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散文之年

2024-08-22

季羡林散文之年(精选8篇)

季羡林散文之年 第1篇

有生之年散文

不知是因为年龄的渐长,还是因为经历过些许的往事,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愈发的感慨年月和胆怯人生的短暂。也愈发的想念家乡,想念父亲母亲,想念家乡的一亩三分田,想念家乡的小桥流水,想念家乡的人、事、物。

因为有事端午请了几天假回家,看到满头华发的母亲忙里忙外,又要带几个孙子,又要照顾父亲,要忙家务,要忙田地耕作,忙养猪鸡家禽,忙家里柴米油盐,却从没叫苦埋怨。见到我们回来依然那么喜出望外,那么欣慰和高兴。

从读大学开始到最近的两年,或是由于犟脾气,或是由于没钱觉得没面子,或是由于其它的种种原因,5-6年间回家的次数竟然少之又少,虽说电话倒是经常打,但尽孝又怎能在电话里一言详尽呢!正是如此,让她们处于空巢老人的境地,许多的生活的艰难困苦,许多的思念成灾,许多的疑惑和忧心......都无处排解,以至于很容易被一些别有心机的坏人有机可乘了。

忙完了自己的事,便和母亲去种庄稼,也算是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母亲一直絮絮叨叨的说着,说着这段时间的种种,顺与不顺;说着左邻右舍,“埋怨”父亲的暴脾气和身体不好,却又不肯戒烟,说几个孙子经常吵闹,说家里的不容易。有时也会问下我在外面的情况,大多数的时候,自己都是在听,并不怎么能接上话。但这也让自己稍舒心下,至少还能当母亲的倾听者,排解下她的苦闷。现在想想,能听到母亲的唠叨,其实也挺幸福的!

回去的几天里,时不时听到母亲提起,说要去重新安装胶袋割松树胶。此时的母亲就像小孩子恳求大人那般, 在等着我的答应!自己既觉得安慰,又不忍心年逾花甲的母亲那么辛苦,也担心她太劳累。欣慰的是母亲比以前变了许多,也务实了许多。过年那些时间,母亲被村里的一些人蛊惑进了*能神教,那时候自己都担心死了,几次苦口婆心的劝说,她都误会是阻碍她的“得道”!而如今母亲能务实的生活,能有耐心和我们说说话,突然感觉这是多么的欣慰和幸福。

心里也想或许母亲忙点务实点就不会去信那些邪魔歪道了呢!不忍和担心的是母亲已年过六旬,虽说身体还挺硬朗,但也不忍心啊。再说割胶要翻山越岭,山路崎岖。第一天安装工作自己也跟着去帮忙,那些山路又高又滑,杂草丛生。我觉得纵使是爬山能手,看到如此满山杂草和荆棘的`山路,也定会望而兴叹的!

傍晚从山里回来,母亲说这草那么多那么高,要是能用除草剂喷一喷就好了,可是山路难行,又怎么能背水来喷除草剂呢。我说不是有哪种干粉除草剂么,不用水的。母亲听到这个,好像小孩看到玩具那般,好像这是一个绝妙的方法那般,欣喜若狂。嘴里不停的念叨着:是这样了,每天拿一点进来施撒,用不了多久定能“开荒辟土”。眼里充满了期盼,放佛已经看到了全部杂草都已枯死的盛景般。其实自己也没做什么,只是一个小小的提议而已,母亲却就那么高兴了。

是呀,老人小孩,越老越像小孩般,容易满足。或许只要能和自己的儿女相处,能和儿女们说说话都能心满意足,都能开心许久许久了。

老人并不图儿女的什么,只是想儿女们如果有时间能多回家看看他们,能听听他们的唠叨。他们都已年暮花甲,或许距离百岁已不远。儿女能多陪陪他们,便是他们无尚的幸福了。

百岁后,再想听他们的唠叨,那已不可能了。人短短的几十年,一去就不复返了。来不及等下一次,更来不及等来生。在此惟愿家人安康。只想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多一点回家,看看二老,报一点点恩情。

钱总究是赚不完的,但亲情或许断了便再也无缘。

如果人都只是自私的想到自己,不懂恩情,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季羡林散文之年 第2篇

年前忙完事务歇下来时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调侃单位休假了,家里却开始加班,忙着清洁打扫、年货采买、以及菜肴加工等琐事。很怀念小时候的过年,不用这么操劳忙碌,围着大桌腿转悠,爸爸在堂屋切着烀熟的腌制猪头肉,时不时递两块给我打打牙祭。妈妈在厨房的灶堂间添柴烧菜,火光映红着脸庞,厨房里雾气腾腾夹杂着香喷喷的年味。

那时候,爸爸妈妈是中年。

父母那辈因于对传统年节的器重,在这样重要的日子,为图新的一年喜庆吉兆,他们会和气地说话,配合和谐地共同做事儿。爸爸像个舵手,操作着过年进程的大方向,哥哥和我会被按年纪大小分配不同的活儿,比如刮茨菰和荸荠、清理水芹的胡须、擦擦门框、晒晒鞭炮,一个提浆糊,一个贴对联儿。妈妈是厨房的勤务员,乐得甘愿打下手洗洗菜,烧大锅。煤炉上炖着自家养的老母鸡汤,两口大锅不停歇地烹煮炸炒各种菜肴,灶堂有软柴草,也有硬干柴。爸爸系着围裙,戴着套袖,站在锅台前掌勺,据菜的材质不时对妈妈提出灶堂火焰的要求。

