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2024-06-26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精选6篇)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第1篇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其独特的文字语言,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的科技工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这些文化共同书写着中国文化的光辉篇章。

但任何文化都有其两面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可能成为永恒的价值标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应该不同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是文化的积淀,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他们对创造性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如何正确的把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的去把握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创造出新的文化,以满足现代文化的发展需要。

在创造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自身的不足和怎样更好地创造出新文化。以东西文化传统为代表的文化价值观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东方文化传统中有许多不利于创造力开发的人格特征和价值取向,有人认为中国人的智力优秀是攻公认的,但中国人的创造力评级在世界上却较低,其原因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制约。东方文化具有请个体重团体,重传统,重和谐的保守,内敛的人格特征,西方文化则更加强调个性,看重人的自由,看重个人价值,具有向自然抗争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容易使人们养成一种害怕出错,害怕出错,害怕失败,知足常乐的心理和心态,容易培养一种谦虚,不善于表现,竞争意识弱,攻击性差,缺乏冒险精神的个性的特征。中国人的共同心理大于求异心理,容易压抑自己的个性。在教育上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比较的传统和继承,强调对老师,对权威的尊重和服从,不注重质疑精神,要有挑战传统的勇气。西方文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推翻前人,鼓励学生在老师有意见冲突的时候要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鼓励与老师展开辩论。在价值取向上看,中国文化具有注重实用,学以致用,轻理论的价值观念,中国人的志向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是这种使用价值的真实写照。但是,人类探索大自然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长期的过程,没有对大自然的真正的兴趣,没有执着客观奥秘的精神,不可能坚持下去,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发现的。科学探索的成果往往在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如果抱着一种使用的功利态度来做学问是不可能有真正发现的。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已经进入“小康”却并不满足仍继续奋进、全面建设“小康”、努力进一步提高小康水平的国人们,“妄自菲薄”日渐减少,民族自豪感日益增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建设现代文明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人们认识到,“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不是要抹杀它的文化传统,造成清一色的世界文化,而是要求依据现代化的新要求,给它的文化传统不断地灌注以时代性的内容,达到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⑥但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钻研、鉴别、剔除、吸收、融化、发展工作做得确实不够。在中小学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内容并不多,而且高中文理分班,那么理工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确实不高。在社会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气氛日渐兴起的氛围下,他们有钻研、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和要求。前几年同济大学有一些工科博士生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自发地组织起来,钻研古代典籍,他们认为收获很大,谁知不久其中竟有几个人先后“信”了佛。这件事对我们文科尤其思想理论课教师触动很大,认识到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仍然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或者引导。这些年来,我们同济大学针对学校理工学科多的状况,注重开展人文教育。同济大学前校长、现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同济大学校长任上高度重视同济的人文教育,她表示赞同杨叔子院士关于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而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的观点,提倡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并认为“人文教育是一切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铸造崇高人格的最为直接的教育内容之一。”我们学校推行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的教育,实施“知识、能力、人格”的培养模式。因此,学校组织学有专长的师资力量,开设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还经常性举办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学术报告或者讲座,并组织编写了《诸子百家》、《中外浪漫主义文学导引》、《宗教与文化》等“大学人文社科丛书”(由顾钰民教授主编)以及《中国文化史教程》(朱恒夫教授著)等教材用书。

小生产成汪洋大海的中国所形成的“传统”,注重“经验”,尊老敬祖,崇尚先贤,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具有保守性、滞后性,会对新生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那么,传统文化进课堂,会不会对创新教育产生不利的负面影响呢?

江泽民1995年5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不竭动力”。在1999年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他再次指出: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尤其强调创新问题,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重要内容。没有创新的意识,就不可能有创新的行动。任何发现、发明都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任何新的知识都不会诞生。可以说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它同时也是一种过程,一种精神。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是获得进步的最基本要求。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属于人文素质范畴,重在教育和培养;创新思维,属于认识论范畴,重在熏陶和训练。因此,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创新是教育活动生命的源头,它既是教育自身存在的本质特点,也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我们不可能教授给学生人类的全部知识,但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敢于创新;必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使他们善于创新,能够在汲取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当然,创新教育不可能“速成”“技能”,不可能靠一门专门课程就能使学生获得并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养成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教育、培养、训练,应当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和训练过程。在这方面,各种课程都会有所作为、有所作用。正是基于这一基本考虑,我们在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讲授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时,尽力避免其产生束缚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在内容的选择、视角的切入、讲授方法和技巧的运用等方面狠下功夫,采择精华,运用良法,熏陶、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这方面,我们虽然不是刻意追求,但是确确实实是自觉为之。根据我们的做法(并不限于笔者个人的)和想法(主要是笔者个人的),得出几点基本体会。

