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规划编制文件

2024-06-26

园林绿化规划编制文件(精选6篇)

园林绿化规划编制文件 第1篇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总则

1.0.1

为加强对园林景观工程设计文件编制工作的管理,保证设计文件的质量和完整性,特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园林景观工程设计。

1.0.3

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阶段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必要时,可增加可行性研究阶段,其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

本标准提出的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属基本要求,不影响项目设计合同提出的其他要求。1.0.4

各阶段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遵守下列规定:

方案设计文件

1)应满足编制初步设计文件的需要;

2)应能据以编制工程估算;

3)应满足项目审批的需要;

初步设计文件

1)应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需要;

2)应满足各专业设计的平衡与协调;

3)应能据以编制工程概算;

4)提供申报有关部门审批的必要文件。

施工图设计文件

1)应满足施工、安装及植物种植需要;

2)应满足施工材料采购、非标准设备制作和施工的需要;

3)对于将项目分别发包给几个设计单位或实施设计分包的情况,设计文件相互关联处的深度应当满足各承包或分包单位设计的需要。

1.0.5

在设计中须因地制宜正确选用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图集,并在设计文件的图纸目录及施工图设计说明中注明被选用图集的名称。

重复利用其他工程图纸时,应详细了解原图可利用的条件和内容,并作必要的核算和修改,以满足新设计项目的需要。

1.0.6

园林建筑的设计文件应按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执行。1.0.7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须因地制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到经济、美观,符合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的要求;并积极提倡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方案设计

2.1一般规定

2.1.1设计文件内容

目录 设计说明书 应包含项目概况、设计依据、总体构思、功能布局、各专业设计说明及投资估算等内容。设计图纸 应包含区位图、用地现状图、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图、景观分区图、竖向设计图、园路设计与交通分析图、绿化设计图、主要景点设计图及用于说明设计意图的其它图纸。

注:根据项目类型和规模,设计文件的内容可适当增减或合并,投标项目的设计文件内容可按标书的要求适当增减或合并。

2.1.2 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封面

设计资质

设计文件目录

设计说明

设计图纸

原则上按本规定第2.1.1条第三款所列图纸的顺序编排。

注1:投标项目可以按照标书要求制作。

2.2设计说明

2.2.1 现状概述

概述区域环境和设计场地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以及市政公用设施等工程条件;简述工程范围和工程规模、场地地形地貌、水体、道路、现状建构筑物和植物的分布状况等。

2.2.2 现状分析

对项目的区位条件、工程范围、自然环境条件、历史文化条件和交通条件进行分析。

2.2.3 设计依据

列出与设计有关的依据性文件。

2.2.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概述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遵循的各项原则。

2.2.5 总体构思和布局

说明设计理念、设计构思、功能分区和景观分区,概述空间组织和园林特色。

2.2.6 专项设计说明竖向设计

2园路设计与交通分析

3绿化设计

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结构设计给水排水设计电气设计

2.2.7 技术经济指标

计算各类用地的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2.2.8 投资估算

按工程内容进行分类,分别进行估算。

2.3设计图纸

2.3.1 区位图

标明用地在城市的位置和周边地区的关系,图纸比例不限。

2.3.2 用地现状图

标明用地边界、周边道路、现状地形等高线、道路、有保留价值的植物、建筑物和构筑物、水体边缘线等。

2.3.3 总图(总平面图)

标明用地边界、周边道路、出入口位置、设计地形等高线、设计植物、设计园路铺装场地;标明保留的原有园路、植物和各类水体的边缘线、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停车场位置及范围。标明用地平衡表、比例尺、指北针、图例及注释。图纸比例同现状图。

2.3.4 功能分区图或景观分区图

用地功能或景区的划分及名称。图纸比例不限。

2.3.5园路设计与交通分析图

标明各级道路、人流集散广场和停车场布局;分析道路功能与交通组织、。图纸比例同总平面图,交通分析图可与园路设计图分别绘制。

2.3.6 竖向设计图

标明设计地形等高线与原地形等高线;标明主要控制点高程;标明水体的常水位、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水底标高;绘制地形剖面图。

2.3.7 绿化设计图

标明植物分区、各区的主要或特色植物(含乔木、灌木);标明保留或利用的现状植物;标明乔木和灌木的平面布局。

2.3.8 主要景点设计图

2.3.9 其它必要的图纸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初步设计

3.1 一般规定

3.1.1 设计文件内容

目录。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设计图纸:按设计专业汇编。

工程概算书。

注: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苗木表。

3.1.2 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设计文件目录。

设计说明。设计图纸(可单独成册)。

概算书(可单独成册)。

3.1.3 只有经设计单位审核和加盖初步设计出图章的设计文件才能作为正式设计文件交付使用。

注:1 对于规模较大、设计文件较多的项目,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可按专业成册;单独成册的设计图纸应有图纸总封面和图纸目录;

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和署名也可在本专业设计说明的首页上标明。3.2 设计总说明

3.2.1设计总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设计依据: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和技术要求;建设单位设计任务书和技术资料;其他相关资料。应遵循的主要的国家现行规范、规程、规定和技术标准。

简述工程规模和设计范围。

阐述工程概况和工程特征。阐述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和设计构思或特点。

各专业设计说明,可单列专业篇。根据政府主管部门要求,设计说明可增加消防、环保、卫生、节能、安全防护和无障碍设计等技术专业篇。列出在初步设计文件审批时,需解决和确定的问题。

3.2.2 列出技术经济指标,一般用表列出。

表3.2.2 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1 2 3 4 5 6 基地总面积 道路广场用地 绿化种植面积 水体面积 建筑用地面积 其他用地面积 面积(m2)

百分比 100%

备注

注:表中所列项目随工程内容增减

3.3 总图(总平面图)

3.3.1 总图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和总平面图。

3.3.2 设计说明

设计依据。

场地概述:

1)基地环境的描述。

2)概述基地地形起伏的基本状况。

3)描述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以及植物、文物保留的情况。总平面布置的功能分区原则,远近期结合意图,交通组织及环境绿化建筑小品的布置原则。

3.3.3设计说明可注于图上,或归入设计总说明,或单列技术专业篇章。

3.3.4 总平面图 比例一般采用1:500、1:1000、1:2000。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基地周围环境情况; 4 工程坐标网; 基地红线、蓝线、绿线、黄线和用地范围线的位置; 6 基地地形设计的大致状况和坡向; 7 保留的建筑和地物、植被; 8 新建建筑和小品的位置; 道路、坡道、水体(包括河道及渠道)的位置; 10 绿化种植的区域; 必要的控制尺寸和控制高程。

3.3.5 如设计内容繁多,宜对其中某一内容进行单独列项。

3.3.6 技术经济指标。3.4 竖向

3.4.1 竖向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

3.4.2 设计说明

说明竖向设计的依据、设计意图、土石方平衡情况;可注于图上或归入设计总说明。

列出在初步设计文件审批时,需解决和确定的问题。3.4.3 设计图纸平面图

1)比例一般采用: 1:500、1:1000。

2)标明道路和广场的标高;

