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教学反思

2024-07-17

《标志设计》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标志设计》教学反思 第1篇

初中六年级《标志设计》教学反思

一、课前反思

我利用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商品包装标志为题,让学生了解标志的作用和意义,学生们积极的搜集包装标志,从而激发学生的生活情感,达到本节课的上课目的。学生的热情很高,询问家长,搜集资料,作好了上课的准备。

二、课堂反思

本节课能按照设计的思路来上好课,课堂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粘一粘的方法,认识包装标志,知道他们的意义和作用。尤其是让学生设计包装标志更加调动了他们的创新机智,在想象与创造中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课后反思

整节课,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增长了知识。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但我觉得课堂上教师对学生把的过紧,应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应有生生互动的场面,应有生生交叉的场面,这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就会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课堂上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标志设计》教学反思 第2篇

《标志设计》是人美版七年级14册的设计应用课,全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标志作品欣赏,一部分是标志设计方法以及如何将标志设计应用到生活中。我这课主要针对设计部分而定,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标志的特征﹑表现形式并能自我设计标志手稿。整个过程可以归结为“初探知识——提出悬念——解决悬念——运用方法——展示作品”我主要通过两次的练习掌握设计标志的方法。

虽然在教材中已经有了很多标志图片的展示,但是学生年纪小,生活阅历较少,难以从教材上获得深入的感受和思考,对于标志的表现形式,设计方法等方面还不能主动的建构知识。为此,在课中我收集了大量与学生较接近的标志,课本知识便不再孤立,而是立马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发生串联,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试教中发现学生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在寻找大量的关于标志设计的知识内容时,不查不知道一查就感觉无从下手,关于标志设计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就标志的设计方法就有很多种划分,有具像表现,抽象表现,意象表现等,这三种表现形式还可以细的划分,还有标志色彩的含义也是一个很庞大的知识块,如果要讲透,单单色彩就可以讲上一节课,面对那么多的问题,要在一堂课中讲解清楚,还要能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实在是很难把课堂设计好,在期间我进行了很多次的尝试,为了能使学生更加容易的掌握设计的方法,我在课的安排上把标志的基本要素,渗透到奥运的例子中来分析,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要求,而这课我主要侧重的是讲解设计的方法,相对色彩上就不做大的要求,毕竟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中已经学习过色彩的搭配了,如果什么都要讲清楚的话时间上就不容易安排了,讲解起来也比较的粗糙了。

这课主要的亮点是在学生的作业设计上,一般的美术课往往在是分析讲解方法后学生再练习的,而我设计了两次学生的练习来展开,在刚开始的时候先让学生尝试来设计,有很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来设计,有的学生心里感觉有设计的对象了,但是在设计中不知道怎么来概括提炼,进过尝试面对困难后在来分析和介绍设计的方法,学生的兴趣调动了起来,学生的目的更加明确了,有浅到深,这种方法很有效,我发现在后面的练习中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设计出理想的标志来,比单单讲方法后直接练习的效果好的多。

《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3篇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多向的, 要引导学生多角度, 有创意地理解主题, 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 笔者在设计时从学生实际出发, 抓住亲情, 创设了一个与作品中人物对话的活动。让学生进入文本, 充分解读, 完成角色互换。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培养能力的同时, 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获得审美的重塑和提高。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本文传神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

2.学习作者敢于承认错误的自责自省的精神。

3.体会作品蕴含的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自省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创设情境

1.课前播放歌曲《三月三》, 创设情境

2.PPT显示: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 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写的是什么情景? (生答) 你们放过风筝吗?放风筝的感觉如何? (学生自由谈感受) 同学们刚才都说放风筝时很高兴, 很刺激, 很爽, 可一想到风筝, 文学大师鲁迅却感到悲哀,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著名散文诗《风筝》, 去触摸大师那颗敏感的心吧!

二.初读, 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思考:这篇课文围绕什么来展开回忆的?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 语言要简洁。 (引导学生复述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

3.请同学们试着在题目“风筝”这个词的前面加一个修饰语, 来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最具个性的理解。 (根据学生所选择的词语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研读, 合作探究

刚才同学们通过给题目加修饰语, 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 下面讨论几个问题:PPT显示题目

1.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飘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 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 明确:因为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 春光明媚, 而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 所以感到惊异。而一见到风筝就想起小时候对弟弟的精神虐杀, 所以感到悲哀。

2.课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行为?能不能从文中找到词语来说明是精神虐杀?

