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知巩固提高

2024-06-05

探索新知巩固提高(精选7篇)

探索新知巩固提高 第1篇

江西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来源:

社会工作网 时间:

2010-10-11 14:14

2010年3月江西召开全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这次会议传达贯彻了“全国城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和“全国机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精神,总结了2009年全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主要有以下三点共识。

一、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2009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民政部门认真履职、积极探索,在总结推广“万载模式”的同时,各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深入开展,教育培训成效明显,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全省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

2009年,中组部、民政部在南昌举办了两期全国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专题研究班,期间,民政部李立国副部长两次来赣视察,对我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亲自指导,对万载、青云谱的试点工作给予了“可看、可学、可用”的充分肯定,称“万载模式”“有力地证明了社会工作不仅可以在发达地区开展,也可以在欠发达地区开展”。研究班上徐毅厅长亲自授课,介绍我省开展社会工作做法和经验。熊盛文副省长在听取我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情况汇报时,对此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做出了重要批示:“社会工作人才建设,我省这几年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培育了一批典型,得到了中组部、民政部的肯定。明年要继续推进这项工作,推广典型经验,积累更多的经验。做好这件工作,需要财政给予支持,也可以借鉴中组部、民政部的办法,对县级分管领导进行培训。”弘强部长和胡幼桃副主席也予以批示和肯定。

省直有关部门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予以大力支持。省委组织部刘三秋副部长在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充分肯定民政部门开展社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并批示拨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费5000元,省委组织部人才处、干教处对社会工作试点、社会工作培训也都给予具体指导和协调。省财政厅已拨付相应资金用于社会工作培训,今年将继续给予支持。省编办给予机构设置的支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社会工作资格水平考试、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都予以极大支持。在今年政府购买的5万个公益性岗位中,安排基层公共服务公益性岗位2.67万个,其中就有社会工作岗位。为今年工作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加大宣传培训,认识普遍提高

开展社会工作培训是促进民政干部职工正确理解、掌握和运用社会工作知识的重要途径。去年我们继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加深了民政干部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扩大社会工作影响面,社会认识普遍提高。

一是教育培训 卓有成效。为提高民政系统自身对社会工作的认识,2009年由省厅统一组织民政系统研读《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一书,统一购买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系列教材,并统一进行全省民政系统读书测试活动,通过普及型自学和以考促学的方式,使全省民政干部对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专业要求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掌握,并自觉运用到民政工作中。青云谱区民政局将社会工作理论学习与民政工作实践相结合,把“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运用到救助工作中,通过帮助低保对象提高劳动技能、恢复社会功能,使服务对象主动脱离低保。各设区市民政局积极主动与高校合作,聘请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对基层民政干部进行社会工作知识培训,九江、宜春、吉安、赣州等设区市去年已组织了1000多人次的基层干部社会工作专题培训。在学习的基础上,各设区市广泛动员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参加职业水平考试。新余市民政局为鼓励市民政系统人员参加考试,对取得社会工作中级和初级证书的人员分别给每人5000元和2000元的奖励。在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带动下,据统计,2009年全省1686人报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有263人通过。两年来,全省已有5600余人报名参加考试,有878人成为我省首批正式获得职业资格的社会工作者。

二是广泛宣传 效果明显。为使我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推进,让更多的人们对社会工作有更多的了解,省厅和各试点地区建立了联系宣传网络,适时通过相关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将试点地区的鲜活经验、有效做法及时推广,同时向社会宣传社会工作有关资讯。各试点地区也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社会工作。万载县通过开展“社工节”、“雷锋日”、编唱“社会工作者之歌”等活动,向社会广泛宣传社会工作理念,扩大了社会工作影响面。青云谱区开展了优秀高校专业义工表彰活动,树立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形象,激发了一线从业人员做好社会工作的积极性。渝水区通过电视栏目对社会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使普通群众开始了解社会工作。铅山县、吉州区、石城县通过设计制作 “社会工作剪影”画册、展板以及多媒体演示,展示试点工作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有困难找社工”在试点地区已小有气候。

(三)强化制度建设,完善体制机制

具体、管用、有效的政策措施是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条件,是社会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认真贯彻民政部有关政策规定基础上,根据我省社会工作发展情况,出台适合省情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制度措施,不断完善体制机制。

