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科研范文

2024-06-23

中学教师科研范文(精选9篇)

中学教师科研 第1篇

【中学二级教师申报中学一级教师】业务自传 姓名,男,傈僳族,现年31岁,泸水县人,2003年毕业于楚雄师院化学系,2004年1月通过事业单位考试后分配到兰坪县营盘中学任教至今,2010年通过成人教育获得本科学历,2007年4月被聘为中学二级教师,现已经履职5年,其中2011年履职考核为“优秀”,其他各年履职考核为“合格”,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函授学习考试成绩合格,累计60个学分,2007年7月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2011年7月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取得二级乙等,已达到申报中学一级教师条件。现将自己履职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思想方面,本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拥护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爱岗敬业,工作中团结同事,热心帮助同事,对工作不讲任何条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力争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受到学校各级领导及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教学方面,本人一直担任初中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兼任过学校团支部书记工作,现兼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工作。无论哪一个工作岗位,我都热情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多次受到上级表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始终坚持认真备课,刻苦钻研教材教法,因材

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虚心求教,每学期除了参加县级校级公开课赛之外坚持听课评课每学年二十节以上,积极组织和参加教研活动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担任九年级197、198、200三个班化学教学工作,200班班主任工作,兼任团支部书记工作,中考化学均分68.8分,居全县第二;校本培训期间成绩突出,2007年9月10日被营盘镇政府授予“校本培训优秀学员”的称号;积极开展学生化学兴趣小组活动,2008年2月27日本人辅导的198班邓小璐同学在云南省初中化学竞赛中荣获“三等奖”的好成绩。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担任担任九年级205、206三两个班化学教学工作,205班班主任工作,兼任团支部书记工作,中考化学均分62.4分,居全县第三;结合我校实际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教法,积极总结经验发表论文,2008年11月撰写的《运用教育技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研究——浅谈课件制作与化学教学》一文在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教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把学到的理论结合实际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竞赛活动,2008年12月31日参加我校举行的第四届课堂教学竞赛中荣获“三等奖”。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担任九年级219、220、221三个班化学教学工作,220班班主任工作,兼任团支部书记工作,中考化学均分64.5分,居全县第三;在工作中始终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2009年9月10日被我校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2010年7月再次

被我校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2010年8月至2011年7月,担任九年级232、233、234三个班化学教学工作,2011年9月份开始兼任学习教科室主任工作,中考化学均分74.3分,居全县第二;2010年在校长室的推荐下当选为我校的“怒江州优秀骨干教师”;2010年9月1日被营盘镇党委政府授予“优秀教师”称号;2010年10月1日参加我校举行的“迎国庆,铸师魂”教师演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11年8月至今,担任九年级238、240、241三个班化学教学工作,238班班主任工作,兼任教科室主任工作,坚持要想授好课就只有对教学教法不断研究的思想,在学校的推荐下2011年8月至12月参加了为期80个学时的“国培计划——云南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远程培训(2011)”考试成绩合格。其他工作正往好的趋势发展。

班主任、团支部、教科室工作方面,在班级管理中积极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树立“班主任工作就是服务工作”的教育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融入到班级体建设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角落中,使班主任与学生心理相融,心灵相通,制造和谐积极进取的班级氛围,树立“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集体观念,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生的积极配合,本人所带的班级班风班纪较好,学校氛围较浓,受到了学校、家长的一致好评。团支部工作方面,团支部一直是我校管理的重要力量,一直将提高团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加强政治修养作为指不定工作重点,为了加强团支部建设,团支部分年级举行座谈会,向团员同学讲述团队知识,学习团的章程,组织义务劳动,三年来共培养了700余名同

学加入中国共青团,广大团员思想积极上进,勤奋学习,成为我校学生的楷模,工作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2008年10月被共青团兰坪县委授予“实施希望工程先进个人”的称号;2010年5月4日被共青团兰坪县委授予“优秀团干部”的称号。教科室工作面,主要负责教师教研教改、教师培训、绩效工资数据汇总等工作,努力成为校长室的得力助手,挖掘校本文化,在中国青年报社和红云红河集团组织的“寻根文化大型活动”中,郝全林老师指导下本人撰写的《追寻先辈的足迹,传承爱国之精神——“寻根文化 ”爱国将领杨玉科文化调查报告》获奖,免费获得红云图书300余册,为学校图书室荣升为“金牌红云图书室”做出了微薄的贡献;在教学工作中积极为教师提供最新教研信息、培训信息和统考、中考、学业水平考试备考资料,创造各种复习条件,中考取得好成绩,在兰坪县教育局设立的“教学科研奖”中多位教师获奖。

