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校发展 服务学生成长

2024-07-26

立足学校发展 服务学生成长(精选8篇)

立足学校发展 服务学生成长 第1篇

立足学校发展

服务学生成长

——牌楼中学党建特色工作纪实

牌楼是荆门的东宝大门,牌楼中学是荆门市东宝区的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正是这样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无论教学质量、教育管理、校园环境、育人氛围都在东宝区名列前茅,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家长的认同。在其他学校的人数锐减的时候,牌楼中学的在校人数确在年年增加,现有学生近千人,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初级中学。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支部和校委会一班人的辛勤付出。特别是全体二十四名党员做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他们“立足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服务于全体学生的成长”想尽了一切办法,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就我们的工作做一个梳理。

一、围绕“学校服务社会”开展主体教育实践活动 牌楼中学支部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在各项活动中扎实有序。特别是在2010年开展的“创先争优”的活动中,各项工作务实、细致,有针对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中主体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主要的做法是落实“六定”。

一是定时。即把全年的活动提早安排,确定好时间。比如利用传统的节日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利用“五·一”、“七·一”、“十·一”、“元旦”等节日对师生进行劳动教育、爱党教育、爱国教育;利用“三月、九月”两个开学的时期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的教育。

二是定项。即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学期的主要活动项目。比如2010年的下学期,九月初利用“开学第一课”对学生进行了才学教育;教师节开展了“感恩老师”的征文活动,对学生进行了尊师、重教的教育;国庆节开展了“爱祖国的师生演讲比赛”,对师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元旦开展了“迎新年歌咏会”,对师生进行了前途、理想的教育;还利用每周的例会时间进行政治学习,对教师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抓住“创先争优”的契机,对所有的党员、干部进行了理想的教育。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的促进了学校的开展。很好地转变了“三风”。

三是定量。即确定活动的数量和范围。这主要是从学校工作的实际出发。有的活动是全校性的;有的活动则是分年级参加;有的活动则只是教师参加,有的只是党员参加。一切从学校工作的大局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有利于学校的全面发展出发。

四是定员。即每次活动中确定负责的人员。2010年下半年的活动,“入学教育”由教导处负责,“教师节”征文由政教处和语文组负责;“庆十·一”、“庆元旦”由团支部和工会负责;教师的政治学习由支部负责。这样一来分工明确,各施其责。

五是定责。即每次活动要达到一定的效果。我们要求每次活动前要有计划、详细的安排,活动中有周密的组织、详细的记录;活动后要有总结、有反思。这样一来就杜绝了那些无意义的活动。让每次活动都真正起到它应有的教育作用。六是专项。这主要是应对一些实发的事情而临时组织的活动。比如2010年4月份我校九(1)班彭香同学生病住院,需要大量的医药费。学校知道后由党政工团共同发起组织了全校范围的募捐活动,共筹得款项五千余元。这笔钱全部转交给了彭香的家长,体现了我们学校的人道主义精神。让彭香同学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二、围绕教育改革,抓实学校长足发展。

学校是培育人的地方。要想培育出优秀的人才,一是要有优秀的教师;二是要紧跟形式做好课程改革。学校支部在培育教师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学校课程改革中就是坚持课改的方向,敢于争先。

1、努力推进课改发展。当前课改还有阻力,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所农村初中来说,还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实现课改,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学校支部审时度势,认定必须坚持课改方向,对教师进行下面的引导,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观、请专家、学者到校给老师们上课。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教师的观念。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支部又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及时处理。这样一来老师们舒心、学校放心,学生们开心。收到很好的效果。

2、积极创建高效课堂。现在的学生苦。苦在于他们用于学习的时间太多,而用于休息、娱乐的时间太少。利用时间加汗水方式学生苦不堪言,老师也是怨声载道,为改变这种现状。学校支部在2010年初提出了在全校实施高效课堂、为了使高效课堂得以顺利实施,2010年3月、4月1日,学校先后两批派出骨干教师6人到山东杜郎口学习。出去的老师回来后,通过做报告、说体会,上示范课的方式在学校率先开始。然后一先骨干教师也参入其中,一年来在全校已全面实施了高效课堂。现在是老师上的轻松、学生也学的轻松。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质的提高。2010年中考,我校是全区质量先进单位。升入高级学校的人数比例位居全区之首。

3、抓实教师队伍建设。无论是课改还是高效课堂都要靠教师来实施。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支部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狠抓师德建设。教育总支书记,学校校长曾祥和明确提出,2010年是师德建设年,着力抓好德教育培训,树立师德标兵。采取开门评教,教师互评等多种方式。2010年下半年学校评选了“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科研育人、服务育人”等各类十多名,把他们的事迹、照片放在公开栏中展出,用身边的典型来激励人。教师的素质提高了,那么学校的各项工作也就能顺利开展。二是抓队伍建设。师德是教师的思想,思想问题解决了,但还有业务能力。为了提升教师的能力,特别是让青年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学校舍得花钱,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青年教师多学习。骨干教师也进行“传、帮、带”。学校开展“一对一”的结队拜师活动。学校全年进行青年教师大奖赛。校长曾祥和常年坚持听课,深入教学第一线,与广大教师共同研讨,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因为有了学校的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得以迅速成长起来。青年教师杨星参加全市的优质课竞赛获得一等奖。在抓队伍建设中,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处处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4、及时予以总结提高。总结,从本质上说是对实践活动中的理论思考,是一种提升用反思牌楼中学课改取得成绩的重要阶段,党支部成员必定参与梳理回顾,予以总结,并撰写成专题系列。我校高效高深的成功经验,就由两名党员撰写完成。其成果得以在全区推广,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三、围绕“五个基建设”增强学校党建工作活力

“五个基本”是湖北省委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它们是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活动。我校支部紧紧围绕“五个基本”,开展了一系列的扎实有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实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各种组织。首先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改选了支部委员,确立了学习小组。其次完善了工作、团支部的组织。以前的工会只有一个主席,一个委员。现在增设了两个委员。工、团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