3)标明场地附近道路、河道的标高及水位;

4)标明地形设计标高一般用等高线表示,各等高线高差应相同;

5)标明基地内设计水系、水景的最高水位、常水位、最低水位(枯水位)及水底的标高;

6)标明主要景点的控制标高。

列出场地内土石方量的估算表,标明挖方量、填方量、需外运或进土量。必要时,作场地设计地形剖面图并标明剖线位置。3.4.4 简单工程,竖向平面图可与总平面图合并绘制。

3.5 种植

3.5.1 种植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

3.5.2 设计说明 概述设计任务书、批准文件和其他设计依据中与绿化种植有关的内容。

概要说明种植设计的设计原则。种植设计的分区、分类及景观和生态要求。

对栽植土壤的规定。各类乔木、灌木、藤本、竹类、水生植物、地被植物、草坪配置的要求。

列出在初步设计文件审批时,需解决和确定的问题。

3.5.3 设计图纸

平面图

1)平面图比例一般采用1:500、1:1000。

2)画出指北针或风玫瑰图及与总图一致的坐标网;

3)标出应保留的树木;

4)应分别表示不同植物类别,如乔木、灌木、藤本、竹类、水生植物、地被植物、草坪、花境、绿篱、花坛等的位置和范围;

5)标出主要植物的名称和数量;

6)选用的树木图例应简明易懂。

主要植物材料表

1)苗木表可以与种植平面图合一,也可单列;

2)分类列出主要植物的规格、数量,其深度需满足概算需要。

其它图纸

1)根据设计需要可绘制整体或局部立面图、剖面图和效果图。

2)屋顶绿化设计应增加基本构造剖面图,标明种植土的厚度及标高,滤水层、排水层、防水层的材料等。

3.6 园路、地坪和景观小品

3.6.1 园路、地坪和景观小品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和设计文件。

3.6.2 设计说明 应以园路、地坪和景观小品的各种不同类型,逐项分列进行设计说明并概述其主要特点和基本参数; 涉及市政需求的交通、防汛、消防等专业设计应明了清晰、数据确切。

列出在初步设计文件审批时,需解决和确定的问题。

3.6.3 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比例应按单项要求,一般采用1:50、1:100、1:500;

设计图纸应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园路、广场应有总平面布置,图中应标注园路等级、排水坡度等要求;园路、广场主要铺面要求和广场、道路断面图、构造图。必要时,增加放大剖面和细节;

园林建筑设计文件应按《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执行;

其他设计图纸。

3.6.4 列出主要材料名称和工程量,其深度需满足概算需要。3.7 结构

3.7.1 结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

3.7.2 设计说明书

设计依据

1)本工程结构设计所采用的主要规范(程);

2)相应的工程的技术资料。

3)采用的设计荷载;

4)建设方对结构提出的设计要求。

内容

1)工程地质资料的描述;

2)上部主体结构选型和基础选型,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抗设防; 3)景观水池、驳岸、挡土墙、桥梁、涵洞等特殊结构型式; 4)山体的堆筑要求和人工河岸的稳定措施; 5)为满足特殊使用要求所作的结构处理; 6)主要结构构件材料的选用;

7)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的采用; 列出在初步设计文件审批时,需解决和确定的问题。

3.7.3 设计图纸(简单的小型工程除外)设计图纸比例应按单项要求,一般采用1:50、1:100、1:200。结构平面布置图,注明主要构件尺寸,条件许可时提供基础布置图。

3.7.4园林建筑和小品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应符合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规定;

3.7.5 复杂的建(构)筑物应作结构计算,计算书经校审后存档。3.8 给水排水

3.8.1 给水排水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

3.8.2 设计说明

设计依据

批准文件、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其他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工程可利用的市政条件等。

设计范围

给水设计

1)水源:说明各给水系统的水源条件。

2)用水量:列出各类用水标准和用水量、不可预计水量、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3)给水系统:说明各类用水系统的划分及组合情况,分质分压供水的情况。

4)说明浇灌系统的浇灌方式和控制方式。

排水设计

1)工程周边现有排水条件简介:当排入市政或小区排水系统时,应说明市政或小区排水系统管道的大小、坡度、排入点的标高、位置或检查井编号;当排入水体(江、河、湖、海等)时,还应说明对排放的要求;

2)说明设计采用的排水制度和排水出路;

3)列出各排水系统的排水量;

4)说明雨水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重现期、汇水面积等。

5)污水或雨水需要处理时,应分别说明所需处理的水质、处理量、处理方式、设备选型、构筑物概况及处理效果等。说明各种管材、接口的选择及敷设方式。若工程中有规模较大的建筑,还应将建筑给排水设计单立篇章加以阐述。

简述节能、节水和环保措施。列出在初步设计文件审批时,需解决和确定的问题。

3.8.3 设计图纸 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1)图纸比例一般采用:1:300、1:500、1:1000。

2)在总图上,绘出给水、排水管道的平面位置,标注出干管的管径、流水方向、洒水栓、消火栓井、水表井、检查井、化粪池等其他给排水构筑物等;

3)指北针(或风玫瑰图)等;

4)标出给水、排水管道与市政管道系统连接点的控制标高和位置;

3.8.4 主要设备表

按子项分别列出主要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参数)、数量。

3.9 电气

3.9.1 电气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电气设备表等。

3.9.2 设计说明书

设计依据 有关文件、其他专业提供的资料、建设单位的要求、供电的资料、采用的标准等。

设计范围 供配电系统:包括负荷计算、负荷等级、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照明系统:光源及灯具的选择、照明灯具的控制方式、控制设备安装位置、照明线路的选择及敷设方式等。防雷及接地保护:防雷类别及防雷措施接地电阻的要求、等电位设置要求等。

弱电系统:系统的种类及系统组成、线路选择与敷设方式。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主要问题。

3.9.3 设计图纸

电气总平面图

1)图纸比例一般采用1:500、1:1000。

2)变配电所、配电箱位置及干线走向;

3)路灯、庭园灯、草坪灯、投光灯及其他灯具的位置。

配电系统图(限于大型园林景观工程):标出电源进线总设备容量、计算电流;注明开关、熔断器、导线型号规格、保护管径和敷设方法。

3.9.4 主要设备表:应注明设备名称、规格、数量。3.10 概算

3.10.1 设计概算文件由封面、扉页、概算编制说明、总概算书及各单项工程概算书等组成,可单列成册。

3.10.2 封面应有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等内容。扉页有项目名称、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编制人及校对人员的署名。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加盖编制人注册章。

3.10.3 概算编制说明应包含如下内容 工程概况:包括建设规模和建设范围。编制依据:批准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他有关文件;现行的各类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和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能满足编制设计概算的各专业设计文件。

