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文化与凝聚力

2024-09-08

论企业文化与凝聚力(精选6篇)

论企业文化与凝聚力 第1篇

论企业文化与凝聚力 目录

绪论

1第一章企业文化

1.1企业文化的内涵

1.2 企业文化的功能

第二章企业凝聚力

2.1 企业凝聚力的内涵

2.2 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2.3 影响企业凝聚力的因素

第三章我国企业缺乏凝聚力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3.1我国企业缺乏凝聚力的表现

3.2 原因分析

第四章 构建提高企业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4.1 提高企业凝聚力的方法

4.1.1营造一种良好的沟通氛围

4.1.2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4.1.3增强员工保障心理

4.1.4提高员工满意度

4.1.5正确的行使领导职能

4.1.6加强企业规范建设

4.2 团队精神对凝聚力的影响

4.2.1团队精神的概念及意义

4.2.2团队精神的培养

第五章 企业文化案例(青岛啤酒的企业文化)

5.1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

5.1.1精神文化的建设

5.1.2制度文化

5.1.3物质文化

5.2 企业文化的要点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企业文化就是一种资本,一种竞争力和一种品牌,企业文化更是企业出奇制胜的法宝。任何事物一旦赋予了文化内涵,就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纵观成功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例外地都有深厚的自身文化的沉淀。但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领域,也是迄今为止对每个企业来说最具挑战性的一环,它反映在企业的价值观、士气和沟通的方式中,也反映在全体员工的行为习惯中。这说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然而构成企业核心文化的,既是人才也是技术,更重要的是其所特有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并且是一种能凝聚人心的管理模式。在下面我将从企业文化的内涵及意义、企业凝聚力的内涵及其作用、我国企业缺乏凝聚力的表现及原因分析、构建提高企业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提高凝

聚力的方法,团队精神对企业凝聚力的影响等几方面论述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的关系。

论企业文化与凝聚力 第2篇

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学科专业

指导老师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黄嘉培120111500130 商务管理 袁航 2012年6月 20 日 2012年 月日

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研究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功能及重要性的问题和研究企业凝聚力的内涵及作用、影响企业凝聚力的因素及凝聚力的形成等问题,第二部分研究企业文化面临的问题,第三部分研究加强企业文化的方法等问题,第四部分研究我国企业缺乏凝聚力的表现及原因分析等问题。第五部分研究提高企业凝聚力的发展、团队精神对凝聚力的影响等

目录

第一章 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1

1.1企业文化的概念..............1

1.2企业文化的重要性............1

1.2.1从企业员工角度来说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2

1.2.2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2

1.2.3从领导的角度来说企业文化重要性.........3

1.3企业凝聚力的内涵............4

1.4企业凝聚力的作用............4

1.5企业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及形成.........5

第二章企业文化所面临的问题.....6

2.1企业价值观的冲突............6

2.2管理模式的差异..............6

2.3企业面临现实的困境..........7

第三章企业文化建设.............8

3.1提高认识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前提..........8

3.2加强学习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9

3.3强化目标教育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9

3.4突出人本管理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方式.....10

3.5塑造企业价值观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10

第四章我国企业缺乏凝聚力的表现及原因分析...........11

4.1我国企业缺乏凝聚力的表现..........11

4.2缺乏凝聚力的原因分析.......12

第五章提高企业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构建..........13

5.1提高企业凝聚力的方法.......13

5.2团队精神对凝聚力的影响.....14

第六章某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15

6.1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15

6.2企业凝聚力的要点...........16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17

参考文献..........18

试论企业文化对员工凝聚力的作用 第3篇

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员工素质、强化员工队伍建设的需要

现代化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倡导以人为本, 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 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技术和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行为的基本标志, 是企业的一种向心情感, 是粘合剂。它是由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效益、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等各种因素组合成的一种企业合力, 是企业各项工作和谐的结果。凝聚力的大小对企业的效率、利益、长远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企业文化与企业目标相一致, 可以产生一种作用力, 使它得以规范化, 这种作用力就是通常所说的管理能力。一个好的领导能够引导企业成员, 使他们的合力方向朝向企业目标, 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企业规范是企业每个成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是一系列的统一成员行为观念的标准体系。企业规范是形成企业凝聚力的动力, 它能够理顺每个成员的个体目标, 使之与企业目标一致。如果缺乏企业规范或有规不依, 则企业的凝聚力就难以形成。

作为一个富有凝聚力的企业, 其所拥有的员工一定要具备对企业的认同感。"企业凝聚力"就是企业所需的集合力, 它使所有的员工对企业的目标有一种极大的认同, 需要所有的员工对企业的事业有一种主动的参与直至将其作为个人事业的一部分。很显然, 企业与员工是企业凝聚力的两大载体, 只有将这二者统一起来, 才能真正建立好企业的凝聚力。企业每年通过不间断的思想教育, 科学、严格的管理, 充分运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 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的潜能, 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饱含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主人翁精神, 培养一支精通业务、严于管理、善于经营的管理团队和业务精、作风正、积极向上、思想过硬的员工队伍。有了这样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 就必然能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保证企业长盛不衰。

