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2024-06-04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精选14篇)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第1篇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北庄之行有感

乍暖还寒时节,在刘淑阁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名师工作室“送课山区行”迈开了第一步。规模如此之大,准备如此之细,做课教师如此之从容,课后讨论如此之热烈,我身在其中,备受启发。语文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率的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从而对语文学习乐此不疲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努力:

1、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

教学不能信手拈来,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是我们教学时的规范和方向。只有把它们琢磨透了、研读到位了,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吴振华老师讲的《丑石》和曹丽娟老师讲的《济南的冬天》都非常精彩,为什么?其立足点就在于他们是站在了课标和考试说明这样的高度来备课,以此作为他们教学行为的指南,让他们的教学有了依据,有了方向。

2、消化他人的教学经验,转化成自己的教学行为

我们平时总会有听专家讲座或听他人做课的机会,如果只是这耳朵听,那耳朵跑,想听就听会,于事无补,还不如把这时间干点自己想干的事。俗话说得好,干什么吆喝什么。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边听边想,听后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反思一下,最终内化成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有心的听才会更有意义。

还清晰的记得,3月2日那天,刘宇新老师就现代文阅读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阅读文章三步走,即:读通——读懂——读深。刘老师说的很明白,但如何落实到教学中,让它为我所用。吴振华老师的课让我眼前一亮。教学第一个环节就是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以丑石的口吻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这不就是让学生把文章的前后内容联系起来,筛选、提取有用信息,整体把握文章写了什么。这就是读通啊。且吴老师给了学生一个叙述的模式,在帮助学生准确表述的同时,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谓一举多得。第二个环节主要是教师带着学生逐段,甚至是重点句、重点词的分析,抓住重点深入阅读,把文章的内在含义读出来,整合信息,形成自己的解释。这不就是读懂嘛。

我想,如果我们都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保留自己个性的同时取他人之精华,引导学生把握语文学习规律,学会读书。那么我们的课堂就一定会是与时俱进的高效课堂。

3、实实在在的上好语文课

语文课不是花架子,不是作秀,不是为了给别人看而要变得花枝招展。如果非要一个看客,我想应该是自己。你要给学生什么,怎么给,学生是否得到了你要给的,作为一个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的你来说,课堂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做给自己的。其实,一节好的语文课就在于务实。老师讲的实在,学生听的、说的、得到的实在。我想,这样实在的语文课就一定会是高质量的课堂。那么,怎么做到实在?

①用好教材。首先是选。老师的好恶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对于教材中的文章,有选择的讲授,才能真正发挥教材是例子的示范作用。第二是备。通过这篇文章,要告诉学生什么道理,教会学生什么知识方法或是规律技巧,最终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丑石》一课重在告诉学生,看人不能只看表面而忽略其内在的真善美等;《济南的冬天》一课重在引导学生掌握赏析语句的方法,读中悟,悟中读。第三是讲。依托文本,落实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从口头到笔头,落到实处。最终这样一个效果的达成,我觉得都归功于两位老师选得好,备得到,讲得细,真真正正把教材落到了实处。

②了解学情。教师作为一个服务者的形象出现在课堂上,怎么服务好学生,这时了解学生之所需便显得尤为重要了。语文学习中学生的困惑是什么,学生的基础如何,他们最需要老师怎样的指导和帮助,教学的预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怎样的反应,甚至我觉得学生的家庭情况、社会背景也都该了如指掌。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在一个尊重、平等的状态下进行,教学才会顺畅、高质量的完成。

③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自然而然就落实到了课堂上,但是什么时候讨论,讨论什么,讨论的问题是否值得讨论,活动小组人员的安排是否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有时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是否要讨论,诸多问题决定了活动的有效与否及课堂的质量。如果只是走个形式,变化一下教学方法,这样的课堂又怎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④导学案的使用。目前,教委下定决心要使用导学案,但是怎么编写导学案,如何使用导学案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王学军主任给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如何把自主、合作、探究和读通、读懂、读深有效地结合起来。我想,读通的环节就是整体感知文章写了什么,同时理清文章的思路,这是能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的。至于读懂的环节在导学案中的涉及,学生先通过自主学习有一个自己粗浅的认识,然后在课堂上以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合作模式形成一定的解释,这样效果会更好。读深实际上就是通过探究、延伸,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如果真能恰如其分的把导学案和教学结合起来,落实到位,必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语文课堂的质量就一定会提高。

拨开云雾见日出,正如那天的天空,也有如我现在的心情。领导的精彩点评,刘淑阁老师的事无巨细,同行哥哥姐姐们的毫无保留,给了我语文教学的巨大动力。能与你们同行,我真的很幸福!