1、培育适宜创新的社会氛围,养成思辨、争鸣、交锋的习惯和能力,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引来百花齐放。众多文人学者,各自以独特的视角,对宇宙、社会、人生、人性、政治、经济、教育、科学、军事、伦理、道德、逻辑等诸多领域,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他们怀有浓厚的创新意识,以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和超越时代的睿智卓识,创立各自的思想、学说。同时,他们之间展开热烈争辩,在百家争鸣之中,通过对立或不同思想间尖锐地交锋和碰撞,相近思想、认识、见解间的交流和切蹉,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学说,终于形成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以及《周易》等“百家”学派、学说,从而使先秦时期成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究其原因,必然会发人深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宽松的政治、社会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尤其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是形成百花齐放的文化繁荣局面的极为重要的社会条件。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根据人的思维特征,我们不难发现:思想,只有在交流、争鸣、交锋、碰撞中才能产生火花,闪出光彩。百家争鸣、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是活跃思想、产生新思维、形成新思想的温床,是知识创新、思想创新、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这种社会土壤的产生和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使然,其中作为社会人的个人主体因素的作用是不应当被忽视的。作为文化活动主体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才能产生创新思维。要有“争鸣”的意识、愿望和要求,学会交流,敢于交锋,在交流和交锋中学习思辨,提高思辨能力。要敢于怀疑,敢于批判。通过怀疑、批判、交流、交锋,提出问题,提出见解、观点、主张,创立自己的“学说”;不唯上、不唯贤、不唯书、不崇洋、不媚俗,敢于坚持自己的“学说”。同时,又听得进不同意见,不僵化、不固执,从善如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以完善自己的“学说”。

2、继承、吸收是创新的基础。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新学说,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但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⑦。《诸子百家》的作者同济大学教授朱义禄先生也说:“人类的思想文化史是一个发展中的系统。前人提出的见解,在后人那里,作为一种思想材料,成为构建学说的出发点。”⑧从一定意义上说,继承、借鉴、吸收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创新是在继承、借鉴、吸收基础之上的创新。创新要以“传统”为基础,要以客观现实存在为出发点,了解传统,把握现实,才能超越传统,才能提高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形成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其烙印是无法抹平的,其影响是随处可现的。我们只有学习、钻研传统文化,弄通弄懂传统文化,才能正确地判断和鉴别它,分清其精华和糟粕,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中国,真正了解我们的国民性,熟悉我们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由此,才能清楚创新的需求,确定创新的目标,把握创新的方向。这样看来,传统文化知识,可以为“创新”铺垫“基础”。同济大学建筑学科是长项学科,就以建筑学为例,了解根植并相融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思路、风格,对于发展现代建筑保持民族风格来说,将不无裨益。比如,我们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讲授过程中,分析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分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及继承、发展的方面,分析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弘扬民族精神的论述及其精神实质,还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进程及各种比较先进的思想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影响、作用的了解、分析,深刻理解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一命题的伟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由此帮助学生树立继承、吸收、借鉴是为了创新——创新离不开继承、吸收、借鉴的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吸收、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觉性。

3、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比较清晰的演化轨迹。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文学、宗教、建筑、艺术、史学、医学等等,无论是其思想、理念,还是其具体内涵,都是动态的,其自身都有一个产生、演变的过程。就对中国文化影响比较大的“三教”(儒、道、释)“九流”(儒、道、墨、法、名、阴阳、纵横、杂、农)尤其“三教”来说,在中国这块社会土壤上产生或者扎根之后,便随着历史的进程而发展演化。比如儒学,孔子创立之后,其嫡传弟子孟子加以丰富,经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发展,使之发扬光大;到程(程颢、程颐)朱(朱熹)“理学”、陆(陆九渊)王(王守仁——阳明)“心学”,其内涵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再如,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曾经一度受到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文化的抵制,但它吸收了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即“中国化”之后,便扎下根来,获得较大发展,并先后形成天台宗、慈恩宗、禅宗、净土宗等诸多流派,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尤其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既有长期的历史积淀,也有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历经数千年历史沧桑的洗炼,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我们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时,介绍各门学科发展演化状况,分析其产生及发展变化的原因,重点剖析创立学科和影响学科发展变化的重要人物,探讨其之所以有所作为的主观因素,由此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创新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人生路漫漫,只有具备创新精神者,才可能有所作为。据此,鼓励学生要勇于进取,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利用传统文化训练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其方法也会因人而异。但是,一般说来,大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学习、吸收、借鉴过程中,对已知命题、理论、定义、定理、公式、观点、知识、经验等等,产生了怀疑或者不满足,搜寻理由、证据对所怀疑的东西进行否定,经过发散思维活动,调动自己的一切主观能动性,异想天开,标新立意,创立自己的立论、命题,提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创造性思维,总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提高。或者对已知的命题、知识等有所感悟,引发深思,浮想联翩,穷思冥想,经过归纳演绎,综合提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将自己感悟的东西升华、提高,使之光大发展。学习传统文化必须切合新的时代精神,从现代文明的视角,运用新知识、新观点、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剖析传统文化,阐释传统典籍,才能使传统文化为我所用。正如毛泽东1956年8月24日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所说:“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实的活人”。我们在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时,不仅对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而且,对一些典籍原文的理解,也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解释,要根据新的时代精神和新知识、新理念,并按照自己真实的领会、感受、理解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倡争辩,鼓励创新。这样既活跃了学习气氛,又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比如,在解释《论语》中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时,有位学生提出了新鲜“见解”。他认为这段话应当都是讲做“学问”的,那么意思应该是:学问、学识、学说经常被应用于实践,这怎么能不令人愉快呢?本来是自己学术上的对手、论敌,受自己“学问”的感召,完全接受自己的学问、观点,愿意与自己结成(学术)朋党,这怎么能不令人高兴呢?自己下了很大功夫做学问,有了很多真知灼见,世人仍不了解、不理解、不接纳,但自己并不生气,仍不气馁,继续坐得住冷板凳,潜心钻研自己的学问,这不是也称得上“君子”吗?他必将成大器啊!这位学生特别强调,“习”,不应当理解为学习,学习用“学” 而不会用“习”,它应该被理解为实习、实践;“朋”,不应当理解为朋友,朋友用“友” 而不会用“朋”,它应该被理解为朋党、同党,传统中国党同伐异,“对手”若能成为同党,怎能不令人高兴;“远方”并非指空间距离,而是指心灵距离、学术距离。心灵上、学术上隔着非常大的距离,即为自己学术上的“反对派”,现在反过头来向自己“靠拢”,成了自己的“朋党”,确实令人高兴。我们不能说这位学生对这段话的解释无懈可击,但它确实新鲜,比较活泼,说明他思想活跃,动用了“创新思维”。尝试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确实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大家不妨一试。

