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教程教案

2024-08-06

艺术理论教程教案(精选6篇)

艺术理论教程教案 第1篇

第一章

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学说 一.几种主要学说

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世界的模仿。

表现说:认为艺术是艺术家情感的表现。

游戏说: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游戏冲动。人类的过剩精力通过艺术得以发泄,呈现为一种无目的、无功利的游戏特征。

巫术说: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巫术活动,哲学基础是万物有灵观念。

劳动实践说: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第二节

史前艺术

1、史前艺术的概念:指史前时代即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的艺术。

2、史前艺术的美学特征

①正面性:正面的,身体僵直地向上,四肢固定在从头部伸展出来的平面上。②对称性:塑像、画像或面具都左右对称。

③构图的外形原则:人体是由身体的各个部分按照一定的程式累加而成的,每一个部分都拥有独立的功能。第三节 艺术发展规律

1、平衡与不平衡:平衡: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联,这是二者的平衡关系,社会发展是制约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表现为:

①社会发展为艺术提供了新的艺术题材和艺术主题。

②社会发展为艺术带来新的艺术观念。

③社会发展为艺术提供新的艺术形式。

不平衡:艺术并不与文明的一般进程取得同步的发展,这就是不平衡关系,表现为:

①有些艺术样式只出现在人类社会早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消亡

②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并不总是呈正比例。

2、继承与创新

继承:继承是艺术发展的内在需求与本体规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艺术里的民族精神。艺术记录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历程,继承艺术传统首先首先是继承艺术里的民族精神。

②艺术传统:艺术传统指前代艺术家在艺术实践中积累的艺术经验,包括艺术风格、创作方法、主题与题材以及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内涵。

③艺术继承原则:艺术遗产应该批判性地继承,继承的是创造精神,是艺术不死的灵魂而不是复制与抄袭。

④艺术继承的两种危险倾向:复古主义(认为古代的是最好的,不应改变)和虚无主义。(否定艺术遗产,拒绝继承)。

第二章

艺术种类

第一节、艺术分类与艺术样式的演变

1、人们根据不同的观照角度提出不同的分类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根据存在形式:时间艺术——音乐、文学

空间艺术——雕塑、绘画、建筑

时空艺术——舞蹈、戏剧、影视

②根据感知方式:视觉艺术——雕塑、绘画、建筑

听觉艺术——音乐

视听艺术——舞蹈、戏剧、影视

想像艺术——文学

③根据媒介方式:造型艺术——雕塑、绘画、建筑、舞蹈、影视

音响艺术——音乐

语言艺术——文学 任何一种艺术分类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第二节、主要艺术种类

1、绘画:通过线条、色彩、构图在二度空间范围内以动人的造型,来再现现实,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画家的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绘画词汇--线条、色彩、构图构成了它的审美特征。

2、雕塑:以形体的造型来反映生活,再现现实。特点是最宜于表现有崇高理想的正面形象,宜于观赏者从不同角度和距离进行欣赏和领悟。直接感染和陶冶激发观赏者的心灵。

3、舞蹈:以规范化的有组织的、有节奏的人体动作来表现人的感情。最大的特点是:虚拟性和抒情性

4、音乐:以节奏、旋律、和声和复合声组成的音乐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大的特点是表现宽泛的、含蓄的情感,起伏跌宕的情绪。

5、建筑:以建筑物的体积、布局、比例、空间结构表现出一定的情调、韵律和气氛。

6、工艺:以实用的造型、色彩和线条来表现或烘托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趣味等。

7、书法:以点画运动和用笔、用墨等在整体结构中来表现一定的情感和意蕴。特点为:1)、书为心画。是人的精神表现。2)、书肇于自然。是自然的节奏化。3)、体现了多样统一的形式美的法则。

8、摄影:以真实、优美的造型再现现实,反映现实生活。纪实性是其审美特征。

9、戏剧: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工艺等多种艺术成分综合而成,演员的表演是其美的特征。演员扮演角色,运用形体动作、语言、演唱等手段来塑造舞台形象,表演剧情和典型的人物形象,能动地再现和反映社会生活。

10、电影:也是综合艺术,它综合和吸取了各种艺术的特长,以荧幕形象广泛的反映生活。它的审美特征在于蒙太奇手段的运用。

11、电视:是指电视传播的具有审美价值的产品,主要包括电视剧,电视文学专题节目,电视综艺节目,音乐电视等。

12、文学:其特点是用语言塑造形象。作用于欣赏者的再创造。描写现实、表达思想的广阔可能性。

第三章

艺术作品

第一节、艺术作品的构成

1、艺术作品的内容:是指艺术作品的题材、主题、细节、情节、情感等要素的总和。它是审美主客体的统一,是社会、自然生活与艺术家审美情感的融汇。

 题材:

 ①是呈现在艺术作品里的社会自然生活。它来源于客观世界,又融入了艺术家的主体精神,是艺术主题的载体。

 ②题材对艺术作品有着重要意义。

 ③题材选择上就透视了明确的政治态度和阶级情感

 ④题材并不能决定主题,选择什么样的题材固然很重要,更重要的却是艺术家的态度和思考。

 主题:也叫主旨、中心思想,它是艺术作品吕蕴藏的主要思想内涵,是艺术作品的灵魂。这里的思想内涵并不是现成的思想而是艺术家对社会自然生活的独立思考。 ①任何作品都有主题,但主题不一定就 是一种明确的思想,它来自于艺术家对题材的深刻体验与独到思考,隐迹于艺术作品的形象之中,可能是一种思想,也可能是一种意趣、一种情感经验、一种美学发现以及各种各样的人生感悟、玄思妙想等,艺术主题和艺术家的人生经验、美学趣味、生活际遇以及性格特征等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 ②新的艺术主题的出现使世界变得更为丰富是一种新的质的拓展。

 ③艺术主题往往不是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的,它具有模糊性与形而上的美学品质。 ④艺术主题的丰富性与深厚度是伟大作品的条件。

 细节:是艺术作品中具体的人物动作、生活场景与情境的精确描绘,它是完成艺术表达的重要手段。艺术作品往往通过富于包孕性细节揭示艺术的内蕴。艺术是由细节构成的,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

 情节:一般出现在传统叙事作品里,影视等艺术样式也常常以情节构成作品的主体,推动故事发展。情节不仅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而且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而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层次

1、艺术语言:用以完成艺术表达的独特媒介。

①每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特殊的艺术语言,由此形成了艺术语言的差异性与独特性。②艺术语言成功与否,要看它是否成功地塑造了艺术形象。③艺术语言也有创生、发展与衰落、更新的过程。

④艺术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艺术语言是感性的、审美的,科学语言是理性的、实用的。艺术语言拥有具体可感的形象,包含着主观情感和美学倾向,它的功能不是说明,而是表现;科学语言一般是用理性的抽象语言来说明一件事情,表述是客观的,不夹杂主观感情,它的功能是说明而不是表现。

2、艺术形象:是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创造出来的形象,是具体可感性与概括性的统一。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

3、艺术意蕴: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第三节、典型与意境

1、典型:使之艺术作品中塑造成功的人物形象。

2、意境:所谓艺术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形象的有机统一。同时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

3、艺术中典型与意境的异同。共同之处:

⒈ 同属于美学范畴。

⒉ 均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在意蕴。

⒊ 在被欣赏接受时,都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充分地调动起欣赏者的理想和想象,激发起欣赏者投入再创造的状态之中。不同之处:

⒈ 各自的含义不同。

⒉ 在艺术作品中的侧重不同。

典型以再现为主,注重写实,以人物塑造见长,比较直接地反映生活;

意境以表现为主,注重抒情,以情景交融的画面见长,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比较间接。⒊ 具有不同的特征。

典型的特征主要体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典型的意义更多诉之于人的理性思考。

意境的特征主要表现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更能激发起人的美好联想。意境的价值更多引发人的情感联想。⒋ 二者在审美效应上有一定的差别。

第四章 艺术创作

第一节、艺术创作过程

1、艺术体验:是指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是生活在心灵里的积淀。他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艺术体验一般分为自发艺术体验和自觉艺术体验两种形式。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没有艺术体验就不可能进行艺术创作。

2、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在深入观察体验,思考生活的基础上,加以选择,加工,提炼,组合,融汇艺术家的想象,感情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主体与客体统一,形象与本质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

3、艺术传达:指在艺术体验和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运用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作品。艺术传达是艺术创作过程的最后完成阶段。第二节 艺术创作心理

灵感: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式思维状态,是创作的发现与飞跃,常常伴随着迷狂情感。灵感的特征是突如其来、稍纵即逝、高度亢奋。灵感是长期思考、勤奋工作的结果。直觉:是指不经过逻辑推理而直接抵达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艺术创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艺术家往往具有发现的目光,穿越逻辑之网直达事物的中心,提练出独特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象。

第五章

艺术家

第一节、艺术家的身份

1、非职业艺术家:世界上出现最早的艺术家都是非职业艺术家,他们不是以艺术作为谋生的手段,但他们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出现的人数和作品的丰富性,都超过了职业艺术家。原始艺术家、民间艺术家大多是非职业艺术家。

2、职业艺术家:他们以艺术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艺术作品大多是为艺术品的购买者创作的,通过艺术市场进入艺术消费系统。

3、艺术家的社会地位

艺术家是艺术美的创造者与情感代言人,是个人与民族心灵的记录者与表达者,反过来又塑造着民族未来。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艺术家的价值就越大,地位就越高。第三节 艺术家的修养

1、艺术技巧:是在长时间的艺术实践中艺术经验的积累,通过对艺术经验的继承可以迅速掌握艺术技巧。艺术技巧是完成艺术创作的最终手段。艺术技巧发展到今天,逐渐走向专业化与复杂化,要求艺术家必须掌握自己所从事的艺术样式的艺术技巧,才能熟练地运用在艺术创作中。艺术技巧是不断发展的。

2、文化修养:艺术家要想创造出真正的作品,不仅需要艺术技巧,还应该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艺术家的文化修养并不等同于学者的专门研究,而更像一个杂家,因为研究与创作终究不是一回事。艺术家的文化修养也并不都来自于书本。文化修养越深厚,艺术之路越宽阔。第四节、艺术家的创造精神 1、艺术家的创造精神

艺术就是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艺术。

艺术家的创造精神是指艺术家在艺术活动里所呈现的原创性,在艺术作品里就表现为独创性,它可以表现在情感内涵的发现,常常是新的思想、情感、气质、精神或人生经验。也可以表现为形式美学的创造,更多地呈现在艺术家的艺术风格里,这是情感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创造是艺术的生命,创造精神是艺术家的灵魂。

第六章 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第一节 艺术风格

1、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固性的创作个性与艺术特色。艺术风格既是一种个人风格,也可以是集体风格,如时代风格、民族风格、流派风格、阶级风格等。只有成熟的艺术家和艺术品才有自己的风格。