讨论后明确:“精神虐杀的一幕”指“我”不许小弟放风筝, 发现他偷做风筝, 气得把他快要做好的风筝抓断踏扁了。第二问,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也许会答, “我”不许弟弟放风筝, 是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的孩子做的玩艺, “我”希望弟弟有出息, 所以不许他放。从这里可以看出哥哥对弟弟的关爱, 体现的是浓浓的手足情。课文中的“愤怒”、“抓断”、“掷”、“踏”等词语, 都说明了“我”对弟弟的“精神虐杀”。

3.既然“我”希望弟弟有出息, 为什么说是“精神虐杀”呢?弟弟有没有记恨哥哥?

学生交流, 老师总结:“我”成年后看了一本关于儿童的书, 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我”虐杀的是弟弟玩的心情。弟弟没有记恨哥哥, 弟弟认为哥哥这样做是为自己好, 所以, 他不记恨哥哥。

4.既然弟弟忘却了, “我”应该轻松了啊, 为什么“我”的心情这么悲哀和沉重?

学生交流, 老师总结:这反映了我敢于解剖自己, 严于自省, 知错就改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作者这种精神。 (这些题目的设计, 目的是要求学生能联系所查资料, 联系自身的实际来回答, 体现新课程目标中的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精读, 理解人物

学生活动 (PPT显示) :

朗读第3、4段, 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 说说你更喜欢课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 体会动作神态描写的作用。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展开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真正体会人物的情感, 以更好地理解人物。

五.思读, 质疑问难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看看你对课文内容理解还有哪些困惑之处? (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这一点也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中的个性化和创造性阅读特征)

PPT显示准备的问题:

1.“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 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怎样理解?

2.“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为什么说是“不幸”?

3.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句子的含义?

六.联读, 延伸拓展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 玩过不少玩具吧?请选择一个你最难忘的说给同学听听。

(把学生从课本引向生活, 加深学生的理解和体验。)

七.再读, 小结课文

《风筝》这篇散文用充满诗意的笔调, 形象地叙写了同胞之间浓浓的亲情, 我不许弟弟放风筝, 是希望弟弟有出息, 长大后对自己当年错误行为的反省也表现了对弟弟的真挚的爱。它吹奏了人情美的温馨之歌, 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请同学们走进《风筝》的世界…… (学生朗读课文)

布置作业:课后把课文与《满天的风筝》比较阅读 (研讨与练习三)

《风筝》这篇散文的主题可以从多方面解读:从儿童教育的角度理解, 批判了当时一些人对儿童的不正确的态度和教育方法;从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 批判了封建教育思想礼教对儿童天性的“虐杀”;从国民性的角度去理解, 批判了民众的麻木冷漠, 遭虐杀而不自觉;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 表达了我勇于反省赎罪的忏悔心理;从亲情的角度去理解, 表达了我的悔悟和对弟弟的关爱。

以前我在上这篇课文时, 我是这样给学生讲主旨的:表现了兄弟之间的真挚的手足情, 也表现了我善于反省和自责、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 以及对小弟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 同时也揭示了封建陈腐思想对儿童自由活泼天性的扼杀。这样讲是够全面的, 但是面对十一二岁的七年级的孩子, 这样讲主旨, 学生能否理解?薛法根老师曾提出三不讲:学生已经懂了的, 不讲;学生自己能读懂的, 不讲;老师讲了, 学生还是不懂的, 不讲, 留待以后再讲。朱震国老师也曾告诫我们, 学生的年龄层次不能领悟的, 教师不讲。所以, 今天重教这篇课文, 我坚持“三不”:第一, 不介绍本文最早发表于《雨丝》周刊, 编入于《野草》, 《野草》是一本什么样的集子。第二, 分析时不上升到对懦弱人性的揭露和批判。第三, 小结时不涉及鲁迅先生自我解剖的精神, 相信这一切学生在以后重读这篇文章时, 会慢慢领悟到的。

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4篇

《纸盒城堡》是湘版《美术》实验教材第五册第十课。城堡是中世纪欧洲的建筑文化。它汇集了罗马式筒形圆顶和哥特式尖顶的建筑风格,总带有一抹神秘而华丽的色彩。它们或是矗立在高崖之上,或是屹立于平原之中,或是与江湖相伴,或是一圈如带的护城河环绕其周,总之风光旖旎,让人神往。一般人关于城堡的概念,都是在童话中形成的。

儿童的“城堡”世界正是如此,打开学生想象之门,走进创造活动的“城堡”世界,有的是神秘的“城堡”,有的是快乐的“城堡”,有的是科幻的“城堡”,本课学习就是给予他们建造“城堡”的舞台,尽显他们一个个充满幻想的小天地。

