、慈孝的相关报道、故事,有时给女儿直接阅读,有时讲给她听。像古代韩信报一饭之恩等慈孝的相关报道、故事,有时给女儿直接阅读。有一次还讲述了一条狗在逝去的主人坟前厮守近一年的事,女儿听后感叹不已。我们还特别告诫女儿要尊敬老师,要满心感激老师的艰辛付出。小学毕业后,我们和女儿几个好朋友的家长一道,举办了一场谢师宴,借此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

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第6篇

父母的教育观应该达成一致。切忌,父母双方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这样在孩子的心里会产生矛盾的价值观,教育孩子时,父母应该保持意见统一。一旦父母有差异的话,事前,父母就应该达成共识,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教育目的。

第二、物质奖励不易太多。

我们都知道奖惩有度,适当的奖励会让孩子的积极性更高,但是,不宜是物质奖励。因为,物质奖励太多,会造成孩子错误的金钱观。闻慧德教育温馨提示您,微笑、礼物、夸赞,答应和孩子一起散步等都是一些有益的奖励。

第三、陪孩子不能太草率。

长时间陪孩子会很烦,但是家长既然在陪孩子,就要负起这个责任,不要简单的一起看电视这么简单,阅读。郊游。散步等都是很好的方式。和大自然多接触,一起做运动,一起玩耍都是很好的陪伴方式。

第四、孩子做错事后,最好让孩子自己道歉。

有些孩子一做错事,家长连声道歉,其实这是不可取的,事实上,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一种观念,自己的错误会有父母为此负责的态度,这是不好的。

怎样帮助孩子消除胆小、恐惧的心理,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呢?

1、爸爸妈妈要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允许孩子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同时尽量地给予孩子关心和爱,鼓励孩子与别人交往。爸爸妈妈应做孩子的榜样,不要一遇事就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胆小怕事的情绪。

2、因环境影响而造成孩子胆怯、怕事的,应积极为孩子提供与外界交往的机会和环境。如带孩子外出作客;带孩子到军营去观看解放军叔叔训练的场面;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人群,使孩子能有机会接触一些陌生但又和善的人;鼓励孩子主动与同伴交往,和他们一起游戏等。

3、在教育上,首先,不能把孩子们当作“大人”,不能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他做力所不能及的事。爸爸妈妈应尽可能地陪孩子一起玩,启发他玩出新花样,如果爸爸妈妈因事不能陪孩子一起玩,可以规定他们在什么地方玩,玩多长时间,并要注意安全,另外,如要阻止孩子外出玩耍,切不可用可怕的事物吓唬孩子。当孩子回家后,可以让他讲述玩的过程,然后对孩子的行为作出评价,多表扬少批评,这样既锻炼孩子的胆量,又可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条件允许,也可适当地让孩子帮助买一些零碎的东西,或到邻居家里借东西,也是培养孩子勇敢精神的好方法。

4、当孩子独立做完某件事时,不管结果怎么样,成人应尽量多给予鼓励,切忌讽刺嘲笑,尤其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应多给他讲解放军、科学家等如何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最后取得胜利和好成绩的故事,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激励孩子的勇敢精神。

“温室里培养不出经得起风雨的花朵”。只有从小让孩子经受各种锻炼,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才能使孩子具有勇敢精神和坚强毅力。

离异的父母应该怎样面对孩子 第7篇

一、“内疚感”不会帮你教育好孩子

在决定离婚时,家长必须充分考虑孩子的处境。离婚的发生会给孩子带来痛苦,而这种痛苦孩子会通过一些方式返回给父母。比如敌视父母,比如离家出走,比如从此变得不再那么尊敬父母,甚至会用自己过激的情绪来伤害父母。

而大部分离婚后的父母面对孩子的这些反应,内心最多的就是内疚。这种内疚感会让父母不忍心再对孩子严厉,放任也纵容成了他们弥补孩子的方法。但这种做法十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单亲家庭的父母必须明白一点,需要严厉的时候严厉决不能少,仍然要刚柔并济的教育孩子,对于孩子的反常要有足够的耐心,时间一样是抚平孩子内心创伤的良药。

二、父母应该如何做

离婚会让孩子产生难以修复的心灵创伤,被抛弃感影响着他们的性格塑造,同时让孩子对生活的态度也产生异样。

离婚后,父母应该向孩子坦白离婚的事实,并告诉孩子离婚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离婚后,爸爸妈妈依然可以一起陪你去游乐园,一起做很多事情,虽然父母不住在一起了,但我们依然是一个完整的.家庭。单亲的任何一方不可在孩子面前对另一方恶语相向,更不可私下向孩子传达对方多么可恶的言论。

