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能力提升

2024-06-22

高校教师能力提升(精选8篇)

高校教师能力提升 第1篇

2.1不断完善制度环境

高校考核评教机制、教师人才培养机制以及职称晋升机制都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高职院校要想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就应建设良好的环境与制度,首先,要建立起支持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合理的评教机制,目前的评教机制主要包括学校督导评价、院系领导及教研室同事间评价、学生评教三个方面。其中院系领导评教基本上属于走过场,有的领导甚至叫不上该教师的名字,何来评价的公正、客观,学校督导也只是通过一两次的听课给出看法,学生评教通常也会掺杂自己的情感与主观认知,因而也难以获得一个教师的真实信息。我们要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考核方式要客观公正,采用导师、学生、同行教师、专业教学评价机构等多方考核形式。其次,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不但要规范、丰富新入职青年教师的职前培训还要开展多样化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在职培训,可开展方法培训,如教学导入培训,讲授技巧培训等,也可开展提高教学能力与设计能力的专业培训,使青年教师教学更完善,也能收获更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定期开展关于具体教学问题的主题研讨会,针对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开设主题研讨会,共同解决教学问题。最后,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使青年教师以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为重心。如青年教师的奖酬金制度、职务职称晋升标准、评先评优等各种制度,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建立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激励机制,使科研为主和教学为主的教师都受到较高的待遇和地位,激发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积极性。

2.2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那教学就作为了高职院校的中心任务。青年教师要避免产生“重科研轻教学或重行政轻教学”思想的不良影响,要认识到教师的真正职责,即育德育人、培养人才质量,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因此,青年教师要重视学生能力、知识的培养和良好品德的养成,用先进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3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比以往多,对教师的需求也与以往大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加强自我知识的内化和提升,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积极学习并与学生进行分享,才能完成新时代条件下对学生的“授业解惑”的使命。

2.4不断坚持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反思,不仅可以为教育教学积累经验,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也可以丰富个人的工作生活,修炼心性。通过教学反思,客观地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以达到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袁新苗.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高教与经济,,24(1)33.

[2]尹航.大学教师教学学术现状及其提升对策[D].长沙:湖南大学,.

[3]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

[4]于红丽.论教学学术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0):20-22.

[5]林永柏.浅谈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及其养成[J].教育与职业,2008(9):121-122.

高校教师能力提升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1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及成因

近年来,随着办学规模和质量的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吸纳了大批的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很多高职院校出现师资队伍年轻化的现象。虽然他们有着扎实的理论基础、工作的激情以及比较前沿的知识信息,但教学能力与教学经验却相对缺乏,从而对教学的质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就目前而言,高职院校中较为年轻的教师普遍存在有六个现象:

第一,缺乏实践经验,虽然他们有着充分的理论基础,但很难与现实实践结合起来,达到融会贯通;

第二,教学当中的重难点不够突出,“大而全”的教学特点导致学生一知半解,从而导致了学生对学习积极性不高;

第三,语言的精炼程度不够,很多都是照本宣科,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无法做到深入浅出的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能有效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第四,讲课节奏太快,咬字不清,声音微弱,严重影响的教学效果;

第五,教学不规范,手段单一,并且有过于依赖PPT的现象,一旦停电或电脑出故障,没有多媒体帮助,就无法进行正常教学的情况;第六,课堂板书随心所欲、胡乱书写,使学生课上无笔记可记,板书没有达到服务教学的目的。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导致的。在这里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教学能力,通俗的讲就是教师完成教学活动所应具备的能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具体原因如下:

第一,缺少对青年教师的岗前系统培训。青年教师一般学历层次比较高,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专业知识较为扎实、知识结构新、创新思维强、接受新事物快。但目前大部分青年教师并不是师范院校毕业,没有师范类课程专业学习与培训,因此教育学理论知识与技能也相对缺乏。而多数学校也对青年教师的培训也不够重视,培训内容往往趋于形式化,高校对于青年教师使用多、调教少,这就导致了大多数的青年教师对职业技能只是一知半解,并没有真正地掌握。部分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考虑对相应课程与教案的熟悉度,却忽略了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势必会造成教学内容过于枯燥,重难点把握不精准等方面问题。

第二,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不够深入。教学研究是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自我完善的有效方式。青年教师年轻、精力旺盛、家庭负担小,往往是教学一线的主力军,每学期承担了大量的课程教学,使得大量的时间被用于应付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没有时间精力去进行教学研究。另一方面,由于部分院校资源分配不均,再加上青年教师刚入职,科研成果较少,在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往往是成为弱势群体。再加上一些重要的科研项目几乎都要求申报人至少是副高以上职称,从而导致很多青年教师无法获批一些重大项目,这严重限制了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三,青年教师教学反思意识不强。一直以来,教学反思都被认为是教师职业发展与自身成长的最核心的环节。通过对教学中重难点问题的教学反思可以使青年教师认识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反思,反思的内容很可能就上升为教育中的创新理念与新模式,用于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而现实中,一方面,青年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整天处于备课-上课的循环中,几乎没有进行教学反思的机会;另一方面,个别青年教师由于对教学反思重要性认识不足,即使有时间,也不愿意在教学反思上花时间和精力。第四,青年教师交流能力不强。教师交流在这里指的是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师生间的教学交流,听课、评课、研讨、会议报告、教学论文等等收属于教师交流的范畴,青年教师在攻读完硕士、博士学位后一般都是直接走上岗位,因此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与实践经验,走上工作岗位后,整天埋头于备课,按照自己想当然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缺乏与周围的交流,看不到自身教学模式的优缺点,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就无从谈起。青年教师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听评课等活动,可以取长补短。通过与学生进行关于知识传授与知识学习的相互交流,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设计中,有针对性地按照学生的特点完善教学内容设计,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2.1不断完善制度环境

