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识字途径 培养阅读兴趣

2024-06-13

拓宽识字途径 培养阅读兴趣(精选10篇)

拓宽识字途径 培养阅读兴趣 第1篇

拓宽识字途径 培养阅读兴趣

拓宽识字途径 培养阅读兴趣

DD小学低段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思考

大邑东街小学 张建

课外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的重视。传统的阅读教学一般都将学生课外阅读的起步期定在小学三年级。那么,在小学低段是否也可以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呢?如果可以,又将怎样组织和引导呢?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在小学低段开展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不仅可行,而且效果十分显著。

一、加强课外阅读实践,拓宽学生识字的途径。

识字教学是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意识到:生字,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与之反复见面,才能真正变成熟字,进而才有可能举一反三地运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多种途径学习生字,用生字,使“识字”渗透在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巩固了识字教学,还能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兴趣。

(一)阅读课外书识字。

一年级新生在入学4DD6周左右,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并利用音节读一些浅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更重要的是学生初学的生字一般都是常用字,这些字在书中出现的频率非常之高(如“日、月、水、火、的、了”等字)。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会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但开始时,不可急功近利,盲目拔高要求,否则将“弄巧成拙”,扼杀学生阅读的热情。在具体操作中,我采取了“分层要求,循序渐进”的方法,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作不同的要求:优生借助汉语拼音阅读,能直呼的就直呼,要求复述故事的大意;中等生先读生字,再借助拼音一段一段地读,不求快,但求读音准确;稍差的学生阅读比较困难,便引导他们“找朋友‘DD即从书中找出自己学过的生字,并用铅笔在其下打一小点。这样,人人都在“阅读”,人人都能“阅读”,包括“找朋友”的学生也“读”得兴致勃勃。日积月累,打点的`字越来越多,学生便可以自由阅读了。这一过程既巩固了生字,又能促使优生提前识字,积累语言,保证了“下保底,上不封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读”中有所得,在“读”中获得发展。

(二)读背古诗识字。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古至今,流传着许多千古佳句。尤其是其中的五言、七言诗,既简洁明快,又琅琅上口,易于记诵,学生爱读、爱背。虽然“好读书,不求甚解”,但读、背古诗的过程亦是积累语言、认识汉字的过程。古时蒙童入学,必先背韵文,也是这个道理。因此,我倡导学生在课外多读诗、多背诗,并通过每周一次的“古诗擂台赛”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兴趣。孩子的记忆力是惊人的,一期下来,多则能背三、四十首,少的也能背十二、三首,不仅在班集体中形成了浓厚的读诗氛围,而且反馈到课堂上的效果也非常之好。教生字“及”时,便有学生说:“这是‘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及”,教“高”字时,学生亦能随口举例:“危楼高百尺”;“众鸟高飞尽”……既加强了语言的积累,又巩固了生字,还能提前识字,可谓“一举多得”。

&

[1][2][3]

拓宽识字途径 培养阅读兴趣 第2篇

识字教学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小学阶段,儿童的语文知识,以至其他一切知识的学习,都是以识字为前提和基础的,不识字,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瘸腿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强调:识字教学的“极端”重要性体现在实际教学操作上,就是把“识字教学重点放在低年级”作为全面提高识字教学质效的重要突破口。这也是对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宏观调控的必然选择。因为只有识字量大了,才可能大量的阅读,只有阅读量大了,才可能在教学上达到预定的效果,让学生在中高年级的学习中快速发展,提前进入阅读的“自由王国”。同时它对学生各门课程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实施“拓宽识字渠道,提高识字效率”的这一实验课题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两年来,我们坚持以课改为契机,以新的课程理念作指导,从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入手,用活泼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快速的识字,以便达到尽早阅读的目的。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摸索,我们成功的探索出了一条“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课业负担减轻,学习质量提高”的新型识字教学之路。下面就我对实验研究的开展情况做个简单的回顾,以求得领导和专家们的指正。

一 实验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有喜欢学汉字,主动识字的愿望。”本实验课题充分贯彻新课标所体现的教学原则,以深化识字教学改革为基点,满足学生读写需要为前提创设了适宜儿童识字的有利环境(书本环境和非书本环境),运用教师引导,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听读识字,游戏识字,生活识字等多种手段将识字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先读书后识字与先识字后读书有机的结合起来,探索出一套科学化,高效率的识字教育体系。二 实验过程

(一)运用多种方法---培养识字兴趣

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重点又是难点。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成为一支高素质的民族。” 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识写分流的目标要求,提倡多识少写,这样有利于学生尽快,尽早能多识字,以便提前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而传统的识字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机械模仿,识字效率自然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保证实验效果。我把课堂教学作为识字的主渠道,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寻找规律自主识字。1.在游戏中识字,激发识字兴趣

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游戏不仅增强识字的趣味,而且很

容易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萌发创新的冲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能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并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中我经常在课内开展各种有趣的识字游戏,把单调的认、记过程设计成摘苹果、打靶读、放鞭炮、猜谜语、快乐传递、登山取宝等儿童熟知并喜欢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识字活动,边玩边学。如游戏“快乐传递”就是学生根据字形或字义用身体语言做动作传递,像伸开的手臂是“一”;身体连着分开的双脚表示“人”,合起来就是“大”等等。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在家自编识字操考考自己的家人,让他们一起在游戏中识字,在识字中游戏。这样一来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2.在情境中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根据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我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儿歌创设生活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和想像,形成生动、活泼、高效且贴近生活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语文第一册《识字6》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将教室布置成一个交通十字路口,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再利用情境图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边走边看,在看的过程中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并与其相对应的字词交朋友;然后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互学、小老师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最后让学生在“过马路”的游戏中懂得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这样寓识字教学于“情境”中,不失为一种提高识字效率的好方法。