2、精心策划主题活动。为增强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广泛开展党员干部“强素质、做表率、创业绩”、“党员服务”、“遵守党章、抓教为民”、“党章谨记在心中”、“党员奉献在讲台”等活动,社会反响强烈。

3、不断丰富党建文化。学校在校园中广泛设党建园地、文化长廊、名人肖像画廊等,使学校成为流动的风景线,立体的教科书。注重“三风”建设,用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激励广大教师争先创优,乐于奉献,引领全体学生立志成人成才、积极进取向上。

4、加强制度建设。为了使学校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学校对所有的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并做到了人手一册,真正做到了以制度管人。

5、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品位。一年来校长曾祥和带领校委会、支部一班人。八方求援使校容校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0年学校新建了学生食堂、女生公寓、塑胶足球场和篮球场。2011年又在修改教师周转房、加固男生公寓、维修教学楼,对校园的道路进行了硬化,环境进行了美化。现在的牌楼中学可以说是“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景、冬有绿”。是一个理想的学校。好些人看了我们的学校都说:这里是一所农村初中,分明是一所城里的初中吗!这些成绩的取得,全体党员都参与其中,做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首过去,我们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获得了一些荣誉,但这些成绩和荣誉只能说明过去;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因为有党的正确领导、有各级政府的关怀和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学校会越来越美,我们的工作会越来越好。“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党建工作会做出更大的成绩。因为我们一直在努力着!

立足学校发展 服务学生成长 第2篇

——从培训中学习和感悟到的上海市张堰中学胡婧

教师专业的发展更关键的是教师的专业自觉。自我的内驱力不够,外在的推动再多,也是不能使其前进。著名学者叶澜、艾伦等认为决定教师专业发展水平高低的因素,概括起来有三方面,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在加强教师专业化的过程中,教师专业化的前提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核心是“专业情意”即专业理想和信念,标志是“职业的研究性”。

第一,寻找清明澄澈、执着不悔的教育精神家园

教育教学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行为过程,而要保持实践的激情,必须靠理想去支撑。朱永新就说过“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

但是,在现实中,教育的理想却时常缺位,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在一年复一年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要面对并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只有明白了我教学为了什么,才可能有一种持久的原动力。为了名利?教育自然不是最好的职业选择。为了谋生?教育似乎也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为了混日子?教育仿佛又太累了,还有更多更“舒适、舒服”的职业可以“混”。那我们为了什么?而因为语文在高中学生学业关注上的尴尬地位,语文老师更是应该深深地思考这个问题。如此,方能不自轻自贱、昂然前行在艰辛的语文教育之路上。

于漪老师说:“教育即育人,即培养有中国心的文明人。”一语道出了教育的真义。82岁高龄的于漪老师对于语文仍是心怀激情与梦想,她执着、坚定、纯粹得让人敬畏,她亲切、真诚、自信得让我惭愧,她高调而殷切地期望我们能树立起精神风范,发挥出人格力量,坚守语文,追求理想!她的那份对语文事业的坚守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深深地触动了我,更是从她的教育人生中接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王栋生老师说:“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会思考。教学生成为独立人。”他对孩子的尊重仁慈和深切悲悯,对人性最初最美好品质的保护,如果不是意识到自己对另一个生命的承载,怎么会如此?他对当今教育种种病症痛心疾首,对种种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愚蠢教育的痛斥,何不是他对独立自由的追求,对语文纯净的坚守?他纯净如赤子,坚守如磐石,还有那份充满着童心童趣和独特的思想个性魅力,深深地感染了我。但他那种高处、远离庸俗尘嚣的孤独无助,笑容中的那一种无奈的味道,又让我感受到一个战斗者的苍老,感受到某种悲壮。

1王开岭在《总有一条路抵达心灵》中曾讲,有的人,聪明导致了他的懒惰,他的懒惰则导致了他的平庸。王栋生老师说:“不要把教育当名利场。不要把我们面对的教育难题作为自我懈怠的借口。”我也不想让众人认为的“聪明”成为了我的懈怠的借口,从而真正平庸。

前方的路很遥远,但已有前辈走过,这些先驱者们对语文教育执着不悔的坚韧,仿佛是一次心灵的掸尘,让我更加清明澄澈。我会每天反思自己: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方法上是否有所改进?是否让学生有所收获了?是否从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工作的愉快了?此时,或许对专业发展的觉醒真正开始„„

这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和关键。

第二、学习学科专业且前沿的语文阅读教学路径

1、语文的教学任务和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学走向

20世纪中叶,叶圣陶提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二者合在一起就是“语文”;主张听、说、读、写并重,提倡要培养形式感、文体感、语感。

20世纪末期,教育部和上海的语文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语文基本知识、能力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和认同感,提高理解,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语文精神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她是语文能力的源泉和动力。培养人文精神是培养语文能力最快捷、最根本的途径。语文教育价值取向是多元多层次的,但最高是精神层面的,包括思想、道德、信仰、操守、理想等,学生只有凭借这些精神内涵才能“立”起来。

但是,人文性一旦离开了基本的语言训练,必是虚的;工具性一旦离开了思想与情感的挖掘,必是死的。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形式来感受、理解作品的人文性,则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向。正如于漪老师所说:“人文的东西一定是从语言上来。”

2、对阅读教学的基本认识明确了教学的基本路径

阅读教学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使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学会与课文理解、感受相呼应的阅读方法。

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唤醒、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当学生的生活经验与作品的生活经验不匹配的时候,形成的落差,必须教师运用拓展资源、实物,介绍背景,组织学生情感体验,勾起他们相类似的生活经验,如此,方能有效地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感受。丰富、扩展语文经验,学习与课文理解和感受相呼应的阅读行为,核心是阅读方法。