忙着忙着,院外邻居家的鞭炮声陆续响起,此起彼伏。似乎每年他们都暗暗地较着劲,争抢做第一个放鞭炮的人家,因为这是心照不宣的一条信息传达,我家年夜饭做好了!我家每年都迟于别人家开席,也习惯了,无谓于这样之争,从容做好自家的可口饭菜似乎更是关键。

晚饭前,爸爸微微侧着头,点起叼在嘴上的香烟,深深吸一口吐出烟,仿佛吐出忙碌年夜饭的辛劳,对哥哥一挥手,走,和我一起放炮去!我和妈妈端菜拿杯筷,穿梭着布桌。

一张四方桌,把垂下的弧边撑起来,形成一个大的圆形,像此刻的家,团圆美满!四个人各坐一边,爸爸的白酒,妈妈的米甜酒,哥哥和我的饮料。全家人开动前,在爸爸的提议下,一起举起酒杯至桌子中央碰一下,那一声的清脆,是我心里无比悦耳的声音。

待爸爸说好祝福的话,我们每人喝上一大口,然后才动筷子开吃。这时我和哥哥是节制又自由地驾驭着筷子在桌上驰骋,节制是因为自己喜欢吃的菜,搛的菜量和次数要有所控制。自由是孩子天性使然,一下子菜品丰富了,可选择的范围多了起来,自然是欢愉地各个盘子间来回挟着。

晚饭结束收拾妥当,接下来就是一家人嗑瓜子,剥花生,看春晚的时光。那时候看春晚是每家每户最期待的重要事项,轻松欢乐,精彩纷呈。黄金时间八点一到,未完的事情先停顿下,紧忙坐在电视前观看。身为中年的父母和青少年的兄妹精神饱满地看到春晚落幕,爸爸和哥哥放了关财门的鞭炮,一家人的`除夕算是落幕。这两年陪他们看春晚,不大一会妈妈就有点困意了。坐在沙发上,客厅的灯光下妈妈的头发黑白相间,数道纹路清晰的皱纹伴着松驰的眼睑和眼袋,想看完春晚的念头抵不过困意的一次次攻击。每年爸爸接我们吃饭,饶有兴趣做了满满一桌饭菜,可是他驼背端菜时看到他手背上的老年斑。

春节当然离不开压岁钱,爸妈中年时当里条件极为一般。每年的压岁钱发放时间不固定,有时候是席间敬酒时会从兜里掏出来,有时候是晚间睡觉前给我们压岁,又有时候是初一早晨敬糖茶拜年祝福给。压岁的币面面值慢慢更换着,票面始终保持年年崭新。今年我突然有给爸妈包个红包的念头,好想让他们也压压岁,慢慢随岁月变老,永远做我们的青壮年!

滚滚红尘,而今我已步入中年。不得不感叹,时光如动车,行进速度太快,一圈年轮添一岁,同时添了十多根的白发,眼尾添了细纹,流逝的光阴把父母的中年变成经年前的回忆,把我们推到中年的年阶。

当前季羡林散文研究概述 第3篇

一.对季羡林散文思想的研究

由于季羡林在长期的散文写作中形成了自己明确的散文创作思想, 这些思想对中国当代散文的理论建设与散文创作都有积极的意义。但是, 对季羡林散文思想的研究很少, 只有一些散论, 如曾敏之的《季羡林老的散文观》谈到“真情”, 曾敏之说:“我发现, 季老写散文有一严格的原则, 就是不能伪饰感情, 必须以真情见于笔端, 构成散文的内容与形式具有美感的因素。”[1]曾敏之在文章里谈到季羡林散文写作的“真情”思想, 但对季羡林的散文思想没有进行深入的论述。乐黛云在《真情真思真美》说季羡林的散文是“真情、真思、真美”[2]论及他的散文的“真情”思想, 但重点讨论的还是季羡林的散文艺术特色。

二.对季羡林散文创作的流变研究

评论者大多认同对季羡林的散文创作分为三个时期:解放前、建国初期、新时期。如:周景雷、王景科、牟洪建都在论文中谈及, 王景科、牟洪建认为“季羡林前期散文, 文辞显耀, 绚丽多彩”, “后期语言质朴亲切, 平淡如水, 不避俚俗, 情郁于中, 有一种真实自然的素朴美。”[3]但他们都没有深入系统的论述。其实, 由于季羡林的散文创作时间较长, 受时代环境、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因而从他的散文创作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在文体上、语言上、感情风格上的变化。

我国三十年代散文受英国小品散文和随笔散文的影响, 开始比较注重现代散文文体的建构。建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 大一统的集体主义思维方式影响散文的走向, 散文在“形散神不散”的桎梏中舞蹈, 逐渐形成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诗化”模式。70至80年代中期在散文领域形成了一种极为普泛的“老年散文”, “忆旧怀人”使散文陷于一味回忆和怀旧的模式之中。80年代后期的散文文体, 突破了五、六十年代诗体散文文体的正中地位, 恢复了散文文体随意、自由的特点。这些散文文体的时代变迁在季羡林的散文创作中都留下了印迹。