高校考核评教机制、教师人才培养机制以及职称晋升机制都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密切相关。高职院校要想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就应建设良好的环境与制度,首先,要建立起支持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的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合理的评教机制,目前的评教机制主要包括学校督导评价、院系领导及教研室同事间评价、学生评教三个方面。其中院系领导评教基本上属于走过场,有的领导甚至叫不上该教师的名字,何来评价的公正、客观,学校督导也只是通过一两次的听课给出看法,学生评教通常也会掺杂自己的情感与主观认知,因而也难以获得一个教师的真实信息。我们要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考核,考核方式要客观公正,采用导师、学生、同行教师、专业教学评价机构等多方考核形式。其次,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不但要规范、丰富新入职青年教师的职前培训还要开展多样化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在职培训,可开展方法培训,如教学导入培训,讲授技巧培训等,也可开展提高教学能力与设计能力的专业培训,使青年教师教学更完善,也能收获更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定期开展关于具体教学问题的主题研讨会,针对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开设主题研讨会,共同解决教学问题。最后,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使青年教师以教学效果和教学能力为重心。如青年教师的奖酬金制度、职务职称晋升标准、评先评优等各种制度,加大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建立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激励机制,使科研为主和教学为主的教师都受到较高的待遇和地位,激发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积极性。

2.2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那教学就作为了高职院校的中心任务。青年教师要避免产生“重科研轻教学或重行政轻教学”思想的不良影响,要认识到教师的真正职责,即育德育人、培养人才质量,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因此,青年教师要重视学生能力、知识的培养和良好品德的养成,用先进的与时俱进的教学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3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比以往多,对教师的需求也与以往大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加强自我知识的内化和提升,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积极学习并与学生进行分享,才能完成新时代条件下对学生的“授业解惑”的使命。

2.4不断坚持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教学反思,不仅可以为教育教学积累经验,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也可以丰富个人的工作生活,修炼心性。通过教学反思,客观地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以达到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高校教师能力提升 第3篇

1 更新观念,加深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要在学校层面上落实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建立由学校领导层组成的领导小组,领导、统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将教育信息生态理念贯穿其中,促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高校应重视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宣传工作,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相结合,打造面向社会的宣传平台,吸引社会和企业的注意,吸纳其资金投入,用于支持高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这个过程有利于促进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对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达成共识,实现观念意识、技术水平、组织体系的均衡发展。此外还应该通过宣传栏主题宣传、开办主题讲座、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提高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对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重视程度,让重视培养信息化人才、重视信息化技术应用等理念扎根于教师、学生、行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的心中。在高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过程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中老年高职教师通常较为保守,对新技术有抵触心理,害怕改革,应该对他们加强心理疏导,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信息化接受程度方面存在的鸿沟。

最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涉及到人力资源部门、培训部门、教务部门、师资管理部门、信息技术部门等多个部门,是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加强教育技术能力各培养部门之间的凝聚力十分重要。只有打破了各部门之间存在的行政壁垒,强调部门间资源共享的意识,树立起团结合作的观念,才能促进部门之间协同工作,实现信息的实时沟通共享[1]。

2 建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领导小组,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

信息化对高职院校而言是个难得的发展契机,应建立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高屋建瓴地进行统筹规划,加强决策咨询,根据高职院校的具体需求,制订高校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阶段发展规划;制订阶段实施方案,推进信息化教学,建设省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示范专业;制订阶段培训规划,重点进行高校内部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将之作为教学质量评估、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培训结果与教师评优、评奖挂钩;在信息化教学方面加强团队建设,促进教学管理部门和信息管理部门之间协作机制的建立,实现信息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良好互动,促进信息系统建设在各个部门、各个阶段的分工合作,最终达到合作教学的目标。针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和信息化建设的各项规划、计划都应报给相应的教育主管部门,经审批后实施。

可以看到,各部门之间的紧密配合对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十分重要,只有强化教学部门、技术部门和管理部门的紧密协作,对高校教师在教育能力技术培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协商处理,才能使各种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才能更好地建设、维护、应用教师教育能力技术发展的服务平台。

3重视培训体系和培训制度的建立健全,使教育技术能力得到全方位提高

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对于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对于高校信息化培训体系而言也不可或缺。建立起成熟、完善的培训体系意义重大,不仅能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提供指导和支撑,而且能通过连续性、递进式、分层次的培训模式达到更好的效果[2]。需要注意的是,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和纯粹的信息技术培训有很大的不同,降低培训内容的重复性,避免旅游式培训十分必要。重复性培训不仅是资源的浪费,而且导致了很多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反感,使他们在理解和行动上无法达成一致,教学工作也不能得到应有的指导。做好如下几项工作对于避免重复式培训十分重要。

