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的作文

2024-05-16

万里长城的作文(精选18篇)

万里长城的作文 第1篇

今天天气真好,我和妈妈和姐姐一起爬长城,我们到了长城,我看见长城的路很长,我和妈妈姐姐爬了很久。

我们爬长城的路上有许多有趣的事,我跑到第一个长城洞上,长城洞上有一个楼梯我上去了,上面有个看景区,我又跑到第二个长城洞结果我在爬第二个长城洞时候我就坚持不住了,妈妈说;坚持就是胜力。

我们爬呀爬终于到了,那你有座庙,那庙里许多东西,有许愿池,也有祝福亲人等。

下长城比较简单不一下就跑下去了。

长城毛泽东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我爬上了长城,北京的八达岭长城。终于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长城真长啊!好像一条巨龙盘旋在那崇山峻岭之中,弯弯曲曲、忽上忽下,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根据史料记载:长城总长21196.18千米。爬上长城感觉自已就像是苍海中的小舟,就像沙漠中的细沙,在这条巨龙面前自已显得渺小无比,可是我的心却变得像大海一样,像沙漠一样宽广、无垠。长城由一块块巨石砌成。在那没有任何机械的年代,我们的祖先是怎样把一块块重达百斤的巨石搬到山上去的呢?看到祖先因地制宜建造的长城,时而平缓、时而陡峭。我空手在上面爬一段就气喘吁吁了。真是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再看长城边的树木郁郁苍苍,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仿佛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那漫山遍野的大树远远看去,让人心旷神怡!

“长城”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奇迹,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作为中华儿女的骄傲。今天我也不负所望地爬到了八达岭长城的最高点,当了一回真正的“好汉”。

万里长城的作文 第2篇

从顾景楼往前看就能看到临海古城的一半,往南看,清澈见底的东湖映入眼帘,往西南看,就能看到附中在开运动会,那里人山人海,真壮观!我们走到百步峻的时候,汪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将军,百步峻总是要倒,有一天,一只鹿从他前面掠过,他叫士兵按照鹿的脚印修路,果然修好了路。我们还看到豆蔻,豆蔻呈U形,望口呈口形。

走过百步峻,我们来到了白云楼,如果是乌云密布的天气,站在峰顶,似乎感觉自己是神仙,仿佛可以呼风唤雨。在有风的时候,轻纱般的白云有的逶迤伸展,有的像飞腾的龙,有的像卧藏的牛,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在江南八达岭能看到瓮城,瓮城像问好,据说是打敌人的法宝。首先把敌人引进来,再将门关了,再关门打狗。正应了那句成语瓮中捉鳖。

万里长城的作文 第3篇

一、直接用材料的观点作为◎◎标题◎◎

这种拟题方法简洁明朗, 一目了然;文章的标题就是文章的观点, 旗帜鲜明。拟题时最重要的是能够准确揭示出材料的观点。有的材料出题者的情感倾向很分明, 考生只要善于选择, 就能找准材料的核心。如今年安徽卷的材料中“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便可以直接用来作为文章的标题, 因为这句话即材料的中心。而有的材料出题者情感倾向并不分明, 可以褒奖也可以否定, 这时需要我们从自己感触最深的一面来概括材料, 提炼观点。提炼时要以材料为依托, 从材料中来又有所超脱, 力求语言隽永, 新颖有个性, 让老师眼睛为之一亮, 心灵为之一振。如今年湖北卷的材料可以拟题为“发展是把双刃剑———从书信的消失说起”, 也可以拟题为畏惧失去就是害怕进步”, 对书信的消失持一种达观的态度。

对于多则材料, 观点的提炼必须能够涵盖所有材料, 不能顾此失彼。例如: (1) 吴王夫差时刻不忘勾践大败吴国之耻, 励精图治数载, 终于将越国打败, 使越王勾践成为了他的奴隶。 (2) 朱起凤当教师时曾误批学生卷中“首施两端”遭众生讥笑, 便从此潜心于训诂学的研究, 后来写出了著名的辞书《辞通》。 (3) 沈尹默年轻时书法就已有小成, 却遭陈独秀“字俗在骨”的当头一棒, 从此钻研书法, 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名家。 (4) 辜鸿铭做张之洞幕僚时被清末大儒沈曾植羞辱:“你要懂我, 还须读二十年中国书。”从此浸润于中国典籍之中, 十余年后成为大儒。这里四则材料, 无论是夫差的坚毅、朱起凤的风骨, 还是沈尹默的奋发、辜鸿铭的血性, 都是受辱后才发挥出力量和勇气, 因此可以拟题目为“知耻而后勇”。

二、用材料的关键词或关联点作为标题

用作作文命题的材料常常有关键词, 它是作文立意与拟题的突破口, 只要考生找准关键词并加以提炼, 便可以恰当地拟出文章标题。如去年江西卷的材料是“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 而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 而要想到你没有什么”。分析这两种说法看似矛盾, 实则对立统一, 从关键词“有什么”“没有什么”入手可以理解为人在生活上要追求简单, 在精神上要永不满足, 这样可以拟题为“知足与知不足”;而从关键词“想”“不想”入手可拟题目:“境由心造”“你的心态谁做主”。同样安徽卷从关键词句“注意安全”“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切入可以拟题为“治标与治本”“存善心与行善举”。

用材料的关键词作为标题, 往往言简意赅, 既富有思辨色彩, 又能体现思维的广度。再看这则材料: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美国迪斯尼乐园即将完工。然而, 各景点之间的人行道该如何设计, 始终让他大伤脑筋。最后他决定在迪斯尼乐园的空地种上绿草, 提前开放。半年过去了, 草地被游览的人们踩出许多小道, 别致自然。这时格罗培斯便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后来, 这些人行道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设计。阅读这则材料, 很容易提炼出“人为设计”与“顺其自然”两个关键词, 一组合标题就水到渠成。

