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安—论文—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2024-08-03

刘长安—论文—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精选7篇)

刘长安—论文—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第1篇

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关键词】 作文教学;创新;立意;写作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难点,是集语文知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综合表现。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指出:现代小学教学方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有效的心理成分。因此,小学生作文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那么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创新习作来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

作文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为学生提供重要的写作信息资料。因此,要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可以看;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可以干。在作文训练中,要注意创设贴近或围绕学生生活的情境。作文教学越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越是有话可说,有话可写。生活之树常青,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既能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又能开拓想象。例如在布置《洗衣服》这篇作文前,应先布置学生回家洗洗衣服,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为写作做准备。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可以谈,在正式上作文教学课时,让学生四人小组谈谈自己洗衣服的经过。这样使学生之间能取长补短。有话可说,就自然而然地有话可写,不至于使学生毫无头绪。

(二)让学生放开胆子写作文

现在我们许多老一辈作家,有见地的老师,都痛感现在的孩子怕作文。他们拿起笔不敢写,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就是他们的脑子里被塞进的“规矩”太多了!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教师的定位极其重要。教师不能扮演着“传道”者的角色,不能滔滔不绝地对他们讲写作知识和原理,不过分要求其具有思想性和教育意义。虽然不能用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但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而言,模仿也是有其可取之处。模仿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必经之路。我们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下水作文,让学生去模仿。当然,这里所说的仿,主要是让学生依据范文的一些写作方法,进行仿效,可以仿其语言文字,仿其结构,写作思路,仿其写作方法和思考角度,把范文的表达技能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但模仿要适度,如果只是死板的模仿,久而久之,会给学生刚刚启动的想象思维套上紧箍,使得学生的作文总是拾人牙慧,缺乏具有个性化特征的表达方式和想象。就正如一开始就给小马压上鞍鞯,套上辔头,叫它规规矩矩地走,它长大后也许能走得很像“样子”,很合乎板眼;可是它决不可能天马行空叱咤风云。一个人从小就只能讲几句冠冕堂皇的干巴巴的规矩话,这个人的文章也许很快就有点像“样子”,可这个人的文思也许从此就僵化了,还能指望他长大写出多姿多彩的好文章来吗?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自己的下水作文《洗衣服》,让学生模仿其结构:第一段应先写洗衣服的原因,第二段应写洗衣服的步骤及在洗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第三写出劳动后的感受。但是教师在推荐自己的下水作文的同时,一定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仅仅是一个思路,不能照搬照套。如果每篇作文都一个模式让学生套进去,那么这与八股文没有任何差异。我们更应注重的是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洗衣服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方法就多种多样了。我们不能让学生局限在一种解决困难的方法上。必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见解。我们又必须知道,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敢于写、乐于写,才是我们首先要培养的作文心理。写作知识了解多少,对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并不起多大作用。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脑子想,用自己的话去写自己的真实见闻,确凿感受,不要使学生只敢人云亦云。不要让学生陷进一个做了好事,人家说谢谢时都千篇一律地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的”的境地。

(三)在每篇作文中找闪光点加以鼓励

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具有催化作用。一个人总希望能从别人的口中得到肯定,从而才会获得信心。在作文的批改中教师不能扮演裁判或法官的角色,对学生作文的优劣成败进行自以为是的评价。教师应以欣赏的眼光去挖掘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哪怕是小小的闪光点也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一些作文水平差的学生即使仅仅是有一个句子写通顺了也要用红笔划出来加以肯定。成功的作文批改应中肯指出学生习作好坏的原因,给学生以尊重、鼓励。对写得好的学生批语,在热情表扬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他们写得更出色。对差生的习作,要根据实际,挖掘文中的“火种”,设法使之复燃。总之,让所有学生都觉得自己得到别人的肯定。

