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小区物业方案

2024-05-23

拆迁安置小区物业方案(精选8篇)

拆迁安置小区物业方案 第1篇

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思考

随着**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一批功能完善、美观新颖的拆迁安置小区拔地而起,一大批农民入住安置小区,成了 “城市居民”。安置小区由政府规划建造,设施配套,而住户的生活习惯、“付费买服务”的观念尚未转变,由此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如何管理好安置小区,已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东城经济开发区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现状及问题

东城经济开发区现有银杏、和谐、民和、民安等拆迁户集中安置小区12个。在拆迁安置小区建设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和开发区、村(居)对小区管理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新建小区基本达到了“布局合理、格调统一”的要求,逐步完善水网、电网、路网、管网、闭路电视和通讯设施,为把拆迁安置小区建成现代化居民新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目前小区管理全靠政府买单,没有业主管理机构,没有长效的管理机制,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高品质中心城区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拆迁农民有偿消费意识有待提高。拆迁安置小区绝大部分住户心中暂时还没有物业管理的概念,不愿缴纳物业管理费。他们认为,没拆迁时,自己都不用缴纳这些费用,现在把他们房子拆了,田地都没了,应该享受政府照顾,现在反而要他们多缴纳这一项费用,所以抵触情绪很大。

2、拆迁安置小区管理难度较大。拆迁安置小区作为失地农民安置的一个主要载体,根本目的在于让农民致富,因此,个别开商店、开农家乐的业主在自家房屋周围公共空地上违章搭建等现象经常发生,乱搭乱建多。由于失地农民的观念、文明程度尚未达到一定高度,所以小区内乱扔乱丢、损害公共绿地、房前屋后阳台上种菜、甚至公共场所养鸡养鸭都有发生,不文明行为多。

3、配合协调难。一个小区的物业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在这个小区内行使着政府公共管理的职能,它的社会性很强,牵涉到方方面面,如治安、工商、环保、公用事业、环卫、电信、城管等等。但从法律意义上讲,它没有相应执法权,而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在小区管理方面的协调机制尚未建立,遇到问题,只能临时动议协调,协调程度只能依靠相关部门的配合、支持,协调效果达不到居民的要求。

二、加强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拆迁安置小区既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也是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区域,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对于提升居住环境品位,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1、充分认识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重要意义。住宅小区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场所,物业管理是小区管理的必然形态。居者有其屋,安居方乐业,人的生活中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住宅区中度过的,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提升居住品位,不仅要改善外部硬环境,更要完善管理服务软环境。因此,政府在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住宅区硬环境的同时,住宅小区管理服务就要及时跟进。这对于服务型政府建设,把生活品质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出发点,推进居住环境改善有着最直接、最现实的意义。要把加强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程,落实各项措施,贴近群众生活,着力改善民生。要加大物业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研究对策强化措施,增强居民群众对物业管理的必要性认识,引导广大群众支持物业管理,享受共建成果。要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参与物业管理积极性,努力培养和增强居民群众的公德意识、法律意识、环境意识和文明素养,严格履行物业合同,明确业主与物业公司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维护公共设施,促进小区管理水平提高。

2、以明确权责为重点,建立健全住宅小区长效管理机制。物业管理工作既是政府部门的行业监管工作,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层政权组织基础性工作。加强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要坚持开发区、村(居)属地管理与专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形成行业管理部门牵头,各部门主动配合,开发区、社区居委会(村委会)属地管理协调、职责明确的物业管理工作新机制,明确区分物业管理与水、电、有线电视、垃圾清运等公共事业单位的责任,这些单位应当直接向最终用户收取相关费用。物管部门接受委托代收费用的,可以向委托单位收取手续费,不得向业主收取手续费等额外费用。明确各涉及部门的职责,规定监管流程,防止多头管理或失管真空现象。

3、依法成立、规范运作,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自治作用。不断增强广大业主的自治管理意识,是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逐渐走上良性循环的基础。按照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小区)成立一个业主委员会的要求,各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要及时督促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业主委员会要经常听取业主的意见和需求,作出重大决策要征求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的意见。对小区的门岗执勤、治安巡逻、停车管理、卫生保洁、设施维修和便民措施等环节要制定具体的服务规范和标准,并接受业主委员会和业主的监督,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在拆迁安置小区合理规划物业管理用房,把物业管理用房的出租收益作为物业管理经费的重要收入来源。二是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费涉及的营业税,市区留成部分全额分成给开发区,由开发区全额奖励给相关物业管理公司。三是物业管理用房出租涉及的相关税费,市区留成部分全额分成给开发区,由开发区专项用于相关拆迁安置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四是拆迁安置小区的垃圾清运费,环卫部门给予减半收取。五是对困难拆迁安置户的物业管理综合服务费予以减免。

(作者系东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拆迁安置小区物业方案 第2篇

小区物业管理难,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更难,已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如何加强政府对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促使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真正使居民安居乐业,是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探索和解决的工作。现就如何做好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工作,推进和谐社区建设谈一些浅见。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拆迁安置户再就业难。广大拆迁户奉献了家园,奉献了土地,直接支持、配合了淮口的改革开放,而他们却没有了习惯的赖依耕作的土地,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剩余。拆迁户们需再就业,而再就业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洗脚上田的农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又无一技之长,且缺资金,缺就业门路。特别是40――50岁的农村主要劳动力,是一家的经济支柱,上有老,下有小,经济负担重。虽然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了一些再就业培训,但这些拆迁劳动力,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2、拆迁安置小区基础设施不到位,公共空间不足。随着小区入住率的不断提高,人员进出增加,有限的公共空间已不能满足居住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反应明显的停车难问题,各小区随处可以看到车辆开上绿化草坪;还有小区内原安装的楼道电子门,故障不能及时修理,没有安装的小区无人过问安装,由此这些给小区的规范管理带来了一 1