传统文化进课堂,运用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育和创新思维的训练,我们也刚刚起步,还需要进一步地实践和探讨,扎扎实实地做下去,必能取得更佳效果。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第2篇

——《赢在中国》“蒙牛爱心牛奶义卖”商场实战观后感

节目内容回顾

《赢在中国》 商业实战第二场任务为蒙牛爱心牛奶义卖活动,九名选手重新分为红蓝两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分别在客流量大致相同的两家卖场进行义卖。选手每卖出一箱牛奶,蒙牛集团将捐赠一箱相同产品给指定小学。销售活动中不允许出现团购现象,一次最多限购5箱。比赛结束后,选手需要组织一场捐赠仪式。两队在活动中,需要充分宣传公益主题。所有选手严禁动用原有社会资源。

红队:李书文 陈伟 窦大海(队长)冯志刚

蓝队:韩小兵 牟文建 张华 夏霓(队长)李海镛

节目结果,最终是红队取胜,并且很精彩,团队战略制定合理,执行铿锵有力,博得了总评为牛更生的高度评价。而蓝队与之相比,则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三流的战略加上三流的执行,败的体无完肤。

观后感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比赛,而在组队之初,大家普遍认为蓝队占据了比较大的优势。首先蓝队领先在人数上。在一场仅有两天的时间紧迫的商战中,不管是资源的寻找或者活动的现场组织都对人力资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就是蓝队占据了唯一的一名女性夏霓。女性普遍被认为协调能力强,比之男性,更多一份柔和,在团队中经常担当协调者的角色。蓝队给人看来,在这两方面的确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然而,这场商战的结果却是出人意料,是正在人数上占了劣势的由四个男性组成的红队取得了胜利。返观红队的成功与蓝队的失败,我们不难得出成败的原因。用马云的观点来说,红队拥有一个一流的战略和一流的执行,而蓝队的战略和执行都是三流的。追究最本质的原因,我想,这与队长是逃不了关系的。

红队赢了,赢在队长的中庸之上。

红队在选择队长时,一开始选择了比较强势和有丰富活动经验的李书文,但是后面遭到反驳,大家一致认为在几个强势的大男人中,更需要一个能够协调的人作为队长来避免团队的争锋相对与争强好胜。最后窦大海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从后续节目的播放中我们可以看到,红队的出镜核心是“影子队长”李书文,而作为队长的窦大海与之相比则是黯然失色。但这并不代表这个对长无作用。节目方可能是出于节目制作与观众喜好的考虑,将镜头多给了一直很“出风头”的李书文。而窦大海的作用我们从战略制定那以缓解我们就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当李书文强势的认为要以5箱为一单位销售的时候,窦大海没有直接予以反驳,而是在肯定李其他策略的同时提出了对这点的不赞同。这种方法减少了与李书文的正面冲突,李书文的心理接受程度也变得更大,在战略的战略的制定上也就有了更多协商的空间。

队长窦大海的中庸也就是在这个细节上得到了最大的阐释。“中庸”之道,是合理管理的核心。“中”,适中,是不偏执,不走极端,恰到好处。它是“中”在人的行为和人格风范上的具体体现。“庸”主要有“用”“常”二义。窦大海不偏执不强势不走极端的表现在团队中发挥的功不可没的 作用,中庸之道,深得运用。

而蓝队的夏霓与之相比,则是树立了一个经典的反例。夏霓在其位不谋其政,首先败于不具备不具备基本的战略管理知识,其次在于领导的不力执行的懈怠。将这么一个连作为队员都不够称职的人放在了队长的职位上,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本质性的错误。夏霓或许也做到了“中庸”,但其“中”是中立,摇摆不定;其“庸”,就真的是平庸了。

