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书籍范文

2024-07-02

教育理论书籍范文(精选6篇)

教育理论书籍 第1篇

最新教育理论书籍

序号 书名 出版社 1 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大 今天怎样做教师(点评100个教育案例中学)/大夏书系 华东师大 3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大夏书系教育随笔 华东师大 4 教学原理/当代教育理论译丛 华东师大 学程设计(教师课程开发指南)/当代教育理论译丛 华东师大 6 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当代教育理论译丛 华东师大 7 学校社会学(第2版)/当代教育理论译丛 华东师大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 华东师大 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 华东师大 10 协作互动(资源整合的教育力量)/新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与实务丛书 华东师大 11 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 华东师大 12 学与教的心理学/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华东师大 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 华东师大 14 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 华东师大 15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创智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丛书 华东师大 16 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创智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丛书 华东师大 17 教师如何做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大夏书系 华东师大 18 反思性教学(精)华东师大 学与教的心理学/高等师范院校教材 华东师大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6版)/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 江苏教育 21 走向校本发展(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江苏教育 22 有效教学方法(第4版)/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 江苏教育 23 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第3版)/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 江苏教育 教育心理学的生机--学科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 江苏教育 25 教育和心理的测量与评价原理(第4版)/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 江苏教育 26 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第3版)/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 江苏教育 27 研究性学习/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 江苏教育 领导学(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精品教材译丛 江苏教育 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学建构)/现代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视野文库 教育科学 30 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教育科学 31 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教育科学 32 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教育科学 33 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新课程教学问题与解决丛书 教育科学 34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 教育科学

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 教育科学 36 教学原理/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 教育科学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 教育科学 38 课程与教师/世界课程与教学新理论文库 教育科学

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1册)/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 教育科学 40 美育论 教育科学

41.新教育新理念系列丛书---窦桂梅主编G632/40 <<建筑生命的课堂>><<牵到河边的马>><<破译教育的密码>> <<触摸教育的风景>><<步入诗意的丛林>> 42.教育在线教育随笔系列---朱永新总主编G40-53/3 <<追求教育的诗意>><<人世间最美丽的>> <<行走新教育>><<心听校园>> 43.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郑金洲主编G632/36 <<开放教学>><<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自主学习>> <<问题教学>><<对话教学>><<互动教学>> 44.<<反思课堂交流—亚洲案例>>G42/25:12 45.<<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G42/25:13 46.<<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G42/25:4 47.〈〈班级中的群体化过程〉〉G42/25:7 48.<<归纳教学模式>>G42/25:8 49.<<完全积极的教学—激励师生的五种策略>>G42/25:10 50.<<培养中小学生的创造性---理论与实践>>GG42/25:11 51.<<实践新课程教学参考—小学数学教学设计>>G623.5/47 52.教师专业发展丛书G622/9 〈〈高效课堂〉〉〈〈教育的自“醒”>><<美丽的细节>> 53.新教育文库 G52-53/1 <<教育有道>><<教育有悟>><<教育有悔>> <<教育有乐>><<教育有梦>> 54.<<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能力培养与提升>>G632/38 55.<<新课程下教师自我发展设计能力>>G632/38:2 56.<<新课程下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G632/38:3 57.<<小学教师说课稿设计集粹>>G623/11 58.<<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课堂教学行为策略>>G622/12 59.<<多维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思潮>>G40/27 60.<<上课走神怎么办>><<写作业慢怎么办>>

教育理论书籍 第2篇

1、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卢梭《爱弥尔》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5、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6、帕尔默《教学勇气》