2、艺术风格特性

(1)独特性:独特性是艺术风格的灵魂,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在于它为艺术史提供了新的创造,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出现,使艺术史变得更为丰富,人类艺术更为绚烂多彩。

(2)稳定性:稳定性是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特性,一种艺术风格一旦形成,它就会在一定的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指主体风格的大致相近。

(3)多样性:指个体艺术家在一生的艺术创作中所创造的多种艺术风格,更是指艺术风格本身的多样性。第二节

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

1、艺术流派:指艺术史上一些思想观念、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群体。艺术流派并不是自古就有,而是随着艺术史的推进而生成的。

2、艺术流派的命名方式:

 以艺术大师的名字来命名

 以艺术流派或艺术家所产生的地区命名。

 以艺术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艺术主题或艺术题材命名。

 以艺术流派诞生的杂志、社团、图书或特定的活动和标志来命名。

3、艺术流派的形成主要是两种方式自觉的与自发的。

 自觉的艺术流派:指艺术思想与艺术趣味相近的艺术家自觉结合在一起,成立组织,发表宣言,创办杂志,宣传自己的艺术思想与美学主张,为了达到目的,还与其他组织论战。

 自发的艺术流派:指艺术家在创作时并未意识到要创立艺术流派,没有艺术宣言或组织,有些同一流派的艺术家甚至都不认识。但是,由于艺术风格、艺术思想、美学主张与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相近或相似自然形成了艺术流派。

4、艺术流派之间的竞争是艺术发展所必须的。繁荣的艺术时代绝不是独家艺术流派的一枝独秀,而是众多艺术流派的万花争妍。

5、艺术思潮指在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影响下,发生在艺术领域里的重要美**流和创作倾向。

6、艺术风格是指艺术作品所呈现的美学特征,艺术流派指艺术风格相近的艺术家集团,而艺术思潮则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艺术潮流。艺术流派有自己的艺术风格,但艺术风格并不就是一个艺术流派,更不是一种艺术思潮。一个艺术流派可能成为一种艺术思潮,但是,一种艺术思潮常常包含多种艺术流派与艺术风格。

第七章 艺术接受

1、艺术鉴赏的性质与特征

艺术鉴赏是指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过程。它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与复杂的心理机制。艺术鉴赏是艺术家与艺术观众之间的双向交流,是观众的审美再创造。2、艺术鉴赏的素质——艺术鉴赏力

艺术鉴赏力就是进行艺术鉴赏的能力。这种能力既有天赋的因素,更是后天培育的结果。艺术鉴赏力首先是指人们的艺术感受力。其次,艺术鉴赏力要求观众既需要健全的主体精神,又需要丰富的艺术知识。再则,艺术鉴赏力的培育需要一定的艺术鉴赏经验的积累以及社会文化修养。

3、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是艺术接受的高级阶段,也是艺术生产的重要活动。它是关于艺术作品的评价,伴随着艺术诞生而出现,拥有久远的历史。在艺术作品传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批评是艺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艺术批评的性质与功能

 艺术批评是以艺术理论为指导,对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进行分析、总结、评价的活动。 艺术批评以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为对象。 艺术批评是艺术接受的一个环节。

 艺术批评与艺术理论、艺术史等艺术学其他学科一样,属于人文科学范畴。

5、社会历史批评:以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为基准评价艺术的一种批评形态。

6、心理学批评:指借用现代心理学成果对艺术作品或艺术家的心理进行分析,从而探求艺术作品原型、真实意图与内在架构的一种批评方法。

7、艺术消费对于艺术的影响

 对于艺术家来说,艺术消费为艺术家摆脱经济依赖、争取人格独立提供了平台,艺术家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作品生活,获得创作自由。

 对于受众而言,艺术消费丰富了精神生活,提升了生活质量使平凡的日子过得色彩斑斓。

 艺术消费刺激了艺术生产,也改变了艺术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方式取代传统创作过程,艺术个性削弱,感官刺激和程式套路强化,复制成为艺术的常规策略。

 艺术消费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把艺术从权力的怀抱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又把艺术推给金钱。

第九章

艺术功能与艺术教育

第一节

艺术功能

1、艺术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审美价值为中心的审美娱乐、审美认识和审美教育三个方面:

• 审美娱乐: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达到心灵自由、精神愉悦的效果。审美娱乐功能是一个宽阔的领域。• 审美认识:指人们在艺术鉴赏中获得的对社会、自然、人生以及哲学、宗教等方面的认识。

• 审美教育功能:指人们在艺术鉴赏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某种思想、观念、情感或倾向等方面的影响。

2、艺术的实用功能也不可忽略。

3、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审美认识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截然割裂。其中,审美娱乐是艺术最基本的功能。没有审美娱乐,审美认识和审美教育也就失去了立足之地。艺术的本性在于审美特征,失去了审美价值也就失去了艺术存在的支点。所以,艺术的社会功能必须尊重艺术的审美特性。第二节

艺术教育

1、艺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只有在艺术里,人类才能获得自由与解放。艺术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审美教育,美育的中心是艺术教育。2、艺术教育与艺术人生

狭义艺术教育:指专门艺术人才的培养。

广义的艺术教育指大众艺术教育。他们不以谋生作为艺术手段,而以艺术培育美的心灵,提高自身素质。

3、艺术教育包括的三个方面

一是艺术理论学习,二是艺术作品欣赏,三是艺术创造训练。

艺术理论教程教案 第2篇

第一讲:新疆基本概况

周次:第1周 时间:90分钟 节次: 2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 讲授,师生互动 教学地点:教室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新疆基本概况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新疆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物产资源、战略地位,《教程》课的主要内容,掌握学习本门课程的要求和方法,2、能力目标:能够明确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 新疆基本概况

<二>《教程》的学习目的和意义 <三>《教程》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新课:由《我们新疆好地方》这首歌,提出问题:“你了解新疆吗?”

(一)学生讲述新疆情况,教师总结补充。分四个方面: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物产资源、战略地位。(对照中国地图进行)

(二)从新疆民族、宗教基本情况及战略地位及,指出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三)《教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

四、学习思考题: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新疆当前的区情,谈谈学习《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的时代意义?

五、课后分析小结:

专题二 了解新疆历史 增强国家认同

第一讲: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周次: 第2周 时间:90分钟 节次: 2节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 讲授式、师生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地点:教室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

1、国家与国家主权

2、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基本观点以及构成现代国家的要素。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史。

2、能力目标:能够从现代国家构成要素理解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 国家主权

<二>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与西欧单一民族国家的不同 <三>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特点。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新课:从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和中菲黄岩岛事件看国家主权问题

(一)国家与国家主权

1、国家的形成及基本特征。

2、国家的构成要素。

3、国家主权(案例)

(二)多民族国家是当代世界民族国家的常态

1、国家与民族的区别和联系

2、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与西欧单一民族国家的不同

(三)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简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史(学生讲,教师总结)

2、中国是各民族的中国。(案例)

四、学习思考题:

<一> 国家主权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 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与西欧单一民族国家的不同是什么?

<三> 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五、课后分析小结:

专题一 了解新疆历史 增强国家认同

第三讲 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治理

周次: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 讲授式、师生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地点:电教室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

1、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

2、清末至民国新疆的政局

3、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掌握历代中央政府对新疆的治理情况,2、能力目标:能够从国家主权四个方面理解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 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

<二> 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 <三> 西域和新疆的涵义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悬泉汉简的发现证实西域都护府的设立

(一)、西域

(二)、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的行政管理。

(三)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设立的军事机构与驻军

四、学习思考题

为什么说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五、课后分析小结

专题一 了解新疆历史 增强国家认同

第四讲 新疆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周次: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 讲授式、师生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地点:电教室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

1、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

2、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

3、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4、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掌握历代中央政权对新疆行使司法和赋税权的情况,新疆与内地经济文化联系的史实,了解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认同的史实。

2、能力目标:能够从国家主权四个方面理解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 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 <二> 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三> 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一)历代中央政权在新疆实施的赋税制度与法律制度

(二)从张骞出使西域导入: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

(三)新疆与内地的文化交流

(四)新疆各族人民对祖国的认同。

四、学习思考题:

简述土尔扈特部的回归及历史意义。

五、课后分析小结:

专题一 了解新疆历史 增强国家认同

第五讲 昌吉历史沿革

周次: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 讲授式、师生互动式、启发式,教学地点:电教室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

1、新疆与内地的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

2、昌吉历史沿革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掌握新疆与内地经济文化联系的史实,了解昌吉的历史变迁。

2、能力目标:能够认识到新疆与内地经济文化联系是新疆归属中国的物质基础。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 新疆与内地经济文化联系是新疆归属中国的物质基础 <二> 昌吉历史沿革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一)新疆与内地经济文化交流

1、讨论:从一系列的事例看新疆与内地经济文化联系交流的意义

2、教师总结:新疆归属中国最坚实的物质基础---两地经济文化联系(二)昌吉历史沿革

1、历史上的昌吉

2、北庭都护府

四、学习思考题:

新疆与内地经济文化联系对新疆归属中国有什么重要作用?

五、课后分析小结:

专题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第六讲:民族分裂主义与当前的国际局势

第七讲:三股势力的由来及反动本质

周 次:教学第 周 时 间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方式:电教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

1、民族分裂主义与当前的国际局势

2、三股势力的由来及反动本质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民族分裂主义,掌握民族分裂主义的危害性,懂得坚决反对“三股势力”,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重任。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三个势力”的本质,并进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形势宣传。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 民族分裂主义的实质 <二> 维护中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1 从911.事件说起

导入 2 恐怖主义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案例 3 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引起的矛盾

(略讲)

(2)国际形势的影响 图片演示 5 民族分裂主义 理论讲述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主义的主要观点 7 三股势力的影响 8 双泛思想的由来及其本质 论从史出 9 伊扎布特组织介绍 案例陈述 10 新疆的周边环境 事实陈述 11 西方干预

案例讲解 12 反华、分化、西化等反动势力的实质 总结归纳 13 我与祖国的关系 结束语 14 对下节课学习的要求

布臵思考题

四、思考题

<一> 为什么说民族分裂主义是危害祖国统一与安全的主要危险? <二> 面对地图,你知道在国家安全方面祖国面临怎样的国际国内形势?

五、课后分析及小结

专题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第七讲:

1、三股势力的由来及反动本质

第八讲:

2、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周 次:教学第 周 时 间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方式:讨论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

1、民族分裂主义与当前的国际局势

2、三股势力的由来及反动本质

3、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4、讨论的主题:面对地图,根据新疆形势,你知道在国家安全方面祖国面临怎样的国际国内形势? 我们该如何办?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和认识民族分裂主义,掌握民族分裂主义的危害性,懂得坚决反对“三股势力”,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重任。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三个势力”的本质,并进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形势宣传。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 民族分裂主义的实质 <一> 维护中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1、讨论的主题:面对地图,你知道在国家安全方面祖国面临怎样的国际国内形势?