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对员工产生正确价值导向的需要

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 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我们知道, 企业文化是形成和建立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思想”, 并且通过制度和机制得到集中体现。高水平的企业文化建设能更好地在员工中形成凝聚力, 这样的凝聚力在企业里形成一致的团队精神, 就是对某一群体或组织感到满意, 乐意成为该群体的一员并协助实现群体目标的一种态度。从这一点上说, 企业团队精神与企业的凝聚力是一致的。一个企业团队精神旺盛, 则企业凝聚力就强, 就能较好地适应外界变化, 处理好内部冲突;企业成员对企业及企业领导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 企业的目标就得以实现。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运行机制, 直接作用于员工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 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价值导向的作用, 有力地促进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因此, 如不把先进的文化理念融贯于创新的经营管理机制之中, 如不通过加强企业管理, 转换机制来促进观念的更新, 企业文化的创新亦将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将企业的经验理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渗透到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 通过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来实现的。制度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 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 杜绝随意性, 增强企业自身的约束机制, 实现企业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要建立健全企业自身的教育培训管理体系,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围绕企业的发展方向, 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员工岗前、岗位培训和考核, 不断提高员工的技术业务素质, 改善和优化员工的知识结构;健全和完善在用人、用工、薪酬、升迁、奖惩、安全生产等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知竞争机制, 加大力度, 兑现承诺, 激发员工敬业爱岗, 争创一流, 奋发向上的热情, 总之, 造就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孕育出科学合理、衔接紧密、严格有序、协同配合、激励约束并存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铸就优秀的企业, 更能锻造出一只能打硬仗、作风精良的企业员工队伍。

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培育行业特色、凝聚员工队伍思想的需要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 就等于没有灵魂。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尺度”。基于企业倡导、员工认同并为社会公众所理解的有特色、有个性的企业精神形成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 具有无限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优秀的企业必然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强力支撑。因此, 培育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浓郁行业特色的企业精神, 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员工应具备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娴熟的处事及沟通技巧, 与他人协作的态度, 同时还要具有丰富的职业知识。企业员工只有具备这些素质, 才能认同企业的文化, 融入企业文化中, 降低企业内耗。如果不能具备这些能力, 即使每个人都有能力, 但方向不一致, 最后产生的企业合力就很小, 在市场竞争中将会显得很脆弱。既要确立充分体现本行业的特点和规律的发展策略, 又要瞄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 具有前瞻性;既要构建符合企业生产经营规律, 科学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 又要充分发掘和调动员工的潜能, 坚持以人为本;随着市场的变化、政策的调整、管理者的变动, 既要适时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内容作必要的补充和微调, 又要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 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群策群力, 同舟共济, 试想, 在企业面临危难之时, 如果企业没有强大的凝聚力, 如果没有员工的共同参与, 这种力挽狂澜的壮举是很难出现的。企业的兴衰成败与自己是息息相关, 企业员工认同与企业共同发展, 在企业面临关键的时刻, 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企业应该通过文化建设将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 确保把员工的积极性激活, 才能真正实现员工为企业的前程为自己的前程, 团结一致、全力以赴的工作。企业在追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 也要兼顾员工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控制团队力量的流失, 这就要求企业为员工提供一套完善的激励培训机制, 企业的培训应该联系企业文化, 着眼于细微之处, 融会于工作之中, 从做人到做事, 从理论到实践, 全方位多角度的展开, 培养员工的归宿感、使命感。而员工的全面成长, 也将为企业发展蓄备强大后续动力, 推动企业现代化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总之, 造就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孕育出科学合理、衔接紧密、严格有序、协同配合、激励约束并存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铸就优秀的企业。

构建企业文化必须加强领导, 齐抓共管。企业党组织和党政领导要进一步加深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 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切实加强领导。健全涵盖机关各部门、基层、单位直至生产一线的企业文化建设网络, 党政工团分工协作, 齐抓共管, 合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强化企业管理工作之中, 做到制定企业发展目标、经营战略与建设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之中, 作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 抓好思想政治教育, 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使建设、热爱自己的企业文化变成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促进企业发展、凝聚和激励全体员工的重要力量。

摘要: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意识形态。这就决定了每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企业文化蕴含的内容随之会做出相应的调整, 而且每个阶段的企业文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企业所处时代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讲, 打造企业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之适应企业所处时代内外环境变化的需要, 紧扣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战略, 引领企业在转轨变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结合实际, 本文针对企业文化对员工凝聚力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论企业文化与凝聚力 第4篇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出版集团 凝聚力 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5-0012-04

Casting Publishing Group’s Corporate Culture and Internal Cohesion

Mo Qubo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Group Limited, Guilin, 541004)

[Abstract] A healthy corporate culture is necessary for business. Publishing enterprise is a typical cultural ones, it is stronger and higher demand for corporate culture. Cohesion is the core power, which could effectively carry out teamwork,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including the integration efforts, affinity and collective aggressive for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rporate culture and cohension is a casual.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Group is a vivid illust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With the group patter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 publishing industry in China, corporate culture issues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 cohesion publishing group will become the focus by more publishing groups’attention.

[Key words] Corporate culture Publishing group Cohesion Management

在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出版业转企改制初步完成的今日,人们对企业文化尤其是出版企业文化有了渐趋深入的认识,这对于出版业的科学、和谐、健康发展大有裨益。随着出版集团的相继出现,如何有效加强大型、复合型出版机构的内部凝聚力,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文即围绕企业文化与内部凝聚力二者的各自内涵和特性,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对如何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出版集团内部凝聚力的铸造,作些初步的探讨。

1 对于企业文化与凝聚力的分别理解

1.1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绝大部分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工作风貌、发展路线等综合构成的精神内涵体系。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企业文化是一种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最有力的竞争武器”[1]。国外也有学者从经营效益的角度论证了企业文化的实际价值,如德国学者E.凯能在《企业文化的实践和展望》一书中指出,任何企业的管理,都不要寄希望于体制协调、契约协调能够使企业取得好的效益,因为那样会大大提高企业的交易成本,相反,如果企业员工有一个共同的远景目标,有共同的价值观,有高度认同的企业精抻,则会使企业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取得理想的效益。