定的影响。

3、拆迁户仍沿袭了农村的生活习俗,市民意识形成形成难。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住入小区以后,一时很难适应居民生活,脏、乱、差现象屡见不鲜,如乱扔垃圾、随地大小便、养狗养鸡、有的甚至毁坏整体绿化,自种小花小草、大蒜、葱等。

二、针对现状,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以上种种矛盾和问题的存在,在拆迁安置户的心里已存在着一种逆反心理,他们不会去反省原来居住生活的环境与质量,而是要求拆迁安置后各方面服务跟上。社区建设的要求又需要为他们创造安全、和谐的环境,而现实的弊病存在对和谐文明的社区创建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我们认为,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下列对策和措施:

1、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拆迁型社区的物业管理工作,把拆迁安置小区物业撤出问题放到议事日程中来,把它作为提高到稳定民心,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抓。不但要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担负起对拆迁安置小区的管理职责,协调、监督各职能部门,而且要亲自下基层,体验社区工作的难处,为物业管理的引进工作搭建好平台,充分做到思想到位、认识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职责到位,并诚心诚意接受居民的监督和评议,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使拆迁型安置社区能够在物业撤出的风浪中安全平稳地过渡。

2、运用各种形式,多种载体,为广大居民服务,切实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要继续加大再就业培训,为拆迁后失土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对拆迁户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希望政府有一个

适当的政策,因为一般拆迁户本来经济就不富裕,有的甚至负债让子女完成学业。子女毕业后又缺少找工作的门路,如果给他们一个阳光就业的机会,等于扶贫解困了一户人家,他们会从心底里感激政府对拆迁户的关爱。

3、通过多种途径,对先天不足的拆迁安置小区设施、设备、场地进行增添和调整,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功能,方便居民生活。如矛盾较突出的停车难问题,在原先规划不恰当的前提下,有政府出资改宽小区主通道;在少影响美观的前提下,扩展停车位。由交管、派出所、城管等联合执法,坚决禁止集卡、大卡、出租车进入小区。对流动人口群租、小区店面房餐饮店、小区的卫生、治安问题等等,成立一个由环保、工商、城管、公安、社区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的联合执法、整治领导小组,携手执法。还有安保设施、电子监控、电子防盗窃门安装后坏掉的进行及时修缮,没有安装的应尽快安装,以提高小区的整体形象,让拆迁居民重新认识到政府处处是为拆迁户着想的。

4、以上级有关部门为主体,建立完善的物业管理机制,着力推进小区的物业管理。由建设分局牵头,建立以建设分局、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共同参与的物业管理机制,上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为居民利益着想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联成一体的管理和服务关系,每月一次召开联席会议,查漏补缺,共同商议、处理小区物业管理中问题,如安全防范、卫生保洁、绿化养护、办公经费、物业管理经营用房的使用出租等,让业主知晓小区物业的运作过程和透明度,使小区的物业管理得以良性发

展。

拆迁安置小区物业方案 第3篇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 拆迁安置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 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在进行房屋拆迁时, 尤其是农村房屋拆迁, 存在着一些常见问题, 导致拆迁安置问题较多。如农村拆迁安置工作缺少相应立法, 导致具体拆迁工作无序进行, 主要表现在拆迁方式、补偿方式及补偿标准等没有在法律上进行统一规定。农民“家”的观念太重, 对拆迁安置存在着心理抵触情绪。拆迁后所获得征地补偿较少, 无法保证其切身利益。安置与拆迁配合不紧密, 拆迁速度较快, 安置速度过慢, 引起了拆迁难、安置难、租房难等问题。

拆迁户在面对拆迁时, 其心理会体现出一种焦虑情绪, 如将要离开熟悉环境的恐惧, 对未来居住状况的忧虑。虽然在拆迁后可以获得补偿金, 但对没有稳定收入的农民而言, 拆迁后其生活负担仍然较大。因房屋拆迁与安置不同步, 房屋拆迁后, 安置房建设相对缓慢, 更加重了人们的心理忧虑, 逐渐形成不满情绪, 甚至发展为对政府的不满及对政府的仇恨心理。新建安置房质量较差, 如建筑大面积渗水、墙体, 楼板开裂等, 引起拆迁户希望与现实的落差, 激发其不满情绪, 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拆迁安置小区居住环境需求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拆迁安置小区居住环境需求分析

拆迁安置小区是拆迁后居民居住场所, 其规划与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入住者心理感受, 影响着社会稳定。在进行拆迁安置小区建设的过程中, 应充分考虑拆迁户心理行为及生活行为, 考虑其居住环境需求等。一般来说, 拆迁安置小区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生活便利性、经济性、功能合理性及文化延续性等方面。其中生活便利性, 主要为周边配套设施的成熟, 如医院、学校、菜场等配套设施用房的建设是否到位。经济性, 主要是拆迁户其经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可以用于居住环境日常维护的资金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拆迁安置小区居住环境具有可持续性, 其后期维护成本较低。功能合理性, 指的是在拆迁户进入到拆迁安置小区之前, 居民均有着自己的社会关系, 尤其是邻里关系十分突出。由于维护社会关系是居民生活的重要部分, 因此在进行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时, 应体现出功能合理性。文化延续性, 在搬迁之前, 居民拥有着自己熟悉的居住环境, 突然搬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居住环境中, 其心理上会难以适应。为此, 在进行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时, 应体现文化延续性, 提高居民对新环境的归属感。

