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启发的作文怎么写

2024-08-06

蚂蚁的启发的作文怎么写(精选17篇)

蚂蚁的启发的作文怎么写 第1篇

今天,晴空万里,我坐在院子里吃胡萝卜,发现脚边有一排排小黑点在缓缓移动,我想“那是什么啊?”于是,我低下头仔细地观察起来,天哪!那小黑点竟然是一排排蚂蚁!

可我马上发现它们并不是去运粮食,因为它们背部都背着一个土粒,那它们是去干嘛?难道要搬家?想到这我不禁嘲笑自己道,“书上说蚂蚁搬家表示要下雨了,可是这天气不是很好嘛,看看它到底干嘛。”于是我继续看,只见它们向高坡上搬土粒,做成了一个洞穴,好深好深。我还准备再看看时,有什么东西滴进了我的衣领,好凉噢,原来下雨了,真想不到,书上说的果然没错:“蚂蚁搬家,大雨哗啦。”

观察东西真有趣,我以后还要观察。

蚂蚁的启发的作文怎么写 第2篇

我蹲下身来仔细一看,蚂蚁头上长着两根像拐棍似的黑黑的触角,它用这角试探着往前走。我正想着:它们的眼睛看得见嘛?马上就有了新的发现:蚂蚁们碰到障碍物,马上倒退几步,绕个弯儿继续朝前走。

走在队伍前的三只蚂蚁,很淘气,它们离开队伍,正在你追我赶,很像我们伙伴间的赛跑。特别有意思的是:一只最小的蚂蚁落后了,它好似在说:“等等我。”摇摇屁股赶了上去,另外两只停住脚,瞧着它。

我想着:“给你们捣捣乱!”便把一只大蚂蚁放进队伍里。只见小蚂蚁用拐棍似的触角碰碰大蚂蚁,好似在问:“你是谁?”

我觉得好玩极了,往队伍里放了颗小石子。一只小蚂蚁快速地爬过来,用触角碰碰小石块,利落地翻过小石块走了,另外一只蚂蚁爬到小石头边上,停了会儿,机智地绕过小石头走了,于是后面的蚂蚁就模仿它,都绕着走了,真有趣。

"哎,还挺聪明的呢!”我心想。

我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用盐与砂糖做个试验。我跑到厨房,拿了一点儿盐与糖。我放了些盐在蚂蚁队伍里,有三只蚂蚁,像是闻味儿似的,转着圈儿闻了问,掉头走了。

“这一回是甜砂糖。”说着,我把糖撒在地上,这次,大大小小的蚂蚁急急忙忙地都赶来了,它们围着砂糖打转转,好似高兴地在说:“这味道真不错呀!”

真是一群聪明的小蚂蚁。

蚂蚁的启发的作文怎么写 第3篇

作业车间调度问题 (jobshopproblem, JSP) 可描述为:加工系统中有n个工件和m台机床, 各工件均不重复的经历所有机床加工, 问题是如何安排生产, 使得生产周期最短[1]。JSP是许多时间调度问题的简化模型, 是一个著名的NP调度问题, 因此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

本文利用蚂蚁算法来求解JSP问题, 针对蚂蚁算法执行效率较慢这一问题, 提出了利用启发式信息来生成一些初始解, 利用初始解来初始化蚂蚁经过路径上的信息数, 这样就把一些好的信息事先放在了蚂蚁要经过的路径上, 有助于引导蚂蚁较快找到最优解, 提高算法效率。

1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形式化定义

加工设备集M, 用来加工每个工件。加工工件集N, 其中工件又由多个加工工序组成, 对加工工序从1开始编号, 对应于同一工件的工序号按照约束关系由小到大编号。规定:

(1) 每一工序由特定机器完成;

(2) 每台机器不能同时加工不同的工序;

(3) 同一时刻, 同一工件的不同工序不能同时加工;

(4) 求出从第一个工序的加工开始到最后一个工序完成的最下完成时间 (makespan) 。

为了便于用蚂蚁算法来解决JSP问题, 根据工序之间的约束关系将问题描述为满足一定条件的有向无环图 (Directed Acyclic Graphs, DAG) , 以G= (V, E) 表示。结点集V={V1, V2, …, Vn} (n≥1) 中的结点与工序对应;有向弧E代表了工序间的先后约束关系, 即若任意<Vi, Vj>∈E, 则称ViVj的前驱, Vi应该先与Vj生产, 只有等Vi加工结束后Vj才可开始加工。对没有工序约束的两工序节点之间增加一条无向边, 表明这两个工序的加工顺序不受限制。

2初始解的求解方法

首先根据图论理论, 对每个工序i都有一个深度值, 记作D (i) , 定义为:

D (i) ={1Ρi=max{D (Ρi) }+1Ρi

其中Pi为工序i的前驱工序, max{D (Pi) }返回工序i的前驱工序的最大深度。根据各个工序的深度值, 和工序与加工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 把相应的工序分配到对应的设备上去, 具体的步骤为:

第一步:不考虑工序间的约束关系, 根据工序与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把工序分配到相应的设备上去。

第二步:对每台加工设备, 根据每个工序的深度值大小由小到大对工序的加工顺序进行排序。在排序过程中, 如果两个互不相关的工序的深度值相同, 且在同一个设备上进行加工, 则他们的排序可依据两条原则:即:基于父节点优先原则和短任务优先原则。

基于父节点优先原则按照是父节点的工序优先加工的原则排序工序, 这样就可保证其后的孩子节点也能较早的加工。而基于短工序优先加工则按照占用设备加工时间最短的任务优先加工的原则排序工序, 这样就可能尽早的完成尽可能多的加工任务。在两个原则都满足的情况下, 优先考虑基于父节点优先原则。这样就形成了初始解。同时还可依据一些其他的启发式信息生成一些初始解。

3蚂蚁算法的描述

蚂蚁算法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 [2,2,3]是意大利Dorigo等人于1991年创立的, 是继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免疫算法之后的又一种新兴的启发式优化算法。蚂蚁算法最初是从研究旅行商问题提出的[4], 目前被用作求解QAP[5]、JOB shop[6]等离散系统的组合优化问题。