这一课所选用的主要制作材料是废旧纸盒。生活中商品包装盒的形状,色彩,材料多种多样,学生运用纸盒组拼创造,自己动手,发挥想象,实现自己接近生活,创造生活,敢于创新的美好愿望。巧用,巧堆,巧饰,巧玩纸盒,无疑对发展学生的健康情趣,培养创造性思维及设计意识有极大的帮助。本课学习以纸盒组拼活动为想象创造载体,组拼想象空间广阔的童话中的“城堡”,能极大地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和童趣。

本课是学生个体制作和集体组拼的活动课。学习活动选用材料简便,方法灵活,过程具有情境性,并且便于活动的展开和扩展,个体创造的成功感與集体合作的成就感均能得到直接的体验和感受,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创造愿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就向长跑一样,刚开始大家都差不多,经过一段时间后,各人的实力就逐渐显露出来,逐渐开始拉开距离。三年级是一个关键年段,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开始出现。有些学生很可能就在这个年段成为了学困生。

1.每个家庭智力背景有差异。这里说的智力背景并不单指与生俱来的遗传智力,更多的是后天可以改变的一些东西。我们都知道,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他很多的习惯都与家庭有密切的关系。家庭教育的特点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这也正是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

2.孩子的学习习惯有差异。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相当好,上课时专心,作业专注,所以作业速度很快。可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上课的时候,默默无闻,你讲什么充耳不闻,做作业的时候却磨蹭、拖拉。正是因为孩子学习习惯上的差异,而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一种差异。我们允许个体之间有差异,但是差异太大时就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上有问题。

三、教学设计

四、教学反思

本课是湘版美术三年级第10课纸盒“城堡”。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利用废旧纸盒进行立体造型,感受集体合作创造生活,创造美的乐趣;2.用纸盒组拼城堡和建筑物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制作能力,促进实用设计意识的形式;3.培养立体空间想象能力,体现团结协作的好作风。教学重点是:利用废旧纸盒组拼城堡的过程。教学难点是:组拼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建筑物。

由于本课是由儿童熟悉的纸盒来制作纸盒“城堡”(自制玩具),难度一般,有新鲜感,因此,学生大都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对象的形象特征,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就可以得到生动活泼,与众不同的“城堡”效果。

在教学中学生兴趣浓厚,制作中学生对于“城堡”外形的奇思妙想层出不穷。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在小组合作制作的过程中,个别小组在分工过程中不合理或是各自制作,没有体现合作精神。这点值得我深思为什么学生会这样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更加体验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作者单位:云南临沧市双江自治县勐勐小学)

标志设计 教学反思 第5篇

教学目标是为学生设计的,而不是从老师的角度出发,教案的用语不当,譬如“使学生了解标志的意义,使学生掌握、、、,使学生知道、、、”这些都是给老师写的,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写,所以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通过什么方式、途径了解掌握知识点”这是第一个问题,即教学目标不规范。

第二个问题:教案是显示两个课时,但是教案上没有明确的分开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教案不规范。

第三个问题:忽视了借鉴。班级设计中,好的班级设计标准学生也不知道,可以把其他班级中学生的画的比较好的班级设计作为范例讲解,让学生自己分析,让他们学会借鉴,他们就会知道什么是最优秀的设计,教师的ppt上的任何标志和作业都没有关系,互相脱节了。

教师在黑板上做示范时,没有强调知识点,在我画的时候我可以去强调,那么学生可以更好的复习好的标志设计的标准,那么讲授和示范就没有脱节,好的标志中文化的元素是什么,本节课没有很好的通过一幅作品来引导学生来深度的分析,对所有的图片都是泛泛而谈的。尤其是没有对经典的东西进行深度的分析,这当中案例分析很重要,经典的例如,奥运会的标志为什么会好呢,好在哪里,我应该进行分析,或者是让学生来分析,让他们来发散思维,懂得自己来欣赏好的东西,其次才是动手画画,所以美术课的重点是在于品读经典来欣赏好的作品,我可以让学生来分析中国银行的标志,让学生进行尝试,即使讲的不好,我再进行指导辅导。

设计生活标志教学反思 第6篇

篇一:设计生活标志教学反思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设计生活标志》很好地体现这一要求。教材从日常生活出发,内容涉及标志的涵义、分类、用途、特点及设计标志的构思、取材等诸多方面,进而引导学生为学校涉及实用、美观的标志,领悟美术在生活中的独特价值。