在文化企业,企业文化的作用体现得更加充分,因为文化企业本身就是靠文化维系的,文化既是它们的产品和企业性质,也是它们的价值导向和维系纽带。出版企业是典型的文化企业,因而对企业文化有着更强的依赖和更高的需求。在出版业中,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人,即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工作风貌、职业理想等;二是书(报刊),即通过出版物所体现的出版单位的特色定位、文化品位、价值观念等;三是经营管理,即通过工作准则、发展路线、制度建设等体现出的企业经营理念、管理规范程度等。也有人把企业文化分为向内和向外两个维度:向外,是经营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处理它与外部关系时所持有的价值理念;向内,是管理性企业文化,即企业在处理它与内部关系时所持有的价值理念[2]。以此标准来看,出版业的企业文化,向外首先体现为书(报刊),面向读者和经销商等出版产业链上的所有终端环节;其次体现为人,面向部分读者和其他客户。向内则首先体现为经营管理,其次也体现为人,由此二者可以集中看出一个企业的内部文化建设情况。

1.2 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的凝聚力,是指通过牵系企业内各个部门和人员的分工配合、有序合作,使整个企业得以顺利运转的内在力量。凝聚力是检验一个企业能否有效开展团队协作的标准,也是判断企业能否长期良性运行、不断发展壮大的核心依据。分解来看,凝聚力也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统合力,是指企业管理层对于全体员工和部门的统帅、整合能力,直接体现为向心力,即全体员工和部门对企业管理层的服膺和自觉依从,一定程度上也从执行力上表现出来。如果按照心理学上一般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知、情、意的观点,统合力、向心力体现的主要是“知”,其相对理性,体现了员工对领导者能力的认可和人格的信任。在新组建的出版集团内部,统合力一般亟待加强。

二是亲和力,是指企业全体人员之间相互赢得对方的亲近和喜爱,彼此亲如一家、融为一体的能力,它体现的主要是“情”,表现为人员之间(包括普通员工与领导之间)的沟通力、吸引力、协作力等。如果说统合力是辐射形的,亲和力则是散射形的,反映了出版企业的民间文化生态。

三是集体进取力,也可称为团队战斗力,是指整个队伍团结一致、奋发图强、拼搏进取的信念力量,它体现的主要是“意”,展现了企业人员的事业理想、共创伟业意志。如果说统合力、亲和力是相对静态的,集体进取力则是动态的,鲜明展示出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对出版企业来说是凝聚力的最显著体现。而在转企改制以前的相当一部分出版企业内,凝聚力静态有余,动感不足,大家一团和气,上下和谐融洽,但集体进取意志不强,因而使凝聚力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导致单位发展迟滞。因而,要铸就出版集团的强大凝聚力,应当重点强化集体进取力。

2 企业文化与凝聚力的关系

企业文化与凝聚力之间,可以说是因果或表里关系。凝聚力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结果,企业文化是凝聚力的外在反映。

2.1 凝聚力要靠企业文化来熔铸

要造就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凝聚力;而要铸就一流的凝聚力,需要一流的企业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企业凝聚力的源泉。对于出版集团来说,虽然转企改制以后经济属性加强,经营任务加重,但切不可忽视企业文化的营建,因为这关涉长远,堪称软实力。实际上,出版集团应当比单体出版社更加重视这方面,因为出版集团组建以后,原有的各出版单位的企业文化大多被打乱、重整,如果不能尽快形成一套新的能够为各出版单位接受、认同的企业文化,在出版方向、经营理念、人事管理秩序等方面多有分歧,势必会出现各自为战、貌合神离的局面,由统合力、亲和力、集体进取力构成的集团凝聚力无法形成,经营效益难以有效提升,甚至处于内耗态势,导致1+1<2。这显然不是成立集团的初衷。出版集团不应当只是规模上去,更要使凝聚力一起上去,这样才能发挥规模优势,既大又强。为此,要在企业文化创建上下大功夫。

2.2 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产生不同结构形态的凝聚力

由于企业文化是凝聚力的决定因素,因而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产生不同结构形态的凝聚力。如人本型企业文化会使亲和力突出,从而产生人情味浓郁的凝聚力,诸同事亲如一家,上下级管理色彩淡化;管理型企业文化会使权力色彩浓重,领导者统合力突出,强人意志在企业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运作效率较高,但领导者要赢得属下的拥戴要凭借过人的智慧、能力和个人魅力,并为企业创造出不凡的业绩,否则上下级矛盾会比较显著;理想型企业文化会使集体进取力高扬,团队成员靠理想激励,为了共同的人生目标一起携手创业,共克危难,从而形成强健高昂的企业凝聚力。上述三类企业文化及相应产生的三种形态的凝聚力,各具优点,如能在出版集团内部合而为一,则最为完美。

此外,也有一些弊端明显的企业文化,促使企业产生了畸形或潜藏危险的“凝聚力”。如有些完全市场化的出版机构尤其是某些片面注重码洋的书商在企业内部推行“狼道文化”、丛林法则,用包括按一定比例淘汰员工等严厉的惩罚方式激发员工的斗志,结果很可能事与愿违,难以留住真正的人才——出版企业毕竟不同于“富士康”。有些出版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搞的是小农经济型文化(也可称为大锅饭文化),不求做大做强,只求能够维持,小富即安,每年通过“合作出版”收些书号管理费,或者再版重印以前好卖的书,给员工在发上工资之余再谋些福利,这种一团和气、不思进取的企业文化塑造的凝聚力是僵化的、绵软的,一味亲和,缺乏斗志,早晚会坐吃山空;还有些出版企业大行金钱崇拜型文化(或称经济刺激型文化),只知道绩效挂钩,多赚多得,用悬殊的奖金差距刺激员工的神经,诱导员工片面向钱、向经济效益看齐,这样的企业固然有进取力或者统合力,但忽视公平,内部矛盾林立,怨声一片,这个基础上的凝聚力犹如沙中斜塔。