2、教师对该主题讨论的意义进行阐述。中国周边已经围绕着俄罗斯、朝鲜、印度、巴基斯坦四个有核国家,再加上日本,此种潜在威胁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面对的;东海与日本有钓鱼岛及海上油气之争,南中国海有南沙各岛屿被越南、菲律宾、印尼侵占,西南有印巴、阿富汗等国局势紧张; 国内以台独、藏独、疆独为代表的分裂主义,活动猖獗。

3、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一人负责,小组讨论有记录。

4、小组代表作主要发言,发言要有提纲

5、学生根据发言人的内容谈想法、提问题

6、教师的引导

7、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8、通过本专题学习,我们该如何做?

四、思考题

<一> 为什么说反对“三股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和复杂的?

探究式学习归纳学习

布臵思考题

<二> 通过本专题学习,我们该如何做?

五、课后分析及小结

专题三:中华民族一家 第九讲:中国的民族概况

共建美好家园10

第十讲:新疆民族发展史概述

周 次: 时 间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方式:电教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

1、中国的民族概况

2、先秦至明时期新疆民族发展演变的情况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56个民族的概况和民族分布特点;新疆自先秦至明的主要民族及发展概况;

2、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新疆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 教学重点

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状况

2、先秦至明时期新疆民族发展演变的情况 <二> 教学难点:游牧民族的迁徙与定居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一)、中国的民族概况

1、导入新课:除汉族外,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和人口最少的民族分布是哪两个?

2、中国的56个民族中上百万的少数民族介绍

3、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状况

(二)、新疆自先秦至明主要民族的发展演变

导入:同学们知道新疆昌吉呼图壁的康家石门子岩画是古代的什么民族留下的吗?(塞人)(提问)

1、新疆古代居民的种属和族属(课件展示)

2、先秦至秦汉时期的西域民族

3、魏晋至明时期的西域民族(重点讲回鹘及西迁)

4、游牧民族的迁徙与定居

四、思考题

<一> 简述先秦至明新疆主要民族的概况

<二> 我国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状况如何?

五、课后分析及小结

专题三:中华民族一家 共建美好家园

第十讲:清代至民国时期新疆的主要民族

第十一讲: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周 次: 时 间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方式:电教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

1、清代至民国时期新疆的主要民族

2、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清代至民国时期新疆的主要民族,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2、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新疆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 教学重点:

1、清朝至民国时期新疆各民族的状况

2、当代新疆民族分布的特点

<二> 教学难点:

1、新疆近代以来民族格局的形成(清代新疆汉族的主要来源)

2、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1、清至民国时期的新疆民族格局(图片演示)

2、当代新疆各民族概况

3、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特点

4、新疆民族历史发展的启示

5、正确认识新疆民族历史的发展,戳穿民族分裂分子的谎言(总结归纳)

6、学生提前准备下节课内容(学生查阅资料、准备下节课的民族文化交流)

四、思考题

<一> 清代至民国时期新疆的主要民族及分布状况 <二> 怎样正确认识新疆民族发展的历史

五、课后分析及小结

专题三:中华民族一家 共建美好家园

第十二讲:新疆13个世居民族文化交流

周 次: 时 间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方式:讨论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

1、民族的风俗、礼仪、宗教、节日等

2、民族的婚礼葬俗

3、民族的科学文化成就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新疆13个世居民族的历史演变,发展状况,风俗习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等。

2、能力目标:懂得民族的风俗习惯,能够分析提炼出民族风俗礼仪之中的优秀部分,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教学重点:各民族的风俗礼仪

教学难点:认识民族文化的精华,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1、讨论的主题:新疆13个民族文化交流

2、教师对该主题讨论的意义进行阐述

3、学生分成13个小组讨论,每组查阅一个民族四方面的内容,选出组长发言

根据所讲内容当堂打分,每组讲完后,学生补充没讲到的内容,正确的给加分(探究式学习)

4、小组代表作主要发言,交流有发言稿

5、按一下顺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汉族、满族、蒙古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锡伯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

6、学生根据每组的情况打分,教师打分,综合二者,得出最后成绩,组长比组员多5分

7、教师的总结

四、思考题

通过本次讨论学习,结合实际,说说我们该如何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做民族团结的典范?

五、课后分析及小结

专题三:中华民族一家 共建美好家园

第十二讲: 新疆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周 次: 时 间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方式:电教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新疆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新疆先秦时期至清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帮助学生明确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聚居与开发的地区,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新疆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共同开发和保卫了这片领土,共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热爱伟大祖国,建设家美好家园”的情感。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教学重点:清代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教学难点:各民族在经济开发中的交流、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新课: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历史上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1、先秦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2、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3、唐宋元明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4、清朝时期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四、思考题

<一> 举例说明清代新疆各族人民对新疆的开发 <二> 清代昌吉地区的农业开发

五、课后分析及小结

专题四:掌握民族理论、解析现实问题

第十三讲:民族问题的实质及特点

周 次: 时 间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方式:电教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民族问题的实质及特点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规律,只要民族存在就会有民族问题。

2、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和原则。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3、素质目标:正确区分民族问题,认清民族问题的实质

二、教学重点 <一> 民族的概念;民族问题的涵义。<二> 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教学难点:<一> 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因素。

<二> 民族问题的特点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新课:由苏联的解体和巴以争端导入 <一>、民族的形成

1、民族的概念

2、民族形成的途径、规律、条件 <二>、民族的发展

1、民族发展的基本因素

2、民族同化及特点

3、民族融合及特点

<三>、民族的消亡的条件和一般规律

1、民族消亡的时间

2、民族消亡的条件

3、民族消亡的途径与一般规律 <四>、民族问题是一种社会现象

1、民族问题的涵义

2、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因素 <五>、民族问题的特点及其表现

1、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

2、民族问题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表现

概括为6个特点:即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普遍性、敏感性、国际性特点。

四、课后分析及小结

专题四:掌握民族理论,解析现实问题

第十四讲: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周 次: 时 间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方式:电教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总问题的解决。

2、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和原则。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一>、民族问题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二>、解决民族问题与发展社会经济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一>、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二>、民族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辩证关系。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所讲内容民族问题的六大特点

<一>、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

1、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联系

2、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区别 <二>、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发展与民族问题的主从关系

2、正确理解和把握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的辩证关系。<三>、民族问题的解决有利于社会总问题的解决

四、思考题

<一>、怎样理解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二>、民族问题的解决为什么只有在解决整个社会总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解决?

五、课后分析小结

专题四:掌握民族理论、解析现实问题

第十五讲: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第十五讲:“三个离不开”思想的认识 第十六讲“两个共同”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周 次: 时 间 授课时数:3课时 教学方式:电教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

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2、“三个离不开”思想的认识

3、“两个共同”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深入理解“三个离不开”思想以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民族工作主题的思想,是我们党对民族平等和团结基本理论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新发展。

2、能力目标: 教育学生自觉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以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为维护和增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在社会交往中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懂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自觉承担起维护,发展民族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

二、教学重点:

<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二>、“三个离不开”思想的认识 <三>、“两个共同”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一>、如何准确全面地理解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理论 <二>、如何深入阐述“两个共同”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三>、从国家、青少年两个角度掌握如何加强民族团结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新课:以宋祖英的歌曲《爱我中华》导入新课 <一>、共创历史、缔造祖国

我国的民族分布体现了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祖国辉煌灿烂的历史 <二>、民族平等、和睦共处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基本观点

1、民族平等的概念:

2、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的基本观点

3、我国的民族平等的主要特点 <三>、风雨同舟 团结共进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

1、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的基本观点

2、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

3、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实践

4、坚持民族平等,维护和增强各民族大团结

5、影响民族团结的四个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和国外因素

6、坚持“三个离不开”的思想(1)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及其由来

(2)“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对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科学总结(3)“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是民族平等、团结理论的新发展(4)巩固和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7、坚持“两个共同”,构建和谐社会(1)、“两个共同” 新论断的科学内涵(2)、必须牢牢把握新世纪民族工作的主题(3)坚持“两个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走进西部 喜看发展

国家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就(以新疆为例)学生讨论 <五>、从我做起 共创辉煌

学生讨论: 做为一个昌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怎样才能为本地的民族团结和经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呢?

四、思考题

<一>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什么? <二> 如何维护和增强各民族的大团结?

<三> 当前在我国坚持“三个离不开”思想的重要性何在?

五、课后分析和小结

专题五 民族区域自治 国家基本制度

第十七讲: 民族区域自治

周次: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2 教学方式: 讲授 教学地点:电教室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

1、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懂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从而更好地宣传和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原则 <三>、自治权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新课:当今世界200多个国家是由2000族组成的,能否处理好民族问题成为国家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如俄罗斯、印度都深受民族问题的空扰,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和睦相处。这得益于我们独具特色的处理民族问题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涵义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新疆、昌吉)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原则和类型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行政级别、自治机关、自治权。(课前要求学生分组查寻自治权的体现,课堂讲述)

四、学习思考题:

<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体现在那些方面?

五、课后分析小结:

专题五 民族区域自治 国家基本制度

第十八讲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周次: 时间: 节次: 授课时数:1 教学方式: 讲授 教学地点:电教室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新修改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特点。

2、能力目标:能够理解国家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制度的措施,从而更好地宣传和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

<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1、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2、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

3、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

四、学习思考题:

<一> 新修改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二> 为什么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五、课后分析小结:

专题六:追忆宗教演变 树立科学信仰

第十九讲:新疆宗教演变史

周 次:教学第 周 时 间 授课时数:课时 教学方式:电教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

1、外来宗教传入前的新疆原始宗教

2、外来宗教传入新疆

3、新疆多种宗教并处格局的演变

4、当代新疆宗教的概述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新疆的原始宗教,以及新疆历史上所流行的各种外来宗教;祆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在新疆传播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了解多种宗教并存格局的形成,以及所经历的三个阶段的发展与演变。

2、能力目标: 掌握新疆多种宗教发展演变的历史,明确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历史上曾有多种宗教在这里传播和发展,从而能正确认识新疆的宗教演变史,识破境内外敌对势力的谎言。

3、素质目标:了解新疆宗教的演变史,明确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二、教学重点:伊斯兰教与佛教在新疆的角逐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佛教在新疆的角逐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图片展示,问:以上是与宗教相关几种图片,你能说出是那几种宗教吗? <一>、外来宗教传入前的新疆原始宗教(教授)原始宗教后期的宗教—萨满教

<二>、外来宗教传入新疆(教授、视频播放)重点:佛教传入新疆,多种宗教并处格局的形成 <三>:新疆多种宗教并处格局的演变(重点 讲授)

伊斯兰教传入新疆

伊斯兰教与佛教的角逐

<四>、当代新疆宗教的概述(学生教授)

