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环境范文

2024-05-31

食品药品环境范文(精选6篇)

食品药品环境 第1篇

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总结

开展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以来,根据市政府统一部署,我局紧紧围绕活动的总体要求,严格遵循各个阶段的内容和要求,密切联系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市政府动员大会后,市局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传达大会精神,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了局党组成员及各科室、各直属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领导组,并抽调人员组成领导组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活动中,市局多次召开党组会议和领导组会议,及时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有关精神,明确重点环节、主要活动、阶段目标并提出具体要求。认真研究具体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同时,还制定和完善学习记录、交流研讨、考勤考核、档案整理以及征求意见台帐等规章制度,明确职责,严肃纪律,从而确保了活动顺利、有序、扎实、深入的开展。

二、学习要求严格,讨论主题明确

坚持把学习贯穿始终,印发《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学习自查阶段日程安排》,做到干部职工人手一份,明确进度,方便学习。干部职工在通读有关学习材料基础上,均对重点篇目进行了精读,组织集体学习2次,人人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努力在吃透

精神、领会实质、武装头脑、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坚持做到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文件讲话与撰写笔记心得相结合、学习讨论与集中交流相结合,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学习中,市局主要领导还就省委书记袁纯清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对干部职工进行集中授课辅导,授课内容翔实、见解独到、语言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大家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习培训使干部职工了解掌握我省、我市发展形势,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放思想、理清思路上;系统学习相关讲话、文件精神,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加强修养、转变作风上;了解掌握全市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政策举措,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坚定信心、积极作为上;全面掌握市委、市政府赶超发展战略以及食品药品科学监管工作思路,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创新创优机制、狠抓目标落实上。市局还围绕“如何更好地履行职能,建设服务型机关”、“如何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为基层、企业和群众服务”等主题,以支部、党小组讨论以及研讨交流等方式,组织干部职工开展讨论。

三、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梳理反馈

结合我局自身职能和工作实际,通过重点走访、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电子意见箱和公布12346举报电话等多种形式,就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领导班子和执法队伍在创优发展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广泛征求群众、行政相对人、基层单位、机关干部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到各种意见和建议120余条,归纳梳理出当前监管体制机制还不顺畅、少数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和服务发展的意识还不强、有的人工作效率低、队伍能力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四、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在归纳梳理有关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党组民主生活会,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整改方案和落实措施。会议紧扣“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主题,认真查找是否存在发展思路不清、发展意识不强、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动力不足、不想大发展、不敢大发展、不谋大发展、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艰苦奋斗作风衰退、组织纪律观念淡薄等问题,以及影响我市食品产业和医药经济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深刻剖析原因。对照开展发展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查找出了影响和制约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突出问题,主要是:思想观念不适应、服务意识不适应、监管能力不适应、工作作风不实、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深刻剖析这些问题,除了机构改革不到位、人员综合能力弱、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可借鉴的现成经验等客观原因外,更多的是主观上在思想深处和工作状态上所表现出的一些自满情绪、惰性思想、陈旧观念以及不适应的能力水平。在此基础上,我局梳理和查找出三个方面八个问题,制定了整改方案,从监管工作、服务发展、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十九个小点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措施,有的立即进行了整改,有的立即进行了整改,有的列入了整改计划,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制定出整改规划,列出进度表,责任到人。这些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注重机制创新,积极整章建制

在认真解决存在问题的同时,我们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对机构组建以来所形成的100余项规范制度进行清理,完善落实制度的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加强相关制度的协调衔接,确保各项制度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有长效、可持续,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适应科学监管的工作机制。实现食品药品科学监管,必须强化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推进监管信息化和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行业自律体系和进出有序的企业淘汰机制,创新日常监管与执法方式,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推进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机制创新,构建前瞻性的长效监管机制。二是完善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大力加强队伍能力建设,着眼队伍学习培训需求设计培训内容和方式,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学分制度,完善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注重学习交流,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党组中心学习制度,切实将党性修养、作风养成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三是建立健全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机制。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公开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一经查实,严格按照《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山西省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违反工作纪律的处理规定》,严肃处理。四

是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坚持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科学发展,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坚持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建立有机联系、相互配套并有效运用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完善考核内容,改进考核方式,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公开考核内容、考核程序、考核办法、考核结果,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

六、坚持统筹兼顾,做到活动、工作“两不误、双促进” 集中整治活动开展期间,正逢机构改革,工作任务繁重,头绪众多。市局党组统筹安排,确保活动各个阶段任务高标准完成的同时,妥善安排各项日常工作,将开展活动与药械安全综合整治、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监管长效机制建设、队伍能力建设、创先争优、党风政风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有机结合,做到了活动与当前工作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市局明确提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要始终为全市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保驾护航,要摒弃局部利益,树立大局观念。对于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工作,要高标准、高质量去完成。特别是针对当前机构改革尚未到位,不管职能调整何时到位,都要及早谋划、统筹考虑,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回顾集中整治活动,我局紧紧围绕“创优发展环境”目标,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基本达到了“强化三种意识,做到三个规范,实现三个提高”的预期目标。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集中整治活动是有时间性的,我们只是在这次活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了一定的工作目标,但创优发展环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不断深化、不断提高、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保持和发扬集中整治活动中形成的良好精神状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认真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完善促进科学监管、服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大力净化食品药品市场秩序,努力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〇一〇年十月八日