“中庸”之道,合理管理

当今,我国的许多企业和管理者都在学习西方的管理哲学,却没有对传统文化蕴含中丰富的管理思想引起重视。他们仍在狂热地追逐国外的管理时尚,但是换来的只是“东施效颦”的丑剧,当众多的希望破灭时,向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思想也就成为一条值得探索和重视的途径。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也是儒家文化的精华。即使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和当今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的洗礼,但是由于长达几千年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庸文化至今仍然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之一。中国人就是中国人,尽管在表面上可以作出“很西方”、“很洋人”的样子,但是在骨髓里却无法抹掉中国文化深深的烙印。这就是中国主流文化的力量。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庸文化越发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将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建立在中庸和谐文化的基础上,避免了从头做起的艰难,我们所做的只是一种疏通和对接的工作,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不偏不倚,它的主张是取中讲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处理事物的指导思想要端正,方法要对头,既反对极左,又反对极右;既反对浅尝辄止,又反对盲目冒失;极反对保守,又反对激进;既反对刚烈,又反对柔弱;既反对以偏概全,又反对一好百好;既反对过于圆滑,又反对僵死呆板;既反对老于世故,又反对逢迎潮流;既反对大而化之,又反对事无巨细;既返对急功近利,又反对无所作为;既反对一言堂,又反对各唱各的调;既反对随声附和,又反对固执己见等等。从哲学的高度来考量,它确实称得上是辨正的科学之道、经商之道。

中庸思想,具有丰富的辩证思维和处世哲学,中庸之道讲求行权达变,主张“中道”,达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这对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协调和处理各种关系有较强的启发意义。中庸之道,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封建社会里,一直是我国儒家学者追求的至高境界,是人生哲学的方法论,其中的一些观点和理念是很科学的,需要我们辩证地认识、看待,从中正确地汲取养份,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宋代着名理学家朱熹,给《四书·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庸”,是平常之意。一种方法、一项决策或制度,只有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才有可以实施下去的可能性。

“中庸之道”运用于企业管理中有三层含义。第一、做任何事情要有度,不要走极端。第二、把握好矛盾双方,保持矛盾双方的统一协调,从事物对立的两面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不偏不奇。第三、掌握好灵活多变的原则,要在事物的变化中看待问题,将遇到的事情放在当时的政策、形式、状态下来处理。

企业管理中的中庸之道,正是今日大家所重视的“管理合理化”、“人性化”,要使个人的自由在与组织一致目标之间得到一个平衡。这就涉及到一个价值观和尺度的问题。亨利·法约尔指出:“在管理方面,没有什么死板和绝对的东西,这里全部是尺度问题。管理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它要求智慧、经验、判断和注意尺度。”这里的“尺度”就是中庸思想的表现。“中庸之道”还有一层涵义,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变有所不变”。既不偏激,也不矛盾,时时求其命中目标,符合“时中”的精神。不管是变还是不变,为还是不为,都希望能做得恰到好处,能够不偏不倚、不温不火。只有这样,才算符合中庸。

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实施“中庸”之道

运用到管理当中,管理者要做到中庸首先要了解员工的价值观,感知员工的需求,其次要调整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一致起来,当全体成员的价值观都统一到一起的时候,就到了企业效率最大化,社会效率最大化的时候,企业才更加和谐,效率更高,竞争力更大,这才是我们学习中庸的最终目的。

如何实施企业管理的中庸之道?

从整体来看,企业要做内外有度,张弛平衡,要实施软与硬的平衡,攻与守的平衡,官与兵的平衡等等。在经营良好的前提下,要积极回报社会;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要努力改善自己的经营状况;即要做遵章守纪的企业公民,同时又不要被规章制度约束了创新行为;要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又不要学习“大跃进”的激进方式。

中国大学的文化困境与文化创新 第3篇

一、中国大学的文化困境

中西文化冲突成为理解中国大学文化发展的主线,受全球化、市场化与行政化等因素的影响,引起中国大学文化内涵的人文精神失落。伴随着大学知识生产方式的差异,西方大学强调的专业化发展方向与中国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知识模式以及以“治国平天下”为圭臬的“学以致用”的思想的冲突,形成了中国大学文化教育范式的“道器之争”。

1. 中国大学文化价值取向的中西冲突。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展示了世界文明谱系的冲突,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随着资本主义扩张表现为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大学文化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由于大学的知识生产、传播与社会文化的传统符号和价值相联系,使大学能够从根本上与文化相沟通,肇始于欧洲的大学文化也就成为资本主义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非西方国家的大学是移植西方大学的产物,许美德教授指出,19世纪是欧洲大学的凯旋时期,欧洲大学的模式逐渐随着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扩张,遍布世界的大部分地方。但是,西方大学制度凯旋的同时也遭遇本土文化的抵制。许美德教授分析了西方大学文化在亚洲传播的路径及其所遇到的文化冲突。在印度,大学文化中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受到了限制,与其说是为了使印度大学能够服务于英国殖民需要,倒不如说是印度的佛教文化及种姓制度文化塑造了印度大学文化。同样,在日本,大学制度深受法国和德国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西方色彩,但是,其思想根基还是儒家的国家观和知识特权观,这些意识形态一千多年来一直是亚洲思想观念中的主流部分,以致儒家的权威与法国的集权式学术管理模式的结合成为亚洲大学制度的主流[1]。在朝鲜、泰国、越南等国家都有类似的大学制度,也体现出与西方不同的大学文化。