试验证明, 由于较优解信息的匮乏, 蚂蚁算法在起始阶段很长一段时间处于盲目状态, 算法执行效率较慢。为了提高算法效率, 本文根据一些启发式信息生成一些初始解, 利用这些初始解初始化所经过路径上的信息素数量, 它们的初值比其他路径上的信息素初值要大, 这样蚂蚁就在一种启发式信息的引导下较快的找到最优解, 提高了算法效率。

3.1初始化参数

NC=循环次数;AN=蚁群数目;ρ=挥发系数;τij 代表从节点工序i转到节点工序j的信息素, 初始时, 首先设所有的τij=C (C是一个常量且大于0) , 对于初始解中存在的路径上的信息素, 都按公式τij=τij+b (b>0) 来初始化, 这样, 初始解的良好性能将在蚂蚁寻找最优解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发挥了作用, 避免一些劣质解影响了蚂蚁的判断, 从而提高算法效率。

3.2算法运行步骤

步骤1: 首先放出AN只蚂蚁, 为了保证操作符和工序调度顺序, 每只蚂蚁在寻找路径过程中, 首先判断目的节点的前驱节点是否已经过, 在前驱节点已完成且本身尚未完成的节点中利用信息素浓度作为概率选择下一节点, 蚂蚁选择下一节点的概率按公式 (1) 来计算。

Ρil (t) =τil (t) jallowednodesτij (t) (1)

(1) 式中, τij (t) 为从节点i调目的节点j的信息素。

重复进行, 直到蚂蚁走完所有的节点, 一个解就形成了, 重复AN次, 这样形成了AN个解。

步骤2:解码算法对每解径求makespan。

具体算法如下:

步骤3:判断算法是否应该结束, 如果已经收敛于最优解或达到最大蚂蚁代数, 则退出循环并返回算法结果;否则, 按照公式 (2) 的规则修改蚂蚁经过的所有路径上的信息素数量

τij (t+Δt) = (1-ρ) τij+Δτij (t+Δt) (2)

(2) 式中

Δτij (t+Δt) =k=1AΝQf (k) Lij (3)

(3) 式中

Lij={1kij0kij

Q为常量且大于0, f (k) 是第k条蚂蚁经过的路径的makespan值, 如此路径经过了从节点i到节点j的路径段, 则将路径ij上的信息素数量增加Qf (k) 。循环执行步骤1、步骤2和步骤3, 直到算法结束。

4仿真结果及分析

对上述算法, 构造了仿真环境, 用实例来验证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仿真实验在PIV2.93G/516M内存的计算机上进行, 用C++编写程序, 以基准问题Muth&thompson的6×6基准问题为例, 表1将实验结果与传统ACO算法, 文中的算法在较少代数中得到了问题的最优解, 算法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经过反复的运行得出结论, ACO算法在起始阶段不能迅速找到最优解, 原因在于初始阶段受不确定信息影响较大, 因此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确定较优解的寻优方向, 因此这降低了算法的效率, 本文根据启发式规则给出一些初始解, 利用他们来初始化路径上的信息素, 相当于在一开始就将优质解的一些信息通过信息素体现了出来, 从而使得蚂蚁在好的信息的影响下一开始就朝着较优解的方向前进, 从而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摘要:讨论了蚂蚁算法在车间作业调度问题中的应用, 针对传统蚂蚁算法执行效率较低的特点, 首先分析了影响因素, 然后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改进方法, 通过运行实例仿真说明本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蚂蚁算法,有向无环图,生产调度

参考文献

[1]Cheng R W, Gen M, Tsujimura Y.A tutorial survey of job shop scheduling problems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 part II:hybrid genetic search strategies.Computers&Industrial Engineering, 1999;32 (2) :343—364

[2]Dorigo M, Maniezzo V, Colorni A.The ant system:optimization by a colony of cooperating agents.IEEE Transactions on Syetem, Man and Cybernetics-Part B, 1996;26 (1) :29—41

[2]段海滨.蚁群算法原理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3]汪镭, 吴启迪.职能蚁群算法及应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4]Dorigo M, Gambardella LM.Ant colonied for the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Biosystems (S0303-2647) , 1997;43 (2) :73—82

[5]Stiitzie T, Dorigo M.ACO algorithms for the quadratic assignment problem.NewMethod in Optimization.London:McGraw-Hill.1999:3—50

记事的作文怎么写才生动 第4篇

记事的文章如果只写事,就会像一棵树只有光秃秃的树干,没有树枝和树叶一样,让人看后不能留下任何印象。写记事的作文,只有干巴巴的材料还不够,我们还要赋予它灵魂。

热爱生活的人总能捕捉到生活中流光溢彩的每一件事,或有趣,或感人,或给人以启迪、教训,或发人深省,或扣人心弦,或激起心中的波澜……如果在叙事过程中我们能加上自己的感受、感觉,再展开联想,拓宽思路,丰富内容,对事件进行加工,就不怕作文写得不生动具体了。

[习作引路]

蚂蚁的晚餐

忘记那是哪一年的夏天了,一个星期天的傍晚,我和几个小伙伴你追我赶地玩儿着。忽然,我感到脚下好像踩到了什么东西,我马上抬脚一看,“哎呀!”我竟然踩死了一条大青虫。大青虫的不远处有一个黑黑的小窟窿,我蹲下身仔细一看,原来那是个蚂蚁洞。我暗自替蚂蚁欢喜:这回大青虫要成为蚂蚁的美味晚餐了!