另外,不论孩子的抚养权归哪一方,哪一方都不能把孩子当成武器来惩罚、打击对方,这样做最终被伤害最深的还是孩子。离婚了也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间的自然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消除孩子因为父母离婚所带来的被抛弃感,今后会更好的适应这种生活模式。

没有得到抚养权的一方应该经常与孩子联系,向孩子传达爱意,更要利用周末的时间多与孩子相聚。而获得抚养权的一方,千万不能将孩子当成负担,更不能让孩子查觉到一点苗头。不要刻意阻拦与孩子与对方的相见,反应该鼓励孩子与对方多相处,否则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失落,难以从破碎家庭的阴影中走出来,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通过特殊的作业让孩子学会感恩 第8篇

清明节过后, 同学们交上了体验, 看着孩子们真实的话语, 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个小“妈妈”形象, 我的心随着孩子的感受而感动着、震撼着。

杜任同学这样写道:为了不让“孩子”摔伤, 我绞尽脑汁, 总算想出一个好办法:把“孩子”放进棉花铺的小摇篮———玩偶里, 一切搞定之后, 我就开始看护“孩子”了。要说遇到的困难还真不少, 比如我和“孩子”出去玩的时候, 我把“孩子”放在小车的篓子里, 如果骑得太快, 害怕我的“孩子”会从车上摔下来, 若骑得太慢, 我又会摔倒, 把我的“孩子”压伤。可是屋漏偏遇连阴雨, 越是害怕越出事, 我的车子竟然撞上一块石头, 车子来了个大旋转, 把我甩出几米远, 更可怕的是我的“孩子”也飞了出来!我急中生智, 上身来了个大转身, 双手一伸接住了我的“宝宝”, 虽然脚崴了一下, 只要“孩子”没事, 一切都好。这次做妈妈, 让我真正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宁可让自己受伤, 也不会让“孩子”受一点儿委屈。

张自臻同学这样写道:整整一个上午, 我不是给“孩子”喂奶, 就是洗衣服、陪他玩、晒太阳。晚上更操心, 只要我一翻身, 小“宝宝”就紧挨着我, 吓得我不敢随便翻身, 睡得腰酸腿疼, 中间不知醒了多少次。早晨起床后, 妈妈说我的眼睛红红的, 像小白兔的红眼睛。我做妈妈一天就这么累, 想想妈妈把我养这么大, 她花费的心血有多少呀!正如米尔说的: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班长毛森鹏这样写道:在我上跆拳道时, 我用针在跆拳道上衣前胸处缝了一个小口袋, 把我的“孩子”放在里面, 就像袋鼠妈妈一样带着自己的“孩子”。在踢腿、跑跳、下叉的时候, 我都小心翼翼地护着“孩子”, 生怕有一点儿闪失。今天我做一天的“妈妈”, 我明白了惠特曼的话: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纯真的赤子之心。

丁允飞同学也写道:白天终于熬过去了, 我已经身心疲惫, 吃过饭, 我早早地脱衣睡觉, 并让“宝宝”睡在旁边, 用一个小被子盖着, 和“宝宝”道过晚安后, 我就睡着了。第二天醒来, 马上看“宝宝”醒没有?结果“宝宝”不见了, 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在床上找来找去, 忽然看见我的孩子”躺在地上:“内脏”已经出来了, 我不由自主地大哭起来:我的“孩子”丢了, 我不是一个好妈妈……妈妈过来劝我:孩子, 将来你一定是个好妈妈, 因为你有一颗爱孩子的心。

看着孩子们的心里话,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孩子们的这次经历, 我相信他们会终身难忘。下面是我班里成绩不理想的侯静写的体验:“孩子”, 该学习了, 我们要笨鸟先飞, 跟着“妈妈”一起读英语……“孩子”, 你一会儿就学会了一个单词, 你真棒!今后我一定要把学习搞好, 要为孩子做个好榜样……

课堂上, 我又特意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做妈妈的感受, 孩子们都专注地听着、想着……我趁机让孩子们说说今后如何做。有的说, 妈妈每天上班, 还要做家务, 非常辛苦, 今后多帮妈妈做家务;有的说,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要减轻妈妈的负担;有的说, 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 少让妈妈操心;有的说, 母亲节我要给妈妈送一个礼物……听着孩子们的心声, 我欣慰地笑了, 心想, 这次特殊的作业所起到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因为他们学会了感恩, 懂得了爱。

上一篇:死而复生下一篇:第四册语文一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