一是培训方案的设计。在培训开始前,对培训时间、地点、内容、参加者等信息进行公示。公示工作不仅有利于教师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参加培训,而且为他们协调家庭和工作时间提供了方便。此外应在互联网上建设教育技术论坛,用于培训结束后为教师提供咨询和服务,收集反馈信息和意见建议,为今后的培训积累经验。

二是培训内容设计。与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不同,教学技术能力培训不仅要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而且要培养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活动中的能力。尤其要重视三个方面的能力培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搜索信息、组织信息资源的能力;将搜索到的信息整合到实际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应用相关理论解决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是培训形式的设计。教育技术理论固然很重要,但仅将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主要模式、重要策略等生硬地灌输给教师,难以达到提高提升教育技术能力的效果。应该根据高校在职教师理解能力强、经验丰富等特点,在教学技术理论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采取小组合作、竞赛、辩论等方式促进培训的开展,促使受训者在讨论与辩论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增强对方法的掌握。

4 基于教育技术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教师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利用网络收集信息,通过网络开展合作交流是当代教师都应具备的能力,也是教育现代化对他们提出的重要要求。高校教师的合作交流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与学生的合作交流,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中;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交流,主要体现在教研活动中;与网络的合作交流,主要体现在现代教育空间中。建立“学习共同体”对于教师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3]。该“学习共同体”由学科教师、学科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等组成,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资源可以得到共享和优化配置;可以开展工作经验的交流、教学方法的探讨、心得体会的分享、困难与问题的讨论等。通过团队学习,知识背景相同的教师就观念、知识、专长、技术、方法等与他人讨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实现了能力提升和知识进步,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通过网络开展合作交流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由此可见,建立“学习共同体”是实现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的重要方法。

5 加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跟踪评价力度,建立跟踪评价平台

要想促使教育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师的教学和改革工作,仅依靠培训是不够的,必须在培训之外引入评价机制,用以考查教育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状况。不仅要在培训过程中检查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效果,而且要在培训结束后的几年内,继续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掌握和应用状况,对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运用教育技术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将培训中的评价和培训后的评价相结合,最终形成综合性的培训效果评价,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状况进行全面衡量[4]。可以从两个方面建立跟踪评价平台:一是政策平台。由教务处发起,组成督导小组,制订合理的评价指标,对教育技术能力进行量化。此外分批到受训教师的课堂旁听,对在课堂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状况进行记录和评价,向教师反馈评价结果,给予不符合要求的教师以指导和建议,促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现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二是网络平台。建立网上教学系统或类似的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授课、作业布置、考试安排等情况进行记录,期末汇总记录,分析数据,得出评价结果,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还可以设计排名评比等鼓励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技术。

利用网络平台一方面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进行了有效的跟踪评价;另一方面能促使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实现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

6 营造良好的教育文化环境,有效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建立良好的信息技术文化氛围意义十分重大。具体措施包括举办学术讲座,介绍信息法规、信息技术、最新发展和前沿知识等,鼓励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扩展学生的空间和视野;在校园服务体系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通过信息资源共享给师生,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师生接受、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

7 小结

尽管科技不是万能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个人的作用决不能被科技取代,但却能淘汰没有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对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不仅能促使他们在教学观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手段、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还能促使教师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和专业能力,为国家培养掌握先进信息技术的学习型、创新型人才;但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受到我国实际信息技术水平、政策制度安排、高校具体教育教学环境、教师个人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坚持不懈地将其作为一个长期目标去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豪锋,李震,郑春恒.虚拟现实技术在中职数控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4):34-37.

[2]刘华威.基于绩效技术的中职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研究:驻马店财经学校教师教育技术校本培训的设计与实施[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1):59-63.

[3]易丽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基于网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12):108-109.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第4篇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教学能力 教研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指出“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大力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 青年教师作为一个高校发展的生力军,占到了高校教师总数比例达60%以上,却面临着教学、科研、房子这三座沉重的大山。特别是教学,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还差强人意,继续大幅度提升。因此,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便成为了高校改革发展中重要的部分,需要我们认真的研究与分析。

一、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意义

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学科知识转化为教育知识的能力、信息沟通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重要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提高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大学开始扩招,学校和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但在不断扩招的同时,大学的教育质量也在不断下滑。许多青年教师也曾是这些学生之一,这样看来,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再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提升了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大学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老中青三代教师是一个传帮带的关系,只有这三者各自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高校才能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实际上也是在提升了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第三,有力于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发展。大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在人生这个大的校园中实现终身教育。同时这也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的发展,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

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随着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在实践当中,无论是高校还是青年教师以及学生,都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来自这几个方面。第一,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不强。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是每一个走上教师岗位的老师都要拥有的品德。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一些教师的价值观紊乱,变得自由化和功利化,缺失了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第二,教学业务能力不足。高校的扩招增加了高校教师的需求量,一些刚刚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从学生直接转换老师,还不太适应老师的角色,再加上理论知识的不足,不能较好地开展本职工作。一些青年教师上课紧张,缺乏语言组织能力,思路不连贯,教学效果差。一些青年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跳跃性思维较强,许多学生跟不上节奏。第三,缺乏教研能力。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共同促进了高校教师能力的提升。一些青年教师缺乏教学实践,不能较好地展开教学研究,同时一些教师偏向于科研工作,对教学研究工作不重视,也导致了教学能力的下降。