所以,王教授讲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阅读能力是具体的。阅读就是要“是什么文体就怎么读”。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能抱着正确的目的,合适地看待特定的文本;能在文本的重要地方,看出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来。

不同的文本体式,不同有不同的阅读教学之重点。根据不同的文章体式,判断“文章最要紧之处”,这也将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

下面就从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言文、作文几大类型来简单谈谈。

诗歌:具有强烈的情感(抒情性);想象丰富(想象性)呈现出跳跃性结构;语言凝练,讲究陌生化,节奏与韵律感强(音乐性);有特殊的表现手法和技巧,如起兴、象征、隐喻、意象等。诗歌的抒情性、想象性、音乐性,决定了诗歌教学应重感悟体验、重二度创作、重感情朗读等特征。

小说:传统的小说教学一般是围绕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展开教学。但如果将这套用于所有的小说教学,似乎又有着很大的问题,如那些人物不典型、情节不跌宕的小说像沈从文的诗意小说、海明威的简洁而极其有韵味的小说、卡夫卡的后现代意识极强的小说等等。因此小说的教学出现了叙述视角、话语系统、开放式结尾、场景、结构、虚构、主题等多种解读关注点,于是,小说教学内容更为丰富。

那小说的教学到底如何进行才更有效?李冲锋博士在《小说教学教什么?———例说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一文中说:“小说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的方法”教会学生小说文本“解读方式”的过程。小说教学的内容就是教给学生小说解读的方式。”这其实就是一种体式意识。

散文:著名作家张晓风在谈创作谈的时候说:“读者在阅读散文时,希望读到如下东西:好的文笔,好的修辞;人生的观察和体悟;作者的见识生活和心境;获得感性的感动,也希望读到知性的深度。”可见散文是一种必须融进作者对生活对象的真实感受和体悟,但形式又是极其自由灵活的文体。王荣生教授于是说:散文就是通过体验作者精准的语言表达,分享作者在日常生活中感悟的人生体验。

戏剧:李海林。表演性、关注戏剧场面和冲突

文言文:教师对文言文价值的认识会直接影响他对文言文教学的实践行为。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中曾说过:“ 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而“言”是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不可或缺,但它绝不是终点。王荣生教授说:“文言文教学需要一体四面,需考虑到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个方面。”可谓说得精辟。童志斌老师能抓住题目的字,找到文章中集“文言、文学、文化”的文言具体字词,在炼字炼句处、章法考究处将整个文章内在的情趣内核敲打出来,让学生能在具体的文言字词的学习中领会背后的深刻含意,可以说是王荣生教授文言文教学理

论的最佳实践!

作文:作文教学历来是中学教学的重头戏,在考试更是占据半壁江山,但是,明知道它重要,但是教师们却总是无计可施,以至于出现了“好作文是教不出来的,坏作文肯定也不是教不了的”的论断。正像叶黎明博士所讲:“写作课,教师无作为。”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尴尬的悖论呢? 明知道重要为什么又不去尽力改变呢?原因是多样的,很多的因素是一线语文教师所不能改变的,但是不能改变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

叶黎明博士认为:“写作时用来教表达的技巧。„„因此,写作课应该教学生必要的写作技巧,作为一种能力目标,在实践过程中就必须具备训练的桥梁,必须提供学生写作学习必要的工具,教师必须提供行动的步骤即具体的写作过程指导,同时必须具有一种创意和趣味,让学生有拿笔写表达的欲望和兴趣。”综而言之,写作教学应该是具体的写作过程指导,给学生必要的写作支架,让学生逐步地实现写作操作。

但现在关键是,如何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写作现状找到具体的写作训练点,并按照训练点设置具体有效的训练步骤,同时这些训练点之间能形成逐步递进的序列,以此长此以往来实现学生写作技巧和能力的提高。这应该就是接下来我们一线教师们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探索前线的具体方向!作文教学并不可怕,也不是不可改变,教师们应该有所作为!

第三、探索语文课程专业研究路径

1、目标可测的课程显化意识

没有课程意识的老师就不能制定有价值的目标。目标是指预期的学习结果,也就是“我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的问题。那“带到哪里去”又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呢?首先应该是国家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也就是体现国家纲要规划的课程标准。其次,结合课程方案的学期教学课程纲要,也即是具体每个学段、学期、单元、课时的具体要求。综合考虑着这些,制定教学目标自然才更有价值,才不会远离课程标准,才不会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两张皮现象。

教学的起点是什么?是目标。目标可分成成果性、体验性、创造性三类。成果性目标主要是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学习中体现。对于知识,我们可以通过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来检测、呈现学习效果。技能则可以模仿、模拟、操作等,体验新目标则是重过程的,强调的是经历——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反应。创造性目标则是一种“留白的目标”。这一目标分来给我的启示是,语文课在可操作可检测处一定要做“实”,扎扎实实,可以捉摸;但是体验、创造的过程也一定要坦坦荡荡,不怕人说“空”。语文课的目标还是虚虚实实,虚实相生。语文课既要有可测量的具体语文知识能力的目标,又要有在课堂上为实现此目标的过程和方法,其情感体验、创作体悟等过程就是体现学科专业性的关键所在。最后还是要超越专业技能,思考我最终要给学生什么!