2. 拆迁安置小区居住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拆迁安置小区在规划设计中, 其居住环境存在着以下问题。 (1) 居住环境建设水平较低。通过调查发现, 当前超过80%的拆迁安置小区属于是粗放状态, 居民对其居住环境多表现为不满意。尤其是部分地区在拆迁安置小区建设过程中, 把拆迁安置小区选址在城市边缘地带, 周边配套严重缺乏。没有重视居民对新居住环境的“归属感”培养。 (2) 在拆迁安置小区建设中, 其投入的资金较少, 要求拆迁安置小区在低资金投入的状况下进行设计, 从而为拆迁安置小区建设带来困难。 (3) 很多拆迁安置小区功能设施不够完善, 如没有进行垃圾桶、指示牌、休憩椅等设置。 (4) 在拆迁安置小区功能区域设计时, 没有重视安置居民的社会关系需求, 缺乏对老人及小孩人群居住环境功能需求的重视。 (5) 植物景观观赏性较差, 缺乏有效维护。大部分拆迁安置小区其植物景观十分单调, 植物种类单一, 观赏性不足。

三、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其内涵十分丰富, 其根本在于对人的情感、人格、思想、尊严的尊重。以人为根本及目的, 肯定其价值, 推动人最大发展。人文关怀, 更多重视对人精神方面的关注。其最终目标在于实现人的自由与平等, 维护个人其尊严, 肯定其价值, 培养个人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形成一种健康的精神风貌。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在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中引入人文关怀理念, 应在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时, 充分考虑拆迁户心理行为及生活行为, 考虑其居住环境需求, 为居民营造出归属感, 实现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的整体效益。基于人文关怀的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 应考虑居民居住环境的生活便利性、经济可承受性、场地实用性、文化延续性及场地宜人性。

1. 生活便利性

拆迁安置小区生活便利性决定了居民是否乐于安置, 也是最能体现人文关怀的地方。首先, 在前期规划中, 应选址于相对成熟的区域, 或者做到周边配套同时规划、同时建造, 同时投入使用, 避免出现安置小区的“孤岛效应”。其次, 在小区内部功能设计时, 做到内部流线合理, 停车、储藏与居住之间合理有效。

2. 经济可承受性

拆迁安置小区居民的经济可承受性, 决定着小区环境设计的可操作性及可实现性, 其经济可承受性主要分为拆迁安置小区建设中经济可承受性及维护过程中的经济可承受性。当前, 大部分拆迁安置小区资金投入较少。为此, 在进行规划设计时, 应考虑经济可承受性, 合理布局, 就近选材, 减少或避免间接施工成本。由于拆迁安置小区维护资金多是由居民支出, 因此可以在硬件铺装、景观设置材料应用中选择耐磨损材料。

3. 场地实用性

拆迁安置居民有着各方面的需求, 合理规划小区场地、保证场地实用性及功能性, 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拆迁安置小区设施布置, 应综合考虑拆迁安置小区居民总数量, 考虑拆迁安置居民心理, 合理布置功能设施位置、数量, 保证其舒适性。为此, 在进行场地规划设计时, 应考虑居民行为特征, 满足居民需求, 避免出现场地利用率较低或场地面积不足导致的超荷载等问题, 充分考虑场地复合型及兼容性、缓解拆迁安置小区用地不足等问题。

4. 文化延续性

拆迁安置小区居民, 因搬迁等原因, 容易对新的环境保持一种陌生感及不安全感。因此在规划设计中, 应体现文化延续性, 营造出居民所熟悉的人文氛围。可以在设计中完善邻里空间的营造, 如架空层设计、社区活动用房的设计等, 提高其对环境的认同。

5. 场地宜人性

人文关怀理念要求拆迁安置小区场地具有宜人性, 主要表现为景观宜人和气候宜人, 这可以通过提高绿化率、合理搭配植物来实现。

四、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

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应坚持社会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地域性原则、历史性原则等, 在人文关怀理念下, 合理进行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工作。

1. 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的整体构思

在进行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之前, 应通过实际调查研究, 对拆迁安置小区项目进行详细分析、归纳、总结。并从经济条件、施工场地等方面, 进行拆迁安置小区设计的整体规划构思。

2. 拆迁安置小区功能配套布局设计

从人文关怀理念出发, 在拆迁安置小区功能配套布局设计中, 应满足居民的生活、邻里交流、集会、运动健身、老人及儿童活动等多个方面。生活便利性要求政府、规划部门在前期选址时重视百姓生活需求, 避免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出现选址过偏等问题。比如笔者所在单位承担建设的镇海新城锦绣曙光拆迁安置小区, 政府及规划部门就充分考虑到这些要素, 小区选址合理, 周边医院、菜场、中小学、幼儿园、商业配套完善, 配套不足部分做到了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图1为锦绣曙光拆迁安置小区地理环境示意图。

完善的小区规划, 百姓急于安置, 乐于安置, 自然也就成为周边安置样板。考虑到当前拆迁安置小区用地紧张问题, 应在小区功能布局设计中, 在满足居民功能需求的基础上, 实现场地复合性。即同一个场地, 发挥多种功能需求, 具体可以分为综合活动场地、邻里交流场地、老人活动场地及儿童活动场地。其中, 综合活动场地应考虑拆迁户多来自于农村, 对传统习俗较为重视的现实, 主要承载重大传统节假日、红白喜事、运动健身、娱乐表演等内容。邻里交流场地, 其主要目的在于为居民提供日常交流的场所, 维持其社会关系。根据居民数量、住宅分布、场地状态等合理确定场地数量, 一般在邻里交流场地中多设置桌椅等设置。老年人活动场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休憩、娱乐、健身等内容, 在进行老年人活动场所设置时, 应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及心理特征, 多设置在住宅附近, 保持光照较好, 其设施主要为座椅、棚架、跑步机等。儿童活动场地主要承载着儿童游戏、儿童休憩及成年人看护等功能, 可以设计秋千、滑梯、泳水池、沙坑、滑板场等。