新城子中学

邓小琴2012、3、26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第2篇

一、有计划地开展语文教学

开学初制定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在教学中,要因班制宜采用适合本班的教学方法落实到每节课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学生某些薄弱的语文能力,应加强培养。如我班的学生,就要注重阅读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于是,除上课多让他们说自己对课文的分析理解之外,我还让学生在课外多阅读书报、课外书,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课文中的听说训练,结合学生的周记、作文,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德育以其方向性贯穿与诸育之中而居主导地位,决定着培养人才的方向,起统帅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显得尤为重要。学期开始拿到语文课本后,要通览教材内容,了解编者意图,针对各类型课文的内容作出统筹规划,制订本学期德育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景、品词析句、朗读体会、作文教学等来渗透德育。平时,课堂上我们要与学生通过平等交往,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受到激励和鼓舞,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这样,不仅有利于他们踏上将来的人生道路,而且有利于他们的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在学习中,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他们这个年龄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呢?游戏、故事和活动!所以要让他们对学习内容重视并感兴趣,就必须让他们在活动中学。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所学的内容编成故事,有时引进音乐、游戏等形式,赋予教学内容以灵与肉,创设情境,让他们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当我们在教学中,以“鼓励”为主线,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学习的喜悦、学习的信心、学习的激情和动力时,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鼓励与呵护是教学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老师进课堂应该准备一千顶“高帽子”。其实,什么样的教育都应当体现出学生的人文关怀,这种关怀就从学生的细节入手,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理解、尊重和关爱,老师那毫不吝啬的表扬的话语,使学生找到自信,学习起来信心百倍,因为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又都是从自信开始,而自信,可能就是从老师的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开始的。

四.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识字与写字教学,教师可让学生说说字形结构,增强对汉字规律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按规律有序归纳所学生字。也可让学生给字找朋友,开展游戏识字,如汉字开花、汉字加减法、猜字谜等,还可以组织百字竞赛等。识用结合,则可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在阅读能力的培养方面,不但课堂上多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让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在辅导中,对学生因材施教,特别是对个别学困生,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改变他们的学习现状。同时,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利用好语文教研活动,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写作方面,在课堂上多做一些小练笔,然后进行指导,从细节着手,写一个小片段,拿出几篇各种类型的文章,师生共同交流,找出优点与不足,然后自己再去改。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学生就会学会学习,自觉学习,合理安排学习生活,这样会受益终身。

六.增加知识储备,更新教育观念

作为教师,应该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因为打铁本要自身硬,自己不具备丰富的知识,不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怎么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呢?同时,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也建立不起来,学生对你的教学也会不买帐。教师应该牢牢树立教育的四大观念:一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二是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应该放下自己的师道尊严;三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作用,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四是树立一种大语文观。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其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将是探索素质教育之路的永久性课题,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发现,才会有所创新。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第3篇

理解是运用的基础。只有理解了的语言才能正确应用。词语是句子、文章的基本构成单位。理解词语是理解句子、文章的基础, 也是正确运用语言、准确表情达意的基础。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 就得掌握一定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 我除了让学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外, 还经常引导学生在情景体验中理解词语。何为在情景体验中理解词语?就是让学生根据词语的本质特征, 联系生活实际, 找出生活经验中符合要求的鲜活事例, 在脑海中就像放电影似地浮现出来, 并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出来。这种方法符合“实践是理解的基础”这一原理。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增加, 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 这为在情景体验中理解词语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种把词语和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的方式是有创造性的理解, 是从理解到运用的过渡。如学习《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中“眼巴巴”一词, 我问:“‘眼巴巴’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 “‘眼巴巴’就是急切地盼望。”“你能表现出眼巴巴的神态吗?”我接着问。教室里静悄悄, 学生都在竭力塑造那种神态。过了一会儿, 我又问:“你有过眼巴巴的生活体验吗?”只见王益伟同学一马当先, 把手举得老高。只听他说:“有一年, 春节过后, 舅舅领着我表弟, 来到我家。妈妈去市场买了一斤多草莓。妈妈洗好草莓, 放到茶几上。说‘伟伟, 你让弟弟吃吧。下次, 我再给你买着吃。’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我高兴地说:“说得真好!大家给他鼓鼓掌。”在教学中, 我经常用这种方法设置情景, 降低难度, 加深学生记忆, 收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在动手画画中, 理解、运用词语

画画对学生来说, 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学生通过画画这个过程自然而然地认识空间、色彩并学习表达能力, 这对任何学习都很有利。语文教学中, 以课文为题材, 让学生画画,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那么, 如何进行呢?

1.要有针对性。首先, 针对教材。如小学语文第八册《燕子》一文, 我让学生根据文字叙述, 抓住春天和燕子的特点, 画《春天来了》。学生兴致倍增, 同桌交流、评议, 全班交流, 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其次, 针对学生实际。如小学语文第七册《大森林的主人》,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 通过自己亲自做的一件具体的事, 画一幅《我是小主人》的画。这符合画画“应从生活出发”的原则, 结果学生画的内容丰富多彩。

2.注意丰富性。首先表现为内容的广泛性, 如花草树木、鱼虫鸟兽、人物、山水等;其次表现为形式的多样性, 可画草图、简笔画、连环画、漫画等。

3.讲究灵活性。学生可在预习课文时画, 也可在初读课文后画, 还可以在学习了课文后画。这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决定。

根据课文作画, 突出学生的实践性,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 在扮演角色中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

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 我根据学生已有一定识字量的特点, 除了通过“读”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外, 还指导学生在扮演角色中提高语文水平。具体方法如下。

1.讲故事。让学生扮演作品中的一个人物, 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讲给同学听, 讲完后还要听台下听讲同学的评论。如《倔强的小红军》, 我让学生当陈赓, 把课文内容讲给同桌听。

2.分角色阅读。如《落花生》《白杨》等课文, 学生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提高了语文水平。