3、在生活中识字,拓宽识字途径

语文是母语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为拓宽识字途径,加强汉字的复现和巩固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我将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的大环境中自主识字,具体做法如下:

(1)在校内创设良好的识字氛围

刚入学的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同伴姓什么、叫什么。抓住学生这一心理,我让每个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各自准备了一张名片卡,写上自己和家人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相关资料介绍,并把它贴在了课桌上,让学生每天和它们见面,并依照此名片卡轮流发放作业本,这样全班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记住了近100个汉字,而且个个争当老师的“得力助手。”与此同时我还把教室布置成一个“识字王国”,将室内的可视物品贴上写有拼音及汉字的标签,平时触目可及,下课随时抽查,与此同时,我还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专门开辟一个“我会认”的识字专栏,学生把自己在会认的字写在,或者贴在上面,互相交流,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校园内汉字到处都有,随处可见。

(2)在校外开辟广阔的识字空间

社会是学生识字的广阔空间,将识字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社会的大舞台上尽情识字,认识校外经常接触的字例如:大街上的标语、广告牌、店名;日常使用的交通工具的名称;生活用品名称;亲朋好友的称谓等,都成了学生识字的教材,学生个个乐此不疲。同时我还通过家访争取到家长的配合让他们看电视时有意识地教孩子认新字,对孩子喜欢的画

报卡片进行有意识的认读,将学生所认新字放入识字袋中或贴在墙壁上,并让家长与学生一起制作屋内物品名称的识字牌。为了让他们体验到识字的乐趣,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识字本,每天在课前派三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所搜集的生字,并将它们放入班级识字袋中,每周一评,看谁认的字多,优胜者可赢得“识字花”一朵,十朵“识字花”可换一枚奖章(奖章后印有卡通画和生字),奖章多的则可当选该月的“识字”明星。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识字量大增,许多新字还未教就已认识,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部分同学能用课外学到的字来记忆字形。孩子们不仅识字兴趣浓、识字能力加强了,而且阅读能力也比以前的学生强,在老师的带领下可以阅读短小的拼音读物了。

(二)建立评价体系——开发识字潜能

识字的过程在于积累,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生字进行归纳和整理,利用旧字迁引学新字的方法形成自己的识字王国。如果让学生被动地记,机械地抄,学生会马上厌倦。教师只有调动学生的识字愿望,在识字过程当中让学生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形成独立识字的本领,去主动识字,体会成功的快乐,才能让学生的兴趣持之以恒。平时我总是利用休息时间指导学生自制生字画片、识字魔盒、卡通识字卡、姓氏名片卡等自己感兴趣的识字玩具,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边玩边学,愉快地识字。为了检测识字的效果,使学生所学的生字能及时得到巩固。我与同年级的老师一起建立了一套识字评价体系。并希望通过这一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获得更全面地得发展。

1.在评价中巩固提高

根据教材特点我每月分阶段对学生进行识字考级测查,每测查过一阶段便颁发识字考级证书。红色的证书有名片那么大,上面印着烫金的大字,通过考级之后要填写上学生的名字,后面还有老师的亲笔签名。学生很看中识字证书,识字兴趣也很高。我还为他们设立了颁发证书的仪式。2.在激励中奋勇前进

只有不断变化能吸引孩子,学生到了二年级,已经掌握了不少识字的方法和规律,字的掌握远远要比以前快,于是“识字寻宝”的活动诞生了。寻宝规则是这样的:将一张写满课文题目的“寻宝图”挂在教室里,每当学生掌握了一课的生字,便可以在对应的课题下贴上彩色的脚印。同时根据过关的时间来确定贴示的颜色:生字学完后当天就可以通过的贴红色,第二天过关的贴黄色,以后通过的贴绿色。最后按红色的数量来角逐冠军,夺取“宝物”。自开展这一活动以来,学生的识字积极性明显提高,前几单元生字似乎没费什么劲都贴上了红色的脚印。特别是几个识记生字困难的学生,常常放弃中午休息的时间来过关生字。但我也发现有些孩子似乎没有什么热情,这些孩子本身早期教育就好,识字量很大,每一课的生字过关根本不在话下。这使我不禁想到新教材在考查识字方面鼓励学生提前考查,我何不让这些孩子提前“寻宝”?于是,在识字寻宝的规则中多了一条这样条项目:如果没有学习生字之前将课文中的生字认识了,可以在红色的脚印上描一个金色的边。这像一枚小炸弹,在我们班里爆了!

学生识字积极性空前高涨,小金边不仅带动了识字量大的孩子,中等孩子甚至那些识字有困难的学生也为了小金边在课后自学起了生字。而那些已经提前过关生字的同学也成了我的小助手,帮助我进行识字过关。

3.在比赛中体验乐趣

孩子们都很喜欢绘画,根据这一特点,我每学期期末都要在班上举办一次识字作品设计大赛。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绘画和写字基础,将识字与美术相结合,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设计。现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已经挂满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绘画作品:有识字门,识字树,识字鸭,识字车,还有识字电脑,识字水果等。通过举办这种比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

(三)开辟“第二课堂”——活跃识字氛围

开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重要补充,结合教材特点,有计划,有目的,有领导地指导学生参与各种与识字有关的活动,既能活跃识字氛围,巩固和提高识字能力,又能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开学初进行的入学教育中让学生参观校园认识各种标牌并学会用花、草、树、叶,秋天组词说话,扩大识字面。

开展爱祖国的主题活动,指导认识地图、国旗、队旗、国歌等并举办诗歌朗诵比

赛让学生在朗诵的过程中认识相关词语,从而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开展读书读报活动。结合爱科学主题,认识行星、科学家、计算机、火箭等相关词语、收集有关科学家的故事交流。

