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

2024-07-21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精选8篇)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 第1篇

全市2013建筑节能目标责任

评价考核打分表标准

1.制定出台绿色建筑推广政策的,得1分;新增绿色建筑标识数量达到市要求的,得1分.2.建制镇以上城市规划区建筑工程全部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瓦),得1分;新型墙材专项基金收缴率、返退率分别达到规定要求的,得0.5分

3.完成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目标任务,得1分;县区级配套资金与中央奖励资金比例超过50%,得0.5分;所有新建建筑和改造完成的既有建筑全部实行热计量收费的,得1分。

4.新建建筑施工阶段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98%以上的,得1分。

5.完成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及节能改造任务目标的,得1分。

6.积极推广应用供热系统节能新技术新工艺,供热煤耗、电耗、水耗等主要指标达到规定标准,得0.5分。

7.完成市下达的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任务,加0.5分;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实施进度和质量符合国家、省和市要求的,加0.5分。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 第2篇

1、有病原学诊断(采集标本如血、痰、尿、脑 4 脊液、涂片镜检等)

2、感染症状者须有药敏结果 4 选药评价

3、有用药指征 5(25分)

4、药物选择恰当 7

5、遵循局部用药原则 2

6、价格合理 3

1、给药剂量 2

2、给药间隔适宜5 药动学 指标 3、开始、停止用药时间适宜 5(20分)

4、给药途径恰当 3

5、静脉滴注药物溶媒、浓度、速度适宜 5

1、联合用药指征明确 6 联合用药 评价 2、遵循联合用药应用原则 6(15分)

3、没有配伍禁忌 3

1、感染控制确切8 药效学指标(15分)

3、没有二重感染 7 3

1、有预防不良反应措施 药物不良 反应 2

2、没有或轻微不良反应(10分)5

3、正确处置并上报 7

1、用药符合分线管理规定 分线管理(10分)3

2、换药有指征 1.5

1、药物名称、剂型、规格书写规范 书写规范 1.5

2、需做皮试的药物有注明(5分)2

3、修改有签字 评价标准 不合理(<70分)基本合理(70~90分)合理(>90分)合计 评价结论 点 评 者 审 核 者 1

病 历 摘 要

病 程 概 述

药 疗

简 况

用 药 点 评 注:每月每病区抽查出院病历各5份 2

医院合理用药评价表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表2(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病历或处方 号: 科室: 医师: 年 月 日 考评项目 合理

不合理 分值 实际评分 备注 1.适应证 有 无 10 2.病原学检测 有 无 +5 3.药敏试验 有 无 +5 4.药物选择 正确 太高/过低 10 5.术前(初次)术前>2h或不用术后术前2h内 5 给药时间 用 6.术中追加 手术时间≥3h即追加 手术时间>3h未追加 5 Ⅰ类切口:24h内 Ⅰ类切口:时间>24h 7.术后用药 Ⅱ类切口:48h内 Ⅱ类切口:时间>48h 5 Ⅲ类切口:3~7天 Ⅲ类切口:时间>7天 品种多/有拮抗/无指有指征,二种有协同作8.联合用药 10

征/增加毒性/理论上用 无协同/重复/其它 正确 9.用药途经 不正确 5 正确 10.治疗用药疗程 过长/过短 +10 用药频度/用量过大/正确 11.用法用量 5 用量过小 12.溶媒种类及 5 正确 不正确 体积 13.按规定权限 10 正确 越级使用 使用抗菌药物 14.病例中的记无记录、分析/记录记 10 有记录、分析/记录完整 录、分析 录、分析不完整 5 15.书写规范 正确 使用抗菌药物商品名 16.发生ADR未报告/未处置/处置 5 正确处置并上报 的处置 不当 5 17.更换药品 无 频繁更换/无临床依据 18.禁忌证 无 有 5 评价标准 Ⅰ、Ⅱ类手术切口:不合理(<70分)基本合理(70~90分)合理(>90分)合计 评价结论 点 评 者 审 核 者 *Ⅰ类切口为清洁手术,通常无须预防用抗菌药物,须预防用抗菌药物病历可参考此表评价 用药合理性评价标准:请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病人的临床情况评价。Ⅰ、Ⅱ类手术切口不填写2、3、10项;Ⅲ、Ⅳ类手术切口须填写2、3、10项;Ⅲ、Ⅳ类手术切口满分为120分,84分为警告分;108分以上为奖励分。3

病 历 摘 要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 第3篇

一、系统研究学科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为了使中小学数学教学能顺利衔接,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尤为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数学教师深入学习、研读课程标准,从整体上系统理解小学和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能力要求。我们在研读的过程中还对小学一至五年级、中学六至九年级的教材进行切片式分析梳理。研读教材时,我们会时常提醒自己多提问,如教材为什么这样编排?本课知识与哪些旧知识相关,与今后学习中将要学到的哪些知识有关?学生可能会出现些什么错误,对此的预防措施是什么?心中装着这些问题去分析教材,便可使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对课堂教学能准确地把握。通过边学习边整理的方法,我们把小学、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整体知识结构与能力的要求编制成了《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学科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表》。通过对考纲、教材的研读,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科完整的“知识树”在每个教师的心中扎根,教师能更系统地理清各年段教材内容的前后体系和循序渐进的教学目标,真正明确“教什么”,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二、深入研究学科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

