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晏殊的教学设计怎么写

2024-08-11

浣溪沙晏殊的教学设计怎么写(精选3篇)

浣溪沙晏殊的教学设计怎么写 第1篇

绿蚁新醅酒,我小酌着,染着醇香的一阕新词,在宣纸上开出娴静的花来.又是一年暮春时节,又是桃雨柳风的旧天气,又是枕霞撷月的小亭台,只那情怀、不似旧家时.夕阳如血,已薄西山,夕阳啊,你几时又会重回碧落?我伸出手,却怎么也握不紧匆匆的时光.

人生如梦,匆匆如白驹过隙,这般无可奈何.繁花落尽,那质朴而孤独的枝干,难道就是生命的本来吗?燕语呢哝,我顿生似曾相识之感,但花落仍再生,燕去春又回,光阴荏苒,逝去的,却再也唤不回.曲径通幽处,我漫步在落英缤纷之中,任凭思绪在脑海发酵着,踱入庭院深深.

浣溪沙晏殊的教学设计怎么写 第2篇

元丰五年我在蕲水县清泉寺游玩,寺旁有小溪流过,溪水向西流。

山脚下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苗,浸泡在溪水之中,虽然芽尚短但及其富有生命力长势很快。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干净得一尘不染没有一点泥。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布谷鸟(杜鹃)的啼叫声。浑然忘却尘世的喧嚣和官场的污秽,心情很愉悦。谁说人生只会变老,不能再变得年轻?你看门前的溪水不是也能向西奔流吗!既然溪水可以西流,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拥有青春年华呢?不要再发白发暮年时光流逝这样的感概了。我虽失意 但并不悲白发。

晏殊《浣溪沙》的艺术魅力 第3篇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以表现“闲愁”为主题。但本词中似乎于无意间描了司空见惯的现象, 而赋予深刻的哲理, 启迪人们从更高层次去思索宇宙及人生的问题, 这和作者其它的“闲适”词有所不同。同时, 词中涉及到时间永恒而人生有限这样深广的意念, 却表现得十分含蓄。

总体上来看, 这是一首抒发闲愁的词。由于晏殊少年得志, 生于承平之时, 官至宰相, 政事之外, 过着“喜宾客, 未尝一日不宴饮”的生活, 征歌逐舞, 以诗酒消遣。这样的地位、生活、思想感情, 也就决定了他的诗词作品如珠似玉, 温润秀洁, 字里行间只有些许淡淡的闲愁。而这首《浣溪沙》词作所抒发的也正是悼惜残春之感。

这首词主要写作者刚刚完成一首词作而把酒观景的优雅闲适生活和对暮春残景的叹惋惆怅, 抒发了他感叹春光易逝, 人生易老, 富贵难久的“闲愁”, 表现了作者生活的优裕和精神生活的寂寞空虚, 典型地反映了北宋前期达官显贵们的精神状态。

词作在一开始就描绘了一幅闲适典雅的生活画面:晚春时节, 花园中精之华美的楼台亭榭, 此人独自一人在此填词饮酒作乐, 一切显得那么从容悠闲。但是作品中似乎又隐隐地透出词人内心的一丝伤感, 身处同一处, 去年的今天是多么的欢乐和热闹, 可是岁月匆匆流逝, 如今的自己却要独自一人来感怀曾经美好的时光。抬头看着美丽的夕阳, 明天还会再来, 而匆匆流走的美好时光却是一去不复返了。词人对夕阳这一自然景物的描写透露出其内心的伤感, 使词人的主观情感同夕阳这一客观自然之间相互融合, 难分彼此。

这首《浣溪沙》词, 上阕主要写持酒听新词, 意兴无穷, 但是突然记起去年也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 一样的天气, 一样的亭台, 一样的“一曲新词酒一杯”, 于是感到光阴的流逝, 不可追回, 虽有富贵, 犹有不足, 因而未免深深叹息。而这首词的首句“一曲新词酒一杯”, 化用了白居易的一首诗, “花枝缺处青楼开, 艳歌一曲酒一杯” (《长安道》) , 晏殊在自己这首词中是化用了这首诗之意, 以诗酒作自我排遣。第二句“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是说自己所处的一切景物依旧, 同样的季节、同一个庭园、同一了亭台, 但过去的一切, 都像夕阳西下, 一去不复返。作者的言外之意似乎是, 人已经不再是去年的人了, 即使周围的景物依旧, 但人却在变, 谁都不可能还是去年时候的那个人了, 其中隐然有一种惜春叹老之情。