(四)作文批改方法

在批改方法上采用“评议批改法”和“择优评改法”。“评议批改法”是在作文指导课上让学生评议:说说好在什么地方?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怎么修改?然后根据评议的意见进行修改。“择优评改法”即评改优等生的一篇作文,充分肯定优点,指出美中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评改中等生作文中的一个片段,肯定进步,使学生相信自己有写好作文的能力;评改后进生作文中的一个好句,好词,使学生感到自己还有希望,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总而言之,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创造性的书面语言表达训练,‘文贵于新’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努力做到在学生写作陷入困境时,要激发他们兴趣的火花、架起创新思维的桥梁,从而真正提高写作水平,提高创新能力。

刘长安—论文—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第2篇

瓦马中心小学四年级段丽霞

摘要: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难题。现阶段的小学生绝大多数不喜欢作文,怕写作文,讨厌作文。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无材料可写”。即使写出了,也是篇幅短小、内容干瘪、词不达意、思维混乱的“文章”。他们视作文为负担、包袱,甚至怕上作文课。老师们更是无法教。

关键字:中高年级 作文教学 兴趣积累词汇 段落 评价修改 正文:经过这几年作文教学的实践,我个人认为作文教学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习作兴趣

没有兴趣地去学习,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而且也达不到好的效果。如果能满怀兴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的拓展能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习作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让学生喜欢,觉得有意思。

2、做到主动去写,如有时看一部电影或者一部动画片,再让他在开心之余,趁热打铁,写一些他的感受,和把看到的听到的描述出来,字数不要限制,要求写一些拟人句,比喻句,排比句,或者用到一些成语,或者象声词等等,只要学生写出一一个方面就应该给予鼓励。

二、积累词汇

1、通过写日记积累

学生作文的源泉是生活,要在生活中体验、观察、感受。学生有了习作素材,写作文才会有话说,才会有内容。这就要学生多积累。积累素材的好方法莫过于写日记。每日一记至关重要,做不到每日写一篇,可以做到每周写3到4篇,把平时的点点滴滴记入日记。需要用时,就不愁没有素材了。日记内容不一定非要写自己想到、听到、看到、做过的事,可以摘抄一些好词佳句、精彩段落等。只要孩子愿意去记,写作文时就会有很多可写的。比如写日记,让学生每天一记或者一周至少三记。内容方面要丰富,而且形式多样,有数学知识,语文知识,劳动知识,甚至有手工知识,等等。一些图形,数学公式,诗歌,名言,绕口令,笑话,歌词,都能记在日记里,也可以编故事,编儿歌,还可以画画,在为自己画的画配上诗歌,看到自己喜欢的书籍,写出自己的感受等等,都是可以的,总之,只要是你能想到的,全都可以记载日记本里。当然必须有一点,一定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2、从课文内容中积累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在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有“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好词佳句”这样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并从摘抄中积累材料。学生通过平时的积累为写作打下铺垫,在写作时就不至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

3、在生活中积累

观察周围事物是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增加见闻、丰富知识。教会学生观察方法,掌握观察规律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事物持一种观察思考的兴趣与欲望,如此日积月累,他们的经验就会无限的扩大开来。然而,观察要讲究方法,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一要有一定的观察顺序。在确定好观察的诸多对象后,要依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观察材料才有一定的条理。二要突出重点。大自然的事物很多,教师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有意义的进行详细观察。可以给学生分组,选一种或几种来观察,不可太多太杂,观察的同时,还要认真做记录,一人负责观察,另一人选择做记录,观察要注意“听”、“问”、“想”。我们平时所说的观察,主要指“看”,但广义的观察应该包括“听”、“问”、“想”,必要时亲口去“尝”。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中,作者不仅观察了杨梅树,而且观察了杨梅果,不仅观察了事物的静态,而且观察了事物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而且还用嘴去尝。所以作者把文章写得亲切、朴实、感人。

三、分层次给学生定文章段落

学生的资智不同,写出的作文也参差不齐。有的整篇只有一段话;有的一个段落一两句话,一篇文章有七八段,甚至于有的十几段。结构不清晰。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给他们定文章段落,每篇文章可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来写。每次习作严格要求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段落去进行习作。可分为三种情况要求:学困生,要求他们最少写三段话,开头、中间、结尾各写一段话;开头、结尾各一两句