7、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

8、加德纳《多元智能》

9、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10、弗莱雷《被压迫者的教育学》

11、罗素《西方的智慧》

1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

13、第斯多惠《德国教师培养指南》

1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

15、尼尔《夏山学校》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

17、(美)古德(美)布罗菲《透视课堂》

18、(意大利)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教育理论书籍 第3篇

近期一本叫做《金银制胜之道》的书, 填补了中国贵金属投资理论的空白, 本书首次明确提出了贵金属投资市场中的实战要点。北京黄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炳南先生在翻看此书时称道:《金银制胜之道》填补了国内贵金属行业投资理论空白, 是真正适合中国投资者的实战性理论巨著, 具有强大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黄汉君 (世元金行董事长) 也称道此书:“金银良言, 可比金银, 又胜于金银”。

《金银制胜之道》可谓是揭开了贵金属运动模式的神秘面纱, 明确提出趋势线的本质, 假突破的识别方法, 筑底成功的标志。同时, 也以最精炼的语句, 用最真实生动的案例, 通过精致的体例结构和清晰的图表对实际问题进行阐述, 是纯技术流派的实战指导性书籍。

精耕技巧, 专于技术

本书第一作者尤水明从1978年开始步入黄金期货行业, 曾在香港、台湾各大期货公司外汇部、黄金部、恒生指数期货部、日本期货部、美国期货部担任市场营销、技术分析和操盘等部门任职。尤水明长达40年之久的行业投资经验本身就是一种厚重的投资理财智书, 《金银制胜之道》更是其呕心沥血, 40年精耕。本书的第二作者, 贵金属投资行业的后起之秀许斌先生, 更是把其精于计算、擅长分析的优势融入此书理论中, 从技术角度指导贵金属实战投资交易。二位作者从实际技巧和技术两方面淋漓尽致的阐述了目前贵金属投资“点金秘术”之道。

强大后盾更具有实操价值

此书是在天津世元金行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大力支持下完成, 世元金行作为中国贵金属投资行业极具影响力的企业, 具有深厚的行业积淀, 公司除了专业推广天津贵金属交易所规定业务之外, 世元金行还携专业研究团队推出各种贵金属领域的信息咨询服务。与此同时世元金行还拥有完善的营销网络, 现拥有全国业务推广合作伙伴500多家。中远期规划建立采掘、冶炼加工、终端零售等为主的完整产业链, 相关项目已开始实施。强大的后盾支撑让《金银制胜之道》更具有操作价值。这从其趋势和形态、惯常手法和赢面极高十招等方面的详细分析以及贵金属交易的常用方法和形态, 胜算较高的十大招数就可见一斑, 极具实操性。

一本书的价值究竟有多少, 可谓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但是对于贵金属投资行业来说, 一本有价值的好书, 就是一个具有披荆斩棘之功的利剑。《金银制胜之道》来源于实践, 又回归于实践, 内容精炼、实用、有大量的图表, 读后一定会大获收益, 借用世元金行董事长黄汉君先生的一句话, 真可谓是贵金属投资行业的“金银良言”。

书名:《金银制胜之道》

作者:尤水明许斌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

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 第4篇

“一种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欢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学校了。”(《帕夫雷什中学》 )

“一个人终其一生能够读完的书不会超过2000本,而且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不少于半数)是应当在上学的年代里读过的。”(《给教师的建议》)

“应当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使学校图书馆配齐所有供儿童阅读的书籍。凡是列入世界儿童文学宝库的名著,即使在每一个最小的、最边远的学校里,都应当设法购齐。”(《给教师的建议》)

在帕夫雷什中学,书籍是学校必不可少的,拥有无比高尚的地位。在帕夫雷什中学的图书馆里,藏书1.8万册,而教师的私人藏书有4.9万册。馆内收藏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保加利亚、波兰、捷克、德国等文学中所有最有价值的作品,以及许多东方作家的著作,还有适于学龄前和学龄早期阅读的书籍。藏书中包括列入世界文学宝库的所有著作,以及应当在童年和青年早期必读的最低限度的那些书籍。同时,帕夫雷什中学还建有专门的阅览室。苏霍姆林斯基亲自严格地挑选供少年们阅读的书籍,共有360种。这个阅览室,被命名为“思考之室”。

其实,在古代中国,学校(那时大多称之为私塾)就是这样朴素的、本质的:几个年轻的学子,手捧一卷发黄的古书,大声地读着,读着。朗朗的书声,在并不宽敞也并不明亮的草堂或者茅舍里,回响。

这样的场景引人遐想,令人深思。确实,学校首先就意味着书籍。如果没有供学生阅读的足够的书籍,还谈何学校呢?