使用的定额和各项费率、费用取定的依据,主要材料价格的依据。

工程总投资及各部分费用的构成。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取定的依据。列出在初步设计文件审批时,需解决和确定的问题。

3.10.4 总概算书

建设项目总概算由建安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用等三部分组成。建安工程费由各单项工程的费用组成。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预备费用按主管部门文件规定编制,可以参考业主提供的资料。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施工图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设计文件内容 目录:按设计专业排列。设计说明:一般工程按设计专业编写施工图说明;大型工程可编写总说明。设计说明的内容以诠释设计意图、提出施工要求为主。

设计图纸:按设计专业汇编。施工详图:按设计专业汇编,也可并入设计图纸。套用图纸和通用图:按设计专业汇编,也可并入设计图纸。必要时可编制工程预算书且单独成册。

4.1.2 只有经设计单位审核和加盖施工图出图章的设计文件才能作为正式设计文件交付使用。

4.2 总图(总平面图)

4.2.1 总图(总平面图)的比例一般采用1:500、1:1000、1:2000。

4.2.2 必要的设计说明。

4.2.3总图(总平面图)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设计坐标网及其与城市坐标网的换算关系;

单项的名称、定位及设计标高;

采用等高线和标高表示设计地形; 保留的建筑、地物和植被的定位和区域;

园路等级和主要控制标高;

水体的定位和主要控制标高;

绿化种植的基本设计区域;

坡道、桥梁的定位; 围墙、驳岸等硬质景观的定位。

4.2.4 总图应具备正确的的定位尺寸、控制尺寸和控制标高。

4.2.5 工程特点需求的其它设计内容。4.3 竖向

4.3.1 竖向设计图应包括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

4.3.2 设计说明

竖向设计的依据、原则。基地地形特点及土石方平衡。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4.3.3 竖向设计说明可注于图上,或纳入设计总说明。

4.3.4 设计图纸

平面图

1)平面图比例一般采用1:200~1:500。

2)标明基地内坐标网,坐标值应与总图的坐标网一致。

3)标明人工地形(包括山体和水体)的等高线或等深线(或用标高点进行设计),设计等高线高差为0.10~1.00m。

4)标明基地内各项工程平面位置的详细标高,如建筑物、绿地、水体、园路、广场等标高,并要标明其排水方向。土方工程施工图,要标明进行土方工程施工地段内的原标高,计算出挖方和填方的工程量与土石方平衡表。

假山造型设计

1)平面、立面(或展开立面)及剖面图。

2)说明材料、形式和艺术要求并标明主要控制尺寸和控制标高。

地形复杂的应绘制必要的地形竖向剖面(断面)图。

1)竖向剖面图应画出场地内地形变化最大部位处的剖面图。

2)标明建筑、山体、水体等的标高。

3)标明设计地形与原有地形的高差关系,并在平面图上标明相应的剖线位置。

4.3.5 工程简单时,竖向平面图可与总平面设计图合并绘制。4.4 种植

4.4.1 种植设计图应包括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

4.4.2 设计说明 根据初步设计文件及批准文件简述工程的概况。

种植设计的原则、景观和生态要求。

对栽植土壤的规定和建议。规定树木与建筑物、构筑物、管线之间的间距要求。

对树穴、种植土、介质土、树木支撑等作必要的要求。

应对植物材料提出设计的要求。

4.4.3 设计图纸

平面图

1)比例一般采用1:200、1:300、1:500;

2)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3)设计坐标应与总图的坐标网一致;

4)应标出场地范围内拟保留的植物,如属古树名木应单独标出;

5)应分别标出不同植物类别、位置、范围;

6)应标出图中每种植物的名称和数量,一般乔木用株数表示,灌木、竹类、地被、草坪用每平方米的数量(株)表示;

7)种植设计图,根据设计需要宜分别绘制上木图和下木图;

8)选用的树木图例应简明易懂,同一树种应采用相同的图例;

9)同一植物规格不同时,应按比例绘制,并有相应表示;

10)重点景区宜另出设计详图;

植物材料表

1)植物材料表可与种植平面图合一,也可单列;

2)列出乔木的名称、规格(胸径、高度、冠径、地径)、数量宜采用株数或种植密度;

3)列出灌木、竹类、地被、草坪等的名称、规格(高度、蓬径),其深度需满足施工的需要;

4)对有特殊要求的植物应在备注栏加以说明;

5)必要时,标注植物拉丁文学名。屋顶绿化设计应配合工程条件增加构造剖面图,标明种植土的厚度及标高,滤水层、排水层、防水层的材料及树木固定装置,选用新材料应注明型号和规格。4.5 园路、地坪和景观小品

4.5.1 园路、地坪和景观小品设计应逐项分列,宜以单项为单位,分别组成设计文件。设计文件的内容应包括施工图设计说明和设计图纸。施工图设计说明可注于图上。

4.5.2 施工图设计说明的内容包括设计依据、设计要求、引用通用图集及对施工的要求。

4.5.3 单项施工图纸的比例要求不限,以表达清晰为主。施工详图的常用比例1:

10、1:20、1:50、1:100。

4.5.4 单项施工图设计应包括平、立、剖面图等。标注尺寸和材料应满足施工选材和施工工艺要求。

4.5.5 单项施工图详图设计应有放大平面、剖面图和节点大样图,标注的尺寸、材料应满足施工需求。

4.5.6 标准段节点和通用图应诠释应用范围并加以索引标注。

4.5.7 园路、地坪和景观小品设计,应符合下列技术控制要求:

广场、平台设计应有场地排水、伸缩缝等节点的技术措施; 园路设计应有纵坡、横坡要求及排水方向,排水措施应表达清晰,路面标高应满足连贯性的施工要求。木栈道设计应有材料保护、防腐的技术要求。台阶、踏步和栏杆设计在临空,临水状态下应满足安全高度。

4.5.8 其他设计图。4.6 结构

4.6.1 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应包含计算书(内部归档)、设计说明,设计图纸。

4.6.2 计算书(内部技术存档文件)采用计算机程序计算时,应在计算书中注明所采用的有效计算程序名称、代号、版本及编制单位,电算结果应经分析认可。采用手算的结构计算书,应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和计算简图,构件代号、尺寸、配筋与相应的图纸一致。

4.6.3 设计说明 主要标准和法规,相应的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及其主要内容;

图纸中标高、尺寸单位;设计±0.000相当的绝对标高值;

采用的设计荷载、结构抗震要求;

不良地基的处理措施; 说明所选用结构用材的品种、规格、型号、强度等级、钢筋种类与类别、钢筋保护层厚度、焊条规格型号等; 有抗渗要求的建、构筑物的混凝土说明抗渗等级,在施工期间存有上浮可能时,应提出抗浮措施; 地形的堆筑要求和人工河岸的稳定措施; 采用的标准构件图集,如特殊构件需作结构性能检验,应说明检验的方法与要求;

