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物复习题

2024-07-09

大学生物复习题(精选6篇)

大学生物复习题 第1篇

自然科学基础—生物

一、胞的主要特征:

1恶性增殖的“不死细胞”;

2形状显著改变的“变态细胞”;3黏着性下降的“扩散细胞”

2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物质泄漏,诱发了众多白血病患者(物理)

3近几年肺癌的发生率日趋增加,可能与吸入烟草燃烧的烟雾、工厂的煤烟、汽车尾气等有关。(化学)4.人乳头瘤状病毒侵染人的生殖道,使人患子宫癌。(病毒)癌症是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转化而来,而正常细胞一旦转变成癌细胞就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且有独特生物学特征和行为。癌细胞有以下特征:

(1)癌细胞具有不受身体内部调节机构的控制的增殖能力,它可以无止境地增生,直到人身死亡。人体正常细胞增殖是有限度的,身体内部会自我控制。正常细胞当老化的细胞死亡之后就会有新的细胞来取代它,以维持身体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2)癌细胞由于不能成熟(即分化障碍),故不具备对身体有任何益处功能,常常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3)癌细胞大多呈侵袭性生长,破坏附近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癌细胞非常好动,会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地方(即转移),并继续生长繁殖,形成新的癌瘤(转移癌灶),对身体造成更严重的危害,也大大地增加了治疗难度,是癌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癌细胞是生长失去控制,具有恶性增殖和扩散、转移能力的细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无限增殖

(2)接触抑制现象丧失(3)癌细胞间粘着性减弱(4)易于被凝集素凝集(5)粘壁性下降

(6)细胞骨架结构紊乱(7)产生新的膜抗原

(8)对生长因子需要量降低

就因为这几方面特性,使得癌症特别难以根治。并且,癌细胞分裂只有到了十亿个才有可能被我们所察觉。等到到了这个阶段,癌细胞的转移也就非常容易进行了。

哪些因子能够引起癌症?

1物理致癌因子,辐射致癌(紫外线,×射线); 2化学致癌因子(农药,化肥,甲醛,本煤焦油等化学物质);

3病毒致癌因子(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举例说明:

1臭氧层破坏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多(物理)

5.居里夫人在研究工作中长期被放射线损伤,导致白血病.(物理).EB病毒是一种疱疹病毒,能使儿童患淋巴癌和成人患鼻咽癌。(病毒)

7.有人用砷酸钠治疗皮肤病后,出现局部色素增加,过度角化,最后发展为皮肤癌,砷是唯一能使人类致癌而动物不致癌的物质(化学)

8.日本“奥姆真理教”曾在东京地铁使用的“芥子气”,可以使人患白血病、肺癌、乳腺癌。(化学)致癌因子可归纳三类:

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是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化学致癌因子:砷、苯、煤焦油、芥子气等。

病毒致癌因子:能引起细胞癌变的病毒。现已发现150多种病毒可引起动物或植物产生肿瘤或癌症。目前与癌症作斗争的思路主要有哪些

:加强体育运动,保持强健体魄;减少摄入有毒物质,少吃油炸食品,平衡膳食营养;注意身心健康,保持良好心态;生活有规律,不抽烟少喝酒;注意个人卫生,不吃不洁食品;正确使用手机,远离辐射源。思路:主要有临床医学和心理学两大思路。医学上有化疗,放疗,基因靶向治疗,手术切除等。心理学上主要是临终关怀疗养。

目前与癌症斗争的思路主要有哪些

临床医学和心理学两大思路。医学上有化疗、放疗、基因靶向治疗、手术切除等。心理学主要有临终关怀疗养。目前与癌症斗争的思路主要有:癌症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消除致癌因素,提高大众防癌能力,做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研究,现场研究等。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等。二级预防:及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提高防癌意识,组织妨碍普查等。三级预防:对可能治愈的病人进行根治向治疗,对无治愈可能的病人实行姑息治疗,提高生活质量,进行康复指导等。

今后应如何预防癌症:第一,不要抽烟,或者戒

烟。抽烟的人有一半会死于与抽烟相关的疾病,其中很多是癌症。在美国,90%的肺癌是直接由抽烟引起的,另外有3%是因为吸入二手烟造成的第二,关注你吃的东西。美国癌症协会建议人们应该每天至少吃五种不同的蔬菜和水果,这是帮助抗癌的有效办法。《营养与癌症》杂志也公布说,很少吃水果和蔬菜的人患癌的可能性比吃水果蔬菜比较多的人高一倍。美国癌

症协会也建议:选择全麦粉而不是精麦粉,限制红肉食用量,特别要少吃处理过的和高脂肪的肉类,限制酒精饮料,等等。

第三,多做运动。中度运动是科学家推荐的运动方式。据研究,每天散步一小时可以把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降低46%。

第四,了解家族病史。家族病史是致命癌症的最大诱因,遗传可能导致基因中有致癌因素。如果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有过癌症,那么你可能需要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做定期检查。

但无论如何,人们不应该害怕,而应采取积极的态度预防癌症。

建议一:合理安排饮食。在每天的饮食中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应占2/3以上。

建议二:控制体重,避免过轻或过重。在成年后体重增幅不应超过5千克。用体质数(BMI)公式来衡量。建议三:坚持体育锻炼。如果工作时很少活动或仅有轻度活动,每天应有约1小时的快走或类似的运动量。每星期至少还要进行1小时出汗的剧烈活动。建议四:多吃蔬菜、水果。每天应吃400~800克果蔬,绿叶蔬菜、胡萝卜、土豆和柑橘类水果防癌作用最强。每天要吃五种以上果蔬,且常年坚持,才有持续防癌作用。

建议五:每天吃600~800克各种谷物、豆类、植物类根茎,加工越少的食物越好。少吃精制糖。

建议六:不提倡饮酒。即使要饮,男性一天也不应超过两杯,女性一天不应超过一杯。

建议七:每天吃红肉(即牛、羊、猪肉)不应超过90克。最好是吃鱼和家禽以替代红肉。

建议八:少吃高脂食物,特别是动物性脂肪。选择恰当的植物油并节制用量。

建议九:少吃盐,少吃腌制食物。盐的每日消耗量应少于6克(约一茶匙)。

建议十:不要食用在常温下存放时间过长、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建议十一:用冷藏或其它适宜的方法保存易腐烂的食物。

建议十二:食品中的添加剂、污染物及残留物的水平低于国家规定的限量即是安全的,但乱用或使用不当可能影响健康。

建议十三:不吃烧焦的食物、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鱼和肉或腌肉,熏肉只能偶尔食用。

建议十四:对于饮食基本遵循以上建议的人来说,一般不必食用营养补充剂,营养补充剂对减少癌症的危险可能没什么帮助。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直接价值(可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消耗性利用价值:生产性利用价值。

间接价值(不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非消耗性利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2.1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消耗性利用价值:指直接消耗性的(即不经市场交易的)自然产品上的价值。

例:农民上山砍柴、猎取野物、种植蔬菜、饲养家禽等。在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大多利用这部分价值。

生产性利用价值:通过商业性收获供市场交换产品的价值。这类生物资源产品的生产性利用,如木材、鱼、动物皮、药物、纤维、橡胶、建筑材料、果品、染料等,对国民经济有重大作用。

国家财政总收入中体现出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实质只是这部分价值,其余并未包括进去,这样容易造成人们的误解,从而忽视了其他价值(间接价值)。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产品。野生生物资源的生产性利用价值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野生生物遗传资源对现代农业的贡献

野生生物的抗性(抗病性、抗旱性等)比栽培种强得多,把遗传缘种抗性基因引入驯化或栽培种,能大幅提农业生产力水平。②野生传粉动物对作物的贡献

我国700多万群家养蜜蜂和近万种野生蜜蜂是虫媒植物繁衍后代的“红娘”,尤其对多种农作物,果树、牧草、蔬菜和很多其它经济植物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③利用生物多样性防治病虫害

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一般不易发生灾难性病虫现象。原因是: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各营养级上的生物都是相互制约的,任何一物种都不可能无限增长,故处于平衡状态。人类活动,使食物网受破坏,病虫害不时大发生,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生态灾难。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昆明生态研究所与地方合作,模拟热带环境,推广橡胶与茶叶间作,一方面减轻了橡胶树的冻害,另一方面减少了虫害。据统计,胶茶群落中,有害虫天敌――蜘蛛123种,蜘蛛吃掉了害虫,避免了在茶树上喷药。④生物多样性在医疗卫生方面的价值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发展中国家有80%的人靠传统药物治疗疾病,发达国家有40%以上的药物源于自然资源,中国有记载的药用植物达5000多种。

目前已知具抗癌潜力化学物质的海洋生物有500多种,葫芦科植物――栝楼根(天花粉)的蛋白质不仅能治疗绒毛膜皮癌,而且是治疗AIDS的良药。部分蜗牛和美洲野牛是罕见的几种不患癌症的动物,研究它们抗癌的物质基础和机理,对于发现新的药源具有难以估量的潜在价值。

⑤生物多样性在工业上的贡献

工业的原材料:木材、纤维、橡胶、造纸原料、天然淀粉、油脂等 能源:原油、煤、天然气。2.2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不能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价值,它涉及到生态系统的功能(为人类生存环境服务)。一般不会出现在国家或地区的财政收入中,但当进行计算时,其价值可能远高于直接价值(如蜂的作用)2.2.1 生物多样性的非消耗性利用价值

非消耗性利用价值是指自然界提供的生态学服务性价值,这部分价值未被消耗掉,并且未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和不计入国家财政收入中,准确评价这部分价值非常困难,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

①为生物多样性的消耗性利用价值和生产性利用价值提供支持系统。②涵养水源和防治水土流失

③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中种间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的贡献。

④生物多样性在调节气候和物质循环方面的贡献,⑤生物多样性在美学、社会文化、科学、教育、精神及历史的价值也是相当大的,世界上,自然观光性质的旅游业每年创造120亿美元的税收。2.2.2 生物多样性的选择价值:指那些潜在的未被人们认识的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多样性的最大价值可有还在于人为提供适应当地和全球变化的机会。人们在将来会遇到意想不到的挑战,有些物种现在看来毫无用途,也许将来某一天却能帮助人类免于饥荒,祛除疾病,特别是由于环境不断受到破坏,现在的经济作物也许将来适应不了恶劣的环境,这意味着人们要另谋出路。因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必须十分珍惜,因每个物种或品种在随着对生物资源需求量增多,而供应量不断减少,(如果现有趋势继续下去),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可能不断增加。因此,一些经济学家提出:常规的代价一-效益关系需要吸收一些新的机制,以处理未来较高价值的可能性,及失去了保存自然环境和遗传材料机会的不可恢复性。为了保留将来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和选择机会,全社会可能愿意为此付出代价。2.2.3 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指其伦理学和哲学的价值,例如:发达国家的一些人,对他们从未打算参观和利用的某一物种和环境附加了价值。他们希望子孙

后代可从这些物种的存在而得到一些利益。或可能只是满足于知道海洋中的曾拥有鲸,中国有大熊猫。

在地方水平,消耗性利用价值至关重要,而国家政府仅对生产性利用价值感兴趣,通常是指赚的外汇。

国际社会大多对存在价值和非消耗性利用价值感兴趣,富有国家或个人对选择性价值更加关注。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否意味严禁捕猎、开发利用生物资源

1,不是的,可以在保护生物的前提下,进行有计划的捕猎和开发,既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又可以刺激生物种群的再生,理想状态是大致维持在1/2K值左右(K值为环境最大容纳量)

2,生物的多样性的基础就是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最小单位就是种群 3,一个物种在种群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不可逆的减少,原因是交配困难,幼子成活率低,大量致病隐性基因的纯和,要保护的时候必须在种群数量很多的时候就要进行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否意味着严禁捕猎、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不是的,可以在保护生物的前提下,进行有计划的捕猎和开发,既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又可以刺激生物种群的再生,理想状态是大致为维持在1/2K值左右(K值为还境最大容纳量)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否只在其数量极少、濒临绝灭或消失的时候才有必要?

