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掉期业务浅析

2024-06-09

利率掉期业务浅析(精选4篇)

利率掉期业务浅析 第1篇

摘 要:人民币利率掉期业务开办一年多以来发展势头良好,但也面临着一些障碍,如市场缺乏成熟的基准利率等。从未来发展方向看,掉期交易的市场准入条件有望进一步放宽,产品种类将进一步丰富。商业银行应积极利用人民币利率掉期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和产品创新,并着重防范该业务的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

关键词:人民币利率掉期;参考利率;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人民币利率掉期又称“人民币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人民币本金交换利息额的行为,最为常见的是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之间的互换。作为一种债务保值工具,它具有降低筹资成本、规避利率风险、增加资产收益、固定边际利润等功能。2006年2月9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人民币利率互换业务正式启动。该项业务开办一年多时间来,参与交易的机构数量不断增多,交易量增长平稳并在今年初开始呈现迅猛增长势头。可以预见,人民币利率掉期市场的活跃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影响将更趋扩大。本文旨在分析人民币利率掉期市场的近期发展特点及走向,并就商业银行如何发展该项业务提出相关建议。

一、人民币利率掉期市场近期发展态势及未来走向

人民币利率掉期业务开办以来呈现以下特点:交易范围以银行间市场为主,部分银行自发性提供双边报价、充当掉期交易中间人;掉期交易需求以银行机构对冲自身利率风险敞口为主;市场交易量出现爆炸式增长,中长期交易逐渐活跃,市场流动性提高;离岸人民币利率掉期同步发展。但我国货币市场目前尚缺少成熟的市场基准利率使利率掉期面临较大的发展障碍,Shibor的推出及日臻活跃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从未来发展方向看,掉期交易的市场准入条件有望进一步放宽,新型利率掉期产品也会逐步进入市场投资者的视野。

(一)人民币利率掉期市场近期发展特点

1.银行机构为主要交易商,部分银行自发性做市人民币利率掉期业务试点在银行间市场正式推出一年来,截至2007年2月末,已备案金融机构共有45家,其中中资银行16家,保险公司3家,外资银行/金融机构26家,其中银行在各类金融机构中占有绝对比重,是人民币利率掉期的主要参与者。部分银行不但以交易商的角色介入利率掉期业务,还通过各种信息平台在银行间市场提供公开、连续、双边报价,实行自发性做市。目前,自发做市的市场成员已由最初的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银行2家扩展到了9家中外资银行机构。

2.交易目的仍以资产负债管理为主

目前大多数银行机构仍处在掉期交易的尝试阶段,一般以自营性业务为主,目的是对冲自身利率风险敞口、进行有效的资产风险管理。但随着掉期市场趋于活跃及企业利率避险意识的增强,银行与企业客户之间的互换交易有望实现较大发展。银行开办利率掉期交易初期的目标客户将是具有存贷款业务关系的大型企业和保险公司、券商、财务公司等。

3.市场交易量出现爆炸式增长,中长期交易逐渐活跃,市场流动性提高

自2006年2月开始利率掉期试点后,2006年人民币利率掉期市场交易名义本金370亿元人民币,其中以定存利率作为浮动参考利率的掉期交易共计156亿元,占42%;以回购利率作为浮动参考利率的掉期交易共计214亿元,占58%。2006年利率掉期市场交投较为清淡,主要原因是在该项业务开展初期银行的风险定价机制尚不成熟,许多市场投资者处于观望阶段,并未真正参与其中。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从观望过渡到积极参与,掉期市场日趋活跃,2007年以来人民币利率掉期交易量保持迅猛增长,1~3月各月交易的名义本金分别为112亿元、137亿元和145亿元(见图 1),前三个月交易总额已经超过了2006年全年的交易总额。

除交易量实现爆炸性增长之外,中长期掉期交易也逐渐活跃。据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披露,目前期限最长的交易已达10年,而且在不同期限均有成交。另外,利率掉期市场的流动性不断提高,1年以内的市场深度较高,报价点差在迅速缩窄。

4。离岸人民币利率掉期市场同步发展

人民币不可交割利率掉期交易的开展为离岸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对冲潜在风险的工具并逐步活跃。人民币不可交割利率掉期合约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人民币名义本金交换固定利息与浮动利息,但只以美元来结算净现金流差额。在人民币资本项目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的背景下,人民币不可交割利率掉期以美元结算的特点使海外市场参与者能够自由运用该交易来对冲所持有的人民币利率风险头寸。

2006年8月,汇丰和渣打联合完成了境外市场上首笔人民币不可交割利率掉期交易,期限3年,涉及金额1亿元人民币。截止2006年末,人民币不可交割利率掉期交易额已近70亿元人民币。

(二)当前人民币利率掉期业务发展的主要障碍——缺少成熟的基准利率

利率掉期合约设计的关键是浮动利率的参考利率。理想的参考利率应满足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交易商能够按照这个利率在货币市场大量融人和融出资金。第二,参考利率的定盘利率由权威的中介机构确定,确定方法透明,不受交易双方操纵。第三,有大量的资本市场浮动利率工具如浮动利率债券、浮动利率贷款与该利率指数挂钩。但目前我国货币市场尚未形成一个理想的货币市场参考利率,这成为人民币利率掉期业务开展的主要障碍。

目前人民币利率掉期的主要参考利率包括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和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发布的回购定盘利率。由上文中的图1可以看出,在利率掉期试点初期,交易商较多地运用1年期定存利率作为参考利率;但随着业务开展及市场流动性的活跃,回购利率掉期的交易量不断上升并已占有绝对比重。这是由于回购利率掉期相对于定存利率掉期有着多方面的优势(见表1)。

尽管目前回购利率和定存利率是人民币利率掉期业务的主要参考利率,但按照国际惯例,利率掉期的付息周期一般为三个月或半年,因此基于7天回购利率或一年期定存利率进行的利率掉期交易仍存在期限错配问题,可能会出现定价扭曲。另外,定存利率和回购利率自身固有的缺陷也使其难以成为理想的参考利率。