教案设计伊始,我在思考: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们应该学到了什么?我的课不应该是一节课下来,看似什么都教给学生了,或者看似学生什么都会了,实质一无所有或收获甚微。因此,在教案设计时必须把握好美术知识技能传授的度,既要考虑不能过于注重知识点,怕讲得太少,学生不知道;又要思量不能讲得太多,让学生产生疲劳,不感兴趣;而教学方法的设计,如果太专业,不从生活实例入手,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不感兴趣。

基于这样的考虑,分析教材后,我首先考虑让学生走近生活,认识标志,客观地了解、学习有关标志的知识;再走近标志,了解标志设计的要素与基本方法;接着寻找学校各处(如楼梯、操场、教室等)需要的标志内容,最后将自己的设计意图,通过标志设计来表达。这样的活动设计,适应了学生的心理特征,突出了知识的层次,学习难度不高,学习起来轻松、有效。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按照预设的内容,结合课件,步步为营开展活动,注意运用生成性的的内容,学生兴趣浓、情绪高、达到预期的效果。欣慰之余,我的收获是:要学会挖掘合适有效的教学内容,带动学生参与学习。

“课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活动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学生生活在社会大环境内,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重视寻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同时,教师应把握好知识技能传量的“度”,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教材的合理挖掘与重组。”本课如按课本内容上,课的密度会小很多;我遵循“以书为本、适度延伸”的原则,对课的内容进行了挖掘、重组。按照“从生活中寻找标志——认识各种各样的标志——给标志分类整理——将标志运用于生活”的总体思路完成教学设计。整节课思路清晰,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其次,是“注重多种形式教学资料的集成化”。所有的美术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更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只有在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的学习中,学生才会兴趣昂然,才会轻松、投入,充满激情地主动探索和创造。图片资料、动画、实物展示等齐上阵,浓缩了生活精华,为学生提供翔实的资料,带动学生参与学习。

本课在学生作品展评的环节中,我注重了掌握好评价语言的“度”。不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评价学生作品,对学生的作品以表扬鼓励为主,并接受学生对作品的“再评价”。要认识到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作业内涵,只要是体现学生性情的都是好作品,不以学生的掌握技法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学生掌握能力的差异性导致掌握程度有高低,只要是体现学生性情的,有真情实感的,并能围绕一定的课堂知识点的作品都是好作品。回想《设计生活标志》一课的教学过程,我深切体会到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生活”的重要性。我想,教师只要掌握好知识技能传授的“度”,注意相应教学技巧的“巧引”,让学生轻松地接受知识技能和有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感受,美术教学的目标也就达到了。

篇二:设计生活标志教学反思

《设计生活标志》是人美版第八册第四课教学内容,属于“设计?应用”类的美术课程,目的是引导学生为校园设计实用、美观的标志,并用在自己的校园内,用以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及自己动手装饰美化生活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标志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我们看到这些标志知道应该怎样做,并且自己会设计简单的标志。

四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初步造型、设计、制作的能力,对绘画工具及各种材料的运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这一课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设计的标志很难做到易识别、简洁、美观,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表现什么样素材的标志会感到困惑,往往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所以我让学生为校园创作标志,我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首先让学生走近生活,引导学生主动认识标志,客观的了解,学习有关标志的知识;再走进标志,将自己主观的设计意识,用标志的设计来表达。这样的设计适应了学生的心理特征,突出了知识的层次,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有效。

本课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进入上课的主题,感知标志给我们生活的帮助,体会标志的作用。通过活动让学生将标志与行为主动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教学进行了一定的铺垫。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在传授知识、启发智慧、发展能力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中。因此在课堂上,我结合教材的特点,表扬学生们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等等。从正面对学生进行公德心的教育。

本节课教学还存在不足和遗憾:

1、大部分的学生作品表现形式内容雷同于示范作品,有创新的学生作品较少。我想这与教师的演示有直接关系,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发挥,这样学生作品的表现内容会形式多样一些。

2、在设计的环节处理的较好,但是画的太粗糙,构图不好,画面也不够整洁。

篇三:设计生活标志教学反思

一堂公开课上完,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在一次有一次的试课过程中,让我看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

我想起柴静在《看见》中写自己,在他最初做采访的时候,完全不顾及被采访者的感受,不顾被采访人的痛苦,以自己的方式追问被采访者,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不顾一切。

我在想,我在上课的时候,是不是只想着自己要的答案,只跟着自己的想法,完全不去顾及学生的感受,不管他说的是不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不管他的感受。

我接受过很多理论知识的培训,告诉我,在教学中呢,首先要关注学生,与学生互动,我想,我的问题就在于教学的过程中只顾自己的教,而关注不到学生的学。一堂课下来,完全是自己在讲,也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回答。