结合迎接明天为主题,认识一年四季季节更替,懂得一年四季在于春的含义,开好“迎新年联欢会”,知晓“元旦节、圣诞节”的基本知识。

结合学期总结,开展“怎样做一个小学生“、”我有哪些进步“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懂得应怎样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背故事比赛。让学生熟读三十首古诗,然后任意抽选其中几首背诵最后以背诵的效果进行评奖。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宽识字面,提高拼读水平。

举行“故事大王”争霸赛。让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开展课外阅读学会讲故事争当“故事大王”。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8

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量后,组织学生进行“猜谜语”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字形分析能力 组织学生参加写字书法比赛,使学生在汉字美的熏陶下懂得写字的重要性。

(三)实验效果

通过开展这一实验课题,把原本枯燥的识字学习变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识字的课堂就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在生活的“大环境”中识字是快乐无穷的,从而促进其主动识字的愿望。一年多的时间学生的拼读能力有所提高,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并且养成了一种自主识字的好习惯,一见字就问,不

会就拼。通过实验本班学生与其他班做了对比,结果证明:此实验是可行的,效果是可喜的。

实验对比分析如下:

1测查分析

(1)实验识字效果明显,识字量是普通班学生识字量的2.6倍。

(2)实验班学生朗读水平优于对比班学生,朗读课文时,声音响亮,读得也比较正确、流利,速度也快,是对比班学生朗读速度的1.3倍。

(3)实验班学生看图写话能力也比较突出。实验班学生大部分能比较准确地看清图意,语言表达比较通顺,平均篇幅比对比班多37个字。

(4)实验班学生解答应用题能力占有一定的优势。突出表现为应用题理解能力强,能比较迅速准确地分析数量关系。

2效果分析。

(1)识字的方法比较科学有效,这种方法不仅适合中心校学生,而且在面广量大的村小也可行。

(2)大量快速识字,实现了“尽早阅读”,发展了儿童朗读能力和写话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

(3)由于大量识字,实现了“尽早阅读”,而大量阅读必定能有效地促进儿童内部语言的发展,从而促进儿童

智力的发展。同时,由于掌握了识字工具,儿童的自学能力明显增强,推动了其他功课的学习。如解答应用题,学生可以独立读题,独立思考,不但速度快,而且正确率高。

拓宽识字途径 培养阅读兴趣 第3篇

一、着眼生活, 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 不拘泥于一样, 而且学生的识字程度也会因为方法的不同或情绪的差异而受到影响。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成了识字教学的首要任务。平时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

(一) 猜谜识字

没有哪个低年级小朋友会不喜欢猜谜的, 尤其是通过努力猜正确了, 他们会为自己的成功高兴好几天, 这个字也会牢牢记在脑海里。如教“处”时, 学生很容易和“外”字混淆。我给他们出了2个字谜:“半个多, 腿伸长, 一竖一点站腿上。”“半个多, 在一旁, 一竖一点站边上。”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 学生知道了2个字的区别, 从此, 再也没有学生把这两个字搞错。类似这样的字谜很多, 谜语猜出来了, 字也就会写了, 以后也不会用错了。

(二) 记顺口溜识字

这种方法以幽默风趣、朗朗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它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 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如认 :“一, 人, 大, 天, 夫, 夹, 来”, 可以这样教学:一人大, 二人天, 天字出头就是夫, 夫字两点夹夹牢, 夹子站好来来来。

学生把顺口溜记牢了, 这些字也就记住了。

(三) 游戏识字

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 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实践, 我发现在识字教学中, 最佳方法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 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 记住汉字, 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我最常用的游戏是“摘果子”, 这种游戏适用于每课的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适用的内容以认读为主, 可以是拼音字母、音节、汉字的笔画、偏旁、生字、词语……游戏的形式多样, 可根据内容来选择:①所认读的内容在果子的正面, 学生任意摘果子读内容。读对了, 带着大家读一遍, 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读错了, 从自己的果子中拿回一个贴到大树上。②所认读的内容在果子的正面。教师任读一个内容, 点名请学生来摘。摘对了, 带着大家读一遍, 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摘错了, 从自己的果子中拿回一个贴到大树上。③所认读的内容在果子的反面。教师点名, 学生上台任意摘, 摘下后认读背面的内容。读对了, 带着大家读一遍, 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读错了, 从自己的果子中拿回一个贴到大树上。“摘果子”的游戏操作简便, 适用范围很广, 学生兴趣高。

(四) 交流识字

现在的小孩都爱“显摆”, 如果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 他们的学习动力就会源源不绝。我们学校开展了晨读和午练活动, 在这2个时间段里, 我就让学生说说自己又认识了多少字、什么字。有些学生一次能说很多字, 教师赶快抓住机会, 让这些学生做小老师, 学生就有了一种成就感, 这样不但给这些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还教会了其他同学, 并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这是一举行多得的事, 我们何乐不为呢!

二、着眼课堂, 拓宽渠道

“向40分钟要质量”, 这一直是我们做教师的信条。所以我们必须在40分钟里下功夫, 让学生学得快乐, 学得牢固。

(一) “画”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 引导学生想象, 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简笔画简洁、生动且内蕴丰富, 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 在生字字形教学中,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 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 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 让学生运用想象, 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 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 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 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 丰富了学生的想象, 使学生生动地识字, 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教“雨”这一个生字时, 我就根据小学生对这一个字的理解, 在黑板上把这个字生动地画了出来:“雨”字上的一横就代表雷电, 一竖跟横折钩就代表一间房子, 里面的一竖就是闪电, 直穿房子, 把房子都打了一个孔, 那么房子就漏水了, 那里面的四点就是漏进来的雨水。学生的想象力真是不可想象, 我把他们的话转变成了生动的图画, 收到了很好的认字效果。课后, 我让学生用我这种方法试试自己去课外学习生字, 第二天, 学生反馈回来的配画用一个“丰富多彩”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二) “卡”中识字