3. 拆迁安置小区的道路布局设计

拆迁安置小区道路布局设计应体现出人文关怀。在道路布局上, 尊重居民行为特征, 尊重居民行为需求;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基础上, 实现工程量最小化, 从而节约施工成本。在拆迁安置小区道路布局设计中, 可以设计为小区级道路、组团级道路、宅间小路与园路四种形式。道路设计应遵循实用性、低维护、文化延续性等原则, 道路铺装材料应耐磨损, 应用传统铺装图案, 实现其文化延续性。

4. 拆迁安置小区景观照明设计

拆迁安置小区景观照明设计, 应从安全性、观赏性出发, 体现对居民的人文关怀。功能性照明, 主要是为满足居民夜间出行安全, 在各级道路中设计的灯具、景观性照明应体现出观赏性。灯具应用应遵循节能理念, 节约后期维护成本。

5. 拆迁安置小区植物景观设计

在进行拆迁安置小区植物景观设计时, 其人文关怀可以通过植物景观设计的经济性、文化延续性、观赏性及生态性来体现。在进行拆迁安置小区平面绿色的同时, 重视立体绿化, 增加绿化范围, 改善小区环境。在小区植物景观设计时, 其植物种类的选择应偏重乡土原则, 并设置一些观赏性蔬菜, 体现人文关怀。

6. 拆迁安置小区景观小品设施设计

拆迁安置小区, 其景观小品设计应在人文关怀理念下坚持文化延续性, 合理设置拆迁安置小区景观小品, 增强居民对新居住环境的认同及归属感。在景观小品设计中, 应体现出原居民居住地文化特征, 通过具体的文化符号进行表达, 如在小区设计农耕景观小品可以引起人们对新换环境的认同。

7. 拆迁安置小区水景设计

在进行拆迁安置小区水景设计时, 应从水景设计的观赏性及后期维护成本等方面体现其人文关怀, 一般拆迁安置小区水景分为自然水景及装饰水景两个部分。自然水景在用地充裕的情况下较为适用, 可以通过布局设计模仿自然中河流、湖泊等形态。通过水生植物设计, 加强水资源净化。装饰水景占地范围较小, 布置方式灵活, 可以采取喷泉、跌水、倒影池等形式进行设置。

五、结语

拆迁安置问题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拆迁安置工作关系着国家发展规划, 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然而因拆迁安置工作机制不够完善, 容易引起一系列的矛盾问题, 导致拆迁户心理焦虑, 甚至会演化为对政府行为的不满, 引起群体性事件。为此, 做好拆迁小区规划设计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考虑到拆迁户心理行为及生活行为, 要求在拆迁安置小区规划设计中体现人文关怀, 提高居民对新环境的认同感及归属感, 以实现拆迁安置工作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高洁.对农转居拆迁安置房住宅小区规划的浅谈[J].山西建筑, 2010.

[2]黄婷, 陈燕.苏北农村拆迁安置小区规划建筑设计的节能策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拆迁安置小区物业方案 第4篇

关键词:拆迁安置小区 社区管理 桂苑社区 社工

拆迁安置小区是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住宅小区,安置的对象是城市居民被拆迁户,也包括征拆迁房屋的农户。近年来,为了推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嘉兴市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从2007年开始的“1812”老区改造工程,到“两分两换”和 “两新”工程,嘉兴市拆迁安置小区的数量和规模呈快速增加的态势,至2011年底,已累计开工农村新社区382个,其中示范性城乡一体新社区142个①。而从2013年2月开始,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入开展旧住宅区改造、旧厂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行动的精神,嘉兴市对“三改一拆”进行了全面部署,一年来,各地共投入资金16.4亿元,对276个旧住宅区、222个城中村进行了综合改造整治。据统计,全市共有1.25万户城中村住户、6.13万人通过征迁安置搬入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小区。②这些措施都极大地推动了嘉兴市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与文明城市的建设。然而,随着新社区的建立,也带来了一系列治理难题,如新社区建立之初的环境脏乱差、不文明现象、社区意识淡薄等问题,到后续的物业纠纷、社区服务水平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都需要寻求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区管理模式来解决。

1 桂苑社区管理模式概述

嘉兴市南湖区南湖街道桂苑社区,始建于2000年8月,合并前共有居住户1531户,其中拆迁户占90%(农迁户占40.7%),2010年3月,原东塔路社区归并为桂苑社区,居住结构由原来的拆迁安置小区为主转变为高档商品房、老旧小区、拆迁安置小区并存的局面。

桂苑社区在建立初始,与其他拆迁小区一样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不讲卫生、乱停放车辆、占用楼道、声音嘈杂、不服管理等,同时由于是老城区,也存在着社区公共设施缺乏、绿化不到位、下水道堵塞、房屋失修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桂苑社区居委会以“人本”与“和谐”为工作理念,时刻以“为民服务”为宗旨,设立了“亚萍一家人工作室”,听取民意与民声;设置“老娘舅”专门解决居民纠纷;通过宣传橱窗、简报、社区博客、手机短信、微博等各种方式进行社区文化的宣传与推广;从居民的需求出发,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老年电视大学、青少年暑期教育、“中草药兴趣小组”等;同时还扩建了社区文化广场、电子阅览室、健身房、社区学校等一些列活动场地,极大地满足了居民的文化与发展需要,促进了居民的交流与融合。另外,为了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体现居民的利益,桂苑社区采用了“居民参与型的”管理模式,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实行“公推直选”,居委会换届选举实行“自荐直选”,通过召开业主代表大会、居民座谈会等形式解决了小区停车难等社区问题,充分彰显了居民的权利。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桂苑社区逐渐走出了拆迁小区的困境,并取得了丰厚的成就,先后获得了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省级“文明社区”、省级“示范居委会”等一系列荣誉。因此,桂苑社区的这些社区管理方法对于建立之初的拆迁安置小区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然而,随着社区的深入发展,桂苑社区的管理模式又涌现出了一些新的问题。