季羡林早期的散文有欧化的语言特征, 句子较长, 注重自我感觉、印象、情绪的表达, 欧化痕迹较明显。这时的散文大都醉心于表现内心苦闷忧郁, 并致力于对散文艺术美的追求。建国初期, 季羡林的散文则表现出语言质朴平易之态, 抒情偏于直白, 文彩稍嫌平淡, 虽在一些叙写国际交流见闻的散文中不乏欣悦自豪之情。新时期季羡林的散文语言在优美质朴中还显示出诙谐幽默反讽之味。

由于“解放前看不到祖国和人民的前途, 也看不到个人的前途, 写东西调子低沉, 情绪幽凄。解放后则逐渐充满了乐观精神, 写东西调子比较响”, 所以解放前的散文, 感情变化曲折绵远, 细腻婉转, 缠绵流畅, 情韵深长, 显示出一种幽婉的风格。解放后季羡林的散文有了极大的变化, 散文充满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感情格调明朗而强烈。经过十年浩劫, 新时期以来季老的散文既有打倒“四人帮”后进入新时代的喜悦以及对文革的反思, 也有对失去亲友的痛苦及对生命人生的深层的思索与感悟, 感情趋于深沉, 往往把热烈的感情蕴藏在深刻的哲理思索之中。

三.对季羡林散文独特的审美特征研究

周景雷认为季羡林的散文主题主要有三:一.河东河西。二.纵浪大化。三.贾桂思想。[4]

孟昭毅认为季羡林的散文中有含蓄深邃的哲理思辨、无穷的韵味。他说:“这些散文思想厚重而文字轻灵;集史、识、才、情于一体, 堪称‘老生派。’[5]韦器闳则说季羡林质朴单纯的个性造就其素朴的散文风格;其作品借助朴实而生动的语言和独特传奇的内容吸引读者, 以真挚的情感表达感染读者;其文中丰厚的学养显示其学者散文特色。

王景科、牟洪建认为季羡林散文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回环往复的节奏, 丰富而奇特的想象, 于琐事中见真情, 绚烂而复归平淡的语言。

这些评论者的评论涉及季羡林散文的主题、哲思、语言、情感等方面, 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但研究者大部分是从某一个单一的角度论述季羡林散文的特色, 很少从整体和系统出发研究其散文独特的审美特征, 并很少提及季羡林散文的审美价值。

通过梳理当前评论家们对季羡林的散文的评论以及对季羡林的散文研究, 可以发现, 其实季羡林的散文在不同的创作时段表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

季羡林早期在解放前在北京读书至留学德国期间写作的散文大多采用欧化语言, 散文情感忧郁, 调子低沉, 显示出幽婉的风格。而在解放后建国初期十七年间写作的散文则语言质朴平易, 抒情偏于直白, 文彩稍嫌平淡。打倒“四人帮”后的新时期创作的散文取材多为身边琐事, 感情趋于深沉, 且具有哲理性。

通过对季羡林散文的审美追求、审美特征、审美价值的探析, 可发掘出季羡林散文的“平淡之美”。在诗文鉴赏方面, 平淡是一种审美范畴, 其特征包括平易、亲切, 不雕琢, 不张扬。就为人的方面说, “平淡”是一种胸怀、一种情操, 表现为和气谦让、淡泊名利, 明达事理而顺其自然。它是一种为人的低调、欣喜的状态, 也是一种弃绝扰攘、心气平和的价值追求。季羡林的散文创作深受中国传统“淡”美思想的影响, 又由于为人的质朴, 使他为人与为文都倾向于“淡”, 并且在长期的创作中坚持“淳朴恬澹, 本色天然”的创作理念, 使他的散文显示出平易、亲切、自然、本色纯真的“平淡”美的审美特质。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淡”而“实”的哲思, 二是“淡”而“美”的品格, 三是“淡”而“雅”的意境。他的散文的这种“平淡美”的特征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朴素的审美趣味和艺术追求存在着潜隐的精神契合, 同时也符合当代文学理论家对“平淡”之美所作的内涵解释, 但是又独具特色。他的散文真实地揭示了历史与自我生命的真实, 其散文的平淡美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淡”美思想的继承, 引发我们对“淡”美的思考。季羡林用朴实的文字叙写真实历史, 表达自我的生命及人格的神韵, 潜移默化读者的心灵, 陶冶人们的性灵人格, 他的散文是达到了宗白华所说的“真善美”价值的统一。

季羡林是当代学者散文的代表作家, 因此对季羡林散文的深入研究将是中国当代散文研究者绕不开的一项工作。对季羡林散文的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首先, 对季羡林散文思想的研究以及探讨其散文艺术的独特性, 对中国当代散文的理论建设与散文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 文学作品凝聚着创作者对生命价值的思考, 是探索心灵奥秘, 追寻人生意义的体现。正如宗白华先生所指出的那样:“艺术为生命的表现, 艺术家用以来表现生命, 而给予欣赏家以生命的印象。”文学表达着对人生、对生命的独到理解和独特情感, 同时也是人的一种自我观照, 它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 并对人的命运和灵魂进行深切关注, 这从根本上影响并制约着文学作品的主旨、审美等方方面面。所以, 研究季羡林的散文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学对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再次, 季羡林在散文中所显示的个人人生踪迹, 通过春秋笔法将自己的判断播扬给他人, 调动起广泛的社会记忆。其生命意识由于杂揉了民族的基因而表现出强烈的韧性, 其思维方式也因为融入了智慧而形成一种对生命追求的执著, 是同时代知识分子心灵的一面镜子。对其散文的研究, 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第四, 季羡林散文中表现出博大精深的知识领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大度包容的道德修养等, 都堪称是对当前社会人心浮躁、道德流失、行为失范等现象的一种反拨, 也是对现在有些年轻人恶劣低俗的生活情趣、玩世不恭的人生态度等的一种鞭笞和挞伐。对其散文的研究, 无疑对当代社会有积极的意义。