一种物种在种群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不可逆的减少,原因是交配困难,幼子成活率低,大量致病隐性基因的纯和,要保护的时候必须在种群数量很多的时候就要进行,美洲旅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人们要保护的时候,他的种群数量已经无法进行有效的繁殖,所以最

后消失了。

三 转基因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根本性变化?

转基因技术是利用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形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

1、转基因技术改变可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

要满足人们发的食品供应,提高食品供应质量,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日益成熟的转基因技术正在推动生物技术产业成为新世纪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深刻地改变人类的医疗卫生、农业、人口、和食品状况。目前转基因技术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转基因食品也悄然走上人们的餐桌。

2、利用转基因技术能够生产有利于人类健康和抗疾病的食品

(转基因技术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农业、环保、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转基因技术的第一个浪潮是医药转基因技术,如,疫苗、抑生长素、胰岛素、干扰素、人生长激素等.转基因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关键在于如何应用。一方面,利用这个技术可以解决农业生产或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增进人类福祉,推动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可能由于使用不当而带来风险。因此我们不能笼统地说转基因技术安全不安全,而是要针对具体的产品进行个案分析,科学评价,确定其安全性。正因为如此,我国和世界各国均加强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监管,对每一个转基因产品进行安全评价,以确保转基因技术朝着有利于人类、造福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3、转基因技术促进人类和经济的发展

为什么要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安全性评价?

理论上说,转基因技术和常规杂交育种都是通过优良基因重组获得新品种的。但常规育种的安全性并未受到人们的质疑,而转基因技术是把任何生物甚至人工合成的基因转入植物,因为这种事件在大自然中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人们无法预测将基因转入一个新的遗传背景中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故而对其后果存在着疑虑。而消除这一疑虑就要经过合理的试验设计和严密的科学试验程序,积累足够的数据,人们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判断转基因植物的田

间释放或大规模商品化生产是否安全。对试验证明安全的转基因植物可以正式用于农业生产,而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则要加以限制,避免危及人类生存以及破坏生态环境。

(1)转基因植物中导入的外源基因通常来源

于非近缘物种,甚至可以是人工合成的基因。由于受到基因操作的影响可能产生的表型效应和副作用,也不了解他们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会产生何种影响(2)转基因植物的研究的飞速发展,使得大

量转基因农作物进入商业生产阶段。转基因的植物的大面积释放,就有可能是得原先小范围内不可能发生夫人潜在危险得以表现,比如通过转基因流破坏生态平衡

(3)目前已制定了有关生物安全的管理法

规,但还不完善,执行中受到来自企业、科研单位及有关组织等多方面的反弹,因而有必要通过客观的、全面的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安全评估,为相关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供明确的依据。

(4)由于对生物技术缺乏了解,部分群众对

生物技术产品持保留态度,并提出各种各样与安全性有关的疑问。有些国家屡屡出现破坏转基因研究实验的事件。因而有必要通过科学的安全性评估资料,向社会证明转基因植物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并在严格的管理监督下有序、安全地进行。

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吗?

遗传性疾病是指只有轻微的环境因素。而主要的是遗传因素起作用的疾病。凡最终由一个或几个基因发生改变,以致引起临床疾病表现者,称为遗传性疾病。广义的遗传性疾病的定义应该是:人体生殖细胞或受精卵的遗传物质,包括基因和染色体,在数量、结构或功能上发生改变,包括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并引起上代向下代传递者,称为遗传性疾病。

对于遗传病,在一些人中存在着一些模糊观念。例如,有人认为生下来就有的病是遗传病,后天出现的疾病就不是遗传病;也有人认为家族性疾病是遗传病,无家族性的散发疾病就不是遗传病。首先,先天性疾病不一定都是遗传病,后天的疾病也可能使遗传病。所谓先天的,一般指出生时即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疾病。这可

以由遗传因素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就是遗传病,例如先天愚型儿有伸舌痴呆样面容,特殊的手指、掌纹、足纹,在婴儿一降生,有经验的医生就能看出来。又如白化病、软骨发育不全、鱼鳞癣等也是如此。但是,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或母体的变化,例如大剂量x线照射、缺氧、病毒感染、应用某些药物等各种致畸因素的作用,影响力胎儿的发育,出现某些病态性状,这虽然是先天的,可是并非遗传的。所以不是遗传病。

答案其一,人们往往把先天性疾病都认为是遗传病,其实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先天性疾病是在胎儿期得的,也就是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到外界或内在部不良因素作用,致使胎儿发育不正常,出生时已经有表现或有迹象的疾病。如: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畸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

遗传病是指父母亲的精子或卵子发育异常,而导致胎儿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的不正常。这种病可以出生后就表现出来,也可以生后长到一定年龄时才表现出来。如:精神病是可以遗传的,多数到青春期才开始发病。

所以,先天性疾病和遗传病是不同的。先天性疾病是生下来就表现出来,但并不都与遗传有关,且多半可以通过做好孕期保健来避免。而遗传性疾病多半不易治愈,常是终身存在的,只能通过厂前检查,及时终止妊辰来避免。答案其二

人们往往把先天性疾病都认为是遗传病,其实不然。先天性疾病实在胎儿期得的,也就是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过程中,受到外界或内在的不良因素作用,致使胎儿发育不正常,出生时就已有表现或有迹象的疾病。如:直肠肛门畸形等。遗传病是指父母的精子或卵子的发育异常,而致使胎儿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的不正常。这种病可在出生后就表现出来,也可在出生后长大到一定年龄时才表现出来。所以先天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有所不同,先天性疾病是生下来就变现出来的,并不都与遗传有关,多半可以通过做好孕期保健来避免。而遗传性疾病多半不易治愈,常是终身存在的,只能通过厂前检查,及时终止妊辰来避免。所以当发现孩子有先天性畸形时,家长不要过于惊慌,更不要延误孩子的病情甚至放弃治疗;应及早到正规医院的小儿外科就诊。怎样预防遗传疾病?P195

11/16/2013 1:06:01 PM5

大学生物复习题 第2篇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蛋白质元素组成,利用何种元素可推算出其在样品中含量?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基本分类,根据是什么?

3.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二、三、四级,基元)概念,稳定力量。4.α-螺旋和β-折叠的结构特征。5.多肽链中氨基酸测定,主要分析方法。6.蛋白质分子量测定基本方法有几种? 7.蛋白质变性及理化性质改变的特征

8.何谓蛋白质的等电点(pI)?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某一pI的蛋白质带电荷会一样吗?会带何种电荷? 9.蛋白质亲水胶体特征及稳定因素。10.蛋白质分离纯化基本依据?常用方法。

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单核苷酸的组成成分,及其各成分之间的连接方式

ATP、NAD、ANDP、FAD、cAMP的组成和中文读法 2.DNA分子一级、二级、三级结构概念

(注意原核与真核生物的相似与区别)

3.参与Pr生物合成的三种RNA(tRNA、rRNA、mRNA)细胞含量、分子大小、稳定性、构成或构型。4.核酸的理化性质包含哪几个方面?

5.核酸变性、复性、杂交概念(注意在某一种情况下构型的变化)6.DNA、RNA分离纯化的基本原则

7.核酸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几种?方法的建立以何种核酸成分为基础的?

第三章: 酶

1.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 2.何谓酶的专一性?分几类?

3.酶分类的根据?分几类?命名分类? 4.全酶构成?各成分在酶促反应中作用? 5.金属离子在酶分子中作用?

6.B族Vit辅酶形式是什么?一般有何作用? 7.酶的活性中心及必需基团? 8.酶促反应影响因素有哪些? 9.最适pH,最适T,Km意义。10.酶高效率的机制?

11.何谓酶的抑制作用?抑制剂分类?

12.竞争性抑制剂与非竞争抑制剂对酶的抑制作用方式各是怎样?

对Km,Vmax影响如何?

13.从对酶作用考虑,有机磷中毒与重金属中毒机理及急救机理? 14.寡聚酶,同工酶,诱导酶。15.酶的活性单位定义。

第四章: 糖代谢 1.糖的化学本质是什么?糖类在体内有何生理功能? 2.什么是糖酵解?有何生理意义?

3.何谓有氧氧化?有氧氧化主要分为几个阶段?有何生理意义? 4.何谓三羧酸循环?有何生理作用? 5.什么是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生理意义? 6.什么是糖异生?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7.试述丙酮酸是如何异生成糖的? 8.糖原是如何合成和分解的?

9.试比较肝糖原与肌糖原的合成有何异同点?

10.食物中的淀粉是怎样被消化吸收的?又怎样转变成肝糖原?

11.比较糖代谢各途径在细胞内进行的部位、关键酶、产物、ATP的生成与消耗情况。

12.下列反应中各需何种辅助因素或辅酶?各起何作用?

(1)丙酮酸→ 乳酸;(2)葡萄糖 → 6一磷酸葡萄糖;(3)糖原(Gn)→ 糖原(Gn+l)(4)琥珀酰COA→琥珀酸十 HSCoA;(5)丙酮酸十 CO2→草酰乙酸;

(6)3-磷酸甘油醛十 Pi→ 1,3一二磷酸甘油酸;

(7)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酸。13.写出糖酵解和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

14.6一磷酸葡萄糖、1,6—二磷酸果糖、草酰乙酸是如何彻底氧化的?每 1分子分解时,各产生多少ATP? 15.什么是巴斯德效应?

16.什么是乳酸循环?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17.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有那些?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如何调节血糖? 18.什么是糖原累积症?

第五章: 脂类酸代谢

1.饱和脂酸如何氧化供能?

2.计算软脂酸氧化成水和CO2时,可使多少ADP磷酸化生成ATP? 3.在体内糖如何转变成脂肪?

4.何谓酮体?酮体是如何生成和氧化?酮体代谢有何生理意义? 5.血浆脂蛋白可分为那几类?各有何生理功用?

6.何谓脂肪动员?何谓载脂蛋白?何谓脂肪酸的β-氧化? 7.何谓营养必需脂肪酸? 8.试述VLDL和LDL代谢?

9.列举下列通路的限速酶及其调节因素。

(1)脂肪酸合成(2)脂肪动员(3)胆固醇含成 10.说明下列通路的生理意义。

(1)甘油一酯支路(2)柠檬酸一丙酮酸循环(3)脂肪酸β-氧化

11.胆汁酸盐在脂类消化吸收中有何作用? 12.丝氨酸如何转变成卵磷脂中胆硷?

13.计算硬脂酸(C18)彻底氧化时生成的 A T P量及合成一分子硬脂酸需要的A T P、NADPH及乙酰COA的量。14.脂肪酸进入肝脏后有哪几条去路?

15.胆固醇及脂肪酸合成所需原料如何从糖代谢得到供应。16.进食糖类是通过哪些环节而促进脂肪合成的? 17.比较脂肪酸合成与脂肪酸β-氧化过程的区别。

第六章:生物氧化

1.解释下列名词

(1)生物氧化(2)细胞色素(3)呼吸链(4)氧化磷酸化(5)P/O值(6)解偶联剂

3.请写出NADH氧化及琥珀酸氧化的二条呼吸链并比较在组成上的异同点。4.组织中肌酸有何生理功能?