施工中应遵循的施工规范和注意事项。

4.6.4 设计图纸

基础平面图

绘出定位轴线,基础构件的位置、尺寸、底标高、构件编号。

结构平面图

绘出定位轴线,所有结构构件的定位尺寸和构件编号;并在平面图上注明详图索引号。

构件详图

1)扩展基础应绘出剖面及配筋,并标注尺寸、标高、基础垫层等;

2)钢筋混凝土构件:梁、板、柱等详图应绘出标高及配筋情况、断面尺寸;预埋件应绘出平面、侧面,注明尺寸、钢材和锚筋的规格、型号、焊接要求。

3)景观构筑物详图:如水池、挡土墙等应绘出平面、剖面及配筋,注明定位关系、尺寸、标高等。

4)钢、木结构节点大样、连接方法、焊接要求和构件锚固。

4.6.5 园林建筑和小品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应符合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规定。4.7 给水排水 4.7.1 给水排水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

4.7.2 设计说明 设计依据简述; 标高、尺寸的单位和对初步设计中某些具体内容的修改、补充情况和遗留问题的解决情况; 给排水系统概况,主要的技术指标;

各种管材的选择及其敷设方式; 凡不能用图示表达的施工要求,均应以设计说明表述;

图例; 有特殊需要说明的可分别列在相关图纸上。

4.7.3 设计图纸 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1)图纸比例一般采用: 1:300、1:500。

2)全部给水管网及附件的位置、型号和详图索引号,并注明管径、埋置深度或敷设方法。

3)全部排水管网及构筑物的位置、型号及详图索引号。并标注检查井编号、水流坡向、井距、管径、坡度、管内底标高等;标注排水系统与市政管网的接口位置、标高、管径、水流坡向。

4)对较复杂工程,应将给水、排水总平面图分列,简单工程可以绘在一张图上。

水泵房平、剖面图或系统图。

水池配管及详图 凡由供应商提供的设备如水景、水处理设备等应由供应商提供设备施工安装图,设计单位加以确定。

4.7.4 主要设备表

分别列出主要设备、器具、仪表及管道附件配件的名称、型号、规格(参数)、数量、材质等。4.8 电气

4.8.1 施工图设计应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编制,内容: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主要设备材料表。

4.8.2 设计说明

设计依据; 各系统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布线和设备安装等);

设备定货要求; 本工程选用的标准图图集编号;

图例。

4.8.3 设计图纸 电气干线总平面图(仅大型工程出此图)。

1)图纸比例一般采用1:500、1:1000。2)子项名称或编号;

3)变配电所、配电箱位置、编号,高低压干线走向,标出回路编号; 4)说明电源电压、进线方向、线路结构和敷设方式。2 电气照明总平面图

1)图纸比例一般采用:1:300、1:500。

2)照明配电箱及路灯、庭园灯、草坪灯、投光灯及其他灯具的位置。3)说明路灯、庭园灯、草坪灯及其他灯的控制方式及地点。

4)特殊灯具和配电(控制)箱的安装详图。

配电系统图(用单线图绘制)

1)标出电源进线总设备容量、计算电流、配电箱编号、型号及容量;

2)注明开关、熔断器、导线型号规格、保护管管径和敷设方法;

3)标明各回路用电设备名称、设备容量和相序等。

4)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建筑物电气设计深度应符合建设部颁布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规定。

4.8.4 主要设备材料表:应包括高低压开关柜、配电箱、电缆及桥架、灯具、插座、开关等,应标明型号规格、数量,简单的材料如导线、保护管等可不列。

4.9 预算

4.9.1 预算文件组成内容应包含封面、扉页、预算编制说明、总预算书(或综合预算书)、单位工程预算书等。应单列成册。

4.9.2 封面应有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等内容。扉页有项目名称、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和主要编制人及校对人员的署名,加盖编制人注册章。

4.9.3 预算编制说明

编制依据:

1)现行的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和造价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2)能满足编制设计预算的各专业经过校审并签字的设计图纸、文字说明等资料。

3)主管部门颁布的现行建筑、园林、安装、市政、水利、房修等工程的预算定额(包括补充定额)、费用定额和有关费用规定的文件。

4)现行的主要建筑安装材料、植物材料、预制构配件等价格。

5)建设场地的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

编制说明:

1)工程概况:明确项目范围、面积或长度等指标,明确预算费用中不包含的内容。

2)说明使用的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及材料价格的依据。

3)其他必要说明的问题。

4.9.4 预算书

单位工程预算书应由费率表、预算子目表、工料补差明细表、主要材料表等组成。按各专业设计的施工图、地质资料、场地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计算工程量。根据主管部门颁布的现行各类定额、费用标准及规定进行编制。由各单位工程预算书汇总成总预算书(或综合预算书)。

风景园林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本规定用词说明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定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2 本规定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本规定中指明“必要时”,是指下列情况: 1)政府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 2)建设方审核设计文件提出的要求;

园林绿化规划编制文件 第2篇

城镇园林绿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编制纲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林业大学 二零一四年七月 前言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步发展,是当前资源和环境约束日趋强化所提出的迫切需求,因而对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规划现状与形势

(一)“十二五”城市园林绿化发展回顾(略)

(二)面临形势---机遇和挑战

1.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对城市园林绿化提出更高的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对城市园林绿化提出前所未有的要求。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紧紧围绕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提出优化城市发展格局(节约利用资 源,实施生态修复以及落实资源有偿使用),实现“生活空间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行业。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设立了有18个主要发展指标的城镇化指标体系,明确强调城镇集约发展和绿色发展,设立了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的上限,以及可再生资源消费、绿色建筑、建成区绿地率以及空气质量等资源环境指标。这些指标和要求的设定,将成为新型城镇化是否达标的硬性指标。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指标体系使园林绿化成为重要的考核内容,也是新型城镇化是否达标的关键因素。

2.新型城镇化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拓展新思路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注重城市文化和自然景观的保护,要做好相关规划和统筹衔接,避免千城一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创新规划理念,指出: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历史文化街区、民族风情小镇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城市园林绿地是践行这一理念的重要载体,保护自然景观,传承历史、传承文化,突出区域的人文特色和历史特色;保证城市历史机理通过生态绿地得以保存,地域文化依托园林绿化予以传承。城市拥有足量的园林绿地,自然洁净的水系,完整的文物保护区,以及合理的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用地,才能实现城市健康可持续的运行与发展。“人的城镇化、环保的城镇化、有文化传承的城镇化”,是新形势下对城镇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的具体要求。国家新型城镇化提出的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以及不同功能定位小城镇发展,将成为新形势下城市园林绿化行业落实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