1.定存利率掉期的局限。一是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不随市场浮动,无法代表金融机构市场融资或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因此,以其为参考利率进行利率掉期交易,仍不能达到完全规避利率风险的目的。二是利率掉期的做市商很难对互换组合进行对冲和管理,这将加大做市商的操作成本,制约做市商业务的发展,从而不利于掉期市场流动性的提高。

2.回购利率掉期的局限。尽管回购利率相对于定存利率更加市场化,但隔夜及7天回购利率主要反映的是短期市场资金状况,对短期资金波动敏感,难以反映市场利率变动趋势,因此不适合作为长期浮动利率贷款或债券的参考利率,难以发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以回购利率作为参考利率的掉期产品只能满足部分债券和外汇交易商对债券或外汇远期进行套期保值的需要,难以满足广大金融机构和企业利率风险管理的需要。

3.Shibor的推出。由于回购利率和定存利率均无法满足利率掉期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加快培育货币市场,提高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形成有指标意义的、期限为3个月和6个月的货币市场利率指数,满足浮动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贷款等资本市场工具的需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利率掉期浮动端参考利率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央行于2007年初正式推出了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并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中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Shibor运行以来,已经初步显示出基准利率的特征:一是波动的幅度相对比较平稳,二是Shibor与央票的利差保持在比较稳定的范围内。目前,已有机构以3个月和7天Shibor为参考利率进行利率掉期。但Shibor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仍有待市场培育,其流动性和交易量仍待提高,定价效率也尚待检验。在Shibor稳步发展并形成活跃市场后,以Shibor为基准浮动利率的人民币利率掉期交易有望成为境内利率掉期交易的主流。

4.离岸市场参考利率的推出。2006年12月,香港财资市场公会和路透集团合作推出了人民币掉期伸引利率定价(Swap Offered Rate,SOR),以此作为人民币不可交割利率掉期的市场浮动利率基准。人民币掉期伸引利率的推出有利于满足海外企业及金融机构管理其人民币利率风险的迫切需求,并带动离岸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三)人民币利率掉期市场的发展方向

首先,市场准入条件有望进一步放宽。央行2006年2月发布的《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规定,有衍生产品交易资格的商业银行将获准进行利率互换交易,包括与同样获批的银行进行利率互换交易,并为其存贷款客户提供该服务;而其他市场投资者只能与有资格的银行进行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交易。这一方面不利于上述中小金融机构利用该业务进行资产负债风险管理,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提高市场效率、增强市场活跃程度。

随着市场逐步走向成熟以及各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监管层在近期提出了“分类管理”的方向,即下一步可能按国际通行的衍生产品市场监管规则,把衍生产品市场的参与者明确分为“中介”和“最终用户”两类,允许所有市场参与者作为衍生产品的“最终用户”,以避险为目的开展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对于资质较好、风险管理水平较高的大型金融机构,则准许其作为“中介”参与衍生产品交易。若能实现对银行机构开展衍生业务实行分类管理,人民币利率掉期的市场准入条件也会同时放宽,市场基础将进一步扩大,市场活跃程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其次,利率掉期相关新产品的开发和使用将更趋活跃。利率掉期推出后,银行可以在此基础上针对企业或个人开发结构性理财产品,满足客户利率避险需求。另外,还可以根据资金管理需要,考虑引入国际衍生市场的一些新兴利率掉期品种,如已受到国内市场投资者关注的隔夜指数掉期。隔夜指数掉期(OIS,overnight index swap)是一种固定利息与浮动利息互换的交易,其中浮动利息部分与隔夜参考利率指数挂钩,主要用于对冲隔夜利率风险。隔夜指数掉期在欧洲市场相当盛行,在亚洲也逐渐受到欢迎,它与其他利率掉期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期限较短,通常为一星期到一年;其次,固定利率代表了市场参与者对互换存续期内隔夜利率平均水平的预期,浮动利率则按每天的隔夜利率复利计算。隔夜指数掉期更适合短期资金管理和债券、外汇交易的需要,在银行间交易市场有较大发展潜力。

二、人民币利率掉期业务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启示

从国际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利率掉期由于交易形式灵活、成本低、流动性高,已迅猛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量最大的场外衍生产品。从人民币利率掉期业务开展1年多以来的情况看,市场发展平稳且呈加速增长趋势,预计该业务今后有望取得更大发展并逐渐成为国内衍生市场的主流产品。因此,商业银行积极介入该项业务不仅对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及新产品开发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提高自身在人民币衍生市场的地位具有战略意义。

(一)积极利用人民币利率掉期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和产品开发

首先,运用利率掉期进行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利率掉期为商业银行管理利率风险提供了工具,有利于化解银行机构由于利率错配积聚的巨大利率风险。商业银行的利率错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由于资金来源主要是居民存款且期限短,发放中长期固定利率贷款会使银行存贷款利率结构不匹配的现象日益突出,因此迫切需要在与客户签定固定利率贷款合同的同时,在利率互换市场对利率风险进行对冲。第二,商业银行持有大量的债券资产,而固定利率债券品种在债券资产中占有较大比重,利率市场化使市场利率的波动性加大,从而使银行持有的大量固定利率债券资产积聚了巨大的利率风险,迫切需要通过避险工具来化解。通过对利率掉期工具的恰当运用,可以有效对冲利率风险,有利于进行更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降低潜在损失。

其次,结合利率掉期进行产品创新,满足客户利率风险管理的需要。在贷款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的形势下,贷款客户迫切需要利用利率衍生工具规避利率风险。银行向客户提供利率掉期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客户风险管理的需要,提高客户对利率风险的承受能力,而且有助于降低贷款的信用风险,与客户实现双赢。除直接与客户进行利率掉期交易外,也可以将利率掉期嵌入投资产品中并向客户推出,有利于提高资金交易服务水平、丰富理财投资产品种类。