5.动物注射2,4一二硝基苯酚,会立即出现体温升高,何故?

6.请写出呼吸链抑制剂在呼吸链中的作用?为何说氰化物对机体是剧毒物质? 7.电子传递链概念及排列组成 8.电子传递链中ATP产生的部位

9.线粒体外还原当量转运入线粒体内的两条途径?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1.氮平衡及状态及意义?营养必需AA 食物Pr的互补作用 2.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3.体内蛋白质降解途径

4.联合脱氨基作用形式及部位特征 5.α-酮酸的去路 6.氨的来源、转运与去路

7.鸟氨酸循环、部位,过程,调节 8.高血氨症;肝昏迷氨中毒学说

9.γ-氨基丁酸(GABA)、牛磺酸、组胺、5-羟色胺、多胺来源于哪些AA?

10.一碳单位及来源、生理功用

11.巨幼红细胞贫血与一碳单位和甲硫氨酸循环关联? 12.甲硫氨酸循环过程及生理意义 13.何谓活性甲基、活性硫酸?来源? 14.心肌损伤患者哪种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升高?

15.Tyr与那些神经递质生成有关?白化症,黑尿酸症,巴金森氏与其有何关联?

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

1.核酸消化吸收的基本过程及其有关的消化酶。

2.核酸在体内分解代谢的基本反应通路,嘌呤与嘧啶的分解产物是什么? 3.嘌呤和嘧啶的合成原料是什么? 4.嘌呤嘧啶合成途径有哪些?特点? 5.脱氧核糖核酸如何生成?

6.什么是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合成的补救通路? 7.体内如何调节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第九章: 物质代谢调节

1.物质代谢的特点 2.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3.组织、器官的代谢特点及联系(营养物质互变关系)4.代谢调节 细胞水平:

酶的隔离分布意义,选择几条相关的代谢途径说明 代谢调节是通过对关键酶活性的调节实现

5.酶活性调节方式:

快速调节:

变构调节及化学修饰调节概念、方式、意义

迟缓调节:

通过对酶蛋白分子的合成或降解改变细胞内酶量。

激素水平的代谢调节:

整体调节:

6.饥饿,应急状态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状态如何?

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

1.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半保留复制 2.简述原核生物DNA-pol的种类及其作用? 3.DNA聚合酶的即时校读

4.DNA复制的保真性所依赖的三种机制。5.复制的半不连续性,岗崎片断

6.参与原核生物DNA复制的各种酶与蛋白质及其作用。

7.何谓突变,突变有哪些类型。(了解影响突变的因素有哪些)8.简述DNA损伤的三种主要修复方式。

9.逆转录及逆转录酶的三种活性。

第十一章: RNA的生物合成

1.转录,模板链,不对称转录,核心酶(α2ββˊ),断裂基因 2.何谓启动子,原核生物启动子中有哪些特征序列,作用如何? 3.简述原核生物转录起始过程。4.简述原核生物转录终止的两种形式。5.简述真核生物中mRNA和tRNA的转录后加工 6.试比较复制和转录过程有何相似和不同。

第十二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顺反子 遗传密码* 开放阅读框架* S-D序列 2.遗传密码有哪些特点?(特点中涉及的概念要掌握)3.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功能及作用特点? 4.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各种RNA起什么作用? 5.简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延长过程。6.多聚核蛋白体

7.翻译后加工包括哪些方面? 8.分子伴侣

9.以分泌蛋白进入内质网为例,理解蛋白质的靶向输送。

第十三章: 基因表达调控 1.概念:基因表达、管家基因、组成性表达、操纵子、基因重组、SOS反应 2.基因表达的规律 3.基因表达的方式

4.基因转录激活调节与哪些基本要素有关? 5.原核生物转录调节的特点 6.何谓乳糖操纵子?其结构组成?

7.在以下状态时,乳糖操纵子是开启还是关闭的?为什么?如开启,其转录水平如何?为什么?

A.培养基中同时存在高浓度G和乳糖 B.培养基中只存在乳糖

C.培养基中存在低浓度G和高浓度乳糖

8.Trp operon,均为转录调节机制,各自的调节机制特点是什么? 9.真核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及表达调控特点。

10.葡萄糖存在时,大肠杆菌不能利用乳糖,当葡萄糖耗尽后,大肠杆菌才利用乳糖。请运用所学乳糖操纵子的有关知识解释其机制。

第十四章: 基因工程与基因重组

1.自然界常见基因转移及重组现象有哪些?掌握其定义? 2.DNA克隆技术基本步骤? 3.常用的工具酶有几种? 4.何谓基因载体?有几类?

5.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外源DNA和载体DNA连接。6.常见的重组体的筛选方式分类?举例说明。

7.现有一研究项目,拟从人DNA中获得特定的长约1000bp的片段(此片段编码某生长因子),并拟将此生长因子大量生产。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可参阅其它有关资料),拟出一个可行的方案来。8.基本概念:同源重组、特异位点的重组、转化作用、转座子、DNA克隆、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粘性末端、钝性末端、配伍末端、基因组DNA文库、cDNA文库、基因诊断、基因治疗

第十五章: 细胞信息转导

1.细胞信号传导有关的信息物质分类。2.受体?受体分类(膜受体分类及结构特征)3.受体作用特点 4.传导途径:

画一简单示意图,将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小结,归纳。

并注意传导途径中环节的激活的机制(如G蛋白活化,PKA激活,IP3与胞内钙升高关系等)。

大学生物复习题 第3篇

一、要分析考纲, 有的放矢

考纲是高考的指挥棒, 试卷中所涉及的内容都在考纲的要求范围内。考纲中没有而教材中有的知识点大可以放心的删减, 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要考的内容上去, 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抓基础, 会学习

大纲要求在复习的过程中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是每个学生都必须重点掌握的。但是解题方法和解题习惯是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训练的, 尤其是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方法, 细胞分裂图像的鉴别方法, 以及各种图表的分析等等都需要不断的训练。但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的问题, 绝对不要抛开课本, 对某些知识点做过多过深的拓展和延伸, 应该一切以教参和大纲为基准。

三、善于归纳, 突出重点

在复习的过程中, 努力将各种知识点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着重复习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点。抓住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不断收集、提炼彼此之间有联系的内容, 综合分析、记忆和巩固。反复练习, 加深印象, 灵活运用, 尤其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更要不断巩固。

四、事有缓急, 学有轻重

针对高考每年必考内容应重点复习, 反复复习, 做到烂熟于心。要有侧重点, 必考章节中并非所有内容都是重点, 如第六章遗传是重点内容, 但是其中概率的复杂计算, 基因表达中的复杂计算, 大可不必下大力气。但是像个体发育中的肧和胚乳的发育, 胚胎和肧后发育等内容又是非重点内容中的重点内容。总而言之一句话, 学有轻重,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五、关注热点, 联系实际

在所学科中, 生物学与现实生活尤为密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多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此外,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题型, 通过一些大段大段的描述来设置一个情景, 作为某个知识点的载体, 不少同学会被过长的描述吓住, 不能静下心来读题, 以至于丢分。因此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事件, 并分析出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知识点有关。这样, 联系的多了, 在遇到类似的题型时就不会措手不及, 无从下手了。

六、高考真题演练, 感悟高考

高三生物复习教学中习题训练 第4篇

【关键词】生物 高考复习 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查学生的各项能力。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必不可少。驾驭知识的能力一方面需要学习,另一方面更需要训练。因此,在专题复习的过程中精心设计的习题训练十分重要。在习题训练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获取信息

读题是解题的第一步,从题目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常有学生抱怨题目太长,不知所云。殊不知恰恰是这样的题目里往往蕴藏着解题的关键,只要能够获得有用信息,则答案可手到擒来。

例1、人体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当人体血钙浓度下降时,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肾脏使血钙浓度上升。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当血钙浓度上升时,降钙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钙浓度下降。下列关于血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血钙浓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B. 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对血钙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C. 人体血钙浓度在体液调节下处于动态平衡

D. 食物中的钙可以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

解析:此题所涉及的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是我们没有学习过的知识,且题目文字较多,所以不少学生感觉困难,题目读不懂。但我们仔细分析就可以发现:1、此题考察激素调节。2、题目中涉及两种激素,一种(甲状旁腺素)使血钙浓度上升,另一种(降钙素)使血钙浓度降低。即他们的关系是拮抗。至于哪种激素是哪个腺体分泌,在什么情况下发挥作用都是题目给出的无关条件,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将题目所给信息提取出来之后,这道看似复杂,没有学过的问题很轻松的就被解决了。所以说,读题是解题的基础,一定要灵活的从题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一般是先明确这道题考察的是那个专题,再看是其中的哪一知识点,然后调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二、注重识图看表

生物高考中图、表、曲线等形式的命题是常见题型,也是学生考试中的难点。生物图表解题能力十分重要。这类题目解题关键在于三步骤(即识图、析点、明线),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例2、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解析:从图像分析可知,甲乙是捕食关系,且甲是被捕食者(藻类),乙是捕食者(浮游动物)。而丙为后期向水池投放的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建立食物链的话应该是:藻类(甲)→浮游动物(乙)→鱼(丙)。由于鱼是大量的,所以短时间内它们的食物浮游动物急剧减少,而由于食物缺乏等生存斗争加剧,鱼类也随之大量减少。所以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的话,该种群肯定是藻类,即甲种群。由于强调了鱼是专食浮游动物乙,显然A项是不合理的。丙和乙的竞争关系不一定体现在食物的竞争,可能在大量投入鱼(丙)时会导致空间(水池)、氧气等方面的竞争。所以本题应该选C。

三、注重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性的题目在高考中年年出现,但是学生在这类题目中的得分率却并不理想。《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学生应具备一定实验与探究能力,尤其侧重实验设计与分析能力。所以,实验探究性的题目作为专题的一种类型,必须强调其重要性并多加练习。

实验设计型题目涉及实验观察和分析的基本技能,渗透设计实验解决实验问题的思想,其思考性、综合性较强。解答实验设计题的基本方法是:

1、明确实验目的

2、确定实验原理

3、决定实验变量

4、设计实验方案(一般可以分为:分组、编号、做对照处理、再做相同处理、 观察记录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得出结论。)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基本原则,尽量避免无关变量的影响,为此设置实验对照(对照原则)和平行实验(等量原则)以排除无关变量,增强实验结果可信度和说服力。

下面是几道例题:

例3、 可被用来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的是( )

解析:本题实验考查实验设计原则(对照、等量)的运用。实验目的是“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因此要设置两个实验组,一个对照组;还要运用等量原则。选项B错在没有设置对照,选项C没有注意等量原则,而选项D对照设置错误。故选A。

四、注重知识应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生物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复习时应选择贴近生活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原本枯燥的复习课意兴盎然。例如果酒、果醋的发酵区别问题,无籽果实(无籽番茄、无籽西瓜)形成的原因、植物施肥过多为何会“烧苗”、生长素可以作为除草剂的原理、什么是赤潮、外来物种如何入侵本地生态系统问题等等。通过运用相关知识去分析这些日常生活问题,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精选练习是成功的关键

精讲精练,让学生每做一题即有所收获,避免重复劳动。选练习时注意避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让学生在练习中循序渐进,巩固知识,获得成就感,进而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能力,树立信心,找出差距。做题过程中,重要是弄清楚各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关注基础,与偏、难、怪题说拜拜。高考题目遵循的是基础和能力并重的原则,极少出现偏、难、怪题。我们要精选练习题,避免盲目使用资料和试题,避免重复和难题偏题的误导。正确的使用练习可以进一步强化已复习的知识,巩固重点和难点,弥补复习的缺漏。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学生仔细做,教师认真改,并有针对性的作出分析,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指出问题,解决矛盾。真正让我们付出的汗水有所收获。