一是社会工作人才管理机制逐步形成。按照民政部文件精神,我省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江西省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实施细则(试行)》和《江西省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目前,全省第一批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人员的登记率达到了82.1%,第二批登记也已开始进行。同时,我们正与有培训资质的各大高校配合加以实施继续教育工作。社会工作者登记工作、继续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将有利于社会工作者不断更新、补充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维护社会工作者权益,发挥他们的作用。

二是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稳步推进。民政事业单位是民政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的主要阵地,是机构社会工作的重要平台。去年,我们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文件,要求民政事业单位原则上以社会工作岗位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各设区市民政部门以此为契机,结合机构改革和试点工作的推进,在全省各级民政事业单位和街道社区共开发设置社工岗位661个。

三是社会工作组织网络逐步建立。社会工作机构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是聚集人才的平台和推进工作的保证。省厅在机构改革中,已争取在人事处加挂了社会工作处的牌子,明确了工作职能。新余市渝水区成立社会工作办公室,挂靠区民政局,核定3个全额拨款事业编制。在加强社会工作行政管理机构的同时,加强了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培育发展。江西师大在青云谱区成立了首家民办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洪宇社会工作服务社,开始对政府购买服务进行尝试。去年全省80%的设区市成立了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工作行业管理机构正在逐步完善。

(四)发挥各方优势,提升服务水平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结构中,社会职能比较合理的分工是“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大量的社会服务工作需要非政府组织承担。特别是在我省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专业人才短缺的省份开展社会工作,发挥高校、协会作用是推进我省社会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是政校合作,发挥高校专业优势。政校合作是我省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在试点探索时期,我省就率先提出了“1+3”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模式,成功打造了“万载模式”。去年,政校合作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和丰富。江西师范大学已率先在青云谱区建立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江西财经大学与渝水区合作,企业社会工作成果得到民政部好评,省民政厅与南昌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将社会工作介入大余县的灾后重建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目前,这两所高校正在筹备开办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第二批试点县(市、区)在试点工作中,积极寻求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取得了双赢的工作效果。截至去年,全省各高校已在万载县、青云谱区、渝水区、吉州区、袁州区等10几个试点地区建立了近50个社会工作实习基地,有近500名师生参与了全省试点地区的社会工作。

二是政社合作,发挥社会化服务优势。社会化是社会工作发展的最终道路,社会工作协会建立是我省迈出社会工作社会化的第一步。省社会工作协会成立于2007年,现拥有270家会员单位和10多名专家学者组成的智囊团。三年来,协会做了大量的工作,承担了社会工作课题调研、社会工作培训、社会工作项目承接等多项工作职责。得到了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的高度评价,任根水副会长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年会上作典型发言。协会工作同志都是花甲老人,但他们发挥智囊团的优势,广泛进行社会调研,多方征求意见,起草了《江西省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实施细则(试行)》,经厅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并实施。还参与了对《江西省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的起草和修改。在承担具体的登记管理工作中,他们多方探求、不断完善操作程序,克服经费不足、人手不够的困难,圆满完成首批登记任务。今年,省社会工作协会将为社会工作者的登记、继续教育、培训交流等行业管理工作,尝试用购买服务方式运作,为社会工作的职业化、社会化建设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五)注重总结提炼,试点富有成效

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要推进、要发展需要艰苦探索与实践,更需要善于总结和提炼,形成管用有效的办法、模式。以优良成果有效推进试点工作全面开展是我省社会工作得以发展的做法之一。去年,我们继续推行使用这一做法,试点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规模上由点到面。我省试点地区正由第一批试点的万载县、青云谱区2个县(区)扩展到第二批遍布全省各地的54个县(市、区)和单位。各试点县(市、区)同志工作热情高涨,结合自身实际,挖掘区域特色,积极探索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以点带面、条块结合的发展态势。