其实,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图书资源,并不难为。它需要的只是领导的重视。简而言之,就是学校选派热爱读书责任心较强的老师负责,及时清理、归类原有图书,登记造册,并制定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图书借阅制度,定期开放。如果条件允许,还可适时举行图书展览,或者图书推荐会。

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

“真正的阅读能够吸引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激起他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迫使他认识自己和思考自己的未来。没有这样的阅读,一个人就会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无论什么都不能取代书籍的作用。”(《给教师的建议》)

“一个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读过哪些书籍,书籍对他意味着什么,这一点决定着他的精神丰富性,决定着他对生活目的的认识和体验。这一点也决定着青年人的观点和情感的形成,决定着他对自己的义务的态度。”(《给教师的建议》)

“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以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寻求刺激性的享受。”(《给教师的建议》)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关于阅读的建议近10项,可见苏霍姆林斯基对书籍、对阅读的极度重视。确实,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心中,书籍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他确信,书籍是学校集体精神生活的丰富源泉。因为书籍既可以帮助学生扩充知识,提高智力,又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世界,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过上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为此,他自我表白说:“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

2000-2004年任教高中语文期间,我就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了广东省“朝阳工程”读书活动。那几年,我通过动员学生购书、淘书、向学校图书馆统一借阅图书等方式,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名人传记”“古典诗歌”“现代小说”“当代戏剧”等系列图书几百册。并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名著推荐课”“经典赏读课”等课程,指导学生深入阅读、撰写读书笔记。在这几年的读书活动中,有许多孩子从书籍中汲取了力量,获得了良好的发展。其中东源中学2001级(3)班的朱晓敏同学,原是一个十分叛逆、不爱学习、与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屡屡冲突、被学校政教处多次警告的女孩子,但是,在我热情组织的班级读书活动中,她逐渐受到感染并爱上了阅读。她申请加入东源中学绿岸文学社和绿岸读书协会后,整天沉迷在书籍的世界里,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写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多次在读书沙龙中交流读书心得。慢慢地,她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发生了转变。她热爱生活,感恩老师,热心公益事业,被选为绿岸文学社社刊的主编。后来被评为广东省朝阳工程“读书活动先进个人”,并于2004年考入肇庆学院音乐教育系,2008年本科毕业后回母校任教。现在已经成长为我县的骨干教师,辅导的“天籁之音”民乐团多次在河源市中小学艺术展演中获得器乐类一等奖。

这几年推动读书活动的经历,使我进一步坚信,书籍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只要有给孩子们阅读的书籍,就可以将孩子们引领到明亮的、开阔的、高尚的智力世界,让孩子们过上富有情趣的、丰富的、充实的青春生活。否则,一切的说教都是苍白无力、令人厌烦的。

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自身是否真正热爱阅读,并愿意为之付出热情和心血。

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

要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学生智力生活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因此,教师首先要做一个爱书人、读书人。因为,“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爱好者:这是我校集体生活的一条金科玉律,而且已经成为一种传统”。(《帕夫雷什中学》)

帕夫雷什中学共有35名教师,其中25名有高等教育程度的教师中,有12人是在该校任教后修完师范学院或大学函授课程的;在不具备高等教育学历的教师中,有6位教师正在参加高等教育的函授学习。就是这样一群学历起点并不高的教师们,以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读书热情,积极藏书、读书。据《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教学工作成功的保证》一章所介绍:全校教师的私人藏书有4.9万册,如文学教师B.T.达拉甘的私人藏书有1000多册,苏霍姆林斯基和A.H.苏霍姆林斯卡娅的藏书甚至达1.95万册;学校订阅有供教师阅读的学术性刊物《哲学问题》《自然》等;每个教师都订有几种杂志和几份报纸,彼此间还互相交换;教师集体经常围绕H.C.卢金的《少年心理学》等著作展开激烈讨论;学校教师每月两次向同事作《社会生活与道德教育》《人的心理病态偏差》等学术问题讲演。