关于艺术的本质, 宗白华在《艺术学 (讲演) 》中写道:“艺术为生命的表现, 艺术家用以表现其生命, 而给予欣赏家以生命的印象。”[5]宗白华所说的生命内容包括遗传的禀赋、过去的经历、当前的经历三种。他解释说面对同一境地, 由于各艺术家的生命内容的不同, 艺术家的表现也就不同。他认为艺术美有“景”“情”“形”三层结构, 艺术美是景美、情美、形式美三者的统一[6]。与这三层结构相对应的, 艺术至少有三种主要价值:一、形式的价值, 即美的价值。二、描象的价值, 即“真的价值”。三、启示价值, 即“善的价值”。[7]宗白华这些美学思想正是引导我们研究季羡林散文的最初原因, 因为我们可在季羡林的创作中找到他与宗白华关于艺术本质阐释的契合, 而不同的是, 一个用哲人的智慧揭示了艺术的本质, 另一个则用学者文人的细腻将他对艺术本质的体悟倾注在自己的散文创作中。我们可尝试从艺术本质的角度来对季羡林散文创作的审美追求、审美特征及其散文创作的审美价值进行研究, 以探讨季羡林散文独具魅力, 被散文界看作是学者散文的代表性作家的内在原因。因此, 我将期待有更多关于季羡林散文创作的研究成果面世。

参考文献

[1]曾敏之:《季羡林老的散文观》, 《作品》, 2008年12月。

[2]乐黛云:《真情真思真美》, 《中国文化研究》, 2011秋之卷 (总第33期) 。

[3]王景科、牟洪建:《一代鸿儒多磨难, 十分本真见精神》, 《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6月。

[4]周景雷:《季羡林散文的三题》, 《当代作家评论》, 2008年第5期。

[5]宗白华:《艺术学 (讲演) 》, 宗白华全集 (第一卷) [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年, 第545页。

[6]宗白华:《艺术学 (讲演) 》, 宗白华全集 (第一卷) [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年, 第545页。

季羡林散文的审美内涵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季羡林;散文;艺术特征;审美价值

季羡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对《史记》、六朝駢文、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作品的艺术风格进行吸收的基础上所建理论的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是季羡林散文的一个重要特色。从学术界对季羡林这一学者的研究情况来看,对季羡林的代表性作品的赏析、对季羡林某些散文集的感悟和对其散文作品的语言风格的研究,是学者对季羡林及季羡林作品进行探究的主要表现。《梦是一定能圆的——读季羡林的<荷塘清韵>》《松间沙路净无泥——读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碧波千顷澄如练——简论季羡林散文的语言艺术》和《季羡林老的散文观》等作品就是从以上三个方面对季羡林及季羡林作品进行研究的典型例证。从近几年的研究现状来看,季羡林散文的美学精神、创作思想和美学特征等问题开始引发了学者的关注。

一、季羡林散文的艺术特征

1.感情真挚

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角度来看,感情的真挚性可以被看做是文学作品中灵魂要素。从季羡林先生的作品来看,《石林颂》《游天池》和《火车上观日出》等文章让读者见到了许多风景旖旎的景象,在对这些文章进行鉴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深夜来访的客人》和《一个抱小孩子的印度人》等文章则对普通人物的形象进行了展示,在这些作品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季羡林对普通百姓之间的友好感情,这种真挚的情谊,就是让其散文的艺术美感得以提升的重要因素。

2.选材广泛,以小见大

从季羡林的散文创作思想来看,利用身边琐事,对散文的精髓进行展示,是其散文的艺术特征的一种表现。在《一个盛刮胡子刀架的塑料盒》一文中,季羡林先生以自己在德国期间偶然获得的一个塑料盒为引子,展示了自己在德国、瑞士、日本和印度期间的经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小塑料盒已经成为了季羡林先生几十年人生经历的一种见证,我们也可以从这一盒子背后感受到日耳曼民族的伟大与真诚。

二、季羡林散文的审美特色

1.散文中的颜色之美

在季羡林的散文作品中,对色彩的描绘,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色彩带给读者的震撼效果,是让散文的艺术魅力得以提升的保障。以季羡林笔下的黄色之美为例!在《黄色的军衣》一文中,作者通过抒情性的描写,将军服的黄色看得与国旗颜色一样庄重,这就对黄色的象征美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在《母与子》一文中,“枣林的上面是初秋阴沉的也有点黄色的长天,我的心也像这许多黄的东西一样地黄”一句,让黄色带给了人们一种寂寥悲哀的愁绪,这就通过对自己的愁绪进行烘托的方式,让黄色在这篇文章中表现出了一种凄婉美。

2.散文中的诗词之美

对古典诗词的充分运用,是季羡林散文作品的一种特色,在《忆日内瓦》一文中,他用唐代诗人韦应物《东郊》一诗中的语句,来对日内瓦周边的美丽风光进行描绘。在《富春江上》一文中,季羡林先生引用了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和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语句,来对富春江的美景进行描绘。对古诗词的化用,也是季羡林散文的一种特色。在季羡林先生的散文中,苏轼《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四句诗就被进行过多次的化用,在游览黄山的过程中,季羡林用“不识黄山真面目,即使身在此山中”一句来描述自己对黄山风光的感受,在描述自己的庐山之行的过程中,他将苏轼的这两句诗改成了“识得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日本讲学期间,他又用“不识芦湖真面目,只缘身在此湖中”来描绘日本霜根的芦湖风光。这种诗词化用手法的运用,让作品的古典美学气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