在完成了整体研读教材、理清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体备课,对每个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分解。我们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科学地对每个教学内容的目标进行细化分解,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及对应的评价目标。在教师的通力合作下,编制了《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简称“双向细目表”),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的依据。“双向细目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教学建议,包括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教学效果检测表,包括课内检测题、课后检测题等。教师制作“双向细目表”的过程,是对教材的进一步研读和细化的过程。我们针对每个教学内容正确制订教学目标,并根据目标设计教学效果检测题(即课内检测题、课后检测题及单元检测题),以便检测教师“教得怎么样”,学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认真践行“双向细目表”

每位教师在科学地确定与细化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后,根据本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情进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并且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效果检测题(即课内检测题、课后练习题及单元检测题)。我们把每个教学单元分解、细化为一个个互相联系的部分,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学习。通过这些环节,教师明确了在课堂教学中,要带领学生到哪里去,怎么去,到达预定目标没有,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蓝图。通过这样的备课,教师克服了在备课中目标不明、方向不清、教学设计片面追求形式的倾向。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 第4篇

一、设定针对问题的“学习点”清单,明确教什么,学什么

(一)“选取立论的角度”训练,学生出现的问题

1.立论角度单一。

以人教版语文必修③“表达交流”部分的“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写作专题中的补充训练“滴水穿石”为例,学生的立论角度单一:多数学生只从“滴水穿石”的对象本身思考,想到的是“滴水”的坚持、毅力、恒心、专一与“穿石”结果的关系,如多数立论为“持之以恒方能成功”、“坚持就是胜利”、“有志者事竟成”等,很少有同学能从其他角度思考,比如“滴水”虽然“穿石”,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及过程,由此联想到做事的效率问题,假如从这一角度思考,可立论为“有效率的成功才是有价值的”;“滴水”是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作用下才能“穿石”,如果环境因素变了,比如“风”的影响,使“滴水”路线发生偏移,滴不到石头上,还能“穿石”吗?假如从这一角度思考,可立论为“环境因素对成功的影响不容小觑”等。

以上呈现的立论角度单一的问题,反映出学生思考问题时思维的单向性,未能做发散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中的逆向思维,因此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就成为解决问题的课时“学习点1”。

2.立论的句子表达不是一个命题。

仍以“滴水穿石”为例,部分学生立论的表达是:“一块坏石头”、“滴水能不能穿石”、“滴水穿石的质疑”、“滴水微弱,石头坚固”、“弱小与强大”等,以上的立论表达都没有判断的语义表达,都不是命题。

以上呈现的立论句子的表达问题,反映出学生对“立论”的理解模糊,对“立论”句子的表达缺乏语法规则,因此,立论的句子表达就是解决问题的课时“学习点2”。

3.在多种立论中,确立哪一个立论做为写作文章的立论呢?

学生的疑问:从多个角度思考立论后,就会有多个立论,怎样比较筛选,确立一个立论,作为写作文章的立论呢?

学生的疑问反映出对如何筛选确立具体的立论作为写作文章的立论知识缺乏,因此,阐述确立立论的相关知识就成为解决问题的课时“学习点3”。

(二)设定针对问题的“学习点”清单,解决教什么,学什么

1.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习点”清单。

【学习点1】对同一事物,可有不同的角度思考(发散思维);然后根据思考结果,形成立论。

①多向思维:从事物的正面思考,从事物关联的侧面思考。②反向思维:从事物的反面思考。

【学习点2】形成立论的句子应是命题。

【学习点3】在已经形成的立论论点中,确立新颖的、有针对性的立论作为行文的论点。

2.“学习点”涉及的概念知识阐释。

(1)立论。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论点或见解。(《现代汉语词典》)因此,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

(2)立论的表达应是一个命题。形成立论的句子应是一个命题,因为立论是作者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既然要表明见解和主张,句子就是表判断语义的句子,可以是肯定的判断语义,也可以是否定的判断语义,而命题是表判断语义的句子,所以立论的句子表达应是一个命题。如“陟罚臧否可异同”(2016年课标卷河南考生),“勿以点点沉浮论英雄”(2016年课标卷广东考生),“莫让评价成‘绑架”(2016年上海卷上海考生),例举的考生的立论都是命题。

(3)从不同的角度立论。从不同的角度立论就要激活学生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多向思维和反向思维。多向思维可分为客体发散和主体发散。客体发散就写作对象而言,对象的特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侧面、多层次、多因素、多变量的。主体发散就写作者而言,作者的能力、素质、修养、经历、认识问题的角度、方法各不相同,面对同一写作对象,各自的感受和认识也是有差异的。反向思维就是求异思维,指与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从相反方向来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激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学生认识事物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就可能获得不同的认识,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或见解,因此,立论可有不同的角度。如“滥竽充数”的发散性思维:以南郭先生为客体对象的正向思维,可以批评南郭先生不懂装懂,可形成的立论是:不懂勿装懂。以齐宣王为关系对象的侧向思维,可以批评齐宣王“大锅饭”制度,给滥竽充数者以可乘之机,可形成的立论是:破除“大锅饭”制度,让滥竽者无机可乘;也可以批评齐宣王凭空养三百吹竽的人,以满足个人的喜好,浪费纳税人的钱,视百姓如粪土,可形成的立论是:廉洁自律从自我做起;以齐湣王为关系对象的侧向思维,可以表扬齐湣王不墨守先王之法,厉行改革,使无能者无藏身之地,可形成的立论是:改革陈规,让无能者“现形”;以其他吹竽者为关系对象的侧向思维,可以责备其他吹竽者充当老好人,任凭南郭先生混迹其中,不予揭露,可形成的立论是:充当了好人,放纵了无能,这样的好人不能当。若从不同于众人的反向思维,可以认为南郭先生最后逃走,没有继续硬占位子,还算有点儿自知之明,可形成的立论是:抓住时机退出,亦算明智;也可以认为南郭先生能够一眼看透齐宣王的喜好,冒欺君之罪,以假作真,有超人的胆识,非一般人可以想象,可形成的立论是:假作真时需有胆有识。