京师大学堂的创立就是中西文化冲突的产物。中国近代大学经历了移植日本,效仿欧洲到模仿美国的模式转换。新中国成立后,从学习苏联到自主创新,之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又重学习欧美模式,在大学模式的不断转换中,中西文化冲突始终是一条主线,在整个20世纪中,中国大学最为显著的矛盾和冲突就是:既要获得西方科学和技术可能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同时又要竭力维护本国的文化知识传统,以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1]50。在“西学东渐”以及现代化发展进展中,中国先后尝试了不同的现代化模式,但结果却总是与现代化失之交臂,“百年的变革始终在抄袭外国和回归传统之间摇摆,时断时续,杂乱无章,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找到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2]。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互动过程中,更加激起了中国大学在文化选择方面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西方文化的排斥。许美德教授指出,中国又是如何出于实用目的而向西方学习,实际上却又是如何骄傲于自己的文化,怀疑西方学术传统的[1]80。鲁洁教授也坚持认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文化教育遗产。这种遗产有很多已成为中国人独特的文化遗传基因,每一种外来的文化都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这种文化基因的过滤、选择。”[3]经过民族文化遗传基因过虑后的中国大学文化,不是一个全盘西化的大学文化,其优势在于中国传统大学精神及理念得以延续与传承,体现出近现代中国大学文化立足本土、吸收先进文化的返本开新的文化生命特征[4]。与其同时,负面效应也是非常明显,对舶来品的西方大学文化精神也产生了系统性排异反应,使之无法有效深入地植入中国本土文化土壤之中。

进入21世纪,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全球扩张的影响,中国大学文化过于追求功能性需求和工具性价值,大学日益注重服务社会与适应社会,轻视文化引领与独立批判,导致中国大学精神性、理想性价值追求的缺失。由此造成中国大学文化畸形发展,既未完全形成本土的大学文化,存在摒弃传统的文化失衡现象,又未完全接纳西方大学的学术自由与学术独立精神。中西文化的冲突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仍然是困扰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

2. 中国大学文化内涵的人文精神失落。

C·P·斯诺的两种文化描述了大学中“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互分裂对垒而导致文化冲突现象,学科文化是大学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刚刚进入不同学术专业的人,实际上是进入了不同的文化宫,在那里,他们分享有关理论、方法论、技术和问题的信念。”[5]科学学科与人文学科知识分子之间因学科文化的巨大差异互相压制和敌视,不仅造成了人类生活整体文化的断裂,而且为争夺学科霸权而引起的文化冲突一度让大学改革迷失方向,由此形成了单向度的大学文化。马尔库赛把单向度文化的出现归因于科学技术的扩张、操纵和控制。大学文化的单向度的实质在于科学技术占领了文化领域,科学文化超越人文文化,大学文化蜕变为科学文化,并把这种文化作为一种方法手段来实现对人的思想意识研究的操纵和控制,进一步剥夺人们的批判否定能力和自由思想[6]。大学文化的本质应该是多元的,但是单向度的大学文化造就了“赢者通吃”的丛林法则,这种法则与大学的行政化管理结合起来,表现出尖锐的行政文化与学术文化的冲突,在集权化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单向度的文化造就了大学本体危机,其实质是大学自我认同的危机。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大学受到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影响,大学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过分地强调工具理性而忽视其价值理性,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会忽视对大学自身赖以生存的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等普适性的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大学只关注表层的发展绩效和近期的利益和需要,而失去了对大学的目标定位、使命指向以及长远的人文关怀等本真意义的追求,造成了大学文化委顿与危机。

3. 中国大学文化教育范式的道器之争。

德国的森格哈斯教授指出,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错误在于文化本质论,把文化视作一种内部结构固定,且各自文化具有先天固有的、不变的属性,由此造成文化交汇过程中的文化冲突。森格哈斯则强调指出:世界各大文化首先面临的是内在的冲突,这一冲突远比“文明的碰撞”(即文化间的冲突)更具有根本性。所谓的文化的内在冲突主要是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各个文化的内部所出现的文化争论和文化斗争[7]。按照森格哈斯的观点,“中体西用”的中国近代文化转型模式,西方的文化影响最终转化为中国文化价值观内在矛盾与冲突,在大学文化教育范式中体现为知识分类中的价值冲突。

基于实践认识论基础上的中国传统知识,可以分为“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器”两大类,“重道轻器”的传统知识价值观,在中国大学文化转型中逐渐被“重器轻道”的价值观所取代。在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移植于西方的中国近代大学,以西学之长补中学之短的实用主义为办学目的,注定了大学文化选择上的道器之争。何顺进博士以中国传统道器关系为坐标,系统考察文化力建设与中国大学发展的关系,他的研究指出,“道器相长”时期,早期的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注重兼容并包、中西融合,通过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国内外著名的高校。“器消道长”的西南联大,即使受时局条件制约,以大学文化之“道”的建设为发展重点,使其成为中国大学发展史上一座永久的丰碑。“道消器长”的高校扩招时期,忽视大学文化内涵、大学精神的建设,造成高等教育质量滑坡。“道器俱损”的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由于过于追求高等教育产业化,将民办教育简单等同于市场行为,不注重大学心态文化力、大学行为文化力的建设,在办学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下,伴随着生源枯竭和人才流失,大学将会变得像企业倒闭一样,逐步走向消亡[8]。在中国大学的百年发展中,大学文化教育范式“重器轻道”的价值取向逐渐被制度化,以西方科学知识体系为主要课程设置的现代大学教育模式往往无意中造成对本土文化的“忽视”,这就无形中剥夺了个体对文化选择的自由[9]。这种趋势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越发彰显,成为大学文化发展内在的困境。