二是区域上由农村到城市。2009年,在巩固和推广“万载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在青云谱区、渝水区以城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开展试点,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青云谱区在全国城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上做了典型发言,创造的以社区社会工作室为平台,以社区干部社工化为目标,以社会工作实务为抓手”的“三社”工作格局和以“社工、专业义工、社区志愿者”三者有机结合的联动机制等经验得到与会同志的肯定。新余市渝水区探索形成的“专业机关抓管理,专业社团建组织,专业人员办实务”和“1+1+2”的工作模式,受到民政部及有关领导的肯定。万载县和青云谱区被命名为全国、全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县(市、区)。全省其他城市如吉州区、庐山区、丰城市等也探索了各具特色的城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做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三是服务领域上由民政一家到多个职能部门。在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初期,我们主要立足民政、面向社区,以民政自身的成效为示范,推进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发展。2009年,我们将社会工作的触角推向教育、医疗、卫生、司法、军队、企业、工、青、妇等多个部门和单位,探索了社会工作在多个部门和行业的介入模式。随着试点的不断深入,我们将视野延伸到农村发展、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减灾救灾、社区发展、农民工就业、婚姻家庭等多个领域,从传统的特殊群体、弱势群体、优抚对象群体扩大到全体普通公民,强化了社会工作在社会中的服务功能。去年,赣州市大余县遭遇特大洪灾,省厅、赣州市民政局联合南昌航空航天大学师生,赴大余参与灾后重建工作,配合基层灾害救助部门,安排灾民基本生活,为灾民提供心理抚慰等专业化、人性化服务,有效缓解了灾民与当地乡镇干部的关系,维持了正常的社会持续。这是社会工作介入洪涝灾后重建的首例,被《中国社会报》报道。万载县在消防大队建立社会工作室,探索了社会工作介入优抚领域的途径,在服务部队官兵,促进军民和谐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去年,全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清醒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在认识上有待提高,区域发展还不平衡。二是专业特性有待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还需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关于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思路

2010年全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继续贯彻中央关于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大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巩固提高与探索推进相结合,继续深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社会工作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社会工作人才成长环境,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一)全力抓好中央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全省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发展的重要时机,根据民政部的任务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意见》要求,分解落实方案,做好政策配套、衔接和贯彻工作,及时出台适合省情的实施意见,并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二是围绕《意见》,继续贯彻落实好《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民政部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通知》、《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办法》和《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办法》等四个文件。紧紧抓住培养、评价、激励、使用四个环节,强化措施,落实行动,按照“资格与岗位挂钩,岗位与薪酬挂钩”的原则,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贯彻落实《全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做好全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十二五”的规划编制工作。

(二)扎实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第二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县(市、区)和单位的试点工作。作为全国、全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示范地区的万载县和青云谱区要进一步夯实基础,不断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为全省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当好排头兵,做好示范。第二批试点地区和单位要加大力度,因地制宜,求真务实,在学习示范县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践,创造性地开展试点工作。要建立一批管用有效的制度,要开发设置一批实用的岗位,培养一批社会工作人才,围绕民政工作作出一批有特色的实务。特别要在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先行先试,有所作为。在养老服务、社区矫正、青少年教育、残疾人社会工作等方面进一步突破,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服务社会建设的独特作用。进一步做好全国试点示范的申报工作和省试点示范创建的评选和指导工作,通过示范激励带动全省的试点工作深入推进。

(三)着力建立“三项工作机制”

一是探索建立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培育机制。机构社会工作是城乡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平台,机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是机构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着力推进公办事业单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大力培育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吸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广大城乡群众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是我们今年着力探索的一项新机制。要认真贯彻《民政部关于促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通知》,利用民政部门优势,为民办社工机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要鼓励已登记注册、有资质的社会工作者依托专业优势创办民办社工机构,引导吸纳专业社工和高校社工专业毕业生到民办社工机构就业。同时加强对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服务的监督和管理,保证服务质量和正确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民办社会工作组织和机构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协会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协会在社会工作人才管理、培养等方面进行行业管理的作用。

二是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政府购买服务已是社会管理的一项新机制,是社会工作推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和内容。随着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不断加强,民政部门的任务越来越重,服务领域越来越宽,服务对象越来越广,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必须走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道路,形成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政府工作与社会工作互补的格局。各地要积极主动向党政领导汇报,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争取将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列入财政预算。制定出台专门政策措施,以项目招标、购买岗位、委托等多种方式,逐步探索建立政府向民办社工机构购买服务机制。同时,建立相应的评估考核体系,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工作机制。

