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边城》范文

2024-07-28

漫谈《边城》范文(精选14篇)

漫谈《边城》 第1篇

漫谈《边城》

《边城》,是诞生在沈从文的笔下,而沈从文则是从边城中正正的走了出来的。在这个世上,有着一颗真心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初识沈从文是行走在《边城》小巷中体会着淳朴的湘西风情,美好羞涩的爱情。

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闪烁着异样风情的光芒,让多少人魂牵梦萦着那份淳朴。沈从文先生一生致力于写作,而他的作品中环绕着乡土气息,在他看来,乡下原始、淳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状态,他要展现这种人生的境界,为民族灵魂的再造提供他独特的方案。就像《萧萧》、《丈夫》和《边城》这类带着湘西原始民风的乡土小说。而事实上,我并没有到过边城的任何地方。

可以说,沈从文先生一生致力于写作,而他的作品中环绕着乡土气息,在他看来,乡下原始、淳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状态,他要展现这种人生的境界,为民族灵魂的再造提供他独特的`方案。所以,他在《边城》中塑造了翠翠这一人物形象承载了他所有的灵魂空间。

在我看来,每一位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都是作家心理某个层面的外在折射,它或多或少的表现着某些信息,如诗歌一般,有了暗示性的特点,但这种暗示性除却作者之外,在文字的历史长河中,要经过多少大浪的淘炼,方能被别人知道吧,或许也不知道,大部分人写作的目的只把它当做一则心情日记吧,至于后来被人们所理解出来的意思,或许是,也或许不是原来的意思了。

有人曾说,沈从文的笔墨酷似老舍,虽经历不同,生活各异,但叙写人性,丝丝入扣。只不过后者纵情所欲,比老舍露骨得多,大胆的多,往往具有挑逗性,而我,则深深赞成这种说法。

先生的一生曲折丰富,造就了他丰富多彩的诗意生活,喜欢他这个人,品着他的味道,与他的作品,仿佛与他的生活紧密相连。但我,却永远参不透悟这位老先生。

漫谈《边城》 第2篇

边城吟

作者:孟郊朝代:唐体裁:乐府 西城近日天,俗禀气候偏。行子独自渴,主人仍卖泉。

漫谈《边城》 第3篇

一、在生命的哲学中感受淳朴纯粹的人性美

《边城》是以傩送与翠翠的爱情线展开叙述的,关乎一个爱情的悲剧故事。翠翠是一个从小由爷爷抚养长大的天真善良、温柔纯情的女孩。翠翠的身世比较凄惨,她是未婚的母亲与军人恋人共同生下的孩子,父母由于种种原因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于是翠翠跟随着善良敦厚的老船夫爷爷一同生活。爷爷给翠翠取名源于两山翠绿色的篁竹,孕育着希望和生命也寄寓着爷爷希望翠翠活泼健康成长、富有生命力的美好愿望。

在《边城》中,有两种不同的婚恋形态:一是封建婚姻形态,即走车路,请人提媒说亲,一切由双方家长做主;二是保留在边城社会的原始婚恋形态,即走马路,通过唱歌赢得爱恋之人的芳心,一切由男女双方自己做主。这两种婚恋形态在湘西社会中是互相对立的,天保爱上翠翠,与老船夫达成一致协议,希望通过走车路娶翠翠,而此时天保的弟弟傩送也对翠翠产生了感情,翠翠在傩送的追求过程中产生了朦胧微妙的情感,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天保选择离开,却意外落水身亡。而傩送将这一切归结于老船夫做事弯弯曲曲的误会中,造成老船夫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死去。

沈从文在《边城》中有意渲染乡村牧歌情调和乡村谐趣,从中提取一种与自然契合的原始生命形态,在这一文化透视中,反映出沈从文对原始湘西文化弥漫出的祥和、宁静、和谐的人生情调以及乡下人契合自然、充满生命活力的原始生命形式的无限眷念。

二、在城乡文明的对立中品味湘西的民俗美

沈从文先生建构的文学世界中有这样一种基本结构:乡村与都市的对立。《边城》的问世,更加确立了原始生态文明与现代都市文化的对立、人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扭曲与人性与传统自然相契合的对立以及现在与过去社会和未来发展的对立。《边城》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优美秀丽的湘西风景环境、感受人性的温暖和人们相处之间的和谐和愉悦、体味湘西特有的自然人生哲学。

例如,翠翠傍晚在河边等爷爷时,与傩送意外相遇。翠翠误解了傩送的好意,而傩送吓唬翠翠不要被河里的大鱼咬了,黄狗帮助翠翠朝傩送狂吠时,翠翠却阻止,还说“狗,你叫人也看人”。这一段翠翠与傩送的第一次相遇给人印象很深,翠翠活泼机灵、天真善良又带些女子的娇羞含蓄的形象跃然于纸,活灵活现;翠翠在梦中曾听到过一种歌声,又软又绵,像是飞到对溪悬崖上摘下一大把虎耳草,净是甜蜜与欢愉。当翠翠将自己的感受向爷爷诉说时,翠翠心理那种甜蜜与舒适温馨的感受完好地传达给读者。《边城》里的种种情节与场面环境的描写,无时无刻不表现着原始乡村生存状态下的那种勤劳质朴、善良真诚、自然淳朴的民俗美。尽管湘西乡村社会在巨大的时代压力下渐渐发生了人性上的一些扭曲现象,沈从文先生还是意识到了传统的伦理与民族的封闭性与保守性的密不可分。

三、在简约精练的语言中体会边城的风情美

沈从文曾被赞誉为“文字的魔术师”。《边城》的清丽与明净,着力于沈从文对于小说文字语言的雕琢和用心。他的小说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练、主干突出、文字单纯而又朴实,有着独特的魅力。他在《边城》中的语言既没有过分的放荡横扫不加节制,也没有过于雕琢的晦涩难懂,反而是人物语言中带着湘西特有的语言特色,符合人物的心理形象以及性格特征,温柔清丽,敦厚朴实,写出独特的湘西风味。

这样语言文字艺术上的美感与成就源于他在湘西多年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会,源于他在湘西生活语言的积累,源于他对淳朴民风的赞颂与深厚的情感。除此之外,小说中还创造了一种诗意的意境,不单是对自然风景的描绘,还有叙事平稳而有节奏的情节以及人物的出场的铺垫。《边城》中展现湘西风情的语言有很多,例如,翠翠骂二老傩送时说的“悖时砍脑壳的”“雨落个不止,溪面一片烟”“好酒好饭当前陈,肥猪肥羊火上烹”“看那渡船的神气,很欢喜你”等等,这些句子都体现着特有的湘西韵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湘西人民的热情随性与淳朴善良。学生在品读这篇作品时,可以仔细赏析品味沈从文语言的特色,多关注身边文化的特点和特征,思索如何巧妙地运用语言来展示不同地域的文明风情,教师可以从这一方面多加引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边城巧遇王姬 第4篇

记:王女士,您好!您曾在《北京人在纽约》中饰演“阿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您还饰演过许多角色,那您对自己哪一个角色最满意呢?