(4)新颖的、有针对性的立论。新颖的立论是指立论的新奇、特别,与众不同,新颖的立论多来自反向思维;针对性的立论是指立论符合写作要求,符合写作者的知识积累,情感态度。针对性的立论一是来自写作的要求,一是切合写作者的自身实际。

二、制定“基于学习点的评价量表”,解决怎么教,怎么学

(一)出示“评价量表”,对照评价量表进行写作学习、训练和评价

阐述学习过程。在确立“学习点”和对“学习点”的内容进行阐释、理解的基础上,将习作评价量表印发给学生,明确训练过程的四个层级步骤:①对照评价量表的描述,先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自评(填写表格);②小组合作,交换评价量表,对照评价量表的描述,对他生的习作进行评价(互评),并说出评价的理由(填写表格);③小组交流习作完成情况和评价情况,着重交流习作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老师关注好、中、差三个等级水平的学生的习作完成情况,每个等级水平的作业挑出3至5个进行评价,对照评价量表的描述要求,着重指导修改过程,体现修改的思维“路向”;④学生再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思考、修改,再思考、修改,最后生成“学习点”的要求。

(二)训练展示

1.训练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选取不同的立论角度立论。

“抢红包”是近年来流行的话题。从日常生活到节日聚会、娱乐庆贺、电视平台……“抢红包”活动好不热闹。与此同时,有关“抢红包”的争议也越来越大。有人认为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民俗文化,值得发扬光大;有人认为把亲情友情晾在一边只认钱,坏了社会风气……

2.学生思考材料,然后对照“评价量表”,自评、互评。

①在自评阶段。学生凸显的问题是思维打不开,多数学生想到的是:“抢红包”就是抢钱,“抢红包”好玩、开心,“抢红包”是一种娱乐等,思维停留在客体对象“红包”的具体作用的正向思维上,“抢红包”产生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学生很少想到,也就是说“反向思维”思考问题缺失。

②在生生互评阶段。通过讨论,学生彼此间受到了启发,思维有了发散,但还是停留在思维对象的具体层面上,未能向社会意义,社会影响层面深入。比如,学生的修改立论“‘抢红包抢来的是钱财,丢掉的是亲情友情”“‘抢红包淡化了真情,强化了物欲”等,经修改的立论,虽然有了反向思维,但依然停留在思维对象的具体层面上,未能抽象深入到社会层面。

③老师介入,启发思维,指导修改阶段。老师针对思维问题,重点指导思维路向:正向思维:“红包”的功用,“抢红包”的人的动因及心理;侧向思维:抢不到“红包”的人的情绪及由情绪产生的系列影响;反向思维:“抢红包”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危害及负面影响,“抢红包”现象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及影响等(抽象深入思维)。学生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对照“评价量表”反复修改,最终达成“学习点”目标。

3.展示一位学生的“评价量表”(见附件)

在学生的评价量表中,反映出训练过程的四个层级:先是学生习作,自评,这是自我共生阶段;然后是针对具体的学生习作和自评,进行生生互评启发,这是生生共生阶段;再是老师针对学生的习作和自评、互评的情况介入指导和评价,尤其针对好、中、差三个等级的习作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这是师生共生阶段;最后是学生修改、再思维、再修改,达成“学习点”目标。

三、“基于学习点的评价量表”作文教学的思考

教师教学评价量规表 第5篇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评分

备注

教学素质(20%)

语言表达清晰、简洁、流畅(4分)

板书规范、字迹清楚、布局合理,设计好(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深厚(5分)

3分)

教学组织能力强(3分)

有积极的个性(3分)

教态自然,手势语运用得体(2分)

教学思想(18%)

教学态度端正,认真负责(5分)有良好的师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5分)

有新的教学理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5分)

有较强的钻研精神(3分)

教学内容(18%)

内容科学正确,无知识性错误(5分)

对教材进行组织加工,不照本宣科(5分)

反映学科的前沿和动态(5分)

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适当,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3分)

教学方法(7%)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适合学生和学科内容特点(4分)

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含教学演示)运用合理(3分)

教学环节(27%)

说课(2分)

备课认真,准备充分,有教案(4分)

教学重点突出(5分)

逻辑严密,不混乱(5分)

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和实践能力(5分)

课堂组织得好(2分)

注意教学反馈(2分)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2分)

教学效果(10%)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性、积极性高(5分)

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好,能当堂消化(总 评 分

5分)

评价等级

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格(60~69分)不合格(60分以下)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6篇

1、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操作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2、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必修课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规划设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乐于实践和探究技术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自主应用课是学生应用所学习的技术,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信息技术课是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即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应体现以下三点:⑴一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即对信息的敏锐性和直觉,能够辨别何时需要信息,何时需要信息技术。⑵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⑶三是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既要把握教学的各个环节,又要把握教学“双主体”中老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只有综合考虑这三方面因素,所做出的评价才是全面而合理的。

5、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关注的四个要点是:⑴教学目标的明确性;⑵教学设计的系统性;⑶教学实施的主体性;⑷教学效果的有效性。

6、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我们应更多地去关注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即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手段、操作水平、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创新意识的培养、能力的拓展与延伸等,同时教师的任务描述、指导反馈、教学机智等也都是我们所应该关注的。