3.对话表演。在学习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时, 我这样问学生:“当李白在黄鹤楼送好友孟浩然上船时, 两人会说什么呢?谁愿当演员再现两人离别的一幕?”我先让学生想, 再让同桌互相说, 最后我让王益伟当李白, 刘洋当孟浩然, 进行对话表演。“李白”伤心地说:“朋友, 你在扬州举目无亲, 要保重身体。有时间常给我写信。”“孟浩然”不耐烦地答道:“知道了, 不用你瞎操心。”学生一听哄堂大笑。此时, 我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惊奇地说:“坏了, 一代文豪孟浩然会说这样的话, 不可能吧?这一定是刘演员自己编的台词。再想想该怎么说?”刘洋想了想, 又这样说:“知道了, 你也要多保重, 常写信给我。”最终, 他俩得到了掌声的鼓励。

4.大演课堂剧。有些课文, 如《草船借箭》《穷人》等, 我和学生编成剧本, 让学生上台表演课本剧。

“扮演角色”这一方法注重了教学手段的趣味性,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充当各种角色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 课堂气氛相当活跃, 突出了寓教于乐这一显著特点。

总之,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 我们要随时吸收“营养”, 不断给自己“充电”, 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摘要: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 重要性不言而喻。做好其教学工作, 对于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 开发学生的智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 如何搞好语文教学, 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呢?本文就对这一问题做一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体验,个性开发,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邓转明.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J].赤子:中旬, 2014 (3) .

[2]江雪梅.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内江科技, 2011 (8) .

[3]段瑞娟.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初探[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2011 (3) .

[4]兰秋梅.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5) .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第4篇

一、创设有活力、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是对人的语文素养的培育,要从“人”的角度去理解“语文”,要从“传承文化”的角度去解读“语文”,让学习语文的过程成为“人”的“文化”过程,将学生变成“文化人”。

①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说话,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语文教学要教学生识字、组词,正音朗读,理解词句,领会文本意义。②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交流,这是人日常生活、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所以,要展开一定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③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思维,这是人生存、交际、发展的重要凭借,也是学好其它课程的根基。④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品味,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的作用,给学生健康的文化引导,提高品位。

让语文教学充分体现语文课程基本特征,使课堂充满活力,实现课堂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

1.关注学生的学情。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对自己所教的学生所处的学段要求、学习状况要有清楚的了解,教学离开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毫无价值可言。

2.关注课本内容。

教师的教学要紧扣语文课程基本特点,以语言为载体,洞察语言文字背后生成的教育意义,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既能学好知识,又能提高语文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关注课后反思。

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师就要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让课堂更有实效性,为教学质量的提高画上圆满的句号。

三、用创新的教学设计,贯穿语文课堂

好的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课前为完成教学目标,预测教学内容、学习环境、学生行为、教师行为所引起的结果,并筹划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行为的总体构想。教师要让课堂真正有实效,课前的设计是一座很好的桥梁,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课前教学设计的这个“预”,就没有新课程的“立”。

好的教学设计不同于“备课”,其原则是讲究实用性和追求课堂最佳效果,针对现行教学中讲述知识性的东西过多、过细,且喜欢盲从现成教案进行授课的实际问题,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应该有这样一个基本思路:简单教学设计过程,摒弃形式主义的文字;精心进行粗线条的设计,扩大学生课堂实践的空间。这样的教学设计,不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描述大体的轮廓,它只明确需要努力的三维目标,它为验证不确定性问题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桥梁。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生命力的载体,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念、感悟和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

四、进行概括的、鼓舞的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不仅包括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概括,还应包括对本堂课中同学们的表现进行回顾。笔者发现,总结时若能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赞扬,不仅能深化他们对本堂课的记忆,还会使他们对下一次课充满期待。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总结环节,不要草草收场,要精心梳理整堂课的知识点,力求达到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不要忘了对学生进行点评和鼓励,不然他们会觉得自己整堂课的积极和努力都白费了。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第5篇

我认为,在良好的气氛、情绪和心境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高,思维就活跃,从而对知识的理解就快。

只有做民主的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我总是把微笑带进课堂,蹲下来看学生,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学习中的乐趣,增强创新意识。

二、重视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语文学科的基础,也是阅读理解的基础,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中,我这么想也就这么做。

对教材中出现的每一个生字词,我都会严格要求学生掌握好。

相信很多语文老师对识字教学都有自己很好的一套方法,其中一点我认为比较有效果的做法是教学以后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一是要求学生认真抄写,在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的同时,我还要求学生养成边抄边记字的习惯。

听写是学完生字(词)必然要做的事情,而且每次听写后我会马上或很快就批改好发回给学生,及时地检查他们有没有改正错别字,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很重视、很认真地对待听写的,他们也会努力把生字记牢。

同时培养学生书写的基本功,课堂上注重对学生书写的有效指导,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平时的生字书写,我都会向学生说明:老师只要求你做作业先要有认真的态度,然后力求正确。

如果哪一课的生字书写不过关,涂改严重,我就让学生重写一遍,经过我的严格要求,现在我班的作业、卷面字迹较工整、清晰。

三、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本人现在所教的是四年级,课堂上学生集体回答问题比较多,这样课堂气氛既热闹又可以节约时间,但慢慢我发现在学生中出现了类似南郭先生的人物,不爱开口也不爱思考。

教学上过多的集体回答显然存在弊端,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更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影响了以后中、高年级的教学实施。

为了培养学生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使课堂上更多的学生大胆回答问题,我尝试了两点做法。

