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教学方法

2024-06-11

语言文字教学方法(精选8篇)

语言文字教学方法 第1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教学方法初探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较普遍的现象是未能将着力点放在语言文字教学上,因而成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一大因扰。我们已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光有认识还不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必须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这需要教师探讨更好的教学方法。以下就谈谈个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教学的方法。

1、游戏式:游戏式教学就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再现知识的形成或深化过程,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着力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游戏式教学一般可分为智力游戏和角色游戏两种。(1)智力游戏:智力游戏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活动,它能启迪学生智慧,锻炼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全面性。(2)角色游戏:是在学生扮演角色过程中,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手段创造性地反映社会、人文现实的一种游戏活动。它的最大特点在于语言思维与形体艺术的有机结合。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有兴趣,毫不勉强并努力地在游戏中学习。

2、语境式: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

3、表演、欣赏式:语言文字教学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而有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 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采取由学生担任不同人物角色、扮演各种小动物,向同学直观地展示教育的内含、内容,这种教育过程就是表演式。表演式具有以下特点:(1)表演式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要求;(2)教学手段直观;(3)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乐在其中;(4)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寓教育、教学于表演之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4、竞赛式:教师要了解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情况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不过,用竞赛式最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为了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学生会主动地想点子、出主意、搞革新。赛前会认真准备,反复练习,尽力做到万无一失,学生的责任心表现得非常强烈。教师在课堂中可精心设计竞赛活动,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比一比,赛一赛。

5、自我展示式:自我展示活动即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时空,让他们凸显其个性,展示其才能,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特长,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理解。

6、演讲式:所谓演讲式就是根据教材内容,由学生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及素材经过有目的语言组织加以提炼,利用演讲来反映知识内容的一种形式。在演讲式教学中,教师应以导向为主,应由台前走向幕后,变教学中的显性为隐性,使学生在表达、表现、表演中进行语言训练;在素材搜集、整理与加工中接受实际锻炼。这样,学生的学习天地就更加广阔了,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聪明才智。从演讲式的基本内涵来看,演讲式应包含三个环节,即:搜集资料的过程、语言整理的过程、语言表达的过程。当然,根据教学实际,也可组织学生进行即兴演讲。

7、讨论、辩论式:讨论式就是以学生动口为主,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采用这种方式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的热情、发挥学生的口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讨论中求新知,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

8、观看式:观看影视、录像等视频资料能把学生带入文本教材所不能提供的新天地。例如在讲《我们成功了》时可播放申奥成功的盛况,让学生们感受我们申奥成功后的喜庆场面和人们表达喜悦之情时所运用的语言,为我们的语言之丰富感到自豪。

9、汇报式:汇报式是学生把利用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搜集到的知识材料以文字、图表等资料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学生或老师进行汇报,来丰富知识,达到学习目的的教学活动方式。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又能深化认识,同学们搜集知识的过程,就是亲自参与实践的过程。学生对第一手资料的感知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由于学生对知识材料的搜集程度不尽相同,深浅不一,所以需要交流,需要补充和完善。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强,对知识的深化和升华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的语言组织与交流、逻辑归纳、文字表达、社会实践等能力的培养。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语文教师如果能增强训练意识,并坚持追求实效选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可以让学生的“言语”与“精神”同构共生。

第四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优秀论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

教学方法初探

大通县黄家寨镇平地庄中心学校

苗勇

语言文字教学方法 第2篇

当你把这些纳入眼中,放在心里,你的语文就学活了。

学生的作文缺乏的是爱,这种爱不仅表现在人与人之间,更在把悲悯的目光望向自然自在的万物,对严肃的事情不调侃,对苦难崇高的尊敬,这些事物不会因世事变更而更改。就算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仍是重中之重,树人,立人仍是重点。

没有人文性的语文只是无情的工具,当然没有基础性的语文也只能是一团乱麻。所以语文抓基础,重人文。

语文靠积累,需要慢功,太聪明的人学不好语文,因为聪明的人爱偷懒。也许聪明人能考好语文,但是绝不会把语文作为灵魂的东西去学习。所以工具性的东西只会把人塑造成机器,所以语文中的爱,不仅在学习语文上,在写作上,在生活中,而是三者浑然一体。