二、中国大学文化创新的路径选择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庆典的讲话中,将文化传承创新列为大学的基本职能。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主要是靠大学人的文化选择,吸纳古今中外的文化精髓,融会贯通,创造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大学的主要使命。只有坚持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立足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大学的文化责任,确立高度的文化自觉意识,才能实现大学文化创新并引领社会发展的使命。

1. 回归大学文化的价值理性。

文化具有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双重属性。中国大学文化价值取向的中西冲突既反映出中西文化本身的差异,更反映出文化选择过程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分离,过分注重文化的工具理性,压抑了文化的价值理性。无论是“中体西用”、“全盘西化”,亦或“全球化与本土化”,均体现出中国大学文化选择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受儒家实用主义文化和西学工具理性的双重冲击,中国大学文化选择偏重于对国家层面的“用”,把科技等工具理性的作用加以泛化。工具理性文化对于功利化、实用化、工具化、技术化的追求,遮蔽了大学文化的价值理性。回归大学文化的价值理性是大学文化解蔽的过程,既要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又要在价值取向上跨越中西文化的鸿沟。在全球化时代,超越大学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悖论,以大学文化的价值理性为基石,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

大学文化的价值理性是对文化内在价值的体认。杨叔子先生指出,文化就是“人”化,以“文”化人才是大学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因人而存在,人是文化的目的与依据。“文化的本质是它的人性内涵。”[10]所以,大学文化创新要考虑到以什么样的“文”来化人的问题,这就涉及文化选择。大学文化创新,在价值取向上必须先辨明其价值理性,考虑到大学文化的“人”化价值,这样才能保持大学文化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合理张力。人是具有国家、民族归属的,大学人也不同于一般的社会人,有其特殊性。因此,回归大学文化价值理性,创新大学文化,在价值取向上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觉是在对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认同,以本土文化为“砧木”融合外来文化才能走向“文化自觉”。涂又光先生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学之道是中国大学的总规律,也是中国大学文化的精神内涵。背靠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遵循大学文化精神的基本规律,有了这样的文化自觉意识,才能做到大学文化的不断创新。

第二、文化包容意识。在全球化时代,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我国著名文化学者汤一介先生提出“文化共存”的理论[11],它与“道并行而不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耦合,强调以“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思想来对待异质性文化,正视文化的差异。大学文化对于多种源流、多种类型的文化应具包容性、整合性和变革性。通过文化包容构建大学的“文化生态”,可以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理解,能够以其自身的独立性、开放性、选择性、宽容性和系统性对不同文化和价值冲突进行协调、平衡、化解、融合,可以克服文化的中西冲突,实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包容意识为大学文化创新提供宽松的环境。

第三,学术文化意识。“大学的根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学术……须知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标志是具有世界一流的学术水平。”[12]大学文化的内核是学术文化。学术性是大学文化的根基和血脉,创新中国大学文化,营造以学术为核心的大学文化才是问题的根本,增强大学的“学府韵味”,使大学在追求科学和真理过程中,彰显大学的文化资本,敬畏学术、崇尚学术,使学术成为大学文化创新的立足点。

2. 重塑大学文化的人文精神。

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提出,文化类似于社会的“精神气质”或“时代精神”。贡恰连科在总结文化的定义时提出:“在提到的所有文化定义中有一个共同点:精神原则被认为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的决定性因素。”[13]从中可以看出精神因素被看作文化的实质,作为区分不同文化的本质差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指出,“高等教育本身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学“必须进行从未要求它实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以使我们目前这个正在经历一场深刻价值危机的社会可以超越一味的经济考虑,而注重深层次道德和精神问题”[14]。针对大学文化中科学与人文的隔离,人文精神的失落,杨叔子先生在世纪之初就提出绿色教育的概念,所谓的绿色教育就是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他认为现代高等教育应该是“绿色·科学·人文”的教育。他一以贯之地强调,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事情。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社会科学更是如此。科学文化强调的是工具理性,而人文文化强调的是价值理性[15]。创新大学文化需要人文精神作为价值基础,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个性和尊严,重视对人类存在的终极关怀,因此,人文精神可以引领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当前,针对人文教育薄弱、忽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象,要更加突出人文教育,突出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归根到底,文化是整体的,教育也必须是整体的[16]。重塑大学文化的人文精神,必须革除科学与人文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科学与人文相互依存,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必须依靠科学精神对真理的追求,对学术的崇尚。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努力营造追求真善美、关注人的价值的文化氛围,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创新文化,凸显文化的人文精神。大学文化的人文精神重塑,还必须立足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大背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将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两者并重。李长春同志2006年11月在全国文联、作协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这也是大学文化中人文精神的精髓。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使命。大学作为社会优秀文化的主阵地,拥有独特的核心价值与行为规范,具有特定的组织愿景与文化使命。凸显大学文化的人文精神,通过大学的文化创新引领社会文化建设,为社会文化进行价值定向,建设文化强国,是中国大学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