话,中间多写;句子要写通顺,内容要表达清楚。中等生,三至四段话;开头、结尾各写一段话,中间一至二段话;能围绕一个主线按一定顺序展开描写;优等生,段落不给他固定,开头一段点明中心;结尾一段可以总结与开头照应,也可以写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看法;中间围绕一个主线按一定顺序展开具体生动描写,采用一些修辞手法、关联词过渡、引用名人名言等,描写有详有略。通过相应时间的练习,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了这种良好习惯,写出的文章段落结构就很清晰。

四、全面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指导和训练小学生写好作文,教师要在命题上下功夫。小学作文命题应当努力做到小而切实,新而有趣。小而切实,是指命题的范围要小,角度要小,内容要实。要能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实例来反映某个主题,以小见大,以实见情。倘若命题面过大,就使学生难以把握主次,容易出现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现象;命题不实,就使学生难以思路集中,不知从何下笔。如描写人物作文,不要以《我的XX》为题,因为这个题目太大,而应选择更小的角度命题,如《我和爸爸的二三事》、《那一天,爸爸对我的爱》、《我和妈妈一起看电影》《老师给我辅导》《我和老师一起打篮球》等。写到某地游玩,不要以《记一次游玩》为题,这样的命题太虚,而应当切实一点,如以《难忘的一天》、《开心的一天》等为题。所谓新而有趣,是指命题要有

新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一看题目就兴趣盎然,有一吐为快的感觉。

五、针对训练:怎样写开头,怎么写结尾,中间段落要怎么写,要慢慢来训练,安排好时间,一定要多花一些时间。写作文不是靠一天一年就能写好的,一定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切记心急。写作文的开头有两个要遵循的原则:第一是向心性: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连,为突出中心服务。第二是精简性:语言要精练,开门见山。而常用的结尾法有以下几种:

1、自然结尾,照应开头。

2、以情结尾,打动人心。

3、点睛结尾,表明观点。

4、悬念结尾,耐人寻味。

5、意外结尾,出人意料。

六、评价修改

儿童的想象是大胆、独特而富有创意的。他们写想象作文《二十年后的我》,可能是想象“我”如何造机器人打败怪兽,如何上天摘云朵,下海钻进鲨鱼的肚子里玩。我们不必要求他们一定要想象自己将来成为科学家,为祖国做贡献。小学作文教学要彻底松绑,不用成人化的条条框框来束缚儿童的天性,更不要束缚他们的梦想。教师要精心营造一个广阔的天地,鼓励学生“我手写我思,我手写我真生活。”只要写的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想象,就应该肯定。

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生的作文水平有限,教师在修改时应尊重孩子的想法,尽量保留孩子的意愿,不大篇幅地进行改动,多给予鼓励。对于学生恰当的想象,应当给予肯定和赞许。

总之,做老师的要和孩子们连成一条心,多陪他们玩玩游戏,打打篮球,打打乒乓球,在活动结束后,就让他们写写过程,和老师一起玩的感受,这样他们就不会把写作文当成是完成老师的一个作业而已,在开心之余,我想,他们还是会很乐于去写的。还有就是老师不要怕麻烦,做事一定要做到实处,比如写信,信写了,愿意寄的,就一定要帮他们寄出去,这样,他们不仅写的高兴,还会因为别人给自己回信了,接着写第二封第三封......参考文献:

1、探讨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成功教育》2012年第12期

2、杨心梅《浅析当前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出现的问题》江苏省作家协会2009年会论文集

3、王涛《论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教育科研论坛2008年第5期

4、张兰兰《小学生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与结尾》大舞台(双月号)

5、张媛《作文教学评价的点、线、面》扬州日报2009年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 第3篇

一、兴趣培养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写作, 此时首先要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我根据学生的特点, 在作文的安排上为他们的自由写作提供方便, 不规定作文题目, 让绝大部分学生都有可以写的内容, 题目由他们自己定, 学生可以把想写的写出来, 想说的表达出来, 这个宽设的要求不会让他们感到有压力感。另外, 在评价方式上, 尽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如, 让学生阅读自己的作品, 并建立小文章乐园, 请同学们共同欣赏。我经常给予口头表扬和书面鼓励, 让学生们感到作文的快乐和身心的满足。其次, 我总是以赏识的眼光看待那些能表达真情实感、有创意的作文, 诱发孩子们把身边真实的经历记录下来。