三、季羡林散文的审美价值

1.历史价值

从季羡林先生的人生经历来看,他的一生经历了辛亥革命、北洋军阀混战、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等多个历史时期,他的创作历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政治风云的变换,也可以被看作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的一种表现。因此,季羡林的散文可以被看作是20世纪文人的生存历史的写照。例如《牛棚杂忆》这一作品就是对知识分子在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时期的遭遇的一种真实反映。文中提到的坐喷气式、直视太阳等刑罚,也是我们今天的青年人所难以想象的。

2.思想价值

民主思想和自由思想是季羡林散文中所蕴含的主要文学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与民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从季羡林散文的价值观来看,在对《牛棚杂忆》等作品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一作品对文化大革命这一混乱的历史时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其本人在这一作品中所表现的忧患意识,是与五四运动时期的文化批判精神相契合的,因此,对传统文学的文化批判精神的传承,是季羡林散文审美价值的一种表现。

四、结语

对于季羡林先生的散文作品而言,审美特色和艺术特征是审美内涵的内在表现,审美价值可以被看作是这种审美内涵的外部特征。对其散文的历史价值、思想价值等审美价值的充分发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对这些散文作品进行了解。

参考文献:

[1]张银花.季羡林散文研究[D].延边大学,2010.

[2]王静.季羡林文学与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牵手耄耋之年散文 第5篇

在家乡的街道上,我经常看见一对耄耋之年的老夫妻,他们携手一起上街购物,老俩口总是出双入对,相互搀扶,面带微笑。

老头子名叫陶湖,今年七十多岁了,至于他的准确岁数他自己都不知道,陶湖的父母亲都在三年自然灾害中死去,在那时他得了流脑,因为用的是连黄素,病治好了,却成为了聋子,说话也不像病前那么自如,只能说些简单的话语。老伴苏婆婆,属羊,今年70岁,这位婆婆虽然是个盲人,可她开朗乐观。

之前,我经常发现老俩口一起上街购物,老头子总是搀扶着老伴的臂膀,他们步履轻快,微笑着行走和生活着。今天偶遇,正好一道前行,因为内心敬佩这对温馨的老夫妻,便主动上前搭讪,老婆婆微笑地告诉我:“现在生活很好,有吃有穿,自己的儿子‘苏大’和孙子苏小虎都在外打工。”原来他就是苏小虎的奶奶,苏小虎是我曾经的一个学生,苏婆婆的家庭我知道一些,儿子‘苏大’因为遗传原因,视力不好,加上家庭经济情况不好,30岁那年才取了个哑巴为妻,苏大的媳妇生下一个男娃后不久,便走丢了,自那以后“苏大”就和儿子苏小虎相依为命,他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不知不觉我随着苏婆婆来到了他们的家门前,因为是周末,我也想和老俩口多聊聊,更想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苏婆婆和老伴陶湖住在向南的两间土墙瓦房中,我抬眼打量他们的家,房间不大,却也整齐干净,墙角砌有一座农村的土灶台,灶台前堆放整齐的柴火,客厅中间有一张四方桌,桌子上摆放一部收音机,四周的墙上贴有整齐的年画,里屋是卧室,简单的几件七十年代老家具是他们和谐幸福生活的见证,最让我意外的是,老俩口的床铺整洁大方,方块的棉被,鲜艳的床单,床前那现在少见的踏板上,整齐摆放老俩口的布鞋,他们的卧室有种满满的温馨感。

带着诸多的疑问,我便和苏婆婆攀谈起来,我问:“苏婆婆,你们老俩口是怎么结合的.?” 苏婆婆爽朗地笑了,她说:“准确时间她也记不清楚了,记得当时因为自己是个瞎子,不能下地干活,那时农村都是靠工分生活,有谁愿意娶她呢?26岁那年,我和妈妈去附近的街上买东西,妈妈突然肚子疼,我就遇到了好心人帮忙,就是现在的老伴陶湖。”说着苏婆婆爽朗地笑了。看着苏婆婆笑,我也从内心在祝福他们。我心想:“四十多年了,这对老夫妻还真不容易。”我说:“陶叔和您一起生活四十多年了,你们真幸福。”苏婆婆接着说:“那次妈妈病好了后,我同意了我妈妈的意见,妈妈说你是个瞎子,嫁给这个男人可靠,那个秋天我就嫁给陶湖了,自那以后,我们四十多年从没吵过架,他因为小时候生病才聋的,他能说些简单的话语,我就是他的嘴巴,他就是我的眼镜,我们一起干农活,一起做事情,一晃我们就都老了。”我说:“那你们现在都老了,政府应该帮助你们安排低保了吧?”“有,有的——,生产队的人们对我们都好,你看,现在我们穿的衣服都是他们送来的,有的衣服还是邻居们特地给我们买的呢!”我这才仔细近距离地打量老俩口的穿着,苏婆婆穿着整洁秀气,陶老上身穿着一件深蓝色的中山装,那封领钩都扣得好好的,老俩口的脚上都穿着自己手工做的布鞋,镶嵌的白色布边随着老人的脚步,划过一条条弧线,那和谐的弧线应该是老俩口幸福生活的速影。