2 桂苑社区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 行政化倾向。虽然桂苑社区在社区事务管理中尽可能地体现民意,贴近居民的需求,但由于我国体制上的问题,政府的职能没有完全转变或者相关政府官员的认识不清等原因,在社区事务中还是表现出了较严重的行政化倾向,社区工作人员将大部分时间运用于处理行政事务上,极大地影响了社区自我事务的管理。据了解,桂苑社区居委会至少有一半的时间需要用于各种政府的行政事务、会议和上级检查等,而且在开展社区活动时,由于政府的过多干预,如对活动形式及流程的严格限制,使得活动过于单调、呆板,抑制了居民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2.2 物业问题凸显。合并前的桂苑社区属经济适用房小区,物业管理费定价很低,每月物业管理费12元,原由开发商下属物业公司管理小区,在2004年因亏损严重而退出管理。此后,业主代表大会选择了由街道下属的烟雨物业公司接管,但实际由居委会直接参与物业管理。多年来,由于社区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上级政府的支持与投入,桂苑社区的环境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进,但由于社区的房屋老旧、质量较差、资金及维修人员缺乏、技术水平有限等因素,物业投诉与纠纷不断;而另一方面,仍存在着部分恶意拖欠物业费的人群,影响了物业管理的正常运转。同时,由于居委会投入了大量时间、人力在处理物业投诉、纠纷、维修等工作上,分散了时间与精力,加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负担,影响了其他社区活动的开展。

2.3 社区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主要是年轻人的流动性较大。随着国家对社区管理的重视,吸引了一批年轻人投身于社区事务,社区工作人员逐渐年轻化,在为社区管理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他们的服务意识不强、流动性过大,影响了社区工作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桂苑社区居委会目前有9名工作人员,其中80后有4人,基本上占了一半的比例,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以社区为跳板,逢考必考,许多都考上了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而留下来的也每年都在为公务员考试做准备。另一方面,年轻的社区工作者对社区工作认识不清、理想与现实落差过大、社区工作者待遇相对较低等因素,也是造成流动大的主要原因。

2.4 社工的专业水平没有发挥作用。从国外社区发展来看,社工在社区管理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嘉兴,近几年也在提倡社工的发展,截止2012年底,南湖区持证社工有243人,其中国家级(助理)社工师138名,嘉兴市级(助理)社工师、社工员105名,社区社会工作室及民办社工机构39个③,可见利用社工提供专业服务已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嘉兴的社工大多数是出于加薪、职务提升需求的居委会工作人员通过考证获得,她们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与专业的实务经验,同时在社区中也只能作为一般的行政人员存在,这些行政职务给予她们的负担极大削弱了社区服务的水平,不利于专业技能即“助人自助”的服务技能的发挥。endprint

2.5 资金缺乏。资金一直是制约社区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社区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是政府财政拨款,然而由于政府财力的限制,社区服务的多样性等特点,政府财政资金远远不能满足社区的需要。虽然桂苑社区积极利用企业赞助等方式获得活动资金,但从总体来看,资金仍旧不能满足社区的需求。

3 对拆迁安置小区社区管理模式的建议

3.1 转变政府职能,实行以居民参与为主的多元化管理模式。政府应当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政府应以公民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其关键在于政府要放权,从根本上转变政府的职能,将原本属于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等自治权还给居民,真正实现居民的自我管理,推动社区自治,这是社区管理的最终目标。同时,还应当引入多个管理主体,在以居民参与为主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政府部门、社区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居民互动的管理与治理模式,并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实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有偿服务与社区互助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全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

例如,嘉兴市在2012年6月底前,在全市所有城乡社区完成了网格化管理,按照规定,全部社区将被划分为三级网格,第一级网格为社区,第二级为居民小组,第三级网格为楼院④,从而加强了社区与居民的联系,为居民参与构建了直接平台。但在实际运用中,网格化管理的优势还没有凸显,其关键在于空有形式,而居民没有真正参与其中,因此,应该从居民需求出发,采取各类有利措施提升居民的参与度,比如,针对拆迁小区房屋出租多、管理难的特点,可以利用网格化管理,建立“出租屋房产超市”,以社区为平台,通过为居民、租户提供出租、求租服务,实现对出租房屋以及外来人员的统一管理,这项措施不仅解决了居民的现实需要,也有利于社区的安全与稳定。

3.2 聘请专门的物业公司承担物业管理工作。从居委会与物业公司的基本职责来看,两者在进行物业管理时各有侧重点,物业工作只是居委会众多社区工作的一部分,而物业公司则具有技术专长、设备条件和经济实力等优势,更加适合进行具体的物业管理工作,因此,居委会与物业公司的关系应当是指导与监督的关系,而不应当由居委会去承担原本属于物业公司的工作。桂苑社区由于其拆迁安置房老旧、质量差、物业费低等问题,在无法聘请专门的物业公司,而转而选择街道下属的物业公司的方法是可取的,这在嘉兴的许多拆迁小区中都有采用,但关键是,物业工作的重心应当落在物业公司上,而不是由居委会无偿承担,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资金补贴与政策支持。从阳光社区在物业管理上的成功经验来看,一方面是摆正了物业公司与居委会的关系,另一方面是依靠政府的大量补贴。此外,还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物业公司引入市场化的经营方法,承办相关社区服务的方法来获得周转资金。同时,对于恶意拖欠物业费的居民,可以建立信用账户,利用网络化技术,与银行贷款信用以及工作诚信制度相联系,甚至可以使之进入个人档案。