食品药品环境 第2篇

“利剑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公安部和省厅的统一部署,市局决定从即日起至2015年底,在全市公安机关组织开展打击食品药品环境犯罪“利剑行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公安部“四项建设”总体部署、省公安厅“一体两翼”工作布局和市局“6·22”工程建设要求,切实推动以“三案打防”为重点的保民平安工程的开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升党和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的高度出发,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民意导向,着力解决好食品、药品和环境等民生领域严重影响公共安全、严重危害群众健康、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

二、目标任务

通过组织开展打击食品药品环境犯罪“利剑行动”,努力实现“两个明显减少、一个明显提升”的目标任务:一是破获一批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群众反响强烈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和破坏环境资源重特大案件,严惩一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和破坏环境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食品药品和环境等民生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明显减少;二是捣毁一批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的犯罪黑窝点,取缔一批无证无照经营,销售假劣、侵权仿冒食品的黑心场所,整治一批偷排偷倒、超标排放的黑心企业,滋生食品药品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空间明显减少;三是全面加强情报信息系统、部门协作机制和专业侦查队伍建设,积极稳妥地探索刑事科学技术在食品药品环境领域的业务拓展,充分发挥大数据支撑办案的强大功能,提高打击食药环犯罪的科技含量,主动发现、精确打击、防范控制食品药品环境等民生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明显提升。

三、打击重点

紧紧围绕食品、药品、环境等重点民生领域违法犯罪的新情况、新特点,坚持更快地破大案、更多地破小案、更好地控发案,把优势警力用在集中打击危害程度严重、涉及面广的食品药品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上,着力打击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群众反响强烈、带有行业“潜规则”性质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和破坏环境资源违法犯罪活动,集中力量侦办一批精品案件,力争开辟一个战场、干净一个领域、震慑一批犯罪。

(一)食品安全领域。

重点打击三类犯罪:一是食品非法添加犯罪,兽药、饲料及屠宰过程中非法添加“瘦肉精”等违禁物质,食品中非法添加塑化剂,使用有机磷农药防虫防腐腌制食品,储存运输环节用双氧水、福尔马林、六六粉等违禁物质保鲜,卤肉熟食中添加亚硝酸盐等犯罪行为。二是食品欺诈犯罪,非法生产销售地沟油、病死肉、私屠滥宰、假牛羊肉,假劣乳制品、婴幼儿奶粉、辅助食品、桶装水、白酒、卷烟等,以及使用不合格原料加工食品、侵权仿冒食品标签标识等犯罪行为。三是食品关联犯罪,种养殖环节违规使用国家禁用高毒农药,田间地头直接使用禁用高毒农药,水产养殖中使用孔雀石绿类致癌物质,以及利用剧毒化学品、麻醉品毒狗、鸟等犯罪行为。工作中,要注重研究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个案入手,深度剖析挖掘行业“潜规则”,及时开辟新战场,力争打出新成效。

(二)药品安全领域。

重点打击三类犯罪活动:一是利用互联网销售假药,突出打击在网上通过QQ群、微信群兜售假劣激素类、急救类、危重病、性功能障碍药品犯罪。二是传统媒介销售假药,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或张贴小广告,以及上门义诊、小区健康讲座等方式,骗取患者信任,兜售非法添加激素的治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风湿等危重病假药。三是跨国制售假药,以重点案件线索为抓手,突出打击境内外犯罪团伙相勾结制售假药的犯罪活动。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大打击假劣药品流入正规医院、药店犯罪的力度,有效斩断销售渠道,深挖幕后商业贿赂犯罪;要把打击的触角向农村地区延伸,严厉打击农村地区小药房、小诊所销售假药犯罪。

(三)环境资源领域。

重点打击四类犯罪:一是危险废物生产单位与无法定经营资质的单位或不法分子相互勾结,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牟取非法利益,严重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二是通过暗管、渗井、渗坑、溶洞高压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逃避监管,以及故意使污染防治设备不正常运行或者闲置、拆除污染防治设施或破坏环境监测设备,大量非法排放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的犯罪行为;三是阻挠环境监管检查或者曾因排放污染物多次受过行政处罚,仍大量非法排放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四是非法捕捞、狩猎、采矿、破坏耕地等环境资源类犯罪。