2.3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直接反映凝聚力的强弱和层次

企业凝聚力的强弱和层次,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态度、力度和深度即可基本掌握。企业文化是凝聚力的外在反映,一个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出版集团,企业凝聚力一般不会弱;领导者和员工都对企业文化有深切认识的出版机构,其企业凝聚力的层次一般比较高,不是基于物质利益或科层制管理等外在因素的诱导或强迫所形成的,而是基于共同的信念、志趣、性情等内在因素自发、自愿、自觉所形成的,因而更有价值和生命力。业界已有一些出版集团的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高度重视并作了较多思考和努力,如安徽出版集团[3]、山西出版集团[4]、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反映出集团内部较好的凝聚力,这是它们近年来稳步前进、科学发展、积极进取的基础。随着我国出版业集团化格局的日益凸显,企业文化建设伴随凝聚力构建问题一起成为更多集团管理层关注的焦点[5]。

3 关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的案例分析

广西出版界对于企业文化建设及凝聚力的构建,近年来也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由于笔者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现在全称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的情况比较熟悉,试以其为案例进行分析。该社1986年成立,2009年成立集团,历史并不悠久,但其经营特色、社会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业内有称“广西师大出版社现象”。相对于业内其他出版集团来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比较独特,即它是以一个单体出版社作为母体,在发展过程中相继孕育出其他子公司,最终自然形成集团架构,可谓走了一条内涵式发展的集团之路,凝聚力自然较强。该企业的发展道路,是与其企业文化相适应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的企业文化,为该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不一样的凝聚力。

一方面,领导班子、党委、工会、各职能部门通过各种努力营造这种家园局面。如管理层提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三留人”政策,在日常工作中与员工们打成一片,生活上关心同志尤其是困难职工、年轻职工;党委注重发挥党员同志的模范带头作用,并经常组织集体学习、思想恳谈、双向交流,化解大家的思想疙瘩,使全体同人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和谐一致;工会则努力帮大家解决面临的困难和棘手问题,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游乐活动,增进大家的交流和感情。同时,出版社还在集体对外奉献爱心行动中进一步增强“家”的色彩,如自1995年以来,出版社先后在广西落后山区资助7届少数民族女童班,通过全体员工与家庭贫困、面临失学的女童结对子、认干亲的办法,资助了七届近400名女童完成义务教育甚至读到大学。在予人关爱中,尤其对新进社的员工教育方面,强化出版社内部的家园意识。

另一方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7年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出版社在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与之相适应,正是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了不一样的发展,成就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国内外华文出版界和思想文化领域较强的影响力。

“同人文化”。认同是沟通、合作的桥梁。第一阶段是出版社发展的初期,也就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就尝试与民营书店合作,是最早与民营书店合作的出版社之一。由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创行的民营书业分省代理制,直接催生了全国教育书刊发行联合体。民营的全国教育书刊发行联合体的成立,不但极大促进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图书的销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其他出版社与民营书店的合作,推进了整个书刊发行业的改革进程。出版社在这个时期的企业文化特色,一是大力打造自己的教辅品牌,二是内外强打感情牌,共同凝合成“同人文化”,对内,全员之间既是同事,又是同志、同怀、同胞,彼此心灵相通,融为一体,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创业理想而竭诚努力,求同存异,互相包容,在单位内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下之分,大家彼此平等,真诚相待,亲如家人。出版社注重培育“家文化”,引导全体员工以单位为家,为之奉献自己的热情和智慧,并从中得到慰藉和快乐。

“求实文化”。求实的目的是求变。第二阶段是出版社的转型期,上世纪90年代末,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始了战略结构调整,结合出版社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划,开始探索一条“自我裂变,内涵发展”的道路,形成以教育出版为中心,以学术人文图书和珍稀文献图书出版为两翼的产品格局;通过推动社刊工程和整合其他企业来延长产业链,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依托区内区外和国内国外两大市场、两种资源,积极推进出版社的新一轮发展;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目标,开展出版社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寻找出版社体制改革的突破点,积极探索出版社的跨地域跨领域发展道路,相继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南宁组建了5家以“贝贝特”为名的地方公司,充分利用异地资源,拓展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生存空间。由此形成的“自我裂变,内涵发展”的集团化建设模式和发展道路,被业界称之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模式”,也成为广西师大出版社20多年发展中最有战略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经验。这个阶段出版社企业文化特色是统合力。在出版社自我形成的集团架构下,母公司对子公司具有较强的带动力和吸引力,在各子公司建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保证集团内方向一致,齐心协力,资源共享,分工合作,实现协调发展、集约化经营。

“责任文化”。作为广西师大出版社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文化更注重的是提高服务质量。第三阶段是出版社快速发展期,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年6月28日完成转企改制后,更自觉遵循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规律,创新机制,寻求企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对内大力激活微观运行机制,激发企业活力,使全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大大增强;通过实施分社战略,各经营部门的责权利和自我管理能力加大。另一方面,对外拓展多边合作,延伸出版产业链条。在具有共同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观基本一致的背景下,出版社诸同仁能够以奉献精品文化和优秀精神食粮为己任,携手并进,共创大业,出版社以人文、学术为纽带,广纳贤才,吸引全国各地的才俊加盟,出版社因而更有蓬勃朝气。这个时期出版社的企业文化特点是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也就是“责任文化”,主要体现在加强和提高服务质量方面。服务,该社强调服务过程,认为过程比结果重要。目前出版社企业内部狠抓服务质量,抓一线部门和员工对外业务的服务,抓管理部门对一线部门和员工的服务,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解决落实问题。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广西师大出版社集团实现了企业文化的“三位一体”,带动了企业凝聚力的全面加强,映证了“一流的企业文化造就一流的企业凝聚力”的现代经营理念,并以鲜活的案例给人带来多方面的经验性认识和思考。企业文化与凝聚力二者的深刻内涵、作用与微妙关系,仍有待业界尤其是出版集团的相关人士进一步研讨、论证与实践发现。愿具有先进企业文化和优秀凝聚力的出版集团,在建设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和出版强国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