王:我只能说“阿春”是我创造的角色中比较喜欢的一个,要说最满意的还未必有,因为我始终认为我最满意的角色还未出现。

记:我很喜欢您饰演的繁漪(《日出》中人物),从青年演到中老年。您又是如何评价繁漪的呢?

王:当初我演繁漪时,就夸下海口——这个角色非我莫属。片子播出之后,得到了一些反馈意见,尤其是一些年纪较大的知识分子给了我很大的肯定,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话音未落,她开心地笑起来。)

记:您作为一位女演员,最希望塑造什么样的角色?

王:我希望任何角色都尝试一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演的角色都相差十万八千里。比如《小井胡同》,我演一个老太太,许多朋友看了之后都不敢相信那人是我。我觉得多方面地尝试比较过瘾,我不喜欢重复。

记:作为演员,您有没有感到压力很大呢?

王:没有啊!

记:始终都没有吗?

王:始终都没有!(语气十分肯定干脆)

记:您与许多国内知名男演员都合作过,比如姜文、赵文煊等,您最欣赏的是谁呢?

王:我觉得他们各有千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很难讲谁最好。而我更喜欢中国的一些老演员。

记:您最近有接什么新片吗?

王:最近在拍《屈原》,因为我没拍过古装戏,所以这次有机会尝试尝试。

(采访到这,庆典晚会已经开始,王姬马上要去演出,我请她为《画刊》的读者题字时,她居然还记得曾经上过《画刊》,着实给了我一份惊喜。待她演出回来后,我们又继续前面的话题。)

记:想问一个女性关心的话题,您作为一个影星,在繁忙地工作之余,是怎样注意自己的保养与健康呢?

王:我认为健康的心情最重要,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以及有氧锻炼这四点很关键。而我能做到有快乐的心情,充足的睡眠对我来说太难了,比如今天,在北京已经该休息了,而这边还这么热闹。(此刻已近凌晨十二点了)

记:新疆您是第一次来吗?

王:对。原来对新疆充满了神秘的感觉,不光对这儿吃的感兴趣,主要是这儿的地理环境以及风土人情都吸引着我。

记:您今天有没有留下什么最深的印象呢?

王:还没印象呢!今天一来就直奔这儿,哪都没去。

记:那您有空一定要去天山天池,那有您向往的森林、草原、牧场……

王:我们会去,一定会去。

谈到森林,王姬有感而发,她说自己是一个环境保护者,如果有人请她去做公益事业,她一定积极参加。她举了一个全球森林覆盖比例数的例子。谈到中国,她感慨万千,呼吁大家热爱自己的家园。

漫谈《边城》 第5篇

边城柳

 

边城,边城 第6篇

读书,倘或不能从书里得到些甚么,就觉得失落,而一旦得到的太多,同样失落。读《边城》就因为得到的太多而惆怅。翠翠和爷爷的那种生活尚构不上悲剧,因人总归有生离死别的;而翠翠的爱情更称不上轰轰烈烈,只是因为天保大老的落水,一下子平添许多波折。因此,这边城里的人同我们这些阅读的人一样有七情六欲。然而,那里的民无一不朴素、善良而又爱憎分明,倘若因此就认为这些人或者和我们一样的思想、情欲,就辜负看书的心情,这些边城里的人,于从文先生的笔下慢慢走过地时候,就和刚脱生地一般,令人分外惊喜。仿佛是初生的我们自己一般,久而久之下去,我们便以为那些人是我们了,因为我们也试图那样过着生活。就像浸在水里的青豆,从水里捞起来的时候,总要脱下一层沾染腥气的衣,剐下这么一层薄薄的皮,而里面是实心的,齐全的,未曾有过一点沤烂的迹象。

可惜,我不说翠翠,也不说老船夫,单说那只黄狗,省人事的黄狗,每每翠翠的一声呼啸到了,那黄狗就巴巴地过来,跟着翠翠的情绪而情绪,跟着翠翠的忧伤而忧伤。好像,它不是一条狗,它也是个人,同着翠翠一道融化在辣辣的阳光底下,生生的被风日拉扯大。­从文先生形容翠翠,这样写:“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那狗也同翠翠一样不轻易动气,过着散淡而又忧伤的日子。这忧愁也是真真地,因心里怀着些温暖且潮湿的感情, 同从文先生原先有的感情是一个娘胎里受孕的。 作文网 www.zww.cn

汪曾祺评价恩师的小说时说,“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意思不是说这是个边地的小城。这同时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这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边城题记》)。沈先生从乡下跑到大城市,对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对城里人的“庸俗小气自私市侩”深恶痛绝,这引发了他的乡愁,使他对故乡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十分怀念。 作文网 www.zww.cn

边城的淳朴民风,因了其没有阶级,没有对立,甚至都不存在上层建筑这样的意识问题,物质之于精神也不存在任何矛盾。没有人会想,下一顿该吃什么,明天是否该上班了上课,要不要给孩子买份保险,诸如此类的事情,在边城人的心里,是不会有的,即便在那个时代的别处,战乱纷飞,他们也一样熟视无睹似的。就像老船夫拒收过渡人的船资时说地一样:“我有了口量,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倘或拒不过,老船夫便要拿这钱作成茶叶和烟草,烧水煮茶待客,客人有喜好,扎一包草烟在人家腰上带走。人家不要,他却还如吵架一样的争执。因此,竟没有斤斤计较的.事。对清贫的生活不止是觉得满足,而且还觉得富裕。

“外间”这个词于边城的人是一个遥远的心理概念,什么新闻、战争和思想观念在他们觉得都是些笑话,他们并不觉得自己的浅薄和粗鄙,凡是觉得那些新行为的可笑。然而,不单以这就否决边城人的可爱,他们依然接受外间靠船泊来一些货物,只是觉得泊来思想会软化了他们的民风,一个个变得奸黠而狡诈起来,就把这美好的桃花源给糟践了。因此,从文先生在《桃源与沅州》一文中写:千余年来读书人对于桃源的印象,既不怎么改变,所以每当国体衰弱发生变乱时,想做遗民的必多,这文章也就增加了许多人的幻想,增加了许多人的酒量。至于住在那儿的人呢,却无人自以为是遗民或神仙,也从不曾有人遇着遗民或神仙。这个桃源也得益于《桃花源记》而有名气,但又更真实,可捉摸,可感知,也如边城里的“茶峒”寨子一样生动而活动。