四、工作措施

(一)深入调查排摸,全面获取线索。

一要深入排摸发现线索。要以派出所辖区为单位,组织广大社区民警走街串巷、进村入户,深入城郊结合部、“城中村”等重点区域全面进行“地毯式”排查。二要暗访侦查深挖线索。要组织人员深入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企业开展暗访侦查,特别是对昼伏夜出、搬进搬出、用水用电反常等可疑情况,要深入调查获取深层次、高质量的案件线索,实施深度打击。三要梳理案件倒查线索。对前期破获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和破坏环境资源等犯罪案件进行梳理深挖,将有前科劣迹的违法犯罪嫌疑人员纳入管控视线,倒查发现相关犯罪线索。四要网络侦控筛查线索。对互联网各类低价出售畅销食品、保健品、特效药品等可疑销售信息和有关环保舆情反映,逐一进行梳理排查,发现可疑线索。五要强化协作核查线索。切实加强与农业、环保、国土、食药监管等有关部门的情况沟通,建立线索流转制度,互通互联,及时获取涉及食品药品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相关线索,并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联合侦查。要切实加强公安部集群战役线索、外省外市案件协查线索的核查工作,确保条条见底、件件落实,力争从中破获一批案件。

(二)强化查处打击,全力破案攻坚。

一要强化立案侦查。对获取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和破坏环境资源等犯罪线索,要组织专门力量,迅速开展核查。对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立案侦办,决不允许有案不立、见疑不查;对需要通报有关部门核查的,要及时移交,做到早发现、早检测、早查处,防止形成现实危害。二要强化案件侦办。要探索实行案件分级分类办理机制,对于生产销售规模不大、局限在一区一地的案件,原则上由县级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发生在辖区内、不需要跨地区侦办的小案件可指导属地派出所办理;对重点领域、跨区域、链条式、网络化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原则上由市局立案侦查。三要强化挂牌督办。对媒体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案件以及团伙、流窜、系列案件,各地要及时上报市局,由市局层报上级公安机关予以挂牌督办。各要将挂牌督办案件紧紧抓在手上,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破案责任,加强协调指导,强化办案保障,确保打准、打大、打深。四要加大惩处力度。要认真研究政策法规,用足用好法律武器。对涉嫌犯罪的企业和个人,要坚决移送起诉、追究刑事责任;对其他违法人员,要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对严重违法违规经营的企业,要会同相关职能部门依法予以清理取缔。

(三)整合警务资源,密切协作配合。

一要加强警种、区域间的警务合作。要坚持打合成战、整体战,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和破坏环境资源重大案件特别是涉及多个部门和地区的案件,牵头部门要充分发主力军作用,会同技侦、网安等部门同步上案,优化分工、提升效能。要依托区域警务协作机制,加强区域警务合作,形成整体打击合力。二要加强与行政执法部门的协作配合,要前移关口、主动作为,探索建立一条鞭联合执法机制,健全完善联合执法、案件协作、案件移送、会商督办、信息共享、考核奖惩等工作机制,并逐步建立起大要案件联合挂牌督办、违法犯罪人员“黑名单”、鉴定检测、群众举报奖励、涉案问题产品处置等工作制度,着力破解执法办案难题。三要加强与检察院、法院的法律会商。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开展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的专项立案侦查监督工作,进一步强化立案审查和案件侦办,切实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重大敏感案件,要主动提请检、法机关提前介入,统一执法思想,会商侦查思路,明确法律适用,规范证据收集,提高取证效率,加快办理进度,确保打处到位。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打击食品药品环境犯罪工作,成立专门工作班子,负责组织协调、情况掌握和信息报送。市局成立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环境保护警察支队,统筹做好情况掌握、组织协调、检查督导、挂牌督办等工作。各地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明确措施,细化责任,强力推进。

(二)广泛宣传发动。

要把宣传发动贯穿于打击工作的始终,主动联系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全力开展宣传工作。要健全完善举报奖励机制,筹措落实奖励资金,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对一段时期查处的典型案例特别是已判决案例,要采取以案释法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查处打击情况,宣传政策法律法规,教育群众、震慑犯罪。

(三)规范执法办案。

要及时立案侦查,坚决杜绝有案不立、立而不侦等问题,坚决杜绝失职渎职,更不能为食品药品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充当“保护伞”。要讲究方式方法,把握政策界限,突出打击重点,特别是要将打击的矛头对准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上线源头、幕后操纵者、组织经营者、实际获利者,严防一拥而上、打草惊蛇,杜绝“大呼隆”、“刮地皮”和“大清查”等运动式做法,切实打准打狠、打出实效。

(四)狠抓队伍建设。

要切实加强打击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专门侦查队伍建设,尽快调配一批熟悉侦查业务、有食品药品环境保护专业技术背景的优秀人才充实一线办案队伍,着力推进食药环犯罪侦查业务的专职化、专业化和主办侦查员的专家化。要强化教育培训和装备保障,切实提升打击办案能力。