大学 食品微生物 练习题 第5篇

一、概念:

1、细胞壁 2、周质空间 3、菌落 4、荚膜 5、芽孢 6、糖被 7、气生菌丝体 8、原生质体

9、营养菌丝体 10、细胞膜 11、间体 12、羧化体 13、核质体 14、鞭毛 15、菌毛 16、隐生态 17、球状体 18、L型细菌 19、肽聚糖 20、溶菌酶 21、磷壁酸 22、伴孢晶体 23、基内菌丝 24、孢子丝 25、支原体 26、衣原体 27、立克次氏体 28、螺旋体 29、螺菌 30、PHB 31、原核微生物

二、填空:

1、细菌的形态十分简单,基本上只有-------、---------、----------三大类。

2、细菌是以----------方式繁殖,并是一种---------性较强的------核微生物。

3、量度细菌大小的单位是--------,量度其亚细胞结构则用---------作单位。

4、细胞壁主要由---------构成,有-------和---------等多种功能,通过--------、----------或----------后再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证实细胞壁的存在。

5、原生质体和球状体有几个共同特点,主要是-------,细胞呈-----状,对-------十分敏感。

6、基质蛋白使外壁层具有------功能,外壁蛋白是一类-------运送蛋白或受体脂蛋白,作用是使细胞壁的--------牢固地连接在由肽聚糖组成的---------上。

7、细胞膜是-------和--------组成的,通过---------、--------、--------或--------等方法,可以证明细胞膜的存在,细胞膜的基本成分是由--------整齐地排列而成的。

8、磷脂双分子层通常呈--------态,不同的-------和--------可在磷脂双分子层中作侧向运动。

9、异染粒功能是---------和----------,并可---------。

10、放线菌是一类呈----------,以----------繁殖的革兰氏-----性细胞。

11、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放线菌的细胞有------和-------的分化。

12、细菌革兰氏染色的主要原理是_。影响染色的主要因素是_和_,革兰氏染色后为红色的是_。

13、影响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因素是___,E.coli属于_性菌,染色结果为_色。Bacillus subtilis属于_性菌,染色结果为_色。

14、微生物胞内酶作用的最适PH多接近_,而细胞质膜上的酶及胞外膜作用的最适PH则接近--------。

15、脂多糖的基本组成为,,为获得G-菌原生质体,可通过加入-----剂去除脂多糖。

16、影响微生物细胞化学组成的因素有。

17、肽聚糖单体的双糖单位是由一个-------与一个-------通过---------键连接而成的。

18、肽聚糖单体的多肽尾中的四个氨基酸是按--------方式连接而成的。

19、荚膜的主要成分有---------、-----------、----------,尤以--------居多。

20、细菌的芽孢是----------体,而放线菌的孢子是----------体。

21、双糖单位中---------键很容易被---------酶所水解,从而引起细菌因肽聚糖细胞壁的“散架”而死亡。

22、目前所知的肽聚糖有--------种,肽聚糖的多样性变化主要发生在--------上。

三、简答题:

1、革兰氏阳性细菌与阴性细菌结构单体有何差别?

2、简述一下磷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

3、简述脂多糖的主要生理功能。

4、细胞膜的功能是什么?

5、芽孢形成的七个阶段是什么?

6、革兰氏阴性细菌与革兰氏阳性细菌的肽聚糖结构有何不同?

7、细菌芽孢有何特点?

8、如何理解“菌落特征与菌体细胞结构、生长行为及环境条件有关”?

9、简述细菌糖被的类型及其对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的意义。

10、芽孢的耐热机制是什么?

11、荚膜的功能是什么?

12、细胞壁的功能是什么?

四、论述题:

1、试绘出细菌细胞构造的模型图,注明其一般构造和特殊构造,并扼要注明各部分的生理功能。

2、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有何重要性?试举一例说明之。

3、试图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阴性细菌的细胞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特点及成分。

4、试比较细菌的芽孢与孢囊的异同。

5、产芽孢的细菌有哪几类?试各举一例。细菌的芽孢有何实践的重要性?

6、比较G+和G-在一系列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别。

7、革兰氏染色中,为什么能把细菌分为G+和G-细菌?什么情况下将会导致实验结果相反?

8、论述一下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及其染色机理,有何重要意义?

9、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10、如何理解“放线菌是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间而更接近细菌的一类微生物”?

11、如何理解“菌落特征与菌体细胞结构、生长行为及环境条件有关”?

第一章b部分练习题

一、概念:

1、假菌丝 2、真菌丝 3、基质 4、微体 5、膜边体 6、子囊果 7、菌丝 8、菌丝体 9、菌丝球 10、芽痕 11、蒂痕 12、单细胞蛋白(SCP)13、气生菌丝体 14、营养菌丝体

二、填空题:

1、酵母菌的细胞壁的外层为----------,内层为----------,其间夹有一层----------。

2、维持酵母菌细胞壁强度的物质主要是位于---------层的---------成分。

3、酵母菌细胞壁上含有少量--------和以----状形式分布在芽孢周围的---------。

4、蜗牛消化酶内含有-------酶、-------酶、-------酶、--------酶、--------酶等30种。

5、除细胞核外,在酵母的------和------中也含有DNA。

6、产生掷孢子等无性孢子是在--------细胞上长出的-------上形成的。

7、营养菌丝体的特化形式有-----------------------------------------------------。

8、酵母菌是_,其无性繁殖方式是_和_,有性繁殖是_。

9、霉菌产生的无性孢子有___。

10、真菌的无性孢子有,,等。

11、真菌的有性孢子有,。

12、细菌和放线菌利用--------酶去除细胞壁,而真菌利用-------酶去除细胞壁。

三、简答题:

1、霉菌一般具有哪五点特点?

2、简述细胞膜的功能。

3、简述芽体的形成过程。

4、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有何特点?它们可以分化出哪种特殊构造?

5、如何获得细菌(G+、G+)、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原生质体?

6、为什么霉菌菌落的中央边缘、正面与反面在外形、颜色、构造等方面常有明显差别?放线菌、细菌和酵母菌呢?

7、酵母菌有性繁殖的过程是什么?

8、霉菌的有性繁殖方式的过程是什么?

9、霉菌有性繁殖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10、简述一下酵母菌的生活史。

11、简述一下霉菌的生活史。

四、论述题:

1、试述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2、试论述真菌孢子的特点,并说明其实践意义。

3、试列表比较真菌孢子的种类和各自的特点。

4、放线菌、酵母菌、细菌和霉菌这四大类微生物有何特点?为何有这些特点?掌握这些知识有何实践意义?

5、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6、列表比较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细胞结构、群体特征及繁殖方式的异同点。

7、详细比较一下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异同?

第二章部分的练习题

一、概念题:

1、包涵体 2、噬菌斑 3、烈性噬菌体 4、温和噬菌体 5、裂解性生活周期 6、效价 7、溶源性 8、溶源噬菌体 9、溶源菌 10、原噬菌体 11、类病毒 12、拟病毒 13、朊病毒 14、病毒 15、一步生长曲线 16、巴斯德效应

二、填空题:

1、病毒粒子的包膜由------和-------组成。

2、包涵体多数位于-------内,具有-------性;少数位于--------内,具有------性;也有-------和-------内都存在的类型。

3、螺旋对称病毒的代表是--------,十二面体对称病毒的代表是--------,附和对称的病毒代表是--------。

4、噬菌体的核酸是以-------居多,而真菌病毒则是----------。

5、噬菌体的裂解是由于水解细胞膜的-------酶和水解细胞壁的-------酶的作用。

6、温和噬菌体的存在形式有------、--------和--------。

7、噬菌体的特点是___,其生长繁殖过程包括_____五个步骤。

8、病毒的主要组成为   和。具有,,等特点。

9、溶原性细菌具有,,等特点。

10、一步生长曲线的三个重要特性参数是--------、----------、---------。

三、简答题:

1、根据包涵体的特点,可把它们分成哪几种类型?

2、病毒核酸的类型可从哪几点区分?

3、噬菌体的吸附作用受哪些内外因素的影响?

4、简述温和噬菌体的特点。

5、简述溶源菌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6、简述大肠杆菌l噬菌体在作为遗传工程载体时具有哪些优点?

7、病毒学发展可分几个主要阶段?简述一下各阶段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8、噬菌体的外形可分哪几个类型?其相应的核酸属何类型?

9、病毒的核酸可分为哪几个类型?

10、简述烈性噬菌体其裂解性的生活史。

11、测定效价的方法有哪几种?试简述之。

四、论述题:

1、试介绍噬菌体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2、如何判断发酵罐被噬菌体侵染了?如何预防?怎样处理?

第三章的练习题

一、概念

1、营养   2、营养物  3、氨基酸自养型微生物  4、氨基酸异养型微生物

5、生长因子  6、培养基  7、天然培养基   8、组合培养基  9、半组合培养基     10、固体培养基   12、液体培养基  13、选择培养基  14、鉴别培养基

15、加富培养基  16、碳源  17、氮源  18、能源  19、水活度

20、自养微生物

二、填空

1、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微生物可作为-------的生产菌。

2、常用的选择性培养基几乎都同时利用了------和------原理。

3、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

4、在促进扩散过程中,必须借助于膜上的底物--------的参与。

5、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机制是--------,由它运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和--------。

6、基团移位主要用于运送------、--------、--------、--------、--------和-------。

7、任何培养基都应具备微生物所需的---------,且其间的-------是合适的,一旦配成,必须-------。

8、EMB培养基除有鉴别不同菌落的作用外,同时还有抑制--------细菌和选择-------细菌的作用。

9、最常用的鉴别培养基为----------。

10、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凝固剂是----------。

11、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分为-------、-------、--------、--------、----------。

12、微生物的的六大营养要素有-------------------------------------------。

13、按培养基用途可分为-------、-------、--------、--------、-------。

14、生长因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以生长因子划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两种。

15、低培养基氧化还原电势Eh,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等手段。

16、培养时,培养皿倒置是为了_______和________。

17、大肠杆菌的定义是______。在食品中检测大肠菌群的意义是_______。常用________培养基,根据其用途,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三、简答题

1、选择和设计培养基的方法是什么?

2、选用培养基的原则是什么?

3、简述一下如何利用鉴别培养基对大肠杆菌进行检测?

4、简述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方式的异同。

名称    扩散    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

载体

能量

逆浓度运输

有无选择性            有高度的专一性

5、天然培养基的优、缺点是什么?组合培养基的优、缺点是什么?

6、根据固体的性质,可把固体培养基分为几种类型?

7、简述固体培养基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上有哪些用途?

8、怎样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将混合样品中的数量很少的某种微生物鉴别出?

9、生长因子包括哪几类化合物?是否任何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如何才能满足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要?

10、活度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何影响?

11、天然、合成、半合成培养基各有哪些应用?