注 释

[1]郭文礼. 企业文化建设于转制后出版集团的重要意义[J].编辑之友, 2011(S2)

[2]肖启明. 大学出版精神与大学出版社的发展:中国大学出版发展文化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王亚非.出版企业文化建设的微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 2012(7)

[4]齐峰. 论出版集团的企业文化建设[J].编辑之友, 2007(2)

[5]柳建尧. 关于出版企业资本运营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编辑, 2010(3)

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 第5篇

姜晶晶(0810350023)

【摘要】:“人兴万事兴”。在市场竞争愈愈激烈、优胜劣汰游戏愈来愈残酷的今天,企业管理理念的变化呈现出一种文化的趋势,企业文化就像一根纽带,把企业和员工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使每个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随着文化凝聚力在文化的功能中越来越重要,这种功能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合力,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凝聚力对企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世纪以来,国外对企业文化的研究比较系统,尤其是对企业文化的功能之一—凝聚功能的研究与实践结合比较密切,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内企业可以借鉴国外以有的经验,更好的为自身实力的提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

【关键字】:企业文化 ;企业凝聚力;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270 G640文献标示码:A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

(一)企业文化

在企业进入国际化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企业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切以人为本,能够激发和凝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成为企业取得和维系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

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公司文化),在我国有时称之为企业精神,它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把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了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2.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通过“文化优势”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推动力。它代表了该企业员工整体精神,对企业员工有感召力,凝聚力。实践表明,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员工行为之中,是企业独特内涵、素质和风格,是现代企业灵魂和持久动力,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体现形式,对凝聚企业的人力资源产生巨大作用。其作用主要在于:

(1)导向的作用。企业管理理念、规章制度、企业精神、行为规范等能够引导员工行

2为取向,能把企业员工行为动机引导到企业的目标上来,对于解决企业的目标与个人目标的矛盾、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矛盾等,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企业的目标就是引导员工统一行动的一面旗,使广大员工明了企业追求的方向,也就深刻的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目的,并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和贡献。因此,在制定企业的目标时,应该融进企业员工事业心和成就心。企业文化就像一只无形之手,引导人力资源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2)约束的作用。企业的规章制度是用来约束员工的行为,企业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向员工表明了企业鼓励什么,反对什么;告诉员工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构成对企业员工的强行的约束。而企业道德、氛围则构成对企业员工的软约束。这种软约束,可以减弱硬约束对员工心理造成的冲击,削弱由此引起员工的心理逆反,从而使企业员工行为趋于和谐,并符合企业目标的要求。

(3)凝聚的作用。文化有一种极强的凝聚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聚合剂,能把广大员工的兴趣,需要以及因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把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企业目标的旗帜之下,并使个人的思想感情与企业的命运紧密的联系起来,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以致于愿意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

(4)激励作用。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确立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在这种群体共同价值观指导下发生一切行为,又都是企业所期望行为,这就带来了企业利益,个人行为的一致,企业目标,个人目标的融合,激励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在满足员工物质需要的同时,崇高的群体共同价值观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荣誉感,使企业员工的精神需要获得相应的满足;当员工对企业作出较大贡献和业绩时,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企业就是通过树立榜样,[2]设立典型、评比先进,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从而对广大员工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

(二)企业凝聚力

1.内涵与作用

企业凝聚力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采用教育、吸引、熏陶等多种宣教方式,利益机制来培养构筑员工庄严的命运认同感、工作责任感、事业开拓感和集体荣誉感,使每个员工都能将其内在的潜力和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企业凝聚力作用具体表现为:一 通过企业成员诸多微妙心理变化,借助各种激烈方式,减少遏制力,增强驱动力,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果,从而改进企业运营效率,在企业内部形成以特定文化氛围为背景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 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只“无形的手”——以尊重个人感情为基础的自我调制机制,来操纵企业的经营活动,使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在情感层次上实现统一;三 规划良好的企业目标,这是企业发展的前景,是依靠企业员工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的最高值,是最激励企业员工为之不懈奋斗的一种精神力量。

2.影响企业凝聚力的因素

企业凝聚力是一个复杂的变量,影响它的因素很多,既包括企业成员本身的心理这样内部的原因,又包括企业外界对企业的影响这样外部的原因。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使企业凝聚力大小或者方向发生变化。

(1)企业成员的相容性。企业成员的相容性,即企业成员相互接纳对方的程度,表现为各企业成员性格,爱好的同质性与成员所接受知识的互补性。同质性的多少和互补性的大小,与企业凝聚力的强弱息息相关。

(2)企业成员的需求。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一般情况下,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对高层次需求产生需要,并且需要的层次具有很强的发展性。假如要让一个薪水很少的人经常参加娱乐活动,一般很难,他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多挣钱上,以首先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在五个层次的需要中,归属需要也叫社交需要,是建立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础之上的,只有当归属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更进一步产生

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从这方面来说,企业的凝聚力与企业成员的五个层次的需求均有关联。

(3)企业领导行为方式。领导是企业的核心,是一个企业重要的纽带,假设一个企业的领导层内部不团结,势必会影响到企业成员。而一个能够广开言路、善于听取各种意见的领导群体显然会对企业成员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有助于企业内部成员的团结,形成良好的企业氛围,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4)企业规范。企业规范是企业成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企业规范是形成企业凝聚力的推动力,它能够理清成员的个体目标,使之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如果企业缺乏规范甚至有规不依,企业的凝聚力就难以形成。

(5)外部环境变化。在外部环境日新月异的当今,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否则就会被市场的潮流所淘汰。面对众多压力,多数企业成员都会有一种压力感,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团结起来,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无形的凝聚力。外界的环境变化了,企业凝聚力也会随之而变化。企业领导只有善于利用外部环