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

1、树立自主发展理念,建立自主发展平台

高校教师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思想上自由开放,主体意识强烈,所以要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提高教学能力紧迫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其教学能力。首先要树立自主发展理念。要尊重青年教师的个性发展,肯定其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这一基础上传播自主发展理念,使他们在行动上不断锻炼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其次要建立自主发展平台。通过树立自主发展理念,青年教师要组建自己的队伍,建立自主发展平台。要举办各类的教学竞赛、教学交流等活动,为自己和同事提供锻炼的机会,并提高青年教师的凝聚力,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2、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研能力

由于缺乏理论知识和实践,青年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技能结构相对较弱,因此必须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并提高教研能力,促进自身的教学能力的提升。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理论学习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本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另一方面是教育学知识的学习。只有将两者充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教学语言更加的生动,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次要提高教研能力。教研能力是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总结,是进一步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基础,因此必须要有一定的教研能力。要学会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成绩和问题,寻找自己教学的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

3、营造反思氛围,更新教学观念

要切实提高教学能力,就必须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首先要营造教学反思氛围。营造教学反思氛围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督促督促学校教学部门把教学反思这一环节纳入整个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计划中去,另一方面青年教师队伍自身要创设反思的环境,大家相互指正监督,共同进步。其次是要更新教学观念。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虚心接受学生的建议,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高校青年教师的增加给高校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也制约了高校的发展,因此,必须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高校发展水平的提升。未来我国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未来青年教师也将成为高校教学的主力军,所以,从现在开始,每一个青年教师都要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加强学习和实践,不断地反思与创新,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素敏.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探讨[J].教师,2011(03).

[2]毛洪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机制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02).

高校教师能力提升 第5篇

论文摘要:以某地方性本科高校为例,从调查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入手,分析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借鉴某些发达国家在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方面的宝贵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实际提出一些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近些年来,由于高校规模扩张和师资的新老更替,全国各高校新进了大批年轻教师。但这些没有教师教育背景的高校青年教师“尽管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但是关于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策略、方法的知识却十分有限。他们普遍重视本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科学研究,但不重视教学研究,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缺乏应有的理性思考。在工作中,“高校教师远不如中小学老师那样把教学作为一种专业化工作,注重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的学习、改进和运用”。“多项调查也显示,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或多或少存在着敬业精神缺乏,教育教学知识欠缺,教学实践能力弱,教育观念陈旧等问题”。借用斯坦福大学的唐纳德·肯尼迪的话“不管怎么样,教学是重要任务,是重申这一问题的时候了”,说明现在是该关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时候了。

一、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调查对象:某高校有专任教师623人,其中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35岁以下青年教师401人,在校生13000人。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个别访谈

1.能力结构比例失调,从教能力明显不足

在学校教务处,通过学院现有的网络教学评估平台,对该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评价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容乐观,具体数据见表1。

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在四个选项中,除第三项(该校为应用型高校)外,教师能力素质的优良率是低于中差率的。把选项中的内容对应于教师的各个教学能力,可以得知目前该高校青年教师驾驭学科内容的能力、教学目标制定的能力、教学方法设计的能力、教学的组织能力、教学自控能力等方面都是比较缺乏的。

同时,可以知道该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也是很不平衡的,与当前国家对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相差甚远。现在的高校教学需要复合型人才,而教师复合型能力不仅包括基本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更主要的包括教育研究能力和熟练而有效地运用信息手段的基本能力。“复合型的教师应既有基础能力,也有一般能力,还有创新发展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综合发挥着作用“。

2.教师价值取向失衡,重视科研,教学热情不高

通过对401位青年教师发放调查问卷,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仅有23.5%的青年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很积极,一大半的教师对教学的态度是无所谓的,这样导致青年教师对教学的热情不高,投入不大,表现主要为:不少教师回避教学,认为教学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还有些教师不认真进行教学工作,备课不充分,讲课不认真,这都反映出部分青年教师应付性的教学工作态度。那么青年教师选择教师的职业追求是什么呢,根据访谈调查发现:青年教师平常最津津乐道的是谁又获得了什么科研奖励、拿到了什么项目、在什么级别的刊物上发表了多少论文,而对教学成就几乎无人问津。同时,有82. 4%的青年教师或多或少的从事兼职工作,仅仅只有23. 5%的青年教师进行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温故而知新”的过程,总结、反省自己做得不够的,琢磨出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是提高教学能力的很有效的措施。

3.师资培训重“形式”,培训内容无层次

现在学校在青年教师培训上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培训内容没有针对教学能力的,一

个就是培训对象不是针对青年教师的。调查中发现18. 3%的教师认为学校安排的培训考虑到了青年教师的特点,有针对性,有层次;64.2%的老师认为学校是没有做到的;17. 5%老师表现出漠不关心,教学还是按照自己的一套办;只有23. 5%的老师或多或少的进行过专门的针对教学能力提升的训练;16.1%的老师没有经历过,很大一部分的培训都是以系部或专业为单位,大家一起来,没有体现层次性。