1、改变过多的整体回答为个别回答。

课堂的教学形式本来就应该丰富,个别提问有利于检查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所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个别回答的机会。

2、给后进生更多的发言权。

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回答问题的习惯,我觉得难点在于训练后进生。

后进生上课一般不善于观察,不善于思考。

因此对后进生更要设法使他学会动脑子,这就要给后进生发言权。

后进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心虚,声音小,说错了,又遭同学笑,下次就更不敢举手发言了。

不说也就不想,不动脑子。

所以辅导后进生学会动脑子,就要设法使后进生开口,敢讲话,会回答问题。

我的做法是课前就把要回答的问题先告诉后进生,并教他们如何回答。

由于后进生先学一步,心中有底,上课时就敢于举手发言,回答时声音也大了。

有了自信心,说的积极性就高了,慢慢养成了动脑思考回答问题的习惯,也可促进中等生,优等生。

四、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 低年级的学生知识面较窄,但在学习生活中他们有很多可以拓宽视野,吸收知识的机会,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

以纲为本,我先从课文入手,要求学生每课都要背诵,篇幅短的要求背全文,长的要求背诵他们自己喜欢的段落或有好词好句的段落。

因为有班干部或者小组长的检查督促,所以我并没有增加自己的工作量。

我认为学习知识要靠平时的积累,学生们只有通过积累知识,才能运用知识,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我们教师应该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多积累课外知识。

作为教师都应该为孩子的成长费心思,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多尝试和多反思,我想信我们的工作一定能更出色,同学们一定能学得更好。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模版) 第6篇

陈怀新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办教育的永恒主题。因此,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对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我们,是义不容辞的职责。我们很多教师都在以自己最大的力量努力着,也包括我自己。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结合我多年来的教学生活,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首先我认为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备好课,上好课是关键。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上好课,让课堂教学落到实处。而上好课教师必须备好课,备好课是上课的关键。我在备课时深入了解学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思路,同时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动脑筋,多观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量创造条件给学生,让学生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意见,发表不同的看法。教学时,我总是激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哪怕是离题较远的问题,我也总是耐心地听取他们的看法。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课堂效率也会不断增长。

其次,我认为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有一句话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阅读对学生来说是不容忽视的。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是利用课堂教学,二是多进行课外阅读。课堂教学的每一篇文本教材,都是经过专家筛选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也是对学生实施能力锻炼与思想教育的典范,在教学中应该想方设法,利用好这些文本。我一般采用课堂上交流、背诵、默写等形式让学生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在课外阅读方面,我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让学生每周至少阅读二篇课外的文章或者一本书,并做好读书笔记;二是每周选一节语文课进行读书交流会,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读书心得;三是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写在本子上在班上交流,大家共同学习。在作文指导方面,结合课外阅读让学生每周多写读后感;让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多练写一些小日记,以记身边的事物为主。平时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就会有所提高。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第7篇

质量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生产水平、管理水平和文化水平。产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正经历着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市场竞争也由价格竞争为主转向质量竞争为主。企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产品质量的提高,没有质量就没有明天。“以质取胜”是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同样的,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意味着这所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社会力量办学尤其如此)。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教学质量的提高已成为学校成功的关键。或者说,“以质取胜”也是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因为“没有质量就没有明天”。

一所学校,特别是社会力量办学的学校,如果不能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就只能在“低价位”学校中占一个角落,永远无法提高学校声誉和效益(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一间企业,与产品质量提高密切相关的有以下一些环节:设备、材料、方法、操作员、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企业产品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与学校教学的各个环节是有它们的相通之处的。就学校而言,设备主要包括常规教学设备(如常规教室、黑板、粉笔、简单教具等)和现代教学设备(如理化生实验仪器、电化教学仪器、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教学设备等);材料即入学就读的学生,方法便是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操作手段(包括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方面);操作员便是在学校工作的教师和员工;环境因素包括大范围的社会环境和学校周边及校园内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管理因素应包含学校的教职工、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完善和严格执行。

因此,要全面提高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就务必从以上各个环节入手,逐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并付诸实施。

就设备方面而言,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出发,常规的教学设备不可能弃置不用,但应保证其质量。如黑板配置不可使用过“花”的黑板,因为这样可能导致板书令学生看不清楚,而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阻碍。从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新型的教学设备应大幅度地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如理化生实验仪器的使用,便于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同时对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动手能力的提高是一种极好的促进,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便于寓教于乐,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

就材料方面而言,每个学生的资质可以说带有先天性因素,但整体而言,关键还是在于后天的教育与培养。因此学前教育和小学低年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基础年级让学生打好坚实的基础,待他们升上高年级,进入中学直至大学后的学习,就不至于感到吃力。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每个学生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学校不应该“择生而教之”,特别是社会力量办学的学校,学生就是学校和员工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

就方法方面而言,教师应在实践过程是探寻有自己的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所谓“白猫也好,黑猫也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就是说对不同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一间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单只表现在培养出多少尖子生,考上多少重点,也表现在转化差生方面,还表现在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就操作员方面而言,学校的操作员就是在该校工作的所有员工,其中与教学质量直接联系的应该是教师。学校应该选聘责任心强,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而不可用那些吊儿郎当,对工作、对学生热心不够,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半桶水”的人。“要想散布阳光的人,必须心中充满阳光。”要想教学生学习知识,教师本身就应该有着相对较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学校也应经常鼓励和组织教师,尽可能创造条件对教师进行再教育培训,以求教师的教学水平等到进一步的提高。这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源。