写完这以后,先生又写到:“即便做******女,也永远那么浑厚,遇不相熟的主顾,做生意时得先交钱,数目弄清楚后,再关门撒野。人既相熟后,钱便在可有可无之间。”皮肉生意在从文先生的眼睛是也完全另类的注释,在我们觉得这样一些女人没有什么值得好说的时候,先生却在他的诸多散文里提到这样一些并非毫无感情的女子,这也便是在边城里才有的女子。放到如今,感情的事并非是日久天长便牢固,却是一日日长久中生出嫌隙,生出恨,生出埋怨,生出纠葛不清的债务。然而,边城里的一切人物在先生的笔下皆是有感情的,而且是一种纯粹无私的感情,或因物喜或因己悲。因此汪曾祺先生又说,“可以说《边城》既是现实主义,又是浪漫主义的,《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现实。为什么要浪漫主义,为什么要理想化?因为想留驻一点美好的、永恒的东西,让它常在,并且常新,以利于后人。”

这样解释,也没有再多的疑问,人物与环境都是一样的栩栩如生,缓缓架构。一箪食,一瓢浆,慢慢的喂养,就成了这让人忧伤又喜不自禁的小说,正如从文先生在小说题记里写的: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不得不说,边城是个乌托邦,而且类似于一个空中楼阁,在我们内心深处一定曾经筑造过这样一个挂在山崖边上的吊脚楼,不怕侵蚀,不怕毁坏,倔强地贴着现实与理想边缘的崖壁悬挂,终有一天,它因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产而珍贵。因此,就容许我如唤亲人名字一样地唤它:边城,边城!

漫谈《边城》 第7篇

边城思诗

作者:何逊朝代:南北 柳黄未吐叶。

水录半含苔。

春色边城动。

漫谈《边城》 第8篇

作为中国的“乡土文学之父”, 沈从文对家乡的风土人情、俚语俗话具有敏锐的感知力和娴熟的驾驭力, 其作品处处渗透着魅人的乡土气息和异域风情。奈达 (1993:110) 认为对翻译而言, 掌握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还重要。由此可见, 文学作品中文化因素的翻译举足轻重。该文以戴乃迭和金介甫译本 (以下简称戴译本和金译本) 为研究对象, 探讨《边城》中文化负载词的传译。文章发现译者文化意识影响其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选择。

1《边城》中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

“文化负载词指有一定文化背景或深刻文化意蕴的词语, 包括在一定历史阶段沉淀下来的谚语、典故、特殊的人物名称等, 以及现行的熟语、习语。” (方梦之, 2004:121) 奈达把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因素分为五类, 即: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化。 (1964:91)

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背景之下, 文化学派挣脱了传统语言学研究范式的束缚, 瞄准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关系网络, 凸显文化因素在跨文化语境中对于译作的影响。笔者在将《边城》原文及戴译本、金译本对照阅读后, 对戴乃迭、金介甫在各自译文中如何处理原文蕴含文化信息的方法进行了归纳梳理。按照奈达对文化的分类, 我们选举一些实例来详细探讨。

1.1 生态文化

[1]有人带了礼物到碧溪岨。掌水码头的顺顺, 当真请了媒人为儿子向渡船的攀亲来了。

(沈从文, 2009:119)

[a]Sure enough, someone comes bearing gifts to Green Stream, the go-between sent by Shun Shun to approach the ferryman on behalf of his son.

(Gladys, 2009:118)

[b]A man arrived at Green Creek Hill bearing gifts.Dockmaster Shunshun had indeed asked a matchmaker to go to the ferry to seek matrimonial relations for his first son.

(Kinkley, 2009:89)

碧溪岨是撑渡船的祖孙俩——翠翠和爷爷居住和生活的地方。这里门前有小溪, 屋后有白塔, 四周为蜿蜒曲折的山路所环绕, 故而得名“碧溪岨”。仅此三字, 勾勒出一幅清新淡雅的山水泼墨画。其中“岨”为行声字, 表示“需要加把劲儿才能翻越的山”。戴乃迭在翻译时, 删除了该文化负载词, 将其直接译为“Green Stream”, 未能实现对原文审美品质的传达。金介甫采用直译, 将其译为“Green Creek Hill”, 从内容与结构上都忠实再现了该词所蕴含文化元素。

1.2 物质文化

[2]到了卖杂货的铺子里, 有大把的粉条, 大缸的白糖, 有炮仗, 有红蜡烛, 无不给翠翠一种很深的印象, 回到祖父身边, 总把这些东西说个半天。

(沈从文, 2009:13)

[a]All she sees in the grocery impresses the girl:the stacks of vermicelli, the huge vats of sugar, the fire-crackers and red candles-she will talk about these for hours when she gets home.

(Gladys, 2009:12)

[b]What she would see in the general store—big pile of thin noodles made from bean starch, giant vats of sugar, firecrackers, and red candles—made a deep impression on her.

(Kinkley, 2009:9)

粉条又称粉丝, 是由豆类、大米、薯类等原料加工制成的丝状或条状干燥淀粉制品, 营养价值丰富, 爽口宜人。按形状可分成圆粉条、细粉条和宽粉条等。戴译采用文化替换的方法将其译为“vermicelli”, 迎合了目标读者的阅读性与接受性。而金译采用意译的方式, 将其译为“thin noodles made from bean starch”让目标读者窥见了这一富含中国特色的物质文化词的制作工艺, 充分再现了原文的文化元素。

1.3 社会文化

[3]傩送美丽得很, 茶峒船家人拙于赞扬这种美丽, 只知道为他取一个诨名为“岳云”。 (沈从文, 2009:29)

[a]And Nuosong was such a fine-looking boy that the Chatong boatmen nicknamed him Yue Yun. (Footnote:Son of Yue Fei, a brave patriotic general of the Song Dynasty, who fought against invaders.Yue Yun is presented on the stage as a handsome and courageous young fighter.) (Gladys, 2009:28)

[b]Nuosong was exquisitely handsome.The boat people of Chadong were hard put to find words for his good looks.The best they could come up with was the nickname Yue Yun.None of them had ever seen Yue Yun, that most handsome warrior of the Song dynasty a thousang years earlier, but they thought they saw a resemblance to the dashing Yue Yun figure who appeared onstage in local opera. (Kinkley, 2009:22)