12、试对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各举一种合成或半合成、天然培养基。

13、列表比较微生物的四大营养类型。

14、绘图并简要说明营养物跨膜运输的四种类型。

15、析下述培养基各组分的作用,依据其功能推测其所属培养基的类 型:

A.麦康开培养液:蛋白胨20g,乳糖10g,牛胆酸盐5g,NaCl 5g,水1000ml,PH7.4  加1%中性红5ml   分装与有发酵管的试管0.7kg/km2灭菌15min,用于肠道杆菌培养。

B.柠檬酸盐培养基:NH4H2PO4  1g,K2HPO4   1g,NaCl  5g,MgSO4  0.2g,柠檬酸钠2g,琼脂  18g,水1000ml,PH6.8   加1%溴麝香草酚兰10ml,1.1Kg/cm2灭菌20分钟,制成斜面,用于细菌利用柠檬酸盐试验。

A                    功能    B                      功能

蛋白胨        NH4H2PO4

乳糖        K2HPO4

NaCl        NaCl、MgSO4、K2HPO4

牛胆酸盐        柠檬酸钠

PH7.4        琼脂

1%中性红        1%溴麝香草酚兰

发酵管        PH6.816、叙述微生物的营养物跨膜输送方式。

17、试列表比较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移位四种不同营养物质运送方式。

比较项目    特意性载体蛋白    运送速度    溶质运送方式    平衡时内外浓度    运送分子    能耗    运送前后溶质分子

单纯扩散

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

基团移位

四、论述题、1、选择性培养基在微生物学工作中有何重要性?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中的选择性原理。

2、鉴别性培养基有何重要性?试以EMB为例分析鉴别性培养基的作用原理。

3、培养基中各种营养要素的含量一般遵循何种顺序?试言其理。

4、在设计一种新培养基前为什么要遵循“目的明确”的原则,你能举些实例来说明吗?

5、试述琼脂平板培养技术的优点及其在解决一系列微生物学问题中起过的重大历史作用。

6、微生物由于个体微小一般都是以其群体形式进行研究或利用,这必然就要涉及到对微生物的培养。能否找到一种培养基,使 所有的微生物都能良好地生长?为什么?

7、试结合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内容,谈谈在选择、配制和使用培养基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你们在实验中是如何做的?有何体会?

8、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几种方式的基本特点。

9、如何理解“菌落特征与菌体细胞结构、生长行为及环境条件有关”?

10、写出微生物以淀粉为碳源其代谢的一般过程,鉴定其代谢产物有何意义?为什么?

11、为什么霉菌菌落的中央边缘、正面与反面在外形、颜色、构造等方面常有明显差别?放线菌、细菌和酵母菌呢?

12、营养要素与配置培养基的某一营养物是否同一概念?举例说明。

第四章部分的练习题

一、概念

1、新陈代谢  2、生物氧化  3、呼吸链  4、无氧呼吸  5、发酵  6、操纵子

7、同型乳酸发酵  8、异型乳酸发酵  9、葡萄糖效应  10、诱导酶

11、同功酶  12、变构酶  13、操纵基因  14、结构基因  15、调节基因

16、阻遏  17、回补顺序  18、氧化磷酸化

二、填空

1、生物氧化的形式有---------、--------和--------,其过程又可分为------、--------、和--------,功能有-------、-------、和--------。

2、在真核微生物中,TCA循环的反应在-------内进行,其中的大多数酶定位在------中;在原核微生物(例如,细菌)中,大多数酶都存在在------内。

3、根据递氢特别是受氢过程中氢受体性质的不同,可把生物分为氧化区分成-------、--------和-------类型。

4、在氢或电子传递过程中,通过与------反应发生偶联,就可产生ATP形式的能量。

5、在硫呼吸过程中,------作为无氧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结果硫还原成-------。

6、碳酸盐呼吸是一类以-------作为无氧呼吸链的末端氢受体的无氧呼吸。

7、凡能利用-------为唯一的碳源或能源的微生物,都能证明存在着-------循环,这种循环主要是通过-------酶和---------酶实现的。

8、反馈抑制的类型有---------和--------。

9、酶活性调节的类型有---------和-------。

10、操纵子分为------和------两类。

11、在谷氨酸发酵生产中,--------的浓度对谷氨酸的积累有着明显的作用。

12、酵母菌生物氧化在____内进行,而细菌生物氧化部位在____。

13、根据微生物生长与氧的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三大类。枯草芽孢杆菌属于_____微生物,肉毒芽孢杆菌属于______微生物,大肠杆菌属于_____微生物。

14、至今发现的进行固氮的微生物均为_____________微生物。固氮的六个必要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在发酵工业上,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获得大量有用代谢产物。

16、酵母菌进行乙醇发酵时,将葡萄糖经______途径产生丙酮酸,由丙酮酸生成的乙醛被______成乙醇。

17、微生物胞内酶作用的最适PH多接近________,而细胞质膜上的酶及胞外膜作用的最适PH则接近________。

三、简答题

1、HMP途径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有何重要意义?

2、简述ED途径的特点?

3、经ED途径发酵与传统酵母酒精发酵相比,有哪些优点?

4、硝酸盐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具有哪些功能?

5、葡糖异生作用的生物意义是什么?

6、简述代谢调控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7、试述EMP途径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8、简述TCA循环在微生物产能和发酵生产中的重要性。

9、组成呼吸链的组分主要有哪几个,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10、列表比较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异同点。

11、列表比较同型和异性发酵的异同点。

12、固氮过程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13、酶活性调节与酶合成调节有何不同?它们间有何联系?

14、酶的诱导有何特点?意义如何?

15、列表比较生物氧化与非生物氧化的主要异同点。

16、绘图并简要说明有氧呼吸典型的呼吸链。

四、论述题

1、试图示解释色氨酸的操纵子的末端产物阻遏机制。

2、试述代谢调控在赖氨酸发酵中的应用。

3、如何选育抗反馈调节突变株?举例说明它在发酵生产中的应用。

4、细胞膜缺陷突变株在发酵生产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之。

5、通过大肠杆菌乳糖操作子示意图模型及理论,说明葡萄糖效应和二次生长现象。

6、如何判断发酵罐被噬菌体侵染?如何预防?如何处理?

7、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 产生ATP和还原力的方式与特点。

8、何为初级代谢、次级代谢?试论二者间的关系。

9、当环境中葡萄糖、山梨醇同时存在时,E.coli生长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10、试述生物素对谷氨酸发酵生产的影响,并简述其作用机制。

11、如何使微生物合成比自生所需更多的产物?

12、试图示由EMP途径的中间代谢物——丙酮酸出发的六种发酵类型及其各自的发酵产物。

13、在工业上“发酵”的含义是什么?试以一个具体的工业发酵实例为例,从微生物代谢角度说明其原理。

14、如何运用代谢调控理论使微生物合成比自身需求量更多的有用代谢产物?举例说明。

15、当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时,E.coil的生长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16、试设计选育高纤维素酶高产菌的实验方案,如已知纤维素酶的合成是操纵子的阻遏机制,如何利用这一机理设计有效的筛选方法?

第五章部分的练习题

一、概念题:

1、同步生长 2、生长速率常数 3、对数期 4、生长限制因子 5、生长产量常数 6、最适温度 7、防腐 8、灭菌 9、繁殖 10、生长曲线 11、代时 12、倍增时间 13、连续培养 14、连续发酵 15、恒浊器 16、恒化器 17、抗生素 18、耐药性 19、选择毒力 20、生长 21、同步培养

二、填空题:

1、平板菌落计数法的原理是在-------或-------中吸有合适的培养基,其中还加有--------。

2、研究单个细菌个体的变化目前常使用的方法是:一是-------,二是---------。

3、同步培养技术是指设法使群体中的所有细胞尽可能的都处在-------中,然后分析此群体的各种--------特征,从而了解单个细胞所发生的变化。

4、获得细菌同步生长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其一是通过--------;其二是通过----------,它一般可用-------或--------来达到。

5、营养物的浓度可影响微生物的---------和--------。在---------情况下,营养物的浓度才会影响生长速率,随着营养物浓度的逐渐增高,生长速率--------,而只影响---------。

6、指数期的微生物因其整个群体的--------较一致,-------的平衡发展和-------的恒定,故可作为代谢、生理等研究的---------。是增殖噬菌体的最适----------。

7、在稳定期时,细胞开始贮存--------、----------和--------等贮藏物;多数芽孢杆菌在这时开始形成-------;有的微生物在稳定期时还开始合成---------。

8、稳定期是以生产-------或---------的代谢产物。

9、在衰亡期,整个群体呈现出-----生长,在这一时期有的微生物因蛋白水解酶活力的增强,就发生----------。

10、恒化器是一种通过控制某一营养物的-------,使其始终成为-------的条件下达到的连续培养装置。

11、兼性厌氧型在有氧时靠-------产能;在无氧时借---------或-------产能。

12、微生物作为一个总体来说,其生长的PH值范围极广,多数真菌是-------,而多数放线菌是--------。

13、根据生长和O2的关系,大多数酵母属于_,大多数霉菌属于_。

14、平板菌落计数法结果表达中常用的“clu”的意思是_。

15、根据微生物生长和氧气的关系,可分为___三大类型。黑曲酶属于_,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属于_,酿酒酵母属于_,米曲酶属于_,解脂假丝酵母属于_,酪酸梭状芽孢酵母属于_。

16、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_等。

17、与氧有关的微生物类型有--------、----------、---------、----------、---------。

18、干热灭菌的温度是----------,处理时间为---------。

19、巴氏灭菌的温度为----------,处理时间为----------。

20、生长曲线是以-------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

21、根据----------------的不同,把生长曲线分为----------、----------、----------、----------四个阶段。

三、简答题:

1、影响延滞期长短的因素有哪些?

2、延滞期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对数期的特点。

4、影响指数期微生物增大时间的因素有哪些?

5、简述稳定期的特点。

6、稳定期到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7、列表比较恒浊器与恒化器的区别。

8、连续发酵有哪些优缺点?

9、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0、防腐主要有哪些措施?

11、影响加压蒸汽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2、计算微生物的繁殖数时,常用哪些方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13、如何使微生物达到同步生长?

14、延滞期的特点是什么?如何缩短延滞期?

15、影响湿热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6、为什么有些物品在灭菌过程中要实施间歇灭菌?

17、测定微生物的生长量有那些方法?比较优缺点?

18、从微生物学角度分析低酸性的食品和酸性食品如要长期保存,应分别采取什么温度杀菌?为什么?

19、试证明:Z=

四、论述题:

1、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引起PH值改变的原因有哪些?在实践中如何保证微生物能处于较稳定和合适的PH环境中?

2、在实验室中培养厌氧微生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其原理如何?哪两类属于培养严格厌氧菌的技术?

3、试述生产实践中微生物培养装置发展的几个特点?

4、试比较杀菌(灭菌)、消毒和防腐的异同。

5、利用加热蒸汽对培养基进行灭菌时常会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采用哪些对策方可避免?

6、试比较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高等动植物的有哪些异同?