[3]境,才能够使企业凝聚力长久不衰且不断增强。

二、我国企业凝聚力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企业缺乏凝聚力的表现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提出: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最主要的是培育员工的认同感。只有职工认同,企业才会有凝聚力,竞争力才会增强。虽然我国各界人士一再强调优秀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但现实中许多企业里仍存在着诸多弊病:

1.企业内部的无序管理

现在许多中小企业里,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实习的人力资源公司规模不大,六名员工都有其固定岗位,但具体工作中却经常出现分工不明的现象,我认为这就是公司几年来都没有较大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像这种分工不明的企业,永远都不会形成合力,企业也不会有好的发展。

2.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利益矛盾

有的老员工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把新员工视为潜在的竞争对手,不愿把技术传授给新员工,导致技术失传,造成企业人员青黄不接,对企业的长远利益有着潜在的危害。而同级员工为了自己的前途明争暗斗,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团队建设,不利于形成企业合力,更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3.绩效考核中的不科学因素引起的矛盾

在人事管理领域,考核是最具基础性的工作,其他人事管理,诸如薪资分配、奖励、调配、晋升、培训等,都得经由考核得出科学的结论再对照实行,因此,要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人事考核制度。而现在有些企业的考核,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考核程序简单化,考核方法独裁化,考核要素随意化,考核结果自然失真,甚至出现较大的偏差。例如有的企业用强制分布法考核员工,尤其是不管员工表现如何,每个部门必须得按比例评出差等员工,这样很容易引起员工不满,产生不和谐因素。

[4]以上这些都是我国企业缺乏凝聚力的表现,这些问题都是现实而又不容忽视的。

(二)原因分析

1.企业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是我国早在十四届三种全会上就提出来的。但是现在许多企业中存在着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各种考核体系不科学等现象,这些都是我国企业内部制度不完善,管理不规范的表现。

2.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不畅

在大多数情况下,老板与员工之间的矛盾都是由于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引起的。雇佣关系本身就存在着与身居来的矛盾,如果无法得到良好的沟通,将会使矛盾更加激化,甚至带来无法弥补的后果。老板都希望员工们遵从自己的意志,而员工们则希望老板能够体谅并认同自己,这种雇佣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不可磨灭的。如果雇佣双方都不愿去理解对方,都不愿做出让步,那这种矛盾只会不断激化。同样,员工彼此之间各种矛盾的产生也是由于没有及时的沟通引起的。

3.领导作风缺乏民主

现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着缺乏民主的表现,“一言堂”,领导一个人说了算,下属只有听命的份,领导个人中央集权,下属员工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发言权。这种状态在中国企业中屡见不鲜,领导对员工个人意见的表达表示反感以及排斥,这样不利于企业之间的沟

[5]通。领导与员工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如何构建高企业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一)营造一种良好的沟通氛围

企业管理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良好有效的沟通,可以让企业上下同心协力,创造出竞争优势,营业绩效。

1、创办内部报刊杂志,提供员工心灵交流的平台

创办内部的报刊杂志,鼓励员工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有关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报刊杂志中也可以设置意见栏,鼓励员工多提宝贵的意见,并且多做采纳。

2、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

在员工生日之际送上一束鲜花或给予其他物质祝福,会让员工深切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这比空洞的说教更具震撼力。如果公司规模不大,生日聚会将更会使员工终生难忘

3、尽量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

公司可以有计划地举办一些活动,如歌咏比赛、电影包场、爬山、羽毛球比赛等。我在中科曙光公司曾看到过一个宣传栏,里边有公司集体去海南旅游的合影,有优秀职工的感言

[6]等,这样既有效地增进了员工之间的相互了解,又增强了员工的亲和力,值得借鉴。

通过企业和员工良好有效的沟通,容易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使员工对企业的目标有一种极大的认同,只有企业与员工的目标相一致,才会有很强的企业凝聚力,才会成就企业的远大目标。

(二)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

一个企业如果能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使员工的个人能力和素质不断的提高,这个公司与员工的相互认同感越高,凝聚力就越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激发员工的潜能:

1.鼓励员工参加继续教育和相关的培训

鼓励员工尽可能获得各类证书,并对成绩优良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如增加奖金、报销学费等。这样可以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员工的价值。如果有条件,可以提供相关的集体培训的机会,这样不仅降低成本,也有利于员工的交流沟通。通过培训中拓展

[7] 训练能够很好的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净胜,提高企业凝聚力。

2.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员工向更高层次发展

企业可以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当员工在企业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前途和空间,按照既定的发展轨道实现自己的目标生涯,他们的工作热情和潜能就得到了最大的释放,工作效率会得到大大提高,处处维护企业利益,为实现企业的更大发展而不遗余力,从而实现企

[8]业和个人双赢。

(三)正确的行使领导职能

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是一种借助他人完成目标的过程。作为企业的领导者要在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善于运用民主的方式、恰当的授权,给企业员工和各级管理者以参与企业管理、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了解员工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以避其所短、扬其所长,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达到增强企业凝聚力的目的。

企业领导要想正确行使领导职能,必须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其次要不断

[9] 的充实自己,学习新知识。最后要有敬业精神。

(四)加强企业管理规范建设

一个管理混乱的企业对员工是缺乏凝聚力的,管理混乱包括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等。在规范的企业管理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注重把握全局,中层管理人员注重把握鼓动和教授,基层注重抓好目标的推进和落实。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必须到位,不能错位、越位。在这样的规范管理下,很容易明确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哪个管理层次的人必须负责,一级落实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可以说只要有序管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企业才会有合力,才能办好企业。

因此,管理上的规范化、制度化不仅可以使员工在企业内部得到锻炼与提高,而且能够创造并实现企业公平。健全完善的企业规范,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是鼓励先进,约束