教学就是评价。教学评价应先于教学设计。我们平时理解的评价仅仅局限于考试、作业,实际上课堂上教师很多的行为都是评价,而且评价总随教学左右。在课程标准中,评价也就是检测目标。检测的目标应先于教学设计之前明确,而且能够师生共享,这样的课堂走向性才更明确。

2、教师的研究就是将缄默的知识通过反思记录显性化

教师的知识有本位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但这些都属于显性知识,而教师最应该也可能去发现教育中的知识,并将其显现出来。人们常规的思维正如波兰尼所说:“我们知道的要比能够言传的多。”而可以言传的内容又都是如何去做的东西,这些知识则是隐藏在人们可能已经经过验证的实践中的,也称为“缄默知识”。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想办法将自己这些不能传递的隐形知识给揭示出来,让它创造价值。

教师的缄默知识(默会知识)很多都是实践性知识,也称为经验性知识,也就是教师系统地反思自身的实践并从自身的经验中学到的知识。钟启泉教授的《“实践性知识”问答录》中就梳理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一是反思自己的实践, 二是展开研究性教学, 三是积极参与各种研究性会议。亦即:反思自己,开放自己,借助人际交流壮大自己。通过扎实地积累这些行动就可以产生出实践性知识。”

作为教师,从教以来所有的经验、有效的做法若不能通过反思记录下来,那他永远只能是在原地上打圈。读书、反思、记录、案例。在经历迷茫、冲撞、痛苦、伤筋动骨,最后见到曙光的心路历程,“我”的实践性知识自然产生!

2、课例评析——语文教师实施专业研究成长的抓手

张民选教授说:“我们其实离专家就差一步,这一步就是需要将自己教学实践中经常做的但又隐藏在意识里的默会知识显现出来。”而课例分析,应该是最好、最直接的显现载体。那到底如何写课例评析?

首先:有一个理念支撑。理念是虚的,可能一下子不能体现出其实效价值,但是正如人不可没有精神一样,我们可能达不到这个高度,但绝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去领会、拥有它。课程理念也是一样。而理念的学习,则具体需要我们时时关注教育界的动向、语文教育界最近的热点等方面。有了具有现代意识的、体现时代发展的理念,我们自己的课例评析才有了正确的方向、有了高度。

其次:有一个主题围绕。课堂是复杂的,对课堂的评析需要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否则功效不大。主题可以是:文体教学、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学习成果观察等等方面。这一点又是与教师的教学理念紧密相关,教师是否发现真问题,真能解决问题与其教学理念密不可分。

然后:有详细的论据和深入的分析。做课堂实录,很多老师都没有毅力继续,可这是一项最为真实有效的研究反思途径,它可以为你问题解决提供最直观的依据,也为你的评析提供支撑。而深入的分析必围绕着主题进行,也体现着你的教学理念。

而阻碍自己隐性知识开发、进行课例研究的最大原因是自己的懈怠,事业、家庭、个人爱好无不分割着宝贵的时间。另外,忙于琐事并安于为琐事忙碌,对生活缺乏远大理想和长远规划也是重要原因。总觉得还来得及,等着下次不忙的时候再做,结果什么都不做,导致更大的浪费。

最后,用挪威的哲学教师乔斯坦·贾德曾在《纸牌的秘密》中说过一段话和青年朋友们共勉,真心希望我们能带着我们最初的教育理想,坚定地而有所作为地走在教育旅途中!

立足学校发展 服务学生成长 第3篇

顶岗实习学生上课学生汉字书写大赛实习生在也昌中建学校开展捐书助学活动办学十年来, 中文系为社会输送了合格的专科毕业生4000多人。其中, 通过助学辅导在自考中获得本科文凭的450多人。历年来, 学生在教育实习、专业技能竞赛及其他各项社会活动中, 获得多种奖励, 取得多项突出成果。2009级语文教育专业7班阳画画同学, 代表顶岗实习学校参加文昌市教师教学大赛, 获得小学组二等奖。2012年在连云港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技能竞赛”中, 2010级语文教育专业2班王梦玲同学的“教学设计”获一等奖;2010级3班王鑫鑫同学在现场说课、人文知识测试、三笔一画、才艺展示等项目中表现不俗, 获得综合竞赛二等奖o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2010级学生姚磊, 撰稿刊发在《琼台师专报》2013年3月15日第3版的通讯《自强, 创造人生的价值——访我校全国“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蔡泽江》, 在2013年“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中获得通讯类三等奖。、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11级陈小韵同学的新闻作品《从“一花独放”到“遍地开花”》, 刊登在2013年8月11曰《中国青年报》的头版头条。2013年10月, 在东方市天安中心小学顶岗实习的苏晶同学被选拔为公安英模报告团成员, 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全国一级英模吴春忠先进事迹报告演讲会。2013年底, 语文教育专业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叶雪华、余鹏、窦梓幻、王雪翠、方雅等同学完成的考察报告《基于地缘关系的名人文化空间呈现:海瑞文化与滨涯村》, 获海南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三等奖。毕业生历年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涌现了不少就业、创业典型。《南国都市招2014年3月16日第8版, 以《“85后”大学生, 海口开四家公司, 年营收500万》为题报道了2008届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陈善铭的创业故事;《太原晚报》2014年9月3日第28版, 以《霍虎勇:用诗人的思维经营公司》报道了2012届毕业生霍虎勇的创业故事。创新时代背景下, 中文系将适应社会趋势, 围绕学校“创新琼台文化, 加强内涵建设, 坚持科学发展, 服务基础教育”的办学理念, 逐步落实“省级骨千院校”建设任务, 朝着‘‘抓好系部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 办出中文特色, 形成琼台品牌”的0标不断前进。I留学生汉语班开学典礼特级教师、广西名师黄亢美老师做示范课著名作家韩少功和学生在一起

立足精细管理 服务学校发展 第4篇

学校后勤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保障,后勤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我们立足于精细化管理,大幅度提升了学校后勤工作的管理水平。

一、精细化管理,措施求“细”

为教育教学、科研及师生的生活服务,是学校后勤的根本任务。后勤管理者要对学校的人、财、物进行计划、组织、监督、指挥、评估,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教学和师生员工的生活需要,为培养人才创造条件。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后勤服务就必须做到主动、热情、周到、细致,要善于抓小事、抓细节。在学校的后勤工作中,没有一件事情小到不值得去做,也没有一个细节应该被忽视。因为对学校是小事,对学生可能就是大事;在后勤是小事,在教学可能就是大事。后勤管理工作中的环境布置、卫生打扫、水电维修、校舍维护,桌椅门窗维修、食品安全、校园安全、车辆安全、物品采购及供应、绿化养护等,件件都是不起眼的琐碎小事,如若不认真对待或不及时处理这些繁杂的小事,小到影响某一方面或某个人,大到影响全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甚至还会造成大的事故或者产生隐患。