7、判定一堂课的教学效果时,不仅要考虑学生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学习的能力,还要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反映的两个“量”的变化。一是参与度,二是创新度。

8、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关注的学生表现:⑴学习方法;⑵操作水平及任务达成;⑶合作交流;⑷参与状态;⑸创新意识。

9、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关注的教师表现:⑴任务设计(能否围绕教学目标和重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探究学习并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任务。);⑵学法指导;⑶专业知识;⑷教学机智。

10、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总体上从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11、教学目标: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强调教师也是课程资源,教师应根据自身特点和班级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更有利于体现教学目标,有得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也有利于对学生的能力和情感的培养。

12、教学内容与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主要部分,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不同知识类型、不同课型的设计等内容。对教学内容与设计的评价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教师能否根据学科新的课程体系正确理解教材所表达的意图,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内容是否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教学内容的选编是否富有创意,使教学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二是教学内容的设计。

1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师生间知识传递、转化、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过程。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应从这样几方面着手:首先,教学过程始终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氛围。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和必要的教学资源与帮助,让学生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中操作、思考、发现与创新,从而获取新知,掌握规律,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最乒,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得到充分的发挥。

14、教师教学能力:教学中影响教师作用的核心因素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考虑:首先,教师具有高超的教学组织能力,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把握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与节奏。其次,教师能表现出较好的专业技能基本功,教学语言精当,板书规范,示范正确,操作娴熟,能合理和熟练地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设施。此外,作为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应具有鲜明的教学特色与教学创新,在教学设计、资源运用、教法选择、手段安排等方面都有个人独到的创意,能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表现出个人的教学风格。

15、教学效果: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重点从六个方面去评价:⑴情绪状态;⑵注意状态;⑶参与状态;⑷交往状态;⑸思维状态;⑹生成状态。

16、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类型分为四种课型:即以识记理解为主的课型、以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型、以规划设计为主的课型、以综合拓展为主的课型。

17、创建情境、激趣导入、讲解示范、快速上手、指导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完善、技能运用、目标实现、全课反思、交流收获。

18对一堂课的评价:

⑴本课以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在贯彻的时候,教师注意针对性学习内容分解、明确相应的子任务,并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调动学生原有的智力背景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乐趣。

⑵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掌握带附件的电子邮件的收发及回复、转发邮件等技能,教师采用了引导法、实践法和自学法等教学方式,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核心,使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组织者、引导者。

⑶信息技术教学的新授课多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培养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学习技术的能力。本课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信息技术,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提高学生信息操作技能。

大连市小学学习质量评价标准(信息技术)

1、评价原则:⑴过程性原则;⑵发展性原则;⑶多元化原则;⑷客观性原则;⑸可操作性原则。

2、知识与技能评价包括:基本信息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媒体信息表达能力;信息交流能力;信息编码能力。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有:课堂观察、作品分析以及情景测验等。

3、过程与方法评价包括:解决问题;认知学习;交流合作;规划设计;展示评价;参与状态。常用评价方法有:情景测试、观察、表现性评价、行为核查等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包括:信息意识;信息兴趣;信息习惯;价值取向;意志品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是否充满了求知的欲望;二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否体现出信息意识;三是看课堂自律情况是否良好;四是看是否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评价方法有:谈话法、观察法。

5、各年级三维目标概览:

知识与技能:⑴了解、简单操作;⑵独立模仿操作;⑶熟练操作;⑷迁移应用;⑸综合运用;⑹创造性使用。过程与方法:⑴感受、尝试;⑵自主合作学习;⑶探究学习;⑷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⑸规划设计;⑹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对信息技术感兴趣;⑵积极参与信息活动;⑶养成良好的信息习惯;⑷具有信息意识;⑸具有负责任地使用网络等信息道德;⑹形成正确的信息价值观。

总而言之,四到六年级应该达到下面各水平标准: 水平一(四年级):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对生活中各种形式存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处理,熟练使用鼠标键盘画图,搜集管理信息,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使用习惯。

水平二(五年级):学生达到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根据想法提炼、组织、呈现、交流信息,掌握信息技术的学习规律和方法,支持终身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

水平三(六年级):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在生活学习中,能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技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评价方法:根据前面所述注重过程性评价的原则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应以定性评价为主,因此建议采用过程性评价、档案袋评价方式,综合运用观察、情景测验、作品评价、行为记录表、开放性试题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档案,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档案袋包括:每单元一个学生行为记录表、学生作品、作品评价表,期末开放性试题、综合作品及评价表,档案袋展示反思等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策略,借助多媒体课件,对学生实施研究式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信息素养。本节课重点分析有如下几点:

其一,导入部分,设置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点。

其二,设置“错误陷阱”是本课设计的一个亮点,通过为老师纠错,学生的兴趣大增,同时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这堂课达到了一个高潮。

其三、学生的参与,为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正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其四、研究性学习方法,是在新型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创新。在学习了前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性学习效果会更好。作为一节课,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学生的操作时间,不到合适的时机不能让学生操作,否则会很难控制教学过程。在请学生演示的活动中,尽可能挑选程度好的学生,避免浪费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案例评论:

本案例很具针对性,突出的特点就在于:

其一,结合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经验。根据学生以往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习惯出发,使用问卷调查的结果创设情境,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然后,围绕“搜索技巧”这一根本问题,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完成新的搜索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