陶叔给我倒了杯热茶,要我在那吃饭,说是今天有菜,早上他们刚买了豆腐和一小块猪肉,看样子,老俩口的生活还算可以。我问:“苏婆婆,难道你们就没遇到生活上的困难吗?”苏婆婆沉思一会儿,说:“怎么说呢?生活的磨难太多就不说了吧,都已经过去了,好在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盖了这两间土墙瓦房,我们现在有房子住,有热饭吃不挨饿,有衣服穿不受冻,儿子苏大也盖起了两间平房,孙子小虎初中毕业也进城打工去了,听说老板很喜欢他,说他听话肯吃苦,他的老板一个月都给他三四千元的工资,孩子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现在我们老俩口都很舒心。”我问陶叔叔:“你现在还做田吗?你们的生活费怎么办啊?”陶叔只是笑,他意识到我在和他说话,他总是重复那句话:“好——好——”苏婆婆接过话茬说:“他听不到,我们有块地,我们慢慢干,他是我的眼睛,我是他的嘴巴,每到农活时,邻居们都来帮忙,我们收的粮食也够我们吃的了,政府给我们老两口办了低保,我们的生活好着呢,你看,今天我们就买了肉。”苏婆婆说完话又笑了,笑的是那么开心。

不惑之年散文随笔 第6篇

人生的道路总是在对与错之间穿行,因为这才是真实的世界真实的我们。到了不惑的年纪,父母的问题,子女的问题和事业上的问题会压得你有透不过气来的感觉。也许我们应该像孩子般哭得稀里哗啦的方式来宣泄压力,随即露出开心灿烂的笑容。可我们不会让泪水轻易流出,也不会有孩提时的笑声。即便有宣泄后的笑,那也是带着苦涩和无奈的笑。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离年少时的梦想越来越远。有的是现实,现实。每天都会在柴米油盐和家常理短中度过。

不惑之年,是认清自我的年纪,是看清社会和回归现实的年纪。不会再有虚幻的梦想,不会有而立之年的冲动。有的是做好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有生之年散文随笔 第7篇

有生之年,何处相逢,不忘初心,不悔当初,

有生之年,何必相逢,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有生之年,如若相逢,会心一笑,应不识。

可是经过时间的`洗涤,也明白,爱情不能将就,单身只是寂寞,将就便是折磨。正所谓“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不知道我以后的她现在在做什么,过的可好。

谁薄幸,将戏演罢,怎堪留白此生以阑珊写终局,弱水三千,醉一捧,来不及,舍一场似水无痕付笑谈里,回首慢慢悲喜无相续,燃尽一生寂,奈何轮回台前不见宿命已疏离,苍茫隔断回忆,寻觅遗失百年前的一个谜底,再逢彼时暖意,苍穹呼啸远去,终乱了这禁忌,重回明月下的红尘记忆,莫负提笔时一点似假还真意,纸灯墨冷,笔画清晰,谁说是自欺,仿佛又见当年清影素衣,最终是淡淡一笑任凉风来袭,焚尽相思,心劫亦无期,逆天又何惧。

季羡林散文之年 第8篇

一季羡林散文创作的基础

季羡林的散文创作可以说是他大学期间情感和文学素养积累到临界点的爆发。

所谓文由心生, 优秀的散文离不开作者细腻的内心情感。季羡林从6岁起便被寄养在叔父家, 淡薄的亲人关系使他从小便养成了敏感、孤僻的心理。在1933年10月, 母亲的突然离世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和遗憾, 在日记中他多次提到午夜梦回, 悲痛不已, 想要自杀。这时他的情感急需要宣泄的端口, 因此散文成了最好的倾诉方式, 并且他创作的散文大多属于抽象并带有回忆色彩的文章。

此外, 大学里的季羡林虽然生活清贫孤苦, 但却并不孤僻无为。在清华大学的前3年里, 大量的阅读和勤于书评写作不仅填补了他孤寂的内心, 而且还为他的散文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清华园日记》里提到的书目可知, 他的阅读范围广泛, 横贯中西, 仅大三、大四两年时间里, 季羡林大概就读了近两百本中外文学作品, 创作的翻译和书品总数也多达几十篇。他甚至还梦想能拥有一间自己的书斋, 大学期间即使生活拮据, 他也尽其所能地从国内外购买喜爱的图书。

日记还记道, 他喜欢德国作家荷尔德林。荷尔德林的作品整体上比较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 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情绪, 反映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 这正照应了季羡林当时的内心情感, 或许这也正是他热衷于荷尔德林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他的散文的情感基调深受荷尔德林的影响, 就连他的毕业论文最终也选定在荷尔德林早期诗集上。

还需指出的是, 季羡林开始散文写作离不开师友的引导和帮助。从日记中我们还能发现, 在大多课余时间, 访友闲谈、阅读写作是季羡林的主要活动内容。他在闲谈中交流思想、开启创作, 好友李长之对他的帮助较多, 二人亦师亦友。李长之激发了季羡林的创作欲望, 很多时候季羡林写完一篇文章都会拿给他品评, 李长之也总能给予其极为中肯的建议。