现在很流行的一种方式就是,培训结束后每个人都会颁发一个证书,无关乎你培训表现、出勤等,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只是“走过场”,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甚或部分教师误把培训理解为舒缓教学压力或个人职务晋升的手段,可想而知这样的培训效果会怎样。

4.缺乏有效的青年教师评课激励机制

目前该校对青年教师的评课除了教学督导团就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学校的教育督导对教师的评课、学生对教师的评教和教师之间的相互评课,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用不大。教学督导人员在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督导时,只“督”不“导”,过于注重评定(或判定)等级,而不是着眼于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对教师很少提出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另一个是通过一堂课的讲学比赛来评定等级,其中的等级评定往往带有某种照顾(评职称需要)的主观因素,却没有对教师授课有效的评议和反馈,基本起不到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作用。

5.相关其他现状

在调查中还发现其他令人担忧的现状:(1)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厚积薄发,使得教学捉襟见肘,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这样必然严重影响传授知识的效率与效果,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成效;(2)学校重视外部引用轻视内部培养,与这些高校在引进人才时的“一掷千金”相比,他们对校内在职教师的培养却缺乏热情,在这方面投人的精力和财力都明显不足。(3)政策保障没力度,不仅该校就是目前的教师法中都看不到关于提升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保障条例。(4)高校青年教师的工资待遇不容乐观。青年教师面临的生活问题很多,再加上住房改革、医疗改革,影响最大的是青年教师。这就使得很多青年教师难以安心工作,更别说致力于教学能力提高了。

二、发达国家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经验启示

1.重视教育立法,培训制度法律化

二战后,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高校教师在职培训制度。例如美国《高等教育法》规定资助的主要项目之一就是用于继续教育,使未达到规定学历标准的教师通过在职培训达到标准等。英国教育和科学部根据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需要,重新修订了教师的培训计划,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教师具有接受在职培训的权利和义务,学校应给以支持。总之,这些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高等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立法的形式,把参加在职培训作为教师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加强了高等学校的终身在职教育。我国虽然也颁布了关于教师在职培训的法规,但是针对性不强,执行力度不够。

2.注重职前教学能力,能力培养一体化

国外发达国家都比较重视高校教师的职前教学能力。以美国为例,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美国学院与大学联合会和研究生院委员会共同发起实施了“未来教师培训计划”,旨在将博士研究生培养成为能胜任高校教学工作的人,使他们具有教学、研究和专业服务的职业能力,为他们未来选择教师职业创造一个良好开端。在我国,这方面的培养是很不够的,青年教师职前教学能力几乎为零,这也使得教师角色转换的过程延长,不利于教学。

3.拓宽培训果道,培训形式多元化

针对高等学校不同层次水平教师在职培训的要求,发达国家采取了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英国设有“高校教师发展培训联合会”作为国家级的高校教师培训机构,设有“培训联合会”

作为地方高校教师培训机构,在高校则普遍设立了“培训委员会”,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教师培训网络。美国的高校也十分重视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建立了各种旨在帮助提高教师水平的教学、科研奖金和学术休假,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各种学术、教学交流活动。校方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经费。总之,这些国家都普遍采用多元式的培训形式,组织高校在职教师进修,构建了开放型的高校教师培训网络。目前我国的培训形式还比较单一,培训途径和培训方式还不尽如人意。 4.注重激励机制,教师培训主动化

为了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发达国家均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支持教师参加在职培训,从而使得教师培训主动化。他们的主要做法是:第一,资助培训经费,经济上大力支持。各国采取了诸如带薪进修、有偿进修、国家补贴、学校补助等办法。如英国政府20世纪9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优秀教学和学习中心”,在未来五年,先后会有3.巧亿英镑用于70多个学习中心的建设。第二,培训与聘任、评估相结合。国外大学,教学在聘用、职称晋升和终身制的获得中都占有很重的分量。亚力桑那大学的教师晋升和终身制决策越来越考虑教师的教学表现;布朗大学在每年的教师评议中,教学质量评价和研究成就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匹兹堡大学则要求所有的教师都应该有相关教学表现的明确记录,教师的聘用、晋升、终身职位和工资的决策都直接受这些记录的影响。同时,高校对教学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很高的荣誉,甚至为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设立专门的教授席位等等。

三、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途径

1.完善师资培训环节,提高培训质量

成立“教学考培中心”,专门对青年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考评,研究教学规律,定期举行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相关的培训、讲座、研讨会,在教师整个的职业生涯中提供帮助。中心按照工作分为几个部分:一是让富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充当“青年教师导师”,导师通过“传帮带”与青年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使青年教师熟悉教学程序,掌握教学技巧,并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青年教师,使其加深对职业道德的感悟,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依赖教研室的团体力量,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点评,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加深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理解,进而提高其教学水平;三是依靠教学督导和教学调研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把关。教学督导一方面敦促青年教师遵守教学规范,另一方面凭借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对青年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四是设有专任教师,进行教学规律研究,除了对青年教师进行职前培训,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和教学比赛,并对教师整个职业生涯提供帮助。