毫无疑问,正是热爱读书的苏霍姆林斯基,倡导并实践着“真正的教师必是爱书者”的金科玉律;正是这群乐于分享的教师们,继承、发扬着这种爱好读书的优良传统;正是这种热爱读书的优良传统,为帕夫雷什中学打造了一支业务精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将帕夫雷什中学推上了世界名校的行列。

我之所以坚信这一点,是因为我也和帕夫雷什中学的许多老师一样,因为阅读而逐渐成长起来。1999年,当我告别山村学校跨入县重点高中东源中学的校门时,质疑之声不绝于耳。有的说:“她只读过中师,连高中都没读过,怎么会教高中呢?”有的说:“连大学的门都没跨进去,就来教高中,真好笑!”……面对质疑和嘲笑,我默默地拿起了教育书籍。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语文期刊,让我了解了最前沿的中学语文教学教研动态,大胆尝试了许多备受学生欢迎的、敢于创新的课例;是《魏书生文选》《李吉林情境教学法》等教育专著,引导我勇敢地实践六步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那段时间,我日夜沉迷在书籍的世界里:备课时,要查阅很多的书籍资料,这样的课才能更加的丰盈、灵动;课余时间,不管是吃饭还是睡觉前,甚至在厕所里,我无一不是手捧书籍,默默记诵,孜孜不倦,这样的生活才更加充实、快乐。

我要感谢书籍。正是对书籍的迷恋,使我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老师,并先后被任命为文学社负责人、年级备课组长、我县第一个课题研究“作文三步法教学实验”的负责人,直至后来成为县中学语文教研员。

正是基于读书促我成长的历程,所以任职语文教研员十年来,我坚持制定读书活动方案,组织教师“读一本好书”征文活动、演讲活动,评选“读书活动优秀辅导老师”,努力推进教师读书活动。于是,在东源县渐渐涌现出一批热爱读书的教师。

让学生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工作了33年,其中任职校长26年。33年来,他悉心观察学校发生的人和事,经过认真的分析、总结,他发现,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以归结于阅读问题。

“为什么有些学生在童年时期聪明伶俐、理解力强、勤学好问,而到了少年时期,却变得智力下降,对知识态度冷漠,头脑不灵活了呢?就是因为他们不会阅读!”(《给教师的建议》)

“因此,必须教给学生读书,教他在读书的同时认识自己,教他从书籍里受到教育,并且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给教师的建议》)

“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不仅是指规规矩矩、认真努力地完成功课。一个人可能以不坏的、甚至是优秀的成绩从学校毕业,但他可能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智力生活的世界,没有体验过与书籍交往的巨大乐趣。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是指去接触最美妙的文化领域,体验到一个深知文化财富的真正价值的人是多么胸襟宽阔。”(《给教师的建议》)

在经过这般严密的观察、思考之后,关于如何办好帕夫雷什中学这样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的思路,终于彻底清晰。苏霍姆林斯基的办学思路就是从抓全体学生的阅读入手。他完善了图书馆、阅览室。他带领全体教师一起购书、读书。他号召全体教师,在所有课程中都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且向老师们发出了饱含深情的号召:“请不必害怕把学校教学的整块时间用在让学生读书上面去!你不必害怕让学生花一整天的时间到‘书籍的海洋里去遨游。让书籍以欢乐的激情去充实年轻的心灵吧!让书籍去占据青年时代吧!”