词的下阕主要是在写春天即将过去, 百花已在残落, 所有美好的事物终将衰亡, 这一切又都是不可抗拒, 也是无可奈何的, 但是去年的燕子去而复返, 在春天来临之时, 依恋着旧巢, 再一次来到。词人见到它们, 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可是青春的日子却一去不归, 酒阑人散之后, 他只能心中怀着一种莫名的闲愁在花园的小路上独自徘徊。

下阕的“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二句是这首词作的灵魂所在, 这首词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二句而著名, 成为流芳千古的佳作。这二句词的意思是, 春残花落, 是季节变换时光推移的自然道理, 虽然触景心伤, 但也是无可奈何的事。燕子春去秋来, 此刻又回来自己的旧巢, 不忘故主。“落花”的衰亡、无情, “燕归”的新生、有情, 充满辩证法, 思想意蕴远远高过于字面的意义和形象。

通观这首词的整个结构, 它构思精巧, 选景典型, 作者善于捕捉自己那一刹那间偶然为外物所触发的真实情感。整首词处处是在写景和表现个人的活动, 但处处又是在抒情, 由景及情, 情在景中, 景在情中, 情景交融,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从《浣溪沙》这首词中, 我们不难发现晏殊词的一个特点, 那就是一种“渐变”意识的觉醒。这一特点, 也正是晏殊词最具魅力之所在。晏殊的这首词所表现的情绪, 在宋代词作中较为普遍, 不外乎表达一种“伤春”、“惜春”的情绪, 而它的精妙之处正是在于, 它精细地描绘出词人对时光流逝、万物推移的“渐变”的敏锐感悟。全词只是写的一种平缓的事物变化, 而非翻天覆地、沧海桑田的巨变, 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敏锐地抓住了为一般人所忽略的自然景物或是宇宙人生的微妙变化, 即“渐变”。

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变迁发展, 其实质有两种形态, 一是剧变、质变, 如地震水患、战争政变, 这些变化都是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恐惧;而另一种则是“渐变”, 这是宇宙人生所呈现的最常见的变化形态, 却又往往会为人们所忽略。正是在这不知不觉的“渐变”中, 时间一年一年、一月一月、一天一天地流逝, 词人能够敏感地捕捉到这种时间上的微妙变化, 并用文学的语言把这种变化精细地描绘、揭示出来。王国维说, “词以境界为最上”,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这首词显示了韶华短暂、离别无常的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悲哀, 更把词人对宇宙人生所表达的感叹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种无法挥除的孤独感贯穿整篇词作。

这首词语言通俗晓畅, 清丽自然, 意蕴深沉, 启人神智, 耐人寻味。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 词人面对现境时, 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 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但边听边饮, 这现境却又触发他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 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和美的艺术享受。表述上回环委婉, 波澜曲折。前几句写景, 一气呵成, 伤春的情绪含蓄缠绵, 而结句翼然振起, 直抒胸臆。感情基调似乎与前文不太协调。这是一种抑扬之法, 先是在抒写内心的衰迟之愁, “无可奈何”一句后突然暗转, 焕发异常精神。愁思而不失理智, 伤感而不失气度, 读起来让人产生不断的艺术联想, 又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理。“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 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 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而“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又是“倚声家”的特殊追求, 目的是用生动的语言、鲜明的形象来补充“夕阳西下”一句的内涵, 它准确地捕捉了生活中的“诗意”。有了这一对句, 全词便诗意盎然, 光彩照人。“花”红、“燕”紫, 色彩斑斓, 形成对比。“落去”、“归来”, 变化强烈, 动感鲜明。词人充分运用并发挥了律诗中间两联讲究平仄粘对的艺术技巧, 读之悦耳, 听之悦耳, 恰当不过地增强了词之所应有的特殊韵味。

晏殊的这篇词作, 从表面看似乎只是写了一种迷惘的伤春情绪, 但是从深处细细体味, 其实质是一股深浓的“惜时”意绪, 从中传达出一种词人对生命的留恋与珍视, 同时也显示了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和优雅美丽的文笔。词人创造了一个情致缠绵而又凄婉美丽的意境, 情文并茂, 音律谐婉, 给人以美的享受。晏殊的《浣溪沙》抒写着品味人生的惆怅, 并把它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层次——珍视生命和人生, 使人们的生活富于一种诗意的美。

摘要:晏殊是我国北宋初期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 以《浣溪沙》一词最负盛名。这首词从中传达出一种词人对生命的留恋与珍视, 同时也显示了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和优雅美丽的文笔。词人创造了一个情致缠绵而又凄婉美丽的意境, 情文并茂, 音律谐婉, 给人以美的享受。

上一篇:安全基础知识200题下一篇:一次沉痛的教训作文

全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