(今后努力的方向和措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顾自己走过的教育历程,它是我成长的历程,是丰富和完善自我的历程,今后会继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更新观念和教育观念,努力成为一个拥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新型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开拓创新,为美好的教育事业而奋斗。

中学教师科研 第2篇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办学质量的高低,长期以来,我校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从“发展性教师观”出发,来满足教师整体发展的需要。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紧紧围绕开展以“关注学生发展,实现高效课堂”为主题的岗位大练兵活动,制定以下计划: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继续实施教师“自主培训”计划,加强培训的自主性和层次性,营造适合教师成长的学习氛围,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每月两次自学,关于“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师生和谐沟通能力”方面的学习。学校组织集体培训,学习《生命化教育》。记读书笔记,写体会和反思,召开读书交流会。通过对理念研究、行为研究、运用研究、发展研究,加强了教师对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自我进取意识,使之拓宽视野,更新教育观念,加快知识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分层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1)新教师的“入格”培训

采取“师徒结对子”这一行之有效的方式。师傅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尽快完成角色转换,缩短“磨合期”使他们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培养重点抓好课堂教学常规,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方面的指导,打好基础,过好教育、教学基本功关。对青年教师专人指导,对他们承担的各级研究课实行全程指导,对他们的成长过程实行跟踪指导。青年教师在师傅的“传、帮、带”下迅速成长。

(2)合格教师的“升格”培训

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合格”教师,培训的主要任务是追求教育教学“升格”,成为有一定特色的骨干教师。

(3)骨干教师的“超越”培训

对有一定特色的骨干教师,培训的主要任务是追求教育教学创造,不断超越自己,成为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特色的专家型教师。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思想、教育智慧提升。主要方式包括:精研理论完善自身,科研攻关不断创新,总结经验形成体系,立说带徒帮助他人。

三、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1、领导的练兵

领导参与教研活动,与教师一起进行课堂教学研究,观课、议课,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教研方式。发现教师课堂教学中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关注教研细节,注重教研实效,切实解决课改中的实际问题。引导教师把教学理念转变成教学行为。

2、教师的练兵

(1)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工作制定教研组活动内容,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加强集体备课,每次活动有教研内容和主题,有主持人和中心发言人,组内教师互相观课议课,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2)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我们启动了“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一帮一结对子工程”,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每周互听一节课,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实行跟踪指导,通过“一帮一”活动,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本学期骨干教师上示范课,青年教师上汇报课。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在学科教学中的引领作用,积极营造互相欣赏、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提高我校教师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改革进程。

4月份:骨干教师示范课,上课教师:闫萍、闫颖、白洁、潘杰。6月份:青年教师汇报课,上课教师:姜红、穆微、张晶、朱小磊(3)赛课活动为教师搭建了展示平台

本学期我们搞两次赛课活动,一是课题组的课题研究课,二是骨干教 师的引领课和青年教师的示范课,通过教师备课、观课、议课,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全面地练了老师的基本功。

(4)上好课题研究课

树立“科研引领教学,科研服务教学的理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上课题研究课,增强学校在科研氛围,提高教师在教育科研能力。撰写论文、实验报告。

5月份:上课教师:徐玮佳、林清芝、沈娜娜

(5)加强朗读、板书、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

(6)教师要制定“个人成长规划”,确定发展目标,通过专业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撰写教育叙事,开展反思性教学,将岗位练兵活动贯穿与课前系统,课中系统,课后系统,实现教学技能的提高与自我超越。

四、开展学生的竞赛,提高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力

本学期我们开展口算、诵读等一系列学生竞赛活动,要想让学生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教师必须做认真的指导,这样就练了教师的各种基本功。