三是探索建立社会工作督导机制。针对目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专业性有待提升的问题,迫切需要建立社会工作督导机制,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和效果。各地可积极探索尝试,从已登记的社会工作师中,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中,选拔、培育、培养我省第一批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督导员,指导督导我省社会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一是开展普及培训。要根据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民政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实施有效培训。要注重普及知识型的培训,提高社会的认知度,在全省民政系统继续开展学习社会工作经典教材活动。要注重对试点地区、单位干部职工的培训,在掌握社工理念和专业方法上下功夫,通过专家授课、现场观摩和案例教学等形式,不断提高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省厅今年将协同省委组织部,选调各试点地区党政领导干部参加全省地方党政领导社会工作专题研究班,各地也要借此机会,争取领导对这项工作予以更多的重视与支持。二是继续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对已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书的人员实行登记管理,并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工作水平,促使其向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工作者转变。三是要进一步加大社会工作宣传力度。有效地发挥现有宣传阵地的作用,改进宣传方式,健全宣传机制,拓宽宣传渠道,扩大宣传范围,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注重宣传一批优秀的社会工作者,以此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社会工作者秉承的职业道德、专业伦理、“助人自助”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追求,让人们更多地理解、支持、尊重社会工作人才,努力形成“有困难找社工”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江西《社会工作》杂志的宣传作用。

三、关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机遇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启的一年,是社会工作及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江西务必抓住开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新局面的良好机遇。

第一,要紧紧抓住贯彻中央《意见》和《规划纲要》的重要机遇。今年将是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中央即将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已经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这是关于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第一份纲领性文件。《意见》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它将从政策层面上缓解试点工作以来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对推进今后的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待《意见》出台后,我们将积极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我省情况,抓紧制定我省具体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制度,完善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大框架,确保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有序健康发展。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织编制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年)》,已将社会工作人才提升到与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同等地位纳入我国人才发展大局,对未来五年和十一年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作出了总体部署和硬性指标。省里正在征求省厅有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各地市也要抓住机遇,及时跟进,结合实际,列入规划,确保社会工作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第二,要紧紧抓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战略机遇。去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列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是我们发展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机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涉及区域宽广,涉及人口众多,涉及项目资金量大,将得到国家特殊的政策支持。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也将由于环境的变化、关系的改变、利益的调整而不断产生。这正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需要社会工作者发挥独特作用。我们将可以通过战略区域的优惠政策,敢于探索,敢于实践,先行先试,积极建构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体制机制,搭好架子,铺好路子,定好位子。同时,立足于民政工作的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区建设、优抚安置、慈善事业等工作开展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服务,并及时扩展到需要服务的其他领域和人群中。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人性化管理、个性化服务的专业特长,宣传倡导、组织动员的专业优势,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的专业特色,一句话,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人才在服务鄱阳湖经济生态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有所作为。

第三,要紧紧抓住全省编制“十二五规划”和县乡机构改革的发展机遇。编制和落实“十二五”规划,是今年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各设区市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争取,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本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抓紧制定本地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为今后工作创造有利条件。抓住正在进行的县乡机构改革、公益性岗位开发等工作为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提供的良好机遇,积极争取岗位、开发岗位、设置岗位,优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为发展着的社会工作提供人才保证。同志们,今年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任务依然艰巨,但前景光明、大有希望,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本着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伦理,价值追求,忠实履行“助人自助”宗旨,解放思想,坚定信心,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我省实现进位赶超、跨越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江西省民政厅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黄明霞)

探索新知巩固提高 第2篇

榆林气象局

榆林市第四小学,为拓宽孩子视野,培养孩子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秉承“求真崇善尚美”的校训,着力建设“寻美”研学旅行实践课程。探寻自然之美、科学之美、文化之美、生命之美。

3.23日是世界气象日,榆林市第四小学三年级孩子来到榆林市气象局,开始了他们的又一次探索“智慧气象”的研学之旅。

“世界气象日(World Meteorological Day)”又称“国际气象日”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的纪念日,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气象组织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设立的。每年的“世界气象日”都确定一个主题,要求各国成员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并广泛宣传气象工作的重要作用。