对于多则材料, 则要找准材料的交集, 用它们的关联点作为标题。材料的关联点往往是内在的, 需要我们善于洞察, 以免被表象所蒙蔽。如材料: (1) 2012年2月27日,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侯逸凡, 用无偿献血、成为志愿者的方式, 来过18岁生日。 (2) 享年93岁的国学大师任继愈, 生前不过生日, 理由是没有时间;但他多年坚持每日4时起床工作, 右眼几近失明, 仍坚持每天工作六七个小时。 (3) 美国众议院通过决议, 纪念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哲学家孔子诞辰2560周年。分析这三则材料, 发现它们表面上是在谈是否过生日、怎样过生日, 其实是以此为凭借谈生命的价值, 所以可拟题为“生当如夏花之绚烂”。

三、巧引诗词名句或成语作为标题

诗词名句清新典雅, 含蓄隽永, 脍炙人口。巧妙引用诗词名句作为标题, 可以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广泛的共鸣, 可以提高作文标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 给阅卷者“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良好印象。引用贵在“巧”, 即引用一定要服务于文章的主题, 主题是灵魂。可以直接引用, 也可化用。如:对去年湖北卷的材料可拟题为“云中谁寄锦书来”、“怎一个‘愁’字了得”, 引用李清照的词表达对书信渐渐退出当下生活的一种无言的感伤。对去年全国新课标卷可引用刘备的“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 来阐述随手的小善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既救了船主的孩子又获得了船主的谢忱。巧妙引用诗词名句作为标题, 重在平时的阅读积累。

成语凝练精辟, 妥帖自然地引用, 能够增强标题的力度, 使情感与思想的表达如虎啸山谷, 铮铮然有生气。如面对去年安徽卷的材料, 可拟题为“临渴掘井?未雨绸缪!”、“‘厝火积薪’和‘曲突徙薪’”, 前者融入标点符号, 取舍分明, 醒人耳目;后者以两个简洁的成语对应材料中两则条幅, 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要从根本上防患未然的观点。用成语作为标题, 干脆利落, 常常让人过目不忘。

当然, 还可以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灵活运用句式来拟标题。如:“走向春天的通行证” (2012全国卷) 运用比喻, 生动形象, 能够唤起读者艺术的美感而“一见钟情”;“今天, 你问候了吗” (2012重庆卷) , 以问句来引人思考触发联想, 是细心的提醒, 是温馨的关爱, 语言亲切自然。

皮肤,人体的“万里长城” 第4篇

显微镜下的皮肤

“冰肌雪肤、软玉滑香”,历来都是文人墨客用来形容赞美美女皮肤的。但是,如果用放大镜来观察,您就会看到皮肤有许多深浅不同的皮沟和高低不同的皮嵴。手指、足趾末端的沟纹较深且终身不变,这就是指纹与足纹。指纹不仅在医学上可以帮助诊断疾病,而且还是公安、司法部门用以侦察、破案的重要线索。

皮肤的厚度一般在 0.5~4.0毫米之间,不同部位皮肤的厚薄也不完全相同。从解剖上来讲,皮肤可分为三层:最外一层是表皮,中间叫真皮,最下一层叫皮下组织。表皮最薄,大约0.2毫米,与外界直接接触。真皮比表皮厚 5~20倍,是最厚而又结实的一层,而皮下组织则主要由脂肪及疏松的结缔组织所组成。

皮肤:人体的“金钟罩”

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屏障。它覆盖在身体表面,柔韧致密,对一般轻微的损伤,有较强的修复能力,几天之后便能完好如初。正常皮肤多呈酸性,不利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繁殖。因此是抵抗病原侵入的屏障,也有人把这种屏障称为“酸罩”。由于有了这层屏障,人体就像武侠小说中所说的具有“铁布衫”、“金钟罩”功夫,使病菌不能轻易地入侵。所以说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预防疾病发生的作用。

皮肤有许多附属器,包括毛发、毛囊、汗腺、皮脂腺与指 (趾)甲等。其中皮脂腺分泌皮脂,一般人一昼夜可分泌出皮脂 15~40克。皮脂对皮肤的光滑、滋润起着重要作用。此外,胸、脊、面部及腹部皮肤还具有呼吸作用,使它在气体交换时对自身细胞起到营养保健作用。因此,奉劝那些喜爱浓妆艳抹的人,每晚睡前务必要先洗脸卸妆,让皮肤细胞呼吸通畅,以免“憋死”皮肤细胞。

以肤为镜,可以知疾病

皮肤也好似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某些全身疾病早期的蛛丝马迹;皮肤又像一个窗口,能够通过它窥察内脏所发生的某些病变。

例如,患恶性淋巴瘤时,发生皮肤瘙痒者可高达1/4;人们俗称“血癌”的白血病,也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一些肝胆疾病也会使皮肤发生瘙痒。此外,皮肤苍白可以反映贫血,皮肤黄染提示肝胆疾病。因此,人们在排除皮肤有关疾病后,还应未雨绸缪,追踪观察,及时发现某些全身疾病。

人的情绪变化也与皮肤密切有关,皮肤能够体现和接受人的情感。譬如,人在兴奋激动时,面孔就红润发亮,害羞时会突然发热潮红,恐惧或愤怒时又会苍白发凉。不良的精神刺激还会诱发某些皮肤疾病,常见的“斑秃”(俗称“鬼剃头”)原因之一就是与长期情绪紧张有关。相传在二次大战中法国士兵被围困后,惶惶不可终日,以至发生了“斑秃”的流行。

皮肤是保护身体的重要器官,要养护好皮肤,应坚持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给予足够的营养,多食新鲜绿叶蔬菜和水果,多饮水,以保持皮肤的“水色”;避免在烈日下曝晒,炎夏外出时戴宽边帽、撑遮阳伞,这些都是保护皮肤的有效措施。

万里长城的作文300字 第5篇

长城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我想:那弯弯曲曲的高山,要把砖石砌在山上,可是很不容易的。啊!雄伟的长城,远看像一条巨龙,近看才知是长城。美丽又雄伟的长城,让我目瞪口呆。我们来到山脚下,乘坐缆车。这种缆车结构比较简单,脚下是全空的,当缆车徐徐上升,脚下是深深的山谷,大块的岩石、成片的树林,犹如一大片绿色的海洋。二十分钟以后,我们来到了山顶,踏上了长城。我们一路向上攀登,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了。爸爸鼓励我:“加油!前面就是的烽火台了!”我咬牙坚持着,终于登上峰。我站在烽火台顶,远远望去,一番美丽的景象展现在我眼前,连绵不绝的山峰,雄伟无比。我被深深震撼了!