7、结合本章的知识,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措施是被用来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

8、具体说明怎样利用微生物的生长曲线使发酵工业的效率有所提高。

第六章部分的练习题(*)、一、概念

1、遗传型  2、表型  3、变异  4、饰变  5、核基因组  6、质粒

7、单倍体  8、双倍体  9、基因  10、营养缺陷型  11、突变率

12、产量突变率  13、转座因子  14、倒位  15、易位  16、光复合作用

17、暗修复作用  18、定向培育  19、诱变育种  20、基本培养基

21、完全培养基  22、补充培养基  23、原养型  24、转化  25、感受态

26、基因重组  27、转导  28、普遍转导  29、局限转导  30、接合31、有性杂交  32、准性生殖  33、基因工程  34、染色体畸变  35、转换

36、移码突变  37、点突变  38、颠换  39、诱变剂  40、野生型

41、转染  42、溶原转变  43、流产转导  44、原生质体融合  45、接合子

46、转化子  47、回复突变  48、艾姆斯试验(Ames test)49、PCR

二、填空

1、-------和-------是生物体最本质的属性之一。

2、在核酸的结构上,绝大多数微生物的DNA是-------链的,只有少数病毒的核酸为------链结构的。

3、基因的物质基础的一个具有特定--------的核酸片段。

4、微生物的基因调控系统是由操纵子和---------组成,操作子又包括三种基

因,即----------、-----------和--------------。

5、质粒的分离大致可包括细菌的---------、蛋白质和DAN的----------和设法使染色体DNA与质粒DNA相-------等几种步骤,其中以----------步骤为最重要。

6、经分离后的质粒可用-------、--------或----------来鉴定。

7、同一种质粒由于其构象的不同,其---------也不同,因而可进行分离。

8、能够引起间接置换的诱变剂都是一些---------的类似物。

9、染色体结构上的变化可分为-----和-------两类。

10、转座因子主要有三类,即--------、----------、和-------------。

11、自发突变是指在---------下生物体自然发生的突变。

12、---------对紫外线的敏感性要比嘧啶强得多它的光化产物主要是----------,其中了解较清楚的是-----------的形成和消除。

13、紫外线的主要作用是使同链DNA的相邻嘧啶间形成-------结合的---------。

14、在暗修复过程中有四种酶参与,即----------、----------、---------、和---------。

15、一般可通过--------与-----------两种对突变株进行生产性能的测定。

16、感受态因子是一种---------蛋白,这种蛋白质可能是------上的一种组成,它可以催化--------的吸收或降解---------成分,以让细胞表面的DNA受体显露出来;它也可能是一种-------酶。

17、呈--------形式的转化因子其转化频率最高。

18、在--------菌和--------菌中都存在着接合的现象。

19、在F+菌株的细胞中存在着--------态的F因子,在细胞表面还有与F因子数目相当的----------。

20、在F-菌株中不含----------,细胞表面也没有----------。

21、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的方式有--------、---------、--------、--------。

22、-------和-------是除染色体以外的另外两类遗传物质。

23、凡能产生----------的酵母菌和霉菌都能进行有性生殖。

24、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方式有--------和----------。

25、基因工程比其他育种方法更有--------、---------、---------的优点。

26、决定性别的质粒是--------,又称-----------。

27、转导可分为--------和--------。

28、普通性转导可分为-----------和-----------。

29、光复活作用是指____四种情况。

30、染色体畸变是指____四种情况。

31、影响微生物的抗热性的因素是_____。

33、细胞的异常形态有畸形和衰颓形,前者是指由于_而引起的,而后者是指由于_而引起的。

34、在营养缺陷型菌株筛选过程中,常用抗生素法淘汰野生型菌株。其中淘汰野生型菌株细菌加入的抗生素为_,而淘汰酵母菌和霉菌加入的抗生素则为________。

三、简答题

1、微生物有哪些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2、突变有哪几种类型?

3、简述突变的特点?

4、平板影印培养法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5、自发突变可能的机制有哪些?

6、如何挑选优良的出发菌株?

7、转化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8、局限转导有哪些特点?

9、溶原转变与转导有什么不同?

10、简述原生质体融合的主要步骤?

11、准性生殖的主要过程分为几步?

1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分为几步?

13、如何获得目的基因?

14、选择载体时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15、诱变育种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整个工作环节的关键是什么?

16、简述影印培养法在育种工作中的应用?

17、原生质体融合在育种工作中有何重要性/

18、什么叫菌种衰退?如何区别衰退、饰变与杂菌污染?

19、现有的微生物保藏法可分为几类?试列表解之。

20、列表比较准性生殖与有性生殖的区别。

21、为什么微生物经紫外线照射后要在暗中培养?

22、简述一下诱变育种的原则。

23、目的基因是如何导入受体细胞的?

24、处于感受态的细菌细胞有何优点?

25、如要长期保藏低酸性食品和酸性食品,通常分别采用什么t杀菌?           为什么?

26、什么是影印培养?如何用其来说明基因突变自发性,随机性?

四、论述题

1、历史上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基础的著名实验有哪几个?实验者是谁?工作发表于何时?你能举出其中之一来加以说明吗?

2、为什么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基础的三个经典试验都不约而同地选用了微生物作研究对象?

3、举例说明在微生物的诱变育种工作中,采用高效的筛选方案和方法的重要性。

4、试用表解法概括一下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5、试述琼脂块培养法的原理、方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6、从野生型和营养缺陷型混合菌液中如何检出营养缺陷型菌株?试介绍四种方法,并说明其共同原理。

7、基因工程在哪些领域得到应用及其发展前景如何?

8、试从供体、载体、受体、工具酶和“工程菌”在生产实践上发挥经济效易等方面来讨论微生物在发酵遗传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9、就方法的简便与否,保藏效果的好坏,保藏对象的范围,保藏的基本原理以及保藏期的长短等方面列表比较几种最常用的菌种保藏法。

10、使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个别菌种发生突变?如何选择?自己设计步骤。

11、设计一种从自然界中筛选高温淀粉酶产生菌的试验方案,并解释主  要步骤的基本原理。

12、试设计一种从自然界中筛选果胶酶产生菌的试验方案,并解释原理;如果果胶酶作为一种食品工业用酶,则必须考虑其安全性,从那几个方面着手来保证该酶的安全性?

13、试述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和常用方法,你认为对于Escherichia   coli 和Aspergillus niger分别采用什么保藏方法为好?请说明理由;

14、影响微生物抗热力的因素有哪些?解释D值、Z值以及D值和Z值得关系。

15、试设计一个试验证明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

16、试设计选育高纤维素酶高产菌的实验方案,如已知纤维素酶的合成是操纵子的阻遏机制,如何利用这一机理设计有效的筛选方法?

17、试述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和Aspergillus niger若要长期有效的保藏,可分别采用哪些方法?为什么?

18、试用平板影印培养法证明基因突变的自发性和不对应性。

19、设计一种从自然界中筛选酸性蛋白酶产生菌的试验方案,说明其原理;若该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如何保证其安全性?

20、述艾姆氏(Ames)法检测致癌剂的理论依据,一般方法和优点。

21、为什么在进行诱变处理时,要把成团的微生物细胞或孢子制成充分分散的单细胞或孢子悬液?

22、设计筛选高温淀粉酶产生菌的方案,指出关键步骤。

23、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和冷冻干燥保藏法的过程、原理。在检出缺陷型过程中采用夹层培养法,为什么基本培养基倒成“三明治”?

第七章部分的练习题

一、概念

1、极端微生物  2、生态  3、区系  4、活性污泥  5、无菌动物  6、纯培养

7、悉生动物  8、硝化作用  9、反硝化作用  10、氨化作用  11、互生

12、共生  13、寄生  14、拮抗  15、捕食  16、生物膜  17、单级生态系统

18、双级生态系统  19、三级生态系统 20、正常菌群

二、填空题

1、大肠杆菌的定义是_。在食品中检测大肠菌群的意义是_。常用_培养基,根据其用途,该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

2、活性污泥是指_,用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方法又称_法。

三、简答题

1、在生命科学研究对象中,一般可以分成哪十个水平?

2、从含菌样中筛选菌种一般要通过哪几个环节和方法?

3、微生物的纯种分离法有何重要性?

4、微生物生态学的任务是什么?

5、简述微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6、悉生学研究的是什么?

7、自然界中碳元素是怎样循环的?

8、自然界中的硫、碳元素是怎样循环的,有哪些主要微生物参与?

9、用微生物学方法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0、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在污水处理中各起着什么作用?

11、微生物引起的劣化有哪几种?

12、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包括哪几种?

13、下列食品如变质,主要是有什么  类型的微生物所引起?Why?1〉市售面包2〉充CO2的果汁;

14、下列食品如果变质,主要是由什么类型的微生物所引起?Why?1〉市售的米粉2〉肉类罐头

15、什么是大肠菌群,测检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意义是什么?常用什么培养基?该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这是一类什么性质的培养基?

16、引起以下食品变质的微生物类群是什么?为什么?

17、试分析下列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A)添加有山梨酸钾防腐剂的面包出现中心发粘变质的情况。

B)经高温高压杀菌的低酸性罐头出现变质,检测发现其中有大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C)把酿酒酵母接入煮过的糯米中室温发酵,无法制得酒酿。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或是人类最丰富的“菌种资源库”?

2、试讨论空气、尘埃、微生物与微生物间的关系。

3、检验引用水的质量时,微生物要把大肠杆菌数作为重要测定指标?我国卫生部门对自来水的总菌量和大肠杆菌量有何规定?

4、工农业产品为何会发生霉腐、变质?如何预防?能举些实例吗?

5、为什么说微生物在自然界的氮素循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6、试述微生物生态知识与工农业生产的关系。

7、沼气发酵的微生物学原理是什么?试分析沼气发酵在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中的重大战略意义。

8、奶产品经过封口杀菌后,出现部分产品发生变质,是分析是什么原因,如何防止?

9、什么是微生物的正常菌群?试分析肠道正常菌群和人体的关系。

10、下述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如何?设想如何分离。

第八章部分的练习(*)

一、概念题:

1、黄原胶 2、一步发酵法 3、两步发酵法 4、葡萄糖氧化酶 5、明胶 6、蛋白酶

二、填空题:

1、面包酵母是一种-------细胞的生物,属于--------菌类,学名为-----------。

2、柠檬酸的发酵微生物是----------,苹果酸的发酵微生物为----------。

3、谷氨酸的生产菌为--------,其发酵原料为---------质的发酵原料。

4、黄原胶是由----------菌提取而成的。

三、简答题:

1、列表说明微生物在食品制造方面的作用。

2、微生物在食品制造方面中菌种扩大培养有哪些共同特点?

3、在双歧杆菌酸奶生产中,常用什么特定的工艺路线?

4、在酿油生产中对生产原料有什么要求?

5、简述黄原胶的性质及在食品中的应用情况。

6、简述啤酒生产的整个工艺过程。

7、下列食品如变质,主要是有什么类型的微生物所引起?Why?1〉市售面包2〉充CO2的果汁。

8、简述酿造食醋的三套微生物及其主要菌种。

9、简述生产酶制剂过程中所需要的条件?

10、引起以下食品变质的微生物类群是什么?为什么?1)消毒牛奶 2)真空包装的蜜饯产品 3)面粉 4)充CO 不足的碳酸饮料 5)杀菌不足的肉类罐头

11、设计筛选高温淀粉酶产生菌的方案,指出关键步骤。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食醋生产是多种微生物参与的结果?

2、近年来生产发酵乳制品时在菌种开发方面有哪些进展?

3、酵母菌在面包制造过程中,起哪些重要作用?

4、在发酵生产葡萄酒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5、柠檬酸在食品中的作用有哪些?

6、说明微生物酶制剂在食品加工制造中的应用情况。

7、设计一种从自然界中筛选高温淀粉酶产生菌的试验方案,并解释主要步骤的基本原理。

8、试设计一种从自然界中筛选果胶酶产生菌的试验方案,并解释原理;如果果胶酶作为一种食品工业用酶,则必须考虑其安全性,从那几个方面着手来保证该酶的安全性?

9、果奶产品经过封口杀菌后,出现部分产品发生变质,是分析是什么原因,如何防止?

10、试设计选育高纤维素酶高产菌的实验方案,如已知纤维素酶的合成是操纵子的阻遏机制,如何利用这一机理设计有效的筛选方法?

11、在以消毒奶为原料生产酸奶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酸凝?可采取哪些措施?