喜欢教初三,因为喜欢总结,也许有一份虚荣,这个我不讳言。当把中考语文考试的几大块运用于教学中时,我更能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它像一个网络,在我脑海里清晰可辨。我不需要纸质材料,只要我在,我就可以挣出一套有一套材料。

不入流的语文教学,人与知识全忘掉。

三流的语文教学,记住了人,忘了知识。

二流的语文教学,记住了知识,忘了人。

一流的语文教学,人与知识全记住。

超一流的语文教学,物我两忘,臻于化境。

你要在语文中找到自我,也要在自我中找到语文。

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第3篇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其他学科也有这些任务, “特有任务”和“共有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在教学过程中, 二者关系处理得当有利于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要敢于摆脱困扰教学效率提高的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 精讲巧练, 讲练评结合, 着眼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新模式的建立, 其目标应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 真正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并落到实处。

二、探索总结语文教学规律

布鲁姆强调, 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 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所以, 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孤立、机械地进行, 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 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否则只能令学生讨厌, 引导学生钻进死胡同。

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在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 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 反问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 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 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 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此外, 语言能力如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 都是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 加强语言因素分析, 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 如何梳理归类, 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 这些都有待探讨。虽然大纲提出了大方向, 但如何理解, 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 如何使大纲再细化更易操作, 便有待同行的探讨。

三、处理好语文与德育、美育的关系

语文课是语言课, 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 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 结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 要因文悟道。寓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 让学生感受美,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 这些都是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 应是潜移默化的, 不是孤立的, 更非牵强的, 或随意延伸的。

四、改进教学方法,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 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 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 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 要真正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教师起主导作用。叶老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 工具拿在手里, 必须不断用心使用, 才能练成熟练技能。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重吟诵, 重语感, 重表达, 提倡“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 自己感受, 在练中掌握技能。而在我们的实践中, 但凡效果较好的语文课, 加强诵读和语言训练是个重要原因。我们应继承并发展这些至今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

众所周知, 课文只是语文教学所凭借的“例子”。但是如何借用这些例子, 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念, 不同的教学习惯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 倘若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联系现实, 便会大谈作品时代背景, 讲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种种丑恶现象并联系当今社会现实中类似现象等等;倘若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与评价, 便会在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和小女孩形象上大做文章, 尽情抒发;倘若当作语言工具的理解与运用的一个示例, 就应当着力于课文的语言因素, 让学生感知、理解人物, 体会每次幻想的内容。

加强语言文字教学, 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基础性, 使学生获得初步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 这应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基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费学锋.在词语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M].小学语文教学, 2013 (12) .

[2]薄俊生.用语文的方式教[M].小学语文教学, 2013 (12) .

语言文字教学方法 第4篇

【关键词】语言文字 感悟能力 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36-01

对于“语文”的界定,叶圣陶先生的观点是: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就应该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但是,长期以来,有些语文教师却偏偏忽视了语言文字的教学,总是在内容上兜圈子,这就出现了费时多、功效低的被动局面。如何有效的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进一步改革语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素养,实现语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语文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发展学生语言文字为目的的训练过程,这个训练过程中学生感悟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

语感,是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领感力,是实际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种基本功。有了这种高层次的感悟能力,就能较准确地把握语言的要点,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言外之意。

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多读。多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只有大量阅读语言材料,才能充分了解语词的分布,才能学习更多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比较和区别各种表达式的不同含义;另一个含义就是反复诵读名篇佳作,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更好地体悟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并反过来体悟某些表达式的特殊意义和特殊价值,才能从语音、词汇、语法的不同角度综合地体悟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和奥妙。我们语文教师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要让学生读得书声琅琅,读得痛快淋漓。

培养感悟能力的另一种好方法就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赏析课文。要求学生在学习新的一篇课文时,既要知道文章写什么,又要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作为语文教师,则要善于抓住那些有感触性的文字,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沿辞探情,使文章表达的意义得以“还原”,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比如,在朱自清《背影》一文的教学中,我就着重抓住了文章描写父亲给儿子买橘子的那段文字:“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路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其中“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以及“穿”“爬”“攀”“缩”“倾”等描写父亲动作的词语,体会其中伟大的父爱。又如,学到《周庄水韵》、《小巷深处》等文章时,我们会发现自己与作者心心相印,能够随着作者的“足迹”踏入文本,一起领略水之韵,爱之切……文章的思路在这些足迹中,慢慢地得到呈现,步步得到提升。这样做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大有裨益。