食品药品环境 第3篇

关键词:环境犯罪,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检察监督

在日常生活中, 破坏环境的现象和食品、药品生产、销售不规范已经不再是新鲜事, 如工业废水的大量、无处理排放致使水环境失衡、工业废气、废渣的无节制排放导致大气环境污染, 煤矿和石油的非法勘测和开采造成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 地质灾害增加、森林的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率增大, 破坏了生物链。又如三聚氰胺奶粉, 地沟油, 农产品添加高毒农药, 家禽业主非法使用生长激素, 滥用添加剂和增白剂, 制假药, 卖假药等, 归根结底, 环境犯罪和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国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相关法律条款的惩治办法所体现的威慑力不足, “以罚代法”, 破坏环境者、制假售假者的犯罪成本低, 受到的惩罚不严厉, 犯罪分子钻法律的空子而进行违法犯罪行为。而且我国行政部门较分散, 中央和地方不能密切配合, 部门和部门之间权责交叉, 行政效率低, 出了问题互相推卸责任, 监管不足, 当一件事情被曝光以后, 相关部门才会有所作为, 所谓“不出事不处理, 不闹事不处理, 不曝光不处理”, 无法形成一套强有力的长效机制;二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部分企业主文化素质较低, 不学法, 不懂法, 法律意识不强, 违背市场规律, 为降低成本而违背职业道德, 不诚信, 唯利是图, 而其中的代价便是环境的破坏和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损害, 以这种内需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不健康的;三是消费者自我意识不足, 不习惯于使用消费者权利, 如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 获得有关知识权、监督权等,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 部分消费者惯用的想法便是小事化了, 这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还有是消费者对维权方式很陌生, 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后, 要么是非法维权, 要么是不知道用什么方式维权, 最后可能触犯法律, 得不偿失。

一、环境犯罪和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检察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环境犯罪检察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线索指向性差, 受害者为群众, 案源隐蔽

一般来说, 在城乡规划布局中, 重度污染行业被要求远离市中心, 一般处于人少地广的城市边缘地带, 污染源更隐蔽, 环保部门和公安机关如果不能及时摸排线索, 将会失去案件处理的最佳时间, 这就使得猖獗的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犯罪行为增加。另外, 虽然当前群众的法律素质有所提高, 举报监督意识增强, 但是仍然没有能力完全确认破坏环境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而且环境犯罪没有直接的受害者, 线索指向性差。

2. 行政执法部门 (公安部门、环保部门) 与刑事司法部门工作衔接难, 办案周期长, 人员流动大导致证据不足

环境破坏犯罪行为调查过程中, 环保局、公安局、检察机关没有做到联动执法查案, 而是先由环保局介入调查, 发现犯罪嫌疑人之后才移交公安部门, 环保部门非专业的查案方式导致侦查、取证、抓捕的最佳时间延误, 办案周期长, 证人流动性强, 不利于案件的有效进展;检测鉴定批复时间长, 从上一级得到批复文书的时间长, 而办案羁押期限较短, 二者不能同时进行, 错过了最佳办案查证时间;由于行政执法部门与刑事司法部门不是联动办案, 二者的证据链便可能会断开, 两者所搜集的证据有出入, 往往无法达到诉讼要求。

(二) 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检察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食品药品安全无小事, 食品药品问题的出现, 使群众消费信心受挫, 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生命健康是人行使基本权利的基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改变, 食品、药品安全便成为重中之重。总的来说, 检察监督食品、药品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过程中, 出现疏漏、死角, 监管过度、监管不力, 甚至有的检察人员懂法却故意犯法, 亵渎职守, 收受贿赂, 徇私舞弊。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 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办法过于“高度概括性”, 为犯罪分子钻空子创造了条件

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办法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许可条件作出了规定, 但是这些规定比较高度概括, 没有具体化解释,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被人为解释, 也造成违法者钻空子的现象。出现违法行为时, 法律条款被任意解释, 多种处罚方式并存且都合法, 但处罚结果不同, 也就导致有些人贿赂执法人员, 进行“私了”, 权钱交易, 销毁犯罪记录案宗。又如某些法律条款没有明确规定如非法添加剂的剂量为规定标准的几倍以上时处罚多少钱, 这样的规定一般要求执法者自己酌情处理, 弹性空间大, 这为某些低素质执法者以权谋私创造了条件, 让人们错误地认为违法成本低, 使得食品、药品安全得不到保障, 食品、药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符合规定, 制假、售假, 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伪劣产品的危害潜伏期长, 一时难以发现