3.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为城市绿线管控提供坚实保障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首次提出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城市绿线是城市规划确定的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界线,是生态红线在城市规划区的具体实施线。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要保障城市园林绿地的足量与高质。通过城市绿线的严格控制,处理好建设发展关系,落实生态文明示范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工程。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部署,立足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以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和提升城镇公共 服务的均等化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景观水平和质量,增加防灾避险能力、减少热岛效应、节能减排、大气污染防治,以及促进文化传承、提供市民休闲健身、科普教育等方面的综合功能,科学研究、统筹规划,优化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强化绿线管控,提升园林绿地建设和管理水平,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创新管理,促进城市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因势利导,突出重点

重点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方向,研究城镇集约发展和绿色发展新要求,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园林绿地发展新思路,发挥园林绿化在优化城市发展格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宜居生活空间和山清水秀生态空间的总体作用,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目标。

2.以人为本,提升质量。坚持把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紧密结合,通过生态园林城市、园林城市(县城)建设,完善城市园林绿地均衡分布和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规划建设水平,大力推进节约型、生态型和功能完善型的绿地建设。

3.统筹规划,完善结构。加强与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专业规划的协调衔接,统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现状与未来城市发展需要,结合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制定规划目 标,统筹城乡,完善城市绿色安全格局的建立,促进城市园林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4.生态优先,文化传承。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对城市所依托的山体、河湖水系、林地、生物物种等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形成特色鲜明、符合实际的规划建设模式。

5.政府主导,创新推动。研究行业保障政策,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的长效机制和监管体制;加大技术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的建设,提高科技对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支撑力度,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在保障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金融机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三)规划目标

“十三五”城市园林绿化以保护城市生态安全和健康,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传承历史文化,优化城市景观水平为核心,基于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依法依规,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结构性绿地建设,提升园林绿地综合功能;研究推进城市绿地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低碳生态城的构建模式;建立和完善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技术体系与标准规范,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创新行业管控机制,加强对城市园林建设的管控和引导。

三、主要任务

(一)健全园林行业法律法规体系 开展新形势下城市园林政策法规的研究,建立行业建设管理保障体系,大力推动行业法律法规的完善,推动技术标准的制订。

加快修订《城市绿化条例》,《国家重点公园管理办法》、《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推进《城市园林法》立法工作;研究制定《城市公园绿地管理办法》;组织修订《城市动物园管理规定》。

(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

加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研究和指导,结合新形势下城镇化发展对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的要求,针对现有城市绿地结构布局和城市安全格局进行研究分析,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综合生态效益,提出指标性要求。

1.推进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以生态安全承载为基础,研究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系统规划布局,和基于流域生态安全的功能性绿地系统,积极推进大城市环城绿带、区域绿道网、生态廊道以及城市绿廊的建设与发展;推进城郊用地的生态修复和城市棕地建设;推动结构性绿地建设,完善城区绿地均衡分布。

2.研究新形势下绿地管控指标

3.全面实施绿线管制,落实生态保护红线 明确城市绿线与生态红线的关系。

(三)全面提升园林绿地质量

完善提升城市绿地的综合功能,推动园林绿化由重数量 向量质并举转变,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突出文化功能,强化园林绿地在环境保护、防灾避险、净化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功能。

1.提高绿地生态效能

持续开展城市园林绿地生态功效的研究,通过园林植物种类及配置的调整,提升园林绿地降温、减噪、降尘等综合生态功能。

2.完善绿地综合服务功能

3.提升公园绿地文化艺术水平,传承文化

(四)统筹协调园林绿地与城市综合管理

研究梳理城市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研究园林绿化与节能环保等相关行业关系,通过统筹协同发展,进一步拓展延伸园林绿化行业范畴,体现行业特有价值,提升行业地位和影响,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做好园林绿地与城市水生态系统的结合

结合城市河湖水系生态保护与治理修复,开展重要城市滨河滨湖生态缓冲带建设;进一步推进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

2.做好市区绿道与城市慢行系统的衔接 3.完善城市应急避险公园的建设

4.做好城市公园绿地服务提升与城市旅游发展的有机协调

5.推动城市土地综合利用,做好城市广场用地与地下 空间、立体绿化的结合发展

(五)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引种驯化 加强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物引种驯化研究,对城市园林植物品种的筛选、培育、更新和相关园林苗木产业、园林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进行规划。

1.强化城市生物多样性普查,推进城市生物资源库建设

2.加大植物园和动物园生物基因库建设 3.推进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

4.开展区域自然生态资源的调查与保护规划 5.持续进行城市园林植物适宜种类的筛选与培育 6.推动园林科研机构的恢复与发展

(六)全面提升城市园林绿地管控水平

坚持以园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以城市园林为核心的城市建设管控水平。在园林绿地分级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城市园林绿地的管理标准与定额,细化考评标准与机制,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1.完善自然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 2.进一步推进节约型园林建设与管理 3.推动城市重点公园的发展

4.继续推进园林绿地病虫害生物防治 5.全面建立园林绿地动态监管 6.开展城市园林综合评估

(七)园林绿化行业基础能力建设

加强园林绿化行业的能力建设,完善行业体系发展,加强信息化和人力资源建设,坚持推动注册风景园林师等制度建设。通过健全资质准入与管理、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积极探索园林绿化建设的市场融资模式,进一步规范完善市场竞争与监管,促进城市园林绿化快速跨越发展。逐步推广数字化、精细化园林管理。

1.建立城市园林绿化监管平台

2.推进行业法律法规体系的研究和建立,完善技术标准 3.提升行业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

4.强化行业培训宣传,提升社会对行业的认知水平5.推进以注册风景园林师为核心的园林行业多层级技术队伍建设

(八)积极推进行业改革

结合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和要求,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布局重点园林绿化建设项目,明确建设周期和资金来源。要争取增加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资金投入、加大信贷支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完善投融资体制机制等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

四、重点工程和投资

(一)重点工程 与2013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计划开展的2013——2018年项目建设相结合(全国288个城市公园防灾避险改造建设等项目)。

1.园林绿地功能提升

提升园林绿地的生态、文化、服务等综合功能。----公园绿地500米扫盲工程----园林绿地增效提质民心工程 2.城市湿地资源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普查,建立城市生物多样性管控机制;构建城市园林绿地资源库。

----城市生态资源入库工程 3.城市绿廊和绿地空间拓展 推进城市绿道和立体绿化的发展。-----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保护工程 4.城市生态修复和产业用地改造提升 荒山、破坏地的生态修复 废弃地的土壤改造和再利用----大环境生态建设工程 5.园林绿地管理 园林绿地监管平台 园林绿地生物防治----园林绿地健康工程