从翻译到书评, 再到散文写作, 季羡林的创作经历了一个从写别人的东西到写自己的东西的过程, 也因此, 散文才是季羡林大学里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他的散文写作起始于对已逝母亲的思念和忏悔, 因此有了《心痛》;还有对童年趣事的回忆, 如《兔子》;以及对自然景物的随感而发, 如《黄昏》和《枸杞树》等。根据《清华园日记》及其他相关文献, 《年》《黄昏》《寂寞》《枸杞树》是其中比较出色的4篇, 它们也是季羡林对自己当时的作品认可度较高的4篇, 一直到今天, 文人们依然对这几篇散文赞声不断。

二季羡林散文创作情况分析

那么季羡林到底是怎样开始散文创作的呢?其实, 他自己曾在大学里写过一篇名为《我怎样写起文章来》的文章, 文章无疑真实地记述了季羡林那一段少年时代厚积薄发的写作历程, 但后来丢失了。所幸的是, 文章虽已遗失, 但线索仍在, 日记里有比较详细的记录。

《清华园日记》始于1932年8月22日。在大一、大二期间他也许发表过一些小作品, 但从日记内容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出, 他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应该始于1933年12月, 作品以散文为主。而在此之前的3年里, 他的作品应该只是些零零散散的文学批评和翻译, 日记里有的几乎都一笔带过, 所以无须多言。而12月以后, 他的日记内容显然比之前更丰富和具体, 心情描写也更加细腻, 少了些愤懑抱怨, 多了对创作的叙述。

《心痛》是他散文创作的开始, 日记中详细记载了这一创作过程。1933年11月, 在文学批评的课上, 他突然想到刚去世不久的母亲, 当时悲痛剧烈, 就像日记中所说“像一排连珠箭, 刺痛我的心”, 他想哭, 甚至多次说到想要自杀。为寻求感情的解脱, 于是他决定作《心痛》一文。虽然有浓烈的情感基础, 但他这次的创作并不顺利, 心痛时袭, 落笔踌躇。最后, 这篇文章终于在近1个月后的1堂课上完成。其实, 除了开始比较拖延外, 这篇文章对于他并不困难, 文章一气呵成, 心情舒畅, 感觉良好, 他甚至还幻想完成了一篇中国小品文的杰作。至于落笔踌躇, 主要是因为他想要好好作文一篇, 想要成为一名作家。在此之前, 他要做的就是先在国内培植起个人的名誉, 赢得文坛上的一席地位, 然后再利用这地位出国留学, 并以翻译或创作的方式获得经济上的来源。《心痛》是季羡林大学创作的一个真正的开始, 而其写作动机则促使了他后面几篇优秀散文的诞生。只是《心痛》最后应该没有发表, 日记没有明确记录, 但提到李长之看完后的评价是“形式松而内容挤”等, 虽然自我感觉良好, 但似乎并没有得到周围人的认可。

“在静静的长夜里, 忽然醒了, 残梦仍然压在我心头, 我注视着这神秘的黑暗, 我描绘给我自己……我做着天真的童话般的梦。” (1) 这是季羡林作的一篇颇有英国意识流作家伍尔夫风格的文章《枸杞树》里的段落, 文字清新自然, 充满了童稚般的幻想和对当时大学生活淡淡的迷茫。按照日记写作日期来看, 季羡林是在构思《心痛》期间完成这篇《枸杞树》的, 文章成文很快, 于他而言, 一切似乎来得太容易, 以致他不敢相信它会是一篇好文章。后来, 他把文章寄给学校老师沈从文, 出乎意料, 这篇文章仅时隔一天就被登载了出来, 还得到了不少人的好评, 沈从文甚至因此想要认识他, 这让他颇有成就感, 也更加激发了他写作的热情。之后, 季羡林又写了《黄昏》一文, 历时两个月后被《文艺月刊》刊登。

在1934年2月, 季羡林的日记里出现了不少愤懑埋怨之词, 主要原因在于他的散文《年》在寄往《现代》时碰了壁, 文章被退回。“只怪编辑没眼”, 他很自信, 而且坚信自己的文章其实写得并不坏。不甘于这样的结果, 他把《年》连同《枸杞树》和《兔子》一起拿给叶公超看。可喜的是, 叶先生看了之后对这3篇文章都赞赏有加, 还约他到家里面谈。此次面谈对于稚嫩的季羡林来说意义重大, 有鸿蒙初开、醍醐灌顶之效, 除了让他把《年》修改几个字之外, 叶先生还从写作思想上给予了极大的提点。他说他喜欢《年》, 因为它写的“不是小范围的Whim, 而是扩大的意识” (2) , 他希望他以后写文章要朴实, 要写扩大的意识, 不要集中于个人的怪癖, 譬如描写早晨、黄昏一类都是无聊的。此一说让季羡林茅塞顿开, 备受鼓舞, 之前的愤懑之情一扫而空, 后来《年》也终于在《寰中》和《学问》上发表。不难看出, 叶公超先生当时对身为学生的季羡林在写作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在《年》之后, 是一篇描写幼年真事的文章——《兔子》。关于这篇文章日记所提不多, 虽然写作过程充满着矛盾, 但它的发表倒是没费多大周折。也许越是真实具体的事越难以描绘, 季羡林写作《兔子》的每一阶段, 他总是不满意, 甚至成文以后誊抄时他还是感觉很勉强和苦闷。为弥补不满, 他想到了作《忆母亲》, 后来不久又写了《回忆》。除了《兔子》发表在《文学季刊》上, 其他两篇去处不明。这3篇文章产生时间相近, 风格也极其相似, 都属于回忆类文章, 他这是在追忆童年和家乡, 或者说是想搜寻更多的关于母亲的事和物。显然, 母亲是季羡林一生永远的痛, 回忆落在纸上何尝不是他年少心里孤寂的一笔笔难舍的温情。珍视乡情母爱, 却又内心纠结痛苦, 所以在作文过程中, 季羡林总是对自己吹毛求疵, 就跟他开始写《心痛》一文一样, 往事历历在目, 却难以成文。