其二、任务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富有趣味,由此增加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促进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其三、任务设计具有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任务主题。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把握得也比较好,避免了以往一味讲透讲精的作法,给学生留下了思考和探索的余地,也避免了毫无目的的网络漫游,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获得了切实的提高。其他方面知识

1、研究性学习方式:是指教师或其他成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两者相辅相成,结伴而行。

2、研究性学习的价值:

⑴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⑵丰富学习的体验国;

⑶养成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 ⑷增进独立思考的能力; ⑸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⑹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3、研究性学习的两种主要方式:

⑴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⑵应用设计的研究性学习。

4、建构主义的认识理论:乔纳森对建构主义理论作如下解释:建构主义认为实在无非是人们的心中之物,是学习者自己构造了实在或至少是按照他的经验解释实在。每一个人的世界都是由他自己的思想构造的,不存在谁比谁的世界更真实的问题。

5、信息素养:就是指人们应用信息技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素养是个体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评价、创新、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它是一种对目前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在何处获取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加工信息、如何传播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并进一步把信息素养分解为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六个部分。)

6、信息素养八个方面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的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

7、四个层次:

信息意识(指个人具有信息需求的意念,对信息价值有敏感性,有寻求信息的兴趣,具有利用信息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愿望。即,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的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信息知识:(是指对信息学理论的理解以及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的知识的掌握。)

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信息系统的分析与查错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

信息道德(信息道德是指个人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情操,能辨别信息的是非,能够合法、合情、合理地利用信息解决个人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使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

8、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

⑴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作用,了解探究的方向

⑵转换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

1)师生角色互换

2)引入“小专家”制

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⑷拓展教学资源,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建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⑸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⑹师生一同点评,汲取进步的精神营养,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能力

9、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以其它学科的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拓展教学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它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去,结合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活动,更好地锻炼学生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将所学到的技能应用到学习、生活当中。从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解决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

10、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具有哪些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加工、存储、传递和反馈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具体来说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能力。

⑴.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特别是对有关教育教学的信息的敏感度,能意识到信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大作用,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知道什么样的信息能促进教学,具有使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意识,承认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明智的教学决策的基础,有迅速有效地发现并把握自己的教学有价值的信息的意识,有把这些有效的信息整合到所教课程的教学当中去的意识。

⑵.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是指教师对信息学理论的理解以及信息源和信息工具的知识的掌握。教师应具有一般的教育信息理论,掌握教育信息的特点、具体表现形式及传递信息的工具的知识。具体表现为:教师掌握不同的信息源在教学的应用的知识,如教材、录像录音、电视、广播、网络、计算机等;高效地使用诸如投影仪、录像机、计算机等电子教学媒体应用于教学的知识;熟练掌握几种教学需要的软件等等。信息知识不仅体现着信息技术教师所具有的信息知识的丰富程度,而且还制约着他们对信息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⑶.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既包括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加工、存储、运用等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这也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存能力。身处信息时代,如果只是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和丰富的信息常识,而不具备较高的信息能力,还是无法有效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去搜集、获取、传递、加工、处理有价值的信息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无法适应信息时代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信息能力是信息素质诸要素中的核心,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不然难以在信息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⑷.信息道德

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能正确地对媒体信息进行判断和选择,自觉地选择对教学有用的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内容,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不利用计算机网络从事危害他人信息系统和网络安全、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这也是信息技术教师具有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体现。

信息素养的这几个要素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信息技术教师加强自身的信息素养是现代教育的最基本的需要。

11、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

㈠通过研训方式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的内容包括:

⑴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学中应用基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教师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

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校园网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⑶初步掌握最流行的软件技术:Flash、Dramware、PS等。⑷掌握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的基本使用。

⑸掌握适合于自己学科的简易开发的应用性平台软件(Authorware等)

㈡教师自学

㈢在“课程整合”中提高信息素养。

通过三个环节、两种课型,以及四种教学模式上促进学科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

㈣在教育科研中培养信息素养。

总之,不论是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还是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都不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是新生事物,我们必须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才有可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新世纪的人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学生接受终身教育的前提条件,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先决条件,只有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植根于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我们必须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才有可能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新世纪的人才。

12、以一节信息技术课为例,试述在日常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你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13、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彼此通过协调的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

14、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强调学生共同活动本身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自控理论 人的行为内驱力来自人的固有需要;集体动力理论;课堂教学理论 课堂数学理论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15、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正相互依赖 ;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 ;混合编组。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有三层含义:

第一是小组合作分工学习。即将某一大问题或大任务分割成一定数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定量的小问题或小任务,在各自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合作总结。

第二是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即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最后达成共识,解决问题。

第三是小组合作交流学习。即针对某一问题,小组成员在各自研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16、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

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常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有以下几类:

成果驱动——通过展示优秀或完整的作品,使学生对有关软件、技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加上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就能出色地吸引并指导学生向更广阔的领域迈进。

情感驱动——出发点主要以某种情景感染学生,让其在心理上对某些事情、问题产生共识,自愿用不同的形式来组织手中的信息资源,用以表达心理及思想。

生活驱动——它围绕生活所需技能进行目标驱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本能驱动——是以小学生的本能为驱使出发点的,抓住他们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从一些娱乐(小游戏、动画、智力竞赛等)方面入手的驱使手段。

17、教师应该如何设计任务

 要考虑任务的趣味性

 要设计任务的限制性和可扩展性  要考虑到任务的可操作性和可考核性

 要考虑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也要充分研究学生阶段性的心理和认知规律。 要注意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等内容。 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 要根据教学总目标,结合要学习的各软件的功能,分层次、分阶段、分课时地设计教学任务