2.自主发展: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根本途径

对高校青年教师而言,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既包括专业学科知识的积累,也包括教育理论知识培训,同时还有个人师德建设。首先高校青年教师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努力提高专业水平,做好专业知识积累,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和本专业前沿保持同步,才能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其次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师德建设,确立坚定的师德信念。只有拥有了崇高的道德信念,青年教师才会根据自己的师德信念,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最后是教学反思,它是教学能力提升的基础。青年教师的反思包括很多方面,最为重要的是教育教学反思,对教育思想、教育实践的评价、反馈与调节。教学反思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写反思日记;二是观摩教学;三是讨论教学;四是开展行动研究。不同教师群体教育教学反思的指向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处于成长期的青年教师应侧重教育教学技能的反思。

3.完善绩效考核激励制度,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目前大多高校考核出现明显偏向科研的倾向,导致出现青年教师过分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

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高校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考核计划,突出教学方面的重要性,增强教学在考核中的分量,正确引导青年教师合理地分配教学、科研的时间和精力。考核内容应该具体包括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学创新等。青年教师的教学表现应与教师的聘用、晋升、终身职位和工资等级联系起来,同时我们也可以尝试设立专门的教授席位,奖励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

4.提高青年教师物质待遇,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随着岁月的积累,我国教师的薪金确实有所变化,但变化的幅度与频率并不尽人意。所以一段时间内,不少教师纷纷跳槽、改行。要改变这一状况,建立一套优于其他行业的升职提薪制度是非常必要的。西方国家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教师管理政策的实践经验表明,教师职业的社会待遇的高低与教师队伍素质状况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内在相互依存关系。“吸引那些拥有教师必备能力的人进人教师行业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的改善”。当教师的社会待遇提高时,其在社会公众中的职业角色形象就比较高,也容易吸引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从教,教师队伍素质状况就能够得以很大的改善,多数素质高的教师也乐于从教。同时,高校青年教师经济待遇的提高,为他们解决切实的后顾之忧,也能使他们安心工作,不会总想着兼职赚钱,这对于青年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是有着直接作用的。解决高校教师的社会待遇问题,政府行为在其中扮演着核心的角色并承担着基本的义务和责任。各级政府要下大力气做到这一点,吸引优秀人才进入高校教师的队伍,并保证高校教师能安心从教,使其整体素质提高。

5.修改和完善相关法规

高校教师能力提升 第6篇

刚开始在选课网络上看到“高校青年教师素质培养与教学能力提升”这门课程的时候,它便引起了我的注意。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虽然入职的时间已有7年多,但是得到前辈的指导和此类学习东西并不能满足我自身的成长需要。“七年之痒”也让我步入职业倦怠期,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选择了本门课程。学完全部课程后自己收获很多,感慨也很多,由于篇幅所限只能略述一二。

一、课程主要内容

两个月的课程转瞬即逝,中间由于网络的原因还停了20天的课。但老师们的精彩表现令我念念不忘,最终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60%以上课程的学习。

第一至四节是上海大学的叶志明教授主讲的《如何当好一名高校教师》;第五至八节是华中农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郑用琏教授主讲的《课堂的磁力来自哪里——浅谈驾驭课堂的动力与能力》;第九至十一节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小玲教授主讲的《如何讲好一门课》;第十二节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数学的李尚志教授主讲的《案例教学法——通过有招学无招》;第十三节至十六节的内容时《课堂教学气氛掌控方法》。

以上便是您讲课的大致内容。

二、学习效果与心得

本学期转瞬即逝,《高校青年教师素质培养与教学能力提升》也即将画上句号。对于所选的这门课程,我觉得十分的有价值。五位老师的讲解各有千秋,本人从中吸取了不同营养,在此再次对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外加鞠躬)。

本人想详细谈谈第九至十一节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小玲教授主讲的《如何讲好一门课》的学习心得。

高校教师能力提升 第7篇

摘要:作为高校实施教学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其水平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指出了青年教师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优势,从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方面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2-0137-02

作为高校实施教学的主力军,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其水平直接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随着近几年地方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高校引进青年教师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导致高校青年教师的比重越来越大,繁重的教学任务开始转由青年教师来承担。尽管青年教师具有从事教学工作的明显优势,但由于多数青年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教师职业训练,在教学经验、教学艺术等方面比较欠缺,致使其教学质量、教学效果难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高校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

一、青年教师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优势

1.具有较高的教学热情

对于刚刚步入高校工作的青年教师来说,由于短期内往往很难申请到科研项目,科研工作可能会暂时中断,而且前期连续多年枯燥的科研工作也会让部分青年教师在参加工作后有短暂的休整期。教学工作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对青年教师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大部分青年教师会主动要求承担教学任务,也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学工作中。

2.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

目前,高校的人才引进十分注重学历和学术水平,除个别紧缺专业外,承担教学任务的青年教师基本上以博士为主,学历层次较高,由于经历过长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训练,具有知识面宽、业务水平高、自学能力强的特点,在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时表现出扎实的专业基础,拥有快速提高教学能力的巨大潜力。