(二)加强对利率掉期业务的风险防范

尽管利率掉期可以用于规避利率风险、增加投资收益,但其自身又会衍生出一系列风险,同样需要加强防范和化解。在涉及到利率掉期的各类风险中,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是最主要的两类风险。

1.利率风险及其防范

在利率掉期合约订立时,其估值一般为零,即按照浮动利率支付的现金流和按照固定利率支付的现金流的现值之和是相等的。随着利率走势的变化,掉期双方所拥有的相对价值也可能发生变化。比如,在利率下降的情况下,按固定利率收取现金流将比按浮动利率收取现金流更有价值。这就是利率掉期所面临的利率风险和最主要的市场风险。

利率掉期市场风险的防范措施:一是对掉期净头寸及期限结构进行额度控制,二是利用债券等金融工具对冲相应的利率风险或通过掉期平盘止损。利率风险的对冲是指选择期限及利率水平相当的债券进行与利率掉期反向的操作,从而中和利率掉期对利率的敏感性,降低掉期组合风险,确保掉期利润。在利率掉期笔数较多或承担做市商职能的时候,则需要对掉期组合中的利率风险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信用价差(s p r e a d)对冲掉期组合的利率风险。另外,在利率风险十分突出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提前终止掉期合约。一般来说,净现金流损失的一方应向交易另一方支付终止费用。

2.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利率掉期的信用风险表现为掉期交易一方履行合约的可能性发生变化或者违约不履行掉期交易时交易对方所承担的风险。利率掉期的信用风险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在掉期交易开始时,交易双方进行现金流的初始互换,一般是不存在信用风险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率水平发生变动使得交易双方互换的现金流现值发生相应的变动,风险开始出现。利率掉期的信用风险是单边风险,一般说来,只有互换价值为负的一方才有可能违约。

信用风险的防范措施:一是掉期头寸的分散管理,即通过同时与多个交易对手进行互换达到分散风险的作用。二是可以借鉴期货交易,通过收取一定的初始保证金,并利用逐日盯市机制追加保证金,以降低利率掉期期间的违约风险。三是需要不断完善风险定价机制,以确保风险定价的点差可以弥补未来可能存在的信用风险。

利率掉期业务浅析 第2篇

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备案操作指引

(2005年10月12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 汇发〔2005〕70号)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的通知》(银发[2005]201号)的有关要求,为指导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局和外汇指定银行顺利开展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的备案工作,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了《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备案操作指引》(见附件)。?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接到本通知后,应即转发辖内支局、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外资银行,并结合辖内工作实际,认真落实上述备案申请审核工作的相关要求,切实加强管理。请各外汇指定银行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备案申请。?

执行中如遇问题请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联系。联系电话:010-68402447、68402385。?

特此通知。??

附件: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备案操作指引

一、对备案材料的要求

外汇指定银行(以下简称银行)申请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应当具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的通知》(银发[2005]201号,以下简称《通知》)第一条规定的条件。《通知》规定的结售汇业务资格不限年限。

符合规定条件的银行申请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应提交下列备案材料:?

(一)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的备案报告。?

(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同意开办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批准文件。?

(三)远期结售汇业务内部管理规章制度。?

1.业务操作规程。应包括交易的签约、报价、交易的受理和审核以及交易平盘等业务流程,明确各环节的审核要求和法规依据。业务操作规程应符合《通知》第四条的相关规定。《通知》中规定的远期结售汇业务外汇收支范围,限于经常项目交易和第1-5类资本与金融项目交易。?

2.统计报告制度。应包括银行内部产生报表的程序,明确数据的采集渠道是台帐登记手工汇总或是系统登记产生汇总;报表需从不同部门取得数据的,应明确职责部门和职责分工。统计报告制度应符合《通知》附件《远期结售汇业务和掉期业务统计要求》的相关规定。

3.风险敞口和头寸平盘管理制度。应包括头寸计算方式和风险敞口平盘机制,并符合国家外汇管理局结售汇头寸管理有关规定。?

4.定价管理制度。应包括远期结售汇业务定价原理、定价公式以及报价方式;展期、择期以及违约交易的报价处理。?

5.会计核算制度。应包括远期结售汇业务的科目设置;签约、履约、展期、违约与平盘时的会计核算。?

二、备案申请的受理

(一)各类银行须按照《通知》规定的程序提交备案材料。正式受理备案申请之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简称外汇局)应首先确定备案材料的完整性。备案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根据《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尽快告知银行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备案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银行按照要求已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方可受理备案申请。?

(二)外国商业银行在中国境内两家以上分行拟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并由其在中国境内分行的主报告行履行备案手续的,各分行均应符合结售汇业务资格、经营合规性,以及前述对备案材料的相关要求。?

(三)银行分支机构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可在其法人(外国商业银行分行视同为法人)取得该业务资格后,持备案报告和法人书面授权文件向所在地外汇局备案。为提高备案效率,银行分支机构统一由其所在地的管辖行履行备案手续。?

(四)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及外资银行提出备案申请后,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含外汇管理部,以下简称外汇分局)应自受理符合规定条件的备案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备案材料和初审意见上报国家外汇管理局。?

三、远期结售汇业务备案通知书的下达

(一)对于政策性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备案申请,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直接向银行下达远期结售汇业务备案通知书。?

(二)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及外资银行的备案申请,外汇分局初审后上报国家外汇管理局。由国家外汇管理局通过外汇分局向银行下达远期结售汇业务备案通知书。?

(三)银行分支机构所在地外汇局按照《通知》的规定对银行分支机构的结售汇业务资格和经营合规性进行确认后,向其下达备案通知书。银行分支机构通过管辖行履行备案手续的,应在备案通知书中列明所有申请分支机构的名称。?

(四)外汇局下达备案通知书时应抄送所在地银行业监督管理部门。?