于是,爱书的苏霍姆林斯基和一群爱书的老师们一起,带领全校学生一起藏书、读书。首先,引导学生积累藏书,“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到小学毕业时拥有200-250本个人藏书,个别学生拥有400-500本书”。其次,经常开展赠书活动,“逢到学生的生日、图书节、少先队组织周年纪念日、学生入队和入团的日子,学校、少先队组织、家长委员会、校长都会给学生赠送书籍”。第三,组成“读者协会”,每周为成人和儿童举办一次读书活动。另外,通过在“文艺朗读晚会”或晨会上朗读优秀文艺作品,培养学生对反复阅读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几本经常反复阅读的心爱书籍。

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且反复强调的,那就是努力使每一位少年都有一本他“自己”的书。“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并且表现为他能用最高的尺度——那些英勇的、忠于崇高思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而如果在少年的生活里只有上课、听讲和单单为了识记而死抠书本,那么这种自我衡量、自我认识就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既富含哲思,又信念坚定。时光荏苒,一个世纪悄然而逝,苏霍姆林斯基的激情依然犹在眼前,令人感动,让人向往。

当然,我们教师中也不乏引领学生读书的先行者。

我县书香班级优秀辅导老师、上莞中学的陈丹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在《寻找成长的伙伴——班级读书活动总结》一文中写到:“首先,我从家里带来了几十本书籍,包括中学生必读名著、散文、哲理小说等,在上课时抽出时间来向学生推荐,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而且告知他们可以到我的宿舍来看或者借回家去看。慢慢地,中午休息时间或晚修下课后,来看书的和来借书的学生都多了起来,我的书很快就被借空。接着,我呼吁全班同学一起捐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布置班级图书角,同学之间把好书换着看,资源共享。如今,我班的班级图书角已有图书200多册。然后,我们还布置了班级的墙壁,设置了‘佳作欣赏,张贴同学们的读书手抄报和读后感,介绍有效的读书方法……另外,我提议在班上成立班级读书小组,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

在这些热心推动阅读的老师们的带领下,许多孩子迷上了阅读,成为我县冉冉升起的“阅读之星”。县实验中学的陈振俊在《我的世界不能没有书》中深情地表达:“当我读到一部名人传记时,往往都会被里面的人物所感动,被他们的坚强不屈所征服,被他们的自信所感染,于是犹疑的我变得更加坚定、成熟、稳重,更加自信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当我读到揭示人性弱点的散文时,往往又会对照自己,使我能够勇敢地面对和克服自己的弱点,发挥自身的长处,挖掘自己的潜能……生命的历程中,我会与书结伴同行,一起终老。我的世界不能没有书。”

教育理论书籍读后感 第5篇

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最关注的是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教育对于学生和教师生命成长的意义是什么?究竟怎样的教育活动是最利于生命成长呢?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又一次让我我明白了改变自己与学生的关系,关注学生的表现,倾听学生的意见,开放课堂,给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被动学习上升为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发挥出来,使学生实现智慧和才能的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前我认为只要上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发言踊跃,看起来热热闹闹,这堂课基本上就算成功了,就可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想法。真正意义上的好课,不仅要看这种表面的活,更重要的是学生从思维深处真正活起来,学生表面的活是基于他们经过理解而来的,而不是为了纯粹的表现。正如《为思维而教》一书中提到的我们的教育,老师的教学必须建立在转表教育观念,真正去触动被教育者的灵魂,使教育的本质回归到真正调动学生的思维细胞上去。

在叶澜教授的教育理念中,追求“动态生成”成为新课标下课堂的终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一个个活跃的生命体,他们往往会脱离你为他们精心布置的轨道。有时他们独特甚至离奇的想法会打乱你的教学思路,这时如果你一味死板地将学生拉回你所设置的固定轨道,那么你很有可能失去这些无法预约的精彩片段而使你的课堂教学缺乏生机与活力。如何做到课堂的动态“生成”呢?如果你能顺应童心,把握好这样的契机并及时将它转化成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并带着期望分享他们的童趣,那么你就能和学生一起感受无法预约的精彩,充分感受课堂生成给课堂带来的缤纷。