18、设计任务时应注意的问题

 ⑴任务要现实有趣;  ⑵任务要系统有度;  ⑶任务要有事可做;       ⑷任务要有果可评; ⑸任务要具有情境性; ⑹任务要具有意义性; ⑺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

⑻任务要具有真实性和合理性; ⑼任务要具有阶段性。

19、任务驱动法运用时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 ⑴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 ⑵要做到教学相长

 ⑶教师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 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指导  ⑸教师要做适当地效果评价

20、“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 有利于实现教学上的直观性;  有利于学生学习上的自主性;  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创新性; 

14、自主探究:是当今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要做课堂的主人,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15、学生评价方面: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第7篇

课堂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课程标准和教学原则,用科学的、客观的方法,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评估,有利于获得反馈信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调整和控制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

1.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符合大纲的规定,教学目的明确、具体,切合学生实际。

2.教材组织处理: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关键准确,知识点全面;注意教材的系统性、连贯性、思想性和新旧知识之间衔接、过渡、联系;符合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3.基础知识教学: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对文章的分析、原理的论证方法,提出过程及其反映的思想方法的讲述应清晰、准确,能揭示内在的联系,所举事例典型、恰当。

4.能力培养:基本技能训练,既要注重量,更应注重质;能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练习和运用;学生能消化并运用当堂教学内容。

5.教学方法:教法选择得当,富有启发性;注意从发展角度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把读、讲、议、练合理地结合起来。

6.上课基本功:语言准确生动,逻辑性强,通俗易懂,说普通话,声音洪亮;板书有计划、完整、简练、工整,脉络清楚;教态自然亲切,严肃端庄;教具运用正确规范。

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表 第8篇

一、构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策略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客观地把握学生发生了哪些变化,以便最大限度地求得学习(教育)的效果,这就是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本质。“评价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与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1]“从哲学上看,价值关系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的一定的关系。”[2]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对满足学生这个主体的需要进行价值判断,需要构建相应的评价标准,并依此对满足学生体育学习需要的程度进行判断,这种评价标准的构建需要采取适宜的策略。从体育课堂教学的性质和价值来进行分析,构建质量评价标准需要采取如下基本策略。

(一)认识体育课堂教学满足学生的三种需要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所提供的成果满足学生体育学习需要的程度。如何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我们应站在人的生命立场和主体视野,将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相联,按“人的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要素”[3]来对应学生体育学习发展的需要进行分析。

1. 自然生命发展的需要

人的生命是以物质(身体)的存在为前提,身体的存在为人的生命赋予了现实价值和意义,这是生物学意义的生命,是自然存在的生命。身体是人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和载体,人的思维和行为活动都必须通过身体才能实现。人作为非特定化的存在,身体的发展和完善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对于处在生长关键期的学生来说,身体运动的条件刺激是学生生命发展的本能需求。就体育课堂教学而言,强化体能、增强体质,增强机体抵抗力、体型健美等是基于自然生命层面而言的,是促进身体发展和完善的代名词,是体育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关注学生的自然生命,对其身体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来到这个世界后大自然赋予他们的资源、赋予他们的种种潜在的可能性,在不断地超越自我的身体练习中,得到最佳的发展和完善。

2. 精神生命发展的需要

人在自然生命发展的同时,需要精神生命的发展与之协同,只有这样自然生命才能得以升华。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精神生命可以这样来理解。可以将之当成是和人类文化所创造的“观念”、“意识”、“思维”、“智慧”等概念相一致的生命存在形态,以此认识精神生命的实质。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以身体练习为载体,在发展自然生命的同时,也促进了精神生命的发展。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培养意志品质、培养兴趣、培养个性等都是属于精神生命层面。对于学生体育学习来说,精神生命的意义可从“自我完善”和“共同发展”两方面来概括。其一,自我完善,也就是要修养自己的品行,修养自己的精神状态,保持精神上的活力,让自己快乐幸福地生活。其二,共同发展,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为他人、为社会、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能肯定和表现自己的价值。

3. 社会生命发展的需要

社会生命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上的一种生命存在形态。这种社会关系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个人与自然的交往与交互关系。人在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发展的同时,离不开社会生命发展的相辅,只有通过社会生命的发展才能体现自然和精神生命发展的存在意义。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生存的能力就是属于社会生命的层面。具体表现在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服务意识、协作意识等方面。体育课堂教学特有的身体运动练习形式,相对宽广的活动空间,频繁的师生和生生交往与合作机会,为学生社会生命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理解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构成的三个维度

要构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必须对其质量的构成维度进行正确的理解,知道构成维度的基本要素,清楚这些维度的内在实质。笔者以主体性、实践性、文化性作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构成的基础,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从“想学”、“乐学”、“会学”等进行“线”、“面”、“体”三个维度的构建,以形成可进行考量和判别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总体。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维度,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理解。

1. 体现主体性的“想学”

以体现体育课堂教学主体性的“想学”,是学生体育学习的基础,也是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线”维。如何实现学生的“想学”,将体育学习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性行动,需要对学生“想学”的内在实质进行理解,将“想学”视为学习的基础,是首要条件,是学生主体性的体现。在实践操作时,需要将学生的生命发展与体育学习意识建立必然的联系。体育课堂教学中只有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和完善,尊重学生身体的发展差异,公平对待每位学生的人格,正确处理学生的社会适应等因素,才有可能让学生“想学”。

2. 体现实践性的“乐学”