由于假冒伪劣产品的缓效性强, 消费者的生理病理不会在短期内出现, 难以追究制假售假和亵渎职守执法者的责任, 追究难度加大。

二、环境犯罪和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检察监督方式改进建议

(一) 环境犯罪检察监督方式改进建议

1. 关注重点污染企业排污状况, 奖励举报, 加大宣传力度

环保部门在发现环境犯罪行为后, 应及时与公安部门进行交流沟通, 发挥公安部门在线索收集方面点多、线长、面广的优势, 重点关注重工业如化工业、造纸业和景区在排水、排气等方面的设施。开展挖沟排查, 化被动排查为主动排查, 要有作为, 不要等出事以后才着手调查, 扩大线索排查范围, 杜绝环境犯罪;鼓励群众行使举报监督权利, 为群众分发环境犯罪相关法律条款的宣传手册, 鼓励群众举报, 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开通举报网站, 拓宽举报渠道, 开通举报热线、信箱等, 让群众举报无后顾之忧。

2. 建立联动办案机制

行政执法部门与刑事司法部门建立联网信息共享平台, 环保部门侧重调查非法排污单位的排污违法行为, 参考公安部门的查案方式, 进行封锁现场和现场拍照取证等确保证据的完好保存, 而公安部门的工作内容侧重于对现场人员的询问、笔录、证据的整理等, 二者互相配合, 互相沟通, 交流学习。环保部门为办案民警讲解环境污染鉴定方面的知识, 公安部门可培训环保部门人员学习现场勘察、现场照相、制作现场图纸、制作笔录等查案方式, 二者相辅相成, 同时进行信息分析与共享, 联合执法。一旦可以立案, 环保部门立刻出具《环境监测报告书》, 为公安机关取证查案赢得时间, 检察院、环境保护部门与公安机关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建立案件信息录入系统, 三者之间进行微机联网, 探讨各个环节所出现的问题, 方便整个检察活动。

3. 加大检察监督力度, 多元化执法, 改变曝光后被动执法的局面, 进行突击检查, 从源头上减少犯罪

开展专项培训, 对造纸业、制药厂法人代表等相关人员进行定期教育培训, 使其学法、懂法、守法, 法律部门为其详解相关法律条款的意思, 使其懂得什么行为会构成犯罪, 让其明白破坏环境对自己和社会的危害;再者, 环保局应根据当地地理形势和气候条件进行实时勘察, 加大检查力度, 对排污指标不符合规定和存在危险隐患的企业进行强制停业整顿, 严厉打击环境犯罪, 运用现代拍摄技术进行明察暗访, 从源头上遏制环境犯罪。

4. 发挥检察院的监督职能, 参与轻度污染区的治理工作

对于群众的举报, 检察机关应依法办事, 进行实时实地调查取证, 若所举报事实不足以立案但属实, 仍然要表扬群众, 然后联合相关环保部门, 对轻度污染进行上报, 并进行合理治理。建立治理环境长效机制, 建立专人、某个特定部门负责制, 责任到人, 不仅提高个人和整个部门工作技能的提高, 更提高了工作效率, 增强检察监督效果, 提高执法质量。建立环境犯罪检察监督工作质量评价体系, 这体现了行政执法部门与刑事司法部门对环境犯罪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 也有利于积累行政经验, 使环境监督工作常态化。

(二) 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检察监督方式改进建议

1. 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应归类于危害公共安全罪

基于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的频发, 可以得出一条结论: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制假药、售假 (药对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违背了市场规律, 受害者以群体为单位。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危害公共安全, 在立法方面, 应将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提升到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这一个层面, 在某种程度上, 也提高了犯罪成本。

2. 全民打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

检察机关应成立专项调查食品药品安全小组, 履行检察监督职责, 明确食品药品安全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 为人民服务, 把惩治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当成重点工作, 贯彻落实相关条例, 依法行政。进行监督宣传, 增加执法的科学性、透明性, 遇到酌情处理情节, 执法人员应定性和定量分析, 科学、依法行政, 不高不低, 不偏不倚。对工作过程进行实时监督, 坚定信念, 不为金钱而动摇, 教育执法人员强化执法意识, 增强责任感,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三、结语

食品药品环境 第4篇

关键词:食品药品;环境;犯罪;民生

中图分类号:D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054-02

近年来,随着食品药品产业的快速发展,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活动持续增多,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此各地公安机关相继组建了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专业队伍,加大对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分析研判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规律特点和侦查困境,探讨打防对策,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打击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

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的特点

(一)食品犯罪

1.从发案区域看,区县城中村和相对偏远的农村地区案件频发。近年来,针对食品违法犯罪的监管、打击以及宣传力度日益增强,人民群众法律意识、识假辨假水平不断提高。在经济较为发达、资讯较为透明的主城一级市场犯罪生存空间逐步萎缩,犯罪活动转而向经济较为落后、资讯较为闭塞的区县农村二级市场渗透。