我望着一望无际的长城,心想:古时候没有先进的大吊车,全靠老百姓把一块一块巨石背上山,用辛苦的汗水换来万里长城的雄伟,建造万里长城的建造者更伟大!

万里长城的作文300字 第6篇

今年寒假,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到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去旅游。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也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圣地。北京有故宫、圆明园、北海公园、颐和园很多古迹,但其中我最想去的就是万里长城了 。

一大早,我们一家人来到八达岭长城脚下,个个怀着激动又兴奋的心情,迫不及待的往长城上奔去,爸爸妈妈一边照顾着爷爷奶奶,一边还照顾着我。一开始我们全部信心百倍,你追我赶,可不一会儿,我就累的气喘吁吁了,爷爷、奶奶也累的坐下休息了。这时爸爸给我们打气,鼓励我们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大家再坚持一下,到了山顶,我们可都是好汉啦!”休息了一会儿,我们继续往上爬,贵在坚持,我们终于来到了山顶烽火台。我站在高高的长城上往下一看:雄伟的长城像一条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在山峦之间,看不到尽头,真是太壮观了。

我不禁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感到骄傲,是他们用智慧,创造出了这样的奇迹。在人类登上月球后,唯一能从地球上看到的建筑物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我爱我们的祖国,我爱长城。

万里长城的作文300字 第7篇

妈妈告诉我,以前的人修建长城是为了打仗,但那高高的烽火台已经很久没有燃起狼烟了。我想,这是件好事吧。

清晨,整个长城被蒙蒙的雾环绕着,隐隐约约能看见天上的星星和山里的灯光。两旁的树木静静地在雾里站立着,似乎也和我一样,还没睡醒。

中午,雾散了,整个长城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像是有巨人沿着山脊走出了一条路,随着地势起伏不定,连绵不断。又像是镶嵌在绿色树林间的白色丝带,蜿蜿蜒蜒地通向东西两边,人们一点点地分散在这条丝带上,开心地拍照、玩笑。人们像洪水般涌了进来,要是下起了大雨,从高处望去,人们撑着伞,像一个个蘑菇走来走去。

夜晚的长城游人少了许多,像是一条沉寂在黑暗中的巨龙,只有挂在身上的彩灯,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在作伴。经过了一天的喧嚣,长城带着一身的“到此一游”又一次进入了梦乡,悄悄地等待新的黎明的到来。

万里长城的作文 第8篇

为了高考,高中生的生活面相对狭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主要抓住了以下3个环节来提高观察意识,培养观察兴趣。

1.每天的新闻联播。电视这一现代信息传播手段传播的信息日益丰富,速度非常迅捷,内容形象可感,对中学生来说比书面阅读更具吸引力。教师可利用这一间接观察手段,引导学生努力克服消遣趣味性收视倾向,帮助学生有目的地积累丰富的材料,开拓视野,丰富生活体验。我校每天晚上7点开始组织学生收看新闻联播,短短的三十分钟让学生足不出户也能知天下事。当然,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新闻的敏感性。同样的事件,观察敏锐的同学会深入思考,见解深刻,比如2007年江苏高考有一篇满分作文,考生巧妙地抓住了太湖蓝藻爆发事件,发出了怀想明净天空的感慨,虽然语言稍嫌稚嫩,专家组还是毫不犹豫地给了满分。将观察的视角转向社会热点,捕捉时尚元素,给作文注入生活的活泼泼的泉流,是一种敏锐,更是心怀天下的表现,比起埋首于故纸堆,拼命拣拾那些过时的素材,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吗?

2.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平时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学校组织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就成了他们积累社会素材的极好机会。只有走出学校,切身感受生活的气息,体味工厂、超市、敬老院的人和事折射出的人生百态,获得社会经验,关心他人与社会,学会交往与合作,才会有事可叙、有情可抒、有理可论。

3.日常生活。学校、家庭、社会生活,同学的日常交流、家长的见闻无不能增加学生的见识。生活处处皆学问,只要做个有心人,学校里同学的一件趣事,饭桌上父母的几句闲谈,上学路上的一些场景,无不能在笔下变成丰富多彩的文章。

想象是在观察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是人的创造力中最宝贵的一种品质。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过程,它是指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经过改造、重组、联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活动。通过观察得来的物象常常是静止的、孤立的,要使这些物象变成饱含作者丰富情感的意象群,深入地思考其中的意义,就得借助于想象。古人云“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想象的作用不可小视。

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有以下几个对策:

其一,利用教材,续写、扩写。

《项链》这篇文章,很多教师对续写结尾的作业情有独钟,这是因为这样的练习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可以凭借对课文的理解,借助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去自由地构想。

扩写比续写要稍微简单些,在不脱离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也可以增加一些议论、抒情。我国的古典诗歌用语简洁而意境深远,意象丰富而表达含蓄,为读者理解和体会其内容和情感留下了空白。老师在教学古诗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去填补这一空白。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借哀景写哀情,为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到底国“破”到什么样子?草木“深”到何种程度?为什么花会“溅泪”、鸟会“惊心”?教师让学生将这幅图景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出来,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述能力。

其二,命题作文训练。

1991年“圆的想象”、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都考查了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2007年江苏高考的“怀想天空”更是给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2007年10月,我所带的两个班级的同学都参加了江苏省第七届高中生作文竞赛的初赛,作文题目是3个:《说“X”(从0~10以内的数字中任选一个)》《赛点》和《假如我是他(她、它)》。第一和第三个题目要想写得出彩,想象力的作用不可忽视。说“X”,必须赋予0~10之间的数字独特的含义,有一个熟悉的有关数字的口诀是:“0像个游泳圈,1像一根竹竿,2像一只天鹅,3像展开翅膀的老鹰,4像一面旗子,5像虎克船长的手,6像一枝耳掏,7像倒写的L,8像一副面具,9像二分音符。”这个口诀反映了编写者丰富的想象力,但如果学生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是比较浅的。学生必须动一番脑筋,由这个数字引发出意蕴深刻的内容,体现出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经过启发,学生的立意大多没有走常规路子,学生的想象主要有:0代表着一切从零开始,代表着从容的处事态度;像圆月勾起了思念之情;是封闭的圆圈,束缚了人的思想……1平凡中寄寓着伟大,屹立于天地之间;是一丝细雨,融入了人的内心深处;1笔直沉稳自强……10是完美的象征,十全十美是人人都向往和追求的,但完美是不存在的,我们要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