探索新知巩固提高 第3篇

一、确立阅读理念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对提高学生的素质, 健全学生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的本质不是技能训练, 而是要通过大量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目的的阅读能力, 养成学生终生阅读的习惯,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成为其学生、生活与终身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 要放手让学生读, 将传统的读代替讲, 由读来生情, 这样一来, 便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既宽松又十分自由的学习环境, 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经典作品, 使学生更加热爱文学, 在阅读过程中寻找乐趣, 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快乐。事实上, 阅读教学是一循序渐进、逐渐积累的一个长期过程, 不能采取急功近利的方法来提高阅读的质量与能力。而教师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阅读是学习的最基本行为, 不会阅读就不会学习, 教学会学生如何去阅读, 学生便会动的如何去学习, 因此, 阅读教学能否真正落实到实处, 既能影响学生能否上语文课程, 又会对其他学科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广泛的阅读兴趣, 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 才会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面, 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兴趣决定阅读效果, 因此, 教师要充分激发出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 这样一来, 才可以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 这也成为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 是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巨大动力。因此,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课堂前的激发兴趣是极其重要的, 特别是教学前教师要适当准备一些关于文本教学的资料, 也或者是设计一些关于文本教学的引导语, 这样一来, 便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阅读欲望, 上述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也可以适当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确保学生整个课堂都能够保持激昂的情绪学习。例如:教师要锤炼自己语言, 最好做到语言更加亲切与幽默, 与此同时, 又可以融入一些肢体语言;此外, 教师也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生命力的体现, 创设情境, 巧设问题, 才能达到“教完一篇课文, 学会一种方法”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阅读习惯

语文教学应当正确处理好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内阅读应当更加突出阅读方法指导和阅读习惯的培养, 引导学生在通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内容, 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体会,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能借助工具书解决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具有一定的阅读速度, 能利用网络等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各种资料;语文课堂应当教给学生学习的策略, 使学生在自主阅读时自我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 并把已有的学习经验和方式转化为阅读策略, 形成自身感悟和总结出来的个性化学习经验, 并不断强化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指导阅读方法

从整体上来分析, 阅读方法顺利完成语文阅读任务的一种高效的手段。因此, 教师必须要合理利用语文阅读教学的阅读方法, 正确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感受与体验生活, 与此同时, 更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可以说, 阅读方法是切实提高阅读能力与成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这样一来, 教师就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去制定更为合理的阅读计划, 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 可以阅读多种类型的刊物;此外, 教师更要教授给学生如何正确运用这些阅读的方法, 从而使学生学会如何去精度与略读, 从而大大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探究阅读能力与创造性阅读能力;熟练掌握阅读方法, 例如:比较阅读法、分析阅读法等, 也或者是自己将所阅读到的优美语、名言警句等进行摘录, 从而逐渐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怎样抓重点学习, 其根本就是要“把书读薄”, 与此同时, 在阅读中找出各自的连接点, 重视各种知识点的整合与运用。只有这样, 才能够达到“把书读厚”的境界。

五、重视课外阅读

对于课外阅读来说, 事实上, 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延伸与发展, 这在构建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与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想要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成果, 那么课外阅读是必须采取的策略之一。有人已经总结出青少年读书的五种需要:学习需要;交往需要;缓解焦虑需要;放松需要;消磨时间需要。这是符合青少年学生阅读心理特征的。对青少年学生来说, 其阅读的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 寻找自己的乐趣, 因此, 必须淡化阅读的目标, 要让学生放开

(下转第135页) (上接第133页)

思想去自由地读书。同时, 老师要把阅读的自主选择权交给学生, 读什么书, 怎样读, 应当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主要在“导”上做文章。对一些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的时代著作, 流行佳作, 教师要及时推荐, 以免学生茫然无从, 不择而食。放手让学生选择书籍, 本身亦是对学生判断和鉴别能力的培养。这法那法, 唯有“读”和“悟”是上法。