2.从作案主体看,共同作案、团伙作案较为普遍。当前,食品违法犯罪由孤立的个人犯罪逐渐向犯罪团伙、犯罪组织转化,且家庭成员作案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某食药环侦大队破获的一起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中,周某伙同其丈夫、儿子,用貉子肉在家中加工成假狗肉,然后在市场进行批发、零售,涉案价值达10万元以上。

3.从作案手段上来看,呈现日趋多样化、智能化的特点,且由专门的“制假制毒”转向“掺假勾兑”,从而逃避法律的严厉打击。由于近年来对此类犯罪打击力度大大增强,犯罪嫌疑人为了逃避法律打击,反侦查能力日益增强,多采取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手法,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老百姓更难区分,且不易被举报和发现。

4.专业化、网络化、跨区域作案日益突出。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均在不同地域完成,形成了跨区域流窜做案,且运输和储存过程隐蔽,上家下家之间都经过事前联系,团伙之间多以亲戚、朋友关系为纽带,分工明确,相互间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供、销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增加了案件的发现和查处难度。①

(二)药品犯罪

1.生产销售壮阳类假药案件多发。壮阳类假药大多都添加了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药物成分,具有一定的功效。一些不法厂家将此类产品冠以“保健食品”之名,实为规避我国对药品的管控,不法分子利用我国保健食品管控机制不够健全的漏洞逃避打击。目前,这些壮阳类假药广泛存在于医药批发市场、成人保健品商店、部分小药店、小旅馆等场所。

2.农村成为制售假药犯罪活动的主要地区。从打击药品犯罪的实践来看,农村地区的小药店、小诊所等销售假药的现象比较突出,他们将假劣食品、保健品当作治疗疾病的药物向群众销售,还有的以在自制的药丸中添加西药成分,冠以“祖传配方”的名义销售,还有的将快要过期的药品投放到农村地区销售。

3.互联网、快递等现代物流成为假药流通的重要渠道。以浙江一起生产销售假药案集群战役为例,犯罪分子就是通过网络联系购买肉毒素瘦脸针、溶脂针、美白针等假药,后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并通过QQ、微信联系,支付宝付款交易,快递邮寄送货或当面交易,涉案人员遍及全国十多个省。

4.以体检义诊健康讲座名义销售假药。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辨别能力弱、防范意识差等弱点,在老年人密集的场所通过摆放、散发宣传材料,以免费体检、义诊、健康讲座为名,向老年人推销保健食品或假药。②

(三)环境犯罪

1.危险废物处置。有的企业法律意识淡薄,随意倾倒工业废物;有的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为降低处理处置成本,擅自将危险废物委托给没有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置,或者一部分擅自处置;有的企业为规避环境监管,与环保检查打时间差,环保部门检查时处理设施运转,不检查时设施就停运。

2.重金属废物排放。有的企业为节约处理成本,擅自停运处理设施,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污水管网。某地公安机关办理的一起案件中,某化工企业将含重金属污水未经处理排向雨水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3.采用技术犯罪手段,有的企业在污水或废气排放口做手脚,致使监测数据失真;有的擅自进入在线自动监测站房,对在线自动监测设备运行参数进行调整,致使上传数据不准。

4.农村污染情况凸显。经过多年治理,中心城区的污染企业多已搬迁或关停,但部分高污染行业构成了县域经济的基础产业,基数大,规模小,分散生产,这些小企业多数没有通过环评,也无能力安装配套环保设备,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潜在隐患。

二、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的侦查困境

(一)公安机关自身的问题

食品药品环境犯罪属于新类型犯罪,案件办理不能拘泥于老一套的办案经验,比如在案件侦查方式上仍习惯使用“由案到人”、以口供找证据等老一套方法,尚未针对该类犯罪的特性和发展趋势,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线索发现机制、线索分析机制、侦查办案机制,导致工作被动,影响了侦办工作效率。同时,对一些案件存在就案论案现象,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一些新类型犯罪缺乏研究和思考的主动性。

(二)行刑衔接方面问题

食品药品环境 第5篇

会同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解放思想、

优化环境”大讨论情况汇报

会同药监

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优化环境”大讨论的工作部署和时间安排,我局决定,自七月底开始,全局工作人员将开展为其1个月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优化环境”的学习讨论,要求各工作人员(包括局领导)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每人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学习心得。现将近一个月来的学习讨论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为及时贯彻落实“全县党政领导干部研讨班”会议精神,我局参加“研讨班”会议的局长于散会后的次日马上召开局务会,原原本本的将研讨班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讲话内容传达给了班子成员,然后,又召开了全工作人员会议,再次将研讨班会议精神和领导讲话内容进行了传达贯彻。