四、思考题:

新疆多种宗教演变大约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五、课后分析及小结

专题六:追忆宗教演变 树立科学信仰

第二十讲: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

周 次:教学第 周 时 间 授课时数: 教学方式:电教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

1、宗教的本质

2、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等的关系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掌握宗教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揭示宗教的本质和社会作用。

2、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宗教的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正确理解宗教的社会本质和社会作用;正确理解宗教与民族是相互区别的社会范畴

3、素质目标: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用今天所学的宗教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思想,去分析和认识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政治、文化现象。

二、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在人类的历史当中,许多国家和民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保“政教合一”的社会体制,在这样的社会当中,宗教信仰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可见,宗教和民族的联系非常密切,那么什么是宗教?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宗教有哪些社会作用?现在我们开始学习宗教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

(一)宗教的本质

1、宗教的起源(讨论)

最初的宗教是怎样出现的?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学生阅读、讨论)

2、宗教的本质

教师:所有的宗教都盲目地信仰和崇拜鬼神。其实,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鬼神,宗教的神鬼观念只不过是人们自己编造想象出来的东西。那么这是否意味着 宗 教的神鬼观念是无中生有呢?(媒体显示)议一议:

如果鸟有上帝的话,鸟的上帝一定是有羽毛的--恩格斯(学生议论)

3、宗教的社会作用

宗教是一种神化的社会意识,它有其独特的社会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它同其他的 社会意识一样,从它产生起,就以一定的方式对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了深远和复杂的影响。只要宗教存在,它的社会作用就存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宗教对社会的作用程度不同。那么它有哪些消极作用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学生议论后

(媒体显示)伊朗宗教与国家权力的冲突 这段视频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进一步分析:

(二)宗教与民族、风俗习惯等的关系

(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讲授宗教与民族、宗教与风俗习惯、宗教与迷信的关系)

四、思考题:

五、课后分析及小结

专题六:追忆宗教演变第二十一讲:马克思主义宗教政策

树立科学信仰

周 次:教学第 周 时 间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方式:电教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

1、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能力目标: 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政策,作为一名高职生应时刻要求自己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拥护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使学生懂得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是一致的。

3、素质目标:学习该部分知识,学生应该明确宗教无小事,正确理解和执行宗教政策对社会主义建设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马克思主义宗教政策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在阿富汗关塔那摩美军监狱,为了“惩治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囚徒”,美军把《古兰经》放进厕所,甚至将《古兰经》冲入便池事件。你如何看待此事件?

(一)、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思 考:你认为什么是宗教信仰自由

2、结合材料发表自己对宗教的看法

3、宗教将长期存在的原因分析(教师讲授)

4、注意划清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自由” 的界限。(老师讲清楚)讨论:为什么要禁止在校学生从事宗教活动和穿戴宗教服饰呢?

(二)、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1、国家保护正常合法的宗教活动,但是也打击非法宗教活动。那么请你举例:哪些活动是国家保护的宗教活动,哪些是国家打击的宗教活动?

2、材料分析:引出管理宗教的方法

(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材料---那么请思考,能不能做到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呢?

四、课后分析及小结

专题六:追忆宗教演变 树立科学信仰

第二十一讲:崇尚科学精神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

周 次:教学第 周 时 间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方式:电教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

1、科学认识世界、自然、生命和社会现象

2、坚持科学无神论的世界观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坚持科学无神论,树立科学世界观。

2、能力目标: 认识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树立科学世界观,让学生学会区分正常的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让学生区分封建迷信活动和群众中一般迷信思想和迷信行为的区别。

3、素质目标:可着重从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需要角度进行分析说明,让学生能做到不仅自己不迷信,而且还要宣传科学理论知识。

二、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宗教政策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宗教政策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导入:学生举例:现如今哪些现象科学无法解释?

讨论: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那就是意味着世界是存在神灵的? <一>、科学认识世界、自然、生命和社会现象(教师讲授)

1、科学认识世界——世界是物质的

2、科学认识自然现象——自然界是有规律的

3、科学认识生命现象——生物是进化的

4、科学认识社会现象——社会发展也是有规律的 <二>、坚持科学无神论的世界观(讨论)

四、思考题

如何理解先进科学技术是抵制宗教渗透的有利武器?

五、课后分析及小节

专题七 民族文化多元 兼容并蓄发展

第二十二讲: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第二十三讲: 新疆精神

第二十四讲: 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

周 次:教学第 周 时 间: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方式:电教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

1、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2、新疆精神

3、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文化的涵义和特性,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观点;了解新疆精神的内涵和其重大意义;正确认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2、能力目标:能够理解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学生对新疆精神的认同感。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基本观点 <二>、新疆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三>、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1、导入:从西夏的消亡,看文化的重要性为引言

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1)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讲授(2)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观点 讲授

从诸子百家和文艺复兴看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 案例讲解

(提问)

3、新疆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讲授

4、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

(1)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讲授(2)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与交融

农业文化、牧业文化、渔业文化 图片演示

多种语言、多种文字、多种宗教 图片演示(3)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文化认同——犹太人是个好老师 案例陈述

5、中华民族文化的实质 总结归纳

6、对下节课学习的要求 布臵思考题

四、思考题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有哪些基本观点? <

二、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文化是多元一体?

五、课后分析及小结

专题七 民族文化多元 兼容并蓄发展

第二十五讲 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周 次:教学第 周 时 间: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方式:电教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了解我国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的基本概况;掌握党和国家对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的基本政策。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理解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性,自觉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我国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的基本概况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和风俗习惯政策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步骤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1、导入:从西夏的消亡,看文化的重要性为引言 提问

2、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1)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讲授、学生发言

(2)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讲授

(3)党和国家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 讲授(4)双语教学之利弊 学生讨论

3、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1)《十二木卡姆》与《玛纳斯》 视频

(2)国家为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所作的主要工作 讲授

4、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1)民族风俗习惯的产生和形成 讲授

(2)党的民族风俗习惯政策 讲授(3)你、我、他——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5、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教卫生事业 讲授

6、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 总结归纳

7、对下节课学习的要求

布臵思考题

四、思考题

<一>、如何看待学习通用语言与适用本民族语言的关系? <二>、党和国家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内容是什么?

五、课后分析及小结

专题八:实现跨越发展 促进共同繁荣

第二十六讲: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周 次:教学第 周 时 间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方式:电教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 教学内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 <二> 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了解新疆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城乡、区域、民族之间协调发展,领会新疆发展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

2、能力目标:能自觉坚持并宣传科学发展观,为将来建设新疆学好本领,为建设和谐新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学习的自觉意识。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1.导入:以科学发展观为引言导入。(提问)2.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问)3.坚持全面发展。(联系实际)4.坚持协调发展。(联系实际)

5.建设新农村,缩小城乡、地区差距。(联系实际)6.新疆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7.西北民族地区及新疆生态环境及资源的重要性。(讨论在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如何走出特色来)8.人口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意义。9.新疆发展中的国家扶持、兄弟省市支持。结束语:自力更生,才有后劲。10.布臵思考题。

四、思考题

为什么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五、课后分析及小结

专题八:实现跨越发展 促进共同繁荣

第二十七讲:两个共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二十八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周 次:教学第 周 时 间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方式:电教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

1、实现跨越发展,建立和谐民族关系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现阶段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新疆存在的差距、民族问题的表现,深刻理解发展是解决少数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使学生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稳定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了解乌昌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2、能力目标:懂得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维护和增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新型的民族关系,建设全面小康、和谐中国的重要方面。能分析新形势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稳定与发展中的作用,积极准备为新疆、乌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二>、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一>辩论:新疆科学发展:引进知识重要还是引进资金更重要? 正方:新疆科学发展引进知识更重要 反方:新疆科学发展引进资金更重要

赛事规则及流程

一、主席致辞

二、比赛阶段

开篇陈词、攻辩、自由辩论、总结陈词

三、观众提问

四、评判团评议裁决

五、评委分析、点评赛况。

六、主席宣布比赛结果。

七、教师点评。

<二>.1、导入:以历史上的屯垦戍边导入。(提问)

2、介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组建。

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稳定中的作用。

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四、思考题

根据新疆现状谈谈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任务?

五、课后分析及小结

专题八:实现跨越发展 促进共同繁荣第二

十九、乌昌的经济发展和展望

周 次:教学第 周 时 间 授课时数:2课时 教学方式:电教

一、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教学内容:乌昌的经济发展和展望 <二>、培养目标及素质能力: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乌昌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2、能力目标:积极准备为新疆、乌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3、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学习的自觉意识。

二、教学难点和重点 解读昌吉十二五规划。

三、教学步骤及方法

1、乌昌经济发展现状。(联系实际)

2、乌昌经济发展展望。

艺术理论教程教案 第3篇

由于音乐网络传播的“自来水效应”, 音乐似乎失去了它固有的神秘感、偶像感、亲切感和情感属性, 音乐随手可得, 音乐信手拈来。音乐,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大众娱乐俱乐部里, 人们都可以随便地撕裂它、扭曲它、嘲弄它、调戏它和侮辱它。当人们沉浸在“江南style”的疯狂中时, 极端的音乐商业化追求确实是成功了。但是, 它反映了一个明显的现实:人们的音乐审美观念已经彻底变了, 人们的音乐审美需求已经彻底变了, 音乐美的尺度已经彻底变了, 音乐生命的生态环境已经彻底变了。

如果没有音乐传播媒介在当代的发展, 也许我们的音乐受众还是如上世纪的机关食堂、学校食堂的人们一样, 接受强制性的、单调的饮食灌输;而今天的音乐受众, 如同食客进入各种餐厅和自助餐厅, 本能性地进行多种选择。在人们的选择行为中, 你会看到, 音乐受众中有一个最庞大的、支配性的群体, 他们左右着音乐文化的产业走向、审美走向、道德伦理走向, 而这一系列的“走向”, 又在制造出、生产出更庞大的受众群体。

音乐传播学, 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科学, 它应当就在以上这些宏观现实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从而形成与音乐的传播现象紧密相关的知识体系。为此, 《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的第一章, 是关于音乐传播学最基础的认识阶段, 它和音乐社会学有基本相似的交叉面:认识音乐传播的一般现象及其本质, 在此基础上了解人类音乐发展至今所叠加的所有音乐传播媒介以及这些媒介的特性。在本教程的第二章, 是关于音乐传播基本理念的确立阶段。在这一章中, 要使读者们认识到, 音乐传播学, 是一个认识音乐传播现象、深究音乐传播本质、实施音乐传播教育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其一, 音乐传播是人的社会行为、社会目的和手段, 音乐传播在音乐的社会存在中, 具有普遍意义, 音乐传播现象在不断地发展;其二, 音乐传播过程所产生出来的社会现象, 是一门新兴学科——音乐传播学重点研究的对象;其三, 音乐传播教育是适应当代社会人才需求的高等教育新型专业类型。这三方面体现着音乐传播概念内涵不同的层面, 体现着音乐传播概念的科学性。但是, 在这不同的层面上, 其概念的内涵有区别, 也有联系。区别在于, 以上三个层面, 分别体现着音乐传播的“现象”、“本质”和“操作”运用;联系在于, 音乐传播的“现象”、“本质”和“操作”运用三方面, 是音乐文化和音乐作品生存、流传的基本前提。为此, 这一章讨论的目的在于:对于音乐传播, 我们既要熟知, 也更要深知。