3.容易与学生交流沟通

绝大多数青年教师毕业于高校,刚从学生角色转换为教师角色,自然保留着学生的气息,容易与大学生找到许多共同点,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学习、考研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教学能力指教师完成教学活动所需要的能力,一般认为,教学能力是指教师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潜在的可能性。它反映出教师个体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其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1-2]本文重点从这三种能力角度进行分析。

1.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以解决选取教学方法、制定教学方案为主体的相关教学问题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最优教学途径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2]首先,青年教师对教学过程设计的理解欠缺,尤其是现在高校普遍采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很多青年教师认为只需要电子课件即可进行教学,而没有意识到教学过程需要在备课阶段进行完整的设计;其次,青年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新的教学方法掌握不足,即使了解一些方法仍然无法将其与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很好地融合,直接导致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效果较差;再次,部分青年教师简单地理解为备课即是制作课件,但由于其课件设计水平有限,对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编排能力不足,导致教学内容条理不清,重点难点不突出,难以达到教学目标。

2.教学实施能力

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除了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外,还有赖于教师的教学实施能力。首先,在语言表达方面,青年教师既存在普通话不标准、语气单调的现象,也有语言逻辑混乱的情况,反映出青年教师在备课阶段缺少对教学语言的锤炼,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其次,在课堂教学调控方面不能有效地利用语言、眼神、手势、纪律、教学方法的变化等手段调控课堂教学,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过于单调压抑,导致课堂教学松散消极,影响教学效果;再次,在教学效果评估反馈方面,无法正确评价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各种状况和言行表现,导致不能及时有效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修正,课后无法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难以持续改进。

3.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能力主要包括问题发现、问题解决、教研论文撰写、教学反思、教学创新等因素。首先,青年教师对教学研究缺少正确的认识,没有将教学活动看做一种研究性工作,导致在教学中很难发现问题并有意识地去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其次,教学过程结束后没有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缺少自己对教学活动的正确评估;再次,青年教师没有把上课看做是一种临床性研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教学效果等缺乏临床性诊断,没有把听评课看成是一种比较性研究,失去了通过比较提升自己教学能力的重要契机。

三、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途径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鉴于目前很多高校青年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轻教研”的学术倾向,为了鼓励青年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及提高教学研究的热情,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量化考评中提高教学相关指标的权重。比如,连续2次获得校级教学能手的教师优先聘为副教授,相同级别的教学成果和教研课题的量化分值高于科研成果和科研课题,以此提高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积极性。

2.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能力培训体系

首先,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提高青年教师对岗前培训的重视程度,激发岗前培训的热情;另一方面,培训内容应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青年教师既具备系统的高等教育学理论,又能掌握更多的教学案例,为尽早走上讲台、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其次,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进修,鼓励他们通过访学、学术会议、骨干教师培训的形式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再次,建立相应的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参与社会实践,了解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和技术需求,积累生产实践经验,提高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结合度。

3.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基本功竞赛

教学竞赛是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3-4]教学基本功竞赛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多媒体课件评比、教案评比、课堂教学竞赛等。竞赛活动可促使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的多个方面得到系统的训练,激励青年教师在教学改革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尝试改进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4.持续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实施导师制对于促进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精心选择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通过“示范课”、“观摩课”等形式向青年教师传经送宝,通过随机听青年教师的课,发现青年教师教学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指点。

5.坚持实施青年教师听课制度

听课是一种提高教学能力的传统方式,尤其在青年教师中应当坚持实施。听课范围包括各级精品课程与学校重点建设课程、教学名师所担任的课程等。青年教师在对听课情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照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才会逐渐形成特有的教学风格。

6.引导青年教师参与教研活动

开展教研活动是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予以引导。一方面,通过提高教研课题的资助力度吸引青年教师申报教研课题。另一方面,以课程组为单位组织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加强集体教研,通过经验介绍、互动研讨等形式共同讨论,取长补短。

7.借助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能力[5]

结合青年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重点选取一门课程进行建设,要求3年内达到合格课程建设标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青年教师必须围绕验收标准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考核方式、制作教学资源库、录制教学视频,教学能力会潜移默化地提高。另外,要求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在课程验收时必须发表1篇与课程建设相关的教研论文,以此来督促青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 第8篇

一民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教师的所指

民办高校是高校中的一种类型, 主要指的是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 利用筹得的资金, 面向社会办学的一种教育机构。从民办高校的内涵上我们可以得知, 首先, 民办高校的主体是社会组织或者个人, 而不是由国家举办的;其次, 民办高校的经费通过自筹方式获得;最后, 民办高校服务的对象是全社会。所以, 民办高校是一种区别于普通高校的特殊教育机构。

民办高校教师指的就是那些在民办高校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工作人员。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他们是构成民办高校教师群体的主体力量, 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能力结构比例失调, 从教能力不足

纵观我国目前民办高校中教师的教学能力, 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状态, 和国家对于专职教师的要求相差较远。自教育改革实施以来, 高校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 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这就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已极其迫切。只有这样, 才能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实现从单一型向复合型人才的全面过渡。对于高校教师来说, 复合型能力不但包括基本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 还包括科研能力以及熟练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的能力。最重要的是, 这些能力不能独立而单一地存在, 而需要整合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综合而全面地发挥作用。