二、通过观察获取素材

一谈写作文, 学生就感到无话可说, 更谈不上真情实感。要么没什么可写, 要么心中的话说不出来。其实,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生活的积累, 导致动笔时“无米下锅”。针对这一现象, 我结合目标要求, 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访谈、阅读等多种途径, 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相关资料, 只有量的积累, 才有质的提升。例如, 在“了解身边动物”的教学中, 我让孩子回家观察家里的动物, 如, 羊、猫、狗、鸡等, 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它们的长相以及自己和这些小动物之间的点滴故事, 要求学生一定要写家里有的动物, 这样一来, 就给孩子们创造了亲密接触、仔细观察的机会, 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 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这样学生对写作渐渐产生了兴趣, 也乐于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写出来, 加强了作文与生活的联系。

三、鼓励学生多积累好的词语

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 学生就无法写好作文。而三年级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 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 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 提高语言的储备量。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 要求他们熟读成诵, 并运用于写作之中。在活动课时, 开展读书交流会、成语接龙、文学知识竞赛等有趣有益的活动, 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积极性, 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阅读课外好书之外, 我还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 从生活中多领悟, 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 比如, 从网上查阅读资料, 做一些相关实验, 对某一问题向有经验的人请教, 在外出时留心观察并记录等等,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 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的、生活的、记忆深刻的素材, 于是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 学生写作语言的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 储存了大量的好词好句, 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了, 作文内容丰富了, 语句更活了, 更新鲜了。

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生观察了周围的所见所闻, 但要把它们及时记下来,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是十分重要的。

1.养成“有感必发”“天天动笔”的良好习惯。有些受表扬的学生说他们的成绩来源于坚持写日记, 时间多就多写, 时间少就少写, 这的确是经验之谈。俗话说:“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天天动笔, 既能使笔头练得更灵巧, 还能积累更多的作文素材。

2.养成“通篇构思”的习惯。写作文切忌写了上段还不知道下段要写什么, 一定要在写之前, 通篇构思, 并且写出提纲的框架, 这是文章的骨架。

3.养成“认真修改”的习惯。古人云:“文章要不厌其改。”审写好文章的金玉良言, 如果没有这个习惯, 要写出好的作文也是不可能的。只有千锤百炼, 才能铸造真金白银。

五、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 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 培养他们的想象与创造能力。例如, 在习作中,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让他们编写故事, 与同学交流, 在交流中获得启发, 互相补充, 使想象力更加充实, 更加生动。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 想象思维就能得到引发和锻炼, 写作兴趣也能得到提高。

六、教师的范文是样板

三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写作文, 很多方法和技巧根本没有, 因此范文就是学生的样本。“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在每次作文时, 我都会写出范文, 让学生学习, 找出写作技巧, 并要求学生学习这些方法, 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之中, 让学生仿写, 并达到一定的水准, 日积月累, 学生的作文绝大多数是成型的。

七、学会审题

刚接触作文的学生基本不审题, 还没有读清题目的要求就动笔开写。针对这一情况, 我注重学生写作前审题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先读作文的题目和要求, 然后从题目的要求中找到关键词语, 明确先写什么, 重点写什么, 再根据选定的素材构思写作顺序。例如, 在指导学生写作《我的同桌》时, 要把握住关键词“同桌”, 在写同桌时抓住同桌的外貌特点和爱好, 选择生活中一两件有意义的事来描述, 只有这样坚持训练, 才不会偏离题目。

刘长安—论文—浅谈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 第4篇

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小学语文教材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文都是一个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讲究段落美。如《桂林山水》这一课,作者不仅用词十分传神,而且句式也非常讲究,在写出“山、水”这两段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琅琅上口的语感,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教这类句子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各分句之间的结构联系,使学生充分回味其优美韵味,使学生在欣赏中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热爱桂林山水秀丽多姿的强烈情感。