[10]落后,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保障。

四、展望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文化是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企业文化凝聚力功能,在结合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凝聚力缺乏的现状,认为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凝聚力:加强企业领导者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有效沟通,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并加强企业道德规范建设,正确行使领导职能。我认为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努力,企业缺乏凝聚力的状况一定会有很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论团队精神与企业凝聚力 第6篇

【关键词】团队精神、企业、凝聚力

【摘要】团队精神的重要意义,团队精神的影响因素,团队精神的培养方法,小结。

【引言】团队精神是任何一个集体成功的法宝,只有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此论文就团队精神的重要意义,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让人们对团队精神的意义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团结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个人没有团队精神难成大事;一个企业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为一盘散沙;一个民主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将难以强大。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员变得更好。

-----迈克尔。乔丹

团队精神是团队成员在领导的指挥和带领下,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是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的集中体现。当今社会,企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所能实现的仅仅是企业整体目标的一小部分,团队力量的发挥已成为企业赢得竞争的必要条件,因此,弘扬团队精神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团队精神是一种信念、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体现着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业的魅力、核心竞争力所在。团队精神的奥妙之处在于它能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团队成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团队工作注入强大的能量,从而使整个团队拧成一股劲,形成一个团结共进、众志成城、步调一致的团队,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团队精神是一种信念、一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体现着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业的魅力、核心竞争力所在。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发扬团队精神是企业发展立足的关键所在。一个企业要想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始终使自身处于最佳发展状态,团队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建设一支充满协作精神的高绩效团队,是企业决策层的重要管理目标之一。要建设一支高绩效的团队,有几个要素是不可忽视的。首先,人员的选择是团队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人是构成团队的最核心的力量。第二,团队要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定位。第三,要明确团队领导者的权限以及团队组织的基本结构,这些是保证团队健康成长的要素。

一、企业凝聚力的作用

团结、协作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无数的个人精神,凝聚成一种团队精神,企业才能兴旺发达,基业长青。团队精神是看不见的堡垒。大海航船,难免会遭到激流与逆风的袭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运营同样会有不测的风云,比如国家政策的变化,公司骨干力量的突然出走……都会给企业重重的一击。基于此,每个公司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建设,以增强公司的抵抗力,保持公司可持续发展。在这当中,公司团队精神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1、两个单个的人团结起来创造的效益可以大于他们分别单独创造的效益之和。企业的凝聚力可以通过对企业成员的劝导、激发每一个企业员工的产生与企业目标相一致的工作积极性。

2、企业凝聚力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在一个好的领导之下,可以使企业凝聚力与企业目标相一致,可以产生有一种作用力,使它得以规范化,这种作用力就是通常所说的管理能力。一个好的领导能够引导企业成员,使他们的合力方向朝向企业目标,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3、企业凝聚力与企业团队精神是一致的团队精神就是对某一群体或组织感到满意,乐意成为该群体的一员并协助实现群体目标的一种态度。

二、影响企业凝聚力的几个因素企业凝聚力是一个复杂的变量,影响它的因素很多,既包括企业成员本身的心理、行为,又包括企业外界对企业的影响。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使企业凝聚力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

1、企业成员的相容性企业成员的相容性即企业成员的相互接纳程度,表现为各企业成员的同质性与互补性。企业成员之间的爱好、兴趣、目标、信念等具有同质性,而性格、知识则具有互补性。同质性的多少与互补性的大小,关系到企业凝聚力的强弱。

2、企业成员的需要在一般情况下,只有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需要的层次具有很强的发展性。假如要让一个薪水很少的人经常参加娱乐活动,一般很难,他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多挣钱上,以首先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在5个层次的需要中,社交需要也叫归属需要,是建立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础之上的,只有当社交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进一步产生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从这一点上来说,企业的凝聚力与企业成员的5层需要均有关联。

3、企业领导的行为与方式领导是企业的核心。如果一个企业的领导层内部不团结,势必会影响到企业成员。[~课件]而一个精诚团结、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各种意见的领导群体会对企业成员起到示范作用,有助于企业成员的内部团结,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氛围,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4、企业规范企业规范是企业每个成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系列的统一成员行为观念的标准体系。企业规范是形成企业凝聚力的动力,它能够理顺每个成员的个体目标,使之与企业目标一致。如果缺乏企业规范或有规不依,则企业的凝聚力就难以形成。

5、外部环境。境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企业要想获得发展,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否则就会被淘汰。面对众多的压力,多数的企业成员都会有一种紧迫感,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团结起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凝聚力。外界环境变化了,企业凝聚力也会随之变化。企业领导只有善于利用外部环境,才能使企业凝聚力长久不衰,不断增强。第一,群体规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群体比小群体的凝聚力低,也更难保持凝聚力。原因很简单,在小群体中,群体成员有更多的直接的相互交往的机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有更多的情感联系。另外,小群体成员少,异质性就小,成员间的分歧和矛盾就少。而大群体则不具备这些特点。因此,小群体比大群体更容易有凝聚力。

6、群体的成功:如果一个群体成功地实现了某些重要的目标,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那么这种共有的成功会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是群体成员间彼此更满意,也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如果一个群体总是达不到目标或完不成任务,群体的凝聚力则会大大降低。

7、群体成员的相似性:是指诸如名族、文化背景、兴趣、需要、价值观、态度及人格等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一般来讲,成员间相似性大的群体凝聚力高。在这里对凝聚力影响最大的是群体成员在态度和价值观上的相似性。态度和价值观的相似性会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从而增强凝聚力。

8、群体的领导方式:不同的领导方式对群体的凝聚力有不同影响。一般而言,民主型领导方式的群体成员之间比制型及放任型领导方式的群体成员之间更友爱,思想更活跃,成员间感情更深厚,相互交往更多,因此凝聚力更高。