课堂调控也很重要,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到课堂上,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在淮河路小学的试课中,我不仅是只顾自己的讲,在学生说话,不认真听讲的时候,没有及时制止,表扬、鼓励很重要,但是适当的批评更有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也经常看到一些资料,说表扬要具体到一个点,就是表扬的原因,表扬一个孩子你很不错,你很棒,你说的很好,要具体到他什么地方不错,哪一点棒,哪一点回答的好。在这节课中,我批评一位男生,只说到“批评这个男生”,但是并没有说到为什么批评他,而其他学生也并不知道我为什么批评他,这样的批评也起不到丝毫作用,如果我但是批评到他,并说出批评的原因,因为他上课说话,影响到课堂纪律,影响到他人,这样会让他人引以为戒。

另外,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正确有效的评价也很重要,我在课堂中缺乏评价语言,缺乏正确有效的评价,在上课的时候,我问到课本中用到的设计生活标志的方法的时候,有个孩子说到标志的形状,我应该提醒他,你说到了标志的形状,你能说说在课本中设计标志的方法有哪些吗?听孩子的回答,怎么做出正确的评价,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怎么及时鼓励,在学生答非所问的时候,怎么及时引导,并且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学习,在课堂中有针对性的改变,减少对学生无效的批评,找到学生的优点,有意识的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正确有效的评价。

其实在整堂课中,我都没有主要到与学生的沟通,只关心我的课会不会讲完,问问题的时候,也没有关注到学生的回答与我的问题是否一致,没有做到及时引导,在学生回到不出我的问题时,我应当引导他来回到问题,但是我却自己说出来,没有正确的引导,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针对这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在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方面多努力,制定适当的措施,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能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怎样走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交流,也是我应该思考与改进的。

另外,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但是这门课堂艺术的把握有待提高。另外在课堂最后的评价中,也要用到专业的美术语言来评价,设计生活标志是根据标志的用途和特点来设计。评价则要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做出有效评价。

在一次又一次的课堂中,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在这堂课的准备过程中,让我看到自己在处理课堂事件中,应变能力差,工作缺乏条理性。

《图案设计》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7篇

————梧埭外来工子弟小学 苏清山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教学重、难点】

1、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制作美丽的图案。

[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

二、观察、分析图案:

1、课件2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通过再次欣赏花瓣图案,观察分析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2、小组内进行交流.3、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

4、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和操作相结合,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

5、课件出示 笑笑能将线面的图1变成图2,你知道她是怎样做的吗?(同桌交流后回答)

6、教师小结:

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设计图案。

独立完成书37页练一练1题、2题。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愉悦,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不足,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 小组合作设计图案。

《图案设计》教学反思

————梧埭外来工子弟小学 苏清山

优点:

这节课我巧妙地设置数学活动情境,如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想象力和操作能力,如让学生汇报花瓣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的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的来的?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创造了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如学生提出的几种花瓣图案的形成过程,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思维,从各方面展开思考,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了基础。

不足之处:

《绿》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8篇

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通过赏写和赏读,提升学生对奇异醉人的绿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2.体会精彩语句的表达效果,学会赏析。

3.学会用批注阅读法读书,养成读书动笔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朱自清,他描绘过春天的姹紫嫣红,刻画过父亲那难忘的背影。他的文字让我们温暖着、感动着。今天,我们要学习他的散文《绿》,也会让我们惊诧着、陶醉着。

二、介绍作者

三、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扫除生字词。

2.思考“绿”在课文中指什么。

四、源头活水

1.课文在介绍梅雨潭的绿之前,描写了哪些环境?各有什么特点?

(归纳:梅雨瀑———声音、颜色、形态;梅雨亭———踞、浮 (凌空欲飞); 云———流动; 岩、草———润湿、油绿)

2.有人说,对梅雨瀑及梅雨潭周围环境的描写与写梅雨潭的绿不相干,你怎么看?

(归纳:交待梅雨潭形成的原因。梅雨潭之所以蕴涵了这样丰富而美丽的“绿”,是因为有梅雨瀑这样的源头活水)

3.补充介绍描写梅雨潭环境清丽美妙的诗文。(略)

五、如许潭绿

1.梅雨潭作为景中之景,它的绿让作者如此惊诧,给人的总体感受是怎样的呢?