此处是对主人公之一——船总小儿子傩送的描绘, 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其中包含社会文化词“岳云”。戴乃迭采用了音译加脚注的方法, 一方面保留了源语形式, 顺应了目标读者的阅读期待;另一方面通过脚注, 将人名所含社会文化意义, 宋朝抗金英雄岳飞之子——一位品貌非凡、慷慨忠勇的中国古代武士形象呈现在目标读者面前, 准确再现了原文文化元素, 传播了中国文化。金译本亦采用了音译, 为便于读者理解, 加入了“that most handsome warrior of the Song dynasty a thousang years earlier”这一额外信息, 在保证目标读者阅读完整性的同时, 阐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从而使目标读者享受和原文读者同样的审美愉悦。

1.4 宗教文化

[4]过了四七, 船总顺顺派人来请马兵进城去, 商量把翠翠接到他家中去, 作为二老的媳妇。 (沈从文, 2009:211)

[a]Four weeks after the funeral, the wharf-master summons the groom back to town and proposes again that Emerald should move to his house. (Gladys, 2009:210)

[b]When the fourth week of mourning had passed, Fleetmaster Shunshun sent a man to ask the horseman back to town.He proposed that Cuicui come to his home, as the future wife of No.2.

(Kinkley, 2009;160)

烧七又称“斋七”、“做七”、“守七”是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丧葬礼仪中的一俗。从死者卒日算起, 每七天一祭, 依次至七七, 丧家逢七烧纸祭奠, 为亡者修福, 俗信可以超度亡魂, 使之免入地狱。其中“三七”、“五七”最为重要。过了“三七”, 亲人们不必呆在家中守护亡灵。这一宗教习俗反映了忠孝的民族传统心理。对本例中所含文化负载词“四七”戴乃迭采用了意译的方法, 将其译作“Four weeks after the funeral”, 与该词隐含文化信息不符, 更没能传播这一独特的丧葬文化。金介甫也采用了意译的方法, 将其译作“When the fourth week of mourning had passed”, 较为准确地传达了该词隐含文化元素。

1.5 语言文化

[5]边地俗话说:“火是各处可烧的, 水是各处可流的, 日月是各处可照的, 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沈从文, 2009:127)

[a]There is nothing strange in these parts, where folk have a saying:There is no place on earth where fire cannot spread, water flow, sun and moon shine, or love make its way.

(Gladys, 2009:126)

[b]A common saying in the borderlands was:“Fire can burn and water can flow anywhere;sunshine and moonshine also reach everywhere;and so, too, does love.”

(Kinkley, 2009;97)

茶峒人爱情自由, 此处所引俗语足以为见。该俗语用“火”、“水”、“日”、月”四个众所周知、易于理解的意象类比爱情, 句式工整对称, 节奏感强, 富有韵律, 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生动再现了湘西人民古拙的文化色彩。戴乃迭和金介甫不约而同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其中戴译将四个排比句构成的俗语, 译成包含一个定语从句的简单句, 句式简炼, 但违背了原文风格, 未能再现这一俗语的美学特质;金译相应地采用了排比和“So does...”句型, 句式工整, 既愉悦了预期读者, 又成功再现了湘西语言的异域色彩。

[6]翠翠自言自语说:“人那么多, 有什么三脚猫好看?”

(沈从文, 2009:115)

[a]“All this fuss about nothing?”she mutters.

(Gladys, 2009:114)

[b]Cuicui mumbled to herself:“Why all the commotion?Did somebody find a three-legged cat?”

(Kinkley, 2009:86)

又一个端午日, 翠翠受傩送之邀到他家吊脚楼上看龙船竟渡。心中本是无限期待, 却碰上以碾坊做陪嫁、准备上门提亲的乡绅母女。于是翠翠思绪万千, 再无看热闹之心。俗语“有什么三脚猫好看”恰当地传达了翠翠当时嗔怒之情。此处“三脚猫”比喻新奇罕见的事物。戴乃迭将其意译为“All this fuss about nothing”, 准确再现了该文化负载词的内涵。金介甫将其直译为“a three-legged cat”, 忽略了该文化信息, 与原文背道而驰。

2 译者的文化意识对其翻译策略的影响

查尔斯·泰勒 (Charles Taylor) (1989:28) 认为, 身份问题与意义和价值相关, 对于个人的身份认定会导致个人做出价值判断进而影响个人的行为取向。就翻译活动而言, 译者的文化身份 (包括性别、语言、民族、职业等) 必然对其译介产生决定性影响, 并导致不同的译介行为和译介结果。 (付文慧, 2011)

以下笔者仍从《边城》戴译本和金译本所选译例出发, 总结各自翻译方法, 从文化角度, 探讨翻译策略的制约因素。戴译1) 文化替换, 如例[2]中的“粉条”;2) 删除原文化词, 如例[1]中的“岨”;3) 意译, 如例[4]中的“四七”和例[6]中的“三脚猫”;4) 直译, 如例[5];5) 音译加文外作注, 如例[3]中的“岳云”。金译1) 音译加释意, 如例[3]中的“岳云”;2) 直译, 如例[1]中的“岨”、例[5]和例[6]中的“三脚猫”;3) 意译, 如例[2]中的“粉条”和例[4]中的“四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二人在译文中对文化负载词通译或阐译的程度略有不同:杨译本倾向于归化, 而金译本则是异化为主, 归化为辅。但无论是戴译本还是金译本, 从笔者考察的这些译例中, 却难以发现一以贯之的翻译策略。对于这些现象, 笔者认为,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

首先, 戴乃迭和金介甫均为母语为英语的译家、学者, 从文化角度而言, 他们的英语文化意识必然占据主导。众所周知, 在实际交际过程中, 从语用的经济原则出发, 双方达成一种默契, 对共有的文化背景常常是“不言而喻”。这一现象被我国学者王东风称之为“文化缺省” (cultural default) (1997:55) 。当文学作品被译入其它文化系统的文字时, 这种默契便不复存在, 为弥补阅读时的意义真空, 译者势必对原作中的文化缺省现象进行策略上的补偿。对于《边城》的两英译者——戴乃迭和金介甫都能从英语文化的角度出发, 较易洞察原文本中的文化缺省现象, 并在译文中做出相应地补偿性尝试。