四、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的备案 ?

(一)已获准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6个月以上的银行可申请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对于银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的备案申请,参照远期结售汇业务备案材料的相关要求,凡与远期结售汇业务备案材料一致的可不重复报送,但应注明与远期结售汇业务相同。

已获准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的银行分支机构,可在其法人(外国商业银行分行视同为法人)取得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资格后,持备案报告和法人书面授权文件向所在地外汇局备案。?

(二)外汇局在审核各项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与远期结售汇业务备案相同的程序向银行下达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备案通知书。?

五、其他问题

远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报表由各银行总行负责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报送。外国商业银行分行由其主报告行将中国境内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的各分行统计数据汇总后,报送国家外汇管理局。??

附:

1、国家外汇管理局远期结售汇业务备案通知书(略)?

2、国家外汇管理局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备案通知书(略)

3、远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备案通知书的说明

附3:远期结售汇业务和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备案通知书的说明

一、远期结售汇业务备案通知书印制格式

备案通知书按照以下规定的格式印制:?

(一)页边距:上、下为2.54厘米,左右为3.17厘米?

(二)方向:纵向?

(三)纸张:A4?

(四)字体和字号?

1.标题“国家外汇管理局远期结售汇业务备案通知书”为黑体二号并加粗。?

2.次标题“编号:”为宋体小三。?

3.表中文字为宋体三号。?

(五)位置?

1.标题“国家外汇管理局远期结售汇业务备案通知书”和次标题“编号:”居中。?

2.表中“申请备案银行”和“备案审核意见”居中。?

(六)其他:备案通知书的全部内容不得手工填写。?

二、远期结售汇业务备案通知书填写说明?

(一)编号规则?

备案通知书的编号执行分级和顺序两项规则。?

1.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201号)规定的备案管理程序,银行法人由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编号,银行分支机构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支局统一编号。?

2.银行法人的编号设置三位阿拉伯数字,从001至999按照各银行的备案时间顺序排列,一份备案通知书一个编号。?

银行分支机构的编号设置十三位阿拉伯数字,前六位为银行分支机构所在地的行政区划代码,中间四位为金融机构标识码,后三位从001至999按照各银行的备案时间顺序排列,一份备案通知书一个编号。?

(二)“申请备案银行”栏?

填写申请备案远期结售汇业务的银行法人名称或者其分支机构名称。其中:?

1.对于外国商业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多家分行由其主报告行履行备案,应在本栏中填写全部分行的名称,并在主报告行后注明“(主报告行)”。?

2.对于同一银行的多家分支机构申请备案,可在本栏中填写“××银行×家分支机构(名单附后)”,同时在另一页列出该银行各家分支机构名称。?

(三)“备案审核意见”栏?

1.对同意备案的,填写:?

“予以备案,自备案通知书下达之日起可以开办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

你行办理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应遵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201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目前远期结售汇业务的范围限于银发[2005]201号文中规定的经常项目交易和第1-5类资本与金融项目交易。”?

2.对不同意备案的,填写:?

“不予以备案。?

理由:……。”?

(四)其他?

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局的名称使用全称,并加盖公章。?

三、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备案通知书的印制格式、填写说明与远期结售汇业务相同。

利率掉期业务浅析 第3篇

一、利率掉期的发展情况

(一) 理论发展

在早期的利率掉期模型中, Wall认为短期债券可以降低代理成本, Titman认为短期债券使得企业可利用其信用状况等内部信息, 但短期债务的缺点是暴露了企业的利率风险。通过利率掉期, 企业可以使用短期债券, 同时又可以规避相关的利率风险。虽然这些早期理论提供了短期贷款和利率掉期的关系的一种经济解释, 但是不能解释长期浮动利率贷款和利率掉期的经济关系。最早被广泛接受的利率掉期的解释是Bicksler和Chen提出的比较优势论点, 其认为利率掉期的真正好处在于比较优势原理, Marshal和Bansal也支持比较优势理论。比如若有甲乙两企业。甲企业的信用级别较高, 而乙企业的信用级别较低, 那么甲企业无论是在固定利率市场, 还是浮动利率市场, 其借款成本都较低, 而乙企业则较高。但甲乙企业在浮动利率市场上的利率差比在固定利率市场上的利率差相对较小, 也就是说乙在浮动利率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 甲在固定利率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于是甲企业可以借长期固定利率贷款, 乙企业可以借短期浮动利率贷款, 然后双方进行利率掉期, 这样双方的借款成本都会有所降低。这种解释受到Smith和Arak等的批评, 其指出, 即使有可能进行套利, 利率掉期的数量也应随套利变得越来越有效而减少。

(二) 实践发展具体而言:

其一, 国外发展情况。利率掉期是由平行贷款 (Parallel Loan) 和“背靠背”贷款演变而来的。平行贷款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为了逃避外汇管制而被广泛使用的融资工具。20世纪70年代初, 英格兰银行为了保证英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 引进了外汇管制, 具体做法是政府对购买美元的行为实行扣税。为了逃避外汇管制, 英国的公司不在英国境内购买美元, 而以借贷方式在境外得到美元。于是有些银行或证券经纪人安排了平行贷款, 即英国公司贷英镑给一家美国公司在英国的子公司, 相应地该美国公司也贷款给英国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平行贷款是两个独立的贷款协议, 因此, 如果一方违约, 另一方仍须履约。为了降低这种违约风险, “背靠背”贷款便应运而生。“背靠背”贷款是美国公司贷款给英国公司一定金额的美元, 同时, 英国公司也将等值的英镑贷款给美国公司。两笔资金期限相同, 按期各自支付双方利息, 到期各自归还本金。“背靠背”贷款只是签订一个贷款协议, 如果一方违约时, 另一方有权自动从本身的贷款中抵销损失, 作为补偿。这就降低了双方贷款的风险。另外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存在的套利空间也被认为是利率掉期出现的原因。总体而言, 包括利率掉期在内的国外掉期市场, 从其产生以来就一直保持着飞速的发展。1980年, 掉期业务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几乎为零, 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其规模就发展至每年超过2万亿美元, 九十年代末超过100万亿美元。特别是九十年代受金融创新的推动, 掉期市场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1995年其增长率一举上升到179.88%。1987年到2005年18年间其平均增长速度为44.69%。