一、关于创新性观念

《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的第三章“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是我们对音乐传播现象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这一章中, 我们观察了多种音乐传播所体现出的时空现象, 并提出了四种全新的概念:音乐传播的“信道”方式、音乐传播的“零信道”方式、音乐传播的“盲信道”方式、音乐传播的“网络信道”方式。基于这四种信道方式, 我们看到了这些概念的相互联系, 这些相互联系形成了音乐传播时空关系的两个效应, 即“时空同向效应”和“时空反向效应”。

所谓时空同向效应, 是指在原始音乐传播、古代音乐传播或民间音乐传播 (“信道”或“零信道”) 中, 传播空间距离的扩大, 伴随着时间跨度的扩大, 传播空间和传播时间呈正向联系。在这种音乐的时空传播中, “信道”的技术含量低, 传播人的体力含量高, 但是, 传播是透明的, 非强制性的。而在当代的时空反向效应中, “盲信道”和“网络信道”传播的空间距离从逐步扩展到极度扩展, 传播的时间跨度从逐步缩小到极度缩小, 并可能趋近于零, 传播空间和传播时间呈反向联系。此刻, “信道”的技术含量高, 传播人的体力含量低, 但是, 传播是不透明的 (假象透明、非即时回流、参考性回流或假象性回流) 、强制性的。

在这个观察与认识的过程中, 我们已产生了一系列可供进一步思考、讨论的新认识、新观点。比如音乐录音的本质问题、音乐作品的时空属性问题、四种信道传播的本质差异问题等等。

在此教程的第四章, 我们是以音乐的著作权问题为切入点来讨论音乐传播活动中一个带普遍性的问题——音乐传播的规则问题。音乐传播规则, 是在现当代音乐传播链上各环节运转的“操作规则”, 是音乐传播链上所形成的音乐文化产业的“游戏规则”, 人们也可以把它比喻为“比赛规则”。它是人与人之间从事社会性活动时所遵循的一项最根本的、公平的原则和规范。在人类的文明时期, 尊重个人的音乐艺术创造和个人对创造产品的拥有权和处理权, 将对健康、正常的音乐传播活动和个人的创造性发展, 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天, 正因为有了“游戏规则”, 在音乐文化中, 人们才乐于生产, 安心创造, 人们也才可能循规蹈矩, 遵章守法, 促进音乐传播的和谐运行与良性发展。我在前面说过, 音乐,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大众娱乐俱乐部里, 人们都可以随便地撕裂它、扭曲它、嘲弄它、调戏它和侮辱它”, 其实, 这就是说, 除了内容、形式的低俗倾向外, 也包含了人们践踏“游戏规则”、践踏音乐著作权法的意思。

在大量的音乐著作侵权纠纷的案例观察与分析中, 我们会发现一个本质的规律, 这就是:音乐传播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表现出的非良性互动关系甚至是恶性互动关系, 本质上只涉及两方——音乐著作权人一方, 音乐传播把关人一方。这种互动关系的起源, 均是在各种形式的音乐传播链条中, 相对应的音乐传播把关人对音乐著作权人施害——侵犯他们在音乐著作权上的各种权利: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获得报酬权等等。在音乐传播链条中, “音乐著作权人——音乐传播把关人——音乐受传者”这三个具有意识的主体环节, 是音乐传播活动中具支配性的环节, 这三个环节的互动关系非常重要。如果音乐著作权人与音乐传播把关人之间在传播过程中处于一种摩擦型的、纠纷型的或敌对型的互动关系, 其根源在音乐传播把关人, 其直接受害者是音乐著作权人, 并对音乐受众间接施害。

音乐文化产业活动, 其本质是音乐传播链条上的音乐传播活动。关于这方面的思考、讨论, 我们集中在教程的第五章。在本章中, 我们重点讨论音乐传播链条上各个环节的产业资源开发对象。我们发现, 音乐文化产业, 其实就是在围绕着我们的音乐传播链系中的每一个环节展开。比如, 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空间、乐谱记录、影音录制、广播电视、互联网络、音乐受众等七类环节, 都可以相应地形成七类音乐文化产业链。为此, 分别思考它们在产业方面的历史或现状, 用以加深我们对“音乐文化产业资源开发的对象”的认识, 是极其有意义的。

《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的第六章“音乐传播媒介的广义解读”, 也是我们对音乐传播现象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这一章中, 我们提出一种全新的观念:“广义的音乐传播媒介认识观”和“狭义的音乐传播媒介认识观”。在这样的认识观基础上, 我们认为, 所谓“广义的音乐传播媒介认识观”, 就是把音乐表演空间, 看作是音乐表演舞台的基础。而音乐的舞台传播, 是几千年来 (一直到今天) 在各种传播媒介浪潮的奔腾冲击中, 音乐信息传播不可被颠覆、不可被缺失、不可被消灭的技术手段。因此, 按照传播学中人们对传播媒介的理解 (媒介, 即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 , 音乐表演舞台就是一种在学术意义和应用意义上超越乐谱媒介和其他媒介的音乐传播媒介。而“狭义的音乐传播媒介认识观”是指排除了音乐表演空间、音乐表演舞台来认识音乐传播媒介。那么, 这些音乐传播媒介就是:乐谱、唱片和电子媒介等。

狭义音乐传播媒介观的认识基础, 是基于对音乐作品认识的简单化和片面化, 是基于“音乐是时间艺术”的传统观念。人类录音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强化和加深了这种简单化和片面化, 也为“音乐是时间艺术”积累了技术支持。

狭义的音乐传播媒介观, 只是把音乐当作一项声音的艺术, 当作一项在时间中发展的艺术。这样一来, 乐谱, 可以把乐音体系的音高走向、声音长短、声音强弱以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录音, 可以将音乐声音形态全面地记录下来并回放出音乐声音原型。在录音的基础上, 唱片媒介、无线电媒介、网络媒介把这种音乐声音原型传播出去。这种传播出去的音乐, 就是笔者认为的简单化、片面化的音乐和“时间艺术”的音乐。但它不是真正的音乐作品, 不是真正音乐作品的现实存在, 而是音乐作品的模拟存在。

二、关于价值理性的思考

德国的政治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 1864—1920) 提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概念。所谓价值理性, 体现了我们对研究对象的价值方面的衡量与估计。价值, 除经济学、商品学的特殊含义外, 在马克斯·韦伯的观念中, 可以引申为“意义”。他认为, 价值理性视野中的世界是一个人文的世界, 一个有意义的世界。为此, 我们在音乐传播学中对于一些创新性观点、观念的提出,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思考部分是:它们的意义何在?

比如, 在《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的第三章“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中, 音乐传播中“时空同向效应”和“时空反向效应”的提出, 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它和当代音乐文化现实的关联在哪里呢?这就是我们从价值理性的思考出发, 提出了问题。在该章的第四节“音乐传播中两种时空效应观给我们的启示”中, 我们以“艺术生命力”的命题试图进行价值理性的探索。

按一般的、传统的主流共识, 在音乐的历史记忆中, 西方古典音乐最具有生命力, 各个国家的民间音乐、传统音乐最具有生命力。而为什么这些音乐最具有生命力?

如果我们站在音乐传播学的立场, 用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现象来解释音乐的生命力, 考察音乐的生命力, 可能会给我们的学术研究带来别具一格的乐趣。为此, 该节以中国古琴艺术和西方古典音乐家莫扎特为例来解释艺术的生命力问题。

在中国古代, 古琴音乐流派林立, 如浙派、虞山派、广陵派、蜀派、浦城派、岭南派、九嶷派等等。产生这些流派的原因, 是基于古琴音乐的“零信道”传播。而地域的限制、交通的阻隔、本地民间音乐的影响、师承的代继, 又是造成“零信道”传播的直接原因。在这种传播形态下, 文人们的艺术经验积累, 都在本区域内完成:没有大空间的信息位移, 只有长时间的反复实践而形成相关的流派。如“京师过于刚劲, 江西失于轻浮, 唯两浙质而不野, 文而不史” (明·蒋克谦《琴书大全》卷十) 、徐上瀛虞山派的“清、微、淡、远”和“黔俗归雅, 为中流砥” (清·蒋文勋《琴学粹言·论派》) 、蜀派的“如蜀声之躁急, 快人耳目” (元代文人耶律楚材评论语) 等对各种琴风的描述, 充分证明了长时间的“零信道”传播对风格、流派形成的重要作用。

另一个例子, 西方古典主义时期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 4岁跟父亲学钢琴, 5岁作曲, 6岁随父亲学小提琴, 8岁就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 11岁写了第一部歌剧。他在6岁左右就被父亲从家乡萨尔茨堡市带到慕尼黑的巴伐利亚选侯的宫廷去演奏。此后, 父亲带着他游历欧洲:数次去维也纳, 多次去德国南部和西部的每个城市, 而且远赴巴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在莫扎特少年时期的旅行演出中, 他接触了欧洲当时最前沿的音乐艺术——意大利和法国的歌剧、德国的器乐, 也认识了很多的音乐家和新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莫扎特所在的时代, 是没有音乐的录音、艺术的复制和唱片生产的时代。莫扎特的演出, 走的是一条音乐传播的“信道”之路。以后, 西方的音乐, 又以同样的传播模式迎来了克莱门蒂、贝多芬、韦伯、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柏辽兹、勃拉姆斯……在这样的音乐年代里, 音乐家们唯一的传播生涯, 就是不断地演出:踏遍国内城市的演出、踏遍全欧洲城市的演出。他们把自己的音乐, 努力地送到了各个地方, 扩大了传播的空间, 花了心力, 耗了时间。

以上两个音乐传播例子, 一个是静态的, 一个是动态的。静态的古琴音乐传播, 它没有大跨度的信息空间位移, 而只是在一个区域内多次性地、非重复性地、创造性地弹奏表演。文人们用古琴音乐的形式, 感悟人生之苍然, 洞察天地之广袤, 回味世态之炎凉。古琴音乐技术之成熟, 思想之深刻, 风格之突显, 流派之形成, 都是在这无数的时间重复中、无私的代际交替中、无限的生命消耗中得以实现。