就环境因素方面而言,首先学校选址应尽量避免在污染(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较严重的地方。一些学校为求交通方便,选址在繁忙的街道和公路附近,来来往往的车辆发出的噪声、排出的尾气,使得学生心神不宁,造成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其次学校应该花力气在校园整治、环境绿化和环境卫生等方面,心旷神怡的环境对学生学习往往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最后学校应努力营造出良好的校风,营造出人人争先的学习气氛。

就管理因素方面而言,学校应该建立健全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以制度管人。否则,教职工工作作风散漫,学生纪律涣散,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学校也应建立教学质量提高的奖励制度,以刺激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起正面教育的作用。

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① 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② 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③ 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的结果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如何提高中职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第8篇

关键词:提高,中职教育,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第一, 中职学校的学生由于生源的问题, 学生普遍的基础知识较差, 对于基本的语文知识都是“一问三不知”, 行为能力差、学习缺乏积极性、加之语文课程课时偏少, 学生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明显出现下降。

第二,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注重“教”而忽视了“学”。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方式方法陈旧, 致使课堂教学模式僵化。在语文教学中, 其实用性也脱离了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 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根本谈不上实践。

二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1. 明确中职语文与普高语文的差异, 结合专业特点, 制定教学方法

中职语文教学必须要突出其职业教育特色, 才能开拓自己的教学思路。在教学中应加强教学内容和不同专业的特点的联系。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在生字词识记的教学环节中联系学生的计算机打字训练, 提高学生输入汉字的速度和准确率。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 教授《长江三峡》一文时,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结合自己搜集的材料, 完成相关的导游解说词, 并在课堂上进行模拟等。

2. 丰富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学习如果仅限于书本上的几篇课文, 就会使原本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变得枯燥、单调;使原本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远离生活世界。可根据学生实际, 科学地使用教材, 彻底跳出普通高中语文教学的框框;对教材中的内容精挑细选, 以适应学生的需要。选择一些实用技能训练内容, 如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等, 以满足学生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如幼教专业应侧重训练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要求学生吐字清楚, 表达富于感情变化, 并能适当地运用儿童语言。

3. 采取灵活多样的语文教学方法

第一, 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 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效果, 是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做到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能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 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运用讨论式教学。在讨论中完成教学, 训练学生的口才。运用启发式教学, 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思维。运用情境式教学, 让学生参与表演, 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体味学习的快乐。

三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策略

1. 树立中职岗位教学理念

在中职学校不少语文教师的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 语文课堂教学还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学过程重知识、轻能力, 重传授、轻探究, 这种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尤其是“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中职语文教师要树立“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岗位教学理念。如教材每个单元安排有4~5篇例文, 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选择其中的一篇例文和学生一起分析, 余下的几篇例文可放手让学生来分析, 教师稍加指导, 多让学生阅读、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做练习。

2. 制定切合专业实际的教学目标

要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 就应该把“专业化”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各个专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这就要求教师把语文教学和专业教学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雨中登泰山》一文时, 不同的专业应有不同的侧重, 旅游专业应侧重文章所蕴含的丰富的美学内容, 教学时也可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语言表达上, 甚至模拟导游带领大家游泰山;而计算机专业, 则可让他们多朗读优美的文段, 赏析优美的语句, 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

3. 选好与专业有关的教学内容

职校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课, 而往往忽视文化课, 尤其是厌学语文。这时语文教师就要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以专业为突破口, 巧妙地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根据专业挑选或编写“专业语文”教材。如《雨中登泰山》《桂平西山美如画》《天山景物记》《内蒙访古》等都可以作为旅游专业的讲读重点, 教学时还可组织学生模拟导游讲解等。

4. 采用多元的评价制度

大多数职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 也只是以学生考试的平均分、升学率或合格率来考评。试想, 如果电财专业、商务专业的学生, 没有一手好字, 甚至连端正清晰都谈不上, 口语交际能力低下, 甚至企业文书都写不好, 说明文写成议论文, 甚至文句不通。这样的语文教学肯定不成功, 而且学生职业能力差, 缺乏竞争能力, 不受用人单位欢迎。

总之, 教无定法,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 全面地“吃透”学生的情况, 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出发设计教学, 因材施教, 选择适合的教材, 积极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 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才能顺利达成。

参考文献

如何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第9篇

1.提高对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视

语文是一项基础学科,对语文的现实运用也会贯穿学生的一生,学好语文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语言逻辑,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就是这样一门学科,从现实的教学状况来看,却远没有像其他两门同样作为“三大学科”的英语、数学一样受到重视。而且现在很多大学对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成绩非常重视,甚至划出了英语入学分数线,包括考研、读博等也对英语成绩做了硬性要求,甚至就连作为“第二外”的一些小语种都受到了重视,这样看来语文这门学科似乎就像受到了排挤一样。因此要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就应该要提升语文在各个学科中的地位。比如,像英语一样给语文也设立入学分数线,在考研、读博时也对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出要求,让语文的学习伴随学生整个的升学过程。或降低英语在升学中所处的地位,总之要使它们能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受到学校、老师、学生的一视同仁。当语文在一个大环境中的地位受到重视时,它在学校和学生中也自然的会被重视。从而在课时上让语文和数学、英语一样有相同的教学时间。在师资力量上,重视语文教师本身,并定时对其进行培养。