教师如何为一年级的学生布置既轻松又有创意的识字作业呢? 生字卡片制作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我们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将卡片制作分为两个层次:

(1) 一年级上学期: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汉字, 对汉字还很陌生, 因此我们就采用教师自做生字卡片和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之下制作卡片。

(2) 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对生字的构造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因此我们就开始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制作生字卡片。学生能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来想象画面, 也能从生活与汉字的联系中构思配图, 可以表音, 可以表义, 还可以把字抄写在田字格里, 来提示书写。

一层一层地提高识字要求给学生带来了乐趣与挑战。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动手、动脑、编排画面的过程不正是一个自主识字的创造过程吗?更重要的是, 学生因此而走近语文, 走进汉字, 逐步学会感性地欣赏汉字的美, 他们对语文的爱也由此与日俱增。

激发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 第4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孩子高涨的学习热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天性好玩、好动,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如果在课堂教学上只是单纯的读字、组词、识记字形,会使学习生字变得枯燥无味,为了能让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我总是努力地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

例如,在《识字4》学习开始时,我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小昆虫世界”,在舒缓、轻松的音乐声中,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结伴欣赏、观察。那一朵朵鲜艳的花儿,那一只只可爱的昆虫,偶尔几声清脆的叫声,都给学生创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孩子们从视觉、听觉多方位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乐趣,这时,学生还会不乐意去学习韵文、了解昆虫吗?学习生字时,我把生字卡片做成昆虫形,孩子们喜欢昆虫,愿意了解昆虫,爱屋及乌,也就喜欢学习生字了。“快乐学习,能使学生自学不辍,并得到精神的满足。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笔描绘情境,画出心中的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让学生在艺术创作和体验中,自然而然地进行人格提升,并通过为自己的画配儿歌,为他们的“倾吐”插上翅膀,直至达到让他们感到“不吐不快”、“一吐为快”的快乐无比的学习境界,更让学生在这块民主自由的天地里,充分施展他们的才华,锻炼他们的能力。

二、注重引导发现,鼓励在探究中识字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唤起学生主动识字的情感,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探究识字。

例如,教学《练习3》的说说写写时,我先让学生自由看图后,再出示:“拍、打、投、跳、踢、跑”这几个生字。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们经过同桌讨论后,立刻举手如林,说:“拍、打、投”都有提手旁,都和“手”有关;“跳、踢、跑”都有足字旁,都与“脚”有关。还有的同学说:“我发现了这几个字都是由熟字加偏旁得来的……。孩子们敢于把自己的学习发现说出来,同时又与他人分享快乐,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对自主探究识字的愿望更高了,学习兴趣也更浓了,识字效果也就更好了。

三、注重引导在生活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自主识字。

1.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十分强调学生已有知识的作用,认为只有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新信息发生相互作用时,才能产生理解,就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常用的识字方法,这就成为他们独立、自主识字的宝贵资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老师“看看谁是识字大王,谁能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朋友”的引导下,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自己已有的方法自主识字,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联系生活经验。语文是母语教育,学生在生活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接触到很多的汉字,只要老师能适当的引导,定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门、窗、椅、桌”等字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拼读后,然后引导他们对照教室里相对应的事物进行看一看、读一读、认一认。同时又可以调动已有的语言积累,进行词语扩展,巩固识字。又如,教学《练习6》的学用字词句时,同样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认识“电视、电脑、沙发、茶几”等词语来认识一些家庭用具,增识一些汉字,当学生对这些生字的音、形、义有一定的了解后,便引导他们用这些生字自由地进行说话练习。这极好地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迁移,更是利用了课外资源,与生活环境紧密相连,学生也经历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的体验。

四、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识字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学习中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易疲劳。教学时必须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边学边玩,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的思维灵活,有创造性的发展。例如游戏法、自编顺口溜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

拓宽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第5篇

四川省剑阁县汉阳小学校周林和

(邮编:628302电话:***)

新课标准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总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个目标体现了现代社会对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交活动日益频繁,生活节奏大大加快。很难想象,一个不会听、不会说、不会口语交际的人,在这样的社会里,怎么能够生存下去。新课标适应这个变化,把听、说和语文阅读教学整合为一个整体,使听和说的目的性更强,并落实到口语交际上。

为此,我校申报了县级课题《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并于2009年12月正式启动。在一年多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学校以往的管理模式已不能再适应现代学校的要求,限制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为了给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提供更多的平台,学校必须深化管理改革,拓宽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途径。

一、创设良好的交际氛围,让口语交际课成为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主战场。

研究认为: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形成了一个科学的训练体系。因此,教师 1

必须用好教材,扎扎实实上好每节口语交际课,让口语交际课成为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主战场。

在口语交际课堂上,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要激发学生人人参与口语交际的热情,创造良好的民主氛围。教师还要根据每次口语训练要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地取材,创设情境,使口语交际课成为说的最佳阵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的学习被激活了,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训练效果就会大大地提高。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口语交际训练仅仅依靠几节口语交际课远远是不够的。这种训练不仅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而且要让每门学科都能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因此,我们让每位教师都成为课题的参研人员,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给每个学生口语交际的机会。大家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口语交际的训练都能落到实处。这样,学生在心理上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感,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更增强了口语交际的信心。

三、教师从幕前走向幕后,让学生成为学校管理的主人。

以往,学校的管理全靠老师和领导,大家都感觉很累,并且效果还不够好。能不能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呢?