其次, 需要指出的是:1) 戴乃迭的双重文化身份。英语虽是其母语, 但长达半世纪旅居中国的生活, 使其文化身份悄然发生改变。多重文化立场使她能立于文化比较的高度, 从文学审美角度而非政治意识形态层面, 译介不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主流文学所接受的作品《边城》。为英语世界读者打开了观察与思考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的窗口。2) 金介甫的特殊文化身份。他是美国圣若望大学历史系教授、汉学家。作为沈从文研究专家, 他从1972年开始研究沈从文, 第一个给沈从文以明确的崇高地位。他曾七下湖南, 十多次拜访沈从文, 写出了长达三十多万字的沈从文传记The Odyssey of Shen Congwen。 (徐敏慧, 2010)

戴乃迭和金介甫因各自独特文化身份在《边城》的译者中独树一帜, 但无法改变居于主导地位的英语文化意识。故而忽略或误解了原文本中一些文化元素, 如金介甫对例[6]中的“三脚猫”的处理和戴乃迭对例[4]中的“四七”的传达。

同时作为译者, 在实现文本旅行的过程中, 必然要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 生活年代以及对原文本价值观的认可度。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 在戴乃迭译介《边城》之时, 普通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 当然更谈不上认可《边城》的内涵或价值观了。在此情况下, 若译者仍坚持将对受众而言陌生的文化元素全盘移植到译文之中, 定会适得其反, 产生文化隔阂, 在阅读时使目标读者有挫折感, 影响阅读效果。因此如上文例[3]中的“粉条”戴译采用了文化替换, 而例[1]中的“岨”则干脆删除。但无论是文化替换还是删除文化词, 都是她从跨文化身份出发, 以读者需求为导向而做出的尝试。在全球化的今天, 随着中西交流深入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英语世界读者品位有所变化, 他们更期待体验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有鉴于此, 金译与戴译相比更倾向于采用异化策略。如例[1]中的“岨”、例[3]中的“岳云”。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二个译本的比较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1) 两译者对于《边城》中文化负载词采取了不尽相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从而呈现风格迥异的文本风格;2) 译者不同风格与译者的文化意识休戚相关。了解译者的文化身份、所处时代和面对读者群, 有助于我们理解其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另外需要指出的是戴译并非单一的归化, 金译也不是从一而终的异化, 两译本均是兼而有之。由此可见如何再现原文本的文化元素并非一个简单的问题, 只有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语境来通盘考虑, 才会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故而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传译, 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Language in Culture and Society[M].DellHymes:Allied Publishers pvt.Ltd, 1964.

[2]Nida, Eugene A.Lange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Taylor, Charles.Sources of the Self:The Making of the ModernIdentity[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4]方梦之.译学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5]付文慧.多重文化身份下之戴乃迭英译阐释[J].中国翻译, 2011 (6) :16-20.

[6]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J].外国语, 1997 (6) :55-60.

川西边城的冲动 第9篇

来到壤塘,扑面而来宁静与纯朴,让一颗在旅途中颠簸而躁动起来的心刹那平缓下来。这里的人们悠悠的闲聊,悠悠地在舒适的阳光下做事行走,时间似乎是凝固的。我们一路走过宗科、曾克、棒托、错尔基;一路沐浴在壤塘的独特风情和文化艺术之下。

宗科的高碉

宗科乡在壤塘县南部,东高北低,一道清流弯延而过。藏语称沟为“科”,又因这弯清流源自邻县炉霍的宗塘,故得名“宗科”,意为“大荆棘沟”。我们的目的地是乡内原绰甲土司专职画师家族的日斯满巴碉房。

日斯满巴碉房据传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时间在碉房的身上留下印迹,岁月的风霜雨雪让碉房伤痕累累。从外部看,碉房已经倾斜,几处墙体也出现了石块走位的情况。九层建筑是藏式建筑的最高型制,日斯满巴碉房则独具特色的九层藏碉之一。碉房的现任主人罗尔伍王甲是一位中年汉子,年幼时候无心学画长大后又自觉有失家传,于是曾专程赴德格学画。我们来到时,他正在经堂作一幅无量寿佛的大幅彩绘唐卡。

顺着藏式的独木梯子,在主人的指引下一层层地步入碉房,房里一派年久失修的样子,看着难免心痛。最让人心痛的是那间经堂。经堂,是藏族人在家礼佛念经的地方,是一方净土。日斯满巴碉房中的经堂却在文革中被一家人用作厨房。长年累月地烟薰火燎给经堂里的壁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时至今日只剩下黑烟覆盖着的四壁。主人拿着手电耐心地在那一片黑色中为我们寻找旧日里曾经的满壁辉煌。在他的指点下,我们终于在经堂正壁看见一尊依稀只透几笔线形的释迦,还有天花板下一些用金线勾勒出的千佛。

曾克寺的朝圣者

宗科的大白塔和密密匝匝小彩塔,在阳光下华光溢彩的,温暖而鲜艳。当我们到达曾克寺的时候,太阳已经躲进山里不再照耀,没有的阳光的笼罩,曾克的塔林呈现出与宗科迥然的风貌,冰冷而肃穆。

曾克寺有两座塔碉与塔林隔着公路相对而望。塔林由一些大白塔和一些伴随着大塔而建的成群小塔组成,这种塔林在其他地方也可看见,不能算作特色。而塔碉则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

九层高的塔碉外形似碉,而内部为塔,石木结构,主体高度约25米。内有木梯层层盘旋而上,每层都奉有佛像。除了型制上的特别外,让人称奇的是顶层墙外围的转经敞廊。塔碉顶层地面有一圈石块超出墙体约五六寸,在这之上约一米四五左右的地方,围绕塔身拴有一钢丝绳。朝圣者可登上塔顶,脚踩在支出的石块上,自左向右,手拉钢丝绳在空中转经。

空中转经似乎是一件不大可能的事,但不经意的抬头,看见那高高的转经廊上出现了五、六人的一队藏胞,一个紧跟着一个从塔的另一面转入我的视野。我呆呆地仰着头,目光随着空中的朝圣者慢慢挪动。冬天的风有点冷,也有点猛,朝圣者的头发和衣襟在风中飞舞,似乎他们的身体随时可能会被风吹落。但朝圣者们毫不惧怕,双手抓着钢丝绳,身子贴着墙壁,缓缓地绕着塔碉转了一圈又一圈。虔诚的信仰支持着的信念,朝圣的执着给他们超然的勇气。也许,在空中转经能离他们的神更近一些,让上天更加清楚地听见他们的祈祷。

棒托的神塔与历世石经

从壤塘县城到达棒托寺去要翻越一座高山。坐在三菱越野车上,可以清楚地从仪表上读出车外的气温是-12℃,当车子到达山顶,海拔指示针划过了4000米的刻度。这是壤塘至阿坝的必经之路,而棒托寺就在这路边,位于壤塘的茸木达乡境内。