《假如我是他(她、它)》这个题目就是一种设想、一种展望,角色的转换要求学生大胆想象,但是,你想象的事情必须符合角色的身份。要有独创性就得是新鲜的故事或是与众不同的人物,要塑造新形象,表达新思想。

很多同学的作文回到了历史,变成了李白、杜甫、陶渊明、辛弃疾……我班的柏雪同学写的是《假如我是辛弃疾》,文笔很流畅,对人物的把握很到位,但只获得了三等奖,究其原因就是选材老套,没有新意。获二等奖的马瑾同学没有从故纸堆中去寻找人物,而是独辟路径,假想自己是“燕子”,将她的成长过程与燕子密切结合,“小时候,它是我童谣里的舞伴”,我也做着童话般的梦;十三四岁时,学业让我变得忧伤,也读出了归燕的淡淡哀伤:十七岁时,我理解了燕子的执著精神,变得成熟起来,“迷惘的心灵”获得了重生。小作者体现的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相信每一个同学都有相同的感受。她的选材来源于生活,但是作者没有空洞地说教,而是用心创造,用富于情感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活动来打动人心,巧妙的叙述角度已胜人一筹。

其三,阅读大量想象力丰富的作品。

万里长城的历史与迷思 第9篇

关于西潮东渐,过去西方汉学界对近世中国史的著作,常遵循一种西方冲击、中国回应的模式。其特点之一就是无论对西潮冲击是褒是贬,都忽略中国自身从政治经济社会到文化思想的内在发展。六十年代后,美国学术界逐渐左倾。在此大潮中的不少美国汉学家们,往往因西方过去侵略中国而产生一种负疚感,所以倡导一种要“在中国发现历史”的研究取向。柯文(PaulCohen)教授以此为题著有专书,前几年已由中华书局出了很不错的译本。这个新的研究取向当然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可是读了柯文一书仍不免觉得有些“隔膜”。盖柯文一书主要是对七十年代以前的美国汉学界主流进行批判的反思,而从中国的视角观之,其所批评的一些主要观点不仅不错,实际上可以说还认识发展得不够。

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不能一一涉及,只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柯文批评了费正清学派关于西潮入侵以前中国只发生“在传统范围内的变化”的观点。虽然柯文正确指出了费正清等人所注重的是中国的不变即缺乏西方那种“根本转变”的一面,但柯文在批评的同时将这一观点本身亦视为不妥而摈弃,则不免矫枉过正了。实际上,费正清诸人或许是无意识地触及到了儒家或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流中的一个根本要点,即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实际上,在传统范围内变即温故而知新,正是两千年来中国士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若从此角度去探索,或可解释为何西潮未到或初到中国时,士人总是“回向原典”去寻找变的思想资源。到西潮大盛后,才接受近代西方破而后立的所谓“超越进步观”,与传统彻底决裂。费正清等若沿此取向研究,本可证明西潮的冲击对中国的影响实超出一般的认知。柯文等若依照这一真正中国式的“在传统范围中变”的取向,本来也可见到费正清等所不曾见之处。惜乎柯文等在安身立命处恐怕多年也是秉承超越进步观的,所以将前一辈破得太厉害,无意中将其好处也破掉了。

林本人虽然出自哈佛,也曾撰文对费正清学派有所批评,但他的研究范围仍在较传统的政治军事外交史之中,所以有意无意间恰符合中国“法而后能”的取向。其人文笔极佳,言之既文,行之则远。因之书出以后,颇获佳评,被美国“史书俱乐部”选入,包销二千五百册。两年间该书已印出二版,最近更出了意大利文版。在学术著作一般销售不上千本的美国,这样的接收率是不多见的。不过林著的主要价值还是在其“变而后大”的一面,所以美国《出版商周刊》将其誉为是改变了西方对中国基本构想的几本书之一。

林著变而后大的一个特点即在其熔古代近现代为一炉。美国的汉学,古代和近代几乎是两个不同的学派。前者相对更重史实,后者则偏重诠释。古代史学者通常更多或更易于接受一些中国的观念和认识方式,近代史学者则更多以西方的观念模式来认识中国。这当然只是言其大处,古代史学者中自不乏以希腊罗马中世纪模式套中国者,近十多年许多近现代史学者也日渐主张应以中国为中心,更有人明言应学习古代史的学风。但直至今日,两造在学风上的差异仍十分明显。例如柯文就曾指出费正清等编著的《东亚史》的古代部分和近代部分在风格上有时自相矛盾,就是双方学风相异的显例。林《长城》一书所论述从先秦到八十年代,跨度甚大。但其重心,则是明代的长城修筑及其相关的政治军事外交问题。这样一种突破常规的布局自有其风险。盖一般言史,或以断代或以种类区分之,而林书不仅时间上下延伸甚远,类别上亦不能简单以军事或外交或建筑史概之。实际上是一史学范围内的跨学科研究。这在今日极讲究名份认定(identity)的美国学界,自易引出名份不清的问题。其间的祸福利弊,恐非一言能以蔽之。

林著能“变而后大”,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林氏突破常规的取向。林氏对人们视之为当然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观念均不轻易接受,而是批判地印证。的确,这是一部对西方流行的“中国世界观”概念进行挑战的力作。依以前西方流行的看法,中国的历史发展是一个边界清楚和文化内凝的连续进程,即以长城为屏障分夷夏,华夏族在关内基本不受打扰地自在发展。而中国的对外关系,亦在文化决定论的夷夏观的影响下维持连续和稳定。林氏以为这些观念或多或少都有问题。而其根本性的挑战,则在于破除传统的文化决定论。林氏指出,中国几千年发展中的变与不变、胜败长短并非全由文化决定,而常是特定时代的具体政治风云或政策争论的结果。具體言之,北方游牧民族的南来,不仅给中原政权造成军事政治困扰,同时更触及到中国的名份认定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换言之,“中国”首先是一种文明呢?还是一个国家?是国家,则种族和地域的界定均甚要紧。是文明,则不必以种族地域分夷夏。如是则以修筑城墙来隔断某些民族和地域,从根本上是与中国文化中的天下(Cosmopolitan)倾向背道而驰的。这样一个名份问题在中国历史上渐成道义问题,感情成分甚重,而且从未被确切地回答过。