(二)项目投资和资金来源

1.研究建立城市园林绿化资金渠道和融资机制 2.借用城市水生态安全、适应气候变化、绿色生态城等专项资金

3.社会资金

五、规划实施与考核

(一)明确责任主体,理顺运行机制

(二)保障资金投入,拓展投资渠道

(三)科学实施规划,统筹行业发展

(四)健全法规配套,强化监督管理

(五)加强人才培养,突出科技支撑

(六)加大社会宣传,激发市场活力

园林绿化规划编制文件 第3篇

1 城市安全与园林安全

1. 1 城市安全

1) 基本概念。所谓的城市安全, 具体指的是城市在一定的环境、资源、居民、社会、经济条件下达到一定的动态平衡与协调的状态,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自然灾害以及社会突发事件的干扰[1]。城市想要保证健康的生存和发展, 必须保证一定的城市安全, 并提升其竞争力, 也是保证城市适合居住的重要条件,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同时, 城市安全也是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 衡量城市整体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2) 主要分类。城市安全事件也可以被称作是突发公共事件, 可以总体上分成4种类型, 分别是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以及社会安全事件。这种分类可以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 近几年, 城市安全事件发生频率正在持续上涨, 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予以解决。

3) 发展概况。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我国的城市安全事件也在逐渐增多, 据调查统计, 我国因自然灾害和事故、安全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每年6 500亿元之多。在2010年7月, 我国有20多个省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并出现诸多输油管道爆炸、塑料厂爆炸、原油桶流进松花江等严重的社会灾害事件。城市安全事件逐渐趋于常态发展, 非传统性质的安全隐患正在逐渐增多, 各类事件造成的损失也在逐渐扩大, 无论是社会经济损失还是社会心理损失。

1. 2 园林安全

园林安全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我国从中央到地方规定了很多, 相关条款多数与绿化相关, 但是目前为止并没有一条明确的规定对园林安全进行实质定义[2]。园林安全的概念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 覆盖面涉及到了园林规划设计、绿化建设、园林养护等诸多方面内容, 综合定义园林安全就是根据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布局规划园林设计和工程建设, 保证其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不损害相关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为现代以及后代居民提供有益的生活场所。园林安全包括了施工、管理、过程、结果、现实、未来等诸多方面的全面安全。

2 基于城市安全的园林规划编制方法

2. 1 安全园林规划的基本概念

安全园林规划的基本概念以城市安全为出发点, 即参考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满足城市生产力要求, 对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自然灾害以及社会安全事件进行综合分析, 规划城市总体设计框架保证能够尽量发挥出城市园林绿地的作用, 降低城市安全事件所造成的危害, 对城市园林进行整体性的布局, 合理安排人的活动空间和时间。

2. 2 安全园林规划设计编制

1) 基本内容。所谓的安全园林规划设计编制就是通过对全部的城市安全事件进行系统规划, 具体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生态安全, 协调城市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保证城市的生态环境不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灾害事故安全, 避免受到严重的自然、事故灾害的侵害; 生活安全, 保证城市正常的生活活动不会受到干扰, 尽量降低犯罪发生几率; 心理安全, 为城市居民带来心理上的城市安全感[3]。

2) 主要程序。如图1所示, 为城市安全园林规划设计编制的程序框图, 首先以安全评价预测当作基础, 并遵循风险理论和安全科学的指导, 实现安全园林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 进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经过相关部门决策以后, 进行投资预算, 国家相关部门审批合格以后, 再开始有计划的实施规划设计方案, 并根据实际状况对规划设计进行合理的完善以及修订。

3) 编制体系。为了能够保证系统有层次的进行园林规划编制, 并保证和现存的园林规划体系相对应,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操作性, 园林规划设计编制应该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出合适的布局和统筹安排, 逐级完成编制建设。总体来看, 安全园林规划编制可以大致分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城乡安全绿地规划、分区安全绿地规划以及安全社区园林规划。

城乡安全绿地规划属于宏观层面上的规划, 更侧重巨型安全事件, 目标是建立起一个便于整个城市安全的绿地系统, 为下一层级市区规划提供指导。城乡绿地规划系统是城乡规划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 必须由当地政府进行安排编制, 首先, 政府部分先对整体目标进行规定, 实行区域风险评估, 然后基于评估结果进行合理的布局, 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安全绿地指标体系, 提出专项规划目标, 随后, 根据目标设计应急救援机构, 对市级的园林提出单体规划标准。

分区安全绿地规划属于中观层面上的规划, 针对日常、非常、巨型安全事件进行关注, 分区安全绿地规划目标要基于城乡规划目标的基础上, 实行行政分区的科学规划布局, 保证城市形成独立的安全管理单元, 实行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分区规划和总体规划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 对于小城市或是环境相对单一的城市来说, 安全威胁基本相同, 但是对于城市环境相对复杂的大型城市来说, 分区安全规划并不是和城市整体规划完全一样的, 需要针对分区的具体特点进行合适的规划。

社区安全园林规划是微观层面上的规划设计, 更关注日常中的灾害事故以及社区自救等方面, 规划目标是建立起系统性的社区绿地, 设立健全完善的社区安全应急设备, 将可能出现的灾害在社区内部就有效解决。具体规划内容包括社区中的一些绿地、广场等公共设施, 对社区空间进行合理的布置, 保证应急疏散正常运作, 社区的边界要设计一些能够阻止燃烧的水体或是绿带, 降低社区间安全事件发生连锁效应的几率。

4) 编制要点。a. 植物要点。植物能够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发挥出防灾避难等功能, 具体包括防火、避震、防风、提供掩体等多项功能。防火植物可以栽植在用于避灾的城市园林四周和道路的两侧, 特别是火灾威胁较高的区域。防火植物的设置要参考地形和水体的具体条件进行布置, 至少种植3排乔木, 下方要采用绿篱常绿性地被植物, 水体附近一定不能种植过多的高大乔木, 阻挡消防车取水。b. 建筑要点。考虑到防震耐火的要求, 园林中的建筑楼层最好在1层或是2层, 不能将面积设计的过大, 一旦发生灾害事故, 园林用房要承担起避难所的责任, 色彩应具有标志性。c. 水体要点。水体除了作为景观存在以外, 还对隔离火灾有着重要的作用, 园林规划水体时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设计水面, 既能在日常中用作浇灌植物的用水, 同时也能在发生火灾时用作消防用水, 为避难人员提供饮用水等等。

3 结语

城市想要实现基本的存在和发展, 必须要保证城市安全, 园林规划设计期间, 一定要保证城市安全。我国进入到信息时代以后, 城市安全问题逐渐趋于综合化, 针对现在的形势, 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安全观为指导, 吸收国内外优秀的规划经验, 搭建起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安全城市园林规划编制框架。然而, 虽然搭建起了城市安全园林规划的框架, 仍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对其进行实践支撑。

参考文献

[1]刘志强.基于城市安全的园林规划设计编制框架研究[J].中国园林, 2011 (6) :61-62.

[2]金忠民.特大城市安全战略的规划导向[J].上海城市规划, 2013 (4) :50-51.