“细”即必须健全管理制度。做任何事都必须行之有据。后勤服务作为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的工作,是学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做细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俗话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有想得细、想得全,才能做得到位。我校后勤部门近年来逐步细化了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内容涵盖了学校后勤管理的全过程,有校产及校舍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经费使用制度、经费报销制度、食堂管理制度、校园环境卫生制度、维修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等。为学校后勤工作(包括财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细”是衡量管理水平的标志。管理工作不但要注重工作的结果,更要注重工作的过程和细节。因为只有把过程和细节管理好了,才能“功到自然成”,收到预期的结果,不注重过程和细节,结果出了问题也只能是追究责任而已,对事情本身而言已没有意义。管理者既要对全局了然于心,更要对细节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求得工作效益的最大化。例如,我们在食堂管理中,除按上级要求对食堂采购和经费等实行严格、细致、规范的管理外,还根据《值周人员食堂值班制度》对值周人员的岗位、职责、考核做出了细致明确的规定,甚至对值周人员到岗和离岗的时间都进行了细化,由专职的食堂安全员每餐进行照表考核登记,保证师生的就餐安全;食堂管理中对学生管理也实施细化,窗口分年级、用餐座位分班级、分组固定到人,落实了就餐的纪律和卫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钱是自己的,资源是大家的”的节约思想,大力宣传“今天少倒一点饭,明天就能多吃一片肉”“吃的是自己的,倒掉的也是自己的”的主人翁思想,让“吃什么打什么,吃多少打多少”的意识深入每个用餐者的心里。只宣传还远远不够,出口潲水桶处还固定由值周人员值守,剩饭剩菜较多者,轻则教育,重则就地罚做监督员,有效地遏制了浪费现象扩张,也为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菜品质量创造了条件。

二、精细化管理,督查求“实”

“实”是好的管理者最起码应有的工作作风。没有踏实的作风是不能做好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怎样才能体现管理者踏实的工作作风呢?首先是时间保证,一是常态化、规范化的管理时间,二是灵活机动的管理时间。其次是行动,后勤管理者应身体力行,做好表率,经常深入食堂、宿舍、教室等,掌握第一手资料。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工作作风踏实的管理者。

“实”是对管理工作的评价,是检查考核的过程。各项具体服务工作的情况如何,必须通过管理者对其考核来完成。考核工作的依据来源于管理者细致和踏实的工作。如执行奖惩机制时,如果不能做出正确的考核那就无法进行奖惩,就不能发挥奖惩机制的作用。因此督查求“实”也是对管理者工作的评价,是检查考核的过程。

“实”是对实施者工作成绩的记录。学校后勤工作的服务性和保障性很强,各部门在明确工作职责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落实相应的流程和细则。并将工作过程和结果做好记录、物化。如对校产管理员的工作流程要求,对卫生保洁的流程和细节要求,食堂食品卫生把关的各个环节和流程,采购人员的工作流程等。工作的细致通过工作流程体现,同时也给督促、检查和评价提供了依据。“实”是对实施者的工作成绩的实录。例如,在学生免费饮用奶的管理中,为了做到督查求实,我们设计了总表、年级表和分班名册套表。表册的登记填写(包括签字)就是学生免费饮用奶管理发放工作成效的检查依据。饮用奶管理员按表发放、逐日登记、签字、存档,学校领导督查时照表抽班核对,既对管理员的工作进行了监督,更对惠生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了有效的督查。

三、精细化管理,成效求“精”

“精”是要向管理工作要成效。加强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益,充分有效地利用设施、设备、场地、物资,这是提高办学效益、降低办公服务成本的非常重要的一环。精细的后勤管理能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周到的服务能促进教育、教学、科研,能调动师生员工的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从根本上保证办学效益的提升。细致的管理能减少浪费,提高和延长物品使用年限,提高有限经费的使用效率。

“精”是不断创新的动力。在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新的更高的要求不断自我鞭策,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要实现这一要求,必须精于后勤管理,精于各个重要环节,从而在精的前提下不断完善。

“精”要体现人文关怀。在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中,明确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严格要求是必需的,同时也要提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管理者应切实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待遇,以此来激发其工作热情,发挥其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我们在宿舍管理中制定了寝室管理“三查”“三报告”“三登记”制度。“三查”,即生活指导教师普查、班主任必查、值周领导督查;“三报告”,即缺勤或有事时室长向生活教师和班主任报告,生活老师向值周教师和值周领导报告,班主任和值周教师向学校报告;“三登记”,即住宿生外出登记,班主任和值周人员出勤登记,卫生检查登记。这样一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对住校学生的外出缺勤等情况和学校管理的履职情况进行了有效的监管,学生得到了有效的休息,第二天的学习精力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成效求“精”,我们力争用精心务实的管理、服务,做出精品,收到成效。

立足学校发展 服务学生成长 第5篇

经济管理系 邹纯平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党中央隆重召开庆祝大会,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历史高度和时代高度,精辟概括了90年来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鲜明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全面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推进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通读整篇讲话,其中核心的关键词为“伟大历程、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学习贯彻好总书记的“七一”讲话,就要从全面把握这样“三个伟大”入手,认真领会讲话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其一,要全面把握建党90年的伟大历程。其二,要全面把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其三,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三个伟大”可以概括为“两三四五六”方面,具体是:

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两个宏伟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三件大事: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们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形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四个坚持:总结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五句话用人导向: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