(归纳:奇异醉人)

2. 作者是怎样直接表现梅雨潭的绿奇异、醉人的特点的呢?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品味四个比喻句的妙处。

(归纳:批注即批语注释,是对文章的品评和鉴赏,是多角度、高层次的阅读过程,同时也是读者消化、吸收、转化和运用的过程。“批”是批语、评语,或在文章旁边写上段落大意、层次大意和表达的方式,或对思想内容、表达方式、遣词炼句加以评论,或提出质疑,或进行鉴赏。“注”就是注 释 ,如对难字 生词、文章 背景、作者信息、人物典故、风土人情等加以解释或提示。圈点符号略)

1示例: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归纳:“松松”指放松、自然,叠词又增加了她的自然与随性;“皱缬”指有花纹的绸缎皱折着,绸缎即使随意摆放,那种高雅的美丽也是隐藏不住的;“裙幅”指长裙及地, 显出轻盈与飘逸;“少妇”则充满了成熟女性的风韵;“拖”可见其随意闲适。整个句子表现了微风拂过水面,水面上荡起涟漪, 即使是这种细小的波纹也显得摇曳多姿,就像远处走来的风姿绰约的少妇,美丽率性而又闲适自如,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2学生当堂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赏析“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三个句子,然后小组交流、班级展示。(略)

3指导朗读:

她松松的皱缬着,

像少妇拖着的裙幅;

她轻轻的摆弄着,

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她滑滑的明亮着,

像涂了“明油”一般,

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

她又不杂些儿尘滓,

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

只清清的一色

———但你却看不透她!

学生第一遍齐读时,声音整齐划一,响亮而铿锵,从朗读的要求上说,做得已经非常好了。但是,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味道,那种奇异醉人的感觉没有出来。

(指导:“松松”“轻轻”“滑滑”等词语分别表现的是闲适、轻灵和柔软, 所以要读得轻柔一些、优美一些,语句之间要有一种胶着而又意味深长的韵味;“裙幅”要读出长裙及地、轻盈飘逸的美感;“初恋的处女的心”则要读出青春萌动的纯净与期待;“温润的碧玉”则要读出滋润、通透、纯净。同时,少妇和少女的特点是一种阴柔之美,而非阳刚之气)

第二遍齐读,奇异醉人的特点有点感觉了,但整体的美感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

(指导:朗读要抓住节奏、抑扬顿挫,方显得错落有致。关键词语要重音凸显,“松松”“轻轻”“滑滑”这些叠 词 ,除了重音 突出 ,还可以通 过拉长音节、字与字之间延长停顿间隔,营造余音缭绕的感觉)

3. 除了直接写梅雨潭绿的奇异醉人外,作者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和联想的手法,增加绿的层次感和厚度。

4.直接抒发对绿的奇异醉人的感情。

六、总结

作者极力描写了梅雨潭的绿的奇异醉人,从水波、水光、水色三个角度,用比喻描写了“绿”摇曳多姿、光亮软嫩、清澈纯净的特点。通过比较,侧面表现了潭水绿得恰到好处;通过联想,体现了潭水绿得轻盈、妩媚;最后通过对话,表现了对绿的炽热的爱恋。

【教学反思】

一、紧扣文本,品出语文味

文本是语文学习的依据。对于文本而言,只有深入阅读和感受,才能实现由无生气的意义痕迹向有生气的意义转变。

朗读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文本,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达到以声传情的效果。为此,我在课堂上安排了三次朗读活动:开始时让学生自由朗读,以完成对整篇文章的总体把握;在学习的过程中跳读,学习在文本中如何有效地筛选信息,感受梅雨潭清丽曼妙的景色和梅雨瀑奇异醉人的绿;在赏析梅雨瀑的奇异醉人的绿时进行局部研读,在反复读中品味感受。

品读可以更深入地研究文本。

本单元的重点之一是圈点批注读书法,课堂上,我就安排学生运用圈点符号进行批注阅读。我先通过示范,教会学生圈点批注的方法,然后,他们从关键的字、词入手,赏析字词的精妙;从修辞入手,体会修辞表达的更形象的内容、营造的更精美的意境;从句式入手,感受作者炽热的爱恋。

通过字斟句酌,赏析文字的魅力,品味意境的韵味和语句的内涵以及贯穿其中的深情,是对文本呈现的美的咀嚼回味,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触摸文本,品味蕴藏其中的浓浓的语文味,得到审美享受,提高语文鉴赏力。

二、凸显生本,营造生态场

语文学习很重要的内容是欣赏,即让学生作为独立的阅读个体,从自己的视角看待作品。这样的评价也许稚嫩、也许肤浅、也许别出心裁,却恰恰表现了学生的一种成长。在孩子成长的世界里,歪歪斜斜的脚印就是最美的痕迹。作为教师,我们要真正地尊重学生,静静地陪着学生长大,看着他们的思维逐步严谨、思想逐步深刻、灵魂逐步丰盈。陪着蜗牛散步,才是教育的本质。