我的好奇心驱使我耐心地在这里等待故事上演。

果然不出我所料,仅仅一分多钟后,就有三五只蚂蚁爬出了洞外,它们好像同时看到了青虫,立刻排着队“跑”过去,先用头拱了拱,不行;又用“手”推了推,还是推不动。其中一只蚂蚁与另外几只蚂蚁“窃窃私语”了一会儿,便跑回洞去,立刻叫来了救兵。于是,密密麻麻的蚂蚁们有的用“手”抬,有的用头拱,有的用嘴咬,齐心协力地把大青虫抬到了洞口。可是麻烦又来了,蚂蚁洞口太小了,大青虫很难被抬进去。蚂蚁们的头不停乱动着,它们好像在集体商讨着什么,似乎决定来一次“室外晚餐”。但问题又出现了——大青虫的皮那么厚,它们怎么啃得动?只见蚂蚁们非常有次序地一个接着一个地从青虫的嘴里钻进去,在里面吃它的肉。渐渐地,大青虫的庞大身躯已经看不到了,只剩下几乎半透明的皮了!这时,蚂蚁们又排着队出来了。饱餐后的蚂蚁们略显沉重地按来时的路线,一个接一个地又回到了洞里。

可爱的小蚂蚁那新奇有趣的传递信息的方式和它们吃青虫时的聪明劲儿,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小蚂蚁团结奋斗、齐心协力、排除万难的团队精神,时常在我遇到困难时激励我:要遇事不慌,勤动脑思考,敢于面对挑战,永远向前,向前,再向前……

[写作指导]

在这篇习作中,小作者突发的好奇心引出了一幕“蚂蚁吃青虫”的情节。虽然故事简单,但作者是经过了一番仔细观察的,如“蚂蚁们又排着队出来了”“一个接一个”等。文中巧妙地运用了细腻的心理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结尾又引申出了蚂蚁的团队精神激励自己破除万难的道理。

蚂蚁搬家的作文怎么写 第5篇

另一群蚂蚁中的一只则咬住一小片叶子,像挖土机一样不停地在地面探土,开始只有一只蚂蚁在挖掘,随着洞口的深度的增加,旁边几只蚂蚁也分别咬着树叶进去帮着运土,只见一点点土从洞内运送出来……正当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上课铃响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回到了教室。这节课老师讲了什么我一句也没听进去,满脑子都是蚂蚁。

下课后,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去观察蚂蚁,这时,洞已经很深了,我找了根大约有30厘米长的细枝,伸进洞内,发现枝条全部伸进洞内,可还没有到底!地面的蚁王呢?原来早就搬进洞内了,我很遗憾没有亲眼目睹蚁王进洞的场面。同时又为蚂蚁能在40分钟内建造这么庞大的工程感到惊奇与赞叹!

蚂蚁搬家作文怎么写 第6篇

平常,他们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总就是三三两两的在搬面包渣、果皮、死苍蝇、死毛毛虫之类的东西,那就应就是他们的美食。有一天下午

我看见蚂蚁们排成一线成群结队地把食物从洞口运到远处的高坡。他们为什么要离开自我的家呢?

俗话说:蚂蚁搬家,大雨哗哗。哦,必须就是要下雨了。到了晚上大风大雨果然降临。我想:蚂蚁在新家必须过得喝舒服吧!他们的家必须没有风雨,这时候他们必须在举杯庆祝搬家成功!风雨过后,他们必须还会回来吧!

蚂蚁搬家作文该怎么写 第7篇

如:燕子低飞必有雨,是因为下雨时空气会特别潮湿,对燕子的翅膀产生压力,使燕子飞行困难。远古人发现烧过的食物好吃,两个石头撞击后会产生火花,于是人们就学会了生火。

记得有一次,我无意间发现成群结队的蚂蚁正在搬运着食物前行,好奇心一下子被调了起来;它们出动“大军*”是要干什么?还有食物,难道是要搬家吗?正在想着,天上忽然开始打雷,阴云密布的,就开始下雨了,没办法,我只好回家。

后来,我想,难道蚂蚁有预知什么时候下雨的功能吗?我有些疑问,带着这些疑问我上网查了资料,终于明白了:原来,下雨前,蚁巢会特别的潮湿,再加上蚂蚁对湿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所以,下雨的前一段时间,蚂蚁就会出动“大军*”搬家。

蚂蚁怎么吃大象 第8篇

竞争背景

当时,我国公用通讯终端市场已基本形成了外企、合资、国企和民企共存的局面。外企和合资企业凭借技术实力和长期积累的经验,一度垄断市场。但随着国企对部分技术的引进和吸收,并依靠本土化优势,也开始占据部分市场。而民企作为一股新兴的力量,虽然进步很快,但仍是最弱小的。

之前,G省市场一度被大龙公司垄断。垄断的主要原因是地方保护——大龙公司是由外资、G省电信局和省政府共同投资建立的。

但随着中国市场的日益开放,在电信总公司、其他设备供应商和G省内部其他势力的压力下,G省电信决定通过资格入围的方式至少增加1家新的设备供应商。除大龙公司外,包括2家外企、1家国企和5家民企在内的总共8家新的供应商积极响应。

华通公司当时是最弱小的民企中的一家,惟一的优势是有一种低端终端设备正在G省使用,而且反响很好,具有一定的客户资源。但产品线比较单薄,产品质量也一般。其中的肯特公司隶属于国内某著名电子集团,从丹麦引进新技术,综合实力很强,是有力的入围者之一。

渔翁得利

我作为华通公司在G省的区域经理,在分析了相关情况后,感觉到惟一可以运用的优势是在客户中具有了一定的口碑,拥有了一些客户资源,但这根本不足以战胜任何一个对手。如何才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呢?