六大建设目标:讲话系统阐述了面向未来我们国家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党的建设等“六大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感悟中国共产党九十年伟大历程,可以凝聚力量促奋进;创新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可以永葆本色立潮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可以实现民族复兴之大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精神,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咬定青山不放松,真正做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努力做到“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

作为一名创业教育教师,对自己、对学生都要求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关爱学生成长,牢固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观念,服务青年学生成才创业,让学生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导向,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培养,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引导和鼓励青年学生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本领,锤炼品德意志,矢志奋斗拼搏,在人生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立足学校发展 服务学生成长 第6篇

——竹山县实验小学

近年来,县实验小学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一目标,牢牢把握“质量”这条主旋律,扎实推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跨上新台阶。2010至2012年,我校连续三年获得“小学质量检测综合成绩特优奖”。这是我校始终“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缩影。在这里,向大家把我校所做的有益探索做以汇报,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一、注重培训研究学习,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办“人民满意的学校”需要有“人民满意的教师”做保障。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主抓的首要工作。在强化师德教育的同时,我们注重从多个层面抓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1、在理论学习中提升素养

学校每月召开一次教学专题会,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生本教育和健康课堂理论,了解省内外的新课程改革情况,向教师推荐教育专著和精彩的网络教育博客。学校为每位教师征订了《湖北教育》、《十堰教育》等专业杂志。2012年,学校为所有班主任征订《湖北教育(新班主任)》,分年级定期组织班主任自我学习。在每月召开的班级管理交流会上,围绕有关篇目针对性地探讨交流。在学校的倡导下,近三年来,我校语文和英语学科教师还征订了《语文园地》、《小学语文》、《英语周报》等报刊。我们倡导教师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撰写学习笔记。每学期分年级组织教师互相交流学习,教科处将教师们的学习笔记收集并存入教师专业成长档案。

2、在集体备课中共享智慧

在教科处和年级学科组的双线管理下,学校各学科组深入落实集体备课,通过共享智慧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各学科组每周确定一课时为常规集体备课时间,针对出现的教学问题展开研究讨论。集体备课做到“五定”:即定次数(每周一次)、定时间(当周确定到某一天某节课)、定地点(办公室)、定内容(提前搜集问题)、定中心发言人(轮流担任)。对于随时遇到的问题,由学科组长随时召集组内教师研究解决。为了强化集体备课效果,我们还把这项内容作为教学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3、在外出学习中开拓视野

外出培训学习是教师开拓视野、接受先进理念、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始终坚持的原则就是,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为教师创造学习培训条件。三年来,学校每年筹集资金6万余元,先后选派30余名教师分别到广州考察学习生本教育,参加省内外专题教学研究,参加市县教学竞赛及观摩等活动。为确保学习效果,我们要求教师回校后上好优质汇报课,完成对应的教研任务后,才能在学校核销外出培训学习的费用。

4、在城乡交流中取长补短

从教学对象、自然资源利用等细节来看,农村教师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针对近几年选聘进校的乡镇优秀教师,我们在引导他们学习适应的同时,也组织他们把农村教学的典型经验介绍进来。为进一步加强城乡教学交流,今年5月,通过个人申报、学校选聘的方式,我们组织了余智红、邓昌荣、陈文、李红林、王平等5位教师到宝丰镇黄栗小学送教下乡。这项活动不仅给农村学校送去了城区学校的优质教学,也让5位主讲教师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二、有效监控教学过程,打造健康有效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大力推进“生本教育课堂”的基础上,引入了2011年省教育厅提出的“健康课堂”理念。我们在多层面监控教学过程中,追求课堂教学的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焕发活力、智慧共生、低负高效。具有这些主要特征的健康有效课堂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提高。

1、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

我们在每个月的教学常规检查中落实“六个认真”:认真检查教案是否科学详细,认真检查教案是否关注学情,认真检查是否落实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方法,认真检查作业布置是否科学精当,认真检查是否落实培优辅差,认真检查评比教学反思。

自2010年班班通实施后,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进行课堂教学的比例增高。我们详细检查电子课件、教案的创建、修改、访问时间,消除了网上简单下载、不经消化就使用的低效甚至无效课件和教案。

在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评检测环节上,我们注重考风考纪教育管理,确保每一名学生取得最真实的成绩。一是各班召开诚信考试班会,二是细致安排监考环节,三是严格阅卷程序。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我们就是要通过严格的考试培养学生诚信应考的品质,并为教师提供最真实的教学反馈依据,引导教师准确调控课堂教学思路。

2、课堂教学打磨多样化

“健康课堂”的实施需要精心打磨锤炼。我们充分利用汇报课、示范课、比武课、交流课、指导课、随机课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精心打磨锤炼课堂教学,打造“健康课堂”、“活力课堂”。我们每学年根据“专业对口、发挥专长、协调搭配”的原则进行各学科岗位的教师聘任工作。针对从乡镇选聘到校的新教师和本校转任新学科的教师,学校分别确立结对帮扶对象,对其课堂教学进行跟踪培养。同时,指导教师每周上两节“指导课”,指导新任学科教师上好“培养课”,课堂教学达标才能过关。为了促进教师精心备好每节课,我们自去年开始听评“随机课”,凡听必评。对不能评为优质课堂教学的,要求主讲教师再做准备,上好“汇报课”,直到合格或优秀为止。

3、搭建展示平台平等化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每学期的教学竞赛活动中,我们坚持人人平等参与,通过这个展示平台,不断寻找和培养我校新的名师、骨干。在过去一学年的“课内比教学”中,我们通过各年级初赛、各学科复赛、校内决赛的三级比赛形式,全员全程参与,许多课堂教学新能手脱颖而出。学校组织“老骨干”对他们深入指导,为学校培养新骨干。2012年的“比教学”活动中,我校有邵诚、王才峰、但东方、韩业仙、王美云等5位新秀涌现并代表竹山县参加十堰市比赛,都获得了优异成绩。我校也被评为市级“课内比教学先进单位”。