3. 变革大学文化的教育范式。

杨叔子先生指出,文化的内涵至少包含五个层面: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知识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知识,就没有文化。一切创新首先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首先是知识创新[16]。文化的创造主体是人,文化的最终指向也是人,因此,大学文化创新要落脚到大学教育本身之上,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探索形“道”与“器”融合、科学与人文渗透的文化教育范式。

首先,改革课程建设体系,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中国大学文化的人文精神失落以及教育范式的道器纷争,在一定程度上与大学的课程体系相关。忽视通识教育课程,过于强调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利于大学文化的培育与创新,也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道器融合、通与专并重、科学与人文渗透的课程模式,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过成功的经验。梅贻琦在清华大学大力提倡与推行通识教育。他坚持“以中化西”、“以今释古”的立场,提倡科学精神,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陶冶,倡导教学相长,学用结合,会通中西的通识教育。清华大学以理工为主却孕育了大批具有人文精神的优秀人才,所塑造的“清华精神”影响了一代代清华人,充分体现出清华大学文化的人文关怀。可见,大学必须推进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渗透,在课程教育中培养人文精神,以人文精神为基础培育大学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第4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图形新材料新技术

中国传统图形的演变历经数千年的历程,己经沉淀出无数的华章,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石刻等等这些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但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以及新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新思想的变革,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等的冲突。传统的东西在今天被视作文物彻底封存,在许多人看来,传统的图案图形是非常土应该被淘汰。还有另一部分人则打着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旗,生搬硬套或直接拿来运用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设计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其作品也必须具有文化性,一种能反映设计者自身民族的文化。设计师有着构建民族特色的视觉文化的责任。虽然传统的东西很重要,但要想将其真正的发扬,必须对本土文化充分的发掘与发酵,经过反复提炼和不断的锤炼,最终去芜存普,取其精华,与现代的思想理念不断的融合,将其纳入现代的语境理解,从而实现传统图形的现代化。我认为现代语境下的传统图形应具备如下几点:1、应具有文化信码的功能2、必须是“中国味”的3、必须有“时代”的特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锤炼与创新出现代图形,可以从立形、立意、立境这三个方面分析与运用。

一、立“形”。

“形”一般指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形与结构。“形”是最直观的符号,视觉强烈,引人注目,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如果加以有机地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就会事半功倍。中国传统图形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渊源中的,中国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它是以“中”为核心。“中”的展开,演进与丰富,实乃是一部文化史发展的肇端。作为一个立体的时空网格,是政治、地理、心理的统一,时间、空间、天上、地下的统一,上可对应天象,下可控制四方。天下宇宙因“中”而能“和”,所以“中”成为中国艺术的基本法则,是“和”的思想展开的本原与基础,凝结着一种理性化的象征形式。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传统图形中的太极图案,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中国的图案大多讲究对称,注重的是实形的完整性与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間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在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的同时,仔细分析传统图形的特征,运用现代的方法将其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将这些提取的形元素再进行新的设计重组,最后再立足于传统图形原形上,而又对原形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形象逐渐抽象化、符号化,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只有经过这样的反复锤炼的过程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图形。靳埭强先生创作的《沟通》海报,充分运用了太极图的形。用水墨表现的汉字“互”共用一个圆形一的,产生互动,很好的表现了主题。很好的表现了太极图中礼让穿插,共用形,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是一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创作的典范。

二、立“意”

俗话说“意在笔先”。任何图形一旦与中国文化交融,则其所表达的内容也必将丰富起来,产生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因为它摆脱了单纯的审美情趣,而代之以具有丰富人格情感色彩的审美标志。在长时期的文化制度演讲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逐渐以视觉的感性认知为主,我们接受一个事物往往从主观的感受开始,而不是细密的考察与推理。图形符号只是这些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外在方式,是一种“观念的外化”。而在中国,任何图案必有其含意,正所谓“物必有意,意必吉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向往美好的愿望是不变的,所以现代图形元素时尚感的背后也不能缺少传统的文化意义。无论现代的设计如何迎合人的时尚品味,如何使用高科技表现手法,都应使现代图形上所负载着原始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这一点不能改变的。只有充分继承传统精髓的文化才能形成有持久生命力的新生文化。例如中国联通的标志设计创意来源于中国传统图形——“盘长”。盘长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在民间常表达人们四环贯彻、一切通明的美好意愿,通常与方胜联用。使用“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来延展联通公司的事业无穷无尽,日久天长的寓意。所以,将现代图形立于传统文化的意之上,不仅可以“托物言吉意,作为一种物承文化,形承文化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将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共识的传统图形“意”,沿用到现代图形固有的内涵之中,从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文化性与社会性。

三、立“境”

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第5篇

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摘要: 探究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并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认识上的三大误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进行了论述,同时给出一些创新途径,从而形成和谐的、多元化的建筑文化环境。关键词: 传统建筑文化 继承 创新

在我们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和辉煌灿烂古建筑文化传统的国家里,如何继承和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历史赋予建筑师的时代重任,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传统建筑更是独具一格,无论是皇家宫殿还是民间寺庙,无论是陵寝还是园林,在世界建筑之林都独树一帜,有着区别于世界其他建筑的鲜明特点。