其二, 国内发展情况。2006年1月24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开展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 标志着我国人民币利率掉期业务的正式启动。启动以来, 人民币利率掉期市场发展迅速并已经成为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衍生产品市场。总体而言, 我国利率掉期市场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 从市场交易主体来看, 备案机构逐渐增多, 截至2007年6月30日已备案金融机构53家, 其中保险机构5家、中资银行15家、外资银行31家、证券公司2家, 分别是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和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但二者目前均尚未进行正式交易。 (2) 从成交金额看, 交易量迅速扩大。截至2006年12月底市场运行以来的总成交名义本金约339.70亿元人民币, 到2007年3月31日, 总成交名义本金约733.33亿元人民币, 2007年6月30日, 总成交名义本金总额达1353.85亿元人民币, 其中6月份成交名义本金额较前期增长较大, 达到276.87亿元, 显示市场在2007年发展迅速, 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 (3) 从成交期限看, 交易期限广泛, 但以中短期的为主。特别是2007年以来, 随着市场活跃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1年期以下品种以及1年至10年各期限品种均有成交。但就占比来看, 1年以内的占比为41.05%, 5年的其次, 占比为28.04%, 3年和10年的占比分别为14%和10.1%。总的来看, 作为发展最为迅速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之一, 人民币利率掉期市场运行两年多来,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市场成员的关注。通过固定现金流和浮动现金流的交换, 人民币利率掉期不仅成为沟通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的便捷交易方式, 还为市场成员提供了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工具, 并且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继续发展, 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二、利率掉期的实证分析

(一) 成功案例分析

某特大型企业2003年末因进口设备需要, 向工商银行申请浮动利率贷款3.8亿美元, 期限为10年, 利率为6个月LIBOR+0.6%的浮动利率。工商银行从企业利益最大化和有效控制利率风险角度出发, 在贷款谈判初期即明确请客户注意与贷款相关的利率波动风险, 并积极推介工商银行在贷款利率风险管理方面成熟的各类型产品。公司可选择的方案为:

选择一:进行利率期权交易。在该策略下, 企业可以直接购买3.8亿美元的利率上限。此时, 当利率上涨超过上限合约的执行价时, 上限合约会给企业带来正的价值, 且价值的大小恰好能弥补企业浮动利率贷款因利率上升带来的成本增加, 企业整体债务成本因而将不超过利率上限水准。上限合约相当于企业为防范利率上涨风险而购买的一份“保险”, 企业为获得这种“保险”而支付的期权费就是“保险金”。同样, 企业也可以卖出一笔利率下限合约并收取一笔“保险金”。如果企业同时叙做利率上限合约和下限合约, 且两合约的“保险金”相等, 则企业进行了零成本的利率上下限交易 (zero cost collar) , 其效果是企业整体债务成本将限定在上下限利率区间范围之内。

选择二:进行利率掉期交易。利率掉期常用于中长期利率风险的管理。客户通过利率掉期交易可以将一种利率形式的资产或负债转换为另一种利率形式的资产或负债。一般而言, 当利率看涨时, 将浮动利率债务转换成固定利率较为理想, 而当利率看跌时, 将固定利率转换为浮动利率较好。

在当时的市场状况下, 由于美元利率上扬的趋势已日渐明显, 企业迫切希望银行能够提供一种直接的手段来规避利率上扬的风险。策略一要么无法提供有吸引力的保护, 要么需要企业付出较多的期权成本, 因而不是最佳的选择。经反复磋商, 企业最终决定委托工商银行叙做一笔利率掉期交易。具体结构为:在每半年的利息交换日, 工商银行支付企业浮动利率6MLIOBR+60bps, 企业支付工商银行固定利率4%, 同时, 在某一计息期内, 若6MLIBOR超过了7%, 则当期双方不进行任何利息交换, 且当期交换情况不影响以后各期交换。通过利率掉期, 该企业可以将自己今后10年的债务成本, 一次性固定在4%的水平上, 从而达到了管理自身债务利率风险的目的, 如图1所示。

与一般利率掉期不同的是, 该交易增加了一个敲出结构, 其效果、是进一步降低企业掉期后的固定利率成本。那增加该结构为什么、可以降低债务成本呢?假设6MLIBOR上涨超过了7%, 即发生了、敲出情况, 根据有关条款, 当期企业与银行没有资金交换, 此时, 附加有敲出结构的利率掉期相对于没有敲出结构的利率掉期而言, 无疑企业需放弃一部分潜在收益, 将这部分企业未来可能放弃的收益折入定价模型, 就可以实现企业债务成本进一步降低的目的。从方案的风险角度分析, 该交易最大的市场风险是当发生敲出事件时, 企业当期的利率风险敞口重新敞开, 企业回到不叙做风险管理状态。由于该方案设计中不带任何亏损倍数或亏损递增的结构, 因而是一种风险较低的风管方案, 适用于财务稳健型的客户。从交易叙做的结果看, 该国有企业已合计节省利息支出45万美元。在2005年末公允价值评估中, 该交易市值评估为正526万美元。这就意味着, 如果企业出于动态风险管理等目的将交易反向平盘, 理论上企业将获得526万美元的回报。当然, 具体的平盘收益还要考虑市场流动性折价、买卖价差折价等因素。

(二) 利率掉期的主要功能具体包括:

(1)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企业使用任何资金都有其相应的成本。一般而言, 不同的公司由于其资信等级不同, 在筹集资金时利息成本会存在差异。利率掉期是一种基于比较优势、实现利益共享的交易, 即掉期得以发生的基础是交易双方关于资产价格走势的准确性判断具有比较优势, 并且在不同的利率借贷市场上具有比较利率优势。其具体做法:持有同种货币资产或负债的交易双方, 以一定的本金为计算基础, 其中一方以固定利率换取另一方的浮动利率, 通过掉期, 交易一方以其某种固定利率资产或负债换成对方浮动利率的资产或负债。假设有A、B两家公司, A公司希望借入浮动利率资金, 而B公司则希望借入等额的固定利率资金, 但其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能力不同, 其融资利率水平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 A公司融资的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利率水平均比B公司低, 具有绝对融资成本优势。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A公司在两种利率市场上对B公司的优势不相等。A公司在固定利率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 B公司则在浮动利率市场上拥有比较优势, 因此, 双方存在交易的基础。

如果不作利率掉期安排, 则A公司的资金筹措成本是“LIBOR+40bps”, B公司的资金筹措成本是8%, 总融资成本为“8%+LIBOR+40bps”。为了降低融资成本, A公司和B公司可以利用各自的相对成本优势进行巧妙的利率掉期, 即由A公司借人6%的固定利率资金, B公司借人“LIBOR+80bps”的浮动利率资金, 这样总的资金成本为“6%+LIBOR+80bps”, 比不进行利率掉期安排的资金节省了“2%-40bps”即节省1.6%。如果平均分配, 各自可以享受到资金成本降低0.8%的好处, 即A公司以“LIBOR-40bps”的利率为B公司支付浮动利率, B公司以则以7.2%的利率为A公司支付固定利率。这样掉期的结果, 使得A公司和B公司的融资成本均得到大幅降低, 而且不会给企业增加任何财务风险, 不影响企业的资信状况。

(2) 规避利率风险。利率掉期是一项常用的债务保值工具, 可用于中长期利率风险管理。客户通过利率掉期交易, 可以将一种利率形式的资产或负债转换为另一种利率形式的资产或负债。一般而言, 当利率看涨时, 将浮动利率债务转换成固定利率较理想;而当利率看跌时, 将固定利率转换为浮动利率较好, 从而规避利率风险, 降低债务成本, 同时还可以固定自己的边际利润, 便于债务管理。假设C公司以“LIBOR+1%”的利率从浮动利率贷款者那里借款。由于担心LIBOR会上升, 因此该公司与某金融机构签订利率掉期协议:C公司以固定利率6%向该金融机构进行支付, 而金融机构以LIBOR向C公司进行支付。通过利率掉期, C公司将原有的浮动利率负债转换为固定利率负债, 将融资成本锁定为7%, 从而帮助C公司在利率上涨的市场环境中规避了利率风险。相反, 如果C公司借入的是6%的固定利率贷款, 并且预测市场利率有下跌趋势, 那么C公司可以通过利率掉期协议将原有的固定利率负债转化为浮动利率负债“LIBOR+1%”, 从而实现在利率下跌的市场环境中规避利率风险的目的。

(3) 有利于资产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就是从安全性和收益性出发, 寻求最佳的资产负债结构。利率掉期是两个当事人之间定期交换两种名义货币相同、本金相等但利率不同的债权或债务的利息支付。由于交易双方本金相互抵销, 现金流只是利息差额的交换, 因此利率掉期与其他资产或负债结合可以改变相关工具的现金流, 由此合成所需的资产或负债。通过利率掉期可以锁定某项资产或负债的未来币种及其利率, 使其与该项资产或负债未来相匹配。因此可以在不依赖或不改变存量债务结构的条件下, 通过利率掉期大幅度降低利息费用, 使公司在浮动利息、固定利息负债以及资产中实现特定的结构, 从而调整与改善其资产负债结构。假设D公司是一家英国企业, 每年需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原材料用于生产。假定D公司签订了一个5年期供货合同, 每年要向供货方支付50万美元的货款。显然, 美元和英镑的汇率对D公司的经营业绩有重大影响。英镑升值, D公司盈利将增加;英镑贬值。D公司将遭受额外损失。根据对汇率的估计, 英镑贬值的可能性较大, 因此D公司需对汇率风险进行管理。D公司可以在利率掉期市场上签订一份英镑利率对美元利率的掉期合约达到其资产和负债现金流之间的匹配, 规避汇率下跌带来的额外损失。

(三) 风险分析

高风险利率掉期交易也是一柄双刃剑, 在规避风险的同时, 自身也蕴藏着风险。理论上说, 每一份能在利率上升时获利的掉期合同均能与另一份在利率下降时损失的合同或证券相对冲或匹配。然而现实并非总是如此。当利率上下波动时, 由于衍生组合产品并不能进行完全的对冲, 因而衍生组合产品的净值也将随之波动, 这样一来, 市场风险往往孕育其中。

(1) 利率掉期的市场风险。利率掉期通常是一笔固定利率现金流和一笔浮动利率现金流的交换。随着时间的推移, 市场利率发生变化, 利率掉期中浮动利率方的价值可能高于或低于固定利率方的价值, 这样对于交易的一方当事人来讲, 在掉期期限的某一时点, 收益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 这就是利率掉期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市场风险。各种掉期交易都涉及不同利率的交换, 而且零息票利率对计算掉期价值有着决定意义。在不考虑信用风险时, 当市场利率上升, 对固定利率支付方有利;当市场利率下降, 对浮动利率支付方有利。因此, 在利率掉期合同期间内, 互换双方首先要承担的就是因利率变化而产生的市场风险。