三、创新班级管理评价,营造平安和谐环境

良好的班级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近几年,我们不断创新班级管理和评价方式,为学生营造平安和谐的成长环境。

1、示范引领,培养良好班风学风

我们坚持每月评选“养成教育示范班”。全体班主任参与制定“学生养成教育评比细则”,并组织学生学习落实。每个月依据量化打分情况确定“示范班”,授牌表彰。每个月我们还组织示范班级的班主任介绍管理经验,在示范班级召开经验推广现场会。为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教育教学示范力量,我们还为党员教师设立“党员教师示范岗”。在教师的示范管理下,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质和良

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示范班级的引领下,各班相互学习竞争,呈现出团结活泼、自律进取的班风和乐学、勤学、会学、活学的学风。

2、全体发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一个健康的班集体,不在于拥有几个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而在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无论是教学常规,还是班级管理,我们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单亲、留守儿童、以及学困生、德困生。各班每学期分类登记这些学生,详细确定帮扶教师,制定帮扶措施,学校每月深入年级组调查一次各班特殊学生转化情况。

特别是在六年级管理中,我们要求教师每周邀请学困生、德困生、单亲留守儿童谈话一次,鼓励每一名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勤学奋进、乐观向上。例如上一学年的六五班,由于历史原因,学困生、德困生较多。我校朱友金老师自五年级接任该班班主任后,重点关注特殊学生群体,与任课教师共同制定帮扶措施,在每一节课堂上给予这些学生展示机会,鼓励他们进步。在课外访万家活动中,班主任带领任课教师多次上门家访这些学生。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学困生、德困生逐渐减少,班风学风明显好转。在今年的六年级学业检测中,该班学生各科成绩大幅度提高。

3、多元评价,关注每个孩子成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展现出来了,就是成功的标志。我们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善待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每学期表彰学生人数超过全校学生的一半。我们坚持在平常评选“四好少年”、“雅行标兵”、“小雷锋”等荣誉学生,在学期末评选“学习优秀学生”、“十星级学生”、“进步学生”、“模范班干部”等学生,通过开学典礼、学校网站、宣传橱窗等途径大力表彰。同时要求各班评选班级层面的各类优秀学生,在教室内创建宣传栏进行表彰。例如中低年级评选小画家、歌唱家、清洁小卫士、书法家,用他们的作品或照片装点美化教室。高年级评选小作家、数学小天才、道德标兵、进步明星、红旗小组等。班级评选实行每月动态管理,我们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在班内得到赞赏。多元评价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全面提升,全校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2011年,原五(4)班范学鹏、四(2)班梁薇等同学拾金不昧,主动寻找失主的事迹广受社会赞誉。近年来,学校多次收到来自社会的表扬信和感谢信。

四、紧扣教育过程管理,着力提高服务质量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一中心,紧扣过程管理,一切为教学服务,一切为师生服务,注重服务提高管理效果。

1、管理阵地前移,注重服务教学

近几年来,我们特别注重把管理阵地前移,校委会成员驻点各年级,协调解决年级管理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驻点干部的作用不是监督,而是服务。过去一年中,学校党支部书记张生安同志驻点六年级。只要哪个班遇到学困生或德困生的转化难题时,他总是主动帮忙想办法、出对策,亲自找学生谈心。在每个月的教学动态检测中,他亲自参加每次分析会,帮忙找问题。哪个学科需要打印教学资料,他总是亲自打印后送到教师手中。他经常对老师们说:“我就是为你们服务的,有困难尽管找我反应。”校委会成员就是这样主动服务于年级组。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中没有薄弱环节,更没有任何真空地带。

2、德育链条后延,共促学生成长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我们认为德育工作不仅是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的事,也是需要学校管理干部直接参与的事。我们在依托班级和课堂重点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对于部分学困生、德困生,当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转化措施和效果不理想时,政教处和少先队大队部积极介入,采取新的教育方式转化学生。上学年六年级(4)班有一名留守儿童,产生了严重的网瘾,甚至经常逃学近网吧。在班主任联合孩子爷爷奶奶多次教育劝诫没有效果时,政教处常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陈玲老师,多次邀请学生到谈心室敞开心扉,帮他分析恋上网络游戏的原因和危害,介绍他参加少先队活动转移他的兴趣。这名学生终于从网络游戏中走出来,不再逃学旷课了。在今年六年级的学业检测中,这名学生也取得了各科及格的好成绩。

回首走过的路程,我们把“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具体落实在“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工作中,始终致力于培养社会满意的高素质教师,培养健康成长的学生。在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的今天,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认真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部署,和兄弟学校一起继续努力,打造竹山教育的美好明天。

立足学校发展 服务学生成长 第7篇

大家好!我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同事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来竞聘年级主任一职,学校中层竞聘演讲稿 立足服务,共创辉煌。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一个服务的平台,希望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我87年参加工作,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始终站在教学第一线。23年的从教经历使我竞聘年级主任具有四个方面的优势:

一、能让领导放心。“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是我一贯坚持的原则。从教20多年来,我有着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总是尽职尽责,快速高效地去完成。我一直是普通班的班主任“专业户”,并且每一届所带班级任课教师更换最频繁且人数最多。无论工作难度有多大,总是无条件地服从安排,从不给领导添麻烦,能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每一届的升学人数在同类班级中总是名列前茅。上一届升入高中18人,开普通班的历史先河。在此感谢领导对我多年的信任和鼓励。

二、能让同事舒心。千年修得同船渡,能在七中共事是我们的缘份。我非常珍惜和重视兄弟姊妹的情义。做人讲诚信,闲谈从不论他人是非。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 我不变的 生活准则。工作上多商量,多理解,多鼓励,多支持,多帮助,默默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抱怨,不指责,努力为同事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无论是办公室的 环境卫生、开水供应,还是班级学生的良好尊师氛围,处处让同事感到舒心。每一届都能让同事体会到合作的愉快,演讲稿《学校中层竞聘演讲稿 立足服务,共创辉煌》。在此也感谢同事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http:///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三、能让家长省心。成才先成人。每一届学生我都注重学生品行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不把“问题学生”推给家长。家长看到孩子的可喜变化,非常感谢,也非常省心。家长乐意把学生送到我班,每一届新生调入我班的人数达二、三十人之多。