实际上,从先秦起就有筑墙拒北方游牧民族之举,历代筑墙者亦不少见。但长城在军事上从一开始就并未起到屏障作用。今日所见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就不曾能阻挡满人南下。清初几位皇帝的“御制”诗中,常有挖苦长城无用的句子。长城既无作用,各朝代仍须自己重新界定其北疆,界定时也并无一条固定的界线为依据。所以中国北疆的走向历代始终不定,有时广袤而开放,北向甚远。由于包括各族住民,其时对中国概念(Chinese-ness)的界定即趋天下的倾向,文化也并不内凝;有时则窄而关闭,疆域约仅包括农耕的汉族或更小,此时对中国概念的界定则采民族的倾向,夷夏之分遂清。故长城的修筑与否,并非仅在文化决定论的夷夏观影响之下。各朝或修或不修。即使在修筑长城的那些朝代,比如林集中讨论的明代,修城也是几个选择中的一个。历史上和亲与远征都曾是得人心的举措。明代是在这些选择都办不到时才确定筑城的。

林氏认为,某些举措之所以不能被采用,常常也并非依其本身的功效利弊而定,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帝王与士大夫之间的权力之争。这样的争夺在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宫府之争,一般又称为“道”与“势”之争或道统与治统之争。其由来既久,而且从无制度上的根本解决。一般而言,帝王将中国视为朝代的,将政治视为血统的。而士大夫则将中国视为文化的,将政治视为道德的。这部分是因为晚周“礼崩乐坏”之后,贵族式微。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以教育的尊贵来代替血统的尊贵,最后完善成科举制度。故特别增强了士人强调文化教育重要性的倾向。更重要的是,士人与帝王之争,在某种程度上不啻是口与手之争。士人要争取的理想境界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要做到这一点,只有给“中国”一个独立于朝代之外的客观文化界定,强调道义为政治的基础。由于强调文化区分,其中国概念是民族取向的。但是口终斗不过手。中国历代思想意识活跃皆在乱世,几乎已成常态,便是口斗不过手的明证。故帝王强大时,以其个人力量和血统为统治依据,对中国概念的界定则是天下取向的,对外族问题也更容易灵活处置。不过口虽斗不过手,手也终不能征服口,实际上也离不开口。结果是双方又斗争又协作两者并存。林氏以为这种对中国概念的文化界定和朝代界定的并存,恐怕正是中国得以长久持续统一的一个重要因素。

盖士人强调道义为政治之基础的好处即在于其可在帝王强大时借道义为依据批评帝王,而在帝王太弱时又可借道义为凝聚社会的基础。但文化界定的宽严失度颇易造成政策冲突无法解决。以边界为例,在帝王看,其所控制的便是领土。从文化看,就有必要采用一种具有超越约束力的夷夏区分。结果是对外政策实际上处于政治内争的影响之下。官僚间的政争和政策之争,通常也被道德化。而道德判断一引入政争,妥协即不可能。盖争斗的双方必不断提高政争的价码,以在“道义”上压倒对方。故在对外政策上要接受“化外”民族为平等或与其妥协,实在难上加难。于是贬和平为出卖,以高不可攀的理想为实用措施的对立面,通常都能使重实效的政策失去立足点。故林的结论,中国对外关系的一个特征即将道德判断注入政策争辩,由此而引起另一个特征即不妥协。在此二特征影响下的中国对外关系,决非持续而稳定。常见的倒是分歧,因政争而成僵局。明长城即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其既未起到隔断夷夏的屏障作用,也不是什么文化一致的產物,说到底不过是政治分歧或政策争论的结果而已。

不仅如此,长城在中国历史上也绝非一直是正面象征。相反,从汉代起,长城在中国的上层和民间文化中,都是与失道而徒恃武力的暴秦相关联的负面象征。从贾谊的《过秦论》,到汉乐府诗以及民间的孟姜女传说,无不如此。明代筑城,为趋避此恶名,乃呼为边墙。直到八十年代中,明长城下的农民仍称此长城为“老边”。也是在明代,长城渐为欧人游记所提及。初尚平实,所说长城的长度不过几百英里。到明长城完工后,欧人记述的长城尺度日涨,并渐附会为早年的秦长城,更增加其神秘性和吸引力。到十八世纪,西方许多关于中国的“迷思”在欧洲形成,长城亦然。其中启蒙主义大师伏尔泰居功甚伟,英人则首推那位不向乾隆皇帝磕头的特使马尔戛尼。从这时起,长城渐被捧为人类奇迹。到十九世纪,近海滨一带老龙头嘉峪关一带的明长城,已成旅华洋客常去的“秦长城”胜地了。

通俗文化声势一大,也要影响精英文化。约在此时,西人的历史理论中也渐将长城引入,多少或与西方传说中的亚历山大墙附会,关于长城使匈奴不再南下,遂北向而使罗马覆灭的说法渐成通论。到十九世纪末,现在流行的关于长城的观念已完全树立。并开始引起想象。唯一能从太空看到的人类创造物的说法即源于此时,到二十世纪初已广为西人所接受,在各种读物中常可见到。

随着西学东渐,这些有关长城观念又回到中国的怀抱。一九一八年,孙中山在《孙文学说》中尽采西人成说,视长城为中国最伟大的工程,并授孔子赞管仲意表扬长城说:“倘无长城之捍卫,则中国之亡于北狄,不待宋明而在秦汉之时代矣。”孙氏虽授西说,实抓住了当时中国的需要。盖民国虽然代清,因传统帝国崩溃而在中国文化中心造成的空白却未被填补。对中国这样一个依靠统一性和象征性的文化秩序来维系凝聚力的国家,将长城转化为一个正面象征,正适应了这一需要。长城形象在中国的时运就此逆转。

但这转变是缓慢而不完全的。新文化运动中人便不似孙中山这样积极地看待长城。鲁迅曾一言以蔽之:所谓长城,

其实,从来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住。现在不过是一种古迹了,但一时也不会灭尽,或者还要保存它。

我总觉得周围有长城围绕,这长城的构成材料,是旧有的古砖和补添的新砖。两种东西联为一气造成了城壁,将人们包围。

何时才不给长城添新砖呢?