12、设计一种从自然界中筛选酸性蛋白酶产生菌的试验方案,说明其原理;若该酶作为食品工业用酶,如何保证其安全性?

13、试比较啤酒发酵过程与葡萄酒发酵过程的异同。

14、据你了解,哪些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试举一例具体说明。

15、从微生物角度分析酸奶生产的关键及原因。

16、试分析下列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

1)添加有山梨酸钾防腐剂的面包出现中心发粘变质的情况。

2)经高温高压杀菌的低酸性罐头出现变质,检测发现其中有大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2014中山大学微生物总结复习 第6篇

学 第一章 绪论

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 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所有无细胞结构的病毒、所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的真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等。不是一个分类学单位,研究方法独特,如无菌技术和分离纯化技术 2.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 a)体积小,比面值大:P8,其他四大共性的基础 b)吸收多,转化快: c)生长旺,繁殖快: d)适应强,易变异:

e)分布广,种类多:物种,代谢类型,代谢产物,基因,生态类型多样性高 3.简述微生物学发展史上5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人物。**

4.什么是微生物学?学习微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 a)定义:微生物学是一门在分子、细胞、群体和系统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在工农业、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应用的科学。b)任务:开发利用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和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服务。5.试讨论微生物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6.试述微生物与当代人类实践的重要关系。* 医疗卫生领域:传染病的防治、抗生素 工业:罐藏食品、发酵技术

农业:害虫防治、饲料、食用菌、能源:生物能源(乙醇、氢气)

环境治理:物质循环、污水处理、生物修复 科学研究:模式生物

7.人类迟至19世纪才真正认识微生物,其中主要克服了哪些重大障碍? ** 个体微小:列文虎克第一个制造显微镜让肉眼可观察到微生物细胞; 杂居混生:科赫发明固体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纯种分离; 因果难联:巴斯德运用灭菌技术,发现了腐败的来源,推翻自然发生学说而确立了胚种学说。8.微生物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何重大贡献?为什么能发挥这种作用?

第二章 原核生物

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哪几类?还有哪些特殊形态?** 球菌、杆菌和螺旋菌;螺旋菌中,螺旋不足一环称为弧菌,2 至 6 环、小而坚硬的称螺菌,超过 6 环、长而柔软的称螺旋体。

除此以外,还有芽生和有附属物的细菌,以及丝状细菌。什么是菌落?试讨论细菌的细胞形态与菌落形态间的相关性* 菌落(colony):在固体培养基上,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子细胞集团。

菌苔(bacterial lawn):多个纯种菌落连成一片即形成菌苔。2.试图示G+和G-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构造,并简要说明其异同** G+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是极厚的肽聚糖(含量高达95%),其中嵌有磷壁酸,脂磷壁酸跨越肽聚糖层,与细胞膜间存在周质空间。G-细胞的细胞膜与外膜间有周质空间,包括一层薄的肽聚糖,和脂蛋白,脂蛋白再连接由磷脂层和脂多糖层构成的外膜,其中嵌入外膜蛋白和孔蛋白。

1)在厚度上,G+细胞的细胞壁远大于 G- 细胞的;2)在组成上,G+的较简单,主要含肽聚糖和磷壁酸,G-则成分复杂;3)在层次上,G+ 细胞的较简单,而 G-细胞的层次较多;4)另外,G+的周质空间在质膜与细胞壁间,而G-细胞的则在质膜与外膜间。

3.试图示肽聚糖的模式构造** •

是 G+ 细菌和 G-细菌细胞壁的重要化学成分

• 由若干肽聚糖单体组成

• 骨架链由两种糖衍生物交替连接形成

– 乙酰葡糖胺 – N-乙酰胞壁酸

• 肽聚糖单体由3部分组成

– 双糖单位 – 四肽尾 – 肽桥

4.什么是缺壁细菌?试列表比较4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际应用*。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L-型细菌:天然变异

L型细菌专指在实验室中通过自发突变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L型细菌虽然丧失合成细胞壁的能力,但是由于质膜完整,在一定渗透压下不影响其生存和繁殖,但是不能保持原有细胞形态,菌体形成高度多形态的变异菌。• 原生质体或球状体

①原生质体(protoplast):指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所留下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一般由G+菌形成;

②球状体:指还残留部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一般由G-菌形成; • 支原体 是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其细胞膜中含有一般原核生物所没有的甾醇,因此虽缺乏细胞壁,其细胞膜仍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 热原体属(古生菌)在酸性和高温环境下而茁壮成长,兼性厌氧菌,呼吸作用使用硫和有机碳。

5.试述革兰氏染色法的机制并说明此法的重要性。6.什么是荚膜?其化学组成是什么?有何生理功能?* 荚膜是某些原核生物细胞壁外一层厚度不定的黏液状物质。由多聚糖和蛋白组成。

1.抗干燥,抗吞噬 2.储存养料 3.渗透屏障 4.表面附着作用 5.细菌间的信息识别 6.堆积代谢废物

7.何谓“拴菌试验”?它何以能证明鞭毛的运动机制? 8.试比较鞭毛,菌毛与性菌毛的异同。** 鞭毛是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具有运动功能。包括3部分:鞭毛丝,基体,鞭毛钩

菌毛,纤细,短直,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调节细菌的吸附性。

性菌毛,结构与菌毛相似,但较长,较粗,数量较小

(1-10个/细胞),其传递遗传物质的功能,交配所必需。

9.试述芽孢的构造及研究芽孢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芽孢是在细胞内形成的厚壁构造,结构相当复杂,其核心为芽孢壁和芽孢质膜包裹的芽胞质和芽孢核区,其外依次是皮层、芽孢衣和孢外壁。最里面为核芯,含原生质体,被芽孢膜所包裹。核芯外面为皮层,成分为肽聚糖,再往外是一层或数层蛋白质组成的芽孢壳,最表面为芽孢壁,也称芽孢外壁。处于休眠状态,对许多环境条件具有抗性(抗热抗辐射抗化学物质抗干燥)对于理论意义,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标;对于实际意义,芽孢的存在可提高菌种的筛选效率、有利于菌种长期保藏、方便判断各种消毒杀菌措施的优劣。

10.如何解释芽孢的耐热机制?* 关于芽孢耐热的本质至今尚无公认的解释。较新的是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产生极高的渗透压夺取芽孢核心的水分,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核心部分的细胞质却变得高度失水,因此,具极强的耐热性。除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外,还有别的学说来解释芽孢的高度耐热机制。例如,针对在芽孢形成过程中会合成大量的为营养细胞所没有的DPA-Ca,该物质会使芽孢中的生命大分子物质形成稳定而耐热性强的凝胶。总之,芽孢耐热机制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1.试比较古生菌、细菌和真核生物间的主要差别。** 古生菌含有聚多糖,糖蛋白或脂蛋白质,无肽聚糖;

古生菌的醇与甘油通过醚键相连;细菌的脂肪酸与甘油通过酯键相连;

真核生物和细菌中由典型的磷脂;古生菌的细胞质膜为单层,或双层多分支的脂肪链。古生菌细胞含一个染色体,是闭合环状双链 DNA,比细菌染色体小,核小体与 DNA 复制蛋白类似真核生物。

古生菌 mRNA 可能为多基因,无 RNA 拼接; 古生菌启动子类似细菌启动子;

古生菌具有细菌和真核生物tRNA所没有的修饰碱基;

古生菌核糖体为 70S,形状多变,与细菌和真核生物都不同; 延伸因子 EF-2 与真核生物相似;

2.试设计一张表格,比较一下6大类原核生物的主要特性。** 大类原核生物分别为: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特征比较:略,见周德庆 P42 小结。

3.什么是《伯杰氏手册》?试简述此书的沿革和最新版《系统手册》(第二版)的主要脉络。真核微生物

1.试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细胞壁成分的异同,并讨论它们的原生质体制备方法。* 2.试图示并说明真核微生物“9+2”型鞭毛的构造和生理功能。* 3.试简介真核细胞所特有的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及主要功能

4.试简介菌丝、菌丝体、子实体、酵母菌、霉菌、蕈菌、芽痕、真菌丝、假菌丝等名词。(一星)

菌丝: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有无隔菌丝(长管状单细胞,多核)和有隔菌丝(成串多细胞,一个或多个细胞核)两种。

菌丝体:许多菌丝交织而成的一个菌丝集团。密布在固体营养基质内部、吸取营养物的称为营养菌丝体;伸展到空间的称为气生菌丝体。两种菌丝体还在进化中发展出各种特化构造。子实体:特化的气生菌丝,交织成垫状、壳状等。是繁殖器官,在其里面或上面可形成有性孢子或无性孢子。

酵母菌: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

霉菌:是一些引起物质霉变的 “丝状真菌” 的统称,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蕈菌:又称伞菌,是一些 “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 的统称,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包括大多数担子菌类和少数子囊菌类。

芽痕:芽殖(一种无性繁殖)中,芽体脱离母体后在母体上留下芽痕(bud scar)。

假菌丝:酵母进行一连串芽殖后,子细胞与母细胞不立即分离、以狭小的面积相连而成藕节状的细胞串,称为假菌丝。

真菌丝:细胞串成竹节状,细胞相连且横隔面积与细胞直径一致,称为真菌丝。5.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各有何特点?它们分别可分化成哪些特化构造? 6.试列表比较各种真菌孢子的特点。** 7.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 8.什么叫锁状联合?其生理意义如何?试图示其过程。* 9.试列表比较真菌孢子的类型、主要特点和代表种属。无性孢子:

游动孢子:有鞭毛,能游泳。代表:壶菌。孢囊孢子:水生型有鞭毛。代表:根霉、毛霉。

分生孢子:外形极多样,数量极多,少数为多细胞。代表:曲霉、青霉。节孢子:柱形,各孢子同时形成。代表:白地霉。厚垣孢子:在菌丝顶端或中间形成。代表:总状毛霉。芽孢子:在酵母上出芽形成。代表:假丝酵母。

掷孢子:镰、豆、肾形,成熟时从母细胞射出。代表:掷孢酵母属。有性孢子:

卵孢子:厚壁,休眠。代表:德氏腐霉。

接合孢子:厚壁,休眠,大,深色。代表:根霉、毛霉。子囊孢子:长在各种子囊内。代表:脉孢菌、红曲。担孢子:长在特有的担子上。代表:蘑菇、香菇。病毒

1.什么是病毒?病毒与细菌有什么不同?* 2.名词解释:核衣壳、温和噬菌体、溶源性* 核衣壳:包括衣壳和核心,是任何真病毒都具有的基本结构。

温和噬菌体:侵入细胞后,基因组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与宿主细胞 DNA 同步复制,并随着宿主细胞的生长繁殖而传下去,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溶源性:侵入宿主细胞后,噬菌体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上、并随宿主基因组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而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这种现象成为溶源性。3.病毒的核酸有哪几种类型?* 4.什么是烈性噬菌体?以 T 偶数噬菌体为例,简述其生活周期。烈性噬菌体是侵入细胞后在其中完成复制和完成其生活周期、并最后摧毁和裂解细菌细胞的噬菌体。

以 T 偶数噬菌体为例,烈性噬菌体的生活周期——裂解性周期可分为 5 部分。吸附:噬菌体在随机碰撞中。尾丝尖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接触、结合; 侵入:吸附、固着后,尾鞘把尾管推出,水解并侵入细胞壁,插入细胞膜后注射核酸; 增殖:噬菌体以核酸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产生大量的病毒蛋白质和核酸; 装配:新合成的病毒 DNA 与衣壳蛋白质进行自组装,成为成熟的噬菌体;