3.3 选用专业的社区工作者,逐步提高其待遇。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在社区人员的任用上应当选用专业的社区工作者,这些专业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更加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与社区服务意识,他们对社区管理有较深入的认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较强的责任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减少社区工作者的流动性。目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自2011年起开设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该专业的学生一方面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另一方面与嘉兴市多个社区合作,协助处理相关社区事务,极大提升了专业技能,从而为社区管理提供了功底深厚、技能扎实的科班人才。

另外,应当逐步加大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社区内部资金在获得居民代表大会同意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补贴。

3.4 充分发挥社工的专业服务技能。从社工的本质来看,社工是从事“助人自助”的服务活动,服务是其根本的特性,因此应当与行政工作相区分。从深圳、广州社区管理模式的实践来看,他们是利用“政府购买服务”,通过社工机构的招投标,在社区成立社区服务中心(深圳模式)或在街道设立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广州模式),派驻社工入驻的方式来为居民提供服务,这些服务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提升,在活动开展上都是独立于社区居委会等机构的,充分强调了其服务的特性,与行政工作进行了明确区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区管理的行政化倾向,也更有利于为居民提供服务。因此,不管是采用哪种社区管理模式,关键还在于要将行政与服务职能分离,凸显社工的专业服务技能,真正给予其发挥作用的舞台,才能推动社区的建设与发展。

3.5 进一步扩大社区的筹资渠道。一方面政府仍旧应当加大社区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要引入市场化原则,费随事转,提倡多元化的筹集方式:①采用有偿服务与社区互助相结合,寻求社区内外企业的共建、承办,并多方寻求企业赞助;②挖掘公益性服务中的微利项目,以文养文,以体养体;③鼓励企事业单位及个人进行捐款和志愿者服务;④推广社区招商引资活动,获取资金收益;⑤开发社区的经营性项目,获取经营性收入。

从社区发展来看,要解决资金难题,开发社区的经营性项目,从中获得经营性收入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目前嘉兴经济开发区下属的22个社区自去年3月份起就陆续拿到了嘉兴经济开发区下拨的经济发展资金,用于购买优质资产和有资源性收益的投入,这是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建立社区经济发展资金,作为社区扩大经营性收入的资本金,社区居委会享有收益权⑤。据了解,全区4个街道22个社区,共筹措社区经济发展资金1.32亿元。目前,4个街道已使用发展资金近1亿元,普遍用于购买店铺、菜场等资产。据统计,已出租部分资产年租金收益达370万元,资产出租率已达80%左右,收益率近6%⑥。这种以财政补助收入为主、以经营性收入为辅的社区居委会收入来源结构,有利于增强社区居委会经济保障能力,不仅保障了活动经费的来源,还可以补贴物业经费,保证物业管理的正常进行。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对拆迁安置小区进行管理时,一方面可参照桂苑社区的管理经验,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居民的广泛参与,另一方面,可采用聘请专门的物业公司,选用专业的社区工作人才、拓展筹资渠道等方式来解决现实难题;同时,还需要结合社区的需求与地方特色,才能真正将社区管理落到实处。当然,社区管理工作还需要依靠政府的领导与支持,政府应当进一步转变职能,推动社区自治的实现。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朱伟于2012年3月26日在嘉兴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的《关于嘉兴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②数据来源:杨洁、符静、杨云青.“三改一拆”年度报告之一:拆出了民生福祉.嘉兴在线-嘉兴日报.2014年02月18日。

③数据来源:南湖区民政局. 南湖区巧用“加减乘除”凝聚各方力量共建“幸福社区”.2012年11月30日。

④见嘉兴市城乡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于2012年4月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行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嘉社建〔2012〕4号)。

⑤见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12年3月出台的《关于切实增强社区居委会经济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⑥数据来源:罗晓君.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浙江在线嘉兴频道.2013年03月22日.jx.zjol.com.cn.

参考文献:

[1]袁德主编.社区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4:50-52.

[2]汪大海主编.社区管理(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78-79,287-295.

[3]方俊.关于社区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05).

作者简介:

拆迁安置小区物业方案 第5篇

清河区出台农民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办法

为加强清河区自建农民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工作,促进物业管理规范化建设,努力营造整洁、有序、安全、和谐的居住环境,近期清河区出台了农民拆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一是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实行市场化运作,街道牵头做好物管服务招标、合同签订等工作,组织社区、业主委员会等单位协助物业服务公司开展工作,逐步培养业主(租用人)花钱买服务的意识。二是在招标确定的物业服务费标准基础上,由政府以“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物业服务企业给予经费补贴,奖补期限为三年,奖补资金转入街道专有账户,根据季度考核结果分期兑付。三是社区每月按照物业服务合同和《评分标准》对安置小区进行考核,考核与经费补贴挂钩。其中,内部管理20分、日常保洁20分、维修维护15分、绿化养护15分、收费率30分。如果收费率低于90%,每低于10%扣5分。低保户的物业服务费由政府全额补贴。

拆迁安置小区物业方案 第6篇

一、招投标方式

1、登报向社会公开招标。

2、政府确定房屋回购价,投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价格。

二、开发商投标资格,需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具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的三级及以上开发经营资质的、具有良好资信情况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

2、具有三年及以上的房地产开发经历,累计竣工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并独立承当过30亩以上的住宅小区开发建设,企业信誉良好。

3、需缴纳每亩规划用地10万元的小区开发权投标保证金。

三、评标决标方法

采用商务标和技术标两项分数相加,取分数最高的两家进行询标,最后确定开发商的百分制方法进行。分数分配如下:

1、商务标

投标企业按照招标文件需求报投小区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价格的标函〔70分〕

2、技术标

①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包括资金筹措、开发竣工时间、施工组织设计、分阶段进度方案及质量控制目标以及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10分〕

②工程开发进度目标及保证措施〔5分〕

③工程开发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5分〕

④企业信誉〔10分〕

其中:资质等级

3分

开发经营业绩

4分

奖励

3分

四、回购价及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底价确实定

1、回购价

以货币补偿基准价为依据,综合考虑其它因素后,由政府确定的向开发商回收的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购置价格。

2、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底价=〔回购价—房屋建设本钱〕÷容积率

房屋建设本钱主要是指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小区配套费以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税金。

①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指开发商为购置小区开发建设必需的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费用。

②前期工程费:包括图纸设计费、勘察费、图纸审核费、绿化设计费、规划设计费、白蚁防治费、防雷审核费、招标代理费、测绘放样费、建筑监理费、质监费。

③建安工程费:包括房屋主体局部〔含根底〕的土建工程费、水电安装工程费等。

④小区配套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包括道路、绿化、生活用水、生活用电、排水〔污〕、路灯、物业管理用房、消防器材、通信、有线电视、建筑小品、小区智能化、小区围墙与大门等。

⑤管理费用:指开发业主为组织拆迁安置用房小区建设和房屋销售所发生的费用。

⑥财务费用:指开发商筹措小区开发建设资金所发生的利息。

⑦税金:指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税等。

五、招标的组织机构

拆迁安置用房小区开发商招标小组由旧城改造、建设、计委、国土、人行、监察、公证处等部门组成,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旧城改造指挥部。招标工作在招投标中心进行,招标小组聘请有关专家组成评标决标审议组。

城北安置区工程为垂直式房屋,容积率0.7,房屋单位建筑面积土地本钱:214.00元/平方米。

二、房屋建造本钱:580元/平方米

三、小区配套设施:173元/平方米

1、水、电、广电、电信配套〔土建、高压、低压、电缆、水管、消防、路灯、一户一表、一户一接口〕:65元/平方米

2、小区市政配套〔砼路面、下水管道、人行道〕:55元/平方米

3、小区园林绿化:30元/平方米

4、小区围墙、大门、化粪池:8.0元/平方米

5、区内回填土方:15.0元/平方米

四、开发建设过程中的其他费用:19.5元/平方米

1、白蚁费:2.0元/平方米

2、质监费:1.5元/平方米

3、监理费:7.0元/平方米

4、市政配套及园林绿化设计:2.5元/平方米

5、测绘放样费:1.5元/平方米

五、财务及管理费用:45元/平方米

1、财务费用:30.0元/平方米

2、管理费用:15.0平方米

六、利润:65.0元/平方米

七、以上合计:1096.5元/平方米

八、税金(6%):65.8元/平方米

九、不可预见费(2%):23.2元/平方米

十、单位建筑面积价格:1185.5元/平方米

拆迁安置小区房屋维修协议 第7篇

发包方:济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甲方)承包方:济南蜂巢天工装修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乙方)

为做好拆迁安置小区的维修工作,解决业主非使用原因造成的房屋及设备损坏,及时为拆迁安置户排忧解难,为构建和谐社会做项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小区维修工作的特点,甲乙双方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特签订本协议。

一、承包范围:友谊苑小区、顺清苑小区、闫千户小

区、药山花园小区、及甲方资产管理处(以下简称资产管理处)交办的其他小区的相关业务。

二、维修内容:防水工程、墙面粉刷工程、门窗维修

工程;水、电安装维修工程及资产管理处交办的其他相关业务。

三、结算方式:

根据前几年维修工作的经验总结,该项工作有以下特点:

1、突然性:维修任务随时可能出现,且有不可预见性。12、紧迫性:维修任务大多时间紧、任务急,经常须按

业主的要求及业主的方便来安排施工时间。

3、施工内容多而杂:维修内容涉及瓦工、油工、木工、水电安装、弱电等多个工种。

4、施工地点分散。工时耗费大。几个小区分别位居济

南城东、城北、和城西,且施工地点分散在小区的不同楼房、不同单元、不同楼层。造成工效低,工时耗费大。

以上特点决定了,每次维修工程都没有条件做出准确的施工预算,因此双方决定每半年结算一次,届时由乙方向甲方申报维修工程决算,甲方委托审计单位对乙方所报工程决算进行审计,以最终审计结果为准进行结算。结算时,甲方扣留工程总造价的5%作为工程质保金,留置期限为一年,期满后,所维修工程经验无质量问题,甲方一次性支付给乙方。

维修工作开始前,甲方须拨付乙方一定数量的预付款,具体数额根据当年可能发生的工程造价的40%拨付。如半年结算款不足以抵消预付款时,多余部分视为下半年工程预付款。预付款不足时,经甲方认定情况属实时由甲方补齐不足部分。

双方商定乙方编制工程决算的依据是:“山东省修缮计价定额”(现行),项目不全时套用“山东省建筑工程

消耗量定额”(现行)、“山东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现行)及配套价目表。机械台班执行08年机械台班定额。人工费单价根据09年市场情况及本工程的特殊性定为60元。

四、施工周期:根据每次维修任务的情况由双方协商

而定。

五、质量标准:乙方对所维修工程的质量负责,须达

到合格工程标准。质量保证期为一年。

六、本协议有效期为两年,协议期届满时,双方视情

况可续订协议。

七、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甲方:济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2009年 月日

乙方:济南蜂巢天工装修工程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委托代理人:

拆迁安置小区物业方案 第8篇

关键词:安置小区,社区化管理,农民,进城

一、拆迁安置小区管理问题呈现的特点

随着吴江城镇化、工业化的不断推进, 农民进城步伐也随之加快, 据统计, 目前吴江已建成的农民公寓房安置小区有28个, 打破了传统的城与村、村与村的界限, 诞生了诸如“城中村”和“社区村”等概念, 拆迁安置小区的管理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 思想认识问题。