(2) 利率掉期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交易一方在付款或实物交割上违约的风险, 通常是因该交易方破产或资不抵债而导致的违约风险。利率掉期的信用风险表现为掉期交易一方履行合约的可能性发生变化或者不履行掉期交易时交易双方所承担的风险。利率掉期交易无保证金, 交易存续时间长, 主协议下存续交易数量较多, 造成信用风险的存在。虽然利率掉期违约时不会有本金损失, 但对方违约的原因必然是目前市场状况对其极为不利, 对本方则极为有利。违约减少了本方的收益, 同时也打乱了原先的资产负债规划。信用风险的大小依赖于掉期剩余期限到期日时间的长短和利率。利率掉期交易的信用风险特点包括:掉期交易的信用风险由外生变量利率的变动引起, 因此可以认为这种信用损失是由市场风险导致的;利率掉期的信用风险损失无法确定;利率掉期的信用风险是单边风险, 一般来说, 只有掉期价值为负的一方才有可能违约;利率掉期的信用风险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动。在掉期交易开始时, 交易双方进行现金流的初始互换, 一般是不存在信用风险的。随着时间的推移, 利率水平发生变动使得交易双方掉期的现金流发生相应的变动, 风险开始出现。为减少利率掉期的信用风险, 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 审核交易对手授信额度, 合理确定风险调节系数;第二, 签约时对客户收取一定金额的承诺金;第三, 若交易对手的信用级别差距悬殊, 可要求其提供担保品 (通常是债券) 来提升信用水准, 比照国际通行的做法签定利率掉期交易主协议下的信用支持协议。

(3) 利率掉期的市值重估。利率掉期产品的市值重估目前还是利率掉期产品风险管理中较为欠缺的一面。市值重估是指根据最新的市场价格参数 (包括基准利率、收益率水平和收益率曲线、波动率) 来评估利率掉期产品交易敞口的市场价值。一般采用现金流折现法计算利率掉期交易未来现金流的现值。只有了解市值, 才能正确测算出企业承担的风险值。人民币利率掉期交易市场正在形成过程中, 缺乏市场数据, 因此给作为市场风险管理基础的市值重估造成了一定困难, 生搬硬套国外引进系统的估值方法并不一定可取, 尤其是以一年期储蓄利率作为参考利率时。企业必须考虑建立自己的估值模型, 选择正确的参数。根据利率掉期的特征, 可以将其视为固定利率债券和浮动利率债券之间的现金流交换, 这样就可以简单地分别对固定利率债券估值、浮动利率债券估值, 并结合二者的差额得到利率掉期的估值。

(4) 利率掉期的法律风险。由于人民币利率掉期交易刚刚起步, 协议文本尚有待进一步规范。与一般交易协议相比, 签署利率掉期交易主协议、信用支持附件应注意:一定要完全理解文本的各项规定, 做到心中有数;应考虑到不可抗力的情况;对于文本中出现的时间概念 (比如宽限期) 予以特别关注;信用支持附件下, 应注意估值机构的选择, 考虑到估值计算有失公允时的争议解决机制;注意审查任何额外的中止时间和违约事件;信用支持附件下, 注意约定的估值日间隔, 避免由于保证金转让过于频繁, 给中、后台造成压力;应注意交易方声明的约定, 包含签约方已经获得了各自监管机构的批准、交易方保证所有交易均处于套期保值目的而非投机目的等。

利率掉期与其他金融衍生产品一样, 是一把双刃剑, 在可以降低融资成本、规避利率风险、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的同时, 本身也会产生新的风险。国有企业既要充分利用掉期交易带来的优势, 同时也必须正确认识利率掉期交易存在的风险。只有充分掌握其特征, 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 才能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 运用利率掉期来获得收益。除了上述具体对策之外, 国有企业还应全面衡量自身经营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 制定有关利率掉期的风险管理原则, 搭建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体系, 并建立高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包括评估系统、定价系统及风险衡量系统等, 对交易进行实时监控。另外, 国有企业还应该实施谨慎的会计核算制度, 确保利率掉期信息的及时披露, 并实施严格、独立的包括利率掉期在内的衍生产品内部审计制度。

参考文献

[1]储俊:《利率互换在公司理财中的应用》, 《财会通讯》2007年第3期。

[2]刁羽:《利率互换交易策略分析》, 《中国货币市场》2008年第1期。

[3]高建华、彭彭:《利率互换在我国的发展》, 《东西方企业文化》2007年第2期。

[4]梁国巍、梁业国、吴琦:《利率互换交易探讨与实例分析》, 《特区经济》2005年第2期。

[5]于建忠、刘茜:《利率互换是柄“双刃剑”》, 《农村金融研究》2006年第3期。

[6]殷洁:《论利率市场化下的利率互换功能与风险》, 《现代财经》2005年第12期。

利率掉期业务浅析 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人民币外汇掉期;金融衍生品;汇率和利率风险

一、掉期及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的定义

掉期是英文“swap”一词的汉译。也称互换,是交易双方依据预先约定的协议,在未来确定期限内,相互交换的交易。具体的掉期是指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即期外汇的同时又卖出同种货币的远期外汇,或者反过来做,也就是说同一笔交易中将一笔即期和一笔远期业务合在一起做。在掉期交易中,把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之差,即升水或者贴水叫做掉期率。掉期交易时用来规避所借外债的汇率风险的一种主要手段。比较常见的有货币掉期交易和利率掉期交易。

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以下简称“货币掉期”)是指在约定期限内交换约定数量人民币本金和外币的本金,同时定期交换人民币利息和外币的利息的交易协议。利息交换指双方定期向对方支付以换入货币计算的利息金额,可以按照固定利率计算,也可以按照浮动利率计算。

二、人民币与外汇货币掉期的交易类型

掉期的交易类型包括即期对远期交易和远期对远期交易。

在我国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货币掉期本金交换的形式包括:1.在合同生效日各方按合同约定汇率交换人民币的本金和外币本金,在协议到期日协议各方再用约定的汇率和金额进行一次本金的方向相反的交换;2.中国人民银行以及国家外汇局规定的其他的形式。而协议各方定期向交易对手支付的以换入货币计算的利息金额,则既可以固定的利率计算,也可以浮动的利率计算。货币互换交易包括利息的互换与货币的互换两种类型。利息互换只涉及一种货币,其目的在于“交换利息的支付方式”,以规避利率风险。货币互换涉及两种货币,其目的在于“交换使用(或交换支付)货币的种类”,以规避汇率的风险。