我们经过思考,决定进行探究。每周星期一值周学生负责“国旗下讲话”,负责安排本周学校的值周工作;星期一至星期五的清洁卫生、学生纪律、安全工作等,都有值周学生进行督查和评比;星期五

进行本周工作总结。值周教师只是幕后策划,指导学生开展工作,从不抛头露面。少先队大队部成立的卫生监督岗、纪律监督岗、安全监督岗等负责的同学,协助值周学生工作,全面落实本周值周安排的各项任务。

班上、学校开展活动,学生都是主角,教师、领导幕后指挥,给学生充分锻炼的机会。

六、一”儿童节的文娱晚会,语言类作品增多,鼓励学生自编自演,鼓励教师写----学生演。并且,节目主持工作全都交给学生。

红领巾广播站更是培养和展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舞台。教师、学生一起写广播稿,由学生播音。

通过一系列的培养途径,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大大提高,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学校管理改革也取得了初步成果,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四、强化阅读积累,让学生说得更加精彩。

也许是一种巧合,正当我们进行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不久,剑阁县教育科学研究室立项的《中小学阅读策略研究》省级参研课题邀请我校参与研究。我校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将两个课题有机整合,一起研究。为了让学生说得更加精彩,我们鼓励学生多读书,与“有智慧的人”对话,强化积累。一是鼓励学生订阅《学语文之友》《简妙作文》等杂志,安排学生课外活动时间阅读;二是开展“亲情阅读”活动,鼓励学生带动家长读书;三是坚持每餐饭前背背古诗活动……

此外,我们还成立了演讲兴趣小组,每周星期

二、星期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定期开展活动,安排教师辅导,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提高培训。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学生口语交际更加富有内涵,说得更加精彩。

五、存在的问题,让我们必须想办法提高教师。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我们还有一部分教师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强,不懂“交际”,说得也不是很好。教学中,他们常常把“口语”与“交际”割裂开来,出现了重“口语”,轻“交际”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师还缺乏“交际学”方面的知识和交际能力;教师不爱读书,积累太少,语言贫乏。因此,要使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激发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 第6篇

1. 直观演示。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心强, 因此, 在识字教学中, 一定要避免以字论字, 单调地进行重复读重复写, 应该尽量通过指导学生看实物、图画或者借助影像、幻灯等直观演示方式进行, 直观演示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提高学生对生字新词的注意力, 直观演示把乏昧的机械识记转化成了形象有趣的识记, 这样的识记不但记得快, 节约识字时间, 而且还记得牢, 可以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例如, 在教学第四册《归类识字 (二) 》时, 笔者把这些小动物做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中, 多媒体课件中的这些动物生动形象, 栩栩如生, 学生十分感兴趣, 通过图文结合认识了这些动物的名字。再如, 《菜园里》一课, 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带来的蔬菜:看颜色、闻味道、摸软硬, 再读词语, 识汉字, 充分调动他们的五官参与识字过程。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学, 学生识字快, 记得牢, 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教学方法, 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牢牢记住了汉字。

2. 比较联系。

在生字中有许多相近的字, 在学习时, 不让学生单独去认字, 而是让相近的字一并出现, 在比较中识字, 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 可与“日”字相比较, “日”——太阳只有一个, 所以“日”里只有一横, “目”——眼睛有两只, 所以, “目”里有两横。如学习“她”字, 可与“他”、“地”相联系比较, 在学生观察比较后, 让他们总结出:这三个字的右边都是“也”, 但又有不同, 男人他是单人, 女人她是女, 地是土。这样, 学生通过比较它们的偏旁及其表示的意义, 就不会混淆了。

3. 表演动作识字。

识字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动作相结合, 让生字与动作产生联接, 不但使识字充满趣味, 而且还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如在教“投”、“扔”、“抛”、“掷”、“拿”、“拎”、“举”、“接”、“拉”、“推”等生字时, 笔者就让学生表演这些字的动作, 然后将生字和动作进行连接, 使之能通过动作找到相应的生字, 还能把生字用相应的动作表演出来, 这样, 通过让学生做动作, 掌握生字的部首、组成、字形和意思。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 而且弄懂了字义, 学起来不费力气, 学生还很踊跃。

4. 比赛法。

识字教学还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 通过开火车比赛、夺红旗比赛、小组比赛、男女分组比赛、个人之间比赛等多种方式, 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竞争动力, 以提高识字教学效果。如教学生字“春”之后, 按学习小组组织学生进行了“夺红旗比赛”, 让该小组的学生一一到黑板上组词, 看哪组同学组的词又快又多, 并为组词最快最多的小组颁发一面红旗;竞争使学生争相表现, 他们轻松地记住了难以识记的生字。再如, 教学生字“路”, 笔者采取开火车比赛的方式, 进行组词和说话比赛, 让学生用“路”组词, 每组一个词, 笔者就画上两个火车轮子, 若能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就画上一节车厢……在比赛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 情绪高涨, 且识字效果十分理想。

5. 游戏巩固识字。

传统的机械识字方法枯燥无味, 学生十分厌烦, 识字效果不可能很好。在教学中, 可设计“摘苹果”、“识字大王”、“走迷宫”等各种各样的游戏, 让学生在玩中学, 在玩中记, 以加深印象, 减少回生率, 提高识字效率。如可以采用“摘苹果, 找朋友”的游戏方式, 把所学字的偏旁与部首分别写在半个苹果上, 打乱贴于一棵苹果树上, 要求学生在跟定的时间内思考、判断, 把偏旁和部首组成字, 并读准了, 读对了, 就把“苹果”送给他。这样, 学生不仅学习情绪高涨,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6. 结合生活识字。