除此之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能随时地引导学生解词造句、比较近义词和反义词、训练关联词语的使用、体会一些修辞手法对表情达意的作用、背诵等等,都不失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的有效方法。

实践证明,知识越渊博,阅历越深厚,经验越丰富,其语感就越强。因此,我们还应该重视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及社会经验的积累,要多引导学生实践,扩大视野。这样,学生的语言文字感悟能力就会一点一滴的培养起来,对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要培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首先要进行说的训练。对于在学的学生,提高说话表达,交流沟通的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语言能力,还能活跃思维,提高思考的敏捷度和应变能力。

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抱怨学生不会说。笔者认为,“不会说”体现学生思维不敏捷,说时心赶不上口;语言积累不丰富,说时口赶不上心。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因为缺乏自信和怯场造成的,再加上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注意给学生创造说的机会、学生缺乏锻炼使这种情况更加严重。目前的语文教学既要赶进度,又要应付各种考试,很难在课堂上专门去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应端正思想,把说的训练与其他三大基本功训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是分析学生不会说的原因,对症下药,多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自己不能灵活运用语言,只会照搬文中原话。要解决这种情况,教师应有意识的让学生练习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中的某段某句的意思,从而使文段中的语言迁移到学生自己的言语中来。平时还必须要求学生多读多背课文中的名篇、佳句,这样既有益于增强语感,又积累了语言,对培养运用语言的能力大有好处。

学生有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就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实现由说向写的过渡,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坚持读写结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写法,教会学生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该方法;其次,强调字斟句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关联词语和标点,根据不同的内容及场合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第三,要倡导真实情感,写真人,写真事,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杜绝大段抄袭,将平日积累的好片断与自己富有个性的语言自然的融合在一起,形成具有风格的语言特色;最后,语文教师在教学用语上应作出表率,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除通过手势和表情作辅助手段外,教学用语要做到:其一,板书时不生造简化字,除特殊情况外,不写繁体字;其二,力避诸如“这个”、“那么”、“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口头禅;其三,语言准确、简洁、流畅、生动,节奏感强,最好有一点幽默感。

语言文字教学方法 第5篇

摘 要:语言文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学首先注重语言文字的教学,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在受教育期间,语言文字学习的好坏,基础打得是否扎实,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给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教学以相当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语言文字

叶圣陶先生说:“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工具。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要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时候并没有把语文当做一门基础工具课来教。因而也就没有把着眼点放在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而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课文的分析、段落的划分、如何开头,怎样结尾,中心思想的阐明上。而这种教学方法的结果,往往是语文课上了不少,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反而很差。语文课如何从课文内容分析模式回归到以语言教学为主这方面来?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难题。以下就谈谈个人的几点浅见。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语文当做一门工具课来教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课,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大纲》)

语文学科又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学语文就是学语言。语文不仅是人们用口语和文字相互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判断能力、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联想能力、评价和鉴赏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的学习还可以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语文教学目的。语文教学不是仅仅教会学生认识多少字、会读几本书、能写几篇文章,而是要赋于现代语文教学真正的含义。所以要转变教学观念,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为语文教学的基本总则。要摆脱往昔以课文内容分析为主的灌输教学形式,要精讲巧练、讲练评结合。要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这门工具。教师要能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二、明确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从语言文字的基础教学着手教学

我们知道,基础教学,不管是哪一学科,基础知识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基础打好了,打扎实了,才能在扎实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语言基础知识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那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进行语言文字教学呢?