本节课上的赏读主要集中在描写绿的比喻句上,学生对此进行了独特的解读:有的从不同的感觉角度读出了“绿”的雅致、清亮、鲜嫩、柔软、可爱;有的抓住比喻,分析“绿”的奇异醉人的特点;有的扣住关键词语赏读绿的韵味……

让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声音,让每一只百灵都能尽情歌唱,这样的课堂生态场回馈我们的必然是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语文之美在文字,文字之美在情感,情感之美在朗读。课堂上的反复朗读,既是理解文本、亲近作者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借助自己的理解再现文本情境和作者情感的有效手段,能读到什么程度,就代表着对文本理解到了怎样的深度。这篇课文中,绿温软柔嫩的特点如何表现显得尤为重要,成功的朗读会给人很强的画面感。

一要读出意境。“松松”“轻轻”“滑滑”等词语要读得轻柔一些、优美一些,语句之间要有一种胶着而又意味深长的韵味;“裙幅”要读出长裙及地、轻盈飘逸的美感;“初恋的处女的心”则要读出青春萌动的纯净与期待;“温润的碧玉”则要读出滋润、通透、纯净。同时,少妇和少女的特点是一种阴柔之美,而非阳刚之气。二要读出节奏、抑扬顿挫,方显得错落有致。关键词语要重音凸显,“松松”“轻轻”“滑滑”这些叠词,除了重音突出,还可以通过拉长音节、字与字之间延长停顿间隔,营造余音缭绕的感觉。三要读出韵味。通过教师范读、分析读、全面理解地读,到最后达成共鸣的齐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在读中逐步深入。这种独特的感受使他们一步步贴近了作者,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脉搏,也在摸索中积累了阅读的方法。

只有当我们真正地与文章融为一体、情随文动时,才算是触摸到了作者的脉搏。对于语文学习而言,能读出情与味,也可以反哺语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保持语文课堂的真味与情味。美美地诵读本来就是一个令人神往的阅读场,又因为有了真情真味的出现和融入,于是,一个享受的、丰富的、和谐的阅读场便会反过来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生命个体获得更加美好的体验、感动和满足。

三、关注生成,激发探究欲

衡量教学质量高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生成新的属于自己的东西。

教学过程中的赏读,是在探究基础上的生成和提高,会使学生对呈现的内容永不满足。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入手,都无法说尽句子的妙处,语文的魅力就在于此。朗读也是如此。基于对文本理解的不断深入,每一次读肯定都会呈现不同的生成,都会有不同的心得和发现。随着读得越来越好,就越来越接近作者的内心,甚至会产生一种独特的体会和感受。这种感受和体会是随着探究而生成的,而这个探究的过程就是直抵作者内心的心路历程。

审美和体验是语文素养的深层次表现。在文本中感受美、分享美、表达美,是高层次的语文能力的体现。通过赏读体验文本的魅力,既使学生的主观感受力得到了加强,又提升了他们审美的层次和深度。

四、不足之处

虽然赏读是我这节课的一个主要的教学环节,我也引领学生反复多次地朗读,使他们逐步领会绿的特点,朗读水平也在不断地得到提高,但是,我总感到还有所欠缺,学生的朗读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朗读的完美境界是永无止境的,那种人文合一、相融的上乘境界是我永恒的追求。

《老王》教学设计反思 第9篇

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我打算从学生最初的感受入手,去体察老王生活的艰难与人性的善良,着重品味文章中“老王生前去送香油和鸡蛋”这部分,理解作者的愧疚之情。让学生体会到对不幸之人需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

讨论结果:老王临死前还拿鸡蛋香油送给我,我却拿钱去感谢。错在老王不是为了要钱,而作者拿了钱感谢。作者没有询问原因,以自已的意思去揣测老王的来意。作者以为给钱,自己受礼就心安理得,无意间却伤害了老王。

主题归结:作者愧疚的原因是没有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同情中只是有点可怜。

过渡:在品味中我们感受到一个不幸者的善良与纯朴,作为幸运者的作者因没有理解不幸者的用意,拿钱去侮辱它,这让作者深深地自责不已,并向我们读者提出思考。

课外思索: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该做些什么呢?