同时,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决定,确定我局将于7月底至10月底期间,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优化环境”大讨论活动,每周由办公室组织集中学习讨论1次,每次讨论必须提出一个以上的和“优化环境”有关的新议题,要求人人各抒己见,畅说欲言;同时要求在表态发言时,联系实际、联系本局、联系在本职工作表态。并要求全局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局领导),每人撰写1篇以上不少于2000字的.学习心得。

通过学习讨论,同志们充分认识到,县委、县政府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优化环境”的大讨论活动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因为在过来一段时间里,县里的不少执法单位(包括我们在内)在履行监督管理工作时,确实存在着执法过严,处罚偏重的现象,甚至在一些执法人员(也包括一些领导)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优化环境的概念;至多只是在刮“优化环境”整治大风时,稍稍收敛一下,风头一过,仍然我行我素。一些单位和一些个人甚至学会了应付县委、县政府搞“优化环境”活动的高招,既能应付上面,又能多捞收入;一个劲只考虑本部门的经济利益,不考虑县委、县政府的政治意图;还有一些人,根本就不懂如何执行“优化经济环境”政策,只知道强行罚款,野蛮收费,严重影响了会同的经济发展环境,败坏了政府部门形象。

在讨论中,大家也意识到,尽快我们在执行监管工作中,没有发生什么违反县委、县政府关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事件,但在对个别药让和医院的处罚过程中,也存在着罚款过重的现象,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认真加以整改。

二、制订整改措施,实行责任追究

1、经济收入不再与年度工作考核挂钩。

为了制止各股室在执法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出现的乱收费、乱罚款错误倾向出现,我局在今年制订的年度工作方案中,不再给各执法股室下达经济收入指标,今年6月份初,经局领导开会研究后,决定在今年年底的年度考核指标中,取消了股室经济收入与工作业绩考评挂钩的考核项目,明确提出,从今往后,股室的经济收入数额多少不再是评定股室业绩和个人业绩的参评指标。7月上旬,全局在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优化环境”大讨论活动中,再次强调,各股室的经济收入不等同工作业绩,业务开支与经济收入彻底脱钩。并在执行股室开支各类工作经费和福利费用时,切实执行局领导的这一决定,消除了各股室负责人的心中顾虑和疑惑;从而真正树立起重工作、轻创收的正确观念,为优化发展我县的经济环境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建立了案审制度

为防止执法人员在监督检查医药单位时,滥用行政处罚权,或自持自己是省管单位,拒不执行县委、县政府对优化发展会同经济环境的有关政策,经局务会研究决定后,成立了局案审委员会,由分管法规和优化经济环境的副局长亲自主持案审工作。并规定除当场处罚的小金额案件外,全局所有行政处罚的案件必须经局案审委审查,并签具书面意见后才能执行,而案审主办在进行案审时,除了按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认真审查外,还必须按照县委、县政府对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关文件要求严格把关处罚额度,通常把关的标准是就低不就高,就轻不就重,并对每件案卷处罚额在5000元以上的案卷材料,除由局案审委把关外,还须报送市局法制科审核备案,实行双层把关制。

三、几点建议

1、建议县财政局给各行政事业执法单位取消每年下达的预算外收入数额指标,从源头治理各执法单位乱收费的主因。否则,财政局压上缴收入指标给各单位,单位领导又将经济收入压给各股到,各股室执法人员只好拼命在全县各管理对象手中以执法为名“搓钱”。到头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又是一句空话。

2、严格核定。各单位全年支出指标,特别是非办公费用(如执行费、出差费、)指标,压缩开支将会降低各单位执法人员(尤其是单位领导)抓经济收入的积极性,减轻工商经营户正常营业的费用负担。

食品药品环境 第6篇

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Ⅹ人民政府:

根据《Ⅹ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市政协调研组莅临进行“强化行政服务、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专题调研的工作方案》安排和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现将我局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自去年10月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强化药品经营和餐饮服务行政许可和监督工作,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强化了对行政审批权的监督,提高了行政许可的服务水平和效率,体现了行政许可的规范化、程序化和人性化,优化了地方经济发展软环境并有效保障了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一)强化行政许可,保障餐饮服务和医药行业健康发展 一是依法履行职责,认真做好行政审批工作。认真履行餐饮服务和药品经营许可的职责,认真受理药品经营的申请、备案等服务工作,特别是机构改革,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由卫生部门移交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后,我局按照上级的安排和要求,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后,及时设置行政服务许可窗口,并派驻两名工作人员认真开展餐饮环节的行政许可审批,同时联合卫生、工商等部门认真开展监督工作。

二是规范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率。我局依据《行政许可法》相关规定,以“政务公开”为原则,派出工作人员两名进驻行政服务中心食品药品监管局窗口,对餐饮环节等行政许可申请资料接件、受理、发证和业务咨询工作。按照“一般事项即时办、复杂事项承诺办、咨询事项一次说清、办事程序一次讲清”的工作要求,在受理窗口(股室)发放一次性告知材料,向社会大众进行公布我局对行政许可审批的法律依据、准入条件、申请资料、审批程序、承诺时限等内容,自觉受群众监督,实行“一个窗口”统一对外服务,减少审批环节,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方便群众办事,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局领导高度重视,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窗口单位和股室检查、指导餐饮服务、药品经营许可等各环节的办理进度。