(一)要正确寻找和确定语言文字的训练点。语言文字训练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作文等多个方面。语文训练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年级、不同的教材要求和基础水平来确定。低年级应注意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话、说话的训练;高年级应偏重于阅读、作文等方面的训练。

(二)要正确运用训练的方法。一是加强读的训练:要默读、朗读、背诵并举;二是在默读中理解词语、熟悉句子、感知内容、理清思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三是在朗读中加强记忆,并形成语言文字的积累;四是通过背诵,储备更多的语言文字知识积累。

(三)要重视重复训练,经常进行复述练习。所谓复述,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上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是测试小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述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记忆;二是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提高阅读和写话能力。

(四)要在充分利用课文的基础上,在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因为语言知识的掌握需要长时间的反复,而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教学,就能够收到省事、直观、明了、便于记忆的效果。所以,语言教学环境的创设,是提高语言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要在突出语言文字教学的前提下处理好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等的关系

语文课是语言课,是语言工具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治政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但语文课要想上好,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结合审美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因文悟道;一方面要寓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这样语言文字教学便被赋予了活的思想内涵,语言文字这门工具课,就更易被学生所掌握。

四、要改进教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坚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教学原则。叶老早就提出:“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重吟诵,重语感,重表达,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中掌握技能。而在我们的实践中,但凡效果较好的语文课,加强诵读和语言训练是个重要原因。我们应继承并发展这些至今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

语言文字教学方法 第6篇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在生活中,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时会不由自主地自言自语。思想的形成、表达与交流是借助语言材料来实现的,语言文字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样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注意采用多种方式,突出语言文字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用数学日记,加强数学与语文的沟通

数学日记来源于生活,即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数学日记就能完成这一目标。数学日记可以是对数学现象、问题的看法、认识和探究;可以是对数学美的感受;可以是对数学思想方法和知识的应用探索等。如: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字后,可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数字记录下来。

二、加强复述训练,归类及挖掘共性

新课标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的能力。复述是以言语重复刚识记的材料,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为训练内容。学习材料在复述的.作用下,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向长时记忆转移。

此训练分保持性复述和整合性复述两种形式,后者亦称精细复述,通过复述使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和组织,使之与预存信息建立联系,从而有助于向长时记忆的转移。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复述练习,紧密结合教材,巧妙加以指点,帮助学生把思维内部的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化“意会”为“言传”。如:在五年级知识的总复习中,学生能不看书就知道运用五年来所学的法则、公式、定理等解决哪一类或哪几类问题。如果关上课本就能复述出来,那么就达到复习的目的了。如果复述不出来,说明没有把“书”读薄。

另外,做数学题要特别关注思维的切入点,即归类挖掘其共性。题目和条件都有内在的关系点,学生只有学会从题目本身寻找做题的切入点,或形成一定的解题步骤,解题才能顺利完成。

三、加强朗读训练,帮助理解知识

数学中的“读”集中在读概念、读法则、读题等方面,数学的读要读出语言文字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来。如:在教学“4的2倍是多少及4是2的几倍”时,我把“的”与“是”加重语气来读,并让学生模仿读,学生很快就能区别二者的不同,并正确地列出算式。

有关语言文字教学的思考 第7篇

河北省迁西县三屯营镇纪庄子小学 纪桂娟 我国自从三中全会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语文教学化时多,学生负担重,教学效率不高,这些长期困扰语文教学的老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开明宗义地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学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养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对于语文的性质,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特点,以及教学的意义,说得够明白不过了。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它的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所谓学习语言,即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按照时圣陶先生的说法:“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样看来,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交流传播,就是表达的工具。

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文字教学,汉语方块字的好处是统一了文字,方块字不至于像拼音文字那样,会因地方方言语音的差别,而分裂成多种文字,教学生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学习和工作的这门基础工具,具有读、写、听、说的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散发学生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课堂教学是学科课程的主渠道,也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主阵地。以下就我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

第一、治标不如治本,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我们知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能力等任务;以我的课堂教学经验来看,先扫除障碍,如:生字、难词、有关背景、知识等,重点抓好识字写字;接着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结构;继而精读课文或片断,侧重语言训练;之后勤读背诵,加强语言积累;最后迁移练习,促进语言运用,应该是我们语言文字训练课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我们要敢于摆脱困扰教学效率提高的以灌输为主的课文内容分析形式,精讲巧练,讲练评结合,着为于语言文字教学的新模式,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必须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体验的学习的快乐,产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仔细研究和梳理语言文字教学的基本内容,不断探索、总结语文教学的规律