进入棒托寺,刚下得车来便听见顿挫有致的诵经声在寺院上空回荡,无比空灵。棒托寺始建于元代。寺内有喇嘛塔32座,规模宏伟,在历史上与西藏的降扎寺、甘孜色达寺塔群并称藏区三大塔群。寺内所有的佛塔都是典型的藏式塔:由正方形塔基、宝瓶形塔身、十三相轮和塔刹构成。其中,吉祥门塔、降妖塔、尊胜塔可谓是棒托塔群的代表。

吉祥门塔是棒托寺最高大的佛塔。方形塔基的四面分别开有三个门,将中空的塔内分为几个小佛殿,每个殿奉有不同的佛像并绘有壁画。宝瓶形塔身上的小方台四面各绘一双蓝色的佛眼,洞烛一切的法眼,始终注视着人世,无论在身处塔的哪个方向,都将沐浴在佛陀关注的睿智而安祥目光之中。

降妖塔和尊胜塔年代久远,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部都显露出残破的样子。它们一个是棒托塔群中历史最悠久的佛塔,一个为棒托寺活佛夺尔基扎巴所建。多少年来,无数的朝圣者从这里经过,在塔内堆满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楂楂。塔壁上有些残留的壁画,线条的依旧灵动、传神。

在棒托群塔环抱之中的是让人叹为观止的石刻藏经。那些石经有不规则的片石正反两面刻制而成,包括《甘珠尔》、《丹珠尔》两部藏经50多万片。石经按经文的顺序堆放着。藏族人有将石刻经文、六字箴言在路边、山坡、寺院等处堆放成玛尼堆以求神灵保佑,消灾避难的传统。棒托的石刻藏经也可算作是一座巨大的玛尼堆,它凝聚着无语的心愿经历百世永远为棒托的信徒祈福。时至今日,石经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祈祷与祝福。作为全国最完整的石刻藏经,棒托的石经更成为了让世人惊叹的艺术珍品。

中壤塘错尔基寺

村子正中是一块方形空地,坑坑洼洼极不平坦。正北面一座大殿无疑是这村落的中心,墙壁上的红色正渐渐褪去,厚重的黑色幕布遮盖住大门让人肃然起敬以至于望而却步。相比之下旁边崭新的宝塔白得有些耀眼,它仿佛是一只路标指着那大殿:那里就是错尔基寺我们的目的地。

错尔基寺始建于1378年,古建筑包括历代活佛住宅、孔玛尔庙、康玛尔庙、经堂四处,但文革期间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殿已经是后来修缮过的了,主奉“强巴佛”和“笃补巴”。藏传佛教建筑喜欢采用一种封闭的形式,用深院高墙营造一个与世隔绝的空间。精美的柱头和横梁雕饰凝聚了牧民的全部心血和愿望,大佛却微笑而一言不发,在从天窗透过来的一线微光中平静地呼吸。

错尔基寺古代壁画已遗留不多,所幸历代活佛住宅还留有较完整的壁画。南壁右壁显要位置画有财神、寿星等居室常见神祗。左下方画行脚僧牵着载满珍宝大象,象征“招财进宝”。行脚僧为财神毗那夜迦的化身,大象是他的坐骑。左壁上端画有几列历代高僧法王,正中为一类似曼荼罗的分割式圆形图,中心为一人在为大众说法。周边是诸天神交战以及天神归依佛法的场面。

北壁画有金刚手手持金刚杵摧毁魔乱、大众归依佛法的内容。北壁下方的几个场面表现着民间风情。人物皆头戴巾帕,身穿红色长衫,眼睛都无一例外突出于脸庞之外,朱红颜料描绘口唇,手笔少见的随意洒脱。

相关链接:

地理位置

壤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大渡河上游,四川省阿坝藏族族自治州西部,东及东北与马尔康,阿坝县接壤,南与壤塘县毗连,西部和南与甘孜州色达县,炉霍县,道孚县相望,北邻青海省班玛县,平均海拨3285米,绝对无霜期仅48天。邮编:624300。电话区号:0837。

交通

从成都去壤塘可以到西门汽车站乘车,每天都有直达班车。

住宿

漫谈《边城》 第10篇

边城听角

作者:高骈朝代:唐体裁:七绝 席箕风起雁声秋,陇水边沙满目愁。

漫谈《边城》 第11篇

—读《边城》有感

申雪琴

这星期,我拜读了沈从文先生的《边城》。第一次知道《边城》,是上高中时,语文课本里选编了《边城》的片段。那个片段是对翠翠和天保二佬之间纯美而又悲情的爱情描写,令我深深沉醉、感慨。茶峒的淳朴的民风、如诗如画的美景,再加上老船夫翠翠的爷爷那份慈祥和蔼,无一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心中时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美”.他作品中的美无处不在,景美、人美、民风美。作者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细细地流淌,没有扣人心弦的铺垫,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时刻,更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就在这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之中,却在读者的心中,产生万千的涟漪和百般的触动。

最感慨于沈从文先生对于水的感情,他曾在写于一九三一年的《自传》中说:“我情感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都不能和水分离。我受业的学校,可以说永远设在水边。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我有极大关系。”翻看《边城》的每一页,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对水的描写或与水有关的文字,在沈从文的笔下,这些水仿佛是有灵性的,它已不再只是自然界的一种物质,而是湘西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是书中所有美的故事产生的起点和根基。

在这美的映衬下,我喜欢那个多情而又憨厚的水手,谋生虽苦,却抵挡不住他对生活火热的感情,抵挡不住他对美好生活的执着地向往。当沈从文先生执意要给他一些钱作为对他慷慨赠送的回报的时候,那位水手立刻要把核桃要回去,因为他说自己不做买卖,不要钱,这是何等的朴实,何等的率真!我喜欢那个眸子里满是青山绿水的纯真的翠翠,多么美丽的一位姑娘,被边城的山和水滋养着。她活泼而真挚,当祖父不在时,她机灵地撑起船摆渡;当她听到有人说自己只是一个船夫家的孩子配不上船总二佬时,她丝毫不掩饰,选择立刻离开。我喜欢那位年轻的船总二佬,他正直而富有情感,他深爱着翠翠,但当他得知哥哥也喜欢翠翠时,没有气馁,而是选择公平竞争。我还喜欢故事中的忠厚的老船夫,正直的天保大佬还有那些水手和乡亲们。