1、从传统建筑的物质文化属性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强烈 的秩序感和中轴对称的均衡层次。例如我国的许多传统建筑如故宫、孔庙、寺院、道观,这些建筑中的坡屋顶、木构架和斗拱等,由受力形式和结构需要而产生,随着技术、结构及材料的进步而更新发展。传统的构件、符号及装饰在提炼与简化形式中得到延续与发展,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上海世博园的中国馆,就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馆的国家馆居中升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拟斗拱。“匠人营国”中的九经、九纬之道,成为国家馆屋顶平台建筑构架的文化基础。而平卧于国家馆之下的地区馆,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了厚重坚实的平台。经的四面或以台阶步道,或以园林小品与周围环境巧妙衔接,建筑外观上还刻着古代叠篆文字;悬挑在基地最外侧的环廊立面,印着中国历史朝代名称,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为休憩设置的小品表面,则镌刻着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和各地区间的团结与进取。

2、从传统建筑的精神文化属性来看,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传统建筑文化发展有着深厚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尊重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建筑环境自然化,自然环境人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创造的永恒主题。其次,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中国建筑空间自然和谐、尺度合理、意境独特、组合巧妙,无论何种建筑类型均注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重意境、讲求人伦、礼乐并行、情理有度,建筑艺术与功能相统一。最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注重功能、结构和艺术统一的实用精神。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及构件运用上注重遵循内在的力学法则,建筑形象呈现出清晰的结构逻辑,不同功能的建筑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屋顶形式,通过室内外结构、色彩、装修、陈设、工艺品及美术作品等有机结合,达到功能所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空间意境。

3、从传统建筑的艺术文化属性来看,中国人很早就把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审美的观照对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传统儒道文化培育下把山水赋予“中和之美”的特征加以推崇,追求平和、宁静、淡泊、雅致、自然而不造作。此外,中国建筑艺术最高的美学思想是对“诗意美”“意境美”的追求,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情趣,并同时给人以人伦的教化,人文的熏陶。从自然的意境美达到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直抒胸臆,得到最大的精神享受,得到“大美不言”“物我两忘”的崇高境界。

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认识上的三大误区

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什么,在今天的城市化进程中究竟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一: 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就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这些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只会在现代建筑的楼体上硬搬某种廊子、亭子。误区二: 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已经过时了。他们承认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因此,在是否需要发扬传统的问题上犹豫不定。误区三: 就是体系的对立。认为中西文化体系各不相同,要搞现代建筑就不要讲传统,两者不可兼得。新一代的建筑师认识上的浅薄,再加上迫于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必然导致不顾传统而想方设法去满足政府领导和开发商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我们的建筑报刊、书籍、报告中到处充斥着西方的建筑文化,许多建筑师难免受其影响随波逐流。有一位著名的外国建筑师曾这样说,我在中国看到的建筑基本上只有两种: 要么是模仿,要么是彻底的破坏。看来我们真的到了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重新定位,走出重重认识误区的时候了。

三、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实现当代建筑创新

1、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传统建筑的美学原则、建筑形态、注重环境和崇尚自然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念都是传统建筑中的精华,中国传统建筑是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的独特魅力是任何别的建筑艺术形式所无法取代的。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抛弃民族传统,去追求那种没有传统文化根基的建筑形式,而是从传统建筑中汲取其精髓。同时,对我国独特的历史文脉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和追求,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剪辑的设计层次上,而应在追求精神和内涵方面有更深层次的表现,抓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将传统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与现代方法、现代要求相结合灵活运用。

2、立足传统,创新发展建筑文化

现代建筑新形态的出现和发展是必然的,新的使用要求,新的建造技术,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使建筑整体而言是新的。但如果离开了我们生长的土地,离开了人们固有的传统,一时的“新”就无法永远“新”。不尊重传统、吸收传统的做法,最终只会迫使建筑创新丧失生存的土壤和空间,迷失方向。创新不是根除传统,而是要从传统的建筑中汲取其精髓,寻找其新意。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但是只能称作建设大国,而不是建筑学大国,建筑设计从质量到创新都未达到繁荣兴旺的局面。我国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是一种经验的传承与模仿,很难形成开阔的思维。虽然国内各大理工科高校开设了传统文化的教学课程,但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最为表面的层次,设计建筑时大多采用的也是片面直观的想象。而国外采用的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多去体验生活,多讨论、多思考,这样人的思维才能越来越活跃。不重复别人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表达建筑师个人的特质,每个人的特质不同就形成了多元化,只有多元化,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设计环境,形成和谐的、多元化的建筑文化环境。

四、结语

中国建筑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面对当今建筑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挑战,中国建筑师理应肩负起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认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从哲学的深度来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起源、变化和发展,从传统建筑的演变过程中,探索出继承及发展创新的思路。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题目: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姓名: 许 敏

班级: 09级小教普通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第6篇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各国的政治、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必须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作 者:王东星 李文孝 Wang Dongxing Li Wenxiao  作者单位:王东星,Wang Dongxing(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李文孝,Li Wenxiao(齐齐哈尔第四十二中学,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刊 名:理论观察 英文刊名:THEORETIC OBSERVATION 年,卷(期):2005 “”(1) 分类号:G0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 中国传统节日经典美文

★ 中国元宵节传承意义

★ 中国8个传统节日及风俗

★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作文

★ 中国传统节日过年作文

★ 描述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作文

★ 母亲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

上一篇:陕师大读书笔记下一篇:中秋节作文高一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