文章欣赏 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年段的作文教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作为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怎样做好中低年段的衔接,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培养习作的兴趣。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学生有了兴趣,就能能使注意力集中,积极思维。习作也不例外,学生如果有了习作的兴趣,就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三年级的学生是学习习作起步阶段,课标已经降低了习作的难度,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写出自己的快乐,写出自己的烦恼,也就是心情作文,生活作文,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这样起步作文,让孩子觉得作文并不可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与写作热情。

二、阅读中积累语言。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才能博发。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教材中的因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增强语感。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课文《秋天的雨》,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课文描写的画面很美,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描绘乐意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表演读、比赛读、配乐朗诵等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句子,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从而积累优美的词句,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书目,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迁移到课外,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小学语文报》、《唐诗三百首》、《名言警句》、《安徒生童话》、《成语故事》等,摘抄优美段落,背诵名诗名篇,不仅能开拓视野,增知启智,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论文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本文提出了6点建议。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1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2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双方的长期共同合作,积极参与。教师要有耐心和毅力来培养我们的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还应认真运用好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学会仿写,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思路。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范文指导的过程中,我们应教育学生避免机械地照搬照抄。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学生经过反复多次的仿写练习,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方法后,就要鼓励他们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反映同一中心的题材,发展求异思维。如从不同的角度去选材表现同一中心的题材内容安排可“先分后总”或“先总后分”,还可按“顺序”、“插叙”、“倒叙”去进行一题多练。先扶后放,从仿到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3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3.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

“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颐和园》这课后,就让学生以后写熟悉的景物作铺垫。

3.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昕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柬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4及时修改作文,加快思想交流

学生辛辛苦苦写好作文后,总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许,在很短的时间内,印象很深,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很容易接受,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或别人的,或轮流交换互阅等。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修改作文的目标,要求学生能写出他们的真情实感,用通顺的语句、清楚的层次、鲜明的观点,恰如其分地记叙见闻、写景状物、说明事物、发表意见,此时,若再重新习作一次,就能上一个等级,这无疑提高了作文水平。

5培养学生的自我修改的能力

丁有宽老师主编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培养和发展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中心,以培养自学自得、自作自改的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达到大面积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目的。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体现,指出了作文的能力培训的一条途径。“自改”作文,既能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又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在多年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尝试让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学生把自己的作文看几遍,通读几遍后,看它是否顺口,以发现错漏之处,并自己进行修改,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6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头痛于作文的学生,则是作文还提不起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写好作文的起点。作文教学要取得一定成效,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变被动学写为主动学写,逐步使他们乐写。

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浅谈 第5篇

一、依托文本, 夯实基础

低年级作文起步练习的重点是写好句子, 会正确使用标点。根据教材特点, 从句子、标点符号单独训练开始。

1. 写有趣的句子 (拟人、夸张) 。

例1:小树哭了。风在花园里捉迷藏。 (拟人句)

例2:他坐在地上, 就像一座大山。他一站起来, 脑袋就能碰到天上的云彩。 (比喻、夸张)

2. 写具体的句子。

例1:“扑扑扑”, 只见一大群蝴蝶飞出来, 小鸡吓了一跳, 连篓子也碰翻了。 (象声词)

例2:《好日子》一文中的排比句, 有一段是这样写的:“秋天, 南瓜花结出了好圆好圆的南瓜, 冬瓜花结出了好大好大的冬瓜, 丝瓜花结出了好长好长的丝瓜。”根据这些排比句, 可以指导学生仿写一段描写秋天的句子, 有个学生就写得很好:“秋天到了, 苹果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 玉米杆上结出了又粗又长的玉米棒, 黄豆秧上结出了又多又密的黄豆荚。”看到低年级的学生能用这样丰富的语言描述秋天的丰收景象,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感到十分欣慰。在语文教学中, 若能善于借助范文,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进行作文的仿写指导, 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会逐步形成。

3. 标点符号的使用。

例1:小草的种子落到了岩缝里 (%)

例2:小青虫到哪儿去了 (%)

例3:这个故事真有趣 (%)

句号、问号、感叹号是表示一个完整句子的重要标志, 掌握了这三种符号, 就可以为正确阅读和良好写作打下基础。要通过大量具体的实例举一反三, 让学生比较直观地感受标点符号的各自用法。