三、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的币种

现阶段,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的开办币种已经从原来的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港币、英镑五个货币对的货币掉期交易扩展到了目前的凡是可以办理远期结售汇的币种均可以办理该业务。

四、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准入的发展历程

2005年8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201号),决定凡获准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6个月以上的银行,向外汇局备案后即可在商业银行对客户的柜台市场上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间的掉期业务。 “不涉及利率互换”指的是在货币互换合同中不含有利息支付的约定。因此,这种互换交易即相当于一笔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

2005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包括工、农、中、建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还有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浦东银行、招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内的国内10家主要商业银行进行货币掉期交易,即人民银行用美元从银行手中换入人民币,约定到期以后,人民银行再用人民币从银行手中回购等额美元,总规模为60亿美元,约定到期后的人民币兑美元价格为7.85元。

2011年1月,国家外汇局发布了《关于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将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在银行对客户市场推出,2011年3月1日起实施。国家外汇局规定,凡取得对代客人民币与外汇掉期业务经营资格满1年的银行,可以直接对客户开办货币掉期业务,也就是说国家外汇局不再实施事前审批。同时,进一步便利了市场交易,银行对客户办理货币掉期业务的币种和期限等要素由银行自己确定。本次《通知》对利率的规定明显放松,要求货币掉期中的利率由交易各方协商确定,并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对于存贷款利率的相关管理规定。

2014年人民银行发布了《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4〕2号发布),国家外汇局根据该文件制定了《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该细则自2015年1月1日起实施,该文件规定:对于衍生产品业务,可以一次性申请开办全部衍生产品业务,或者分次申请远期和期权业务资格。取得远期业务资格后,银行可自行开办外汇掉期和货币掉期业务。自此,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的备案权限全面放开。

五、当前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的应用

美联储历次降息后,美联储利率目前处于历史低位,美元的融资成本业务处于历史低位,外汇局提出“扩流入,控流出”,中资企业可从境外借入外债使用,这样,企业就面临着一个借入资金和所需资金币种不匹配的问题以及未来归还外债所面临的汇率和利率风险问题,为帮助企业规避上述风险,各个银行开始频繁使用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产品帮助企业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

目前各个银行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针对有美元存款的客户,银行为客户叙做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期初客户在银行将美元换成人民币,期末用人民币换回美元,并在期末互换美元、人民币的利息,从而达到使用人民币资金同时未来保留美元的效果。

二是针对有美元融资需求的客户,银行通过叙做人民币外汇掉期业务,期初客户将美元换成人民币,期末用人民币换回美元,并在期末互换美元、人民币的利息,从而达到对美元融资进行套期保值的效果;如果客户未来有美元收汇,也可在后端只进行利息交换。

情形一:针对有美元存款的客户,存款利率比较低,而且客户作为在境内经营的公司,其费用基本上需要支付人民币,因此,客户有将美元换成人民币的需求,但是未来又需要继续持有美元对外支付或者认为美元未来仍有升值的空间,需要把现时换入的人民币未来再换回美元。为清楚地叙述该种情况,举例如下:

假设客户在银行办理有500万美元的存款,假定存款利率为12M LIBOR+30bps,即客户美元存款利率为1.53%(假定12个月LIBOR为1.23%)。同期境内1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均为4.35%。

当前人民币即期汇率6.66,远期价格为6.71。如果该客户在银行办理期初期末均交换本金的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期初客户将美元本金500万元付给银行、收取人民币3,330万元(500* 6.66=3330万);到期时,客户收回美元本金、支付与期初金额相同的人民币给银行;约定本外币利息均到期一次相互支付。按照上述市场价格测算,到期后银行需要支付客户美元本金500万美元,利息500*1.53%=7.65万美元,本息合计507.65万美元;客户需要支付银行人民币本金3330万元,利息3330*2.3%=76.59万元,本息合计3406.59万元。

情形二:针对有美元融资的客户,融资的客户由于面临利率和汇率的双重风险,为了规避汇率和利率风险,客户愿意叙做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将美元的债务转换成人民币债务进行支付,到期能够从银行拿回融资的美元本息,在美元债务到期时能够如数归还境外融资的本息。为清楚地叙述该种情况,举例如下:

假设客户2016年7月10日从境外融资借入1000万美元,期限为1年期,假定融资利率为1.75%,2017年7月9日到期需要归还境外融资本息1000*1.75%+1000=1017.5万美元。同期境内6个月或1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均为4.35%。

当前人民币即期汇率6.6600,远期价格为6.7100(不含风险准备金加点)。如果该客户在银行办理期初期末均交换本金的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期初客户将美元本金1000万元付给银行、收取人民币6,660万元(1000 * 6.6600=6660万);到期时,客户收回美元本金、支付与期初金额相同的人民币给银行;约定本外币利息均到期一次相互支付。按照上述市场价格测算,到期后银行需要支付客户美元本金1000万美元,利息1000*1.75%=17.5万元,本息合计1017.5万元;客户需要支付银行人民币本金6660万元,利息6660*2.8%=186.48万元,本息合计6846.48万元。

以上两种情形是当前形势下的产品和业务运用,当市场发生变化时,上述产品和业务的运用方向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从以上案例可以明显看出,掉期交易作为金融衍生产品的一个重要品种,结合了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避险操作,为规避中长期的汇率和利率风险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作为一种高效的风险管理手段,掉期交易的对象可以是资产,也可以是负债,可以是本金也可以是利息。

参考文献:

[1]《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201号).

[2]《关于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有关外汇管理问题的通知》(汇发[2011]3号).

上一篇:化工检维修总结下一篇:2023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