中学教师师德浅析 第3篇

关键词:中学教师,职业道德,师德

教师师德对学生树立着榜样的力量, 也带动他们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面对未来。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师德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因此, 师德教育必须要加以重视, 把我们的学生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伴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相对滞后性。这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目前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严重滞后于教师专业化以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需要。为了开展针对性的研究, 需要对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建设的现状有真切的了解。

一、教师师德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 师德师风失去为人师范的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们应该认识到, 改革的主流是深得人心的, 但在改革的道路上, 也必免不了都随人所愿。受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各种消极不满的社会现象泥沙俱下, 沉渣泛起, 使师德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从中不免影响到免役力低下的少数教师价值观念发生扭曲, 诚信丧失, 例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充斥人们的头脑。其价值观念、人生观念、生活观念发生改变, 与教师职业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师风师范失去为人师范的作用。还有许多人之所以选择教师职业, 考虑更多的是报考师范院校容易被录取, 毕业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对理想对教师的职业缺少激情, 对教师的职业理解不足。个人利益、个人发展以及个人得失已是青年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已然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教师应有的奉献精神。

(二)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不够

表现为: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缺少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思想, 不能把传授知识与德育教育巧妙的融为一体, 达到德育效果。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 而教师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教师教导作用的发挥靠教师语言, 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 制约着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否健康的发展, 这就要求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语言修养、教学语言, 提高语言表达艺术等方面提高。教师的外表直接反映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审美情趣, 教师的外表要求包括面容、服饰、言谈举止等几方面。在实际工作中, 个别教师却不注意这些方面。如有的教师讲话语言重复, 讲话不清楚不流畅;其中包括地方方言太重, 学生们听不懂;更有个别的教师侮辱学生, 不去正面指出学生的错误, 而是加以讽刺奚落、挖苦训斥。外表方面, 奇装异服, 浓妆艳抹。在言谈举止方面, 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等, 他们的不良行为严重有损教师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形象。不但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 反而适得其反。

(三) 教师缺少反思和反省

有些教师看不清教育发展形势, 教育信仰开始动摇, 教育教学行为开始转变, 甚至出现教师违法违纪法规的事。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拘小节。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课堂上接打手机、酒后上课、课外打打麻将等, 都是生活中小事, , 不是大的违规, 只是一些小细节, 导致达不到为人师表的要求。二是教师心态失衡。由于缺乏反思和反省, , 不能固守教师的节操和信仰, 为了个人心态失衡, 利禄熏心。三是工作不敬业。有的教师缺乏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不能以身作则。如上课接打电话, 在上课侮辱学生, 在上课时不精神状态颓废, 精神萎靡, ;言谈举止不拘小节, 有失文雅;, 有的教师过分追求时尚、新奇, 不符合身正示范的要求。产生这些问题, 自有除了误区和偏颇之处还有自身缺少反思和反省。纪律、法令、政策等本来是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但也有突出的道德意义。法律对教师的行为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如《教师法》第37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第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第二, 体罚学生, 经教育不改的;第三,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 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三项所列情形之一, 情节严重,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教师师德相应对策

(一) 加强职业理想和信念教育, 提高教师职业荣誉感

教育信念是师德的基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信念教育, 提高教师职业荣誉感。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培训、学习、讲座等途径, 让教师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的意义。教育事业是崇高的职业, 是一种对祖国、对人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是人类不断向前发展提高精神文明的重要桥梁, 是教师性格自我完善和提高思想的重要途径;让教师不仅认识教育的社会价值, 而且也认识到教育的个体价值, 从而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端正职业态度, 坚定职业选择, 坚定不移的教好学生, 增强作为教师的荣誉感。

(二)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和关心教师的合理需求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主题。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宝藏和资源,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尊重教师, 以人为本。首先, 要充分尊重和关心教师的合理需要, 关心教师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 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为教师解决如收入、住房、婚姻、子女教育等问题, ;其次, 在实际的工作中, 不断优化校园文化氛围, 努力营造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 全心全意为教师所想;并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规范用人行为, 完善激励机制, 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教学激情。在管理中, 学校要逐渐从以“刚性管理”为主, 逐步转换到调动教师积极性为主的“人性化”管理, 并要认真制定和执行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激发起教师的工作激情, 让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三) 完善长效机制, 以确保师德建设可持续发展