书中提到现代型学校的特质首先是:价值的提升。可见现代型学校的存在价值不再停留和满足于传递,继承人类已有的知识,实现文化的“待际遗传”和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复制式再生,而是追求为更新性发展,为个人终身发展服务的存在价值,使教育成为人类社会更新性的再生系统。对于近代学校中,受教育者被视为知识的承受者,而在现代型学校中,受教育者被视为自我发展的承担者。因而,这一特质体现了学校教育将传递知识转向培养人的各方面素质能力为本,这是改革的核心部分。教育价值观念的改变,让我感受颇深,现在的教育理念和我自己小时候接触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的老师完全以教授书本知识为主,课外内容很少,学生也大多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多,但是现在的教育理念不单单是要求教师传授学生书本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我认为这很好,其实知识应该是自己学来的,教师只是启蒙者,是传递知识大门钥匙的人,而学生自己才是打开知识大门的人,基础教育则更强调了教师的“关键性启蒙”。

书中还提到现代型学校的又一特质是:重心下移。分三个方面下移:其中一点我尤为认可,这便是对教育关注的群体的重心下移,近代教育经常关注的是社会金字塔阶层顶端的人,学校常以第一名,状元生为荣,过多的关注“尖子”生,而忽视了对其他普通孩子的关注,但是现代型学校开始致力于关注每一个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不仅是教育由精英向大众的转变,而且体现了教育观念中“具体个人”意识的确立,对每个人的幸福人生与生命价值的关爱,也许就这点而言,教师的任务会变得很重,因为他要关心的不仅仅是几个人了,而是每一个同学,但是正因为如此,教师这一职业才如此受人尊重,让人敬佩。这一点在今年暑假河南省校长于我校举办的假期培训中,好几位知名校长的经典发言中在一次得到的证明和确认。特别是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山东安丘四中韩中玉校长的发言无不系统阐述了关注生命的整体性和人的发展的能动性、价值的提升、重心下移等。

通过胡校长牵线参加的暑期培训,让我的教育思维随着诸位名校长的精彩发言而自由飞翔,再读叶澜教授的教育理论更是收获颇丰,感触深刻。

或许我的悟性不够高,也或许我的能力不够强,但我相信勤能补拙,笨鸟只要懂得先飞的道理并付诸实践,相信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也一定会有所发展,进步,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双语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教育理论书籍读后感 第6篇

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他的主要教育理论是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和核心,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与批判,更是陶行知对自己一系列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提。

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正如他所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细细想来,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时时是教育、处处是教育。作为人民教师来说,在校园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跟学生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次接触,都是教育,读后感《教育理论书籍读后感》。因此,我们要抓住教育的真谛,不能只看到学生的成绩,而要从根本上出发,真正走进学生心里,与学生融为一体,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去努力。那样,我们的教学相长才可谓落到实处。

二、教学实例给我们切实的实践指。

在《现代教育理论导读》一书中,除了大量的教育专家的不同教育理论外,还展示出许许多多真实的教学实例、案例。这无疑在教学实践方面,给了我们一些丰富的宝贵经。

比如有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实例在解决概率的计算上,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列表和画出树状图,让学生感受求基本事件个数的一般方法,从而化解由于没有学习排列组合而学习概率这一教学的困惑。整个教学设计的顺利实施,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思考、讨论、点评得到解决,对问题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学生的课堂学习充满了成就感,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课堂效果好。

从这个实例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教学生什么知识,对于现代新型的素质教育大环境下,最忌讳的就是一板一眼直接讲授知识。而是要找到一个切入点,符合学生年龄、学生接受能力、兴趣导向等方面的关键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跟着老师走,也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有自己的创新、自己的办法。才能通过最最自然的方式走向自主学习的层次,自主不是完全自主,而是在老师引导下自然过渡而来。

上一篇:高中生发表论文期刊下一篇:四年级语文下辅导总结