2知识储备不足, 难以厚积薄发

我们知道, 学生接受到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越充足, 受到的教育越充分, 接受的信息量越大, 知识越精深, 智力的开发和发展就会越迅速、越深入。但是, 在我国目前的民办高校教师群中却存在着这样的现象: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不足, 本身所获取的信息量很少,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 就会出现教学索然无味、手段单一老套的现象, 在课堂上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直接影响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效果, 无法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

3教学设计能力不足, 现代化手段运用较少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 多数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不足, 有待提高。很多教师缺乏对教学设计的了解, 不能明确教学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认为其是无关紧要的。其实合理而系统的教学设计对于提高教学成效、获得课堂成功具有关键的作用。而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提高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而在民办高校教师中还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对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不足。就目前比较流行的“微课”“慕课”来说, 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基本没有涉及到, 绝大部分的教师依然沿用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 对于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仅限于多媒体教学。

4科研意识不强, 科研能力较低

在民办高校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大多数教师只关注日常的教学工作, 对于科研的关注较少,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更没有积极投入到课题的研究中去。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第一, 民办高校教师的学历普遍不高, 整个教师队伍的科研意识不强;第二, 民办高校教师没有形成专门的科研团队, 整个教师队伍的科研氛围不够;第三, 民办高校教师对于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参与热情不高。

三民办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一) 个人层面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树立崇高职业理想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根据自身情况, 筛选和确立职业目标, 并制定适合自己的方案和计划。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是否成功, 将直接影响就业之后的工作成效。而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最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就是个人的兴趣, 以兴趣为出发点做出的职业规划, 通常能够收到比较好的工作成效。因此, 对于准备进入民办高校就业的毕业生, 如果能够从自身的兴趣出发, 端正自己的择业心态, 确立起为民办高校教育事业奉献的职业方向和职业理想, 以饱满的热情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投身到民办高校的教学工作中, 必然能够收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成效。

2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 树立坚定的师德信念

作为教师, 应当把教学当做一项神圣的使命, 育人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教学则是育人的基本手段。只有真正认清人才培养对于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意义, 才能真正摒弃一切杂念和纷扰, 确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教育信念。具体来说, 民办高校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素养:首先, 打造坚实的政治理论基础。提升学习中共中央理论的自觉性,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动指南;其次, 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民办高校教师要摆正自己灵魂工程师的位置, 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最后, 要积极参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将心中的信念实现, 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作为民办高校教师来说, 要想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成功驾驭课堂, 就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用坚实的学科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来武装自身, 用广博的知识面来征服学生。教师要对教育教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通过思考和探索, 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 摒弃错误的教育理念。尤其在全球化经济大潮下跨文化、跨学科不断发展的今天, 只有本专业的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因此, 民办高校教师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要加强对教材的钻研, 大量阅读相关学科的知识, 广泛涉猎, 才能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形成广泛而深刻的知识系统, 向着专而博的方向前进, 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从而适应时代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二) 学校层面

1民办高校要推进高校教师职前培训的改革

对于高校来说, 对教师的职前培训所针对的对象是刚刚进入教师岗位的, 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的新进教师。职前培训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快地了解教师岗位、适应工作环境、具备从事教育工作所需的理论知识, 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顺利转变。而就目前的民办高校职前培训来说, 大多数只是一种入校前的必要程序, 通常只是没有多少实际内容的过场, 并未发挥职前培训应有的作用。因此, 民办高校要积极推进职前培训的改革, 将高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相关政策, 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加入职前培训, 丰富培训的手段和方法, 真正实现职前培训为教师服务的目的。

2现代化教学手段应得到广泛运用

数字教学媒体一直以来都在教学活动中被广泛运用, 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教育实效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高校的课堂中, 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加之“90后”大学生的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 传统而单一的教育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大学课堂的要求, 因此就迫切地需要民办高校教师将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植入到课堂中, 无论是微课、慕课还是翻转课堂, 都是民办高校教师应当掌握的全新教育方法。对于教师来说, 这些手段的运用不是一种表面文章, 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而要作为一种思维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需要民办高校教师认真学习、深刻反思、不断实践。

3民办高校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教学与科研向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二者缺一不可。民办高校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 也要把科研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积极参与。只有这样, 才能给教学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内容, 不至于枯竭断流。具体来说, 民办高校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要密切关注教育领域的学术前沿思想,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和学术讨论,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及水平;第二, 要经常参与专家讲座, 寻找可以作为科研对象的课题, 经常与同事交流讨论、协作磋商,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 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民办高校, 教学工作都是高校工作中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民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长足的发展, 就必须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 而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就在于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就目前我国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综合情况来看, 民办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还需要教师自觉学习、不断实践, 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不断促进民办高校的良性发展。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民办高校更要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 将教育活动最终落实到以人为本上来。通过优化学校管理, 坚持“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三管齐下, 全面解决民办高校教师的后顾之忧, 帮助民办高校教师打破心理障碍, 做好自我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 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心甘情愿地投身到民办教育事业中, 共同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正芝, 洪松舟.我国教师能力研究三十年历程之述评[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1) .

[2]周海银.扎根理论及其在学校课程管理研究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 2007 (4) .

上一篇:五年级语文下册总复习学习计划下一篇:燕京啤酒财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