基础教学的任何学科,基础知识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字词的音、形、义、标点符号,词法和句法即汉语语言的构造形式及其规律,修辞和语言逻辑等。而掌握这些知识的目的就在于更自觉更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语言基础知识教学不能单纯的孤立的机械地进行,只有充分利用课文——活的语言环境进行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能力。融,只能令学生讨厌,引导学生钻进死胡同.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方法的训练。我们知道汉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意义和语言表达形式。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轻声和儿化的变化;疑问句与陈述句等语气不同;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汉语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此外,语言能力如感知能力,理解能力,组织与表达能力等,都是语言教学的生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言因素分析,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如何梳理归类,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这些都有待探讨。

第三,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语文课是语言课。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治政课,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数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结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要因文悟道。寓文为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让学生感受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这些都成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应是潜移默化的,不是孤立的,更非牵强的,或随意延伸的。

第四,要不断改进教法,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改革不是割断历史,传统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有益经验已被吸收到课程改革提出的理念和方法中去了。我们应该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古为今用,更有效地开展文言文语言文字教学。掌握语言文字工具主要不是依靠教师讲,而是有赖于学生实地操作训练,在练中掌握运用语言的技能技巧。因此,必须改变过去由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要真正体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提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提倡多读多写等等。这其中的精髓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感受,在练中掌握技能。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任何一种能力,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学生自身的反复练习,二是教师的适当指导。学生自身的反复练习是形成能力的基本条件;离开了这样一个基本条件,任何高明的指导都是舍本逐末。我在实际的教学中通常会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汉语是世界上最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之一,它具有思想美、意境美、节奏美、音韵美等特点。那么在每次学习口语交际的时候,许多同学都深感自己语言贫乏,不知用哪些词汇来形容、描述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和想象的内容,那么有了难度时,我们一定要教育他们积攒读课外书的经历,要想写出自己的真实的情感,必须多读书,积累好的语句。

二、注重指导学生掌握积累语言的方法

背诵法:“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材料的好方法”一是多动口,要求学生每天朗读一定时间的课外读物,同时某些篇段要求做到熟读成诵。因为出声朗读能准确、完整地读完作品的内容,试着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便有助于理解作品。

摘记法:俗话说:“好脑筋不如烂笔头”。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或感兴趣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有可能是其对作品的瞬间领悟和理解,需要及时记录,以防稍纵即逝,这时候,用一支铅笔圈、点、勾、画、批、注就显得尤为重要。

剪贴法:剪剪贴贴,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然后,贴到札记本上,不管怎么贴都可以。旁边还可以配上用彩笔自画的插图,这样,学生在读读,剪剪,贴贴,画画中获取了知识,积累了语言。学生掌握了积累语言的方法,就有可能在实践中乐此不疲,进行广泛的阅读和摘录。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教学 第8篇

一、教学观念上要真正转变、更新

我们要认识到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语文教学还负有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智力、培训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任务, 若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文工具。必须真正地切实地把语言文字教学和读写听说能力, 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

语言文字教学的另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内容是汉语言的表达形式和表达方法。而有不同的语境中又会有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和方法。这样的例子在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强调侧重点不同;反问与陈述句等强调语气不同;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兼语句;礼貌用语的训练等。我们汉语绝大多数的字既表形又表音、表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 有些字的音义就有变化。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上的一切都有可能成为语境。语境是语言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 是教学中语言因素的挖掘, 分析和语言训练的主要内容。此外, 语言能力如感知能力, 理解能力, 组织与表达能力等, 都是语言教学的主要内容。加强语言教学, 加强语言因素分析, 到底应提取哪些因素, 如何梳理归类, 语文教学中关于语言能力水平的序列和层次如何理解和分类, 这些都有待探讨。虽然大纲提出了大方向, 但如何理解, 如何落实到每一课时中去, 如何使大纲的要求更细化更易操作, 便有待同行的探讨。

二、语文课是语言课, 是语言工具课

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 也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课。语文课要在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基础性的教学过程中渗透道德教育, 结合审美教育。也就是说, 要因文悟道。寓文为鉴赏、审美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对某些范文作分析评鉴, 让学生感受美,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操。但必须强调, 这些都要在语言教学过程之中进行, 应是潜移默化的, 不是孤立的, 更非牵强的, 或随意延伸的。

众所周知, 课文只是语文教学所凭借的“例子”。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但是如何借用这些例子, 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念, 不同的教学习惯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上一篇:小学生推荐书目下一篇:贷 款 申 请 书肖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