受原农村住房观念及生活习惯的影响, 搬迁农户公共意识淡薄, 存在各人“自扫门前雪, 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现象;破坏绿化和公用设施, 农具杂物乱摊乱放, 在公共场所生煤炉, 利用小区绿地种菜、种庄稼现象普遍存在。另外, 由于被拆迁农民集中居住的被动性, 使住户抱着“不是我要住, 是政府要我住”的想法, 加上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不到位”, 使农户产生抵触情绪, 故意不配合小区管理。

2. 管理体制问题。

农民逐渐从土地剥离转变为市民, 在这一转变过程中, 村居权力的交叉、相撞必然产生, 多村杂居、两头不管的“真空地带”、村“管不到”且社区“管不了”的现象客观存在。另外, 小区住户大多为中低收入人群, 人员结构复杂素质参次不齐, 呈现“三多”现象, 下岗失业的多, 征地失地的多, 低保家庭困难的多, 成为社会管理的“盲区”、社会稳定的“雷区”。

3. 小区配套问题。

农民安置小区与一般的商品房小区相比, 政府往往为了节约成本, 安置小区周边配套布点不够健全, 给农民带来诸如出行、教育、就业等衍生问题;另外, 随着近年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 农村基础设施的配套逐步健全, 部分小区布点的基础条件并不比农村优越多少, 导致部分农民不愿搬入安置小区, “逆城市化”现象时有发生。

4. 住房出租问题。

得益于优惠的动拆迁政策, 部分农户在拆迁过程中拿到2~套房, 自己住一套外, 还有富余的房子用于出租。造成拆迁安置小区除本地农村居民集居外, 还有大量的外地务工者集中居住, 外地人口流动性大, 卫生意识淡薄, 管理难度大, 随之滋生出一系列环境卫生、社会治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在加快农民集居的过程中, 除需要加快公寓房建设, 缓解公寓房供需矛盾外, 在农民安置落户后, 还要加强后期的一系列社区管理, 实现农民真正意义上的安居、乐居。

二、解决拆迁安置小区管理问题的几点建议

1. 推进安置小区的社区化改造。

通过将安置小区纳入社区化统一管理, 引导农民在生活、身份、意识等方面逐步融入城市生活。一是尽快建立社区服务组织。对已建成的农民集中拆迁安置小区, 应该尽快建立集“管理、服务、文化、组织、自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社区服务体系, 充分发挥安置区居委会的管理职能作用, 改善社区服务条件, 提高社区吸引力, 积极引导农民进城;二是尽快引入物业管理。根据农民拆迁安置房小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小区住户的意愿, 可采取政府或村委出资+小区门面出租+小区居民交纳物管费等多个途径获取物业管理费用, 引入安置小区物业管理模式, 通过几年的努力, 逐步过渡到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三是加快撤村建居。部分具备条件的行政村, 要在切实保护农民根本利益前提下, 加快“撤村建居”;尤其是要加快推进人均实际耕地面积小于0.1亩的行政村“撤村建居”;针对部分问题突出的“城中村”及城乡结合部行政村, 要稳步推进“撤村建居”, 同时要妥善解决土地承包经营、集体资产处置、社会保障并轨等问题。

2. 突出安置小区的城市化优势。

通过凸显社区生活配套、功能和服务优势, 吸引农户搬迁入住。一是突显安置点的配套优势。立足今后5~10年的发展, 在2010年划区调点的基础上, 加快完善安置点周边的功能布点, 充分考虑群众生产、生活、就业的便利性, 实现安置点与城镇之间的功能互补, 服务配套, 协调发展, 切实保证安置点的基础配套优势;二是突显安置小区的生活条件优势。以建设国家级康居示范工程为宗旨, 提高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使用率, 提升住宅品质和档次, 彻底提高安置小区农户的居住和生活质量;三是突显安置点的服务体系优势。不断创新服务形式, 以创建“便民、利民、惠民”服务体系为目标, 拓展并延伸安置社区服务中心在健康医疗、居民养老、教育培训、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政府继续加大投入资金与建设力度, 逐步实现社区服务设施功能最大化、人员专业化、配置合理化, 不断地全面提升社区服务的保障性、利民性、公益性水平。

3. 加快安置农户的市民化转变。

一是固化农村分配权益。引导农民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转入城市生活, 要在切实保护农户利益的基础上, 通过土地入股从传统土地经营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通过社区股份确权量化将集体经济分配权固化下来, 在确保原有分配权益的基础上, 实现身份上的转变, 能够进城生活、创业与就业;二是完善农民城镇就业社保体系。加大对进城务工农民在就业培训、援助及就业安置等方面扶持的力度;实施城乡一体化, 建立失业保险、失业登记统计及就业基本培训免费城乡统一制度, 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力资源市场调查制度。在“农保”、“土保”接轨“城保”等方面加快步伐, 不断加紧实施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接轨政策, 从而全面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的一元化;三是加快进城农民户籍身份的转变。打破原有户籍制度, 深化城乡户籍改革, 逐步缩小城乡户籍居民间的待遇差别, 积极引导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进城农民参加城镇社会保险, 鼓励他们在城镇就业和定居, 探索制定进城农民转为城镇居民政策。在农户各项权益得到稳定保障的基础上, 通过政府引导整体集中拆迁安置居住的农民安置区, 必须实行城镇式社区居委会管理模式, 使农民不仅居住进城, 身份也进城。

4. 加强安置小区的组织化管理。

上一篇:【实用】家乡趣事作文下一篇:考研英语写作必备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