健全和完善教师制度, 首先, 必须要贯彻执行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严把教师“入口关”;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采取综合措施, 建立长效机制的精神, 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其次, 要继续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第三、要杜绝非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进入教师行列, 确保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师德教育制度健全。首先, 要提高对师德教育高度重视, 把师德教育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的工作议程上, 结合教学的实际, 提出细致入微的要求, 把我们的师德教育制度化、经常化, 同时, 要长期树立师德示范, 使师德情感得到激励, 引导教师要以“关爱学生”为荣, “侮辱学生”为耻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道德准则。严谨笃学, 淡泊名利, 自尊自律, 要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来教育和感染学生, 做好学生们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指导者和领路人”;第三, 进一步将各种培训机制结合起来如岗前培训、岗中教育、师德轮训, 每学年、每学期、每个月都应该组织师德教育活动, 使师德教育有秩序长期的进行, 改革说教方式, 提倡参与式教育, 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师德监督制度健全。师德建设既靠政策和制度保障教育, 也靠教育。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学校, 一要加强制度建设, 在为教师的师德指引方向同时为教师提醒, 架起思想和行为上的“高压线”, 加强教师约束自己的能力;二要建立更完善的监督机制, 通过学生、家长、教师的监督等, 交流、反馈来自社会各方的信息, 使教师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 提升自己使自己得到改进和提高;三要组织广大教师签订师德责任书, 引导教师约束自己。健全师德考核制度。首先, 要遵循《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 (试行) 》, 引导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提高师德素养, 规范教学行为;其次, 再次, 建立过程与结果、定量与定性、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领导考核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师德考核体系, 师德水平提高;再次, 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考核办法》实施细则, 力求考核内容和标准可操作, 规范考核程序, 完善奖惩机制, 让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及绩效考核完美结合;第四, 每学年考核一次, 考核结果分为师德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日常考核随时记入师德档案里, 让师德考察时时刻刻。

师德教育不能用咄咄逼人的铁律去降服人, 而应该用一种民主柔和的姿态去引导教师认识体悟。让教师参与学校大事的决策、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 可以有效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 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 可见, 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加强师德建设是时代的需要,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总枢纽。

参考文献

[1]张芝英.关于教师师德修养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革新, 2006, (6) .

[2]周济.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Z].2009.

中学一线教师科研之路探析 第4篇

一、教育教学科研的出发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生了正面交锋。在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发现了目前广大一线教师面对着两种对立的现象。一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对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的全力倾注,但他们往往高高在上,难以把理论付诸于实践中去,广大一线新课程实践者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倾心投入又难以自成体系,达不到理论的高度之间的对立。二是广大一线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研究,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实在在的传统教育方式之间的对立。这两种情况的存在,使得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着很大的阻碍,这也是导致课堂教学实效低迷、有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随着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也认识到了:只有将自己的教学活动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搞好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才能解决好以上两个矛盾。

二、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

(一)问题是教师科研的来源

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学习和实践新课程理念时面对的形形色色的现实问题,既是我们开展教育科研的来源,又直接关系到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根据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大致面对的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课程实施后出现的一些新的前沿问题,比如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评价方式和机制的研究等。

2. 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疑难和困惑,比如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座次、话语权问题。

3. 同行、师生交流互动中出现的思维火花,比如对解题方式方法的探讨。

4. 学科教学中对某一问题的思考。

5. 阅读教育文献书籍时产生的疑问。

6. 理论和经验运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活生生的研究素材,只要我们留意,会发现处处都是值得我们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资源。当然,在面对诸多问题中,哪些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是必须要仔细甄别的。具体选择的标准主要有:

1. 应该是个真问题,即选择的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教育价值。

2. 应该是个新问题,即是有一定新意和探索价值的问题,能够引领课程改革不断推进。

3. 应该是个有可行性的问题,即选择研究的问题切口和视角要小一些,这样容易开展,并能够进行深入研究。

4. 应该是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即选题应是明确的、具体的,不能模糊、泛化。

5. 应该是个有科学依据的问题,即我们要研究的实践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不能瞎编乱造。