这伟大而可诅咒的长城!

鲁迅所见的“旧有的古砖和补添的新砖”,分明都非褒意,其中自有言外不尽之深意,但其表达的新文化运动诸人对长城的负面看法是明显的。实际上,如果说长城在军事上从未能起到屏障的作用,其“将人们包围”的功用恐怕也没有新文化运动诸人想象的那么厉害。

林以为,“九一八”之后,中日间的战争将人们对长城爱恨皆有的情绪转化成一种民族主义的情绪。毛泽东的“不到长城非好汉”和田汉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都体现了一种以长城为边防的含义。这种意义到“文革”时仍为毛泽东沿用。但田汉的歌词到底也暗示了“旧的长城”在军事上的无用。故长城的形象仍具鲁迅所见的两面性。

而传统的文化中国与民族中国的概念界说仍是不清晰的。中国既已成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一员,自必采西洋近代民族国家的界说。但在思想上,文化中国仍有生命力。美国的杜维明教授便正在提倡一种“文化中国”说。不过杜氏的“文化中国”在疆界上是天下取向的,在种族上恰是民族取向的,这与历史上的文化中国已大不相同。林特别以台湾和大陆先后送给联合国的礼物为象征来表达文化中国和民族中国在思想上界说仍不清晰的情景:台湾所赠是刻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一段古训的匾牌,代表一种以个人的而非民族的道德为基础的天下和谐的文化观;大陆所赠则是一幅象征着民族国家的以长城为图案的挂毯。但是不管将来的发展如何,长城作为一个多面的中国象征仍会屹立在那儿;同时又象一面镜子,照出外部世界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异想蹁跹。

观雄伟的万里长城作文 第10篇

观雄伟的万里长城作文

观雄伟的万里长城 今天,我去拜访了雄伟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最雄伟的地方是八达岭的那一段。那一段风景优美再配上那雄伟的`万里长城真是人景。万里长城全是条石砌成的,没有用任何工具,只是靠着无数双手和无数的肩膀砌成的。可是现在人们把雄伟的万里长城破坏了,长城上随处可见果皮,饮料瓶,还有私自摆摊收费等……于是我和同学们做起了爱城小卫队看到果皮和饮料瓶马上拣起来放到垃圾袋里,等垃圾袋装满了,倒到垃圾桶里。看见私自摆摊收费时马上纠正他们。大家可能会问我要是他们不听真么办?我会告诉大家,我们会马上通知环保队的叔叔来制止,看他们还听不听!一天飞快的过去了,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长城。

我登上了万里长城的作文 第11篇

寒假里,我和妈妈、爸爸一起去北京旅游。

二月十三日,我们登上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长城建筑在连绵起伏的山岭上,蜿蜒盘旋,高大雄伟,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城墙外侧砌着一个个城垛,上面有瞭望孔,下面有射击孔,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烽火台。居高临下,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看着这雄伟的长城,我感到它就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那高高的烽火台仿佛高昂的龙头,正欲腾空而去。

雄伟的长城啊!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我们将在你的自豪和骄傲中,迈开大步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我登上了万里长城的作文 第12篇

长城远看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时而高昂着头颅,时而凝视远方 ......近看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起的山群 , 让人一 靠近就有一种肃然起敬的心情 .

开始 爬长城了 , 我们就像快乐的兔子 , 蹦蹦 跳跳嬉戏着 , 打闹着向上爬 , 啊人真多啊 , 可谓人山人海 , 一开始爬的挺轻松 , 我想这还不是张飞吃豆芽 _____ 小菜一碟 , 可是坡越来越抖 , 爬起来也越来越有些费劲 . 人自然也越来越少 , 我也感觉 有些喘不过气来 , 汗不停的冒出来 , 我一屁股坐在台阶上 . 此时我多想身上有个螺旋桨像直升飞机一样飞上去 , 或者像小鸟一样飞上去 ...... 不过我没有放弃 , 就这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了山顶。当我到了最高的峰火台时,人已经寥寥无几了。此时我的心里很激动,因为我真的当了一回好汉。从高处往下看人如同蚂蚁,汽车如同甲虫。这正是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啊!

这时有一个老外跟我击了个掌,说 “you are very good!” 我说 “you are very good too!” 后来老外和我留了一个影 , 这张照片是友谊的见证 , 我将永远收藏这张照片 !

角山——万里长城第一山 第13篇

角山长城建于明洪武初年, 从山脚旱门关到大平顶共1536延长米。城墙大部分就地取材, 毛石砌筑, 局部为城砖和长条石砌垒。角山长城的高度和宽度, 有明显随山就势的特点。这里长城高度一般为7~10米, 宽度平均4~5米。在山势陡峭之处, 也有利用山崖砌筑的, 可窄到2.7米宽。这些墙段, 外侧十分险峻, 难于进攻;内侧又十分低矮, 便于登墙作战。角山形势险要, 角山长城也险峻异常, 这里的长城, 或低缓蜿蜒, 或直入云天, 远望如带倒挂山峦, 实为壮观。古诗云:“自古尽道关城险, 天险要隘在角山, 长城倒挂高峰上, 俯瞰关城在眼前”。

角山景区集山、城、寺为一体。大门是仿明代城堡建筑形式设计的, 其造型像个“山”字。正额“角山长城”的牌匾是原国务院副总理、中国长城学会会长黄华题写的, 背额“碧海雄峰”匾为当代诗人贺敬之的手笔。角山长城是明朝辽东镇和蓟镇两座军事重镇的界线, 建有敌台、战台5座, 关隘一座。站在角山最高峰大平顶上, 极目远眺, 令人遥想到当年古战场上锣鼓齐鸣、刀光剑影的壮阔场面。