大龙公司入围是铁板钉钉的事,也是操纵整个事件的主角。通过调查,我发现大龙公司最大的愿望是只让一家实力较弱的厂家进来,而两家外企和肯特公司是其最不愿意的。如果能和大龙公司达成某种程度上的默契,就有可能成功突围。进一步调查,我发现在终端和管理系统的通讯协议上只有大龙公司和我们公司采用的是A协议,其他公司采用的都是B协议。G省的管理系统显然是大龙公司的,如果他们不配合,其他公司根本无法将终端挂在其管理系统上运行。

通过介绍,我终于和大龙公司的销售总监见了面。几次沟通下来,他对双方的合作开始有些动心:毕竟华通公司在当时的民企中也不是最强的,既然总要有一家进来,何不选择较弱的呢?而且,双方在技术对接上也有一定的便利性。

为了尽快拉住大龙公司,我在向公司请示后主动提出,如果华通公司入围,今后每在大龙公司管理系统上挂一台终端,都向其缴纳一定的管理费。另外,由于有前期的资源积累,客户也倾向于支持大龙公司和华通公司的合作。

大龙公司在权衡利弊后,答应了我的要求,对我们开放了系统接口和参数,我们的产品可以无缝地与其管理系统对接。随后,在大龙公司和我们的共同推动下,G省电信局决定将是否与管理系统顺利对接作为入围的硬性标准之一。

但在技术测试时出现了一个意外:包括外企在内的其他厂家都无法在指定的时间内与系统对接,肯特公司却意外地通过了测试。最终,大龙、华通、肯特三家公司成功取得G省电信局的供应商资格。

事后得知,肯特公司通过某种特殊渠道得到了大龙公司管理系统的接口信息,从而成功入围。

隔而不围

肯特公司的入围对大龙公司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打击,但对我们来说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在和大龙公司合作后,我其实一直很担心:如果在G省形成了我们和大龙公司竞争的局面,大龙公司以其资源和技术实力,仍然可以绝大部分地把持市场;华通公司很难实现真正的市场突破,甚至有可能一不小心被大龙公司打死。现在,有了肯特公司的存在,虽然我们多了一个竞争对手,但它却极大地分散了大龙公司的注意力,我们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这样,我今后只要注意隔离两者,防止他们有任何方面的联合,然后重点打击肯特公司就行了。

首先,我尽量避免和大龙公司有任何冲突。我要求华通公司的所有人员都不能在客户面前散布关于大龙公司的负面消息。在各种招标中,我们也积极配合大龙公司的策略,保证其利益最大化。对于当初承诺大龙公司的终端管理费,我也严格执行。

其次,积极针对肯特公司出击。一方面,我抓紧时间收集肯特公司的设备在使用中的问题,并向客户反映。由于肯特公司采用的B通讯协议运行本来就不稳定,再加上大龙公司不配合,设备故障率很高。所以,客户逐渐形成了肯特公司设备质量不好的印象。另一方面,我及时向大龙公司通报肯特公司的动向。大龙公司由于有老大思想,市场工作比较松懈,而肯特公司为突破大龙公司的防线,积极在下面的县市局培育市场,希望从下面渗透。确实,肯特公司成功地在L市取得了突破,得到了很大的占有率。我们将掌握的各地市局招标情况和肯特公司的动向向大龙公司反映,帮助其及时拦截了肯特公司。最终,我们成功地在大部分招标中和大龙公司分享了市场,沉重打击了肯特公司。

再次,在招标报价上,肯特公司的价格一直和大龙公司旗鼓相当,而我们一般都比大龙公司低20%。这样,一方面可以从肯特公司手中抢到更多的份额,另一方面也不会让大龙公司感觉到太大的压力。

围而不打

经过一年多的市场运作,肯特公司在G省的市场基本上被限制在L市,而我们成功地与大龙公司分享了其他市场,基本上保证了有大龙公司产品的地市就有我们的产品,虽然在市场份额上大龙公司依然遥遥领先。并且,通过和大龙公司的合作,我们产品的价格优势和稳定性得到了局方的认可。

并且,在这一年多的时间内,我始终避开L市,在人员配备和资源投入上都仅是点到为止。因为,肯特公司的产品有故障率高、维护不方便、价格不便宜等硬伤,这使其竞争力大减。由于是引进丹麦的技术,技术改造的自主权不在己方,对市场反应速度也慢。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向L市施压,肯特公司在G省将面临崩盘的危险。而一旦肯特公司撤出G省市场,大龙公司肯定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身上,我们就被动了。毕竟,在G省市场上,我们的占有率还是和大龙公司有较大差距的。所以,让肯特公司保留L市的据点,一方面使其不会断然撤离,能牵制大龙公司;另一方面,也防止其狗急跳墙,毕竟肯特公司有着强大背景,一旦狠心闹起来,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G省的竞争格局。

自此,在战术上,华通公司实现了将肯特公司围于一隅的策略;在战略上,实现了在全省范围内对大龙公司的贴身包围,但都是围而不打,避免直接冲突,积蓄力量。半年后,由于价格、技术和服务上的综合实力,再加上肯特公司的牵制作用,华通公

司在新增市场份额上和大龙公司基本持平,甚至在部分有代表性的地市局中,华通公司还占据了优势。

在这一过程中,华通公司的自主研发优势得到了体现,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都突飞猛进。特别是华通公司在通讯终端安全防盗用方面取得了突破,并成为国家信息产业部安全防盗用委员会的成员单位之一。另外,在产品系列化上,华通公司完善了产品线,形成了户外、户内、桌面全系列的产品,提高了整体作战实力。

全线出击

我们的进攻号角是从引入“室内终端”产品开始的。“室内终端”是我们的独创概念。之前,通讯终端都是户外使用的,虽然在抗击打性、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占优,但成本比较高。事实上,有相当的终端被安装在室内,客户也存在这样的需求,特别是室内终端比户外的便宜40%左右。

由于大龙公司和肯特公司都没有这样的产品,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室内终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可笑的是,我们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是被迫的。因为,第一款中档产品由于采用的不是金属外壳,在防暴方面处于劣势,被迫以室内机的形式低价销售。其实,最初的室内终端在成本和技术含量上和其他终端本来一样。依靠“室内终端”这种概念,我们成功地区隔了市场,在不破坏行业利润水平的情况下取得了低价竞争的理由。

这时,大龙公司也开始强烈意识到我们的威胁,进行了三波猛烈的反击。这三波反击,开始时来势汹汹,但都被我们一一化解并反拳相击,最终完成了敌我攻守态势的互换。

一、模式之争

由于有“官商企业”的背景,大龙公司在客户高层拥有绝对的资源优势。所以,大龙公司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为借口,开始全力推进采购模式由“分谈分签”即地市电信局分开谈判分开采购向“三统一”即省局“统一谈判、统一采购、统一付款”转变。