裂解:大量子代噬菌体成熟后,通过脂肪酶和溶菌酶促进细胞裂解,从而完成子代噬菌体的释放。

5.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包括几个时期?各期有何特点?* 6.动物病毒合成mRNA 的途径包括哪7条?* 7.亚病毒有哪4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营养与培养基 复习要点:

4.1 营养与营养物质

微生物为了生存就必须从环境中吸取各种物质以合成细胞物质、提供能量以及在新陈代谢中起调节作用;其中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营养则是有机体吸取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4.2 自养与异养微生物

必须利用有机碳源的微生物就是异养微生物;以无机碳源作唯一或主要碳源的微生物就是自养微生物。

4.3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并举例说明

营养类型是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主要营养要素即能源和碳源的不同而划分的微生物类型。按对能源、氢供体和基本碳源的需要可以分为 4 种类型: 光能自养型:能源是光,氢供体和基本碳源(CO2)都是无机物,实例有蓝细菌、紫硫细菌、藻类等;

光能异养型:能源是光,氢供体是有机物,基本碳源是简单有机物和 CO2,实例有红螺菌科的细菌。

化能自养型:能源、氢供体和基本碳源(CO2)都是无机物,实例有硝化细菌、硫化细菌等; 化能异养型:能源、氢供体和基本碳源都是有机物,实例包括绝大多数原核生物、全部真菌和原生动物。

4.4 营养物质进入胞内的方式及异同点

方式包括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移位。它们的异同点概括如下: 运送方式:

不通过膜蛋白:单纯扩散 通过膜蛋白: 不耗能:促进扩散 耗能:

分子不变:主动运输 分子改变:集团移位

4.5 鉴别培养基的定义,以 EMB 为例说明其具有鉴定功能的原因。

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是用于鉴别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能与某种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产生某种明显的特征性变化,以区别不同的微生物。

例如伊红美兰乳糖培养基(Eosin Methylene Blue,EMB):

其中的伊红和美蓝染料可抑制 G+ 细菌,因而筛选出容易培养的 G-细菌; 能分解乳糖的细菌会产酸,若产酸能力强,会染上酸性染料伊红,并与美蓝结合使菌落染上深紫色和绿色金属光泽; 若产酸能力弱,则菌落会染上棕色;不发酵乳糖的细菌,则不能产酸,即不结合伊红,菌落无色透明。

由此,根据菌落的颜色即可在 EMB 培养基上鉴别出 3 种类群的微生物。新陈代谢

1.在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中,其基质脱氢和产能途径主要有哪几条?试比较个途径特点。

2.什么叫无氧呼吸?试列表对各种无机盐呼吸和延胡索酸呼吸加以简明的比较。

3.试列表比较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异同点。

4.试述在细菌鉴定中V.P.试验的原理。

5.试比较同型和异型乳酸发酵。6.细菌的酒精发酵途径如何?它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有何不同?细菌的酒精发酵有何优点?

7.在化能自养细菌中,亚硝化细菌与硝化细菌是如何获得其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和还原力[H]的?

8.什么叫循环光和磷酸化?什么叫非循环光和磷酸化?

9.什么叫乙醛酸循环?关键反应是什么?试述它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功能。

10.什么是生物固氮作用?能固氮的微生物有哪几类?试述目前所认识的生物固氮生化途径?

11.既然固氮酶在有氧条件下会丧失其催化活性,为何多数固氮菌(包括蓝细菌)却都是好氧菌?试简述不同类型好氧固氮菌的抗氧机制。

12.试用简图(不必写分子式)表示细菌细胞壁上肽聚糖的合成途径。哪些化学因子可抑制其合成?其抑制部位如何?

13.青霉素为何只能抑制代谢旺盛的细菌?其抑菌机制如何?

9.1 从递氢体、受氢体、终产物、产能机制、产能效率方面比较有氧呼吸、厌氧呼吸及发酵 比较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光能磷酸化 化能自养微生物的特点及生长缓慢的原因? 两用代谢途径及代谢回补顺序的定义与意义

9.2 生物固氮反应的六要素及不同固氮菌的避氧机制 固氮反应 6 要素有:

能量ATP的供体(N2:ATP=1:18-24)还原力[H]及其传递载体: 还原力由NAD(P)H2提供;传递载体:铁氧还蛋白(Fd),黄素氧还蛋白(Fld)固氮酶(固二氮酶和固二氮还原酶)底物N2 Mg2+ 严格的厌氧微环境 避氧机制:

好氧性自生固氮菌的抗氧保护机制 呼吸保护:极强的呼吸作用迅速消耗氧

构象保护:固氮酶形成一个无固氮活性但能防止氧害的特殊构象 放氧性光合生物(蓝细菌)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 分化出特殊的还原性异形胞

非异形胞蓝细菌:白天与晚上分开进行 豆科植物根瘤菌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

- 豆血红蛋白:通过氧化态(Fe3+)和还原态(Fe2+)间的变化起缓冲作用,控制游离氧水平

9.3 微生物代谢调节的特点及在发酵工业的意义 生长与控制

1.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之间的关系如何? 研究它们的生长繁殖有何理论与实践意义?

2.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包括哪几个时期? 影响延滞期长短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延滞期有何特点? 实践上如何缩短它? 典型生长曲线包括: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延滞期:主要特点有:1)生长速率常数为 0,2)细胞形态变大或增长,3)细胞内 RNA 尤其是 rRNA 含量增高,4)合成代谢活跃,5)对外界不良条件敏感。影响延滞期长短的因素包括:接种龄、接种量、培养基成分;实践中通过增大接种量、用营养丰富的天然培养基来缩短延滞期。

指数期:主要特点有:1)生长速率常数 R 最大,2)平衡生长,3)酶系统活跃、代谢旺盛。应用:由于整个群体的生理特性较一致、细胞各成分平衡增长和生长速率恒定的优点,指数期群体可 1)用作代谢、生理和酶学等研究的良好材料,2)增殖噬菌体的最适宿主,3)发酵工业中用作种子的最佳材料。

稳定期:主要特点有:1)新增细胞数与衰亡细胞数相等,2)菌体产量达到最大值。进入稳定期的原因有:1)营养物质耗尽,2)营养物的比例失调,3)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4)理化条件越来越不适宜。

3.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包括哪几个时期? 指数期有何特点? 处于此期的微生物有何应用?

4.稳定期有何特点? 稳定期到来的原因有哪些?

5.什么是同步生长? 试以Helmstetter-Cummings法来说明获得微生物同步生长的方法.同步生长指通过同步培养技术使微生物群体中的各个个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生长状态。方法包括 1)环境条件诱导法(氯霉素抑制蛋白质合成、细菌芽孢诱导发芽、藻类细胞的光照和黑暗控制);机械筛选法(体积、大小相似性),包括Helmstetter-Cummings 膜洗脱法。

Helmstetter-Cummings 膜洗脱法把细胞用滤膜吸附带相反电荷的细胞,随后用新鲜培养液洗脱。最先洗脱的是未吸附细胞;而后,由于吸附的细胞发生分裂,其子细胞被培养液洗脱,收集刚滴下的培养液可获得同不生长的细胞。

6.什么是连续培养? 试比较两类连续培养器(恒浊器和恒化器)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连续培养向培养容器中连续流加新鲜培养液,使微生物的液体培养物长期维持稳定、高速生长状态的一种溢流培养技术。

7.试列表比较灭菌、消毒、防腐和化疗的特点(原理、对象等),并各举实例加以说明。遗传与育种

名词解释:遗传性与变异性

基因型与表型

饰变

基因突变

营养缺陷型

自发突变

转换

颠换

移码突变 点突

变突率

野生型

转化

转导

感受态细胞

流产转导

缺陷噬菌体

接合 F因子

菌种复壮

菌种保藏

1、试述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3个经典实验,为何均选择了微生物作为研究对象?

2、试比较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的异同。

3、试述基因突变的类型。

4、微生物遗传物质的存在方式有几种?

5、能否找到一种仅对某一基因具有特异性诱变作用的化学诱变剂?为什么?

6、试述微生物突变的规律。

7、请你设计筛选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方案?

在培养基中以该营养物作为唯一的碳源、氮源或其他必要营养,然后对样本进行培养;形成的菌落即为筛选所得

8、试比较大肠杆菌中F因子存在的几种方式及 常见的杂交结果。

9、何谓菌种退化?

衰退(degeneration,退化?): 菌种在培养或保藏过程中,由于自发突变的存在,出现某些原有优良生产性状的劣化、遗传标记的丢失等现象,称为菌种的衰退。

常见的衰退的原因有基因突变和分离现象。常见的衰退现象有:1)菌落和细胞形态的改变;2)生长速度缓慢,产孢子越来越少;3)抵抗力、抗不良环境能力减弱等;4)代谢产物生产能力或其对宿主寄生能力下降

10、试述菌种保藏的原理及方法。生态

无思考题、重点 传染与免疫 复习思考题

9.0 致病性,毒力,外毒素,内毒素,类毒素,抗原,抗体,单克隆抗体,变态反应,免疫佐剂,抗原决定簇,抗原结 合价

9.1 病原微生物具有的与致病有关的特征有哪些?

一方面是侵袭力,包括吸附和侵入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能力;另一方面是破坏能力,包括对宿主细胞的直接破坏作用、产生毒素(外毒素、内毒素)。

9.2 说明抗体在保护宿主健康中的作用。有难度。

9.3 常用的免疫学技术有哪些?主要原理是什么? 血清学反应

凝集反应:用颗粒性抗原与抗体在电解质参与下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 沉淀反应:可溶性或胶体抗原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后,在适量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沉淀物

经典:环状沉淀法、絮状沉淀法

现代:单向免疫扩散法、双向免疫扩散法、对流免疫电泳法、火箭电泳法、双向免疫电泳法 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用已知的荧光抗体浸染待检的含有抗原的细胞或组织切片,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而粘着在细胞上,不易洗脱,在荧光显微镜下成为发出荧光的可见物 酶联免疫吸附法:先用酶标记抗原或抗体,并以酶对底物的反应来指示抗体 或抗原反应特异性

单克隆抗体技术:

单克隆抗体:由单一克隆B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识别抗原分子某一特定抗原决定簇的、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抗体

基因工程抗体:通过 PCR 技术获得抗体基因或抗体基因片段,再与适当载体重组后引入不同表达系统所产生的抗体 9.4.有人吃完菠萝后15分钟左右出现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四肢潮红,荨麻疹,头痛,头晕,口舌发麻等症状。请问发生机制是什么?如何治疗?如何防止发生? 分类

1.什么是种?什么是新种?如何表示一个种和新种?* 2.菌株、标准菌株、品系、克隆、毒株、菌落、菌苔、分离物(isolate)、纯培养以及菌种等名词有何区别?* 3.何谓五界系统?是谁提出来的?它有何优缺点?** Whittaker 提出的五界系统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原核生物界。它的优点有:1)反映了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单细胞生物,再到真核多细胞生物的三个进化阶段;2)显示了光合式营养、吸收式营养、摄食式营养三大进化方向。其缺点是原生生物界内的生物庞杂、混乱、亲缘关系较远,并不一定有共同的原核生物祖先,似乎不能作为一个自然的分类群。

4.何谓核酸分子杂交法?它在微生物分类鉴定中有何应用?

5.试述以16S rDNA为分子标记对细菌进行分类鉴定的优点和基本操作步骤 * 6.用于微生物鉴定的经典指标有哪些?

上一篇:县人大代表述职评议会讲话稿下一篇:党员公开承诺书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