当然,要想找到这样值得研究的问题,除了在平时要不断的积累、学习新课程的相关理念和知识以外,还离不开广大教师用一双慧眼去发现问题、用会思考的大脑去研究问题。

(二)课堂是教师科研的阵地

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育人、学生求知的场所,更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阵地。中学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并不是两张皮,实际上教师的科研活动和教学工作是并行的。教学是教师科研的基地;教师科研又支持着教学活动的开展。真正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展示和实践的场所。

那么,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教育教学事件,哪些是应该记录的,应该以什么方式呈现呢。笔者认为,根据不同的事件、不同的研究需要,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

1. 写教学日志或教学反思随笔。通过记流水账的形式,把发生的大事小情以备忘录形式记录下来,做到有事就记、有感就发、有理就说。记录的内容既可以是教学中成功的喜悦,也可以是失败的教训;既可以是对教材、学情、方法的分析,又可以是讲课的心得、听课的感悟等等。

2. 撰写典型事件的教学案例。课堂是教学智慧的发生地,也蕴藏着成千上万宝贵的案例资源,这为广大一线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对某些真实的典型案例描述,可以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或者为某个理论提供鲜活例证,进而可以产生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见解。

3. 关注课堂教学的精彩细节。韩非子在《喻老》篇中指出:“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课堂细节是展现和透视教师教学理念的放大镜。比如,对诸如课堂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设计出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真问题,如何对学生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甚至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每句话、每个动作、每种表情等细节的关注,都可以使教师找到自己深入研究的视角,进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达到一定的教育教学效果。

4. 开展问卷调查研究。通过对某个关注的问题,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展开对学生的科学测试,以便收集大量的一手材料,然后根据调查目标和意图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发现造成某种现象的缘由,并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路径。

此外,比较常用的教师教育科研方法还有观察法、个案法、实验法、访谈法、校本教研和行动研究法等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视角,选择适当的方法开展对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观察和研究。

(三)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师科研的价值追求

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科研活动不同于教育专家或大学教授的专业化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理论发展演进、前沿问题关注度不高,更主要的是注重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遇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但是一线教师为了更好地研究问题,既需要学习专家学者们的理论成果,又需要顺应新课程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去探索教育新规律和实践教育新理念,以解决教育教学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这也正是广大教师开展科研所追求的价值所在。

1. 在开展教育科研过程中,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仅仅就是教学,搞研究被认为是学者和专家们的“专利”。教师没有从事教学研究的机会,而且即使有机会参加研究,也只能处于辅助的地位,配合专家、学者进行实验。这种教学与研究相互脱节的状况,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极为不利。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难以理论化,学者专家们的理论难以实践化,结果导致教育教学工作问题重重。而在新课程理念下,一线教师不能再被动地等待着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再不假思索地把这些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而是要积极主动地成为一个研究者。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主动地将自己由“经验型”教师转变为“科研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中学教师科研 第5篇

3月25日下午,宋家中学在教学楼三楼会议室隆重举行了宋家中学申报立项的区级课题《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课堂展示活动研究》开题会。对于翠屏区的学科科研课题,我校高度重视,通过前期扎实的准备工作及课题组撰写的切合实际且严谨可行的开题报告,本课题得以立项并顺利举行开题会。

此次开题会,由宋家中学数学教研组长廖小红主持,课题组成员及15位教师参与,评议专家由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科室主任彭智等四位老师组成。

报告会上,区师培中心李华老师向与会领导和老师宣读课题立项通知;接着由宋家中学教科室主任彭勇介绍了学校申报此课题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课题组教师的组成情况;廖小红老师围绕课题的研究起源、研究意义、课题的创新点、概念的界定、课题的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与措施、预期成果、课堂研究组织等进行深入细致的介绍,既重实效又科学严谨。然后,与会领导、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并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对报告中呈现的闪光点作了充分肯定:课题研究的方向、角度新颖;开题报告比较完整、规范;课题研究的价值很大;课题研究有实效性;通过扎实有效地研究,会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教师会教得轻松,学生会学得积极主动,更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精辟而一针见血地提出了意见。宋家中学校长李佳勇对课题研究作了实施表态发言,并鼓励我们课题组的老师要提高认识、扎实工作,发扬团队精神,认真修改好开题报告,切实有效地研究。