“乐学”是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面”维,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保障。只有学生的“乐学”,才能保障体育学习任务的完成,才会有良好的情绪体验,这是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性的具体体现。如何实现学生的“乐学”,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产生并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需要将学生的发展需要与体育学习过程相联系。“乐学”既是体育学习的一种过程状态,同时也是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情绪状态。我们只有将学生的发展需要与体育学习内容相联系,顺应学生身体的发展规律,尊重体育教学的基本发展过程,营造良好的集体学习氛围,才会使之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的状态。

3. 体现文化性的“会学”

“会学”是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体”维,以体现体育课堂教学的文化性,是学生体育学习的关键。如何实现学生的“会学”,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掌握基本技术、技能和知识,需要将学生的认知方式与体育学习能力相联系。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只有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学习思维概念,合理地进行运动技能教学,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才能形成学生体育学习的“会学”状态。

(三)明确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内在的三个层次

通过认识体育课堂教学中满足学生学习的“自然、精神、社会”三种需要,理解到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构成的“想学”、“乐学”、“会学”三个维度,要构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还需要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内在层次进行分析,明确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层次。在每个层次中,体育课堂教学为满足学生体育学习需要,所形成的认知和行为活动特征。从认识论和教育学的立场来看,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有其内在的基本结构,这种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教”与“学”活动,“从知识内在的符号表征、逻辑形式、意义三个不可分割的组织部分”[4]来作为教学质量分层依据,结合体育课堂教学的运动技能教学、知识技能教学、体育价值教学等教学难易程度的特殊性来进行分析,由此形成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层次。

1. 符号——运动技能教学

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任何身体练习的技术动作,都是以特定的符号作为表征的。身体练习的技术动作是由一个一个紧密相联的符号(动作符号),通过人的运动认知活动转变为能客观表现的行为活动。这里所讲的身体练习的技术动作本身就是知识,“是一种操作形态的知识”[5]。从某种意义上看,作为符号的身体练习技术动作,其实只能告诉我们技术动作本身所具有的操作性知识,即通过“身体‘感受—由知觉到运动的转换—效应器’的动作学习过程”[6]。当对技术动作进行重复性的练习后,具备了对技术动作掌握和有效完成的能力,但这仅仅是某一技术动作的运动技能形成。此时的体育教学只是处在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层次,也只能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单纯的“身体发展”需要。这一层次重在学生思维的活跃和运动技能的形成,促进学生运动认知结构的形成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处在这一层次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能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练习。

(2)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强调学法指导。

(3)将教学内容内化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之中,促使学生对运动技能的形成。

2. 逻辑——知识技能教学

身体练习的逻辑形式是指,人认识自身形成身体练习的技术动作组合方式,具体包括由技术动作组合构成身体练习的逻辑过程和逻辑思维形式。任何通过技术动作的组合,经过反复的身体练习所形成的运动技能,都经历了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分类类比与比较、系统化与综合化等逻辑思维过程,都包含着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如果说“符号——运动技能教学”,所表明的是学生对形成身体练习的技术动作的具体看法或认识结果;那么,“逻辑——知识技能教学”,所体现的是学生认识如何形成身体练习的方式和过程。对于普通的学生而言,没有“逻辑——知识技能教学”这一教学过程,形成身体练习的技术动作是不可能内化的,它只能作为一种单纯的运动技能存在。这种存在是短暂的,会随自身身体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被弱化。如何将运动技能与相关知识形成有机的联系,使“知识是技能形成的基础,技能是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7]。这是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层次,这一层次注重技术、技能与知识的联系。这里的知识有健身、竞赛、娱乐等方面的知识,其相应的教学行为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在运动技能教学中,能将营养卫生措施、生活制度、自然力(空气、阳光和水)、心态调适等方面的健身知识,及竞技比赛和身体娱乐方面的规则要求渗透在具体的身体练习之中,让学生体验。

(2)强调教学过程中的合作与交往,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3)能及时捕捉到学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调控。

3. 意义——体育价值教学

身体练习的意义是促进人的生命发展和完善。这里讲的生命包括物质、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内涵,具体体现在身体的发展和完善、人格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等方面,这是身体练习与人的发展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技术动作所构成的身体练习,蕴含着对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乃至整个精神世界具有启迪作用的普适性或“假定性”的意义。这种普适性或“假定性”意义的存在,使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建立价值观成为可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并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以身体练习为载体的活动体验中,领悟体育学习对自身生命发展的意义,从中认识到体育的价值。在人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通过体育学习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并能终生受用的,是对体育学习意义的领悟,对体育价值的理解。这是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理想层次,“这一层次的教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到课堂生活的乐趣,让教师和各个层次的学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8]。这一层次的体育课堂教学有如下主要特征:

(1)形成体育学习的正确概念思维,让学生明白和清楚体育课堂教学是做什么的,需要做什么,自己应该怎么做。

(2)针对具体的身体练习,引导学生与自身的生命发展需要建立必然的联系。

(3)引导和调控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的情绪体验,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幸福感受。

二、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基本内容

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构建时,不同的课堂教学质量观,对于形成不同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内容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以“‘生命化教育’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规划教材内容、以过程和结果结合作为评价手段、以内外力相结合作为质量的保障”。[9]在此基础上,以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要为前提,“想学”、“乐学”、“会学”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维度,按教学质量内在的基本层次,依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在身体体验、动作规范、主体精神、问题意识、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行为特征,构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基本内容。