角山山坳处有一座古朴雅臻的古寺——栖贤寺。明代书法家萧显、兵部左侍郎詹荣、监察御史郑己等都曾寄居于此, 潜心求学, 固而这里被誉为“山海关文化的摇篮”, 并修建了魁星阁。喜好古典文学的人可以到这里感受一下萧显等当年寒窗苦读的情景。

角山顶是观日出的理想之处, 在这里可以看到“瑞莲捧日”的壮观景象。夏秋雨季游览栖贤寺, 也许会遇到“山寺巍峨逼太清, 下方阴雨上方晴。阶前俯视蛟龙斗, 槛外高悬日月明”的奇景。“瑞莲捧日”“山寺雨晴”“角山云海”“栖贤佛光”被称为“角山四奇”。

走访万里长城的“样板间” 第14篇

常识里,样板房听得多,样边长城还是第一次听说,在前往的路上,同行的老师告知小编,所谓样边长城,是明开国大将徐达在修筑居庸关长城时,为保证工程质量,先选择部分险要地段修建长城“样板”,以此来标定长城的质量和规格。其原理,似乎跟建样板房是一个道理。

样边长城位于怀来县境内一个叫做庙港的小山村,进入村内小编是一路向村民打探方向,之后在一个岔路口出村往东,沿着碎石山路盘旋而上,眼前才出现一条蜿蜒的长城躺在燕山山脉的褶皱里。“废墟美”是样边长城呈现给小编的第一印象,似乎为了上山的便利,其中有一段甚至已经被炸断了,碎石满地。

样边长城长约3000余米,全部由见棱见角的条石砌成。想要爬上去有点难度,断壁残垣,几乎没有像样的石阶可以下脚。小编手脚并用爬上一截,放眼望去,淡黄色的墙体在郁郁葱葱的山林间,顺势延伸,中间几段突出的高处隐约还有烽火台的模样。遥念当初古人修城目的,除了示范作用,恐怕还有彰显大明威严的意图。试想,高山之巅,突兀一堵美轮美奂的高墙,足以喝令蛮夷不敢小觑。

关于旅游故事的作文:万里长城 第15篇

我刚到飞机场,就乘车去八达岭长城。我们到了那里,就乘缆车到长城的山顶。下了览车,我觉得这里的缆车和别的地方的览车不一样,别的地方的缆车没像这里的览车,一上一下的,很吓人。接着,我们沿着楼梯爬上长城的起点,我看见几个洞口,朝下一看,突然觉得自己在一百楼看下面的东西。妈妈告诉我:“这个洞口就是原来抗日打日本的时候,借助长城来打日本的。”然后,我和爸爸妈妈开始爬长城了,我刚跨上一步,就觉得自己整个人要从这上面摔下来了,只听妈妈又说:”儿子,你看长城凹曲型的,有点像古代打仗的时候守卫战在这上面一样。”最后,我和爸爸妈妈终于爬上了长城。这时,我觉得长城像巨人,像巨蛇,像巨龙,像山丘,像一座很大的飞机场,像一栋很高的大厦……

我喜欢爬万里长城!

雄伟的万里长城优秀作文 第16篇

登长城时,我发现长城十分的陡峭,稍不 小心就会摔一跤。可是我就纳闷了,连长城都那么陡峭,那以前古代建长城不是要登上山顶才能建。那时既没有汽车,也没有起重机。只有靠那双手和双脚脚爬上那 陡峭的山,来建造长城。这座长城凝结了建造者们的血汗和智慧才建成的。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这雄伟的长城。我在人海中慢慢地行走着,终于登上了长城顶 端。

从长城上往外看,景色十分美丽。到处都是苍翠的青山。长城好似一条威武的长龙,盘旋在山顶上。翠绿的山,雄伟的长城,和起来就好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再 看看长城里面,用来建长城的砖头十分坚硬,每一块都牢牢地安在了长城上。烽火台的墙上,有很多人都在那留下了用粉笔写的字迹。那些在长城上乱涂乱画的人也 不想想,这可是人们用鲜血而凝结成的啊,许多人都为了建造他都付出了生命,怎么可以在这里乱涂乱画呢。长城上人山人海,到处都是来游玩的人,很多人都想亲 眼看看这伟大的奇迹,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不让它受到破坏。

万里长城的导游词作文 第17篇

各位旅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们北京长城,现在我来介绍一下长城的历史。

游客们,再往下走我们就到“好汉坡”了,“好汉坡”是指只有好汉才能登上的险坡,是八达岭的必经之路,让我们GO!

来到学校,走进教室,找到我那熟悉的座位,放下书包,向四周观看。我看到有的同学长胖了,有的同学变瘦了;有的同学黑了许多,有的同学却白了不少;有的同学长高了……过了一个暑假,大部分同学都变了样。我第二次再作观察:看到有的同学在交谈;有的同学在玩耍;还有的同学在翻看新发下来的书。于是,我坐下来和旁边的同学交谈起暑假是怎么过的。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相互防御,都在自己境内险要的地方修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到了明代,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长城东起山海关,西到嘉裕关,全长一万三千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已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在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全靠着他们无穷的智慧、拼搏的血汗、无数的肩膀和无数的手,才建成了世界上这气魄雄伟的大工程,这是多么伟大啊!在建造中,也牺牲了很多人,孟姜女哭长城就是一个例证。

长城是世界闻名的奇迹之一,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法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为八达岭。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要讲长城修筑在这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不仅守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师的西北大门。

八达岭长城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例如萧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达岭都是毕竟之路。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要讲给大家:位于关城东门路旁,有一块巨石,传说在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经过这里,曾经站在这块石头上回望京城,所以这块石头也就被叫做望京石。但现在这块石头已经不那么突出了。

昨日那个稚嫩的脸还似乎在眼前,以各种方式展示着我的过去。初一的我,刚刚踏入中学的大门,心中自然是无比的好奇和紧张。但是很快我认识了许多志趣相投的朋友。还未消逝的任性总会制造许多麻烦,经常吊儿郎当,却从不担心,下课就抓紧时间打闹,总拿时间不等人当作幌子,周末里要么骑车去兜风,要么和同学去踏青野炊。俨然一派无所谓的样子,只知道尽情的玩,忘我的玩。