中学教师教师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第6篇

想来,这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从刚来时的双班语文,到两年的班主任工作,再到这学期重新归于原点,回到这个年级从事双班语文教学,一切似乎只是开始,但当很多似曾相识的记忆以各种姿态浮现在我脑海中时,我才会劝说自己相信韶光的易逝,相信流年的无情。

通过师德师风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教育事业的成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此我就我个人在师德师风学习活动中的问题做自我剖析:

一、爱岗敬业:只有热爱祖国的教育事业,才能为教育事业努力奋斗,才能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从教多年来我也是这样做的,教育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二、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三、严谨治学:多年来我认真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四、关爱学生:我平等地对待班级的每一名学生,当学生有进步时我给予表扬,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及时指出并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对学生我总是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五、尊重家长: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只有和家长共同携起手来,才能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由于我经常和学生家长联系,共同教育学生,我所带的班级学生稳定,无违纪行为,几乎无中途辍学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将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素质。

一是在政治理论素养上下工夫,加强对政策理论水平的提高。

二是在业务,在专业知识、法律法规方面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发展。

二、强化责任,提高效率。

对自己的工作多用心、用脑,领导交办的事及我自己份内的事做好计划,使其有序、有时、有步骤地完成,今天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做,树立强烈的时间观、效率观、质量观,同时变压力为动力,积极促进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开拓创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中学教师科研 第7篇

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领导: 你们好!我的述职,耽误大家3分钟时间,敬请原谅。我于**年8月来到十五中,至今已经有五年了。来到十五中是我的荣幸,因为我得到了大家给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确立了“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服务的思想从事教育” 的教育理念,让我坚信“人人都有培养的价值,个个都有成才的可能”,让我不断的进步,取得了点滴成绩:在教研教改工作中,我被教培中心参加省新课程数学研修班学习,并多次上全区公开课和观摩课。还多次在教培中心作专题讲座、复习讲座、论坛交流。还为全市、全区编写初三数学复习检测题、新课改资料等。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反思,现已有16篇论文发表或获奖,特别是“把游戏引入数学课堂”发表在国家级数学期刊《时代数学学习》教研版**年 虚谨慎,不断学习,为我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如果我没有成功,我将找出差距,不断完善自我,为做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而奋斗。请大家支持我,鼓励我,投我一票!

中学教师科研 第8篇

关键词:中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科研能力是中学教师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教学为科研积淀实践经验,科研服务、促进教学。现今,我国中学教师科研能力普遍欠缺,科研能力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不仅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也不利于中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中学教育的发展与教师科研资源、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中学教师队伍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国发[2012]41号) 明确提出“当前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亟待提升。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这一背景下,根据教师队伍的定位与教师个人的目标,加强对中学教师科研能力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与理论指导意义。

一、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必要性

1.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和紧迫的人才培养重任,需要一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

在教育的激烈竞争背景下,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 提高中学教育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仅靠教师的教学来承担是不现实的,教育迫切需要通过管理体制的创新,建立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科研是教学经验的总结、累积和提升,教学是科研的实践基础, 而科研又指导、服务和促进教学。教育研究并不一定是深度理论研究,还有很多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如对教学大纲的分析研究、不同类别学生接收程度分析、课程开发的研究、 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教学评价的研究、教学成果的服务与应用推广等等,都可以是中学教师研究并加以应用的课题。

2.提升教师科研能力是中学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中学教育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普遍现状来看,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常抓不懈,但科研能力建设普遍遭到忽视, 比较薄弱,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能力提升的作用。

中学教育虽不同于高等教育教师对科研的参与度,但并不意味着中学教师就不用做科研。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教育理论研究是理论工作者的事,是与教学不相干的。但事实上,教师只教学不做科研往往导致教学实践难以拔高和提升,教学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的实施落后,在实践上显得被动。同时,在教育实践中,由于缺乏科研能力和研究思维,面对教学难题、困境容易束手无策。 提升科研能力,才能激发教师的研究性、创造性思维,促进教师主动探索新理念和新方法,使教师素质不断提高。