根据《清华园日记》中的记录, 1934年3月, 在写作上已取得不俗成绩之后, 季羡林开始构思一篇讲述自己是怎样开始写作的文章, 《我怎样写起文章来》由此产生。结合季羡林一生的学术成就, 一篇写作自传对于学界来讲实在珍贵之极、不可多得。但这篇文章在彼时彼地却有些不合时宜, 以当时他的资历来讲, 写这样的文章未免有自大之嫌, 文章因此没能发表, 后来又由于各种原因被遗失。

值得一提的是, 《我怎样写起文章来》的产生是季羡林在为《自己》一文纠结烦恼而不得的情况下, 而另寻的一条自传性写作支脉。日记中讲述的《我怎样写起文章来》的发表过程实在有点啼笑皆非。其实, 在创作之初, 他就明白, 这种题目一般是比较有名望的作家写的, 自己若写了, 是不打算发表出来的, 因为一定有人笑话他。后来, 他把写好的这篇文章送呈给叶公超先生看, 结果却狠狠地碰了颗钉子。当时, 叶公超把他叫过去, 铁青着脸, 把原稿掷给了他, 并直截了当地说“我一个字都没有看”, 沮丧之下, 他颇为狼狈地拿稿遁走了。可以想象当时书生意气的季羡林是多么尴尬和不平, 毕竟他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觉是极为良好的。至于为什么会被叶公超拒绝, 或许后来的季老能理解其中的缘由吧。

《我怎样写起文章来》失败之后, 执拗的青年并没有停止他对“自传”的构思。但是从日记间隔来看, 十几日过去了, 《自己》一文仍旧是毫无进展, 他想来想去, “越想越糊涂”, 若一味强求, 恐怕这里面的痛苦要比快乐来得更多。最终, 这篇自传性质的小品文总算不了了之。其实, 从个人情感来讲, 学生时代的季羡林作《我怎样写起文章来》和《自己》并不能说他当时有多大的自信或是自负。青年多敏感, 这时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 加上大量的阅读和不一样的亲情背景, 表达、倾诉的欲望也就愈来愈强, 于是只要得到些许朋友和老师的赞赏, 便会促使如季羡林这样的年轻人开始去审视和展现自己, 而写作则是最好的呈现方式。只是在这种时候, 往往是当局者迷, 够不够格不是问题, 关键是想要被认识和认可。虽然最终宏愿破灭, 然而能不知所畏地倾诉, “又岂不快哉!”

日记到了这里已经接近尾声, 季羡林的大学生活也快要结束了, 但他的写作却丝毫没有半点懈怠, 《寂寞》《老妇人》《夜里香花开的时候》和《红》纷至沓来。其中在写《老妇人》的过程中, 他的心情是最为得意、欢畅的, “开始写《老妇人》, 觉得非常满意”“一天都在写着《老妇人》, 仍然很满意”“把《老妇人》看了一遍, 仍然觉得很满意”“《老妇人》我实在太爱了, 我要用来打破《现代》的难关” (3) , 最后他把《老妇人》改为《母与子》寄给《现代》, 结果有点让人忍俊不禁, 文章应该是被退了回来, 只是日记里没有明说。究其原因, 可能正如季羡林自己在日记里所说, 自己往往觉得很满意的文章, 别人却总是认为写得不好, 反之亦然。就好比之前的《兔子》一文, 他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可谓是千般纠结、万般不满, 结果李长之却说不错, 《文学季刊》也很快刊登了出来。至于《寂寞》《夜里香花开的时候》和《红》这3篇, 《寂寞》应该是写得不错的, 最后发表在《文学评论》上, 而另外两篇则去处不明。

季羡林大学时期创作的散文基本都能在《清华园日记》里找到线索, 有明确去处的篇章主要都发表在《文学季刊》《学文》《文学评论》《文艺月刊》和《现代》5个期刊上。这些期刊在当时文艺界都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 有不少著名作家参与编辑、撰稿, 如郑振铎办的《文学季刊》, 规模很大, 鲁迅、周作人、俞平伯, 以及施蛰存、闻一多等都是其编委成员。作为学生的季羡林, 能在这些期刊上发表文章, 足以说明他当时的写作水平和散文质量。

不过正如叶公超所说, 他的散文大都集中于小范围的意识, 甚至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出现这种问题不足为奇, 首先, 在那个时代, 一个学文学的人若不写点文章, 就显得落伍了, 他的写作有很大的功利性在里面, 主要是为出国留学打基础;其次, 文章的深浅、意识范围的大小更多取决于一个人阅历和知识的广博, 显然, 大学时代的季羡林在这两方面都还不够成熟;最后, 季羡林从小形成的幽闭的心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幽闭的心理往往会让人聚焦于一事一物和一类情感之上, 所以季羡林这时期的散文大多缘起于母亲, 回忆性质比较强。

注释

1 季羡林.季羡林散文精选[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8

2 季羡林.清华园日记[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5

上一篇: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总结2010下一篇:天水消防倾听官兵“好声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