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老王》这篇课文一层进一层的揣摩、玩味、提炼。这或多或少给了我这样的启示,完成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理解课文,延伸文章的意义变得尤为重要。

一、课文思想内容和课文语言的结合

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已成为语文老师的共识。即课文的内容和课文的语言不是两块皮,而是一个整体,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结合,才能借助精妙的语言来感悟文中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丰富的情感。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想每个教师应该清晰地认识到,既要有对文本的深入认识,又需要设置与之相照应的语言教学环节,任何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如果离开语言的支托,那文本内容的精髓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反之则一样。《老王》的教学设计应在文本内涵的挖掘上很好地借助语言的品味来实现,学生的内心对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尊重、什么是平等都会有自己的体验。

二、理解突出个性,语言品得实在

1.个性的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理解的个性化.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往往是作为读者与文本对话,在这“前理解”上应当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理解与心得。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在阅读中要认真质疑文本,让自己的心灵与文本撞击,在撞击中受到触动,真正读出一点心得感受。不能浅尝辄止,不能失此顾彼,也不能混沌不明,面对洋溢着至理至善、真情妙理的文章,如果自己没有心得,以俗读、浅读、误读来理解,来“说文解义”,可能会缺乏智慧而让精彩文章变得庸俗,可能会缺乏明辨而让清晰内容一团雾水,所以我以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教师对文章内容该有自己个性的理解,尤其对文本的提炼、加工、组合,或朴实,或大气,或精巧,全在教师的“会之于心”的彻悟。如《老王》的教学设计就应在阅读文本时感受到作者行动上的善良,既而感受在她的意念上更有着强烈的愿望,希望老王的生活能好起来。所以最后决定在“善”——“愧怍”上立足。

有了自己的心得与感悟,有了整体的考虑,但如果没有恰巧的新颖的教学角度切入,这也不能体现教学的个性。《老王》的设计就应抓住文章最后一句中的“愧怍”而展开的。这其实就是在教学整体风格中的“设巧”环节。教学内容的个性理解就有了个性的切入。

2.有效地品读,课文语言品得实在.新课标理念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在语文课上不能少了语言的品味,在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上,都有感悟品味语言这一环节,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观。但在设计这一环节时,教师经常喜欢以“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这样的提问来设置这一环节,我总是有这样的疑惑:怎么样才算好?这是比较模糊的。虽然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揣摩品味了,在品中对语言有自己的想法,有了一点感悟,但这样的品总显得有点零碎,这样的说总有点东凿一斧,西掘一刨的味道,有许多学生的鉴赏因为没有教师的总结归纳而成了昙花一现。

我以为在品味语言教学这一环节中,必须在“情”“质”的带动下去品,去感受、体验语言表情达意的表现力和生命力。这种教学设计才是有效的,实在的。品语言,要让学生在品中体会作者不用那个词而偏要用这个词的原因与情感。如果这样去考虑品味语言的教学设计,那肯定能让学生在语言的品味中品出味道。

总之,在教学设计中无论以文本内容为切入,还是以文本语言的推敲为切入,均要牢牢地把握内容与形式如漆似胶,互为依存的这条线。只有在关注文本的同时,关注内容,关注语言,教出自己的个性,不忘给学生上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这样,任何的教学设计都是一个好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第10篇

麻城一中

陈红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多层面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

③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学习与理解,帮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

②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来之不易,应珍惜现在,勤奋学习。

②通过学习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革命伟人以拯救中国,复兴民族为已任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条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配合导学案)

一、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了解本课基本知识

二、课堂展示学生自主学习部分,着重对重要历史概念提示点拨

三、课堂合作探究,指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共享学习成果

四、小结 布置课后作业

《辛亥革命》教学反思

1.教师层面 ①教学思想:

本课的教学以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即从大清帝国→中华民国的嬗变,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文明的进步。以一道经典高考题导入,围绕革命的时代背景、重要成果、历史功绩展开多角度探究。

②教学手段:

注重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历史问题,并进行准确表达的能力。

③教学效果:

本节课能够贯彻课程改革的理念,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较好地落实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整堂课学生参与度高,师生情感碰撞多,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但感到不足之处的是,教学语言在情感渲染上,语言还有待于进一步锤炼。

2.学生层面

①课前:学生结合导学案进行了认真的预习,有利于保证课堂的畅快、高效。②课堂: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一部分同学能够主动上讲台展示,这是个好现象,所有学生都能积极进行合作探究,部分学生看待问题能够有自己的观点和角度,而不是人云亦云。

需要改进之处:

在回答问题时,还需要注意问题表述的准确性。

学生自身的知识面与视野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宽,需要加强课外阅读与知识积累。

麻城一中

上一篇:网课给我的感受作文600字下一篇: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意义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