漫谈《边城》 第12篇

和边城秋气早

作者:李义府朝代:唐体裁:七古 金微凝素节,玉律应清葭。边马秋声急,征鸿晓阵斜。

关树凋凉叶,塞草落寒花。雾暗长川景,云昏大漠沙。

溪深路难越,川平望超忽。极望断烟飘,遥落惊蓬没。

霜结龙城吹,水照龟林月。日色夏犹冷,霜华春未歇。

赏析《边城》之美 第13篇

一、湘西世界的古朴美

在这边城里, 有着绚烂多姿的民俗风情, 有着过端午节时划龙舟的热闹场面, 有着青年小伙子求婚时对姑娘唱情歌的风俗习惯等传统的东西。中秋节时, 青年男女在夜晚用对歌的形式倾吐爱意;端午节, 如潮的人们到河边或吊脚楼观赏龙舟竞赛, 预习赛龙舟时使人感到节日临近的喜悦的鼓声, 到节日那天妇女和孩子都用雄黄蘸酒在额上写个“王”字, 家家户户锁门到河边、码头看船、参加在河中捉鸭子的活动;正月十五, 舞龙、耍狮子、放烟花, 小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 而这些风俗民情像一串串挂在生活的民族工艺品, 吸引着我们的眼球, 使我们渐渐的走进了这个世界。

小说以抒情诗的优美笔调, 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湘西风情, 俨然是一幅湘西风景画。小说开篇将我们引领到湘西的优美风光中, 那清澈碧绿的河流, 那凭山依水的小城, 那河街上的吊脚楼, 那攀引缆索的渡船, 那关系苏峒生存的风水的白塔, 那深翠的竹篁中鸟雀的交替鸣叫……这些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 自然清丽, 优美如画, 给我们展现了美妙的湘西风景画卷。穿行在作者文字构筑的画卷中, 我们的视觉连同心灵一起沐浴着这独特的美丽与圣洁。湘西独特而又浓郁的风水陶冶了作者的情操、培养了作者对美的独特感受, 为他建构了一个文学的天堂。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使他形成了淡泊名利的处事原则。例如:“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 河底小小石子, 有花纹的玛瑙石子, 全看的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 全如浮在空气中, 两岸多高山, 山中多以造纸的细竹, 长年作深翠颜色, 逼人眼目。近水人间多在桃花杏花里, 春天时只需注意, 凡有桃花处毕有人家, 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夏天则晒凉在日光下耀日的紫花布衣裤, 可以用为人家所在的旗帜……黄泥的墙, 乌黑的瓦, 位置却永远那么妥帖, 且与四周环境及其调和, 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 实在非常愉快。”那清澈见底的河流、溪水、绿翠的细竹, 都那么干净, 没有被污染, 没有被破坏, 保留了一份难得的纯净与美丽。这是一种原生态的、天然未加工的美丽画面, 不需要其他颜色, 不需要着重描绘与涂抹, 更不需要伪装, 真实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清新、愉悦。

浓郁的湘西美景、民俗建构了一个美的天堂, 在这里, 没有大都市的灯红酒绿, 没有漂亮的霓虹灯, 却有着最美丽、最自然的风景, 是一个美丽而又干净的世界。在这里, 没有大城市的喧嚣, 却有属于它自己的宁静、和谐。正是这样纯净的山村世界与都市社会的相互映照, 更加凸显湘西世界的古朴美。

二、爱情的纯美

美丽单纯的翠翠是《边城》的魂所在。作者用诗一般的笔调叙述了翠翠的爱情悲剧。她对爱情的态度是顺应自己心里的感觉, 而不受外在世界的影响。在开始的时候, 她对兄弟两个的感觉都是模糊不清的, 处于少女的朦胧期。随着年岁的增长, 翠翠的感情倾向开始明朗起来。当傩送在夜里站在山上为她唱歌时, 以这种浪漫的方式跟翠翠述说情谊, 翠翠的心被俘虏了。“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 仿佛轻轻地各处飘着, 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 又飞穿过悬崖半腰……”爱情是如此美好, 可事情的发展让人不免惋惜。翠翠拒绝了天宝的爱, 当天宝出事之后, 傩送也选择了离开, 这时就只剩下翠翠一人孤独而决绝地在河上守护着这份爱。宁愿孤独地高傲着、坚持着, 也不愿放弃对爱情的执着。

在这份看似一个人孤独的爱情中, 傩送也付出了代价。当他面临渡船和辗坊做出选择时, 他舍弃辗坊, 愿为爱情守一辈子渡船。他对父亲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许我命里只许我是个撑船的。”一句简单的话足以体现出他的爱憎分明, 对爱的忠贞, 爱的自然。这正是作者对爱情的彰显, 对爱情的纯美的赞美。

这样的爱情美得让人心疼, 让人向往。虽然结局不是那么完美, 但却并不显得凄凉。这份爱真实、不做作、像水一般纯洁。

三、生命的质朴美

作者笔下的边城远离尘嚣, 和平安宁, 就如一个外人无法到达的世外之境一般和谐、美丽。白塔下的老人和他的孙女, 带着一条黄狗就生活在小溪边, 故事就静静地发生在老人的孙女翠翠和两兄弟之间。作者在用曼妙的笔调赞美湘西世界的安宁的时候, 更赞美了生活在这里的生命的质朴美。不管是老人, 翠翠, 还是同时爱上翠翠的天宝和傩送, 通过对他们人物形象的塑造, 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性的美好。这种人性是从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身上鲜能看见的。

翠翠的爷爷是一位老船夫, 他忠厚老实, 重义轻利, 几十年如一日地守着渡船。他没有把利益方在首位, 而总是想着帮助别人, 怎样才能让别人方便。真诚的付出是会有回报的, 卖肉的不肯收他的肉钱, 水手们送红枣给他, 小商贩们送粽子给他。这种超越了金钱关系的相邻之情让我们那么真实地感受到了湘西人身上的美好人性。另外, 老船夫是以那样无微不至的关切, 苦心的养育着不幸的女儿留下的孤儿翠翠, 带着一种对这个孙女命运的隐忧, 注视着她的爱情和婚姻, 这是多么令人感动啊!他与外孙女过着相依为命的清苦日子, 却安然自得, 其乐融融。老船夫的身上体现了美好纯朴的人性美德。他曾告诉翠翠:“不许哭, 做一个大人, 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要哭。要硬扎一点, 结实一点, 才配活在这块土地上!”正是他在自然界中磨练出来的山水般硬朗性格深深影响着翠翠, 使得她面临天宝的死、祖父的长逝、傩送的不理解与不辞而别等遭遇时, 都能坚强的活着。老船夫正是勤劳的美, 善良的美, 厚道的美, 与重利轻义的美的化身。