2.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

语文这门学科不像数学一样背几个公式,多做几道题就可以收到成效,也不想同样作为语言类学科的英语一样,可以通过听听力、背单词、学语法来收到效果,作为母语我们对语文的要求显然比英语高的多。在应试教育下,学生自然会选择提升总体成绩快的学科。其实如果找到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质量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注重对学生在口语上的培养,可以在课堂上花一点时间给学生进行即兴演讲,老师给出一个主题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讲,利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语文口语训练,引导学生自己能够精辟准确精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次,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提问,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对一个问题、某种现象有自己的判断,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不再依赖老师课本上的讲解,这样对学生以后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再者,增强学生的语感,尽管中文是作为学生的母语,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在日常表达上很不规范,或者有些表达达不到作为一个高中生所应该要具有的水平,过失水准。这就需要学生经常诵读课文,培养语感。最后,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要重视课堂气氛的渲染,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

3.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很多学生都在抱怨语文课堂缺乏生动性。当进入高中后学生会发现,高中的语文教材和小学初中有很大的不同,教材的趣味性降低,学术性增加。让学生在没兴趣之余还觉得学起来很困难,再加上很多语文教师照本宣科,使得气氛本来就沉闷的课堂更显凝重。比如,在高中教材中出现屈原的《离骚》,曹雪芹的《红楼梦》以及鲁迅的《拿来主义》等,这些文章在语言的叙述上和现代人的表达有很大不同,给学生的阅读造成了障碍,还有就是文章的创作背景和现今有了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屈原的《离骚》,它在内容上是带有其浪漫主义色彩,天马行空的想象,加上几千年前和几千年后这种时代差异造成人们价值观的不同,使得学生很难读懂,更别提去理解感受。而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为了赶进度,只是让学生看注解、了解意思、学会里面的生词,这种教学方法和小学、初中时无异。当高中的教材配上小学的教学,就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针对以上语文教学中所反映出来的“无趣”,作为教材工作者应该深入实践了,了解当今高中生的生活现状,编写出更适合高中生这一年级群体的教材,这点倒是可以效仿台湾,将受到广大高中生喜爱的明星故事编入教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教学者,应该打破老师教学,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积极和学生交流,将课外的相关趣闻补充进教材,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4.结束

当语文教学受到了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学生充分了解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当学生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要领,让语文学习不再吃力,那么语文的教学质量就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第10篇

解决好这三个问题,语文教学便导入了正确的轨道。

关键词:语文教学;理念;方法;教什么 目前高中语文面临让人忧虑的现状:一是语文教材内容的滞后;二是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三是学生学习语文非智力因素的缺失等,这些涉及学习语文兴趣、习惯、效率等方方面面,无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

笔者思考之余作了些尝试。

现将想法和做法论述如下: 一、切合实际的计划、安排、组织是实施语文有效教学的前提 语文知识面广、知识点繁密,教师首先要让自己明白教什么,让学生明白学什么,为什么学,那么紧接着的是怎样教、怎样学的问题。

解决好这三个问题便将语文教学导入了正确的轨道。

其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要通读教材,确定语文教学的目标任务 只有教师把教材通读后才会做到胸中有教材、有知识结构,明确重难点,激活自己的思想头脑,产生引进教材相关的课程资源并整合教材的想法。

这样,教师不仅明确了教学目标任务并且有了实施教学目标任务的思路和做法。

2.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要开展好教学,计划十分重要,近者一学期,远者三年,必须要有长远的打算。

这是实施教学以及可持续提高教学质量的工程体系。

计划可分以下几部分: (1)课堂教学计划。

重点是理念更新和传统模式的改变,以及课堂结构的优化问题。

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阵地,必须要有详细的计划。

且要安排详细重点讲授内容和研究性内容等。

(2)第二课堂计划。

这里将课堂以外统称为第二课堂。

其包括作业的种类及要求。

落实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渠道和做法,学生语文成绩测试的方式以及活化语文知识的活动安排等。

这些计划的制订,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运作。

(3)安排组织是关键。

为了细化语文教学任务且保证任务落实到位,笔者给自己所带的班级成立了学科委员会,其成员根据语文任务项目而定。

如:笔者按早读、课前三分钟演讲、作文、随笔、测试五大块,分别任命了五名同学为语文学科委员,分别负责任务的安排、布置、督促、落实,并及时上交相关作业,反馈信息。

以上做法为进一步开展语文教学提供了组织保障。

形成了良性的学习氛围。

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落实语文教学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作为教师,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要坚持不懈地致力于更新自己的做人理念和语文教学理念 理念带动一切。

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我的第一因素是理念的更新。

只有不断开创新的自我,才会创造语文教学的新理念。

2.注重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打破陈旧的模式 语文教学要提倡自主学习、老师适时引导、点拨的方式,打破以往简单单一的结构模式,要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形成动态的结构,拓展语文学习面,真正使语文课堂教学激情洋溢。

3.注重语文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必须重视语文能力的落实,笔者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口语训练; (2)课堂上注重启发提问学生,重在问为什么,以此锻炼学生的思辩能力; (3)注重诵读能力的培养,以此增强学生的语感; (4)注重情感氛围的渲染,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目的。