3.科研能力提升是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需要

教师是教育永葆发展生机的主体,是衡量、评价教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应对教育竞争的科研要求,作为教育主体,其科研能力的提升对教育效益和潜在生产力、教学质量和学院整体实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新时代教育环境下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科研能力提出了新希望和要求,教师参与科学研究也是新教育改革下的成果体现。从教育改革趋势来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改进, 无论是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或是教学经验的深化,无论是教学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技术手段的优化,教师提升科研能力,提高自身素质都是很有必要的。

二、提升科研能力的几点思考

1.明确教育研究的定位与教师个人发展目标

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现代化教育在不断深化改革,大力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是促进教育改革深化,协调教育事业健康发展,进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动力。

实际上教育实践工作者搞科研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研究问题来自实践,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同时研究结果也必须在实践中检验。只有既从事教育实践,同时又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人研究教育理论,才能真正促进教育科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教师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就比较重视学习和收集资料,学习和收集资料可以了解世界和我国教育发展和进步的水平及教育新动向,激发教师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使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

2.转变传统观念,提高科研意识

教师对科研的认识不足导致了科研能力的缺乏。教师的首要任务、重要任务是教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是每个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这对中学教师来说,更是如此。因为绝大多数教师将精力聚焦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放在课堂上,这都无可厚非。长久以来的教学氛围,让教师几乎认识不到参与科研的意义与重要性,仅有的科研也都是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的名利驱使。而诸如将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教学思考加以整理、总结、反思、升华等科研活动带来的巨大益处就容易被遮蔽或忽视。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首先要把教师引导到科研的道路上来,让每一位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科研观念,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针对不少教师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科研不是中学教师的事这一错误观念,要给予正确的引导, 向教师传达、灌输新时代的教育思想,让教师明白停留在教学、上课的教师而不会教学研究的教师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不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

3.营造教育科研的氛围,吸引教师提升科研能力

积极、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会感化、吸引教师乐于参与科研,以教学研究为乐。营造科研氛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树立身边的榜样,发挥朋辈教育力量。对已取得一定科研成绩的教师给予精神上的荣誉和物质上的奖励,对于优秀、突出的科研成果,要加强宣传,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甚至给予奖励,让教师向优秀、先进看齐。二是提供条件、资源,满足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需求。在办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开展学术交流,拓宽教学与科研视野,接受最先进、最前沿的教育研究动态。丰富校内学术资源,尽量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文献资料、图书阅览室,或聘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帮助教师提升科研能力。

4.健全科研奖惩制度,保证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科研制度是行动的依据和重要保障,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学校需建立健全相应的教育科研制度。一是建立教学科研成果的奖惩机制,激发积极性。全面、统筹制定教师科研计划和考核、奖惩要求,将科研纳入教师的考评, 将科研成果和业绩,如同职称晋升的条件一样,成为教师评优评先必不可少的条件,从而达到切实有效、有据可依地执行。二是建立传帮带的科研导师制度。发挥科研先进工作者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一带多的方式,鼓励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共同交流、一起提高。三是建立科研活动制度,多措并举共同提高科研能力。比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组织教师积极地开展学术沙龙、学术征文、学习研讨、科研成果评选、展览等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感受科研氛围,享受科研乐趣。

三、结语

中学教师的科研心路 第9篇

关键词:中学科研;困难成因;解决办法

学校教育科研的呼声传遍中小学校的校园,“科研兴校”“科研兴学”“科研兴教”和“教师即研究者”等教育新理念已被更多的中小学教师所接受。但是,通过身边的简单调查研究之后发现,教育科研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当前教育科研并没有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不高,学校教育科研的实际效果还比较低下,教育科研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指导和先导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本文从教师教育科研困难的原因和如何走上教育科研之路两方面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一、教师教育科研困难的成因

1.教师个人因素

(1)教师本人认识不到位,怕苦怕累

教师对于教育科研的理解不到位。什么是教育科研,对教育科研的理解一般趋于两种,一种是模糊的,知道有这么回事,但具体的内涵就不知所云;另一种觉得那太过高深,不是常人所能达到的。其实,教育科研是一种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标、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现象、问题或规律进行研究、总结、提炼的一种认识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活动中的问题,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进一步为教育实践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为教育发展服务。