(一)学生的身体体验

学生的身体体验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本质。学生体育学习的身体体验决定着一切教学活动的存在与实现(决定性),隐藏在体育教学中一切现象的背后(隐蔽性),贯穿于体育教学活动过程的始终(长期性),是区别于其他文化学科学习的根本特性(单一性)。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身体体验是一种过程状态,不是某一具体的学习结果;身体体验是以身体练习为基础的持续过程,贯穿于体育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身体体验是在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使自身身体的发展不断超越原有的状态形成新的平衡;身体体验是一个适应外界环境的过程,使学生从中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身体体验是一个创造性学习的过程,通过身体练习来感悟体育的价值。它是以身体练习为载体,承载运动技术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形成,健身、竞技、娱乐知识的掌握,人格品质的培养,适应能力的发展等体验活动,使学生达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成为最好的自己。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内涵来看,学生的身体体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的行为特征(见表1)。

(二)学生的动作规范

体育学习内容大多是具体而形象的身体运动技术动作,这些动作都有其技术的规范和要求。正是因此有了身体动作的规范和要求,才有技术可言,才有质量标准,才能由多种身体动作按一定的技术规范和要求,组成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和完善的身体练习。某一技术动作不管是作为健身,还是竞技比赛或身体娱乐,都有相应的规范和要求,都得遵循自身的本质特性运行。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动作规范应从技术动作学习、运动技能形成、运动技能应用三个不同层次的连续过程来进行考量,其相对稳定的行为特征可参见表2。

(三)学生的主体精神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指向是学生的发展。学生阶段作为人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时期,对人生命发展和完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的身体发展需要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一种自觉性存在。在人的身体发展过程中,需要身体运动来满足基本生存和延续的需求。为此,体育课堂教学需要将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是非特定化的不完善、需要发展的人。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将学习活动当成一种自觉性行动,将外部的刺激与自身需求结合在一起,形成自觉的主体性行为。这是主体精神的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精神主要表现在学习的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三方面的行为特征(见表3)。

(四)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来说,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在弘扬创新精神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重要,它对于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社会现象的本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体育课堂教学来说,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体现在(见表4)三个方面的行为特征。

(五)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现代人所需要的一项基本素质。合作能力通常是指与人共同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合作能力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培养,并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特有的身体练习形式,相对宽广的活动空间,频繁的师生合作机会,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服务意识、协作意识等方面的合作能力得到培养。对此,合作能力可以从学生与同伴、教师、场地器材环境三方面的行为特征进行价值判断(见表5)。这里的与同伴、教师、场地器材环境进行合作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学生与同伴合作最容易,与教师合作相对要难一些,能够与场地器材环境合作好是体育学习的最高境界。

三、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指标框架

当我们认识到体育课堂教学要满足学生学习的自然、精神和社会发展需要,才能保障有一定的质量;这种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为目的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由“想学”、“乐学”、“会学”三个维度所构成;在实际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这种教学质量可分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符号——运动技能教学”、“逻辑——知识技能教学”、“意义——体育价值教学”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以学生体育学习的身体体验、动作规范、主体精神、问题意识、合作能力五方面作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基本内容,形成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基本指标框架(见表6)。在实际操作时,可依据评价标准的基本指标框架内容,针对自己所在地域、学校、学生的情况,分三个不同的质量层次建立具体操作的评价标准。

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几点说明

(一)关于导向性评价标准基本指标框架

本文所构建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是一种“导向性”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原理性”标准,即通过一定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原理形成评价标准。原理性的标准与具体操作的标准处于不同的层次,具体评价标准可从基本的原理性标准推导而来。导向性评价标准能作为教学的导向,明确学生如何展示他们掌握体育学习的程度,期待所倡导的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出现,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导向性”的“原理性”标准构建,为建立“国家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

(二)质量评价标准不能求全和面面俱到

在本文构建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中,所列出的教学行为都是各个层次的典型行为特征。这些行为特征在每一节课中并不一定都会出现,也不一定是某一层次所特有。本文所构建的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像目前普通使用的评价标准那样遵循“全面性”原则,只突出了学生的身体体验、动作规范、主体精神、问题意识、合作能力五个方面。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践表明,全面、完备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并不一定能够真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应有一定的总体把握,而不是追求大而全或小而全的指标体系,而应该关注质量评价标准的实用性,看是否能对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有用。

(三)对三个质量层次划分的进一步说明

我国是一个地大、人多,经济发展极不均衡的大国,不同地域、不同学校的体育教学条件(特别是场地器材)存在巨大的差异,致使我国的体育课堂教学现状参差不齐。我们可以使用统一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但在对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就不宜使用统一的评价标准。以往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时,基本上是使用同一标准,采用“肯定优点,指出不足”的方法,“优点”被肯定得大而空,“不足”被指出得具体而细碎,对课堂教学的改进和质量的提高影响不大。而用“三个”不同层次的标准来评价各种不同水平的体育课堂教学,就可以为课堂教学评价提供一个较大的理论背景,使评价结果纳入相应层次的标准体系之中,使评价者所提供的评价建议更具指导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被评者能够知道自己的教学质量,处在什么样的水平层次,能使被评价者将自己的具体情况与具有导向性意义的标准直接地联系起来,有利于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309-311.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307-309.

[3]冯建军.教育的人学视野[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10):191.

[4]郭元祥.知识的性质、结构与深度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17-23.

[5]张洪潭.技术健身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31-36.

[6]董奇,陶沙.动作与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147-148.

[7]邓若锋.健身知识技能教学及操作例析[J].体育教学.2011(7):23-24.

[8]刘志军.试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6):35-41.

上一篇: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基础英语专业课考试大纲下一篇:卫星比武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