语文来源于生活, 反映生活, 生活本身又蕴涵着丰富的语文知识。生活与课堂密不可分, 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增加识字量, 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生字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 学习生字的习惯, 教师应创设识字环境,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如《在家里》一课学完后, 让学生自己看看家里有哪些家具、家用电器和其他用品, 并说说它们的名称。然后让家长写上词语卡片贴在物品上, 教孩子读读认认, 调动家长参与课改的积极性, 帮助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识字, 孩子在课余时间对照实物认字, 孩子们在无意与有意之中就记住了这些字。在学完《自选商场》后, 让学生跟随家长去自选商场购物, 请教家长, 认读商品名称, 收集商品包装, 认读包装上的字。此外, 商业广告也为学生提供了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识字环境, 丰富了他们的口头语言, 许多琅琅上口的广告词更是受到小学生的青睐。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星期天、节假日, 请家长帮助摘录广告词、做标牌广告:开展“家长伴我读书、读报、讲故事”活动, 巩固了识字效果, 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可以要求学生将作业本上的名字都标上拼音, 让学生轮流发本子, 扩大识字量。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 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 认识新字, 同时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每节课上, 笔者都会留点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剪贴、写画等方式制作的识字集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认识的汉字, 认得最多的就评为班上的“识字小能人”。通过这些环节, 学生在学好课本上的生字的同时, 还在生活中努力认识其他汉字, 充分感受到自主识字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

拓宽识字途径 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第7篇

一、利用汉字构字法识字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其中,我们常见的有象形字、形声字、会意字。如象形字:一年级上册中,在教“日、月、水、火、山、石、田、土、口、耳、目、木、禾、竹等字时,将古代的象形字附在旁边,同时画上这些字代表的事物,大大提高了识字效率。

二、辨析比较归类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的记忆,更好地区别字形、字义,提高识字效率,可以让学生通过辨析识字,进行归类。在识字过程中,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因此,我们一般不让学生单独去按生字出现的顺序认识本课生字,而是把相同或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在教学中,偏旁(部首)相同的字也很多,用归类识字的方法也比较妥当。如一年级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学习“地”字可与“池、她、他”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自己总结出:这四个字左边都是“也”,但又各不相同,有水是池,有土是地,男人是他,女人是她。

三、采用熟字加减笔画识记生字

在语文课上做简单的加减法题让学生没有太大压力,如:人+王=全,工+贝=贡,毯-毛=炎,棒-木=奉,差-工+目=着。这种借助熟字识记生字的学习方式,既复习了熟字又识记了生字,一举两得,事半功倍。这些方法并不新鲜,在低年级教材的《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一栏里多次出现,即我们所讲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如果把它搞成题海战术是绝不符合我们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的。

四、通过动作表演识字

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用肢体动作演示字的形义联系。在所学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看”字,把手放在眼睛(目)上,像孙悟空一样,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学习“跑”字,先想一想跑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跑”是用足跑,所以是足字旁。这样不但让学生记清了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五、猜字谜识字

“猜字谜”识字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可引导小朋友自编、互猜字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如:“美”字,有学生编了“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还有学生编了“两朵鲜花插头上,王家大姐最漂亮”;“金”字,学生编成了“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两人在土上(坐);一个人累了,靠在树边休息(休);竹子长得比天高(笑);天没它大,人有它大(一)。另外,身体语言也能帮助记忆字形,我常通过动作演示让小朋友猜。如:“掰”可以演示为手掌心相对合拢,做向两边分开的动作;“看”可以演示为把一只手放在眼睛上做看的动作。经过编字谜、编儿歌、做动作,学生容易把字记住,同时也经历了一个主动识字的过程。

六、发挥想象识字

孩子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是孩子无穷的智慧源泉,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宝贝。通过创造和想象,孩子还能这样识字:

1、顺口溜:坐——两人在土堆上;明——太阳和月亮在一起;们——一人门边站;闪——一人门中立;会——人在云上坐。

2、换偏旁记忆:晴——换“日”为“目”就是“睛”;捡——换“手”为“月”就是“脸”。

3、谜语猜字识字:一字有千口,你有我也有(舌);远看像个人,近看一堆人,仔细数一数,一共三个人(众)。

4、画图识字:即通过汉字形状及结构分解等方法画出图形,猜字识字。

七、生活中识字

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也不失为一个课外延伸的好办法。教室墙壁上挂着许多名人图像,上面写着名人名言,时间长了,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认识了很多字,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得到老师的夸奖时,学生就获得了自主识字的成就感。

另外,可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利用广告牌、车站牌、宣传匾等识字。 问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不知不觉学生不但认识了很多字,包括一些次常用字,还增强了生活的能力。

拓宽途径,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第8篇

一、目标引领, 让学生有自主识字的愿望

《新课标》中第一学段的第一条目标就是“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可见,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要从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入手。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 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 而是一种享受。假期备课时, 我通过精妙构思, 设计出了“识字小状元”的奖状和奖牌。开学初, 我向学生展示这些制作精美的奖状和奖牌, 并与他们约定:学期末识字数量达标可以得到奖状, 班级前三名可以得到冠、亚、季军的奖牌。每个月我会进行识字数量统计, 颁发“识字进步小明星”奖状。小学生的上进心都是很强的, 每个人都想最先得到奖状, 因此他们的识字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

二、拓宽途径,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一) 课内阅读,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学生光有自主识字的热情是不行的, 教师要在教学中,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以往的课堂上, 老师总是程式化地先导入, 让学生自主读文识字, 然后把生字从课文中单个提炼出来, 集中处理, 最后再读课文巩固识字。这样生字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掌握起来不费什么力气, 但对于班中那些学习能力相对薄弱, 特别是记忆力不好的学生, 掌握全课生字的读音难度很大。好在近几年“随文识字”的方法被大力提倡。随文识字, 做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学生识字的效率会很高。我比较推崇这一教学方法, 并努力付诸教学实践当中。我引导学生在读课文时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先标记下来, 然后通过查生字表的注音, 询问同学或者老师以及查字典等方法把生字读准, 有时也可以根据上下文和字形猜字音。在检查反馈环节, 我利用课件把生字所在的原文展示出来, 结合语言环境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然后再指导学生跳出课文记忆字形, 并学会运用。