六、关注情感体验

在新课标中, 关于语文阅读的要求主要是重视学生情感的体验, 而此要求完全遵循语文学习规律。事实上,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学科, 大量的阅读文章都富有十分浓厚的感情色彩。然而,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注重科学的引导学生去体验此种情感, 那么学生的阅读功能便会大大缩减;而且如果缺少了感情的熏陶, 那么学生也难以对文中所描述的景物、人物以及各个故事情节等都留下较深的印象, 更谈不上对所描述的这些文字有很深的印象。因此,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要真正唤起学生对生活的体验, 也就是当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 必须要充分唤起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乡愁》一文时, 教师可以适当使学生谈一谈对离愁别绪的看法, 从而使学生积累更多相关联的诗句;而在学习《春》一文时, 教师要适当使学生回味春天的味道, 试着使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春天。第二, 教师更要重视反复的阅读, 只有使学生反复的阅读, 才能够使学生更多的了解文本的内容, 尤其是对文章中较为精彩的语段, 要有感情地朗读, 从而读出其中的韵味。第三, 教师要特别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那种独特的感受。不同的学生对文章的感受是不同的, 并且, 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这样一来, 便产生了各种认识, 针对此情况, 尽管学生认识存在不同, 教师也只能进行正确的引导, 不能过早的否定学生, 同时更不能只以标准答案来评价学生。这样, 学生阅读兴趣才不会被破坏, 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我相信, 只要尊重传统, 不断地去更新传统的观念, 持续的进行探讨, 获得新知, 从而使语文阅读教学获得巨大的进步。

摘要:由于阅读等方面的作用日益被重视, 因此我们要尊重传统, 更新观念, 开拓创新, 高效活跃阅读教学课堂, 提高阅读教学成效。

探索新知 巩固提高 第4篇

学情分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础上,通过活动,比较,实现知识的迁移,本设计在课前由除法数系的扩展让学生初步感受,并渗透特殊与一般、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化计算课为多元的数学思想运用,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完成计算课学习。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板书:(逐题书写,相机板书)

5÷3整数除法

4.8÷0.1 小数除法

师:猜一猜,还少哪一类除法?

生:分数除法

师:今天我们学分数除法中第一种类型:分数除以整数(揭示课题)

师:好,那我们一起来试一试。[45]÷1=?生齐答。

师:这么简单,为什么?

生:这个太特殊,因为除以1都等于它本身。

师:的确“1”太特殊,不能代表一般情况,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设计意图:从口算入手,从简单的不同类型的除法计算入手,从整数除法、小数除法、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尤其是小数除法中的口算方法,重点指出转化的数学思想,并在有意引导中,引发学生去探索知识的猜想,引出课题。在引出新知后首先从最简单入手,让学生再次收获成就感,增强对分数计算的信心,并穿插感受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二、新知探索

1.师: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思考,并展示学生结果。

生1:[45]=0.8,0.8÷2=0.4 师:化成小数,新知转化旧知。

生2:[45]÷2=[(45]×[12])÷(2×[12])=[(45]×[12])÷1=[45]×[12]

师:能看懂这位同学的方法吗?

生:他运用了商不变规律,转化为除数是1的除法了,

生3:[45]÷2=[4÷25]=[25]学生结合图作出讲解:[45]是4个[15],除以2,即2个[15]。

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是这样计算的,有道理且简捷。

生4:[45]÷2=[45]×[12]=[25], 师:这里的除法能转化为乘法吗?为什么?谁来进一步说明道理?

生1:除以2,就是一半,

生2:[45]÷2是求[45]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一份,也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即[45]×[12],

生3:结合图解释,

2.师:从刚才的过程中,你会分数除法了吗?好,我们再试一试。(师板书[45]÷3)

学生独立尝试,师巡视,并有选择展示。

生1:[45]÷3=[45]×[13]=[415]

生2:[45]÷3=[1215]÷3=[12÷315]=[415]

师:为什么不转化成小数呢?

生:[45]=0.8,0.8÷3除不尽,

师:你认为哪种方法好?说出自己的理由。

3.师:从刚才的过程中,你学会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了么?

生总结:(1)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这个整数的(),

(2)用字母表示为:[ba]÷n=[ba]o[( )( )](n≠).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探索后,在交流展示中,逐步揭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学生的自主展示中,抓住关键点及时追问,还问题给学生,变单一的计算为有条理的思考,注重观察、联系与思考,让学生经历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思想方法。对算法让学生在经历感受中,自主优化,自主总结,并结合比较分析,深化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出将新知转为学过的旧知来解决是一种数学上重要的方法。]

三、巩固提高

1.先在右边的长方形中涂色表示[67],再按下面各题的算式分一分,并算出得数。

[67][÷3]=( )想一想:[67][÷3]就是求[67]的[( )( )]是多少?