翠翠, 我们可以说她是边城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描写她的外貌, 而是用“小兽物”, “山头黄麂”等几个简单的比喻烘托出翠翠惊人的生动与活泼, 展现出她身上弃绝了世俗尘埃的纯真与清新。这样的女子, 是《边城》的魂所在。她是在这片灵秀山水和淳朴民俗的呵护下渐渐长大的, 湘西的山水赋予了她别样的美丽与灵动。从小与老船夫一起生活的她对爷爷有着很深的依恋, 常常在月光下陪在爷爷的身旁唱歌、吹曲。

当她渐渐长大, 情窦初开之时, 她遭遇了来自船总的两个儿子的爱情。夜晚站在山上对翠翠唱情歌的弟弟傩送最终虏获了她的芳心, 天宝因得不到翠翠的爱而葬身鱼腹, 傩送也远走他乡。故事的结尾, 老船夫也去世了, 只剩下了翠翠一个人在苦苦等待。

通过这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塑造, 我们可以看出作画者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在作者的笔下, 我们也接受着美的礼和熏陶。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2]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七品《边城》 第14篇

一、观——一幅自然轻灵的山水画。沈老在《边城》中用了极为经济的笔墨,简练地描写了边城的自然风光。“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20丈,河床是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无可计数。”寥寥数语,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出现在读者眼前。“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可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常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淡淡几笔,青山绿水跃然纸上。第八节的景物描写更是精彩之至:“雨落个不止,溪面一片烟”、“细雨依然落个不止,溪面一片烟。”好一个烟雨朦胧的所在!

二、赏——一幅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社会风俗画卷。故事发生在偏远的湘西大地,这里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文中对此进行了不厌其烦的描写。因为本文的故事情节和端午节息息相关,所以作者在第三节中对当地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了细致生动的描写。端午节早上11点左右开始的划龙舟,之后的抓鸭子、耍狮子、放鞭炮、燃烟花、玩龙灯,这一系列活动的氛围,被作者自然流畅的语言刻画得隆重而热烈。尤其精彩的是,作者在介绍完这些活动之后,用“蓬蓬鼓声掠水越山到了渡船头那里”一句话,非常自然地使故事主人公翠翠在浓郁的风俗画卷中走进了读者的视野。

三、羡——一个民风淳朴善良的地方。文章第一节介绍了翠翠的爷爷及其职业:“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本不必出钱;有人心中不忍,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时,管渡头的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但是,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出气力不受酬谁好意思,不管如何还是有人要把钱的。管船人却情不过,也为了心安起见,便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卖茶叶和烟草,——一扎一扎挂在腰带边,过渡的谁需要必慷慨奉赠。——茶叶则在六月里放进大缸里去,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随意解渴。”这段描写不只写出了摆渡老人的质朴善良,也写尽了当地人的古朴纯真。这种淳朴的民风从另外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妓女的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第二节中写道:“同在岸上蹲着的这一个——,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定远远的一个人。尤其是妇人,情感真挚到无可形容,男子过了约定时间不来,一一性格强一点的,便手持菜刀,只向那水手奔去。——这些人既重义轻利,又能守信自约,即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乡绅更可信任。”读到此处,不由人不对这种古朴的民风惊羡不已——多么可爱天真的人们!

四、品——一个内涵丰富的“爱”字。沈从文在《边城》里集中笔墨诠释了一个“爱”字。这个“爱”字有青春男女两情相悦却得不到爱情凭证时甜蜜而又苦涩的爱情、有爷孙二人孤苦相依互爱互念割舍不下的亲情、有兄弟俩为了争取真爱而君子协定公平竞争的亲情。翠翠和爷爷相依为命,情窦初开的翠翠爱在心头却懵懂不自知,陷入深深的忧郁,她怨爷爷恼爷爷又关心爷爷;爷爷为了孙女能找到理想的归宿,他试探大佬试探二佬,心疼翠翠牵念翠翠,最终死不瞑目;翠翠喜欢傩送,傩送爱慕翠翠,但因为各种原因,二人不能互吐心曲,数次擦肩而过,留下无尽遗憾;哥哥天保和弟弟傩送同时爱上翠翠,兄弟又不想伤了和气,最终哥哥闯滩而死,弟弟内疚离家。凡此种种,怎一个“爱”字了得!

五、叹——一个由孤独者联手演绎的悲情故事。爷爷怕孙女重蹈女儿的覆辙,但又无能为力,所有的委屈只能一个人品尝,一切的心事只能一个人担待,最后在孤独中悲凉逝去;翠翠自幼父母双亡,虽有祖父百般疼爱,但没有可以一吐心事的女伴,也不能和祖父沟通,更不能与心上人交流,她在孤独中默默无助地看着爱情遥不可及,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哥哥天保深深陷入单相思之中,他知道自己毫无希望,只能孤独地离开,死于意外;弟弟傩送和翠翠互相爱慕,但他的感情得不到翠翠的及时回应,再加上对哥哥的内疚,来自父亲的压力,在孤独中远离伤心之地。几个内心孤独的主人公共同演绎了一个悲怆的故事,把浓郁的伤感留给了每一个读者。

六、评——一个地域偏远、情感圣洁、道德承袭上古遗响的边城。作者为什么把作品命名为《边城》?通过以上解读,笔者以为有三重意义。第一实指故事发生在偏远闭塞的边地,这里仿佛世外桃源,人们与世无争过着安静平淡的生活。第二虚指故事中的人们淳朴善良、宽厚友爱,相较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外面的世界来说,无疑承袭了古朴的上古之风,恍若“绝境”,故名“边城”。第三虚指故事中人物之间的感情真挚单纯、不染尘垢:兄弟之间公平竞争的谦谦之风:有情人虽未成眷属但爱得单纯执著。这份情含蓄得令人刻骨铭心,纯净得让人过目难忘。

七、叹——一个读者不答应的、傩送不忍心不回来的结局之外的结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小说至此戛然而止,读者不由自主会对着那个不知去向的年轻人呼唤:快快回来!为什么要违背自己的心愿!为什么要让爱人忍受折磨!那么傩送到底回来还是不回来?许多读者无形中都愿意替他设计一段艰难的心路历程,最终再把他逼回翠翠的身边,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唯其如此,小说结尾压在读者心头的沉重的忧伤才会得到化解,这也应当是这篇小说格外撼人心魄的所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漫谈《边城》】相关文章:

品读《边城》05-16

《边城》练习05-28

边城读后心得06-10

四.《边城》教案07-02

边城论文题目04-09

边城梗概范文05-17

边城观后感06-01

江苏高考边城阅读07-09

边城经典悲伤段落08-10

边城假期读书心得08-24

上一篇:大学班级的个性口号下一篇:初中作文我的妈妈400字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