三、新形势下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方法

做为一个团队,不论是哪一领域的优秀团队,都不会靠一个人去实现企业的成功与发展,而一个成功的企业都会有智囊团——优秀的团队。而在这个团队中,我们应该建立优秀的激励体制和竞争机制,它能保证我们成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昂的士气和忘我舍我的精神,使团队中每个人的精力、兴奋、热情、努力、活力、开支等都毫无保留地激发,为我们整个团队的发展做出各自应有的贡献。

1、一个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企业要有一个卓越的领导,统帅素质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团队的战斗力的强弱。拿破仑曾经说过:“绵羊统帅的狮子军团永远无法战胜狮子统帅的绵羊军团!” 出色的领导往往具有超凡的领导能力和号召力,领导能力和号召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在无形中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大家以高涨的工作热情为企业效力,不计个人得失,把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团队精神的基本要素。卓越的领导一般具有超前的眼光和企业家过人的魄力,善于倾听,敢于承担,有着较强的协调条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易于取得员工的认可与信任,从而在团队中形成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团队优势得以发挥。

2、作为一个富有凝聚力的企业,其所拥有的员工最好要具备对企业的认同感“企业凝聚力”就是企业所需的集合力,它使所有的员工对企业的目标有一种极大的认同,需要所有的员工对企业的事业有一种主动的参与直至将其作为个人事业的一部分。很显然,企业与员工是企业凝聚力的两大载体,只有将这二者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建立好企业的凝聚力。

3、员工应具备守信道德品质,娴熟的处事及沟通技巧,与他人协作的态度,同时还要具有丰富的职业知识企业员工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认同企业的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中,降低企业内耗。如果不能具备这些能力,即使每个人都有能力,但方向不一致,最后产生的企业合力就很小,在市场竞争中将会显得很脆弱。试想,在企业面临危难之时,如果企业没有强大的凝聚力,如果没有员工的共同参与,这种力挽狂澜的壮举是很难出现的。而对于联想的员工来说,企业的兴衰成败与自己是息息相关,企业员工认同与企业共同发展,在企业面临关键的时刻,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4、制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措施,实施人性化与理性化相结合的职业管理方案。从尊重员工职业发展需要、帮助员工发展的角度出发,制定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措施,实施人性化与理性化相结合的职业管理方案,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的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第一、为企业员工规划一个共同的远景展望。企业远景,就是企业的发展和前途,是企业行为的根本目标,是员工信心的基础来源。企业应该通过文化建设将员工的价值观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确保把员工的积极性激活,才能真正实现员工为企业的前程为自己的前程,团结一致、全力以赴的工作!第5、团队有它的核心力量,也就是领导阶层。模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是团队的先锋头羊、策划军师、指挥元帅,领导的一言一行甚至一笑一颦都可能对团队产生影响。经营企业如同治理国家,君圣则国兴,主庸则家败。作为团队领导,首先把管理的目光投向自己,不间断的规范自己、完善自己和超越自己,以身作则,树表率、立威信、讲亲和、在团队管理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第三、为员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环境。企业在追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员工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控制团队力量的流失,这就要求企业为员工提供一套完善的激励培训机制,企业的培训应该联系企业文化,着眼于细微之处,融会于工作之中,从做人到做事,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多角度的展开,培养员工的归宿感、使命感。而员工的全面成长,也将为企业发展蓄备强大后续动力,推动企业现代化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6、确立团队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目标是企业团队精神建设的导航器,才能让团队每个成员知道他们应干什么,才能让团队每个成员同心协力完成共同的目标。当然,目标的制定要切实可行,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不仅不会让员工产生工作的激情,甚至还会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中国知名企业海尔,便是张瑞敏从最基础的“十三条制度”上发展起来的,而十三条制度解决的都是海尔当时最现实最基础的问题,所以,企业的共同目标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切实可行。

7、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沟通是合作的基础,不进行充分的沟通,难以使成员间达成默契、形成共识,从而导致彼此之间产生感情裂痕,使团队成员无法合作,影响企业发展,可见沟通是团队合作的润滑剂。一个好的团队要形成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和畅通的渠道,给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使团队成员在沟通中建立相互信任、帮助的模式,让团队成员观点在沟通中一致,进而价值观一致,最终行动一致。

8、拥有适当的激励机制。适当的激励是防止员工的消极态度对其工作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一剂良药。给予员工激励,管理者首先要了解员工的需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提出了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处于不同层次的员工要有不同的激励手段。企业要尽可能地满足员工各种合理的愿望,避免员工产生消极的工作和生活态度,遵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对每一个人作出最合适的安排。在注重物质奖励的同时要注重精神奖励,在员工心中薪酬不仅仅是一定数目的钞票,他更代表了身份、地位、个人能力的高低、成就的大小,所以适时的给员工一定的奖励,以肯定他们的付出是十分必要的,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实干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9、引入良性竞争机制。竞争能激起一个人无尽的智慧,促使团队成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个人潜能,并与其他成员形成优势互补,使团队的实力大大增强。竞争,尤其是竞争中的“鲇鱼效应”,可以使团体焕发新的活力与创造力。但竞争与合作是统一不可分割的,竞争要求合作,而合作促进竞争。在一个和谐融洽的团队中,各成员互爱互勉,互利互惠,有利于竞争本身所需的信息的互相交流,知识、经验的传播和互相借鉴,正如一名人所言: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互相交换,我们各自就有两个思想了。那么,通过合作,团队就拥有了更多的思想,团队的力量就会大大增强。

当然,还要防止团队内部恶性竞争,这将会导致资源浪费、员工间相互排斥等不良后果,就失去了团队的意义。

另外,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强有力的企业,一个优秀、高效的团队,一定有一套完善、成功的规章制度,约束每个成员的行为,保护每个成员的利益,使团队成员朝着团结共进,增强团队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文明礼仪知识竞赛实施方案下一篇: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