校本课程的文件编制 第4篇

一、 课程文件及其类型

规范的校本课程建设要形成一批课程文件,其中主要有《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是学校在校本课程方面的一般性规定,是用来培训教师的基本依据。它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等。

《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是指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范围内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计划。它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设想、保障措施。

《课程纲要》是教师对自己任教课程的一种设计。它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

二、 课程文件的重要性

校长在领导学校教职工撰写校本课程的文件时,首先要把握其重要性,明确其意义所在,才能领导有方,并撰写出适合学校的校本课程文件。

1.形成学校的课程体系

如前所述,《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需要对校本课程的结构、内容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定,这就构筑了学校的课程体系,能够用以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从而明确哪些课程需要开发,哪些课程应当舍弃。

《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编制,通常要与交互分析法所获得的结果相呼应。根据课程交互分析的结果,校长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型,并对校本课程的目录作出调整和改善。

第一类:如果校本课程对学校的培养目标的贡献很大,那么校长可以考虑将其设置为主要的校本课程,将其置于校本课程目录的重要位置,予以高度的重视,并不断丰富该课程,以期得到发展与完善。

第二类:如果校本课程对学校培养目标的贡献小,那么校长应该考虑停止该校本课程,将其从校本课程的目录中删除,并重新设置校本课程,补充课程目录中原有位置。

第三类:校本课程对学校培养目标有贡献,但是贡献不明显,那么校长可以召开民主会议,听取多方意见,更为深入地来认识这门校本课程,最终再对其作出决策,或是将其从校本课程目录中删除,或是将其保留。

2.规范课程研发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王斌华教授在《校本课程论》一书中将其归纳为以下的一些环节。环境分析:即分析特定学校所处的内外环境,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因素;课程目标设置:在考虑特定学生群体的未来发展定位基础上,设定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课程组织:即选择和确定校本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内容及其呈现方式,其成果通常包括教学大纲、教科书、教师用书、练习册和辅助材料等;课程实施:包括校本课程的原型评价、课程试验、传播、采纳和推广的过程,以及教与学的过程;课程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也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环境分析、课程评价等环节被不恰当地忽略了,只凸显出“课程组织”的地位与作用。但即使是这一环节也没能被完整地对待,许多内容也被有意无意地简化了,受到关注的只是最终的成果——教科书。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往往只关注其结果,而忽略其中的一些环节,简化课程研发的程序。这种“简化版”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大大降低了课程开发的难度,减少了课程开发的环节,缩短了课程开发的时间,但校本课程的质量也在这种简化中大为“缩水”。因此,要用权威的课程文件来规范校本课程的研发程序,促使学校教师和管理者根据文件规定的程序按部就班地开发高质量的校本课程。

3.引导教师设计课程

《课程纲要》是教师层面的校本课程方案,它是由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的方案,有助于引导教师进行课程设计。

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教师只学习过《教学论》而没有系统地接受过《课程论》的训练,因而其课程意识与能力均存在着欠缺。在新课程改革之前,教师只是扮演课程执行者的角色,这方面的问题并未显露出来。当面临着开发校本课程的紧迫任务时,教师的能力缺陷凸现了出来,许多教师感到无从下手。这时,《课程纲要》就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设计课程的平台。引导教师思考课程的特点,明确课程的目的,组织课程的内容,选择教学的方式,设计评价活动。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教师完成课程的设计。

三、 课程文件的内容与体例

1.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校本课程开发指南》通常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等。以下我们以《温州八中校本课程开发指南(试行)》为例,对《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的内容与体例作一些说明。

关于需要评估,温州八中是从四个角度进行评估的:国家和地方的文件规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即“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的课程资源情况;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方面,温州八中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是运用学校课程,结合我市、我校的客观实际,实现对国家有关课程教学的全面拓展,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一个发展潜能的舞台,以达到充分发挥教师智慧、发展学生潜能,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的目的。

关于校本课程的结构,学校确立了四大板块:一是学科拓展类;二是STS系列课程;三是人文学科类;四是生活休闲类。

在校本课程的管理上,学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课程规划、课程审议、课程计划管理的执行、课程评价、教材管理、教师校本培训等工作,确保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健康发展。学校建立校本课程教学工作评估制度,该项评估将纳入学校校本培训学分管理体系。高一、初一学生必须选修至少一门校本课程,其课程成绩记入学籍统一管理档案。

2.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方案称之为《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它是学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思路的概括性描述。它的内容包括: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的结构与课程门类、课程实施与评价的设想、保障措施。

需要评估。这一内容与《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相似。

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这一内容也与《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相似。对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有一个大致的描述,但目标不宜太多和太复杂,有几项简要的描述即可,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涉及交往、自信、探究、技能和意识等方面。

校本课程的一般结构与课程门类。校本课程的结构,包括校本课程的门数、每门课程的课时要求以及限制性条件等。随着校本课程的深入,特别是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门数越来越多,学生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操作和交流就会变得复杂。为了方便操作和交流,就应该考虑将校本课程适度结构化。确定课程结构之后,学校应该要确定课程门类,决定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与评价。这一环节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之一。学校实施校本课程,同时对其进行评价,发现问题,改进校本课程。

保障措施。学校应该设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机构,由专人进行管理。同时,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确保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拓展课程开发方案

指导思想、工作目标、领导小组、研发小组、研发项目(本文略)。

(1)定向拓展课程

语文类:诗词吟诵、家书抵万金、阅读名人、杂文阅读。

数学类:走进数学世界、奇妙的数学、数学思维与生活智慧、生活中的数学。

英语类:英文歌曲赏析、英美经典童话故事欣赏、礼仪英语、生活交际英语。

(2)自由拓展课程

手工类:剪纸、丝网花、缤纷纸艺、十字绣。

艺术类:漫画社、舞动青春、天籁合唱团、健美操、音乐剧工作室。

科技类:三模、科技发明、清洁空气挑战、气象科学、网页制作。

体育类:FIFA足球社、篮球社、排球社。

具体工作包括: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研发项目申报;制定校本课程项目方案;召开校本课程成立大会;建立课程研发例会制度;评比校本课程研发成果。

3.课程纲要

教师层面的校本课程方案又称为《课程纲要》,它包括以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其编制技术与教学方案的编制技术大致相同,但是与教学方案不同的是,《课程纲要》更加关注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特别是课程目标,而教学方案关注更多的往往是内容。

分析资源,确定课程目标。一门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指一定时间内学生通过一门校本课程的学习在认知、情感、行为的发展上应当和可能达到的基本要求。具体课程目标的确定,要反映学生对这一门校本课程的特别需要,要体现这一门课程特有的育人功能。

拟定课程内容的纲和目。这是一门课程内容的粗纲,是课程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内容的“纲”,是指这门课程内容所包含的一系列主题或课题。这些主题或课题来源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界。这些主题或课题的确定要以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的知识经验以及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为依据。课程内容的“目”,就是各个主题或课题所包含的要点。

采取恰当的学习方式。“在活动中学”,是校本课程中学生“学”的本质特征。这种“学”主要不是接受性的,基本上是发现式的。所以校本课程所要求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自主的体验式和探究式学习活动,包括实际操作、评论创作、调查研究、科学探究和社会服务等方式。设计学习方式的主要依据是:体现这门校本课程的目标和特点;符合所属活动主题或课题的要求;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提出课程实施的建议。其要点是:关于编写教学指导书的要求,关于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建议等。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郭继东.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误区探析.教育科学研究,2004(8).