教师对搞教育科研的认识不到位。没有很好地认识到:一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正处于课改迅猛推进的时代。江泽民同志在北师大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提出了“教育创新”的理念。如何进行“教育创新”?教育科研就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只有搞教育科研,才能进行“教育创新”;只有进行“教育创新”,才能全面深入地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新一轮课改深入开展,推动教育发展。二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无数的教育实践和实施有力证明了,单靠“苦教、苦学、苦练”那是绝对行不通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之际,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就必须要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三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需要。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的人才离不开高素质的教育,高素质的教育有赖于高素质的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需要有高效、高水平的科研能力,而且搞教育科研绝对是一条“终南捷径”,这一点已被许多成功的经验和事实所证实,我们非常熟悉的教育家魏书生、李镇西先生就是很好的典范。

(2)教师对于教育科研茫然,无从着手

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自己也想进行研究,可是苦于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做起。一谈及教育科研,一脸的渴望、一脸的茫然。这就是我们很多传统型教师没有能力个人搞科研,自己不认真钻研,周围缺少必要的引领,久而久之,这颗蠢蠢欲动的心随之就会平静下来,慢慢也就泰然处之、心安理得了。

2.周围环境因素

教师层面之上的各级各类人员中,有部分人,缺乏正确认识,缺乏必要的引领,没有硬性要求,从而导致自觉自愿进行教育科研的教师越来越少,周围搞科研的人少,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一部分人本身就缺乏科研意识、缺乏科研动力的教师,就懒于科研,久而久之就产生惰性,加之没有必要的约束、评估考核,没有硬性挂钩,没有强制措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自讨苦吃呢,到后来必然是周围进行教育科研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就基本没人搞了。

更有甚者,还会波及教育教学领域,人的惰性不会仅仅停留在教育科研上吧。

当然,学校教师教育科研困难的原因,还远不止这些。我们基本清楚教师进行教育科研困难的原因之后,如何走出困境,走入科研呢?

二、教师教育科研改进的措施

1.认识

作为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发展需要什么?自身需要发展什么?

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与三个因素密切相关:起点、教学实践、教育科研,而且这三个因素构成不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各类教师根据自己的特点以及发展需要,沿着这三条边,提高自己,修炼自己,发展自己。

作为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进行教育科研与我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不仅不矛盾,而且对于帮助、促进、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会相得益彰,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成为名师的必由之路:新教师→适应型教师→知识型教师→理论型教师→优秀教师→名师,这是每位教师成长的轨迹,教育科研只是成长路上的一角,但它却是很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角,凡是优秀的教师,没有不搞教育科研的;凡是研究有成的教师,无一不是优秀的;从不开展教育科研的教师,到头来只能是教书匠。所以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指引、触动、促使我们科研的动力和源泉。

2.实做

我们对于教育科研有了认识,有了要求,那就有行动的可能和必然,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师个体就会考虑着手进行教育科研,就会启动教育科研,就会实做科研工作,而学校的教育科研完全是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着手研究,课题研究必须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实效性和实用性出发,根据学科特点构建创新性教学模式。研究始于教学问题,把问题变成课题。

这就是按照“学习、借鉴→跟着别人做→自己试做微型课题,不断总结、磨炼、提高→自己试做普教课题,总结、提炼、提升→独当一面,高高兴兴科研,成为研究型教师→进而走进专家行列”的方向发展。

3.喜欢

我们作为教师从不喜欢科研,不知如何进行科研,到通过刚性要求,强迫进入科研队伍,尝试科研,初尝教育科研的甜果,到最后,通过科研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走入名师、专家行列,实现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双丰收,这时的人民教师不想搞科研都不行,不想搞好教学都不行,已经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我们学校的教育科研搞上去了,教育教学质量也搞上去了,学校也实现了双丰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实现了双丰收,随即由原来的两条路,教育教学一条路,教育科研一条路,最终走到了一起,形成了合力,全面和谐推动本地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当然,教育科研既是科學,又是艺术,作为科学就是要求真,作为艺术就要创新。所以,我们搞教育科研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不断地学习、反思、实践、总结,学习使人广博,反思使人深刻,实践使人充实,总结使人提高,衷心希望教育科研之花开遍资阳的山山水水!

参考文献:

周靖彦.中学教师课题研究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13.5.26.

上一篇:东小教师素质提升行动汇报下一篇:plate的复数形式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