四、能让学生开心。快乐教育是我追求的目标。从教20多年来,我从不讽刺挖苦学生,让学生心灵受到伤害。通过赏识教育,激励学生成功,有足够的耐心等待花开,让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

一路走来,我最大的资本是坚持了23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被评为东昌府区职业道德先进个人、聊城市优秀教师;获得过区、市级优质课一等奖;全国课件制作二等奖;区、市两级教学能手;撰写并发表多篇论文于国家级刊物。

立足学校发展 服务学生成长 第8篇

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 而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不甚了解, 对什么是情感、什么是态度一无所知, 那么, 教师就无法进行教学设计。任鹏杰说:“老师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了解他们每个人的认知差异, 尤其学生对‘历史’上世道人生的看法, 如果不能有效了解, 就要想办法‘激活差异’, 让学生自愿暴露自己的认知状态, 以便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新课程的学生观所指的学生不仅仅是作为整体的学生, 而且还有作为个体的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就需要我们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有清晰的了解, 知道他们的个性特点、情感态度倾向、价值观取向、能力倾向等。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注意了解、观察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特别是对学习本学科的心理发展水平, 从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开展教学。这不仅客观上适应了当前教育教学突出能力、注重心理适应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教育教学的科学性。

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经验不同, 智力尤其是非智力因素存在着差异, 学生的学习起点也就不尽相同。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 使教师在工作中必须考虑制定层次目标, 如对学生的作业评价未必要用同一标准。面对班级五十多个思维性格不同、发展速度有差异的学生, 使用同一标准虽然能测定出他们的差距, 但未必能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什么有效的帮助。因此我在教学中重视学生 (特别是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的感受, 当他们在学习中陷入困境, 并努力地想走出困境时, 我常常对他们设法给予不同一般的鼓励和帮助, 让他们看到希望。

二、优化教学情境、教学方式, 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

“听来的忘得快, 看到的记得住, 动手做更能学得好”, 体现了参与学习的优越性。因此在教学中, 应尽可能地创设各种情境, 优化教学手段, 激励学生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岳麓版高中选修《欧洲的宗教改革》这一课, 我带着一本《圣经》到教室, 学生对《圣经》就有了实物的认识。然后让学生上台演示在外国影片中常见的情景, 法院传唤证人作证时, 证人是如何向法院保证其提供的证据真实可信的情景。一个简单的动作, 一句常听到的话语, 让学生真正理解宗教改革——《圣经》至上, 挑战教皇的权威。既丰富了想象力, 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充分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 有利于表达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会, 焕发其生命活力, 从而获得成功感。也必然会形成学生富有激情、富有个性、富有灵性的创造性参与, 取得和扩大参与的频度、信度和效度, 真正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发展。

课堂上教师腾出了空间就是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要给学生提供动手演示的机会和表达自我的机会。比如上岳麓版选修《穆罕穆德·阿里改革》这课, 如果大体照搬学习前六课改革的课堂模式来上这一课, 学生的学习情绪不会高。阿里改革的背景、内容与中国洋务运动非常相似, 对于知识的理解比较, 学生训练得较多, 老师也掌握了学生的不足之处, 于是我改变常用的教学方法, 在课前布置预习课文, 要求学生用简易图画出18世纪末的奥斯曼帝国的疆域, 体现阿里改革前的埃及和周边主要国家的大体方位。上课时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以这种方式学习本课内容, 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 学生全部参与到课堂, 真实反映了有的学生地理空间概念不清, 有的对历史事件、国家不明等知识缺陷, 在学生绘制展示“地图”的过程, 也能发现学生的思维动态, 教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纠正, 重新建构新的正确的认知。

三、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

调查表明, 许多学生对稍难的问题不愿作深入的思考, 他们或是对自己的思维能力缺乏信心, 或是缺少思维的触发点。因而用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尤其重要。在上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专制皇权不断加强》时, 让学生阅读课文材料《皇明祖训》:“自秦始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 虽有贤相, 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 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 分理天下事务, 彼此颉颃, 不敢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 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并不许立丞相。”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制度?你同意他的看法吗?分组讨论, 同意朱元璋看法的为正方, 不同意他看法的为反方。教师组织分持两种观点的同学进行辩论, 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但不必强行统一到一种观点上来, 言之有理即可。最后教师强调: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 皇权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合作学习中有较充分的发言机会, 让学生逐渐体会到在群体的氛围中学习的乐趣与收获, 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 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辩论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 可以学会理清和表达自己的见解, 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 促使他们不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 从而大大地活跃他们的思维, 拓宽他们的思路, 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在合作中形成一种相融的人际关系, 这种良好的交往状态有助于学生形成性格开朗、积极进取、与人亲切交往、真诚合作等心理素质, 真正有助于个体成长, 焕发个体生命活力。

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就是真正落实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在设计、实施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 并及时调整教师的教, 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让学生真正成为情感体验的主体、思维的主体、思想的主体及自我生命的主体,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理论研究, 更好地将课改理念落到教学实处。

摘要: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 立足学生成长, 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历史教师应关注学生生命成长, 让学生真正成为情感体验的主体、思维的主体、思想的主体及自我生命的主体。

关键词:高中历史,个体差异,课堂教学,小组合作

参考文献

[1]黄牧航.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

[2]高中历史教学与学业评价.教坛聚焦, 2009, (2) .

[3]宋旭辉.教育与创新.上海教育, 1999, (1) .

上一篇:用强大的执行力打造优秀团队下一篇:2011级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