这时候,我们前期的战略安排起到了作用。肯特公司虽然惨淡经营,但依然不死心,首先站出来强烈反对,指责大龙公司在搞垄断,它还利用其在总公司的资源给G省电信局施压。再加上我们在客户内部敲边鼓,“三统一”模式最终在G省被否定了。

二、系统之争

未能如愿韵大龙公司只好故技重施,通过修改管理系统参数而又不及时告知的办法,频频造成我们的设备无法使用,以此破坏我们在客户心中的形象。自此,正面的冲突不可避免了。对此,我采取针锋相对的办法:一旦我们的设备无法使用,就立即派技术人员查明原因,并将故障原因以书面形式向各级电信部门反映。再加上肯特公司的投诉、,大龙公司的阴谋不但未得逞,反而使不明真相的客户认为大龙公司的管理系统不够稳定。

这时候,我感觉反戈一击的时机到了。由于此时我们在G省的设备数量已与大龙公司在同一数量级上,针对大龙公司管理系统频繁出问题的情况,我们强烈建议在G省上一套华通公司的管理系统。虽然大龙公司强烈反对,但一方面大范围的投诉使客户疑虑丛生,另一方面大龙公司的管理系统正好存在着容量不够的问题,最终省局批准了这一建议。

结果,大龙公司弄巧成拙。自此,我们再不用支付不公平的管理费了,并且与大龙公司真正站在了同一平台上。

三、盗用之争

连番进攻却适得其反之后,大龙公司终于抓到了我们的一个弱点。

当时,终端设备被盗用的情况在全国已经开始蔓延,有的省份还相当严重,甚至出现了以盗用相威胁敲诈电信局的案件。经营安全上的威胁比经济损失更让客户忧虑,所以防盗用成为客户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但盗用问题是各个厂商的共性问题,只是由于技术方案的差异,被盗用者所利用的缺陷有的是各厂商共有的,有的是某个厂商所独有的。

很不幸的是,大龙公司首先发现了我们所独有的一种缺陷,用户可由此进入免费使用状态,他们立即将此汇报给G省电信局。在客户的压力面前,我们非常被动。客户甚至下达了限期改正的严厉惩罚措施。

但在真正的考验面前,拥有自主研发实力和自有知识产权的优势就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了解盗用方式,我们的技术人员很快发现了设备的技术缺陷,并立即完成了应对方案,更新了程序。同时,得益于自有管理系统的便利,我们利用特有的在线升级技术迅速地解决了问题。

为了挽回在客户中的不利影响,华通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各种盗用方式,并对相关设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软硬件升级改造。同时,出于对客户负责的态度,要求各区域的销售经理将各种盗用方式以书面的形式向局方通报。

我特意向技术人员了解了两种大龙公司所独有的盗用方式,主动向客户通报情况,强调这两种盗用方式最为严重,引起局方高度重视。

一个月后,G省电信局对辖区内的终端设备进行了全面的防盗用测试,我们的设备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相反,大龙公司除其特有的两种盗用方式无法解决外,一些共性的盗用方式也可以在其终端上出现。更要命的是,大龙公司不是自主技术,其产品是从合资方进口关键部件组装生产的,所有的技术改造国内企业无权也无法完成,必须报请外方修改,周期很长。考虑到运营安全,G省电信局被迫暂停了大龙公司的设备。这对大龙公司的市场份额的影响是致命的。

从“模式之争”到“系统之争”再到“盗用之争”,我们与大龙公司最终攻守互易。由于长期依赖非市场的因素进行竞争,大龙公司产品价格高、售后不及时的弱点也日益凸显,再加上在客户内形成了管理系统不稳定、产品质量差的印象,最终大龙公司在我们的进攻下节节败退。而大龙公司的外资方由于看到合资企业盈利能力锐减,在技术支持上也日益倦怠,最终造成大龙公司的全面溃败。两年后,大龙公司正式退出市场。我们在G省的综合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

反思

蚂蚁的启发五年级作文 第9篇

蚂蚁,一个普通得不能在普通的动物。他小,一点也不引人注目,而它却让我得到一个深刻的启示。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新美心”买面包。我们各买了一个面包,坐在亭子里一边吃,一边休息。我大口大口地享受着这美味的面包,可我的嘴却不听话,老是掉面包渣到地上,妈妈笑着说:“你这个小漏嘴,看!蚂蚁都引来了。”“蚂蚁!”我低头一看,哇!许多蚂蚁绕着我的面包。我伸出手决定捉弄一下这些蚂蚁。我把手横放在一只正在搬运着面包渣的蚂蚁的前面,挡住了它的去路。可它却又找了另一条路走,我也不甘心,再次用手拦住了它,没想到它还不放弃,又寻找着其他出路。我一次次拦,它一次次找出路。我情不自禁地说:“它真是个不会放弃的小家伙啊!”

我边说边想:它不会放弃,不会罢休,这种品质真是可贵。不达目的,就不放弃,一次次尝试虽然失败了,可是它却相信一定会成功的,可能它就抱着着额信念寻找出路。对啊!我有时候就是失败过后不愿再寻找出路。唉,我从这只小蚂蚁中得到了启示,我也要学习这种永不放弃的可贵品质。

小蚂蚁大启发的作文 第10篇

你看,这些小蚂蚁都在工作:它们有的使劲往剩饭里钻,从剩饭里挖出一块块的小碎肉末;有的排着队伍,嘴里叼着食物,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窝。看着它们辛勤忙碌的样子,又使我想起了《蚂蚁和蝈蝈》的故事:

在一个炎热的夏天里,蚂蚁们正在忙碌地搬粮食,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干得很起劲。而蝈蝈们呢,却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它们还在“嘲笑”辛苦劳动的蚂蚁们真傻!