动态的西方古典音乐传播, 远在中世纪的游吟歌手、恋诗歌手的流动行为轨迹里, 就已明显地展现出音乐“信道”传播的端倪。可以说, 西方音乐古典主义时期以来, 音乐家们高频率的、鼎盛的音乐旅行演出传播、外交演出传播、流浪演出传播、商业演出传播, 造就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辉煌。音乐家们无数次地实践演出, 提高了技艺, 积累了经验, 吸取了营养, 观察了社会, 加深了认识, 扩展了自身音乐传播的地理空间和人际空间。

在以上的静态和动态音乐传播中, 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的产生, 都是在“盲信道”音乐传播 (音乐录音、复制) 出现之前产生的。人们对音乐这种文化形态浇浇灌灌得得最最多多, 投入得最多, 付出得最多, 牺牲得最多。俗话话说说:“时间就是生命。”人们对地理空间和人际空间的争争取取, 是靠牺牲时间、耗费生命来取得的。而人的生命, 是是靠靠血血和和肉肉来来表表现现, 靠细胞的新陈代谢来发展, 靠地球月亮亮的的旋旋转转、时钟的刻度来计数, 靠思考、智慧、创造、奉献献、贡献来说话、来呼唤的。在音乐传播中, 时间的成本本、生命的成本, 换来了空间的积累。用生命换来的事物物, 必将体现出生命成本的核心价值。这个价值, 转换在艺艺术术作作品品中中, 就是我们说的艺术生命力。所以, 优秀的音乐作品, 带给我们的是艺术的震撼力、想象力、人际间的亲和力、群体中的凝聚力、历史车轮的趋动力和再现历史情感的记忆力。

另一方面, 根据音乐传播的时空反向效应, 在当代的音乐“盲信道”和“网络信道”传播中, 传播的空间距离从逐步扩展到极度扩展, 传播的时间跨度从逐步缩小到极度缩小, 并可能趋近于零。这就是说, 时空的反向效应, 在音乐传播中, 是用最小的时间成本、最小的生命消耗代价, 获得最大的空间效益 (地理空间和人际空间) 。从音乐的“盲信道”传播最初开始 (音乐作品开始复制) , 到今天的“网络信道”传播 (音乐成亿次地被复制) , 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明显的趋势和感受到了它带来的效果。

音乐传播的时空反向效应, 折射出人类在文化艺术、音乐艺术价值认识上可能会有的投机追求和投机行为。而这种时空的反向, 却又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我们面对的不可避免的选择。但是, 这种选择, 并不是愚蠢的选择, 而是合理的选择。我们所需要的是在这种选择中理智、冷静、规范和热情地投入。当我们理智地驾驭它时, 它会给我们今天的艺术时代带来强有力的推动。在音乐传播具时空反向效应的现当代, 我们仍然能看到大量具有艺术生命力的作品和人物活跃在我们的世界音乐舞台上。著名的美国小提琴家耶胡迪·梅纽因, 世界三大男高音普拉西多·多明戈、卢恰诺·帕瓦罗蒂、何塞·卡雷拉斯, 以色列世界级小提琴大师伊扎克·帕尔曼, 俄罗斯著名流行歌手阿拉·布加乔娃、维塔斯, 美国的摇滚明星珍尼·杰克逊, 英国的歌手莎拉·布莱曼, 中国台湾的歌手邓丽君……在当代多种音乐传播媒介覆盖全球的条件下, 是这些艺术家和他们身后的艺术策划者们, 掌握了这个规律, 运用了这个规律。他们紧握了时空同向的时间、生命的投入, 重视、强化并亲自参与透明性地将音乐传播于天下的演出实践;他们还准确地把握住传媒的力量和速度, 把传播的地理空间和人际空间推向了最大值。伴随他们的艺术实践行为, 很多音乐新作品顺理成章地公诸于世, 这些作品脍炙人口、新鲜独特和情深意浓。今天的音乐世界, 仍然是星光灿烂, 美丽而温馨。

然而, 由于音乐商品价值在当代的增值和艺术传播引来的个人财富积累, 特别是在音乐网络传播中“点击率”对货币的转换效应, 更多的人做着一夜致富、一夜成名的梦。他们利用着“网络信道”传播中极端的时空反差现象, 在音乐的网络传播中刮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草根”之风。在这种风气的推波助澜下, 相当一部分被传播的对象道德观念的沦丧、流氓话语的风行、艺术思想的幼稚、艺术品质的低劣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以上, 就是我们在音乐传播的时空同向效应和时空反向效应认识中的价值之所在、意义之所在。

在《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的第六章“音乐传播媒介的广义解读”中, 我们提出“广义的音乐传播媒介认识观”, 并把音乐表演空间、音乐表演舞台看作是最重要的音乐传播媒介, 一种音乐艺术传播“不可被颠覆、不可被缺失、不可被消灭的”技术媒介。那么, 这种创新性观念的价值在哪里呢?意义在哪里呢?

它的意义体现在学术层面, 也体现在艺术实践层面。

第一, 将音乐表演空间、音乐舞台纳入音乐传播媒介的视野, 突破了西方传播学对新兴音乐传播学的观念束缚, 使我们能自由地在音乐文化的传播领域中独立地观察和思考。这样, 我们就可以充分地利用音乐美学、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等多种学科的成果和资源, 来支撑、发展音乐传播学的研究和成果。同时, 音乐传播学所提出的思想和观念, 又有可能发展和完善这些学科的成果和资源。未来, 音乐学在向前发展, 它的下属学科又在互相融合、互相支撑。这也许就是新世纪音乐学继续向前推进的脉络和轨迹。

第二, 将音乐表演空间、音乐舞台纳入音乐传播媒介的视野, 也扩大了在艺术学领域中传统的戏剧戏曲研究对舞台、古戏台研究的范围, 强化了音乐传播学与戏剧戏曲研究的融合。

第三, 广义的音乐传播媒介观, 对音乐传播实践, 具有规范和制约的意义。当我们认识到, 舞台是音乐传播媒介、表演是音乐传播活动时, 那么, 表演者就必须遵守天然的媒介规则。笔者认为, 在舞台媒介场中, 没有投机, 也不可能取巧, 舞台媒介就只给你一次机会。今天, 舞台表演的投机和取巧, 莫过于此起彼伏的“假唱”现象。

所谓“假唱”, 是人们在舞台上利用录音制品, 与歌唱者口型的张合运动同步播放, 以此来鱼目混珠, 忽悠音乐受众。这是一种音乐传播的破坏行为, 并违背音乐传播的客观规律, 害人也害己。害人者, 假唱给受众提供的是一段僵化的、无生命的录音制品, 受众之所以能当场将其揭露出来, 是因为他们用听觉感到了非艺术化的不快;害己者, 假唱者没有把这个舞台媒介场当作提升、发展自己艺术生命的机会, 因此又失去了一次机会。

“假唱”的技术支持, 是录音。音乐表演者在录音棚录音, 不同于舞台上的真正的音乐表演。在录音棚中, 唱奏者唯一的目的, 就是能够流畅、顺利地将音乐送进麦克风。在这样的环境下, 唱奏者没有处在舞台与众目睽睽形成的“场”中, 他们的唱奏心态是随意的、散漫的、不受监督的。往往唱奏不可能流畅、连贯和一气呵成, 随时可能因各种原因中断, 如自身功力导致的音准和节奏误差、咬字的缺陷、在乐谱熟悉程度上的欠缺等。而录音技术之一, 就是在进行声音的修补、衔接中制造一种假象性流畅。

把假象性流畅的录音制品带上舞台媒介, 并强贴在无声的运动主体上, 以此来实现传播内容, 这叫媒介干扰和媒介欺骗。

当我们认识到这种问题的本质时, 对演员的约束、对表演市场的规范行为, 无疑就有了更充分的科学依据和理论依据。

三、前人的音乐学理论资源对音乐传播学研究的促进

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 即音乐传播学是音乐学在当代深化发展条件下, 出现的一个新兴的子学科、发展的子学科、前沿的子学科。它与传统传播学有交叉的层面, 但它更有独立的音乐学归宿。音乐传播学绝不是孤立、游离于音乐学之外的学科, 它除体现出明显的传播、传媒特色之外, 也明显地体现出音乐学的特色。它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上都与传统的音乐学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并吸取传统的音乐史论研究中丰富的理论资源与成果。

笔者曾指出, 音乐传播研究起码涉及到的九个领域。 (1) 这已经体现出音乐传播学将充分地利用音乐学各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资源以及周边人文学科的相关理论。同时, 音乐传播学所研究、涉及的问题, 可能将对传统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中的某些论点提出新的讨论、新的解释。

以下, 我们将以两个实例加以说明。

第一个例子, 音乐美学中关于音乐的特殊性问题。笔者在思考“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时, 提到以波兰著名音乐学家卓菲娅·丽莎为代表的传统音乐美学观认为, 音乐是一种时间的艺术, 与空间无关。卓菲娅·丽莎举出的例子, 如“特别是电台中广播的音乐作品:贝多芬的《爱格蒙特》序曲持续8分钟, 他的《第九交响曲》持续1小时等等。音乐所具有的这种时间的、在时间中延续的性质, 同戏剧、电影和文学作品是共同的, 因为在后几种艺术中, 为使整个作品得到完整的实现, 也要求一定的时间作为前提。”为此卓菲娅·丽莎的结论是:“音乐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变动性, 但却没有空间性。” (2)

卓菲娅·丽莎在论述中的“特别是电台中广播的音乐作品”一段论述引起我们特别的关注。考察经电台广播的“音乐作品”, 其物理属性是声频信号加载于电磁波而形成的无线电信号, 其基本操作基础是录音技术。这促使我们思考录音技术的本质。

因此, 正如前文曾提到的, 录音可以将音乐声音形态全面地记录下来并回放出音乐声音原型。在录音的基础上, 唱片、无线电、网络等媒介把这种音乐声音原型传播出去。这种传播出去的音乐, 即笔者认为的简单化、片面化的音乐和“时间艺术”的音乐——不是真正的音乐作品, 不是真正音乐作品的现实存在, 而是音乐作品的模拟存在。

笔者在“音乐传播的‘盲信道’方式”分析中的观点如下:

第一, 唱片传播, 源于音乐表演的一次性“冻结”。所谓“冻结”, 是在音乐的流动性演出实践过程中, 在某一时刻就一次性地认定、一次性地“定版”并可以多次重复机械性播放的模拟音乐表演。

第二, “冻结”, 是指在有经验的音乐表演者多次性的实践环节中, 将某一时段的音乐记录下来。从此, 人们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接受, 就永远局限在这个时段的重复之中。

第三, 这种“冻结”, 已将音乐作品的视觉表演环节、空间运动环节剥离开来, 剔除出去。从此, 人们默认的音乐传播、忍受的音乐传播, 以及后世所依赖的音乐传播, 是一种没有视觉形象的音乐表演音响, 音乐观众成为了“盲人化”的音乐听众。