[3] 完整的校本课程开发文本.参见温州八中校本课程开发指南(试行).http://blog.wzbz.net/user1/19/archives/2005/13.asp,2005-9-21.

[4] 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拓展课程开发方案.http://www.hsdzx.sjedu.cn/jxky/xbkc/35240.shtml,2007-10-26.

招标文件编制要点 第5篇

[关键词] 招标文件编制 原则 重要环节

招标采购,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一种经过实践证明,能够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科学合理又积极有效的交易模式,在高校物资采购中被积极推广。招标文件是招标投标活动中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它不仅规定了完整的招标程序,而且还提出了各项具体的技术标准和交易条件,规定了拟订立的合同的主要内容,是投标人准备投标文件和参加投标的依据,是评审委员会评标的依据,也是拟订合同的基础。编制出完整、严谨、科学、客观公正,集针对性、合理性与保护性一体的招标文件,是招标成败的关键环节。招标文件制作不科学,往往会纠纷、投诉增多,影响高校采购的效率。为此,本文试就招标文件的编制,发表一些浅见。

所谓招标文件,是指招标人向投标人提供的为进行投标工作而告知和要求性的书面性材料。招标文件的作用在于:阐明需要采购货物或工程的性质,通报招标程序将依据的规则和程序,告知订立合同的条件。招标文件应至少包括下列内容: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函);投标人须知;招标项目的名称、数量、技术参数、性能(配置)和售后服务要求;投标报价的方式及计算方法;评标的标准和评标的办法;交货、竣工或者提供服务的时间;投标人应当提供的有关资格和资信证明文件;投标保证金的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方式、地点和截止时间;开标、评标、定标的日程安排;采购合同的基本条款及订立方式等。

一、编制招标文件的依据和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

招标文件的内容应符合国内法律法规,如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商业竞争法等多项有关的法律,遵循国际惯例、行业规范等。如有的招标文件中要求必须有本省的某行业领域资格证书,限制外地供应商竞争的区域规定,就与我国法律相背离。

2.全面反映使用单位需求

招标的目的就是为需求服务,招标文件全面反映使用单位需求是编制招标文件的一个基本的要求。技术规格书是对拟采购产品的技术描述,是反映招标采购产品具体而详细的内容要求,是招标采购产品的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技术规格书提供的要求越详细、越接近采购人合法的实际要求,才能使采购结果更符合采购需求。招标文件应能全面准确反映用户的需求,功能描述准确,技术指标、工艺方法、质量水平档次要求、验收标准明确,当投标人阅读招标文件时,知道应该以什么档次的产品报价可满足用户的要求;商务条款、使用环境、地理位置条件也应明确,这些因素会影响到产品的配置和质量,影响到投标人的正常报价和投标方案。这些问题没有明确,招标文件就不能贴近用户需求,不仅给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带来很多困惑和疑问,最终影响了招标成效和质量。

3.公正合理

公正是指公正、平等对待使用单位和供应商。招标文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双方都要遵守,都要承担义务。合理是指采购人提出技术要求、商务条件必须依据充分并切合实际。技术要求根据可行性报告、技术经济分析确立,不能盲目提高标准、提高设备精度等,否则会多花不必要的钱。

4.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是指招标文件不能存有歧视性条款。招标的原则是公开、公平、公正,只有公平、公开才能吸引真正感性趣、有竞争力的投标厂商竞争。招标文件应载明配套的评标因素或方法,尽量做到科学合理,这样会使招标活动更加公开,人为因素相对减少,也会使潜在的投标人更感兴趣。还应该注意的是招标文件的各项规格,不得要求或者标明某一特定的专利、商标、名称、设计、型号、原产地或生产厂家,不得有倾向或排斥某一有兴趣投标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内容。

5.科学规范

以最规范的文字,把采购的目的、要求、进度、售后服务等描述得简捷有序、准确明了。招标文件的用词、用语一定要准确无误,表述清楚,不允许用大概、大约等无法确定的语句以及表达上含糊不清的语句,尽量少用或不用形容词,禁止使用有歧义的语言,防止投标人出现理解误差。一份招标文件要做到“五个统一”,即格式统一、字体统一、语言统一、数字运用统一、技术要求使用标准统一。

6.维护政府、学校、企业利益

招标文件编制要注意维护使用单位的秘密,如高校网络设备采购就要考虑安全问题。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如噪音污染必须达标。

二、编制招标文件的几个重要环节

1.前期论证工作应充分

“论证”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为了避免设备购置的盲目性,克服重复购置、利用率低下等弊病。第二,统筹设备投资规划,优化资源配置。第三,通过论证,充分挖掘大精设备的使用潜力,促进资源共享、专管共用

《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是“从发售招标文件至投标截止不少于20天”也就是说要“长于20天”。如果发售招标文件的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给投标人熟悉招标文件和提出问题的时间是10天之内,招标

人在15天之内回答投标人的问题和对招标文件的修改和补遗。从发售招标文件开始至投标截止共30天。上述控制的时间都应写入招标文件之内,尽量不要在招标过程中改变上述控制的时间。如果采用极端20天的时间,只有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的时间,而无提问题、答疑和修改补遗的时间。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应采用“极端20天”的时间。

以上仅为个人看法,供参考。

竣工文件编制指导 第6篇

目前,呼武一级公路竣工文件编制工作已进入组卷成册阶段,为使呼武一级公路竣工文件整理规范化、统一化,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现就其各分项详细编制方法及其它有关要求明确如下:

1、自然卷编顺序号时应参照“总目录”顺序并结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目录顺序编号

2、组卷时每卷(册)所涉及的内容参照呼武一级公路项目《竣工文件编制规定》附件一中的有关要求进行编制。

3、施工日志及监理日志按标段、、时间先后顺序分别组卷。

4、分项工程开工报告以分项工程组卷,属工程进度控制文件,归在竣工文件第五部分第四卷第一册中。

5、“附件一”主要为施工单位资料整理指导,同时按照总监办各道工序应填检验表号要求编制各道工序所需原始记录表和检验表,监理单位应结合有关要求参照执行。

6、房建工程、交通工程结合有关要求参照执行。

“附件一”各分项工程组卷顺序

“附件二” 呼武一级公路竣工资料总目录

其余未尽事宜按呼武一级公路《竣工文件编制规定》要求执行。呼武一级公路总监理工程师办公室

上一篇:我总忘不了那句话小学生作文下一篇:养老中心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