到了冬天,蝈蝈们张着嘴巴叫:“好冷啊,真饿啊!”还有一只蝈蝈自言自语地说:“这么冷,这么饿,我想跟蚂蚁借点粮食吃,不过,我不好意思。冬天快过去吧,夏天我也要搬粮食了。”蝈蝈们个个又冷又饿,神气不起来了。而蚂蚁们躺在装满粮食的窝里,过着幸福的生活呢!

蚂蚁搬青虫的启发作文 第11篇

生活中有许多的奥秘,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很多道理。其中我发现蚂蚁搬青虫的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那是一个夏天的黄昏,我到公园去玩。玩累了,就在一棵梧桐树下休息。突然,一只大青虫从树上掉下来,落在了地上。过了一会儿,一只蚂蚁跑出来,似乎看见了这只大青虫,连忙到青虫的旁边,开始推青虫。可是,它那么小的身躯怎么能推得动长达五厘米的大青虫呢?所以,它去找了自己的同伴一起推。它和它的同伴一前一后不慌不忙走了过来。它们一只虫在前面拉大青虫;一只虫在后面推大青虫。可是,它们还是无法挪动大青虫。不过,它们并不气馁,而是去叫了更多的蚂蚁,一会儿,一群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到大青虫旁边它们使出了所有的力气,一米,两米,三米……十米!它们成功的将大青虫搬到自己的洞边。它们在地上爬来爬去,好像是在庆祝自己。

蚂蚁的启发的作文怎么写 第12篇

2007年高考结束后,一位即将升入高三的学生按老师的要求,以他所学得的好作文的模式,对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行走在消逝中”进行了演练。几天后,老师的评分下来了,满怀希望的他看到的却是一个40分的低分,期望与现实巨大的落差使他迷茫。作文究竟该怎么写?带着疑惑,他来找我探讨。

还是让我们先来看看他自认为不错的文章吧:

在消逝中成长

昙花因转眼即逝变得备受注目,人生也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弥足珍贵,而其中消逝便是那独特的催化剂。

不管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乃至对全人类,消逝对于它们的意义是极其巨大的。

从咿呀学语到能独立面对社会,这是每个人都必须经过的时段。而在这段时间,我们逝去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对父母撒娇的权力、欢乐的童年时光以及做错事后被宽容的优待,这些都是童年所特有,然而当它们逝去之后取代它的是沉稳、冷静以及责任。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让我们更珍惜逝去的东西。

南唐后主李煜年少时一心攻在文学,却始终未有建树,因为他生活在皇宫之中,尽享天下奇物,无忧无虑,因此他一开始所著之诗也只是关于风月之事。当国破家亡,沦落为阶下囚后才使他变得更加成熟,即使在他内心只有悲伤。他逝去了权力,逝去了国家,逝去了人民对他的期望。“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既令人叹伤,又令人为之一丝欣喜。

消逝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元素。

人类社会从动乱走向稳定,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落后走向科技支配社会。毫无疑问,人类的社会在发展,在进步,却也伴随着消逝。茶马古道的消失,雅玛文化的湮没,以及丝绸之路的荒废等等,然而我们不用悲伤,因为我们有更好的途径,有更好的文明。

悠悠五千年,中国从兴盛走向衰亡,从衰亡中爬起,向着兴盛努力奔跑。毫无疑问,我们消逝了很多东西,但是正是在这些消逝中,中国有了更好的制度,有了更好的文化,并一步步向前迈进,不断地探索。

昙花因消逝而积蓄一切力量去尽情绽放,人生因消逝而散发着奇异的光彩。面对消逝,我们不用悲伤,因为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因为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进步,也因为消逝使我们懂得人生的意义。

细读文章后,我对该同学坦言,我基本同意他老师的评分。理由如下:

1.表达上有缺陷。

文章语言表达存在不少漏洞,明眼人能看出作者语言基本功的薄弱,而这恰恰是影响评分的最大“硬伤”,如:

在“我们逝去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对父母撒娇的权力、欢乐的童年时光以及做错事后被宽容的优待,这些都是童年所特有”几句中,“许许多多的东西”句后,应加一个“如”字;

在“因此他一开始所著之诗也只是关于风月之事”一句中,“一开始”应删,因为李煜亡国之前的诗歌题材始终跳不出吟风弄月的范畴;

在“当国破家亡,沦落为阶下囚后才使他变得更加成熟”一句中,“更加”应删,因为“更加”的前提是已经成熟,但显然,李煜人生、文学迈向成熟是在他沦为阶下囚之后。

2.内容上显简单、浅薄。

纵观全文,作者要表达的中心在于“消逝对于个人、社会乃至全人类,意义是极其巨大的”,因为“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让我们更珍惜逝去的东西”。在论证“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的过程中,作者列举了童年、成年这两个不同阶段的人生财富,用了南唐后主李煜经历国破家亡后在人生、文学上走向成熟后所达到的新高度,用了“茶马古道的消失,雅玛文化的湮没,以及丝绸之路的荒废”这些事例。

由于作者对“让我们更珍惜逝去的东西”弃之不顾,导致文章中心被削减为“消逝使我们变得更加成熟(进步)”,这就显得简单而浅薄。“消逝”是否一定能使我们变得成熟、进步?对其中有价值的该如何保护、继承或推陈出新?这些问题,作者显然没有去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

3.语言浮华,结构上模式化。

内容上的肤浅用浮华的语言来弥补,这是很多中学生应付作文的有效招数。不可否认,尽管作者语言功力不深,但对语言美的追求却是执着的。文中不乏漂亮的语句,如开头的“昙花因转眼即逝变得备受注目,人生也因时间的流逝而变得弥足珍贵”,文中的“他逝去了权力,逝去了国家,逝去了人民对他的期望”,结尾段中的“昙花因消逝而积蓄一切力量去尽情绽放,人生因消逝而散发着奇异的光彩”等等。但问题是漂亮的语言对内容的深拓并无帮助,它们只是起到引一引、闪一闪的作用,就像用来美化居室的花瓶。