第四, 音乐的录音“冻结”, 其本质就是将音乐作品的时空属性割裂与破坏, 使音乐作品只留下残缺的时间延续, 空间运动性丧失饴尽。

第五, 基于“冻结”扼杀了音乐表演的多次创造性特质, 音乐表演的再创造“造血”功能丧失了;也是基于“冻结”剥离了音乐作品的视觉形象, 音乐的人性化生命终止了。

一百多年来, 音乐唱片技术的不断发展, 音乐原作“权威性”的丧失, (1) 使人的耳朵, 从市场强制性地认可这种“盲信道”传播, 到适应这种“盲信道”传播, 最后到依赖这种“盲信道”传播。而人的“艺术眼睛”, 已经没有感觉了。只有当录像技术出现并与之同步后, 人的“艺术眼睛”也许才恢复了相应的功能。

前人的音乐美学思考, 促使了我们在音乐传播学中进一步的思考, 而对某些论点提出新的讨论、新的解释。

第二个例子, 是关于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问题。这是我们在音乐传播媒介的广义认识观中, 把音乐表演空间、表演舞台当作音乐传播媒介而必须寻求的理论依据。

而这个理论依据, 我们正好在五位西方学者——罗曼·茵加尔顿、阿尔弗雷德·舒茨、杜夫海纳、苏姗·朗格和卓菲娅·丽萨——在音乐哲学领域内对音乐作品的论述中可以找到。我们会发现, 以上学者所处的20世纪中期, 是唱片媒介、无线电媒介在科技经验积累、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推广方面如火如荼的时代。但是, 在这新媒介蓬勃发展的时代中, 他们关注音乐的焦点, 并不在唱片音乐 (通过留声机播放) 或无线电音乐 (通过收音机播放) 层面上。他们关注的焦点, 却是在舞台音乐、乐池音乐表演的层面上。他们在这样一个层面上来考察音乐作品存在的方式。不管在他们之中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表达方式, 在他们的观念中有一个相似点, 即音乐作品只有通过表演、演奏, 才有可能体现出它们的存在。这就说明了, 他们共同认可了、总结出了人类音乐文化基础性存在的天然模式、经典模式——音乐表演。这种通过音乐表演形成的音乐, 是活生生的音乐, 是充满人气的人性化音乐, 是运动性的音乐, 是在乐谱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的音乐。在音乐受众的参与下, 它们真实体现出音乐作品的存在。

以上学者对音乐作品的观察方法、观察角度, 引发出我们在音乐传播学角度的新的认识:

第一, 音乐表演活动, 本质上是音乐传播活动。参与这种音乐传播活动的核心力量, 是演奏员、歌唱者或戏剧演员。

第二, 这种音乐表演——音乐传播活动的主体内容, 是通过唱奏演员对乐器、声带的理性与感性的掌控, 创造出乐音运动的形式, 再现出作曲家思维中的音乐信息, 并把这种信息传递给音乐受众。

第三, 音乐表演, 是在特定的空间和范围中执行的。有了这个特定的空间和范围, 音乐表演才顺理成章;没有这个空间和范围, 音乐的作品还没有最终实现, 音乐还只是音乐激发者 (包括作曲家) 的音乐思维或乐谱符号的初步音响外化。

以上第三点认识极其重要。音乐表演空间指的是什么?音乐表演空间的本质是什么?音乐表演空间在音乐传播学中的意义是什么?

上述问题的提出, 其实已经进入了音乐传播学中关于音乐传播媒介界定的范畴了。而它们的理论支撑, 是前人关于音乐作品存在方式的思考。

摘要:音乐传播研究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性的理念和观点, 同时也要体现出这些学术创新元素带来的价值理性的意义。本文以解读作者新著《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为题, 强调在与现实紧密结合的基础上, 音乐传播研究如何体现创新意识, 音乐传播研究如何体现价值理性以及我们是怎样获取前人的音乐学理论资源来进行音乐传播研究的。文中举出了《音乐传播学理论教程》中的一些典型学术思考, 来对以上三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音乐传播学,价值理性,音乐学

注释

1 曾遂今《在音乐文化多领域中拓展音乐传播研究》, 载《音乐传播》2012年第1期。

2 [波]卓菲娅·丽莎著《论音乐的特殊性》, 于润洋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第20-21页。

艺术理论教程教案 第4篇

[关键词]《文学理论教程》 修订 完善 启示

[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2-0033-03

在高校的三大功能中,培养人才是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便成为高校的永恒的课题。教材的编写和出版,是直接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教材编写的质量高低,取决于编写者的学术水平、合作意识,也取决于出版社的组织、协调工作是否到位。

在众多文学概论类教材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学理论教程》(本书初版于1992年,1998年、2004年、2008年先后出版了第二版、第三版和第四版),应该是影响最大、使用人数最多的一部。这部教材问世以后,先后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国家级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家教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成为发行量最高、使用学校最多的文学概论教材。这固然同教材主编童庆炳在文学理论界的权威地位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出版界的巨大影响不无关系,但我觉得更为重要的因素应该是教材编撰者们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读者只要对四个版本做一下比较,就不难得出这个结论。因此,分析该书的出版、修订情况,对教材编写和出版工作,应该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1 《文学理论教程》的出版、修订情况述评

1.1 指导思想日趋完善

作为一部高等学校中文专业的必修课教材,在文学理论界众语喧哗莫衷一是的学术背景下,怎样才能既吸收学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又能建构起属于自己的并能为本科生所接受的完整的教材体系,无疑是个考验编者功力的难题。我们欣喜地看到,教材的编者从指导思想的确立、基本范畴和概念的梳理与阐释、教材结构体系的调整,到全书体例的统一、文字的推敲润色,都做出了可贵的努力。而且每一次修订,都达到了其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毫无疑问,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而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观点的认识与把握,则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日臻完善的。

在第一版中,囿于当时的社会语境与编者自己的认识水平,教材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基本观点的论述属于比较松散的描述:“首先,马克思、恩格斯把文学看成是人的活动,即人的生活活动;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把文学艺术纳入到他的整个的社会结构的理论中,明确指出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其三,马克思、恩格斯从其实践观念出发,认为文学艺术这种意识形态不仅是一个反应过程,而且是一个生产过程。”

到1998年的第二版里,教材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归纳就比较条理化了,把“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三块基石。

及至第三版,教材对全书的指导思想进行了重新梳理,明确地把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概括为“五论”: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艺术生产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和艺术交往论。这样的概括,应该说更简洁、更准确、更全面,显示了教材的鲜明特色,即以审美意识形态论这一“文艺学的第一原理”(童庆炳语)作为全书指导思想的重要一脉。正是在这样的修改中,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精髓显现得越来越鲜明,全书的行文脉络越来越清晰。

1.2 基本范畴和概念臻于准确与清晰

一门科学或一门学科得以建构起来,必须依赖它的基本范畴和概念的准确和体系化。作为试图反映文学最一般原理的文论教材,基本范畴的梳理与明确,无疑是教材编写的基础和重中之重。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许多文学概论教材,往往在对一些基本范畴和概念的阐释上失之偏颇,遂使得整部教材建立在一个极不可靠的基础上,影响到教材的质量。而《文学理论教程》在这方面做得却比较好,虽然一些范畴也在不断修订,但却是由最初的相对完善,到日趋缜密。这里举几个例子来看。

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理论,因此,“文学是什么”是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在第一版中,文学是被这样定义的:“文学是显现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第二版略有改动,“含蕴”改成了“蕴藉”,即“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为了明确这个定义,教材用了两章的篇幅,从文学活动的构成和性质入手,对文学活动发生发展的历史和原因作了梳理和分析;又从对文学概念的几种含义的辨析入手,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并把西方文论中的“话语”和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蕴藉”拈来,构成一个含义丰富的“话语蕴藉”概念,最后水到渠成地提出文学的定义。到第三版,文学的定义更完备和严密:“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加上“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就使得文学的艺术属性和特征一目了然。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定义,花费了编者多少心血。

再如“文学典型”一词,在第一版中,是这样被定义的:“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意象”;第二版修订为“典型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因为意象是象征型作品所建构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把它同典型放到一起显然不合适。

又如“文学意境”,第一版中,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意象”,第二版里,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更为准确地揭示出意境的本质,到第三版,把“型”改成了“性”,更为准确、贴切。

1.3 在统一体例、繁简适宜上下工夫

nlc202309020758

在教材编写中,体例统一、繁简适宜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集体编写的教材,更是应该注意。虽然主编会提出编写大纲,评委们也会集中几次,商讨编辑事宜,但毕竟各自的学术背景、学术观点、行文特点都存在差异,所以教材编写出来以后,体例的不太一致势所难免。这也是集体编撰的教材的一个通病。但《文学理论教程》在这方面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即使第一版,虽然编写人员来自全国不同的高校,但一则由于童庆炳先生的权威地位,二则由于许多编者要么是童先生的学生,要么是他的朋友,大家对他的编辑意图心领神会,所以教材在童先生统稿后,整个结构安排和编写体例,应该说是比较到位的。但即使如此,教材编者也没有固步自封,而是通过召开教材研讨会的形式,不断征求全国各地使用该教材的教师的意见,使教材越来越完善。前面谈到的对指导思想的梳理、完善仅是其中一例。这里以教材第四编为例,再加分析。

第一版教材的第四编为“文学产品”。这一编第九章章目是“文学产品的类型”,主要依据文学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用三节内容分别介绍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的不同特征,第四节对这三种文学类型的发展历史和当代新走向作了梳理。第十章章目是“文学产品的样式”,第一节是“各种文学样式的基本特征”,依次介绍了诗、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的特点,又对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分别作了介绍;第二节是“文学样式与文学生产”,以“文学样式规范对文学生产的制约”和“文学生产对文学样式的自由选择与改造创新”为论题展开阐释;第三节是“文学形式与文学发展”,对“文学样式与时代精神、审美意识”和“文学样式的延续与变化”作了较详细的说明。这样的章节安排自有其道理,但有些内容和别的章节有重叠,许多内容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显得芜杂。因此到了第二版,编目改为“文学作品”,这主要是考虑到学术界和广大教师的习惯,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第九章和第十章合并,章目名改为“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对第一版第九章的内容基本保留,成为第一节“文学作品的类型”。对第十章的内容则做了较大篇幅的缩减,比如,删去了影视文学部分,把剧本(即第一版中的戏剧文学)与诗、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并列,构成第二节“文学作品的体裁”。原先的第二节、第三节悉数删去,使得教材主干突出,结构紧凑。作为一直使用本教材的笔者,对此感触颇深。