二、依托文本, 实际改写

学语文无非是一个例子, 学最终是为了不学。如果我们能以课文为写作突破口, 以教材为凭借, 依托文本, 及时地把写作训练融进阅读教学, 就能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 使学生学以致用, 举一反三。

例1:《春晓》学生的改写:“春眠不觉晓, 处处蚊子咬。夜来巴掌声, 不知死多少。”还有的说:“把‘夜来巴掌声’改为‘洒些敌敌畏’。”有趣、恰当的生活特色引起了学生改写的浓厚兴趣。

例2:《妈妈的爱》学生的改写:在一个很冷很冷的雪天, 妈妈到学校接我, 一把伞遮在我的头上, 雪下在妈妈的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雪的伞。过年了, 家里的衣物都脏了, 该洗洗了, 妈妈把一件件衣物洗得跟新的一样。啊!妈妈的爱是洗衣机。

三、依托文本, 练习仿写

新课程标准的语文教材, 都贴近学生生活, 语言优美, 意境深远。教师和家长可在学生学完之后, 有目的地指导学生仿写一段或一篇短文。

例如:《水乡歌》学生仿写为:《明沙窝歌》, 明沙窝里什么多?沙多。东一堆, 西一堆, 东西南北千万堆, 处处沙子满地堆。明沙窝里什么多?树多。千棵树, 万棵树, 树林一个接一个, 春天是花园, 秋天是果园。明沙窝里什么多?植种多。南瓜沙又甜, 籽儿饱又满, 孜然香味飘满天。明沙窝里什么多?畜牧多。羊儿肥, 牛儿壮, 猪儿吃得圆又胖。明沙窝里什么多?粮食多。千吨粮, 万吨粮, 粮仓一个接一个, 五谷杂粮味道香。明沙窝里什么多?温棚多。温棚里面蔬菜多, 蔬菜里面营养多, 营养多了健康多。明沙窝里什么多?歌多。千首歌, 万首歌, 歌声飞出沙窝窝, 歌唱沙窝的新生活。

其实令孩子们喜欢的名篇佳作很多很多, 特别是一、二年级的课文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仿写内容和练习价值。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1.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 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 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通过观察, 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陶冶学生的情操。

2. 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的组织活动, 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 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 深化作文主题。如组织学生开展“我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 配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举办联欢会, 平时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观察农民的劳动生活, 以及校园文化生活……这样, 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产生作文兴趣。

3. 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实践出真知。

我们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 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 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 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生态环境的变化, 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 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 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4. 指导学生描绘生活。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 让他们自由表达, 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 不被教师的指定所左右, 题目可自拟, 体裁可自定, 内容可自选, 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 让作文成为学生传情达意的工具, 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五、作文要言之有物, 心中有情

1. 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事。

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开始写老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 尊重学生的表达, 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 一些不成熟的缺点, 让他们自己去克服, 让他们自我成长, 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 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 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

3. 培养学生作文要有新意、有自己的生活体验、还要

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时时处处留意生活, 观察生活, 感悟生活。

浅谈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 第6篇

一、做一只快乐的小鸟

对于刚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文时总是无话可说。这时我就让他们做只快乐的小鸟,飞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正好结合这次作文《我是一片小树叶》,树叶是大家很熟悉的因此习作之前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树叶,并把所见、所闻和所感记录下来。在习作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很高,都把自己的树叶展示出来略有成就感。当然写作兴趣就来了。

认识事物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而对于刚升入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事物的主要途径是认真观察周围的一切,学生只有留心身边所发生的一切,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进行思考和记录,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得比较真实而且细致的第一手写作资料,在写文章时才有内容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才能真实、生动和感人。有了观察的第一手材料,写作时,学生就有内容可写,而且也可以写得真实动人了。

二、做一只勤快的小蜜蜂

常言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如果学生平时没有注意积累优美的词句,就会造成词汇量少,语言贫乏,等到写作时感觉无话可说,不知道用什么词句表达更清楚、更生动,这就需要平时勤于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言的储备量,丰富自己的语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积累本——采蜜本用来把平时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积累语言材料,以备写作之需。当然光积累书本的资源是有远远不够的,在平时在我班我要求学生每天至少阅读课外书半小时以上,要求家长监督配合。