结构上,作者采用了平面列举的手段,人生的童年、成年,南唐后主李煜、茶马古道、雅玛文化、丝绸之路等,表面上热热闹闹,但终因列举的内容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层面上而未作深入开拓显得呆板而模式化。

经过上述分析探讨,带着疑惑而来的学生算是心服口服地离去了,但我依然对自己的评判尺度心存疑虑,因为尽管这篇作文存在着不少缺陷,但总体还应在全省几十万篇高考作文中处于平均水平之上,那么打40分左右是否过紧?为了求证,我把这篇习作打印之后,请了教研组里10位同仁按高考要求对其独立评分,结果如下:(见文末表)

平均分为48.8分。最大分差8分,有半数教师给了50以上高分。

在几位教师的简评中,肯定该文较多的是:审题准确,立意积极,中心明确;结构清晰,逻辑性强,首尾呼应;语言通畅,眼界很宽。认为有欠缺的方面是:主题欠深入;李煜一例不甚合适,对李煜之例缺乏分析;过渡段承上却未启下。

10位教师的评分情况表明,这是一篇能被认可的作文,就48.8的平均分而言,它要高出2007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平均分近7分。这个结果让我吃惊,10位教师的能力水平毋庸置疑,但其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普遍性的倾向却令人不安。联想到在2007年江苏省首批公布的7篇优秀作文中的那篇文风朴实的《怀想天空》,它的一评教师给36分,二评教师给42分,按预设程序,—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结果三评教师给39分,综合判定37分。①这篇最终被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判定为54分的优秀作文,三位阅卷教师何以均“看走眼”?显然,这已不是能力水平问题,而是思想观念的问题了。那么,我们的教师所欣赏的是怎样的作文?这种欣赏标准是否合适?是否真正符合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考场作文究竟该怎么写?潜心备考的学生在研究教师的评分尺度,为迎合阅卷人而模仿那些专家推荐的高考满分作文。而殚精竭虑的教师在努力把握高考评分尺度,在高考满分作文中努力探寻一种适合学生的高效得分的写作模式。

于是,那些所谓的“三诀”应运而生:一“套”——考试之前苦背数篇不同类型的范文;二“凑”——用名言警句来凑字数、加大深度;三“编”——只要情节打动人,不惜编造“家破人亡”、“四肢残疾”。

于是,作文的材料熟烂、结构模式化和主题平面化泛滥成灾:题材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文章结构“穿靴戴帽三段论”(用三段左右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为主体,再加上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主题总是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层面上而不作深入开拓。

其结果是教师抛弃了“娴熟地运用书面语言,去微妙精深地表情达意”②这一作文的本质,而执着于为学生修建作文的“高速公路”;学生则深度迷失了鲜活的自我,缤纷世界与之隔绝,他们不再顾及最最重要的自己的体验、感悟和思考,他们习惯于回到古代,复述经典,习惯于用华丽的语言外壳包裹贫弱、苍白的情感和思想。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剧,也是人才培育者的悲剧。

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局面正在改变。

在2007年最新颁布的《考试大纲》中,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已作了调整,变得更具体、更切合学生实际。比如在“有文采”一项中,以“用词贴切”取代了“语言生动”,以“有表现力”取代了“有意蕴”。这表明高考作文已从指导思想上开始反对追求华美、堆砌词藻等不良文风。

2007年江苏省那篇《怀想天空》的优秀作文最终被何永康教授判为54分,何教授在解释提高17分的点评文字中写道:“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③归根结底是一个“真”字啊!

有了上述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和借鉴,对于学生“作文究竟该怎么写”这个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相信我们这些身处一线的语文教师该有清醒的认识了。

注释:

①③见2007年7月2日《中国青年报》。

蚂蚁给我启发的作文450字 第13篇

公园真美啊!迎着香气来到花坛旁。花坛里的花真多啊!无论闻到哪一朵,香气总会洋溢满鼻。突然,我看到花坛边上有些黑黑的东西,像小小的黑豆。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蹲下来仔细观察。噢,原来是一些蚂蚁在排着整齐的队伍走着呢。它们的踏步声,震得我能听见;使人心惊肉跳。我万万没想到,这一群蚂蚁,虽小,但它们的气魄士这样强大!突然,它们的面前出现了拦路虎---一条大青虫。我继续镇静地看着,等着接下来的“好戏”。

大青虫用贪婪的眼光看着蚂蚁们,蚂蚁们也用坚定的目光注视着大青虫,丝毫没有害怕的意思。忽然,领头的蚂蚁迅速“冲”了上去,咬住了大青虫的头。后面的蚂蚁也毫不示弱,分别从大青虫的后方和左、右侧攻击大青虫。大青虫疼得满地打滚,最后还是被蚂蚁们齐心协力地咬死了。

蚂蚁们兴奋极了,用触角相互碰了碰,像是击掌庆祝胜利。这时,领头的蚂蚁想搬起大青虫,把它拖回窝里。可它班了好几次,大青虫纹丝不动。它旁边的一只蚂蚁连忙招呼同伴们来班大青虫。十几只蚂蚁立刻一起搬大青虫。终于大青虫动了动。见此,蚂蚁们同心协力地搬起大青虫,把它拖到了窝前。

正当蚂蚁们想把大青虫拉回窝里时,又有问题出现了,蚂蚁又窄又矮,大青虫又高又胖,这么能把大青虫拉到窝里呢?这时,其中一只蚂蚁进了窝,不一会儿又出来了,它的身后还跟着几只蚂蚁。噢,原来它是找援军啊,只见三十几至蚂蚁爬了上大青虫的身体,一起开始咬大青虫。不一会儿,蚂蚁们把这大青虫咬成了许多块,它们一只举一块,不一会儿,就把大青虫搬回蚂蚁窝。

关于蚂蚁给我的启发作文200字 第14篇

一天,我在阳台里观察植物的时候,无意之中发现了几十只正在搬运食物的红蚂蚁。起先只有一只蚂蚁在搬运食物,见自己搬不动,急忙回巢叫来几十只蚂蚁一起来搬这只死掉的虫子。蚂蚁们费尽 全身力气,才把一条腿咬了下来,把那只虫子的脚运回洞里……