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行风建设。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根据区委、区政府要求,结合本局实际,我局成立了以局领导和各股室负责人组成的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股室负责人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和组织架构,制定了建立和健全了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效能考评制和行政执法、廉政建设的责任制等一套制度,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了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在提高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中,我局通过采取减少审批环节、推出便民利民措施、提供人性化服务、加强内部督查、定期上门了解等形式,建立了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的长效机制,全面加强和规范我局的机关效能工作,进一步提高了

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目前,我局未收到工作人员在行政效能方面的投诉。

四是明确人员职责,提高服务意识。在行政审批过程中,为了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我局实行了以下管理制度:首先,实行科室分工责任制,对各股室和窗口的职权职责进行了明确,科室实行“股长责任制”;其次在股室中实行“首问责任制”、“AB岗位制度”等,把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增强每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心,防范推托逶迤的情况出现。

自去年10月正式履行餐饮服务监管新职能后,坚持认真落实政务公开制,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切实落实服务承诺制,认真履行首问责任制,实行行政许可受理、检查、,推行廉洁监督检查制,并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程序,强化对审批的监督,提高了机关效能,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办事,有效地促进了餐饮服务行业健康发展。目前,共受理《餐饮服务许可》申请280份,现场核查190户,已核发《餐饮服务许可证》181户。

(二)强化医药产业服务,加快医药经济发展

一是强化服务,加强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已落户我区药械经营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实行以商招商,引进区外实力雄厚、管理规范的药品经营企业参与到我区药品流通、零售网点建设,对于意向性投资项目,我局安排专人负责与投资商联系,并在项目审批、与区政府和相关部门协调等方面给予投资商大力支持,特别是在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汇报协调工作中,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给投资商

投资营造了良好的投资氛围。今年上半年,引进了Ⅹ药品批发企业、Ⅹ有限公司、新开办药品零售店(连锁店)18个。

二是强化服务,加快药品流通行业发展。以深入开展“四群”教育等为载体的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我局深入开展省级药品安全示范区创建,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同时采取“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局领导干部深入企业开展走访座谈,为企业排忧解难,促进药品经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引进和鼓励了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目前,全区已逐步成为滇西片区药品流通的集散地,促进了地方医药经济发展。

三是强化服务,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药材种植比较效益远高于常规农作物,农民增收致富的现实选择,也是部分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立足Ⅹ区气候等条件,发挥部门资源优势,在西山片区瓦房、瓦马等地发展续断、红花药材种植,现已通过省科技厅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被认定为“云药之乡”。全区中药材种植已初步形成规模化种植,仅Ⅹ村就种植中药材8000亩。今年,引进了云南省实力最强、品牌最优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云南白药集团来我区建立重楼、红花等中药材种植基地,为Ⅹ区培养一批中药材种植技术人才,推进当地中药材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从而进一步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推动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成为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新亮点。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作为执法部门,监管任务繁重,加之机构改革后,职能增加,监管力量明显不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人员配备难以适应当前餐饮单位监管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区备案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单位?家、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958家,工作点多面广,监督人员力量严重不足。二是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设备的不足,使食品安全执法工作的技术支撑基础非常薄弱,难以及时有效地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存在药品监管与医药经济发展的矛盾。国家对饮食用药安全高度重视,要求严格,作为执法部门,一边要严格监管,一边要招引企业发展,导致监管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的规定和要求比较严,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只有先投资出产品,认定合格后才能认证,这就导致药品生产企业发展难度大,成为制约医药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如: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Ⅹ唯一家生产和销售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的企业,因该企业需一次性投资才能认证,但因投资不到位致使证照不齐,未能正常生产。

三、意见建议

食品药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头等大事。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安全隐患的存在,势必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此,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充实监管力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作为与其他监管部门平行的行政管理部门,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的监管力量。在当前的情况下需要政府进一步充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队伍,目前我区餐饮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量明显不足,建议按照食品安全政府负总责的要求,在乡镇(办事处)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协助监管部门抓好农村(社区)的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及时收集和反馈基层情况,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打击、早控制,掌握第一手资料和动态,加强对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安全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

(二)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工作开展。建议政府加大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安全检验检测设备的投入,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工作的技术检测手段。同时,加大工作经费投入,确保餐饮服务食品和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常态化。

(三)强化宣教工作,营造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良好氛围。建议以区政府协调各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体,宣传公众安全用药、合理用药知识,积极引导广大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护能力,增强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营造关系、支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八年级随想作文800字下一篇:12年年度医院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