2.计算:[98][ 127][÷3] [27][÷3][ 127]×2 [56][÷15]

3.巧妙填空。

(1)[89][÷4]=[89]×[( )( )]=

(2)[÷8]=[89] o [18]=()

(3)[89][÷( )]=[89]×[116]=( )

(4)[( )( )][÷( )]=[( )( )][×( )]=[25]

(5)[( )7][÷( )]=[114]

生展示,并说出思考过程。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注重方法的迁移运用,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通过系列题组练习或正向,或反向思维强化对分数除以整数方法的理解与认识。]

三、小结反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师追问:类似于这里转化的方法,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遇到过吗?

出示:(五年上册P101页原题练习)比较每组题的得数,你有什么发现?

(1)4.8÷0.14.8×10(2)5.4×0.15.4÷10(3)2.6×0.52.6÷2

(4)3.6÷0.53.6×2(5)1.5÷0.251.5×4(6)8×0.258÷4

师引导学生小结: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同样可以应用于小数除以整数、整数除法。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优化出方法,并体会新旧知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深化对转化思想的认识。此题与课前口算首尾呼应,巧妙生成。

巩固提高阶段总结 第5篇

关于呈报“一心为民、科学发展”

培训教育活动巩固提高阶段总结的报告

旗“一心为民、科学发展”办公室:

现将《阿右旗党委宣传部“一心为民、科学发展” 培训教育活动巩固提高阶段总结》上报你办,请审查。

阿右旗党委宣传部2006年10月9日

阿右旗党委宣传部

“一心为民,科学发展”教育活动巩固提高阶段总结

到7月15日,“一心为民、科学发展”培训教育活动进入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党支部认真组织制定了这一阶段的安排和流程图,扎实开展了学习教育活动。现将我部这一阶段的培训教育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巩固提高阶段的主要工作

1、制定了《阿右旗党委宣传部“一心为民、科学发展”培训教育活动巩固提高阶段工作安排和流程图》,对本阶段各个环节的内容做了安排,切实把工作落到了实处。

2、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在深入学习第一阶段规定的学习篇目外,以胡锦涛总书记“七一”机制为主要学习内容开展了集中学习和自学,并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和学习笔记。

3、推报2篇理论文章参加了“我的荣辱观”征文活动。

4、班子成员之间、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深入开展谈心活动,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了沟通思想,消除隔阂,增进团结,找准问题,形成共识的目的。

5、在进一步完善先进性教育制定整改措施的基础上,就我部在发挥职能、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和优化服务几个方面认真制定了整改措施,各项工作更加目标化。

6、新闻媒体继续加大了对“一心为民、科学发展”培训教育活动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培训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讲话精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

进典型和先进事迹。

二、取得的成效

全体党员在先进性教育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次深刻地教育,大家学理论、查问题,真正起到了增强党性的目的,明确了新时期党员要树立更高标准,胸怀全局,心系群众,立足本职,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将理论学习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效果明显。

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汇报 第6篇

近几年来,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市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开展各方面工作,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切实做好两基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育人。现将我校近几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位于海伦市西北边陲,海拜公路30公里处,乡政府所在地。全校下设14处村小学,教职员工108人,在校生总数1357人。学校占地面积150050平方米,建筑面积52121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达到要求。

二、普及指标完成情况

(一)、普及程度

在普及初等教育方面:全乡7—11周岁适龄儿童共有1332人,入学1332人,入学率达100%,共有教学班68个,其中一年级240人,二年级216人(其中含转出29人,实有187人),三年级257人(其中含转出36人,实有221人),四年级294人(其中含转出23人,实有271人),五年级350人(其中含转出39人,实有311人),总计在校生1357人(其中含一年级不足7周岁15人;12周岁10人),外读生127人,实有学生数为1230人,学生巩固率达100%。

(二)、师资队伍

学校班子建设达到了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校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9岁,并全部取得合格学历和岗位合格证书,都具有较强的领导和指导教学的能力。