我从这件事中,领悟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做什么事情都会变得容易的。俗话说得好: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好商量;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我们人类应当向蚂蚁学习,学习它们那种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可贵的精神。旧中国的人们因为不知道团结,才被那些侵略者趁机侵犯我们的国土。今天,我们要好好学习那种可贵而又团结的精神。

但是,成功不是光靠团结,主要靠的是默契与友谊。因此,我们要多与朋友交往。

关于蚂蚁给我的启发作文200字 第15篇

记的有一次,我看到好朋友—蚂蚁们正在运东西准备搬家,我心想:如果它们走了,谁和我玩呢?如果它们走了,谁能让我出气呢?如果它们走了,还有谁能让我开心呢?想到这儿,我赶紧回家拿来 了一个很大很大的纸壳子,把蚂蚁们盖住,不让它们走。于是,我就回家了。

第二天早上,我起床后发现外面积水成河,原来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一下想起我的蚂蚁朋友,就往外冲,冲到放纸壳子的地方,我看见纸壳子漂走了,赶紧把手伸进水里去捞,一边捞一边说 :张朝晖,你怎么这么笨呀!结果捞出来的全是尸体,蚂蚁群死无葬身之地,个个都变成了冤死鬼,我后悔不已,要不是我,蚂蚁就不会死的。

国际学校里是怎么教孩子写作文的 第16篇

http://blog.sina.com.cn/yundaicc

因为把Max送进了国际学校,所以有机会近距离了解西方的基础教育。今天要说一说写作。

对于一年级的小孩子来说,“写作”这个词有点儿大。但老师的指示是:造些稀奇古怪的句子来,越滑稽越好!这样一来,写作就脱去了高贵的外衣,成了一个6岁的孩子也可以把玩的东西。

以下是Max独立完成的几个句子:

Angry Aaron eats appetizing apples and ants. (愤怒的Aaron在吃美味的苹果和蚂蚁。)

Deadly David danced with dinosaurs in the dustbin. (致命的David和恐龙在垃圾桶里跳舞。)

写完了,他乐呀!我看了也乐,心想小孩子的想象力真是丰富得可以。

老师还要他们写故事。这个有一定难度,所以一个故事要分很多堂课一点点写完。有一次的主题是《小红帽》,这个经典童话在岁月的变迁中已经衍生出很多版本。老师挑了3个版本讲给大家听,里面的小红帽有好孩子,也有坏孩子。然后,他们被要求写一个自己版本的小红帽。Max的版本是这样开头的:“在很深很深的海洋里,有一个叫‘小红帽的小乌贼。他之所以叫‘小红帽,是因为他是整个海洋里最最红的一只乌贼……”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不得不相信Max自有他的写作天赋,只是自己没有发现。

基于以上认识,我把Max送到了一个外教的写作班。上课时,教室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大叫和狂笑声不绝于耳,到底是在写作还是在party呢?Max下课出来的时候,满头大汗,两眼放光,精神亢奋。原来他们第一堂课是要挑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动物/东西来做自己下面要写的故事的主角,每个人当然免不了要介绍一下自己的主角。Max那两天刚看了电影《Water Horse》,对水怪深度痴迷,所以手脚并用地向同学们介绍了这个被他称为Soosoo的水怪。由于每个小孩都是自己故事主人公的铁杆粉丝,所以每个人说起来都兴奋不已,然后这种兴奋互相感染,循环往复,层层叠加,就形成了一个派对的场面。

老师的策略是:先吊你的胃口,就不让你写!然后在接下来的课程中, Max陆续接触到了开篇、结尾要怎么处理,人物要怎样才有个性,以及什么是情节等听上去非常高深的写作理论。至于他究竟吃进去多少,我不得而知,不过对于老师敢于把这些东西教给六七岁的孩子这一勇气本身,我就已经很佩服,让我觉得自己真是小看了我们的孩子。

上完8堂课,在主人公换了好几次之后,Max总算写成了一段有头有尾的话,现翻译如下:

有一个名叫“男孩”的女孩。一天,她去上学,可是到了学校,却发现眼前有一扇门在移动。她把门打开,又发现越来越多的门在她面前移动。她打开一扇又一扇的门,当最后一扇门被打开的时候,她已经来到了一个森林。她在森林中穿行,觉得自己好像在一个隧道里。不过她并不在隧道里,其实是在一个甲虫的肚子底下!

没话说,喜欢!拿去给老公看,也喜欢,喜欢得不得了!

我小时候的作文强调观察多于想象,强调描写多于创造。不过,对中国作文教学的认识还是20多年前的黑白记忆了,想必现在的方法也有了很多改革。不知道本地学校的孩子现在是不是也能这样天马行空地写作,如果是,那真是太幸福了。

(责任编辑/王九)

E-mail:wangrong9413@vip.163.com

蚂蚁搬家启发六年级小学生作文 第17篇

今天,我闲来无事,就在前面的小院走着,忽然看见一只蚂蚁在爬来爬去找东西吃。我就想拿一块饼干喂它。我拿了一块饼干来放在它的前面想让它搬回家,可是那只蚂蚁只是嗅了嗅我的那片饼干就走了,过了一会儿,有许多蚂蚁朝这边爬过来,围着饼干绕来 绕去,然后一只只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把饼干一点一点的搬回家。它们走的很整齐,好像一支军队抬着自己的战利品回家,原来蚂蚁多了力量也大了。

在我仔细观察的同时心里产生了一个疑问,蚂蚁是怎么叫来它的同伴?我观察后就查了查资料,原来蚂蚁是凭着嗅觉,沿着它来的路去找到它的同伴,然后用它的触角传递信息,蚂蚁们就知道这边有吃的了。

蚂蚁 就是靠这种团结的力量来生存的。

上一篇:2024年兰西县征兵工作会议主持词下一篇:分公司挂靠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