三、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 1.加强训练 为了巩固学习方法以及强化应试能力,必须有计划地利用好课余时间,给学生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如坚持阶段性地下发上乘的高考模拟题,让学生加强训练。

2.开展与语文有关的文体活动 如:作文竞赛、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以此活化语文教学内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加强作业的检查评改 要加强作业的检查评改,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改变书写潦草的不良习惯。

4.重视平时的各种测试 要做到考前动员培训、考后评讲总结,以此反复进行,最终将学习语文的态度、习惯、方法等得以巩固,最终成为学生个人语文学习和应试的综合能力。

如何转化差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第11篇

云龙县检槽中学

段学兵

2010年7月18日星期日

如何转化差生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潇潇风雨,不解沧海桑田;冽冽霜雪,不恤人世冷暖。在十年的教育教学经历后,我认为产生差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以下有三点:

一、学生因素

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强有弱,学习动力弱的学生,经不起挫折,如果在教学上不给予特殊的关心和照顾,就有可能使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对于不会学习的学生,如果教师不注意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指导,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下降可能成为差生。

二、教师因素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教师的思想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放到升学有希望的少数学生身上,教师喜欢好学生,讨厌差学生的自然感情控制不好,在学生面前流露出来,这是产生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教法因素

目前教法基本上还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老办法,过于单一和死板,只能让学生的学法适应于教法,而不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法改进教法,使有些学生厌倦学习而成为差生。

促进差生的转化,重视九年义务初二阶段学生的两极分化,对于重新唤起差生的认知,点燃差生的希望之火,激起差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这是教师的责任。把语文学科中两极分化的因素集中起来,有四个突出方面:

(一)、阅读能力上的分化。

差生只会单纯地为阅读而阅读,不知道在阅读过程中去为完成必要的任务而进行积极思维,只是怀着依赖心理去等老师讲解,其结果,仍是无所适从,始终不能达到展卷而自能通解的境地,脑子里依旧是死水一潭,最后导致学习上的分化。

(二)、思维方法上的梗阻。

差生只会墨守陈规,习惯于单项接受型思维,在思维方法上,始终处于凝滞状态,等着老师喂着吃。这样思维不能展开,势必会导致他们不能通过一事物认识其他事物,认识此事物与波事物间的联系,造成思维方法上的恶性循环。

(三)、记忆策略上的悬殊。

差生在记忆广度、记忆速度、记忆精确度、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等各方面的成绩均低于优等生,时间一长,心理和精神上的负效应导致他们认定“积重难返”,因而学习成绩显著下降。

(四)、水平的差异。

反应在上,差生缺少扎实的功底,缺少教师科学系统的指导和讲评,所以在上他们很难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甚至连语句通顺,书写清晰,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也很难做到,这也是造成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怎样防止两极分化问题呢?

一要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

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注意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成绩竞赛、智力抢答、笑话幽默等,以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转化的环境,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以表扬为主,对好作文给奖励分,发现习作中的闪光点,展览读书笔记,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融洽师生之间的感情,对差生进行恰切的评价,施以必要的鼓励,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等,激发差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要坚持对差生的学习辅导。

对差生的辅导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知识的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差生的学习个性,对差生辅导的形式主要是课前辅导和预习方法、预习内容、自学习惯、使用工具书、参考书能力的辅导以及课堂巡视辅导,及时收集不同层次学生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信息的输出以及为学生排忧解难,课后跟踪辅导,每次跟踪都有重点,一次解决一个问题,并从中归结出差生转化的规律。

三要培养差生的学习习惯

为了使差生养成习惯,每次不订则已,订了就要坚决执行。指导对有畏难情绪的差生坚持写观察日记和生活日记,指导差生自觉地搜集报刊杂志上的名言警句,随感录,汇编成册,指导他们仔细揣摩这些短小精悍的随感录的意味和表现技巧,让他们掌握入门的途径。

四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语文课,对差生练习设计要多层次性,即设计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不同台阶难度的练习,使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做,都有向高程度奋斗的希望。练习设计要多形式性,即灵活多样地设计出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多种练习,使差生在认真的训练中敏干观察、强于记忆、勤于思考、富于想象。练习设计要多角度性,即设计出目的在于巩固基储锻炼胆量、激发兴趣、培养习惯、训练技能、引导发现、鼓励刨新等各种练习,用来训练差生能力。

五要注意对差生的作文教学。引导差生作文为学生找米下锅,多加鼓励,激发兴趣,指点迷津引来源头活水,趁势进行点拨。用文题引发情怀,引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在差生作文评阅方面使用多种方法:卡片登记,有利于历史发展地评价差生;符号记分,为的是消除分数记分的副作用;划类分层,以便于分类指导,分层要求;精神疗法,在评讲中采用鼓励启发,亮闪光点,在评讲中让差生相信自己去实现自已的追求。

六要讲科学的教法。

如何提高四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第12篇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这学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4)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5)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要重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与学习伙伴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尤其要重视自主、合作与探究。学生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4.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5.开展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班级后进生帮助对象主要措施:

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

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板演。

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

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

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第13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本人在多年的初高中语文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 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兴趣是人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一个学习者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 他总是积极主动而心情愉悦地去学习, 去获取知识, 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因此,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和兴趣, 当然这种学习不仅仅是对语文这个学科的兴趣。