现有教职工108人,其中中共党员17人,教师平均年龄44岁,平均工资1401元,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53人,从学历上看,大学本科4人,专科39人,学历达标率100%。近三年来全校有34名教师被评为系统、市、地级优秀教师。有20余人次被评为省、地、市级教学能手,总结撰写有推广价值经验的论文40余篇。

(三)、教育教学质量

全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为目的;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构建了“以愉快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塑师风、铸师魂,把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作为全体教职员工追求的目标,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此,小学入学巩固率达100%,及格率100%,优生率达47%,学年末学生考试成绩名列全市农村小学前茅。

(四)、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的优秀,标志着“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实施力度。目前,全校14处村小学,校舍不但消灭了危房,而且实现了砖瓦化。近三年来,新建了9处校舍。更新桌椅440套。增设了体育器材、教学设备,完善了实验室、卫生室、图书阅览室。图书室现有藏书14500余册,喷绘德育展板、各种方针政策、制度展板90平方米,校牌14块,安装80间教室暖气,更换了34间校舍

门窗。全校14处小学全部安装,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向现代化办学进了一步,校园注重管理、净化、香化、绿化、美化,文化建设进村升级,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育人环境有了明显改观。

(五)、教育充入

每年全校用煤200余吨,投资近10万元。今年新建1处村小学,并为中心小学投资5万余元修建栅栏。06年完善“老三室”投资3万余元,06年维修双泉小学校舍投资1万余元,05年购置微机三台、打引机一台、一体机一台投资

3.5万元。加上其它主面投入,每年向教育投入都不低于30万元,真正做到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

(六)、扫盲情况

我乡有14个行政村,84个自然屯。106个村民组,目前全乡青壮年文盲已基本扫除,巩固率达100%,为了进一步贡固扫盲成果。办了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对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素质,使每户有一个明白人。

三、“两基”巩固提高的重要措施

(一)、转变观念,在认识上求高。

(二)、强化行为,在运作上求实。

(三)、保证发展,在投入上求足。

(四)、稳定队伍,在待遇上求优。

四、基本设想

(一)、总体构想

为了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今后教育发展总体构想是,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把学校办成全面加特色,把教师培训成规范加特点,把学生培养成合格加特长,最终实现“四个统一”(教师素质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育质量一流,规范程度一流)。

(二)、奋斗目标

本着我校发展总体构想,到2010年,我们奋斗目标是:

1、加大资金投入比例,在本年基础上增长5个百分点。

2、小学实验室全部装备到位,并充分利用。

3、教师学历达标100%,高学历达到70%。

(三)、保证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2、优胜劣汰,优化教师队伍。

3、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扫盲巩固提高目标规划 第7篇

扫除文盲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政策,进一步做好这项工

作,对于提高我国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为巩固提高扫盲成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和我村扫盲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成果,大力开展扫盲巩固提高课程和教学改革,建立以满足提高扫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二、工作目标

脱盲巩固提高工作的主要对象为15-50周岁的脱盲青壮年。使青壮年脱盲人员普遍接受继续教育。控制复盲现象,在巩固扫除文盲成果的基础上将青壮年非文盲率保持或提高到100%。

三、主要任务

(一)广泛开展杜绝新生文盲和扫盲后的巩固提高工作。在青壮年脱盲学员中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训练、适用技术培训及各类专项教育活动,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切实巩固、扩大扫盲工作成果。

(二)大力开展脱盲巩固提高课程与教学改革。建立以满足脱盲巩固调高对象基本学习需求为导向的脱盲巩固提

高教育机制,提高脱盲巩固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改革脱盲巩固提高教育的评估方法,重视脱盲巩固提高教育的过程评估。将以识字量为主的评估,逐步转变为以考核学员实际能力为主的过程评估。探索多种形式的功能性脱盲巩固提高的途径和方法,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群众生活的需要。

(三)学校要积极承担脱盲巩固提高工作任务。要把教师参加脱盲巩固提高工作的成绩作为职称评定、考核晋级、评选先进的依据,把在校学生参加脱盲巩固提高活动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之—,纳入学校计划。

四、加强领导,保障脱盲巩固提高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脱盲巩固提高工

作的领导。把脱盲巩固提高工作列入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要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的作用,把扫盲任务落实到人。

上一篇:酒店管理实习日志下一篇:鞋市场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