现在,我们就站在八达岭长城上,请大家尽情观赏吧!请注意不要爬高,不要走得太远,不要在城墙上刻字,大家一起来保护长城!7点我们在来的地方汇合。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王鹏,接下来,就由我来说说游览长城的注意事项吧。

1安全是游览长城的生命线,我们坚决反对爬野长城。

2慢一些爬长城,留意周围的提示语,保证自己的安全。3不论上去还是下来,都要低下身段,降低身体重心,以免发生危险。

万里长城的作文 第18篇

项目执行>北京嘉利智联营销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

1.为360手机N4新品发布做预热;

2.基于360手机o s系统安全、360集团母品牌的安全基因加上更强劲性能的配置, 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畅快的体验, 因此本次新品也提出了“畅快N次方”的口号。玩魔方的人大脑运算速度很快、思维能力强。魔方源自西方, 代表智慧, 而东方的长城代表安全与责任, “长城+魔方”即西方智慧与东方文明的碰撞。同时, 该项目还将社会责任履行纳入其中, 实现爱护长城、文明出行的社会效应;

3.5月9日360公司举办了360手机N4发布会, 为了更好的跻身于竞争激烈的千元手机市场, “万里长城+智慧魔方”360手机线下活动启动, 旨在让更多的游客了解、熟悉360品牌。

项目调研:

八达岭水关长城位于北京市西北40公里, 是国家重点保护单位, 是八达岭防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关长城地势险要, 双面箭垛, 拒敌万千, 以奇、险、陡、坚著称。五一小长假期间, 长城是诸多到北京旅游的游客必选的景点之一, 据往年旅游人数统计, 这期间八达岭长城游客接待人数达几十万之多。因此, 将巨型魔方放置在八达岭水关长城入口处, 具有非常高的品牌曝光度。

当下, 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手机, 也就更希望有一部自己用着安全放心的手机。拥有“安全、轻快、省电”特性的360 os系统捍卫着每一个用户的信息安全, 为个人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360 o s系统不但拥有先进的内存优化机制, 可提供70%以上的可用内存, 从系统底层解决了手机卡顿的问题。应用冷藏室可将不常用的程序冷藏起来, 既不占用内存也不耗费电量和流量。指纹识别支持指纹快拍、指纹加密、指纹支付、指纹一键进入a PP、指纹拨号等多种应用场景。360公司希望凭借对手机全方位安全的执着与追求, 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使用体验。

雄伟长城和巨型魔方看似没有关联, 但其实两者在“安全”特性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长城作为古代防御外敌的重要屏障, 在捍卫家国安全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拥有着魔方特性——安全、轻快、省电的360 os系统同样捍卫着每一位用户的信息和财产安全。

项目策划:

一、目标

1.增加品牌曝光度:长城脚下打造巨型魔方, 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迅速了解、熟悉360品牌;

2.提升品牌美誉度:全媒体领域甄选优质媒体平台, 制作精品传播内容, 深度阐释品牌理念, 打造品牌美誉度, 提升品牌溢价;

3.实现社会效应:巨型魔方为游客提供了充电插口, 供游客应急使用, 宣导“畅快不断电”的快速充电接口, 与360手机N4搭载的快充技术相呼应, 旨在唤起游客文明出行的环保意识, 引发游客关注;

4.发布会预热:通过活动传播N4手机即将发布的消息, 引发各方人士对360手机的兴趣和关注。

二、策略

1.突出360手机的安全性, 巨型魔方在八达岭水关长城入口处亮相, 也是暗示“把关”的安全性特点;

2.巨型魔方的四个立面上分别为“畅快N次方”、“畅快不断电”、“畅快到此一游”以及360手机logo与二维码图案。魔方可以供游客涂鸦签名、留念合影, 还提供充电插口。“畅快不断电”的快速充电接口与360手机N4搭载的快充技术相呼应, 360手机希望通过这种方式, 唤起游客的环保意识;

3.游客可以随时扫描巨型魔方上的二维码, 与360手机官方进行畅快沟通。魔方上显眼的“畅快”字样意在让游客对这款产品充满期待与遐想;

4.巨型魔方的呈现能吸引众多游客的眼球, 让更多的游客了解、熟悉360手机品牌, 为后续手机发布等活动预热。

三、目标公众

全国各地到长城游览的游客, 覆盖各年龄段及各类职业人群。

四、媒介选择

在知名网站搜狐、中华网、中国网、泡泡网、飞象网、计世网、Csd N、太平洋时尚网、Yo Ka时尚、安卓网、比特网、it世界等发布活动事件。

项目执行:

1.时间:4月29日—5月6日

2.内容:

4月28日前搭建完成360巨型智慧魔方, 在而后的7天活动中, 安排现场工作人员向游客进行讲解, 并对魔方进行常规维护。活动结束后, 拆解魔方并做稳妥处置。

项目评估:

1.效果综述

历时7天的活动, 引来众多游客围观, 其中很多对360手机品牌并不知晓, 通过巨型魔方的展现以及活动的传播, 提高了360手机的品牌知名度, 增强了人们对360手机的关注。

2.现场效果

活动当天, 数万游客互动与参观其中。魔方设置的充电插口, 引发游客的好奇, 现场工作人员给众多游客讲解了此魔方出现的缘由, 更清晰地呈现360手机品牌, 同时号召游客文明出行意识。魔方“畅快N次方”的一面上印有一张张长城被随意刻画遭到破坏的照片, 魔方上还专门设置了游客签名处, 以此提醒游客不要在长城上刻画, 破坏名胜古迹。最后加深游客对360 os系统“安全、轻快、省电”特性的了解, 展示360手机能带来不同的畅快体验。此次线下活动, 安全性与环保主题的结合, 得到了游客的一致肯定与好评。

3.受众反应

现场游客纷纷在魔方下拍照、签名、扫二维码, 与360手机官网进行畅快的沟通互动。很多游客对360 N4手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有计划购买。不少游客在现场通过手机登录到360商城, 预约了手机抢购。

4.媒体统计

上一篇:以孝为主题作文800字下一篇:职工代表视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