在指导学生记字时, 我也会用大家常用的猜谜语、编故事和顺口溜以及部件识字法等。所谓部件识字法, 即是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 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其中“加一加”的方法用得最普遍。“换一换”就是利用学过的熟字记新字, 换掉旧字的偏旁, 加上新的部首。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 记忆请、情、清, 利用已学过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 再联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与“水”有关;“请”, 人要用嘴, 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情, 与心情有关, 所以加上竖心旁。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 其中70%以上是形声字。因此, 引导学生正确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在识字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以及声旁的表音功能, 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识记字, 既利于掌握汉字的声, 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义。这样让学生多积累, 他们会逐渐增强识字本领。

但有一点要说明的是, 在编顺口溜识字时要讲究科学, 不能顺口就得, 不考虑内容的对错。前几天听我校一位老师讲校内研究课, 教学“底”字时, 她编出了这样的顺口溜:低头无人进广场。“低”和广字头组成“底”没错。但把“低头”、“无人”和“进广场”连起来说, 根本不是一句通顺的话, 也不能明确表达任何意思。课后, 我向这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不能为了记字, 而忽略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科学性。教师要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信息。

(二) 经典诵读, 拓展学生自主识字的领域

“读中华美文, 做少年君子”——这项古诗文诵读活动在十几年前就在全国上下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了, 我曾有幸参加到这项活动中, 还获得过国家级的奖励。但那时只停留在诵读的层面, 没有定过其他学习目标。近几年, 我把经典诵读的活动与识字教学紧密结合, 拓宽了学生的识字领域。我校曾出版了《古诗文诵读赏析》一书, 其中低年级段收集了65首诗。我把其中的30首做成了识字教学课件, 利用每天早读的10分钟时间引导学生诵读一首诗, 并识记其中的生字。这些生字先在文中出现, 变成与文中其他字不同的字体颜色, 引导学生读, 注意生字的读音, 然后以一行诗句、一个词语、一个字的顺序逐步出现, 引导学生识记字音。这样10分钟下来, 学生既诵读了古诗, 又识记了其中的生字。受此启发, 我又引导学生在阅读《同步阅读》时注意利用课上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要求他们每天读一篇文章, 同时想办法记住其中5个生字。数量不求多, 但要求记准字音。以上两项诵读结合识字活动, 使学生的识字量一下子猛增了许多,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联系生活, 增加学生自主识字的渠道

识字是用来读书、生活的, 那么作为识字的教学也应该回到生活。这就是要鼓励学生留意身边的字, 通过在生活中积累、收集来提高识字量。联系生活, 也是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的好途径。很多商品的包装盒、包装袋或者包装纸上都印有商品名称、所含成分以及生产厂家等信息, 其中有很多字是学生在课本上还未曾见过的。于是, 我号召学生收集产品包装带到学校, 把上面的字读给同学听。那段时间, 每天早上, 学生们来到教室, 放下书包就拿出自己昨天新收集的商品包装, 在同学面前大声读。这种显摆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孩子们不仅变得更自信,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想办法认识了不少生字。在接下来的交流环节, 每个孩子又都能帮助班里的其他同学认识部分生字, 可谓一举多得。在这样的识字活动中, 学生们发现了识字的快乐, 体会了识字的成功感, 提高了识字的欲望, 自然而然地识字能力也在逐渐提升。

(四) 课外阅读, 巩固学生自主识字的成果

遗忘是有规律的,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加强练习和巩固复习, 才能保住学生的识字成果。字词的掌握在于听说读写中能正确运用, 同时, 字词在反复运用中才能巩固, 因为在运用中字词的复现率高, 学生的识记效果就好。除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上常用的组词以及说话、写话等训练, 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达到巩固识字目的, 也是我经常使用的方法。低年级不留家庭书写作业, 可以号召他们多读书,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积累语言, 增强语感, 丰富知识, 另一方面也可以巩固识字成果。为了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我设计了“读书银行卡”, 里面包含了阅读日期、书名以及阅读字数等要求学生或者家长辅助填写的信息。在开学初, 我把“阅读银行卡”发给学生, 要求他们边读书边填写, 而且家长要作为证明人签字, 并在每个月底收回检查、评比。每次看到别人拿到“读书小状元”的奖状, 班内不少没得到奖励的同学都暗暗制定了下个月的读书目标。这样的阅读比赛活动也确实达到了巩固识字的效果。

当然,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是有差异的, 我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的过程中也关注到了这种差异, 努力通过课后“开小灶”以及征得家长支持等方式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同时, 我给不同学习水平的孩子制定了不同的识字目标, 让学生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一个学年下来, 我所任教的一年级两个班学生每个班都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识字量达到了2000个以上。

拓宽识字途径 培养识字能力 第9篇

一、创设情境,在课堂中主动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可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识字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产生识字的欲望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识字。

1.音乐激情。在教学苏教版第三册《识字1》时,教师就为学生创设了优美的识字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识字的兴趣。课始,教师自述:冬天过去了,春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她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接着播放《春天在哪里》的乐曲,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跟着老师走进课堂,走进春天。在唱歌的同时,教师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许多春天景色的图片,以供欣赏。让他们在欣赏中观察春天的特点,发现春天的脚步。音乐一结束,学生便饶有兴趣地把他们找到的春天告诉老师,告诉其他同学。继而,教师便把这些有关春天的词语写出来,带领学生读。此时此刻,他们的情绪变得高涨,急于一读为快。因为这是他们在欢快的音乐中自己找到的春天。

2.图画创境。

二、开展游戏,在活动中帮助识字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因此在教学中开展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一边学,一边玩,同时辅以教师的引导、帮助,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1.猜字谜。猜谜语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游戏。把这一游戏与识字结合起来,将谜语与汉字联系起来,是识字教学中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游戏中,不仅要让学生根据谜语识记字形,猜出字来,而且要引导学生分析字的结构,抓住字形特点,编谜语。