二、教师通读教材, 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

只要教师把教材通读后才会作到胸中有教材, 有学问构造, 明白重难点, 激活本人的思想头脑, 产生引进教材相关的课程资源并整合教材的想法。不只明白了教学目的任务, 并且有了施行教学目的任务的思绪和做法。课堂是完成教学任务, 完成教学目的的主阵地, 必需要有细致的方案。且要布置细致重点讲授内容和研讨性内容等。第二课堂方案是将课堂以外统称为第二课堂。其包括作业的品种及请求。落实学生听、说、读、写才能的渠道和做法, 学生语文成果测试的方式以及活化语文学问的活动布置等。这些方案的制定, 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运作。因而要非常注重制定实在可行的方案。如何落实方案, 布置组织是关键。重点是布置学校规则的时间, 如早读、课堂、辅导三块时间的布置。笔者是这样做的。为了细化语文教学任务, 且保证任务落实到位, 自己给本人所带的班级成立了学科委员会, 其成员依据语文任务项目而定。这些成员必需是在语文学习的某一方面有专长的学生。平常教师能够组织学科委员开会, 布置任务, 并指出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以此促进工作。这样的做法, 效果明显, 改动了以往教师一人布置任务, 学科代表一人困难工作的场面。经过学科委员的带动作用, 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激活了语文学习现状。以上做法不只从教师角度处理了教什么的问题, 也从学生角度处理了学什么的问题, 为进一步展开语文教学提供了组织保证。构成了良性的学习气氛。

三、更新教学理念, 注重课堂教学方式

理念带动一切。一个人生长的标志是超越自我, 而超越自我的第一要素是理念的更新。只要不时创始新的自我才会发明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比方本人的理想追求, 个人情感态度、思想肉体范畴的改造, 耳闻目击的一切都将影响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那么新的理念, 自主、创新、研讨、协作等学习方式自然会成为本人语文教学的成分。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办法的更新, 突破陈旧的形式。语文教学要坚决抛弃一讲到底的形式, 要一改学生听、教师讲的单一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时引导、点拨的方式, 突破以往简单单一的构造形式, 要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交流的平台, 构成动态的构造, 拓展语文学习面, 真正使语文课堂教学激情弥漫。注重语文听、说、读、写等各项才能的培育。

四、营造“活”的语文教学氛围

营造一种“活”的高中语文教学的文学氛围, 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之间, 形成一种不但在人格地位上的, 而且在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平等理念和合作默契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关系。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然能得以激发, 创造潜能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才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语文课堂带来的活跃元素。根据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 构建相应的问题情境, 设计符合学生自学规律的教学过程, 安排必要的课堂小练习, 指导学生独立进行探索, 以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性, 启迪发散性的思维。多媒体所带来的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作为创建和谐课堂气氛的主要施行者, 教师必须德才兼备, 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必须在40分钟内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要上好每一堂课, 努力改善课堂教学的气氛, 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 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良好的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起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强调一种活化的课堂氛围不等于放任学生, 而是在探求知识、掌握知识的过程中, 让学生的思维“轻舞飞扬”。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第14篇

关键词:阅读质量 ;阅读期待;品评鉴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88-01

我们的语文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主宰,容不得学生的任何自由和创新,一切以标准答案为依据。一篇文章,教师说分三段,分四段就是错误。学生在阅读上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对语文课兴趣全无。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深感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之弊,也常常为之困惑、苦恼,为此进行不懈的探索,寻求阅读教学的新境界。现就我近年的实践,谈如下体会:

一、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自然,学生从接受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力强弱、有无,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无或强弱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是否进行和怎样进行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运用“阅读期待”来提高阅读质量呢?

1、适当的煽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阅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当然,教师要煽情,要动情,也不是任意地让感情泛滥,要以自己的独特、真挚、强烈、坦荡的情怀与学生见面,扣击学生的心弦,使自己、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共鸣。

2、驰情其中。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

(1)启动情感。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那得需要外力的推动。这种外力须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如从课文中选取一个美好的场景,一个或几个角色的鲜明形象,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于是孩子情感的小河荡漾起情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份关注,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期待着故事将怎么发生,将怎么一步步进展。

(2)牵住情感。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在学生初读课文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只要教师巧妙地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纹必然会惭惭地涌动起来。

(3)推动感情。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老师应从孩子的面部表情,从朗读的声调,从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阅读成功的契机,应及时把握,并顺势将阅读过程推进课文精彩片断词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读出其神韵。

二、张扬个性“差异”。

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应。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不要用单一的评价尺度限制学生。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体现审美价值的个性化、多元化,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生的思维。另外,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同一种方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传授学法时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让他们把不同的看法、独特的见解都表述出来,从而使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个人知识的获取主要靠的是阅读。语文教学一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二要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现在有的教师很注意培养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学习语文,这种做法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活动、做游戏,要以学好语文为基础。

阅读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走进其中,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教师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阅读课文后,还需在整体上要对课文自觉地进行品评鉴赏,最终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如读罢课文后,引导学生掩卷深思,从写作技巧、思想内容、知识信息等方面自觉地总结收获,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21世纪的阅读教学应该更加开放和更加具有活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阅读教学中努力提高阅读质量的尝试仅是开始,阅读教学能否焕发更大的生命力,还须通过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找到更多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红艳.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15).

上一篇:评优课个人总结下一篇:医院解除劳动关系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