再来看第一版的第十一章,由于前面两章合并,到第二版顺理成章地变成第十章。原先的章目名“文学产品的本文层次和内在审美形态”修改为“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虽然四节内容只是先后顺序有所变化,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动,但章目名更加准确,“内在审美形态”远不如“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恰如其分。到第三版,章目名里又把“本文”修改为“文本”,虽说这是英文“text”的不同译法,但这样的改动,适应了一般读者的称谓习惯,老师讲、学生讨论也顺口多了。在对文学典型进行介绍时,第二版毅然删去了第一版中对典型理论的发展的繁琐、冗长的说明,而是简略一提,重点放在对典型的美学特征的论述上。相对于第一版,第二版和第三版在论述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时也越来越明晰、条理。

2 《文学理论教程》的出版、修订给我们的启示

作为一个教材使用者,我觉得《文学理论教程》的出版、修订,给教材编写和出版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启示。概而言之,至少有以下六点。

首先,教材的主编,应该是某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唯此,他才能够带领起一个教材编写团队,完成教材编撰任务。

其次,参加教材编写的人员,应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应该有相近的学术立场,应该有合作共事的意识和习惯。只有这样,大家才能一起奋斗,成就事业。

第三,教材编写中,一定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界定好基本范畴和概念,建构起一个相对完善的教材体系。

第四,教材编写和修订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吸取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听取和接受教学一线教师的意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使教材日趋完善。

第五,教材主编或者相关人员,一定要做好统稿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教材质量得以保证的最后一环。

最后,出版社的责任编辑要切实履行职责,做好组织、协调工作,这是教材编写和出版的重要保证。《文学理论教程》先后四版的《后记》里,都提到了责任编辑的辛勤劳动和出版社领导的高度重视。可见一部教材的责任编辑对于教材的质量,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收稿日期:2013-01-04)

军事理论教程 第5篇

第一篇 中国国防

第一章 国防概述

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国防主要有哪些因素构成?

A:“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A:与战争相联系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和自然条件等国防要素。

PS.a.国防的经济要素——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是国防经济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国防潜力建设的物质基础。

b.国防的科技要素——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有力的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

2.现代国防有哪些基本类型和特征?

A:侵略扩张型;自卫防御型;互相联盟型(一元体——美与日韩;多元体——俄罗斯与乌克兰与哈萨克斯坦);自主中立型(全民皆兵——瑞士;完全不设防——圣马力诺)。

A.存在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走质量(人才)建军的道路;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具有威慑左右的功能(威慑是和平时期国防的主要功能)。

3.国防的职能是什么?

A.保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和不受侵犯;维护国家安全(传统与非传统)和稳定;保障国家发展和国家利益。

第二章 国防法规

1.什么是国防法规,其主要特性有哪些?

A.国防法规是国家为加强国防建设,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而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调整对象的军事(特殊)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2.我国有哪几种主要国防法规?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我国国防建设的根本大法。(P27-28)

3.公民履行兵役义务有哪些规定和形式?

A.公民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企事业单位按国家要求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公民应当接受国防教育;公民和组织应当保护国防措施,不得破坏、危害国防设施;公民和组织应当遵守保密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支持国防建设。

A.服现役——应征服现役、报考军事院校、应召为国防生;服预备役;参加军训。

4.国防教育的主要意义是什么?

A.使全民增强国防观念,树立“忧患意识”;使全民族的国防精神得以发扬,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加速培养国防人才,促进国防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5.国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什么?

A.国防理论教育;国防精神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国防技能教育。

第四章 国防动员

1.什么是国防动员?

A.国防动员是指为捍卫国家利益,达成国家防务目的而进行的动员。从主体内容上说,就是主权国家进行防卫的战争动员,即国家采取措施,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

2.国防动员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A.是进行战争的前提和基础;是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重要因素;是遏制战争的威慑形式;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措施;是支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3.国防动员包括哪些类型?

A.按规模——总体动员、局部动员;按方式——公开动员、秘密动员;按时机——战争初期动员、持续动员;按对象——人力、物力、财力、科技力。

4.国防动员包括哪些内容?

A.武装力量动员(国家进行动员的主体,是战争动员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动员(该能力是国防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P52-54);人民防空动员(P55-57);国防交通战备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动员国防教育。

5.武装力量动员包括哪些内容?

A.人民解放军动员(陆军现役部队动员——进入战时状态、执行战时编制、扩建陆军现役部队、将地方部队升级为野战部队;海空、第二炮兵现役部队动员;预备役部队动员——是战时迅速扩编军队的重要组织形式;武器装备和后勤物资动员);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动员;民兵动员——战时武装力量动员的基础、扩充军队兵员的主要来源、进行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巨大力量。

第二篇 军事思想

第五章 军事思想概述

1.什么是军事思想?军事思想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A.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问题的理性认识;是战争和军事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

A.研究对象是战争及军事活动。

2.军事思想的特征是什么?

A.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实践性(指导性)。

3.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至清朝(前期)的漫长历史时期。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初步形成;前771年至前221年——基本成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年——丰富发展。

4.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经典著作《武经七书》是指?

A.《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

5.资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其主要思想是?

A.瑞士·若米尼——《战争艺术概论》;普鲁士·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美·马汉——《海权论》;杜黑——“制空论”;富勒——“机械化战争”。

PS.《孙子兵法》

a.作者: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

b.共82篇,图9卷,现仅存13篇——《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 c.军事思想——“重战、慎战、备战”思想;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

想;“文武兼备,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

第六章 毛泽东军事思想

1.如何理解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A.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其本质特征表现为: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创新性;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实践性;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代表性;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性。

2.毛泽东军事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A.战争观和方法论(P79-82);人民军队思想——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无产阶级性质的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执行战斗队、工作队和生产队的三大任务;人民战争思想(P87-93)——正义性、群众性、组织性。

3.人民军队建设理论包括哪些?

A.建军原则——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坚持政治工作的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三大基本原则,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4.人民战争思想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A.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党的正确领导是人民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人民群众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民兵是胜利之本;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A.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建立一支人民军队;必须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必须动员、组织和武装人民群众;必须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5.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

A.立足全局,审时度势;灵活用兵,因敌制胜——因时用兵、因地用兵、因敌用兵、因己用兵、因势用兵;集中兵力,运动歼敌——重点用兵、后发制人、击其要害、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第三篇 国际战略环境

第十章 战略环境概述

1.什么是战略,制定战略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A.战略即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A.有效性原则——威慑+实战;协调性原则——目标、方针、实力;经济性原则。

2.战略有哪些特点?

A.立足于威慑;立足常规战争;立足长期竞争。

3.什么是战略环境?战略研究的内容是?

A.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国际和国内)。

A.国际战略环境——时代特征(核心问题)、世界战略格局、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周边安全形势;国内战略环境——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综合国力状况。

4.新时期中国军事战略的方针是?

A.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加速人民解放军的质量建设,提高应急作战能力。

5.什么是战略方针?

A.是指导军事斗争全局的总纲领、总原则,是战略的主体和核心。

第十二章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1.什么是周边安全环境?

A.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2.什么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A.指中国在其国土周围面临的安全条件和所处的安全状况,即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利害关系。

3.我国地缘环境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A.邻国多、关系杂、热点多,人口密集、核分布最广,大国最集中,民族矛盾最突出。

4.目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中有哪些不稳定因素?

A.①美国等大国遏制中国的暗流仍在流动——美国实行遏制政策对我国安全构成最大威胁:政治上推行演变政策、经济上推行遏制政策、军事上对我国进行包围、利用台湾问题进行战略牵制;俄罗斯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存在不确定因素;日本的动向对我国安全的影响: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对中国的防范意识与日俱增,国防战略由防御型向进攻向战略转变,右翼倾向严重、帝国主义根基雄厚,加强对我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印度对我国安全的威胁和挑战。

②中国周边热点地区不少,存在爆发危机的可能——印巴冲突、朝鲜半岛局势。③与周边邻国陆海疆域争执一波三折——中印边境问题、朝鲜(天池)与韩国、南海问题(南沙群岛)、钓鱼岛问题。

④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活动威胁我国安全——“东突”恐怖势力、**分裂集团。⑤“台独”已成为最大内患——问题由来:国民党与美国政府;岛内的分裂活动;美日插手增大解决台湾问题的困难。

⑥其他因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差异;宗教、文化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第四篇 军事高技术

第十三章 军事高技术概述

1.什么是军事高技术?

A.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2.军事高技术主要包括哪些技术领域?

A.支撑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的共性基础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的应用性高技术。

3.军事高技术有哪些特点?

A.高智力、高投资、高竞争、高风险、高效益、高保密、高速度、高战略。

4.军事高技术的应用主要有哪些方面?

A.5.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带来哪些影响?

A.侦查立体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打击精确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反应高速化;防护综合化——“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控制智能化。

第十四章 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1.什么是精确制导技术?

A.指采用导引和控制的方法,调整受控导弹或弹药的运动轨迹,使之精确命中目标的技术。

2.什么是导弹?导弹由哪几部分组成?导弹的战斗部有哪几种?

A.导弹是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

A.导弹的本体一般由战斗部及引信、动力装置、制导系统和弹体四部分组成。

A.导弹的战斗部可分为常规战斗部、核战斗部和特种战斗部三大类。

3.精确制导武器有哪些制导方式?

A.自寻的制导技术、遥控制导技术、惯性制导技术、匹配制导技术(地形匹配与景象匹配)、全球定位系统制导技术、复合制导技术。

4.精确制导武器有哪些特点?

A.命中精度高、作战效能高、作战效费比高、射程远、附带毁伤小。

5.导弹按作战任务的性质和射程分为哪几类?

A.防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反辐射导弹、空空导弹、地地战术导弹、巡航导弹;远程导弹(3000~8000)、中程导弹(1000~3000)、近程导弹(<1000)、洲际导弹(>8000)。

6.精确制导武器对作战有哪些影响?

艺术理论教程教案 第6篇

图6-152 本实例完成效果

6.7.1 技术提示

实例的制作中,将交互式工具结合使用,可以创建出颜色鲜艳、细节丰富的图案效果。如图6-153所示,为本实例的制作流程。

图6-153 本实例制作流程

6.7.2 制作步骤:制作图案背景

(1)启动CorelDRAW,新建一个工作文档,

单击“属性”栏中的“横向”按钮,将页面横向摆放,然后再对纸张高度进行设置,如图6-154所示。

图6-154 设置文档属性

(2)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工具,在页面中绘制一个矩形图形,接着将其填充为褐色(R87、G3、B11),轮廓色设置为无。在“属性”栏中设置左边矩形的边角圆滑度为50,如图6-155所示。

图6-155 绘制矩形并设置圆角

(3)选择“基本形状”工具,在“属性”栏中选择心形形状,然后在页面中绘制心形。将心形填充为黄色,轮廓色设置为无,参照图6-156所示对图形的角度进行调整。

图6-156 绘制桃形图形

(4)使用“交互式阴影”工具,为心形添加阴影效果,如图6-157所示。

上一篇:企业质检人员地位要提高下一篇:漱口歌幼儿园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