2.找朋友。汉字有较大一部分是合体字,而我们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学生已掌握的一些独体字,完成新的学习任务。首先,应引导学生注重积累已学过的汉字偏旁部首,并把它们制成卡片。

3.送生字娃娃回家。如教学第三册《识字4》,老师把本课所学生字制成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句子内容把这些迷路的生字娃娃送回“家”,让句子变得连贯。这一游戏不仅引发了学生助人为乐的情怀,急于把生字娃娃送回各自的家;而且充分比较、思考了这些生字在字形和字义上的异同,以免送错。从而使学生在这种宽松、愉快的游戏中识记了生字,理解了字义。利用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让他们在游戏中动口、动脑、动手,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识字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想学、乐学、会学”。

三、走进社会,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主动向老师、父母或其他人请教,自觉和同学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汉字无时不在,无处不有。这样把汉字教学由课本推广到生活,大大拓展了识字的时空,既方便又有趣味性。

1.利用家庭生活识字。

2.利用校园文化资源识字。

3.利用社会资源识字。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社会生活中每时每刻、到处都为学生创设了识字的机会。如街道广告牌、宣传语、车站牌、商店名,超市里的每一件商品,菜场里的每一种蔬菜……这些都可以视作为学生识字的社会资源。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上街逛超市、旅游等机会去问一问爸爸妈妈,这个店叫什么名字?那是什么东西?……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不仅认识了许多字,丰富了社会生活阅历,而且提高了自己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4.利用课外阅读识字。低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不久,对汉语拼音的掌握有着较好的基础。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一边学生字的同时,一边去读一些简单浅显的儿歌或故事。当学生读到那些已经学过的生字时便产生一种成就感,进而激发了阅读的兴趣,同时在新的语境中重会这些字,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获得“温故而知新”的效果。而对那些不认识的字,可引导学生先在字的下面划一个小圆圈,再去请教老师或回家问爸爸妈妈,还可以通过查字典认识。久而久之,学生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可以独立、自由的阅读了。另外,还可开展一些“读书擂台赛”让学生把自己所读过的故事、儿歌、古诗、词,讲、背给同学听,并评选出“读书能手”。旨在让学生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励中增加识字的乐趣,增强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识字,变识字为快乐。

通过各种识字途径的开拓,将识字融于情境中、游戏中、生活中,激发了学生的識字欲望,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做到:想识字、乐识字、主动地识字,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拓宽识字途径 培养阅读兴趣 第10篇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了兴趣, 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 而变成了一种享受。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 根据这一特点, 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 以此给学生一种亲切感, 使得识字的过程随之变成了学生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如此亲切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 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了起来。

二、教给学生常用的识字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汉字的结构和特点, 指导学生把一个合体字分拆成两个熟识的部件, 用拼一拼、凑一凑、换一换、加一加、减一减、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等方法来指导学生识记生字。

三、拓宽学生识字的途径

1. 在游戏中识字

“做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爱的一种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 学生可以在“在玩中学, 学中玩”, 可谓其乐无穷。

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 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来辅助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 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 黄土变成金”的含义后让学生“搭一搭”“演一演”, 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 在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巩固学生的所学。如复习生字笔顺时, 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以“斗”字的笔顺为例, 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此外, 教师在复习组词时可以采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2. 在生活中识字

汉语是母语, 学生在生活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 如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街道牌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等。可以说, 汉字无处不在。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 随时随地识字, 也不失为一个课外延伸的好办法。如发作业本时, 教师可让学生轮流发, 从而让他们认识同学的名字;星期天, 让家长带领学生到大街上去“找汉字”, 收获一定不小;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 汉字就更多了, 诸如“红蜻蜓”皮鞋、“达利雪梅”、“光明牛奶”、“巧手”洗衣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字时, 他们会很兴奋。有时, 学生还会把一些“字”带到学校来, 互相考一考, “乐在其中”。

3. 猜谜识字

教师可根据字形的特点让学生用谜语识字, 会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 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教“坐”字时, 教师可边板书“坐”字边说:“两人在土上, 这是什么字?”学生摇头。再问:“你们现在的动作是站着的, 还是怎样的?”学生齐声回答:“坐着。”“这就是今天要学的‘坐’字。”然后, 教师可让学生再把上面的谜语说一、两遍。这样, 他们对这些字的字形和字义就自然而然地掌握和理解了。

4. 编顺口溜识字

“顺口溜”这种形象化的语言一直都是学生比较欢迎的一种形式, 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生字。例如, “朋”字:两个月亮交朋友;“种”字:禾苗种在水田中;“回”字:小口回家大口关;“树”字:村里树木对对齐;“坐”字:左右各一人……

5.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教给学生形声字的的口诀, 让他们利用汉字的音、形、义的特征, 抓住形旁和声旁的造字特点, 猜读生字的读音。如, “请”读“青”的读音, “言”字旁表意, 要有礼貌地说“请”。

6. 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多阶段地反复识字

教师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 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让生字多阶段复现, 使学生在复现中巩固生字。如指导学生在预习中读准字音, 指导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生字, 教会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如针对《阳光》一课中的句子“河面闪着阳光, 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和读儿歌《猜一猜》中的句子“两棵小树十个杈, 不长叶子不开花”, 教师可通过比较读, 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长”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不同读音与字义。这样, 通过课内、课外的大量阅读,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拓展他们的识字空间。

识字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认为, 要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教师就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

摘要: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质量呢?拓宽识字途径,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是识字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激发兴趣、教给学生常用的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等三方面阐述了在小学语文低年段识字教学中如何拓宽识字途径。教师只有遵循教学规律, 尊重学生个体, 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识字途径, 注重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 才能让识字教学焕发出活力, 从而使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途径,识字兴趣

参考文献

[1].朱克英.教给学生识字方法[J].安徽教育, 1980 (09) .

上一篇:小学百年校庆征文下一篇:申论:整治文风会风 改进党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