三、给一把合适的钥匙

习作指导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激发学生习作欲望的关键切入点,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学生明确有什么可写、懂得该如何去写,如何才能写好。

在教学“我是一片小树叶”这一习作时,如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写,学生很难把自己看到的写具体,写生动。所以我分几步对学生进行指导:1.拿出自己自己收集树叶让学生先观察。(要求:认真、仔细观察)2.观察到哪些方面?(生用笔先记记,越详细越好)3.用手摸摸。(生自由畅谈师相机板书:叶子的形状、颜色,手触摸好的样子等。)4.观察植物时按什么顺序呢?(形状——大小——颜色)

这样的指导,学生很容易就能把自己看到的写了出来,也就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

很多同学认为写完后就大功告成了,其实不然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最大不足是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每次作文都要修改。在课内,我指导学生作文后,学生做草稿,要求学生用铅笔做稿,写一行空一行,学生草稿完成后,第一,要求学生自读自改,放声读稿,看看是否符合写作要求。并在反复的阅读中把错字、不恰当的标点和语句修改过来,把不具体的地方补充具体,把多余的字、词、语句或段落删去等。第二,学生互改,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朗读交换评改,在读中改、在改中读。第三,教师面改,有少数学生的作文需老师的帮助进行批改。

四、送一个甜甜的微笑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的要求。而三年级的学生才刚刚步入习作之门,因此,如何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增强他们习作的自信心显非常重要。大多数学生把文章写好之后,希望老师对他们的“劳动成果”进行肯定和表扬。所以我们教师要抓住学生这种喜欢表扬鼓励的心理特点,在批改习作时,用直线或波浪线将学生用得好的词语,写得优美的句子标出,并在旁边画上“小笑脸”,以鼓励的语气写上赞扬式的评语。并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丁点进步,就算是一个词语运用得恰当,一个句子写得优美,也要进行鼓励,而且在每次评改完习作后,教师都要从习作中选出几篇佳作,在每周的读书交流会上当做范文,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教师并对佳作进行讲解分析,讲讲文章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里。还要注意在每次范读佳作是都要尽量增换新学生的文章,逐步扩大表扬面,让更多的学生都得到表扬和鼓励,从而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到习作进步的喜悦,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慢慢培养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并使学生爱上习作。

总之,小学三年级学生才刚刚步入写作之们,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爱作文的情感,引导学生从“要我作文”转变成“我要作文”,因此,只要有了以上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知识的储备,学生写作难的问题也将引刃而解了,相信他们也会在习作中收获快乐!

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挺有难度,语文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让他们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 第7篇

一、让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源泉。一切的创作有赖于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产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 “思维”十分重要, 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 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 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 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 没有开拓思路。

二、让学生自己作“文”

小学生的所谓作文“创造”, 只能是相对模仿而言的, 我们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学会自己作文, 要对他们的创新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 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积极发现和了解事物, 然后运用自己的想象, 或者感悟, 重组语言, 进行“作文”。

三、让“改”字引领作文

一篇成功的文章是离不开修改的。所以, 指导学生掌握自改作文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习惯, 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1.激发学生的修改动力。要求他们主动地修改自己的作文, 对修改作文的学生大加赞赏, 学生们在褒奖声中, 逐渐养成了修改作文的习惯。

2.传授学生修改方法。首先要通读全文, 一看主旨是否明确, 中心是否突出。二看内容是否新颖, 是否典型。三看结构是否合理, 层次是否分明。四看语言是否简洁, 然后采用增、删、改、调。“增”就是充实文章内容, 添加必要的字词句段。“删”就是把多余的字词句段删去。“改”就是把不合理的, 不通顺的词句改得合理、通顺。“调”就是把文章结构不合理和词序不对的地方做必要的调整。

四、作文评价要善用良性激励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 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 因而对学生文章的评价不能千篇一律, 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 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学生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

上一篇:重阳节社区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高二统考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